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堂礼仪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案例教学;质疑;课堂艺术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应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心理学表明,在智力和创造力等各种要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占据核心地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陈规,给学生提供展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对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个性化发展都会起到重要作用。苏轼曾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就是启发我们分析问题不要僵化机械。可是,在当下的中职专业课堂上,学生的质疑激情和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说呈现递减状态,很多学生鲜有问题提出,甚至不会质疑。
一、在专业课的案例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维,大胆质疑,敢于向传统观点挑战
案例教学法就是将特定的情境带入教学中,让学生分析案例并在群体中参与讨论,使学生主动进入特定的情境和实践过程,建立起身临其境的感受,在分析和讨论中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传授知识的角色。而所谓质疑,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让人疑惑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情绪的心理状态并由此形成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富有创见的思维,它不拘泥于共同的认识取向。皮亚杰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储备记忆,是在于创造智力的探索,而不是博学。学生通过案例教学有助于串联所学的知识点,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积累、思维习惯、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会不同,因此质疑可以让学生相互启迪,集思广益,达到思维的互补。
然而,传统教学中,教师由于多年来受传统教学过程和思维定势的影响,拘泥于单一的思维途径和既定的知识理解,传统的案例教学仍以教师在课堂上教授为主,尽管有些教师讲解案例可以十分生动,但是案例本身的特点不能充分地展现,所以教学效果也不尽理想。教师往往就会把那些创新思维的火花扼杀在萌芽状态,挫伤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因此,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质疑,敢于向传统观点挑战。不唯上不唯书,大胆质疑,见仁见智,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我们老师就应该给予肯定,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大有好处。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在案例教学中采用“质疑”的显著特点就是: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是促进者、组织者和资源提供者,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教学过程是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为主,师生之间双向互动交流。案例教学不同于举例说明,案例教学更注重“四个自由”:自由设疑开放,自由思维开放,自由讨论开放,自由选择开放。因此创设一个自由互动、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无疑处有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问题以新的可能性、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需要有创造的想象力。”
二、案例教学中使用质疑的课堂艺术原则
“教者有心才能学者得益。”通过专业教学的课堂实践使我们充分体会到,如果采取换一种思维,就会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收获。目前有些教师在课堂中仍采用原有习惯性思维和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师问―学生答”。这是因为在教师的主观意识上没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以及正确的创新精神,他们简单地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需要“质疑”,只需要知道这是什么知识点即可,或是单纯地认为知识的传导就必须依靠教师的传授,或流于形式地让学生问几个问题走过场而已。也有老师害怕在课堂上被学生问住,怕丢了面子,因而不鼓励学生质疑,只管自己在课堂上“一言堂”的教学。久而久之,学生不敢说也不愿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质疑,学生的质疑能力也就受到了限制。
作为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学会自我突破,不断学习进取各种新知识。我们都知道在课堂上“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往往就应该准备一桶水,甚至是一江水,且是一江源源不断的活水”。同时,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师生平等的观点,在课堂上真正体现教学以学生为主导,教师是辅助者;课下努力熟悉教材、掌握教学大纲,要做到经常到网上或图书馆查阅最新资料,练就驾驭教材、拓展知识点的本领,这样才能真正驾驭整个课堂的教学。而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也要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虚心态度,自己一时不懂的问题,可以与学生共同研究探讨。另外,为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应在课堂中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1)教师在对于学生质疑问题的成功之处应给予及时肯定,并鼓励其他同学效仿,做好充分的引导角色。当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质疑得头头是道,可能会偏离讨论的中心,则在案例分析中可以将重点突出呈现,有效帮助学生按照合理的思路展开分析。
(2)绝对禁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给出批评意见,因为批评会抑制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挫伤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影响学生自由畅想。
(3)鼓励学生之间质疑后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鼓励学生思想交流,学生的质疑越多越新奇,所讨论的问题就会越深刻,出现有价值设想的可能性就越大。
(4)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轻易进行是非判断,教师的观点不能强加给学生,要提供充分的机会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成果的机会,要做好一个“聆听者”的角色。
(5)教学评价中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使学生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者真正地结合,也使评价体系更为合理、公平和具有科学性。
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层次、有递进,适用不同的基础和水平的学生。第一层:通过分析案例理解课程知识要点;第二层:借助已知案例和所学知识,拓展性地分析实际生活问题,列举新的案例;第三层:在学习已知案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实际问题的解决思路和设计可行的方法。
三、质疑在案例教学法中的应用
下面我以“电子商务基础”中的“电子支付手段――信用卡”教学为例,谈谈质疑的应用。
(1)明确目标,选准案例。在案例教学中运用质疑的方法,必须确定一个鲜明的主题,才能让学生产生质疑,产生解决方案,但不要限制可能解决方案的范围,这样才能达到所需要的教学目的。
(2)准备阶段。我会运用一次不成功的网上购物,让学生质疑提出“老师为什么没能完成网上支付”等问题,以问题带动新知识的教学,并让学生回顾比较以往讲解过的网上支付方式和线下支付方式的不同点。这样学生就能参与讨论,活跃思维,积极发言,有助于学生对案例的获取和分析,为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获得更多的专业信息提供帮助。
(3)启发质疑―讨论释疑―解决问题。质疑①:现金――假币太多;支票――使用太少;银行卡――使用范围广,安全性强(学生归纳)。质疑②:银行卡的种类:储值卡――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借记卡――不能透支必须先存钱后支付;信用卡――可以信用透支,在网络银行的使用中最合适,可安全风险也大。对使用方便,可存在风险的信用卡的有关讨论有助于学生充分地参与案例的分析,对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水平有积极影响,也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汇总取优,总结评价。学生质疑并讨论后,我就会综合学生的方案与学生分析、取优,。虽然,有些质疑后讨论的方案可能会比较荒谬,不符合常情,但对于学生大胆质疑应该给予积极鼓励,并和学生一同大胆设想未来几年电子商务的发展。这一过程能帮助学生将他们零散的、不符合逻辑的思想火花,汇集成完整的、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从而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有了更多的兴趣和职业期待。
四、今后教学中难点问题
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营造“疑”与“思”的良好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心扉,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有些学生不愿深入思考或羞于同学的讥笑而不愿提出问题,或有些学生怕问错问题等现象,作为老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宽松、融洽的学习氛围,要保护学生质疑的欲望,让学生树立自信,鼓励学生多提问,不要怕问错问题。让学生知道不管提出的问题是有创造性思维价值的,还是稚嫩的,只要动了脑筋,那就应积极鼓励。
如今知识变化快、时代性强,因此案例的科学性就很难界定,一个企业的案例今天在课堂上使用,明天就有可能因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而被否定;一个企业的经营模式今天还不被看好,可明天就有可能成为人们争相模仿的对象;有些品牌今天还声名远播,过两天却已经销声匿迹了。因此教师在收集这类案例时一定要反复推敲,细致甄选,找到有真正代表性的、能反映课程知识点的案例材料就是教学以外的重点之重了。当然,如何收集、筛选、合理组织并不断更新案例素材,这将是今后任重道远的长期工作。结合不同课程、不同教学大纲、不同班级学生特点,有计划地在合适的章节开展合理的案例教学并让学生有意识地大胆提出质疑是今后要不断探索的问题。让学生以“能问”“善问”为荣,从而在和谐气氛中乐于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观念,给予学生问的权力,创设和谐氛围,教给学生质疑方法,激发学生质疑,相信学生的创新之门必定能打开,学贵有疑,勇于质疑,善于释疑。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2]何克抗.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9(9).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俗话说: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动力。这里所说的课堂教学目标其实就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完成的各项目标,它则是由教学内容中的每项具体目标所组成。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的一开始就清楚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即每课的小目标与每单元的中目标以及最终要完成的总目标。当老师和学生的目标都确立后,老师要做的就是根据教学步骤中所提出的要求分析出学生在此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学习难点和重点,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实践活动,还可以做到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同步前进,使得教学过程更有的放矢,教学任务更能顺利完成。
二、行之有效的课堂情境导入
大家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学任何东西,兴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调动起来,学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我们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选取合理素材,精心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实现真正的师生平等互动,才能让学生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状态。为此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三方面:
1.选择的教学情境能成为新知识生成的感性材料,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引起学生的情感思想为前提。
2.教学情境尽可能来自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产生更加强烈的教学反应。
3.教学情境尽量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学生才愿意参与其中讨论,才愿意多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有见解可发。
英语课堂上我们只要能让学生开口说话,并且愿意开口说话,那么英语的课堂教学就会有明显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极大限度地诱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对新鲜事务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多开口练习,给学生营造一种兴致盎然、跃跃欲试的浓厚课堂学习气氛是课堂教学情境导入的必要条件。
三、课堂限时训练,增强日常实践机会
[关键词]会计 教学 案例 实践
随着近年来各层次会计教育的大幅度扩张,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很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会计工作经验和安全性。所以我就现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初浅的见解,以备大家共同探讨。
一、目前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与实践相脱节,课堂模拟度不够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是理论研究,而是岗位胜任能力强、具有较好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在现在的会计学原理教学中课堂教学讲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而后专门安排一至两周的模拟实习,这种教与训相脱节的课程设置方法,使学生在“学”时难理解,不能很好掌握就理解掌握的内容,在“训”时初步接触大量原始凭证,不知所以。 在学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实物比照,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没有理论依据,这正是我们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的关键。
(二)课堂教学中为了分章讲解,小型案例引入较多,学生无整体感
在会计学原理课堂讲授中为了配合各章内容,所举实例多为小例子,非常零散,没有一个连贯性,而且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让学生无整体感。如:讲成本核算时,原材料领用分录为: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记原材料;而在讲管理费用时,领用材料为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原材料;在讲解销售费用,领用材料分录为借记销售费用,贷记原材料,其实在实际工作中这是同一笔业务,在月末我们应根据领料汇总表做一笔分录就可以,这样人为分解的讲授法使学生头脑中无整体感。
(三)课程体系性不强,使学生学完后对做账全过程体会不深
会计学原理教学中分章节介绍各部分知识,而对流程性内容介绍较少,学生的直观性接触差。比如在讲解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介绍了未达账项的四种类型,讲解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调节原理,但恰恰就是如何查找未达账项这一块,因实例不典型使学生在拿到银行的对账单时不知从何查起,也不能找到相应的技巧。
(四)会计师资在实践能力上普遍存在欠缺
有不少会计学原理的老师从校门到校门,缺少实际工作经验,所以只能就书本讲解,老师机械地教,学生被动地学,最后考试就是机械地记忆,有些学生学完会计学原理课程后只晓得借贷,为什么借贷,如何正确的借贷,期末如何主动进行账项调整,都不得而知。
二、会计学原理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会计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主要内容是介绍会计人员如何对一个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最终如何对外传递会计信息也即形成财务报告的过程。学生在初接触这门课程时普遍感到有些“晕”,主要原因就是会计的思想概念还未形成。会计案例是根据会计目的和要求,对各种类型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重现,并加以综合整理,选择出生动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实例,编写出的具有典型性的会计实例。把这些会计实例应用到会计教学中去,它可以让学生以会计人员的身份考虑问题,加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了解会计的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使学生熟练掌握进行会计工作的思路和具体操作技能。案例教学就象一座联系社会生活和会计学课堂的桥梁,它能使鲜活的社会生活、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迅速反映到课堂上来,从而使课堂教学发生较大的变化。
三、会计学原理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步骤
(一)树立以老师这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活动中,应强调“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以主休的身份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在会计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按照不同的课程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内容的真实感和灵活性,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形象思维和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传统的“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
(二)循序渐进引入案例教学法
为达到培养动手型人才的教学目标,职校会计学原理教学中应对教学内容应进行调整。在简要讲授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复式记账的方法后,建议引入全套某企业的模拟账务资料,采用真正的账证资料,按照实际会计工作的工作步骤,讲述会计期初的各种建账建制工作、日常业务发生后的处理方法、期末账项调整工作及后期结账方法,将各类具体的会计核算方法融入各操作过程中,在每一过程中插入介绍基本概念和方法。
1、高效的教学组织
由于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习通常是在师生热烈的相互讨论和正反方激烈的争辩的气氛中进行的,所以,有必要对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进行准确的定位。鉴于此时的任课教师只能定位于引导者、备用信息库等角色,所以应该将参加该项活动的学生定位于活动的中心。使其感官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从而,能够最佳地接受任课教师通过网络所传输教学信息。
2、注重对每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会计学原理课程所涉及的会计案例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会计实践里通常只有同一趋向的近似答案,而不具有绝对统一的标准答案。教师在组织每次课堂的案例教学时,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特别应注重对每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应该充分地考虑到学生认识问题可能存在的差异,巧妙地提示:学生应关注各单位财务活动具有差异性,如运输劳务收入的取得,对一个制造类企业而言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而对一个物流公司来说则应计入:“主营业务收入”。
3、典型案例的科学开发
会计学原理课程案例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任课教师能否将其科学开发出的典型案例提供于课堂进行研讨,是“案例教学改革”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典型案例的科学开发是任课教师将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出现的那些具有一定影响性或代表性的政治、经济事件或法律案件,通过科学地删减、加工、整合成事实清晰、逻辑清楚、行文简洁、是非分明的文本,使之可用于课堂介绍、分析、研讨的过程。开发典型案例最忌粗制滥造,因为粗制滥造的案例不仅会导致课堂研讨的混乱,而且会引起参加案例教学活动的学生的厌学、抵触或反感。
4、改革考核方法,实行过程式考核
虽说是一个教学环节的小小改动,却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这是教师教学机智的表现,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反映出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把握课堂的游刃有余,更显示了教师强烈的课改意识。观摩后笔者有以下一些感悟:
一、在课堂上创设了真实的学习情景
情景教学一直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教案的这一小小改动把学生带进了活生生的语言现实,使学生感到英语学习不再是纸上谈兵,英语真的就在我们身边。澳大利亚不再是遥远的国度,因为澳大利亚与我们只是咫尺之遥。这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增,而这样的兴趣不仅仅反映在这堂课上,而且会反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甚至会影响他们一辈子的学习。这与新的课程标准是不谋而合的,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善于用多种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今天的教学就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非常强调英语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设想一下,老师不改变原来的教案,还是请一位学生上来扮演澳大利亚人,不管这个学生课前准备得有多么充分,课上说得有多么好,学生还是知道这是一个“假洋鬼子”,提问时没有激情,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就不想问,从而有多少学生失去了说的机会,失去了交流的机会,失去了掌握更多知识的机会。学生学起来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而现在是真实的、地道的“洋人”,学生交际的对象是真正的澳大利亚人,学生愿意与他们交际,有的甚至是急着要与他们交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体现,达到了连哑巴也想说话的境界。教案的这一改动一方面体现了教师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这时的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更主要的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帮助者,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这时学生会把老师看成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大家都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只不过老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这样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
三、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会说英语的中国人往往喜欢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而不愿意用英语和中国人交流,尤其不愿意和自己熟悉的人交流。这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毋庸讳言,和外国人交流可以听到纯正的、地道的英语,可以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改进自己的语音语调。撇开这些因素不谈,恐怕还有一个心理因素,那就是怕自己说错,别人会嘲笑,从而在熟人面前丢了脸面。而在外国人面前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成人如此,青少年学生更是如此。执教老师对教学环节作了这一小小改动,正是迎合了学生这一心理需要。学生愿意问、敢于问。在这个时候,所有学生站在了一边,一起对付对面的老外。在课堂上,相互提醒、相互补充、相互鼓励的情景不断涌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又发展了学生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全面提高了人文素养。
四、增进了学生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在江苏省的学业水平考试中,无机框图推断题是必考题,该题不仅考查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量及熟练程度,还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往的教学就是把所有元素化合物知识统统“灌”给学生,让他们花时间去记、去背,但最后的结果是学生错误频出,能力也没得到提高。所以我们的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要从提高学生能力的长远角度去考虑。本文就以“无机框图推断”的课堂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将“我的课堂”理念落实到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
一、课堂教学过程
1.课前积极参与
所谓的课前参与其实就是课前自学并完成相关试题,这是本堂课能否顺利并成功进行的首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和他们所具备的相关能力。精选试题,不仅要让学生在复习和回忆中完成框图推断题,还要让他们在完成试题的过程中,及时总结自己在解题上的困惑和心得。
2.课堂反馈总结
进入课堂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将课前完成的推断进行展示,并由小组进行相互评价是否正确。学生课前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存在的疑惑,所以当部分学生把在推断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呈现出来后,马上就会有学生进行解答并提出自己在推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有学生所不能的解答的,教师在一旁做好引导和解答,及时化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学生进行展示交流时,教师适时进行反馈总结,并对学生的观点和小结进行合理的评价。通过这样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对于无机框图推断题的特点、解题关键、解题“突破口”以及正向、逆向和统摄等多种推理形式都有了很好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教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3.课堂能力拓展
在前面的环节中,学生呈现并解决了无机框图推断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总结了解答无机框图推断题的关键就是找到“突破口”或是“题眼”,也清楚了推断的方法。在这样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来自主编制框图推断题,完成后再作展示,由其他小组来完成推断,最后小组间再相互探讨试题编制的优缺点,在这样的“编题-解题-评价”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化学知识,学会了如何正确分析解决问题、合理地评价问题,同时还学会了如何合理运用化学知识。
4.课后评价反馈
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推断题的解答、质疑、总结和编制,课后让学生相互交流。“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你认为要能正确解答无机框图推断题,你要具备哪些化学知识和能力?”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但培养了学生养成对每一节课进行总结的习惯,同时也让学生对这类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学会了自我反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解答此类题时还存在的问题。
二、课堂教学特点
通过认真观察本节课的每一个环节,可以用三个字“等、实、活”来描述课堂特点。
1.“等”――师生关系和谐而平等
细看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而和谐的新关系。在学生的展示、交流和互评等个环节中,教师站在一个倾听者的角度,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分析学生的每一个思想火花,并给出合理的评价和建议;在学生编制试题和进行展示时,教师站在一个学习者的角度,认真观察学生的编制过程,分析他们的思路,和他们一起讨论如何设计问题才能将无机框图推断题编制得更为合理而巧妙。所以在这样轻松、和谐而平等的氛围中,师生间的互动变得频繁而有效。这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 “我的课堂”能顺利推进的前提保证。
2.“实”――课堂教学实而不华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都会观摩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的课堂教学,但是,在这些课堂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某些课堂表面上看似学生活动较多,但是仔细观察分析会发现这些课堂教学只图于表面的热闹,单纯追求形式,却忽视了教学的实质,使课堂教学变得华而不实。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要从他们的长远发展去考虑,每一堂课都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去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细观本节课,可以发现,学生的活动、思考、讨论和互评等各个过程,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在积极参与,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并不是哗众取宠的“作秀”;在课后的自我反思中,小组里每一个成员都做了认真而仔细的课堂总结和自我分析,所以说课堂教学实而不华。“实”是“我的课堂”教学的根本所在。
3.“活”――课堂气氛和学生思维活跃
在平等的师生关系前提下,师生间多向的、可变动的、多中心的交互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再仔细观察本节课,学生在课堂上多感官的参与,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如展示、交流、编制试题及相互评价这些细节,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大大提高,不仅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还活跃了他们的思维。
“等”、“实”、“活”是“我的课堂”教学的前提、根本和提高,有平等的师生关系做前提,实而不华的教学为根本,才能将课堂气氛和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夯实基础和活跃思维的情境下去追求自主创新,这才是“我的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课堂教学反思
1.“我的课堂”需要学生发挥主人翁意识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发挥聪明才智,展现并提高自我能力的平台。本节课中,学生一直积极参与其中,如课前的解题质疑,课堂的作业展示与互评、困惑呈现与心得体会的总结、试题编题与评价,课后的交流与自我反省,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我的课堂”理念。从整个课堂氛围来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如在总结解无机框图推断的关键点,学生不但提出要找到“突破口”,而且还细化了具体的“突破口”:可以是物质的特征性质,如颜色状态:黄绿色的气体是Cl2,红棕色气体是NO2,唯一的碱性气体是NH3,淡黄色的粉末可能是Na2O2也可能是S;“突破口”还可以是特征反应条件,如高温高压催化剂反应条件是合成氨反应,放电条件是N2和O2的化合等。在自主编制试题环节中,学生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高,每一个学生都在认真编制,希望自己的试题能难倒其他同学。之后的试题编制评价中,学生也是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想法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所以细看这些课堂细节,深刻认识到:只有将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增强学习动力,让他们认识到课堂是他们的发挥聪明才智,展现能力的舞台;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也真正体会到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2.“我的课堂”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素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执行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压制。真正体现学生心中的“我的课堂”,教师就应该是课堂的研究者、合作者和反思者。作为研究者,在本节课前,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和能力情况,不仅要精选试题,而且要对整个课堂的结构和实施进行规划和预测,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作为合作者,进入课堂后,教师对于学生的个别活动和小组活动,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评价,努力提升学生的实践广度并加深学生的认知深度。作为反思者,在课堂结束后,要对课堂上出现的预料中和预料外的细节进行反思,总结成功与不足,这样不仅利于以后的教学而且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修养,首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教师要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对学生的小组活动作出正确的指导,对他们的课堂表现作出合理的评价;其次要有较强的课堂管理能力,不仅能对课堂作出细致的规划与安排,还要能及时并正确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能顺利推进层次性的教学任务。
3.“我的课堂”需要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都是课前预习、课堂讲解和课后作业巩固,课堂内容的呈现多以知识的讲解传授为主, “还原”课堂本质后,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呈现则变得多样化。在本节课中,首先是让学生课前进行复习和回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并完成相关试题;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作业自我展示、相互评价,接着学生呈现解题疑惑并讨论解题方法与技巧,之后让学生编制框图推断题再相互解答并讨论试题编制的优缺点;最后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自我反省。所以本节课采用了课前参与、课中展示、交流、合作、讨论、总结和课后反思等多种教学方法,我们发现当把课堂“还给”学生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非常充裕,他们会主动地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敢于质疑,愿意和同伴交流发表不同见解,并变得乐于表现自我,所以“我的课堂”需要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4.“我的课堂”需要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以往的评价方式都是单一、简单化的,而且注重终结性评价。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多方位的教学内容呈现,我们就需要采用多元角度的评价才能更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本节课上,需要认真检查学生课前的参与情况,仔细观察学生课堂上的自我展现、交流与合作的表现。所以我们要注重学生的方方面面,关注他们的点点滴滴,重视他们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态度;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重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要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能力,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就需要对学生的每一环表现都做出合理的评价,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才真正符合“我的课堂”教学理念。
(1.解放军理工大学 国防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7;2.解放军理工大学 指挥信息系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7;
3.解放军理工大学 野战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7)
摘 要:介绍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针对军校学员实际需求构建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型,从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论述该模型的教学活动设计。
关键词 :导学案;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计算机公共课
第一作者简介:李兴德,男,讲师,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信息化,nslxd@126.com。
0 引 言
随着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理念的深入推进,基层部队对其人员信息化程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军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中,培养掌握丰富的计算机知识、适应信息化战争、具备信息化作战意识的军事人员,已成为我军信息化建设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需求。
军校学员作为未来部队的骨干力量,对其培养应基于信息化战争背景,立足工作需要,开展具有特色的计算机教学活动,善于利用计算机技术去解决相关军事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1 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现状
1.1 学员学习层面
1)学员学习水平的差异。
(1)生源差异。大多数军事院校生源来自全国高考、基层部队、定向培养等多个渠道,军本学员、士官学员、人防学员等生源之间的计算机水平差别大。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常采用通用教材和相对统一的教学内容,无法兼顾各层次、各专业不同的教学目标。
(2)地区性差异。即使是同样通过高考进入学校的学员,由于受计算机普及程度的地区性差异影响,且学员个人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不尽相同,在课程开始之前,学员对于计算机的掌握情况已经存在较大差别。此时,原有的“一视同仁”教学方式受到挑战,容易出现有些学员“吃不饱”,部分学员“跟不上的”情况。
2)学员学习方式的固化。
学员从小学到大学,接受的都是传统教育模式,习惯了被动接受教员所传递的所有信息,已形成“接受”“识记”“为考试”的学习状况。“传授+讲解”的授课方式是学员最熟悉的教学模式,很多人甚至不愿意去改变。在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下,学员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时往往不知所措,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1.2 教员教学层面
随着军队院校教育转型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员开始尝试由原来的“讲座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式”,开始强调学员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员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意义建构的过程。然而教学模式的转变不能仅仅局限于形式,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和职能转变。教师固有的教学理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转变,教学改革困难重重。没有长效的支撑工具,教学改革的课堂效果依旧不佳。为了应对各种考试,教员更多关注的是课堂中及课后的补漏,这样的教学改革依然未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干扰。
2 基于导学案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1]。其中知识传授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员在课后通过作业、练习来完成。我们认为,近期兴起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适应军校学员的学习方式,满足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需求。翻转课堂教学将这两个阶段的任务从时间、空间进行了颠倒。知识的传授由学员课前借助于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来完成;课堂中老师则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内化,师生之间通过交互共同完成这一目标。
教学过程的颠倒使得其中的各个环节也随之发生变化。笔者借鉴其他研究者的教学模式[2-6],结合军校教学的实际情况,考虑军校学员的学习特点,构建了针对军校学员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型。该模型依照教学活动的发生时序,按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如图1所示。
2.1 课前阶段教学设计
传统教学的课前准备,一般就是要求学员预习,为课堂中的讲授奠定基础。在翻转课堂中,课前阶段对知识传授所需要达到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超过传统课堂中集中讲授的教学效果,才可以进入到知识内化阶段。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达成,教员在课前承担的任务较传统课堂而言,可谓是颠覆性的。教员需在课前投入大量精力,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效地支撑学员的课前学习。教员需要设计完善的学习支架材料,如课程组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设计制作了《学员基本学情登记表》《课堂导学案材料》《学习团队信息表》《学员自我评价量表》《学员反思表》《学员过程性评价量规》等教学资料及配套软件,分别应用在获取学员学情背景、课前自学、团队学习等环节。
针对军校学员的翻转课堂,教员除完成一般翻转课堂中的微视频设计制作外,考虑到军校学员学习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专门设计了导学案,既采用了翻转教室的理念,又解决了军校学员利用网络不够便捷的现实。具体内容为:利用5~10分钟时间不等的微视频,将一次课内容中的重难点问题加以描述解释,深入剖析重要的知识点,而导学案的支架作用则体现在对整体知识框架的把握上。教员利用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在学习导航中通过提出问题,作为衔接各知识点的线索,并且设置学习疑惑环节,教员通过学员填写的内容可以准确地了解学员在课前学习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提前为课堂中的解惑答疑作准备。
以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为例,课程围绕营区网络建设案例设计教学,导学案用于帮助学员掌握案例教学方法的特点,具备实现该案例的能力。在导学案中首先给出案例教学的整体思路、每一章节中与案例教学相关的知识点、每次课前学员需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掌握的知识;给出检查学员知识掌握程度的问题和实验,以便及时了解学员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案例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给出学员完成物理交换机和服务器配置的方法和思路以及团队合作方式。
有了精心设计的微视频和导学案作为学习支架,学员通过观看微视频、填写导学案来完成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这一过程,同时将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带入课堂中,促进知识的内化,最终达成知识的重新建构,使得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2.2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在翻转课堂中,教员依据学员在课前导学案中记录的疑惑,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促进学员的成长和发展。具体可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
1)确定问题。
学员在课前已经完成了知识传授阶段的任务,教员可以通过查阅导学案,直接了解学员在课前学习中产生的困惑以及遇到的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确定几类问题,以这些问题作为下一步分小组合作探究的依据。
2)合作探究。
教员确定问题后,学员分小组开展合作探究。每组围绕某一主题展开研讨,在这个过程中,学员可以和同伴讨论课前在导学案中记录的问题,或者围绕教员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各组分开讨论期间,小组中的每个学员都应积极地参与其中,发表观点想法,通过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每一个小组在合作探究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在各个小组研讨中,教员要把握方向,随时关注各个小组的学习动态,对每个小组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指导。在整个过程中,教员与学员之间始终保持积极有效的互动,通过教员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反馈,指导学员合作探究来构建、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教员及时地对学员的探究活动进行评价,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导学案将成为师生交互过程中的有力工具,帮助建立师生之间的对话。在课堂中,有各小组成员与“导学案”的对话、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小组间的对话和师生间的沟通。这样一来,课堂就成了师生有效沟通交流的场所,教员也会逐渐成为与学生互动交流的亲切伙伴,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3)结果展示与交流。
经过组内的合作探究以后,小组必须进行总结梳理,将组内的收获通过某种形式展示出来,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巩固自己薄弱环节,强化重难点知识的过程。各小组将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过程、思路和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展示,分享收获。之后,教员集中各个小组共性问题、疑难问题以及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结合导学案统一讲授,最后宏观性地梳理整节课的知识体系脉络,让学员对本课内容形成整体理解,帮助学员将之前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此时,导学案就是一个有效的工具,学员依据导学案的记录,可以更为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整个学习过程,也便于对这一次课进行总结。
2.3 课后拓展学习活动的设计
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授课对象涉及面广,学员水平差异尤为明显。对于计算机能力较强的学员,可以探究导学案中设定的难度较高的课后拓展学习活动,同时学习翻转教学平台上提供的、有利于拓展视野的教学资源。实践环节是最容易体现学员水平参差不齐的一环,可以为计算机能力薄弱的学员提供更为详细的微视频,学员可以在实践环节中随时查看学习,以弥补理论课堂的不足,减轻教员指导压力,提高学员的实践效果。
2.4 评价与反馈
高效的课堂离不开合理的评价方式,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对学员进一步的学习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也是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中不可忽略的部分。我们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中,以多渠道、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为学员提供了有效的评价反馈。
(1)课堂中教员实时评价。根据计算机课程特点,教员带领学员一起使用VBA开发了基于Excel的课堂实时评价软件,软件能够实现对学员的实时评价记录,评价结果记录在《学员过程性评价登记表》中,学员可实时查看到自己的日常表现评价。
(2)个人反思与自评。学员通过学习支架材料中的《个人反思表》和《课程自我评价量规》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从学员个人的角度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和取得的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让学员认识自己、改进自己。
(3)作品展示,学员互评。计算机课程作业多为实践性内容,我们建立了课程成果网络展厅,将学员完成的作业、小组作品在网络展厅中进行展出,这给学员带来了“面子”上的压力,学员会更加认真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还在教员的引导下开展竞赛,实现学员之间的互评。
(4)教员综合评价。在小组汇报、学员互评后,教员对学员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3 结 语
从学员角度看,翻转课堂需要学员在课前花费较多的时间学习知识;但对军校学员而言,时间分配的问题依旧成为学员完成翻转课堂时最大的障碍。同时,提供的学习支架材料,如导学案等也要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更改甚至放弃[7-8]才能不断提高翻转课堂的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促进学员的发展。
从教员角度看,翻转课堂有利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导学案在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中起到了支撑作用,但编制课程学习支架材料需要花费教员相当大的精力,这些学习材料还要根据学员专业不断进行补充、拓展与延伸,加之受教学进度、教学检查等影响,这些都给教员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如何提高学员和教员的参与热情,如何设计更加个性化地教学方式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
导学案支撑的翻转课堂是军校实施教法、学法改革的一种尝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很多环节还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探索,逐步探寻出更加适合军校学员实际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 中国远程教育, 2013(10): 59-64.
[2] 朱宏洁. 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 中国电化教育研究, 2013(8): 79-83.
[3] 王红, 赵蔚, 孙立会, 等. 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 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 2013(8): 5-10.
[4] 丁美玲. 导学案教学模式实施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43): 77-78.
[5] 张旸. 基于导学案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教学实验设计[J]. 当代教师教育, 2012(3): 85-88.
[6] 李福灼, 李淑媛.近年来我国导学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3(2): 95-98.
[7] 孟建锋. 要理性认识导学案[J]. 成功: 教育, 2012(8): 203.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如何全面实现有效教学,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何在新一轮课改的背景下,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用和效率,是摆在全体中小学教师面前的一道待解难题。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是解决难点、深化认识的重要方法,也是有效地实施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前提。近年来,一些教师尝试的“学案导学”,用系列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供多种问题,让学生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逐步进行复习、探究学习、巩固学习,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指导方法。
有效课堂教学的导学案中,教师主要编排以下题:复习题、尝试学习题、巩固练习题(含需要人人过关的基础题和可分层选做的综合题)、对照学习目标的课堂检测题、补救练习题。那么,要用这么多的习题或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并让学生在学习新知后再通过大量行之有效的练习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方法,这是因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问题是学习的先导,是引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会学习的人才会有问题,不会学习的人没有问题,或是提不出明确的问题。所以要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着力培养学习者提出问题并思考研究问题的能力与习惯。所谓问题,并不是在一个概念或判断上,加一个“为什么”的前缀或后缀就成功了。这种简单的“为什么”,可能是一个较好的能引发学习活动的问题,也可能只是一种无思考价值的表述。学习需要的问题,关键是发现学习内容与主体认识之间、学习内容之间,乃至主体自身既有认识之间的一般矛盾或深层矛盾,并通过对这些矛盾的分析探求和寻找答案的过程,求得认识的深化、改造和提升、变革。这种新信息、新材料与既有认识之间的往复运动过程,也是学习者不断深化加工信息的过程,是他们扩大自身认识范围与改变思考角度的过程。人们发现问题的基础,是多方面筛选接受新的信息,是个人头脑中有相应的知识积累与认识准备,是自身养成了对比联想、思考分析的习惯。一般说来,没有新信息传入,没有个人相应的信息储备,没有联想比较分析的习惯,都不可能提出真正有科学思考价值的问题,而仅满足于提出问题,却不去追求有根据的解答,也不会带来有意义的学习与研究活动。“问题意识”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反映,而科学精神的本质,一是怀疑,不相信任何没依据的、不合理的论断或主张;二是积极规范地求证、求解。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天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宇宙起源万物本质之类的大问题,但只停留于“问”,而不曾引发积极的求证、求解,结果不仅没有带来中国现代意义的科学发展,而且也使问题本身深刻的哲学意义被埋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习惯,应成为有效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也应视为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一、政教处:
1、继续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2、各班召开已安全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3、加强文明礼仪建设,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仪容仪表,
4、对学生会进行调整,严格把握学生会的主体性和纯洁性,
5、落实环境区的责任人,
二、高中部:
1、精心准备一模考试,
2、重点抓班风学风,建设各班班委会,
3、进行学情分析。
三、初中部:
1、与实行导学案教学的教师座谈,
2、检查教案、学案,
3、继续加大课堂的巡查力度,继续加强课堂的有效性,
4、分析期末成绩,
5、明确各班帮扶对象,
6、提高班级的整洁度,
7、建立学习小组。
四、小学部:
1、各班召开学雷锋主题班会
2、指导小饭桌与家长签订安全协议,
3、教案检查,
4、进行第一轮公开课,
5、组织早到学生进行晨读。
五、办公室:
1、做好学籍的交接工作,做好校办资料档案的交接,到办公室管理部门、学籍管理部门报道、备案,
2、制定修改文件收发办法,报校委会讨论,
3、牵头组织初中初中教师储备工作,
4、督查学部行政值日。
六、工会、财务:
1、本周完成剩余班级课后服务费的收取工作,
2、争取15日前完成职工工资发放,
3、本周完成和食堂、超市的结算工作。
七、总务处:
1、对全校的绿化工程的规划,
2、修复自来水、暖气漏水,
3、对排污、化粪池的清理工作,
4、做好水质检测报告,
关键词: 政治理论课 课堂授课 教学评价 迎接检查
近年来,政治理论课教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种针对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检查评比也逐步制度化和规范化,这些检查评比的目的旨在“以评促建”。从实际的效果看,形成了对政治理论课教学高度重视的良好氛围,全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作为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授课的质量无疑是检查评比的主要内容。为此,受检方都希望通过接受检查展示出高水平的课堂教学。那么,作为政治理论课教员,如何搞好迎检授课呢?笔者认为,主要抓好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三个方面,做到充分准备、精美设计、优化细节。
一、教学准备充分
教学准备分为六个方面:思想准备、身心准备、礼仪准备、环境准备、知识准备、教具准备。
(一)思想准备
思想重视是搞好迎检授课的首要条件。对于一名普通教员来说,思想重视,就是要做到积极参与、团结协作。
1.积极参与。做到积极参与,思想上必须对迎检有正确的认识。有的教员思想上有顾虑,怕讲不好,怕出问题,因此,三十六计,“躲”为上策。能不在迎检期间上课的就尽量不上课,能不被听课的就尽量不要被听课。这种思想最要不得,会使自己产生惰性,导致准备不充分。我们常说迎检要“补齐短板,展示亮点”,短板是怎样产生的?就是这种思想导致的。其实,迎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对学校是机遇,对个人更是机遇。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迎检为我们,尤其为年轻教员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迎检期间要接受很多领导、专家的听课,如果我们讲得好,就会脱颖而出,迎来发展的春天。
2.团结协作。迎检是对整个学校教学水平的检查,它不是针对某个人。因此,一枝独秀不行,几枝争艳也不够,只有满园芬芳,才能四处飘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团结一心,集体攻关。一是要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每个人把自己的绝活拿出来,把自己的法宝亮出来,相互学习借鉴,就能讲出精彩的一堂课。二是要集体听课,逐一把关。做到一个人一个人地过,集中专题会诊,不要怕问题提得很尖锐,常言道:不经火炼,难成真金。
(二)身心准备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做好迎检授课,也要进行身心的调适和准备,如果恰在迎检期间嗓子哑了,身体病了,关键时刻顶不上去,就打乱了整个迎检阵脚。至于怎样进行身体和心理的调适,可以咨询专门的医生。但要补充一点的是,这里的身心准备还包括学员的身心准备。授课时,学员和教员是一个整体,共同完成一堂课,哪一方出了问题,都不能成为精品课。所以教员除调适好自己的身心外,还要关心本教学班次学员的身心状况。如课堂中有学员想上厕所,这种情况平时可能有,但专家听课时则应避免。这就要求教员从平时做起,关心学员的饮食睡眠及心理等情况,引导学员提前做好调适。
(三)礼仪准备
礼仪准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课堂上,一是课堂外。课堂礼仪有:专家进出教室时的迎送、汇报、交流和倾听等。课堂外礼仪有:见到专家时的礼仪、接受专家的检查问询等。这些礼仪最好学校统一,由个人勤加练习。
(四)环境准备
环境准备,主要是指熟悉教室的设备。比如:音响、投影、电脑、空调、黑板、教鞭、座位、开关、光线等。
(五)知R准备
虽然教员的主要职责是上好课,但有时专家难免会提一些问题,因此,还必须进行一些课程以外的知识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熟悉学校的办学思路和教改方向,这反映出你是不是按纲施教。二是熟悉授课的对象,有哪些专业、多少名学员、前导课程学了哪些、他们的培养目标是什么等,这反映出你授课是否贴近学员、有没有针对性。三是熟悉当前的一些时政大事,这反映出你授课是不是能联系实际、有说服力。四是熟悉机关的教学管理情况,这反映出学校是否做到合力育人。五是熟悉学校迎检进展和专家的一些情况,做到掌握动态、知己知彼。这些方面的知识,在与专家交流时都有可能涉及。怎样做好准备呢?可以由机关统一组织准备,并制成小册子,让大家平时多了解。
(六)教具准备
这里讲的教具,是指教员需要自己准备的一些东西。如:坚持上课时带齐五大件,即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课程标准、课程实施情况表(含课表)。有条件的单位还可配发统一的教学包,教员在教学包里装上这五大件和知识小册子,教材要多带一本,以便专家听课时呈给专家使用。
二、教学设计精美
搞好教学设计,是打造精品课堂的关键。笔者认为,教学设计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做到精心精美,包括确定内容、拟定思路、设计环节、制作教具。
(一)确定内容
虽然是同一门课的不同章,有时甚至是同一章的不同节,都有易讲和不易讲的内容。由于一般不会出现专家临时要求你讲哪一节的情况,因此,虽然课表已下,但具体专家进校时,作为某一门课的教员,我们讲哪一节,仍然有较大的余地,可以自主选定、提前准备。为了更好地展示教学风采,一般尽量选取与近期理论热点相关联的、相对生动的、联系实际的、容易互动的章节,作为迎检授课的内容。这样既体现了内容上的“新”,又容易联系实际,抓住学员关心的重点,容易讲得生动有趣,并体现“实”的效果。
(二)拟定思路
教学一定要有思路,才能深刻动人。因此,必须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拟定思路:
1.逻辑框架。即一定要清楚按照什么样的逻辑展开,从哪几个方面来讲,哪个方面是重点、哪个方面是难点。做到内在的逻辑要突出,讲授的框架要完整。所谓逻辑突出,就是说通过你讲的几个方面,可以逐步深入地回答好所讲课的题目,使大家信服、印象深刻。所谓框架完整,就是说无论专家连续听两个学时,还是只听其中一个学时,内容都相对完整,都有头有尾,重点突出,能够很好地展示授课水平。
2.教学方法。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专家非常重视的,能使专家对你这堂课很产生深刻印象。总的说来,一堂课一定要体现教学互动。可以说,没有教学互动的课是失败的。那么,怎样实现教学互动呢?一是注意互动的时机及分布。两个学时的课,一般可设计4次互动,每学时2次,1长1短,长的互动大致5分钟,是针对重点问题的理解,短的互动大致3分钟,一般安排在每学时的行将结尾处,是为了将本节课的情感调到,引起学员共鸣。二是注意互动的内容和方式。由于很少能将实验带入政治理论课堂,因此互动一般采取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较多。但这绝不是说随意选取一个案例或问题叫学员来回答。比如说开展讨论,从内容上说,必须是重点且有一定深度,具备讨论的必要,还要是学员关心的问题,有现实性、针对性。一般来说,长的互动大多是理论认识的互动,一般针对重点理论,采取讨论的方式,加深理解;短的互动大多是情感互动,一般是结合现实,采取观看视频、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员自觉实践。
(三)设计环节
设计环节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每学时课方法应该多样,生动有趣。一般说来,1学时课,可设计2次互动、3个案例(例证)、4段小视频,具体应当依照实际内容进行安排。二是使整堂课连接紧凑、思维展开。首先应对素材进行筛选,视频、案例等不但内容准确,而且符合时间要求;其次对导入词、小结词、总结词、陈述词、分析词等精心策划、不断润色,使其与教学内容和各项素材融为一体。
(四)制作教具
制作教具,包括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在设计环节完成后,就可以着手进行。教案要注意格式规范、条理分明、思路清晰。制作多媒体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简洁而不花哨,字不要太多,太多了就不是多媒体,而是电子黑板;不要太花哨,以免喧宾夺主,如:有的教员喜欢在幻灯底板上添入动画,如:红旗飘飘、地球转转等,这样学员习惯性地看这个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反而影响了学员听课的注意力和效果。二是要醒目,即字要亮丽、图片要干净、录像要清晰。文字最好也用软件制成图片,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同电脑系统的差异而引起文字或排版的混乱。图片应选自政府或权威网站,娱乐网的图片,容易影响真理的说服力。录像要清晰,并根据内容裁剪好,去掉无关部分。
教具做好后,可以试讲。试讲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改进提高。
三、教学细节优化
教学实施的过程,就是展示自己成果的过程。教学实施建立在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是对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的总结展示。因此,教学实施的好坏,决定了迎检授课的成败。
教学时要优化细节、勤加练习,做到熟能生巧。对迎检授课,笔者认为,应重视8场36环节。8场,是指上场、迎场、开场、中场、休场、接场、收场、送场,8场内包括36个环节。
(一)上场
上场是指从教员走向教室到专家进入教室之前。上场包括6个环节,即注意6个方面。
1.穿戴规范。着装应当统一要求,除规范外,还要整洁。有的教员衣服穿皱了也不熨,皮鞋脏了也不擦,影响了形象。
2.礼仪得体。在去教室的路上,可能遇到专家,一定要礼仪得体,不要绕道躲行。
3.准备充分。首先,该带的教具一定带全,除教材等五大件外,一般还要带上手表、润喉片、湿纸巾、笔等,做到万无一失。其次,设备一定事先调好,以防上课时手忙脚乱。
4.提前入场。一定要有提前量,通常至少提前10分走进教室,避免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
5.摆放整齐。带来的教学包、教具等摆放整齐,这是一个教员的门面,能够反映你讲课能否条理清楚,不可忽视。
6.简单演练。以便将身心调适到最佳状况。
(二)迎场
迎场是指从专家进入教室到上课铃响这段时间。迎场应注意6个环节。
1.礼貌迎入。根据情况注意好礼节,并可简单自我介绍等。
2.呈送教具。主要是呈送教材、教案、课程标准、实施情况表等,便于专家核对。
3.汇报讲题。简单向专家汇报教学安排和本讲进度,使专家心中有数。
4.回答问题。专家进入教室后,有时会提一些问题。如:这个班有多少人,有哪些专业等,这些问题只要你课前认真走访调研过,都比较好回答。但千万注意,有的问题可能有陷阱,一定要回答得体。
5.谈吐得体。谈吐得体是指既大方交谈,又不言谈过度。如果有领导陪同,不要抢领导的话头。没有领导陪同时,不要粘着专家套近乎,说些不沾边的事情。
6.回场准备。上课铃响之前,得回到讲台,悉心准备上课。
(三)开场
开场是指从上课铃响到讲解第一个问题。开场也要注意6个环节。
1.请示报告。根据要求决定是否需要请示报告,如果需要,则动作一定要规范、大方、利落,这是给专家的第一印象,体现出一名政治理论教员的精神面貌,也可间接反映出教员是否有具真爱的热情和宣讲的激情。
2.安顿开场。所谓安顿开场,是指不要请示完一回讲台,就叽里呱啦地开讲,而是先用目光扫视一下全场学员,其用意有三点,一是安顿一下学员,告诉大家,我们要开始了,请做好听课准备;二是借机略略调整好气息,想想开场白,使自己进入最佳状态;三是展示自己处变不惊,有条不紊,有熟练驾驭课堂的教师风范。
3.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就是用简短的时间回顾上一次课的内容,交代本次课与上次课的逻辑联系,表达要简洁清晰。
4.板书标题。即板书本课标题,一定要提前设计好,做到排版合理、字迹工整。板书应该预先设计好,一般地说,板书要注重授课的逻辑,多媒体注重授课的知识点。
5.新课引言。主要是陈述学习本讲的重要意义、本讲知识在该门课理论体系的重要地位等,以便引出具体要讲述的几个方面问题。
6.交代内容。向学员说明本次课讲述哪几个方面的问题,以及应注意的重点、难点和讲授方法等。
(四)中场
所谓中场,就是具体讲授某个方面问题。中场同样应注意6个环节。
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将学员聚焦的过程,同时让学员了解提出这个问题的重要意义。
2.分清条理。按照教材的观点,讲解清楚。注意不要撇开教材,只讲某个学者的观点。
3.抖下包袱。即联系实际,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员深入思考。
4.实施互动。互动应提前设计好,比如:开展讨论,可以提前告诉学员讨论的大致题目,选一些声音洪亮而座位不在一起的学员重点准备,但不要告诉学员按照什么框架去思考、怎样回答,以免互动性不强。
5.深入说理。通过互动和总结,进一步将理论引向深入。
6.精辟小结。某个问题讲完了,要加以小结。小结用词要准确精辟,联系实际,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和启发性。
(五)休场
休场是指从第一学时下课铃响到第二学时上课铃响之间的时段。需要注意3个环节。
1.时机恰当。下课铃响时,应是某个问题,至少是某一小点刚好讲完并小结完。时间把握准确、讲述完整反映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中间休场一般不向专家请示,因为你不知道专家是否还会继续听课。
2.安顿学员。迎检授课休场时,很多学员仍很紧张,有时会出现下课时,学员不出教室,休而不息的情况,尤其天气冷时更会这样。出现这种情况,会给专家觉得学员不够活跃、精神不饱满的印象,坐时间长了,还容易疲劳。这时,应当招呼大家出去活动一下,使课堂有张有弛。
3.聆听指教。安顿好学员,应抓紧与专家交流、虚心请教。
(六)接场
接场是指专家仅仅听你后一课时的情况。接场包括2个环节。
1.迎场同前。
2.开场。要注意交代讲课的进度,并进行简单的内容串接。
(七)收场
收场是指课程内容讲完了,开始回顾总结直至下课铃响。收场有3个环节。
1.时机恰当。如前,要掌握的时间。注意教室里面要悬挂钟表,且与教学指挥中心时间一致,便于教员掌控。
2.回顾内容。要根据时间,Q定详略。
3.总结升华。总结升华是政治理论课讲授的最终概括和提炼,是政治理论课的应有特色。从更高的高度,告诉同学们要学以致用、自觉实践,要注意语言优美,以情动人。笔者很多课程结尾都引用一首诗或自己作首诗,以概括升华,传情达意,引起共鸣,加深学习印象。
4.请示报告。同前。
(八)送场
送场是指从已经下课后到专家离开教室。送场有3个环节。
1.安顿学员。注意让专家先离开教室。如有专家走上前台,对学员讲话时,一定要引导好学员回应专家的讲话。
2.聆听指教。同前。
3.握手送别。注意礼貌得体。
一堂精彩的政治理论课绝不是课上几十分钟的检验,其实是对整个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综合评价。因此,哪一个环节都不可放松,一定要有长期攻关的奋斗精神和切实有效的具体行动。当然,检查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以评促建,不断改进和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斌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特点及其相关理论依据和原则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
[2]叶荣国,钱广荣.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建设的基本经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