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课程资源范文

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语文课程资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语文课程资源

第1篇:高中语文课程资源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多维开发;有效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94-02

新课程以改革传统教育教学为出发点,其核心理念是“促进人(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中语文教学要强化课程资源的多维开发和有效利用,切实改变过去语文课程内容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联系的弊端,以开放性和多元化的课程结构,促使高中语文学习成为一种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创新性学习。那么,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呢?

一、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成果。因此,探究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多维开发的途径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

1.以教材为基点,重视文本资源的开发。教材是学生和教师共享的学习材料,是课程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资源。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敢于并善于对教材下剪刀,通过对教材的重组与整合,理清和利用教材中纵向的联系,深入开发文本资源。把教科书的内容变成适宜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变成适宜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内容,赋予教科书内容以生命的活力。比如教学《过秦论》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识记文章中的文言语法现象,学习古人写文章的严密逻辑,更要深化拓展,引导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对事件的评鉴能力。

2.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学生资源。“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只有承认学生本身是一种教育资源,才可以说真正建构了现代学生观,这是开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新视点。首先要从学生的现状中捕捉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以更好地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其次要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个体资源互相激发,让学生各自发挥资源优势,达到学习知识、培养综合素质的目的。第三要从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捕捉课程资源,明确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把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第四要从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中捕捉课程资源,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触发学生的情感,实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

3.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已悄然走进了课堂和学生的生活。充分依托网络平台,拓宽学习空间,已成为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多维开发的重要驱动。我们应该积极面对信息时代给高中语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将自己的学习活动延伸到广阔的网络空间。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我们布置学生课前上网搜集了大量与此有关的文字、音频、视频资料,使得原本略显枯燥的课文变得直观生动起来,既丰富了课堂教学,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和问题意识,开辟了一片学生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

4.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拓展丰富课程资源。在课堂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是跨学科知识内容、方法过程、组织形式等多元多维的呈现,通过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能够拓展丰富课程资源,提供较学科课程更宽松、更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高中语文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

课程资源相对于人来讲是外在的,具有价值潜隐性,如果离开了人的意识活动,课程资源隐藏的价值就难以被认识,更谈不上有效利用。

1.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利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着指导的作用,对于业已开发的课程资源,教师必须融合自身智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落实遴选、组合、改编等加工处理,将动态的课程资源演化为新的教育增长点。使课程资源的利用促进师生多向互动中的信息交流和思维碰撞,促进教学目标的高效率落实,让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产生1+1>2的效应。

2.学生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自觉利用课程资源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必然要求。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宽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发现利用课程资源的有效性方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敢于发表独特见解,并通过具体的训练形成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例如在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时,我们规定查阅的资料必须和课文内容相关,最多用五句话讲完。这就促使学生对查阅的资料进行归纳,从零散的课程资源中提炼出知识的关键和精华。

3.恰当处理教材文本与其他资源的关系。从高中语文教学实际看,教材文本与其他资源的关系是本与末的关系,其他课程资源提供的各种信息包括图像、画面、声音等,应该是源于文本、高于文本和服务于文本。教师要找准两者的结合点,按学生认知发展的要求,对资源合理利用,以课堂为桥梁,立足教材,以生活为基点,重视应用,将语文知识与相关资源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两者主与从、服务与被服务、学科与工具的关系。

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构建新的开放型语文教学体系中不可回避的要素。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潜心研究学生和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经验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动静态资源的生成与合理应用。引领学生在浩瀚的资源大海中乘风破浪,奋勇驶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胡明强.试论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6).

第2篇:高中语文课程资源范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校本课程 资源开发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学校开设课程应当从实际出发,充分估计所具备的现实条件,课程设计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语文校本课程是以语文知识为载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使学生热爱语文学科,并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的一门课程。高中语文课程开发是以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资源为基础,由学校成员自主开展或与校外团体、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语文课程开发活动,是值得推广的语文教学活动。

1.语文校本资源开发的意义

1.1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生语文学习发展的需要。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就是让学生亲近自然,融入生活,实现课程的时代适应性,在愉悦中认识生活,了解家乡,热爱祖国,放眼世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探求一条捷径。

1.2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需要。高中语文校本课程是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选择所不可缺少的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1.3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地域人文素养的传承发展。地域的人文素养需要不断地予以传承发展,而这首先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来予以实现。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则担当了这样的任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现家乡之美,培养他们的爱家爱国情感。

2.语文校本资源开发的运用

2.1依据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编撰符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文本。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对此,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拓展学生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开发的形式不局限于选修课和活动课,提倡课程内容的特色化、个性化和多样化。

学校应集思广益,编撰探寻适合本校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文本。不妨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开设三级语文校本课程。第一级是基础性课程,主要由语文知识课程(如对国家课程内容的改编、拓编、新编等)和语文学习策略课程(如朗读策略、记忆策略等)构成。传授学生可再拓展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可再发展的基本技能。第二级是发展性课程,如诗歌鉴赏、名作欣赏、图书馆阅读、电视或新闻品评等,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第三级是提高性课程,它在基础性课程上提高了要求,增加了难度,相对发展性课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它更重视学术性和探究性,如语文知识竞赛辅导、学术小论文、思维训练等,拓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样分级课程设计,一方面能对必修课程资源作有益的补充,另一方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语文学习发展要求。

2.2优化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体现富有特色的语文课程。语文高考是学校教学的“指挥棒”,也是评判学校教学业绩的最主要参考依据。于是,各个学校不惜一切代价加大对必修课程的教学投入,正如许多教师所言,高考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这样的境况势必对校本课程资源带来一定的影响,使得校本课程只能是“束之高阁”。对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语文课程资源,应该从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等多维教学目标出发,深入地研究探索校本资源的开发。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为它服务的课程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很多,除了显在的校内课程资源外,还有很多潜在的校内、校外课程资源,如校风,校训,学生的家庭,地方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就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对象。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途径很多。例如,开展以语文阅读或写作为主的实践活动,设立“家乡巨变”、“家乡特景”、“消费与文化”等课题让学生走入社会等。

2.3合理评价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效果,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知道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自主进行的,没有一定的现成经验,更多的要依靠学校主体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反思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进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要强化学校对课程计划执行的意识,准确落实课程比例,保证学校高质量地开足校本课程。

实施校本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鉴定和选拔;在于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对此,我们不妨借用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强调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样,在语文校本课程评价体系中,既要有终结性评价,更要有过程性评价;既要有“量”的评价,更要有“质”的评价;既要有他人评价,更要有自我评价。对此,笔者认为在高考试题中以适当的形式体现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有助于推动该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3.语文校本资源开发的注意点

3.1注意体现地域课程的特色。新课程语文已经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我们有选择的权利,也有开发的义务。我们应从具体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出发,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

3.2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随着校本课程的发展,教师角色由单一化转为多元化,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评价者。对此,教师应该发挥主导功效,帮助学生适应校本课程的学习。

第3篇:高中语文课程资源范文

怎样既能摆脱“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的现状,又能切切实实培养学生语文兴趣,养成语文思维的好习惯,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呢?我们以小说《皮影戏》为例,浅谈我对课堂资源生成的一点想法和做法。

想要真正做到这点,首先是教师的自身素养要提高,认识要转变。阻碍语文课堂转变的很大因素来自于教师,教师从学校毕业后,很少参与到再次的系统学习中去。因此,他们的知识结构依然停留在几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这种与新的知识理念的脱节,让教师不能站到高处,一览众山小。教师眼里的世界小了,他们能带给学生的世界自然是更小的。因此,我们提倡终身学习,我们要重视教师的再学习。教师要接触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用更多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第二要树立学生的资源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参与进来,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动的,有效的。学生的参与建立在兴趣的前提下,因此,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有自己思考的意识,鼓励学生认真细读,大胆质疑,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让学生明白学习应成为自己的事,自己主观上去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第三,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充分备课,在课前预案时做好充分的工作。对文本的解读要解放思想,让文本解读丰富化、多样化。在丰富多样的解读中去挖掘更多的动态的课堂生成性资源。我在备《皮影戏》这篇小说时,对于小说的基本内容的进行了梳理。对于皮影张这样一个人物形象的把握,开头繁复的制作过程的描写,以及几次精彩绝伦的皮影戏的描写,都要带领学生仔细去品读,同时还要注意文本最主要的写作手法:对比手法的运用,这背后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取向。另外,我特别注意了小说主人公皮影张的命运。因为主人公所处的特殊的历史社会背景――“”前后,这也是他人生命运转折的时期。这样一位民间艺人,为了自己心爱的皮影艺术,最终将生命最绚烂的时刻绽放在他所挚爱的艺术当中。这是最让我动容的。因此,我就想到了,由此引导学生去进行更深更广的思索,结合现实的社会,结合我们有限的生命阅历,结合我们读过的经典作品,去思索社会、人生现象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准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发现,开头对于皮影道具的制作的描述,既有对皮影艺术的赞美,又对人物形象有烘托作用,也为下文皮影戏的刻画作铺垫。带领学生正确认识这样一位民间艺术家,他表演灵巧,严肃少语,爱国正义,命运坎坷,最终为了艺术而献身。我们能读到作者对皮影艺术的赞美,对这些艺人悲惨命运的同情,对现代社会冷落传统艺术的批判。当然只读这些,我们足以应付后面的题目,但是要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还需要适当的拓展,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合理地进行想象,深入挖掘甚至是探索质疑,填补文本阅读时发现的“空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课堂生成新资源。于是,我就引导学生去思索,民间艺术经历了这样的大的波折,依然留存了许多下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民间艺术?关于民间艺术与现代歌舞的争辩,是否需要完全摒弃现代歌舞?当今社会是否还有这些“皮影张们”,虽然处于新世纪,他们是否能得到应有的社会认同?这些问题的探讨,既能提高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认知,使其思想性更加深刻,又能联系文本与现实,联系阅读与写作,这样的阅读与写作才是鲜活的。

课堂生成性资源是动态的,教师要在课堂上及时、准确地捕捉到有效资源,并能合理利用,课堂将不断涌现精彩,出现更多的鲜活的灵感。课堂上,教师要敢于放手,要给学生时间独立思考,尊重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思维能力。但个人的思维有很多的局限,我们要借助合作、探究,以及借助工具占有更多的资源,才能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成果,并给予及时的评价。我们学生在我的预设问题中,谈到了现代社会也有正能量,不是一味的捧杀。我们现在留存的民间艺术当然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保护,让年轻人爱上老祖宗留下的古老的民间艺术,艺术才能有生命力。我们还有学生关注到了现在的民间艺术家,谈到了他们的生存状态,有的成名,活得滋润了,把他们手里的艺术传承下来了。但也有艺术家挣扎在生存线上,甚至被现在的某些法令、制度逼迫得躲在社会一隅。于是我让学生们用自己的笔将自己的思考写下来,从这里,去窥探这一领域,去了解更多的相关的人、事,从这些人和事中去思考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是在课堂上研习小说《皮影戏》的同时通过学生的思索、探究中渐渐生成的。

第4篇:高中语文课程资源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途径;教学策略;教学有效性

传统对高中语文单一化教学的认识误区以及高中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得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无法真正的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发挥出来,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如果语文教师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弊端,进而对语文教学的工作进行深入的探究,以有效的途径深化语文教学的内容,优化语文教学的实际方法,则在高中阶段学生现有的文化基础之上,高中语文教学的效果一定能够被有效的发挥出来。进而整个高中语文的教学工作也能够打破传统的认识误区,并以丰富的基础知识、有效的文化传承能量以及社会化的教育感染力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保障高中阶段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一、利用教学素材与网络资源的支持,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课程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的生活密切相关,课程中的大量佳作都来源于作者对于实际生活的感悟与描述,这一特征造就了语文课程的包容性,很多时候,课程的开展往往能够引申出大量的哲理与生活实践内容。因此根据语文课程这一方面的特点,高中语文教师在探究语文教学有效途径的过程中,可以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进行切入,进而结合课程教学的实际,借助现有的教学素材以及丰富的网络资源,来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拓展,以凭借丰富的教学内容来凸显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以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课文教学为例,这篇课文既表达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因此课文既是写景又是抒情。通过对佳作的深入分析后,教师就可以在备课的阶段根据课文的实际特点来进行内容的补充。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的帮助,搜集相关的景物图片以及配套描述,进而制作成电子课件,以在文章和教学资源的帮助下优化学生对于事物的观察角度并强化学生对于景物的描写技巧。而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借助现有教学素材以及网络上的部分资源,为学生补充朱自清先生的成长背景,进而以其背景来引出文章背后的情感,真正让学生体味写景抒情的精妙之处。在这种教学措施的推动下,传统枯燥的课文学习以及课文携带知识的强行记忆变成了一种知识的补充与拓展,整个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在丰富的教学内容支持下得到了体现。

二、借助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推动语文互动性教学,以教学方法的优化推动语文教学有效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基本具备了语文学习的良好基础,同时其长期的学习摸索也使得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方法有一定的认知。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尝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突破传统的教师机械化讲授学生被动式听课的模式,以教学方法的优化不断的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保障学生在基础知识探究与积累的同时,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进而从这一方面来凸显高中语文教学本身以及教学途径的有效性。

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往往会在课程预习、课堂学习以及课后复习三个阶段被体现出来,因此在探究语文教学有效性途径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在这三个阶段对学生的指导。一方面在预习阶段,教师可以采用尝试练习法等方式为学生指明预习的方向,并借助习题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为课程教学中学生的有效参与做好前提准备。而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法、小组探究、语文课程活动分小组学习等方式来指导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进而以学生的自主探究逐步的完成对课程知识的吸收。最后在课程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个性化讲义的定制、语文小组活动的开展等形式让学生既能够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又能凭借学习活动强化自己对于知识的应用。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影响之下,学生可以获得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进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再次得到保障。

三、按照学生学习特点调整课堂结构,以个性化课堂教学凸显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除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也对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在探究语文教学有效性途径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的对课堂的结构与组织方式进行优化,进而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设置,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生成化的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各个班级学生学习的实际特点随时的调整课程的模块布局,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单一模块的重点讲解,进而学生的个性化课堂逐渐形成,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语文课程个性化教学的推动下获得了提升。

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有效性途径的探究可以为语文课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教学现状的优化提供有效的推动力,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的突破传统的教学限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堂的组织形式等多个方面找寻有效的措施,进而促进教学途径的有效探究,最终为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第5篇:高中语文课程资源范文

1.认真研究必修与选修各自的目标、内涵和定位,正确处理必修与选修两者的关系。

新课标指出:“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不同类型的选修课之间存在着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有的重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所以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我的理解是:语文必修播种的是点,选修是面的扩展。

总的来看,这次高中语文课程设置的必修与选修两者在课程目标层次上不清晰,过于模糊化,必修课程目标分类是一种标准,选修课程目标分类则是另一种标准;选修五个系列的分类也不在同一逻辑层面,缺少理论依据。这里看出,有些问题在改革之初就没有进行充分的理论探讨,即到底应该怎样做才真正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建设中继承与创新、基础与发展的关系?这里包括初中与高中的衔接、传统与现代的联系、必修与选修的关系等问题,尤其是高中语文课程必修与选修各自的目标、内涵、定位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更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必修与选修之间的理想关系应该是:必修是选修的基础,选修是必修的发展;必修是普及,选修是提高。多数人认为,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虽然把基础性放在选择性的前面,但实际上显然过于强调选择性,基础性重视不够,这样势必头重脚轻,最终影响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

2.选修课并不一定让学生掌握多少具体的知识,更主要的是激发兴趣,提高语文素养介绍方法,拓展视野。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提升,也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养成。

第6篇:高中语文课程资源范文

高中语文课程的新目标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此外,一些语文界专家学者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程红兵先生的“语文人格教育”,认为“学科当中承载着多少年来社会的文明财富,人类的文明财富转化成课程资源,来发挥它的培养人的作用。所以,学科教学是所有青少年的人格形成的主要的教学形态”。还有王尚文先生的“语感中心说”,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即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感”。钱梦龙先生则把“语文素养”分成“语文知识”、“读写听说的能力”、“对母语深厚的感情和正确的态度”、“文学审美的趣味和能力”、“较宽的文化视野”五个要素。可见,大多数专家都强调语言基础,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习得,又以对语言的正确理解为基础。这也正是把握住了语文作为母语教学的核心价值与根本要务,值得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深刻领会和探索。笔者以为,语言的理解在我们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

一、语言理解在人类语言学习中的地位

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汲取前人积累的大量的书本知识,而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高中生则要把这个学习任务及知识理解提升到更高的层次。知识理解的范围十分广泛,而其中语言理解就是最基础的。

我们都知道,任何学科的知识体系下的基本科学概念都是由语言文字来形成并定义的,而语文知识就更有意思,它以语言文字来定义语言、文字、文学以及文化的概念,如“汉语”、“甲骨文”、“启蒙主义文学”、“人文主义思想”等。基于这种特性,语言理解对人类语言(文)的学习就尤为重要。而高中语文学科作为社会人文学科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知识体系中自然包含有大量的社会性概念,如“普通话”、“简化字”、“意识流小说”等,就更需要学生加强语言理解,形成活跃的思维内部言语,来和书面的文字达成统一。

二、语言理解是语文两大性质的和谐保证

汉语作为当今世界主要流通语言中最简省而又最深奥的古老表意语言体系,不仅独此一家,别无参照,而且在数千年的漫长演变进程中,又衍生出了一整套繁复而绵密的文化蕴涵,笔画繁难的繁体字,佶屈聱牙的文言文,曾经使汉字和我们汉民族的文学文化成为上层贵族的专享,愚民统治的工具。笔者以为,作为一门学科课程,有个定性也是必要的,这对于语文课程虽有难度,但仍然不宜回避,只是不可保守僵化,也不应随波逐流,总要取法中庸,道行和谐。如今新课标能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既承认了要重视语文课程中“语言”的工具基础,又肯定了要提升语文课程中“文学文化”的人文素养,于课程自身是实现了完整的两条腿走路,于一线教师是扫除了迷惘,明确了方向,相信将大大提升语文课堂的趣味和效率。所以,语言理解实际就是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融通的金桥,需要牢牢把握,紧紧立足。

三、语言理解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合理定位

第7篇:高中语文课程资源范文

1.高中语文选修课现状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依据课程的总目标,在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的基础上,设计了五个系列,分别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研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方案明确了课程设置的几个注重点:“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通过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认真学习,笔者体会到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对课程的选择性,倾注较大的关注。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课程结构必须具有选择性,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2.高中语文选修课问题

2.1客观上学生并未掌握选课主动

选修课与必修课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关于这一点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表述:必修课立足于共同基础,而选修课则是在必修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选修课开设的第一个层面的问题是选课,而课由谁选是一个最起码的问题。答案当然是由学生来选。如果课程的选择者不是学生那么还能称之为“选修课”吗?然而,从选修课的实施现状看,问题并非那么简单。课程标准设置了五个选修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研读。有的实验省份把这五个系列分为三个类别,即文学类(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语言文字应用类(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类(文化论著研读),要求学生跨类选修。这种硬性规定显然限制了学生的选择空间,但考虑到选修课的基础性与高考的可行性,是可以谅解的。但新课程,高考大纲没有文化类内容,导致基层学校不选文化类,即使选了也出于应付。其结果是,文化名著研读系列的选修课名存实亡。

2.2内容繁杂增大教师的授课难度

选修教材内容多,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侧重点,时间上根本不够用,如果有所取舍,到底哪些应该重点教,哪些应该去掉,以这学期的教学为例,刚开始的时候来了一本《中国小说欣赏》,大家就忙着教《曹操献刀》,并让学生观看和课本内容有关的电视剧,但是不久又听说其他学校都讲诸子散文,于是就讲诸子散文,也有老师认为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内容和高考联系比较密切,最后两本书一起教。这样,无形中把选修课又上成了必修课,老师的备课量加大了,但是心里又觉着这些东西考到的可能性极小,学这些东西是不是事倍功半?令任课老师极为困惑。

3.高中语文选修课对策

3.1减少选修教材数量以符合实际

事实上,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的编者都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且他们对某个领域都有很深的研究,但是他们大多是学者,不是第一线的高中教师,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所以编出的教材总有些类似衔接不畅等不足。使用教材教的一线教师固然对教材的编者当怀敬畏之心,但更要有批判的精神,不盲从教材,不简单地教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学情,对教材做出适当的处理,真正做到用教材教。比如讲授《中国小说欣赏》时,考虑到在“必修”教材中已经讲授了必修三中《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及必修五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等小说,学生对小说的一般鉴赏知识与欣赏小说的一般技巧早有了大体的认识,也做了一定的训练,缺乏的是对高考《考试说明》中所提到的《三国演义》、《红楼梦》、《家》、《子夜》等四部小说应掌握的内容与鉴赏的特殊要求的认识,所以可以专门挑选《中国小说欣赏》这一模块中涉及这四部小说的课文进行讲授。

3.2开放课程空间以满足不同需求

选修课的本意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个开放的课程空间。只有在开放的课程空间里,学生的个性要求才能得到满足,学生的特长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在教学中,不仅语文课程本身是开放的,整个课程系统也是开放的、互相联系的。这种联系不是人为的构建,而是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紧密联系的。对语文课程而言,历史和艺术是其课程资源;对于历史和艺术课程而言,语文是学习工具。如果课程系统能开放到这种程度,那么选修课的开放就不成问题。笔者认为,因为有了必修课这个共同基础,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应该选修不同学习领域的科目;对语文学科来说,选修相邻学科也可以获得必要的学养。例如,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通过选修艺术史可以得到阅读和写作的方面的练习。难道只有阅读文学作品才能提高阅读能力,而阅读哲学、艺术和历史著作就不能提高语文能力吗?真实的阅读需求是不受学科限制的。况且,要实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提出的“人文素养”这个大目标,就更不能限制在狭隘的课程空间里。

3.3切实贯彻两纲以提高学生素养

第8篇:高中语文课程资源范文

日常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容量,随意进行延伸和拓展,往往忽略对学生思维独立性、独创性的培养,不可否认,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新课堂”与新课程理念严重错位,出现语文课堂教学“泛化”现象,大大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现从三个方面谈谈语文课堂教学泛化现象及应对策略。

一、高中语文泛化类型与成因追溯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与语文材料性泛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推广与实施,高中语文课程资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效开发,具体表现为语文教学内涵的外延被打破,教学内容呈现出高度开放性。高中语文处在承接九年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的过渡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我们应更关注高中语文问题。一方面,语文课程相较逻辑性学科而言对学生外围生活空间的容纳更宽广自由。语文自身蕴含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语文的人文情怀亦是高中生汲取理论与经验,参与重大生活命题的源泉,基于此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社会化延伸不可避免。另一方面,高中语文内容的开放极大地增强了教学取材的灵活性,意味着材料使用的个性化,然而个性化教学资源并不能完全保证立足于语文教育本质需要,相反不规范的材料利用会造成语文教学价值的削减,使语文学科性特征丧失。

综上所述,教学内容的开放在丰富语文教学资源的同时诱发语文教学的材料性泛化问题。例如,一些高中语文教师高举生活化、大众化的大旗,力求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使时事新闻、娱乐潮流类生活主题充斥课堂,美其名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实质上这样做弱化了教学轴心。语文虽来源于生活却并不等同于生活,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既要诉诸语文课程的基本框架,又要考查其是否真正具备教学价值,不能主题过度娱乐化,否则就是材料性导入泛化。

(二)教学取向的模糊与语文观念性泛化

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使高中语文教学观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体现为教学目标设置与教师个人对语文过程化的方向性把握,然而“语文教学观的多样性在推动语文教育发展的同时使语文学科的教学取向模糊化。一方面,教学观的多义阐释容易引发教学观的迷失,认不清楚重点。即教师对语文学科的价值认识不清,再将固定的理念符号活化为具体知识与教学行为,或生搬硬套,或杂乱无章,具体表现为语文学科本义的无意识,无法真正建立起理论框架与学生个体的有序互动体系。另一方面,教学取向的模糊意味着语文教学育人功能的偏差,即教师对教学观的实施取法可控性,表现为过度使用或无效使用两种情况,前者主要指向各种理论依据的不完全成熟,后者指向教师游离于语文教学之外的非语文化行为。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取向的模糊是导致教学实践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应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观念性泛化现象。

(三)教学方法的失范与语文策略性泛化

语文学科作为母语课程,其教学方法一直处于不断变革、不断丰富的建设状态,现代高中语文教师已逐渐摆脱课程当道的被动角色,转向教学建设者过渡。特别90年代后,在新课改持续实施背景下,具备独立精神的创造性语文实践活动层出不穷,比比皆是,主要表现为教学方法丰富与革新。教学方法围绕教学目标,一切教学措施的运用都必须有的放矢,不能脱离教学大纲的要求。因为教学方法的滥用、错用对应着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材料性泛化现象。

例如,高中语文课堂合作互动策略,是不是所有语文课堂都适合这种策略呢?又如教学辅助工具运用的泛化现象,现如今经常可见高中语文课堂为了凸显美学意象,追求声光色电效应,大量使用多媒体、美术、演绎等非语文学科手段制造“形式美”,这种抛弃了对真实教材文本的感知,舍本逐末的教学策略使语文审美课堂变成了空泛的秀场。更如日常语文教学中直接用图像取代文本、用录音取代诵读等工具滥用行为,将学生置于被动学习处境,这样浮夸、花哨的教学手段反而让教学活动肤浅化。

二、语文泛化现象对策

(一)文本解读泛化对策

新课程要求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注重文本解读多元化。为防止文本解读泛化倾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文本,还原文本的写作背景,还原文本的价值倾向,还原文本的情感认知。在科学准确制定三维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做到既“深入”,又“巧出”。所谓“深入”,就是深入文本内部,由词得言,由言会境,由境悟情,由情品味,从而领悟文学作品的神韵和魅力;所谓“巧出”,就是在准确又全面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迁移拓展,启发学生走出课本观照现实,实现文本解读的再创造,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手段泛化对策

教学手段首先是服务于教学的,所以,一切课堂活动或各式各样的辅助手段必须围绕明确目标进行,学生在活动中“最终的获得”才应该是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终参数。因此,课堂教学目标要细化,教学手段应围绕明确目标为寻求获取知识或答案服务,各种手段要有明确分工。如多媒体手段字形象导入、激发学习兴趣、直观展示教学形象以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辅助突破难点、连接背景或文献等方面适合使用。合作学习前应充分做好准备,让学生有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时间,首先形成见解;教师应在活动过程中发挥积极诱导或纠偏作用,始终把握好课堂航向;不能偏离教学大纲,合作讨论结果要落到实处,以书面形式展示出来。

(三)探究学习泛化对策

探究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泛化指探究学习实施过程中由于师生对探究对象的认识和理解上出现偏差,人为地扩大探究对象和范围,使探究活动脱离语文课程,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佳,具体表现为探究性学习目标的泛化、活动组织的形式化。过程指导的虚无化、教师角色功能的扩大化等。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自我发现问题习惯、自由探索精神。面对探究性学习中出现的泛化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充分把握语文学科和探究性学习特点,把握探究性学习条件和基本原则,让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诱导作用。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视语文积累,为语文探究性学习奠基;其次,抓住文本特点,为语文探究性学习把握好方向;再次,遵循探究性学习基本原则,让学生学会探究方法,懂得如何实施探究活动,以便在更深层次上避免探究学习泛化;最后,精心组织与指导探究的全过程,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则是成功完成探究性学习的保障。

第9篇:高中语文课程资源范文

[关键词]高中 语文活动课程 创新 研究

中图分类号:G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6-0193-01

高中语文活动课程是高中语文活动课的修正、发展与深化。前者充分运用了后者设计与实施的经验,克服后者的不足而成为活动课的一种新形态即“活动课程”。概括地说,主要地是充分借鉴发挥了活动课的课程价值和育人功能,克服了活动课目标单一(浅层次的技艺训练,对学生的现实生活、社会关注不够,学生与生活、与社会、与自我依然存在着脱节现象)、学习活动方式单一(依然是接受性学习和简单的模仿性学习)、活动领域单一(活动空间仅局限在课堂或学校范围之内,未能超越课堂、书本、教学空间与学校生活空间,学生在书本中活动,在教室中活动,难以发挥活动课应有的课程价值)等缺点,实现了高中语文活动课走向以实践和体验为中心的以知识观和课程观为实质的活动课程的升华。

高中语文活动课程是“大语文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语文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实施语文活动课程可以激发学生学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文史知识;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美的感悟。同时,语文活动课程的实施正如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所期待和深信的那样,必将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高中语文活动课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专题性和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系上,高中语文活动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挥和典范。前者完全以后者为理论基础,几乎所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均适合高中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同时,由于语文学科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又使得高中语文活动课程最具跨学科综合实践学习的条件而有望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范例。语文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甚至有些活动可以直接引进课堂教学中来。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够理想,或者知识还不够丰富,便可以通过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加以鼓励。但活动中教师不可以急于求成,选择角度过宽,让学生感觉在短时间内需要获取的知识太多,无从下手,这样只能导致学生失去信心,不去主动努力。我认为,活动的内容要小,学生通过几天的努力就可以对此有所提高,活动时会产生成就感,这样就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继续大胆地参与活动,才能使其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语文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甚至有些活动可以直接引进课堂教学中来。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够理想,或者知识还不够丰富,便可以通过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加以鼓励。但活动中教师不可以急于求成,选择角度过宽,让学生感觉在短时间内需要获取的知识太多,无从下手,这样只能导致学生失去信心,不去主动努力。我认为,活动的内容要小,学生通过几天的努力就可以对此有所提高,活动时会产生成就感,这样就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继续大胆地参与活动,才能使其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课程目标的设计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这表明,课程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学校要为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如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资源的开发,使语文活动课程的内涵扩展成为可能。

再次,在口语和作文教学中安排活动教学,并以此作为对教材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补充。先谈口语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大都忽略了对口语的训练。然而口语交际能力又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我认为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把口语教学设计成学生乐意参与的活动。例如,可以设计成课前三分钟演讲,让每位学生都能通过实实在在的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挖掘自己的演讲天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要求,给学生提供一些建议、指导,还可以即兴地在课堂上设置一些辩论、答辩,比如李密到底是应该对晋帝尽忠还是应该对祖母尽孝,莫泊桑《项链》的主题是什么等。

对于作文教学,为了有效提高学生表达的兴趣,激发他们交流的欲望,可以尝试让学生全程参与作文教学,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教师讲明要求――学生自主命题――写作――小组鉴赏评析――班级交流――教师总结延伸。这样的活动,因为学生成为主动的发现建构者,成为自主的实践者,他们的情绪自然高涨,兴趣自然集中,效果也自然显著。

最后,要秉持“大语文”教学观,灵活沟通校园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包括利用不同时令节日开展的系列演讲像庆祝周年演讲,纪念九一八演讲,“我为我市发展献计策”征文等等;包括围绕某个主题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实地参观调查活动。这一点在高中语文活动课程目标设计中已有论述和具体的范例,此处不再重复。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并善于寻找课程资源和学生活动的最佳结合点。

参考文献

[1] 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年版,第117页

[2] 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163页

[3] 王升.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5页

[4] 王一川.意义的瞬间生成[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第5页

[5] 周德昌.朱熹教育思想述评.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 年版第 78-79 页

[6]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J].北京.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