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范文

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

第1篇: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范文

1.课程体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课程设置定位不太准

室内设计专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自上世纪末开始,高职院校也陆续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以培养注重技术操作的企业一线技能型人才。然而,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师资条件和办学经验上的不足,其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大多都是在本科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压缩而成,课程的设置过度强调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和设计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制图和绘图这两项基本职业能力的训练十分欠缺。这种盲目追求设计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而言,每门课程也只能是蜻蜓点水,学生的设计能力既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反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分散,而应该在课程中掌握的绘图和制图能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加强。

(2)课程之间需要更好地衔接

在目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一项职业技能的训练往往被分解成了多门课程,课程的数量多,课头散,重点不突出,课程之间又缺乏应有的联系,甚至在有些课程中会出现重复教学。例如,对于室内效果图表现这个核心技能的训练,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就被分解在透视原理、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表现技法等课程中。由于课程设置分散,每门课程的教学侧重点不同,课程与课程之间存在着相互脱节现象,在实际的教学中,各门课程往往是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突出核心技能的培养。

(3)课程教学模式较传统

课程的设置应该与课程的教学模式相互匹配,共同完成一项职业技能的训练。目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较大问题就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僵化,不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仅仅是围绕课本,过多的强调了理论教学,而缺少对学生实际动手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课程中采用的教学模式没有突出高职技能训练的特点,针对性不强,没有充分的考虑到现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教学方法落后。在这种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既无法和本科院校的学生同台竞争,也很难符合室内设计行业的要求,这给室内设计行业和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带都来了致命的危害。

2.课程体系整合的思路

根据目前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新按照行业企业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的定位,以职业技术能力为模块来整合设置课程,将集中训练某一项职业技能的多门课程或课程群融合为一门职业课程,以避免课程之间的相互脱节,课程教学方向不明确等问题。同时,再根据行业实际工作中的特点,梳理职业能力与能力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按照逻辑先后顺序来设置课程。另外,根据高职院校课程设置“适用、够用”的原则,删减一些不必要的拓展课程,重点突出核心职业技能,并将基础课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强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内在联系,缩小课程之间的教学偏差。

3.课程体系整合的措施

第2篇: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范文

关键词:室内设计;课程体系;互联网+

近些年,以行动为导向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颇受各类职业院校重视;国务院提出互联网+行动,各院校也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完善信息化技术,这为我校室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提供良好的机会与平台。

一、现有课程体系分析

(一)专业教师对现有课程体系的认识

专业教师是教学一线的“排头兵”,对于课程体系的设置具有深刻的理解。本次在对教师的调研中,重点探讨对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实施等关注点(这些是决定课程体系设置关键因素)。从调研的数据中可以反映,专业教师普遍认为课程体系设置目标应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室内专业能力的培养,占比为40%;二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占比为30%;其中R的芰Φ呐嘌包括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需符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与课程设置计划,使在校生能胜任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在于训练专业技术的同时,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使其能基本掌握沟通技巧、协调技巧、管理技巧等,为其职业渠道拓宽奠定扎实基础。

(二)在校学生对现有课程体系的认识

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需求是课程体系设置改革的初衷与目的,因此对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开展调研能更加深层次的反映出课程体系是否科学与合理,以及学生对课程体系的信心。本次调研选择课程设置内容、针对性与实践性等问题进行分析,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校生认为现有课程体系最突出的问题是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内容利用率不高,占比为30%;其次理论课程过多,内容杂乱,人数占比为25%;再次专业操作课程深化较少、针对性不强,分别占比为27%与18%;室内学生认为现有课程体系最应该改进的问题为专业技能与学习能力两个方面,分别占比为35%与28%;其次为社交与协作能力,分别占比为20%与13%。因此,可以看出室内学生对室内课程设置意见主要集中在课程实践性与针对性等问题,最愿意获得能力为专业技能、学习能力与社交能力等。

(三)企业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企业是人才培养最终输送地,其对人才的需求是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方向。本次对株洲装饰企业进行人才需求与岗位能力这两方面调研,结果显示企业急需人才为网络客服与家装顾问,分别得分为85与80分;其次是设计师助理与室内设计师,分别得分为60与40分。这些数据表明,随着网络、微信等信息化手段快速普及,企业对互联网的运用大幅度增加,对于网络客服等互联网人才需求迅速增长;同时也可以看出企业注重是员工专业技能与沟通能力,分别得分为95与90分;其次是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虽然这两项得分相对低于专业技能,但也均超过75分。即说明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装饰企业对员工岗位能力要求更高,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

二、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

(一)室内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

1.目标

中职室内设计专业主要培养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接轨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结合家装设计、软装设计等行业应用,拥有“互联网+”环境下的综合职业素养,在设计、服务、管理和生产一线工作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其职业导向是家装顾问、室内设计师、软装设计师、家具设计师等。

2.核心标准引领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通过对学生自身能力进行分析,与企业专家沟通交流,制定出集理论、技能与综合素质为一体的室内设计专业能力标准。该标准包括4个层次:室内设计专业特色知识结构、学生个人基本素质、室内设计核心能力、室内设计拓展能力。人才培养要以这4个标准为核心,通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在课程设置中,根据需培养5种工作岗位(家装顾问、室内绘图员、室内设计师、室内软装设计师、室内家具设计师)人才,设置不同的课程平台,多样课程内容,制定合理的课程方案,帮助学生提升标准能力,在这过程中(可依据学生特点)始终以1种岗位能力为培养主线。其次,在课程进程上,将其分为设计基础课程、单项核心课程、设计综合课程、毕业设计及职业资格训练课程,依据各阶段的特点,由易到难,理论联系实践,将教、学、做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其中设计基础课程用1个学期学习,单项核心课程用1.5个学期学习,设计综合课程用1个学期学习,毕业设计及考证训练课程用1个学期学习。前5个学期要依托校内课堂、校内外实训基地、仿真虚拟实践平台,最后一个学期则进行毕业设计、考取室内设计资格证书。

(二)室内设计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

根据室内设计专业(5种)岗位所需职业能力,依托真实项目为驱动,系统化有弹性综合教学实践模式,构建专业基础实践一单项核心实践一毕业综合实践教学支架,重构室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如图:

一级项目由室内岗位综合设计和毕业综合设计项目构成,包括室内设计师综合实战项目、软装设计师综合实战项目、家具设计综合实战项目、家装顾问综合实战项目等,要将一级项目内容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获得体系化的设计实践。二级项目为综合项目的单项设计,主要包括室内居住空间项目、室内公共空间项目、室内操作实战项目、室内材料/施工项目等,需遵循室内设计典型工作过程,将整个课程体系有序串联起来。三级项目基于二级项目每个阶段所需的理论、技能和综合素养进行整理、归纳与分类,设置相关课程,最终以课堂形式呈现出来。主要包括室内PS、3D、CAD、室内制图、室内风格、装饰画绘制等。

这种组织形式有如下特点:1)该课程体系以岗位为特点,以项目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主动性与适应性,做到真正学以致用。2)在课程项目实施中多半以团队合作形式来完成,通过做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并在合作中得到沟通锻炼。3)把项目、知识、技能融入课程体系中,促进职业能力提升,实现专业知识与设计项目和个人能力融合,让学生由生手向熟手一能手型转变。

(三)信息化教学实践平台创新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评价

传统教学方式采用的是教师演示(讲解)、学生(上机)操作或绘制的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课程方式显露出局限性:一方面教师在同时间内面对多组学生演示,由于学生层次与经验不足,暴露出问题各式各样,教师解答工作量不断加大,往往导致课时周期拉长,教学效率不高。第二是人的记忆与思维需要有反复的过程。由于教师现场演示与设备运用受到时间的限制,学生掌握复杂操作内容不易,较难突破问题节点,容易出现技能问题大量堆砌、思维混乱局面,从而丧失对课程学习欲望。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室内实践学业平台,从而创新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信息化平台创建益处在于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根据自身问题,任意完成实训任务,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同时也能改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企业、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关系,适应“互联网+”室内装修岗位(网络客服)发展。它还可以满足混合学习、慕n学习和翻转课堂等“互联网+”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需求,不断充实课程体系教学资源。

信息化教学实践平台的学习与评估模块,可以帮助教师建立课程体系动态评价体系。它可以客观分析学生在线学习数据,归纳出学生常出现技能点问题,帮助教师调整课堂重难点,完善多元评价(组内评价、组组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教师也可以更客观找出课程体系设计问题,进行合理调整。学生在完成实践学习平台任务后,还可以从往届与应届学生数据库中获取企业更需要技能点来强化学习。并辅以企业实践数据库,让学生分析其适合企业岗位,教师也可根据数据及时更新课程体系,使整个课程体系形成良性反馈系统。

三、课程体系实施措施

(一)组建多元化教师团队

基于理实一体化课程模式下的教师团队需要校内公共课教师、“双师型”专业教师与定期聘请企业室内设计师共同组成。校内公共课教师主要从事学生职业素养、个人综合能力、信息化综合能力培养。校内专业教师主要负责专项设计与综合设计训练工作,每年定期需下企业实践。企业设计师主要担任专项与综合设计部分授课,让他们把先进设计理论与企业文化传播给学生。教师团队多元化有利于校内教师成长,迅速提升专业技能,理论联系实践课程体系贯彻始终。

(二)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发教学资源与平台

自主开发专业与综合设计项目一体化教材,同时建立微课教学与虚拟仿真资源库。使教学从“单一”传授向“互联网+”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单向传递向双向交互传递转变。同时需积极创造条件搭建教学实践平台,扩大课程资源交互空间,保证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充分实施。

(三)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加强工作室实效性

随着工学结合不断推进,我校室内设计校企合作逐步推进,积极寻求校企合作机会,发挥企业主动性,让企业参与到课程体系开发中来,共同开发实习数据实践平台。通过企业提供实践平台,运用轮岗方式实现顶岗实习。企业深层合作,需寻找共同利益,达到学生、学校、企业共赢效果。除了企业提供的平台外,设计工作室也是重要的人才培养平台。设计工作室运营需按照企业管理模式,允许设计工作室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商业运转,产生经济效益。让学生通过工作室参与设计项目调研、设计、修改最终施工全过程,完善课程体系实践性。

第3篇: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范文

关键词:室内设计;工作室文化;工作室建设

1 社会背景

美国是最早出现职业装饰师的国家,室内装饰师的称谓在战后渐渐被室内设计师所替代。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多数学院都设置了室内设计课程。例如,成立于1931年的室内装饰师协会就更名为室内设计师协会(ASID)。1940年创立的《室内装饰》杂志也更名为《室内》杂志。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多数院校都设置了室内设计课程。作为世界上最早完成室内设计职业化历程的国家,美国主流院校的室内设计教育体系成熟完善。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符合室内设计市场的设计教育体系。这一点是欧洲以及中国所不能达到的。其室内设计课程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其完善和多元的工作室课程体系。工作室制度已经成为其教学的主流。结合美国室内设计工作室教学的特点,可以发现工作室制度有利于打破自身由于固化的学科体系分割而造成的教学片段化、零碎化的现象。对其丰富完善的工作室制进行研究将对我国相关室内设计教育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2 相关概念

工作室制度是设计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以某个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基础,由著名的专家、教授为核心组成的学科方向研究的师资团队,具备一定的研究、设计开发实力,能够充分利用其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科研工作。学生通过2~3年的基础平台训练,根据自身发展条件及社会需求,选择进入相关专业工作室。工作室制由责任教授负责组建师资群,按照专业设立研究方向,采用开放式教学,确定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撰写及实施。高校工作室最早出现在欧美的美术类院校,当时,在高等学校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对于实践技能的学习要求迫切,希望学校能提供各种实践性的,尤其是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活动,高校内的工作室(模式)由此应运而生。

3 工作室文化

设计工作室在美国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几乎每个主流院校的室内设计专业都会对此进行强调,并成为吸引学生的重要力量。这一点在美国针对设计院校调研分析的权威杂志《设计智慧》中有很好的体现。该杂志每年都进行一项针对建筑与设计学院的调查,《设计智慧》杂志以其全面、客观、翔实的信息与数据成为各大设计院校衡量设计教育质量的重要材料。其中对室内设计专业的调研分析中,设计工作室文化就成为一条十分重要的衡量和评价标准。例如,作为公立大学翘楚的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每年均跻身十大室内设计名校之列。其室内设计课程体系完善,工作室文化突出。在《设计智慧》中针对全美122位室内设计负责人的调研中,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室内设计课程以其优秀的工作室文化而成为最受人尊重的室内设计课程。而私立大学设计名校的帕森设计学院更以其突出的创意氛围和室内设计工作室制度成为美国室内设计人才培养的摇篮,其毕业生以其突出的创意能力和方案能力成为美国各大设计公司的中坚力量。这些在工作室文化表现比较突出的学校也将此列在自己学校相关网站上成为其引以为豪的重要资本。

俄勒冈大学的室内设计专业在《设计智慧》中的排名也比较靠前,其室内设计课程的工作室制度也非常具有特色。俄勒冈大学的室内设计专业将设计工作室作为其课程的核心。它的工作室文化特别强调从理论和功能的角度进行批判性的思考。通常其室内工作室课堂限定人数在18个以内或者更少,并且这些学生都紧密地与工作室导师进行合作,进而探索室内设计,而无论是机构空间、商业空间、住宅空间或者是综合性空间。经过严谨的核心主干工作室之后,学生们就可以选择广泛的主题性的工作室课程进行学习。主题性的工作室课程提供实际项目做依托的特定主题的空间。例如,品牌零售店、历史建筑室内空间、疗养空间和工作环境等等。其最近的主题工作室包括位于韩国、欧洲以及土耳其的项目以及一些本地的项目,这些项目包括从乡村到都市的诸多项目。俄勒冈大学的学生们以扎实的技术性的解决问题和亲自动手的方式学习如何强化设计想法。所有的室内设计专业学生还要选修一门家具设计工作室,而设计和建造一个实际尺寸的工作样型是交织在一起的。必修课工程制图工作室将设计决策和实际建造和材料联系在一起。在他们最后一年,学生们通过个人发展或实施复杂的设计项目进行独立研究。这些项目对于学生们如何将设计探索和独立研究或者个人设计兴趣及目标融为一体是一种挑战。

4 工作室建设

室内设计专业由于自身强烈的实践学科的特征,对实际动手能力十分强调。而只有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进行从图纸模拟到模型模拟,以及采用实际材料的建造,这些都是训练设计想法、拓展设计思路的重要方式。室内设计工作室的良好运作需要有一些基本的设备配套作为保障。例如,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就配备了各种实验室。还有提供多种材料的材料商店以及各种设备都为工作室课程提供了方便。同时导师助理也会对设计和建造模型以及样型进行指导,配备了专业的扫描仪和软件的计算机实验室,及其提供大型的彩色打印以及其他一些相关服务的相关配套也是一个重要保障。模型工坊以及专业的家具工坊提供数字的、动力的以及手工的工具,可以让学生进行三维研究和探索。灯光实验室可测试灯光设计。材料中心提供了广泛的建造以及面材样品。

学生和导师都有责任对实验室的环境做出贡献,这种环境尊重个体,共享知识。教师仔细地评估并架构分配给学生的任务,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对每一个项目内在的复杂性进行评估。

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室内设计教育都要求清晰和连贯思考的能力,并形成真知灼见,做出明智的判断。这种想法和价值都通过写作、讨论、陈述以及制作明显地体现出来。学校期望学生们能够自我独立;严格要求自己;关注自身作品质量;并适应不同的工作室环境。学校非常重视创意,因为它能够为工作室提供更广泛的对话。它期望学生们能够对建设性的批评和建议保持开放的态度。学生们必须意识到最有价值的评判来自于过程中的对话而不是来自于最终作品的评判。所以学校强调过程中的对话和讨论而不是最终的评判。工作室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针对学生过程作业的定期的小组讨论,或者是更公开的以展览的形式进行的探讨。每个讨论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批评,而是一种关于建筑和室内空间的对话。学校也鼓励不同工作室和不同年级的学生们进行交流。每周都有定期的教师或者访问者举办的讲座和陈述。学生们可以尽量多的参与这些活动并参与讨论。学生们被鼓励建立调查的路径,这也会对其未来职业的创意生涯有益。

5 结语

第4篇: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范文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学;教改;课堂设计

随着社会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由原来单纯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于“室内设计”这门工科类实践教学内容较强的专业核心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确立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是现代高职教育的重要标志。“基于工程项目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具有革命性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理念。这种建立在产业和工程界基础之上的“项目化教学”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知识的获得应在学习过程中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了学与做的结合,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在这一教学模式和理念的指导下,培养的毕业生,较传统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在专业知识的应用,实践技能水平要高,就业后赢得社会用人单位的评价高。

一、室内设计教学现状

室内设计,一门发展速度过快、过热的学科,一个尚不成熟的专业,如今风格流派名目纷呈。作为教学工作者,置身于科技时代的经济变革国家,无论是继承传统还是借鉴外来,都应该用科学的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审时度势对室内设计学科的教学情况进行剖析。

1.室内设计教学的美术背景

室内设计从学科领域上讲隶属于艺术设计学。传统的美术教育理念无疑在室内设计教学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但是,这种传统美术教学理念指导下构建的教学体系,不能完全反应室内设计的本质学科内容,以及室内设计教学。传统美术教育的思维惯性下进行的室内设计教学,以视觉审美为价值取向,将室内设计教学停留在视觉表现的层面上。

2.传统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不足

一般而言,传统的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是根据行业状况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根据课程内容、难度、课程在专业中的重要程度设定学时;组织相应的专业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课堂理论讲课、多媒体演示、现场示范、观摩等形式展开教学;根据平时学习情况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成绩考评;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每个学期的数门课程同时展开,依次完成学科教学;学业结束后统计各科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上述传统的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方法不能较好地完成市场经济模式下相应的人才培养要求。

3.建筑装饰业对室内设计专业的用人要求

建筑装饰行业是我国的新兴行业,它伴随着建筑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逾30多年的历程,规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由一个非常幼稚的阶段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行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从我国建筑装饰业发展现状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与住宅商品化步伐的加快,在新世纪,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带来装饰业的新发展。建筑装饰需求旺盛,市场广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日渐成熟,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出现了新变化:人才不再是唯文凭论的老观念了。综合素质全面、专业能力强、具备专业知识自我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目前广受欢迎的人才。在我国住房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室内设计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是如此。

二、具体改革措施

作为一名一线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我认为:室内设计课堂教学改革应注重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改变单一的室内设计教学模式

室内设计教学由过去的以知识为主线的传统课程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与实践结合为主线的课程模式。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设计实训,这样大大提高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使学生由原先仅仅停留在概念上的理解,变为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如在照明设计、家具与家具配置等章节的学习中,根据学生的能力布置相应难度的课程设计。先由单个项目的训练再到一套完整项目训练,循序渐近,由易到难。逐步增加难度,提高设计能力。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市场行情,装饰材料的种类、价格、功能、装饰效果,写出详实的调查报告。既锻炼了学生交流能力,也锻炼了学生整理分析材料、文案写作的能力。让学生提前了解市场,了解工作环境。室内设计不是单向传授性质的课程,而是属于双向互动的课程,只有通过学生大量的实践运用才能掌握设计语言技能。因此,我们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指导为导向的自主学习方式转变,建构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

2.实施实践教学,推动室内设计教学改革

室内设计教学都直接应用于工作中,对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就尤为重要。学生要具备室内设计能力、工程造价能力、施工管理能力、施工技术能力、装饰材料应用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并进,推进项目教学,让学生更早的熟悉工作程序。因此,把课堂从学校搬进企业,由具有社会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项目制”教学总监,依托专业工程项目、聘请企业专业人士做项目教学顾问,围绕专业工程项目由教学总监负责组建工程项目教学专业部,确定参与“工程项目”教学的专业人员。在实地训练中应用理论知识围绕实际课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理论教学,利用实际工地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动力,启发学生对专业理论认知的兴趣,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3.建立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标准体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聘请企业一线专业人士任教,以企业的工程项目资源为依托,以专业为基础,组建多个工程项目教学专业部,与市场化运行的工程项目模式接轨。为企业培养实用性专业人才。学生进入企业后,教授的主体呈双向互动态势,即学生与学校教师的学习互动,学生与企业优秀设计师的学习互动。

4.闭合式、开放式教学共存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合作机制,在依托企业“工程项目”的基础上,由企业聘用专业教师和学生全面参予“工程项目”的工作,协助企业完成工程项目。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既有讲授课,又有研讨课,还有现场课,灵活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学习互动性的建立。

5.确立能力本位的质量观

该课程设置以能力本位而不是学科本位为主体,强调实践、技能、技术,以知识的应用构建课程体系。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是以能力本位原则来设计实施的。他们动手机会增加了,学习兴趣变浓了,既锻炼了实际工程设计能力和手绘表达能力,又扩大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面。

6.双重文化熏陶,双重制度管理

学生在校园受到校园文化熏陶,在企业又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 双重文化熏陶、不同文化的冲击,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就会起变化,并通过行动尝试,最终确立自己的设计理念。在外部与内在共同作用下,这更有利于学生的职业个性成熟。

三、结论

室内设计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教改的过程也就是建立新的教学行为模式的过程。但如何突出专业特色、如何使之有效地运用和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才是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多元化时代,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与素质结构产生了新的需求,对课程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彭亮:中国当代设计教育反思――制造大国的设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装饰,2007(5):94-95

[2]宋春燕: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开发的趋势[J ].中国高教研究,2008(5):85-86

第5篇: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范文

关键词:室内设计 高校 教学探索

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春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文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近年来关于产学结合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本文将根据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指导思想,探讨室内设计专业实施岗位教学的问题。

一、当前室内设计企业的岗位要求

通过调研某个设计公司使用室内设计专业的岗位要求,在岗位设置上有设计总监、设计总监助理、主笔设计师、设计师(方案设计、方案深化、CAD绘图员)。

设计总监的岗位要求:全面了解室内项目方案的设计、施工、业务洽谈、经费预算、团队管理和协调,熟悉所有施工的材料、行业信息,能熟练运用设计类所有的软件,具有高超的手绘能力和美术功底,具有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

设计总监助理:对室内项目方案了解,熟悉方案设计、施工、业务洽谈、经费预算、团队管理和协调,熟悉施工的材料、行业信息,熟悉设计类的相关软件的使用,具有美术知识,具有对外沟通和协调的能力。

主笔设计师:有较好的审美能力,熟悉方案的设计、施工,熟悉施工工艺和流程,熟悉材料,有高超的手绘能力和美术功底。

设计师(方案设计意向):服从主笔设计师的安排开展工作,能独立完成方案设计,熟悉施工结构、制作流程、材料特征、人体工程学、室内外行为心理研究、空间设计相关信息等,具有较好的手绘能力和软件操作能力。

设计师(深化设计意向):熟悉负责的项目意向图,并且能够把意向深化,绘制成施工图,将设计概念转化成图纸,是连接概念和制作的桥梁。懂施工工艺和流程,熟悉材料,有较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懂得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消防、给排水等。

设计师助理(CAD绘图员):熟悉CAD绘图国家标准,能熟练运用CAD软件,了解制作工艺(结构、制作流程、材料特性、人体工程学知识、室内行为心理研究、空间设计相关知识)、施工图绘制与施工现场之间的衔接。

二、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思考培养专业人才“零对接”的可行性方案

1、确定培养目标,找准职业定位。室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岗位培养。

我们培养的是专才不是全才,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能够马上成为设计师助理、室内设计师或相关行业的人才,通过一年以上能达到设计师或主笔设计的岗位要求,通过3-4年能达到主笔设计师或设计总监的岗位要求。

2、加强职业素养。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要从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进行加强。

3、渗透职业规划理念。要重视职业规划的思想教育,从一年级开始便作好职业规划理念的渗透,帮助学生客观评价自我,有目标、有计划地设定规划、实施的方案,达成理想目标。

4、培养室内设计的核心技能。

(1)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突出实用性。明确培养目标的实用性是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只有强调应用性,才能体现其职业性。因此,在专业设置上不能套用学术型、设计型人才为主的课程模式,开设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实用型的课程。

(2)合理安排专业理论课、实操课、技能实训等环节的前后次序与合理比率。专业理论的课程对于从事工作有指导性的作用,是理论的基础,这些课程可以穿插安排在实操课程中间。实际操作课程和技能实训要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安排和设置,通常应该是较为集中的时间。模拟实际工作的会审阶段,要不断在检查学生进度的同时,灌输新的知识和新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师生的互动和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要操之过急、急于求成,以免让学生产生厌学、畏难的情绪。

(3)加强专业核心技能。主要课程有:素描、色彩、三大构成、陶艺、雕塑、摄影、插花、AutoCAD、Photoshop、3D MAX、圆方软件、室内建筑制图、室内表现技法、人体工程学、设计概论、房屋建筑学、装饰工程施工与管理、室内空间设计、室内照明设计、家居与家具设计、装饰工程定额与预算等。

核心理论课程:设计素描、建筑识图、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室内设计原理。

核心技能课程:快速表现技法、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装饰工程文书与预算、Auto CAD、3D MAX、Photoshop等设计软件。

实践课程:参加仿真项目、到施工现场实践。

设计素描主要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形象塑造能力,使之较熟练地运用素描的艺术语言,概括性地表达对象

建筑识图:学习制图的方法、规范和标准,掌握三视图、装饰施工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局部大样图、轴测图、节点图的绘制方法,能熟练运用手绘或软件绘制平面布置图、天花平面图、立体图、剖面图和施工图。

设计基础(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掌握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的原理、规律,提高运用平面、色彩表达空间及结构的能力。

室内设计原理:了解室内设计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研究范围,结合实例学习室内设计的基本方法、人体工程学和陈设等。

加强其他相关的学科:室内采光、照明、色彩、家具、陈设、绿化、室内环境心理学等。

快速表现技法:掌握透视图、手绘效果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能熟练运用水绘工具快速将自己的设计构思和方案准确绘制。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认识并熟悉建筑装饰材料的分类及其实用范围,了解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等,掌握水泥、石材、陶瓷、玻璃、板材、涂料、塑料、金属、灯具、洁具、胶粘剂等各种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应用范围,学习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方法。

装饰工程文书与预结算:重点掌握装饰工程施工预算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定额的概念、用途、费用构成规律和依据,能熟练计算工程量、工程总造价,掌握成本控制的方法,学习装饰工程预算方法,了解招投标技巧和实物工作,掌握标书的制作方法。

设计软件类的课程:CAD要结合工程实例使学生掌握软件的应用和操作技巧,严格按照行业规范绘制平面图、立面图、节点图、大样图、剖面图等,操作准确、快捷。

第6篇: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范文

1 室内设计微课网络概述

1.1 室内设计微课内涵

微课是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课程的认知规律,对室内设计中的细小知识进行碎片化和拓展化的学习,微课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提供结构化的数字资源。室内设计专业的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改变以往的单一教师教学的特点,同时除视频教学之外的还有与舍内设计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以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的教学步骤。室内设计专业微课的最大利益在于其改变了学生以绘画形式练习室内设计的缺陷,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电子模拟室内设计的优势。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1.2 微课网络化的主要特点

1.2.1 教学时间短微课的主要构成元素就是教学视频,根据高职院校中室内设计专业的认知和学习规律,以及高职学生的学习模式,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 ――8 分钟左右,微课的时长最长不会超过十分钟,改变了传统授课模式中一节课40 ――45 分钟的固定模式。根据科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一节课中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注意力是完全集中的,其余时间都用在了发呆和做其他事情上。微课的主要目的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其进行片段性教学。1.2.2 教学内容较少但极为有用传统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在课堂上会强调纪律、要求以及对专业的知识,学生在前期将注意力耗尽,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微课的视频教学内容主要突出了室内设计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或者难点,相对于传统课程中的复杂教学,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单一”教学,微课强电的内容都是有针对性的,有实用性的且有理解难度的,教学的内容更加的简单,易理解。1.2.3 资源储存量小微课之所以叫微课,是其有内容小,流量小的特点。因其时长短小,学生在对其进行储存是涉及的课程量较多,但是其所占电子设备的内存和下载流量较小。视频格式支持网络在线播放师生可随时随地、灵活的将其保存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改变了传统室内设计专业局限于教室内的学习。1.2.4 微课涉及的资源广泛微课涉及的教学视频是经过教师严格把关,以教学视频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和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源。在短视频中穿插网络权威教师上传的相关设计作品以及相关资料,形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的是一个真实的微课教学资源环境。在原有教师团队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师水准,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在教学中的专业成长。微课网络化的三维立体性:传统教学中缺少对实际室内设计的欣赏和分析,主要原因是传统教学的技术不够,无法实现平面向立体的展示,单纯的用设计的平面图纸进行思维构想。微课网络化可以运用计算机软件对设计模型进行浏览,不仅如此,学生在平时进行作业练习是也可以用这一技术,改变传统的平面绘画设计的方式,实现立体、三维的设计。

2 室内设计专业微课网络化的意义

2.1 微课程以学生为重心,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设计

室内设计专业微课网络化是以学生专业学习为主题的,组织串联起来的相关活动,所以其不仅仅是要将技术融入课程中,更是要将脱离学习的社会活动贯彻到课程中。室内设计的学生不仅仅要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立体练习,更要在日常生活的活动中获得设计理念,学会和开拓创新精神。教学的教育性是客观存在的,在微课程中,教师会通过情景设计,将现实问题与其感受联系在一起,对学生的感情进行有效影响,刺激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在设计中独立完成的能力。

2.2 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

微课程中的所有设计和安排都是结合了学生实际的课程安排以及学生本人的状况,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微课程网络化的意义在于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师在微课中扮演着内容呈现者、学习帮助者、课程设计者、资源提供者等多种角色,教师对学生的掌管松弛有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2.3 微课网络化具有强大的实用性、操作性和实践性

室内设计专业开展微课网络化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论之外的实战能力。微课以理论知识为核心,结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新型手段,使得教学视频中蕴含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元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外,针对平时练习用的技术,也相对于纯手工绘制有很大的进步,电子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对灵感的诞生进行拓印,更加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室内设计专业微课网络化应用与组织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多以应用型为主,考量的是实践技能,传统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缺乏实践动手环节,课程设置比例较低,学生难以实现理论知识到技能的转化,更无法实现和提高学生创新。而室内设计是一门三维立体的专业,对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要求较高,在教学手段未得到充分改革前很难达到现代教学的要求和目的。因此推动微课网络化是对传统教学的有效补充,能切实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技能水平。

3.1 明确微课网络化设计目的

首先,高职院校内室内设计专业的微课设计应该区分于其他微课,应该更加积极重视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丰富微课程教学的内容,丰富室内设计专业的知识储存,拓宽学生的眼界。在微课视频中积极插入引进的先进室内设计理念,加强培养学生的设计分析能力。第二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微课网络化应该更加注重微课的整体性、职业性、开放性、时效性、发展性等,注重学生的综合性素质,培养全面性人才。

3.2 运用微课定位专业人才培养

微课开展的目的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它的优势在于实践性。目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发展迅速,市场需求缺口极大,尤其是专业人才更是市场的香饽饽。因此,在开展培训可根据市场定位和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微课的形式和内容都应定位人才需求上,在开设微课网络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电脑制图能力和分析设计能力,将专业能力与日后发展优势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就业率,提高室内设计专业的就业竞争力。

3.3 建立微课网络化衔接体系

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程,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主动的建立本专业的微课网络化衔接体系,微课教学方式应建立在本专业基础上,实现专业的细分化,不同专业微课应采取相对应的形式,做到有的放矢。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微课培训应作为传统理论教学的补充,要以专业技术应用为主要教学内容,实现对应用技能的培养。完美的微课网络化衔接体系有利于节省高职院校的教学成本,提升其教学质量,并且不占用日常教学资源,调动学生零散时间,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3.4 建立微课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对室内设计专业中的微课网络化的落实效果评价要依赖合理、科学的微课评价体系,通过该体系能有效的判断微课网络化与传统教学的差别,便于后续进行改进。主要简历的流程和内容是对理论基础、使用原则、针对目标、研究思虑、指标体系、以及可信度进行检测,评价的方法可灵活多变,如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以此片定微课网络化的教学质量。在建设评价体系过程中,会面对诸多问题,如微课未确定教育目的而导致微课短视频后期组合以及制作的不合理;教师在制作微课已经投放短视频的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价值观的树立等个人素质层面被忽略;微课设计与室内设计专业教师的计算机技术不符合。

4 加强微课信息化建设

要实现和落实微课信息化和网络化,最重要的一点是运用好先进的信息手段、电子设备、计算机技术等,加强微课与网络的结合度。考虑到室内设计本身需要很强的操作应用能力,较低网络技术、不成熟的网络信息化都会导致室内设计专业课程难以实现真正的改革,只有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才能确立微课在传统教学中的地位。主要的措施有不断开发相关软件及计算机技术,为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微课网络化的平台也要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开发,加强各个系统功能的技术完善,实现信息共享、师生沟通、校企交流,提升师生间的信息化应用能力。

4.1 不断加强微课试用

高职院校内的微课应用需要一定的试用过程,在严格制定了相关的规定后对微课的教学模式实行定点试验,选取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场所进行试用,以便寻找微课网络化中的不足。

第7篇: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范文

高职院校的学科设置是非常多的,其中很多高职院校都设有室内设计专业。现今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变化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有部分院校已经建立了室内设计与工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在高职高专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与工学结合的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吸收。本文就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与工学结合的教学体系构建做了系列阐述,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职;室内设计;工学结合;教学体系构建

Abstrac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very much the subject setting, with a lo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indoor design major. Now the education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long with the social change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a part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established interior design and engineering of combining the teaching system, and it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interior design professional and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f these problems are not able to get timely and effective solution, will favor the studen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bsorption. This paper of vocational college interior design and engineering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do this series,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Interior design;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学结合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培养高等院校学生素质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专业室内设计人员的高职院校而言,应当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很多高职院校都构建起了室内设计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从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培养,所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

一、目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的很多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在教育方面都引入能力本位理念,借鉴外国的一些成功经验,调整课程内容,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的。然而这些成绩往往只是局布的,在整体上课程体系并没有发生根本变革,主要表现在:

课程体系的定位不清

当前我国的部分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只是本科类院校的压缩版,只注重了“高等”院校的共性,忽略了它的“职业”特征。虽然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增加了部分实训的环节,但往往只停留在了表面形式上,缺乏足够实训基地及内容,并未体现出高等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所具有的特点。

2、尚且存在学科本位思想的课程模式

对于当今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课程体系而言,学科本位这一思想仍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在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计划当中还沿用着学科本位课程结构,甚至于从教学的内容至方法也没有转换到能力本位上。

二、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工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立

很多国家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所采取培养模式的核心都是工学相结合。近些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也遵循工学结合原则,健康发展。工学结合原则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如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或订单式培养等,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还存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室内设计专业的工学结合模式。

室内设计专业是一个特色性比较强的专业,为了使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更快、更专业的掌握室内设计的技术,很多学校都坚持学校与企业合作,产学相结合的方向,使学校与企业互相结合,建立起工学结合的人材培养体系。

学校在采取室内设计专业工学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教学时,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能力。第一是构建起培养人才的课堂通道,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及掌握。第二是构建起培养人才的企业通道,使得学生能够熟悉企业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及管理,培养他们专业知识应用的能力。第三是构建起培养人才的素质通道,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根据室内设计这一专业所具有的特点,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立起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够取得比较有效的教学成果。

三、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工学相结合的具体方式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必须以高职院校教育及专业本身的特点为依据,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教学。

导师制的工学相结合模式

由于室内设计自身定位和特点,它的教育方式有其自身的规律,也就是对于其中美学及综合知识的传授还必须依赖于专业教师,所以不论是我国的师徒制还是西方的教学模式,都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导师可以根据设计专业的特点,将实际的设计项目进行分解,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指导方式,同时在设计深化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自然过渡。此外,导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状态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

仿真教学的工学相结合模式

在现代高职教育的领域内,很多以工作过程作为导向的教学课程体系在逐渐开展。一般来说,首先是课程内容安排同工作过程相结合,其次是生产一线企业人员参与论证和构建专业的课程体系。其实课程改革过程也就是工学相结合的一个过程,室内设计专业课程采取仿真教学的方式,即整个的课程设计过程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将课程与实际进行有机结合,对于培养学生职业发展方向有很大帮助。

教师全方位的工学相结合模式

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极为迅速,各种专业知识技能也日新月异。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当意识到工学相结合模式当中,“学”的主体已经不仅仅是学生,同时对于教师也提出了很多要求,教师自身工学结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很多高职院校都组织教师参加室内设计比赛,做到教师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相融合,以教师为纽带实现室内设计和实践的对接。

四、结论

高职院校有其自身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专业也有其独特性。建立起高职院校室内设计工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教育要充分考虑到高职教育的特点,建立起以企业为载体的人材培养模式。只有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等多项内容结合起来,才能够为国家培养出专业的室内设计人员。

参考文献

[1]宋扬.高职高专室内设计工学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探讨评论[J].山西建筑,2010年第36卷第34期.

[2]曾传柯.高职高专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9年第18期.

[3]张书梅.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初探[C].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0年7月22日.

第8篇: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范文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新类型,发展起步较晚。这也决定了我国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类专业发展起步较晚,人才培养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专业教学模式在很多程度上还是模仿学术型的艺术院校,未能体现出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室内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模式方面的区别,导致了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的脱节。

深入相关院校和行业企业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教学感受,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方向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些企业都期望接纳的从业人员在能设计的同时又会施工管理,而从相关院校的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来看,过分强调对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市场适应能力不强。

2.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有待提高

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师是绘画出身,缺少企业的工作经历,缺乏室内设计行业的实操知识。此外,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数量偏少。

3.有一部分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不适应

目前有一部分的高职院校室内设计课程存在过于重视对学生系统理论知识的培养,实践技能的训练相对薄弱;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行业企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与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职业岗位适应期延长。

4.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实训实践环节较薄弱

有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室内毕业生都反映其课程在教学计划上采用的是从专业基础课慢慢过渡到专业设计课,许多课程内容都是采用模拟课题来做;学生参与社会实际项目案例实践机会较少。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实施项目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实施“项目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来培养室内设计行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有利于学生“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让学生在工作室制的教学环境中经历以构思-设计-实施-运作全过程的课程教学,在从项目设计到项目运行的周期,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基于课程内容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项目,解决了学生“厌学、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足”等现象,实现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应用的“零距离”接轨。

在“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下,帮助学生提高项目的构思、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对于学生开拓项目、创新能力、执行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施工作室的同时配合资源网络平台建设,构建优质的教学资源库,提供交互性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配套教学辅助资源,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促使课程资源结构整合与产学研结合相对应,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具有课程发展方向的前瞻性和后发优势。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课程实施项目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

经验与启示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深入,一些高职院校也在室内设计专业就如何实施项目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的院校为提高室内设计专业方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首创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学院与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工作室”,实施项目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以工作室为载体,以完全准就业的形式让学生在工作室完成第三学年的全部课程。学院选择规模较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室内设计行业龙头企业作为工作室的合作对象。企业负责人承担工作室教书育人的责任,同时又具备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通过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成立了室内外装饰设计专业方向“工作室”。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项目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笔者在2013年申报的省级教学改革课题《基于CDIO模式的高职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同年学院建立了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主要内容就是建立以“项目设计”为导向、基于CDIO模式的从构思到设计,从设计到实施,从实施到运作全过程的课程教学改革;建立“项目设计+导师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工程项目”为导向的三级项目实践教学体系及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并开发设计出优质的教学资源平台。

我们室内设计课程实行“项目工作室制”的模式教学,建立一个适应这一新型模式的运行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以“项目设计”为导向的工作室制培养模式,建立适应“工程项目制”教学的运行机制

(1)建立具有社会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项目制”教学总监,依托专业工程项目、聘请企业专业人士做项目教学顾问,围绕专业工程项目由教学总监负责组建工程项目教学专业部,确定参与“工程项目”教学的专业人员。

(2)聘请企业一线专业人士来校任教,以企业的工程项目资源为依托,以专业为基础,组建多个工程项目教学专业部,与市场化运行的工程项目模式接轨。

(3)由毕业班的学生组建室内设计专业项目部,根据内容并结合项目的专业特点和总体目标,在企业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由毕业班的学生为企业工程项目制定实施方案,将专业教学资源整合在一个专业工程项目中,随着项目的展开和深入,学生也将逐步成为项目中的直接参与者和责任人,学生一边参与项目的实践一边学习专业知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大大的提高。

2.依托企业“工程项目”资源、建立产、学深度合作

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教师传授理论再到企业实践的2+1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职业教育的特点,因此,我们大胆改革创新,依托企业“工程项目”资源,让企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室内设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以“可用之才”培养“可用之人”,使毕业生更适合市场需求,教学做到了有的放矢。

实施项目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根据室内设计工作岗位能力目标设置课程的能力目标,采用“边学边做、学做合一”的项目课程教学方法,借助设计工作室这个平台,选取真实的工程施工图纸识读,采取真题真做的方法,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的工程施工图设计项目中,达到施工图设计岗位能力目标。

校内实践与校外实习一体化规划,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开展认证工程师培训,根据专业实际和企业的专业与安置能力,分别确定了安博教育集团、尚御装饰有限公司、江西凯天动漫责任有限公司、武汉国业联合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合作伙伴,制定了实施办法与管理制度,形成了完整的工作机制。

3.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和实施工作室制项目化教学

在有限的教学课时总量和现有的教学设施条件下,实施以“项目工作制”的教学模式并借助良性互动的教学资源网络平台,努力达成教学实践与社会需求的密切结合。

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使学生学习目的性明确,能够较快进入设计角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室内家居空间以(客厅,书房、厨房、餐厅等)设计表现作为设计任务,公共空间以(办公空间、娱乐空间、餐饮空间、商业空间等)设计表现作为设计,初级阶段可借鉴好的作品为创意启发点,后期需要根据自己的设计施工图做出相应的设计方案。

实施工作室制项目化教学,理论教学以“工程项目设计流程”驱动,实训教学以“各空间类型的设计制作流程”驱动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学生通过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了解方案设计到制作的过程,增强与市场接轨的能力。

4.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以工作室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实施是“工作过程中学习”和“课堂学习”相结合的过程,因此需要构建基于工作过程,适合工作室制教学的课程体系。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课程在广泛深入的职业活动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改革课程体系,归纳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行动领域,根据职业成长规律转化为学习领域,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基本点,构建了该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确定后,由室内装饰行业协会、相关企业、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课程开发,课程开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作室内设计项目为载体,引入助理室内设计师(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职业资格标准及企业技术标准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了课程定位、学习目标(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学习情境划分和课程实施方案等内容。

5.改革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系和学生实践考核体系

针对学院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与企业工作室真实任务对接的特点,进行了相应课程教学评价和学时实践考核的改革,重点在于突出以企业的考核标准来考核工作室任务完成的质量,突出工作室教师参在考核评价中的重要地位、以设计团队的理念让组员进行工作态度上的互评、从职业素养及专业能力方面进行小组互评,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性。

6.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

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以素质提升为核心,校企共享人力资源,构建了由专业方向负责人、骨干教师与企业专家、设计师、工程师、项目经理共同组成的工作室教学团队。

首先,学校大力引进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企业专业人士到学校任教,从企业来校任教的室内设计工程专业人士要在专业教师中占相当比例。其次,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并提供适当的条件,鼓励教师离岗到产业界参加一段时间工作,保持学校与产业界之间的信息沟通。再次,利用学校专业优势与产业界进行深度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合作机制,在依托企业“工程项目”的基础上,由企业聘用专业教师和学生全面参予“工程项目”的工作,协助企业完成工程项目。

第9篇: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 创造能力

《室内设计》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该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状况,因此应把《室内设计》课程改革放在教学改革的首要位置。笔者结合实践,论述了该课程改革的可行性。

1、《室内设计》项目课程的构建

项目教学是一种教与学互动的模式,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以行动为导向,以实际工作项目为载体,把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工作过程知识、劳动组织要素、职业素养规范等内容整合而成的、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仿真工作情境中完成模拟工作项目,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由于《室内设计》课程是该专业中开放性、综合性最强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最适合以项目教学法来教学的课程。其课程目标为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行动能力,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

2、项目化教学的探索

2.1教学过程设计策略

针对室内设计实务项目式教学过程是根据室内设计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可以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和安排,形成教学方案。一般教师常用的教学计划策略包括任务分析策略、单元水平设计策略和课堂水平设计策略等。在项目式教学环境下,室内设计实务课程教学策略应是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包括熟悉材料结构、施工工艺、概预算等,这和传统课程教学策略有较大的区别。引入实际项目进行模拟实践操作,可以先对一些成功案例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讲解,然后选择一个实际空间,要求学生完成从测量到绘制方案、再到预决算、施工组织的整套设计;也可以让学生用团队的形式完成一个项目,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教学过程实施策略

在对室内设计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和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设计之后,紧接着就是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过程的实施就是具体实施教学过程设计所提供的方案,并保证课程达到的予定的教学目标。室内设计实务课程教学过程实施主要是指该课程教学组织及项目式教学内容的传输。为了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在项目式教学环境下,教师必须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内容形式的创新,通过对项目课题的选定及对辅助设计资料的合理组织,有效利用相关实训室等,实现和学生的有效互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及设计创新能力,强化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由于项目式教学强调的是真题真做,所以要求教师自身有较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能够对学生进行室内设计整体项目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虚拟课题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

2.3教学效果评价策略

教学效果评价的内容包括课程体系的评价、教学环节的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等。一、室内设计实务课程项目式教学可以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可以优化该课程的教学方案;可以总结和推广室内设计实务课程方案等。二、项目式教学在教学内容通过教学环节有效地传输给学生之后,教师就应该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结合,让学生把相关的知识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3、色转换法

应用写作特别重视应用和写作实践,而教学难点也就在此。一是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经验;二是教室毕竟不是工作岗位,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如何克服?

3.1利用多媒体平台再现校园生活中的活动和情况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对身边的活动既关注又熟悉。在熟悉的环境中,让学生以职业者的角色进行写作。如制发通知、通报、函等公文,拟写情况汇报、总结、消息、海报、宣传策划等。通过环境设置、角色转换,激发兴趣,挖掘潜能,可以缩短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距离。

3.2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变封闭式的模仿为开放式

实际操作,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写作环境,以弥补学生生活阅历和写作经验的不足。比如,可以带文秘专业的学生到校办、政府机关,了解现行的各种公文的具体操作程序;也可以带学生深入企业,了解工作环境、经营情况以及发展趋势,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市场预测,拟写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为加强操作的实用性,锻炼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可以和有关单位协调,给学生提供学习实践机会。如我院社团组织,常获得校外单位赞助合作。签订协议书、申请开展活动、撰写活动策划、汇报活动情况等,都需用到应用文。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操作,提早进入“职业人”角色,课堂知识自然内化为一种职业能力,与实际工作真正接轨,为零距离就业和创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3.3模块教学法

应用文体多,看似五花八门,但部分文体在写作上是相通的。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比较和梳理,教学中各章节内容就不一定面面俱到,可以以点带面,选择最实用、最有代表性文种作深入的剖析或演示,达到让学生触类旁通。如工作汇报(报告)、总结、述职报告、调查报告等,如果掌握了总结的写法,其它几个文体其实只要从使用情境、主体角度、材料来源等方面加以区分就可相通。又如公文,程式化非常强,只要讲透公文的基础知识,具体文种就不必按节逐一细讲,可作综合区分。再如计划与总结、求职信与简历、竞聘词与演讲稿、调查报告与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等,都可以形成模块教学。反复对照比较,找出个性与共性,注重写作技能上的区分,既有利于把握知识的整体性与连贯性,又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总之,高职应用写作教学必须与专业紧密结合,建构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写作实践技能训练,提高教学效果。高职应用写作如何更好地为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服务,是摆在每一个应用写作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攻克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孟建伟,赵娟,秦安红.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职业化教学探讨[J].山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