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博弈论的研究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博弈论 电力市场 Nash均衡理论
引 言
博弈论又称为对策论或竞赛论,其实质是一种理论方法。它是一种使用严谨数学模型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利害冲突的理论。由于冲突、合作、竞争等行为是现实世界中常见的现象,因此很多领域都能应用博弈论[1]。而在电力市场中,博弈论的运用更是显得尤为的突出,用博弈论模拟电力市场,模拟的结果能更加接近实际,为市场模式设计提供依据。另外,电厂或用电用户作为市场的参与者,也可以用博弈论来分析市场,研究如何报价获利最大。因此,博弈论在电力市场中起到的作用是相当巨大的。
一、博弈论的发展
博弈论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我国的春秋末年,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它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而且还算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论专著。博弈论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桥牌、赌博中的胜负问题,人们对博弈局势的把握只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向理论化发展,正式发展成一门学科则是在20世纪初。1928年冯・诺意曼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从而宣告了博弈论的正式诞生。1944年,冯・诺意曼和摩根斯坦共著的划时代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将二人博弈推广到n人博弈结构并将博弈论系统的应用于经济领域,从而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和理论体系。谈到博弈论就不能忽略博弈论天才纳什,纳什的开创性论文《n人博弈的均衡点》、《非合作博弈》等,给出了纳什均衡的概念和均衡存在定理[2]。 此外,塞尔顿、哈桑尼的研究也对博弈论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如今博弈论已发展成一门较完善的的学科。
二、博弈论的类型
博弈问题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参与者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协作可分为“非协调博弈”和“协调博弈”;按参与者获利之和的特性可分为“零和博弈”和“非零和博弈”;按静态和动态的观点,可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
2.1 非协作博弈和协作博弈
非协作博弈是指参与者互相独立,各自争取最大利益的博弈。其广泛运用Nash均衡概念来求解。在Nash均衡上,如果某一个人的策略保持不变,会导致这个人的获利减少。非协作博弈是研究少数制造商操控市场的若干标准问题的理论基础,对于研究市场力有重大意义。
协作博弈一般是指基于参与者结成联合体,共同协作争取联合体的最大利益,再将利益进行内部分配的博弈。
2.2 零和博弈和非零和博弈
在零和博弈中,一个参与者的获利直接等于另一个参与者的损失。例如下棋,扑克牌之类。而在非零和博弈中,参与者的获利和损失不相等,即代数和不必为零,这是更大的博弈问题,是数学家Nash首先提出和解决的,即著名的Nash均衡及其相应求解方法。
2.3 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
静态博弈是指参与者同时采取行动,或者尽管有先后顺序,但后行动者不知道先行动者的策略。而动态博弈是指双方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并且后行动者可以知道先行动者的策略。[3]
三、博弈论在电力市场中的运用
博弈论是研究市场经济的重要工具。电力作为特殊的商品,它的生产、运输、销售和消费也逐渐走向市场化。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的电力工业走向放松管制、引进竞争的进程中,遇到很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运用博弈论来分析解决其中一些问题是一个研究方向。
3.1 在购售电决策方面的运用
购售电决策与电力市场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如在联营体模式下,参与者众多,若干发电公司或购电商可以结成联合体去投标,这也就是协作博弈问题,这可以比独自去投标取得更大的利益。同时,在联合体模式下各参与者也可以不合作而各自决策,这也就成了非协作博弈问题,这类问题现在大量采用Nash均衡理论来求解。
3.2 在区域间功率交换、转运和输电成本分配方面的运用
正确运用博弈论关键要针对电力市场的特点正确选择模型和解的概念。例如:力量相当的两个区域电网之间交换功率的情形比较适合用古诺模型和Nash谈判解方法;而自备电厂与公用电网之间的交易可能更适合用Stackleberg模型。还有局中人结盟问题,如何识别合作伙伴,结盟利益如何在联盟内分配。电力市场环境下,电网输电作为一项服务,它的网损、固定资产投资如何在网络使用者之间分担。这些分配问题都需用到博弈论来进行优化决策。
3.3 在研究市场行为方面的运用
博弈的结果是依赖于拥有的信息,采用什么样的信息披露政策是设计电力市场模式的一个方面。例如,在电力市场中参与者都可以联合起来运用协作博弈方法进行投标来控制市场,特别是在参与者较少时,往往都会出现寡头垄断问题,因此市场运行必须防止和阻止这类市场。另外,如果有市场参与者利用线路阻塞、特殊事件和气候。峰荷时段、联络线瓶颈造成的必须运行机会,运用博弈发放和策略哄抬电价,这些问题也都应及时识别并予以纠正的。
结束语:
至1928年Von Neumann发表关于求解“零和”问题的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论来以来,博弈论的观点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也在这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电力市场中,运用博弈论解决了很多电力行业问题,使电力市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与优化。但是,在运用博弈论进行决策的同时也存在了一定的缺陷,如Nash均衡求解的困难较大;由于竞争各方相互保密而造成的决策困难;分析计算中的假定及简化影响决策结果的可靠性等,这些存在的问题都需要得到及时的解决。因此,博弈论在电力市场中的运用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更好的完善。
博弈论和电力市场发展至今也不过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他们都属于很年轻的学科,他们都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两者的结合可以互相促进、相互发展,相信在今后的将来电力市场定会在博弈论的理论发放下而得到更好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松杯. 电力市场[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7
博弈论又称为“对策论”,一种使用严谨数学模型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利害冲突的理论。由于冲突、合作、竞争等行为是现实世界中常见的现象,因此很多领域都能应用博弈论,例如军事领域、经济领域、政治外交,解决诸如战术攻防、国际纠纷、定价定产、兼并收购、投标拍卖甚至动物进化等问题。
博弈论的研究开始于本世纪,1944年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合著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随后发展壮大为一门综合学科。1994年三位长期致力于博弈论研究实践的学者纳什、海萨尼、塞尔顿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使博弈论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权威性的肯定。
2.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文献[1][2]用浅白的语言叙述了博弈论的思想精髓和基本概念。文献[3][4]更注重理论上的分析和数学的严谨。概括起来,博弈论模型可以用五个方面来描述
G={P,A,S,I,U}
P:为局中人,博弈的参与者,也称为“博弈方”,局中人是能够独立决策,独立承担责任的个人或组织,局中人以最终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A:为各局中人的所有可能的策略或行动的集合。根据该集合是否有限还是无限,可分为有限博弈和无限博弈,后者表现为连续对策,重复博弈和微分对策等。
S:博弈的进程,也是博弈进行的次序。局中人同时行动的一次性决策的博弈,成为静态博弈,如齐威王和田忌赛马;局中人行动有先后次序,称为动态博弈,如下棋。
I:博弈信息,能够影响最后博弈结局的所有局中人的情报,如效用函数,响应函数,策略空间等。打仗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见信息在博弈中占重要的地位,博弈的赢得很大程度依赖于信息的准确度与多寡。得益信息是博弈中的重要信息,如果博弈各方对各种局势下所有局中人的得益状况完全清楚,称之为完全信息博弈(gamewithcompleteinformation),例如齐威王和田忌赛马,各种马的组合对阵的结果双方都不严而喻。反之为不完全信息博弈(gamewithincompleteinformation),例如投标拍卖,博弈各方均不清楚对方的估价。在动态博弈中还有一类信息:轮到行动的博弈方是否完全了解此前对方的行动。如果完全了解则称之为“具有完美信息”的博弈(gamewithperfectinformation),例如下棋,双方都清楚对方下过的着数。反之称为“不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gamewithimperfectinformation)。由于信息不完美,博弈的结果只能是概率期望,而不能象完美信息博弈那样有确定的结果。
U:为局中人获得利益,也是博弈各方追求的最终目标。根据各方得益的不同情况,分为零和博弈和变和博弈。零和博弈中各方利益之间是完全对立的。变和博弈有可能存在合作关系,争取双赢的局面。
还有另一类型博弈称为多人合作博弈,例如安理会投票表决,OPEC联合限产保价等问题。这类问题重点放在联盟利益的分配上,它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应用于利益损失的共同分担问题。多人合作博弈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特征函数模型。以个可能的联盟为定义域,特征函数表示各个联盟的得益(N是局中人的数目),它的分配解必须符合一定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它的解的概念也发展成多种多样,包括稳定集、核心、核仁、Shapely值等。解的多样性符合现实世界复杂多样的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或创造合适的解的概念是博弈论深入研究的课题。
不管博弈各方是合作、竞争、威胁还是暂时让步,博弈论模型的求解目标就是使自身最终的利益最大化,这种解建立在对方也采取各自“最好策略”为前提,各方最终达到一个力量均衡,也就是说谁也无法通过偏离均衡点而获得更多的利益。这就是博弈论求解的本质思想。
3、博弈论与电力市场
博弈论是研究市场经济的重要工具。电力作为特殊的商品,它的生产、运输、销售和消费也逐渐走向市场化。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的电力工业走向放松管制、引进竞争的进程中,遇到很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运用博弈论来分析解决其中一些问题是一个研究方向。用博弈论模拟电力市场,模拟的结果可能更加接近实际,为市场模式设计提供依据。另外,电厂或用电用户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可以用博弈论来分析市场,研究如何报价获利最大。
正确运用博弈论关键要针对电力市场的特点正确选择模型和解的概念。例如:力量相当的两个区域电网之间交换功率的情形比较适合用古诺模型和Nash谈判解方法;而自备电厂与公用电网之间的交易可能更适合用Stackleberg模型。还有局中人结盟问题:如何识别合作伙伴,结盟利益如何在联盟内分配。电力市场环境下,电网输电作为一项服务,它的网损、固定资产投资如何在网络使用者之间分担。这些分配问题有不同的概念的解:稳定集,核心,核仁,Shapely值等,如何合理选择或创造最接近实际的解的概念也是面临的课题。
博弈的结果是依赖于拥有的信息,采用什么样的信息披露政策是设计电力市场模式的一个方面。例如:电厂竞价上网,一个成功的报价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实力,还有赖于他人如何报价。但是各方往往不清楚互相之间成本、报价等信息,因为这些信息都是各自的商业秘密。如何处理这种信息既不完全也不完美的博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反过来,博弈的实验结果也为电力市场披露怎样的信息提供依据。
博弈论和电力市场理论都是很年轻的科学,两者都有广阔的发展天地,两者的结合可以互相促进。
4、博弈论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
4.1自备电厂与公用电网之间的交易
开放发电市场的进程中,拥有自备电厂的用户是一类特殊的市场参与者,它既是用电用户,也可以是电力的供应者。随着电力市场深入发展和工业的进步,自备电厂将成长为一支生力军。
文献[5]用博弈论来分析评价在分时定价的环境下拥有自备电厂的用户(NCP)对定价的影响作用。NCP既可以从公用电网购电,也可以自己发电来满足自身需求。为解决两者的冲突,作者提出了三种博弈模型:非合作Nash博弈模型,合作博弈模型和超博弈模型。作者构造了三个局中人:公用电网,普通用户,带自备电厂的用户(NCP),并且假设它们的需求函数、边际成本、收益函数等均是线性的,通过数字模拟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果:①NCP的加入促使公用电网降低出售给NCP的电价;②冲突还使普通用户得到更多益处。该文为解决自备电厂与公用电网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很有用的分析思想。但是尚有三点可以进一步改进:①该文尚未考虑NCP将自己多余的自发电卖给公用电网的情况;②该文将公用电网和NCP置于平等的市场地位可能不符合实际市场,如果公用电网规模很大,NCP数目很多但规模小,考虑Stackerlberg模型更符合两者实际;③该文假设公用电网的目标函数是整个社会利益最大化,而并非是自身利益最大化,这个假设不符合电力市场需要解除管制的发展方向。
文献[6]部分解决了以上问题,它重点放在自备电厂和公用电网相互作用的方式的选择:公用电网回购NCP多余电力(buy-backsystem)或者公用电网收取NCP运转电力的过网费(wheelingcharges)。该文分析了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各方的得益情况,得出了一些可能只有用博弈论才能得出的结论。
4.2区域间输电交易分析
互联网间短期电力交换是一种经济运行的手段。白晓民等在文献[7]中应用Nash博弈论来分析简单的两区域系统单时段交易分析,得出双方都可接受的交换功率和交易价格。在此基础上,文献[8]提出了一种两阶段迭代计算方法来处理外部交易计划与内部经济调度的协调。该文所用的博弈模型是二人非零和对策,采取合作型对策,应用Nash谈判公理作为仲裁程序,决策出双方都可接受的交换功率和交易价格。应该指出,白晓民等的分析是基于完全信息的博弈也即博弈双方均对对方在各种情况下的得益了解非常清楚。如果缺少这方面的信息,又应该如何分析处理呢?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
4.3转运市场中电网的固定成本分摊问题
运转市场中一个难题是网络输电服务定价,这个定价能够给网络使用者一个信号,以达到全网最优化;并且能够补偿网络的投资者,网损、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费用在网络使用者中合理分摊;同时能够正确激励网络增容。节点实时价格(nodalspotprice)制度可以解决网损和网络阻塞问题。但是文献[9]的作者认为节点实时价格制度不能完全回收输电系统的固定投资,为了解决双边贸易中输电系统固定成本公正分摊问题,作者提出了基于多人合作博弈模型,可以计算出逐条线路逐笔交易的分摊费用。文中使用“核仁”作为模型的解。该方法的优点:①使用“核仁”而不用Shapely值,因为“核仁”处于核心,分配值更加稳定和易于被各方接受;②提供了一种激励,减轻线路过载。
4.4基于Pool或PX模式的多边贸易市场
电力市场环境下的博弈具有行动策略随机性、信息隐蔽性,这些特点都给建模和计算造成困难,从而限制了实际应用。各种文献在处理这种不确定信息环境下的决策问题中,通常需要假设或者估计对方的信息,方法各有特色。
在文献[10]作者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市场参与者相对于市场规模都显得很小,市场影响力很小。在这种情况下,优化报价决策不需要博弈的思想。文中作者认为电力市场属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单个市场参与者对市场是有影响力的,其模型本质上属于不完全信息的非合作博弈。例如:每个参与者只知道自己的成本信息,而不知道对方的成本等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在无法完全了解对方的信息情况下,参与者如何投标(选择高价投标还是低价投标)才能使自己收益最大。该文通过转化的方式把不完全信息的博弈变为信息完全但不完美的动态博弈来求解。每个市场参与者均对自己的对手可能的出价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的可能性进行概率估计,形成一个概率意义上的期望收益矩阵,用Nash平衡点的概念求解矩阵,得到问题的解。
文献[11][12]作者提出了一种谈判模型。每一个局中人进行决策时,都同时执行以下两个步骤:①对可能的合作对象按照一定的指标进行优先排序;②按照谈判优先顺序,逐一进行讨价还价,谈判的规则与程序是预先设定好的。该文的特色是谈判对象的优先顺序表的形成。排序的准则基于该局中人A对关于他人的信息的了解程度。先分别对其他局中人的成本信息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出现的可能性进行概率估计。然后假设与某局中人B进行合作,互相交换共享所拥有的信息,联合成博弈的一方,剩下的局中人结合为博弈的另一方。这样的博弈模型的Nash平衡点是概率意义上的期望值,作为与B合作的优先指标。对每个局中人都进行一遍以上计算,得到了A的谈判对象优先顺序表。每个局中人都有自己的一张优先顺序表。最后按照预先设定的谈判规则与程序,各方同时进行合作谈判,谈判要解决如何合理分配或均衡比单干多出的利益。
该文关键的一点:正确掌握对方的成本、策略等信息。各方可能从每一次博弈的结果中得到有用的反馈信息,并用这种反馈来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提高对他人了认识。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提到如何实现这样重要的学习过程。该文的模拟算法中的一个缺点:计算量随局中人的数目和每个局中人类型的数目的增长呈指数增长。
对于多边贸易模式的电力市场,文献[13]提出了多理论模型,解决贸易合作问题,文中的模型基于完全信息的博弈模型。模拟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①确定自身成本等信息;②与对方互相交换信息,互相寻求合作伙伴;③按照预先设定的准则和协议进行联合分组,形成一个谈判对象优先顺序表,这个顺序表获得方法于[11][12]的方法不一样。作者采用公平性合作标准和Shapely值来确定这个顺序表;④按照优先顺序表进行双边谈判。作者认为这四个阶段可以反复迭代进行,直至没有人愿意改变合作格局为止或者达到预先设定的计算时间。作者在文中考虑了多种情况,但是模型仍偏于简单。
4.5用博弈论解释和实现算法
文献[14]用博弈论来解释拉格朗日松弛法法解决机组经济组合的算法。该文认为在电力市场的环境下,竞争各方均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旋转备用的约束变得软起来,PX(powerexchange)机构可能通过松弛这一约束进一步降低成本。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算法获取最优的旋转备用。
作者认为拉格朗日松弛法的拉格朗日乘子是有经济含义的,松弛旋转备用的乘子被看作是提供备用的价格信息,各时段的旋转备用根据这个信息不断在规定的高低两种备用水平之间调整(例如:为t时段负荷)。根据优化原理,如果拉格朗日函数存在鞍点,则鞍点是原问题的最优解。
鞍点的概念与博弈论中的Nash平衡点有非常相似之处,如以上公式所示。基于此想法,作者构造了两厂商博弈模型。其中一局中人P代表整个实际电网的利益,它控制的决策变量是p,u(p向量表示各机组分配的有功,u向量表示机组启停),目标是使整个系统成本最低。另一个局中人Q,是一个假想的发电商,它以价格向P销售备用容量和有功容量。双方就旋转备用交易进行讨价还价,最终达到一个平衡的交易量和交易价格。作者证明以上博弈过程的Nash平衡解就是拉格朗日函数的解。基于以上结论,作者设计了自适应的次梯度算法寻求平衡点,其中一个关键技术作者设计了厂商P对厂商Q备用容量报价的反应函数该函数将映射到备用容量的两种水平之间(例如:5%Dt-%Dt,Dtt时段负荷),形成一个随价格信息变动的备用容量。根据厂商Q是否了解厂商P的反应函数,模型可细分为两种:Nash模型(不了解对方反应函数)和Stackelberg模型(Q了解P的反应函数),作者认为后一种模型掌握的信息较多,因此收敛的速度和优化的效果梢好于前一种模型。
用博弈论来解释并且设计一些算法是一个新鲜而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博弈论本身就是带有优化功能的一门严谨的数学,不过它更具有人的逻辑思维的色彩,融合了一些用别的方法难以表达的信息。
关键词:风险控制;博弈论;业主;承包商;偷工减料
1 前言
水电工程建设是对水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资源、环保和国家政策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具备极高的投资价值,但是却面临前期资金投入大、工期时间长,施工难度大,资金回收慢,还存在相应的生态和移民等风险,所以水电工程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具有多层次性和复杂性,项目进度各环节相互关联和渗透,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风险都会给项目的成功实施带来影响。因此水电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必须重视风险控制和管理。本文基于水电工程的特点,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初步探讨建设过程中承包商偷工减料的风险,为项目业主制定管控措施提供借鉴。
2 博弈论的发展历史及基本理论
2.1 博弈论的发展历史
有关博弈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经济学中关于对策的研究,但是博弈论的许多深远和重大的发展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1950年由Nash提出的Nash均衡点概念。70年代后博弈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大体从80年代开始,博弈论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1994年John Harsanyi、John Nash和Rienhard Selten凭借对博弈论中分析非协作均衡点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如今博弈论已经在包括政治、经济、生物进化、工程管理、文化娱乐领域等各个专业领域中迅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2.2 博弈论的基本理论
博弈论是研究各方策略相互影响的条件下,理性决策人的决策行为的一种理论。主要用于解决各个理性决策个体在其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及决策均衡问题。一个完整的博弈包含四项要素:博弈的参加者(player)、策略空间(strategy space)、博弈的次序(the order of play)和博弈的信息(information)。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不同的类别,像单人博弈和双人博弈、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有限策略博弈和无限策略博弈、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等。
3 博弈论在水电项目风险控制的应用
水电工程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相对性、多层性等风险的特点,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和费用等目标的实现都会受到各种风险的影响[1]。水电工程风险分类标准很多,如按风险的直接行为主体分类可以划分为业主、设计方、承包商、监理方及其他方面。同时,从上述风险分类可以得知,水电工程建设的风险可以来源于项目的参建四方及其当地政府和移民等外界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水电项目的顺利实施,需高度重视建设过程中的工程风险的管控。
目前水电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风险管理经常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个别项目承包商为了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通常会采取偷工减料策略,这势必对项目的质量、费用、安全和进度等目标的实现带来了风险。针对承包商偷工减料的风险管理问题,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初步建立业主和承包商的风险控制博弈模型,分析博弈双方的决策选择,为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借鉴。
3.1 风险控制博弈模型
在该博弈模型中,有2个参与人:一个是业主,一个是承包商。假定每个参与者都有2个决策选择,即业主可以选择控制或不控制,承包商可以选择偷工减料或不偷工减料,同时假定双方的信息都是畅通和完整的,能够准确地了解对方选择的行动。同时假定如果承包商偷工减料、风险分析错误,只要业主实施控制,那么错误的风险分析方案必定会被发现和禁止,承包商将受到严厉惩罚,也就是博弈双方的支付都取决于自己的战略和对方选择的战略。
假设业主控制成本为C,承包商选择偷工减料策略,投入较少成本来进行风险分析,从而得到的非法收益为R,此时会导致巨额投资资金浪费、工程项目经营环境的扰乱等问题,损失总计为S。如果承包商的行为被业主发现,则承包商不仅不能获得偷工减料收益而且还必须为此付出成本为F,并且弥补损失为U。当双方在选择(不偷工减料、不控制)的策略组合时,双方的成本收益均为零。根据上述假设,可以得出如下这一博弈的支付矩阵,见表1.
表1 双方博弈的支付矩阵
在该博弈过程中假定-C-S+U>-S,即U>C,在这个假设下,不存在纯战略纳什均衡,必须通过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来解决这一博弈[3]。
假定项目业主实施控制的概率为p1,则不控制的概率为(1-p1);项目承包商偷工减料的概率为p2,则不进行偷工减料的概率为(1-p2)。则两博弈双方的期望收益函数是:
项目承包商的期望收益函数为:
(1)
项目业主的期望收益函数为:
(2)
为了得出博弈双方期望支付最大化的条件,对(1)、(2)分别进行求偏导,即:
于是可得:
因此在这个博弈模型中,存在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是:p1=R/(E+R),p2=C/U即项目业主以R/(F+R)的概率进行控制,项目承包商以C/U的概率选择偷工减料。
3.2 风险控制博弈模型的分析
业主作为控制机构实施控制的概率p1=R/(F+R)由项目承包商的偷工减料成本F、获得的非法收益R决定。当项目承包商的偷工减料成本相对于非法收益非常小时,项目业主则必须以较大的概率进行监督管理,这是因为非法收益越大,偷工减料成本越小,偷工减料所能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大。当进行偷工减料而得到的非法收益相对于其成本非常小时,项目业主可以以较小的概率进行控制管理。
项目承包商选择偷工减料的概率p2=C/U取决于控制成本C和发现偷工减料之后的弥补收益U,当业主的控制成本大于弥补收益时,项目承包商通常会选择偷工减料,获得大量额外的非法收益。当业主的控制成本降低时,承包商偷工减料的概率就会下降。
因此,业主一方面可以通过培养高素质控制管理人才、学习先进管理经验等有效措施,积极的降低自身的控制成本C,使p2=C/U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在相同的控制力度下,加大惩罚力度。惩罚力度的大小与偷工减料的非法收益相差不多或者比后者大时,都会降低项目承包商的预期收益。同时项目业主的控制概率p1=R/(F+R)与F相关,F的增加也可以降低控制机构的概率,节约一定的社会资源。
只要项目业主控制的概率大于均衡概率p1=R/(F+R)时,对于项目承包商而言,不偷工减料的策略是其最优的策略选择,这样水电项目可以按照预定的计划实现目标,这为加强水电项目的控制力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4 结束语
水电项目的建设具有多层次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项目进度的各环节相互关联和渗透,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项目的质量、进度、费用和安全等目标的实现势必会受到各种风险的影响。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作为博弈一方的项目业主,可以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制定控制博弈的规则,实施有效的管控策略,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以最大限度的控制或者回避风险。通过本文对承包商偷工减料的风险的博弈的浅显分析可知,利用博弈论进行水电项目的风险控制是可行的,并且具有广阔的实用前景,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其应用必将日趋成熟。
参考文献
[1]何刚.水电站建设风险分析[J].辽宁经济,2002,(12):62.
关键词:博弈分销渠道;渠道冲突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8-0052-01
一、博弈论概述
(一)博弈论的提出。作为理理论的组成部分,美国数学家冯·诺伊曼(John von-Neumann)和斯卡·摩根斯顿(Oskar Morgenstern)创立了博弈论(game)。1944年,由2位学者合著的《经济行为与博弈论》,奠定了博弈论的基本框架。在1950—1954年,纳什(美国数学家、统计学家)发表了多篇博弈论的论文,第一次指出了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的区别,并提出纳什均衡(Nsah equilibrium)。在这之后,博弈理论的主流地位由非合作博弈占领,非合作博弈被愈来愈多的人所熟知,在实践中得到愈来愈多的运用。
博弈论又叫对策论,它的目标是通过预测各个参与者的反应和行为,选择实现组织目标的最优决策方案。在完全竞争的环境下,博弈论可以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对顾客、竞争者、中间商、供应商的决策行为进行理性的分析。因此,它经常被作为研究主体行为相互作用及均衡状态的方法,来指导企业的营销决策。
(二)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收益模型。大家熟知的“囚徒困境”,反应的是博弈论中大家熟知的经典案例:有两个非法携带枪支的罪犯,被警察抓到,按律应各判入狱一年。但警察还怀疑这两人有别的罪行——合伙抢劫银行,但是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于是警察隔离审讯两个罪犯,这样就可以防止他们事前沟通;并采取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谁要是告发同伙,可以无罪释放,并得到一笔奖金,而同伙就会被处以重罚。
二、营销渠道活动中的博弈现象分析
(一)渠道冲突中的博弈分析。在渠道冲突中的表现形式上,最常见的冲突就经销商之间的降价、倾销和低价抛售。厂家价格体系的混乱主要由下面2个原因引起:一是不同区域市场之间的“窜货”;一是同一市场上的经销商之间争夺客户。这2个原因都跟降价有关。我们都知道,降价倾销对厂家和经销商都是不利的,对厂家来说,会引起价格体系的混乱甚至整个渠道体系的混乱;对经销商来说,会让他们的利润减少,甚至无利可图。但是为什么还是会出现降价销售呢?运用“囚徒困境”的模型,可以非常直观的解释经销商之间降价倾销的根本原因,并且能通过对降价倾销根本原因的分析,找到制约降价倾销的管理方法。
纳什均衡最后的结果是每个经销商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害,这其实不是双方想要的结果。但为什么双方宁愿选择降价,也不愿意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做法呢?这就是“囚徒困境”反映出来的一个深刻的问题——因为双方的不信任以及经销商过分强调自己的个人利益和短期利益,使得个人理性偏离了集体理性。但因为每个经销商都是独立的实体,都会想办法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因此,降价倾销现象必然。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有外在的力量对经销商的这种行为进行干预。
(二)渠道成员的激励与控制博弈分析。针对上面2个经销商的短期行为,如果引入一个外界力量——制造商,让制造商参与管理,情况会怎样呢?假定制造商制定相应的政策,对渠道体系中的成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明确规定,谁擅自降价,就会处以重罚,并把处罚所得用来奖励遵守规定的经销商,让降价销售的经销商认识到,降价不仅不能给自己带来额外的收入,而且还会小于不降价的所得。
三、加强渠道管理的建议
(一)为减少销售渠道冲突,制造商必须介入,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经销商,由于利益的驱使,他们的行为都会受到机会主义利益的影响,采取降价销售,扰乱整个渠道的价格体系,从而影响到整个渠道的稳定,出现表二中第一种结果。制造商应该在品牌经营方面做好各种工作,提升自己品牌的知名度和名誉度,保证产品的热销,做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作。
(二)由以上的对经销商的激励与控制的博弈分析可以看出,经常性激励是控制渠道的理想选择。额外报酬是对经销商激励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额外报酬是在经销商执行特定活动时,制造商给予的附加利益。为提高额外报酬的激励效应,一方面应尽力了解不同经销商的不同需要和欲望,另一方面要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
博弈论最明显的特点是有自己的严格性和准确性,并且能做到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与以往相比,显然更明确、更直接、更激烈、更集中,而且高层次化。博弈论可以根据企业营销行为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下的变化而改变,对企业新出现的行为特征加以概括,在此基础上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博弈论;累积投票;小股东保护
1.引言
累积投票制是指在选举董事或监事时,股东所持有的每一股份都拥有与股东大会拟选举的董事或者监事数量相同的投票权,股东可集中选举一人,也可以分散选举多人,最后以得票多少决定当选的董事或监事。中国《公司法》在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在30%以上的公司必须采用累积投票制度。
累积投票制度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不被大股东侵害的特殊目的使得它符合典型的一个不完全信息博弈过程。本文就是在博弈论视角下对累积投票的适用性进行研究。
2.累积投票的博弈性
博弈论是研究理性个体之间相互合作和竞争的一门学科,一个完整的博弈过程一般包括三个要素:局中人策略空间以及支付结构。累积投票制度的特殊形式刚好能够满足博弈论的条件。
(1) 局中人,在董事或者监事的选举时,小股东和控股股东都是累积投票制下的参与人,这两类人拥有博弈的局中人的条件。
(2) 策略空间,累积投票制改变了直线投票制下的控股股东一家独大的单一策略空间,使小股东也有选择自己信任的董事或监事的机会,符合博弈论中的策略要求。
(3) 支付结构,在累积投票制下,控股股东和小股东的不同投票策略会产生不同的选举结果,符合博弈论中的支付结构。
3.累积投票制的适用性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选择董事或者监事的人数越多,采用累积投票制对小股东能至少选择一名自己董事的门槛越低。
4.累积投票制的博弈特点
(1)累积投票是有限合作博弈
在累积投票制度下,公司董事或监事的选举策略是“集中选择一人”还是“选择多人”,因 此,策略空间是有限的。控股股东的策略主要是如何分配选票以使得多数人当选。而小股东因为即使在累积投票制下集中选举一人也可能无法保证当选。所以,针对,小股东的特征,他的主要目的就是尽可能确保能当选一名董事。为了能让各自的权益有保障,小股东会选择合作来对抗控股股东的强势地位。在选举中小股东的联合实际上就能实现在和控股股东“非合作博弈”下的“合作博弈”。
(2)累积投票是零和博弈
由于在董事或监事的选举时人数是固定的,所以任何一方董事的人数增加都会相应减少另外一方的董事或监事人数。也就是在总体利益不变的情形下,一方利益增加总会相应减少另一方的利益,这是一个典型的零和博弈。
(3)累积投票是静态博弈
由于累积投票是在事先规定选举规则,然后再既定规则下进行一轮选举,各股东在投票时并不知道对手方的策略。这种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双方只能同时决策的过程是一个典型的静态博弈。
5.博弈论视角下累积投票的适用性
采用累积投票制的最重要目的是能在董事或监事选举时,小股东可以让代表自己利益的股东当选。而累积投票制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小股东应该根据累积投票制的适用特征和大股东进行博弈。
(1)强制设立累积投票制
要通过累积投票制来达到保护小股东权益的目的,首先就应当在公司章程中写明选举董事监事时采用累积投票制。而《公司法》只规定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在30%以上的公司须强制实施累积投票制,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在30%以下的可自由实施。所以,小股东应该采用合作博弈的方式,通过手中的股份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修改公司章程,敦促上市公司尽快实行累积投票制。
(2)签署股东投票协议
我们已经知道,如果选举5名董事,那么小股东知道需要18%的股份才能选举一名代表自己利益董事,而若选举19名董事,小股东则需要6%的股份。这样的股份比例对小股东而言要求比较高,所以小股东可以进行合作博弈,签署一份股东投票协议,成为行动一致人,在董事或监事选举时采用同一策略,在于控股股东非合作博弈时利益最大化。
(3)扩大董事会规模
通过上面的计算,董事规模越大,小股东通过累积投票制能够成功选择代表自己利益的董事就越容易。小股东可通过合作博弈改进董事会候选人的名额和程序。
(4)合并投票
小股东可采取合并投票策略,将独立董事、非独立董事甚至监事一并通过累积投票制选举产生,这无疑可以加大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候选人当选的机率。(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蒋殿春.博弈论如何改写了微观经济学[J].经济学家,1997,(6): 86-95.
【关键词】合作博弈行为策略股票博弈
一、博弈论相关理论
(一)博弈论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这样一种理论:旨在冲突对抗的条件下,使用规范的数学理论和方法求解一个问题的最优策略。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为起始点,博弈论一直作为一种创新性的经济剖析方法,涵盖了包括信息经济学在内的高等学科理论。二战期间,在军事领域方面,博弈论也最早发挥了用武之地。博弈论在诸多领域里的应用中,最成功的要属经济学。
(二)非合作博弈
非合作博弈研究的是,在非合作形式下,所有人的行动都被看成是个人行为,即一个人在总的策略环境下自主决策,主要强调个人自主性,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博弈”一词的字面意思。博弈本身表达了一种较量,一种冲突,所以在很多情况下被误认为只包含了冲突因素,而实际上也包含了非合作元素,即冲突和合作是共存的。另外,根据参与博弈的人员之间是否完全了解彼此的信息,以及博弈进行的先后顺序,可以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以及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1.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与其他三种类型相比,结构是最简单的,即便如此,它也同样涉及了很多非合作博弈中提到的概念。著名的“囚徒困境”博弈桥好能说明这类博弈的特征。
2.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双方都能够完全掌握其他局中人选择的支付函数,且这种函数是在特定的战略组合模式下形成的。这种博弈中的后来者可以观察到前面参与者的行动,进而对其所有信息都有所了解。并且这种类型的博弈一般也都会持续一个较长时期。
3.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指的是至少有一个局中人对其他局中人的特征是不完全了解的,但却知道其他人所属类型出现的概率。虽然每个局中人不能完全掌握其他人的下一步行动和选择,但却是有路可循的,至少可以根据对方的类型预测到对方大体上会选择什么行动。由此可知,在这种博弈形式下,局中人的最终目的还是根据对自己和他人类型的概率分布进行分析预测之后,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4.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这种博弈类型与精炼贝叶斯均衡相适应。在该博弈类型下,局中人可以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信息来推断其他参与者的类型,原因在于局中人之间互相并不清楚对方的类型。
(三)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长;二是双方中一方的利益增长,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这两种情况都会使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长。合作博弈研究的是收益分配问题。该博弈下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合作,也可以说是一种妥协。博弈各方想要达成一致顺利合作,必须经过一个讨价还价进行妥协的过程。即合作剩余的分配,既是达成一致的前提条件,也是妥协后的结果。
二、关于股票市场的博弈特点
如今,博弈论对金融经济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对期货期权市场、证券市场以及保险市场的审视也越多地以博弈论的研究范式为标准。博弈论这一研究方法在股票市场上的运用尚不多见,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股票市场构成了一个过于庞大的博弈,人数过多使得博弈论的应用受限。但是,股票市场所进行的的确是一场博弈,博弈论中不少的概念和理论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应用。
(一)对股票市场的分析
现今,从市场有效理论来说,我国股市属于弱市场。而且“政策市”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政策性因素阻碍了股市本身的正常运作,从发展的角度看,也会损害博弈双方参与者的利益。但是,分别从两者各自的利益角度而言,这种政策性操作确实已经成为当前国家和投资者赖以生存的支柱。因此,政策性因素既是我国股市正常运转的条件,也是我国股市处于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一个明显特征。
(二)对股票市场的博弈类型分析
根据博弈中参与者的数量多少,可将博弈分为双方博弈和多方博弈。多方博弈即包含两个以上的参与者的博弈,也更为复杂,而股票市场显然属于多方博弈。实际上,股票市场上存在的博弈到底是哪种类型,总结来说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是把股票市场看作是饱和状态,自己的所得(所失)就是别人的所失(所得),即股票市场是一个零和博弈的市场;另一种观点是把股票市场看作是非饱和状态,自己的所得(所失)不等价于别人的所失(所得),即股票市场是一个非零和博弈的市场,这种观点的依据是股市的总价值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相应地,也就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股市博弈的收益。第一种算法仅以钱作为计算标尺,而股票作为一种筹码,没有内在价值。那么股市就类似于一场没有休止符的赌局,原因在于筹码不能兑换。第二种算法下,计算收益时把股票的内在价值考虑在内。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股市看作是一个社会资源再分配的场所。若按第一种算法计算,人们会倾向于持币;若按第二种算法,人们会更倾向于持股,因为股票可以升值,而货币却是逐渐贬值的。
三、关于股票市场的博弈策略分析
(一)将对手分化,衍生出独立子博弈
有些博弈即使有多方参与,实际上也是可以分解为很多个由少数人参与的子博弈,并且各个子博弈间是相互独立的。这样参与整体博弈的过程就可以转变为参与一个个独立的子博弈。那么如果市场中的强者能找到一个只有少数人参与的子博弈,则对这个子博弈的解析也就变得相对简单化。即便参与者还是很多,至少也可以大大降低了这个子博弈的复杂性。也可以说是形成了一种分而治之的策略。
(二)联合其他参与者建立共同联盟
在股票市场上,如果有的参与者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那么这些人必然不愿意单独与强者对抗,也就很自然会想到与其他参与者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所以,这种策略对应的是弱者积极促成对自己有利的联盟形式。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形式的联盟是不由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每个参与者都是以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来决定加入或者不加入某一联盟。由此可知,如果每个参与者都只考虑个人得失,那么联盟本身也就起不到明显的共同对抗的效果。即在这种策略下,组织对己有利的联盟时,不能只考虑个人利益,而应该联系实际(如对手或者同盟的力量强弱),尽量促成对己有利的联盟。
(三)中立策略和跟随策略
有时市场的投资者可以采取保持中立或者跟随的策略参与到多方博弈中来。但保持中立也是有前提的,一方面,既然决定保持中立就必须满足于较少的利益,如果追求利益最大化,就没办法保持中立。因为一场博弈中,自己的所得来自于其他参与者的所失,故而保持中立只能从博弈中获得较少的收益。另一方面,中立只存在于竞争不太激烈的博弈中否则竞争过于激烈,参与者的对抗就会大规模卷入,这种形势下保持中立就很困难。所以,中立者只能在对抗不那么激烈的博弈中才有立足之地。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对策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
[2]刘德铭,黄振高.对策论及其应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3]约翰•纳什著.张良桥等译.纳什博弈论文集.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4]莱因哈德•泽尔腾著.黄涛译.策略理性模型.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摘 要 由于羽毛球自身的优势和人们对其的认可度,它已经成为高校体育运动的主选项目。羽毛球教学内容和方法存在着因地而异,因人而异的现象,改革羽毛球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势在必行。本文针对现在高校球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把博弈学理论用到高校羽毛球等球类教学中来,运用对策论等博弈论理念,对我校羽毛球类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把羽毛球类教学过程转变为博弈论理论实践过程,提高学生善于博弈、运筹能力,充分发挥球类教学具有博弈特点突出的作用,为高校羽毛球球类课教学改革做些尝试。
关键词 博弈论 羽毛球教学
一、博弈论与体育比赛的关系
“博弈论”译自英文“Game Theory”。它是研究“一些个人、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如果按照有文献记载的最早博弈思想的标准,则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的“齐威王田忌赛马”。于体育与博弈论的最早的实例是“齐威王田忌赛马”。在体育比赛中,巧妙的运用战术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所在,战术是在一定的身体条件、技术水平和心理品质基础上形成的,并与比赛规则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羽毛球运动的现状与问题
羽毛球是一项比较大众而且具有魅力的体育运动,甚至在国际上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因为羽毛球运动本身是一件具有难度高的而且速度快、变化多样、竞争激烈的体育项目,为此,教学要求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要完全掌握好和打出一定水平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高校教学过程中,随着羽毛球教学的越来越普及,培养学生的竞技意识,改革创新羽毛球教学方式也迫在眉睫。为此我们在辽宁省高校中羽毛球教学现状进行了问卷调研,现归类如下:
(一)运动倍受大学生的青睐和喜爱
通过调研数据表明,羽毛球是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被列前三位。大学生大学期间正处于二十岁左右的年龄阶段,比较而言更喜欢一些室内的球类运动,同时也更易于适合今后的终身体育锻炼,所以选择羽毛球运动的学生较多。
(二)选择羽毛球项目,基本上没有羽毛球训练经历,基础较差
多数学生由于高考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基本没有接受过羽毛球训练,基础较差。但羽毛球项目是技巧性较强的隔网运动,对参与者身体条件的要求不高,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对于起步较晚的大学生来说,技术教学是教学中的重点。
(三)学时偏少
在调研查阅了辽宁省几所普通高校的羽毛球教学大纲后发现,多数教学学时在60学时左右。教学内容基本涵盖了羽毛球的所有技术,从上网,后退步伐,正反手的发球技术,到后场的击高、吊、杀技术,前场的小球技术,以及单、双打战术等等,而且,每项技术的学时分配没有明显的差别,缺少比赛实战训练。
(四)改革缺乏实效性
目前,各普通高校进行的教学改革多种多样,种类繁多,多是围绕“三自主”的教学形式展开,但是在现实中真正能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较少,许多教学改革只是为了立项、发文章、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师很少能静下心来关注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质:“竞技和团队”。
三、教改举措
针对调研中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与境界意识,我们平时注重技术要点、重点培训,主要组织行之有效的比赛,运用对策论等博弈论理念,把羽毛球类教学过程转变为博弈论理论实践过程,提高学生善于博弈、运筹能力,充分发挥球类教学具有博弈特点突出的作用。
(一)技术重点为突破,以精带全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一定要抓住这一阶段的主要环节教学,不能逾越,许多隐形的因素不加重视会影响以后技术的学习。通过对羽毛球技术的动作分析不难发现,在繁多的羽毛球技术里,“击球前一步步伐”和“正手击后场高远球”是羽毛球的核心要领与技术重点,要反复训练,纠正,才能达到以精带全的教学效果。
(二)突出于战术运用的学习
我们在过去安排教学内容,采取先学习步法、后学习基本技术动作,再学习战术运用,这样学生学习基本动作时感到很枯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许多方面是单一教学。现在羽毛球教学内容的重点是突出于战术运用的学习,而把步法和基本技术的教学结合起来,基本技术又和战术运用的教学结合起来,学生没有单调的感觉,教师没有重复教学。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建立羽毛球运动比赛的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相应的动作技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战术运用的培养。
(三)随机应变能力的培养
现代羽毛球运动是人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及心理素质等因素的综合体现。与其他运动项目不同,羽毛球运动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掌握全面的动作技巧,而且要具备在不同场合采用各种不同动作的随机应变能力。为此运动员在瞬息万变的比赛中迅速选择战术和合理运用技巧的瞬时决断能力,是决定比赛能否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技术性和增强体质的实效性外,巧妙的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多举行一些对抗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竞赛是羽毛球运动的重要形式,竞赛的快乐在于结果的未知性,同时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这样可调动学生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对羽毛球知识和技术动作产生一种强烈的需求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比赛的经历往往强化了对羽毛球运动本质的认识理解,同时对羽毛球运动理解的增强也促使比赛水平不断提高。
四、羽毛球比赛的博弈论分析
在通过以上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学生已掌握了羽毛球的技术要领,运用博弈论来组织校与校之间、院与院、班与班之间比赛,对学生进行积极拼搏、坚强意志品质、团结合作、抗打击能力的教育。
(一)赛前收集信息
孙子兵法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羽毛球比赛也不例外,赛前收集信息、对方情报分析,针对参赛学校各队情况,分析的赛对手的实力与特点,制定自身的战术。
(二)最优反映战略
战略是博弈理论的核心问题,每个参与比赛团队组队后,在充分了解比赛规则和本队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以理性行事,采用最优反应战略,力争在比赛中获胜。最优反应战略,就是在其他参与者战略已知或可预测的条件下,给参与者带来最大收益的战略。
(三)比赛组织
教师对本队和对手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用谋略打球,制定参加比赛的最佳策略,不断提高每个队的比赛能力,战胜对手,获得优异比赛成绩。比赛采用单循环方式,直至决出优胜者。每个队成绩作为学生体育课的考核成绩主要依据。
(四)比赛总结
赛后组织讨论交流个人在比赛中运用技能的成功经验,学生们相互取长补短,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团队精神,以便在今后的比赛中逐步完善提高整体技能水平,促进队友之间情感交流,提高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五、结论
由于羽毛球运动的实效性、长期性需要相应的体育科学知识作指导,因此,重视体育专项理论知识的传授虽然重要,但运用对策论等博弈论理念把羽毛球类教学过程转变为博弈论理论实践过程,提高学生善于博弈,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更为重要。
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基金资助:编号:3ZS051-A25-030。
参考文献:
[1] 戴珂.博弈论在高校球类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学刊.2009.06.
[2] 罗智波.论博弈论在体育比赛中的应用[J].湖北体育科技.2004.04.
【关键词】狗仔队;博弈;隐私权;知情权;有效方法
一、狗仔队的含义和特点
狗仔队(paparazzi)最先出现在1958年,原本的意思是“追踪摄影队”,它成为一个世界型的词汇应该是在1960年,当时意大利著名导演费里尼拍了一部影片叫《甜美的生活》,里面的男主角就是一个追踪摄影队,这个词后来被香港翻译成为“狗仔队”,成为中文中的普遍的说法。而狗仔队在粤语中本是香港人对专职跟踪任务的警探的谑称,后大众传播媒体借用来指专门从事跟踪并偷拍名人隐私照片的摄影记者或业余摄影员。①但对于狗仔队的定义,仍是莫衷一是。
陆谷孙先生主编的《英汉大词典》把“狗仔队”解释为“专门追逐名人偷拍照片的摄影者”,并注明源自意大利语(缩印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8月,上海)。人们在使用时,却大大扩展了其范围,这个称呼不仅可以用于摄影师,还包括记者、主持人、电视摄像师等。②另一方面,虽然这个名称所指的对象出现了很大的扩展,但其所包含的内涵一直没有很大的变化,许多人在使用时已经将这个词从人的称谓改变为对一种采访手段的称谓。
狗仔队所用的采访手法比较特殊,不同于以往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藏在可以观察到公众人物的私生活的地方,比如家的对面,等待有价值的新闻;2.接跟踪公众人物,在其最希望被采访的时间内进行采访,以得到具有爆炸性的新闻;3.造戏剧化的场面,然后加以演绎,让当事人出面澄清,使传闻变新闻;4.点利用照片、图像资料,加强可信性。
从上述这些采访手法中,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狗仔队所共同具有的特点:
1.开性。新闻的价值来源于公众人物所不愿意曝光的隐私,而这类隐私是一般民众十分感兴趣的。这部分隐私往往会伤害到公众人物。
2.接性。记者对公众人物隐私的曝光是合法的,但记者由于受到竞争的压力,不愿意采用间接的方式,获得确实的新闻。他们往往采用直接的方式,与采访对象正面接触,甚至制造一些机会给当事人,使所谓的隐私新闻正当化。这种手法在采访娱乐人物时经常采用。
3.扰性。记者本身应忠实于记录事实,而狗仔队或多或少地参与了事实,甚至制造了事实。这种强行介入他人私生活的手法是其最引人争议的。比如,1997年8月30日夜,多过7名的摄影记者对戴安娜王妃的汽车狂追不舍,最后汽车在塞纳河岸的阿尔玛桥底隧道中发生严重车祸,造成戴安娜王妃身亡。③这一事例充分说明了狗仔队对公众人物的私生活的干扰。
二、狗仔队现象所引发的争议
对于狗仔队一词,一般认为具有一定的贬义倾向,如果用狗仔队来描写某个记者,那么必然引起他的不满,因此,从传统意义上,狗仔队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称谓。但不可否认,狗仔队现象不断向世界蔓延,有不可阻挡之势,正也说明狗仔队的存在有其必然性。
对于狗仔队现象的争议,在道德方面,它无疑受到全面的批评(这一点已一目了然,在此就不作详析)。从法律制度角度看,理论界同样对狗仔队现象有很大的争议。反对的一方主要的理由是,狗仔队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狗仔队采用强行介入他人生活的采访方式,破坏了他人正常的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他人生活中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方式并不受到法律的保护。在美国,就出现过某明星的保镖枪杀狗仔队的案例,这说明法律上并不保护这种行为。狗仔队往往会因为他们的行为惹下很多法律诉讼。
我们看见对狗仔队现象的分歧,主要集中在知情权与隐私权的矛盾统一体上,知情权与隐私权是人类社会一对相互对立的权利,它们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同样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这两种权利的冲突集中地反映在狗仔队现象上。本人认为这种现象非常典型地反映了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博弈过程。由此本文将运用博弈论来解释分析狗仔队现象。
三、狗仔队现象的博弈分析
博弈论(gametheory)又称对策论,它产生于1710年,由德国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兹提出的,开始主要是一个数学理论,1944年被应用到经济领域,在经济领域博弈论得到了大大的发展,随后又逐渐推广到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在博弈论看来,个人决策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即追求自身效益的最大化,而且依赖于他人的选择。
1.狗仔队现象是一个博弈格局
隐私权又叫宁居权,是指公民个人所享有的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悉和公开,个人生活不受外界非法干扰,个人私事的决定不受非法干涉的一种独立的人格权。
当前,西方社会对隐私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隐私权的定义越来越宽泛,隐私权已被公认为不容侵犯的重要权利。关于隐私权的纠纷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比如,微软开发的新软件就被欧洲批评为分割了消费者的隐私权。
知情权又称知悉权,其含义十分广泛,同样其涵盖的范围不断处于扩大中。其基本含义是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国家应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权利。知情权是一个与新闻自由、言论自由、创作自由和出版自由等概念密切相关的权利概念之一。
知情权的定义十分宽泛,而且其标准主观性很强。“有权”和“应该”两个词基本上无限扩大了知情权的范围。
知情权具有“知”的权利,而隐私权具有“守”的权利。这两个权利具有天然的矛盾。在狗仔队现象中,隐私权首先受到了知情权的“侵犯”,然后去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隐私权。从上面分析看,狗仔队现象反映的博弈,是一种典型的不合作博弈,也是一种动态博弈,也就是说博弈参与者不是同时采用策略,隐私权只能在知情权对其“侵犯”后才能采取行动。所以,狗仔队现象反映了一种不合作、动态博弈。
2.博弈论对狗仔队的解释
博弈论的主要概念包括参与人、行动、决策、支付、结果和均衡。我们必须假定双方都是理性的,虽然现实中面对狗仔队许多公众人物不能保持理性,但在博弈分析中参与人必须是理性的。对于狗仔队现象,参与人是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受益人,我们把它简化为隐私权和知情权,行动主要指隐私曝光和对曝光者的法律惩罚,决策是采取行动的规则,结果是采取行动的结果,均衡是最佳策略。我们用划线法来分析狗仔队现象的博弈过程。
(1)知情权对隐私权的“侵犯”下博弈
对于隐私权而言,它有两种策略,一是保护,另一种是不保护,前者需要一些成本,如果是公众人物,其成本会比较高,比如雇佣保镖等,后者虽然没有保护的成本,但必须忍受隐私被曝光所带来的痛苦。不同的人,其成本并不相同,对于公众人物,保护的成本虽然高,但曝光所带来的成本更高,前者公众人物可以负担,而后者有时是无力负担的,相对而言,对于一般民众,曝光所带来的成本大大低于保护成本,隐私的保护主要针对邻居而不是狗仔队。
对于知情权,同样有两种策略,一是刺探并曝光,另一种是不刺探或不曝光,显而易见,前者能带来收益,后者则收益为零,但是对于不同的对象,收益不同,显然,公众人物的隐私曝光会带来更大甚至巨大的收益。
对于一般民众:
知情权\隐私权不保护保护
刺探并曝光1,01,-5
不刺探或不曝光0,00,-5
对于公众人物:
知情权\隐私权不保护保护
刺探并曝光10,0100,-5
不刺探或不曝光0,00,-5
我们假设保护的成本为5,对于一般民众,曝光的收益为1,而对于公众人物,在不保护的情况下,收益为5,主要原因在于,由于不保护的隐私本身,新闻价值不高,而且新闻没有独家性,因此收益只能为10,而被保护的隐私,价值最高,达到100。上述分析没有考虑隐私被曝光后的损失,我们可以把知情权收益理解为曝光的损失,虽然其损失一般会大于知情权收益。由此可见,一般民众的策略是不保护,公众人物的策略是保护,而狗仔队的策略只有刺探并曝光。
(2)隐私权“诉讼”知情权下博弈
对于隐私权而言,它有两种策略,一是诉讼,另一种是不诉讼,前者需要一些成本,也会得到一些收益。对于知情权,同样有两种策略,一是赢得,另一种是赔偿。其博弈格局可以描写如下:
对于一般民众:
知情权\隐私权不诉讼诉讼
胜诉0,00,-5
赔偿-5,0-10,-5
对于公众人物:
知情权\隐私权不诉讼诉讼
胜诉0,00,-10
赔偿-5,0-10,-10
我们假设诉讼的成本为5,在没有诉讼的情况下,知情权受益人赔偿5个基本单位,在诉讼情况下赔偿为10。根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赔偿不会因人而异。而公众人物的诉讼成本远大于一般民众,因为诉讼等于将隐私完全暴露在公众面前,公众人物承担的额外损失很大。公众人物诉讼成本为10。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一般民众会选择诉讼,而公众人物会由于诉讼成本和收益不对称而放弃诉讼。
从国内外的法律实践看,基于新闻自由和对公民隐私权保护的原则,一般民众在隐私权诉讼中基本可以胜诉,而公众人物的诉讼基本无法获得胜利。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更加肯定了上面的结论:一般民众会选择诉讼,而公众人物会放弃诉讼。
(3)综合两个博弈过程分析
上述两个博弈过程反映了在两个行动下的博弈结果,事实上,狗仔队在采取曝光这一行动时,就会考虑到诉讼的博弈结果。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于一般民众,博弈的均衡是曝光时(0,0),即双方既不保护,也不刺探,以及诉讼时(-5,0)或(-10,-5),即隐私权被侵犯必然诉讼;对于公众人物,博弈的均衡是(100,-5),即双方既要保护,也要刺探,以及(0,0),即公众人物放弃诉讼,也就是说,最终达成的平衡产生了狗仔队现象。单纯从法律的观点,这是很不好理解的,但从博弈论的分析,这是合理的博弈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基本反映了这种博弈情况,这也是狗仔队现象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这里应该说明的是,博弈的均衡并不代表没有其他结果出现,只是其他结果在理性下效果并不好。事实上,世界上对于狗仔队的几乎没有减少过,狗仔队的行为一次又一次地被社会舆论及理论界讨论,也是因为有不断的诉讼出现。
四、结论
我们用博弈论对狗仔队现象作了初步的分析,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内在原因,从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狗仔队现象有其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内在原因。社会上虽然对狗仔队十分讨厌,但其存在具有其内在难以克服的原因。狗仔队是新闻自由发展下的必然产物,狗仔队现象是社会博弈的最佳选择之一,如果采用法律手段强行限制狗仔队,社会付出的代价可能更大。西方法律制度的调整对狗仔队的风行有很大的作用。
2.均衡博弈结果对法律调节也有影响。当前西方法律制度对知情权的定义越来越宽泛,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越来越小,基本上对于狗仔队现象采取了宽容的姿态。这一事实反映法律受到均衡博弈结果的影响,这种法律的调整又引发了狗仔队现象在国际上的蔓延。
3.对于狗仔队现象,社会从道德的角度也应比较宽容。单纯从道德上来抨击狗仔队,并不能防止这种现象,从另一方面看,一般民众对于公众人物的要求,往往比对狗仔队的要求高,因此,狗仔队有时行使了这种要求的权力,加强了对公众人物的监督,虽然这不是狗仔队的目的。
4.限制狗仔队也是必须的,如果对狗仔队现象不加限制,就会影响社会秩序。狗仔队的最大界限是不能对一般民众实行“狗仔队”,法律应是这种限制的最大保障,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公众人物的准确定义。依据不同情况,适当提高狗仔队的法律成本,对狗仔队有很好的效果。我们认为,狗仔队并不是毫无约束的。
注释:
①《新加坡特有词语探微》,汪惠迪,第四届汉语修辞和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1999年9月
关键词:劳资;职业安全保障;博弈
近年来,我国国企改革的力度不断增强。国企不仅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推动经济发展,而且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企正在为稳定经济增长、增强经济活力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国企的发展,影响国企改革推进,其中之一就是职业安全问题。企业领导不重视安全生产或者为了经济利益牺牲劳动者的安全,员工缺乏安全意识,安全素质较低,这些都会影响职业安全。职业安全情况是劳资双方相互博弈达成的结果。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主要内容是研究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当参与者之间存在利害关系时,一方决策受他方决策制约又制约他方决策,一方的支付受到他方决策影响又影响他方决策。博弈论通过数学方法研究理性竞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观察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研究不同情况下个人的优化策略。因为国企劳资双方存在利害关系和相互作用,双方都在权衡对方可能行动和自身利益的情况下选择自身行为,最后的职业安全情况根据双方最终选择的行为决定。所以本文采用博弈论来研究国企劳资双方职业安全保障情况。通过研究国企劳资职业安全博弈过程,可以找到提高国企职业安全保障水平的措施,维护员工职业安全权益,促进国企的可持续发展。
影响国企职业安全保障情况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安全事故发生几率与安全保障条件优劣的关系、企业声誉、安全保障的成本、国家关于职业安全的管制措施、职工对安全保障的要求等。
一、国企劳资双方职业安全保障博弈模型
(一)前提假设
企业影响员工支付的有两方面条件:职业安全保障条件和风险工资,安全保障条件和风险工资有三种组合:好的职业安全保障条件和较低的风险工资;差的职业安全保障条件和较高的风险工资;或者企业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提供差的安全保障条件和较低的风险工资。员工选择是否在该企业就职。
模型遵循理性经济人假设,双方都追求利益最大化且能做出理性决策。劳资双方都是风险中性者,博弈模型是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双方行动序贯进行,后行动者可以看到先行动者的行动,但是不知道先行者的类型。先行者知道自身的类型。除此之外双方知道自己和对方在不同条件下采取的对策及其概率分布,以及不同情况下所得利益。
(二)企业劳资双方职业安全供求分析
1.企业员工职业安全需求低。企业员工的就业倾向、职业危害信息和维权的组织的缺乏决定了其安全需求低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以农民工为主,他们不怕脏、不怕苦,已经习惯了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其选择工作的第一考虑为工资待遇,工作很多是通过老乡或熟人介绍的,就业渠道比较狭窄,对企业的职业安全条件没有太多的考虑。就职业安全而言,供给者企业具有绝对的信息优势,而企业员工处于劣势。占据信息优势的企业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为了压低劳动报酬,就会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后果避而不谈,而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相对较低,不可能全面认识到工作过程中的风险及其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合同的签订使员工附带承担了健康成本,产生了内部性。此外,国内很多企业要么没有工会组织,要么工会形同虚设,没能发挥维护员工权利的基本作用。这导致没有代表企业员工这一弱势群体的团体来与企业进行保障员工人身安全与健康的谈判。因此,造成了目前企业员工职业安全需求低的现状。
2.企业职业安全供给低。一方面,安全事故具有不确定性特点,而人们在可能的损失和确定的损失之间进行选择时,又倾向于选择可能的损失。因此,企业具有事故风险偏好,这种偏好在正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期、资金短缺的企业尤为突出。另一方面企业事故损失并没有完全由企业承担,即存在着严重的事故损失外溢。由于伤亡赔偿偏低,企业发生事故后实际承担的损失小,造成企业的事故成本远低于真实成本。
二、意见和建议
(一)增强维权意识
由于文化水平和法律知识、安全意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员工对职业安全保障条件的认识程度还不够,企业付出的隐瞒成本C较低,这会导致提供较差安全保障条件的企业有动力隐瞒自己的类型,即伪装成提供好的安全保障条件的企业。
政府需要通过网络、电视等渠道为劳动者普及相关维权知识,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
(二)政府加大对隐瞒的惩处力度
企业付出的隐瞒成本C较低,这会导致提供较差安全保障条件的企业有动力伪装成提供好的安全保障条件的企业。所以政府要加大对故意不说、漏说和伪造自身安全条件的企业的惩处力度,一经发现必须严惩。尤其是隐瞒自身安全条件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更要加大严格查处。
(三)不要盲目提高风险工资标准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将安全保障条件较差的企业的风险工资标准定的过高有不利作用。Wh过高的情况下,会增加企业选择高风险工资的成本,影响职业安全保障最终达成的均衡。
三、总结
职业安全问题制约着国企的改革和发展,不利于劳动者生命健康安全。本文利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国企劳资双方存在利害关系和相互作用条件下,双方选择的最优战略。通过分析纯纳什均衡和混合均衡两种情况下双方所选的行动策略,找到了目前影响安全保障水平的因素,并据此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提高员工维权意识,政府加大惩处力度和不要盲目提高风险工资标准。利用这些措施,可以维护员工职业安全权益,促进国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