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应用化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应用化学的就业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应用化学的就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应用化学的就业方向

第1篇:应用化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应用化学 专业定位

【中图分类号】O43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89-01

地方性高等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定位应符合地方经济的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满足地方和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培养具有特点鲜明、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1 应用化学专业定位应符合地方经济总体发展规划

根据有关资料,在化学工业领域,上海市将以医药工业、生物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和环保工程作为发展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品更新换代为目标,加大产、学、研力度。因此在人才质量要求上,需要培养更多的应用化学人才。另外,根据教育部对未来人才需求预测,工科应用性人才将名列第一。应用化学正是培养此类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出于上述考虑,并结合我校自身条件,将应用化学专业发展的方向定位为:商品检验和环境监测与治理;为中小型企业及外贸、海关、卫生部门培养商品检验、环境检测与治理等专业应用型人才;不仅要符合上海市和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面向全国,培养能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还要与其他高校形成错位竞争、优势互补。

本校自2001年应用化学专业开始招生以来,为使本专业的发展定位符合21世纪上海未来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需要,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实践和完善,本专业在专业建设、师资力量、课程改革、社会实践、教学设备、国际交流等方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专业所属的环境监测及治理和商品检验方向不仅与其他高校形成错位竞争、优势互补,而且近几年来已经毕业学生的就业和发展的实践证明,本校应用化学专业的办学方向和定位是符合上海市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需要的,并于2007年获得第二期上海高校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

2 应用化学专业定位应符合应用化学专业应用性的特点

应用化学涉及化学、化工、材料、生化、环境、检测技术等诸多方面,是强调应用性的化学专业之一。国内外设有应用化学专业的高校,一般都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当前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发展趋势是“专才”与“通才”的结合。地方性高等院校是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兴办的地方大校,地方性决定了地方高校必须置身于地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全方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1]。根据上海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需要,金融贸易、先进制造技术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化工新材料、绿色化学技术、新型环保技术和商品检测技术将是未来开发的重点。尤其在进入WTO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对上海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将会显得更加迫切,需要培养更多的应用化学实用人才。本校作为上海地方重点高等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定位与发展应当与上海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势紧密相结合,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必须突出应用性,使本专业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所学知识能够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毕业后能直接应用于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技术人才,更好地为上海未来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服务。

3 应用化学专业定位应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应用化学专业是介于化学与化工工艺工程之间的一个应用性理科专业,是培养理工结合型的“用”化学的人才,与化学专业培养“做”化学的人才在知识能力结构上是不尽相同的[2]。为使培养的应用性人才充分地“用”好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除使学生学习好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化学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化工基础知识外,还应紧紧围绕专业定位方向设置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在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所学的知识结构上应体现: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厚基础、专业技能突出、知识广、应用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3],其知识培养要符合专业定位方向,又要适应地方经济及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此,我们就当前较为突出的环境保护、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等问题,在学生知识培养上开设绿色化学和环境监测及商品检验等专业课程,以保障本专业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能学以之用。

同时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四年本科学习中能接受多形式、多层次的实践技能训练。其中包括(1)综合性社会实践,是学生在低年级进行的一项广泛性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社会,丰富学生社会生活经验,使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所需要的各种素质,让其具有基本的社会生活技能。(2)基本实验技能培训,通过此环节的技能培养,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同时,又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实验室安全等基本知识,使其初步具备科学实验态度及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3)综合设计性技能培训,是学生在具备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内容及要求,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独立操作得出实验结果的过程。此环节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也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态度及勇于创新的精神。(4)毕业实习,通过实习环节的实践,能使学生充分地发挥聪明才智、创新精神,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工作精神和对社会的责任感。(5)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在校四年学习的总评价,通过此过程可充分检验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学习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写作能力;同时又是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上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6)专项职业技能培训,利用我系是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所设的“化学分析工”考核点的有利条件,经过培训让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前获得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中级证书,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4 应用化学专业定位应充分体现产、学、研一体化的特色

应用化学专业定位不仅要符合地方经济的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而且还应与地方上相关的单位或部门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充分体现应用化学专业产、学、研一体化的特色。几年来,本专业与上海桃浦工业区污水处理厂、上海市环境检测中心、上海科创色谱仪器有限公司、奉贤区环境保护局、宝钢环境监测站、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上海农药研究所、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等建有校级合作教育基地,并与上海市通用通标公司(SGS)联合建立了商品检验和食品安全实验室(已经取得了CMA和CNAL认证);与上海市科委联合建立了上海市紧缺人才――纳米人才培训基地,与上海市科协联合建立了上海市青少年纳米科普实践基地;与上海市纳米中心联合建立了环境计划实验室;与上海市经委建立了稀土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与上海市教委联合建立了部门开放的现代电化学和表面化学测量技术实验室,与上海市金山化工园区建立了应用化学人才培训和产学研合作基地,另外还具有上海市劳动局批准建立的分析中级工和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培训考核点。本专业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提升,近几届毕业学生都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就业率都达98%以上。

参考文献

[1] 向纪明.应用化学专业发展的改革与实践[J].安康师专学报,2005,17(2):114-116.

第2篇:应用化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应用化学是以化学理论为基础、跨学科交叉、跨领域应用的具有活力的学科,在材料、能源、信息、环境等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我校应用化学专业是处于理工科大学中的工科专业,具有坚实的理科基础。我校的应用化学专业立足宁夏,服务西部,面向全国,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化学化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获得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科技管理方面的初步训练,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从事化学、化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科研、工艺的设计与改进、教学及管理工作等面向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一、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初步建立

教育部于2005年批准我校开设应用化学专业,该专业自2006年开始招生,经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现已初步建立了适合我校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构成。理论教学部分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个模块:(1)公共基础课设置的课程在考虑到数理化理论是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外,工程人员的道德品质、经济方面的集约性、环境的可持续性、人文艺术的和谐性等因素也要有所体现。(2)专业基础课模块课程的设置以传统化学类专业课《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为学科理论基础、以《化工原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机械基础》为工艺和工程课理论基础。(3)专业课模块设置的课程则考虑增强专业适应性、拓宽就业面。设置了《化工分离工程》、《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等辅助建立化学反应模型的课程;《无机化工工艺学》、《精细有机合成及工艺学》、《煤化工工艺学》等工艺类课程。实践教学部分分为集中实践、分散实践两个模块:(1)集中实践模块主要开设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供重要的平台。(2)分散实践模块则结合《思想政治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学术科技创新》、《专业社会实践》等内容,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等能力的培养。

二、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和实践

自我校设置应用化学专业以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都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变化和发展,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脱离原有模式的束缚和影响。在“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强化对学生基础性和应用性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提高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课题。我校一直把课程体系建设放在系部专业发展规划的首要位置,结合我校人才培养要求,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1)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体现了“宽基础、共平台、多方向”的特点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院对应用化学专业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加强了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化工原理、精细有机合成及工艺学等骨干课程的改革与建设,逐步形成了新的课程体系,基本覆盖了无机化工、精细化工、煤化工等专业方向。

(2)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了实践教学

将专业课实验课全部安排为为独立课程,如《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等。为了加强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自2012年开始增加了《综合化学实验》课程。除此之外还加强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专门的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我院与宁夏区内多家化工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较为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效率高、表现方式直观生动而广泛用于基础课的教学。我院要求教师根据课程实际情况自己制作CAI课件,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引入最新动态及相关图片,利用计算机动画进行效果渲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我院正在开发《化工原理》课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以DCS控制系统为基础,进行典型化工产品生产过程模拟操作。

结束语

我院将继续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追求,积极推动和深化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史济斌,胡军,虞大红,蔡良珍,张文清.中国大学本科应用化学专业发展历程纪要[J].化工高等教育.2011.

[2]杨基和,王车礼.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工程观”课程体系的构[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8(3).

[3]陈爽,苏育志,赵建华,张建华,周爱菊,王静,董文,王正平,梁红.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3).

第3篇:应用化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指出专业教学计划制定是统领专业课程建设的纲,是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宏观框架。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说明我校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基本达到了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知识和能力。 

关键词:西安工程大学 应用化学专业 专业教学计划 课程建设 学生能力 

    新形势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对高校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1]的制定与实施,培养造就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多样化人才成为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专业教学计划是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宏观框架。专业建设是通过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计划中的课程的设置来实现的,而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所以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是统领专业课程建设的纲。 

目前,国内外的高校对教学计划的制定主要采取了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学生自己选课,自己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而另一种是由专业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前一种可以照顾学生的兴趣,更能体现以人为本,但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更高,但是也要有学校的框架性指导。我校根据自己的特点,采取的是后一种形式。 

我校应用化学专业2001年开始招生,目前已有七届毕业生。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特色是以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四大化学为基础;已形成材料物理与化学、界面与胶体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工业分析四个专业方向;拥有博士后1人,博士6人,教授1人,副教授8人,教学和实验人员共19人的稳定合理的教学团队,(团队绝大多数成员出身是211大学),在教学科研上取得了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校级特色专业,校级精品课程一门,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几十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数十篇sci科研论文,申报数项专利的显著成绩。七年来学生年就业率平均为90%。我校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坚实的化学基础理论、较宽广的应用化学知识、较强的基本实验技能、现代实验技术及初步科研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化学工艺生产知识和化工技能,能从事化学、化工应用基础研究、科研开发与管理、解决一般化工生产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业务培养要求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及其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使学生受到化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研管理的基本技能。毕业生应获得知识和能力。 

(1)具有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综合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外语文献阅读能力,并熟悉文献检索方法。 

(2)掌握化学及化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受到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和适应能力,能够分析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生产、科研与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3)了解一般化工过程特点及单元操作工业基础知识;具有化工制图的基本技能。 

(4)了解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状况。具有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 

(5)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图文处理和信息管理的能力,能熟练上机操作。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专业的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体系包括公共基础教育、学科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大部分。公共基础教育涉及人文社科管理系列、体育系列、校公共选修课,外语系列,自然科学系列。其中外语系列包括大学英语和自然科学双语课程;自然科学系列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和计算机应用等理论和实验课。学科基础教育涉及工程基础系列、技术基础系列、专业基础系列和选修课。工程基础系列包括化工原理、化工制图及化工(厂)设计、金工实习;技术基础系列包括电工学、仪器分析、波谱分析基础及应用;专业基础系列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专业教育包括界面与胶体化学、材料化学基础、有机合成、化学反应工程、专业实习、专业综合实验、毕业设计与专题等。这个教学计划保质保量的实施可以达到重基础、宽口径、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我们专业建设这几年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从反馈途径了解到学生的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但我们并不能掉以轻心,今后我们要突出品德和业务能力两个方面培养,培养目标也要与时俱进,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要着重通过毕业论文环节进一步加强品德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我校的应用化学专业能突飞猛进,走入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 

 

参考文献: 

第4篇:应用化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1.题目

毕业论文题目应该明确、精练、有概括性。题目的字数一般在25字以内,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

应概括地反映出毕业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以300~350字为宜。外文摘要内容及格式应与中文摘要一致,英文摘要约250个实词。

关键词

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同时有中、英文对照,分别附于中英、文摘要后。

3.目录

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要求标题层次清晰,标明页码。

4.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绪论、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4.1绪论(前言、引言)

绪论(前言、引言)一般作为第一部分,是毕业论文主体的开端。包括毕业论文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的意义、采用方法、理论依据和具备的条件、毕业论文构成及主要内容等。

4.2本论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实验材料、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实验结果和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本论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对论文中出现的名词术语、物理量、公式、数字、图表、符号、计量单位等一律采用国际、国家通用标准。

4.3结论

毕业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编写。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是整个论文的归宿。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5.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于参考文献中(15篇左右)。

6.致谢

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毕业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

7.附录

对于一些不便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论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

大学医用化学论文范例赏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其对我国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仍存在较多问题,其影响了我国医学教学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笔者针对当前中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的实践经验,对我国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职护理;医用化学;教学改革

1.前言

医用化学作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医化知识、理论及实验的基本技术等,为生化、生理及基护等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随着招生制度的深化改革以及生源素质的逐渐降低,我国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笔者针对现阶段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进行探讨,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我国中职医用化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2.1中职学生的医化知识不强在读中职护理专业的中专生,有少部分学生成绩优秀,而多大数的学生成绩却相对较差,原因在于这些学生在初中时,文化基础较差,化学成绩不乐观.其在未被普通高中录取的情况下,选择就读中职学校.此外,少数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甚至有些学生是在父母的压力下被迫就读.多数中职学生对医用化学的认识不足,更谈不上认清医学与化学间的联系,闹不懂在读护理专业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学习医用化学知识,未认识到医用化学的重要性.因此,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医用化学的进度,导致部分学生的医化知识薄弱.

2.2医用化学教材内容的不足当前,中职护理专业所用的医用化学教材,是经卫生部进行规划的教材,其教学内容较多,而教学课时较少.此外,中职专业护理侧重于化学本身的系统性,缺乏医学联系及未结合医学的实际特点,造成学生未能体会到化学在医学中的实用价值,使其缺乏学习医用化学的兴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由于中职学校的医学课程较多、时间紧张及学制较短等,这些因素使医用化学的课时缩短.因此,针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应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确保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顺利开展.

2.3医学与化学的联系仍未得到完全理解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中,注重强调医学与化学的联系,化学被作为医学专业课的基础.但目前在实际的医化教学中,多数学生难以理解化学与医学课程的关系,并单纯认为化学只是一门独立课程.学生尚未发现化学已渗透在医学中,既使教师从中做了很大努力,结果仍未显著.其原因在于大多数的中职医化教师均毕业于师范类或综合性的学校,虽熟练掌握医用化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但相对医学与化学的关系,也尚未真正理解与掌握.

3.采取有力措施有效改进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

3.1医用化学的准确定位从整体的中职教育系统分析医用化学的科学地位.根据学生的生源情况,对中职医用化学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与完善.提高学生对医化教学的认识,在培养其升学和就业的同时,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就业.科学的准确定位既是学科与专业的统一,也是职教性的体现,唯有明确这一定位问题,才能使中职的医用化学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方向性及目标性.根据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内容为指导,适当调整文化课的教材内容,打破化学知识原本的完整性与系统性,淡化复杂的计算过程,围绕培养学生的目标,有效开展医用化学教学.因此,应突出医用化学教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密切联系化学和医学,不断加强医用化学学科的定位思想.

3.2深化改革中职医用化学的教学内容医用化学教材内容的选取,是改革中职医化教学的关键点.以往的医化教学大纲,是在有限时间内尽量系统的讲授医化理论知识,这在轻视医化教学服务性的同时,还偏离当代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医化教材的内容应打破常规的系统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够用、必需的原则,努力为医学化学服务.在医学中应用化学知识,将两者相互结合、渗透以及依存等,一同进行讲解.比如,在讲解人体电解质与渗透压;人体体液酸碱性和缓冲溶液时,应通过化学知识的概念讲解,同时更侧重于医学的知识点讲解.本章对胶体与晶体渗透压在维系人体细胞内外水、盐及体液平衡的现象进行分析,使学生从中认识到化学对医学的重要,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以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的质量.

3.3加强提高学生的医用化学认识在医化教学中,将课程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联系,通过较多例子详细讲解化学及医学的关系,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的认识程度,利于学生掌握医学知识.由于现阶段学生尚未完全了解医学知识,因此,教师的讲解方法应能吸引学生关注,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比如,对于临床医学中常用于大量体内注射用的生理盐水,也就是0.9%氯化钠溶液.教师可对此进行提问,利用其它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代替时,是否可以注射,理由是什么?从中引出等、高、低渗溶液.以提问方式使学生进行思考,后面再根据化学理论,即溶液的渗透压加以讲解,有效说明了化学与其所学专业的联系.这种教学手段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4拓展医化教师的知识领域医化教师不能将自己所学知识受限于化学专业的知识上,应多了解相关的医学知识,阅读一些与医化有关的书籍,并与医学专业的教师保持密切联系,以拓展自身的知识领域,以将医学与化学的密切关联运用到课堂中.教学中多采用临床实例讲解,例如:碘的性质讲解时,多重于缺碘的临床症,生活中如何防缺碘;在讲乙醇时多引临床及医药用途.既激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3.5注重化学的实验教学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课程,利用实验进行教学,将使学生能很好的掌握化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其在培养学生严谨工作态度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这是培养合格护理人员的关键.笔者认为除教学大纲实验内容外,可增加趣味性实验内容,即将性质揉和在实验中同时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实用性.例如,趣味实验“鸡蛋变大变小”说明了高、低渗溶液的作用及半透膜的性质,学生乐于接受.

3.6在生活中运用医用化学知识医用化学的理论知识来自于实际生活,教师在具体的医化教学中,应将医化教学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使其返朴归真.与此同时,生活也是学生学习医用化学的根源,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伸展.教师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及再现生活等,稳步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另外,在医化教学中,应密切联系实际,创造生活情景,组织学生参加生活实践,使学生能运用其所学知识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运用生活例子进行教学,例如利用化学法除去衣物上的污迹;淡水鱼和海水鱼交换环境后能生活吗?鱼体的变化?将使学生长期保持对自然与生活的好奇及探索,使其更加了解医化与生活的关系,有效提高其的学习兴趣.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根据当前的情况而言,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改革是必然之势,其改革过程虽较艰难,但只要根据上述的准确定位医用化学学科、加强提高学生的医用化学认识以及注重化学的实验教学等几个方面的改革措施逐步进行,相信我国中职护理专业的改革进程将取得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顾伟.针对中等职业教育医用化学的教学策略[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03).

[2]章耀武.中职医用化学教学探讨[J].科技资讯,2008,(35).

[3]尹晓红.增强中职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2).

第5篇:应用化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98-02

精细化学品化学的重任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它是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我校自2001年增设应用化学专业以来,开设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已有十多年历史,伴随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层次跟心理各不相同,面对这些不同,该课程面临了新的挑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如下问题:(1)精细化学品种类多,涉猎广泛,学生普遍感到教学内容多而杂,知识点多,在期末复习迎考时感到无头绪,造成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2)随着精细化工的发展,不断产生各种新技术、新概念,一些新型特种功能的精细化学品也不断面世,以至于现有的旧版教材已跟不上时代潮流,因此教学内容迫切需要改革。(3)该课程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践,但目前学生普遍存在实践锻炼不足,而市场迫切需要具有扎实精细化工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这中间造成了脱节。(4)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习惯于被动听讲,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佳。总之,《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喜忧参半,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这需要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办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更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改革教学内容。精细化学品种类繁多,品种涵盖表面活性剂、农药、合成材料助剂、颜料、香料和食品添加剂、水处理化学品、化妆品、精细陶瓷、皮革化学品、含稀土的精细化学品、造纸化学品、信息化学品、荧光增白剂、胶粘剂等诸多领域。因此精细化学品的教材内容十分繁杂,知识点多而小。而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细化工也出现大量的新门类、新品种,并发展出许多新技术、新工艺。而我校安排该门课程理论教学课时为48学时,如此多的内容在有限的课时中是不能面面俱到,全部讲授完的。同时我校又是一所省属高校,本着学校“立足南通,服务江苏,面向全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的服务定位,该课程的建设也要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所以我们要结合本课程的特点,联系本专业与本地区经济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突出教学重点。纵观精细化学品化学的教学内容,虽然精细化学品品种繁多,用途也不尽相同,但其中有些品种还是具有相同的地方,我们可以从化学结构方面剖析它们的相同之处,通过融会贯通,使其重新组合为一个单元。如大多数涂料和粘合剂都以天然和合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为主体材料,而且在品种类别、合成方法、辅助材料和施工方法等方面,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同的地方,因此可以将它们归并为涂料单元。依此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教学内容重新组合成以下几个单元:①绪论。②表面活性剂单元。包括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③香料单元。包括香料、香精、化妆品等。④染料单元。包括染料、颜料、荧光增白剂。⑤涂料单元。包括涂料、胶粘剂等。⑥合成材料助剂单元。⑦农药单元。⑧食品添加剂单元。⑨新型精细化学品单元。这样归纳后,各教学内容层次较为分明,避免学生孤立、片面地了解某一类产品,也便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相互联系起来,而且能触类旁通。

二、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转化教学主体的角色

传统的教学采取了“填鸭式”方法,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听课,教学效果较差,因此有必要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采取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和学校硬件设施的改善,我校的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拥有形式多样、外表美观、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等特点,增加了课堂知识量,使教学重点更突出化、生动化,而且使学生在形象、交互的教学环境中接受大量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由于采用多媒体教学后课堂教学内容多,板书少,速度快,有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上课容易开小差,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对一些重难点教学要把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容易接受,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采用教材、多媒体课件和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有趣,使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2.教师主讲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精细化学品门类多,发展快,更新频,要想学生真正掌握精细化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就要求采用教师主讲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主要介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路,学生查询资料后在课堂展开讨论。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展开教学互动。多媒体课件教学涵盖内容多、信息量大、不易记笔记,而网络教学资源具有丰富性、及时性、便捷性、互动性等特点,为此我们利用学校网络教育平台——Blackboard建立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其中包含以下主要模块:①课程简介及主讲教师简介:主要介绍课程的基本概况。②课程资源:其内容包括:教学大纲、参考教材、授课教案、参考文献、教学课件、习题、教学资源、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等。③论坛:学生可在任何时间提出问题与教师互动交流,教师进行答疑等。这排除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障碍,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困难、需求和建议,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强调教学实践,加强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具有实用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但并没有设置与之相适应的实验课。因此我们在后续课程《应用化学实验》中设置了该课程的相关实验,如表面活性剂复配制洗发香波,雪花膏等内容。另外,在课程结束后的专业实习中,安排学生深入车间,全面了解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操作、销售等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精细化学品特点的理解。通过各种不同的实验和实习,不断提高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调整考核方式,加强学生能力的考核

课程考试只是一种手段,不能作为最终目的,课程考试是为了检查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的掌握程度,看是否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否具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考核方式是闭卷考试,学生为了考出好成绩,对所考知识死记硬背,出现高分值低能力的现象。因此需要对考核形式进行变革,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核。现在的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与笔试相结合,同时逐步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课后搜集资料等方面,比重为30%。笔试占总成绩的70%,在考试内容上主要考察学生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探究能力,笔试中以客观型试题为主,便于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在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重组和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与后续实践课程的联系和调整考核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我国及地区经济建设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榴强.精细化工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杨锦宗,张淑芬.21世纪的精细化工[J].化工进展.2000,19(1):14-17.

[3]陈平,张岐.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内容的重组及更新[J].高等理科教育.2007,(2):47-49.

[4]徐晓勇,王成云,王利民等.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6,(3):29-31.

[5]苗郁.精细化学品化学网络化教学[J].平原大学学报.2001,18(4):57-58.

第6篇:应用化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2009年全国将有30所高校同时新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对外汉语”、“动画”、“软件工程”等热门专业。今天热门的专业,虽然有着较好的就业前景,但受市场供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明天未必就能顺利就业。作为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选择专业时,应对高校新增专业尤其是新增的热门专业多加了解――

2008年底,教育部公布了200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审批结果,全国735所高校共计新增普通本科专业1662个。在这1662个专业中,除少部分专业为高校申请调整之外,绝大部分为高校申请新增的专业。通过审批的本科专业,高校自2009年起可以安排招生。

需要说明的是,高校新增加的1662个专业,对于某一所高校而言,其中一到几个属于新专业,但从整个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有很多专业在此之前已有高校开设,并不属于新专业。由于院校性质不同,即使是同一专业,培养定位、招生批次也会略有差异,这也为不同层次的考生将来选择专业提供了参考。现在高校争相开设的“热门专业”,将来的就业是否顺畅既取决于未来4年后市场的需求,也会受到高校自身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学生个体对该专业及职业的认同度的影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08年全国共有39所高校申请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教育部审批,成为年度高校新增最为热门的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旨在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毕业生不仅可到电力工业和电气产业等行业就业,还可选择到信息、电子、机械、运输、商检、外贸等行业及诸多高新技术领域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近年来就业率较高。在教育部公布的2007年本科专业初次就业率前60强名单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榜上有名。在海南省2008年高校就业率统计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也位列本科专业就业率前十位。

对外汉语

位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之后的是对外汉语和动画专业,全国共有32所高校同时增加这两个专业。

对外汉语专业注重汉英双语教学,旨在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

“中文热”在世界各地升温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除了世界各地不断增多的孔子学院,许多机构也纷纷来华招募赴国外教授中文的志愿者。兼有汉语和外语两个专业水平的对外汉语专业的毕业生就成了最适宜的人选。2007年,教育部批准全国52所院校开设这一专业。这个专业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很多不同:从教学内容来看,该专业既开设语言方面课程,也开设文学、文化方面课程;既教授语言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也教授语言教学技能;既开设中国语言、文学文化课程,也开设外国文学文化课程。

动画

动画专业定位于培养具备电影、电视动画创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理论,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动画原画、动画创意设计和编导及三维电脑动画创作理论研究方面的专业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影、电视动画创作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受到影视动画设计、影视动画技法、影视动画制作的基本训练,掌握动画设计、动画编导、动画创作及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

近年来,我国动画教育发展迅猛,截止到2008年2月,开设动画专业的相关院校达到1200多所,动画人才约有60万人,这一数字比日本、美国、欧洲相加的总数还要多。但国内动画专业毕业生每年仅有18%真正成为动画人才,有20%选择自主创业,50%的毕业生转行,2%则选择考研或出国。实际上,我国动画产业目前处于低端加工的发展水平,对技术型人才需求量大。

软件工程

2008年全国共有30所高校申请软件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审批,在全国高校新增“热门”专业中软件工程排在第三位。

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对“软件”这个词越来越熟悉。只要使用电脑,就得同各种各样的软件打交道。软件工程专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以开发升级新软件、维护原有软件为主要任务。学习该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学习必修的基础课程外,还要学习程序设计基础、Java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web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及应用、人机交互、多媒体技术等几十门专业课程,学习任务比较繁重。

软件工程专业旨在培养能从事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设计、研制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大软件公司、企事业单位、高校、研究所、国防等部门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应用与研究工作。未来几年,国内外高层次软件人才将供不应求。在我国IT职场十大人气职位中,软件工程师位列第一位,软件工程人才的就业前景十分乐观。

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专业,在2008年高校申请新增加的专业中“热闹非凡”,排在全国高校新增专业的第四位,全国共有29所高校的申请通过教育部审批。

艺术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生产和管理单位工作的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期间学生将通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

从河南省2007届毕业生就职情况来看,艺术设计专业市场需求较大,位居建筑类行业中需求量前五位。但也有统计表明,艺术设计专业就业情况不佳。黑龙江省一份关于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通报中显示,艺术设计专业位列就业率最低的后二十个本科专业。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并列为全国高校新增热门专业第四位。全国新增财务管理专业有29所高校。

财务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务、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财务、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在2008年高校申请新开设的专业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全国共有28所高校申请开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此外,另有3所高校申请的物流工程专业也通过审批。

现代服务行业是发展得最好的行业,物流管理专业作为服务管理中的佼佼者,目前发展得欣欣向荣。在生产成本、经营成本压缩空间微小的现代社会,高效的物流管理成为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降低成本的关键因素,从许多超市打出“直接从厂家进货,保证低价”的广告宣传中,可以看出物流,真的很重要。

物流管理专业定位于培养掌握现代物流经营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物流经营管理实践能力,在工商企业物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公司从事物流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在我国的物流行业中,短短发展几年的物流行业也出现了普通操作工人供过于求,而专业职业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供求矛盾。物流专业培养的优秀管理人员,能够系统地优化设计与物流管理相关的运输、仓储、货运。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物流专业是复合型专业,因此考生应该对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技术等知识比较感兴趣,同时也应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功底。

网络工程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捎上了“潘多拉盒子”――信息安全问题,“灰鸽子”、“蠕虫”、“木马”等名词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由信息安全所引发的种种问题,促使我们需要大量的网络应用型人才,这也使信息安全类专业逐渐火热。2008年全国共有27所高校申请的网络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审批,排在全国高校新增热门专业的第六位。

网络工程专业的主要特点是通信与网络结合以及网络软件与网络硬件结合,主要培养学生网络应用开发、网络信息控制及网络工程技术方面的能力。学习的课程与计算机网络有关,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安全、网络工程、互联网及其应用等课程都被列入本科四年的学习计划之中。

网络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学习该专业需要掌握物理和数学等学科知识,学生如果对这两门课程不感兴趣,在报考时就应慎重考虑,因为热门专业并不意味着“最适合”自己。

软件开发、网络工程师、网络安全人员是网络工程专业最对口的就业方向。另外,还可从事网站开发、网络维护等工作。在四川省本科专业就业率排名前25位的专业中,纯文科的专业只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榜上有名,网络工程专业以95%以上的就业率排在第12位。据统计,2007年网络工程专业平均就业率在85%以上。

日语

日语一直是高校近年来新增专业的热门。据统计,全国已有264所高校开设有日语专业。2008年全国仍有26所高校申请开设日语专业通过教育部批准,日语排在全国高校新增热门专业的第七位。

日语专业是我国高校中方兴未艾的专业,具有良好的招生、就业前景。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日语专业培养定位上具有较大差异。总的来说,日语专业定位于培养掌握扎实的日语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较强的外语交际能力,具有相关日本社会文化、经济、外贸等知识,可在企事业单位或外资单位从事口笔译工作、商务活动和导游等工作,具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审美素养的日语高级专门人才。

据统计,日语人才在各行业的就业比例为:日资企业占50%至60%,国家机关占20%左右,大学教师和日语导游各占10%左右。在2009年《社会蓝皮书》中,日语专业还位列月薪最高的10个专业。

近几年高等院校的统计数据显示,小语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普遍较高,就业前景目前也被普遍看好。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专业并不是一个新专业,全国已有数百所高校开设此专业,但2008年仍有多所高校申请开设,市场营销专业位列高校新增热门专业的第八位。

市场营销专业定位于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能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营销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就业率分别为:2002年97%、2003年96.5%、2004年97.8%。目前我国现阶段市场上市场营销人才的总体状况为需求大于供给,供需缺口较为明显,就业前景较好。2008年以来,在山东省潍坊市人才市场举办的招聘会上,共有4138家用人单位提供了47768个岗位,市场营销排在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十大专业岗位之首,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占招聘岗位的35%。2008年沈阳市毕业生就业报告也显示,市场营销等专业就业形势较好,用人单位需求量较大。

学前教育

2002年,全国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为28所,2008年开设此专业的高校数已达到58所。2008年另有23所高校申请此专业通过审批,获准自2009年招生。学前教育专业位列全国新增热门专业的第九位。

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幼儿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在托幼机构进行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尽管当前经济有些不景气,各地大学生就业都有些难度,但对学前教育类毕业生的就业影响不大。随着幼儿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2008年底,在山东省潍坊市幼教、特教师范学校应届毕业生推介会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并不愁“嫁”,甚至北京的幼教机构都到潍坊抢人才。

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专业在高校内并不是新专业,全国超过200所高校开设了此专业,2008年另有21所高校申请开设此专业并通过审批。

第7篇:应用化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基础化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072-02

《基础化学》在染整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定位为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基础中的基础”,它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但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极大地影响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后续的努力程度。原始的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不适合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基础化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十分必要。

一、改革的背景及意义

《基础化学》这门课,其理论性强,内容也比较繁杂深奥,纯粹的教师讲授,加之学生基础比较差,学起来比较吃力,老师授课也感觉吃力,收效甚微,从而使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逐步降低。尤其高职教育的特点是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学时也是逐步压缩减少,学生对于这门课的学习就更加不适应。针对该门课程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本课程的授课教师都在努力寻求解决的思路和办法。

模块化教学是国际劳工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出来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培训模式,它是按照程序模块化的构想和原则来设计教学内容的一整套教学体系,在既定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将全部教学内容按照一定标准或规则进行分解,使其成为多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且各教学模块之间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有选择性地重新组合。将模块化教学方法引入《基础化学》这门课的讲授与学习中,将该门课的内容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进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根据不同模块的具体要求和内容,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础化学》模块式教学内容新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基础化学》的课程目标是:面向学生就业未来,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兼顾学生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我校各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对于《基础化学》课程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设计,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

1.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基础化学》理论课分为上下册,上册是无机部分,下册是有机部分。《基础化学》(上册)分为三大模块:(1)热力学原理及化学平衡、反应动力学基础(从宏观的角度学习化学理论);(2)物质结构原理及元素周期率(从微观的角度学习《基础化学》理论);(3)元素无机化学(应用化学理论,按照“元素周期表”,系统学习无机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与应用)。《基础化学》(下册)按照碳原子结构及共价键理论为主线,分为三大模块:烃类(包括脂肪烃、脂环烃、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能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烃类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结构也性能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以及它同其相应的单体之间的关系)。《基础化学》实验分为两大模块:无机化学部分实验。此部分实验内容穿插在《基础化学》(上册)理论授课相应章节知识点中进行开展,以理论结合实践,互相促进,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水平;有机化学部分实验,将各小实验分别同理论部分相应章节组成模块,通过验证有机物性质增加学生对有机物的理解;培养学生有机物分离与提纯的能力,选取蒸馏和分馏、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等,通过简单实验与综合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简单实验为综合实验的基础,综合实验是简单实验的体现,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2.实施过程。化学科学既是理论科学,也是实践科学,因此《基础化学》与其他化学课程一样,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基础化学》理论课程的目标是:向学生讲授化学基本原理,使一年级学生能够初步应用这些理论的结论从宏观的角度(涉及热力学原理及多重平衡原理)及从微观的角度(涉及结构原理及元素周期律)去学习,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向学生讲授元素无机化学,使学生能进一步地应用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是热力学原理及结构原理)去学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存在、制备、性质及反应性的变化规律;通过碳原子及其共价键的形成及其特性为主线,分别向学生讲授烃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以及卤代烃、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化合物等烃类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基础化学》实验是与《基础化学》理论课同时开设的实验课程,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实验课程以实验技能训练为主,在染整专业的学生学习过程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目标是:(1)通过本课程的实验训练,学生可以掌握大量的化学事实,有利于《基础化学》理论课程的学习,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验;(2)通过严格的实验训练,培养学生规范掌握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3)通过综合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为后续学习课程和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拓展模块。对于实践模块进行精心分析和设计,将它与学生的专业背景和专业特色联系起来,对于教材安排的理论和实践内容进行拓展,设计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内容。实践课程是其相应教材理论和实践模块的延伸,它可以巩固其理论和实验技能,实现活学活用,克服了传统授课方式的枯燥乏味。通过这一系列拓展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专业水平和素质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拓展他们的视野。

4.质量评价。实践子模块完成后,每组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对本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各组之间根据实验结果,相互分析、评价。最后教师根据学生个人在实践实施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每个学生在实践模块中的成绩将成为期末综合成绩的一部分,降低传统的理论考试成绩的比例,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的信心和兴趣。

三、纺织印染《基础化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效果

1.利用多元教学法,增加模块化实践课比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学生为主体,侧重培养其能力和素质。

3.“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模块化教学组织形式,提高了教学质量。

4.强化了技能训练,实现了“毕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的培养目标。

四、结论

通过对染整专业《基础化学》进行模块化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创新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同时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模块化教学能够有效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对高职院校积极推动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与教学测量评价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姚多忠.探索高职本科教育发展的规律[J].出国与就业,2010,(7):47-49.

[2]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53-55.

[3]袁暋,许强,王晓峰,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借鉴德国FH成功经验[J].合肥学院学报,2011,11(4):56-6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