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园绿色景观设计范文

公园绿色景观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园绿色景观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园绿色景观设计

第1篇:公园绿色景观设计范文

摘 要:城市景观公园在维持城市生B平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是市民休憩、活动的主要场所,城市景观公园的设计应当充分的满足实用化、美观化和生态化要求,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展现城市景观公园的价值和作用。笔者将对城市景观公园的设计原则、空间设计以及具体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景观公园;设计原则;空间布局;方案研究

城市景观公园设计应当坚持一定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本地特色,使景观公园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在设计当中,还应当充分的展现其功能,开拓活动区间,使之成为城市的拓展空间,保护城市,维持其生态化发展与建设方向。

1城市景观公园的设计原则

1.1发挥绿色效益

“绿色”主要体现在植物的“绿色”上,包括生态和景观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设计应合理配置植物景观,发挥绿色效益。

1.2自然、生活、科学与艺术相互糅合原则

人们在城市里向往绿色,向往回归自然的环境。因此,在景观设计中,景观植物立地条件应综合考虑土壤、气候、降水等自然条件,以人为本,让公园充满生活气息,运用科学、艺术的手法将各种矛盾进行统一规划,形成最理想的景观环境,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1.3景观鲜明,凸显特色

下笔前,首先要酝酿好“意景”、“结构”,创造良好的工作基础。在创造本土特色和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化平庸为神奇,凸显特色。

1.4因地制宜原则

合理选择树种根据当地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坚持植物物种多样性,物种区域差异较大则以选取最佳树种、原生树种的原则为主。同时,科学合理地引进国外适宜、无害、观赏价值高的树种,增加区域园林植物种类。

1.5经济适用原则

城市公园主要是给人以休息的舒适优美的环境,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公园在整个城市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匹配相应的配套设施,合理规划。实现城市公园的重要作用,需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启用人类干预,尤其是政府部门对城市开放式公园的干预管理,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支出,确保开放公园的维护工作有序进行。

2景观空间设计研究

2.1景观空间的组合

序列设计空间组合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节奏空间,另一方面,人们在公园游玩赏花是一种主动行为,游客无法保持情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观赏和休息行为是交替进行的,赏玩一段时间之后要有一个休息和放松的必须活动,这样游客可以保持体力和激情;通过节奏变化动员和引导人们的情绪,可以在赏游活动中让游客感受自然的空间秩序和变化,并产生与景观相应的心理节奏和情绪序列。

2.2景观平行空间设计

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各区间设计主题的展现一般通过采用平行组合的手法结合景观空间来实现,景观平行空间看似自由和灵活,但不是随机组合的非结构化景观,它紧紧围绕主题线索,在特定环境下进行连接,按一定的空间顺序结构形成了一种“集聚”型环境空间。

2.3景观交错空间设计

景观交错空间设计是指空间区域相互形成共同的系统,双方都有特定的环境,有时形成复杂的混合和匹配体系,空间组合形式形成立体交互性的存在模式。在景观公园中,如水、山等类型的环境要素往往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共部分的空间,这些公共部分的空间又早就有了彼此,形成独立空间。

3城市景观公园的具体设计

3.1植被设计

在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对植被景观的设计,主要是在植物功能的基础上,依据植物的艺术成分和生物学特性,结合这三点,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选择适宜植物进行栽培,作为公园植被景观区,充分发挥不同植物的特性和功能,同时确保其绿色生态价值,这是景观公园设计的重要项目。

以当地植被为主,搭配选择,植物景观层次高、低与密度的设计要合理;对植被的颜色设计,一般将常绿植物做为主要背景,结合不同颜色的花和灌木,要尽量减少地面部分,达到充分覆盖要求;垂直绿化景观设计:广泛使用各种奇花异草,让公园景观尽可能达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此外,在分布、观赏、休息、铺地板和周围绿化种植设计中,严禁使用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有毒植物。另一要素是在儿童游戏区的范围,不得使用带刺的植物,不能使用挥发性植物或花粉可引起明显过敏反应的植物。

3.2公园内的设施设计

根据便民原则,提供便捷的供人们休息的椅子,照明、指路标志、电话等设施也要科学设计,保证公园设施的使用功能,使其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和实用性价值。增加公园游客与景观设施的联系与互动,让人们充分体验城市景观公园的休闲与实用功能,同时确保安全。公园铺地砖的材料一般要使用透气性与透水性较好的板材,确保雨季来临,公园的设施和景点不受影响,方便游客;体育设施的选择应以中小型为主,不宜设置占地面积大的体育项目;儿童活动区应合理设置机动车道、参与式游戏和科普项目;公园应建立无线电系统;园区管理办公室应设置安全管理视频监控系统。公园主入口和集散广场是游客集中活动场所,经常举行展览,所以必须独立设计防雷设施,保障区域安全。

此外,在园区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开放性”的特点,公园和城市之间应该有良好的过渡,公园和城市的中心,是最常见的城市居民聚集地和活动区,在景观设计的边缘,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城市公园的不同特点,公园成为城市空间的延伸,让市民和游客,更多的参与到公园游乐中。

4结语

景观公园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人们的公共活动场所,让人们在繁华浮躁的城市能够有一片宁静的空间,同时也是生态化城市建设的重要项目。在设计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对植被布局、空间区分等项目进行科学的规划,既要保证城市景观公园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又要保证公园在投入使用之后能够物尽其用,拒绝浮夸的形象设计,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毛林强,沈一.人文性城市公园设计思路剖析――以高县硕勋公园景观提升方案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3(23):143-145.

[2]丁芸.浅谈城市滨海公园的景观设计要素――小窑湾航海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探索[J].价值工程,2014(01):188-189.

作者简介:

第2篇:公园绿色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色彩,视觉追求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oday,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human civilization, art and visual enjoyment has also been stronger pursuit of increasingly high requirements for urban landscape design color. Color design applications are general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the urban landscape design: from plant varieties and plant color with color application the pavement form of urba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sketches, etc.; reflect the rich artistic, thereby further to meet the people's visual pursuit.

Keywords: urban landscape design, color, visual pursuit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1 前言

根据全世界各国科学家的研究证实,色彩作用于人类的眼球视觉神经细胞组织,人类不但会产生出对各种类色彩的不同感受,同时还会产生情绪化的心理反应;这正是色彩给我们造成的心理映射,人类习惯性的把大红色,橙色等颜色归类为暖色调,而把蓝色,青色等颜色归类为冷色调。红橙色给人以火热温暖的感觉,蓝,青绿色则给人以冰冷,幽静的感觉。色彩的变化和人类心理变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所以不同的色彩变化则有了“它们”自己的语言。此篇文章就色彩在城市景观设计方案中合理化应用进行的一些探讨及理论。

色彩与城市景观设计的密切关系

不同的色彩变化能够产生不同情绪化的心理反应,在我们人类的生活空间里,色彩变化与心理活动的关系是致关密切的,颜色的变化会使人们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情绪变化,暖色调的颜色会让人们的情绪兴奋起来;而冷色调的颜色则会给人们产生肃静,冷清的心理。研究的事实证明:大红颜色通常能强烈的激发起情绪的奔放火热,而幽静的蓝颜色则对情绪起到了镇定压抑的作用。依据这些颜色与心理反射作用的不同效果,人们可以渲染出所需要的情绪,对城市景观设计方案中的颜色做出设计规划,从而选择出最合适的颜色体现在城市景观设计的方案中,人类利用色彩为我们生活服务的重要价值是城市景观设计方案中主要设计思路。

图1十二色的颜色环

3 城市景观设计中色彩的重要性

区别于平面广告,服装设计,工业产品,建筑等的色彩设计构成,植物是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主要造景元素,因此在大部分城市城市景观设计中尤其是公园广场,道路绿化,小区绿地都是以“绿化”为主要设计元素的,而建筑小品,铺装,水景,雕塑等城市景观设计元素的色彩是作为点缀的作用而出现的,运用色彩的各项属性以创造和谐优美的色彩为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一条重要目标。

4色彩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体现

大千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空间都是充满着绚丽的色彩,色彩可以美化生活环境,也可以点装视觉,给人一种美的视觉享受,也是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形式,所以说作为城市景观设计对于色彩设计应用就及为重要了。

暖色系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在暖色系的色彩里面,波长较长,对视觉的可见度较高,色彩感觉较跳跃,在城市景观设计方案中是属于常用色彩。暖色系列主要指红、橙、黄以及三色的邻近色。红、橙、黄在人类心理象征着热烈,欢快,火热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多用于一些庆典类的设计方案中去,如广场花坛及主要入口和门厅等环境,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愉悦感。“暖色系”在市政道路两边及分隔带中应谨慎的使用,因为红、橙、黄波长较长,可见度高,容易影响司机视觉,从而分散司机和穿马路行人的注意力,增加交通事故的几率发生。但是,如果我们把暖色调运用到道路两边的人行铺装上, 暖色调还易于在偏冷气候地区大量使用。

图2 天津市北塘道路城市景观方案道路铺装效果图

冷色系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在色彩中,冷色系的色彩视觉青、蓝及其邻近的色彩,由于冷色系的色彩光波长度较短,可见度偏低,从视觉上有着很远的感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对于空间偏小的空间环境边缘多使用冷色或倾向于冷色的植物,能起到增加空间深远感的作用,在面积上,冷色有着视觉收缩的作用,同样大小的色块,在视觉上冷色比暖色面积感觉要小一些,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使冷色与暖色获得面积同样大的视觉感受。

金银色及黑白色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金银色及黑白色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一般用在建筑、小品、雕塑、围墙、护栏和市政设施等方面较多一些。金银色从色彩的色性上讲,金色为暖色,银色为冷色,在城市景观设计方案中应用比较广泛,在一些现代风格的设计方案中较多一些,一般比较常见的在我国南方的民用建筑和城市景观建筑,在现代风格的城市景观设计,黑白两色在西方国家的城市景观中应用较多,特别是护栏,围墙,窗框,灯具等方面采用较广泛,给人以高雅,端庄的稳定感觉。

图3 天津市子牙河桥城市景观方案 护栏效果图

同类色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同类色在色轮表中指的是各色的邻近色,色相接近的色彩,如红、橙、黄及绿、青、蓝等。同类色也包括同一色相内明度不同的色彩。如深红与大红,大红与粉红,深黄与浅黄等,这种色彩组合在色相,明度,饱和度,色性上都比较接近,因此容易相互协调,在园林城市景观设计中,植物组合最能体现出层次感和空间感,给人以柔和,宁静,高雅的感觉,例如有些公园整个色调使用大片绿色调为主,草地上点缀着不同的绿色(同类色):深绿色,浅绿色的植物,再加上青绿色的水面,结合一些城市景观设施形成了一幅同类色系的画面,显得非常宁静和高雅,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同类色也在一些小型区域的设计方案多为应用;比如花坛的城市景观设计,花坛中心向外色彩依次变深或变浅,给人一种层次感和空间感,使欣赏者的心情变得心旷神怡。

第3篇:公园绿色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

城市主题公园是伴随着大都市的建立而成长起来的,当居住环境被各种高楼大厦环绕时,城市公园的作用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起来,不仅为人们提供娱乐休闲设施,而且也为人们更多的认识社会、了解自然、享受现代高科技带来的生活方式改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便利。而于此,也为城市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带来了更多的考验。

一、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在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人文气息的缺乏

目前,在我国城市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中,只是侧重于了对公园景观的美观的设计,在对于景观的设计中,往往只是追求了景观的壮观,而对于结合居民的生活所需的设计较少,对于人文气息是比较缺乏的。在城市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中,对生活气息的融入较少,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城市主题公园与居民之间的和谐。

2.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重复,缺乏新意

在我国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真正有新意的设计比较匮乏,往往只是一个城市的主题公园景观设计较好,那么就会有很多其它城市在复制,使得公园景观设计的选题过于重复化,而往往缺乏了当地应有的特色,也缺失了城市主题公园的意义。对于城市主题公园景观在具体选题时,往往缺乏对市场的分析和真正创意,只是为建造景观而建造景观,从而早成了主题的大量重复。

二、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原则分析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现代城市公园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充分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时候,要充分注重以人为本的这一原则,更好地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得人在公园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在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时候,不能只是一味地强调景观设计的样式、不能只是为了景观设计的漂亮而设置各种障碍物。在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时候,要注重对人文的关心,对于主题公园内的各种设施要以满足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而设计。

2.艺术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对于城市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我们要更加注重形态的艺术性及其与整体环境的结合。在主题公园的设计中,户外空间形式的组合与创造是其首要因素,但要也要考虑到其艺术美感。在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要把艺术与实用性更好地结合,起到发挥或重塑地域风格的效应,从中传递出艺术美感,从而用艺术魅力来达到对环境育人的促进。

3.生态性原则

在城市公园中,生态化是其最基础的功能,也是对于公园建造的最初目的。而城市主题公园更是要符合这一标准。因此,对于城市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要考虑到从生态的角度来出发,更加符合生态化的特点,利用各种植物的复合种植,更好地保持植物的多样性,进而满足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人们对于绿色植物的鉴赏。

三、 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对于城市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我们要加强对城市自身优势的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的利用,从而更好地将城市周边的优势更好地聚集在一起,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主题公园资源。

3.1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应以当地文化内涵为核心。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应该讲文化内涵作为景观设计的核心,通过将文化内涵融入到景观设计中,来表现人类的文化,再设计过程中应该保留文化的真实性。公园景观设计师在进行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时可以将现代文化与古典文化以及审美和科技结合起来。将地域特征、历史底蕴及文化内涵与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有机融合在一起。

3.2加强名胜微缩型的设计。在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时,为了更好地迎合一些群体的特殊要求,在景观设计时,我们可以把世界各地有名的名胜古迹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微缩,使其集中地排列在一起,从而以标本的形式集中的展现出各类景观的风貌,从而使得游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纵观到较多的世界名胜。

3.3加强对动植物生态型的设计。在城市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中,为了更好地呈现出远古时代的一些原始森林和稀有植物,区域性植物、野生动植物等,可以利用盆栽或者森林公园的形式,形成一个具有多样性、门类较为齐全的动植物生态型主题公园,这样不仅可以保护野生的一些动植物,还可以向人们宣传一些保护动植物的科普知识。对于公园景观的设计,我们要坚持植物配置的适地性与生物的多样性,合理地利用当地资源。优先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尽可能保留地形地貌,并加以利用,减少施工成本,突显城市特色。

3.4主题公园的园路设计

在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园路是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园景观的营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组织园林空间和引导交通游览路线,还是人们休息散步的场所。在城市公园中,需要通过对游人特征、行为、数量等的调查与预测,全面系统地考虑游人的行为特点,进行人性化的园道设计。如人们有抄近路、走捷径的行为习惯,在布置公园游览路线时,就应该考虑不同的使用者的需求,使他们能迅速便捷地到达自己想去的活动空间,减少不必要的路程,避免相互之间形成干扰。又如,当公园中道路存在高差的变化时,也应尽量避免使用台阶,用缓坡代替,这样可方便坐轮椅的使用者,这样也可更好地体现出主题公园的人性化设计。

3.5主题公园的水景设计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在主题公园里的水体可以调节城市空气湿度和温度,净化空气,形成气候宜人的环境。水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能给人以不同的体验。作为公园中的主要活动者,人都具有亲水性,在公园中适当地设置水体,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在人性化的水景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性,要对池岸和水体深度进行控制,处理成浅水或设置深水防护措施,保证游人的安全。同时,在因人而异,结合不同年龄的不同要求,设置不同的具有亲和力的水景,如涉水池、旱喷泉、水台阶、水流雕塑等,使人能与水亲密接触,增加空间的活力。

结束语:

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现代城市公园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城市主题公园的出现,就满足了人们对业余休闲时间的去处的选择。因此,对于城市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要求也就更高。主题公园的建设需要有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为前提,而规划与设计的前提是对影响其建设的各个因素做充足的考虑和分析,以主题公园自身的魅力去吸引游客以及投资商,还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主题公园的管理模式,重视公园的持久的生命力的维持,让主题公园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给与人们更多地欢愉的享受。

参考文献:

[1]保继刚.大型主题公园布局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2011(33)

[2]郝美田、李静.国内外主题公园发展研究动态[J].西部林业科学,2012(41)

第4篇:公园绿色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植物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实践

我国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生活资源却日渐缩减,其生活质量因此难以提升。通过植物景观设计有计划的建设城市绿地是改善城市生存空间的重要手段之一。公路旁、公园、住宅区等诸多闲置区域都能见到或整齐美观,或线条流畅,或色彩缤纷的植物景观,这些植物景观不仅从感官上改善人类主观感受,其具备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经济效益等更从实质上提升城市空间质量,丰富城市自然风貌。

1.城市植物景观设计与应用的原则与程序

1.1城市植物景观设计原则。城市植物景观具有独特而多样性的作用,因此站城市规划中对植物景观进行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和程序。首先,城市植物景观设计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是指针对城市规划区域按照植物所需的土壤、光照、温度、水分等生长条件进行全面了解,并注重待选植物之间的物种关系,从而科学合理的对植物景观进行选择搭配。其次,城市植物景观设计还必须遵循实用性原则。我国城市人口众多,土地资源较少,在设计植物景观时,必须最大限度的考虑植物的“附加作用”,选择具有促进民众健康和具有环保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的植物,以实现植物景观的效益最大化。再次,城市植物景观设计还需遵循多样性原则。城市植被稀少,保持植物的多样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不同环境不同需求的地段植入品种多样的植物是推进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最后,城市植物景观设计必须遵循统一性。植物景观设计的统一性关乎城市形象与人们的审美感受,植被之间的色彩、韵律、节奏、高度只有保持大局统一,才能实现其美学价值与可持续发展。

1.2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程序。城市植物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环节,城市空间中存在的植物景观绝不仅仅是发挥单一的作用,从改善城市生存环境和打造城市丰富形象等各方面都有植物景观的参与,因此,在对城市空间的植物景观进行设计时必须遵循几个重要程序。第一,确定城市空间的设计目标。即对规划区域的植物景观需求进行了解,根据需求与进行设计,确保实现该城市空间所需的植物景观目标。第二,对城市空间进行适宜性分析,根据其自身条件和资源以及本土特色、文化特质等进行设计。第三,根据城市空间的政治因素和自然条件以及经济条件、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等确定有针对性的规划策略,根据规划策略循序渐进。第四,完成大致规划策略后紧接着制定出具体而可行性高的设计方案,有条不紊的根据设计方案对城市空间进行植物景观建设。

2.植物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与应用

2.1植物景观设计之生态效益的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的平稳性与和谐性以及可持续性问题尤为突出。城镇建设对自然造成的破坏造成物种消亡和气候异常以及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城市生态系统面临着莫大的挑战。植物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中促进生态平衡的手段之一,人们通过植物景观设计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物种的多样性,优化城市环境。多数城市公园中通常引种了品种繁多且密度、色彩、搭配极为丰富的植物,因此,公园辐射区域内通常空气污染相对较低,其间鸟语花香,成为城市中难得的休闲区域。

2.2植物景观设计之物种多样性的体现。由于城市人口密度过大,工业排污和汽车尾气等污染造成一些城市热岛效应严重,同时物种多样性难以维持。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其土地资源极其匮乏,难以实现大面积的地面植物景观布局。因此,上海、北京等一些大城市通过采用高楼窗口垂直绿化的手段,选用抗寒、抗风、耐积水的矮灌木和藤本植物进行种植,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城市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和谐性。

2.3植物景观设计之防灾避难的体现。城市植物景观除具有改善环境和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作用外,还肩负着防灾避难的重任。大面积的平坦草地在危急时刻可以作为救援直升机起降场所。娄底市娄星公园占地广袤且地势平坦,其间乔木、灌木、花草等植物错落有致的分布,是人们消遣休闲的重要场所。2008年汶川地震时娄底市震感强烈,恐惧中的娄底人民夜间纷纷在娄星公园扎营避灾,当夜娄星公园足有上万民众聚集。可见,当灾害来临时,植物景观设计还具备防灾避难的效用。

2.4植物景观设计之形象提升的体现。城市景观设计通常是与城市规划相协调的,城市街道、建筑等需要通过植物景观设计实现视线聚集和空间分布以及市容美化等,可以说,一些建筑物无法实现的功效只有植物景观可以实现。怀化市鹤城区河西过度区域是连接河西商业区与城南新城区的欠发达村落。通过在该片区域设计植物景观,短时间内该区域沿河风光带杨柳垂堤,其间流畅的分布着色彩各异的树木、灌木与矮小花草,从对岸望去,俨然是一个高度现代化的休闲公园。通过植物景观设计,该区域很好的组织了视线,分隔了空间,城市形象无形中得到提升。

3.结语

中国自古就有苏州园林,中国人对山、水、建筑和植物的多样布局和对其和谐统一的追求由来已久。现代中国城市同样对植物景观孜孜追求,可以说城市植物景观成为了现代城市中人们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唯一渠道。如何在经济增长与城市扩张的同时保持城市生态平衡、环境最优等是现代城市植物景观设计应当多方探究的课题。就当前而言,只有确保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亲民行、和谐性才能确保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作者:谢立仪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第5篇:公园绿色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 节约型城市景观 设计方法 思想研究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对于节约型景观设计,早在明朝中国对于节约理念在造园中的应用就有了一定的认识。明代计成所著《园冶》一书的《兴造论》中便提出造园不可以盲目“当要节用”;同时主张对施工脚料的充分利用,变废为宝。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恶化,节约型景观的研究逐步受到人们重视。朱建宁就认为,节约型景观的概念应包含四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其次是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再次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最后是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

1节约型景观设计方法

节约型景观设计和能源的支撑系统,及实施手段。本文以节约型城市景观为例,根据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分类,对城市景观的技术体系是指构成城市公园空间和实体并支持其运行的物质个要素节约型设计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

1.1因地制宜对现有场所改造

在景观设计中,场地是一切动植物生存和活动的基础。好的景观设计应立足于场地本身,通过对现有场地存在的问题的探索与改造,达到环境整体的提升。对于本身质量较好的场地,要注重保护其特色,避免建设中被破坏。对于自身质量较差的场地,需要先进性修复,如改良贫瘠土地,重新规划不合理地形等。

对土地的节约和利用形成的景观设计具有低建设成本、生态环保、尊重土地肌理、资源利用率高等特征,既满足场地功能的要求,又满足人们游赏的需求。

1.2 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资源,所以人们在营建优美的景观环境的同时也应当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尽量减少水资源的利用和浪费。这不仅是在干旱的地区,在雨量充沛的地方对水资源的节约和利用也是非常重要。

(1)雨水的回收与利用。随着城市化的普及,经过城市雨水管道迅速的将降雨排放至河流中,一方面可能会给河水带来污染,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地下水的补充。合理利用绿地的透水性,将雨水过滤后让其自然下渗补充地下水。或在公园绿地中,利用地面坡度收集雨水,并加以处理,重复使用。

(2)生活污水的再次使用。生活污水在景观设计中主要可以用于两个方面:第一,为植物提供养料。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便可以再次循环使用,为植物提供养料。第二,作为水景的循环用水。城市中往往用水景一丰富景观层次,生活污水只需经过简单的过滤,便可用于城市水景的循环水使用,从而避免了水的浪费。

1.3合理利用现有建筑材料

景观材料是景观建设中必要的元素,在节约的基础上能合理利用景观材料,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精细的施工,同样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

(1)选材“因地制宜”。本地景观材料如石材、植物等的使用不仅运输方便,更多的可以反映本土的文化气息。这些别具特色的景观环境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景观特色,同时也可以形成独特的城市名片。

(2)废弃材料的合理利用。废弃材料有很多经过回收加工,可以再次的利用,生成其他的产品,如利用场地内或者场地周边的废弃材料进行重新设计,赋予其新的使用功能。这在很多后工业景观和公园改造中都有所体现。如废弃的工业垃圾,经过艺术家精心摆放,成了小区绿地中的艺术品。建筑垃圾,如楼梯、混凝土板,配上植物,也能成为艺术的一景。

(3)新型材料的运用。节约型景观的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园林的生态效益。所以在挖掘本地材料和乡土材料的生态性的同时,也要通过科技手段积极研发新的生态环保材料,以适应新时期对景观建设的需要。

2节约型社会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武汉解放公园为节约型景观提供了一个很好地案例。解放公园在以前的公园的基础上加入了富有特色的人工湿地系统。用最经济的途径,将新解放公园恢复重建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游憩地。

为了处理人为的水污染问题,解放公园通过人工构建而成的仿湿地生态系统通过湿地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的生态系统。人工湿地系统的构建可以实现园内水系统的自净功能。这就意味着,解放公园内的水体由此将“死”而“复活”,而园内所有的植物也均成为这个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该湿地系统可以净化8公顷水面的水质。将公园的湖水从19.7米标高的溢水口附近水域,由泵站提升到20.5米标高的两个蓄水湖,再通过四条渠道,缓缓经过净化水域,沉淀过滤,60余种水生植物进一步吸收水中污染物,达到净化目的,最后通过重力落差跌入大湖。同时在公园的河岸设计上,采用的是一种全新的用“软堤”的手法。水体与岸线间,采用湿地基质的土壤沙砾自然连接,形成了一个水与岸自然过渡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种植着一些诸如荷花、菖蒲、香蒲、泽泻、水鸢尾、水葱、水莲花等湿地植物,形成更加自然的多层次水生植物景观。湿地上修建栈道,游客沿着迂回曲折的木质栈道入画赏景,如同行在水面上,形成亲近水体、亲近植物、亲近自然的人景融合。

第6篇:公园绿色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景观设计;人与自然;

城市公园作为提供市民休憩的公共场所,不仅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维系城市生态平衡、调节城市环境,而且促进城市人文活动的交流,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公园由原先的休憩、游览、教育逐步偏重于人与自然的交流。为更好地顺应城市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在满足功能同时,应顺应时代的变化,满足居民日益丰富的需求。

一、城市公园定义

早期的城市公园是贵族私家花园的局部开放及公共化,即所谓的公共花园,他仍具有花园的性质。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起源于美国,19世纪50年代,纽约等美国的大城市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同时也面临城市大扩张引发的环境问题,中央公园在此环境下应运而生,奥姆斯特德及沃克斯二人合作纽约中央花园,标志着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景观的到来。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它主要是规划建设于城市范围内的绿地,为居民提供日常的游览、观赏、休息保健和娱乐等活动,而且具有美化城市景观面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功能等作用。根据2002年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城市公园绿地定义为“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和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回顾我国城市公园发展过程虽然不断前进,但与世界发展水平比还是十分缓慢,这与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以及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要求十分不协调,跟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城市公园建设水平的差距还是很大,主要表现为人均面积低、公园类型单一和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低等问题。

二、城市公园景观的意义

城市公园以改善生态环境、创建城市景观、丰富市民生活为目标,在组建城市公共生态生活空间的同时,兼具人文意义,是城市文化的载体,使城市重新换发文化活力;此外,城市公园担当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功能,为城市的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等生物多样性场所。城市公园的建设还可以提升城市经济价值。城市与公园的结合可以提升城市的土地价值,有效地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优美的城市公园景观可以使城市富有魅力和综合竞争力。

三、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在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3.1、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创造公园景观, 应充分认识到人在公园中的主体地位和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 保证人与自然的健康发展和人与环境景观的融合协调, 强调人在公园的主体地位。人是公园空间的主体, 任何景观都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 体现对人的关怀, 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营造优美的环境。

3.4、因地制宜原则

城市公园是城市文化的载体,设计中应尊重当地传统文化。深度挖掘当地历史、风俗等,吸取当地人的经验,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景观,达到与地方建设的协调。设计应就地取材, 当地植物和建材的使用, 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3.3、安全实用原则

公园作为公共活动场地,景观设计在实用基础上,应尽量规避公共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休憩、赏景、集散、活动铺装场地内及周边绿地种植设计,严禁选用危及游人生命安全的有毒植物。设计中充分考虑公园的开放性特征,公园的边界与城市的其他部分具有良好的过渡,使公园与其他空间直接接触,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这样就为公园的参与性提供有一种可能。

3.5、生态保护原则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脸谱之一,城市生态保护是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景观设计中应尊重自然、显露自然。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化植被等要素构成城市的宝贵景观资源。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

四、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手法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原则是指导城市公园整体定位的依据,景观设计通过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科学的规划,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通过合理布局及各个功能空间进行具体打造。

4.1、空间规划的有序布局

公园的布局形式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我认为可以归纳为三种形式: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一般来讲对建筑群附近及要求较高的园林种植类型采用规则式进行布置,便于人的活动;而在远离建筑群的地区,自然式布置则较为常用。例如北京中山公园、广东新会城镇文化公园。在规划中,在原有地形较为平坦,自然树少,面积小以规则式为主。如果在原有地形起伏不平或丘陵、水面等地,面积较大以自然式为主。

4.2、合理功能的划分

城市在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把握方向,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准确定位;功能分区规划要依照各区功能上的特殊要求、公园面积大小、周围环境、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体、植被)、公园的性质、设施的安排等进行。综合性文化休息公园的功能一般有: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区,体育活动区,儿童活动区,游览区(安静休息区),公园管理区等。

4.3、景观的互相渗透

各个不同功能区块将公园划分为零散活动空间,景观设计上应注意各个空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硬质铺装或小品,吸引人的不断探索,导引人向不同空间发散。在通过软景植物将各个空间进行联系与渗透。此外,除各个功能空间的相互渗透,景观设计上应注意人工与生态环境的渗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4.4、良好的植物氛围

植物作为是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主体。植物运用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城市公园的工程质量,及园林植物功能的发挥。合理有效的植物造景设计手法显得相当重要。在设计中,应综合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园林植物素材,根据功能、艺术构图及生物学特性要求的完美结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的绿化空间。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色彩等自然因素构成美景,为公园添香增色。

4.5完善的配套设施

城市公园的配套设施以经济适用为原则。在设计上应充分考虑人的参与性,选择亲人的尺度及适宜的材料。在布点上,结合人的活动需求,人流多的空间集中布置,过度性空间,按散点固定距离进行布置。

五、现代公园设计趋向

现代城市公园的发展是以环境和社会效益为前提推动发展的,环境效益凸显其景观的艺术观赏性及生态效应;社会效益在考虑城市居民对公园功能的不同需求的同时,还综合考虑环境的营造对周边环境的溢价效应。在城市公园日趋凸显其重要意义的今天,城市公园的建设,由当代的迫切需求,到如今的主动营造,争取的城市溢价的发展。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也随之面临多重生态及社会因素的考虑,为公园设计提供更多可能及创造性生活方式的改变。

结语:城市公园是在城市变化中求发展,景观设计不变的则是在满足公园建设功能的基础上营造自然、舒适、怡人的公共空间。最终目的都是为实现城市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对话,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综泽.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设计方法研究[J].科技传播,2011,28(09).

第7篇:公园绿色景观设计范文

现代城市公园是生态环境的美化者与调节者,充满温馨气息的公园在净化空气质量、调节城市热岛效应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城市文明的发展。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只有达到75m2,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才能感受到温馨与舒适。联合国生态环境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基本都已达到了这一标准。例如素有世界绿地美称的波兰首都华沙,不仅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的种类高达数千种,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更是高达95m2。但我国的这一数据却并不乐观,以武汉市为例,截止到2012年,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仅为20.74m2,离75m2这一标准还相距甚远。因此,如何使得城市公园的设计与建设能够因地制宜地进行有效规划与发展,如何在城市公园的规划中融合公园景观设计,已经渐渐成为了我国现阶段城市绿化和城市公园建设的棘手难题。

2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植物物种多样性匮乏,树种搭配缺乏合理性

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植物物种多样性往往深刻地反映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水平。然而,我国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方面却并不容乐观。在武汉,城市公园中数量较多的观赏性植物只有80种左右(详见表1),具有公园性的公园景观设计的地点更是屈指可数。这就与西方发达国家中上千种的观赏植物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在我国的一些欠发达地区中,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更是显得极为匮乏,如西北地区的城市公园的观赏性植物物种数量仅为十七种。除此之外,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树种的搭配有所欠缺也是其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比如部分城市公园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不能够较好地融合公园景观设计,如将某种类别的树种进行单一种植,或是将不同类别的树种进行胡乱搭配,完全忽视生态学的相关原理,使得公园绿化存在病灾和虫灾的安全隐患。

2.2城市污染较为严重,植物养护管理不到位

现代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造成了城市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在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城市污染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城市公园是一种人为建造的城市绿化环境,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调节能力是无法和普通生态环境相比的,例如城市污染中的空气污染往往会对植物起到了负增长的作用,图1武汉市中山公园内山体环境设计方案效果图公园地下水的污染会阻止公园植物获得茁壮成长的养分。除此之外,部分城市公园管理人员对于公园植物的养护管理也略显不足,往往会出现干旱天气不及时给植物浇水,防治病灾虫灾工作不到位等问题。

3如何有效进行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策略分析

3.1注重公园景观设计中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与结合

城市公园设计师在对城市公园景观进行设计时,除了考虑公园植物自身的基础功能以外,还需要对公园的不同组成部分和不同功能进行综合化的考虑,将整个公园设计的构成和相关规律通过合理联系的方式作为整体,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设计,并注重城市公园构造中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与结合,从而达到充分表现公园特征及规律的最终目的。以意大利台地式公园为例,意大利台地式公园多沿用古典风格,其中植物、地形、水体、建筑为公园设计的四大要素,城市公园设计师在设计这种公园时,多注重将公园作为建筑的室外延伸,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思想。如果从外到内俯瞰整座公园,不难发现整座公园都体现出了一种整体性与联系性的设计原则,例如从规则式的绿色矮丛植物到部分自然树冠的方形树畦,从人工塑造的雕塑、喷泉逐渐延伸为自然痕迹较重的溪流、瀑布,都对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与完善,充分体现了一种和谐美。

3.2遵循有序性设计与最优化原则,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感

一般来说,城市公园景观的结构设计应当是有序并且分为不同层次的,在公园设计中,高一层系统往往是由多层次的低层系统组合而成的,从公园设计师的角度考虑,公园内部的不同结构只有被合理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公园的不同的空间序列和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更为明确。除此之外,公园设计师还应当针对公园不同部分的联系和发展趋势、功能使用方向、活动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多方面考虑,最终筛选出最优化设计方案,达到不仅要满足当前的设计需求,还应该考虑到未来公园发展的变化,最终让设计出的公园能够与时展紧密结合起来,并发挥更好的功能和效果,让公园设计符合最优化原则的同时,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感。在这一方面,中国的圆明园可以说是其代表作。圆明园的建筑布置极为有序,多采用对称式的布局模式,方整的水池、整齐的树木,处处体现出了中国皇家公园的严谨有序。而在注重有序性设计的同时,圆明园同样兼具了自然景观的美感,公园中水与河流相通,以山水作为公园主题,再配置多样的公园建筑,布局严谨而又不失灵活,使自然景色如诗如画,其中的游人更是如痴如醉,达到了人与自然相偕的高超境界(如图2)。

3.3深刻认知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因地制宜进行公园规划

不同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其相关的气候类型、土壤类型自然也就存在着较大差距。以武汉为例,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长江、汉水交汇处,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那么在武汉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则需要把在这种气候下能够茁壮成长的针叶树作为公园景观设计的主要树种,辅以一定的阔叶树种,并力求疏密有致。也只有在深刻认知城市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才能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将符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公园景观设计融入其中。

3.4重视交流性的设计理念,满足人们接近自然环境的愿望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融于大自然中,在阳光下享受芬芳气息,在树林中感悟风声鸟语,从而消除孤独与苦闷。因此,园林设计师要想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体现出公园独特的设计理念,就需要从这种交流性入手,例如在大型园林设计中注重绿化,规划出专门的“森林浴场”让走入园林的人们能够享受森林浴。只有重视园林设计中人们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大限度满足人们接近自然环境的愿望,才能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城市公园设计。

4结束语

第8篇:公园绿色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进入到了快速发展时期,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城市环境随着大量人口的涌入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做好城市环境,改善城市人们工作生活质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城市发展问题。城市生活型道路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生活交通为主要服务功能的道路,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出行以及生活休闲的需求。本文将以湛江市为例,探讨如何做好城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1城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类型

1.1城市街道型

城市街道型主要是指城市主干道的分支道路,道路较窄、车辆通行较少,城市街道型道路是城市居民行走最多的道路类型。一般来讲,城市街道型绿化景观包括道路两侧的绿地、绿化带、街道花台的绿化等。在城市街道中,城市道路系统通过街道和绿化景观的设置,给城市居民提供行走欣赏以及愉悦心情的景观。

1.2休闲道路型

休闲道路型道路在城市中主要是指一些城市商业街、沿江路和城市公园道路等,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休闲的去处。休闲道路型绿化景观的设计主要是指为城市居民在休闲活动中的道路绿化,更多体现在道路的绿化以及供居民休憩的功能作用中,像城市公园道路绿化和一些喷泉、雕塑。

1.3生活工作型

生活工作型道路主要是指在各类城市居民的居住区和企业、单位的内部道路。生活工作型道路的绿化景观主要是指居民区的道路绿化和工作区的道路绿化。生活工作型道路绿化景观一般来说都以低矮的草地或树枝为设计内容,这样1~2m的狭窄道路更能够贴近绿化带。

2城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原则

2.1健康和谐有序原则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环境建设,必须要达到的要求就是城市环境的健康和谐有序。而城市生活型道路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生活空间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绿化景观建设设计也是城市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内容。城市生活型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要能够以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视觉享受和愉悦心情作为基础,因此,在绿色景观设计上,要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生活的感受。道路两旁的绿化景观设计不能太过于压抑,如果使绿化景观高度和道路宽度不成比例,就会给人带来束缚感。在绿色景观设计上要遵循整体的城市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创造健康和谐有序的城市生活型道路环境。

2.2功能多样性原则

在城市工作生活,相对来说,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会更大,而且这种压力会随着时间的积累给人身心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像会使得城市生活的人们思维变缓慢、心理压抑烦躁、智力下降、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城市生活型道路由于城市人们随时都能与之接触,因而城市生活型道路在绿色景观设计上要遵循功能多样化的原则。首先,必须要满足城市居民的正常交通观感、运动或者日常的使用,还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享受以及发挥减少噪音、净化空气等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功能多元化的城市生活道路绿色景观设计,给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提供了多样化的条件,也丰富了城市的整体规划建设,更显现了城市发展的活力。

2.3人文化设计原则

当前我国社会都注重“以人文本”的发展理念,在城市生活型道路和绿色景观设计上同样也是如此。城市生活型道路绿色景观设计需要因地制宜。城市公园的休闲环境要营造出休闲的绿色文化氛围,城市居民区的绿色景观要更加适应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样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给在城市生活中的人们以良好的存在感和归宿感,特别是对于外来人口。同时,城市生活型道路设计还要体现当地城市的历史文化气息,在绿色景观设计中融入本地文化,既体现了城市特色,也彰显了城市美感。

3城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建议

由于湛江市独特的地理区位条件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员前来务工经商。而这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加剧了湛江市城市生活型道路环境的压力,为了更好地建设湛江市道路环境,做好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工作势在必行。

3.1安全性

在湛江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安全性无疑对景观设计人员来说,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设计要求。在布置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时,要确定每株树木的高度和距离之间的比例,进行单排种植,一般来说5~7m最为合适,树木距道路不能少于0.5m。不能选择过大的榕树、梧桐树等,这样行人和小车辆通过时比较安全。20世纪90年代,湛江市曾经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消减了很多绿化带,采用隔离栏杆等方式。但随着湛江市政府对于城市生活型道路安全的重视,绿化带等绿化景观被重新建设,分离绿化景观的距离和宽度也在增加,提升了安全性。

3.2美观性

在城市生活型道路建设中,绿化景观必须要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因此,绿化景观必须要做到美观漂亮。湛江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濒临南海,因而在绿化景观设计中要突出海滨植物风光,如低矮的棕榈科和蕨类植物。在色彩搭配上,可以每隔10m换一种主体绿化颜色,使得分隔的色彩图案更加丰富多样,而且绿化景观的图案可以多变,像方形、圆形、正多边形等方式,搭配不同的色彩,在以主体绿色为背景下,尽量多使用冬青、黄金叶、龙舌兰等绿化植物,使得城市生活型道路的绿化景观能够给人以视觉享受。

3.3养护性

湛江市的日照时间较长,年平均气温为22℃,在夏季和初秋季节适合傍晚浇水,冬季适合中午浇水养护。由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在5~9月份的雨季,要通过排水沟或排水管道排除多余的积水,避免积水对绿化植物根部造成损害。

3.4文化和休闲

绿化景观在设计中要注意合理搭配其它文化景观。城市居民休闲活动是配以喷泉、雕塑、池塘等景观小品,满足人们步行、生活空间的需求,同时丰富绿化景观的设计。湛江地区由于海路运输发达,可以在绿化景观中通过古船只等造型设计,丰富湛江城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的人文内涵。

4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生活型道路在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环境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绿化景观作为生活型道路设施建设的重要补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绿化景观的设计标准,完善绿化景观设计规划,更好地发挥绿化景观对城市生活型道路以及城市居民生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智博,马力,杨岚,胡金萍.从城市规划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1)

2袁瑛,秦华.城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3杨青松.城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探讨[J].现代园艺,2014(18)

第9篇:公园绿色景观设计范文

段。绿色建筑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绿色建筑技术在细部中的具体应用,比如说遮阳设计、被动蒸发降温设计、渗透性地面设计等。

关键词:绿色建筑 技术 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绿色建材和产品的生产认证,高性能绿色建筑技术的开发研究、权威的绿色建筑标准、法规、规范的建立,以及评估体系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使得绿色建筑投资费用降低,使用效率提高而带来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增加,尤其是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帮助了绿色建筑更加广泛的发展。绿色建筑是世界建筑业由黑色产业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的重要途径,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建筑业中的

具体体现,是世界建筑的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1 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同时又能为居住者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且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又可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等。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持续发展。绿色建筑设计理

念可包括节能能源、节约资源、回归自然、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等几个方面。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包括: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

2 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尽管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从内容到方法还缺少一致的认识,在实施上的差距就更大。我国将通过5 到10年的时间,全面推广节能与绿色建筑。争取到2014 年全国新建建筑全部达到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争取三分之一以上既有建筑基本实现节能改造,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实现节能50%。到2020 年绝大部分既有建筑实现节能改造,新建建筑全部实现建筑节能65%的总目标,新建建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总消耗比现在下降20%,我国建筑的资源消耗水平接近或达到现阶段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3 绿色建筑技术及应用实例

3.1 绿色建筑技术的涵义

所谓绿色建筑技术是指应用这一技术建造的建筑,拥有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融合、共生,在其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中,对自然环境可以起到某种程度的保护作用,协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绿色建筑技术属技术学研究范畴,它不是独立于传统建筑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绿色”的眼光对传统建筑技术的重新审视,是传统建筑技术和新的相关学科的交叉与组合,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型建筑技术。使用这些绿色技术可以通过创建一个宜人的室内环境而增加生产力,使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和谐,使人们重新回归自然,重新亲和自然。

3.2 绿色建筑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3.2.1 项目介绍

天鹿湖森林公园的前身为天鹿湖郊野公园,始建于1996年;2003年经广州市政府批准将其扩建并改名为天鹿湖森林公园,面积调整为880.0hm2。2008 年,经广东省林业局组织专家评审,天鹿湖森林公园被评为省级森林公园。

天鹿湖森林公园位于广州市东北部,萝岗区西部,毗邻科学城,是萝岗区重点打造的十公里地带中心区,是广州市东部重点生态安全保障区。天鹿湖森林公园主入口区位于森林公园的西北部,用地面积约为64300m2;用地临近水口水库,位于广州市一环路(天鹿南路)的东边,与天鹿湖度假村隔路相望。天鹿湖森林公园主入口广场将创造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森林公园入口空间,同时也将为市民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公共休憩场所。

3.2.2 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结合本项目特点,以因地制宜、低投高效为原则选用绿色建筑技术,以绿色建筑二星级为建设目标,在节能、节水、节材、室内外环境控制及运营管理等方面按照绿色建筑技术要求实施,确保绿色建筑建设目标的实现。

1) 交通分析:用地现状为天鹿南路从西面穿过,在《天鹿湖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中,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天鹿南路路段将下埋为隧道,过境车流主要通过隧道解决,到达天鹿湖森林公园主入口广场的车流将由隧道两边的辅道引出。这要求在用地规划中要合理组织隧道南北两面的辅道车流,并要考虑入口区停车场的最佳位置。

2 ) 高程分析:用地高程从120m变化到143m,局部坡度较陡;公园主入口广场区现状的标高基本为130m,海拔西低东高,向西可望见天鹿湖;场地坡向主要为西北向与西南向,西部为汇水区。同时,天鹿南路下埋路段的隧道完成面高程为133m,比起基地现状平坦部分的高程130m高出3m;在竖向设计中的一个重点就是如何处理这一高差。

3) 植被分析:以乔木和果林为主,乔木为乔灌木混生,果林以荔枝林为主,并且,在场地130m高程的山脚处有十多株多年的大荔枝树,蔚然成林,在设计中宜保留这一场地的原有景观特征。另外,场地内有较大面积的人工开挖地和护坡,需要通过景观设计加以美化。

4) 构筑物分析:在用地西南角143m标高处有一混凝土浇筑平台,面积约400m2,保存完好,可以结合景观设计加以利用。用地中有现有高压走廊将迁移。

设计中考虑到该公园入口区为人流活动密集区域,结合亚热带地区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在入口后花园、半山荷塘等人们休憩的主要场所较大面积地采用了渗透性地面的做法。原因有三:一是从营造热舒适环境的角度考虑。透水地面能透水与保湿,在太阳辐射作用下产生蒸发降温作用,尤其在夏季能起到良好的降温、增湿及减尘作用,有利于公园休憩场所热环境的改善。而不透水地面没有渗水、保湿的作用,在夏季太阳辐射下会非常干燥,而且容易造成尘土飞扬,并且不透水地面会大量反射、吸收、释放太阳辐射热,使地表温度过高,这样将使游人有强烈的灼热感,无法在场地逗留,削弱了场所的亲和力。原因之二是从渗透

性地面有利于蓄水排水的角度考虑。由于渗透性地面的构造做法,决定其具有良好的渗水性,可以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尤其适合于亚热带多雨地区。相当多的实践证明,透水地面是解决大面积场地排水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与通常的不透水铺地相比,减少了材料与及给排水系统的投入,更为经济环保。原因之三是从渗透性地面更有利于生态的角度考虑。透水地面由于具有良好的渗水性与保湿性,有效地收集、蓄存雨水,增加了下垫层含水量,对周围植物及水体都具有生态意义;对于森林公园入口区而言,这种生态意义就更为突出,且对游客民众都具有一定的生态普及教育意义。

4 结语

目前,天鹿湖森林公园入口区一期已于2009年3月投入使用,在萝岗区“禾雀花”节期间接待了约10万名游客,在使用过程中得到甲方及游客的好评。虽然由于从设计到施工、直至投入使用的整体过程时间都很紧,该项目在一些细部的设计与施工上尚有未尽人意之处;但对于笔者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将绿色

建筑技术应用于景观设计的尝试,并且该项目作为《亚热带地区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地域性研究》课题的实践个案,将为今后的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绿色建筑》教材编写组编著. 绿色建筑.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8(8).

[2] 王蕾. 大面积广场地坪的生态设计与应用实践. 建筑施工. 2003.

[3] 林宪德. 热湿气候的绿色建筑. 第一版.詹氏书局(台北),200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