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教育现状及分析范文

农村教育现状及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教育现状及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教育现状及分析

第1篇:农村教育现状及分析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

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成果,也是发展最快的新学科之一。近几十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应用领域空前普及,无孔不入地渗到各个行业,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把社会生产力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类开始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知识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可以说,任何现代技术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协助。现在,计算机的使用知识已经和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知识一样,成为现代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类的智力通用工具。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被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搞得疲惫不堪。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发展太快,直接影响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向和内容的稳定性。本人对信息技术教学有切身经历,希望通过本文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信息技术教育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和现象

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历史非常短,但是发展变化却非常快。无论是教学内容、目的、方法上都存在较大分歧。而且还暴露出其它学科难以遇到的“怪”现象。

1.计算机教学“过时论”和“无用论”: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太快,农村学校设备总是落后于社会发展,教学内容滞后于技术发展的情况普遍存在,责难我们总是把落后的东西教给学生的批评经常能够听到,这就是计算机教学“过时论”。当人们发现学校设备不可能永远与社会同步发展,教学内容不可能与社会同步时,于是产生了计算机教学“无用论”的观点。

2.计算机技术“无师自通”论:自从出现Windows操作系统后,软件都有较强的“自述”性和明确的菜单操作,许多软件可以通过“帮助”菜单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因此有的人认为,所有软件都可以“无师自通”。事实上的确出现不少“无师自通”的电脑发烧友,因此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必要存在。

3.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资金是困扰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经济条件差的地方,无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能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地方,绝大多数存在着计算机数量少,配置水平低,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等问题。

4.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多数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计算机教学,只停留在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上,未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5.信息技术越普及,信息技术课越难教:家用电脑的普及和各种形式的电脑培训班的出现,中小学生学习计算机的途径越来越多,“未教先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信息技能两极分化十分严重。特别是现在中小学都学Windows和Office,而且都取“零”起点,因此造成信息技术教学无法找起点的困难。

二、现在信息技术教学主要以应用软件的学习为主

人们用“工具论”一词来概括其指导思想,于是信息技术教育被视为纯技术性教育,进而与就业技能相联系,甚至一度将它列入“劳动技术”课。但是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总滞后于技术发展,而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又不可能与技术发展同步发展,于是人们很快发现,把信息技术教育视为劳动技术教育,对于若干年后才就业的中小学生来说,是脱离实际的,是容易受到非难的。无论是学语言还是学应用软件,如果不从提高学生信息素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角度来认识和处理问题,都将难以摆脱尴尬局面。

1.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的关系在长期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虽然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但是,各种软件环境中有许多共同的因素和特征。许多应用软件之间有不少概念和操作是相似的。虽然软件版本升级很快,但是,新旧版本所涉及的许多基本概念是一致的,或者是旧概念的拓宽。从教学角度我们应该认识到,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某些软件的熟练工,让他们到社会上去谋生,而是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信息能力的培养体现在驾驭和认识各种不

同信息环境和软件的共性上,体现在对未知环境特征、未知功能的探索能力上。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具体软件的各种功能都进行一一介绍和列举。应该以具体软件为媒介,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软件的特点,掌握与未知环境打交道的能力才是实现培养信息素养的真正目的。信息技术课中所涉及的具体软件实际上是教学所依托的一种“媒体”。所以,不应该简单地用“工具论”来概括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

2.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必要性,是否需要独立设置信息技术学科,一直存在分歧。认为没有必要独立形成学科的观点大概有三个观点:第一,认为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它将和家用电器一样得到普及,因此也会像家用电器那样十分好学好用,不教自会。第二,认为不少人已经能够“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计算机,因此计算机可以自学。第三,认为计算机的学习可以全部整合在CAI活动中,用CAI代替信息技术教学。通过长期的观察、分析,我们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独立形成学科是十分必要的。

3.应试教育难以推动信息技术教育将信息技术的发展寄托于常规应试教育既不现实,也是错误的。由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不是学习系统的计算机理论,而是以应用软件的学习为主,因此主要考核学生利用软件完成任务的水平。如果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考试,将会产生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只能将这门新兴学科引入死胡同,成为应试教育的又一牺牲品。常规统考最重要的基础是统一的教学内容和公平的考试环境,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学校设备差异很大,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考核内容和公平的考核环境是难以实现的,所以仅仅将信息技术教育的生命寄托于统一的考试是不现实的。要使信息技术教育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进行自身的改革。

三、分析信息技术的特点,研究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

信息技术教育所存在的问题,除了一些客观原因外,我们必须分析自身原因。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学科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却基本在搬用传统学科教学的方法和评价体系。

1.信息技术教学与其它学科的差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与传统学科教学有两个极不相同的地方,第一是教学内容来源的差异;第二是对教学环境的依赖性,这两个差异必须引起我们充分的关注。传统学科教材(如,数、理、化等)是将人类长期总结的、最基础的、比较稳定成熟的知识体系,结合学生认知特点,通过教育专家进行选择、组合、编写形成的。

这些教材是专门为教学而设计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与这样的教材是基本“默契”的。所以传统教学方法即使不进行改革,已经能够适应一般教学的需要。但是,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则是直接取材于社会生产、活动中正在使用各种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这些软件不是为了开展教学活动设计的,而是面向社会实际需求设计的,其制作的指导思想就是好学、好用,而不是为了“好教”。我们没有理由阻止小学生去试探那些教材中没有提到的按扭和菜单。面对开放的信息环境,我们不能,也不应该阻止学生去探索教材以外的东西。相反,正确引导学生通过探索,达到建构自己知识和能力才是现代信息技术课程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应该认识到,应用软件教学对教材的依赖性是不大的,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不能仅仅以来于一本好的教材。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迫切性比其它学科更强,它必须注意自身特点,彻底摆脱传统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形成适合信息技术特点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2.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地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内容不是系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而是以建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的的训练活动,其具体教学训练媒介是各种应用软件的学习。这种教学活动中既含有一定的文化性,更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由于信息技术教学对教材的依赖性较小,再加上家用电脑的逐步普及,“无师自通”和学生难倒老师

的情况是正常现象,所以计算机教师应该率先转变角色观念,真正打破“传道,受业,解惑”的旧角色观念,从知识的传播者变化为学习的引导者,甚至成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信息技术课所涉及软件的更新速度是任何学科教学内容难以相比的,面对五花八门的软件,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所有软件的高手。教师的价值和工作应该体现在两方面。构造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发现问题和规律,探索软件未知领域的功能。构造层次丰富的任务和环境,组织对任务的讨论分析,分析任务实现过程中的现象,使学生建构自己的能力。

3.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化在以计算机语言教学为主的时期内,程序设计教学与传统数学教学方法比较接近,用常规方法进行教学基本能够胜任。随着向应用软件教学方向转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应用软件教学中经常研究的问题就是学习软件的一些功能和概念,针对某个具体的“任务”,研究出一个较好的操作序列,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这个操作序列可以由教师传授给学生,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或者说,可以是教师“教”的,也可以是学生直接“学”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虚拟”环境,在虚拟环境下学生可以大胆试验,甚至“闯荡”,从中总结经验,学习技能,许多计算机迷就是这样闯荡出来的,可以说,只有信息技术才能够给人们提供这样的自由学习环境。通过长期实践使我们感觉到,与其说计算机技能是“教”出来的,不如说是“学”出来的。把计算机当作学习环境比当作教学环境更恰当。所以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尽快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化。“以‘学’为主”的基本思想应该建立在“建构主义”思想基础上。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教师、学习伙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建构主义思想比在其它学科教学中更能够得到实施和体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内容不是系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而是以建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的的训练活动,其具体教学训练媒介是各种应用软件的学习。这种教学活动中含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技能培训要求。信息技术中许多东西不是讲懂、听懂就能解决问题的。现代应用软件系统都很庞大,也不可能处处由教师讲解,

更重要的是面对开放式软件环境,进行创造性工作和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要通过探索掌握软件的应用技能,同时随时需要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学习新内容的需要。软件的各个单一功能可以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但是应用能力却需要自己通过实践进行自己建构。信息技术教学中“以‘学’为主”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丰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上。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主要技能应该表现在环境构建和资源利用的设计上,而不仅仅停留在教学讲解水平和表演能力上。“以‘学’为主”的教学必须以层次丰富的“任务”为基础。软件的学习过程应该贯穿在任务的完成中,而不是单一的功能学习上。应该以任务推动学习,以任务贯穿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软件相应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建构了完成任务的技能。软件的使用技能是依附于技术的,是可能淘汰的,但是完成任务活动中所构建的能力是超越计算机的,是不会淘汰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达到意义建构的效果,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寻找教学“零”起点的困难。“以‘学’为主”的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互动性和随机性很强的过程,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充分构造师生互动的环境,使更多的人获得意义建构的机会,不应该死守预先制订的教学计划,控制课堂局面。

第2篇:农村教育现状及分析范文

关键词: 农村英语教学 现状分析 教学方法

要学好一门语言,我觉得成绩固然重要,但开口说是最重要的。有一个好的语言环境,能够促使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所在的农村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害羞、怕犯错,加上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缺乏英语语境,平时的训练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农村家长的传统观念普遍认为学习英语没用,还不如务农打工挣钱,忽视孩子的英语教育。在国际化、全球化背景下,全民学英语的现象正引起各界高度关注,掌握好一门外语势在必行。那怎样才能让农村的学生也说好英语呢?

让每一个学生开口说话,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我们的英语课堂往往是老师说,学生听,老师讲,学生记。很多的日常用语和句型都一带而过,大量的时间被用于各种题型的操练。语言环境的缺乏给涉“英”未深的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句简单的英语,老师往往要领读上好几遍,部分学生才能学会。

想学好英语,我觉得首先要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巨大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会事半功倍。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喜欢的事,容易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很难坚持下去。而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培养。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它,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正是趣味教学考虑的出发点。有的学生说:“我一看到英语就头疼,怎么能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呢?”还有的学生说:“英语单词我今天记了明天忘,我太笨了,唉,我算没治了。”这都是缺乏信心的表现。在初学英语时,一些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没有树立必胜的信心,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丧失了上进的动力,稍遇失败,就会向挫折缴枪,向困难低头,就会感到英语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学习积极性也逐渐降低,自然也就不会取得好成绩。学习需要兴趣,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比如,唱英文歌、做英语游戏、读英语幽默短文、练习口头对话等。时间长了,懂得多了,就有了兴趣,当然,学习起来就有了动力和欲望。中学生天生爱玩,有一个游戏深受学生喜欢,名叫“吊死鬼”。就是事先想好一个单词或句子,然后根据它的字母数在黑板上划好一条条线,(举个例子,我想好了“computer”这个单词,就在黑板上划8条横线,表明是8个字母)学生分成若干组,依次各报一个字母,凡是所报字母是在本单词里的,即在相应的横线填上字母,最后根据所学知识猜出这个单词。但那些凡是五次以上没猜中字母的都会被“吊死”(我会在黑板上画一个头上有着光圈的人,表示上天堂了)。每次到这个时候,课堂里总是很热烈,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可以说这些游戏的趣味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学以致用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教师要设计出既让他们感兴趣,又能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的情境进行交际,让学生认识到学英语的必要性,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英语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习。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的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向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3篇:农村教育现状及分析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改革;问题;对策

农村小学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从教育改革的实际来看,农村小学教育改革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人才。

一、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1.学校硬件设施落后

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有了很大改善,然而农村教育经费非常有限。大多数农村小学的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设备都不完备或未正常使用。另外,因为办学经费缺乏,在现代化教学仪器的购置上也非常有限,导致现代教学技术水平较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接受现代化信息的机会。

2.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来看,基本农村小学语文、数学、自然、社会、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的开设表面上看很齐全,但是由于缺乏音体美的专职教师与教学设备,这些课程很多时候就是形式,没有真正实施,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于艺术以及德育课程学习,限制了学生全面发展。

二、原因分析

1.教育改革思想比较落后

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农村小学的领导和教师都是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来开展教育工作,很少有创新意识。还有的部分小学将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造成不论是在老师还是学生心中,都觉得成绩至上,导致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以及美育等方面的发展常常采取漠视的态度。

2.教育资金投入较少

农村小学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软硬件比较落实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受到资金的制约。这就导致学校的硬件建设比较落后。很多农村小学都没有设立计算机机房、运动设备也比较匮乏,这些都会使学生受到影响。

三、对策和建议

1.强化教育改革思想的转变

农村小学教师应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开展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例如,可以通过分组讨论以及主题班会等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动脑与动手能力的提升,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加快农村小学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办学条件来看,与城市相比,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要差很多,许多设施都不够完善,所以,农村小学课程在设置上就应该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避免盲目追求“城市化”,努力开发符合当地特色的校本课程,另辟蹊径。

第4篇:农村教育现状及分析范文

一、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小学教师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性格养成,知识获得等方面的影响重大。因而拥有一支专业能力强、素质高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前提,然而目前农村教师队伍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首先,教师数量不足。在农村地区,专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例如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往往落到了非专业教师的身上,经常会出现一个教师兼任几门课程的问题。第二,教师专业素质偏低。当前,虽然农村小学中高学历教师人数相对增多,然而大部分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仍然是民办转正式,他们虽然经过自考、函授等方式取得了相应的学位,但是在教学技能上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如此导致的结果是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相对不高,教学观念过于陈旧,仍用传统应试教育方式教育学生,不能跟上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潮流。教育方法落后,课堂教学上仍然仅局限于黑板、粉笔以及教材。因而,虽然大多数农村教师工作积极认真,然而往往体现在教学成果上却是事倍功半。对于一些学历较高的年轻教师而言,由于在农村学校中缺少足够的培训机会以及良好的工作氛围,长此以往就会失去本来优势,在能力上难以与城镇中同期入职的教师相比。第三,教师老龄化严重。社会上出现的顺口溜“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直观的说明了当前整个教育系统里教师的年龄分布情况,新入职的年轻教师会首选初中高中任教,而选择去小学任教尤其是农村小学任教的教师比例极少。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教师人数占到总教师人数的70%。这种情况绝对不是个例,而是大多数农村小学的写照。客观上而言,对于年龄大的教师,无论是体力精力上还是接受新鲜事物以及创新能力上都表现的力不从心,也更容易满足于现状,对教育教学改革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工作中缺少活力。

(二)教育设施落后

当前农村教育设施相较于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不再是只有土房、黑板和粉笔的年代,大多数学校都是砖瓦校舍,并且部分农村小学能够有二三层楼房的教学楼,使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及学习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当前,虽然大多数的学校都已经有了电化教学设备,但是由于农村经费有限,电化设备的购置仍然受到限制,没有多媒体教室或多媒体教室设备不全,而大部分农村小学至今仍然没有微机室,这对于生活在当前这个网络大时代的农村学生而言无疑是莫大的缺憾。多数学校甚至根本没有图书室,学生汲取知识的渠道除了老师以及教材以外几乎没有其他来源,同时学校也缺乏一些基本乐器设备以及体育设施。因此,当前的农村小学在教育教学的全面开展中仍然缺少必须的硬件设施。

(三)适龄入学儿童流失以及学生的心理与教育问题凸显

在当前社会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渴望离开农村,更加希望他们的子女能够摆脱农村,因而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直接导致一部分农村儿童随着父母进城上学,造成农村学生流失。现在的农村生活条件改善,家长为了可以使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把孩子送到城里“借读”的现象尤为多见,特别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基本不会一直在农村小学读书,经常会出现中途转学的情况。以上是造成农村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而留在农村小学上学的孩子家长中有部分人思想观念陈旧,认为上学只是为了改变命运,成绩优秀上学才有意义,对于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孩子他们更希望早点儿学些手艺或外出务工,因而仅仅希望他们“混”完小学,长期受到这类家长影响的学生的学习态度消极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对于一些留守儿童来说,长期离开父母,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缺少父母关怀,容易缺少好的学习环境,不能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因而对于当前农村小学而言,除了面临适龄入学儿童流失以外,在校学生的心理以及教育问题也尤为突出。

二、对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思考

(一)完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使更多的师范专业毕业生投身到农村的教育事业中,不仅仅聘用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传统主科教师,更要聘用音乐,美术等学科的专门人才,真正的让学生有条件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城市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相较于农村小学教师无疑要先进许多,因而可以合理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让城市的小学教师到农村小学支教,一定程度来弥补农村小学某些专业教师短缺的问题。当然,确保能让农村小学教师到城市小学交流学习更是具有深远意义,相信农村教师以此来取长补短,定会使其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建立定期教师培训制度,保障农村教师能够按时得到应有的培训,通过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来开阔视野,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能力。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措施,鼓励师范大学毕业生以及城市优秀青年教师到农村支教或任教。

(二)增加农村小学的教育投入

总理曾指出:“办好农村教育是各级政府一项最重要的职责,也是各级党委加强对农村工作领导的一个十分重要方面。”建议国家和地方能够更多地关注农村小学教育,保证政府财政每隔一段时间能够下拨到学校一定的公用经费,并要做到专款专用,服务于教学。以目前农村小学所面临的困窘状况看来,除了需要国家大力扶持以外,同时也应该要从多种渠道更多的来筹措教育资金。当地政府以及学校要深挖学校自身特色,充分发挥学校优势来吸引社会上的团体,企业甚至个人对学校进行教育投资。

(三)注重对学生的身心教育

第5篇:农村教育现状及分析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A-0004-02

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目前农民外出务工人口已逾1.2亿,且呈持续增长的趋势。经过深入调查了解,我县2011年小学72 238人中留守儿童就有20 474人,占小学在校生的28.3%,初中39 356人中留守儿童就有16 261人,占初中在校生的41.3%。现笔者根据我县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乃至行为、心理等方面现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一、我县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分析

(一)缺乏家庭教育,学习成绩不佳

留守儿童大部分自控能力差,对自己不能严格要求。同时,监护人多数因文化素质较低或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辅导孩子学习,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据教师们反映,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在完成家庭作业方面有明显差别。非留守儿童的作业完成得比较及时、认真,而留守儿童的作业经常拖欠,甚至还会出现抄袭、不写的情况。此外,经过抽样调查我县29所中学的辍学率及学习成绩显示,留守儿童辍学率约为5%,在学留守儿童46%成绩较差,42%成绩中等偏下,仅有12%成绩较好以上。

(二)缺乏家庭关爱,性格发育不健康

留守儿童正处在生理发育、心理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但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及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这些变化。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缺少家庭的温暖、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导致许多留守儿童的心理不能健康发展。据我们对全县36 735名留守儿童调查发现,有24.6%的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顽皮任性,有些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内向孤僻、自卑多疑、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三)缺乏有力的监管,不良行为多

监护人往往只管留守儿童的吃住问题,忽视其他方面的监管,致使一部分留守儿童抵制不住社会上的诱惑,出现了厌学、逃课、迷恋网吧、玩游戏等现象,有些甚至与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混在一起,逐渐染上赌博、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恶习。

(四)安全意识差,人身安全缺乏保障

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和管理,多数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判断能力较低,不能对人身安全方面的隐患和危险因素作出准确的判断,对诸如交通意外、溺水等突发性灾难的应变自救能力差。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因留守儿童存在而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和严重,我们必须尽快着手解决。笔者通过对横县留守儿童现状的分析,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出一些对策,旨在给当地政府、学校和教师提供参考,使其以后更好地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

(一)政府要认真重视,加大投入,有的放矢抓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当地党委和政府要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除了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还要重视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净化社会环境,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加大对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整治(如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别让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影响到留守儿童。

一是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严打、抓管各个帮派,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积极和健康向上的良好环境,让留守儿童共享同一片蓝天。

二是政府要大力支持创办寄宿制学校,建立健全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教育部门要引导学校坚持树立“教学相长,和谐共进,全力创办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思想,以“留守快乐,寄宿温馨”为目标,把留守儿童都集中在学校住宿。同时,应给学校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尤其是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使学校能针对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例如,针对留守儿童自卑、怯懦的心理,组织学校开展“确立一位心中崇拜的英雄人物,确立一条激励、奋进的人生格言,练就一项受益终生的生存技能,培养一种愉悦身心的业余爱好,参与一次提升素养的实践活动”的社会活动;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情感问题,开设留守儿童活动室,开通热线电话,让缺少亲情的留守儿童有机会通过电话与父母倾心交流。另外,还要建立健全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实行“学校主管、家长学校搭桥,社会参与、家庭配合”的管理体制,为留守儿童提供系统、全面的服务。教育部门要帮助学校通过梳理留守儿童的情况,制订行之有效的计划。例如,除了让学校利用校会、班会、校刊、班刊,与监护人、班主任签订责任书,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健康教育、生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促进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开展之外,在具体的班级活动中,还要让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也联动起来,深入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摸清留守儿童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有什么愿望等,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学会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这样留守儿童才能得到帮助,让自己也坚强起来,学会做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二)学校教育应主动承担起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极其重要,强化学校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一是加强多方合作,齐抓共管,建立社会监护体系。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大事,学校应积极争取和动员社会各方参与,不断强化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系,努力构建覆盖到边、监护到底的社会监护网络。

二是搭建平台,构筑校园关爱网络。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学校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例如,发挥学校、班级大集体的资源优势,以争当文明学生活动为载体,组织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让他们成为学习上、生活上的知心朋友,营造浓厚的关爱氛围。学校还可动员班主任成为留守儿童的“爸妈”,对重点留守儿童实行结对子帮扶,全程跟踪教育,通过为他们洗衣服、拉家常、改作业、解难题、聊生活等,让他们感受家的亲情和温暖。另外,各校还可根据本校条件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机制,动员教职工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中。例如,在学校内选拔优秀的青年教师帮扶留守儿童,并明确帮扶的内容(主要是义务参与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和学习跟踪,义务承担留守儿童突发性事件的辅处理,义务参与学校组织的关爱留守儿童的相关活动)。

三是建立档案,强化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能力。每年新学期开始,学校应要求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登记造册,将其家庭情况、学习情况、纪律情况以及其他表现记入档案,明确留守儿童的问题根源,以便“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潜力生的管理、教育和转化。首先是明确对象,对症下药。哪一个是留守儿童潜力生?存在哪些问题?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要深入调查了解,建立潜力生档案,并组织教师进行对口帮教,对潜力生进行心理疏导,为潜力生消除障碍。其次,对问题严重、屡教不改的留守儿童,建立定期汇报制度,要求其按规定时间到学校政教处汇报每天的学习情况和存在问题,督促其改正缺点的时间。最后,学校还可通过多表扬、多鼓励的办法,挖掘留守儿童的优点或创造机会让他们做出成绩,促进留守儿童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促使他们的行为习惯有所改变,在心理素质、安全意识、自控能力和学习成绩方面也能有一定的提高。

(三)应多方协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家庭教育是最直接也最容易出效果的,所以留守儿童的父母必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学校、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使留守儿童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由于家庭教育十分重要,所以社会各方也要配合留守儿童家庭抓好家庭教育工作。

一是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营造留守儿童安全上学的良好环境。针对留守儿童可能会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学校要与辖区公安机关、社区、村委会、家庭等联动,给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安全的上学环境。如学校可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传达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重视安全教育问题,通过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板报、演讲、安全演练等手段,加强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其次,明确监护人承担保护学生安全上学的重要职责。另外,学校教师、公安人员、社区人员、村委会人员还要密切配合,共同承担起与监护人沟通的责任,让监护人重视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每学期开一次家长会的时机让家长代表作打工感言,使学生理解父母的辛劳,或让留守儿童一周打一次电话给父母,或召开留守儿童主题班会等,以此让孩子明白父母外出务工是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为了儿女,从而使留守儿童理解父母、遵守纪律、好好学习,感恩父母,报效社会。学校还可以组织开展亲子活动,如要求留守儿童的父母每周给孩子打一个电话,每月给孩子写一封信,每季度与孩子的班主任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看望自己的孩子等,让留守儿童得到爱的浇灌。

二是加强引导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在满足孩子物质条件的前提下,关注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我们建议家长在外出务工前,首先要慎重考虑合适理想的委托监护人。其次是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各方面加以关心,如多打电话给委托监护人、孩子及教师,询问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切实关心孩子的行为养成和学习情况。

第6篇:农村教育现状及分析范文

一.农村初中英语现状分析:

(一)客观方面

1.教学师资力量不高。很多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任教, 造成农村初中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英语专业教师。在有些学校, 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少之又少甚至没有,很多英语教师是跨专业的, 甚至存在一个教师 同时上英语和其他主科的现象。英 语 教 师 口 语水 平 不 高农村初中大部分英语教师口语较差, 又缺乏有效 的口语能力培训,课堂口语用量少,有的英语老师不重视利用提高口语交际的教学设备, 有的觉得放录音麻烦,领到了配套教学磁带和录音机也不放给学生听,严重影响了学生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教学条件的制约。农村中学班级人数较多,远远超过了科学合理的班级人数,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听说实践机会。而且只 有 极 少 数 学校建有语音室和电教平台, 与教材相关的配套材料缺乏。英语教师上课基本上是一本书、一支粉笔, 最 多加一台录音机。教学条件简陋, 加上农村学生接触 课外英语的机会甚少, 在这种教学条件下的确是学生说好口语的一大障碍。

3.环境的限制。汉语作为我国唯一的官方语言,使学生缺乏英语的使用环境,学生不必为了交际而实践其所学语言,而且目前的中考高考尚未实行口试,部分地区虽实行口试,但未计入总分,客观上好似口语毫无用武之地,说 英 语 的 动 机 不 强,种种因素使得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水平不高,而且农村学生的英语口语环境单一,教师成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渠道,而绝大部分英语教师所讲英语不地道,以致无法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环境在无形中制约了学生听说能力。

(二)主观方面

1、学生对自己的不自信。部分同学对自己不自信,说 英 语 存在一定的心 理 障 碍,生怕自己出现错误,很多学生在英语口语课堂上一张口就紧张,一紧张就语无伦次,久而久之, 形成条件反射,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说英语的习惯,进而更加惧怕发言,出现了胆怯心理,另外,部 分学生英语基础差, 或者发音不标准, 存在着严 重的自卑感。最后,有的学生在口语交际课堂上不愿采取 积极主动的态度。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趋向于随大流、 缺乏表现欲。这样一来, 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基本不开 口说英语。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水平很难有所提高。

2、学生缺乏英语口语交际学习动机。农村初中生对英语口语交际学习价值认识不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没有用,既不能应用于生活,在考试中也不那么重要,学生缺乏英语口语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是决定英语口语交际学习成败的关键。学生不能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口语学习目的不明确;久而久之,英语口语交际水平越来越差。

二、农村初中英语口语交际对策探讨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英语老师要成为中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激发者、带动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因而需要引进大量的英语 教师, 并用合理的激励措施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还要逐步去培养优 秀的、高素质的英语教师,壮实教师队伍。而且应多给予英语教师参加培训操作磁 带 、 录 音 机 、 光 盘 、 VCD等设备的机会,使教师更恰如其分的使用这些设备,另外,身为一名教师,人格魅力也是必不可少一部分,幽默,认真的教师能够达到更好的与同学沟通交流的目的。以上都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改善教学条件。要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口 语交际水平,首先,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迫切需要国家 及各级政府的投入,加强英语教学的配套设施建设, 努力改善英语教学条件。努 力 创 设 说英 语 的 氛 围 ,教师可以尽量用英语上课,开始可以先使用简单的口语,随着学生词汇量的增加,提高英语口语难度,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环境,增 加 学 生 的 听 说 量。

3、改进教学方法。教 师 要 尽 量 让 每 一位学生都敢于说英语,乐于说英语,让学生意识到说英语的重要性,增加英语口语交际的教学力度,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难度不同的任务, 同时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适当的 时候给予学生帮助,给予学生鼓励和关怀。使学生增强对学英语的热情和说英语的信心。对于学生的错误要区别对待,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说英语, 随意打断学生说英语, 这极易 挫伤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为了巩固和增 强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在 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使用英语教学、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话剧等,让学生亲自实践,更多的接触英语, 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氛围。

毕竟,学英语是为了交际,为了适应时展对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加强英语口语交际的教学力度,努力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罗运春 论情感因素在农村初级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第7篇:农村教育现状及分析范文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策略优化

G633.41

一、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从学生方面来说

首先,学生进行口语交流的动机不强,处于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环境下,学生不太愿意进行英语口语交流,加上口语教学需要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较高的教学水平,然而教师对英语口语能力的不重视,完全忽视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因此,良好的英语学习动机对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学生害怕说英语,对说英语存在心理障碍。很多学生在口语课堂上害怕说英语,认为开口说英语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久而久之,英语就成为“哑巴英语”,导致学生无法认识到自己在口语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只有勇敢地说英语,才能及时弥补自身的不足。

2.从教师方面来说

首先,英语教师的口语水平不高,许多英语教师长期不说英语,导致口语能力不断下降,加上农村英语教学中缺乏对口语培训的机会,学生接触英语时间不长,另外,学生口语理解能力较差,教师用英语和学生交流,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便逐步使用汉语来和学生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口语内容。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应试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口语交际能力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其次,英语口语教学中缺乏先进教学设备的使用,如,一些录音机和复读机等,借助这些基础设备给学生播放更多的口语交流对话,让学生熟悉对话交流的模式,然而很多农村英语教师不愿意采用这些设备,领取配套的教学磁带也是放置不管。

3.从教育环境来说

农村教育环境、教学设施较为落后。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多是通过录音机,没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城市学生开始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更有甚者通过网络与外教进行口语交流,拥有良好的口语氛围。这些教育环境的不足,决定着农村英语口语教学无法正常开展下去。这都是农村英语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二、针对农村初中英语口语学习困难的对策

1.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要想让学生真正积极地进行英语口语锻炼,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指导,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友好平等的关系,让学生渐渐喜欢英语教师,继而更加愿意与教师进行口语交流,在不断地练习中享受口语带来的乐趣,逐步建立起信心。让口语能力较高的学生带动口语水平一般的学生,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克服口语过程中的困难,真正提高口语交流水平。如:在学习Do you like bananas?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和一位口语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交流,给学生进行演示,教会学生在口语交流时应如何进行开头和结尾,由此教会学生口语思路,真正学会独立进行口语交流。

2.激发学生的口语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口语教学时,尽量用简单的单词和口语化用语,帮助学生学会简单的口语交流,从而加强口语练习。教师可以利用农村家庭的许多家禽入手,先从学生熟悉的动物开始,依次学习鸡、鸭、鹅、猪、猫等单词,拉近英语口语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趣味性的英语口语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逐步学会享受英语口语带来的成就感。

3.及时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口语教学时,在课堂上使用先进的教学仪器,如,录音机、语音室和与教材相关的配套资料,跟上英语教学发展步伐,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口语交流,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英语口语的理解。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大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设施的投入,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努力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水平,让学生接受纯正的英语教学。

4.开放式英语学习环境的创设

英语和汉语一样,本质上都是人类交流沟通的工具,彼此之间也存在相同的地方。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善应用环境来实现口语学习的目的。首先,英语学科教师要先克服心理障碍,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因此要将自己的身份放在与学生同等的地位。语言学习是不断前进的,在提升自己口语能力同时,结合长期教学中形成的方法,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例如,利用体态语言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可以利用场景教学的方法,在课堂上模拟出一种汉语环境下日常行为的方式,采用全部英语口语化的交流,这样可以学而致用,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开放式的英语学习环境还有助于口语的主动使用,随着当前英文内容在各类领域的广泛出现,教师可以在结合汉语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采取混搭的形式进行口语训练。例如,今天的天气怎么样?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完全采用英语口语的教学方式,由于缺乏关键词很难让学生第一时间理解,从而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换一种方式进行混搭和体态语言的结合,教师一边指着窗外的天空一边问what's the weather怎么样today?寓教于乐,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5.灵活利用教材背诵内容

我国初中阶段的英语教材大多采用人教版,其内容质量相对较好,内容中设计大量的语法应用。学生在日常朗读背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其举一反三,灵活利用,这样也能实现刺激其主动学习口语的兴趣。例如,简单地询问对方年龄的句子:Howoldareyou?学生在课堂语境下可以非常容易的理解,但是在另外一种环境中却无法记忆起来,因此在教育环节,教师通过口语的变化结合语法内容,可以出现:How old is he?How old is your teacher?等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工作还很艰巨,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国际化互动的层次越来越深,从义务教育阶段奠定好英语学习基础,对培养高等学历人才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胡秋红.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2(13).

[2]徐淑国.新课标下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如何开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3.

第8篇:农村教育现状及分析范文

一、农村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及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越来越强,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农村各方面也发生着变化,农村的生活越来越好,经济发展势头正盛,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家庭条件越来越好,但是农村的问题学生也越来越多,娇横任性、叛逆不听话、不诚实、上网成瘾、打架、厌学、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等问题越发凸显。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问题孩子的出现,背后必然有一个问题家庭的存在,而现在孩子的父母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是影响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通过家访及与家长的接触交流,观察家长的言行,我们发现农村家庭教育的严重滞后,并存在许多误区与空白。

1、放弃教育权,依赖他人型。“孩子就听老师您的,你怎么管都行,我们当父母的不介意的”。貌似一句特别质朴的话,就把教育的责任全部转嫁到了老师身上,而家长就只做了一个全职保姆的角色,管吃、管穿、管花、管住,甚至在有了寄宿条件后想方设法去让孩子住校,连“管住”都不存在了,家长就可以放开手脚去挣钱、去玩,去做自己先做的事情。要么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远走去打工,或是工作早出晚归对孩子无暇顾及,没有一点时间来陪孩子,殊不知就是这样让孩子缺失了亲情,缺乏了管教,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当一切既成事实后就会怨天尤人,不知如何去面对。

2、管住孩子,管不住自己型。每个家长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时间管孩子的时候会提出严格的要求:不许看电视、不许玩电脑、不许玩手机……可是在严格监督孩子写作业的妈妈却在孩子身边一次又一次的刷屏,把孩子自己关在屋子里写作业,而爸爸妈妈却在客厅看电视……在孩子身上的种种缺点,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对他们潜移默化的结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做不到的又怎么要求孩子呢?

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

3、家庭不睦型。离异、单亲家庭。随着离婚率的增高,单亲家庭越来愈多,父母对家庭的草率态度,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使不幸的孩子越来越多,这样问题孩子也越来越多。在离异家庭、重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做父母的又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单亲的孩子不能完整地享受父母的爱,这样的孩子会严重的缺乏安全感,又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4、新房、新车,现代化的家庭装备焕然一新,思想不新型。社会不良风庥跋煅现亍H狈ι缁嵩鹑胃小O执的人关于对己,严于对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越来越少,家长们往往把这种风气带到学校。没事就好,一有事就大闹学校,小到大闹,大到讹人讹钱,让孩子之间的关系、师生间的关系越来越恶化。孩子在成长阶段接受这样的一段教育,结果可想而知,而家长却不知这样对孩子百害而无一益。对于一些责任意识,总是“利”字当头,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

二、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让父母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根据调查,目前农村孩子的家长,绝大部分接受教育程度不高,很少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开放周和每周五晚上的“心动力”家庭教育交流平台为家长做全面的家庭教育指导。

1、指导家长学会赏识教育。现在的孩子压力大,家长的压力更大,于是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不能只要求孩子做好、做对,要学会宽容鼓励孩子的失败,赏识激励孩子的进步,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维护孩子的自信心和好奇心。家长不能一味埋怨孩子,甚至打骂孩子,这样做的结果就像拔苗助长一样,不仅不奏效,往往事与愿违。只要从孩子的实际水平出发循序渐进地启发发育孩子,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2、家长做好孩子的表率。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孩子学习的范例,可能会影响子女的一生。孩子最容易从模仿的角度来把握事物,这是家长应该注意的。如果家长能做到关爱他人、尊重他人,那么这种情感一定会渗透到孩子的行为当中,他也会成为这样的人。

古语道:其身正,有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自身的素质――知识、学问、品德、修养、才能,就象火山底下的岩浆,积累得越厚实、越丰满,孩子成才的爆发力越强烈。孩子从小到大,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其性格、品德发发展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知识水平,让自己具备坚强的性格,遇到困难敢于碰硬,善于动脑去解决,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样孩子也会像家长一样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3、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使孩子的性格活泼、开朗、大方、好学、诚实、谦逊、守时守信等;不良的家庭氛围,可使孩子胆怯、多疑自私、嫉妒、孤独、懒惰、放任、不懂礼貌、言语粗俗等,所以家庭氛围的好坏是孩子行为健康水平的重要相关因素。为此,家长要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创设一个和睦的家庭关系。

第9篇:农村教育现状及分析范文

1.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

与城市不同的是,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自身的很多基础设施表现不足,教师的数量较少,想要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仅在难度表现上较高,同时还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农村地方的环境表现较差,未来是重点建设、发展的区域,但是目前所表现出的状况并不良好。很多教师都不喜欢到农村任教,这就导致师资力量出现了薄弱的情况[1]。同时,在农村开展音乐教育工作,大部分教师都不是新晋的教师,自身依靠的是多年教学经验,与当下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脱轨,因此没有办法达到较高的专业素质。第二,教学硬件设施表现较差。在农村地方,每年的经济收入是有限的,同时还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强烈制约。同时,我国的农村数量较多,国家在配备教学硬件的过程中,需要开展区域化的考虑。所以,部分农村幼儿园的硬件设施,仍然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准,这就给日常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阻碍[2]。

2.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对策

2.1 加强职后培训

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不断的得到更好的成长,必须对教师积极的开展职后培训工作。首先,农村本身是依赖于城市发展的,因此,应该根据城市的方位和附属乡镇数量,定期组织教师开展职后培训工作[3]。其次,在培训的内容上,应该按照多元化的原则来完成,包括专业能力、教育理念、沟通方式、批评方法等,每一个方面的能力与素养,都直接关系到幼儿园学生能否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在培训的过程中,应多多组织教师开展探讨、分享,从而帮助农村教师的眼界更加开阔,在多方面的学习上,努力取得更好的效果,减少固有教育模式的恶性循环。第三,在职后培训开展的过程中,必须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应坚持定期开展,或者是结合国家教育的要求、教育政策的转变,不定期开展培训。要禁止出现培训中断的现象,否则难以拉动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水平的稳步提升。

2.2 改进教学方法

就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本身而言,其想要得到更好的成果,教学方法上的改进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不能总是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教育,这并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观念,同时在各个方面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建议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对教学方法实施积极的改进。例如,引导幼儿随着音乐唱歌、做动作和演奏打击乐器感知和表现音乐;在音乐的伴随下,让孩子欣赏图片、创作美术作品、进行表演或创作文学语言;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声势动作训练孩子的节奏;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方式进行音乐教学,让儿童在听听、唱唱、玩玩、动动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在教学方法合理的改进后,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效率、质量等,都可以获得较大的提升,对学生的综合进步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模式来完成,且每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都应该应用固定的时间。某些教师虽然掌握了较为先进的理念与方法,但是频繁的转变应用,很容易对幼儿园学生造成较大的思维理解难度,在师生互动方面有所降低,这一点需要在今后的教育别注意。

2.3 改善办学条件

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优化过程中,通过在上述几个方面努力,基本上能够让幼儿园学生获得更多的帮助。但是,想要在将来的成就上更好的巩固,必须对办学条件进行积极的改善。首先,单纯依靠国家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积极的拉拢社会企业进行合作,促使设施的增加和条件的改善,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减少固有的缺失和不足。其次,在改善办学条件的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阶段性的完善办学环境。农村幼儿园的基础设施较差,并非一朝一夕的情况,而是需要在改善的过程中,一块一块的改善,这样才能在最终的办学条件上逐步的取得更好的成效。第三,改善辦学条件以后,要积极的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在生源数量上扩大后,学校资金的来源更加充足,与社会企业合作更加愉快,对国家的投入应用,也可以达到针对性的目标,能够在总体上形成良性循环,这样才能帮助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