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现代教育环境下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的有利条件
(一)民族民俗文化功能与现代教育理念一致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并通过育人活动,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家教育规划规定的方向也是学校努力办学的方向,国家教育规划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意味着学校教育的各项教育工作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基本任务。学校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化过程中既能够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获得相应的社会待遇,同时也使学生在社会化过程完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衔接,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现代教育所设定的教育基调为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俗是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生活习惯或仪式,民俗的历史性决定了民俗对传统文化的承载,对于民俗的展开实际上也是对传统文化意识的温习和巩固,而民俗的文化性决定了民俗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活习惯,也是文化精神的沉淀,对于民俗的展开也是对历史文化精神的沟通。对于少数民族民众而言,虽然每个民族的民俗文化都有所不同,但是经过口传身教的传统民族民俗都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凝聚,通过民族民俗文化学习可以促进民族学生精神思想的统一,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加强民族认同意识,使民族民众与民族先民保持精神上的沟通。《纲要》面向全体学生,其在素质教育方面的解释同样适用于民族学生,因此对于民族学生而言,通过学习更好地适应社会,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民族学生教育的主要目标。民族民俗的价值意义和现代教育所倡导的个体的全面发展及个体的人文素养培养在内在上是一致的。对民族民俗文化的学习可以使其在精神上与民族历史血脉相连,保持其对民族的内在认同,另外由于民族民俗是民族生活的一部分,对相关民俗的学习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民族现实生活,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代教育的本质和定位意味着民族民俗文化在教育体系中的融入重要且十分必要,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传承路径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
(二)现代教育特色为民族民俗文化教育提供了便利在民俗文化的传统传承方式下,口口相传、身体力行是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在此种教育方式下,由于民众本身对于民俗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多是凭借主观经验和实践来进行传授,学习者完全在一种直观、感性和自悟的状态下学习,在每个传承者的主体因素作用下,民俗文化的传承往往加上了主观色彩,影响了民俗的原汁原味,且不利于民俗内容的全面保留。另外由于民族民俗是在民族、民族文化等基础上所产生的生活习俗,因此糟粕和精华共存也不可避免,在民俗用传统模式相传的同时,民俗中的糟粕也随之流传下来。而在现代教育环境下,由于教育体系的科学性及现代技术的支撑,民俗的教育传承具有一定的优势,课堂教学步骤清晰,民族民俗文化得以深入系统地梳理,加上教师从深层次对民俗文化的知识进行联系,加上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都是现代教育的优势所在,这些优势可以使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更加全面透彻。因此从以上方面来看,系统化的现代教学特色为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在原有传承模式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二、现代教育环境下民族民俗文化教育传承的弊端
(一)现行教育体制的应试教育特色客观上制约了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虽然素质教育近年来成为教育改革的方向,但是由于教育体系牵涉到各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调整都需要相应的条件来配套,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现行教育模式的实践并未完全完成与素质教育相配套的调整。应试教育仍然是现行教育模式的主要特色,追求高分、追求升学率仍然是现行教育体制的主要特色。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都以考试为轴心来进行安排,由此导致了与学校教育关系不大的科目在教学过程中的资源往往不能得到合理设置,从师资、课时、设施各方面都有所体现。现行教育体制实践中的应试教育特色与素质教育的人文教育、全面发展理念的分歧也使得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民俗文化教育在现行教育体制中被冷落。从学生方面来看,由于民俗文化并未在教育评估体系中有所体现,因此从思想上使得民族学生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此类课程方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多地依靠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自觉意识,而这显然是不能满足民俗文化传承需求的。从教师方面来看,现行教育体制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单独考核在客观上形成了民族民俗文化在教师教学成果评估体系中的排斥,且由于民俗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教育成效相对而言难以显性体现,因此教师更愿意在能够体现教学成果方面的教学课程方面努力而不是民俗文化教育。最后,从最终的教育成效来看,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较为直观地体现教育成果,推动学生在社会中的实践工作,而由于民俗文化教育更多地是文化精神方面的熏陶,是生活方式理念的诠释,隐含于学生的社会活动中,并不直接表现出成效,因此相对而言,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不能得以清晰展示。现行教育模式对于考分的片面追求和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忽视使得整个教育体系形成了对民俗文化的消极教育态势,直接制约着民俗文化的传承。
(二)现代教育场景与生活场景的疏离影响民族民俗文化的实践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社会化,但是从教育本身而言,其对学生集中学习的教育方式及学习内容方面的偏向,使得教育无形中形成了与社会的疏离。而从民俗本身来看,民俗是生活场景的产物,生活场景是民俗产生的母体,在生活场景中,民俗文化才能得到滋养,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也是在生活场景的自然状态下所进行的传承,因此传统传承的模式使得民俗文化传承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教育场景的生活化与民俗生活化特征背道而行;另一方面,在现代教育中,更多地是以理论灌输为主,重理论轻实践是教育的主要特征,而这一点又和民族民俗的实践性相悖。少数民族民俗是在民族生活场景下产生的民俗文化,应用于民族生活实践是民族民俗的基本属性,也是民族民俗文化赖以存在的意义,但是在现代教育场景下,民俗文化从生活场景的剥离教育,使得其在传承方面形成了民俗文化的实践不足。
三、基于素质教育改革推进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传承
综上分析,现代教育理念和民族民俗文化的功能在内在上是一致的,民族民俗文化是现代教育丰富教育内容的重要资源,两者的一致性意味着在民族民俗传统传承模式解构下,学校教育路径可以成为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的新路径选择,当前多数民族地区民俗教育在民族学校的顺利开展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但是由于现代教育理念在现行教育体制中的推进是逐步发展的过程,因此现代教育环境下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实践还存在多个分歧,这些分歧也使得民族民俗文化基于教育路径的传承举步维艰。在现实条件基础上,现代教育环境下民族民俗文化传承可以采取以下举措来推动教育发展和民俗文化的传承。
(一)把民族民俗文化纳入教育评估体系从以上分析可知,民族民俗文化对于民族学生在民族社会的适应以及在精神上与传统民族精神的一致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民族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这与民族学生的素质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近年来国家通过各种举措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民族民俗文化与素质教育的一致性意味着少数民族学生的素质教育推进可以和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同步来进行,把民族民俗文化纳入民族教育评估体系便是两者同步的具体表现。和普通学生教育一样,大部分民族地区的教育应用的是统一的教育评估体系,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也是民族教育的基本评估体系。在这种评估导向下,虽然部分民族地区在小学阶段已经展开了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但是最终因对于升学率的追求而使得其在初中或高中阶段由于学习压力较大而不得不放弃对民俗文化的教育,由此可见,评估导向教学活动,现行教育体制中民族民俗文化的缺失使得民族民俗文化在民族教育中难以持续进行,同时在具体教育活动中也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影响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因此对于民族民俗文化在教育路径下的教育传承强化就必须从根本上调整现有教育的评估机制,把民族民俗文化的评估考核融合于现代教育评估体系中。民族民俗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的一致已经为此项融合奠定了基础,而民俗文化与素质教育的一致性也意味着民族民俗文化在评估体系中的融入正是素质教育进步的具体表现。
(二)增强民俗文化教育与生活场景的结合民俗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是民俗生存发展的土壤,因此民族民俗的教育同样不能与民族民俗的生活性相悖,推进民族民俗教育与实践生活的结合是民族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民族文化教育与生活场景的结合,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推进,首先是模拟生活场景,可以通过民俗文化与其他课程的结合,通过其他的教学内容设置与民俗文化相关的模拟情境,再现民俗情境,使学生对民俗有逼真的感知,在情境模拟中,不仅推进了民俗文化的生活化认知,同时也使其与其他课程教育目标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民族民俗与其他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以部分民族的对歌风俗为例,可以和音乐课程结合起来,通过对歌模式进行音乐教学,同时也促进了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达成。其次是参与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民族民俗文化在学校的展开多是理论方面的灌输,对于民俗的学习最终要应用到民族生活中去,因此可以把教学内容和当地民俗生活结合在一起,通过各种机会和条件的创设,使民族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日常民俗活动中,在其对民俗的亲身感知中,再进行民俗知识的学习,将有效促进民族学生对民族民俗的理解和认可。
四、结束语
一、引言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因此而造就了我国民俗文化内容随着地域化特征而丰富多彩,发展至今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实际上,民俗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民间的风俗,也称之为民间习惯、民土风情,属于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并且传承下来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换言之,民俗既来自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这种生活模式会在一定地域内进行传播,从而形成包括语言、行为、心理等各个方面上的集体习惯。本文对有关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进行研究和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二、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随着文化旅游的逐渐推广和普及,在我国各地涌现出各式各样的民俗村、古街、古城等,一方面具有优美的环境以及文化背景,另一方面进行的是现代化管理与优质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推动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
(一)人造民俗村
比如,在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就是集合了我国56个民族的各式各样的艺术、风情以及建筑等,占地面积为18万O,在风景区内有各种少数民族的村寨与景点,具体内容包括生活民俗、绝技、服饰、歌舞等表现形式,从不同的视角对各个民族进行展现。其实也可以将其看作是动态民族文化博物馆。
(二)民俗风情旅游
民俗风情旅游主要是通过传统节日、少数民族风俗或者其他节庆活动等,比如说云南西双版纳的泼水节、哈尔滨的冰雕节、内蒙大草原上的那达慕等,都是以少数民族风俗为载体而形成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与普通旅游相比因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而备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三)旅游饭店文化
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以此丰富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其中,旅游饭店文化成为其中的代表性主题。在我国,民俗风情中无论是歌舞艺术、音乐,还是服饰、装饰等,都可以很好的与饭店结合在一起,一方面给饭店引流、提高进店量,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对于推广我国优秀民俗文化做出一定贡献。
三、民俗旅游资源在规划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过去二十多年时间,我国在民俗旅游行业得以迅速发展,取得一定的成就。举例而言,北京作为古老和现代的结合体,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各种民俗旅游资源特别突出,比如胡同旅游已经成为北京旅游的重要名片,每年会有接近20万国际游客来此参观。然而,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规划和开发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民俗旅游的特点在于舞台真实特点,哪怕是民俗表演必须要尽量贴近真实生活,而不是简单的追求热闹好看,仅仅符合游客的兴趣而丧失了对民俗形式、民俗内容及其主要特征的体现,对于历史文化内涵的传承而言造成严重的影响。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规划和开发过程中,强行把一些非民俗的内容添加到“民俗旅游”中。具体体现在民俗旅游开发时,一些开发商为加大对游客的吸引力,故意忽略了民俗文化原本的特质,站在商业的角度看待民俗。甚至纂改民俗内容及表现形式,从而形成“制造”民俗的情况。一些开发商表示,民俗与旅游想要表达的文化积淀不太符合,和游客想要追求的轻松的旅游心态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对于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一定的表现处理,通过声、光、电等技术对民俗文化进行包装。表面上来说,尽管这些做法对于游客来说能够直观的了解到民俗,然而仅仅假如站在文化的视角,以上做法反而限制了游客对民俗文化内涵的认识。
(二)民俗地社区当地居民之间存在利益协调机制不合理的现象。在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民俗地社区当地的居民也会适当参加到旅游分工中来,比如说利用制售纪念品、参加景点服务工作的方式参与进来,以此在旅游行业中获取经济利润。一些居民会由于知识、技能等因素,无法从当地旅游行业获取经理利益,因此而造成旅游收入不均的情况。以上两类人群对于民俗旅游的认识存在相反的看法:前者获利颇丰,自当会积极支持民俗旅游,后者获利较少,甚至是零获利,有可能站在民俗旅游发展相反的视角。同时,因为两类人群看法不同而造成两类人的人际关系越来越紧张,处理不当则会引发矛盾冲突,对于景区及社区的和谐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民俗旅游地区的居民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民俗消亡过程。实际上,民俗旅游经过一定程度的开发,世界各地的游客纷杳而至,民俗地居民和外界之间的接触越来越多。特别是针对于积极参与民俗旅游业分工的居民,一方面从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发家致富,在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生活条件改变过程中,表现最明显的自然是吃住条件,从而对于外来生活方式也产生一定的吸引力。这部分居民有可能会认为长袍大衫的样式过于单一,而且穿着非常不方便,于是选择牛仔夹克。体现在建筑方面,尽可能的选择结构耐用、采光条件良好的高层建筑。家用电器的广泛使用也改变其传统的生活方式,对比分析以往传统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不合时宜,会逐渐被新的生活方式所淘汰。
四、解决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问题的对策
从以上问题中可以得出,必须要针对我国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使得开发和保护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一)强化民俗旅游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旅游小册子、圣像制品等方法,或者是以展销、区域合作等方式进行宣传,熟悉客户获取民俗旅游资源的意义。
(二)对民俗文化进行挖掘,对民俗旅游产品的定位进行调整和提升。一方面,必须要遵循特色性原则,另外一方面就是遵循参与性原则。
(三)强调的是民俗旅游商品的开发,游客一方面要对地方特色充满兴趣,其需求点还包括旅游商品的购买等,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食品等,都能够作为商品开发,开发时谨记特色化原则和文化内涵原则。
(四)保护和民俗旅游资源之间的关系,首先对专业人才进行培养,能够使用科学的理论知识与方法体系,对民俗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如有必要,还可以采取特殊手段,比如或录像、电影等。需要明白的是,保护并非是民俗风情装进博物馆,对于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从而实现传承和活动。
(五)强化管理,严格执法
在旅游旺季必须要采取一定的对策,对游客进行疏导、限制,避免因为环境污染而导致生活便利性下降,民俗庸俗化和违民俗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缺乏法律限制。所以,民俗风情旅游行业的规划化、法制化等,实际上属于交警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要严格立法和执法,才可以确保我国民俗风情旅游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六)可持续发展道路
民俗旅游资源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如果开发过度,没有做好保护措施,那么资源也会化为乌有。一定要对民俗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弘扬,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是可以及时准备专家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对旅游接待量进行科学规划,制定相关保护对策,让民俗文化、社会经济、文化等,共同组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除此之外,必须要依赖于政府、媒体等,向客户传达保护民俗资源的意向,避免民俗被庸俗同化。
五、结语
关键词:东北民俗文化;拨云子;镂空绣;纹样图案;美学意蕴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O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1-02-0133-02
The Aesthetic Implication of the Folk Hollow-Out Embroidery in the Northeast
JIANG Ze-chang(Fashion Art Design Institute,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51, China)
Abstract :The folk hollow-out embroidery in the northeas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olk art of handicraft, of which boyunzi is one artistic form. Boyunzi is an artifact adopting the hollow-out craft, and is a geo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f which the artistic value cannot be neglected. Hollow-out embroidery and decorative pattern design are the two principal features of boyunzi. The distinguished beauty embodied in the ideographic, form and function represents the aesthetic implications of boyunzi.
Key words :folk culture in the northeast; boyunzi; hollow-out embroidery; decorative pattern design; aesthetic implication
Internet :.cn
东北民间镂空绣工艺是中华民间手工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拨云子是镂空绣工艺中的一种。拨云子主要是人们采用镂空绣工艺缝制而成的手工艺品,在过去东北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如在衣帽、门帘、苫被帘、窗帘、枕顶和坐垫等日常用品上几乎无处不有,它深受关东人的喜爱和推崇,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的代表性和研究的艺术价值。(图1)
东北拨云子工艺的兴起,可以追溯到清代中期,距今已二百多年的历史。当时,满清政府开禁东北地区,汉族、蒙族、回族和朝鲜等民族的居民陆续集聚,随之手工刺绣艺术也流传到东北地区。最初的拨云子工艺主要借鉴了外来居民的故乡风格,后来经过各地工艺的技巧融合和完善,以及各民族审美情趣的相互熏陶和浸染,就逐步形成了拨云子这种既有中原、江南等地区刺绣技艺特点,又有浓郁的东北民间的工艺特色的民间手工艺术。
拨云子制作群体主要是妇女,尤其以年轻姑娘为最多。那时,东北女孩从十几岁就开始要苦练做针线活,苦练拨云子、刺绣等女红的技能。能够飞针走线、描龙绣风被视为心灵手巧且能操持家务的标志。她们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从没有接受过色彩、图案等艺术方面的系统教育,而只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淳朴的理解来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拨云子彰显了东北人昂扬向上的性格,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展现了典型的东北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它是农业生产劳动的结果。
一、拨云子的工艺特征
拨云子工艺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它是关东人将自己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审美体验的艺术创造。拨云子工艺有两个特征,即镂空贴绣与纹样图案。 镂空贴绣的图案造型都是以剪纸形式的再现。绣制中通常采用家纺黑(蓝)白两块布,以白布为底,将花样描绘到黑(蓝)布上,然后按花纹修剪孔洞,用不同的方法贴绣在白布上,形成多种图案的整体造型,线条流畅,粗细匀称,色彩分明,虚实相衬,富有情趣。使整个绣面变得生动、精美,更具有整体感、对称感和立体感。(图2)
拨云子的花纹图案,构图丰富,由多个深含寓意的大小图形有规则地组合而成。从整个纹样来看,面构图严谨,疏密有度,既有局部的构图美,又有整体布局美。有的还把动物、植物的图案赋予深刻的象征意义,委婉表意,凸显人文情怀。(图3)
二、拨云子的美学意蕴
拨云子工艺经过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它融合了制作者对生活的情趣感悟和对美好愿望的理想追求,这种美感的表现形式,已经大大超出了直白明了的再现艺术美的形式,具有耐人品味的美学意蕴。
表意之美。拨云子图案纹样极富神奇色彩,具有久远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最常见的是动、植物图案。主要有蝙蝠、蜜蜂、蝴蝶、鱼、等。蝙蝠谐音为百福,表达祈福、多福之意,还有龙凤图案中的龙男凤女的象征,标志着祥和吉顺,反映了对中华图腾的真诚崇拜。植物图案主有是牡丹、荷花、青竹等。牡丹国色天香,代表荣华富贵,青竹寓意生机盎然、节节高升。还有文字图案,比如“福、禄、寿”“新婚快乐”“百年好合”以及“一帆风顺”“一路平安”祝福的字样。也有抽象符号图案。如心形、三角形、方形、十字形和万字形等等。心形象征忠贞爱情,方形寓意端庄刚正。由此可见,每个拨云子工艺品都寄托了人们美好的精神诉求。(图4)
形式之美。 黑(蓝)色的线条与白色的底布完美结合,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虚实相生”的原则,表达了大千世界的形式美。它的线条流畅、清晰、均匀,在规整中富于变化,以动静结合、曲直交错的流动变化,达到了整幅绣面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的艺术效果;凭借它的刚柔、明暗表达万物的形态与生命内涵,传递出人们心中的美好灵性和物体的美学意韵,使人们在欣赏中,享受到舒柔轻快,庄重严谨、对称均衡、和谐统一的形式之美。 (图5)
功能之美。拨云子工艺品是伴随着人们生存、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满足于日常生活需要,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在当时每家都有镂空贴绣的衣帽、门帘、苫被帘、窗帘、枕顶和坐垫等日常用品。拨云子主要是女孩出嫁的陪嫁品,又是难得的馈赠亲友的礼品,借此表达祝福,成为承载特殊文化意韵的手工艺佳品。
中国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许多造型都是主观地随意创造的,并不遵循客观事实的物象,更多的是通过夸张变形的创造手法使造型特征更加生动、有趣,达到视觉上的直观,这种手法不同于西方标准比例的造型概念,而是更为突出物象最典型的特征,使艺术特征和形式感更强,从而表现物象的内涵与本质,使人一目了然。如民间美术中的面具造型大多都是通过人们的主观想象,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对面具加以夸张变形;又如皮影的造型,身体四肢以夸张和变形的手法使得造型的形式感更强烈,非常形象地阐明了夸张与变形是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的重要特征之一。现代陶艺家将这一重要特征运用到现代陶艺创作中,可以开启陶艺家创作的思维空间,增强“以变求新”的创新能力。如吕品昌的陶艺作品“阿福系列”(见图1)并没有停留在纯粹形式的探索上,其形式因素的意蕴化和民族化是他创作语言探索的目的和关注的重点。“阿福系列”是从无锡惠山的“大阿福”作为创作的原形,但是吕品昌没有直接去表现传统的吉祥如意,而是利用陶艺泥性的柔软性、延展性和可塑性,最大程度地夸大了民间美术中的阿福造型的扩张感和饱满感,从肥胖的造型语言里体现作者对民间美术以夸张为主的造型多样性这一特征的重新诠释,在形式语言上让人感到一种和谐和饱满的美学追求,合乎逻辑地开发出陶艺语言的表现潜能。由形式意趣上流露出幽默和喜庆,使“阿福系列”看上去颖异而又亲切、陌生却又熟悉,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感。
寓意丰富的象征性
在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中,广泛地采用象征性的艺术手法,将一件事情或一组物体表达出美好吉祥的意义,始终遵循着祈福求安的创作思路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和情感,这是因为中国人在感情的表达上含蓄内敛,不会将内心感受直接外露,所以往往采用寓意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如“并蒂莲”隐喻夫妻恩爱,“桃、灵芝”寓意长命百岁,“石榴、葡萄”寓意多子多孙,这些都蕴含了传统民间文化的吉祥寓意,也是民间文化中最常用和最为大众所接受的一种方法,并且表现得淋漓尽致。如陶艺家姚永康有着扎实的雕塑基础,并熟知瓷泥的禀性,对泥性掌握拥有深厚的功力,他的陶艺作品“世纪娃”(见图2)吸收了民间刺绣和民间面花捏塑中的娃娃、莲子、麒麟等象征寓意符号,通过泥性的写意表达暗喻着人们对生命的崇拜,把民间美术的精神、形式语言沉浸入自己的审美心灵之中,创作了具有浓郁乡土、自然气息的作品。作品采用了泥片卷曲和手工捏塑成型相结合的塑造方法,即注意了形象的变化,又注意了泥条、泥片之间的皱折疏密变化,表现出随意、自然的艺术风格,创造性地再现了民间美术中寓意手法的精髓,也寄托了现代人对生命繁荣、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
概括和对称性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推动科学发展面临的任务也有所区别。只有从本地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真抓实干,才能有效推动科学发展。__省__市__区是一个古城区,土地面积有限,自然资源匮乏,但文化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近年来,__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推动科学发展必须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充分发挥文化的重要作用。
坚持文化立区,增强发展动力。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__区提出文化立区的发展战略,制定了文化__行动计划,积极打造文化__品牌,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力。具体措施是:以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为龙头,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提升传统服务业的文化含量,大力发展以智力、创意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商贸等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提升文化品位,优化发展环境。实现科学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如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__区立足于文化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的优势,坚持从提升文化品位入手,注重在城区改造和建设中融入文化内涵,在城区管理中注入文化因素,努力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良性互动的氛围,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城区改造和建设中,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累计投入上亿元资金用于改造和建设一批重点基础文化设施,既保护了古城风貌和格局,又拓展了其功能和作用;在社区综合整治与背街小巷改造等工程中,利用设置文化标识、增加文化元素等形式,彰显人居环境的文化特色;在城区管理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平安综治等工作的数字化、网格化,提高城区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推进文化惠民,共享发展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目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围绕这一目的,__区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努力让广大市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构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为广大市民搭建交流平台、提供活动场所;成立__艺术团、爱之声合唱团、吴门艺术团、蒲公英艺术团等文化团队,举办__文化艺术节、社区文化节、民俗文化节等文化活动,吸引市民广泛参与,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关键词]春节;传统节日;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2-0042-02
民俗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民俗学是一门综合学科,以城乡民间生活为研究对象。就民族而言,这门学科既研究文明民族的民间生活,也研究后进民族甚至原始民族的民间生活。狭义的民俗学概念有四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认为民俗学只对远古遗留下来的信仰、风俗、传统加以研究,第二种认为民俗学仅以研究文明民族的民间生活为限,第三种认为民俗学只研究民间生活中的仪式、禁忌,第四种认为民俗学只以民间口头文学为研究对象。国际学术界逐渐趋向广义民俗学的科学研究,认为民俗学是研究整个民间生活和文化的科学,它既研究民间的精神生活,也研究后进民族甚至野蛮民族的大众生活与文化。这样,民俗学的概念越来越摆脱了民俗学形成前身或者早期各执一端的偏狭倾向,成为与其他社会科学可以并驾齐驱的独立学科。
民俗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岁时节日与信仰习俗,其中岁时节日包括农事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和庆贺节日。中国农历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属于庆贺节日的一种。春节寓意辞旧迎新,是一年到头喜庆丰收、预示来年吉祥如意、迎喜接福的节日。在这个节日中有很多有意义的和重要的民俗事项,在各个方面都显示或喻示着民俗学的研究范围。
一、信仰民俗
春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民俗传承类型,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春节中有很多信仰民俗事项,除夕这一天,即农历旧年的最后一天,家家户户要贴对联、福字、门神、财神和各种民间剪纸等。对联的内容通常是有关好运、平安和发财的;“福”字通常要倒着贴,表示福到家了;而门神会给家人带来出入平安的吉兆,财神是老百姓信仰财运会降临到家里;剪纸大多是有关五谷丰登的,这是人们希望来年有好的收成。这一天还要献祭,就是给已故的亲人烧香纸,洒酒、放食等则与人们对鬼灵的信仰有关,保佑他们在阴间平安。
二、文化民俗
民间文化娱乐活动包括说唱歌舞以外的民间游戏、表演、竞技等活动。春节期间,中国南北方各地有着不同的民俗,给新春增添了喜庆和祥和。北方春节民间游艺活动有扭秧歌、打腰鼓、踩高跷等;南方春节民间游艺活动有逛庙会、耍狮子、舞龙,有的地方还有赛龙舟等。总之,这些春节游艺民俗以流行在民间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或者自发参与的形式为标志,构成了春节作为传统节日的一道大餐,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三、经济和社会民俗
经济民俗主要包括物质生产民俗和消费生活民俗。春节期间,在邀请亲朋好友摆宴席时,桌上的盘碟数目、菜肴名目花色等,都有祝福新年好运的意义。春节前的腊八粥和除夕辞岁的饺子象征着平安,正月十五的元宵则代表着团圆和美满。另外,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敬酒的礼节等,也都反映了春节期间长幼、男女祈福避讳的关系礼节。而春节的社会民俗是指在春节期间,走亲访友都以食品、酒类为主要礼品,这些礼品的赠答往来,是重要的民俗事项。这种春节送礼的习俗在民间很流行,人们通过这种往来,维持着亲族、邻里和朋友之间的社会关系。
通过以上对春节各民俗事项所体现和象征的民俗学研究范围和内容,可以看出春节这样的传统佳节在中国人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民俗特征。
其一,传统性。春节这一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庆祝丰收、喜迎新年的最重要节日,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下,春节的民俗历史面貌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保守状态,但其基本形式和内容沿袭到了现代社会,从而深印在广大中国人民的心中,具有很强的历史性。从古至今,按汉族、蒙古族、满族习俗,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便进入过年,汉、满族称这一天为过小年,全家要团聚饮宴,接着就是房屋大扫除、床褥的洗换、准备新衣等,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紧接着的三五天就是每家准备年货的日子,其中包括生熟肉、蔬菜、水果、烟酒、糖果的准备,以便家人在春节来临之际食用和迎接亲朋好友之用。到了除夕之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沉浸在欢乐、祥和、幸福的气氛中。等到12点,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到处都是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五彩缤纷的礼花,将整个黑夜照耀得五彩斑斓、花团锦簇。此时,全家人开始准备包饺子和做元宵,以便在新年的早晨吃。饺子象征着平安,而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大年初一早晨,就有亲朋好友来家里拜年,有的晚辈给长辈拜年要下跪、磕头,此时长辈要掏出压岁钱,并说一些祝福的话。大年除二、除三以后就是走亲访友的日子。总之,人们都是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
其二,地方性。民俗的地方性是指民俗在空间上所显示出的特征。这种特征也叫乡土特征,即民俗因不同的地方而表现出的差异性。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正是民俗具有地方性特征的很好说明。春节就因各地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不同而表现出地域风情的差异和庆祝方式的不同。在中国北方,每家每户在新年的早晨要吃饺子和长寿面,预示着平安和幸福;而在南方,人们通常吃元宵,预示着团圆。就算在同一个区域,人们庆祝新春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在我国东北地区,大年初一这一天有扭秧歌、打腰鼓和踩高跷等民间活动;在华北和西北地区,主要是唱戏;在南方沿海地区,如福建和广东等地,有逛庙会、烧香拜佛、耍狮子和舞龙,有的地方还有赛龙舟等活动;在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人们去赶集和看灯会等。春节民俗活动地方性特征的形成,与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生产发展及社会风尚的独特性有关,但从总体看,都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喜庆,预示着吉祥、发财和安康。同时,这些春节民俗的地方性特征并非彼此孤立,而是交叉联系、互为补充,组成了内容丰富、表现多样的春节民俗。
其三,传承性。民俗的传承性是指在发展过程中,民俗显示出的具有运动规律性的特征。对民俗事项的产生和发展来说,这样的特征应该是主要特征,并且具有普遍性。春节作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喜庆丰收、迎喜接福的最重要节日,民俗内容以其合理性赢得了广泛的认同,并世代相传。腊月二十三的扫尘、洗尘和吃腊八粥,除夕辞岁的年祭和吃团圆饭,晚上看春节联欢晚会和放鞭炮,大年初一的拜年,正月十五的元宵灯会和吃元宵等,都是沿袭了千年以上的岁时习俗,标志着该节日的主要内容和形式都被沿袭下来。又如除夕这一天,中国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要到家中已故亲人的坟前烧香纸、洒酒食和放炮等,如果是晚辈还要给他们磕头,说一些保佑的话,也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过个年。所有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春节所具有的民俗传承特征,即使春节的某些民俗事项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但也可以找到这种传承特征所显示的继承和发展的脉络。
其四,变异性。民俗的变异性是指民俗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甚至在不同地区的传播,其内容和形式发生的改变。民俗的变异和民俗的其他特征――传承性、历史性和地方性有着紧密的联系,标志着民俗事项在不同历史、不同地区的传承出现种种变化。春节作为中国人民最大和最重要的节日,其内容和形式在保持其原有的基本特征的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发生着变化。如今,许多家庭在除夕晚上不是在家里吃团圆饭,而是到酒店定餐,这样既省时又省力;有的家庭还通过到外地去旅游观光的方式来庆祝春节的到来,让新春的喜庆陶醉在异地的美景之中。大年初一,人们的拜年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采用电话拜年、手机短信来相互祝福等。这些春节民俗事项的巨大变化,与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同时,这些春节民俗的变异也对整个节日民俗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得春节的许多民俗事项推陈出新、删繁就简,让民俗中许多事项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从落后走向进步,从愚昧走向文明。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2]乌丙安.民俗学原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杨.社会学与民俗学[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6.
【关键词】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传承;北宋汴京
引言
汴京(开封),在北宋时期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纷纷再现了北宋汴京的盛世况景。宋代体育是宋代风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1〕。民俗体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综合的历史形态,民俗体育文化既是现代体育的基础,又是现代运动的补充,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不可缺少的精髓部分。在民俗体育学中所关注的,正是这种民俗体育。而古老的北宋汴京所蕴含的民俗体育文化则充分证实了这一点。《体育科学词典》将民俗体育界定为“在民间风俗或民间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
态”〔2〕。借鉴民俗体育的定义,笔者将北宋民俗体育文化定义为,是在北宋民间风俗活动或生产生活中产生,依托多种需要发展起来的,在北宋汴京流传的与竞技、娱乐、健身、休闲、表演有关的活动形式,它既是一种民俗生活的丰富,又是一种民俗体育的创新。为此,笔者参照项群理论,大致将北宋民俗体育活动分为民间竞技体育和民间休闲体育两大部分,使北宋综合的民俗体育形式以一个现代的民俗活动体系呈现,古为今用,以促进现代体育活动的繁荣发展。
1 北宋汴京民俗体育活动
北宋时期由于封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使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古代体育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随着市民文化的兴起城镇的繁荣,推动了以娱乐健身为主体的体育活动的发展,古代体育在北宋得到创新与发展,传统的体育形式进一步深入民间,开展得更为普遍〔3〕。
1?郾1?摇民间竞技活动
根据定义理解,民间竞技活动是指在民间举行的各种形式的赛力、赛技巧和赛技艺的活动〔4〕。而经过了千年的传承演变,到了北宋时期,这些民间竞技活动已经脱离了单纯娱乐表演的初级阶段,逐渐形成了具有完整规则的竞技体育项目。但此竞技非彼竞技,北宋活动项目的演化使其娱乐功能并未减少,反而在竞技的同时大大加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使其活动流传更为广泛。如蹴鞠、女子马球、捶丸、举石锁、投石射箭、水秋千、冰嬉、争标竞渡、马术、赛马、相扑、拳枪术套路等活动,演变至北宋都有其各自的创新与发展。
首先是极具代表性的蹴鞠活动,其发展到北宋就有了专门的竞赛场地,名为鞠城,球门两厢对应,两边队员相对进攻,进球为胜的单球门间接比赛,它是由双球门竞赛演变而来的,主要用于为朝廷宴乐和外交礼仪竞赛表演。进行间接对抗比赛时,中间隔着球门,球门中间有两尺多的“风流眼”,双方各在一侧,在球不落地的情况下,能使之穿过风流眼多者胜。而无球门的散踢方式称作“白打”,历时最久,到了宋代白打场户仍然很流行〔5〕。同样是球类运动的还有马球,又称马鞠,是一项骑在马背上用长柄球槌拍击木球的运动〔6〕。游戏者乘马分两队,手持球槌,共击一球,以打入对方球门为胜。这种“马球”在当时称为“大打”。唐代把此运动用于军中,以此加强军队战斗力,但是作为军事训练的马球,在北宋时期是衰落了,这种衰落,和北宋的军事战略有关。此后,作为娱乐活动的女子马球,在皇宫中却一直继续,宋徽宗对女子马球的发展推广卓有成效。
另外,捶丸(Pelletwhacking)这一项目与现在的高尔夫非常相似,故被中西方体育史学界喻为“中国高尔夫”〔7〕。捶丸项目是在地势起伏有变化的旷地上画一球窝,并分别以离球窝数十步到百步为距挖一定数量的球窝,球窝旁竖彩旗为标志,球窝中放有锦囊,进球后一提便可把球提出。英国人说捶丸出现在元朝,其实最晚至北宋末年捶丸运动已经发展得很有规模了。元朝宁志老人曾写过一本专门论述捶丸的著作《丸经》,其中明确记载“至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相比较,其活动形式与如今的保龄球极为相似的还有“打瓦”(targetedtile-piecesthrowing),它在宋代也是一种投掷形式的活动,由古之击壤(targetedwood-stickthrowing)演变而来。现在也称投衙役,是由多人参与的竞技性投掷游戏,它不仅可锻炼敏感的击敲技能,而且也能锻炼奔跑能力。它较投掷木块或砖瓦要复杂些,而且更有趣。
在宋代,也出现了石制的举重器具,如石球、石墩,其活动名为举石锁(stone-locklifting)。石质的举重器可以随地取材,并可随意制成各种形状,既方便又省钱,对广泛开展举重运动有许多好处。《水浒全传》中有一段描写武松在安平寨举石的事,既表明了北宋举石的方法,又反映了北宋举石运动开展的情况。武松这一撇、一掷、一接的举石方法,正是我国民间的举石动作,直到今天,民间的举石锁活动还保存了这几个动作。相比,射箭投石(Bowingandthrow-stone),是类似射击的一种活动技能,由于在军事和狩猎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历史上更受人们的重视。从唐代到宋代,整个射箭在民间更为普及,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在当时的河北一带,民间组织的“弓箭社”就有六百多个,参加的人员有三万多,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专业运动员组织了。投石是作战中一项很重要的技能,《水浒全传》中的张清,“善会飞石打人,百发百中”。而鞭技也是从古代兵器演变过来的一种技能,鞭长6米,重10斤,挥鞭者双手挥鞭,百发百中。
摔跤也是宋代宫廷宴会娱乐的压轴节目,发展至北宋,在汴京“瓦子”的各种娱乐表演项目中,相扑表演是最受欢迎的,相扑艺人也是各种表演艺人中最多的〔8〕。宋代的史料上称摔跤为相扑,也有称为角抵(ancientwrestling)的。那时的相扑可以使用拳脚,有时也会发生死亡事件,但比赛中多半还是以摔、绊等技巧,把对方摔倒取胜。《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浪子燕青也是当时的一位摔跤好手,《水浒传》中还描写了一场他的“相扑”比赛,那场比赛,在当时可以算是盛况空前。
此外还有一些表演类的活动,如抢金鸡(snatch-the-goldenpheasant)。在宋代“金鸡竿”盛行,即把竿子竖立在地上,和底座演员头顶上晃动的竿木大不相同,表演时用不着小心翼翼,担心竿木倒下,因此演员是以勇猛的姿态忽上忽下,开拓了竿术技艺的新天地。北宋的“抢金鸡”是从唐代“缘竿技”发展创新而来,但与前者不同的是,“抢金鸡”是多人比速度的缘竿,增加了节目的观赏性。在北宋,马术(Equestrian)也极具表演性,骑士的动作甚为潇洒,他们的一些招式至今仍是马戏骑士的基本动作。比如马戏开始前的准备动作,空手出马与在马背上麾旗出马,两种不同的出场方式等。发展至北宋,马上射箭也出现了两种,其中一种叫“拖绣球”,前面骑士把一只由红带子系着的红绣球扔在地上,另一头用手拉着,纵马疾驰,后面的骑手骑马追赶,张弓射绣球,技艺高超的骑士左右开弓,马尾巴迎风抖擞,这时壮士纵身飞奔,追上快马,用手拽住马尾飞身上马。
在宋代,游泳运动得到了创新发展,并创造了丰富的水上体育运动文化〔9〕。水秋千(waterswing)是水上杂戏的重要内容,出现于北宋中后期,是北宋汴京最为重要的跳水活动。据《东京梦华录》中描述,秋千分别架设在两只船上,在鼓笛的伴奏声中,表演秋千者即跳水运动员,在竖立着高高秋千的“画船”上,荡起了秋千,越荡越高,一直把秋千荡到与秋千架相平,才猛地双手脱开秋千绳,纵身飞向空中。动作惊险,姿势优美。另外水球活动,则是参与者用陆地上所踢的气球,在水中用手轮流抛掷,以距离远近定输赢。宋徽宗还特赋诗一首:苑西廊畔碧沟长,修竹森森绿影凉。戏掷水球争远近,流星一点耀波光〔10〕。诗中未标明是北宋汴京的金明池,但这一“水球”竞赛,显然是在金明池的水上体育运动场所开展的。同样,据《东京梦华录》记录,北宋时,每到清明节前后,汴京金明池都会举行龙舟赛。宋代画家张择端绘有《金明池夺标图》反映了北宋汴京的龙舟竞渡(Dragonboatrace)活动。发展至北宋的龙舟在“争标”之前还有精彩的龙舟花样表演,可谓标新立异。先是龙舟花样表演,分为“旋罗”“海眼”“交头”等花样〔11〕。
与水上活动相得益彰的还有冰嬉(ancientskating),即在冰上进行的冰雪运动(snowandicesports),包括速滑、花样滑冰(figureskating)、滑雪、打冰嘎、拖冰床、冰上蹴鞠等。最初的滑冰是人站在“竹马”(“bamboo-horse”)上,手持木棍撑地滑行。而后,在北宋得到创新,出现了冰床,即数人坐在木板上,一人拉动木板在冰上滑行。
除此之外,在枪、拳术(Chineseboxing)的武术套路中,枪在宋代战场上使用广,种类多,在兵器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12〕。《水浒传》中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就善于使枪,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最有名的也是枪法,其枪术在保卫国家和军事训练上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宋代,随着中华武术的日渐丰富,其中拳术套路日趋成熟,主要表现为形成了具有各种风格和技术特色的流派。而围棋(Go)和象棋(Chess)则是我国古代人民所喜爱的娱乐活动,但由于棋类活动具有竞赛的特点,国际上把它也列入体育竞赛之中。宋代从皇宫到市井,尤其是士大夫阶层,围棋、象棋成为一种雅玩,一种智力与才学的较量,也是一种心理交流的特殊方式。
1?郾2 民间休闲活动
休闲体育是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和愉悦身心为主要目的、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体育活动〔13〕。体育属于文化范畴。文化是上层建筑,当然受制于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经济基础,又反过来为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经济服务〔14〕。因此,北宋汴京的经济繁荣决定了其民俗休闲体育文化的丰富多彩。从《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看出,北宋京都地区繁荣安定,其民俗休闲体育活动规模盛大而繁华。在北宋民间,市民通常把春游、放风筝(kiting)、荡秋千(swing)、踢毽子(shuttlecock)、鞭陀螺(spinning)、打瓦、推铁环(iron-hooprolling)、跳长绳、垂钓(angling)、抖空竹(spinhollowreels)、抖鞭子(jerkwhip)等作为平日或节庆里的休闲娱乐活动。此外,北宋的社团组织也有许多,如弓箭社、齐云社、锦标社、角抵(ancientwrestling)社等,还有“舞队”经常为节庆组织表演活动。宋代的杂技是宫廷宴会不可缺少的节目,这些杂技艺人都是市井的演员,内容如踩高跷(stilt-walking)、跑旱船(lang-boatrowing)、顶竿技艺、舞龙舞狮、盘鼓以及一些民间绝技,如气功喷火、上刀山钻火海等,而北宋汴京民间习武活动也多与娱乐表演相结合〔15〕。由此可见,在北宋汴京许多传统的体育活动融传统与创新于一体,倾向于娱乐休闲、观赏与体验。
2 北宋汴京民俗体育项群分类
民俗的内容包罗万象〔16〕。一个城市的民俗文化是根据其市民的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等方面综合产生的,民俗体育文化亦是如此。北宋民俗体育文化,其表现形式错综复杂,其交叉性活动类型使我们不能只使用一元的项目种类或民俗文化表现形式去片面地研究这一多元化的民俗体育活动。因此,笔者采用项群理论中的竞技能力主导因素为分类方法,归类分析北宋汴京民俗体育的项群文化,使其现代创新方向能够更为明确。
2?郾1 体能主导类
体能主导类在民间竞技活动项目中又可分为快速力量性、速度性、耐力性三个项群。快速力量性项群指的是田径项目中具有快速爆发力的体育项目,它们以瞬间爆发力出手使重物瞬间举起或快速出手使目标投到更远为主要特征,表现此特征的北宋民俗体育项目有,举石锁、打瓦、捶丸、水球等。速度性特征是以突出速度使比赛获胜的项目,如北宋以时间征服距离为主的项目,如速滑、赛马、竞渡争标、抢金鸡。耐力性则指的是中、长距离和超长距离运动的项目,它们主要表现坚强的意志力和承受超人负荷量的能力特点。关于北宋长距离耐力为主的民俗活动,资料还没有明确的显示,但宋代有信使,跑步送信,一天上百里,其运动形式相当于现在的马拉松,可见耐力非凡。
2?郾2 技能主导类
技能类项目不但对运动素质,而且对运动技术、技巧的要求都很高。技能类也可分为表现和对抗两个类。前者包括准确、难美两个项群的项目,后者包括隔网对抗、同场对抗、格斗对抗三个项群项目〔17〕。
2?郾2?郾1 表现类
北宋时期的表现性体育项目也同样可分为表现准确性技能和表现难美性技能,其中表现以准确完整运动技术的准确性项目有凸显精准度的射箭投石、有现代高尔夫之称的捶丸、可百发百中的鞭技,以及速度与准确并存的马上射箭等。而表现难美性,即完成高难动作的同时又充分展现人体优美的运动能力的项目,有北宋的跳水运动水上秋千,基于“缘竿”技术的顶竿艺技,冰嬉中的花样滑冰,无球门的单人“白打”蹴鞠,“瓦子”里以表演性质的相扑、武艺,以及马术、踢毽子、龙舟等花样表演。
2?郾2?郾2 对抗类
北宋汴京民俗体育活动中的对抗类项目也可分为隔网对抗性、同场对抗性和格斗对抗性三种,表现运动者在各种条件下直接对抗的能力。以身体不直接接触为特点的隔网对抗性项目,在北宋时期,有场地中间隔球门的单球门间接蹴鞠,特征与其较为相似。另外,笔者暂且将以心智较量为主要拼杀力量的棋艺项目归为此类。而以身体有直接接触,以拼抢争夺为特点的同场对抗性项目,有北宋盛行的女子马球,以及逐渐削弱的双球门直接对抗性蹴鞠项目等。北宋以格斗竞技为特点的格斗对抗性项目,有《水浒传》里的竞技性相扑,北宋得到形成与发展的武术,如拳术、枪术、散打等。
3 结束语
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18〕,自2009年“全民健身日”诞生与“全民健身条例”颁布并实施的开始,中国全民健身事业蒸蒸日上,体育也实实在在地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更标志着中国未来已经真正开始迈向体育强国的行列。而在今时,民俗体育作为一种大众的体育健身活动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广泛而又深厚的民间基础。因此,研究和开发利用民俗体育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然而给民俗体育注入现代性、创新性内容,则是使民俗体育作为人们体育生活方式推广的重要形式,使其在继承优良民俗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与实践。在理论研究方法上,宜采取交叉性、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把握民俗体育活动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军平?郾浅谈两宋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体育文化的嬗变〔J〕?郾产业经济,2009(2):237?郾
〔2〕王铁新,常乃军?郾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综述〔J〕?郾体育文化导刊,2009(10):133?郾
〔3〕崔乐泉?郾图说中国古代体育〔M〕?郾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2-5.
〔4〕郭泮溪?郾民间游戏与竞技〔M〕?郾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4.
〔5〕门丽?郾宋代蹴鞠的文化性和时代特征〔J〕?郾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1):28-29?郾
〔6〕侯彦喜,刘英,梁留科?郾宋代开封体育文化研究〔J〕?郾开封大学学报,2008(1):21?郾
〔7〕刘秉果,张生平?郾捶丸(中国古代的高尔夫球)〔M〕?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0-20.
〔8〕周宝珠?郾宋代东京研究〔M〕?郾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1-8.
〔9〕宋旭?郾宋代的水上体育运动〔J〕?郾体育文化导刊,2008(6):113?郾
〔10〕魏有为,张瑞江?郾从宋诗词描写中看宋代体育文化〔J〕?郾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7(12):31?郾
〔11〕〔宋〕孟元老,等?郾东京梦华录(外四种)〔M〕?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11-25.
〔12〕王俊奇?郾中国唐宋体育史〔M〕?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6-15.
〔13〕周兵?郾休闲体育〔M〕?郾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0:1-12.
〔14〕储建新?郾《清明上河图》与宋代休闲体育〔J〕?郾体育文化导刊,2009(5):87-88?郾
〔15〕石展望,马爱民?郾古都与武术文化〔J〕?郾《体育文史》,2001(4):50-51?郾
〔16〕柯玲,邵荣?郾中国民俗体育学探略〔J〕?郾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6):761?郾
【关键词】蒙古族图案 当代陶艺创作 民族特征
蒙古族图案是传统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任何时候,民族艺术特别是少数民族艺术都会对当地的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艺术创作是最好的媒介之一,同时也是艺术创作者肩负的责任所在。
一、蒙古族图案概述
图案,蒙语统称为“贺乌嘎拉吉”。美好的幻想、艺术的夸张及对生活的真实描写,是蒙古族图案的主要特征。因为盘羊的犄角卷曲好看,所以一般类似犄角形卷曲纹样称为“乌嘎拉吉”,而其他类型纹样称为“贺”,随着日用工艺品和图案艺术的发展,人们把一切器物的造型设计和各种纹样都称为图案。所以,图案就是一切器物的造型和一切器物的装饰的平面设计图。①蒙古族图案作为一种“资源”的存在,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肯定。这种确认不仅是出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而且关系到人文精神的构建。作为研究蒙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资源特性与价值也越来越被人所关注,并不断地从诸多方面进行阐述。在陶艺创作中,恰是要对蒙古族“乡土情结”赋予新的内涵与美学思考。借鉴蒙古族图案,势必是想要表达其所代表的民族特征以及彰显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根本特质和内在的规定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挖掘蒙古族图案这一传统文化的审美文化资源,将其运用于当代陶艺创作的目的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蒙古族图案在当代陶艺中的借鉴
当代陶艺是以陶瓷材料为媒材,以当代艺术或主流美术的美学和创作观念为元素的一种以雕塑形式为主体的新颖艺术。它不是一个时间上的界定,而是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情感的宣泄、个性的体现和观念的展示。作为传统文化,蒙古族图案元素出现在很多艺术作品中,但是能够真正理解、运用这一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其民族性,乃至其蕴含的深刻民族精神的艺术家却不多。在创作中,基于艺术家所处地区、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思考与认知意识等方面的原因,包括对民族艺术、民族美学在内的民族文化,在广泛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往往较易产生各式各样的文化落差。如何正确地借鉴、继承和发扬蒙古族图案元素这一传统文化,如何在以陶瓷为媒介的当代陶艺创作中更好地传承这一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当代陶艺创作一定要挖掘民族本身的形式语言和创作思路。只有回归到当代生活和民族文化的现实中,才能有真正富有民族特征的作品问世。内蒙古大学教授宋生贵在《“和而不同”的生命机制――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思考》中指出,对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少数民族艺术不光是相适的,而且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样必然可以突破地域、语言等方面的局限,在激活和保持本民族艺术个性特质的基础上,更大程度地实现民族艺术在文化生命意义上的有效增值。②近期,在内蒙古地区的陶艺创作中,有很多展现民族性的作品,一些是具有继承与创造的,也有一些并非真正的传承,只是古董式的印刻,没有体现出内蒙古地区民族性的根源所在。像徐悲鸿画的马,用水墨画的技法,西方绘画的透视法,加之对在逆境中不气馁、不屈服的民族性的把握,才画出了他的骏马形象,正因为这一形象根植于民族原型,所以才能获得观者,尤其是那个时期的中国人的广泛认同。③
蒙古族图案在陶艺中的运用会使作品具有极强的装饰感,在审视一件作品时,要从探寻装饰艺术这一传统文化思想的发生与发展介入,思考其本质、特征的形成脉络。蒙古族图案是蒙古族文化的本源与精髓,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与内容丰富了人类的视觉文化,对内蒙古地区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日本民艺理论家、美学家柳宗悦说过:“真正的创造,并不是对传统的否定,相反,是在肯定传统的基础上去谋求健康的发展,使传统的精神得到更深的活用。”④
三、地域文化对创作者的影响
民族性与艺术创作有源与流的关系,艺术家的创作需要深刻理解本土文化的内涵、实质,熟悉民俗艺术、民族传统文化,包括种族、语言、特定人群等。内蒙古是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有鲜明的北方民俗文化及民俗符号,这些原始生态艺术不具有普遍性和鲜明的时代性,但民族特征明确,值得探索和研究。然而继承和发扬一定是取精华、弃糟粕,尽管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与体系不是恒定的,但并不是所有作品只要贴上蒙古族图案的标签就能展现民族精神,就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作品在表达新颖的现实思想时不能牵强附会,艺术作品的和谐应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敬畏。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必须从一而终地把握作品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的契合与统一。要在表达个人内心时注重自我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对艺术符号进行再创造。
蒙古族图案是游牧民族留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艺术创作影响深远。然而,任何借鉴与模仿都需要创作者发自内心的探寻、思考、斟酌与审视。任何接受的前提都应该是包容、大度的,艺术创作也是同样的道理。优秀艺术作品的产生需要有传统文化的深度,也要有不断创造的广度,才会有民族精神的实质注入。
注释:
①阿木尔巴图.蒙古族美术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②宋生贵.“和而不同”的生命机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思考[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4(1).
③王峰.浅谈现代陶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J].科学之友(B版),2009(9).
1.神仙文化。据唐朝元和名相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登州•蓬莱》记载:“昔汉武帝于此望蓬莱山,因筑城,以蓬莱名之。”汉武帝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巡幸至此,寻访神山不遇,于是筑起一座城,冠以“蓬莱”,从此便有了“蓬莱”这一地名。可见从蓬莱诞生那一刻起,就与神仙文化密不可分。在苏轼的《登州海市》中,“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映射的便是海市蜃楼的奇景与神仙的传说。蓬莱的神仙文化可以归结为以蓬莱阁、八仙和海市等为代表,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力量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2.精武文化。蓬莱的精武文化以戚继光和蓬莱水城为代表。戚继光是山东蓬莱人,明代的抗倭名将,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军事家,伟大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是公认的将蓬莱精武文化发扬光大的第一人。在戚继光的《韬铃深处》中,“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便将其保家卫国、淡泊名利和向往和平的情怀展现的淋漓尽致。蓬莱水城是中国明清时期重要的军港要塞,在山东省蓬莱市城北崖山下。蓬莱水城整体呈现不规则的长方形,有“断崖千尺,下临天地”之势,它的水门、防浪堤和城墙炮台等海防与海港等建筑保存较为完好。蓬莱的精武文化可以归结为以戚继光故里和蓬莱水城等为代表,体现出爱国的凛然正气。3.港口文化。蓬莱港位于山东半岛的最北端,黄渤海的交界处,与日本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据《竹书记年》中记载,在中国的夏、商、周时期,蓬莱的海航业开始逐步的发展起来。早在新石器时期,登州的海航活动就日益兴盛,根据在登州古港外打捞出土的古代文物的制作年代来看,在新石器时期的登州一带,已经有了较高的造船技术。考古发掘的成果表明,在辽东半岛、朝鲜和日本等地均有史前胶东半岛的文物出土。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当时海航业的发展程度之高,为登州古港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代文人苏轼在担任登州知州期间,其所作的《登州如还议水军状》中有记:“登州地近北虏,号为极边,虏中山川,隐约可见,便风一帆,奄至城下,自国朝以来,常屯重兵,教习水战,旦暮传烽,以通警急。”可见当时的登州古港无论在经济还是军事上,都有极其最重要的地位。蓬莱的港口文化可以归结为以蓬莱港为代表,体现出古登州对外开放航运的兴盛。4.海洋文化。作为沿海城市的蓬莱,其依托海洋而形成的文明具有自己独特的意识形态和独特的文化,必然衍生出许多与此相关的产物。蓬莱是中国9个沿海城市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海上丝绸之路项目的唯一北方港口城市,足见蓬莱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里的重要性。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推动着海上贸易的兴盛发展,同时将中国的民族工艺和儒家思想进行了有效的传播,推动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蓬莱的海洋文化丰富多彩,民俗在其中也扮演着相当大的角色。每年的正月十三和正月十四,蓬莱本地的渔民会纷纷地给龙王庙送灯上供,以祈求未来的一年中出海平安,渔业丰收。此外,蓬莱的民间艺术渔民号子、大秧歌、剪纸以及蓬莱的饮食文化和土特产品也都极富海洋文化特色。蓬莱的海洋文化可以归结为以海上丝绸之路和当地民俗等为代表,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包容开放,对外来文化的吸纳与融合。
二、蓬莱地域符号与旅游文化产品设计的关系
旅游文化产品的设计本质上是对文化的设计,是文化物化表现的一种方式。而想要把文化进行有效地传达,就需要将文化符号赋予到产品当中,产品的文化意义需要用符号来表达。来蓬莱旅游的人们,通过感受旅游文化产品中符号所传递的信号,再由自身的旅游经历感知符号传递的意义,并给出一个良好的反馈。文化符号在产品中的呈现并不是一味的照搬复制,而是要在把握地域文化特征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工业设计思维方法,将提炼出来的设计元素投入到旅游文化产品的再设计过程中。1.蓬莱地域文化特点。蓬莱的地域文化融合了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和海洋文化,作为一座沿海城市,海洋文化是其基础,神仙文化是其核心,精武文化和港口文化丰富了其内涵,充分体现了蓬莱“人间仙境”城市映像,带有鲜明的地域内容、风格和形式。从蓬莱地域文化角度来看,“海城楼阁”可以充分体现其旅游文化内涵,在旅游过的过程中,活动性体验所得的一种人文记忆。“海”可以是渤海和黄海,“城”可以是登州古城或蓬莱水城,“楼阁”可以是海市蜃楼和蓬莱阁。蓬莱众多的旅游景区,恰好可以利用这一地域文化特色,将其融入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当中,让游客可以购买到与其他沿海旅游城市不一样的旅游文化产品。2.蓬莱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发展方向。旅游文化产品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记录着消费者的旅游经历,蕴含当地的文化特色与民俗风情。作为商品而言,它不仅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且也向外界传播了相应的旅游文化,是一个有效的传播媒介。地方的文化特色是旅游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文化产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一个主要特征。现在许多沿海城市的旅游消费市场中,旅游文化产品样式雷同,缺少地方特色。这类产品往往缺少实用功能,功能性语义设计指示不清,往往只具有一定的装饰功能,易落入俗套。在各地的旅游景点或市场上,许多旅游文化产品在设计形式上几乎毫无差别,也有很多都是从江浙广东等地批发而来。在旅游景点经常会看到扇子、画册、佛珠、茶具、翡翠琉璃、书签和花瓶等旅游文化产品,各自所不同的往往只是图案上的差别。设计师应该切身体验蓬莱的地域文化,探索其中的文化内涵,提炼出可以融合到产品设计中的文化符号,形成具有蓬莱当地特色的设计风格,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收藏价值或使用价值,游客才会心甘情愿地购买。同时,要将旅游文化产品设计融入消费者的旅游体验当中。旅游体验是消费者旅游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体会和感知。游客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旅游内容来丰富自己的旅游体验,比如当地的风土人情、土特产、传统技艺和民俗节庆等,让游客们参与其中,切身感受到当地的民俗文化特色,从观赏者变身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这些民俗文化活动可以通过特定的设计方式进行,比如定制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或者游客自己亲手制作等,让游客参与其中,享受这种互动的形式,体会其中的文化主题,将这种体验深深的印刻在脑海中,给自己留下美好的回忆。这样才会将蓬莱高品质的旅游文化有效地传播出去,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三、蓬莱旅游文化产品的研究意义
蓬莱旅游文化产品是蓬莱这座城市的靓丽名片,是展现城市文化的有力载体,游客可以通过旅游文化产品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人间仙境”,吸引更多的游客,为旅游经济带来实际的效益。实现产品与地域文化的结合,维持蓬莱文化的独特之处,形成蓬莱文化产业体系,塑造蓬莱特色文化品牌,推广蓬莱旅游文化产品,可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蓬莱这座沿海城市文化。目前我国的旅游文化产品规模在700亿左右,今后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的不断涌现,其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由此可见,蓬莱旅游文化产品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与市场潜力。四、结语对蓬莱地域符号的研究,是以蓬莱地域文化为核心。蓬莱旅游文化产品的设计结合当地的人文生活和自然环境等特色的文化资源,保留传统文化精髓,发展旅游文化产品设计,让到蓬莱旅游的人们可以切实感受到本地精彩文化与厚重悠久的历史。
参考文献:
[1]程辉.基于产品视角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探析[D].浙江:浙江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15:24-33.
[2]李宁,王贺,侯兴华.基于地域文化的蓬莱城市特色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1(02):90-92.
[3]毕延刚.山东旅游纪念品开发中的地域文化的应用研究[D].山东:齐鲁工业大学学位论文,2015:8.
[4]李伟,郭晶.蓬莱市海洋文化旅游产品评价[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4(08):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