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审计知识点汇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通过建立与会计岗位分工精细化相适应的单项会计实验体系,提高受训者的岗位意识和岗位适应能力;通过建立与会计工作知识综合化相适应的综合会计实验子体系,提高受训者的行业意识和行业适应能力;通过建立与会计实务操作电算化相适应的电算会计实验子体系,提高受训者的现代会计意识和电算化操作能力。本文就此作一阐述。
一、建立与会计岗位分工精细化相适应的单项会计实验体系,提高受训者的岗位意识和岗位适应能力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分工呈现出两个明显特征:一是行业分工越来越细;二是岗位分工越来越细。会计行业亦不例外,会计岗位的分工呈现出精细化的特征。财政部有关文件中将会计岗位划分为负责人(主管)、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核算、总账核算、稽核、档案管理、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共十三个岗位。单项会计实验要体现仿真性,必须突出会计岗位分工,体现会计岗位特征,使学生熟悉各个会计岗位的业务流程,掌握各个会计岗位的业务技能。所以单项实验内容和流程应当是:(1)会计基础;(2)出纳岗位实验;(3)往来会计岗位实验;(4)存货会计岗位实验;(5)资产会计岗位实验;(6)收入与利润会计岗位实验;(7)会计报表岗位实验;(8)工资会计岗位实验;(9)费用会计岗位实验;(10)成本会计岗位实验;(11);涉税岗位实验;(12)财务分析岗位实验;(13)审计岗位实验。注:由于单项会计实验必须与会计理论教学课程同步进行,因而单项会计实验必须兼顾到教学进度安排。考虑到《成本会计》和《纳税实务》的开设均在《财务会计》之后,故将其相关岗位的实验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
各岗位实验内容及目的是:
(一)会计基础部分
实验内容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日记账和明细账的登记,记账凭证汇总表的编制。
实验目的:初步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各种明细账和总账;结账与更正错误的基本技能。
(二)出纳岗位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开设和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保管和签发支票,办理支票借用及报账,库存现金管理,填制结算凭证,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办理与银行的各种业务往来,办理各种报销业务,保管各种有价证券、印章、空白支票和空白收据,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实验目的:全面熟悉出纳岗位的基本职责和业务流程;掌握货币资金核算的内容和操作技能;了解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及其有关规定。
(三)往来会计岗位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开设债券债务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根据发生的往来业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债券债务总分类账及明细分类账。
实验目的:全面熟悉往来岗位的基本职责和业务流程;熟悉各种应收、应付款项账务处理方法和操作技能;了解各种债权、债务的确认标准。
(四)存货会计岗位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存货的验收、入库、发出的计价、核算,存货的清查。
实验目的:全面熟悉存货会计岗位基本职责和业务流程;掌握各种存货业务核算方法和操作技能;了解存货业务有关规定和管理办法。
(五)资产会计岗位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无形资产取得的核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与核算,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固定资产改建扩建和修理的核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处置的核算,固定资产清查的核算。
实验目的:全面熟悉资产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责和业务流程;掌握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方法和操作技能;了解资产核算和管理的有关规定。
(六)收入与利润会计岗位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与核算,主营业务成本的计算与核算,其他业务收支的确认与核算,投资损益的计算与核算,营业外收支的核算,利润的计算与核算,利润分配的程序与核算。
实验目的:全面熟悉收入和利润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责和业务流程;掌握收入、利润的形成及其分配的核算内容和操作技能;了解利润的形成和分配的有关规定。
(七)会计报表岗位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编制资产负债表及其附表,编制利润表及其附表。
实验目的:全面熟悉会计报表岗位的基本职责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程序;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报表信息资料应用的操作技能;了解各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八)工资岗位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工资的计算,工资的发放与代扣款项的结转,工资的分配,应付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住房公积金的计提与核算。
实验目的:全面熟悉工资费用岗位的基本职责和业务流程;掌握工资费用的核算、账务处理方法和操作技能;了解工资费用的构成和有关政策规定。
(九)费用会计岗位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营业费用的核算,管理费用的核算,财务费用的核算。
实验目的:全面熟悉费用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责和业务流程;掌握费用账务处理方法和操作技能;了解费用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
(十)成本会计岗位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品种法下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以及相应的账务处理,分步法下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以及相应的账务处理,分批法下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以及相应的账务处理,编制各种费用要素分配表,登记有关总账及明细账,填制产品成本计算单。
实验目的:全面熟悉成本会计岗位基本职责和业务流程;掌握产品成本的各种计算方法和账务处理操作技能;了解成本构成和确认标准。
(十一)涉税岗位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并编制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并向税务机关提供资料,申报纳税,缴纳税款;计算营业税应纳税额,并编制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并向税务机关提供资料,申报纳税,缴纳税款;计算消费税应纳税额,并编制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并向税务机关提供资料,申报纳税,缴纳税款;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编制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向税务机关报送相关报表并提供相关资料,申报纳税,缴纳税款。
实验目的:全面熟悉涉税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责和业务流程;掌握各种税款的计算和纳税申报表的填制方法;了解我国税收征纳程序及税款缴纳方式。
(十二)财务分析岗位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增长能力分析,财务综合分析及评价。
实验目的:全面掌握财务分析岗位的基本职责;掌握各种财务分析方法并能实际运用;了解财务预测方法。
(十三)审计岗位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流动资产审计,固定资产审计,长期投资审计,负债审计,所有者权益审计,收入与成本费用审计,利润形成及其分配审计,编写审计报告。
实验目的:全面熟悉审计岗位的基本职责和业务流程;掌握各项企业内部审计方法和操作技能;编写审计报告;了解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的方法。
二、建立与会计工作知识综合化相适应的综合会计实验子体系,提高受训者的行业意识和行业适应能力
当今社会,一方面业务的知识综合化过程越来越深;另一方面业务的综合化、整体化越来越明显。综合化要求各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交叉。会计学科当然也不例外。这就要求会计教育要不断提高知识结构的通用性,拓宽自身的业务技能,培养会计行业意识和行业适应能力,使之能胜任会计行业的相关工作,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多变的竞争环境。为此,构建整体手工实验模块应当遵循:实验内容真实、全面原则、实验素材选择恰当原则和实验角色清晰原则。
整体手工实验模块流程图1:
注:(1)原始凭证审核的教学内容中包括如何填制常用的原始凭证。(2)记账,凭证的审核应由会计主管审核,实际做时可在同学间相互审核;登记账簿注意明细账与总账,由不同的会计人员登记,以科目汇总表的账务处理程序为典型。(3)成本核算以计划成本为典型,并用到其他方法。(4)期末对账,包括银行对账单与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核对,总账与明细账核对,明细账与记账及凭证等之间的核对。(5)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其他报表,利润表要求理解所得税的金额调整。(6)成本核算主要完成制造业产品生产成本核算的实践操作,提高成本控制水平。(7)纳税申报主要完成企业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各种税金的计算与纳税实务。(8)财务分析主要是运用专门的财务分析方法,及时提供能够满足各种要求的财务分析报告。(9)报表审计要求能够熟练运用审计理论与方法完成常规的审计工作。
(一)手工实验模块核心部分的构建思路
手工实验模块核心部分的构建,要求能够充分体现会计核算工作的核心业务,主要是在完成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每章的知识点实验后,对一个企业一个完整的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一般对一个股份制生产企业12月份的业务为实验素材,掌握手工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做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核算过程中运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材料的收发按照计划成本进行,掌握货币资金、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及利润分配、会计报表编制等内容的实践操作。手工实验模块核心部分的经济业务要能够覆盖日常会计核算的专业基础知识。在受训者操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启发式和扩散式思维,即在有多种备选方法的情况下,用其它的方法该如何处理,比较之下增强受训者的理解与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验过程中,为了避免受训者一人做所有业务而对岗位意识不清的情况,可采取将每4人划分为一个小组,交替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审核、编制会计报表等业务,使受训者完成不同岗位角色的转换,并培养不相容岗位不能由同一个人担任的专业意识。
(二)手工实验模块分支部分的构建思路
综合会计实验子体系以会计核算为主体,但会计核算并不是其惟一的内容。会计行业除了会计核算工作外,还涉及税务、财务分析、审计等其它相关的工作。为了提高受训者的行业适应能力,使受训者能够充分胜任会计行业不同的专业岗位,手工实验模块分支部分的构建内容应该包括成本核算、纳税申报、财务分析和报表审计。受训者通过手工实验模块分支部分的操作,完成会计行业相关各岗位的实践操作,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专业知识体系。知识层面的开阔使受训者的岗位选择更多一些,并有较好的适应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技能会使受训者走向工作岗位后很快进入角色,适应角色,并得到良好的职业发展。
成本核算实验内容主要完成制造业产品生产成本核算的实践操作,熟悉制造业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方法,在精确计算产品成本的基础上,完成成本控制与考核,提高成本控制能力。纳税申报实验内容要求受训者在熟练掌握税收实务的基础上,完成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各项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各项税金的计算与纳税申报的实践操作。财务分析实验内容要求受训者根据特定企业的相关报表资料和财务信息,运用专门的财务分析方法完成财务分析工作,并形成财务分析报告,以满足不同目的的需求。报表审计实验内容主要是运用专门的审计方法完成报表审计的相关工作,对所审计企业报表的真实性、一贯性和公允性做出合理鉴证,并最终形成审计报告。
三、建立与会计实务操作电算化相适应的电算会计实验子体系,提高受训者的现代会计意识和电算化操作能力
此部分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在构建电算化会计各模块子系统的基础上以一个核算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完整经济业务为数据源,利用各子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财务一体化实验。
电算化会计是一种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会计工作的一种手段,电算化会计实施的前提是首先要有一套与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相适应的财务管理软件。以现代财务软件设计的主流思想来看,大多数财务软件都是以模块系统设计为出发点,结合财务工作的流程最终设计一套完整的电算化财务软件。因此“三化”主导型会计实验课程体系中电算会计实验体系的构建首要考虑的内容便是需要培养受训者哪方面的能力,在构建电算化会计各模块子系统时,我们只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即可。其次,为了能够全面培养受训者的会计意识和电算化操作能力,我们还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经济业务数据源。该经济业务数据源的建立应注意既要体现财务各分支子模块的实验内容,又要兼顾财务实验一体化的设计目标。
核心体系构建:根据电算会计实验子体系的设计思路,其核心体系的构建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建立一套完整的经济业务数据源。按照会计分期的基本假设及会计核算的特点,笔者认为虚拟一个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是可行的,并且经济业务应涵盖会计日常工作的内容,包括账务处理、应收应付款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成本核算、报表编制、纳税申报、财务分析等等。(2)各子模块系统构建及模块操作流程。从会计工作内容来看,电算化会计实验子模块应包括总账系统、应收应付系统、工资核算系统、固定资产系统、成本核算系统、报表系统、纳税申报系统及财务分析系统在内,各部分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总账系统。主要培养受训学生运用此系统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主要操作流程为:总账系统的初始设置凭证处理出纳集成办公各类账表生成与查询账务系统期末处理。
(二)应收应付系统。主要培养受训者运用此系统进行应收应付款管理与核算的能力。主要操作流程为:应收应付系统的初始设置应收应付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各种应收应付单据的查询与账表的设计与管理应收应付系统期末处理。
(三)工资核算系统。主要培养受训者运用此系统进行工资核算、工资发放、工资费用分摊、工资统计分析和个人所得税核算等操作能力。主要操作流程为:工资核算系统初始设置工资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工资系统月末处理。
(四)固定资产系统。主要培养受训者运用本系统进行设备管理、折旧计提等操作能力。主要操作流程为:固定资产系统初始设置固定资产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固定资产系统月末处理。
(五)成本核算管理。主要培养受训者运用本系统进行成本核算与掌控的能力。主要操作流程为:成本核算管理系统初始设置成本核算系统日常业务处理成本核算系统月末处理。
(六)报表系统。主要培养受训者运用本系统进行企业各种会计报表编制的操作能力。主要操作流程为:会计报表的初始设置会计报表的生成。
(七)纳税申报系统。主要培养受训者运用本系统进行各类税务报表的编制与申报操作能力。主要操作流程为:纳税申报系统的初始设置纳税申报日常业务处理。
(八)财务分析系统。主要培养受训者运用本系统对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未来前景做出评价的能力。主要操作流程为:财务分析系统初始设置报表分析与管理。
四、建立与集团公司会计网络化相适应的网络会计实验子体系,提高受训者的网络会计意识和网络财务处理能力
本部分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建立母子公司之间会计数据传递实验模块。其核心部分为一个集团公司母公司及几个子公司之间数据传递流程;其分支部分为公司内部各系统模块和各子模块之间数据传递和标准化接口流程。实验目标是:建立与集团公司会计网络化相适应的互动协作式网络会计实验子体系,实现电算化实验从单一企业实验向集团公司集中核算实验延伸,全面提高受训者的网络会计意识和网络财务处理能力。
(一)实验室设计
由各个独立的教学实验室构成网络会计实验子体系基本架构,各独立的实验室各自承担一个完整的会计账套。一个完整的会计账套包括总账系统和应收应付系统、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成本核算、存货核算等等各模块子系统。
教学实验室的设计可以考虑“多层次,分级别”。所谓“多层次,分级别”首先是指独立的实验室各自承担的账套之间是多层次、分级别的,某账套可能是一个账套的上级会计主体,也可能同时是另一个账套的下级会计主体;其次“多层次,分级别”是指独立的实验室各自承担的账套核算的经济业务应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成几个层次、几个级别,较低级别的实现较简单的账套处理和账务核算,较高级别的实现较复杂的账套处理和账务核算。较低级别的按照实现情况可以随时向较高级别过渡。
(二)实验核心部分流程设计
建立一个集团母公司及几个子公司之间数据传递实验模块,实现各个子公司逐级逐层合并的网络会计实验子体系。按照“多层次,分级别”的教学实验室设计,各会计账套可以考虑按级次逐级逐层合并(由于受相关条件制约,目前还较难实现一次性并行合并)。具体各会计账套逐级逐层合并流程如图2所示。
考虑到合并本身的复杂性,笔者认为分层的时候安排三层比较合理,具体各会计账套中的经济业务应该涉及多个会计期间(一个会计期间为一个月),各经济业务包含的信息数据可以模拟母子公司实务中产生的一些往来业务,但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每个会计期间必须涉及较多的关联交易或内部往来业务数据,这些数据尽量包括股权投资项目、内部债权债务项目、存货项目、固定资产项目、无形资产项目、盈余公积项目、内部销售收入和成本项目、内部投资收益项目、管理费用项目、利润分配等等项目;二是其中的关联交易和内部往来核算之间的数据衔接关系;三是函数的引用和参数的设计,特别在集团多层级复杂的股权结构下;四是逐级分层合并下要保持合并会计政策的一致性;五是各账套报表格式的差异和调整;六是内部往来会计记录因科目的运用和时间的不一致导致不平的调整。
(三)实验分支部分流程设计
建立一个集团母公司及几个子公司之间数据传递实验模块,实现各个子公司逐级逐层合并的网络会计实验子体系,关键是处理好母子公司之间数据传递的具体细节。
首先,子公司要及时生成上报数据并完成相应的数据传递。这部分主要培养受训者提高函数的引用和参数设计的能力,理解子公司如何接收并生成上报数据等一系列数据传递关系。主要的操作流程如下所示:接收母公司下发的数据生成本公司个别报表数据及抵冲数据报表数据实现透视、排序、汇总等操作生成上报数据重新组织本公司各会计期报表对本公司个别会计报表制作分析图形。
其次,母公司要按照子公司上报的数据及时进行汇总合并。这部分主要培养受训者提高内部抵销分录的处理能力,理解各内部项目之间的数据衔接关系、各报表格式的差异和调整以及内部往来会计记录因科目的运用和时间的不一致导致不平的调整。主要的操作流程如下所示:设计合并报表格式定义抵销分录项目及抵冲分录数据调整各公司个别报表数据及抵销分录数据报表数据实现透视、排序、汇总等操作审核报表数据及内部交易数据的平衡关系,并显示错误明细抵销合并项目生成合并工作底稿生成合并报表查询以往所有报表对工作底稿、合并报表及个别会计报表制作分析图形。
最后,在具体母子公司操作流程的实现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完整的会计账套数据建立和个别报表数据的生成中所有信息数据要保持和电算会计实验子体系紧密相衔接。在安排具体账套及其核算的时候可以考虑将那些核算业务相对较简单的安排在较低层次,将那些核算业务相对较复杂的安排在较高层次。
第二,接收内部交易数据并调整个别报表数据和生成抵冲数据时要注意上下级账套数据之间的关系和格式的一致性,并可对本账套报表数据进行多区域透视、可变区排序和可变区汇总等操作。
第三,生成上报数据、审核报表数据及内部交易数据的平衡关系时要注意嵌入对象的数据格式要保持一致及平衡验证中的舍位平衡。
[关键词] 审计课程;三维立体;教学模式;构建;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73 [文献标识码] B
注册会计师审计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涉及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统计、心理学、行为学等多学科知识,内容涵盖会计准则、审计准则规定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技能,知识含量丰富,教学要求高、难度大,尤其是对于侧重培养学生实践技术技能为主要目标的高职类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如何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以达到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把提升人的发展能力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推进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的目标,是每一位从事审计课程教学的教师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课程分析
(一)n程定位
注册会计师审计课程是会计专业注册会计师方向的核心领域课程,是专业必修课和核心专业课之一,是学生毕业后参加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证考试的课程之一。
(二)培养目标
课程从财务报表审计角度阐述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审计岗位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根据审计职业对会计、审计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职责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本专业应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将应用型职业院校学生培养成为既具备即时上岗的应职应岗技术技能,又具备适应今后职业生涯发展所具备的素质与潜能,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应知应会的教学体系,以够用和实用为目标,突出应用性,强调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把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升到最高层面。
(三)教学局限
审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内容一般包括审计岗位认知、财务报表审计流程、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审计以及完成审计等,但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教材概念多、理论知识多、比较枯燥,从课本上很难体现其实践性。虽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尝试采用模块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及项目教学法等等,但由于知识点详细、庞杂、覆盖面宽、信息容量大,无论是对于授课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无法更好的提炼和把握,教学和学习的难度大。
二、“三维立体”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践
经过几年的教学尝试和改革,笔者提出整合构建“课堂教学――审计实验室模拟审计――事务所审计助理顶岗实习”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实践。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课堂教学中运用审计工作底稿,实现课堂教学与就业岗位工作内容零对接
在审计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按照传统模式讲授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审计方法,内容乏味、枯燥,即便是增加案例分析、讨论等教学手段,但仍然是没有太大的突破,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新的教学模式设计中,选用应用型审计课程教材,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底稿融入审计理论、审计流程、审计方法和审计实务的学习中,以审计工作底稿为切入点,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的学习模式。教学实施中,学生以审计项目组成员的身份划分为学习小组,分角色开展协作式学习,通过分组分岗,设置项目经理、项目助理以及审计客户等角色,让学生熟悉审计岗位职责、明确岗位任务、培养岗位技能,通过体验审计业务洽谈、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编制审计计划、实施项目审计、完成审计报告等事项,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度参与审计全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完成审计工作时,所有的工作过程都体现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因此,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也是在工作底稿中完成学习的内容,实现“做中学”。以审计业务承接为例,把与业务承接相关的空白工作底稿预先发给各学习小组,布置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等资源查找相关客户信息,完成工作底稿中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先由指定的学习小组以教学课件的形式讲述学习内容,其他小组点评和打分,再由教师提炼知识点,完成课程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实现了课堂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工作内容零对接,激发了学生的职业兴趣,提高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
(二)运用审计软件进行审计实验室模拟审计,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双轮驱动”
虽然运用审计工作底稿进行课堂教学,使得学习具有了生动性和可操作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这种学习仍然只是停留在平面学习中,缺乏动态性,因此,通过在审计实验室模拟审计中运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再现审计业务场景,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双轮驱动”。教学实践中,在实验室安装审计实务操作软件,与审计课程同步开课,内容包括相关数据采集,凭证、明细账、总账、报表的查询,内部控制制度评估,审计符合性测试、审计实质性测试,审计工作底稿,审计疑点的记录与汇总,审计调整、完成审计报告等。运用审计软件可以实现审计教学和审计实训的结合,软件带有考试评价系统,方便学生更直观和动态地进行学习。通过审计实训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不仅对审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审计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更令学生锻炼了基本的审计技能,培养了职业判断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了解和认知。
(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助理顶岗实习,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相衔接的职业胜任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高等级职业人才
国家对职业教育做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和安排,提出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大规模的技术人才做支撑,要在全社会通过职业教育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注册会计师属于高技术人才,单凭学校教育并不能很好地实现与审计工作的直接对接,还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作用,实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一方面是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即把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请到学校当老师,加强实践指导,并为教学提供真实的审计资料和相关资源,同时学校的专业教师定期到事务所参与审计工作,形成一种“旋转门”机制,促使形成校企一体培养学生的机制。另一方面是职业院校通过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在毕业前到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助理进行顶岗实习,彻底改变教学与实践两张皮的脱节问题。实践中,我校与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记账公司实现合作办学,会计、审计专业学生入学后,每学期都会安排到代账公司进行教学实习,毕业前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顶岗实习,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充分结合,取得了很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经过多年对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在充分研究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针对教学对象设计教学内容,切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与设计,构建注册会计师审计课程“课堂教学――审计实验室模拟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助理顶岗实习”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并实现三维立体教学模式相互之间的有效衔接和紧密结合,从根本上改变注册会计师审计课程理论性强,传统讲授枯燥,知识不易理解和掌握,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难点,达到培养高等职业学生具备职业兴趣、职业知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四位一体的,具有职业胜任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技术技能型职业人才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苗美华,孙宗彬.审计基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12)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应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高校教育中,人才培养的实现是通过各门具体的学科教学来实现的。审计学课程作为一门应用型专业学科,通常是高校财会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长期以来,审计学教学效果一直不太理想。教学效果不好与学生有关也与教学有关,但主要还是由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带来的(张胜,2015)[1]。本文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透过学生的视角考虑审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希望对提高审计学教学效果有所帮助。本文选取河南省某一所财经类本科院校已经学习过审计学课程的2013级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以专业的网上问卷调查系统“问卷星”为网络调查平台,问卷后生成地址,然后将地址通过班级QQ群或微信发至每一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602分。问卷分别从学生的审计学学习效果、学生学习审计学的主动性、学生在学习审计学中遇到的困难和学生对审计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反映四个方面进行调查。
1调查结果与分析
1.1学生审计学学习效果的统计结果及分析
本文采用Liken5级量表形式,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主动性相关问题的选项进行了设计,并使用了SPSS21.0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描述。具体问题选项数值见表1。表2统计数据显示,学生对审计学的学习效果的得分均值只有2.5,说明学生整体审计学学习效果不好。另外表3中的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学习完审计学后仅有10.6%的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能够进行简单应用的学生比例只有4.3%;另外有16.8%的学生完全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对审计学基本的理论根本就没有理解;有31.6%的学生仅仅理解一些审计学的专业术语;有41%的学生对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仅达到理解的教学目标。该统计结果进一步说明了学生关于审计学课程的学习效果是比较差的。针对以上学生审计学学习效果较差的调查结果,问卷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原因调查:一是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三是审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2学生审计学学习主动性调查分析
学生对一门课程所花费的时间通常情况下能够代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表2数据显示学生在审计学学习中花费的时间这一项得分均值是3.14,说明学生学习审计学的主动性尚可。一般情况下,影响学生学习主动的因素主要是学生对该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对该课程的学习目标是否明确这两个方面。统计结果显示,这两项的得分均值分别是4.43和4.45,说明学生有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调查发现,有57.48%的学生认为审计学在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另外也有32.39%的学生认为审计学是培养专业综合能力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另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0.47%学生通过学习审计学想获取专业的胜任能力;而29.57%的学生为了CPA考试做准备;3.99%的学生为了考取研究做准备;剩余的5.98%为了应付期末考试。相对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得学生的学习具有方向性,增强了其学习审计学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对学生关于审计学学习主动性的调查分析,发现该校的学生虽然学习审计学的主动性较好,但其最终的审计学学习效果却较差。基于此,笔者在设计问卷时分别从学生在审计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审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开展调查。
1.3学生在审计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调查
从表4统计结果可以看出,602人中有457人认为审计学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概念太抽象,难以理解,这说明该问题是学生在审计学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也常常反映教材中的每一个汉字都认识,但是组合到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究其原因,审计学的教材内容是基于审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编写的,而审计准则中的关于审计工作的各种专业术语是借鉴国际审计准则的结果,内容太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学生反映的另外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相关专业知识不扎实。审计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公司战略、税法、经济学、概率论、财务分析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学生要想学好审计学,必须有这些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之前学习过的专业基础知识没有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影响了审计学的学习效果。表4中统计结果显示有235位学生(39%)认为审计学涉及到的职业判断太多,综合运用能力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发现大部分会计专业的学生比较喜欢学习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这类课程,当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会计分录,对财务数据进行准确计算时,他们感觉很有成就感。但是一旦让他们根据案例条件进行职业判断时,学生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审计的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综合运用能力,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来讲,审计学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更高些。最后有239位学生认为选用的教材内容太多,学习重点把握不好。被调查的学校选用的审计学教材是注册会计师考试用教材,一个学期(50个学时左右)不可能完成整本教材内容的学习,任课教师往往要求学生仅对审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理解、掌握和运用。教师虽然在课堂上反复强调了学习的重点,但课下学生学习时面对厚厚的教材仍然无所适从。
1.4审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
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见表5)。被调查的602个学生所在的学校一般对审计学专业的学生专门开设审计实训课,而对非审计专业的学生只能根据学期课时的多少任课教师有选择地的上审计实训课。而审计学课程的理论及方法学生仅仅通过课堂上听听老师的讲解是不能深入理解和掌握的。正如统计数据所显示的那样,大部分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理论讲解和审计实训相结合以及案例教学(见表6)。另外表5中显示,有284位学生反映审计教学中缺乏案例教学,或者教学过程中学生互动太少;也有24.4%学生认为是缺少配套练习;16.9%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与审计实务需求不匹配;仅有6.5%学生认为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通过进一步对教师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发现(见表7),有56.8%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方法呆板、单一,有38.9%的学生认为老师缺乏审计实务经验。目前,高校大部分审计学教师仍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上,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能会在某个知识点讲解过程中加入适当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但由于综合案例资料的缺乏及其搜集的困难,很少有教师对学生进行过专项审计案例或综合审计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此外,大部分审计学的任课教师虽然拥有较高的审计学理论水平,却没有参与过审计实务工作,对审计工作的内容、特点、流程及结果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理解上,讲起课来就显得言之无物,缺乏生动性,这也是大部分老师觉得审计学难教的主要原因。
1.5调查总结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影响学生审计学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是审计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可归纳为如下几点:教师教学方法呆板、单一;缺乏审计实训,或审计实训课时太少;教材不恰当、缺乏配套练习;审计学教师缺乏实务经验。
2审计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审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是仅通过单一的措施就能解决的,而是应该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完善审计学课时设计、教材及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通过转变教学模式、改变学生成绩考核方式等一整套的措施才能解决的。
2.1充分合理的课时安排是提高审计学教学效果的前提
学校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时,应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审计学课程内容及特点给予审计学课程充分的课时安排,在此基础上引入实训及实践教学内容。课时的充分性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保障,如果课时安排不够,任课教师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不得不在课堂上占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案例分析讨论,更不用说是进行审计实训的操作了。
2.2完善审计学教材及师资
队伍建设是提高审计学教学效果的基础合适的教材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工具,学校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材,或者组织教师编写适当的教材及配套练习。这样学生在课下学习时就相对轻松和方便了,不用再花费时间去筛选要学习的内容了。此外,建设一只高素质的审计学教师队伍,是提高审计学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参与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审计机构进行的审计项目,提升自身的审计实务水平。只有实务水平提高了,教师在课堂讲授时才能将抽象的内容更加生动具体地展现给学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审计学相关理论和方法。
2.3教学模式的转变是提高审计学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
教师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取代“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李曼,2012)[2]。教学模式的转变不是引入某一个的课堂教学方法所能解决的。教师要将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尝试新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毋海晶,2015)[3]。具体措施可分别从课前准备、课堂授课、课后复习与反馈三个环节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相关问题。2.3.1课前准备阶段教师根据审计学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提前给学生布置学习的任务。学习任务可以是相关专业知识的复习准备,课堂教学内容的预习,也可以是案例数据资料的收集、实训软件的熟悉等。为了督促学生完成规定的课前学习任务,教师必须配有相应的考核手段。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练习测验、提交数据、问卷调查,并根据学生提交的结果给学生进行打分,然后进行信息汇总,从而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前的充分准备,一方面弥补了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不足,另一方面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目标就变得很明确,学生在后面的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就得到了提升。另外,教师通过对学生课前学习情况的调查,能够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找出有针对性的具体的解决对策。2.3.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审计学的核心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度讲解,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对审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带领学生进行审计实训、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运用能力等。对于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及学生普遍反映较难理解的内容,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外,还可以制作成微视频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课下观看复习。这样,就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2.3.3课下复习与反馈学生必须通过课下的复习与练习才能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掌握。教师通过给学生在线发送配套的章节练习,布置课后的复习任务或实训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提交电子作业、案例分析报告或审计工作底稿等。教师根据学生提交作业、分析报告或工作底稿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并在期末综合成绩中给予有一定比例。通过这种考核方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课下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并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审计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胜.审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探讨[J].财政监督,2015(9):67.
[2]李曼.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架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2(8):32.
关键词:计算思维;计算机硬件类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7-1461-02
1 概述
计算机硬件类课程在高校计算机专业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从逻辑角度和应用角度为学生阐述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在计算机硬件方面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为学生今后应用技能的提升奠定基础,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且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1-3]。因此,计算机硬件类课程是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然而,由于这类课程理论性较强,大多数高校的硬件类课程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导致硬件类课程的教学一直是计算机学科体系结构教学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计算思维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周以真教授于2006年在ACM的会刊上提出来的。他指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的行为,它包括了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4,5]。计算思维使用约简、转化和仿真等方法,利用启发式推理,采用抽象和分解处理庞杂任务的手段,将一个看似极其复杂的问题转换成一个个易于处理的小问题。也就是说,计算思维就是通过人的思维进行计算,即人通过特定的思维活动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充当媒介的作用,它是人和机器相结合的产物[6]。
计算机硬件类课程作为计算机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其理论性、实用性和创新性较强,面对这样知识庞杂而又抽象的课程,融入计算思维的理念,对其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灵活的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成为必然。
2 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2.1 引入关注点分离方法,整合教学内容
大学计算机硬件类课程主要涉及电工与电子技术、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微机原理、计算机网络等课程,这些课程看起来比较分散、自成体系、教学内容抽象,是教师最难教、学生最难学的课程。关注点分离是计算思维的方法之一,它将复杂抽象的问题合理分解成具体的小问题,再研究各个小问题的不同侧面,形成关注点,然后汇总各个问题的结果,形成解决方案。在大学计算机硬件类课程中,引入关注点分离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可以使得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教师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选择以Windows NT操作系统的功能为主线,将课程所有的知识点(进程管理、进程调度与死锁、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融入到具体的实例中,避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知识点分散零乱、难以理解,让学生在学习操作系统课程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在微机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80386CPU的指令系统及设计为主线,将主要知识点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断以及接口电路设计贯穿其中,这样既浅显易懂,又形象生动,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他硬件类课程的教学也基本采用关注点分离教学法,教学效果良好。
2.2 利用启发式教学,体现计算思维
启发式教学是针对传授的知识,先提出一个源自实际生产生活的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探讨分析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在该过程中讲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理论和方法。以操作系统课程中的进程同步为例,这是进程管理部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先以典型的司机—售票员问题导入,与学生共同探讨在公共汽车上司机与售票员的相互合作关系以及合作的先后次序关系,分析两者的相互制约关系,从而得出使用信号量机制解决进城同步的方法;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局域网组建是教学的重点,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首先以日常实验室局域网的组建情况为例,与学生一起分析实验室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共同探讨一般局域网的组建方法,从而得出在实验室组建虚拟局域网和实际局域网的实施方法。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2.3 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训练计算思维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让教师和学生围绕任务展开教学活动。这种模式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设计任务、呈现问题、辅助任务实施和总结评价,学生通过明确任务、分析问题、交流和反思训练计算思维,培养和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数字逻辑课程为例,教师根据课程特点,运用计算思维的方法呈现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具体的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学生以每组3—5人自由组合,每组选出负责人,教师通过展示往年学生的设计作品,向学生提供部分选题作为参考,学生也可通过调研自行选择一些有意义的与课程相关的电路进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关注点分离方法将组合逻辑电路审计分解为简单的小问题,然后以设计成果的形式要求学生完成课程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并应用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在教师的实时指导下,明确任务,分析问题,各组学生分工协作,定期交流,通过查阅资料和调研等途径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任务后,通过展示和自评,并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总结点评,帮助学生拓展所学知识,训练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3 教学效果考核
考核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随着计算机硬件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课程的考核评价模式也应随之改革。根据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必须打破传统的只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的考核评价模式,建立真正体现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考核评价模式。传统的考核评价方法是:学生成绩=平时成绩×20%+理论考试成绩×80%。改革之后,学生成绩=平时成绩×10%+理论考试成绩×45%+实验成绩×45%。实验成绩就是学生做实验完成具体任务的考核成绩。可以看出,改革之后的考核评价模式增加了实验成绩,重点考核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表1是近几学年计算机硬件类课程改革之前和之后我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平均考试成绩。
从表1可以看出,在计算机硬件类课程中贯穿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之后,学生的考核成绩明显提高,而且通过对两届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课程改革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良好。
4 结束语
计算思维作为人类的三大思维方式之一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文给出了融入“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硬件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围绕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模式的改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领会并掌握计算思维方法,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创新协作能力,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这种教学模式所传授的思想和方法,将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中,这将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计算机专业其他相关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50-53.
[2] 蔡启先, 蓝红莉, 阳树洪. 计算机组成与汇编语言[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3] 蔡启先, 蓝红莉.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学习及实验指导[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4] 周以真.计算思维[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07,3(11):83-85.
[5] 陈国良,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1):7-11.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外籍教师;专业课程
2007年,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与新西兰尼尔逊-马尔伯理工学院(以下简称NMIT)合作办学,开办了市场营销和计算机信息管理两个合作专业。课程采用中新合作教学模式,市场营销专业共有8门专业课程由NMIT选派专业教师来我校授课。自2008年以来,本人有幸多次作为外教专业课程《会计导论》的助教,全程参与了外教教学过程。以后就外教专业课程教学方式进行探讨。
1.外教专业课程《会计导论》基本情况
《会计导论》作为一门经济管理学科基础课程,是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非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财务会计,主要讲述会计特性、企业目标,会计主体差异、财务状况的计量和报告、财务业绩的计量和报告、现金流量的计量和报告、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释等;第二方面是管理会计,主要阐述本量利、预算、预计财务报表、资本投资决策、企业价值评估、营运资本管理、企业融资等内容。外教在讲授《会计导论》这门课程时比较侧重讲述会计特性、财务状况的计量和报告、财务业绩的计量和报告、现金流量的计量和报告、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释、本量利分析、预算、预计财务报表的编制等相对简单的内容。
2.外教专业课程教学方式
外教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第一天,往往都会就本课程的教学意义、教学目的、教学要求进行说明,以便学生明白本课程的重要性,然后说明本课程的教学次数和考核方式、通过分数等进行阐述,以方便学生及早做好准备。
在教学安排上,有些外教基本按照书本进度,精心制作ppt,并对一些关键的会计术语要求我们助教帮他标上相应的中文解释,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由于《会计导论》课程需要通过练习来掌握课程内容,因而外教会先将理论知识讲解一下,然后主要通过举例来理解理论知识,并非常注重课堂练习,希望学生直接通过课堂练习的方式来掌握并消化知识。外教往往不喜欢学生坐在那里不思考、不练习。外教常说一个学生如果不思考、不练习,那么他就不要来了,来到课堂上就应该练习、思考。很多时候,外教喜欢叫学生到上面去讲解练习、去演说。这样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锻炼了学生的演讲能力。
很多外教不仅非常认真的准备课程内容,还布置大量课外作业;而且向学生说明在教室、在办公室的时候,学生都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另外,不少外教对于学生作业大都时候都是及时亲自批阅,对于平时测验也是如此,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随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外教对学生最终成绩的评定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平时测验、期末考试、课堂参与、作业。其中,期末考试的比重大约为40%左右,平时测验占40%,课外作业占20%,而课堂参与、到勤率作为重要参考。
3.外教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3.1 印发讲义概要,方便掌握教学进度
在目前的外教专业教学中,由于选用教材及授课老师使用的全是外文,这就会造成一些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去预习课本知识,上课时又一下听不懂,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失去学习信心。针对这点,我们认为,每次都应提前一周把下一章要讲解的内容以纲要形式印成讲义发给学生。这样做,首先便于学生清楚地知道下一章节需掌握的内容,方便上掌握老师教学进度。其次,听课过程中,学生能根据讲义内容做要点记录,能够通过讲义清楚地知道哪些知识点已掌握,哪些未明白。再次,讲义对学生课后复习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
3.2 印发专业术语汇总,方便理解专业内容
由于《会计导论》是门专业基础课程,会牵涉到很多专业术语,专业术语的理解对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由于学生看到的教材是英文版,一些专业术语难以理解,这时可能就需要知道他们相对应的中文意思,以方便理解,因此,印发一本专业术语中外文对照表就显得很有必要。
3.3 加强选修课程,弥补中外会计体系差异
目前中外合作班级中有不少学生认为自己不可能出国,有一些同学想报考内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因此这部分学生希望《会计导论》课程能多讲授国内会计知识。但由于中外《会计导论》课程存在不小差异,造成目前外教所授《会计导论》课程难以帮助学生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对于打算国内专升本或就业的学生来说,我们认为应通过加大开设国内公选专业课程来弥补欠缺的专业知识。
3.4 缩减课堂学生人数,实行小班授课制
由于资源有限,目前学校开设的专业教学,都是六七十个人挤在一间教室里。本就是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又那么多人凑在一起,使教师难以把握分寸,无法兼顾到每一个学生,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障。对此,我们认为小班授课制是较好的选择。小班授课,能使教师对学生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教学质量可以得到较明显提高。同时,小班授课,可以将能力相差不多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有益于教师对学生水平的把握,教授起来更具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李建红.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与思考[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8(1).
[2]胡其昌.中外合作办学中外籍教师教学作用探讨[J].科教导刊,2012(9)(上).
[3]童文俊.中外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特点比较研究[J].神州,2011(9).
[4]钟金明.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与探索[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5).
由于各种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出现了名目繁多的专业化人才――会计师、经济师、审计师、律师、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工程师、医师、软件工程师、管理咨询师……然而,在企业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素质越来越高、技术越来越精湛的专业人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不如一些专业水平一般的竞争对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其实原因简单至极,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绝非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经常是多学科、多业务、多因素混杂在一起,如果仅精通某一领域的知识,对其他相关领域“两眼一抹黑”,解决问题的效果可见一斑。实际工作中,一些擅长“捣弄数字”的财会专业人士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我在专业上已经比较精通了,为什么在解决一些棘手问题时总是难以找到突破口?”
多思博学,技不压身。现任天下互联科技集团财务总监的苗壮昌就是一位通法律、晓IT的多面财务领导。
两线作战 顾此不失彼
1995年,在农村长大的苗壮昌凭着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就读财务管理专业。与紧张、枯燥的高考冲刺阶段相比,大学生活可谓丰富多彩,轻松惬意。对于自己的时间支配,学生有较大的自。在这种自由的沃土中,苗壮昌如鱼得水。
尽管远离了硝烟弥漫的高考战场,置身绚丽多彩的大学生活,苗壮昌却没有放松对知识的渴求,而是有意培养和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苗壮昌做事有条理,不打无准备之仗,擅于未雨绸缪。当同学们还陶醉于大学生活带来的那份轻松、惬意时,苗壮昌已经在悄悄谋划未来的就业之路了。他经常关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种变化,留意有关大学生就业和人才需求方面的信息。尽管就读的专业是财务管理专业,但大学时代的苗壮昌并没有对财务管理表现出太多的兴趣。
一个偶然的机会,苗壮昌在听收音机时,听到专家介绍未来的人才需求状况,其中谈到了律师是未来的热门职业。这一则消息令苗壮昌着实兴奋了一段时间,因为早在少年时期,苗壮昌就对电视剧中常常出现的思维活跃、逻辑清晰、侃侃而谈的律师充满着仰慕之情。苗壮昌开始打起了律师职业的主意。他了解到必须通过资格考试获得律师资格证书才能从事律师职业,而参加律师资格考试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于是,大学毕业前获得国家律师资格证书就成为苗壮昌在大学阶段的一个目标。立志之后,苗壮昌雷厉风行地将其付诸于行动,报考了北京大学高教自考法律专业。
尽管管理学与法学之间有某些相通之处,但两门学科的巨大跨度还是显而易见的。北京大学教学之严谨、考试之严格在国内享有“盛名”,虽然管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学习比较轻松,但在大学阶段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再报考北京大学的法学专业,是需要相当的勇气和决心的。外表斯文的苗壮昌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立志要在大学期间获得国家律师资格证书。
初次参加北大法律专业考试,苗壮昌一下就报考了6门课。由于参加培训班的费用较高,他完全靠自学教材和法规来完成学业。苗壮昌说,“这段学习时光尽管有些孤独,但由于目标明确,也是快乐的。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应该经得住这份寂寞与孤独。由于法律专业是我的兴趣所在,因此,学习起来自然也就有效率”。第一次考试,苗壮昌报考的6门功课中,4门合格,这对于通过自学初次接触法律的苗壮昌来说是个极大的鼓舞,也给了他极大的自信。就这样,苗壮昌在没耽搁财务管理专业学习,并多次获得学院颁发的奖学金的同时,一鼓作气地将法律专业考试进行下去,至大三第二学期,苗壮昌已经通过了法律专业13门功课的考试,达到了报考国家律师资格考试的基本条件。于是,抱着拼一拼的态度,他毅然决然地参加了国家律师资格考试。大三的那个暑假,当其他同学都回到父母身边享受宠爱的时候,苗壮昌依然留在学校,与酷暑战争,同孤独为伴,全力备战律师资格考试。天道酬勤,初战律师资格考试,苗壮昌即靠大捷。
苗壮昌认为,法律专业的学习不同于财务管理,其更注重个人的思辨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展,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尽管“两线作战”非常辛苦,但“两线”均告大捷后,苗壮昌也收获了他的“战利品”:“在法律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记忆。为此,我摸索出了一套‘鱼网’理论――一次记十个知识点可能不容易记住,如果将十个知识点划分为五个知识点来记忆,难度则会降低。通过实践,我认为,一次记三个,既容易记,效率也比较高。于是,我将书中的知识点划分为三部分来记忆,在此基础上,再将每部分划分为三小部分来记忆,直至书中的细节部分。用这种方法,一般考前一周,我基本不用看书。”
时间老人是最公平的,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1天24小时。不同的人对于这24小时的分配结果和利用效率不同,无数个24小时累积下来,于是,各人的收获也就截然不同。临渊羡渔,不如退而结网。
1999年,国家对大学生不再包分配,改为双向选择。大学毕业前夕,成绩优秀并具备管理学学士和律师资格证书的苗壮昌,在求职过程中有着更大的选择余地。尽管苗壮昌乐意从事律师职业,并具备律师资格证书,但此时离拿到法律专业学士学位还有一段距离,他知道现在从事律师职业还不太成熟。认清形势后,苗壮昌还是从财务求职的角度着手。具备律师资格让他在众多财务类应届毕业生中显得格外突出,最后,苗壮昌顺利签约中国核科学技术与经济院。
职业生涯,不断求索
离开校园,心中充满着无限憧憬和期待,苗壮昌第一次走上了工作岗位。同许多会计工作者一样,苗壮昌的职场生涯也是从出纳员开始的。苗壮昌在出纳岗位上仅工作了3个月,其能力得到部门领导和同事的认可。20世纪末,会计电算化替代手工记账在国内各大中型企业进行得如火如荼。在这样的背景下,单位领导决心上马会计电算化软件,并将本部及下属二级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建设工作交给苗壮昌来负责。尽管大学期间也接触过会计电算化课程,但真正负责一个大型单位及其下属二级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对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苗壮昌而言,显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挑战当前,苗壮昌迎难而上。他重温了会计基础规范、会计核算办法、会计电算化等相关知识和规定,做到了然于胸。对于技术方面的难题,如怎样布置单位局域网、购买何种财务软件、如何对局域网或会计信息进行维护等,他则与单位技术部的人员或者财务软件供应商一起探讨。在此基础上,苗壮昌制定出甩手工账和人员培训等方案,并与同事们一起进行了期初建账、人员设置、数据录入等基础性工作。会计电算化建设工作完成后,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工作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苗壮昌积累了关于计算机软硬件、网络等多方面知识,也让其对信息之于工作和生活的改观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自此,苗壮昌与IT结下了不解之缘。
会计电算化建设工作完成后,苗壮昌被安排从事会计审核工作,主要负责审核报销单据,编制本部及汇总下属二级单位各类会计报表和管理报告等工作。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成功实施,苗壮昌在会计审核工作岗位上工作起来就比较轻松,但他对自己的要求并未因此而有所懈怠。在这期间,苗壮昌将法律专业剩余科目全部考完,并顺利拿到了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学位。他还充分利用业余之间,备考并通过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
随着工作经验的逐步积累,加上收获了法学学士学位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苗壮昌强烈意识到需要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他认为,自己在单位工作了三年多,人缘不错,工作能力也受领导认可,如果继续在单位呆下去,过不了多长时间,可能也会获得提拔,并可以清晰地预见到自己在单位的前途和成长轨迹,相对比较稳定。然而,时年26岁的苗壮昌并不甘于这份稳定。相比较,外面的天地更为宽广,现在正是转换的好时机,如果现在不出去闯闯,势必留下遗憾。经过再三考虑,苗壮昌将自己的想法向领导和盘说出,并郑重提交了辞职信。进取之心永无止境,此时,苗壮昌又有了新的计划――考ACCA,一方面扩大自己的视野,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自己的职场发展增加砝码。
2003年1月,苗壮昌应聘到英国Aegis公司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北京博视达广告公司,任财务总监。当时的北京博视达公司刚刚组建不久,初来公司时,苗壮昌首先面临的是审核、整理并规范公司法律合同;设计公司及关联公司的股权结构框架以及分子公司运作模式;组建高效财务队伍;建立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进行公司信息化建设等。
由于公司初建,许多事情需要处理,一些位置上的人员还未到位,苗壮昌那时经常加班到凌晨。单位的合同、收款、付款、开出和收到的发票数量庞大,而这些要素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管理起来较有难度。对IT技术情有独钟的苗壮昌决定用excel的高级功能来管理这些合同及发票等相互之间的关系。合同整理完后,由于数据多,表格非常大,打开或读取速度非常慢,为提高数据处理效率,苗壮昌又自学了Access数据库,边学边用,不久,就设计出一套合同管理模型,使合同管理效率和准确程度大为提高。苗壮昌的兴致一发不可收拾,由于财务部的多名同事需要分工对合同进行管理,他又亲自上阵,将合同模型改为联机版,并自学了Visual Basic语言,将excel宏与VB结合起来。由此,苗壮昌形成将业务管理与数据库设计相结合的思路,并且充分意识到参与业务管理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在组建公司的财务团队时,苗壮昌非常注重财务人员的IT素质,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相关人员的IT应用水平,整个财务部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大提高。以往大家经常加班到深夜才能把工作处理完的情形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不到下班时间大家的工作就已经处理完了。随着工作效率和收入的提高,苗壮昌开始备战ACCA。
ACCA的考试可能并不难,但由于教材和答题全部采用英文,对于备考者的毅力和决心是很大的考验。苗壮昌将这段准备ACCA考试的时光比喻为苦行僧的生活。为了早日通过ACCA考试,除了工作以及正常的作息外,其他时间都用来准备ACCA考试。坐在地铁里也会拿着ACCA教材看,晚上睡觉前会将当天学习的内容在脑中过一遍。ACCA没能难住擅长考试的苗壮昌,两年时间内苗壮昌通过了ACCA全部考试,由于已具有三年管理经验,苗壮昌很快成为ACCA正式会员。
从法律专业自学考试、律师资格考试、CPA再到ACCA,苗壮昌并没有将参加这些考试看成是一种负担,“在我看来,这些考试是一种经历,我的知识面得到拓展,也是一种实现自我的过程;通过考试带给自己的是一种自信心和成就感,更是一种思考力的培养。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深切地感觉到财务与法律、IT之间较强的互补关系――充实的法律知识, 可以让财务更深入地了解财经现象,可以让财务走得更稳健、思考得更深远;IT可以让平衡计分卡、全面预算、作业成本法等财务理论找到一条快速实现的途径”。
2005年,恰巧博视达公司要将总部搬迁到上海, 当时苗壮昌不愿意随公司搬迁到上海, 而且经过三年时间, 经手的各项业务基本已经流程化,工作的挑战性已经降低了很多。经过慎重考虑,苗壮昌最终选择了辞去各方面都不错的工作。一直怀揣律师梦的苗壮昌应聘到北京九和律师事务所,从事有关收购合并、项目融资、公司重组等方面的法律事务,实实在在过了一把律师瘾。
成为ACCA会员后,为获得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苗壮昌于2006年6月来到了天下互联科技集团,任职财务总监。由于对IT技术有着较为深入的理解和实践,苗壮昌很快熟悉了公司的业务系统,并融入管理团队。如今,苗壮昌在财务、法律和IT 方面不断加强实践并且运用于公司。
职场感悟
许多职场或考场上的朋友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的付出会有回报吗? 这也是苗壮昌经常自问的问题。职场上,也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的付出与回报太不成比例了, 付出太多,回报太少。
关键词:自主创新教育;方法;实践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也越来越重要。职业学校的会计教学应该始终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把能力培养作为首要目标。为此,教师需要不断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改革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实施策略,在课堂教学、教学实习和毕业作业等教学环节中渗透自主创新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具体地说,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在课堂教学中推广案例教学法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讲清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外,还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多的强调书本知识和作业的重要性,势必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会计专业不论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还是财务管理、经济法、审计等,都是应用性极强的课程,所以推广案例教学法是十分必要的。
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在完成每一章节的教学任务后,都要精心选择设计案例,要抓住具有质与量规定性的知识点设计案例。例如,在《中外合资企业会计》教学中,教师在讲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资本和出资方式后,我们设计了下面的案例供学生讨论。
某纺织机械总公司(下称中方)拟与瑞士LD公司(下称外方)共同组建合资企业,双方达成以下主要意向:
1.合资企业投资总额为380万美元,注册资本拟为200万美元,其中外方出资102万美元,占总股本的51%,中方出资98万美元,占总股本的49%。
2.中方拟以其经评估和有关机关确认的机器设备、厂房、办公楼、有偿获得的土地使用权和资金出资(其中办公楼已为下属企业贷款而作抵押),外方拟以机器设备和美元现金出资。
3.从合资企业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合营双方分别分两期缴付出资,其中,中方笫一次出资为前述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折合为70万美元,在三个月内缴付,第二次出资为货币,为28万美元,在六个月内缴付;外方第一次出资为货币,为12万美元,在三个月内缴付,第二次出资为机器设备,折合为90万美元,在六个月内缴付。
4.合资企业合营期限为20年,合营期进入第五年时,合营各方可以按各自出资比例减少30%的注册资本。
请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1.在合资企业投资总额和股权比例不变的前提下,注册资本数额是否符合规定?按最低注册资本要求双方出资应作何调整?
2.合营各方出资的资产种类是否有不符合法律规定之处?说明理由。
3.合营各方分期认缴出资的安排是否妥当?为什么?
4.合营各方约定合营期内减少注册资本30%的计划是否合法?为什么?
通过讨论,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增加了兴趣,培养了探索和创新精神。具体而言,这种以案例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法至少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好处:第一,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真理。第二,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了学生机械接受课本提供现存结论的状况。学生可以问“为什么”、“是不是”,可以对自己接受的知识产生质疑。第三,学生之间可以共同学习,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求异性、创造性,提高了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以案例为中心的讨论,对学生的毕业作业也是大有好处的。因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实上《中外合资企业会计》等课程为学生毕业作业的开展提供了很强的政策依据。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课程的案例教学为学生毕业作业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依据。
在教学实习中采用合作教学法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法
会计专业教学实习主要是指《财务会计》课程的模拟实习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微机操作(计算机软件应用)实习。
《财务会计》课程的模拟实习是一次大型的会计实务操作与检阅,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好机会,既可检查学生会计核算方法和账务处理掌握的程度,又是对学生会计操作技能的演练与考核。在实习中要彻底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程式和学生独立完成整个作业的“个体户”式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社会化学习)在模拟实习中值得提倡。由于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独特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个性品质,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争论。这样学生知识的建构与运用是通过一个共同体来完成,实现了不同学生之间知识的相互支持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具体做法是:首先,由教师准备好实习用的器材,讲清实习的目的和要求,明确实习内容和评价标准。然后,指导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视为一个会计科,科室内部设置若干岗位,并且配备相应的负责人员,明确每个人员的分工与职责。学生实习完全按照企业会计核算的程序、要求、方法进行。一个学生在实习期间需要变换不同的岗位,担任不同的角色。这样,当实习结束时,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一分完整的会计资料。在实习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负责对学生技术性问题的指导、监督、检查,指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监督学生遵守会计制度、检查学生作业的进度,保证会计核算工作正确、规范、整洁,确保本次实习能够按时、顺利地完成。这种合作学习,其积极意义在于:首先,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争议,解决问题的思路明确了,学生可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监控。其次,通过讨论,学生之间由于观点对立而引发认知冲突,进而再达到对问题的共同理解,建立起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再次,合作学习将任务分配到每个学生身上,使学生能够完成个人所不能完成的复杂任务。此外,合作学习有利于减轻不必要的竞争压力,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投入程度,尤其是促进了后进生的学习。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信息化趋势日益明显。会计信息处理系统的建立为计算机软件处理提供了可能性。会计工作的手段和内容都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会计机构内部也将由会计业务处理的人员分工这一重点转移到计算机软件处理的职能划分上,手工处理的淘汰已成为必然。这就要求会计人员除了要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外,还要熟悉计算机软件的功能、特点,较好地运用计算机软件处理会计信息。因此,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处理会计业务,同时还能根据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结合企业管理、经济法、投资、金融、税务等,进行预测和决策。
在毕业作业中引入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以个人或小组方式进行的学习。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学会在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行学习。在这种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下,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的品质和能力。毕业作业是把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综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学生感到毕业作业困难,正是因为他们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教师要运用研究性学习的原理,给予学生方法论的指导,指导学生确定课题,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帮助学生总结提高。
【关键词】沙盘模拟;满意度;教学效果;体验式培训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4―0127―05
引言
沙盘模拟培训源于战争中的沙盘模拟推演,它运用独特直观的教具,结合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讲师点评,使受训人员在虚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全真体会企业经营管理过程。进入二十世纪,欧、美、日等知名大学商学院意识到沙盘模拟在商业实战中的实用意义后,率先将沙盘应用于教学中。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也已基本普及沙盘模拟教学,并成为经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实践教学课程。对于这种新颖而独特的教学方式,国内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其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然而通过广泛的文献分析,笔者发现当前的研究主要站在教学者的角度,依据个人观察和体会进行探讨,至于在学生眼里,究竟沙盘模拟的教学满意度如何?哪些因素影响教学满意度?文献检索的结果没有发现专题研究,尤其是从实证的角度来回答这一问题,因此,本文意图通过统计调查、分析影响沙盘模拟教学满意度的因素,并探讨提升策略。
一 研究假设
教学满意度的理论基础是顾客满意度,目前理论界对顾客满意的定义和衡量存在分歧。本研究所指的学生满意结合了两种典型观点:Cardoz[1]提出的“期望―实绩”模型,即顾客将消费过程中的感知实绩同其在消费前期望本次消费所达到的标准进行比较;Westbrook和Reil[2]建立的“价值―感知”模型,这一模型中顾客所需要的理想实绩被假设为比较标准。综合二者即认为期望和需要的满足程度都对满意水平产生影响[3]。
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沙盘模拟在本质上是一种体验式培训,对其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不能简单比照传统课堂教学,本研究主要根据文献分析的结果对影响因素提出假设。
1 教学效果
王哲[4]认为,沙盘模拟教学可以强化经管专业学生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刘岳兰[5]认为沙盘模拟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管理技能;李涌来[6]则认为沙盘模拟比传统课堂教学更具现实性和挑战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令其所学知识更加综合、系统化。刘玉军等[7]认为沙盘模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和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结合现代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笔者选取3个变量来衡量教学效果: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实用性和有趣性,并对其和教学满意度的关系提出假设:
H1:沙盘模拟越是能够促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教学满意度就越高
H2:沙盘模拟越是有利于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教学满意度就越高
H3:沙盘模拟越是实用和有趣,教学满意度就越高
2 教学满意度
柳荣认为[8],理解和掌握沙盘模拟的规则对于经营成果影响甚大,总结出沙盘模拟的一些“武功秘籍”,如国际市场要谨慎开发、宜尽早购置柔性生产线、跳过P2产品直接开发P3等。而沙盘模拟的演练规则非常繁杂,从生产、交易、贷款、安装、转产、竞标、研发、投资等等有几十项之多,当前沙盘实验一般安排2天时间、20课时左右,这么短时间内,既要掌握规则,又要进行各种交易、制作财务报表,学生和老师任务都相当繁重,据笔者探访,当前课时安排下,绝大多数院校只能做3到4期的模拟,演练效果难以体现,如许红[9]观察到,许多学生在沙盘模拟结束后,纷纷表示“有意思”、“还想再操盘一次”。不仅学生掌握规则很重要,还需保证规则的正确执行和公平竞争,否则将导致无序竞争,模拟失去意义,赵晓玲[10]认为,可以通过增加小组成员――审计人员来解决监督力度不足的问题。
学生在沙盘实验中的直接目标是虚拟公司的业绩和竞争优势。现有的业绩评价标准基本为:经营价值综合评估分=所有者权益×(1+企业综合发展潜力-100),其中,企业综合发展潜力由市场地位排名、厂房、生产线、成品库、产品研发、ISO认证几部分评分确定。但这一标准并不完善,如张立伟[11]提出,不同的产品研发、市场开拓以及质量认证在获得时的投入不同,评分也应有所区别。在手工操作情况下,计算综合评分非常繁琐而耗时,实践中往往仅用净资产收益率来代替,这样一来又有失偏颇,难以服众。此外,学生个人成绩评定也存在困难,如张庆华等[12]认为:沙盘实验是团队配合完成的教学项目,无法反映单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效果,仅凭小组业绩就决定学生成绩的方法过于武断,而且手工实物沙盘教学采用表单手工记录方式,进程缓慢,教师忙于交易登记、教具发放等繁琐重复的工作,没有足够时间指导学生,教师的价值难以体现。
作为一种体验式活动,学生在沙盘模拟中的参与和合作、老师对实验过程的掌控和引导都要考虑。陈朝晖[13]认为,在沙盘模拟中,老师不再是课程的主角,主角是学员,老师的职责是建立分享学习的氛围,引导学员讨论并进行控制,及时做出点评,而不应干涉学生的经营决策。许红[9]发现,有些指导老师财会知识缺乏,学生有疑问时,只能理论化地告诉学生要控制风险、资金要运用好等,令学生不满意。
根据上述文献分析和体验式培训与教学本身的特点,笔者整理出制度、学生、教师3个方面的10项影响因素,提出假设和如图1所示的满意度概念模型:
H4:沙盘模拟的课时量在现有基础上再充足些,教学满意度就更高
H5:公司(小组)业绩评价指标越是被学生理解、评价标准越合理,满意度就越高
H6:学生本人的参与程度越高,教学满意度就越高
H7:学生认为其他同学的参与情况越好,相互合作愉快,教学满意度就越高
H8:学生对沙盘实验的各种规则掌握越熟练,教学满意度就越高
H9:学生越是重视小组(模拟公司)业绩,教学满意度就越高
H10:学生能够在实习报告中认真总结、分析,教学满意度就越高
H11:教师的指导和点评到位,越能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满意度就越高
H12:监督力度大、规则执行严格、竞争公平,教学满意度就越高
H13:老师越能认真批改并反馈实习报告情况,教学满意度就越高
二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使用李克特(Likert)5点量表来进行测量。
1 样本情况
调研对象为本科三年级的市场营销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两个班级,分属两所不同的普通本科院校,均在第五学期进行了沙盘模拟实验,实验课时安排分别为16和20课时(不含实习报告),均做3期推演。问卷共发放101份,收回并经预处理后,获得有效问卷95份,学生性别比为1:1.35,专业比为1:1.2。
2 信度和效度分析
信度是指问卷衡量的一致性。本文采用Cronbach’sα系数来判别问卷的内部一致性,根据Nunnally(1978)的建议,Cronbach’sα系数大于0.7其信度就可接受。本研究问卷所有调查项目的Cronbach系数均在0.73-0.92之间,问卷整Cronbach’sα值为0.749,说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尚可,设计合理。
效度是指测量值和真实值的接近程度。本问卷各问项的设计基本都是依据已有的文献,并在正式调查前经过了预测试和调整,具有相当的内容效度。
三 数据分析
本研究的假设检验主要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处理。(注:本文所有回归的残差方差齐性、独立性、正态性以及自变量共线性均满足要求,因篇幅所限略去。)
1 教学效果对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教学满意度和教学效果的得分均值以及相关系数见表1。
然后以教学满意度为因变量,以衡量教学效果的三个变量“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提高”、“实用有趣”为自变量,以“性别”、“专业”为控制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和表3。
表1显示4个变量的均值都超过了3,沙盘模拟教学的价值应当肯定,其中“能力锻炼”的均值及其与满意度的相关系数相比另两个变量要小,由表2和表3可知,“能力锻炼和提高”、“性别”、“专业”3个变量均未能进入回归模型,从而证实了H1和H3,这表明,学生对于实验中能力是否得到锻炼并不在乎,事实上2天时间的沙盘实验不可能对学生的能力有多少实质性提高,强调能力培养意义并不大。相反,“实用有趣”和“知识学习”则影响显著,尤其是“实用有趣”的均值和标准化回归系数都较高。
2 教学满意度的归因分析
以教学满意度为因变量,以上述H4-H13对应的“课时安排”、“业绩评价”、“参与程度”、“其他同学”、“规则掌握”、“业绩导向”、“报告撰写”、“教师指导”、“监督力度”、“报告评阅”为自变量,同样以“性别”、“专业”为控制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见表4和表5。
表4和表5显示,进入模型的只有“参与程度”、“规则掌握”、“其他同学”3个变量,证明了假设H6、H8、H7。
3 教学效果的归因分析
教学满意度并不完全等同于教学效果,因此,在对满意度进行分析的同时,还应分析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别以“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提高”、“实用有趣”为因变量,仍以上述H4-H13 等10个变量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汇总于表6。
四 对检验结果的讨论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得到如下结论:学生本人在沙盘模拟实验中的参与和投入程度、同班尤其是同组其他同学的投入和参与状况、学生对沙盘演练各种规则的理解和掌握对教学满意度影响显著,除此之外,实习报告的撰写情况以及演练过程中教师的点评、引导对于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1 关于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教学满意度影响显著的三个因素全在学生方面,这显然和沙盘模拟本身的特点有关,如上文分析,学生才是沙盘模拟的主角,在演练过程中他要不断地思考、计算、与伙伴交流和辩论、调动各种理论知识和方法,只要学生积极参与,通常都会有比较高的满意度,而团队合作具有明显的网络效应,即每个同学的参与程度又取决于其他同学的参与。所以,关键在于如何提高整个班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制度保证。沙盘模拟必须作为一门正式课程对待,赋以一定学分,给予正式的课程成绩,不能只是写一份实习报告了事。加强考勤,并告之学生出勤情况在课程成绩中占较大比重。
第二,通过一些创造性、艺术性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热情。比如破冰游戏、演练环境装饰(如漫画、标语、头像)、演练公司成立时必要的仪式、学生着装、胸牌、适当的奖品鼓励、播放背景音乐、演练现场摄影和摄像、不失时机的点评和褒扬等等。
第三,角色轮换。不同角色在沙盘模拟中的工作量存在显著差异,财务、营销、生产岗位最为繁忙,而人力资源、研发、信息相对空闲,这往往导致部分学员参与程度不高,甚至无事可做,对此,在课时允许、且不影响进度的情况下,可进行适度的角色轮换。另一种情况是,个别角色分量过重,尤其是财务和营销,压制其他职能的发挥,指导教师应注意观察、及时进行引导。
对于演练规则的掌握和理解,需从多方面考虑。
第一,课时。“课时”变量并没有进入模型,但笔者推测,当前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下,多种原因诱发学生的厌学心理,所以在直接调查时,很少有学生会赞成增加课时,尽管他们对于沙盘的满意度和教学效果比较认可。但正是因为课时不够充足,学生才在没有充分消化演练规则的情况下草草登场,引发许多错误,比如:生产下料失误、没有支付转产费用、忘记执行转产周期、生产周期混乱、超比例借贷、市场没有开拓情况下盲目投放广告费、不理解招标规则盲目投标等等,结果可能导致迅速破产、不公平竞争、错账、实验丧失严肃性,尤其是导致效率低下、影响班级整体进度。事实上学生往往在第2期才进入状态,现有课时量下,这通常意味着只能再做1期,于是乎短期行为泛滥――许多小组一跃进入第3期甚至在第2期就开始卖厂房、卖设备以图短期业绩,所谓长远发展战略根本体现不出来,从根本上动摇学生对待沙盘模拟实验的态度和参与热情。有研究者认为,用电子沙盘代替手工沙盘可以大幅度提高效率,但在电子沙盘界面下,学生只是输入数据,各种交易由计算机完成并输出结果,直观性差、团队效应不明显,既像电子游戏又缺乏真正电子游戏的趣味性,学生面对“黑箱”往往失去兴趣;而手工沙盘下学生可以真正进入“黑箱”:各种职能一览无余、所有操作包括财务报表均由学生亲自完成,参与程度和兴趣远高于电子沙盘,二者并不能相互替代。此外,影响整体进度和效率的原因通常是账务错误,易令学生产生挫败感,对非财务专业学生来说尤为严重,对此可以编制查账手册,汇总导致错账的常见原因,帮助学生快速查账。当然,指导教师也可以适当放松结账标准。综合考虑,笔者认为,沙盘模拟的课时(不含动员和报告)宜延长至24以上,以推演6期为基准。
第二,规则应一分为二看待,学生对规则不掌握、不理解导致的失误要和明知故犯区分开。演练实践中,笔者发现真正弄虚作假的情况非常少见,某组偶尔出现的失误操作,其他组也并不十分在意,因此“监督力度”、“业绩评价”、“业绩导向”三个变量均未进入模型,这再次证明沙盘模拟的主要意义在于过程、在于积极参与,花大力气严格监督、严厉惩戒、将学生个人成绩与小组排名相联系、设计复杂的绩效评价指标并无意义,相反还可能激励弄虚作假,指导教师的注意力应放在前期让学生掌握和理解规则上,至于监督可通过更灵活的方式比如有奖举报制度,既能活跃气氛又能减轻教师负担,确需惩罚则可以在使用财务手段同时,辅以象征性的手段,比如唱歌、俯卧撑、演讲、跳舞、讲故事、做鬼脸等,总之以鼓励、引导、激发为原则。
第三,学员手册最好人手一份,并增加关键规则解释。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推演完起始年后,可放手让学生再运行一年,及时讲解和总结发生的错误防患于未然,然后复盘重新开始(即运行两个起始年)。
2 关于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回归结果(表6)显示,和教学满意度相比,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增加了“教师指导”和“报告撰写”两个变量,尤其是“报告撰写”在3个模型中均有显著影响。结合教学效果中“知识学习”和“实用有趣”两个维度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提高教学效果的对策:
第一,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足够的综合性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在演练过程中能够结合多门专业课程进行讲解和点评,尤其是管理学原理、战略管理、经济学、运营、财务、营销方面,特别要熟悉财务报表编制、生产物料计划。当前教育模式下,对于强调实践的经管类、尤其是管理类专业来说,由于学生缺乏工作经验,传统课堂教学往往显得过于抽象和理论化,通过沙盘模拟对理论知识进行贯通和加深理解,很好地弥补了这种不足。其次,教师还需掌握一些技巧,善于激励、鼓励和引导学生,突出有趣性,不能只是说教和监督。这要求进行师资选拔和培训,也可以对散布在沙盘模拟中的知识点进行结构化总结和不断更新,最好编写详细的指导教师手册。
第二,沙盘模拟结束后的阶段往往受到忽视,虎头蛇尾现象非常普遍,而“报告撰写”这一变量有力地表明,演练结束后的阶段必须受到重视。凡是参加模拟的学员都有很多体会和经验教训,也都会得到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比如财务数据、各种决策、战略选择、市场预测、物料计划等等,结合专业理论,在实习报告中对实验进行整理、回顾和挖掘,能够升华沙盘模拟的满意度和教学效果。为使学生重视报告撰写,须将其与个人成绩相联系,并提前告之,这同时也会提高学生参加实验的积极性和热情。报告必须要求详尽,强调正式性和规范性,经认真评阅后,最好将报告反馈甚至返还给学生作为资料保存。更进一步,沙盘实验结束后,还可进行后续开发和学习,将实验资料和体会带到后续课程学习中来,这要求教师之间配合以及信息进行共享。
五 研究存在的局限与今后研究的方向
本研究存在以下几方面缺陷。第一,样本容量,我们的调查样本是河南省某两所大学两个专业班级的在校三年级学生,均使用金蝶公司提供的哈佛版6×6沙盘,调查范围和样本容量可能不足,不过假设检验显示性别之间、专业之间都不存在显著差异,样本随机性尚可。第二,教学效果与教学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主次和因果关系没有界定,不过检验结果显示二者有很强的相关性,而且进入回归模型的自变量基本一致,没有产生矛盾。
除针对本文2个缺陷外,更重要的是,今后研究还可针对本文在讨论中所提出的问题。比如,怎样将沙盘实验延伸到后续课程教学中?调整课时后的满意度和教学效果如何呢? 对于“能力锻炼”的回归,只得到了“报告撰写”、“其他同学”两个变量,难以解释,怎样构造更好的问题和模型对“能力锻炼与提高”进行测量和分析?
参考文献
[1] Cardozo R N.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ustomer effort, expectation, and satisfaction [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65, (11): 224-249.
[2] Westbrook RA, Reilly DM. Value-percept disparity: An alternative tothe disconfirmation of expectations theory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J].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983, (10): 256-261.
[3] 张新安,田澎.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7,(8):62-70.
[4] 王哲.基于应用型经管类人才培养的ERP沙盘模拟教学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09,(2):107-109.
[5] 刘岳兰,谭耀辉. ERP“沙盘模拟”教学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33-134.
[6] 李涌来.沙盘模拟在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运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12):122-123.
[7] 刘玉军,汤渊. ERP“沙盘模拟”在企业管理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4):25-26.
[8] 柳荣,邢玉臣.ERP“沙盘模拟”实训操作策略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9,(5):90-92.
[9] 许红.浅谈ERP沙盘模拟课程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和教学建议[J].才智,2009,(14):131-132.
[10]赵晓玲,李永红.透视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J].财会月刊,2005,(8):77.
[11] 张立伟. ERP沙盘模拟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0):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