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经济学的目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药物经济学在研发新药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制药企业不断地进行药品的成本和效果分析,对于新药物的研发来说,具有着周期长、资金消耗大、风险大等特点。因此,制药企业必须对药物研发资源做出有效分配的决策,同时,企业要确保药物成本要在预期消耗范围内,才以实现预期收益。因此,在研发新药过程中药物经济学要为企业内部提供重要的信息,并在研发新药过程中应用于研发项目的选择与终止决策[3]。总之,药物经济学可以说是企业内部的决策者。
1.1 研发项目的选择
在研发新药的过程中,为了优化药物的研发资源需要提高研发过程的技术效率与分配效率[4],如在选择研发项目的过程中要选择哪一个药物进行投资,确保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药物企业要探索这一效率问题就需要通过药物经济学对成本和效益进行估计与分析。
研发新药将会消耗巨大的资源,其中包括药物的临床试验、制备工艺、药物剂型、员工薪酬等多方面的费用支出,而经济学研究将会及时排除研发新药阶段中市场吸引力不高、效益低的项目[5]。并将所节省下来的机会成本合理的分配到具有市场吸引力、高效益的项目上,从而有效的减少新药研发过程中资金的浪费[6]。此外,由于大部份上市后的新药物其收入会少于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药物经济学能为制药企业分析该药物上市后最终是盈利模型还是亏损模型,使企业能有更多的选择方案,以实现盈利。
1.2 研发项目的终目决策
药物经济学将会对研发研发失败或最终亏损的药物及早的做出终止决策,有效地提高的药物的经济性,同时能够避免后期投入更多的成本,从而降低了成本的消耗。据研究调查,将从Ⅲ期到第Ⅰ期中临床研发所失败的药物排除掉,可以降低7.2%的临床研发成本[7]。并为制药企业提供分析报告,使企业能够了解下一个备选项目的经济前景及价值。此外,对于终业不经济的项目企业需要将资源分配到具有价值的项目中,以实现最佳分配。
1.3 提供可靠的经济学依据
药物经济学的分析结果还能为医院、病人等提供可靠的药物价值证据, 有利于告知购买者药物的功效以及成本比值,使决策者能对药物做出正确的购买与使用决策,从而使药物在市场上的生存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最终实现更好的经济效果。通常情况下, 药物经济学模型是外部决策者与内部决策者的联结点,是因为药物经济学能够将所有获得的药物价值证据进行整合。据研究表明,在药物的研发中若早期建立了药物经济学模型将会被得到更好地运用,关对药物整个生命周期以及市场效益都非常有益[8]。
1.4 为研发新药提供新思路
在研发新药物的过程中运用药物经济学还可以使新药物的研发范围得到拓展,从而使药物研发更更赋有新涵义。研发新药物不仅仅是指研发出具有新的的治疗效果或是更好的治疗作用的药物,其中还包括了如何最佳利用卫生资源、药物成本如何能降至最低以及药物成本比值得到有效的控制等,能以为研发新药物开辟一条新思路[9]。例如, 为了降低治疗成本,可通过改变药物剂型来使药物得到方便,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提高药物的成本比值。同时,为了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还可以通过研发“治愈”药物来促进卫生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2 在研发药物过程中对药物经济学的评价
如今,我们主要通过piggyback 实验作为药物经济学的评价工具,主要是收集在Ⅲ期临床的效果变量以及成本资料, 并对所收集的这两种资料进行随机性的临床试验以及对照性的临床试验。以下主要介绍研发药物阶段能够为加强临床试验设计和最佳定价策略提供有效信息的几项技术,文中主要针对临床试验模型、投资评估、阈值分析这几项技术来进行分析。
2.1 临床试验模型
临床试验模型主要是对临床实验数据信息获得之前进行有效性与耐受性的评估。在研发新药物阶段为了将有价值的信息告外部知决策者, 应对这些信息在不同假设条件下检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临床试验模型是对药物作用、病程以及被实验者间的差异来采用一组数学关系的技术进行合成分析,并对应用概率的分布进行参数描述。
探索Ⅲ期临床试验是临床试验模型的一个明确目标, 同时对Ⅲ期临床试验进行优化,并为Ⅲ期临床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南, 从而最大可能的增强研发新药物成功的机率。此外,临床试验模型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研发新药物过程中的卫生资源分配、药物进入市场的计划以及在市场中的销售潜力决策等是制药企业必须做出的决策。但此阶段的相关药物信息还存在着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主要是因为此阶段药物信息的有效性以及耐受性在Ⅲ期或Ⅳ期的临床实验中才能撑握,而临床实验结果是药物经济学模型中需要的一项基本数据[10]。因此,临床实验结果可以为药物经济学提供更多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来源,从而在研发阶段为决策者提供最有效的估计。
2.2 投资评估
投资评估能主要是对研究设计或不同产品的预期净现值来进行比较,应用投资评估方法来对临床试验设计进行分析、描述,并对预期预期净现值不同的研究设计进行比较。目标是实现一项实验设计的预期净现值最大化。此外,Chilcott 中提供了一个关于估计预期净现值的方法学 理论, 主要包括成本、需求以及收益这三个方面。投资评估除了对药物经济学设计方案的评估以外,还能对临床试验中的增量成本与增量收益进行具体的评价。同时还提出了药物经济学模型对药物的有效性、药物的可用性、药物的安全性、药物的耐受性以及成本和效果进行分析, 以此来对净现值进行估计。
2.3 阈值分析
阈值分析主要是通过数据信息来了解所研发新药物的一些基本信息,在Glick HA的研究中提出了关于阈值分析的简单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其一,描绘标准成本曲线;其二,标准质量调整生命年曲线[4]。这两种分析方法主要用来描述研制的新药与已上市的药物之间的参数组合。但对于这些参数组合可能会使得研制新药比已上市的药物更具有经济效果。其重要意义在于,虽然参数对于估计新药成本与效果目前都是未知的, 但阈值分析可选择参数组合对药物成本与效果的影响,其主要是通过对每一个方案的成本与效果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以此来为决策者提供更加准确合理的经济学模型。
关键词 幸福经济学 财富 效用 消费 研究
一、前言
西方经济学的主流从罗宾斯开始便深陷理性人假设中,致使之后的经济学家对于幸福几乎是完全不知道,从而出现了“价值无涉”的错误判断。自从“伊斯特林悖论”出现,人们开始意识到启蒙运动之后的社会对道德的丢弃,专注于功利,使自身陷入了无法解决的道德困境。对此,伊斯特林直接将其研究方向定位于幸福,同时其他国家实行的将物质与精神生活相并重的理念,都为经济学在幸福方面的研究做好基础,也开创出了经济学新的研究方向,即幸福经济学。
二、重新解读财富
自古希腊到古典经济学,再到现代经济学,财富的内涵与外延都在不断被丰富,经过了单一到多元、具体到抽象、物质化到非物质化的不断演变。幸福经济学理论认为人的幸福不仅仅是对财富的生产,还应该包括财富的分配、对人的欲望的满足,人口、环境因素,还有其他一些定性标准。因此,幸福经济学主张的是广义的财富论,在物质上,不单包括可以用货币进行衡量的劳动力以及商品,还包含愈发稀少却依然是无偿的自然资源,如空气、阳光等。在精神上,不但含有知识对于人类进步的作用,还要包含人类灵魂所能感受的每个部分,诸如公平感、安全感、幸福感等诸多主观价值。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克思等财富思想,就是幸福经济学对财富的最好阐述。[1]
三、重新解读成本
幸福经济学对经济学的成本进行了一定的扩展。古典经济学通常讨论的是生产成本,而新制度的经济学则对交易成本进行主要的探讨。行为经济学通常是对心智成本的探讨,而人本经济学则主要对生命的成本进行探讨。这些成本理论从不同角度来对经济学中关于稀缺资源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的问题进行讨论,为幸福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古典经济学主要是对人与物间的关系进行考察,新制度经济学主要是对人与人间的成本进行考察。行为经济学主要是对经济行为内部的人的行为和心理的考察,人本经济学主要是对人对经济终极目标的考察,表现的是人类行为所具有的终极性。[2]随着经济理论的不断发展,成本理论也在不断地被丰富。这展现的是经济学对人类价值观的恢复,同样也是人本主义的具体体现,给幸福经济学作出了全新的微观解释。
四、重新解读消费
西方传统主流的消费观念,仅仅局限于在市场中交换和生产劳动力以及商品对人类需求方面的满足。事实上,人们的幸福需求并不仅仅局限于此,诸如大自然为人类所提供的白云蓝天、青山绿水、阳光等资源,以及感情、友爱、尊重还有对美的感受等,均是我们需要消费的内容。从广义上来说,人类在消费时不但有着市场行为,还有许许多多的非市场行为,实际上就是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内容,这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精神到物质不断转化的过程。古典经济学在消费上有着浓厚的人文色彩,不仅包括收入消费,还有满足道德的消费。幸福经济学使消费又恢复到注重社会结构等因素对消费行为的作用上,显示出经济学的核心转变为对人的最终目标的关注上。因此,幸福经济学认为要确立的是广义的消费观,可以实现快乐的消费,合理取舍生活,健全社会协调机制,提供重要而基础的原则。[3]
五、重新解读效用
传统经济学家以及早期哲学家确信,效用是可以进行度量的,含有精神和物质的内涵,人类的幸福可以通过对快乐的加总来获取。但是在其他一些理论以及学科面前,尤其是在心理学方面的探索下,效用的内涵有重新回到了本质,即效用可以从主观幸福感形式上从基数的角度进行衡量。这就处理了经济学所面临的效用的测量、计算以及物质化的问题,避免了经济学从个人到社会效用最佳化的艰难求证,也避免了效用对幸福水平有限的表现。因此,主流经济学始终在尝试将效用函数加以扩展,以对人们的幸福进行解释。实际上,效用与幸福有着诸多不同的含义,幸福比效用的内容更加丰富。幸福经济学要通过幸福而非效用来对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幸福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其他的仅仅是手段。
六、重新解读方法
主流经济学历经了古典、边际、古典分析法过程,对于幸福的衡量也经过对快乐加总发展为对货币加总最后形成对幸福加总的过程,幸福经济学不是对福利基于收入理论的替代,而是对经济学中幸福更加丰富的测量方式的补充。幸福经济学以明示偏好为基础,对主观的幸福感进行分析和测量,从而解决幸福问题。仅仅是通过自身的体验来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表达,使结果更加接近实际的幸福水平。幸福经济学将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直接对准幸福,同时使用幸福指数来对以往的效用函数进行代替,对个人幸福水平与国民幸福水平进行衡量,并建立一套合理的体系来对人类的幸福进行研究。[4]
七、重新解读政策
传统经济学将经济增长看做是政府与政策实施的纲领,然而幸福经济学则从本质和内涵上对当前经济政策加以探索,并将幸福看做是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唯一的、终极的目标。几乎全部伟大的思想家都认为,幸福对于人们的生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幸福经济学是在对传统经济学进行挖掘和反思的基础上对经济学理论的突破,并且深刻地认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幸福,幸福才是社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因此,幸福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不是政策制定的方向,幸福才是。[5]
八、结语
幸福经济学看起来是经济学所涉及的一个新的方向。但是,在经济学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后,“幸福”始终是经济学中的主线,虽然经历了诸多的波折。幸福经济学的目的主要是将主流经济学中被舍弃的营养物质,也就是幸福进行复活,使其成为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使经济学恢复到原有的幸福之路。主流经济学不能再只注重对财富的追求,而要进行反思,反思自身的发展是否符合人类的追求。经济学家要将目光变得宽容和开阔,用更有建设性的对话来有效解决经济中的问题。
(作者单位为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招商局)
参考文献
[1]廖永松.“小富即安”的农民:一个幸福经济学的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2014(09):4-16.
[2]陈阳.我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幸福经济学视角[J].科技经济导刊,2016(05):153-154.
[3]高启杰.理解发展与福利经济学:基于幸福的视角[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3(05):9-28.
关键词新药研究与开发药物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4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07)02-0068-03
新药研究与开发是一项高技术、多学科、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复杂系统工程,同时又是制药公司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和主动力,若能成功开发出一个全新的治疗新药,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及其股东带来巨额的利润。但近几年来,随着研发费用的不断上扬以及研发周期的延长,制药公司新药研发的步子已经明显开始放慢。据国际上的有关调查,以研发为主导的制药工业的研发投入占总销售额的比重已为各行业之首,达到了航天工业和国防工业的5倍,几乎是计算机的软件及服务业的2倍,而且这种投入还在以每5年就增加1倍的趋势持续增长[1],飙升的研发费用使全球制药公司正面临着巨大的研发压力。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国内外新药研发的现状,阐述在新药研发阶段引入药物经济学的必要性,同时结合目前各国应用药物经济学的情况,进一步分析当前在新药研发中应用药物经济学所面临的难点以及前景。
1国内外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
根据美国研发制药企业协会的一项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在美国,从新药的临床验证到FDA批准,平均每个品种要花13年左右的时间,研究开发的成本费用一般在2.5亿~3.5亿美元之间;就算研发成功,新药能够进入市场的成功率也非常低,一般从早期开发到上市销售的成功率,欧洲为1/4 317,美国仅为1/6 155;新药获准上市后也并不意味着商业上的成功,上市的新产品中只有1/5可以盈利。此外新药临床试验时间的延长和新药审评时间的增加,使新药上市后的有效专利期也在大大缩短。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全球制药产业就面临着创新成本不断攀高、新药上市数量连年减少的不利形势,目前全球范围内新活性物质的上市数量已持续下降到197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全球制药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创新困境”。
我国新药研发自1985年实施《药品管理法》后,逐步开始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但我国新药研发的总体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自主创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至今不到100个,占我国批准新药的5%,仿制品种多达95%左右。在加入WTO后,国家虽然加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的研制,但力度太小,投入太少,短期内难见成效,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市的新药中,只有1种抗疟疾药蒿甲醚进入了国际市场和1种重金属解毒药二巯基丁二酸钠得到了美国FDA的认可,所占世界份额极低[2]。
2药物经济学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2.1新药研发中引入药物经济学的必要性
新药研发的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特点,使新药研发决策的正确与否显得关系重大。决策正确,可以使企业获得巨额的利润,进而更好地发展;决策失误,其结果就很可能是最终开发出来的药品因经济性差而得不到广泛的使用,从而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无法继续生存。一个戏剧性的案例是2005年阿斯利康抗凝血新药Exanta(ximelagatran,希美加群)的治疗中风的疗效遭到FDA质疑,并认为该公司对药品的副作用管理计划有缺陷,该消息一经公布,其股票立马在纽约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下降了3%~4%,至今余波未平。而此前,Exanta是被业内人士一致看好将成为预防心肌梗死、肺栓塞和中风的标准疗法,一旦获得FDA的批准,它将成为60年来的首个抗凝血新药,由此可见新药研发成功与否的重要性。
而从过去和现在的实践来看,新药不能获准上市的主要原因都是安全性或有效性不能满足有关要求。但是,从目前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即使新药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符合有关要求而获得批准上市,也不等于该药物的市场前景就好,而且很可能因该药物的经济性差而销路不好。因此,在早期阶段,就开始对药物研发全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在完成药物研发的每个阶段性工作之后,在考虑安全性、有效性的同时根据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的结论,做出是否继续下一个阶段研究的选择。也就是说,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可以帮助人们及早获悉所研发药物的经济性,并为有关人员在药物研发的每一个阶段适时做出继续或退出研发的决策提供依据,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追加投入,为企业节约成本和时间,把新药研发失败的损失减到最小程度。
2.2在新药研发阶段引入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可行性及难点
新药研发过程中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最好时期是临床试验时期,这一时期可以搜集到相关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所需的结果评价资料。在新药临床研发阶段,有关经济学的资料可从研究记录、病例记录以及医院公布的药品、治疗价格目录中获得,还可以直接向病人询问、调查获得。获得的资料可以通过药物经济学的常规分析方法如最小成本法、成本-效果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用分析法等方法来进行分析。
新药临床研究中,Ⅰ期临床试验阶段由于参与试验的患者很少,药物经济学数据的搜集代表性差,在此期进行临床研究只能作为探索性研究或正式研究的准备。Ⅱ期临床研究要求随机盲法对照试验,试验条件与药物实际应用环境有较大差距,因此对治疗效果的评价可能会受到试验因素的影响,但此期搜集的药物经济学数据对进一步扩大样本容量具有参考价值。由于研究设计的严密性和病例数的充分性,Ⅲ期和Ⅳ期临床研究阶段比较适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药物经济学研究可以是临床研究的一部分,也可以配合临床研究的进展以及并行或追溯性地研究[3]。按照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案设计的临床研究,数据具有统计意义,比起在新药上市后采取所谓随机方式获得的经济学信息更具准确性,更可信。
与传统的临床研究相比,临床研究搜集资料的目标有很大的差异,药物经济学研究要搜集的资料并不完全是临床研究过程的副产品,而是要经过严密设计的主动搜索过程。这一搜集资料的过程,受到临床试验本身的限制,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它已脱离了药物经济学研究的隐含前提即必须在现实药物使用环境中研究,临床试验中加入了人为激发因素,病例的选择受到限制,药物的使用受到限制,种种因素可影响测量结果的信度。另外,药物经济学所需的结果评价指标在临床试验中搜集的难度也应得到关注,如效用、效果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及单位转换等[4]。
2.3药物经济学在各国的应用情况
国外药物经济学的应用起步比较早,在研发中获得的经济学数据主要作为新药申请、药品定价和医保报销目录的遴选参考,而且这种方式已逐渐被世界范围内药品监督管理及审批机构采用,并越来越受到关注。
新药评价的一项最新发展就是要求对新药进行经济学研究。当一种新药上市时,要求对市场中的同类老药或疗效相近的非同类药物进行经济学评价,以决定该新药如何能得到社会保险补偿或补偿多少。英国政府鼓励对新药进行经济学评价,肯定了英国制药工业协会提出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的作用,但没有要求制药企业在申请生产、上市和进入报销目录时必须提交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美国FDA颁布了临床研究中已经制定了衡量药品的成本-效果的推荐性指南,同时政府在决定医疗照顾计划药品报销目录时,同样采用了成本-效果分析标准。同样,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也有类似的政策出台。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虽然不是新药申报资料的必备条件,但是该结果的加入将有助于新药审评的通过。
另据报道,全球最大的40家以研究开发为基础的制药公司均设有药物经济学部门,国际上主要制药公司的75%已经采用药物经济学研究来制定药品价格,美国制药公司的50%及欧洲制药公司的38%在美国申请新药上市时提供了药物经济学研究资料,大约有16%的公司在新药临床前研究和Ⅱ期临床期间就开展了药物经济学研究,38%的公司在新药Ⅲ期临床和Ⅳ期临床期间开展了药物经济学研究[5]。目前在新药研发中,药物经济学主要应用于新药的申报、临床实验的设计和继续/终止研发决策。
3药物经济学在我国新药研发应用的前景
我国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起步比较晚,随着最近几年对药物经济学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步伐也在日益加快。在药物的使用环节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尝试性地对各种预防、诊治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各大高校也开始开设药物经济学的相关课程和研究中心;一些药品生产企业开始将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用于指导药品的研究开发;有关政府部门也开始陆续制定相应的药物经济学评价规范或指南,并逐步开始要求制药企业在进行新药申请时提供相关药物经济学评价的资料。
目前我国制药企业主要面临两方面的巨大压力:一是缺乏自主创新的新药产品,不断受到外资企业的排挤;二是政府相关部门对药品不间断地强制降价。我国加入WTO后,世界各制药巨头纷纷进驻中国,与外企雄厚的资金、强势的研发能力以及严密的专利保护相比,我国药企的低价优势将不复存在,而成功研发出一个新药需要巨额资金和长时间的人力、物力投入,这也正是我国制药企业的软肋所在。因此,在我国制药企业资金短缺、研发能力落后的情况下,在新药的研发阶段引入药物经济学研究作为指导,将有成为企业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一条蹊径。这样可以尽可能地为企业节约成本和时间,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研制出物美价廉的创新药品,从而使企业有望在竞争激烈的医药界驻守一席之地。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费用,药品控制
PharmaceuticaleconomicsanditsroleincontrollingdrugcostsHeZhigao,ChenJie,Dept.ofResearchonHospitalAdministrationofShanghaiUniversityofMedicalSciences,200032
AbstractControllingtheriseofdrugcostshasbecomeaproblemwhichisindireneedofsolution.Thestudyofpharmaceuticaleconomicsprovidesanewapproachtothesolutionoftheproblem.Thepaperoffersanintroductiontothedefinition,researchmethods,applicationstepsandfunctionsofpharmaceuticaleconomics.
KeyWordsPharmaceuticaleconomicsCost,DrugControl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费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远远地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的增长速度,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控制医疗费用的迅速增长已成为大家所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药品费用是医疗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医疗费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影响医疗费用急剧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医院的业务收入中有50%左右来源于药品,因而医疗费用的控制焦点之一就是如何控制药品费用的迅速增长。
控制药品费用迅速增长的关键是弄清楚药品费用上涨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造成药品费用迅速增长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合理因素即不可控因素,如人口增加和老龄化、疾病谱改变、慢性病增加、居民保健意识增加、药品成本提高等;二是不合理因素,如价格管理存在漏洞,医院补偿机制不完善,以药养医、用药管理松懈,现行的医疗制度存在弊端和不合理用药等。
药品费用控制要从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即医院,付费方、需求方即病人等方面着手,重点是在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的基础上控制费用上涨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核心是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保证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特需性。
目前国内外在控制药品费用方面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如药物利用评价[1],药品价格控制,风险共担合同[2],制定基本医疗目录和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改革城镇职工医疗制度即费用共担[3],以及职业道德教育。这些方法对控制药品费用的上涨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一是它更多地考虑药品的价格,而忽视了药品的成本效果,因而其在控制药品费用短期上涨的同时,可能带来药品费用的长期上涨;二是它对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和需求方的控制带有一定的强迫性,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药物的经济学评价可弥补这一缺陷,它从药物的成本和治疗效果两个角度出发,综合评价药物治疗的成本效益。
一、药物经济学
(一)定义: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是指药物治疗对卫生保健系统和人类社会所付出的成本和产生效果的描述和分析。具体地说,药物经济学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案与其它方案,如手术治疗以及不同医疗或社会服务项目,如社会养老与家庭照顾等的成本、效益或效果及效用,评价其经济学价值的差别。药物经济学的服务对象包括医疗保健体系的所有参与者:政府管理部门、医疗提供单位、医疗保险公司、医生以及病人。药物经济学目前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
(二)研究方法: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4种:最小成本分析(CostMinimizationAnalysis,CMA),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CEA),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Analysis,CUA)和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Analysis,CBA)。
1.最小成本分析:最小成本分析是在临床效果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何种药物治疗,包括其它医疗干预方案的成本最小。它首先必须证明两个或多个药物治疗方案所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然后通过分析找出成本最小者。由于它要求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疗效、副作用、持续时间完全相同,应用范围较局限。
2.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是较为完备的综合经济评价形式之一,比较健康效果差别和成本差别,其结果以单位健康效果增加所需成本值即成本效果比值表示。其特点是治疗结果不用货币单位来表示,而采用临床指标,如:抢救病人数、延长的生命年、治愈率等。成本效果分析的比值通常采用两种表示方法:(1)成本与效果比值法:成本与效果比值,即每产生一个效果所需的成本。(2)额外成本与额外效果比值法:是指如果给予一额外成本,是否能产生额外效果,成本效果分析虽然受到其效果单位的限制,不能进行不同临床效果之间的比较,但其结果易于为临床医务人员和公众接受,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常用手段。
3.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是成本效果的发展,与成本效果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某种程度上讲,两者均用货币来衡量成本,并且测量结果也都采用临床指标作为最终结果的衡量参数。所不同的是成本-效果为一种单纯的生物指标,如延长寿命时间、增加体重、降低的血压数等。相反,成本效用分析中的结果却与质量密切相关,注意到病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采用效用函数变化,即常用单位是生活质量调整年(QualityAdjustedLifeYears,QALY),而非健康结果变化。可以进行不同疾病药物治疗措施的比较,是近年来受到推崇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然而,不同疾病影响病人生活的不同方面,通用的生活质量指标不能反映疾病的特殊性,因此,药物经济学研究界对于成本效用分析的合理性尚有争议。
4.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成本和结果均以货币单位测量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与成本效果分析所不同的是结果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它不仅具有直观易懂的优点,还具有普遍性,既可以比较不同药物对同一疾病的治疗效益,还可以进行不同疾病治疗措施间的比较,甚至疾病治疗与其它公共投资项目,例如公共教育投资的比较,适用于全面的卫生以及公共投资决策。然而,许多中、短期临床效果变化,例如患病率、死亡率、残疾状态难以用货币单位衡量,有关长期效果的数据资料很少或者很不全面,而且经济学家以外的临床医疗人员和公众很难接受以货币单位衡量的生命、健康的货币价值。所以,成本效益分析在卫生经济学以及药物经济学研究上的应用远远少于成本效果分析。
(三)实施步骤:药物经济学分析的实施需要10个步骤来完成[4]:(1)明确药物经济学研究的问题;(2)确立研究的观点;(3)治疗方案和结果的确立;(4)选择恰当的药物经济学方法;(5)结果的货币价值;(6)资源的区分;(7)确立结果事件的概率;(8)决策分析;(9)进行成本兑现或敏感性或增量成本分析;(10)结果表示。
必须明确药物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和研究观点。药物经济学的观点可来自于社会、付费方、机构、部门、病人、任何或所有这些方的一个结合。其次,必须区分治疗方案和与它们相关的积极或消积的后果。选择药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将其治疗结果用货币价值来表示。药物获得成本与医疗成本包含在与临床效果直接相关的成本之中,也可来源于文献或者历史记载,也可以将其建立在合理的假设基础之上。
二、药物经济学研究在控制药品费用上涨方面的作用
药物经济学不仅注重药物治疗的成本,同时也关注药物治疗的结果,因而在控制药品费用方面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接受性。药物经济学的作用主要通过下面几个方面来体现:
(一)指导新药的研制生产: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需求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质量。药品虽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但其仍具有一般商品的特征,其需求同样的取决于药品的价值和质量(效果)。药品的成本效果(效益)越大,其需求量也越大。因此,对研制生产药品的厂商来说,必须尽可能研制生产出成本-效果好的药品,从而获取所需的利润。药品生产厂商可根据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作出是否生产某种药品或在遵循药品价格制定原则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药品的价格以提高药品的成本效果。
(二)用于制定公费医疗用药报销范围:目前我国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主要是根据临床医疗需要来考虑的,即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经济因素、价格因素考虑较少。该药物名录适用于全民,主要是指导和规范临床用药行为。公费医疗用药报销范围的药物遴选是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基础进行的。用药报销范围既考虑临床需要,又考虑经济等综合因素。其经济因素主要指药物的疗程价格,它没有考虑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其它费用,如检查化验费、住院费等;它也不考虑药物的成本-效果比或成本效益比,因而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目前国外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在确定药品报销范围时,除了要求厂商提供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外,还要求厂商提供该药与国内治疗同样疾病的最常用药物或以适当的非药物治疗措施作为对照比较物的药物经济学结果,国家指导委员会将参考药物经济学的结果来作出是否给予报销的决定。
(三)帮助医院制订医院用药目录、规范医生用药:目前我国许多省市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迅速上涨,开始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政策。其基本思想是提高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降低医院的药品收入,使药品费用的增长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一政策的推行,对医院的药品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医院尽可能使用疗效好、价格低的药物,即成本效果好的药物,将成本效果好的药物纳入医院的用药目录中,以便药物费用的增长幅度控制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医院将那些成本效果好的药物选进医院用药目录中。同时,医院用药目录的制订可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阻止不合理用药。
(四)确定药物的适用范围:任何药物都不是万能的,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对患某种疾病的某一人群有效的药物对另一人群不一定有效,其成本效果也是低的。例如,降胆固醇药物用于治疗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高胆固醇血症病人,是公认成本效果好的治疗措施,而用于单纯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则成本效果不佳。若将降胆固醇药物用于治疗许多没有危险因素的单纯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则不但不能降低医疗费用,相反将引起医疗费用的上涨。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是特定人群特定疾病药物治疗的成本效果,因而其针对性较强,目的比较明确。
(五)帮助病人正确选择药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将逐步增强,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也将因此有所改变,不会纯粹是医疗服务的供方市场,尤其是药品服务,越来越多的病人将会自己到医药商店选择和购买药品。因此,病人对有关药品信息的需求将会增加,尤其是药品的价格、效果和成本效果。病人希望得到成本效果比较好的药品,药物经济学研究可满足病人这方面的需求。
药物经济学可从多方面来控制药品费用的迅速上涨,在我国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给药物经济学在控制药品费用中的作用以一席之地。目前,我国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还刚刚起步,许多人对其还不了解,知之甚少,国家在制订《公费医疗用药报销范围》没有完全考虑药品的药物经济学特性。因此从现在开始必须大力开展药物经济学的宣传和研究工作,并象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国家一样将药物经济学研究纳入有关的规定中,充分发挥药物经济学的作用。
作者单位:200032上海医科大学医院管理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1查仲玲.药物利用研究.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6,2:112.
2郑淑鹏.美国受控医疗计划的药品政策.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94.4∶165.
中国经济学教育创新不足
“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系列研讨会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梁晶工作室
2006年3月18日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经济学教育应该抓住经济转轨所带来的契机,建立适合于中国的经济学教学体系,对中国转轨经济做出恰当的论断;而恰恰在这些方面,中国经济学教育的创新不足。
中国经济学教学应该在介绍经济学基本理论、方法和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中国经济的独特之处,了解各国经济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市场和政府各自作用的优势与局限性。目前流行的教科书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如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增长理论等就不能恰当地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在这个层面上,中国经济学教学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去筛选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型和理论假设。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认为,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增加,解释中国经济的理论可能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而现代经济学的许多理论难于解释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成功和失败,这是中国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理论进行创新,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经济学教育不能仅仅对西方经济学理论进行打包式的阐述,而是需要自己创新。
宏观
2006年货币政策保持稳健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吴晓灵
2006中国金融形势
分析预测与展望专家年会
2006年3月18日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M2的调控目标为增长16%。货币政策的重点有三:第一,适度调控市场流动性,将商业银行的头寸控制在适度水平;第二,在总量调控下优化社会资金配置,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第三,配合有关部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维护国际收支平衡。
其中,维护国际收支平衡有三项政策调整:一是继续调整“宽进严出”的外汇政策取向;二是进一步扩展外汇资金运用方式,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三是有序可控地拓宽资本流出入渠道,稳妥推进对外投资。
金融
四论国有银行改革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副主席 唐双宁
2006中国金融形势
分析预测与展望专家年会
2006年3月18日
国有银行改革方向正确,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成效,但存在各种看法也是正常的。目前关于银行业改革的争论,可概括为“四论”,即“安全论”(是否影响国家安全)、“贱卖论”(价格是否贱卖)、“无用论”(引进境外投资者有用无用)和“排斥论”(是否排斥了民营资本)。
对于“安全论”,应当认识到,国家绝对控股为安全提供了保障,而高额不良贷款才是最大的不安全。对于“贱卖论”,则要看到,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不能简单地讲“贱卖”、“贵卖”;目前的价格是反复谈判力争的结果,从技术分析上看也是合理的。关于“无用论”,我们在衍生产品、代客理财、公司治理等方面都缺少经验,在技术上向境外学习是有用的。对于“排斥论”,要区分资本准入和机构准入,不能笼而统之。在资本准入方面,中国对民营资本从未加以限制,民营资本可以参股、控股;在机构准入方面应取慎重态度,但这并不是针对民间资本的,而是由于银行机构数量基本饱和(当然结构还需要调整),且缺少专门的懂业务会管理的人才。
国际
北亚、中亚、南亚国家高速增长
联合国《2006年亚洲及
太平洋经济社会概览》
2006年3月30日
2005年是北亚和中亚国家(前苏联地区)GDP连续增长的第七个年头。这是1992年该地区转向市场经济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扩张。尤其是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0%和11%。除高昂的能源和商品价格驱动,该地区的国内需求也相当可观。
[关键词]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法律;法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043-02
作者简介:邢玉升(1964-),男,黑龙江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导,研究方向:中日经贸合作。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各国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结构变化进入了由国际直接投资引导国际贸易的新时代。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迅速崛起,曾一度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且经历了资源型、成本型到综合型的转变。本文试图从法经济学的视角,对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体系利弊加以分析。
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阶段特征
1对外直接投资的恢复期。二战后,日本致力于经济复兴,国内对于资本具有大量的需求,因此,在政策上对资本流出进行限制。这一时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较小,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能源开发、食品、纺织等初级产品部门,而且投资区域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
2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期。自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国内成本的上升,导致中小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韩国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转移,这反映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替代效应。这一时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逐步扩大,其动机是利用投资目的地资源以及低成本优势。
3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张期。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第三大投资国。这一时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高度化、多样化以及服务化的特点,第三产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明显上升,同时发达国家成为对外投资的主要对象。
4对外直接投资的缩减期。自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的经济泡沫破灭后,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开始逐年下降,尤其是对欧美的投资比重有所下降,而对亚洲的投资比重却有所上升。从投资结构上看,从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追求廉价劳动成本以及向第三国出口成为对外投资主导。
5对外直接投资的反弹期。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深化的大背景下,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量急剧下降,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不降反升,表现出扩大的趋势,这主要源自日本国内经济的低迷以及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压力。对外直接投资加速流向资本稀缺且收益率较高的地区。从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特别是借助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对日贸易和投资需求,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由加工制造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以带动日本经济的复苏。
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与法律体系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经营为目的,与被投资对象有长期的利益关系;二是对投资企业或资产有实质影响;三是尊重投资者的意愿,将占总投资比10%的证券投资也纳入对外直接投资范畴。
在多年积累的实践和理论基础上,日本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包括国际法和国内法两部分。
国际法规范日本与投资目的国之间在投资方面的权利义务,主要由国际条约、区域条约、双边投资协定和税收协定等组成。国内法则主要是规范国内投资,一是确定投资或资本进出的基本管理法,如外汇法等;二是普适性法律,规定涉及企业对外投资行为,如税法等;三是规范政策及实施管理的法律;四是明确有关管理部门职责的法律。
虽然目前日本逐步放松了对外直接投资管制,但是同时建立了特许、事前申报、事后报告以及统计调查制度的一系列的严格监管体系。
三、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法律的法经济分析
法经济学是法学和经济学的融合,是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法律问题。如单纯从经济学角度看,对外直接投资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交易形式,它不仅影响到一国资本存量和贸易流量,同时也对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产生作用。而从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看,以“成本-收益”作为基本工具,进行成本和收益及经济效益分析,可以对特定法律及其制度安排作出评价。而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的基础工具,也是法律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
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对外直接投资更偏向于分析企业或产业的政策需求,强调同特征的企业或产业具有不同的政策偏好。那么,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如果立法的净收益大于其他可供选择方案的净收益,人们会产生强化现存的法律体系的需求,寻求法律安排以期达到最佳效益。法律的目标是公正,经济学追求效率,公正和效率有时会发生很大的冲突,但在许多法经济学者看来,二者没有不可调和的冲突,他们认为效率即正义。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体系的形成有其特定历史背景。从法经济学的视角可以较好地审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
首先,对外直接投资法律是经济发展的诉求。二战后,日本的经济体系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稳定经济秩序成为首要任务,通过 “贸易立国”战略,拉动了本国经济发展,使日本一跃成为经济强国。在贸易领域,从20世纪60年代的纺织产业、70年代的电子产业到80年代的汽车产业等迅速壮大。70年代末,日本学者小岛清从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践以及对美、日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研究,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论”,他认为日本对外投资能够促进东道国贸易,对提升当地经济起正面作用,而且能够加速提升日本的国际竞争力。为此,日本效仿美国早年的发展模式,以海外投资的方式避开贸易保护。但1985年的G5“广场协议”的签定,不仅导致日本进入经济衰退期,更是对其以出口为主导的产业产生了巨大影响。而美国为应对日本直接投资的流入,1988年通过了《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1989年美国再一次通过“超级301”条款,把日本列入不公平贸易名单,加剧了美日的贸易争端。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日本经济衰退情况下,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加速产业转移,从过去的单纯市场,不断向生产、销售境外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另外,对外直接投资法律是降低管理成本的诉求。20世纪5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要逐一审批。此后根据外资政策、产业政策以及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日本开始逐渐放松管制。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法律是由多个部门法以及行政规章作用构成规范对外直接投资的各环节的综合法律体系,形成了一套行政管理体系。一是“分工管理,一个窗口”模式,其目的是掌握本国企业在海外经营活动现状,了解此类经营活动对当地和国内带来的影响,为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二是对海外投资的统计调查,日本的财务省和经济产业省对企业和个人在海外的投资情况从不同角度进行统计、调查及。财务省每季度定期公布按国别和产业划分的海外投资数据;经济产业省对企业的海外投资经营活动进行调查。这对企业及各界了解、研究、评估对外投资发挥积极作用。
四、结语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经济活动的目是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为此,积极的对外投资自由化会得到各国的支持,但是现实并非如此,这主要源于经济活动多样化以及投资主导的世界经济使得要素流动及其利益创造进程复杂化。本文以法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活动极为复杂,这来源于其直接投资的性质以及东道国的制度特征。其次,一味地以国家利益名义加速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并不能从中获得更大的效益,法律体系的设计应将对外直接投资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这不仅能够发展本国的核心利益,也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扩大份额,增强国际竞争力。再次,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体系建设不能脱离对企业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企业在推动国家经济战略转型过程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从现有的经验和研究文献来看,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的经济效应似乎并不确定,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的非经济意义可能大于经济意义,一些非经济因素如国家安全、国家战略以及民族主义等应在考虑之内。
[参考文献]
[1]李国平,田边裕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及其变化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2]王爽日本对外投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J]东岳论丛,2011(2):146-150
[3]亓长东,周燕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法律及行政管理体系的经验启示[N]中国经济时报,2013-01-09
[4]丛中笑法与经济之学:法经济学与经济法学[J]当代法学,2011(2)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经济学 渗透
一、前言
从企业自身来讲,要想实现自身的健康长久发展,就会涉及很多环节的具体工作。只有这些工作落实到实处,企业才能高效的进行运转以及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将经济学作为出发点来对内部控制进行分析,这样就能让相关工作与企业经济活动两者之间实现统一对应。
二、内部控制的意义
内部控制指的是具有目的性的企业管理控制工作。就具体而言,内部控制其实就是企业想要完成一定的经营目标,实现其资产完整性,确保其会计信息资料的安全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此实现企业的经营活动所具有的效果性、效率性以及经济性,使得企业的经济活动和经营行为达到所预期的结果。为何需要实现内部控制,其实主要是因为在当前的企业发展过程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岗位之间的存在的矛盾冲突,这是企业内部不稳定的原因,它对企业的健康稳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1]
内部控制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它能够使各方面的收益得到增长。为此,进行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工作时,就需要弄清楚它们的关键要素。第一,内部的环境。内部的环境作为内部控制能否展开的基础,它主要涉及人力资源、企业文化、权责的分配等方面。第二,风险的评估。对于企业的经济行为以及经营活动而言,风险一直都有,为此展开风险的评估可以提高内部控制的相关风险识别能力,以此进行有效的预防。第三,控制活动。在风险的评估作为基础上,可以通过适当的手段措施控制消除风险,这就是控制活动。
三、经济学的原理
经济指的是创造价值、将价值转化、实现价值,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从而产生了人类的经济活动。在此之上形成了经济学,这门课程主要是研究生产、流通以及分配等方面的相关规律,既揭示了经济活动的规律,同时对于人类的经济活动也起到了指导的作用。经济学中,有着很多著名的经济理论,这些理论对于内部控制来说也是很有用的,它们可以为内部控制提供借鉴参考,企业也可以对这些理论进行创新,符合时代的特征,使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并且高效的进行。例如,马太效应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很著名的理论,马太效应认为强者的强大和弱者的弱小成正比,即强者越强大,弱者越弱小,对于经济活动而言,指的就是企业在取得成功之后,积累了优势,则这优势就会逐渐越来越强。还有250定律则认为,每一个顾客的背后都隐藏着250个顾客,得罪这一个就意味着又得罪了250个,赢得这一个信赖也就是又赢得了250个人信赖。这一理论也正从侧面来印证了“顾客就是上帝。”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理论适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例如像大众所熟知的木桶效应原理、达尔文定律、二八法则等等,这些理论都是在企业的众多经济活动中总结提炼出来的。这些理论定律不仅可以有效地展现出企业经济行为的内在本质规律,同时可以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将这些理论加以实践应用,相信这些理论都可以更好地对企业做出经济指导,从而加强企业经营的效果。
四、企业的内部控制之中进行经济学的渗透
(一)从经济学原理进行内部控制方案的设计
要想在企业之中进行内部控制,就需要先制定好内部控制的相关方案,以使得相关的工作能够具有针对性。在进行方案的设计时,要从经济学的原理进行设计,设计内部控制的相关方案要遵从经济的规律。就企业来说,内部的管理设计主要的内容是信息的沟通、风险的评估、控制活动等。所以对于不同环节的工作,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设计不同的方案。例如,对于风险的评估这一环节,就可以将木桶效应作为出发点来进行。木桶效应指的是木头装水的容量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所决定的。就风险的评估来讲,风险经常出现在那些监管不力、要求不高以及执行不到位等环节。为此,在进行风险的评估时就需要从最差的地方下手,尽量制定较为全面的评估方案,确保对风险能够作出有效的评估。在控制活动的方面,企业中不同的部门人员之间要实现有效的配合,各项工作的进行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二八法则指的是无论哪一组东西,80%都是多余的,剩下的20%才是主要的。[2]
(二)以经济学的原理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落实
在进行内部控制的工作过程中,可以运用经济学的原理来对已定方案进行落实。无论是企业的经营行为还是经济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创造以及实现价值,所以,内部控制工作的进行也要围绕这一个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将250定律作为交流的基础,以对待顾客的态度来对待工作的对象,认认真真地沟通交流,以使得内部控制能够有效落实。从达维多定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如果想要持续的创造价值,就要在市场之中占据主导的地位,同时要不断地研发新品,确保产品能够以领先速度进入市场。
五、企业内部控制的创新路径
在全新制度的经济学中提出影响企业供求关系的因素极其复杂,不论其中任何一个因素产生变化都会对企业的经济制度产生影响。对企业现有的经济制度进行创新可以为企业增加更多的利润收入。企业的经济制度创新也会造成生产要素发生一系列的价格变化,进而造成企业的内部控制过程中需要对新的经济制度进行不同的设计安排。例如当企业的用人成本不断提高后,那么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就需要将企业员工的管理作为现阶段工作的重点,并针对此现象对制度进行完善与调整。
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与创新的过程中会遭遇各种问题与阻碍,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于内部控制制度过度的依赖。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会影响到企业内部一部分人的经济利益,他们并不同意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创新,而是去维护旧的制度。@就要求企业在寻找部控制制度的创新路径过程中解决企业对于内部控制制度过度依赖的问题。在新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下强制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创新。在新经济学中将这种方法称为强行变迁法。除了强行变迁法还有另一种方法也可以帮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寻找创新路径,它就是利益诱制变迁法。这种方法是以利益作为先行条件来推行新的控制制度,利益方对企业实行利益补偿机制,补偿在内部控制制度创新中利益受到亏损人员的利益,从而使得他们同意实行企业内部控制度的创新。不论企业采取哪一种方式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创新。
六、结语
内部控制对于企业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能否发展的前提,同时它和企业的经营行为以及经济活动是有着直接影响的,为此就需要在内部控制之中将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渗入进来,以此使得工作展开。不管是木桶效应还是二八法则,都能在内部控制之中发挥出实际的作用,这需要引起相关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将其切实的应用到内部控制的工作落实以及方案设计之中。
(作者单位为湖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医院药物经济学
药物经济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在优化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节省卫生资源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已为广大的药物经济学研究人员所熟悉,各医疗单位广泛开展了药物经济学的实际研究。药物经济学研究目的是使药物在临床治疗中,不仅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要考虑经济因素,使患者以最小的经济负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1]。其研究结果应能反映临床实际情况,这就要求研究人员在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时,必须从实际出发设计研究方法。
目前药物经济学主要采用三种研究方法:一是随机临床试验(简称RCT) ;二是观察性研究;三是实际临床试验(简称PCT)。为了便于对这三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应明确对药物经济学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之一的成本效果分析[2]方法中的效果与功效的两个概念区别。一般认为效果是在药物的临床实际使用的条件(即自然状态下)特定人群中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接受药物治疗以后可能获得的效益;而功效是在药物理想使用条件,特定人群中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接受药物治疗后可能获得的效益。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药物经济学所需要的是效果,更能反映临床实际情况。
1 随机临床试验
随机临床试验以某个时间为起点向前进行研究,要求所有试验对象均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合对照组,按照试验设计的要求对个体进行药物治疗、检查。在随机临床试验中,不论是试验组还是对照组,研究个体除了所使用的药物不同外,其他应相同(包括所作的各种检查、其他治疗手段等),临床医生不能随意修改治疗方案,如给药剂量、给药次数等。随机临床试验有三大优点:一是均衡,试验对象随机分配到各组,消除了分配偏倚;二是便于组间比较,因为随机化消除了设计中未直接考虑而在试验中存在的干扰因素可能产生的偏倚;三是能有效的 对各组间进行统计的显著性检验。缺点是研究经费较高、费时。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是研究药物功效的一种方法,用于评价新药的功效确实不失为目前最好的方法,但由于其可能存在过高估计药物治疗成本,从而掩盖研究药物与对照药物之间原本存在的成本差异的缺陷,因而在用于评价药物的经济学效果是并不是最理想的方法。
2 观察性研究
观察性研究是基于回顾性数据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主要用于评价药物的经济学效果,实际操作时按照研究设计的要求,以某个时间点为研究的终点,收集过去某个时间范围内满足研究要求的所有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该法的主要优点是研究结果反映的是临床实际情况,同时省钱、费时少。缺点是存在分配偏倚,造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并人间的基本特征不一致,进而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样本数足够大的研究,可以采用分层或配对的方法来小除非随机分组所带来的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的不一致,即偏倚。
3 实际临床试验
实验临床试验与随机临床试验一样,以某个时间点为起点向前进行研究,将所有试验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不同的是它不要求对研究组和对照组作相同的检 查或采用其他相同的治疗手段等,它允许临床医生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修改治疗方案,如改变药物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等。实际临床试验除了拥有随机临床试验的三大优点外,它还反映了临床药物使用的实际情况,缺点是研究经费高、费时。实际临床试验主要用于评价药物的效果。
4 讨论
RCT因其能有效消除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旬在的偏倚,目前是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用的最多的一种方法,有人甚至把它看作使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金标准,但从功效和效果及药物经济学应用于实践的特性的角度来看,只是基于药物效果而不是药物功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才更有用,更能为广大医药工作者所接受。采用随机临床试验的方法获得的药物经济学结果属于功效研究,只能看做是成本功效分析,不能被认为是成本效果分析;另外它可能会过高估计药物治疗的成本,不能反映真实世界(real would)(临床实际)里的成本情况。PCT是一种在真实世界下评估药物效果的一种方法,与RCT相比有了大的进步,是一种比较好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但由于其拥有与RCT某些相同的缺点,如费时、费钱、样本数偏少及随访期短等,目前该法用的并不多,远远少于RCT。相比之 下,基于回顾性数据的观察性研究倒不失为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观察性研究省钱,费时少,只要拥有适当的样本数和和足够的统计能力(statistic power),就能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研究对象间的一致性。
本研究对药物经济学研究常用的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比较其优缺点,各研究者可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研究方法。当然,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并不限于以上三种方法,我们还可以运用其他的方法,如模型模拟的方法等。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药物经济学研究将在控制药品费用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循环经济;制度构建
中图分类号:F1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3―0098―04
1.解读循环经济
1.1 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发展模式,效仿生态系统原理,把社会、经济系统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具有物质多次利用和再生的循环,这样造成大量的污染和废弃物就可能转化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资源,实现最少开发利用、最大产出、最少污染和废弃物。从内涵来看,首先,循环经济是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对物质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上的最佳运用,即在资源减量化优先为前提的资源最优利用。其次,循环经济在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时,对环境影响尽可能小,至少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再次,循环经济建立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即人类社会既是环境资源的享用者,又是生态环境建设者,实现人类与自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
循环经济为自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解了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三条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
1.1.1 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又称物质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控制方法,旨在以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预定的生产目的和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
1.1.2 再利用原则。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控制方法,目的是尽可能多次、多种方式使用物品,以减少资源使用量和污染排放量,提高产品的利用效率。
1.1.3 再循环原则。再循环原则又称资源化原则,属于输出端控制方法,旨在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将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减少到最小。要求尽可能地通过“废物”的再加工处理使其转化为资源,制成使用资源、能源较少的新产品而再次进入市场或生产过程,以减少垃圾的产生。
1.2 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考察循环经济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内涵,可以认为,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递进和升华,是经济发展和人类理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的内涵包括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中。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就是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优的效果,其核心规律是价值规律。从这个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的含义其实已经内含于经济学的定义之中;循环经济是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循环经济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1.3 循环经济的研究趋势
1.3.1 循环经济基本原则的延伸。3R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其优先顺序是“减量化一再利用一再循环”。3R原则首先要求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减少生产定量产品的能源使用量和污染产生量(即减量化);其次,对于进入生产和消费领域的产品,通过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提高产品的使用效率来减少产品的生产总量,以减少资源使用量和污染排放量(即再利用);再次,对生产过程中不能削减的污染物和消费者使用后的废弃物加以回收利用,使它们再次成为资源,加入到经济循环中(再循环)。最后,将无法回收利用的污染物和废弃物收集起来,进行无害化处理。
现在学术界提出了“4R”、“5R”、“6R”原则,如除“3R”外加上“再组织”、“再思考”、“再制造”、“再修复”等等,但这些原则是针对某些不同层次或领域,如管理层面、意识层面或某些行业领域提出的更加具体、具有针对性的原则,具有合理性,但不能取代“3R”原则的基本性和普遍性。总之,提倡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实质上就是用较少的原料和能量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进而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是实现自然资源的再资源化的最佳途径,所有这些原料和能量都能在不断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
1.3.2 政府主导的循环经济政策制度体系研究。政府主导的循环经济政策制度体系研究将成为循环经济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热点。政府和市场是两个不同的主体,各自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可以在不同时期扮演主导角色。政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主要靠制度,而市场推动循环经济主要靠利益,两者各有各的优势,不具有可比性。但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需要革新技术、改造设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这样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增加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大部分企业并不乐意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这种阶段就需要政府通过制度和政策,调动税务、补贴等经济手段推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政府这时就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当下,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框架的构建及研究成为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主要趋势之一。
2.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The New Institution Economics)这个概念是由奥利弗.E.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最先提出来的。按照经济学家科斯的定义,新制度经济学就是利用正统经济理论(新古典经济学)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换言之,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制度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交易费用思想是科斯在1937年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的,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应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费用,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费用等等;新制度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并且是社会的基础性规则。产权经济学大师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的权利。”这揭示了产权的本质是社会关系。产权是一个权利束,是一个复数概念,包括所
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当一种交易在市场中发生时,就发生了两束权利的交换。交易中的产权束所包含的内容影响物品的交换价值,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之一;企业理论――科斯运用其首创的交易费用分析工具,对企业的性质以及企业与市场并存于现实经济世界这一事实做出了先驱性的解释,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单一生产制度体系――市场机制,拓展为彼此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的、包括企业与市场的二重生产制度体系;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代表人物是诺斯,他强调,技术的革新固然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人们如果没有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冲动,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包括产权制度、法律制度等)构建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巩固下来,那么人类社会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不可设想的。总之,诺斯认为,在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审视循环经济制度框架的构建
制度是社会中单个人应遵循的行为规则的总称,它包括成文的、可辨识的、强制的和第三方执行的正式规则,也包括一些不成文的、默认的和自我实施的非正式规则。制度之所以重要,并成为现代社会的最主要控制工具,在于它能够塑造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促成社会共识或一般性的认识基础,减少不确定性,帮助人们估计其他人可能的行为进而矫正自己的行为。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人们在由制度制约的现实世界中作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又反过来改变世界。消除或弥补这种制度缺陷,才是社会走向和谐、经济增长走向循环的根本之道。而消除或弥补这种制度缺陷,必须期待于民主政治、法治政府、社会公众道德的全面重构与进步。建立起点公平、机会均等、信息透明的社会制度,为所有国民营造平等的竞争环境,这是一项全面系统的社会改造工程。
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思以个人之间的市场交易行为为背景,认为制度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内部和外部两种强制力来约束人的行为,建立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结构,防止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减少交易后果的不确定性,帮助交易主体形成稳定的预期,从而减少交易费用。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是目前无法真正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源之一,因此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依赖于制度创新,而制度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现在我国就面临着国家经济发展制度与国家资源、环境安全制度之间的矛盾。循环经济模式的实施,是一次从观念到行为的革命,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构建新的赢利模式和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使企业在市场条件下循环生产有利可图,才能达到规范和引导经济运行路径的目的。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二者缺一不可。对于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来说制度建设应重于或先于技术设计,技术的选择不是在孤立状态中进行的,它们受制于形成主导世界观的文化与社会制度。如果没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即便是再先进的理念和技术都难以找到适宜生长的土壤。为了同时实现工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双重跨越,必须突破循环经济建设中的制度瓶颈。这是因为,首先,制度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内生变量,各种生产要素只有在有效的制度框架下才能发挥作用;其次,制度可以协调和整合循环经济运行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第三,制度可以规范和约束人的经济行为,使其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最后,制度对人们符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的行为具有激励和导向功能。
4.制度构建的经济模型分析
科斯的原创性贡献,使经济学从零交易费用的新古典世界走向正交易费用的现实世界,从而获得了对现实世界较强的解释力。经过威廉姆森等人的发挥和传播,交易费用理论已经成为新制度经济学中极富扩张力的理论框架。引入交易费用进行各种经济学的分析是新制度经济学对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目前,正交易费用及其相关假定已经构成了可能替代新古典环境的新制度环境,正在影响许多经济学家的思维和信念,当然也包括对循环经济研究学者的启发。在这里,笔者认为经济系统是一个包含制度的复杂系统,发展经济并不仅仅需要考虑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更需要一系列制度支持,特别是像发展循环经济这样一个实践性、政策性很强的经济发展问题,当然更不可能忽视对其进行制度层面的分析研究,而更需要将制度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并将其纳入经济分析模型中,这样才能有效地解释各种经济现象。为便于分析,这里以某个硫酸生产企业为对象,(图1)为硫酸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曲线。s表示硫酸的供给曲线,实际上就是企业的边际成本线,需求曲线由D表示。在价格为P1的时候达到供求均衡。由于硫酸企业生产硫酸时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硫进人大气,从而具有负外部性,也就是说硫酸厂在进行生产活动时除了自己支付的成本外,周围的居民还要为由于硫酸企业的生产活动所带来的健康危害支付一些成本,这两种成本之和才是硫酸企业的全部成本,也称之为社会成本。图1中的MSC表示边际社会成本。随着企业生产硫酸量的增加,社会成本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递增,其服从边际成本递增原理。根据(图1)可知,从整个社会来说,最优产量应该是在Q1,而实际上由市场机制决定的产量Q2要大于Q1。因此,硫黄的均衡产量(市场量)大于社会的最适当量,这种无效率的原因在于市场均衡仅仅反映了生产的私人成本。在市场均衡时,消费者对硫酸的评价小于生产它的社会成本。可见,当存在负外部性时,从个体角度看,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等于私人成本,企业的产品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实现了资源的配置最优。但从社会角度看,企业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这说明实际产量大于社会最优产量,存在这生产或消费的过度,社会总福利水平下降,社会没有达到最优经济效率。
如果采取税收制度来调控循环经济相关产业,则可以藉此消除负外部性。假设可以计算出社会成本,则政府在对有负外部性活动的企业征税时,可以征收与企业给他人造成的损失额相等的税额,这样就把负外部性内部化了,即把负外部性引起的外部成本转给了引起负外部性的企业,从而使得私人成本增加到等于社会成本。可以用图2来说明税收制度的作用。在征税之前,硫酸厂产量为Q3,当政府对企业征收额度为“T=MSC-MC”的二氧化硫税时,企业供给曲线向上平移了T个单位,供给曲线变成“S+T”,这时市场达到均衡点Q4。看见,对于循环经济发展而言,废弃物处置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处置成本具有重要角色。只要处置成本问题依然能使得企业的价格处于竞争优势,那么企业就不会有实现废弃物再利用的积极性。
因此,有必要使得废弃物处置的费用高于再利用的费用来促使企业积极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以此来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制度的激励作用主要是通过将外部利益内部化来实现的。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社会收益率较高的社会活动,但在目前的制度下,发展循环经济的个人收益率却不高。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应该使循环经济中的个人收益率不断接近社会收益率。建立起了这样的制度,人们就会自觉选择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行为。
总之,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历史上的任何制度都是人的利益及选择的结果。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人理性地追求效用最大化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这些条件就是一系列规则、规范等。如果人人都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社会经济生活将陷入混乱和低效率。因此,完善的制度框架是有效控制资源配置不合理、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同样也可以为促进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所用。
基金项目:该课题为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抢抓发展循环经济机遇的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小兰.论实行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J].经济问题,2005,2.
[2]云虹.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及创新[J].财会研究,2007,7.
[3]王雍君,陈灵.循环经济论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