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物形象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说中,“完美型的唐僧、力量型的孙悟空、活泼型的猪八戒、和平型的沙和尚” [1]虽然性格迥异,却在世界文学画廊中构建出了成功而独特的角色。
1、唐僧:《西游记》中的唐僧形象,在大多数场合是负面评价多于正面评价。他表面的“胆小怕事、听信谗言、人妖不分、缺少男子汉大丈夫应有的阳刚之气” [2] 等缺点早已为世人所批判。对此,最具代表性的评价则是来自胡光舟先生《吴承恩和西游记》中的一段话:“他(唐僧)懦弱无能,胆小如鼠,听信谗言,是非不分,自私可鄙,优柔寡断,昏庸糊涂,几乎是屡教(教训)不改。在取经集团中,他既不是精 神力量,也不是实际的战斗者,竟是一个百分之一百的累赘。至于他在取经事业中的作用,说得不客气些,应当是个负数。他的眼泪多于行动,没有白龙马就寸步难行, 没有孙悟空将万劫不复。如果一定要说唐僧也有作用,那么,他的作用是一个傀儡、一尊偶像、一块招牌。只因他是如来的犯错误的大弟子金禅子转世,要靠他这块招牌才能取到经。正如沙和尚所说,世上只有唐僧取经,‘自来没有个“孙行者取经”之说’”。[3]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很多质疑。
淮茗在《被误解的唐僧》一文中认为,对唐僧持批判观点的人都是站在俗世的立场上来看唐僧,并指出:“唐僧的人格也许有一些缺陷,但应当承认,这来自他虔诚的信仰,其取经立场是无可动摇的”。[4] 潘全寿对此表示了赞同,他觉得唐僧“是个诚心取经、不贪图荣华富贵、不贪图酒食美色的高僧”“是取经队伍当之无愧的楷模”。[5]竺洪波在《论唐僧的精神》一文中也认为唐僧作为取经队伍的统帅,在《西游记》中是真正的、唯一的具有本体意义的形象,“佛教之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劝世救主思想,以及为完成取经使命而义无反顾的、不畏生死的牺牲精神是唐僧这一艺术形象最主要、不可或缺的性格特征”。[6] 可见,唐僧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目标的坚定就是取经成功的重要保证。
2、孙悟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作者塑造的最成功,也是备受万千观众赞扬和喜爱的人物形象。说“他(孙悟空)是中国文学永不安宁的精灵” [7] 一点也不夸张。他酷爱自由、任性而为,是一个“具有非凡爆发力的反抗者”。[8] 崔小敬在《<西游记>:秩序与自由的悖论》一文中就明确指出“孙悟空的出生即是对人伦秩序的突破,对于等级森严,秩序井然的天宫来说,孙悟空实实在在算得上是一个‘秩序化生活的异类’”。[9] 同时“孙悟空也是一个靠自己的基本品质成长起来的英雄人物,是一块打不死、烧不化的顽石”。 [10] 潘全寿在其《精当,增减一人废全篇——<西游记>取经人物设置的艺术》一文中指出:“孙悟空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是中国人民理想主义的英雄化身”。[11]
3、猪八戒:如果说孙悟空是中国文学史上永不安宁的精灵,那么猪八戒则是中国文学史上永不退色的笑星。刘耿大认为“猪八戒的幽默,具有喜剧性特征,是典型的‘开心果’”龙国庆在《丑中孕美,借幻传真——猪八戒形象新探》一文中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认为“猪八戒是中国老百姓的‘喜神’和‘开心果’”。的确,八戒的幽默早已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不过就像曾中辉所说的那样:“从表面上看,猪八戒是一个浑身都是毛病的人物。如爱耍小心眼,自尊,经常在师傅面前搬弄是非,让自己的对手吃尽苦头;善于投机取巧,面对强者退缩,面对弱者逞能;贪吃贪睡,好色好财,动不动就嚷散伙打退堂鼓”。
潘全寿对此说道:“猪八戒仍是一个“功大于过,功劳苦劳都不小的重要人物”他那勤劳勇敢的的优秀品质随着小说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照人的光彩,而他身上存在着的那些庸俗的惰性及患得患失的个人主义思想,也在与妖魔鬼怪及恶劣环境的搏斗中经受锻炼而逐渐克服掉了,正如龙国庆说的那样,八戒是在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典型,是一个随时代浮沉的人物形象。
【摘要】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段男性吸毒强戒者人格特征与药物滥用行为的相关特性,提供有效干预治疗的参考依据。方法 按整群抽样方法对佛山市劳动教养所563名吸毒强戒者进行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自编问卷调查表,测量其人格特征和药物滥用情况。结果 (1)与中国常模相比,强戒者内外向e、神经质n量表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5)。(2)不同年龄段的强戒者epq人格特征差异无显著性(p>0.05)。(3)初吸年龄与精神质p呈负相关,吸毒时长与精神质p、神经质n呈正相关(p<0.05)。结论 吸毒强戒者人格呈现相对固着的外向和神经质特征;初吸年龄愈小其精神质特性越明显;强戒者长期吸毒行为强化其人格特性,降低社会适应功能。
【关键词】 吸毒强戒者; 人格特征; epq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rug abuse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among male drug users who are in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in different age group. to lear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drug abuse behavior and provide reference frame for psychological detoxification.methods using the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to investigate 563 drug users in foshan labor camp with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results (1) drug users got high score in extraversion, neuroticism of epq compare with the chinese norm(p<0.05). (2)there was no different epq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mong drug users in different age group(p>0.05). (3) the initial age of drug use ha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psychoticism (p). the duration of drug use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psychoticism (p) and neuroticism (n). conclusion the prominent feature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among drug users was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 the younger they were using drugs, the more psychoticism they had been. drug users use drugs for a long time basis lead to reinforcement of their own neurotic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lower the social adaptation.
[key words] drug users; personality; epq
吸毒强戒者是指“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是我国2009年以来实行的一种新型的戒毒方式。药物成瘾行为成因十分复杂,是由个体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三大因素共同作用而致[1]。由于人格是导致药物成瘾的重要病原性因素[2],了解强戒者各年龄阶段人格特质因素,探索强戒者的人格发生发展与药物成瘾行为的相关影响是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心理干预工作的重点。虽然国内研究者采用多种人格测量量表调查,发现吸毒人员人格特征有异于一般常模[3~10],但仍未阐明强戒者的人格特质因素与药物滥用行为发生发展的相关特性。本研究通过自陈式人格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以及自编一般情况问卷表对强戒者的人格特质、药物滥用行为情况等进行全面调查和研究。意图了解吸毒强戒者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格特质,及其药物滥用行为与人格特性的相关性分析,以便对吸毒强戒者采用有效的干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资料
按整群抽样方法,以佛山市劳动教养管理所2010年入所的强制戒毒人员为研究对象。调查吸毒强戒者602名,发放问卷602份,收回问卷602份,删除未做完全或不真实等无效答卷,实际进入统计分析的样本563名,回收率93.52%。其中20岁以下7人(占1.2%),20~30岁132人(占23.4%),30~40岁326人(占57.9%),40~50岁89人(占15.8%),50岁以上9人(占1.6%)。学历:文盲21人(占3.7%),小学181人(占32.1%),初中307人(占54.5%),高中/中专54人(占9.6%),无本科或以上学历者。职业:个体户/企业主101人(占17.9%),服务业从业者26人(占4.6%),待业/无业189人(占33.6%),农民202人(占35.9%),干部3人(占0.5%),工人26人(占4.6%),学生16人(占2.8%)。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药物滥用情况、生活方式、社会家庭功能、干预及治疗情况等项目。(2)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根据epq量表系列于1998年修订而成,该量表在国内各类人格特征研究中广泛应用,信效度良好[11]。量表包括精神质(psychoticism,p)、内外向(extraversion,e)、神经质(neuroticism,n)、掩饰性(lie,l)4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12个项目,共48个项目。
1.2.2 统计方法
使用excel进行原始数据录入,并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吸毒强戒者的人口学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定量资料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吸毒强戒者epq人格特征分布
见表1。将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掩饰性l四个维度的原始分转换为t分数,计算方法:t=50+10(x-m) sd其中x为原始分,m为该人所在组的均数,sd为该组标准差。转化后分数在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根据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t分43.3和t56.7区间内包含50%的人数,而t38.5和t61.5区间内包含75%的人数。在吸毒强戒者中,人格类型处于“典型外向”、“倾向外向”以及“典型情绪不稳定”、“倾向情绪不稳定”,即内外向e量表、神经质n量表t分高于56.7的强戒者比例较正常比例高。表1 吸毒强戒者人格特征t分分布情况
2.2 不同年龄组吸毒强戒者epq人格特性比较分析
见表2。神经质p、内外向e、神经质n、掩饰性l在各年龄组间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年龄组吸毒强戒者epq人格特征无显著性。
2.3 不同年龄组吸毒强戒者epq人格特征与中国常模的比较分析
对吸毒强戒者与中国常模得分情况按年龄进行分层研究,采用单样本t检验(见表3、表4、表5、表6)。与中国常模相比,吸毒强戒者在精神质p维度上的得分与常模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30~39岁以及40~49岁年龄段,吸毒强戒者的外向性人格特征更明显,与常模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神经质n维度上,除16~19岁及50~59岁年龄段外,其余年龄层的吸毒强戒者神经质n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5)。掩饰性l量表中,小于30岁的吸毒强戒者得分高于常模,大于40岁的吸毒强戒者得分低于常模,30~39岁年龄段的吸毒强戒者得分与常模差异无显著性。表2 不同年龄组吸毒强戒者epq得分方差分析结果
表3 不同年龄组吸毒强戒者精神质p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 表4 不同年龄组吸毒强戒者内外向e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表5 不同年龄组吸毒强戒者神经质n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表6 不同年龄组吸毒强戒者掩饰性l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
2.4 吸毒强戒者药物滥用行为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
见表7。吸毒时长与精神质p、神经质n呈正相关;初吸毒年龄与精神质p呈负相关;复吸次数、吸毒时长、日均吸毒量、与毒友交往次数均与掩饰性l呈负相关。表7 药物滥用行为与人格特征pearson相关分析
3 讨论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人格包括个体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等心理成分。其中气质的差异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而性格则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但同时也受个体生物学因素影响;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的内控系统,对人格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统一和谐[12]。本研究采用的艾森克人格问卷是依据艾森克人格特质理论研制而成,其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三个维度的人格特质基于一定的生理基础,如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水平是内外向人格维度的生理基础,而个体的神经质特性又与个体植物性神经系统,特别是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相联系。艾森克认为,大脑生理特性的差异是人格差异的重要基础,而这种生理性差异则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13]。本研究结果显示,强戒者的人格特质与中国常模相比在内外向e及神经质n维度得分高,其中30~39岁、40~49岁年龄段的吸毒强戒者内外向e量表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而在精神质p维度上与常模差异无显著性。吸毒强戒者人格特质较正常人群呈现出更高的情绪冲动、自控弱、喜社交、渴求刺激、冒险和粗心大意等特性。由于渴求刺激、喜欢冒险的行为趋向在个体情绪冲动和自控能力差情景下,易促发个体为寻求高感觉刺激而吸食;另一方面,其情绪冲动、神经质特性难与人建立长期稳定关系,易使吸毒者依恋转向替代的成瘾行为。在人格特征与药物滥用行为的相关分析中发现,吸毒的初吸年龄与精神质p呈负相关,吸毒时长与精神质p、神经质n呈正相关。精神质得分高者表现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常有倔强固执、粗暴强横和铁石心肠特点。研究发现这种人格特质更易在青少年时期发生吸毒行为。由于吸毒者在长期生化作用下,影响其神经生理机能,导致认知缩窄,社会适应功能下降,可能使其精神质、高神经质、高外向性的人格特性进一步得以强化,并渐进恶性循环,故呈现出在30~39岁、40~49岁年龄段的吸毒强戒者不断增高的内外向e及神经质n特性。研究显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强戒者epq人格特征差异无显著性;强戒者的掩饰性l维度上,各年龄段强戒者测得的掩饰性得分差异无显著性。根据中国常模epq人格特征和掩饰性得分分析,正常人群各年龄段epq人格因子会随年龄增长而呈现相应的变化和发展。而强戒者在滥用强化作用影响下,其各年龄阶段呈现出较为一致性和固着的人格特质,并呈现出社会化退缩性反应特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吸毒强戒人群呈现相对较稳定的高外向倾向、情绪不稳定和自控能力弱的人格特征,一方面与其生理基础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长期的药物作用有关。同时长期的药物滥用行为,强戒者的高内外向e及神经质n人格特性得以强化,并限制其人格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呈现心理退缩性反应。因此,在吸毒强戒干预中,既要关注戒毒者人格相对稳定的神经生理基础特性,也要重视成长环境和长期吸毒行为影响其人格发展的限制性特点。
【参考文献】
1 朱小虎,孔克勤. 吸毒者整体人格探析. 心理科学,2007,(1):155-157.
2 andrea nk,rosa mc,david dc. sensation seeking needs among 8th and 11th graders: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cigarette and marijuana use. 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2001,62: 195-203.
3 杨玲,赵国军,陈保平. 男性吸毒者吸毒行为与人格、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3):37-41.
4 朱小虎,孔克勤. 吸毒者整体人格探析. 心理科学,2007,(1):155-157.
5 车茂娟. 基于艾森克问卷探析吸毒人群的人格特征. 统计研究,2009,(1):103-107.
6 周祖木,贾俐挺,章显传,等. 温州地区吸毒人群的人格特征调查.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6,(4):309-311.
7 薛丽娟,傅宏. 南京市男性吸毒青年人格特征. 社会心理科学,2009,(5):70-72.
8 汪小琴,熊红星,陈建明,等. 男性吸毒劳教人员669名人格特征及其类型. 中国临床康复,2006,(42):43-47.
9 宋志一,朱海燕,殷素梅,等. 192名吸毒人员的人格特征及其类型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3):224-226.
10 陈玄玄,陈晗晖,杜江,等. 海洛因依赖者人格特征分析及与首次吸毒年龄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6):662-664.
11 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等.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 心理学报,2000,(3):317-323.
关键词:动画电影 人物形象 审美探析
影视人物形象是剧本中的核心,通过人物形象的时代特征能够反映电影故事的主体及内涵,人物特征完全适应电影的场合环境。为提升我国动画品质,在动画电影中展示角色的性格魅力是最为关键的突破口,提高人物形象设计审美也是达到丰富影视语言的重要途径。
一、当下我国动画电影人物形象设计的情况
目前,在影视创作中,以人物形象的设计为中心已经成为创作的主干,影视中的人物能够间接地展现动画电影中所要表达的内容,所以在人物设计上,设计师应多花心思,做好人物设定,并将人物性格的刻画做到完美,使人物造型性的设计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并可以间接体现出人物的性格,让观众通过人物的造型设计了解人物的人格魅力,进而成功塑造人物形象。
当下,动画电影的制作生产规模较大,但因我国电影人物造型专业相关的设计人员较少,所以很难有较完善的电影人物形象。与欧美、日韩相比较,我国从事动画电影人物造型的专业机构较少,无法塑造出精品的人物形象。我国动画电影人物设计相关的书籍大多是指导设计师的技术,却无法帮助设计师了解人物造型中的内涵,进而导致我国创业产业无突破。从事该行业的人员其技术能力也参差不齐,对人物塑造中传统文化的深入也有待提高。我国动画人物设计中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需要设计师从长计议,一一突破,方能提高技术水平与审美能力。
二、增强动画电影人物形象设计师的审美
从事设计行业的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观,站在作家的角度来反映作品的核心,并融合相应的人物,通过人物展现给观众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在人物塑造过程中,深刻挖掘人物的真实感,并了解时代背景、时代背景下人物的形象及特有的时代特征,用独特的视觉来展现人物造型的艺术感。
从专业设计师的角度进行分析,设计师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是以人为服务对象的。最为简单的就是动画电影人物的外在,首先要根据作者文中的文字描述来粗设计人物形象:人物的服装、面妆、发型、礼仪、形态、体态语以及其他因素。从作者的作品角度分析,设计师在设计动画人物形象时,应对自身形象进行美化,并通过人体描绘的色彩、图案展现时代的背景,给观众以一种特殊的美感。然后,对人物的服饰、妆容、头发等根据历史进行细致划分。在这方面,O计师要对历史以及各时代的人物特征有着全面了解,将我国传统文化融进作品中,这样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才能更加深入观众内心。
三、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形象设计
在动画电影中,人物的形象是根据文学剧本的描述进行设计的。结合人物的外貌与性格特点,进行素材的收集,这也是在考查设计师的文学能力,是通过文字描述的内容去推断当时人物的服饰、表情等意念物化的过程。在动画电影中,人物形象不只是一个视觉符号,而是具有人格魅力与深刻内涵的,所以在设计时不能仅关注人物的外形,还应考虑形象的性格与身份。
下面将对我国动画电影《大闹天宫》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孙悟空为例。在大闹天宫中,最能够深入人心的人物应该就是孙悟空。在电影开端,孙悟空到龙宫向东海龙王索要兵器。到龙宫门口时,孙悟空是骑着虾兵进的龙宫。当东海龙王说完把他轰走时,孙悟空走到龙王面前要拿走定海神针时所说的话,能够直接表现孙悟空的人物性格。就是这种无所畏惧的人物性格,让观众印象深刻。孙悟空的人物形象是灵活自由与顽皮的。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在第一次进入天庭大殿时,看见大殿两旁的天兵天将一动不动,便去拨弄。之后天将动了,并吼了孙悟空时,孙悟空反而哈哈大笑。从人物的反应能够看出,孙悟空是热爱自由无拘束的,所以无法理解天兵们一动不动。这部电影中所塑造的每个人物,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他们的特征均与自己的角色相关。电影也能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结合时代背景,将人物的心理充分展现出来,同时能够深入观众内心,让观者对这些角色有深刻的印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动画电影的制作应跟随发展的脚步。在人物设计上,应紧密结合本国文化,并借鉴先进国家的动画制作经验,才能有效发展我国动画制作。通过提高设计师的审美水平,进而增强动画电影中人物形象塑造的能力,使我国动画电影能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钟蔚.动画电影中人物形象设计审美探讨[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1(24).
[2]侯依彤,陈薇羽.动画电影中人物形象设计审美探讨[J].青春岁月,2016(02).
[关键词] 形象设计;影视人物造型;视觉形象;形象塑造
影视人物形象设计是影视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剧中人物鲜明性格化特征的重要因素,也是镜头语言表达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成功的影视人物造型不仅能使演员改变形象,贴近剧中人物,激发演员表演欲望尽快进入角色,拉近演员同剧中人物的距离,使剧中人物形象更加真实、艺术和饱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艺术的鉴赏、对美的追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所需求的是艺术和技术含量极高的视觉作品。作为人们视觉盛宴的影视艺术已不能仅靠故事情节来吸引观众,这给我们电视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难题。
大多数影视作品中的人物造型是由化妆师、服装师和演员共同塑造,他们对营造形象美、画面美负有直接责任,是构成整部影视作品审美价值的重要条件之一。每一个艺术形象的创造,都包含着形象造型师对剧中人物几近苛刻的审美要求。不仅要分析剧中人物诸如年龄、职业等的形象特点,更要结合演员本身的形象要素(如肤色、体型分析),更要将两者进行结合、分析与再设计,才能塑造出既有剧情感,又有时代感,既有艺术要求的形式美,又有大众需求的现实美的成功的影视人物形象,而忽略了其中任何一项因素,都会造成影视人物的虚浮与不真实。因此,影视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不仅建立在分析演员的社会角色上,更要结合其在剧中人物形象的表演角色,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影视人物形象。
《穿Prada的女王》风靡一时,不仅为人们带来了时尚背后的故事,更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超短裙风尚”,几乎一夜之间所有的女孩都穿上了超短裙,也唤起了人们对发明超短裙的服装设计师玛丽・昆特的美好回忆。Black Swan的热播引发了2011年时尚舞台的“黑天鹅”流行旋风。Jean Paul Gaultier 2011秋季高级定制系列里融入了Black Swan中芭蕾舞元素:模特化着主演娜塔丽・波特曼鬼魅“烟熏”芭蕾舞妆,踩着交叉丝缎绑带的高跟鞋、妆饰羽毛的服饰及黑、白、灰为主调的色彩,就连背景音乐都是采用的影片原声带音乐,为人们带来了时尚版的“Black Swan”视觉饕餮盛宴。可见,影视剧的社会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不仅为人们带来了精神的愉悦、享受,引发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深思、探讨,更成为时尚舞台炙手可热的流行元素。
二、形象设计对影视人物塑造的意义
形象设计又称形象塑造(Image-building),从广泛或宏观意义上说这是一门二维平面设计与三维及多维立体空间设计结合的设计艺术,是研究人的外观与造型的视觉传达设计,又可称为人物整体造型设计。通过分析人物整体的形象要素,如形象主体的职业、年龄、体型、肤色、身体线条、量感及言谈举止等,才能塑造出更适合形象主体个性特点,同时被社会公众都认可的人物形象。
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现实生活中人物形象的视觉艺术化,影视人物形象的塑造与现实生活中人物形象塑造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展现形象主体最适合的个人形象,而不同的是影视人物形象设计为了符合特定的剧情,在设计过程中遵循的原则是以影视人物性格特征为“主”,演员自身形象为“基”进行的整体形象设计。这就要求影视形象设计师除了要有基本的形象塑造的相关知识、了解导演和演员的要求外,还要有对剧本的分析力、对日常生活的细心观察力,对不同文化的审美力和对一切新事物新潮流的鉴赏力,进而更宏观全面地理解影片,设计出符合影片的人物形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影视作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随之被关注程度也开始提高,演员和导演对影片的要求也向着多视角多方位转变。中国的影视作品也开始由原有的单纯注重故事情节,发展为情节与视觉效果并举的局面。影片《花样年华》使得具有中国传统服装特色的旗袍成为国际时尚舞台的主角。张曼玉在片中二十多套旗袍的亮相形色各异,妆容雅致,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女主角的摇曳风姿。
影视是以视觉形象为主的艺术,塑造影视形象的鲜明性和艺术性是影视人物形象设计真正魅力之所在。在影视艺术中,形象设计的着眼点主要体现在表现剧中人物性格特征、所处环境及时代背景的因素中,故人物形象的塑造要符合影视作品中的时代氛围、遵循和谐美的原则。例如:形象造型中的服饰设计与搭配作为一种文化与艺术,有其特定的文化意义与艺术表达。人物的形象设计上即要能反映出人类的时代特征、民族风貌、社会氛围乃至人类个体的心理因素等,又要结合社会公众的大众审美情趣及对服饰流行文化的认知。可见,好的人物形象设计对影视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乃至整部影视作品的成功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三、形象设计在影视造型中的目的及作用
(一)形象设计对人物性格特征的诠释
不同的影视作品中会出现多个不同的有着各自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而这些不同的特征决定了不同的角色定位,就需要形象设计师在进行影视形象设计时,能把握角色特点,把握剧中人物的角色特征,并通过形象塑造的基本构成元素如服装等的艺术化处理,使人物性格的特征更加饱满。
影视形象设计还需要形象设计师能够对不同时期的服饰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剧中的人物在着装、言谈举止上符合剧情特定的时期,更应在尊重剧情的基础上,对服装加以时尚创新设计,以符合大众对时代审美的需求。曾经获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的著名影视美术指导叶锦添在张纪中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为周迅设计的造型明显有别于当年翁美玲扮演的飒爽英姿的黄蓉。他以金庸对黄蓉描写为准则来设计造型的同时发觉了演员本身的特点来创造形象。叶锦添力求在造型上突出周迅精灵机巧的气质,结合清纯淡雅的妆容、合适的服饰搭配及服装色彩使得周迅版黄蓉的古灵精怪跃然纸上,人物造型也更趋于青春化、时尚化,更符合年轻观众的审美取向。
(二)形象色彩设计对人物塑造的表现
大约在15~20万年以前的冰河时期,人类就有了对色彩的认知与使用。色彩不仅是视觉效应,还是最富情感的表达要素,能使人加深记忆,所以在设计中色彩恰到好处地处理能丰富所表达事物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正如《影片的美学》一书中说:“彩色在银幕上如同在画布上一样,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形象和事物外貌的手,它对解释所描写的角色的内心面貌上都起着重要作用,彩色是一种对形象进行理解和刻画的重要手段。”
影视形象设计中的色彩与所有设计中的色彩一样,是功能和情感的融合表达,不同的色彩会对人产生不同的色彩心理联想,可以唤起与人们生活经验相关的各种联想。在色彩的感受中,人们对色的冷暖感受最为鲜明,红、橙、黄等色可使人联想到阳光、火焰、灼热是暖色,易引起兴奋,使人产生活跃;青、蓝、紫等色可使人联想到水、冰、寒冷的夜空,称为冷色,使人感受到宁静。对影视观众而言,由于其对于时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使得影视服饰色彩艺术的影响力与感染力越来越广。成功的影视服饰艺术表现,使观众在享受艺术美的同时被影视服饰款式、色彩的魅力所深深吸引。电影《英雄》正因为服装色彩的设计纯粹而又浓烈才让人记忆深刻。从张曼玉和梁朝伟的初次相遇时清新飘逸的浅绿色长衫,到影片最后,两人历经感情纠葛在沙漠之中自杀时的白色棉布长衣,无不诠释着两人至真至纯的爱情,而色彩的拿捏更为其平添一份忧伤的浪漫。影片Black Swan以黑、白、灰、粉为主基调,诠释着女主角尼娜不同时期不同的生活及精神状态。粉色的尼娜是有着单纯美好心态的芭蕾女孩;灰色的尼娜频频出现幻象,练舞时的服装从白色变成灰色;首演前夜,妮娜的压力达到峰值,近乎崩溃,黑色伴随黑天鹅妖冶的气息逐步显现;公演时,妮娜化身黑天鹅,纯粹的黑应和急促的音乐将尼娜惶然、恐惧、无助、坚韧的形象烘托欲出;遍体雪白的妮娜终于带着黑天鹅的殇,回归纯白世界,这便是一种涅再生的奇幻妖异的“天鹅之死”。导演仅通过人物服饰色彩及音乐的变化,就将人物内心由单纯羞涩到恍然悲凄、绝望痛苦直至回归平静的细微变化传达得淋漓尽致。
影视形象色彩设计是以色彩学为基础的创作过程,就人体色的角度来看,在不同肤色、不同灯光下把握色彩的运用,是影视形象色彩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个人色彩理论是20世纪初,美术设计学府包豪斯学校的约翰内斯・伊顿教授开始进行色彩分析,个人色彩的概念由此而生。个人色彩主要是指能让肤色呈现健康状态的颜色。根据形象主体的皮肤、头发、眼睛的颜色,可以判断出适合他的服饰、妆面颜色,从而塑造更适合形象主体的形象。如:不知什么时候起,伴随韩剧的流行韩国人俨然成为爱打扮的时髦一族。一部韩剧的热播,势必有一股“韩流”热风刮起并且风靡世界。浪漫唯美的色彩画面、时尚得体的服饰、精心巧妙的服饰色彩搭配及精致的妆容无不深深地吸引着观众。纶伯伦说,一个人的实质,不在于他向你显露的那一面,而在于他所不能向你显露的那一面。影视形象色彩设计的实质也是这样的,不能为了视觉而一味的最求绚烂的色彩,我们应该追求的,是在充分理解剧本剧情后打造出的一种唯剧情独有的风格――“个性”色彩。
四、结 语
作为影视形象造型师,不仅要理解影视形象对电影表现的重要性,能够熟悉服装设计的理论,而且能够依据不同演员的形象构成要素,通过对其脸型与发型、身体线条与服饰线条、人体色与服色的分析,为影视人物进行多维的形象塑造,从而设计出符合影视作品个性特点的,有鲜明时代烙印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影视人物形象,为观众呈现更加完美的视觉饕餮。
[参考文献]
[1] 程晓英.时装与电影的互动和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5.
[2] 顾筱君.形象设计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 张丽.影视传播影响服饰流行的分析[OL].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aper.省略.
[4] 黄海娟.服饰是影视艺术无声的语言[J].大众文艺:理论,2008(06).
[5] 吴帆.形象色彩设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戏曲艺术的发展速度,取决于剧目发展进程的快慢。剧目内容与艺术上的进步,是戏曲预示生命力的前提。如何看待剧目内容与艺术上的进步,需要从两个方面衡量:一是能否及时反映时代精神;二是剧目中的人物是否体现了“深刻经久的特征”,以及是否体现了民族性格。拿评剧发展的历史来说,在清代末期其所以发展极快主要原因有一批代表性的剧目的突起上演,譬如:《重园记》、《三节烈》、《珍珠塔》等。
好的剧目必然塑造出成功的人物,成功的人物必然要体现出美的性格。
戏曲艺术需要表现美、渲染美,并用自身的行动塑造(人物形象),但这些应该体现在人物的心灵、精神,即人物的性格美上。
戏曲人物的性格是人物形象的核心,是戏曲艺术美的规律。这种美的规律也有其个性特征――“善恶分明”的性格化特征。善、恶所表现出的审美情趣在传统剧、古典剧中就是美、丑的人物形象关系。当然,丑作为美学的范畴,它的重要价值在于以丑刻画丑的本质特征。戏曲中的丑角,并非都是反面人物,有时虽以丑扮,但却是以正面的或较善良的出现。这时,丑往往是一种可爱的性格美的标志。清刘熙载说:“丑到极处,但是美到极处”。美、丑的体现,最终必须通过性格美方能显示。性格美是真美,从传统戏曲中,我们可以看到前辈艺术家非常懂得这种美的规律。《窦娥冤》中的窦娥,心底善良,具有舍己为人的品格,秉性刚直体现了她的性格美。《天仙配》中,董永与七仙女的叛逆性格――敢于冲决使人窒息的樊篱,观众品尝到了爱情的忠贞美;董永的形象体现在他忠厚、勤劳、淳朴的性格美上;七仙女的形象体现在她善良、大胆、率直的性格美上。
作为戏曲文学,人物的善恶、美丑(人物形象塑造),必须通过戏曲故事情节的演释方能得到体现。情节演饰表现出的概括性,是中国戏曲艺术独特的个性之一。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民族化;国际化;艺术;审美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004(2016)02-0056-02
人物形象设计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它结合了艺术、美学、设计、创意等多方面的内容,对设计人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人们对人物形象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外来文化的侵袭,如何在不同的文化之间保持一种独立的审美姿态,实现民族化和国际化的结合,是目前我国人物形象设计的关键所在,这不仅仅反映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对设计者提出了考验。
一、人物形象设计中的民族化和国际化
(一)人物形象设计中的民族化
民族化,即扎根于本民族文化的一种文化表征。民族文化作为当代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体现的是一种以世界上不同民族原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将民族化的概念抽象出来,体现为一种包含独到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形式,可以是民族情感、民族文化符号等。对于人物形象设计而言,民族化的人物形象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这对于集中展现民族风貌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意义。[1]由于人物形象设计与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现实需要紧密相联,因此其形象设计必然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色,这就是民族性的集中体现。
(二)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国际化
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是设计和制造容易适应不同区域要求的产品的一种方式。它要求从产品中抽离所有与文化相关的元素。国际化不仅仅是某一种文化对另外一种文化的影响,而是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人物形象设计实现国际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人物形象设计的发展,通过结合国外先进的文化理念,把握文化潮流发展趋势,实现我国人物形象设计理念的创新和进步。[2]
二、人物形象设计中民族化和国际化的关系
(一)民族化是国际化的基础和前提
从人物形象设计民族化和国际化的关系来说,民族化是国际化的基础和前提。对于人物形象设计而言,无论是体型要素、发型要素、化妆要素、服装款式要素、个性要素、心理要素、文化要素等,它的出发点必然是以地域性和民族性为前提的,如果缺少了民族性的考究,就很难实现最有效的国际化交流。[3]因此,要想从根本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物形象设计,就必须保持良好的民族性。
(二)国际化促进了民族化的进一步发展
人物形象设计的国际化从根本上促进了民族化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人物形象设计进行不同文化之间的切磋和交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文化多元化局面的产生,从而实现文化本身的创新和发展。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审美的认知不同,导致了人们对于人物形象设计认识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将此融合到人物形象设计中去,能够不断满足人们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三)民族化和国际化相互促进
人物形象设计的民族性和国际性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全球化的趋势,必然要影响不同民族及文化背景的人们。民族文化在这种浪潮中不可能固步自封,与世隔绝,不论是冲突还是融合,都必须做出一种选择。这一过程事实上是加快了文化之间互相流动的速度,扩大了民族文化的空间,使民族文化显现于一种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4]人物形象设计的民族化和国际化的互相发展,对于人物形象设计内容的丰富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时也实现了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合,这对于社会发展潮流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促进人物形象设计国际化发展的途径
(一)深入开发、挖掘本土化的民族元素
要想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人物形象设计的国际化发展,就要不断地深入开发、挖掘本土化的民族元素,在进行人物形象设计的时候,要结合本土化的地域性、人们的审美特色、心理需求、价值取向等要素,从根本上实现具有民族性的设计。同时,善于实现人物形象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的结合,比如可以借助于绘画理念、戏曲人物设计等相关理念来进行合理化取舍,并将其成功运用到人物形象设计中去,不断实现真正具有民族性的人物形象设计,提升其价值品位和审美特色。
(二)结合时代潮流及审美趋势进行人物形象设计
实现人物形象设计的国际化发展,必须结合时展潮流及审美趋势,提升人们对于人物形象设计的认同感。目前的人物形象设计主要呈现出两个特征:第一,生活化特征明显。目前,人们越来越多地将形象设计应用于生活中,生活化特征要求更加明显,相对来说较少关注创意化。这就要求设计者能够合理设计,突出生活化的基本特点。第二,在文化多元化和文化融合的社会大背景下,韩日文化、欧美文化越来越多地在社会上流行,成为当今社会最大的流行趋势,对于人物形象设计来说,也应该加大重视度。
(三)提升设计者的文化视野和知识面
提升设计者的文化视野和知识面,是实现人物形象设计国际化的关键所在。人物形象设计其本质还是一种文化形式,要做到对于文化的把握,就应该提升设计者的文化视野,不断掌握人物形象设计创作的专业技能和技法,具有独立进行人物形象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掌握美容、护肤的专业理论及技能;有较敏感的时尚流行感觉和较强的时尚分析、判断能力。除此之外,更要锻炼和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不断地实现最有效的人物形象设计,从根本上促进人物形象设计的国际化发展。
(四)进行专业化的人物形象设计培训
进行专业化的人物形象设计培训是推动人物形象设计走向国际化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要强化设计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首先,设计者应该掌握人物形象设计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深入研究化妆、色彩学、美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个人的设计能力和鉴赏力。其次,走专业化的道路,制定人物形象设计师培训制度,对于培训合格者给予相应的资质证明,从根本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物形象设计,提升设计者的设计水平,并将我国人物形象设计推向国际化,设计出更多富有时代气息和国际气息的作品。
(五)把握文化发展规律,进行设计创新
实现真正意义上人物形象设计的国际化发展,要充分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不断进行设计上的创新。人物形象设计是一门视觉艺术,在形象塑造上,有其自身的科学性和规律性。同时,它要求设计者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因此,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物形象设计,就要充分地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不断进行文化元素之间的融合和创新。人物形象设计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审美趋势变化的,因此立足于民族化基础之上进行合理化创新,不断地实现国际化发展,对于人物形象设计的创新和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实现,要想推进我国人物形象设计,就要立足于民族化基础,实现国际化发展。人物形象设计必须深入开发民族元素,结合时代潮流及审美趋势,不断提升设计者的文化视野,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来进行创新设计,以此来实现真正意义上人物形象设计的国际化,推动人物形象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泓森.我国人物形象设计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9):43-45.
[2]曾湘平,唐宇冰.人物形象设计国际化与民族化的思考[J].求索,2012(11):202-203.
[3]王婷.中国传统人物的卡通形象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一、描写准确
出色的描写就像是魔术棒,能为文章增添亮色,使苍白的内容变得丰富,枯燥的语言变得生动,直白的表达变得含蓄。熟练地运用描法可以使文笔显得老练,同时能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笔墨浓淡,娴熟描写,体现人物精神。记叙文写作中,学生可以根据形象刻画的需要,或寥寥几笔白描,简单地勾勒出人物或事物的特征;或工笔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词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感情充沛地书写人物精神。
2.形神兼备,恣肆,于细微处见精神。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细腻的描写刻画。写作时,学生可以运用肖像描写,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可以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体现人物精神;可以紧扣细节,写好动作,揭示人物情感;还可以运用环境描写,以景衬人,凸显人物个性。当然,动静结合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方法,也是刻画人物形象的有效方法。
二、形象突出
1.注意以形传神,寓神于形。要做到形象突出,必须把握所描写对象的特征以及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要传达的思想感情。以形传神是连接“形”与“神”的桥梁,人物形象的突出自然也离不开形貌逼真,而要使形貌逼真的关键在于形神兼备。
2.尽可能多描写,少叙述。尽可能使用恰当的描法,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使用多种描法描摹物象,赋予物象以人的情态,物象一定会活灵活现。
3.全方位表现描写对象。人物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人物的肖像有什么特征?人物的动作在哪些方面与众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在什么地方?其他人是如何看待这个人的?如果能落实这些点,人物形象就会突出。如果是状物,学生要抓住物体的特点,多角度观察,物体就丰满了。
关键词:人物性格;特征;行为方式
中图分类号:J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6-0254-01
演员在戏剧表演中是否能够成功塑造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于能否生动的诠释出该人物形象完整的性格特征。人物最本质最核心的方面和人物鲜明的思想、个性的阐释,通过行为方式来完成。在人物性格及其特征与行为方式之间,几者都有所关联相辅相成的。在剧作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无非深入理解人物,全面完整的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演员只有深刻理解所饰人物,才能将其生动地表演出来。演员塑造人物是把文艺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人物性格的彰显和诠释是一部剧作品的主体,人物性格的形象刻画是整个剧作的核心任务。文艺作品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剧作中人物性格的塑造同样如此。
一、性格差异导致行为模式的不同,外在体现内涵
天赋和秉性是一个人独特性的体现,贯穿于一个人一生的思维、感觉和行为表现方式。人们每天生活中所作出的任何行为表现,都不知不觉的有性格主宰和控制。各种行为表现的背后影射着每个人独有的思维模式,认知习惯和思想品质等内在涵养和素质。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件事情的外在表象,我们通常可以推断出某些话为某人所说,某事为某人所做,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才行,性格差异使然。也就是说什么样性格的人,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在说话做事上都会有所体现。例如,在某聚会上,性格严肃的人本身就特别死板,气氛也会随之变得沉重,而外向开朗的人,本身就爱说爱笑,自然就能营造出特别活跃的氛围。总之,性格差异会导致种种不同的行为方式,性格及其特征由行为方式所体现。
二、人物行为方式因不同的人物关系而异
特定性格特征人物的行为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物行为方式随着人物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塑造一个完整的人物时,要准确拿捏各种人物之间的关系,体现鲜明的人物性格。人物行为方式=特定事件中人物关系+行为方式,就好比5=2+3,也可以是5=4+1,又可以是5=0+5,人物行为方式随着特定事件中人物关系的不同,在事件不断发展与变化中变化。性格和人物关系彼此约束,彼此影响。
三、行为方式与性格特征随着情境的更迭而变化
无论是什么样的性格,在不同的情境中,言行举止都会有所变化,性格特征都或增或减,行为方式也会随之变化。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人物关系,用自己的思维逻辑去衡量处事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或许你是一个羞于表达,不善言谈的人,可是在特定情境下,就会迫使你不得不侃侃而谈。在事件不断发展变化的影响下,行为方式也会或多或少随之改变。在不同的情境下,潜在的隐性性格特征也可能被发掘出来,展现出不同的行为表现方式。如在一个气氛非常愉悦的舞会上,内向羞涩的性格特征就随之减退,而热情活泼的特征就会增长,大家也会毫无顾忌的畅所欲言。人物性格是丰富的,更应该是统一的,把各种性格特征有机的集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全面而完整的整体构架。让特殊的情境作为突出性格特征的载体,塑造一个丰满的主导性格。
四、总结
观众在欣赏文艺作品(影视剧或舞台剧)中的人物形象时,通常是通过该人物的行为方式来辨别该人物是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性格的人便会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所以一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具体行为方式的表现是关键。在特定情境下,人物的行为方式、思维逻辑和情感表达方式,都是人物性格使然。正确的衡量把握人物性格及其特征与行为方式的关系至关重要。特定情境下人物的行为方式由性格所决定,人物性格制约着大部分行为方式。然而,行为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人物关系而异,在事件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变化。当我们塑造一个完整的人物时,要有鲜明的人物性格,塑造出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也是一部文艺作品的精髓所在,所以如何准确运用行为方式来体现人物性格极其重要,在不同情境和不同人物关系下,人物行为方式一定要随之变化,这样才能使人物更加丰富和完整。 有什么样的性格,便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同样也会产生独有的行为方式,准确拿捏几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演员更好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源于生活,只有全心感受生活,善于体验生活,才能全面的诠释出人物性格,展现给观众丰富饱满富有立体感的鲜活人物形象。
相比较于传统舞蹈来说,戏曲舞蹈具有独特的形态和基本的特征。作为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我们要懂得什么是舞蹈表演的形态特征,舞蹈表演的形态特征是以塑造人物为核心,具有鲜明的节奏,表达多层次的舞蹈形态并且满足观众所需求的内在美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作为戏曲舞蹈表演的核心就如同戏曲表演的灵魂,塑造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包括其不同的形态特征,不但生旦净末丑各有不同,就连同一行当的人物也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在表现人物不同的体态样貌、衣着习惯等外在特征的同时,人物的精神状态、内心变化等内在特征也不容忽视。戏曲的外在身段反映了人物内心世界,而人物的内在感情也影响着人物的肢体动作,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如经典剧目《佳期》中的红娘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为了表现红娘与众不同的教养和大家风范,设计步法时使用了自由步,又如《卖水》中的梅英,人物的步速、步距等无一不是为了展现梅英正义、爱抱不平的形象,在表现其大家闺秀形象的同时,平添了一种豁达及洒脱。
对于戏曲舞蹈来说,节奏就如同它的脉搏,时刻把握着脉搏的节奏才能完成一个完整有序的戏曲表演。为了使节奏感更为鲜明,戏曲多采取打击乐的形式,作为戏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节奏性涵盖了戏曲舞蹈形态特征的每一个方面,说唱念做打等方面都是通过鲜明的节奏感加以修饰和表达的。戏曲的节奏性不仅能够帮助演员更加干净利落的完成生动形象的演出,而且能够很好的调动观众的观看情绪,调节现场的氛围,比如为表现人物情感的喜怒哀乐,通过表演者身法、步法的变过得以实现,而人物的这些动作都是跟随戏曲中锣鼓点来表现的,作为戏曲表演中的主线之一,节奏感控制着人物的动作,丰富人物形象。节奏感把握着戏曲的脉搏,作为设计戏曲表演的艺术家就要时刻把握节奏感,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只有跟随戏曲的节奏感才能真正欣赏到戏曲的精髓所在。
戏曲的舞蹈层次如同它的四肢,支撑着舞蹈的进行。为了丰富戏曲表演中多类型舞蹈的层次,带给戏曲舞蹈更丰富的生命力,在进行舞蹈创作的时候就要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动作为基础,进行适当的修饰和夸张,使那些日常生活中平淡无奇的动作变成极具舞蹈魅力的艺术,从而为戏曲舞蹈注入新的血液,贴近人们的生活,为观众带来熟悉感,更易于观众对戏曲演员动作和剧情发展的理解,切身感受到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打造更形象生动的艺术作品。例如《艳阳楼》中高登分派师爷这一情节,由于场地空间、动作幅度的限制,要想生动的表现场景中的剧情极其困难,于是艺术家们为这场戏中加入了许多生活中人们所熟悉的场景,其中高登出府衙骑上马后,要表现他目中无人、不可一世的高傲形象,为此人们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动作用以展现这一特点。人物情感可以通过动作幅度的不同和表现张力的不同所表现,二者有一点不同就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为了将二者调整到一个平衡的位置,对演员和编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也有些演员借助一些道具来帮助表演。裘盛戎老先生在这一方面就有很深的见解,他也给今后戏曲演员提出了很多人物情感表达方面的方法和技巧,被称为经典,极具借鉴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在戏曲表演中,为了表达人物的怒气,表演者完全可以借助一系列的动作来表达局中人物怒火中烧的气愤,惟妙惟肖的将人物形象展现在观众眼前。
戏曲的内涵多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观,通过戏曲表演的方式带给人们以感悟,达到教育惊醒后人,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因此戏曲所表演的不只是精湛的技艺才能,还要表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戏曲舞蹈一定要有内涵才会有生机。其内在美主要表现在精,气,神三方面,主要指剧中人物的精神、气力和情感所在。真正优秀的戏曲舞蹈表演形式不仅仅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外形,还要展现其内在的精神气质,要让剧中人物形象鲜活充满生命力,仅仅形似是远远不够的,神似才是其核心价值所在。将人物的舞蹈动作和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及神韵融会贯通,才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真谛,也是我们近千年引以为傲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