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的经营模式范文

农业的经营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的经营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的经营模式

第1篇:农业的经营模式范文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农业经营模式 创新

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人多地少、农户经营规模小以及生产经营方式比较粗放的状况是中国现代农业的严重制约因素。现代农业发展不得不把目光投诸于高效的管理上,寻求多样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科学的农业经营方式,以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业生产量。

一、现代农业主要的经营模式

1、农科工贸现代一体化经营

农科工贸现代一体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中的超高级形态,以产权和合约为纽带,实现“农、科、工、贸”一体化,避免衔接环节过多而产生的效率低下的情况,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其通常是由涉农的“农、科、工、贸”集团联合经营,以“强强联手”的形式垄断市场。

2、家庭业主经营型

家庭业主经营型主要包括家庭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农户承包小型的生产进行经营等几种形态,是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初级形态。其将现代企业的经营制度运用于农业经营管理中,引入“法人”机制,以家庭成员业主为拟制法人,从而确保家庭生产团体间具有相对独立的各种权利能力。该种经营模式灵活性、自主性比较大,但家庭成员必须要承担一定的市场风险。

3、联合协作经营型

联合协作经营型是现代型农业经营模式由初级形态向中级形态的过渡形态,其协作方式主要有“公司加农户”和“中介组织加农户”2 种类型。协作双方以契约、合约为合作纽带,

如公司向农户提供一定的生产资料、技术,或中介组织向农户提供市场信息、销售网络等等,农户则直接作用于土地。该种经营模式以优势互补为前提,分工明确,各自获得相应的比较收益。

4、股份合作经营型

股份合作经营型是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中级形态,被广泛的运用于农村的农业经营中。其采用投资者(农户)以入股的方式共同生产经营,除资金以外,土地、生产技术等生产要素也可以入股。该种经营模式真正地实现了农民当家作主,不仅能够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广泛地吸收外来技术和资本,提高生产效率。

5、现代股份公司经营型

现代股份公司经营型是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高级形态,具有现代企业组织的典型特征,如企业法人化、独立经纪人地位等。该种经营模式更注重科学、高效的农业发展方式,以调

整农业结构、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培育新品种等手段来提高利润。

二、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创新

随着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成为近年来政府工作的重心。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经营是深化我国当今农业经营模式的主要目标。

1、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扶持力度

现阶段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薄弱,单纯依靠农民现有力量是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地方政府要加强对农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从宏观层面把握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制定农产品质量、价格等各项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加强农业区划与规划工作,当好现代农业发展的引导者、规划者和组织者,并通过法律、经济以及行政手段引导和督促农业生产者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等,为农业经营组织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农业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和大量投入,如政府可设立农业研发和项目开发基金,建立农业规模经营风险基金制度,对农业规模经营实行特产税,发放低息贷款等,从财力与技术上给予支持,维护现代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市场导向的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配套的金融政策没有跟上来,从事现代农业的农户和涉农企业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难以满足。

2、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机制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重要依托。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有效形式。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业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完善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龙头企业与专合组织在经营模式创新实践中的核心作用。鼓励进行多种生产经营模式探索,为经营模式的创新实践增添路径。

3、加快农地流转,积极发展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和服务社会化

引导农民自发联合,将分散的土地集聚起来,由农业专业大户带领农户经营,通过统一布局、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形式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1+1>2”的效果,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鼓励农民开展生产联合,以入股的形式参与到合作生产中来,如向合作社提供一定的生产技术、有效的市场信息等,通过分红利的方式分发农民的既得利益。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农业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不仅能够增强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还能够形成优势产业,带动整个乡镇的发展。在确保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农业企业化,充分地挖掘其经济效益。以完善市场机制为目标,建立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传递机制,从而拓宽农产信息渠道,实现农业向高度商品化转变。企业化的经营模式引进了现代企业制度,进而打破了以家庭为组织单位的经营模式,不仅能够提高生产的效益,还可以有效地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科技意识。

4、强化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

引进现代管理科学和农业科学技术手段,适当借鉴国外的耕作制度和经营理念,以寻求最有效的生产经营方式,如澳大利亚的轮耕套作制度,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壤的肥力;美国高度发达的机械化农业等等。以技术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点,促进我国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生产工业化、市场化。国家要注重培养农业人才,鼓励大学生下基层、下农村。要在农村积极开展农民培训活动,提升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结语

构建生态型、增收型农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目标。从家庭业主经营模式到农业一体化经营模式,现代农业经营形态趋向专业化、规模化,逐渐走向成熟。农业技术参与到土地资源、劳动力以及资金的管理中,使得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合理、生产要素间的流动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第2篇:农业的经营模式范文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业规模经营;租佃制;模式

一、引言

当前,有部分学者认为,中国不需要依赖耕作上的“横向一体化”(即大农场)及其规模经济效益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经营,而是需要“纵向一体化”来整合生产、加工和销售(黄宗智,2010)。但是,相当多数的学者都认为土地流转和适度的规模经营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光,2010)。本文采用的是后一种观点。需要关心的问题是,土地由谁来流转,流转的形式是什么,流转后由谁来经营,经营的项目是什么以及土地规模经营的效益如何。因此,本文研究的中心任务是以凤阳县为例子,考察目前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是如何实施的,那些做法获得了成功,形成什么样的模式,还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下一步的发展还需解决何种问题?

二、凤阳县土地流转的现状

凤阳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江淮分水岭地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发祥地,“小岗精神”的诞生地。国土面积1949.5平方公里,总体呈“两山一水七分田”格局。辖15个乡镇和3个省级工业园区,198个行政村、25个农村社区,总人口78.2万,其中农业人口65.66万。全县土地总面积292.02万亩,其中农用地220.16万亩,建设用地40.39万亩,未利用地31.47万亩。其中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5.39%;在农用地中,耕地面积161万亩,占农用地面积的73%,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46万亩。全县承包耕地面积108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86.9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64.74万亩。改革开放后,和其他传统农区一样,凤阳县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创业,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386199”部队,即妇女、老人和儿童留守在家维持着土地耕种,特别是由于农村土地分散、零乱,不少农户因此逐步放松了对离家偏远土地的经营管理,致使在少部分地方出现了土地广种薄收现象,甚至开始出现土地抛荒等新的难题。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凤阳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凤阳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奖补办法》,鼓励经营者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办法》规定,对新受让流转土地50亩以上,且合同期限5年以上、已经营满1年的经营者,每亩一次性给予100元的奖励,特别是对粮食种植大户予以重奖,对单季种植粮食作物100亩以上的农户,给予0.5万元奖励,单季种植粮食作物500亩以上的农户,给予1万元奖励。另外,对通过土地流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经营者,也按照相应标准予以奖补。二是金融产品支持。通过规范的土地流转,增强了金融机构向土地经营者融资的信心,加大了对现代农业发展融资的力度。如:县邮政储蓄银行在服务产品开发中,将金融服务农业经营大户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搭桥牵线,为一大批农业经营大户提供了发展产业的信贷支持。

三、凤阳县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的模式

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为只有实行土地流转,才能实现土地相对集中,扩大农业的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关系可以做进一步的细分,一种土地流转方式,可能意味着规模经营的项目、主体和效益的不同,因此而形成不同的模式。目前,凤阳县在土地流转以及规模经营上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

1、农户间自发流转,形成规模经营的传统农业项目大户

随着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创业,一些家庭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上升,产生了流转的意愿。一部分惜土地、知市场、善经营、懂技术的农村能人,就抓住这一机会,以流转的方式将这些土地集中经营,发展规模生产。一般这种流转方式都是自发形成的,由流出方和流入方口头约定,即使有流转协议的,也是条款不齐全,权利义务不明确,当事人大多私下协商,不到发包方进行备案,只有少数的流转合同是规范和完整的。一般是流出农户出租土地给流入农户,每年都会获得租金(也有没有租金的,比如帮亲戚代耕代种)。土地流转的期限一般比较短,单次流转的规模小、总的流转范围大。流转后形成的经营大户主要经营传统的农业项目。经营大户在经营时,主要采用的技术是用于替代劳动的机械技术。粮食直补和农资补贴由原土地承包户领取,流转补贴则归经营大户所有。一般来说,这种规模经营传统农业项目,特别是种植粮食作物的方式并没有显著的提高生产效率,比如粮食的单产并没有显著提升。经营大户主要是以量取胜,靠多耕种土地来取得更多的收益。目前,凤阳县50亩以上规模种植大户达399户,畜牧规模化养殖大户达371个。大庙镇高陈村农民周庆发,将村民不想耕种的120亩远离村庄土地统一流转到自己手中进行规模种植。总铺镇小王村种粮大户尤国友,流转了小尤村民组等3个村庄的土地统一经营,面积达1400亩。

2、政府介入土地流转,由公司(合作社)来经营新型农产品

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在土地流转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公司(合作社)除了少数是和一家一户签订流转合同外,大多数是由村集体组织在中间扮演重要角色,有的村组织提供土地信息平台,作为农户和公司(合作社)之间的桥梁,收取一点的中介费用,更多的村组织以行政力量,加上说服示范,先将承包给农户的土地集中起来,再由公司(合作社)与村组织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把土地租给公司(合作社)使用。公司(合作社)一般将地租先交给村集体组织,村里再将一部分地租发放给各个承包农户,村组织自身还留部分作为公共使用。这些土地流转合同期限一般比较长,单次流转的土地规模大、合同形式规范、完整。公司(合作社)流转到土地后,规模经营具有高附加价值的新型农产品。这种规模经营方式专业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和市场化程度高,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目前,这种发展模式已经在凤阳县有了一定的发展。金小岗农林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200亩土地用于美国大樱桃、蓝莓种植;安徽富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总铺镇流转土地1000亩,建立了安徽省最大的蓝莓育苗和生产基地;凤阳县官塘镇辉源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官塘镇流转土地1400余亩,发展万寿菊规模生产;府城镇大王府蔬菜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亩,连片发展冬暖式大棚蔬菜;大庙镇东陵村合作社流转土地800亩,发展无公害蔬菜与苗木花卉生产;小溪河镇黄张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亩种植黄桃、葛根、蓝莓;武店镇新科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700余亩用于中药材规模种植。其中,以在小岗村的“金小岗”农林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最为典型。凤阳金小岗农林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由山东泰安市圣田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12年5月在小岗投资兴建。金小岗公司是从镇政府租赁的土地,公司不直接对接农户,支付农民土地的租赁费用为每亩一年700斤二级粳稻,按照国家粮食收购保护价折算的资金,并随着国家保护价的调整而调整。农民在土地流转之后,还可到公司来打工,一天工钱有60元到100元不等。目前,公司已流转土地2300亩。公司流转土地后以有机大樱桃、蓝莓和樱花三大产品为主导,绿化苗木和旅游、生产、观光相结合的生产新模式,计划总投资2.5亿元,用3年时间在小岗村建设1万余亩现代组培中心、美国大樱桃、蓝莓、樱花苗木及农业科研基地。

四、对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不同模式的分析

不同的农业经营主体选择不同的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模式主要是因为其面临成本和收益结构的不同。一般的农民对传统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更为熟悉,特别是粮食作物。而对新型的农业产品并不熟悉,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新的加工方法和新的销售渠道,这就是说农民对新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存在着巨大的信息费用。一般的家庭农场在传统的农业产品领域中才具有比较优势。但是,传统的农业产品的经济效益并不高,特别是粮食作物,往往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主要的原因在于传统农产品有两个基本的特性:一是收入弹性低;二是价格弹性低。也就是说,当收入增加时,对这些农产品的增加并不多;而当这些农产品供给增加时,价格却下降很多。所以,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的家庭农场,若是想扩大经营,一般就会考虑费用比较低的土地流转方法来实现规模经营。但是,土地是否要流出的决策不是由单个农民做出的,而是一个家庭决策的结果。一般来说,年轻的劳动力在外务工,收入要比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要高得多,他们也更加熟悉和留恋城市生活,因此,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更高,流转土地的意愿更强。传统农产品的低收益决定了家庭农场一般会采用土地流转费用最低的流转方式。这就是为什么家庭农场扩大规模经营往往采用的是自发流转的形式。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亲戚间的代耕代种。亲戚间的代耕代种不会改变原来经营的项目,土地流转的规模也不大,除了采用一些替代劳动的机械技术以外,生产经营方式基本上是粗放的,以量取胜。而公司(合作社)一般来说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在新的农产品生产上更具有优势,所以公司(合作社)一般会选择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这些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二是作为工业原料的农业产品。作为工业原料的农业产品由于工业的用途能够很好的摆脱增产不增收的困境。而这些经济作物具有季节性影响较弱、现代科技较为可控、附加价值较高等特点,既能够实现工厂化的生产,需求弹性又较高,从而也能有效的解决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带来比较高的收益。

五、“小地主、大佃农”是实现规模经营的一条可取路径

第3篇:农业的经营模式范文

一、成长经济、规模经济和适度规模经营

下面对成长经济与规模经济、适度规模经济与规模经济的概念和含义作一说明。

(一)成长经济与规模经济

所谓“成长经济”,简单而言,可以认为是不同于“规模经济”的一种经济,即是由于其成长导致的原来没有利用好的资源更好地被利用的一种“经济性”成长理论认为,生产过程的“输入”并不是资源本身,而是“资源产生的服务”。西方农业生产经济学从微观经济研究出发,把农业资源称作“农业生产资源”,认为一切农产品都是由各种生产资源耦合而成的。并把资源分为土地、劳动、资本和管理。因而农业企业或以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经营单位也不例外。

规模经济,是指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是一种有效且均衡的经济状态。规模限制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市场经营主体模型中,限制被假定为随着单个产品的额外数量被生产出来后。生产单个产品的成本上升,一般认为是由管理局限(规模太大导致管理成本越大)带来的;二是在垄断竞争市场中的市场经营主体模型中,这一限制会通过收入随着更多产品的出售降低而只能得到部分实现,一般认为是由市场局限(导致销售收入降低)带来的;三是除了以上两种情况,由于不确定性前景(由于搜寻信息的成本和弥补风险的需要)给规模带来的限制。对于我国农业而言,主要是第三种情形造成的。

成长经济不同于规模经济。成长经济是一种内部经济,“成长仅为在给定条件下的规模的调整规模只是成长过程中的副产品,没有‘最适宜’的。”

无论在什么时候成长经济的获得都是一个过程,是过程均衡;规模经济是一种状态,是结果均衡,是成长经济的副产品。这一过程使内部不断涌现出未经使用过的生产或使原有资源的生产得到充分利用。成长经济可以是规模经济,也可以不是规模经济,成长经济可以存在于任何规模的生产经营主体--企业或农户中。因而存在一个悖论:成长经济与最有效地利用社会的资源是一致的。但过去成长的结果--任何时候所达到的规模--可能并不具有相应的优势。

(二)适度规模经营与规模经济

一般来说,经济活动中之所以要求规模经济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分工协作。当产量足够大时,人们可以采用专门化设备与工具来提高效率,可以更好地在劳动者中实行分工,从而有利于改善劳动熟练程度与积累经验。这实际上是对原有资源内部重新配置以达到对资源的生产的充分利用。二是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不可分投入。不可分的投入品有一定的最大生产能力,这是一种“最小公倍数”理论的应用,即如果充分利用不可分性的生产资源,经营单位的最低产量应是最小单位中达到最大产出的最小公倍数。在不可分投入品生产能力利用不足的情况下,扩大生产规模可能产生规模经济,以实现要素的均衡。实际上对于不同的经济活动来说,最佳规模是不同的。所谓适度规模经营也不一定是规模经济,伴随适度规模经营的应该是成长经济而不是规模经济。成长是一个过程,因而规模应该是“适应性”的。适度规模经营首先应该是成长经济,通过成长经济达到规模经济。

二、农业经济成长:基于资源贡献的分析

我国农业成长经济可以看成是在稳定的基本经营制度和已有的土地规模下,由于农业投入(主要是资金和科技)的增加,使农业内部资源使用效率(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等)提高,从而使农业经济增长或农户收入增加而导致的经济性。这些“经济性”包括许多农业资源生产的“免费”的利用:土地撂荒减少、土地生产率提高、农业人力资本提高、农户储蓄转化为生产性投资增加、农业资源重新配置和农业投资方向的改变等。在我国农业人均耕地少,农村劳动力富余且劳动力(数量的增减)对农业增长几乎没有影响的情况下,现阶段影响我国农业经济成长的主要是土地、资金投入和科技进步。

(一)土地制度与农业成长

关于土地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乃至农民收入的影响,多年来是一个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在所发表的文献中,大体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认为目前的土地制度与其他各种可能采用的改革方案(例如耕地私有制或永佃制)比较,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会有显著差别。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的农地制度有缺陷,非改革不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舒尔茨指出,“在解释农业生产的增长量和增长率的差别时。土地的差别是最不重要的,物质资本的质的差别是相当重要的,而农民的能力的差别是最重要的。”这里所指的土地差别主要是土地质量的差别。但也包括土地制度的差别。这一点与林毅夫的研究结论相仿,“家庭农场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增长的更为适当的制度,我国的未来改革应该加强刚刚建立起来的农户制度的地位。”但根据《中国农村经济形式分析与预测》,2003~2006年,我国农业耕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3.34%、-1.2%、-0.5%、-0.4%,贡献率逐年提高,主要是政府的耕地保护政策,农村撂荒地的减少使然,但要注意的是一直处于一种负贡献状态,这固然与耕地面积的减少(比如退耕还林、建设用地增加)有关,也可能与土地规模过小或者说与有关。因而现行的地权制度对农业经济成长有不利趋向,适度规模确实是当前农村土地制度研究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应当创造一个维持农户适度经营规模的经济环境,防止农业经营规模小型化倾向。

(二)资金投入与农业经济成长

据《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3~2006年农业资金投入对农业产值增长的贡献分别为5.0%、6.5%、5.7%、2.6%。农业资金投入对农业产出的增长影响很大,这主要是财政投入或惠农支出增加,刺激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要素投入增加使然。但2006年出现大幅度的回落,说明农户储蓄转化为生产性投资有减少的倾向,也说明财政投入方向和结构需要调整,应主要提供有利的可得的廉价的新的生产要素。舒尔茨认为把农业改造为一个比较廉价的经济增长源泉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依靠政权的命令方式,还有一种方式主要以经济刺激为基础的市场方式,但“如果市场方式为了增加可供农民使用的资本量而仅仅局限于减少资本市场的不完全性的方法和措施,那么,它就不会成功最重要的是投资于农民使用时有利可图的新农业要素的供给。”一旦提供了有利的新农业要素,农民很容易从内部储蓄获得所需要的大部分资本。

(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成长

“适用于一个贫穷社会的现代农业要素首先应该依靠现有的科学与技术知识来进行‘生产’。”根据《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3~2006年农业生产效率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74%,2.4%,3.8%,3.4%,整体来看呈上升趋势。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九五”期间为45.2%,2007年已达48%,预计2020年达63%。“‘技术变化’这一概念在实质上至少是一种生产要素增加、减少或改变的结果。”旧技术进步等同于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实际上是一种增长余值,它表明如果扣除农业资金和耕地贡献,农业经济是否还有一个额外的增长率。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我国农户耕地供给固定(稳定,规模既定)甚至减少(撂荒、建设用地挤占)且其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为负、农业劳动力大量富余且其增减对农业增长几乎没有影响的情况下,由于农业资金投入和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正,尤其技术进步的贡献呈绝对上升趋势,说明现行的土地带制度和土地规模对农业发展尽管有不利趋向,但阻碍作用不大。正是由于农业内部资源对生产贡献的不平衡驱动,农业经济成长仍有很大的空间,农户经济是成长经济。只要有效供给农业科技,农业资源中未使用的生产就会被有效利用,而这种利用一定程度上具有“免费”的性质,有其“经济性”。

三、提高农业科技有效供给的具体措施

在稳定的农地制度、土地的生存和保障功能地位没有根本性变化,以及农业投入尤其是农业科技投入具有正的而且较大的贡献下,应该承认农业实际上是一种成长经济,地权流转“欲速不达”。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200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根据农业生产需要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进步的主攻方向,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也就是说,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科技供给不能唯“高新”是用,必须从我国农业生产的初级资源--耕地和劳动力的现状以及农业生产急需和经营单位需求能力实际出发,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即找到并获得在生态上适应、经济上可行与资源禀赋相一致的农业技术及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办法,有效供给可得性、适用性、实用性和便利性技术,促进农业经济成长。当农户发现科技投入的成本高于规模扩张的成本,或增加科技投入带来的收益低于规模扩张带来的收益时,农户愿意以有利有偿的原则自发加快地权流转,达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经济进一步成长,如此循环而已。

(一)从我国农业人多地少、小规模经营的基本国情出发,大力供给可分性农业生产技术

一国的土地和劳动力的比例,对该国农业技术变革的实际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人口的增长,以及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带来了粮食间接需求的持续扩张。尽管目前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但很难避免长期短缺的趋势。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必须大力供给农业可分性技术,促进农户经济成长。

农业生产技术的可分性是指技术可以分散的小规模的使用。可分性农业技术包括农业生物、化学技术和部分小型机械技术以及大型农业机械。生化技术主要是替代土地、弥补土地不足的缺陷,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单产和总产。但两者又有一定的区别,利用生物技术不仅能增加农作物产量,更重要的是无污染农业。化学技术可能造成生态破坏,要注意有效利用。而小型机械技术,主要是替代劳动,它符合下“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因其小。对农户而言是一种可得性而且是便利性工具。当然对一些大农场,应实行机械化大农业,发挥不可分性技术生产的规模效应。

(二)从我国推进城市化的实际出发,大力供给市场园艺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多样化、专业化经营

市场园艺农业是为城市提供蔬菜、水果等商业性的农业。有时也称为商品园艺业。这种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与城镇化的速度加快有关,一般在一些大城市的周围发展起来,为市民提供必需的食物。从事商品园艺业的农民实行的是专业化、集约化生产蔬菜、水果、葡萄等,但不饲养牲畜。

一般来说园艺农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由于我国正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城市需求增加,失地农民增多,就业形势较为严峻:而且这种市场园艺农业可以是一种简易的设施园艺农业,如农业地膜、大棚种植、防雨棚栽培等,技术成本不高,操作简单,比较适合我国国情,能促进农业经济成长。当然在有条件的地方也要研究和发展高级设施园艺农业,比如无水、无土栽培等。

(三)从我国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出发,改造传统生产技术供给现代科学管理,变比较优势为强势

我国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就是适合劳动密集型生产而不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农产品。这些产品的生产一般具有我国区域优势,或是具有传统生产优势,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比如在蚕桑茧、烤烟、苹果、甜菜等劳动密集型的经济作物和牛奶、淡水鱼等劳动密集型的水畜产品生产上都存在着优势,这些产品的国内资源成本系数大多低于0.85,表明我国通过生产上述产品每创造1美元的外汇收入所消耗的国内资源成本均低于85美分。尤其是对于劳动密集使用并且劳动无法由机械替代的果蔬和水畜产品,它们生产的国内资源成本系数大多低于0.7,比较优势显著。

但由于缺乏对传统生产技术的改造和疏于科学管理,加上国际贸易歧视性壁垒,这一优势难以保持。必须加大对农民投资。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其传统经营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协整能力,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变优势为强势,促进农业经济成长。

(四)以政府公共供给为主。以农户需求为龙头,以农业科技中介机构为中试和推广环节,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全国有2.3亿多农户,每户平均规模不到0.533公顷。此外,虽然我国也有一些大型农场,但多为国营农场,农业企业才刚刚起步。由于主要农业生产单位(农户)规模小,农业生产技术又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和公共性,而且农业与国家的食物安全紧密相关,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社会稳定,因而农业科技应以政府公共提供为主。同时应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有学者研究认为农业科研投入的回报率大大高于商业银行的收益率。

农户抗风险能力低,农户的科技“试错”的代价大,因而农业科技的研发必须以农户需求为龙头,提供可得性、适用性、实用性技术。创新科技供给机制,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实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比如科技入股,建立风险共担和利润共享机制,同时要大力建设农业科技推广中介机构和应用示范基地,如农业科技示范园,增强技术的示范性,提高农户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经济成长。

(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推广节能环保型农业生产技术,实现技术的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的双提高

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受温饱问题的影响,加上农户分散经营和集体经营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户追求技术使用的经济效率而忽视技术使用的生态功能,农业发展可持续能力差,

为了迅速脱贫致富,我国农业几乎丢掉了原先精耕细作和施用有机肥的传统,种植和养畜分开,大量使用化肥。向土地投放的厩肥和草料大为减少,土地不再精耕细作,土壤的腐殖质受到破坏:广泛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等化学制剂,农业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农业灌溉设施“只用不建、只建不养”,传统的漫灌使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应该“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经济成长。但一定要注意是“适用”的技术,比如沼气的应用和推广,而不是发达国家所谓的“精准农业生产技术”。当然,“3S”(GIS、GPS和RS)技术,应该是未来我国农业要学习和应用的技术。

四、选择性供给农业科技与适度规模经营

有效供给农业科学技术,其目的是在现有农业生产资源状态下,充分发挥资源未尽的“生产”,促进农业经济或农户经济的成长。随着农业经济成长,必然受到诸如农业经营管理能力低、资源耦合性差以及技术规模效益差等的影响,成长空间缩小,因而生产性资源重新整合尤其是地权流转不可避免。当前,为加快地权自愿有偿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选择性供给农业科技:一要增加不可分性农业技术供给,二要加大对农民投资。

(一)选择性供给农业生产技术尤其是增加不可分性技术投入,发挥规模效益,实现更大的“利差”诱导地权流转

农业科技投入品的可分性和不可分性对农业经营规模的要求是不同的。农业科技投入从这个角度可分解为两类:第一类为机械动力性质的资本投入品,如各类农用机械,其实质作用在于替代劳动。第二类资本投入品属于农业生化性质,如化肥农药、良种和农用薄膜等,其实质作用在于替代土地。农业生化类科技产品投入都具有良好的可分性,可以分散和小规模利用,但机械类科技投入具有一定的不可分性,对生产规模有直接的要求。当然要注意假不可分性,比如以发展小型机械或出租机械服务的情况下,机械类资本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可分的。

对于能适合大型机械化耕作、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区域,要加强政策引导,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集中,规模增大,就可以获得不可分性科技产品的规模效益,降低因小规模经营而产生的成本,使净收益大于参与土地集中的农户单独生产的收益之和,并且使参与地权流动的农户能分得一份“剩余”,农业就会走上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对于能适合农业机械化耕作但经济水平不高的区域,要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扶持发展农机大户,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探索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农业机械大规模集中作业矛盾的解决机制,比如,以联合收割机跨区域收割为代表的农机跨区作业为解决这个难题找到了一条重要的途径。通过跨区作业,在生产方式上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最终将产生示范效应,诱使地权向农业机械等不可分性技术的所有者转移,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二)加大对农民投资,提高其传统经营经验和现代科技的协整能力,培育新型农民,通过农民的“自我筛选”,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第4篇:农业的经营模式范文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工业提供的物质手段装备的,以现代经营理念和组织方式经营的,高生产效率和效益的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农业。现代农业的基本要点: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首先,现代农业是集约化的农业,要求生产要素聚集,相应的管理要素也更加复杂,一家一户精耕细作的小农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这种需要,必须搞规模经营。其次,现代农业还是标准化农业,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都要求一定的规模,一家一户很难做,成本很高,根本做不下去。

二、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家庭经营是最基本经营形式

从世界范围看,家庭经营仍是最普遍的农业经营形式。无论是以大中规模农场为主体的欧美国家,还是以小规模农户为主体的东亚国家和地区,都呈现出以家庭农场为主体,多种规模经营形式共同发展的特点。符合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农业经营也将呈现出规模农户与传统承包农户长期并存的态势。“我国家庭经营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不存在生产力水平提高以后改变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的问题,家庭经营现在是、将来也是我国农业最基本的经营形式。”农业规模经营,其实质不是对家庭经营的否定,而是通过改善家庭经营的资源配置及其外部环境,实现生产环节的专业化、社会化。现阶段,我国不可能短时间内实现所有农户的土地规模扩张,只可能是部分具有经营能力的农户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而多数农户仍是小规模经营。

三、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高度关注农民的利益保护

一方面,不能用简单的行政干预手段来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从根本上看,土地流转是路径而不是目的。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过程不能演变成为其他利益主体对农民土地权益的剥夺过程,更不能成为大规模的农民被动挤出过程;另一方面,应更加重视保护农民的主体地位,更多支持通过保底分红等方式流转土地的新探索,更稳定持久地保障农民的土地收益权。

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是越大越好  重在适度

农业的生产特点和资源条件决定了经营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必需适度。农业经营规模要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还必须与农业经营组织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适应。之所以强调“适度”,就是为了避免出现土地规模的盲目扩张。适度规模经营的核心在于经营者的收益均等,即保障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可以与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相当。为此我们要合理确定土地经营规模。现阶段,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至15倍,应当给予重点扶持。

五、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首先,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前提是农民想流转。土地承载了农民太多的希望和辛劳,是衣食来源,也是精神寄托,是生产方式,也是生活方式。想让农民流转,就得让他们知道流转的好处在哪里。

其次、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撑是农民敢流转。自从2011年开始至今,全国已在1611个县(市、区)、15.3万个村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项工作真正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土地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是引导土地有序流转的重要基础,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则是农户土地承包权益的保证,也是调处承包纠纷、开展抵押担保、落实征地补偿的重要依据。

六、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现实保障

首先,由于规模经营,生产要素集聚,便于采用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得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收入增加。其次,规模经营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包括直接生产成本和间接生产成本,减少了农民的生产支出。而那些将自己承包地流转出去的农民既可获得土地租金又可以在土地流入方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第三,规模经营的推进为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第四,规模经营还促进了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规模经营是生产要素集中后的综合管理,要求从业者有更高的农业生产技艺、更高的管理水平,一批农业劳动者将在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

第5篇:农业的经营模式范文

[关键词]园林模式 农业 生态环境

一、园林模式农业及其特征

园林模式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把农业与园林相结合,形成园林化的农业,农业化的园林,突破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乡土文化和田园风光,建立起以农业支撑旅游、以旅游促进农业的模式,使农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更好地发挥。

园林农业具有农业和旅游业的双重属性,它具有以下特征:(1)生产性:提供了绿色和特色农产品。(2)观赏性:通过观光农作物、花草树木和饲养动物等,获取丰富的感官享受。(3)娱乐性:依赖一些特色作物或养殖动物区修建娱乐宫、游乐中心、表演场,供欣赏和取乐。(4)参与性:游客参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能够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并在农业生产中感受到乐趣。游客们能参与的活动包括摘取农家果实、亲身体验农作物的耕种等,让游客们更深刻地了解农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享受乡土带来的欢乐。此外,园林模式农业还提供住宿、度假、游乐等其它丰富的活动内容。(5)文化性:利用农业所涉及动植物的历史、经济、科学、精神、民俗、文学等文化内涵,设计丰富多彩的观光农业游览项目。例如,农业园林中的植物(尤其是稀有植物)、饲养的动物(稀有动物等)、配备的设施(水耕设施)以及传统农具展示,都极具特色的展示了农业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使得游客对农业文化知识了解得更深刻。(6)市场性:园林农业可以为那些不了解、不熟悉农业和农村的城市人服务,其目标市场在城市。

二、园林模式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

园林模式是农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需要。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如今园林模式农业结合了农业和旅游业的优缺点,在农业经济中是以一种快速、低耗、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形式出现,使得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得以打破,从而更好地发挥农业的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发展园林模式农业有利于农业向功能综合化转变与发展。

在传统模式的经营过程中,人们通常只重视农业的生产功能,忽略了农业协调人与自然的功能,比如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等。而将园林模式的注入使得农业与旅游业之间有了交叉,突破了传统农业的经营形式,丰富了的旅游资源,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发展园林模式农业有利于转变农村产业结构,使农业逐步趋向产业化。

目前,我国农业存在着农村产业结构不平衡、农业经济效益上不来等问题。此时,若发展园林模式,肯定会使得农村的其它相应产业得到发展,比如服务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建筑行业等等,最终使得农村产业整体上得到大规模的变动。同时,园林模式还可以促进一些当地的食品、日用品、工艺品等的销售,特别是农副产品、土特产品。因此,园林模式的发展有助于打造当地农业的特色产品,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繁荣农村经济,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

3.发展园林模式农业可以供给很多就业机会,减缓农村劳动力过剩以及其带来的很多问题。

由世界旅游组织的资料显示,每添加一个旅游业中的就业岗位,就可能有其它5个与之相关的就业岗位。而园林模式的开发所需要的除了开发项目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以及导游之外,还有文化、交通、服务等行业的携助,这就高效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兴起,使得园林模式农业强大的带动性得以展示。

4.发展园林模式农业能够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效应用和传播。

园林模式农业发展强调的是生产性、科学性、商品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把农业生产、文化教育、高端技术融合于休闲旅游之中。因此,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园林模式农业在选取和培育种子、改进栽培技术、存贮、运输等各个环节中,应该积极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增强自身的旅游吸引能力。同时,通过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定点授课,能够大范围地提升农村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基本的生产技能,养育出具备一定科技水平现代化农民。

5.发展园林模式农业有利于农村环境的保护和改良,以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我国传统农业具有历史久远、农村民俗风情文化丰富且独特的特征。随着现代农业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园林模式农业中旅游者在游览、参观的同时,还可以参与农事活动、品尝和购买当地的特产。如此一来,旅游者得到休闲和精神享受,也了解农村的风土人情,对现代化农业表面上的认识得到提高,对农村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得到了加强。因此,园林模式农业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旅游开发观念,改变了传统的旅游格局,最终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

三、结论

发展园林模式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普遍表现为结合了旅游业与农业,使得农业经济效益范围扩大,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园林模式农业改变了传统的开发方向,很大程度地发掘了现有的农村资源,从而开辟了一个新型农村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收入、休闲时间的增加,人们内心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甚至美学观念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园林模式农业的发展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又符合农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具有广阔地发展前景与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华芹.一种新型的园林模式――生态旅游农业[J].现代园林,2005(2)30~33

第6篇:农业的经营模式范文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农业营销模式;中原地区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0-2478-04

The Multi-layer Agriculture Marketing Development Pattern of Circular Economy Framework――Based on Central Plains

CHEN Xiang

(Huanghuai University,Zhumadian 463000,Henan,China)

Abstact:Central plains are the main agricultural areas, and agricultural market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regional agricultural economy.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index system of the central plains,the author located the regional agricultural recycling economy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focus,considering the regional agricultural recycling economy development barriers and pitfalls as well, and designed its core framework with two key innovations for the central plains agricultural marketing.

Key words: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agricultural marketing model; central plains

中原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主产区,同时也是人口密集区域,因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而严重制约着区内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原地区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时间较长,在此基础上也衍生了应对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农业营销方式,但随着生态破坏愈演愈烈,资源环境更加脆弱,中原地区开始在农业产业逐步引入循环经济。未来中原地区农业营销将逐步由传统农业营销模式向循环经济农业营销模式过渡。因此,结合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特征建立地方农业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并在挖掘中原地区现有农业营销模式的基础上,以此指标体系为基础探索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中原农业营销的新路径。

1中原地区农业营销必要性研究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却并非农业强省,与农业营销不到位有很大的关系。探讨河南地区农业营销模式具有其自身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1)开拓营销模式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自身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三大产业中,中国农业产业营销力度最为薄弱,这直接导致了农业产品附加值较低,不具有其他两大产业相当的品牌价值和品牌效应。因此,寻找适合地区的农业营销模式,能够通过逐步建立适应自身产品的营销手段,提升产品价值,实现农业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提高区域内农业从业人员收入。

2)有利于利用市场充分调整省内农业发展层次和农产品结构。营销是与生产和消费均密切联系的流通环节,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能够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热点,从而实现以消费引导生产,改变农业单一的产品结构促使农业发展适合市场化进程。

3)增强农业产品在全国市场中的竞争力。通过农业营销手段充分将区域内农产品推出区域市场走向全国。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都对农产品有了更新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饱暖,而是对优质特色农产品具有了更强的需求。因此,能够通过营销手段将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推向全国,实现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产品优势的有效融合,最终实现农产品在全国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才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

4)当今社会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平等发展,因此以营销带动生产,最终能够倒逼农业发展的生态化水平和可持续性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对耕地以及农产品均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绿色农业产品的追求,其消费理念逐渐通过营销影响到上游供给端,从而推动了中国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

2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选择和评价体系建立

2.1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是美国经济学家Kenneth Boulding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的。其关键在于人与自然资源的系统内,通过科学技术使资源在投入、企业生产和产品消费直至废弃的过程中,将传统的要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循环运转起来,创造新的生产能力。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能够在更加健康的环境下促进经济的发展,是持续经济的一种践行模式。在这一概念上,循环经济即生态经济,是在人类重新认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后,寻求平衡运行的一种经济模式。

当前循环经济按照循环范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种类型:第一类为企业内部循环经济。其基本特征在于以“清洁”为特征开展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通过各环节工艺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物资使用链条,减少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的同时,也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提高投入―产出比。第二类为区域生态工业园模式。其关键在于形成产业间的耦合关系,通过企业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集成使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成为另一家企业的原料和能源,建立生态园内的工业系统。第三类为社会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即建立社会废旧物资回收系统,实现消费过程后的能量和物质循环。最后一类为社会循环经济体系,该体系是最大的循环经济体系,也是当今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追求的发展体系,该体系以建设循环经济社会为目标,全面限制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将环境和生态负担降到最低。

上述四类循环经济模式除在范围上具有差异外,其自身的特性也决定了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在选择上述模式时需要考虑其适用性问题。第一类企业内部循环经济是将企业作为循环经济的发展起点,其受到企业技术、信息以及成本效益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更适用于那些能够与外界进行有效物料交流的企业进行构筑,建立企业内外的物料循环。第二类区域生态园模式大多需要政府等外力进行组织和整合,而对于企业而言,其必须将废料处理等后端部门放到和销售部门同等的重视程度上,因此,要求企业间建立超越门户界限的管理形式,保证资源的优化利用。第三类社会废物回收系统并未做前端控制,而是强调废弃物产生后的回收,因此需要与前两类循环模式相结合。第四类循环经济是前三类相结合的理想模式,但受制于多环节的参与配合程度。

2.2中原地区农业经济体系综合评价

首先利用回归模型寻找农业GDP与系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标的关系系数,然后利用BPEIR(行为-压力-效果-冲击-反应模型)和Dephi法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原地区农业经济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建立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农业经济发展指标,包括粮食单产、禽畜商品率;②非自然资源投入指标,包括化肥使用率、农膜使用率以及农机投入率;③自然资源投入指标,包括复种指数;④生态安全指标,包括森林草场覆盖率、有效灌溉率以及人均耕地面积。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价模型如下:

Y=a0+a1×x1+a2×x2+a3×x3+a4×x4+a5×x5+a6×x6+a7×x7+a8×x8+a9×x9+ε

由表1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除人均耕种面积外,其余指标均与农业GDP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可以利用上述系数比例构建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模型,其中上述指标中有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正向指标即对循环经济具有正向影响的指标,负向指标即对循环经济发展不利的指标。选取1985~2012年中原地区上述指标数据进行拟合,以1985年数据为基础进行标准化,其中正向指标为该年度指标/基准年度(1985年)指标,负向指标为基准年度(1985年)指标/该年度指标。在此基础上,可计算出1985~2012年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情况(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突出方面在于农业经济自身的发展,即产业化水平的提高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此外,非自然资源(包括化肥、农药等)的投入有减少迹象,说明中原地区更重视农药、农机以及农膜的使用效率,而不是单单追求简单覆盖。因此,生态环境指标较基期1985年大幅上涨,且进入2000年之后具有加速上涨趋势。

3中原地区循环经济农业营销壁垒

营销活动是个人或组织进行的以交换和创造产品或价值为核心的流通活动。市场营销活动是以市场为起点,向上衔接生产环节,向下对接消费群体的中间流通环节,因此其模式和发展趋势需与上下游均进行有效的衔接。

中原地区农业以传统农业为主,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和品牌认知。因此中原地区农业营销手段以传统模式为主,营销方式较为成熟。但由于固守传统,因此未能突出区域内农业特色和发展趋势。因此,从新型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角度来看,农业营销手段仍有着越来越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1)固守传统,新型农业意识薄弱,因此未能形成有效的配套营销手段。中原地区由于具有较长的农业发展史,因此其重生产和轻销售的理念仍大量存在。很多地区虽然已经开展循环经济,但农业经济发展仍然以扩大生产、扩大规模、提高单产水平为主要目标,而不注重产销结合、产融一体。因此,尽管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际上尚未形成自己的农业循环经济品牌,更遑论拓展和保护了。

2)循环经济产业链各环节上利益主体关系不够协调。农业循环经济往往涉及上下游几个子产业,甚至可能横跨多个行政区。而由于循环经济强调整体而非部分,但区域的特殊属性和经营历史决定了各地农业经济考核以区域内为主,因此各个行政区域和循环经济各环节为追求本环节的利益最大化往往忽视整体利益而产生冲突。

3)生产经济规模较小、产业化水平仍然较低,导致农业循环经济往往限定在一家一户范围内,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不利于营销手段的使用和推广。尽管近些年来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 “公司+农户”或“公司+示范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力量仍然较为薄弱。这就直接导致生产销售产业一体化水平较低,计划-生产-销售衔接难以紧密,龙头企业难以形成,辐射带动能力薄弱。未能形成循环经济集群为现代化的农业市场营销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4中原地区农业营销模式新框架梳理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原地区循环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发展特色和当前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在营销框架的建设以及营销手段的选择上,必须以尊重上述特征和壁垒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农业营销的新框架和新思路。

1)建立产业化营销思路。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农业营销与传统营销思路不同,传统营销主要关注对特定商品或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但基于对中原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特征的量化分析可以看出,产业化是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须把握“产业化”的抓手,才能充分享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红利,适应产品特征。同时,建立以产业化为思路的农业营销框架,也有利于避免当前中原地区农业营销各自为战难以形成规模化效应的弊端。以产业化模式建设农业循环经济,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推广,方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2)建立整体品牌意识,树立以循环经济全产业链为基础进行营销的观念,而非单一产品营销。告别传统农业中因以单一农户为中心,难以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效应的困境,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树立循环经济品牌,拒绝营销标的单一化,从而实现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上各环节间的优劣势互补,降低营销失败风险。同时,发展从产品到休闲农业观光的循环经济链条,通过农业循环经济的推广,也有利于推动产融结合实现金融反哺农业循环经济。在树立循环经济品牌意识的过程中,要注意强调产品特色,关注农业循环经济本身为消费者带来的消费体验,这种体验不仅限于绿色产品带来的健康,同时也要强调循环经济产业链上的可参与性。

3)把握循环经济营销的着眼点,循环经济营销不等于绿色农业,不等于非自然资源投入(农药、化肥和农膜等)营销的退出。农业循环经济以资源环境生态建设为指导思想,但并非以降低非自然资源投入为目的。通过对中原地区循环经济特征的发展可以看出,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非自然资源投入水平的确在不断降低,但并非完全退出市场,同时更加要求非自然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因此,针对农业产业链上非自然资源产品的营销应以生态性和贡献率为着眼点。

在上述营销框架下,要积极实现农业营销的“两重创新”:第一重,具有前瞻性的营销服务创新。农业循环经济仍然受自然环境和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其发展中仍然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动要求营销服务根据市场做出正确的预测。第二重,建立具有辅助监督作用的营销管理创新,创建全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营销网络导向系统,对农业循环经济品牌实现统一、规范的全产业链管理。营销创新的前提是科技创新和质量体系的创新。因此,要求营销要协助生产检查农业环境生态安全,重视市场、农产品和营销策略以及营销组合的创新。如在循环经济模式的设计阶段,可以广泛采用具有生态化和节约资源意义的绿色设计,如减量设计、可回收设计以及循环利用设计等。在生产阶段,要协助生产部门进行产、运、储存、销售等各环节的严格管理,提高全环节技术含量。只有充分控制前段的营销管理,才能将循环经济消费理念推向市场,树立品牌形象,创造品牌价值。

参考文献:

[1] CHE D,VEECK A,VEECK G.Sustaining produc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agritourism product:Linkages among Michigan agritourism destinations[J].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2005, 22(2):225-234.

[2] 李瑾.我国观光农业的地域模式、功能分区与规划初探[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23(2):48-51.

[3] 张霞.以“循环经济”理念打造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J].北京农业,2006(2):1-3.

[4] 杨楠,倪洪兴.WTO农业谈判中的非贸易关注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05(10):76-80.

[5] 张红宇,赵革.新农村建设要充分释放农业的多重功能[J].农村经济,2006(5):3-6.

[6] 尹成杰.农业多功能性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7(7):4-9.

[7] 朱启臻,鲁可荣.农业的公共产品性与农业服务体系建设[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9(1):90-94.

[8] 吴方卫.现代农业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上海农村经济,2007(1):8-11.

第7篇:农业的经营模式范文

大户经营模式

大户经营,是指部分无力经营或外出就业不愿经营承包地的农户,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将土地流转给种植能手、农机大户等经营主体进行规模经营。种植能手和农机大户可利用其在资金、技术和农业机械方面的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此种经营模式灵活性强,有利于农民的利益的提高,但其土地流转行为具有短期性和不稳定性,无法形成土地流转主体的长期收益机制。从各地的农地规模经营的经验来看,在一些非农产业发达和农地资源条件优越的地方,此种经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条件,带来了农户流转出土地使用权的迫切需要。同时,优越的农地资源有利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的展开,使得农地规模经营有利可图,增加了种植能手、农机大户等扩大经营规模的积极性。

股份制经营模式

农地股份制经营最早在广东南海市展开,是在稳制、分权、放活的原则下,农户自愿联合起来,将土地使用权按照公平的市场价格折价入股,由集体经济组织或者专业的土地经营者进行统一的生产管理,农民组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以土地承包合同为依据,按股权分享土地经营收益。农地股份合作制度作为农地经营实践的产物,实行按股分红与按劳分配的结合,实现了农地价值形态与实物形态的分离,体现了公平与效率、激励与约束的有效结合,有利于耕地集约化和标准化经营的长期展开,能有效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优化上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流转。由于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地股份制经营应先在农村经济较发达、农业劳动力转移较快的地区逐步开展,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结合具体农业项目在部分地区进行农业股份制试点,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渐展开。

农业合作组织经营模式

农业合作组织经营主要有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经营两种类型,主要采用“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运行方式。一方面,农业合作组织可以通过转让、转包、租赁和入股等土地流转方式从不愿经营或无力经营的农户手中获得土地经营权,或通过“以服务换经营权”的方式,从兼业农户手中获得土地部分的生产经营权,对土地实行规模经营,加大农业先进科学技术和机械应用,通过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组合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农业合作组织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农户提供代耕、代收、代育等方面的有偿服务,有效组织农户进行集体生产,形成区域内的规模经营。农业合作组织经营作为一种较灵活的经营方式,其适应性较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可利用其摆脱农户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企业经营模式

第8篇:农业的经营模式范文

一、国外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简述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法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印度、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开办了各种形式的农业保险,这些国家举办农业保险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目的,也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我们根据其特点和法律制度,把它们分为以下几类:

1. 美国、加拿大模式——政府主导参与型

政府主导参与型模式就是,以国家专业保险机构为主导,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宏观管理和进行直接或间接经营,重点以农作物为主,并逐渐向养殖业方向扩展,实行这种模式的国家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这种模式有健全的不断完善的农作物保险的法律法规为依托,建立了政府主办下的农业保险公司来提供农作物的直接保险和再保险。这种经营是政策性的,但农民是自愿投保,对投保的农作物仅支付纯保费的一部分,其余部分由政府补贴。政府认购农业保险公司一定数额的资本股份,并负担一切经营管理费用,对资本存款收入和财产免征一切赋税。除政府的农业保险公司以外,其他私营、联合股份公司、保险互助会等也都可以在政府农业保险的框架下经营农业保险。

2. 日本模式——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会社模式

实行这种模式的国家主要是日本。其特点主要是:首先,国家通过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和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的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等)和饲养动物实行法定强制保险,其他实行自愿保险;其次农业保险结构层次主要分为三级,最基层的为村一级的农业共济组织,由参与农业共济组织的农民组成,主要负责经营本地的农业保险,同时依法向上一级的农业共济组织联合会分保,府县一级的农业共济组织联合会则接受下级共济组织的分保,并提供防灾防损的指导工作,同时再在中央政府级设立农业共济组织再保险特别会计处,接受下一级的再保险,并接受政府的紧急援助资金、保费补贴和管理补贴。政府的主要职责不是经营保险而是监督和指导。

3. 西欧模式——政府资助的商业保险模式

这种模式是一些西欧的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等采用的模式。主要特点是,全国没有统一的农业保险制度和体系,政府一般不经营农业保险。农业保险主要由私营保险公司、保险相互会社或保险合作社经营。投保是自愿的,农民自己支付保费,有的国家也支持私营保险公司举办农业保险,同时为了减轻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民的负担,也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

4. 亚洲发展中国家模式——政府重点选择性扶持模式

政府重点选择性扶持模式以一些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如泰国、菲律宾、孟加拉国等为代表。这种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大多数国家的农业保险主要由农业保险专门机构或国家保险公司提供;②由于多是试验,主要承保的是农作物而很少承保饲养动物。农作物也一般选择本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目的是保证农业经济的稳定;③参与保险的形式大多数是强制保险,并且这些强制保险一般都与农业生产贷款相联系。

二、我国各地对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

在恢复农业保险的20多年中,我国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保险机构等在发展农业保险的过程中进行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有益探索,这些组织模式对构建我国农业保险体系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 商业保险公司的准商业性经营模式

商业保险公司的准商业性经营是中国人保这20多年在农业保险试验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模式,商业性是指农业保险在人保内部单独核算,人保公司对该部分业务自负盈亏。准商业性是指人保是国有公司,经营农业保险有点对农业的政策性味道,同时政府对人保经营的这部分业务进行了补贴和支持。

人保的这种经营模式优点很明显,人保是一家全国性的大公司,财力相对雄厚,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优势,经营网点遍布全国,抗风险的能力强,而且人保的信誉好,农民比较信任。但人保的经营模式也面临着很大的问题,由商业保险公司来经营风险大,利润小甚至没有利润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难以调和商业保险公司赢利性和农业保险的准公益性之间的矛盾。缺乏地方政府的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在农业保险的推广和经营上也会出现很多实际困难。

第9篇:农业的经营模式范文

进入2010年,××县工商局立足监管服务职能,采取五项措施,大力实施“兴企助农”工程,推进农资连锁发展,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一是积极引导,构建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以供销系统“新网工程”为依托,大力培育发展“三农”服务农资连锁经营模式;以龙头农资销售企业为依托,培育“企业+农户(会员)+订单农业”农资连锁经营模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培育集约化配送农资连锁经营模式;以邮政物流为依托,培育发展“邮政三农”农资物流配送经营模式;逐步形成四种农资连锁经营模式为主、其它渠道连锁经营并存、公平竞争、相互促进的农资市场安全流通格局。

二是简化手续,规范农资连锁经营行为。在县行政服务大厅和各工商所设立专门窗口,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登记手续,对申办农资连锁经营的,优先受理、核准、发照;对农资连锁企业设立的配送中心和门店,只要持有总部的相关文件和登记材料,即可直接到所在地工商所申请办理登记手续。同时发挥服务职能,指导和帮助农资连锁企业建立统一店面标志、统一配送方式、统一销售价格、统一营销策略、统一质量监督、统一制度规范的“六统一”经营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动农资连锁经营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三是健全制度,促进农资连锁经营有序发展。严格溯源管理,对在县内设立连锁经营的农资总部销售的农资商品,按照不同生产厂家,根据生产批次持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产品质量合格证书、质量检验报告、生产经营许可证等有效证件实行备案登记。加强连锁经营制度的管理,建立健全进货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向消费者提供销售凭证、不合格商品退市、召回等制度,切实履行农资质量安全第一人责任。建立农资经营信用保证体系,对农资连锁企业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引导其诚信、守法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