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固定资产智能管理范文

固定资产智能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固定资产智能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固定资产智能管理

第1篇:固定资产智能管理范文

智能输送装备起源于传统的物料搬运输送机械和仓储机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大规模、快节拍、柔性化生产制造的要求,传统的物料搬运输送机械、仓储机械与信息技术逐渐结合,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成为输送系统技术的核心,智能输送装备行业应运而生,并主要在汽车、工程机械等制造业生产线以及立体仓库、物流配送分捡、立体停车系统等现代服务业得到普遍应用。

近年来,随着以汽车及工程机械为代表的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度拉动以及持续的技术升级改造,智能输送装备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从传统的机械运输功能发展到自动化智能输送的水平,智能输送成套设备主要应用于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行业的焊装、涂装、组装和总装全自动生产线,并可广泛农业机械、家电、烟草、仓储物流、机场物流、摩托车、食品、医药、冶金、建材等行业领域。

由于智能输送成套设备主要服务于工厂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其市场供求情况与下游主要应用行业的产品供求及投资额等有密切联系。目前,智能输送成套设备在汽车、工程机械两大行业应用最为普遍,其销售收入占智能输送装备行业市场总规模约为40%。据统计,智能输送装备行业在2009年的市场需求量为132.19亿元,在“十二五规划”的推动下,预计到2015年智能输送装备行业市场需求量将达到479.13亿元,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见表1)。

除汽车、工程机械行业外,智能输送成套设备还被大量适用于农业机械、家电、化工、烟草等行业。根据智能输送装备行业市场销售数据统计整理,截至2009年,该行业市场需求结构如下图1所示。

一、智能输送装备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2010年,我国的汽车产销量已达180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产销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十二五”末,全球汽车年产量将达8300万辆,保有量达到11.7亿辆;中国汽车产量保守估计,将达到2500万辆,其中乘用车比重约为81%,商用车比重约19%,出口400万~500万辆,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0%。据《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预测:中国乘用车2010-2020年年均增长率接近10%,2020年年度需求量2583万辆、保有量22627万辆。长期预测2025年中国乘用车年度需求量将达2924.5万辆,2030年将达3523.3万辆。

虽然我国汽车产销保持全球第一,但我国汽车的保有量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公安部交管局所统计截至2010年9月底,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约有7000万辆,低于日本的7500万辆汽车保有量,约相当于美国2.85亿辆汽车保有量的四分之一。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28辆。而中国目前千人汽车保有量只有52辆,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如果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汽车保有量约是1.56亿辆。

另外,新能源电动汽车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也将实现规模化应用。根据工信部牵头制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的2011年1月征求意见稿的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达到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节能汽车销量达到世界第一,年产销量达到1500万辆以上。产业化方面,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占乘用车年产销量的50%以上,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市场需求量的持续增长带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快速增大,在2009年我国汽车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达到524.5亿,预计到2015年汽车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将达到1840.05亿元(见表2)。

汽车行业固定资产增长的同时,促进了智能输送装备业的持续发展。汽车及工程机械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约占50%;据抽样调查智能输送成套设备的投资约占设备投资总额的12.5%,从而可推算出汽车行业中智能输送装备的市场需求量(见表3)。

二、智能输送装备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应用

智能输送成套设备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主要解决各种生产线所需智能化、自动化、成套化的升级。智能输送装备在工程机械领域应用的市场需求量,也随着工程机械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而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繁荣下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 2010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总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十二五”期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依然向好,将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预计到2015年总产值将突破9000亿元,年均增长率可达17%。

工程机械行业中十二五规划的固定资产投资是行业驱动力。工程机械行业过去十年的产销平均增速为20.07%,根据行业的“十二五”规划,预计“十二五”期间行业平均增速为17%以上,龙头公司的年均增速为20%-30%。工程机械销售额约占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1.5%-2.5%,这是未来20年工程机械行业继续稳固增长的最有力保证。“十二五”期间,国家投在交通运输上的资金将达10万亿元,高铁、城铁、地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将极大带动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据统计,工程机械行业在2009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为321.49亿元,到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达到1226.37亿元(见表4)。工程机械行业固定资产的高速投资,也带动智能输送装备业的迅速发展。2009年智能输送装备业的市场需求量约为20.09亿元,到2015年时市场需求量预计达到63.77亿元(见表5)。

三、智能输送装备在其它领域中的发展

第2篇:固定资产智能管理范文

关键词 即时物管系统 实物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 物联网技术

1 引言

当前,实物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一般采用条形码管理方式,资产的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以后,都会由计算机自动地打印生成不干胶条形码(“一维码”),条码上的内容可由用户自己设定,其中包括固定资产名称、购入日期、保管(使用部门)等内容。将条形码贴在固定资产实物上,盘点人员不必通过记录资产编码、核对帐本的方式进行盘点,只须通过专门的条码识别器对固定资产上的条码阅读,条码信息即自动存储于条形码识别器中。盘点人员可以方便地携带条码识别器到任何地方,进行相互核查,并将读入的信息存储于其中。读入条码结束后,将条码识别器与电脑相连接,以迅速地获得资产的实际情况,通过组合查询可立即发现资产短缺、溢余等变化情况。

图1为“一维码”图例,即采用“一维码”进行信息承载,用手持终端进行现场扫描,管理系统再从手持终端中读取信息的管理手段。

(1)从“一维码”标签到能读取识别的管理系统都存在以下缺陷:

“一维码”标签数据容量小,只能包含字母和数字30个字符左右;

条形码尺寸较大,标签空间利用率低;

不具备纠错功能,一旦遭到破坏,不能被阅读。这些缺陷限制了“一维码”标签的使用,因而有逐渐被替代的趋势。

(2)传统读取管理系统也存在以下缺陷:

读取的信息存储在手持终端里面,实时l生不够;

不能满足位置变更实物管理的需求:采用“一维码”进行信息管理,在实时性、信息量均不能满足实物调配、位置变更等实物管理的要求。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即时物管系统,主要是利用免费的互联网资源“飞信”和开放的二维码软件,对“飞信”进行二次开发,新增特定管理功能,实现与手机的即时通信。再通过手机现场读取二维码信息,实现实物的智能化管理。实物信息由“一维”变“二维”,信息量更为丰富,也实现了“物与人”的即时通信及智能化管理,有效地解决了对实物的即时管理。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2 系统组成及涉及关键技术介绍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即时物管系统,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现有资产及实物管理中,并将物联网技术与互联网的即时通信相结合,以解决资产及实物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该系统主要利用免费的互联网资源“飞信”和开放的二维码软件,对“飞信”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与手机的即时通信,从流程图上看到该系统由二维码、能读取二维码手机、即时管理平台(飞信通信平台上做二次开发,新增特定功能)等部分组成。

2.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被预言为继互联网之后全球信息产业掀起的又一次科技与经济浪潮,物联网将对带动我国相关领域科技水平的提升,保障经济安全甚至国家安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增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重要现实意义。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在中国移动的物联网标准体系中将物联网定义为: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RFID)、传感器、二维码采集信息,并通过通信网络将物一物、物一人相连,协同工作,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是通信网络,是在通信网络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该系统是给实物贴上二维码标签,赋予实物信息,实现物一人相连,为实物联网提供接口。

2.2二维码部分

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来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二维码可以分为堆叠式二维条码和矩阵式二维条码,该系统采用了矩阵式二维条码QR Code码型。

实现该系统功能需要能编写出符合工作需要的QRCode编辑软件,这个软件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自动生成QR Code二维码型。比如对台式电脑进行管理,需知道电脑的品牌名称、型号、出厂日期、责任人姓名等信息,如用二维码来实现的话,我们就要新增这些实现功能。QR Code编辑软件是开放的,后期能根据需要添加新功能,比如新增对于一些单板的版本信息、网元的入网时间等。如图3所示二维码编辑软件主界面,纠错能力:M(%15)中级纠错;版本格式:输入文本;运营商规范:符合中国移动二维码指定规范。

2.3即时管理平台

本系统是以“飞信”技术为信息承载方式的移动通信网络,可将各类物资信息传送至即时管理平台,而只要在物资管理平台新增一个“飞信”客户端即可。“飞信”经二次开发后,不仅具有飞信的一般功能,例如添加好友、添加好友群等,还增加了数据库管理、特定用户下发等功能。这个开放的平台,可根据我们工作需要添加新功能。图4是基于该系统下经二次开发的“飞信”登陆主界面,

平台登录后会向好友发送登录信息“欢迎使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即时物管系统”,当完成系统初始化后,状态栏显示初始化正常。

3 实现方案及系统主要功能

基于物联网即时物管系统=二维码+能读取二维码手机+即时管理平台。二维码因信息量大,错误纠正能力强、印制要求不高,再加上二维码与物联网结合便利等优点,在各个行业逐渐得到应用。本物管系统主要是手机二维码结合即时管理平台对“物”进行智能管理。结合目前维护工作中遇到的物品管理中碰到的问题,可分为固定资产管理和实物管理。图5是基于物联网即时物管系统的整体框架功能图,分别从固定资产管理、实物管理(备品备件和仪器仪表)两部分给出具体介绍。

3.1固定资产管理

该方案思路清晰,实施方便,整体流程(如图6)如下:

(1)给“固定资产”贴上二维码,赋予它信息(名称、责任人、使用地点、入网时间等)。完成资产的登记、盘点、报废等日常处理工作,并记录整个生命周期所有操作,特有消耗品到期提示功能。

(2)用能读取二维码的手机获取“固定资产”信息,如需更改,手机亦可以对信息进行变更。将此信 息发送到即时管理平台上,管理平台会对此信息进行处理。自动产生新的二维码标签。并连接条码打印机直接打印,使每一个设备都拥有唯一身份证,可选多种规格。也可以发送短信回执编号到管理平台查询使用状态。

(3)该平台根据实物的信息变化,可以自动生成“二维码”标签,从而实现对“实物”的智能、即时管理。

3.2实物管理

日常维护中的仪器仪表、备品备件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动态的管理,不能准确及时地获知仪器仪表、备品备件的使用状态。这导致日常维护中产生很多不便,例如:仪器仪表电量不足(缺少动态管理,长时间没有充电)、备品备件无库存等。

该方案思路清晰,整体流程(如图7)如下:

(1)手机通过内置的识读软件读取二维码信息。

(2)将“物”的信息自动发送到即时管理平台上,管理平台会对此“物”信息进行处理(使用登记,明确责任人)。

(3)同时管理平台会下发信息给设定用户群,告诉此“物”的使用状态(已经被占用)。用户也可以通过回复短信的方式查询物品的使用状态,从而达到了对“物”的动态管理。

实物管理使用手机号码登记,责任明确。归还时用手机二次读取二维码信息,发送此信息到即时管理平台上,即时管理平台上会自动清除登记,释放实物使用个数。

图8是即时管理平台上仪器仪表管理窗口:借用人员:13618006342;把手机从万用表上读取的二维码信息发送到即时物管系统,状态显示已借用;归还时手机二次扫描,发送信息到即时物管系统,状态显示:可借。

3.3主要功能

(1)资产日常操作管理功能

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新增、修改、删除、借用、归还、维修等日常工作。

(2)盘点功能

手机读取现场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核对,对正常或异常的数据做出处理,得出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并可按单位、部门生成盘点汇总表。

(3)资产月报

根据单位、部门、时间等条件分类查询统计月(年)报、本月增加固定资产月报、本月减少固定资产月报、固定资产折旧月报(年报)、并提供打印功能。

(4)打印条形码功能

根据选定的固定资产自动生成粘贴于固定资产实物上的二维码标签。

(5)固定资产综合查询

可以对单条或一批固定资产的情况进行查询,查询条件包括资产卡片、保管情况、有效资产信息、名称规格、起始及结束日期、单位或部门。

(6)系统维护功能

由系统管理员对资产分类区别码、并对其进行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

(7)安全管理功能

提供各种安全管理手段,口令管理功能,维护帐号和口令权限控制功能,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等级以确定用户对系统使用权限,根据不同权限确定不同的操作。

4 结束语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即时物管系统,是基于中国移动“飞信”、二维码两项新业务开发的,是对两项新业务的整合,实现了物联网与互联网即时通信工具的融合,可以推广到仓管、物流等行业使用。

该系统的应用是促进工业和信息化融合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其价值在企业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将得到体现;由于该项目依托中国移动自有的两项业务以及自身的无线网络,在传统通信市场逐渐饱和的情况下,可以帮助我们拓展新的业务类型和扩大营收来源,因而将给中国移动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具体如下:

第3篇:固定资产智能管理范文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作为一项新型的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当中,由于物联网的网络内数据的流向以及处理方式的差别,物联网又可以分为传感网络层、传输网络层以及应用网络层三个层次。在传感网络层中,主要是通过利用二维码、传感器以及RFID,对“物”以及环境状态进行识别,物理网的传输网络层则是用传输数据并且对所传输的数据进行计算,应用网络层是包括了电脑以及手机等的输入和输出终端。物联网通俗具体点来说就是用来连接各种物品的网络,它弥补了互联网没有实现物品与物品之间的互连的不足,近年来,物联网在我国的各个行业中都有了广泛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它较之互联网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第一,在物联网上有很多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识别形式各异、内容各异的信息,而且这些传感器还可以就识别的信息数据进行及时的更新,其感知技术使用的广泛性是传统的互联网所不能相比的;第二,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通过多种有线以及无线的网络与互联网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物品信息的传输,而且物联网还能够与形式各异的异构网络与协议实现兼容,从而提高了传输的信息的正确性以及及时性;第三,物联网具有各种智能处理技术,对物体进行智能控制。

二、物联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2.1系统中提的目标设计

首先,对于企业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设计这一项管理模块主要是对于企业的固定资产的类型、编号、维修等的基本信息以及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进行登记和管理,从而使管理者能够清楚的掌握固定资产的信息情况。其次,用户管理模块的设计。利用B/S架构实现对用户的管理,制定用户的使用权限,并且可以对用户使用的历史记录进行查询。再次,系统管理模块的设计。对系统的管理主要包括了系统的安全、数据的维护、多用户多部门的管理以及与其他物联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企业运营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了各大企业管理层的普遍关注,企业的管理层想尽各种办法来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其中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极大的推动了我国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本文首先对物联网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进而对企业互联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物联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系统接口和数据交互四个方面的管理。在系统的安全方面,物联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使用户事先进行的相关操作在安全模式的保护下,这样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能访问和操作;在数据的维护方面,物联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企业的数据信息的增加、查询、打印、修改等的操作进行了维护,操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岁系统中的数据备份;在多用户、多部门的管理方面,该系统提供了集中的数据库服务器,可以使多个用户同时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相关数据进行浏览、查询;在与其他的系统接口和数据交互方面,该系统可以使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接口,与企业其他的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交互处理等等。最后,在建立物联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时候,要满足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以企业的日常运营活动的需求为依据,生产有关各种动态查询结果的报表,并可以被导出并打印出来,以方便有关工作人员的查看和利用。

2.2系统的物联网应用框架设计

物联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通过REID标签对企业内部的相关信息进行快速的收集,同时在第一时间利用相应的通信技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传输,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平台,对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根据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特点系统所设计了相应的PC端系统功能结构,该结构包括了日常管理、用户管理、系统管理以及报表管理四个部分,其中日常管理部分分为企业内资产转、部门内资产转、资产类型维护、资产信息维护、规格型号维护、地址信息维护以及责任人维护;设计的用户管理的功能有添加用户、修改用户、修改密码的功能;设计的系统管理的功能有服务器设置、数据同步、系统同步接口、系统登录、系统退出的功能;报表管理包括了对地址信息报表、资产信息报表、资产转移报表、资产调拨报表、资产盘查报表、台账差异报表以及出入基站报表的管理。该系统操作简单、管理方式先进,而且也方便了工作人员清点企业的固定资产,极大的提高了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第4篇:固定资产智能管理范文

一、RFID技术

RFID(射频识别技术)技术应用的核心是RFID标签,当RFID标签进入解读器有效识别范围内时,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能量发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信息,解读器接收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二、RFID技术的应用

固定资产管理要求设备管理者需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全面掌握并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数量和使用状况。引入RFID技术,利用RFID标签(预先从资产管理数据库导入相应资产的详细信息,通过RFID标签打印机完成标签打印)的优点,诸如抗干扰性强;穿透力极强;数据容量非常大;可以动态操作;保持时间长;识别速度很快等优点,设备管理者将传统的固定资产标签替换成RFID标签。当设备管理者打开RFID扫描枪时,解读器在它的工作识别范围内开始读取数据,快速完成非接触式识别,不需要再进行人工核对。将已经通过移动智能终端盘点好的盘点单数据上传到资产系统,即可完成资产盘点。需要注意的是,RFID标签因电磁反向散射特点,对金属比较敏感,当设备表面为金属时,需借助泡沫隔膜隔在二者之间粘贴。RFID技术的应用使得资产的盘点速度和盘点准确度得到了很大提升,大大提高了资产盘点的效率。RFID标签的表面和传统标签一样,显示设备名称、型号、存放地点、使用部门等信息,和传统标签纸不同的是它的内部放置芯片,数据容量非常大,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扩充到10k,远高于二维码条形2725个数字的容量,信息量远大于传统标签。利用RFID标签可动态操作的特点,粘贴有RFID标签的实物放置在解读器的工作识别范围内时,管理者就可以利用编程对RFID标签的数据进行动态修改,设备管理者可以将仪器设备的升级、维修、配件更换等信息实时录入,这样一来,不用更换标签就可以做到动态管理仪器设备。设备管理者能够很好地了解仪器设备的使用状态,既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又可以实现对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状态监控跟踪。

第5篇:固定资产智能管理范文

关键词:问题与对策 ; 固定资产管理 ; 行政单位

一、前言

在行政单位之中,管理固定资产成为该单位的财务管理中重要方面之一,直接关系着财务管理成效。但是从许多行政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来看,却并不如人意,和实际要求还存在较大距离。因此增强管理固定资产的意识,完善与健全相关的控制制度迫在眉睫。但是要做到这些要求,必须要分析存在问题并改进与完善,才能够确保管理达到预期目标。

二、 加强管理固定资产的重要性

要探究管理固定资产的问题以及应对对策,就必须要了解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所具备重要性,这样才具有研究的价值。总体来看,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具备重要意义。

在行政单位中加强管理固定资产,是有效贯彻十的精神,加快改革管理体制构建服务型的政府、社会管理以及公共服务的基本条件。同时管理好了固定资产还能够确保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构建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

所谓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就是该单位所占有及使用的各种固有资产,从法律角度来看为国家所拥有,并且能够采用货币计算各种资源的经济。包含了国家所拨相应资产,以及行政单位依据相关政策所获取的国用资产等等,固定资产是确保行政单位正常运转与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固定资产分布到行政管理、科研教育等各个部门中,而且这些部门都是确保国家正常运转与不可缺少之重要智能部门,肩负着社会进步、社会管理等各种社会任务。加强管理固定资产,构建出一个配置合理、产权明晰、处理规范以及管理有序的管理体系,才能够发挥固定资产真正效能,确保行政单位履行职能,增强公共管理以及提升服务水平。

三、行政单位管理固定资产所存在问题探析

行政单位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非常重要,直接关系着行政单位的正常运转。事实上,固定资产也是行政单位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况分析来看因行政单位中各种固定资产几乎都来自于国家财政拨出,因此经费上几乎都是从支出中所列支,所以对相关资产是不计折旧的,这就造成一些行政单位根部不按照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购买、核算以及管理,就出现了帐外资产以及私设小金库等各种问题,发生了损失浪费等各种现象。从管理固定资产现状来看,管理状况上确实让人担忧。总体来看,资产管理上所存在问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 管理监督体制不健全,管理责任模糊

1)行政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在行政单位中财务管理比较重视财务各种开支制度,对于单位各种公用经费进行严格管理,但是管理固定资产的规定与制度上都不健全,很多行政单位比较重视购置,但是却不重视日常管理,根本没有合格的固定资产实物台账或者登记帐,领取与保管上也比较随意,根本不会做什么相关记录,导致固定资产的管理上责任不明。

2)外部的监督机制不力;依据行政单位管理固定资产的要求,相关部门就应该严格监督,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应该严惩不贷,但是从现实来看并没有达到管理的真正目标,也没有将制度落到实处,管理固定资产相关负责人意识比较淡薄,根本不重视管理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导致各种违规事件屡屡发生。

3.2 会计记录不健全

其一账务体系以及入帐设置上存在缺陷,有一些行政单位的账面上只反映出了固定资产总额,并没有建立出固定资产卡片或者台账,造成账物彼此脱节,根本没有控制好帐面和实物之间的总值。

其二财务会计没有及时得到信息,比如更新、调入、维修以及捐赠等各种形式所形成资产根本就没有及时入账,甚至还有一些不入账,对于报废与处置资产上根本不及时调帐;再例如所建造固定资产,因资产欠缺或决算不办理等各种缘由导致结算而没有及时入账。

其三会计信息并不真实,根本不能够反应出真实情况,这样也就不能够有效控制固定资产增减变化情况,甚至有一些会计人员抓住漏洞故意漏计固定资产帐,将国家资产据为己有。

其四会计记录上不完整;因为不完整的信息记录,造成帐外资产;有一些行政单位将本单位办公用房一部分租给其他人,所得收入未全或不入账,经所得收入作为账外账,归并到本单位福利费、招待费等各种支出,对于租赁中各种应收数、欠收数、已收数等都没有记录,也没有完整台账或者记录,导致监督失控。

3.3 不严格按照程序实施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

许多行政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上不同程度的不纳入采购程序,都自行进行采购,导致固定资产的报废、毁损、变卖等等时,根本没有按照规定上报给主管部门或者报告给同级的财政及管理国有资产部门,根本不履行相关部门的审批手续,时常出现随意转让、出售以及核销等各种现象,甚至处置金额比较巨大。

3.4 根本没有定期清查盘点

从平常情况来可能,管理固定资产基本目标就是要实现帐实相符,根据这个目标不但要求对固定资产价值核损上必须正确,而且帐面数量也要和实物数量能够核对相符。这就要求必须要在定期时间内盘点及核对固定资产实物数量,但从现在来看许多行政单位因为人员配置、审计压力小以及部门间分工等各种原因,根本不能够实现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就是盘点也是间断或滞后,必然导致使用固定资产中发生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处理上存在时间滞后。

3.5 不合理的资产配置

一直以来,行政单位中固定资产根本没有整合机制,各个单位间的资产也没有一个合理流动与调配,并且各个单位间占有资产也不均衡,利用上更是存在差异,有一些单位是僧少粥多,而有一些是僧多粥少,最为明显就是资源短缺和闲置两者并存上。

四、 管理固定资产上存在问题基本原因

事实上早成固定资产的管理出现各种问题,根源是多方面的,归根结底可以划分成外部和内部因素。

4.1 外部环境影响

1)制度存在缺陷;对于行政单位在会计核算上有关法律法规还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固定资产的管理上更是不足。《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详细规定了企业核算,同时也紧随法律完善,也在不断更新会计准则,从客观上细化了会计核算。但是财务部所颁布的各种预决算报表制度做了一些更新,但是和各个企业相比较,行政单位在相关法律法规上还存在漏洞,也没有及时更新,并没有一套完善约束机制。并且现行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行政单位中固定资产是不计提折旧,报表上也不能够反应出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净值,造成资产的负债表根本不能够体现出磨损固定资产的程度,时间一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相差甚远,造成了资产总额出现虚增现象。

2)设置管理机构随意性大;事实上许多行政单位管理固定资产部门几乎都是由财政部门,一些部门且是国资部门。这样必然造成管理上权限不清及职能交叉。

3)管理执法上不严格;虽然国家相关法律中都明确了资产浪费或流失有罪,并且明确相关责任人要担负刑事处罚,可是一旦出现了固定资产流失现象,却很少有人为之而受到应该承受的

处罚。

4.2 内部因素影响

1)管理层根本不重视使用与管理固定资产,行政单位中一切物品及钱财都是单位资产,本质上存在一致性,不过是形式上还在存在差异而已。行政单位中固定资产购买之时都属于一次性将成本摊销,因此使用中就不会再进行折旧,这样做法就可能制造出一种假象,那就是货币资产的重要性超过了实物资产,致使管理者根本不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

2)行政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上自身就存在漏洞,单位中的内部控制根本不健全,许多行政单位也没有构建固定资产的保管、购置、维护等等各种相关制度。

3)人员因素;在许多行政单位中管理固定资产事情都是财会机构进行监管,但是受到专业限制,管理上必然存在各种漏洞,因财务人员对固定资产属性不太了解,从人为因素上就限制了相关管理制度完善与提升管理效果。还有一些财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缺乏,极难区分那些物品应该归并到固定资产中。例如一些单位采购了许图书来充实图书室的建设,但是根本没有将这些图书记入到固定资产中。

五、改进管理固定资产中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从固定资产的管理实况来看还存在各种问题,也从现状中分析引发问题的缘由,因此必须要针对行政单位实况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5.1 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进行监督,树立管理固定资产意识

事实上态度决定一切,只有具备了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态度,才能够将行动融合到管理之中。行政单位必须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购置固定资产上要依照政府的采购制度实施,要节约国家资金,对于固定资产的调拨、报废以及变卖都应该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申报审批,增强管理者自身法制意识,要明确自身管理固定资产的责任,树立按照法律法规管理固定资产的思想。

5.2 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机制

对于管理固定资产而言,要想完善就必须要具有有效管理机制,实现管理的目标,同样完善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就必须要相关领导重视和认可,在行政单位建立责任机制,实现单位的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各个分管领导属于主要责任人,把管理责任落到实处。并且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定期考核,把考核的结果当做任用及提拔等相应依据。还必须要加大外部的监督力度,财政、审计以及监察等各个职能部门必须要履行该部门职责,加强监管行政单位购置、租赁以及增减固定资产,监督重点就是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真实完整,要从监督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根源及采取合理措施。对于违法单位及个人都必须要依照相关规定处理。

5.3 培训会计人员自身业务知识,增强其业务素质

必须要强化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加强培训与学习业务,提升其业务素质,并且相关会计人员都要持证上岗,严禁随便找个人就做会计。必须要按照相关财经法规严格执行,规范与完善相关财务处理,在管理中一定要账实相符及账账相符。

5.4 出处理方法进行改革

在管理固定资产上,要区分开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各种单位所用处理方法存在差异,行政单位应该采用虚拟折旧方法,体现出对固定资产新旧的程度,并且要将各种明细表定期上报;这样分开处理不但能够真实反应出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净值,还可以实现行政单位的成本核算。

5.5 将自动化管理系统应用到固定资产管理中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在信息技术推动下会计信息系统也会从封闭朝着开放走,从桌面上迈向网络化。在管理固定资产中应用自动化系统,就能够及时快速获取到资产的变动情况,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就能够有效处理与利用资产信息。财务管理中所用固定资产的管理软件就是要核算固定资产数据,包含了等级财产卡片、财产登记、生成资产凭证以及资产帐等等,验收登记财产处置、财产采购以及安全控制登记等,通过这种软件就能够让行政单位中所有成员都涉及到固定资产的管理,这样有效避免出现账外账现象。因此在管理中将自动化系统和管理软件有机结合,进而有效实现了各类数据资源的共享,有效增强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

5.6 强化盘点固定资产以及处理工作

盘点固定资产就必须要认真落实,从时间、制度以及相关人员抓起,一旦发现盘盈盘亏以及账实不符等现象就要及时处理,构建出可行的盘点及处置机制,并且要严格执行及落实到人。对于闲置的固定资产必须要采取资产的评估程序,采取拍卖、出售等各种透明、公开方式将资金回收,也可以按照相关正常将这些资产赠送到边远、偏僻地区,让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确保会计的信息具备真实性与可靠性。政府财务部门要构建出合理盘点固定资产以及处置制度,处置固定资产时要从金额及数量上去把关与审批。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行政单位管理好固定资产去自身智能,也是增强公共服务之物质基础,要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就必须要从管理现状中分析所存在问题,并结合行政单位实况分析造成问题的根源,在该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改进措施,这样才能够真实提升行政单位管理固定资产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斌.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国有资产管理[M].暨南大学,2007年.

[2]何义国.浅谈利用条形码技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管理水平[J].财经界,2009(10):39-42.

[3]陆伟坚.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7):121-123.

[4]高建强.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与研究[J].经济师,2009(9):57-59.

第6篇:固定资产智能管理范文

【关键字】 二维码 二维码应用 电台应用

一.前言

时下,二维码以其形式简便、载体灵活、传递信息快等优势已迅速成为年轻群体日常生活和消费中不可或缺的便捷方式。早在2006年二维码技术在国内开始商业应用,但是并没有发展起来,主要是前几年智能手机在中国并不普及,市场还不成熟。进入2012年后,无论是户外媒体,还是各种印刷品上,到处都是醒目的二维码,国内二维码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蛰伏之后,终于在2012年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而广播电台作为传统媒体想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只有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来促进自身主营业务的发展并拓展更大的市场。

二.二维码技术概述

1.二维码的编码原理

二维码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位同时表达信息,因此能在很小的面积内表达大量的信息。其编码原理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

2.二维码的特点

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技术,二维码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可容纳多达1850个大写字母或2710个数字或1108个字节,或500多个汉字,比普通条码信息容量约高几十倍。

(2)编码范围广:可以把图片、声音、文字、签字、指纹等可以数字化的信息进行编码,用条码表示出来;可以表示多种语言文字;可表示图像数据。

(3)容错能力强,具有纠错功能:这使得二维条码因穿孔、污损等引起局部损坏时,照样可以正确得到识读,损毁面积达50%仍可恢复信息。

(4)译码可靠性高:它比普通条码译码错误率百万分之二要低得多,误码率不超过千万分之一。

(5)可引入加密措施:保密性、防伪性好。

(6)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

(7)条码符号形状、尺寸大小比例可变。

3.二维码分类

二维码可以分为堆叠式/行排式二维条码和矩阵式二维条码两种:

(1)堆叠式/行排式二维条码

堆叠式/行排式二维条码在形态上是由多行短截的一维条码堆叠而成,其编码原理是建立在一维条码基础之上,按需要堆积成二行或多行。它在编码设计、校验原理、识读方式等方面继承了一维条码的一些特点,识读设备与条码印刷与一维条码技术兼容。但由于行数的增加,需要对行进行判定,其译码算法与软件也不完全相同于一维条码。有代表性的行排式二维条码有:Code 16K、Code 49、PDF417等。

(2)矩阵式二维码

短阵式二维条码(又称棋盘式二维条码)它是在一个矩形空间通过黑、白像素在矩阵中的不同分布进行编码。在矩阵相应元素位置上,用点(方点、圆点或其他形状)的出现表示二进制“1”,点的不出现表示二进制的“0”,点的排列组合确定了矩阵式二维条码所代表的意义。矩阵式二维条码是建立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组合编码原理等基础上的一种新型图形符号自动识读处理码制。具有代表性的矩阵式二维条码有:Code One、Maxi Code、QR Code、 Data Matrix等。

4.二维码技术标准

二维码技术标准在全球范围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已研制出多达250种以上的码制,在众多的二维码技术标准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有QR码、PDF417码、DM码及MC码。

QR码是由日本Denso公司于1994年研制的一种矩阵二维码符号,其全称为Quickly Response,意思是快速响应。它是目前日本主流的手机二维码技术标准,具有的信息容量大、可靠性高、可表示汉字及图像多种文字信息、保密防伪性强等优点,而且表示相同内容,其尺寸小于相同密度的PDF417条码。由于可以高效地表示汉字,因此QR码被广泛应用在我国的二维码市场。

PDF417码是由美国讯宝科技公司(Symbol)研发并推广的堆叠式二维码标准,其全称为Portable Data File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的缩写,意为“便携数据文件”。其主要使用范围在设备管理领域。

DM码产生于1989年,包括NASA、USDoD两种标准。DM码主要采用了复杂的纠错码技术,使得该编码具有超强的抗污染能力。由于其优秀的纠错能力DM码成为韩国市场手机二维码的主流技术。

MC码(又称牛眼码),是一种中等容量、尺寸固定的矩阵式二维码,它由紧密相连的六边形模组和位于符号中央的同心圆(或称公牛眼)定位图形所组成。Maxicode是由美国联合包裹服务(UPS)公司特别为高速扫描而设计的,主要应用于包裹搜寻和追踪。

三.在广播电台的应用

海报上、杂志上的宣传页、公交车站的广告牌、手上的报纸……现在的二维码真是无处不在。在二维码时代,信息查询、身份验证、购物、登机、看电影等等都可以通过二维码来完成,二维码可以说为多个行业带来了新一轮的商机。而媒体行业中的广播电台,也纷纷引进这个神奇的小方块,并融合到各自的业务当中去。

1.有奖调查、奖品发送

作为媒体行业,为了达到精准营销效应,经常要对市场进行抽样调查,传统的调查手法只能通过第三方调查公司依据统计学原理进行统计与分析,具体到行动就是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这样的调查手法不但效率低下,需要较多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数据的精确度会受到抽样局限性及人为操作过程等因素的影响。而现在,用户只要用智能手机扫一下印在门票上的二维码图案,即可登陆对应的页面填写相关信息,完成调查。活动结束后,抽取一定比率的获奖用户,然后通过信息机发送带有二维码信息的获奖短信,用户凭该短信到指定商家验证,即可兑换商家特惠消费服务。借助二维码技术,不但实现了整个市场调查过程、奖品发送的电子化、网络化,大幅提高了用户参与的积极性,统计数据也更加便捷有效,而且结合数据库分析,还可以研究受众的心理与行为,从而为电台开展精准营销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有利于提升服务质素,提高产品质量。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

2.信息推广

媒体运营,经常要对一些活动例如音乐会、演唱会、夏令营等进行票务推广、资讯,除了在电波中进行宣传外,借助二维码技术,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1)制作二维码海报,在闹市步行街或者公交车站灯箱等张贴,颠覆传统观念,大力刺激眼球吸引注意,有助于帮助提升形象,更好达到宣传的效果。

(2)编辑二维码宣传册,用电子方式传播资讯,用户方便携带,传播范围广,富有创意,使用更少的印刷材料,为用户传递更多的创意资讯。

(3)制作二维码特刊,运用时尚现代的科技数码元素,可以有效节约版面的空间,减少印刷资源和压力,增加特刊广告附加值,提高公众对广告的吸引力。

3.二维码签到

二维码签到,是一种比较先进高效的会议签到方式。会议活动前,所有来宾会收到一条彩信入场券,彩信中包含有一条与来宾手机号码、身份等一一对应的二维码,来宾签到时,只需扫描二维码并打印胸卡,即可完成签到。同时,完成签到嘉宾的信息已经自动返回到数据统计平台,主办方可实时查询数据,确认嘉宾信息,省去了过去通过纸质入场券签到时,核对嘉宾身份的复杂环节,提高了签到的速度和效率,真正实现了智能高效的会议管理。

4.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具有数量大、种类多、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等特点,管理难度大。很多单位目前仍然依赖手工记账的管理方式,由于管理单据众多、盘点工作繁重,需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固定资产的历史操作和资产统计工作异常困难,导致资产流失和资产重复购置。近些年出现了一些固定资产管理的软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记账方式的问题,但多数系统采用手工方式录入数据,不仅速度慢、易产生错误,而且存在资产管理中辞职实物与账务信息脱节的严重问题,难于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采用先进的二维码技术,对固定资产进行标示,利用二维码信息介质,对固定资产进行生命周期和使用状态的全程跟踪。标示后的资产在进行清查或巡检时显示出二维码最突出的特点:方便、快速、准确。使用扫描终端对固定资产上的条码进行扫描,作为信息录入的手段,大大提高了清查工作的效率,同时保证信息流和资产实物流的对应。有效解决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难题,使管理部门更轻松、更有效的管理固定资产。其流程如图3所示:

5.个人名片

传统纸质名片的携带性以及信息存储性都不太方便,而名片上加印二维码,用手机扫码名片上的二维码即可将名片上的姓名、联系方式、电子邮件、公司地址等按列存入到手机系统中,省去手工输入的麻烦,减少出错几率,有利于资料数据的保存,同时可以同步创意彩信,有效提高企业的形象,实现绿色环保新体验。

四.结语

第7篇:固定资产智能管理范文

>> 基于二维码的信息资产管理方法研究 基于二维码的电力物资管理系统应用研究 基于二维码及RFID物联网技术的IT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研究和应用 基于二维码和android应用的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 基于二维码的醋厂防窜货管理系统 基于二维码设备巡视实时管理系统的研制 基于Wi―Fi和二维码的无线物资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铁路司机报单收发管理系统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酒店入住登记管理系统 基于二维码的小学生作业管理系统初探 基于二维码的分布式电子票系统研究 基于二维码的认证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展馆自助导览系统研究 基于二维码的ATM机动态键盘密码输入系统研究 基于二维码识别的地铁售检票系统研究 基于二维码的校园一“码”通的系统框架设计 基于二维码的变电运维现场定值单查询系统的开发研究 基于二维码的图书精准营销 二维码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及现状 浅谈二维码在检验检疫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6.

Research on School Assets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Code

MO Ling-li

(Wuxi Jiangsu Traffic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Wuxi Jiangsu 214151,China)

第8篇:固定资产智能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会计核算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的数量和价值量急剧增多,品种项目多元化,构成要素日趋复杂,因此,教育成本核算机制的建立与高校的资产管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成为了关注的焦点,而高校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则成为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高校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信息不对称,致使账账不符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在验收手续完成后开具资产验收入库单,登记账册,开出固定资产卡片,使用部门投入使用。而财务部门的核算往往由于报账人报账时间的推迟或发票到账的延迟而无法及时入账,抑或由于资金紧缺未及时付款而导致会计核算的迟滞性(现行的高校会计制度采用收付实现制,根据资金的收付情况而进行会计核算),造成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账账不符,信息不对称。若涉及到跨年份的延迟核算,必定会影响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不能如实反映当期高校的固定资产资金投入状况,更不能客观准确地核算高校的教育成本。

(二)高校固定资产价值转移与补偿基金未反映

不管任何固定资产,使用或未使用,都存在着物质损耗,也就必然存在价值转移和价值补偿的问题。而“折旧则具有补偿基金与转移积累基金的双重性”。现行高校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只核算原始账面价值,不计提折旧,在长期使用中发生物质损耗未能得到客观的反映,更不能体现价值的转移和补偿,与注重经济效益和教育成本核算的理念相悖,无法真实客观地反映高校的净资产,反而虚增资产,夸大教育成本。

(三)会计核算体系中,减值未披露,信息失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电子产品、软件产品在市场上的更新换代较快,使用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其经济价值一落千丈,导致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产生了固定资产的减值,目前在高校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却未充分披露,信息失真。

(四)会计核算缺失,固定资产流失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投资、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其固定资产来源多元化,除用财政资金购置(预算资金)外,也可通过自主知识产权(科研项目)购置、引进等途径,往往由于非预算管理下资产的特殊性,缺乏价值计量标准、经济效益反馈核算等原因,导致会计核算的缺失,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二、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优点

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模式是目前众多高校予以肯定并运行的种现代管理模式,其理念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高速的信息服务功能、强大的数据库后台操作程序,专门面向高校发展和管理设计开发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支持下的运作模式。该系统为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一个智能化平台,支持信息门户身份认证,有专业的系统模块,如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查询、数据统计上报等,为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为决策层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以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

(一)将静态管理转化为动态管理,体现实时化的信息交流,更是种交互式的工作模式

以往固定资产传统的管理是人工账册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使用管理情况、变动情况缺乏信息交流,是一种单向的静态的管理模式。而信息化管理模式具有互联网传输的优势。数据库强大的数据处理平台,固定资产信息一旦录入系统,即可实时控制,事中监督,实现资源共享,尤其在多校区的高校,此模式更能体现其优越性。

(二)数据信息具有完整性、唯一性、规范性、科学性

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数据信息是数据库技术支持的,格式统,字段定义统,标准统一。当管理员在初始录入固定资产信息时,必须遵循系统流程的严格要求输入规范化的信息记录,系统即自动科学地分类整理,产生唯的数据条形码编号,有条不紊地记载和完整保存着所有固定资产的信息,大大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有效地避免数据的重复、丢失和缺失,减轻工作人员的审核工作负担,为财务部门会计核算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做出切实的保障。

(三)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模式是对高校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进行组织、协调、配置、监控的一系列活动的科学管理模式

该模式分工严密,由专门负责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统一领导、统筹分配,二级部门即归口管理部门分块管理,三级部门即使用部门分散管理,具体实物管理落实到具体人员,层层把关,从采购验收到计价调拨、报废,每一个环节均落实责任人,透明公开地记录在资产信息系统上,从而建立种有效监督的约束机制,避免了主观因素的人为操控和管理上的推诿现象。

三、利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有效推进财务部门会计核算的改革与创新

(一)根据实时数据,财务专管人员做会计分录

在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固定资产管理功能均可在校园局域网上运行,资产管理部门统管理,资源配置,各归口部门和使用部门在信息门户身份认证下进行分管,财务部门由原来的独立核算改变为实时核算,为了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可靠,可另外配置合专用服务器和会计核算系统,在校园网内与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连接,由专门核算固定资产的财务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开具资产验收人库单后,在信息管理系统上录入该资产的详细信息,系统同时建立唯一的数据编号,产生条形码、电子卡片,并通过网络传输到财务固定资产核算门户下,财务专管人员即可根据实时的数据信息做会计分录(前提是在权责发生制的计量基础上),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应付账款”。

我国现行高校会计制度是实行收付实现制计量基础的,然而随着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推进,收付实现制在财务工作中产生了相当的局限性,不能科学全面反映单位资金运动情况和工作业绩,已被众多专家学者质疑,提出应逐步实行权责发生制的计量基础。因此,增加“应付账款”科目,反映高校应付未付给有关单位或个人的资金,属于负债类科目。直至财务把该笔负债资金支付后,可做会计分录:借记“应付账款”,贷记“银行存款”。

由此既可以解决固定资产部门与财务部门账账不符,信息不对称问题,又表明了资金流动情况,防止出现高校隐匿性的债务问题。

(二)增加“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用于核算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和价值转移

在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中根据资产的不同性能、性质与耐用程度、市场因素等来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对于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般采用直线法折旧,而电子类产品、科技含量高的设备,由于技术进步等因素,更新较快,应采取加速折旧法。系统会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及确定的折旧方法测算每项固定资产每期应计提的折旧金额,储存在数据库中,在设定的期限定期、

自动发送折旧信息到财务固定资产核算专管人员门户。财务专管人员只需根据提示按期计提折旧,做会计分录:借记“教育事业支出――折旧费”,贷记“累计折旧”。

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有助于提高折旧基金用于积累和补偿的主动性和计划性,客观反映固定资产使用价值的损耗和转移,使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简单化、程序化、规范化,避免出现少提折旧、漏提折旧或过期提折旧等现象。

(三)同类产品信息查询的真实性、客观性

在日常资产管理工作中,仅仅通过手工账册比较难以查询同类产品的替代情况或更新状况,而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同类产品的信息可设置同类项批量查询、处理,若同类新产品替代原有资产时,即表明该资产已发生减值,遵循谨慎性原则,将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借记“教育事业支出”,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保证高校固定资产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

(四)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全面反映高校资产的投资情况

对于自主知识产权(科研立项)购建的资产,能在未来给高校自主带来资金流入、经济效益,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应根据谨慎性原则纳入财务核算内。在收付实现制的计量基础上,大多高校财务在科研经费的支付时进行费用化,却因未发生资金收入把科研开发成功的产品(资产)游离在固定资产外,没有资本化,有物无账的情况屡屡发生。作为学校自主开发的科研成果投入使用并产生定的使用价值与收益,此时应增设“实收资本”科目,用来核算高校资本实力的增加。当信息化管理模式监测到此类资产增加,即反馈到财务部门,并做会计分录,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实收资本”,如此系统、全面地反映高校资产的投资状况,为高校固定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了重要保障。

总之,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信息化管理,抓住了新时代经济环境下高校体制改革与会计制度改革结合的契机,对会计核算进行创新与完善,用科学的发展现统筹协调,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稳健的原则,保障高校可持续性发展,把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教育成本管理的优化提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田椿生,刘慧勇,试论固定资产原值与净值差额的经济意义会计研究,1985(06)

[2]陈玲,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问题及建议,交通财会,2009(01)

[3]林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思考,引进与咨询,2005

[4]万海燕,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固定资产信息的网络化管理,会计之友,2009

第9篇:固定资产智能管理范文

智能微网的高效与合理利用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和清洁能源供给的重要手段,其效益的评估成为目前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智能微网的特点,分析了智能微网投资建设的综合效益构成,提出了综合效益的评估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实证研究将提出的评估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应用和验证。结果表明,低碳环境下智能微网的投资建设不能仅仅考虑经济效益,其社会效益,如节能减排效益、资源节约效益和降损电量效益也应成为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同时,本文提出的综合效益评估方法对于其他低碳经济项目的评估也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低碳经济;智能微网;投资建设;效益评估

1引言

面对全球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挑战,电力行业急需新技术和发展模式的变革。智能微网的出现,使得电力企业为用户提供清洁能源和低碳电力成为了可能。然而,由于智能微网建设投资较高,其直接经济效益远远少于常规配电网建设的经济效益,用户将需要承担更高的电价。而电力企业往往由于其经济回报率低而对智能微网建设采取谨慎的态度。可以说,投资效益成为目前智能微网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如何正确评估智能微网投资的综合效益,理清智能微网投资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不仅有利于电力企业对智能微网的投资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而且有利于更加合理地设计智能微网条件下的电价机制。

2智能微网投资建设的综合效益构成

智能微网建设不仅能够提供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由于其具备智能性和低碳性的特点,能够带来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等间接效益,综合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产出物效益。一般来说,工程项目投资的产出物效益可以通过内部收益率来体现,若内部收益率高于基准收益率,说明产出物效益较为显著。智能微网的产出物主要为电力,售电收入是智能微网最主要的直接效益来源。其最终收益率主要取决于销售电力的收入与日常运行维护的成本,同时还要考虑到外购电力的成本。节能减排效益。智能微网一般包括风、光、蓄、储等多种分布式能源,其建设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于CO2的排放,目前存在三种碳交易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行机制(JI)和国际排放权交易(IET)。其中CDM是直接与发展中国家有关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因此其节能减排效益可以通过计算碳排放的交易价值来体现。资源节约效益。智能微网系统利用的是可再生资源,而一般的发电系统,如火电、柴油发电等均需要消耗煤炭或柴油等自然资源,因此智能微网实现的综合能源利用避免了资源在未来继续消耗的成本。降损电量效益。智能微网通过对常规电网的技术改造,提高了主干线的导线截面,增强了网架结构,网损和电压质量合格率得到有效保证,因此通过降低线损产生的电量效益同样是智能微网的间接效益,在价值上体现为智能微网建设前线损与建成后线损的差值。

3综合效益评估思路和方法

3.1总体评估思路智能微网综合效益的主要评估思路如下:确定智能微网系统的建设投资,明确资金结构。在资金结构方面,一般采用贷款和资本金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投资,在此情况下应确定资本金与贷款的比例,从而计算出智能微网的静态和动态投资。计算智能微网的经济社会效益,可按照效益的构成分别计算,最后对所有效益进行汇总与合并。计算和预测智能微网每年的运行维护成本。根据智能微网的建设运行情况和国家有关财政、税收等法规政策,确定相关评估参数,包括项目的运行期、贷款利率、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税率等。根据建设投资、效益、运维成本及设定的各项参数进行计算,得出相应的智能微网效益评估指标值,对比各项指标评价标准做出评估结论。在评估过程中,对于效益效果的计算应遵循以下原则:投入的经济费用计算应遵循机会成本原则,分析所占用所有资源的机会成本;产出物的正面效果应遵循支付意愿原则,分析社会成员为产出效益愿意支付的价值;产出物的负面效果应遵循接受补偿意愿原则,分析社会成员为接受这种不利影响所得到补偿的数额;若该货物或服务处于竞争性市场环境中,市场价格能够反映支付意愿或机会成本,应采用市场价格作为计算投入物或产出物经济价值的依据。

3.2效益计算方法智能微网投资建设的总体效益计算公式为其中R1是产出物效益,YA是用电量,YP是供电的影子价格。YA可以根据所供电区域近年的负荷及用电情况进行统计和预测。YP可首先采用帕累托有效资源配置模型进行影子电价测算,进而考虑社会支付意愿,对测算结果进行判断,最后采用缺电损失法间接计算供电影子电价。节能减排效益:节能减排效益可以通过智能微网减少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交易价格确定。其中R2是节能减排效益,TA是减少的碳排放量,TP是碳排放交易价格。TA可以通过计算与智能微网中微电源容量相当的火电厂标准煤耗的碳排放量获得。TP可以按照目前CDM的碳排放交易价格确定,按10欧元/吨考虑。资源节约效益:资源节约效益可通过智能微网减少的资源消耗量和资源价格确定。其中R3是资源节约效益,ZA是减少的资源消耗量,ZP是资源价格。ZA可以通过计算与智能微网中微电源容量相当的火电厂标准煤消耗量或柴油机柴油消耗量获得,一般来说,智能微网中微电源容量较小,可用相等容量的柴油机代替。ZP可以按照目前该资源的市场价格确定,也可根据其价格趋势预测其未来的价格。其中R4是降损电量效益,JA是降损电量,YP是供电影子价格,JL是降损率,YA是用电量,XL1是建设智能微网前的线损率,XL2是建设智能微网后的线损率。JA降损电量可通过降损率与用电量的乘积进行计算。

3.3成本计算方法智能微网成本计算相对于效益计算更为简单。总体来说,成本可以分为四部分:一是智能微网正常运行所需要的维护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及福利、修理费、材料费、其他费用及保险费用等。这部分费用可以根据智能微网工程投资后形成的固定资产原值和运维费率进行计算。二是折旧费,可以采用平均折旧法,并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的折旧年限计算。三是财务费用,借贷部分的利息在建设期内计入固定资产,在生产期计入财务费用。四是由于智能微网的微电源容量往往较小,并非总是能够满足区域用电量的需求,因此在不能满足用电需求的情况下,应考虑从外部购电产生的成本。

4实证研究

以某海岛智能微网建设工程为例,对其进行综合效益评估。该智能微网工程包含岛上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抽水蓄能、电池储能、微网系统等多种能源供电、输电形式。海岛采用的供电模式是:在海岛电源供电不足时利用海上风电供电,即海岛用电需求优先依靠岛上微电源供给,岛上微电源供给不足时通过海上风电直供,其购电价格为海上风电的上网电价。项目实际投资约为12亿元,资本金比例为20%,其余借贷。2013年初开工,当年年底建成,运营期预计为25年。

4.1效益计算产出物效益:海岛用电量及智能微网的供电量预测情况如表1所示。根据帕累托有效资源配置模型、社会支付意愿法和缺电损失法的综合测算结果,海岛供电影子价格为0.907元/千瓦时。结合产出物效益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该智能微网工程每年的产出物效益。节能减排效益:CDM碳排放交易价格为10欧元/吨,该智能微网工程中岛上风电容量为23.9兆瓦,光伏发电容量为17.4兆瓦,抽水蓄能电站的发电装机容量为10兆瓦,电池储能为6.5兆瓦,根据各微电源容量可以计算出每年能够减少碳排放约为4500吨,按照人民币与欧元汇率比例1:8计算,可以得出每年节能减排效益为10×8×4500=360000元。资源节约效益:在建设该海岛智能微网工程前,海岛靠柴油机进行发电,因此从机会成本角度考虑,柴油资源节约的效益可作为海岛智能微网工程带来的间接效益,该效益可采用机会成本法进行计算,即若继续采用柴油机发电,为满足未来用电情况下,计算柴油机组需消耗的柴油量和柴油价格等因素产生的机会成本。根据柴油机发电的特性,当前的柴油耗量约为0.23千克/千瓦时,柴油市场价格为6.4元/千克,结合表1中的海岛用电量可以计算得到每年的资源节约效益。降损电量效益:该海岛智能微网工程建设前海岛电网均为配电网,线损率较高,约为12.18%,智能微网建成后,预计线损率可以降低到4%,因此根据海岛供电影子价格以及海岛每年的用电量,可以计算得到每年的降损电量效益。根据以上参数,可以得到该海岛智能微网投资建设的效益如表2所示。

4.2成本计算智能微网工程的年运行维护率要低于常规配电网的运行维护率,根据经验值约为2%,因此该海岛智能微网工程每年的运行维护成本可以根据其投资、固定资产原值和运行维护率计算得出。由于2016年后该海岛还需要从海上风电外购电量,因此还需要付出额外的电力外购成本,购买电力的影子价格按照风电的上网电价影子价格确定。风力发电项目可以燃煤发电项目为替代容量,计算替代机组的分解成本,并根据发电项目平均分解成本计算发电成本,获得标杆上网电价作为计划电价,然后判断该地区电力供需情况,根据供需情况确定影子电价,最后综合考虑供电范围内用户的支付意愿,适当调整影子电价。经过测算,风电上网电价影子价格为0.61元/千瓦时。根据该影子价格及表1的外购电量可以计算得到该部分成本。最终经营成本如表3所示。根据投资、效益、成本及设定的各项参数进行计算,得到费用效益流量表及效益评估指标如表4所示。由表4可以看到,该海岛智能微网工程投资建设的净现值为69672万元,大于零;综合内部收益率为13.27%,大于基准收益率(按照社会折现率8%考虑);效益费用比为1.44,大于1。总体来看,该项目的综合效益显著、经济可行,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结语

低碳经济不仅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社会适应性,而且能够创造更大的综合效益和价值。本文对于低碳环境下智能微网投资建设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除产出物直接经济效益之外,还考虑到智能微网带来的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等效益。同时,本文还提出了综合效益评估的理论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案例。该方法不仅为同类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估提供了方法和依据,而且对于评估其他新能源开发和低碳经济项目的综合效益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国栋.智能微网研究综述[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2(2):34-38.

[2]李振杰,袁越.智能微网—未来智能配电网新的组织形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7):42-48.

[3]刘惠萍.基于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智能微网能源管理[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7(4):294-297.

[4]赵建东,杨磊,刘文辉.孤岛式风光柴蓄智能微网系统的研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2,8(5):46-53.

[5]刘广斌.智能微网系统蓄电池容量选取和蓄电池组设计[J].信息系统工程,2012(2):127-129.

[6]蒋东方,高丹,武珍,胡三高.基于智能微网的氢氧联合循环与风能耦合发电系统[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1,27(6):1-5.

[7]张明锐,刘金辉,金鑫.应用于智能微网的SVPWM固态变压器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2,27(1):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