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专科护理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不安全因素分析
1.1患者方面
1.1.1骨科病人卧床时间长,活动受限,容易发生肺炎、压疮等卧床并发症。
1.1.2恢复期病人下床进行行走锻炼,易发生跌伤、碰伤等意外伤害。
1.1.3个别病人遵医性差,不能完全执行医护人员所交代的注意事项,个别有试试看的心态,易发生脱位、骨折附损伤等意外伤害。
1.1.4骨科病人使用拐杖、助行器多,使用不当易致摔伤。
1.2仪器使用
骨科治疗及仪器使用多,易引起烫伤、皮肤过敏等。骨科大部分病人每日进行TDP、中药熏洗治疗,易引起烫伤。TDP治疗时,如果不注意保护眼部,易致视力受损。个别病人不了解仪器性能,自行使用,易造成意外伤害。
1.3护士方面
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群体,安全的护理行为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利益。骨科老年病人多,常合并较多内科疾病,病情复杂多变。低年资护士专科知识和经验缺乏,对其他内科疾病知识掌握不到位,对潜在的风险预见性不足,病情观察不到位,技术操作不熟练,处理问题能力较差,导致延误治疗而发生不必要的伤残和纠纷。
1.4其他因素
骨科病人有特殊要求,如脊柱损伤的病人应保持脊柱在一条直线,不能扭曲,宜多人参加用“平托法”搬运,四肢骨折的病人应作临时固定,如搬运不当易造成更严重的损伤,有些患者不遵从医嘱,影响治疗效果。很多药物可能影响神志、精神、视觉、步态、平衡、血压等,如镇静催眠药、麻醉镇痛药,被公认是引起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抗高血压药、降血糖药、泻药、血管扩张剂等都可引起跌倒。如不加强健康教育,会造成不必要的意外伤害。
2管理对策
2.1定期进行护理安全教育,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护士可能由于工作繁忙忽视某些不利于安全护理的行为,或由于某些习惯而忽略其危害性。我院护理部定期举行安全管理讲座、查房,每年认真学习“十大安全目标”;科室对不安全事件进行分析、讨论,制定防范措施。营造护理安全文化氛围,树立护理安全三种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风险防范和防范未然意识,树立“患者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观念[2],提高对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后果的认识。
2.2完善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不健全、职业道德教育薄弱、管理监督不得力等影响护理安全的组织管理因素是对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胁[3]。我院护理部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及制度、职责,制定了护理安全管理应急预案,详细制定了意外伤害、压疮管理等的告知及上报制度。护理制度是护理安全的基本保证,而专科护理制度更是专科护理安全的保证。我科也对专科治疗及专科仪器制定了专科管理制度,设专人管理,专人负责仪器设备,每日清点和维护,保证仪器的有效、安全使用。
2.3转变护理模式,优化工作流程
我科从2003年开始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由主管护士从病人入院到出院进行全程护理,避免因管床人员不停变动而给病人造成不安全及“无人管”的感觉。护士长实行弹性排班,由高年资和低年资护士搭配上班。2010年3月以来实施优质护理,简化护理文书书写,将时间还给病人,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入病房进行病情观察,和病人进行沟通,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病人满意度由94%提高到100%,患者对相关疾病的防病知识掌握情况大大提高,对各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大大提高。对护理工作流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使护士的工作更有序。
2.4正确使用护理安全标识
要求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的病情及存在或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挂上合适的护理安全标识,如防压疮、防跌倒、防坠床等标识。并规定放置位置及顺序,使护士对存在或潜在的安全隐患一目了然。并对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其了解放置的目的,也积极参与到患者安全管理中来。
关键词:护理文化 美容科 诚信服务
1美容科护理文化内涵
在医疗市场竞争加剧的今天,开展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营造温馨护理文化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问题。通过确立护理理念,弘扬护理文化精神,使护理文化渗透在护理操作及工作流程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充分发挥手术室护理队伍的潜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整体护理水平。
2美容科护理文化建设的措施
2.1明确工作管理制度
美容科制度是美容科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制订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工作人员才能够严格按照工作要求进行操作,相互配合,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度包括美容科工作制度、美容手术病人查对制度、库房管理制度、反馈制度、接送病人制度、器械管理制度、美容手术标本管理制度和卫生清洁制度等。对科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等变化,要做到及时修改和完善,确保制度的落实,达到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强化人的理念。
2.2美容科标识文化
2.2.1一次性腕带
美容手术前由护士填写病人的姓名、床号、病案号、性别、年龄、血型、术前诊断和手术部位。特别是老年病人、行动不方便病人。在核对病人时做到病人自述、病历和手术交接单的一致性。通过巡回护士、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的多重核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2.2.2管路标识
美容科的各式美容器械较多,用不同的颜色标签粘贴在器械旁,并注明操作人员及放置的时间及深度,获得了明显的显示和区别,为医护人员使用提供方便。
2.2.3药品标签
美容手术所需各类急救药品及品繁多,护士在标签上注明药物的名称、浓度和剂量,在配药前粘贴于注射器上,既能确保药物和注射器的一致性,也能使麻醉医生在使用过程中更清晰、快捷的取用,提高工作效率。
2.2.4仪器操作流程卡
由于美容外科器械仪器的迅速发展,各种精密仪器的使用给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配合手术,将仪器的操作方法及使用流程制作成卡片,悬挂于仪器旁,使仪器操作具体化,提高手术护理服务质量。
2..3严谨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2.3.1 护理专科技术操作流程
随着新美容手术的开展,护士在保证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要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对新开展的手术,注意总结和积累,并邀请相关专科医生讲课,使护士熟悉手术的入路和步骤,配合要领及对专科器械的使用和保养等技巧。对在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差错、事故等问题,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和护理安全教育,增强责任心,做到警钟长鸣。
2.3.2 专科器械准备流程
根据各种美容手术的需要,制订完善的手术器械本,使各个手术器械包的物品数量固定。以《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之各专科手术器械为依据,结合临床手术专家的意见,制订各专科常见手术的手术器械准备流程,护士以此为据进行各类专科手术的器械准备工作。
2.4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理念
2.4.1全程服务
人性化和个性化护理贯穿围术期的全过程。巡回护士手术前细心周到的术前访视,手术当日热情微笑接病人入室,术中关怀、尊重病人,保护好病人隐私,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原则下保证病人舒适,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手术进展情况,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将病人安全的送回病室,术后3 d回访病人,及时填写术后回访单,征求病人对手术护理服务质量的反馈,同时制订改进措施。
2.4.2 诚信服务
维护病人的合法权益,合理收费,充分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权、隐私权和选择权,建立护患沟通制度,真正满足病人的需要,变病人的追求为医院的追求,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5高效的护理管理体制
2.5.1增强服务意识
要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注重诚信服务,增进护患沟通,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倡优质服务,开展微笑服务和礼仪服务,改善病人的就医环境,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融入人文关怀。
2.5.2 实行人性化管理
科学的护理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服务水平的生命线,同时也是增加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现代管理是充满人性化的管理,护士长首先要尊重护士、理解护士,并为他们提供发挥个人能力的平台,为他们创造一个团结友爱、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2.5.3按劳取酬,奖罚分明
每月考核并及时反馈结果,对考核成绩较理想或已取得一定成绩的护士,给予公开表扬和奖励,以达到激励本人和他人的目的;对考核成绩不理想者要加强引导,帮助他们找出原因、树立信心,激励其积极进取。
综上所述,良好的手术室文化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整体护理水平有重要的作用,医院文化建设离不开护理文化,护理文化是护理的灵魂。将手术室护理文化聚焦在思想内、渗透到制度里、洋溢在环境中、表现在行为上,只有强化护理文化建设,才能确保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积极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门诊;应急预案;医院感染;行为礼仪;患者满意度;护理管理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护理工作的优劣、服务态度的好坏、护理技术的高低不仅反映门诊护理管理水平,还会影响整个医院的声誉[1]。门诊护士是患者就诊时首先接触的专业人员之一,与病房比较,门诊患者流动性大、流量大、病种杂、高峰集中、候诊时间长,同时受诊断不确定的影响,患者情绪更易急躁焦虑,这些特点不仅要求门诊护士有丰富的医学基础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同时需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做好门诊护理管理至关重要。有研究提出,按JCI标准实施护理服务和评估,对门诊护理质量提升有重要价值[2],但需更加重视员工资格及培训、公共设施及其安全性、信息管理等[3]。门诊护理管理的重点包括转化服务理念、沟通技巧、健康教育、创建良好的就诊环境等[4-5],但如何提升及培训未涉及具体内容,未见可借鉴的门诊护理管理规范。鉴此,笔者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6],于2015年3月对门诊护理进行规范及精细化改进,经9个月实践,效果良好,并顺利通过三级综合医院复审。具体措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编制床位3300张,注册护士1500余人。日门诊量约6000例次;门诊有护理人员63人(包括护士长1人,副护士长1人),男1人、女62人;年龄22~54岁,平均38.0岁;学历:大专26人,本科36人,硕士1人。护理业务范围包括导医、伤口/造口诊疗、门诊消化内镜中心及各专科(内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整形科等)治疗等。
1.2方法
1.2.1门诊护理管理措施改进前的门诊护理管理:按门诊护理常规,以科室为单位由门诊护理人员自行管理,管理标准各科自订。门诊护士长负责门诊相关行政管理,保证各科诊疗用品齐全,安全开诊。规范改进措施如下。1.2.1.1医院层面的准备工作成立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办公室,组建由院领导负责的院级内部审核小组,抽调部分骨干人员担任院级内审员,每一病区设1名内审联络员,完善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对照相关文件,解读《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对标准进行梳理与归类,并分解至各相关职能部门及科室,制定等级医院评审条款责任分工及目标。明确检查方式,包括查阅资料、跟踪核实、现场核查、访谈调查、模拟演练、考试考核几种形式。1.2.1.2门诊护理管理改进准备笔者依据医院及护理部的分工,从《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中筛选与门诊相关的条款进一步解读,整理待完善的资料及培训学习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包括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护理规章制度、护理工作手册、优质护理、护士绩效考核、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常规、护士在职培训教学记录、健康教育、应急预案流程、仪器管理、患者评估随访资料、院感职业防护、护理文化及科研。后续对15个资料的内容结合门诊工作性质进行补充及完善,完善的过程也是痕迹管理的过程。1.2.1.3完善门诊护理职责及管理制度①相关制度的修订及完善。修订及完善门诊工作管理制度、治疗室工作管理制度、发热门诊工作管理制度及门诊各诊区特殊工作制度等7项。②门诊护士职责的修订及完善。修订及完善门诊部护理人员工作职责,更新门诊各科护士岗位说明书,使每名护士明确岗位职责及工作质量标准。③门诊护士职业形象礼仪培训。邀请院外培训导师(中国形象设计协会职业资格认证高级形象礼仪培训师)进行职业形象礼仪培训,内容涵盖医院服务理念及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医务整体形象塑造、主动服务、医护服务用语、打造标准化医务服务之各窗口人员行为规范、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接待礼仪等。④操作常规的修订及完善。在上述培训的基础上,组织门诊各科护士对本专业操作项目进行梳理,修订操作常规,各常规中除操作程序和要求外,增加了护患沟通的比重,规定在每项操作前、中、后的告知、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以期达到门诊护患沟通标准化、专业化,使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治疗内容、程序及作用,充分配合治疗,减少医疗纠纷。1.2.1.4安全管理①门诊查对制度管理。要求各科室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所有操作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为执行原则,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年龄、病历号、床号等。同时制定并实施身份识别流程:执行各项操作前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或出生年月、门诊卡号如收到患者明确肯定的答复则执行操作;如患者提出疑问,立即复查,再次核对无误执行操作。特殊操作核对时让患者或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对有疑问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②门诊急救车配置及管理。为保障就诊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时的急救,将门诊急救车、除颤仪进行重新配置:a.为保证急救效果,每层楼配置急救车,按就近原则使用。b.除颤仪使用规定。就近使用。以保证当医院内发现患者心脏骤停时3min内除颤仪到位。c.门诊大楼发生应急情况需紧急施救时第一目击者务必首先评估患者并给予必要的处置,立刻就近呼叫医生,同时其他人协助电话通知急诊科及门诊办公室,以快速启动急救反应系统,保证患者及时救治。急救车及除颤仪责任人落实到科室个人,以保障以上生命支持仪器随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护士长定期督查,同时将以上配置挂院内网予以全院公示,要求人人知晓。③门诊备用药品管理。门诊负责人反复与护理部质控人员、药学部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及护士沟通门诊各科备用药品种类及基数,整理出门诊各科备用药品清单,根据门诊药品管理特点制定门诊备用药品接班及管理登记本,便于规范门诊备用药品效期检查、基数管理、高危标识、药品存放等。1.2.1.5医院感染管理门诊患者具有流动性大、病情复杂、诊断待明确等[7]特点,感染管理难度大。鉴此,开展以“提高门诊护理院感管理的规范性”为题的PDCA循环。①原因分析。从人、法、料、环四方面因素进行问题分析。人:医护人员院感管理相关意识欠缺,不熟悉感染控制程序与规范,工作繁忙等;法:院感相关制度较零散,未进行系统培训;料:院感管理部门要求的配置或设施不到位、耗材使用不当;环:布局不合理。②制定改善计划并实施。a.整理各科院感控制规范并汇总,便于护士学习并遵照执行。b.与院感办沟通,联系厂家完善门诊各科洗手设施。c.培训门诊全部护士手卫生知识并进行考核。d.针对门诊各科布局问题,指定各科院感负责人开会,邀请院感办主任,讲解布局方面院感要求,并要求各科1周后上交本科室布局整改方案,方案经审核后各科启动布局整改工作并不断督促按计划落实。e.成立6S管理小组,确定各科负责人。组织全体门诊护士学习6S管理规范及要求,进一步改善门诊环境、物品、药品等管理。f.协同护理部每月对门诊各科进行院感质控专项检查,检查涉及门诊各科布局、物品管理、洗手设施及洗手依从性、正确性、废物分类及消毒剂的使用等方面,并对院感管理督查情况进行分析及总结。1.2.2培训及演练本次制定了门诊护理培训及应急预案演练计划。①培训计划。包括护理管理制度、门诊相关管理制度、护理安全相关管理制度、院感管理各类规范、各类文件、门诊医护人员须掌握的技能,如徒手心肺复苏及简易呼吸器的使用。②门诊应急预案及演练。预案包括应急预案、公共预案及专科预案[8-9]。应急预案:主要包括突发呼吸心脏骤停、癫痫发作、急性心肌梗死、低血糖昏迷等抢救预案及流程,其原则为诊区护士发现患者突发病情变化,就地救治、就近负责。公共预案:为门诊护士必须掌握的内容,包括停电、停水、火灾、泛水、失窃、地震、遇暴徒或冲突、患者跌倒坠床、职业暴露、信息系统故障等。专科预案:包括过敏性休克、误吸、人流综合征、术后出血倾向、输液反应、空气栓塞、肺水肿、低血糖、中心吸氧故障、中心负压吸引故障、用药错误、治疗错误、标本错误等。针对上述项目,每项编写详细的应急处置流程,集中全体门诊护士对所有预案进行专项演练,演练包括从第一目击者发现到在急诊医护的配合下,护送入急诊科进一步救治整个完整的过程。
2结果
改进前检查无菌物品管理、手卫生、空气质量、消毒液、医疗废物处理合格率分别为84.88%(73/86)、81.05%(77/95)、86.67%(39/45)、84.06%(58/69)、77.33%(64/75),改进后合格率分别为96.59%(85/88)、98.10%(103/105)、96.15%(50/52)、98.61%(71/72)、95.18%(79/83)。参与2次考核的50名护士,理论与综合平均成绩分别从89.1、83.8分提升到改进后的95.9、91.1分。门诊患者满意率从改进前的90.24%(抽查205份问卷)提升到改进后的93.41%(抽查167问卷)。规范化改进稳定扎实地实行9个月,顺利地通过了三级综合医院复审。
3讨论
【关键词】口腔;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性改进
为了全面实现关于“以病人为主、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医院管理目标,硬抓医疗的质量管理、保证护理安全、逐渐的规范考核标准过程、重视持续改进一种管理理念,口腔专科护理的质量考核准则应与时俱进,紧跟调整的步伐。具体根据口腔专科医院的“大门诊小病房”特点,我院口腔护理部重新调整了质量考核标准,具体如下。
1重建护理部门的质量管理
护理部门需要设立专职护理管理监督小组,各尽其职,分别对病房及门诊护理质量进行监控与管理。同时,门诊部及病房应落实到个人,如护士长、各科室的护理骨干等负责落实到具体的工作。
2严格要求护理管理
不断调整与修改关于口腔专业特点护理的质量管理标准,完善口腔护理的制度。落实护理部门人员的职责,如护士、护师、主管护师、主任护师、护士长及整个护理部领导的职责等。不断健全与完善护理部门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药品的管理、门诊护理、住院部管理、抢救护理、护理员的专业培训、整体护理等一系列专业护理制度。
3对不同级别人员制定相应培训计划
对于本科生,需要培训五年的培训时间,在入院期间,要经过不同科室的转换2年,门诊部及急诊均1年。在专科过程的所有待遇有医院承担,护理部对具体的培训计划的实施全面负责。在培训期结束,根据其、专业技术、综合能力考核,对其今后的工作合理地、具体地做出安排[1]。对于合同期护士,要提高其综合素质,主要集中该部分人员的岗前培训。在业余休息时间,护理部门要对所有科室的护士进行专业培训,规范整个专科口腔医院的消毒灭菌过程。针对实习生及进修生,制定针对性的培训。
4提高管理员的综合素质
在医学模式的快速转变下,口腔医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所以需要完善口腔护理的专科标准,达到与国际接轨的目标,因此对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培养非常重要。主要包括:计算机水平、学历教育、口腔专业水平、外语交流水平、护士长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合理分配护理人员资源,根据需要对护理员进行调整[2]。
5加强人力资源保障
根据我市的等级医院的评审标准,需要合理的安排护理人员在不同病房的比例。同时,严格执行关于口腔专科器械的消毒灭菌标准要求,制定符合实际的消毒管理制度:护理质量检查、急诊室服务、门诊系统服务、手术室服务等规范检查标准,对护理操作的标准度进行考核评分。
6确保及时的信息反馈[3]
为确保使口腔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性的改进,一定需要评价系统的监督检查,发生问题时做出及时反馈:有实际措施、有改进、有批评、有表扬、有奖惩等制度。抽查并记录病房和门诊的护理质量,通过检查组人员进行汇总,随后反馈到各级管理员,在反馈表提出需采取的措施,总成绩与奖金相联系。
7持续质量改进(注重过程)
建立完善的护理流程,包括护理的标准操作流程、护理岗位及口腔专业护理等。各种工作应该有相应的记录,如:培训笔记、会议记录、护士长手册、健康护理的教育资料及对现场护理的卫生宣传。
8建立相应激励机制
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给予优秀护理员多种培训机会,包括学术交流、参加高水平的培训、在职继续教育、学历教育等机会,使其水平得到提高[4]。为各级护理员创造晋升及对外交流机会、鼓励护理人员主动学习外来技术,善于各种交流。另外,护理部要为不同护理人员提供表现自己的平台。如:优质护理服务的演讲比赛、护理高技术操作比赛、护理论文的交流等。
9门诊部护理的综合管理
门诊部每天人员流动频繁,容易造成门诊部的杂乱。所以,门诊部候诊厅必须清洁整齐、秩序井然,合理布局诊室及消毒室,工作分配遵循各尽其职,互不干涉。分诊台护士必须提前上岗,做好准备[5]。分诊台需要有卫生宣传资料,岗位职责标准及健康宣传等材料。同时,该类护士应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及较强的交流沟通协调能力,以便可以更好的处理突发状况的发生。诊室护理人员应积极互相配合,尽量不影响到病人的治疗,配合提示在治疗后的需要注意事项。访谈在场患者,进一步了解护士直接服务的情况。随时提问护理员常用药的相关知识,出现紧急病情时的处理程序。门诊部应该随时根据所需,合理安排护理各岗位工作。规范护理的相关技术,及时纠正发生的护理的问题,修正护理缺陷的管理制度,要求科室的相关护理员熟记于心。实现每个制定科室科研及推进教学计划,护理部以应该每年举办不同种类的各项讲座。同时,对各级人员进行口腔专业知识的培训,同时科室需要小讲课(主要关于专业知识),进行各种学术交流的讨论,有规划地培养本科护士进行学历教育,增加其专业知识,并要求每科室的护理人员发表规定的论文数量[6]。
10体会
口腔专科医院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护理管理多种材料和原始记录,护理质量,以及持续改进的方法和过程。重点是是服务与质量持续改进、质量安全、着重改进过程的原始记录,每项标准和制度的建立都应该有根据,突出医护配合治疗过程中预防交叉感染的措施和消毒隔离措施的执行情况。
参考文献
[1]刘学宁,黄亮,赵硕辉,等.加强口腔器械的消毒管理[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2):196.
[2]刘学宁,孙伟.口腔科诊疗中的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3):619.
[3]沈显军,林海升,罗旭明,等.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在改善口腔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11):1004-1006.
[4]黄华,罗维,林田,等.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在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建立——以口腔预防教研室为例[J].口腔医学研究,2010,26(6):898-899.
[5]何咏群,李楠,陈军,等.银连含漱液在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9(3):254-256,264.
2021年内科护理工作总结
在护理部的指导下,在科室主任的带领及科室医生的帮助下,我科室全体护理人员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护理工作计划,高度重视,狠抓落实,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现将2021年的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年工作总量统计
项目
床位使用率(%)
床护比
护患比
入院
出院
静脉采血
静脉
输液
皮
试
皮下注射
血
糖
氧气
足浴
总量
98.8
1:0.24
1:15.6
1746
1915
1331
17022
908
370
7037
58216
882
项目
电按摩
拔罐
走罐
隔盐热敷
督灸
皮内针
脑反射
气压治疗
穴位贴敷
耳穴压豆
艾灸
总收入
总量
489
1346
321
17558
974
6668
2831
1194
15400
502
73
9219405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护理安全的管理
我科严格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加强对护理安全的管理,杜绝了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对科室存在的不良事件,积极上报,并组织科室人员讨论,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差错因素,从中吸取教训。对新调入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证病人安全。加强重点病人的护理:如危重病人、老年病人,在晨会或交接班时对上述病人做为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作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次的高度重视。强化护理文书正规书写,每月进行护理文书质量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我科护理文书质量合格率达到了95%以上。每月进行一次的护理紧急预案演练,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措施。
(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护士包干制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完善了分组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工作流程,发挥了责任组长的作用,真正落实了床位护士对分管病人的治疗性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为患者提供了全程、连续、个性化的护理服务;科学排班,以老带新,每个班次高年资与低年资搭配,技术能力强弱搭配,沟通能力强弱搭配,保证了护理小组整体能力优异。切实落实病房管理制度,规范病房各种物品放置有序,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为患者创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住院环境;转变服务理念,增进护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护患关系。急救药械完好率达100%,能够敏捷、灵活、熟练地配合,抢救急救病人。每月召开公休座谈会,征求患者意见,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看法,提出存在问题,并积极解决患者需求,改进护理方法。
(三)加强护士队伍建设
认真组织科室业务学习,包括“三基”理论,操作熟练。熟练地配合新技术的开展。调动护士积极性,鼓励开展新技术、新方法。临床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了专科特色,继续选择临床急需的专科护理领域派出优秀护士进修学习,逐步发展专科护士队伍。建立专科护士管理制度,明确专科护士工作职责及服务范畴等。加大专科护士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依据科室特点丰富服务内涵,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加强患者健康宣教。鼓励护士积极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医疗行为规范,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抢救工作流程,做到防医疗差错,防医患纠纷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利用科晨会提问医院护理核心制度,使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并认真落实。经常复习护理紧急风险预案知识并进行模拟演练,提高护士应急能力。
(四)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消毒合格率达100%.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对违反无菌技术原则的人和事给予现场纠正,及时更改,防止院内感染;加强手卫生管理,加强职业暴露的预防,加强消毒的管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外运管理,杜绝泄漏事件,护士长加强了对科室感染管理工作的督查和指导。
三、存在不足
1. 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欠佳,护士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2. 护理安全意识不强,部分护士在患者跌倒/坠床防范上无危机意识、意识不到其中的厉害关系。
3. 主动服务意识不浓,有的护士不能做到主动巡视病房。
一、继续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
(一)做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加强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统筹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体系发展。
(二)推进医改相关工作
1.深入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进一步扩大临床路径管理覆盖面,大力提高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患者入组率和完成率。
2.持续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按照卫生部要求开展电子病历分级评估工作,指导医疗机构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努力提高我省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医疗服务与质量管理
(一)重大专项活动。一是组织做好“三好一满意”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三年总结工作;二是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利用信息化手段收集医疗质量信息,开展分析评估;三是开展医院感染控制专项检查,重点医疗废弃物处理、供应室、院感重点部门的检查;四是血液管理专项检查,重点是临床用血管理;五是开展临床实验室专项检查,重点是集中统一设置和管理,检查结果督促整改,并进行全县通报。
(二)保障医疗安全管理。一是继续加强和完善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完善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落实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二是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开展患者安全培训,推进用药安全与手术安全核对制度。
(三)推动平安医院创建。积极创建全县平安医院工作,健全相关政策制度,健全医患沟通和医院投诉管理机制。加强医疗机构内部治安管理,维护医疗机构诊疗秩序。
三、医疗机构管理与评价
(一)加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管理。认真落实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制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二)医疗机构长效监管。探索完善医疗机构长效监管机制。做好医师和护士定期考核,定期组织督导,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三)完善基层医疗服务监管制度。推进基层医疗服务监管体系建设,以控制医源性感染为重点,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的规范管理。
(四)做好医院信息化建设。
四、护理管理
(一)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按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扎实推进,进一步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县级医院不低于40%。
(二)开展“5.12”护士节纪念活动。结合“5.12”护士节纪念活动,对全县开展护理服务考核结果进行表彰;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激发广大护理工作者的工作热情。
(三)加大专科护士、护理管理干部的培训力度。拓展专业化护士的培训工作,有计划地培养专科领域的护理人才;扩大护理管理干部培训的覆盖面,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管理水平。
五、医院感染管理
继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加大贯彻落实力度。一是贯彻落实《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2012-2015年)》;二是大力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完善医院感染监控体系;三是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专业队伍建设,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建设;四是加大各项措施落实力度,提升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医疗安全。
摘要:在风险高,技术要求强的心脏监护病房(CCU),护士的培训尤为重要,通过对CCU护士规范化、阶段化的培训,培养CCU护士综合素质和专科技能,提高了护士对心血管科危重症病人观察、护理能力和应变应对能力,加强了医护间的紧密配合,并掌握了护患沟通交流技巧,提高了护理安全意识,降低了职业风险。
关键词:心脏监护病房护士; 规范化; 阶段化; 专业培训
心脏监护病房(CCU)为高风险、高技术科室。随着现代危重病医学理论和治疗观念的更新,新的医疗设备及技术不断涌现。对CCU护士的专业素质及抢救配合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的素质、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1]。通过规范化培训,使CCU护士获得有效的专业训练,提高了CCU护士的整体素质、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降低了职业风险,提高了护理质量。体会如下。
1 制订培训计划和流程
明确培训目标,根据护士的年资,分别制订培训计划,要求工作一年取得护士资格后进入CCU阶段目标培训(1~3年阶段、4~5年阶段、6年以上)。根据培训计划列出流程表:目标―计划―时间―考核―评价―达标。
2 职业素质培训
增强职业责任感,忠于护理事业,尽心尽责履行护士职责,尊重患者,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在护理活动中,做到仪表端庄,举止稳重,语言文明,热情耐心,作风严谨,刻苦钻研业务,对技术精益求精。果断,审慎,敏捷,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投入工作;沉着,冷静,遇事不慌,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增加病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3 制度化管理培训
遵守护士职责及护理人员行为守则,服务规范。熟悉CCU的工作制度,急危重症急救处理原则、操作流程、交接班制度、医嘱执行查对制度、仪器使用保养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学习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有关急救预案,掌握护理文件书写及管理制度。
4 业务素质培训
4.1 理论知识培训护理基础理论学习和专科理论学习相结合。掌握心血管疾病护理知识,心电图识别,能熟读各种异常心电图,不断学习专科药物知识,收集制订药物手册,不断加强相关疾病知识的学习,如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知识。学习为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如:定期学习、进修学习、网上信息查询。杂志期刊查阅、业务讲座、护理查房、对少见、典型病例的个案讨论、专科主任新业务、新知识授课、最新指南的学习。
4.2 专业技能培训掌握专科仪器操作和专科技术,经常训练。如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心脏临时起搏器、心电图机、食道心房调搏仪、输液泵等操作。熟练配合床边心脏临时起搏术,掌握心肺复苏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及专科疾病的氧疗。掌握专科疾病护理,如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重症的观察与护理,心脏介入的观察及护理。
5 护患沟通技能培训
5.1 培养良好的形象与气质CCU护士应沉着、稳重、果断、敏锐,使病人首先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应温柔、热心、诚恳、勤快,让病人有亲切感、依赖感。护理人员的仪表、服饰、姿态、动作、神情展示了护理人员的气质,是修养的外露。
5.2 语言性沟通与非语言性沟通相结合使用安慰性语言、保护性语言、解释性语言,并注意语速、语调的把握。运用移情技巧,从患者角度去感受和理解患者的感情。运用提问技巧,把握中心性原则、温暖性原则,围绕主要目的来进行提问。运用倾听技巧,耐心认真地倾听,去感受理解病人心情,使患者觉得自己在护理人员心目中的重要性,并得到重视。运用确认技巧,使患者感到自己对疾病的反应和担忧是正常的,使患者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在交谈中适当运用沉默技巧,以温暖平和的态度表示沉默,会使病人感到满足,给患者时间考虑他的想法,有助于病人宣泄自己的情感,感到你的理解,使他的愿望得到尊重。在CCU非语言沟通很重要。患者病情重,变化多,心理压力大,如运用触摸方式,抚摸、擦汗、查体等表达关心、理解、体贴、安慰,给予心理支持。
5.3 把握与CCU病人及家属交流沟通时机与CCU病人和家属建立一种良好的治疗关系。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问题和要求,根据病种和病情的轻重缓急,把握时机进行交流、沟通、宣教,采取疏通、支持、安慰、帮助、鼓励等措施,充分体现个体化。如入院时病情危重,则需迅速抢救,同时做好病人心理护理。
5.4 让病人和家属有充分的知情权如使用仪器、选择治疗护理手段、药物的使用、病情的愈后等,医生、护士应与病人和家属及时沟通,取得理解和配合。
转贴于
6 健康教育能力培训
CCU为危重病人,病情变化快,药物调整频繁,仪器、设备使用多,患者情绪不稳定。掌握CCU护理特征和病人心理,进行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如患者知识需求的评估、疾病阶段的评估、健康状态的评估、生活习惯的评估、心理状态的评估,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后及时评价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运用的准确性、满意度。护士自身知识的充实,加强心血管专科理论和相关疾病知识学习,增加心理学、人际沟通学、健康教育等内容。护士应运用所学的知识,尽量为病人提供病人教育制度所规定的内容及制作教育资料。责任护士不但要不断地提高自己教育病人的能力,还要熟悉教育资源获得途径[2]。熟悉CCU患者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主要为一对一教育、床边讲解、发放健康教育小处方、争取患者与家属的参与,分次少量,循序渐进。内容有心血管疾病知识教育、饮食健康指导、运动指导、康复计划的制定。治疗指导,如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方法,医疗设备的使用配合。必要的告知,如心脏介入病人术前术后指导、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为什么不能用力咳嗽、排便等。
7 临床合作能力的培训
参与医疗查房。护士能了解患者目前的全面情况、治疗方案,护士为临床医生诊治提供患者动态信息。与医生的默契配合、护士间的紧密协作,在抢救过程中分清主次先后,协调救治人员各负其职,有条不紊,从而提高病人抢救的成功率。
8 护理安全教育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遵守法津法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行为,运用法律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充分告知,树立医疗纠纷重在防范的观念。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充分认识护理记录的重要性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录。严格执行口头医嘱的使用范围,急救时口头医嘱执行后及时督促医生补记医嘱。
9 CCU仪器规范管理培训
运用“五常法”做好CCU仪器的规范管理。常组织:合理安排,有效使用;常整顿:整顿环境,班班交接,保证仪器良好运转;常清洁:专人管理,人人参与,班班负责;常规范:严格执行CCU仪器使用管理制度和维护保养制度;常自律:树立主人翁精神,加强责任心,自觉遵守各项管理规范。
10 阶段培训目标及考核
10.1 阶段培训
10.1.1 1~3年阶段从新手护士到逐渐适应CCU护理工作,独立完成工作,掌握监护技术。有基本的病情观察能力和危重病人抢救配合技能,善于与CCU病人和家属沟通。
10.1.2 4~5年阶段完全适应熟悉CCU环境,有较强的监护技术,对病情变化有预见性,能分析、思考,解决较复杂的护理问题,能与医生良好地合作,提高救治成功率。主动学习专科新知识、新进展,有一定带教能力,掌握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技巧,解决患者的困难,避免冲突的发生。
10.1.3 6年以上有临床经验,判断准确,动手能力强,主动收集临床资料,查阅文献,分析的病案,解决疑难护理问题,积极开展科研,组织业务讲座,指导低年资护士,协助护士长做好管理工作,把好质量关。与医生配合默契,沉着、稳健,有较强的护理安全意识,主动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能应对自身在工作中产生的压力。
10.2 阶段达标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适应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应急能力、临床合作能力、沟通交流技巧以及有无差错、投诉、病人的满意度。方法:量化指标,定期理论、技术考核,不定期的提问、抽查考核;自评、互评、老师评价、患者评价相结合,体现综合能力。
11 体会
通过规范化、阶段化培训,提高了CCU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将压力变为动力,将被动变为主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心态,沉着,冷静,使患者有了安全感和自信心。锻炼了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和应变应对能力,使患者得到有效的监护和及时治疗,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职业风险。培养了主动沟通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使患者能很快适应CCU环境,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并得到了自身疾病防治康复知识。
参考文献:
一、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
1、借鉴内一科、外一科创建优质护理试点病房的经验,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同时争取护理给予人力支持,至少增加2-4名护士,力争在年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针对我科病人周转快,每天出、入院病人多等特点,进一步优化流程,修订工作流程,使护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特别是加强产后2小时的温馨护理及产后康复护理及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使病人感受护士的优质护理。
2、加强护士人文知识的学习,认真组织学习与个人阅读相结合读完邮差佛雷得,要求书写学习体会,参加“5。12“护士节的读书报告会。达到教育的目的。
3、合理弹性排班,满足病人的需要。
4、每月召开公休会一次,配合客服部发放住院病人调查问卷,了解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改进护理工作。
5、简化护理文书,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
二、加强规范化培训及在职教育培训,提高专科知识水平
1、做好新转入护士、新分配护士的入科培训,主要培训科室的规章制度、环境介绍、有关的行为规范,使新护士对科室的情况有所了解,尽快适应科室工作。
2、制定可行的专科计划,根据产科专业的特殊性,同时兼顾爱婴医院的检查、产科急救中心检查、“降消”工作检查、产科质量检查等上级部门的检查。
3、规范护理查房,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
4、为护理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1)、鼓励自学,参加护理大专及本科的自学及函授考试。(2)利用“降消”项目提供的机会,计划选派1-2名护士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促进专科知识的发展。
三、加强护理质量监控,强化质量意识。
1、认真组织学习新修订的护理质量标准,达到人人掌握标准。
2、加强护士慎独精神,保持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3、一级质控组织按标准每月自查两次,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认真督促落实整改措施。配合护理部每季度的护理质量考评。
4、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正强质量意识,达到人人参与质量的效果。
四、加强环节质量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1、组织参加护理安全教育,科室安全教育课每月一次,提高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质量提高。
2、落实好消毒隔离措施,特别是产房消毒隔离要符合规范要求,产房及病区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
3、建立近效药品登记本,建立新药品说明书档案,建立药物配伍禁忌登记本,认真组织学习护理用药失误防范。增强安全用药意识,保证用药安全及用药效果。
4、加强不良事件自动报告意识。
5、作好毒麻药品、抢救药品的管理,班班交接清楚,保证物品齐全、性能良好,抢救仪器功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6、将规范交接班持续进行,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及护理,保证护理安全。
五、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
认真落实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护理新业务,年内争取开展1-2项护理新业务,鼓励大家撰写护理论文。
产科护理人员的技能和素质是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内在软实力因素。由于护理对象的复杂性,这要求产护人员必须具有综合护理能力,既要掌握基本的护理理论知识,有要熟练运用各种护理仪器,甚至积极与跨科室和跨院交流学习,进一步丰富护理经验。实践表明,技能过硬、素质较高、经验丰富的产护人员的被投诉率较低。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不仅要定期开展应急预案、专科知识、护理操作、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新技术等培训,还要在实践中积极鼓励护理人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产科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长期保障产科护理质量。
2完善护理管理制度,促其长效化
在实际中,不完善产科护理管理制度是导致护理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外在主要因素。产科护理制度的不完善极有可能导致护理人员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因此,建立完善的产科护理管理制度,以规范工作标准,约束护理人员,从而减少甚至避免产科护理差错医疗事故的发生。完善产科护理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合理制定护理各个环节的工作标准,明确产科工作的各个细节,不断规范产科护理的工作流程,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和流程进行操作;另一方面,要明确产科产科护理各项工作岗位的职责与要求,要求护理人员严格落实到位,严防执行偏差等情形。
3规范护理监督体系,促其规范化
有效的执行是良好监管制度发挥效用的唯一途径。因此,在符合医院实际的规章制度出台之后,更重要的是严格遵章办事。产科科室可依实际建立质量监控小组,建立工作指标体系,定期实施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奖、评职称等重要依据[2]。同时,在特殊敏感时期,开展突击抽查工作,重点关注护理工作中容易出现差错的环节,以及时改进。通过规章制度予以行为约束,通过监管制度予以质量控制,从而促使护理工作不断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形成长效机制。
4转变护理服务理念,促其主动化
在护理人员的素质中,护理态度也影响着护理质量。树立“患者为上”的工作态度,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都是对护理人员的内在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明白护理的真正内涵,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深入转变护理观念,从而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服务理念。由于护理工作极为特殊和复杂,护理人员须从基础工作着手,严格按照要进行护理操作,最大限度地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让患者满意。护理工作人员须以自信、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积极调整护理心态,变被动为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5建立护理风险管理,促其防范化
产科科室是风险较大的科室,任何护理细节都与新生儿及孕产妇的生命密切相关,一个微小的差错都极有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鉴于此,护理人员必须树立风险意识,清楚护理过程中风险节点,做到防范于未然。一是要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密切监控护理环节,确保护理质量,遵章办事,规范护理文书,详细、准确、及时地记录操作内容。二是进一步完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增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意识。三是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间保持良好的沟通,通过积极主动的询问和贴心周到服务,深入了解患者意愿,并在护理操作前,做好相关义务的解读工作。
6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