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信息化体系范文

企业信息化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信息化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信息化体系

第1篇:企业信息化体系范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管理;构建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8.220

0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些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使得企业的管理也将逐渐走向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一个企业能否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将决定其未来发展的竟争力,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刘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对于企业白身发展战略和长远布局规划

据一份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平台构建中发展战略关注方面的调查统计资料显示,2003-2010年期间进行信息化平台构建的企业中平均约有17.8%不到的比例把企业的发展战略融入到了信息平台的构建之中,即使在这一少部分比例的企业之中其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实施对企业发展战略实现的贡献率平均不到20%,同时数据也显示,该期间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实施和开展并未给企业管理水平带来明显的促进作用,其相关系数仅为0.24,呈现较弱的正相关关系。

1.2 缺乏对于企业业务流程和关键环节信息化重塑造

据一份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平台构建中业务流程信息化塑造方面的调查统计资料显示,2005-2010年期间开展信息化平台构建的企业中平均约有超过45%的企业没有事先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和关键环节进行围绕着信息化而进行重新塑造和再定义工作,当信息平台投入运行滞后约有34.7%的问题来自于业务流程的阻塞和不畅通,直到2010年第3一4季度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中才有67%的企业给子了关键业务流程和环节进行了重新定义和优化调整。

2 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策略的建议和对策

企业需要不断完善管理系统,且需要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确保企业内部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企业平台构建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不难发现,在对信息化管理平台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需要收集大量与管理相关的数据,按照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要求,确保不断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成功的管理,因此,针对我国企业在不断完善规划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做以下说明:

(1)企业在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过程中,要确保所制定的管理政策,能够推进企业走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制定的管理方案能够掌控全局,确保可以顺利驾驭企业,让企业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将发展作为企业的战略性目标,在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过程中,要提高管理制度的可行性,避免出现管理倾斜或管理匹配力不足的情况。为更好地应对企业之间的竞争需求,采取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手段,可以有效地确保企业实行战略化发展目标,对于未来有清晰的规划和认识。总而言之,建立完整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确保企业有长远的发展目标,对于管理平台上功能模块的构建任务,能够让企业对未来的发展有更好的布局。

(2)企业要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并确保在未来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运行。企业还需要对于关键业务的流程和环节做进一步调整,确保符合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要求,让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从本质上来讲,企业虽然有传统的管理模式,且向信息化管理平台方向转变,但是,所依赖的业务流程和关键环节并没有发生重要的转变,只是采取的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为了进一步促进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顺利进行,企业需要做好管理方案过渡任务,并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企业在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时,需要有配套的环节部署作为依托,通过对搭建方案的整体布局,确保所构建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在具体运营的过程中有效地处理工作问题,并帮助领导更好地实现对企业的管理任务。信息化管理平台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想要长久发展,就必须完成由传统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转变过程。

(3)企业所制定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需要满足市场需求,确保企业受到应有的关注。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要求斫玻企业在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架构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做设计的延伸和扩充,让最终所打造的管理平台,能够更好的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以市场信息需求急剧变化为背景,企业在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过程中,需要适当地按照自身的经营手段和业务流程方式进行调整,对于管理平台的架构,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思考,确保最终的架构方案能够满足业务运行所需,及时处理企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企业需要具有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不断增强信息化管理平台应变能力,将可能遇到的风险降到最低。

(4)企业在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之前,需要收集大量数据,通过不断完善数据信息,综合处理及挖掘信息的潜在价值,让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更好的发现隐藏的商务信息。企业在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数据库的宝贵商业信息资源,通过不断整合这些信息内容,及时发现并处理信息资源中的重要问题,然后对企业的管理部门重新部署,让数据库信息发挥应有的价值。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让企业能够对未来的规划有更完整的布局,通过提前对未来作出规划和设想,展现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真正商业价值。

企业的领导需要高度重视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搭建任务,尽可能的从数据库中搜集可用信息,并让可靠数据最大化的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是为了让企业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企业在成功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后,可以先采取试运营手段,通过短时间的运营,检测所搭建的管理平台是否符合市场所需,是否能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价值。

3 结束语

构建企业信息化观体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企业管理者与技术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相互协作,并能够长期坚持,也可以说,这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过程。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还处于发展阶段,构建标准、机制以及相关方法方面还不够完善。本文对此进行了两大方面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完善有所助力。

参考文献:

[1]高雄雄.小议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4(03).

第2篇:企业信息化体系范文

【关键词】 信息化绩效; 价值链; 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17-0055-05

一、引言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1月颁布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中明确规定两化融合的目标是推动企业围绕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不断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随着企业信息化过程的推进,信息化的绩效愈来愈受人关注,希望通过一定的方法评估其绩效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然而由于信息化绩效具有长期性、无形性、间接性的特点,在短期内给企业经营带来的效果很难显现并且很难全面衡量,因此,在理论界尚未形成评价信息化绩效的统一标准。本文围绕上述目标,应用价值链理论构建企业的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力求在评价企业信息化绩效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价值链理论是由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他认为企业是由资源和能力组成的,具体而又相互分离的价值活动是企业竞争优势产生的源泉,这些具体的价值活动包括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分为内部后勤、生产运作、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和外部后勤,辅助活动分为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技术开发、采购,这些活动相互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共同促进企业价值的产生。企业实施信息化的目标是希望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得管理和流程运行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以使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实现信息的资源共享,以支持设计、生产、管理集成一体化的企业运作。因此,将价值链理论应用到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当中,不仅可以评价企业实施信息化以后内部业务的协同能力、各种内部资源的共享能力和使用效率,还可以评价企业与外部的协作效率,使企业认识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找到提升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正确途径。

二、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有关企业信息化绩效的评价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张晶、黄京华根据资源理论,将企业的资源划分为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源、IT关系能力和IT战略能力,提出了IT价值综合模型;张军玲(2013)结合平衡计分卡和绩效棱柱思想构建了包括财务、客户、内部过程、发展潜力、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再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信息化实施情况进行评价;陈宪宇(2010)以平衡计分卡为原则构建了企业的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网络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法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后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程翠凤(2010)根据平衡计分卡的思想构建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王玉红(2014)以平衡计分卡理论为基础,从信息化战略、信息化客户、信息化流程、信息化发展四个角度来构建信息化指标模型;游南海(2005)依据价值链理论,从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物流、研究与开发、生产、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七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企业的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胥洪娥等(2013)以企业信息化能力和价值链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包括基础建设、人力资源、战略、应用状况、安全、效益指数等在内的信息化绩效基本指标;刘荣坤(2011)从信息化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建立企业信息化的绩效评价指标,并结合实例验证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综上,目前的研究多基于资源理论角度、平衡计分卡角度和价值链角度来评价企业信息化绩效。但是,这些角度都有自身的缺点,资源理论注重资源的投入和产出而忽略了过程指标;平衡计分卡包含了过程指标,却不能反映需改进的生产运营环节;以价值链角度评价企业信息化绩效可以弥补以上两种方法的缺陷,但已有研究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大多注重企业信息建设水平,而不是信息化的实际绩效,也没有系统地根据波特价值链理论从价值链上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的角度来研究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文基于价值链上九种活动来构建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基于价值链的信息化绩效产生机理分析

(一)企业信息化绩效的内涵和特征

企业信息化绩效是指企业在应用信息资源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效益。实行信息化可以优化企业价值链上的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的流程,降低成本;优化企业的管理活动,提升管理水平;企业各种能力的提升也会形成协同效应,改进企业的绩效。信息化绩效与一般绩效相比有显著的特点:

1.间接性。信息化为企业价值链搭建基础平台,通过对企业的基本活动和辅活动的支持和改造而增加企业价值。

2.长期性。信息化在企业内的价值增值转化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企业实施信息化之后,它的绩效在短时期内很难发挥出来。

3.广泛性和无形性。信息化在企业中影响很大,涉及到价值链的各个方面,同时它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多是无形的,例如管理能力的提升、竞争力的增强等,因此不能仅仅用财务指标对其进行评价。

(二)信息化绩效产生机理分析

首先,企业投资于信息基础设施,使企业内部注入信息化要素,之后再经过企业信息部门的加工处理后,形成不同的信息系统,转化为企业的信息化资产,完成信息化的第一次增值;其次,这些企业信息化资产作用于企业价值链上的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对这些活动进行合理优化并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实现信息化的第二次增值;最后,信息化要素转化为生产力要素,通过价值链的分解、重构、整合和集成,优化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生产率,增强竞争力,实现价值增加。参照丁新超(2008)的观点,结合一般企业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链上的九种活动,本文提出企业信息化绩效产生的过程,如图1所示。

信息化会影响企业价值链中的九种活动,同时这些价值活动也在创造和使用信息,信息化对企业价值链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提高价值链的效率,增强价值链的适应性

信息化使价值活动各环节的资源能够被充分利用,实现资源的节约,从而降低成本,使企业以低成本提供更高的价值。同时,信息技术使企业的信息渠道更加顺畅,能够对客户需求、市场信息、宏观环境等外部因素作出及时的应对,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2.延伸企业的价值链

信息技术的实施使企业内部价值链各活动之间以及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联系得到加强,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也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协同合作的伙伴关系,使企业内部价值链向其上、下游企业延伸,形成产业价值链。

3.优化价值链上的各项价值活动

企业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价值链的各环节中,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了各环节效率,从而达到优化的目的。对各具体价值活动优化如表1所示。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信息化对企业价值链的影响分析,应用价值链理论,以价值链上九种活动为基础,同时考虑企业价值链与企业外部之间的联系以及各具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构建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总的来说,依据价值链的思想,以价值链上九种活动为框架进行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能够较完整地从不同角度分析企业信息化绩效,这也是价值链理论的优越性所决定的。这一评价体系既衡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也注重评价信息化对企业产生多少实实在在的价值。

五、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在建立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之后,为了使评价更有可操作性和可比性,还必须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即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由于评价指标中既有定量评价指标也有定性评价指标,而层次分析法对于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评价较为适合,因此本文对专家进行调查问卷,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

(一)指标权重的计算

首先,把企业的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划分成三层,包括目标层(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准则层(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技术开发和采购);指标层(具体评价指标)。根据专家打分结果,采用9级标度法对判断矩阵进行赋值,得到以下两个矩阵。

准则层对于目标层的判断矩阵A:

A=■

指标层对准则层的判断矩阵B: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在此基础上利用yaahp软件计算各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二)一致性检验

利用yaahp软件检验一致性,得到准则层一致性指标C.R.=0.0093,指标层的一致性指标C.R.分别为0、0.0039、0.0088、0.0088、0、0.0817、0.0176、0、0.0176,均符合一致性检验的要求。

结 论

本文基于价值链的思想,从信息化对企业价值链影响机理的角度构建了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企业价值增值和信息化结合在一起。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从权重分析可知自动控制柔性程度、产品成本降低率、准时交货率、客户满意度和内部信息共享能力是影响企业信息化绩效的重要指标,权重都超过了0.05,因此企业想要提高信息化绩效,就要从这几个方面努力。目前,信息化绩效的评价理论与方法在学术界尚未形成普遍认可的成熟体系,在实践中的成果也很少见,因此本文也只是一种研究尝试,提出的指标体系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在具体应用时可根据企业所在行业、所处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对指标体系的内容进行分解提炼,对指标的权重进行适当的修改。

【参考文献】

[1]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S].2014.

[2] Tom McGuffog.The Obligation to keep Value Chain Management Simple and Standard[J].Supply Chain Management,1997,2(4):124-133.

[3] 杨定泉.信息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J].会计之友,2011(6):45-47.

[4] 张晶,黄京华,高皓.基于资源观的企业IT价值综合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2):130-136.

[5] 张军玲.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3(3):86-88.

[6] 陈宪宇.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与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6):90-92.

[7] 程翠凤.基于BSC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0(7):23-26.

[8] 王玉红,赵斌.信息化绩效评估模型构建与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4(10):43-46.

[9] 游南海.基于价值链模型的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0] 胥洪娥,刘丹.价值链视角下的企业信息化绩效生成机理研究[J].商业时代,2013(31):73-75.

第3篇:企业信息化体系范文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系,辽宁 大连 116023 )

摘 要:近年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迅猛发展,企业管理需求不断深化,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发生相应变化,同时也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文章基于大数据时代重新思考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SAP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为高校信管类专业建设和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大数据;企业信息化;SAP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基于产学协同的信息管理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UPRP20140261)。

第一作者简介:鲁艳霞,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信息化、SAP、 erp,luyanxia@neusoft.edu.cn。

0 引 言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一些新的概念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企业管理需求也不再局限于传统内部业务流程的优化,而是更加关注企业价值的提升。随着企业管理需求的不断深化,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就要求传统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重新思考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大数据环境下企业价值提升的需求。

1 基于SAP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1.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自1998年国家教育部将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等专业合并以来[1],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目前,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院校达600多所。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因此各高校的培养目标也不同。在教育部规定的培养目标基础上,各大重点高校也根据自己的优势学科,形成了具有各高校特色的培养目标,具体主要分为3类[2]:①依托于高校的理工科优势,以计算机系统应用与开发能力为主线的培养目标,其中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为代表;②依托于高校的经济管理学科优势,以经济管理为主线的培养目标,其中以中国人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为代表;③依托于高校的综合学科优势,以情报信息为主线的培养目标,强调信息学、情报学等知识,其中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为代表。

虽然不同类型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各有侧重,但是该专业都要求学生同时具备技术与管理两方面的能力。企业信息化人才既不能“欺软怕硬”,又不能充当“技术工人”[3]。

1.2 大数据时代对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影响

大数据作为时下最热的IT术语,已经被各专业领域学者广泛运用与研究,对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工作的人士来说更是不再陌生。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预测,美国2018年对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经理人才需求量大约在150万人,数据分析专家需求量在14~19万[4]。2013年3月,IDC数字宇宙报告《大数据,更大的数字身影,最大增长在远东》中预计2020年数字宇宙规模将达40ZB。以上数据表明,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运转多年的ERP系统长期积累了大量的行业数据,如何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存储和有效利用,如何能够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则是企业当下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最大价值,行业数据的深度应用和分析将是企业管理关注的热点。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各大企业需要更多的人力和技术对大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管理,如何能够顺应社会新技术的发展,调整专业定位,优化课程体系,将引起各大高校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研究热潮。

1.3 面向社会需求的SAP特色人才培养定位

SAP是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的简称。SAP公司成立于1972年,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及协同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全球第三大独立软件供应商[5]。随着社会需求的根本性变化,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也应该与时俱进,及时引入新的培养模式,更新人才培养机制。为了达到新时代下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连接,校企合作、学研结合的模式受到各高校的青睐。在企业信息化领域,SAP和Oracle是两个国际巨头,占领着大部分大型企业信息化的市场。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于2006年与SAP针对ERP市场启动了一项命名为“珠穆朗玛”的战略计划,标志着东软正式吹响全面进军管理软件市场的号角。在此背景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依托多年校企合作的经验和成果,以SAP ERP为主线,以企业信息化行业发展为支撑,以东软特色的“TOPCARES-CDIO[6]”理念为指导,通过校企联合,参照SAP顾问学院的标准化教学体系,通过真实的SAP实训平台确立SAP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为企业培养具备SAP咨询顾问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

2 基于SAP的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2.1 基于SAP的一体化理论课程体系

通过与IBM、埃森哲、上海汉得等长期的校企合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根据企业需求进行系统化调研,将SAP认证引入理论课程体系,将企业案例、企业项目等引入课程内容,充分运用强大的SAP信息化平台构建一体化的理论课程体系;利用丰富的SAP实验室软、硬件环境为教师提供专业的研发平台,从而带领学生进行研发,更好地培养优秀的SAP ERP信息化人才。基于SAP的一体化理论体系如图1所示。

随着后ERP时代的到来,如何对企业长期积累的大量行业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管理,则是现阶段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大数据背景下的专业课程设置势必需要相应调整。在理论课程体系中,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信管专业根据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及时更新SAP课程体系,在大数据环境下引入HANA和BO技术体系。SAP通过开发HANA技术,使得企业信息化可用内存数据库替代以往的硬盘数据库,实现软件性能的大幅度飞跃;SAP又通过收购Business Object(BO),成为商务智能分析这一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在理论课程体系中,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ERP基础课程中融入SAP HANA和BO技术,在信息资源管理课程中融入HANA技术,同时构建SAP BO技术课程、HANA技术基础课程等,从而更好地培养适应企业需求、具有SAP特色的企业信息化人才。

2.2 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提出的TOPCARES-CDIO工程教育理念重点强调学生一体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专业教师和素质教师的共同配合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良好的校内实验环境以及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综合应用等,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专业理解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通过丰富的校外实践基地和大学生创业中心(SOVO)以及业务实践、企业实际工作等,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解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专业工作能力;通过学生的社会活动如企业参观、学生社团、外派实习等,在大学4年期间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个人态度与习惯、团队合作能力、职业素质等;与理论体系相配合,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完美结合,从而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发展与行业需求的企业信息化应用技术人才。一体化能力培养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在实践体系中,专业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针对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目标,精心规划构思、设计、实施、运行项目,使企业项目教学化;结合专业实际情况,将专业项目实践教学体系进行5级项目分解。其中,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提出的5级项目是按项目规模和涉及的能力范围划分,具体如下。

1级项目指包含本专业主要核心课程和能力要求的综合项目。信息专业设置3个一级项目,通过专业导引项目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专业,从而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SAP 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项目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2级项目指基于多个课程、包含一组相关核心课程能力要求的课程群项目。信息专业共设置6个二级项目,通过二级项目的设置让学生理解课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通过课程间的相互关联,指导学生将课程群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将知识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3级项目指单门课程内为促进该门课程能力目标的实现而设的课程项目。专业教师根据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确定该门课程的知识要点和能力要点,从而确定是否应该设置3级项目。例如,在数据库技术课程中设置采购系统数据库设计的项目,通过该项目的设计使学生掌握数据库基础知识,具备小型数据库系统分析设计和应用的基本能力。

4级项目指基于1门课程的2个以上单元(模块)能力要求、为强化课程能力目标而设计的单元组项目。

5级项目指基于1门课程的某1个单元(模块)、为增强能力培养而设计的单元项目。 4级、5级项目可由课程教学小组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培养需要进行设计,并在课程教学大纲中体现有具体实施方案的项目。信息专业根据课程群设置的1级、2级项目见表1。

3 结 语

本文构建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以SAP为基础,以企业信息化领域新技术为平台,以5级项目为支撑,为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和信管类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然而,基于SAP HANA和BO技术的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有丰富的实验资源和优秀的师资队伍,该领域的课程体系建设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这也是笔者后续将要继续探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唐晶磊, 韩宏, 蔡晓妍. SWOT分析视角下信管专业学生就业形势探析[J]. 黑龙江教育, 2013(9): 63-65.

[2] 陈延寿. 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 情报杂志, 2006(8): 140-143.

[3] 杨加猛, 杨红强, 张智光, 等. 多维集成化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重点专业建设思路[J]. 信息系统工程, 2014(6): 130-132.

[4] 刘婷婷, 李长仪, 张立涛.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14(2): 48-50.

[5] 邵方.“珠穆朗玛”: 东软的巅峰梦想[J]. 电子商务, 2006(7): 17-18.

第4篇:企业信息化体系范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信息化企业;企业转型;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开始渐渐的依赖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而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需要通过信息化来实现[1]。国内大部分企业已经实现了企业信息化,然而信息化的发展却遇上了瓶颈[2],面对这一尴尬局面,2008年胡建生提出了“信息化企业”这一概念,其核心为企业基业长青和新价值观。张海涛、靖继鹏(2008)认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测评体系应包括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应用与信息化绩效[3]。本文对企业的信息化转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构建了一套全新的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体系。

1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构建

1.1 指标构建原则

简约性。指标选取综合性、逻辑关联性以及代表性比较强、较全面的反应信息化转型的影响因素是指标选取的重要准则。

可操作性。选取的指标应该比较容易、合理的量化,数据采集比较容易、准确,而且不存在歧义。

可延续性。构建的指标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因为企业类型不同或者随着时间的发展会有所调整,所以构建的指标体系应该在横向和纵向上都有一定的可延续性。

1.2 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以及实践经验,本文将这些影响因素分为信息化转型环境、信息化转型的建设能力、信息化转型的应用能力及信息化转型的支持能力作为一级指标,即准则层[4]。

表1 企业的信息化转型的评价体系

2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在确定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模糊评价计算各层次指标的相对权重。层次分析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层次结构的建立。根据参考相关文献以及实践经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判断矩阵的构造。利用表2,根据每个元素的相互重要性构造判断矩阵。邀请了两组企业信息化领域的资深专家。其中ai表示评价因素,ai∈A(i=1,2,…,m),aij 表示ai相对于aj的相对重要性数值(j=1,2,…,m),其中aij>0;aji=■;aii=1。

表2 判断矩阵中元素的取值

(3)求最大特征根和其特征向量,

ωi=■(1)

计算矩阵 A的最大特征值

ωi=∑■■■(2)

(4)一致性检验,C.I.=■。其检验系数,C.R.=■。R.I.值如表3所示。

表3 R.I.值表

当C.R.越小,说明对各指标权值的可靠性越高。

3 实例分析

为了用实例说明综合评价法的过程,文章选定淄博市Z公司作为评价对象。

(1)建立企业文化评价因素集

T=(T1,T2,T3,T4)

T1=(T11,T12,T13,T14)

T4=(T41,T42,T43,T44,T45,T46)

(2)建立权重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因篇幅有限,只列出结果。

ω=(0.24,0.29,0.21,0.26)

ω1=(0.21,0.37,0.18,0.24)

ω2=(0.17,0.15,0.29,0.21,0.18)

ω3=(0.11,0.3,0.16,0.2,0.09,0.14)

ω4=(0.12,0.15,0.09,0.13,0.22)

(3)综合评价

针对表1的企业的信息化转型的评价体系,确定企业的信息化转型的评价体系的评价集V=(好,较好,一般,较差,差)进行评判。专家根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每个子指标进行打分,并对评价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得到评价数据表,如表4所示。

表4 企业的信息化转型评价数据

注:信息化转型评价数据表中的数字是指相应指标评价等级的专家人数.

利用模糊评价法计算各个指标的评价结果,因篇幅有限,只列出结果。

A1=(0.327,0.319,0.26,0.076,0.018)

A2=(0.493,0.339,0.118,0.05,0)

A3=(0.339,0.275,0.217,0.093,0.016)

A4=(0.118,0.342,0.08,0,0)

A=(0.422,0.322,0.163,0.052,0.008)

通过由德尔菲法得到的分数矩阵F=(90,75,50,35,15)和有层次分析法得到的矩阵A,可以得到Z公司企业的信息化转型评价最终得分为:S=F・A=72.16,Z公司企业的信息化转型工作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4 结论

本文构建的企业的信息化转型的评价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比较强,企业可以借助此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更透彻的了解自身情况,可以在避免失误和浪费的前提下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早日实现信息化企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涛.我国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理,2010(06):122-125.

[2]张天平,蒋景海.中小企业信息化进展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108-111.

第5篇:企业信息化体系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规划;油田

0引言

信息化是企业变革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不断强大的基本条件。由此可见,企业信息化规划研究已经成为企业整体战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规划的实施是企业在当今社会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信息化规划建设,增强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组织协同和知识积累效应,提升业务运营效率,为企业的战略落地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也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随着信息化规划研究和实施的不断深入和扩展、各种业务模块的新增,由此产生的数据来源多头、业务流程变动等问题,对企业的信息化升级完善提出要求,使企业的信息化规划管理面临挑战。

1油田企业信息化规划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前期,是信息化技术应用在企业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时期,信息技术由数据处理(DP)过渡到管理信息系统(MIS),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世界发达国家IT信息技术已成为一些企业中的核心技术,信息化管理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企业战略管理层面。经过多年的发展,信息化的研究取得了众多的成果与阶段性胜利,国外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信息化发展方向及规划模型研究、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研究、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企业信息化实施的评价研究及相关规划方法的研究等方面。相对于国外蓬勃发展的企业信息化研究,我国信息化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企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研究工作也主要基于国外已有的研究理论进行总结提炼出来的。

2油田企业信息化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信息化虽然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国内外都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国内的油田企业更是明显。

2.1对信息化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问题

国内油田企业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普及程度上存在差异化,在客观上对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带来了一定困难。近年来,由于中国石油建立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目标进程的推进,提高整体运营和效率水平的要求,逐步倒逼各单位提高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在转变生产发展方式、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和价值,认识到信息化是缩短与国际石油公司差距的有效途径,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考虑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法。

2.2信息化和业务有效结合的问题

信息化必须与业务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取得最大效益。但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业务与信息部门角度不同,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相同的业务在不同地方、单位,甚至同单位不同业务人员之间的做法和需求是很不一样的。因此要做出全面、准确的业务需求分析,并把它们纳入信息系统建设之中,是很有挑战性的。二是信息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流程再造,必然给已熟悉原来业务流程的业务人员带来知识、技能、甚至岗位的挑战,给信息化造成阻力。三是信息系统建立后,随着业务发展、需求变化,要适时对信息系统进行调整。而信息系统的调整存在着“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调整工作量之大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

2.3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和共享问题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信息化往往是伴随着业务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针对不同需求开发出不同的应用系统,有时一家公司的应用系统数量多达上千个。因为采用的技术和标准不同,这些系统之间要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是困难的。但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既要保护已有的信息资产,也要减少信息方面的重复劳动,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决策的科学性,必须对这些信息系统进行整合、集成。信息系统集成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很大,这是各油田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

2.4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问题

国际石油公司的信息化投入约为年销售收入的1%~1.5%,相比之下,中国石油的信息化投入严重不足。2010年中国石油信息化投入不到年销售收入的0.2%。除了建设投资之外,信息系统还需要投入运行维护费。目前这一做法在油田企业还未广泛实行,导致系统的运维升级无保障,长期下去会影响信息系统的正常使用,甚至引起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

2.5信息安全问题

随着信息系统集中度不断提高,业务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的安全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这个问题在国内外是共性的。但信息技术本身是西方发明的,而且西方仍处于技术水平领先地位,中国石油的信息系统基本都是引进国外的成熟软件,而且很多信息系统是由外国咨询公司帮助建设的,虽然我们在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最近的“棱镜门”事件提醒我们在这方面必须下更大的力气。

3油田企业信息化规划研究发展趋势

中国石油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世界水平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同时提出了建成“信息化中石油”的发展目标,其主要内涵和特征是:集中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对业务的全面覆盖、高度集成;各项业务管理全部实现网上运行并持续优化;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经营管理协同高效、全程受控;劳动生产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资金使用效率大幅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围绕这一目标,中国石油下属各油田企业信息化规划研究中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业务主导、全面覆盖、深度融合”的方针,完善信息化组织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技术实施和应用能力,加快推进以三大标志性工程为重点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全面实施“十二五”信息技术总体规划。

4结语

第6篇:企业信息化体系范文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逐渐普及了计算机应用。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始终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无论是在安全生产还是节能降耗方面,都离不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在市场化发展的浪潮中,电力行业也在不断地改革,力求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生产格局,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上都需要进一步地突破和发展。

1电力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的关系

1.1管理创新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很多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对其本质进行深入的了解,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味地将加强计算机软硬件条件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忽视了企业管理体制这一核心关键点。企业的管理体制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的重点与难点,传统的管理体制在应用的过程中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无形中成为信息化建设中的障碍,严重滞后了信息化发展。要想做好对电力企业管理上的创新,现代管理体制的构建应该成为首要任务。

1.2信息化建设必须服务于企业管理

在电力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离不开对具体事务的决策。在此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化处理系统对相对复杂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也能为科学决策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管理的方向和管理目标,只有目标定位准确,才能避免有效资源的浪费,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1.3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有机结合

在电力企业中,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能动效应。一方面,有序的管理制度可以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化发展;另一方面,完善的信息化建设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将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实时更新,有利于电力企业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不断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2电力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企业信息化认识存在误区

很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对自身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有效的评估,并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为企业信息化是专业部门的任务。企业的信息化发展需要依靠企业员工共同努力、共同发展,才能达到最优化成果,但是很多企业的员工常缺少这方面的认识,表现在工作上主要是对信息化技术不重视、对信息化建设相关的任务不配合或存在抵触心理等,这些问题都将影响到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二是没有了解信息化的真正用途,误认为企业中与信息化相关的工作就是利用高科技媒体网络等解决手工操纵、信息决策等问题,这种想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与局限性。企业信息化应该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及信息资源的利用两发方面内容。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充分配置好这两方面的应用,才能在竞争的浪潮中不断前进。

2.2电力信息前期工作准备不当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程,这对前期的准备工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阶段,很多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时只着眼于当前的经济利益或解决当前的实际困难,而并没有对企业自身发展的环境、趋势和现存的各项问题等进行有效的调查与分析,这将导致企业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关键制约因素无法把握,在之后的发展中只能一味地做无用功,既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也容易错过重要的发展机遇。此外,对于电力企业这种已普遍完成信息化普及与推广的企业来说,已有的信息化系统由于工作年限久,储存信息多,历史数据冗杂等问题,导致这些信息化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很难实现各类信息的有效整合,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的发展。

2.3专业队伍不强

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除了要有先进的信息技术,还需要对于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和处理。然而,由于大多企业存在对数据信息员的工作缺少正确的认识,致使他们在企业中的地位相对较低,长此以往,很多企业员工都尽量避免对这一岗位的选择,从而使这方面的专业化人才少之又少。这种情况下,企业很难获得具有价值的市场信息,更加无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基于管理创新的信息化建设理念

根据我国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管理创新的有效方式,以信息化带动管理创新,以管理创新促进信息化管理。

3.1信息化认识上的创新

电力企业中的信息化不仅包括管理上的信息化,更加体现在电力工程自动化的建设上,只有将两方面整体发展、共同进步,才能使电力行业稳步前行。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自动化的建设受到普遍的重视,因此发展的速度相对较快,但由于企业管理人员在管理方式和手段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管理信息化仍处于滞后状态。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对信息化进行重新定位与认识,将管理信息化与工程自动化进行有效整合,以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带动管理信息化的普及,将信息技术与相关业务相关联,相关管理人员在明确业务的同时,也要明确好管理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发展。

3.2标准体系上的创新

现阶段,很多电力企业由于缺少统一的标准而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由此可见,电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统一的行业标准及技术标准,KKS编码体系及MIS标准接口程序是最常用的一类标准体系,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突破瓶颈,快速发展。此外,电力企业可以选择自行编写的形式解决上述问题,但无论是引入和是编写,都需要结合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条件和设计情况,实现标准体系上的有效创新。

3.3资源利用上的创新

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信息化建设可以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有效统计,对日常工作中所需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保证资源充足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实现对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目前这种资源整合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重新制定新标准,通过对新平台、新系统的构建,将原有的系统进行一定的处理,按照企业现行的管理模式,对现有资源重新进行统筹规划;二是通过局部处理的方式,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部分系统进行有效整合,既包括对管理体系中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也需要对于一些相对落后或不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系统要重新构建;三是利用最新的通用技术搭建平台,这种方式是在原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优化升级,按照原始的数据标准,实现各系统间的信息共享。

4结束语

第7篇:企业信息化体系范文

【关键词】集成管理;企业;信息化

一、企业信息化集成管理概念

(1)集成概念。集成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例如自然界中的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现象,在多种自然因素的协同作用下,产生的各种植物生态群落等都可以看成是集成的结果。武汉理工大学的海峰博士将集成的内涵概括为:集成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成单元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的过程。集成不是对集成要素进行简单叠加,而是按照一定的集成方式和模式对集成要素进行重新构造和组合,其目的在于更大程度的提高集成体的整体功能。(2)集成管理概念。随着系统科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的逐步深化,集成管理已成为管理理论研究的新热点。李宝山教授在国内首次对集成管理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他认为集成管理是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过程,是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比较、选择和优化各种集成要素,以最佳的集成方式将它们有机集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更充分地发挥歌集成要素的优势。(3)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集成管理内涵。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集成管理概念的前提是集成和集成管理,应用的主体是企业信息化过程,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信息化整体效果的最优化。在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实施和应用过程中,将应用集成管理的理念作为贯穿其中的指导性思想,通过服务、技术、组织结构等几个层次的全面集成而达到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目标的改进。

二、集成管理在企业信息化中的重要性

(1)企业信息化发展困境。正如著名的摩尔定律所描述的那样,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的进步不受限制。目前,企业在信息技术上的投资已经超过了在其他方面的投资,因此,信息技术投资的效益转化问题尤其引起关注。信息技术能够转变企业的潜力毫无疑问,但是如何释放这一潜力则是最大的问题和困境。一方面企业竞争的压力促使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带来竞争优势,但另一方面是如何经这些信息化技术转化为良好的经济效益。(2)集成管理的实质。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信息技术本身已经不能成为建设实施中的障碍,而更为重要的是组织与流程的变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信息化的应用服务等方面。因此,在企业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来规划和思考。用集成管理的理念来系统思考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和实施过程。集成管理的实质是使企业以人为核心的知识管理系统和以程序为核心的应用系统整合起来,实现人和应用的有效协调。(3)集成管理的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信息化专家米歇指出信息系统整合与数据管理密不可分,系统整合期的重要特征就是搞好数据组织,或者说信息系统整合的实质就是数据整合或集成。对于米歇的研究,不难看出此前的相关研究仅仅集中于数据处理、组织机构的管理和行为这一侧面,而没有更多的研究各种信息技术的整合集成,忽视了将信息技术作为企业的发展要素而与经营管理相融合的策略。

三、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集成管理体系的构建

(1)信息化导向中的服务集成。以服务集成为导向,要求将用户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求用户更多地参与到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用户的积极参与更是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优化得以实施的前提。以服务集成为导向,可以更多的从用户的角度思考信息化的建设,在信息化的建设中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并能将用户的需求和信息系统的实现进行匹配,同时方便在服务过程中针对用户需求的变更来更改过程管理。(2)信息化基础中的技术集成。企业信息化离不开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支撑,同样,技术层的集成也是整个集成体系的基础。技术集成分为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和智能集成。信息集成为企业信息化集成管理提供了数据和信息共享的平台。过程集成实现了工作流的自动化,为企业业务层次集成中流程的集成提供了实现的手段。在技术层次的集成中,最高的层次是各个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的集成。这样能为服务提供集成的知识、统一的界面,也就是说能为服务层的集成提供源泉和支撑。(3)信息化保障中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集成。在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中,组织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和业务流程的优化是影响到信息化实际成效最关键的因素。对于我国企业而言,一方面可以借助企业信息化工程来推动组织结构的创新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另一方面在信息化过程中,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工作可以采取局部重点突破的方式来实施。

参考文献

[1]海峰.管理集成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第8篇:企业信息化体系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安全问题;电力企业

目前,信息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使得“信息化”已成为各行各业的流行词。在电力企业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仍然存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目的不够明确,管理责任不能落实、管理效果缺乏监督等问题。因此,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势必应从简单应用向管理和分析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一定会存在一些问题。

1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常见问题及原因

1.1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常见问题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和数据资料显示,当前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五个方面:首先,计算机病毒的泛滥,木马程序的不断变种和形式的不断变化;第二,缺乏重要系统备份恢复应用经验;第三,黑客有目的的洪流攻击;第四,缺乏必要信息安全防范管理和技术保障手段;第五,流氓软件和恶意插件对用户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更改。这一系列信息化建设安全问题在电力企业中更为突出,如何强化信息网络安全,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1.2 造成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问题的原因

1.2.1 重应用,轻管理的思想意识根深蒂固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展和实施以来,许多工作人员并没有在思想上转变传统的工作模式,依然只是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作为一项应用型工具,以为就是简单的计算机应用工作,缺乏必备的网络和信息数据安全管理知识。即便有些人了解到信息化建设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如何防范的措施却一知半解。还有大部分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一切从简,密码简单、不开启防火墙、不备份数据文件、对于共享和可见性以及远程操作等关键环节更是随心所欲,造成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危机重重。

1.2.2 专业技术人员储备不足

信息化建设安全的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目前规模较大或者一些大城市的电力企业的专业信息化安全技术人员的配置相对比较完善。但是,一些中小城市或者县级电力企业的电力企业专业信息化建设技术人员的储备却不尽如人意,甚至一些县级电力企业没有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另外,中小城市电力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往往是一人多岗,对于网络安全管理知识具有管理职责,却无法实现专职,做不到全天候的信息安全监控,不能及时发现和应对非法入侵带来的安全事故;加上这些基层技术人员参与外出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无法及时补充新的信息安全管理知识,对于信息系统出现的安全问题技术人员有时候也只能是只能做到表面问题的处理,无法根除实际的安全隐患。

1.2.3 缺乏有效的病毒防治管理

网络病毒是信息化建设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对于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来讲,重点就在于对网络病毒的防治和管理。网络病毒的防治和管理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目前没有任何系统可以对所有病毒都具有防护的功能。而电力企业的基层单位对于病毒的防治大多数也只是安装单一的网络杀毒软件,再无其他的病毒防治预案。管理工作也通常比较简单和疏松,当杀毒软件无法识别或者根除一些病毒或者木马时,相应的技术人员也只是自己通过其他途径寻找解决方案,一旦实在无法解决就要面临重装系统,丢失所有当前数据文件信息的风险;更为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业务系统的崩溃,导致正常的工作难以进行。

1.2.4 移动存储介质的无控制使用

当前网络木马和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已经由传统的网络文件或者应用伪装转变为移动介质存储的入侵和感染。尤其是近年来,移动存储介质的灵巧和易用的特点在电力企业系统的各个部门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大部分的木马和病毒也就借助于移动介质对计算机内部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感染和利用。导致一些先进的“内外网隔离”和“双机双网”病毒防控技术完全失去其实际安全意义。

2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常见问题的对策研究

2.1 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安全管理和考核机制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管理是一项动态的、灵活的工作,不仅仅是引进了新的技术或者新的安全体系就能马上见效的,还要靠平时的管理和监测。技术所能起到的作用就是预防更多的已知的安全隐患;而管理则是灵活的,实施的主体以人为主,可以通过建立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用技术来对人进行约束和管理,真正发挥人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在安全威胁来临之前就发挥防控作用,不给安全威胁发生的机会。同时,还要针对电力企业信息建设安全的特点建立一套涵盖引进标准、风险性评估和技术应用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岗位职责,推行责任制,严格按着相关法律法规的标准结合企业实际的安全等级要求进行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将安全管理融入到信息系统的各个环节当中,实现每个环节的自管、自查和自评,再通过不定期的岗位临检,来考核信息化建设安全的各个环节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提高信息化建设安全的重视程度,强化信息化建设安全意识。

2.2 做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的教育培训工作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工作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创新,一些新的安全隐患和威胁就会随之产生,如何保持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工作的与时俱进,就要从加强信息化建设安全教育培训方面做起,也是安全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这项工作的落实,直接关系到信息化建设中安全策略的被应用和理解程度以及执行后的实际效果。在实际的教育培训中,不单单要相关的信息安全工作主要责任人的参与,还应该尽量做到所有人员的参与和学习。既包括电力安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还要包括前台的营业人员,因为信息化建设安全的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并非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的事情,是关系到整个企业中每一个人的工作。并且,这种教育培训工作要做到持续有效,借鉴和引进领先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技术,全面提高电力企业人员的整体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

2.3 加强移动存储介质的控制和管理

鉴于移动存储介质的广泛应用和其实际应用中的便携性、灵活性,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部门应该根据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有效的移动存储介质使用标准和规范,并进行全员的教育和培训。其内容可以从移动存储设备的插拔使用、读写开关应用、加密设置和定期杀毒要领等基础知识展开。使企业内部的人员熟练掌握移动存储介质的基础知识和安全使用方法,逐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移动存储介质使用习惯。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的具体安全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妥善保管防止遗失;二是专职专用,严禁外借;三是定期杀毒;四是采取“双备份”原则;五是杜绝任何形式的非法外联操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保障工作是一项以管理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工作。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课题,不仅仅涉及应用、技术和管理,还包括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性能以及物理和逻辑方面的计算措施,技术层次上来讲一种技术也只能解决一方面的问题。因此,电力企业信息化安全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灵活的,需要电力企业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工作,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学习和创新。

参考文献:

第9篇:企业信息化体系范文

关键词:现代物流 信息资源 规划

现代物流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求为根本宗旨,并越来越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等发展趋势,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核心。

信息资源规划作为消除“信息孤岛”、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途径,是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

信息资源规划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已经认识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并通过筹资建设信息系统,建立了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企业内外的信息交流,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扩大企业的客户群,提高盈利率。但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较低,由于缺少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物流企业大部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自行建设、自成一体,能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配置资源的企业还不多。特别是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滞后,物流信息分散,导致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信息孤岛”。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进行全面的信息资源规划。

信息资源规划在物流信息化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信息资源规划可以更好地对物流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进一步加速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进程。

信息资源规划的方法

信息资源规划的第一阶段要进行需求分析,包括对功能的需求分析和对数据的需求分析。

功能的需求分析包括定义职能域、定义业务过程和业务活动分析。按信息工程方法论关于信息资源规划要面向全域和主要职能域的原则,由主管领导和业务分析人员对管理的所有领域按照各种业务的逻辑关系,将它们划分为若干职能区域。然后弄清各职能区域中所包含的全部业务过程,最后再将各个业务过程细分为一些业务活动。

数据需求分析是信息资源规划中最重要,工作量最大且比较复杂的分析工作,要求对管理的所有领域需要的信息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它包括用户视图分析、数据元素分析和数据流分析。

系统建模是指在规范化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模型的建立,这是信息资源规划的核心和关键性工作。它包括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系统体系结构模型的建立。基于需求分析和业务流程重组进行系统功能建模,由逻辑子系统、功能模块和程序模块组成,是解决“系统做什么”的问题。系统数据建模就是要解决系统的“信息组织”问题。它是信息资源规划的核心部分,是数据环境重建的根本保障。

数据建模的基本工作包括:首先,识别定义业务主题,按主题将用户视图分组定义为实体大组,提出概念数据模型; 其次,按业务需要进一步分析实体的属性,规范化数据结构产生基本表,提出逻辑数据模型;最后是数据元素规范化,进一步审核基本表的组成。

系统体系结构建模是指系统数据模型和功能模型的关联结构,采用C-U矩阵来表示,它对控制模块开发顺序和解决共享数据库的共建问题有重要的作用。系统体系结构模型分为全域系统体系结构模型和子系统体系结构模型,前者表示整个规划范围所有子系统与主题数据库的关联情况,后者表示一个子系统的所有功能模块与基本表的关联情况。

信息规划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物流信息化建设,搞好信息资源规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信息资源规划应注重整体规划

物流信息资源规划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国家物流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各地物流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的规划和组织下,加强同物流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的结合,才能形成合力,加快发展物流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最重要的是要有宏观规划,每个单位要在上一级的统一规划下,确定自己的信息资源规划。

2. 有效整合物流信息资源

我国要发展现代物流,抓住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必须加强物流信息资源整合,大力推进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网上支付系统和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信息资源规划,重新梳理物流企业的工作流程,采用适合自身需求的物流信息技术,建立优化合理的系统模型,开发相应的信息系统。通过改造或重构建立高档次的数据环境—主题数据库(Subject Data Bases)环境,建立物流信息标准和信息系统模型,推进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3. 物流信息化需要分层次逐步进行

物流信息化是分层次的。第一层是基础信息化。主要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问题,从而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和产生效益。 第二层是涉及流程改造的信息化。企业为了不断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 第三层是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作用的提升,物流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三个层次的应用中,后一阶段往往以前一阶段的基础为起点,即流程改造和过程优化控制要求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基础,而供应链管理又以各企业流程设计和运行优化为基础。

4. 要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信息资源规划中,工作量大,难度高,需要各种人员共同参与。他们不但要熟练地掌握规划工作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而且要具有丰富的物流专业理论知识。所以,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建设组织领导、技术研发和使用管理队伍,是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要突出育人、选人和用人三个环节,以物流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为重点,结合日常工作和物流信息化建设项目,着力培养一批通晓物流业务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游战清、李苏剑,企业信息化理论与案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陈建凯,浅析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J]。企业经济,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