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推广普通话资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
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是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今年9月11日至17日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法制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我们将根据县文明办推普工作精神,围绕本届宣传周的主题: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结合我校实际切实开展推普周活动。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口号:讲好普通话 写好规范字
四、活动内容: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推普活动。
组长:刘赛芬
副组长:尹寄兵 肖红英 田佑良 彭雅娣 谢超英 刘世平 周继征
组员:各班班主任。
(二)营造推普氛围,提高推普意识
在推普周期间,充分发挥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的宣传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推普氛围。学校悬挂推普周宣传主题横幅,更新推普固定专栏,第二周星期一在全校升旗仪式上做关于推普周宣传的专题国旗下讲话,做好推普周宣传和动员。
(三)开展推普活动,提高推普实效
1.进行国旗下讲话:利用升旗仪式,由学生会代表宣读《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员工发出“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倡议,进行全校总动员,向全校师生宣传推普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号召大家以身作责,积极行动起来。开展相关知识问答活动。
2.开展一年级新生普通话培训:由一年级各班语文老师在班级内对学生进行校园常用普通话培训,如问候语、文明用语等,形式为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学生互动、师生表演。激发孩子说普通话的兴趣,也教给孩子常用的普通话。
3.举行童谣诵读会。
在推普周期间,结合县教育局提出的“童谣传唱”活动,分班举行童谣传唱活动。
4.开展“大手拉小手,同讲普通话”。
推普优秀班。,在全校一至六年级学生和全体教师中开展普通话进班级活动。每个学生与老师共同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体会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义。评选优秀推普班级。
5.“板报、主题班会”齐亮相
全校每班办一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板报或以推普小报的形式开展推普宣传活动。二—六年级举行一次“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为主题的班会。
五、活动要求
1、各班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并整理相关资料(照片+文档),上交少先队彭老师以便存档。
2 、附推广标语。
1.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3.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
4.尊重语言文字发展规律,注重主体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5.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方针是:大力推广,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6.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7.大力推广普通话,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8.加强语言文化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9.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10.推广普及普通话,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11.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现代人,扬爱国情
12.爱国,首先要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13.沟通——从普通话开始
14.普通话,通天下
15.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
16.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17.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
18.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19.端端正正写字,规规矩矩做人
20.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
21.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
22.新闻媒体要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榜样
23.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24.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25.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文明语温暖男女老少心
26.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27.心相印,语相通,共奔小康乐融融
28.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29.诵读经典,传承文明
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精神,深入宣传,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教育教学和各项活动中,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师生语言文字意识,提升尚德文化品位。
工作目标:
语文教师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非语文教师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水平,学生达合格水平。
具体措施:
(一)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
国家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表明了推普工作已走上了法制轨道。广大师生要认真学习“国家语言文字法”,认识到用 普通话交流、规范文字书写,有利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教育的普及、科技的腾飞。因此,学校要把普及普通话纳入日常工作,纳入 专业技能训练,纳入学校常规管理,纳入学校文化建设。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二)建立领导机构,健全规章制度
为使推普工作扎实开展,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明确责任,严格管理,把推普工作落到实处。
1、成立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语言文字工作检查督导小组,成立以语文教师为骨干的培训、测试小组。
2、制定计划,健全制度。每学期召开1—2次推普工作会议,制定计划,建立健全与推普有关的制度,研究推广办法,做到措施得力,责任到人。由教务处负责印制发放推普资料及自测试题,语文教师协助批阅,统计自测情况。
(三)加强校园文化硬件建设
1、设置警示性标牌和条幅
警 示性标牌和条幅随处可见。(1)校门设置“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汉字”等宣传警示性标牌。(2)校园醒目位置书写固定性标语。(3)教师办公室、教室 醒目处张贴“讲普通话,写规范字”警示语。(4)教学楼、宿舍楼等处设置具有感召力的标语。(5)制作“用普通话交流,沟通世界文明”、“普通话是校园语 言”等条幅,在校园醒目处悬挂。
2、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班级推普员作用
(1)第八个推普周各班推普员组织出一期壁报。
(2)红领巾广播站定期进行“推广普通话专题节目”的宣传,也做好普通话的示范工作。
(3)橱窗内张贴推普宣传图画资料。
3、开展推普专项活动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评比颁奖,将活动内容留底入档。如:(1)“规范汉字,学生抽测比赛”(2)“推普软笔书法比赛”(3)“请讲普通话演讲比赛”等。
(四)重视校园普通话软件建设
1、 推广普通话从教师抓起。我校坚持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坚持“推普”与教师基本功训练相结合。学校要求未达标的教师,要积极培训,争取尽快达标。教 师应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上课时必须使用普通话,改正方言音;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语文教师兼有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责任。
2、在学生中确立“说好普通话走遍全天下”的语言意识。学校要求每位学生用普通话交流,用规范字写作业;克服方言土语,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3、坚持“国旗下讲话”制度。抓住升旗仪式契机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语言,讲好普通话的情感。
4、德育处要把推普工作纳入文明班建设评比中,制定出量化考核标准,语言面貌差德班级、个人不能评为先进班集体和文明学生。
5、规范教案书写。尤其对新踏入教学岗位的教师,要规范教案的格式,规范书写内容,规范板书,规范作业批语。对问题较大的教师,由师资管理处责成整改。
一、指导思想
本届推普周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营造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语言生活为目标,全面、深入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法规政策,积极引导师生树立科学的语言观。促进推广普通话在全社会的推广普及进程,为构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主题
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
四、活动内容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推普活动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营造推普氛围,提高推普意识
在推普周期间,利用校园广播向全校师生发出推普周活动倡议,介绍推广普通话和使用规范字的意义;星期一在全校升旗仪式上做关于推普周宣传的专题国旗下讲话,做好推普周宣传和动员,努力营造良好的推普氛围。
(三)开展推普活动,提高推普实效
1、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向家长宣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2、开展二年级学生普通话培训。由二年级各班语文老师在班级内对学生进行校园常用普通话培训,如问候语、文明用语等,形式为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学生互动、师生表演。激发孩子说普通话的兴趣。
3、举行经典诗文诵读会。在推普周期间,结合活动要求,各班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评选出阅读之星。
4、开展啄木鸟在行动活动。成立啄木鸟小队,让学生在校园、社区、街头查找错别字。
5、举行一次全校学生写规范字的写字比赛,每班评比书写最漂亮的写字作品并且以板报的形式进行展示。
6、举行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手抄报设计比赛,学校进行专项评比,以推普小报的形式开展推普宣传活动。
五、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注重活动实效
各年级要加强对推普周工作的组织协调,认真策划、精心组织、稳妥实施推普周的各项活动,各年级在开展活动时,要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同时注意安全,严防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二)抓好落实,搞好活动总结
个人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一、提高思想认识,保证目标顺利实施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工具地位越来越重,因此,要求我们教师认真学习。在工作中不断规范语言、文字、让普通话成为教师职业语言,让普通话在幼儿园得以顺利实施。
二、积极探索、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1、教师作为教育群体中的一员,其教育的对象是3—6岁的幼儿。幼儿对老师的接触最多,善于模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是任何力量所不能比拟。因此,我们要面向全体幼儿,推广普通话、从小抓起。如:与幼儿交谈使用规范的普通话,每天安排十分钟“说说我做的事”,不但让幼儿接受教育,而且提高语言表达。
2、说好普通话,首先要多模仿、多听、多说、扎实的掌握普通话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做到多读、多记、为了使我国普通话水平得以提高,要求教师:
(一)、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情况,有目的的制定出本班的推普计划。
(二)、多朗诵书面材料、普通话读本、提高普通话水平。
(三)、举行“做个文明人,规范汉字”等活动,提高教师推广普通话的积极性。
三、做好宣传工作,为幼儿创设良好环境
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幼儿教育必须家、园、社区三方面配合,同向、同步形成合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推广工作不能局限在幼儿园,要让家长参与到当中,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向家长宣传有关普通话的知识、与家长联系、交谈时都要使用普通话,让家长了解到普通话的重要性,创设良好环境配合教师的推广工作。
总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坚持不懈讲普通话工作做好,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基础。
个人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宣传落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创建规范、健康的幼儿园语言文字环境,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切实提高全园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使普通话、规范汉字真正成为教学工具、交际工具、校园工具。
二、工作目标:
1、学习、宣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加大语言文字宣传力度,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关心,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良好校园氛围,树立幼儿园的形象,展示幼儿园特有的风采。
2、进一步规范推普工作,要求园内外各项活动说普通话,用规范字,并做好资料积累。
3、营造良好的幼儿园育人环境,让幼儿在各项活动中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幼儿园文化品位,推进全园用语用字的规范化。
三.工作内容:
(一)进一步完善推普体制
1、在园领导的指导下,调整以园为单位的推普小组,健全语言文字辅导队伍和推普员队伍的建设,有序实施推普计划。并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素质教育、幼儿园常规管理,与幼儿园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建立相关用语用字的规章制度,做好文字材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从而督促并提高用语用字的规范水平。
2、加强日常的检查,做到语言文字工作经常化。行政值班人员对教师、幼儿每天普通话的交流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对幼儿园的用字情况进行检查,包括家园宣传栏、教师的案头资料等。
(二)加大推普宣传力度
1、积极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学习,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
2、在幼儿园内张贴语言文字宣传标语,借助每班的图书阅读区使语言文字工作落到实处。
3、由教师、幼儿向家长、社区延伸、辐射,营造推普宣传氛围,深入、广泛开展语言文字宣传。
个人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配合幼儿园推普工作,积极广泛开展语言文字宣传活动和竞赛活动,努力提高中班级教师与幼儿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特制定以下推普计划。
二、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各班语言文字规范化。
配合健全语言文字辅导队伍的建设,定期召开推普工作例会,有序实施推普计划。
(二)加大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力度。
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布置和语言文字宣传标语的张贴,每班开辟推普角,使语言文字宣传落到实处,并由教师、幼儿向家长、社区延伸、辐射,深入、广泛开展语言文字宣传。
(三)培训好语言文字工作者队伍,促进校园文字净化工作。
通过语言文字推普员向教师们进行定期的培训、比赛等活动,使教师们在语言文字工作的落实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同时要求教师必须使用规范字、说标准的普通话。
(四)抓好常规推普工作。
规范运用语言文字,贵在平时落到实处,抓好幼儿园的常规推普工作。因而要注重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生活、学习、运动、游戏等环节的教育主渠道以及对教师、幼儿使用普通话的督岗检查,从而达到抓常规促实效。
(五)推进校园文字教科研工作,建立激励机制。
大力开展我园语言文字科研工作,加大语言文字与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校园文化建设、家庭教育等领域的研究力度,从而推动语言文字工作向纵深发展。同时教研组相互监督,提醒激励教师、幼儿、家长踊跃投入到此项工作中去。
(六)语言文字工作和信息工作结合,相辅相成。
本学期将把语言文字工作和信息工作相结合,让它们相辅相成,发挥更大的作用,把其他幼儿园的各项活动用绚丽的文采和图片展现出来。走进社区,为我们幼儿园做宣传,提高信息的作用。
三、具体安排
二、三月份:
1、制定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2、进一步提高教职工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的意识。
四月份:
1、幼儿“诗歌朗诵”比赛。
2、教职工从不同途径自学各类有关规范字的资料。
五月份:
1、各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经验交流。
2、教师“规范字测试(1)”活动。
六月份:
1、“六一”庆祝活动,促进家园共育,提高家长普通话规范。
关键词:西双版纳 普通话 调查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地处云南的最南端,北面与思茅地区接壤,东、西、南三面与老挝、缅甸相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沿边民族地区。该地区是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自治州,辖区有一市二县,即景洪市、勐海县和勐腊县,总人口约为114万。版纳地区聚居着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等12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州人口的75%,其中傣族占总人口的34%,其他民族占41%。各民族均使用自己的传统语言,除傣族外,其他少数民族没有传统文字。
为了解版纳地区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状,本次调查地点选取了景洪市、勐海县和勐腊县,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兼以访谈、观察为辅的调查方式,对该地区居民普通话相关学习、使用情况,接受、认识程度及汉字使用情况等多方面内容做出有效的文字记录与数据统计。共发放调查问卷210份,其中景洪市80份,勐腊县80份,勐海县5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有效问卷占问卷总数的95%。问卷调查范围包括景洪市的勐罕镇、嘎洒镇,勐腊县的勐满镇、关累镇,勐海县的勐海镇。问卷调查涉及人员有村民、学生、乡镇从业人员、教师、个体经营者等,并对部分人员进行了访谈。此调查涉及到的民族有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彝族、回族、汉族。
一、西双版纳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状调查
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为“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中国社会科学院苏金智教授认为,“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一般要包括以下内容:1.背景信息;2.母语问题;3.能力问题;4.使用问题;5.语言态度。”①本课题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调查,考察版纳地区不同背景人群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实际情况,并综合分析版纳地区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状。
(一)调查对象情况统计
1.调查对象的性别构成。男性105人,占52%;女性95人,占48%。男性的比例略高于女性。
2.调查对象的年龄构成。35岁以下100人,占50%;36~45岁64人,占32%;46岁~60岁27人,占14%;61岁以上9人,占4%。调查对象年龄以35岁以下的人群为主体,其次是36~45岁的人群,61岁以上最少。
3.调查对象的学历构成。初中或初中以下有104人,占52%;高中或中专68人,占34%;大专18人,占9%;本科及以上者仅有10人,占5%。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涵盖了从初中以下到本科及以上的各个学历层次。
4.调查对象的职业构成。村民69人,占34%;学生42人,占21%;乡镇从业人员25人,占12%;教师4人,占2%;个体经营者14人,占7%;其它46人,占24%。调查对象的职业既包括教师、学生、乡镇从业人员,也包括了村民、个体经营者,以及从事其他工作的人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调查问卷情况分析
根据苏金智教授对“语言文字使用情况”概念的界定,本次调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主要内容包括:1.普通话作为母语的情况;2.普通话在不同场合使用的情况;3.普通话能力情况;4.普通话学习情况;5.对普通话的态度;6.汉字使用情况;7.对汉字使用的态度。
1.普通话作为母语的情况
母语是一个人从小习得的语言,也称第一语言。父母或抚养人的语言对小孩母语的习得非常关键。针对母语问题,我们选取了“上小学前您最先学会的是哪种话?”这一提问。版纳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多数人的母语并非普通话。具体情况如下:
表1:调查对象上小学前最先会说的语言
语言 人数 百分比
普通话 24 12.0
本民族语言 111 55.5
汉语方言 65 32.5
数据显示,55.5%的人上小学前最先会说的是本民族语言,32.5%的人上小学前最先会说的是汉语方言,12%的人上小学前最先会说的是普通话。可以看出,大部分人的母语是本民族语言,也有部分被调查者最先学会的是方言或普通话。这是由该地区的不同民族居住在一起相互交往或通婚,以及教育的普及和国家推行普通话所致。
2.普通话在不同场合的使用情况
普通话在不同场合的使用情况,主要分为非正式场合和正式场合。调查结果如下:
表2:调查对象在家中、本地集贸市场等非正式场合习惯使用的语言
语言 人数 百分比
普通话 27 13.5
本民族语言 63 31.5
汉语方言 105 52.5
表3:调查对象在医院、政府机关等正式场合办事最主要的交际语言
语言 人数 百分比
普通话 81 40.5
本民族语言 17 8.5
汉语方言 102 51.0
从以上数据看,在非正式场合,使用普通话的比例较低,有27人,只占13.5%;使用汉语方言的比例最高,有105人,占52.5%;使用本民族语言的63人,达31.5%。在医院、政府部门等正式场合,使用普通话的人达到81人,占40.5%。对比结果表明:使用普通话的比例随着使用场合的非正式程度而递减,随着使用场合的正式程度而递增。
3.普通话能力情况
普通话能力情况,就是指人们使用普通话的水平已达到的程度。具体情况如下:
表4:调查对象的普通话水平
普通话水平 人数 百分比
能流利准确地使用 60 30.0
能熟练使用但口音较重 58 29.0
基本能交谈但不太熟练 54 27.0
能听懂一些但不会说 25 12.5
听不懂也不会说 3 1.5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只有3人听不懂也不会说普通话,占被调查人数的1.5%;86%的人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约59%的人认为自己能够熟练使用普通话,但其中29%的人觉得口音较重,认为能流利准确地使用普通话的人数比例只有30%;基本能用普通话交流,但不太熟练的占27%;12.5%的人能听懂一些普通话但不会说。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人能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但他们的普通话都不太标准,普通话水平有待提高。
4.普通话学习情况
普通话学习情况包括:您学说普通话的最主要途径,您学说普通话遇到的最主要问题,您学习普通话的目的,您希望学习普通话后达到的程度,您最为熟练的语言以及与本民族人说普通话的感受。具体如下:
表5:调查对象认为学说普通话的最主要途径
学说普通话的主要途径 人数 百分比
学校学习 98 49.0
培训班学习 9 4.5
看电视听广播 25 12.5
家里人的影响 4 2.0
社会交往 63 31.5
调查数据显示,学习普通话49%的人通过学校;4.5%的人通过培训班;12.5%的人通过看电视听广播;还有31.5%的人通过社会交住;只有2%的人是受家里人的影响。可以看出,学校仍是推广普通话的主要阵地,社会交往也是人们学习普通话的重要途径。
表6:调查对象认为学说普通话遇到的最主要问题
学说普通话遇到的主要问题 人数 百分比
周围的人都不说 83 41.5
受汉语方言影响,难改口音 51 25.5
受本民族语言影响,难改口音 62 31.0
怕别人笑话 4 2.0
数据显示,学习普通话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周围的人都不说,约占41.5%;31%的人认为是受本民族语言的影响;25.5%的人是受汉语方言的影响;还有2%的人怕被别人笑话。可以看出,受口音影响是普通话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没有形成说普通话的环境,则成为推广普通话的主要障碍。
表7:调查对象认为学习普通话的目的
学习普通话的目的 人数 百分比
为了更多地与人交往 95 47.5
工作、业务上的需要 50 25.0
为了找更好的工作 12 6.0
进一步学习的要求 30 15.0
个人兴趣 12 6.0
数据显示,对于学习普通话的目的,约47.5%的人是为了更多地与他人交往;25%的人是工作或业务上的需要;15%的人是为了进一步学习的要求;为了找个好工作或个人兴趣的均只占6%。这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对普通话的需求也就越来越迫切,学习普通话的意识和主动性也有所增强。
表8:调查对象希望学习普通话以后达到的水平
希望自己达到的程度 人数 百分比
能流利并准确地使用 76 38.0
能熟练地使用 45 22.5
能满足与人交往 62 31.0
没什么要求 17 8.5
数据显示,学习普通话希望达到的程度,约38%的人希望能流利并准确地使用;22.5%的人希望能熟练使用;约31%的人希望只是能满足与人交往的需要;只有8.5%的人没什么要求。这说明大部分人学习普通话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人们对普通话的认同感和期望值在逐步增强。但通过访谈,人们的期望值和实际讲普通话的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表9:调查对象运用最为熟练的语言
您运用最为熟练的语言 人数 百分比
普通话 14 7.0
本民族语言 96 48.0
汉语方言 90 45.0
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中运用最为熟练的语言是本民族语言,占48%;其次是汉语方言,占45%;只有7%的人选择了普通话。可见,本民族语言或汉语方言仍然是人们最为熟悉的语言,这与他们在民族地区长期生活密切相关。
表10:调查对象与本民族人说普通话的适应程度
与本民族人说普通话,您会觉得 人数 百分比
很自然 46 23.0
不太自然 92 46.0
不自然 62 31.0
数据显示,调查对象在与本民族人说普通话时,很自然的占23%;不太自然的占46%;不自然的占31%。这说明在与本民族人交往时,喜欢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进行交流,心理上还没有完全认同普通话作为主要交流语言。
5.对普通话的态度
对普通话的态度包括:您认为所在地区有无必要推广普通话,普通话在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您认为当地媒体语言的选择,您希望当地中小学的主要教学语言,以及您认为普通话是否会取代本民族语言等5个方面。
表11:调查对象对居住地区推广普通话所持的态度
所在的居住地区是否有必要推广普通话 人数 百分比
有必要 149 74.5
没有必要 51 25.5
调查人群中,74.5%的人认为在所居住地区有必要推广普通话;25.5%的人则认为没必要推广普通话。可见,有少部分人对推广普通话持否定态度,没有意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
表12:调查对象认为普通话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普通话在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人数 百分比
很大 73 36.5
一般 91 45.5
很小 30 15.0
没用 6 3.0
调查数据显示,认为普通话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大的比例占36.5%;认为普通话所起作用一般的占45.5%;15%的人认为很小;还有3%的人认为普通话没用。这可能和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系,有些人由于工作或业务的需要,与人打交道时用普通话更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表13:调查对象对当地广播、电视等媒体语言的态度
对当地广播、电视等媒体语言的态度 人数 百分比
赞成使用普通话 145 72.5
赞成使用汉语方言 22 11.0
赞成使用本民族语言 33 16.5
调查数据显示,72.5%的人赞成当地广播、电视等媒体使用普通话;11%的人赞成使用汉语方言;16.5%的人赞成使用本民族语言。这说明大部分人支持大众媒体上使用普通话,媒体对推广普通话有重要作用。
表14:调查对象希望当地中小学主要使用的教学语言
希望当地中小学的教学语言选择 人数 百分比
普通话 151 75.5
汉语方言 7 3.5
本民族语言 12 6.0
普通话和汉语方言的双语教学语言 29 14.5
数据显示,希望当地中小学的教学语言主要使用普通话的占75.5%;使用汉语方言的占3.5%;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占6%;赞成使用普通话和汉语方言的双语教学占14.5%。这说明人们普遍认同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普通话在教学领域的主体地位已得到大多数人的普遍认可和尊重。
表15:调查对象认为普通话是否会取代本民族语言的情况
普通话是否会取代本民族语言 人数 百分比
会 36 18.0
不会 125 62.5
不确定 39 19.5
数据显示,18%的人认为普通话会取代本民族语言;62.5%的人认为普通话不会取代本民族语言;19.5%的人对于这一说法不确定。不难看出,大部分人认为本民族语言非常重要,坚信不会被普通话取代。从访谈了解到,有一部分人担心本民族语言或方言会随着普通话的普及逐渐消失。
6.规范汉字使用情况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包括的另一方面内容是规范汉字。通过调查,重在了解人们使用规范汉字的情况和对汉字所持的态度。
表16:调查对象是否看得懂汉字
是否看得懂汉字 人数 百分比
完全看不懂 19 9.5
能看得懂简单的汉字 67 33.5
能看得懂报刊杂志 114 57.0
数据显示,对于调查对象能否看得懂汉字这一问题,只有9.5%的人完全看不懂;33.5%的人能看得懂简单的汉字;57%的人能看得懂报刊杂志。这说明大部分人对汉字是比较熟悉的,随着普通话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学习汉字,了解汉字。
表17:调查对象是否会写汉字
是否会写汉字 人数 百分比
会 155 77.5
只会一些 39 19.5
完全不会 5 2.5
数据显示,77.5%人会写汉字;只会写一些汉字的占19.5%;完全不会写的只占2.5%。这说明在普通话普及的同时,人们对汉字也逐步接受,大部分人已学会了读写汉字。
表18:调查对象最熟悉的文字
最熟悉的文字 人数 百分比
汉字 171 85.5
本民族文字 25 12.5
英文 3 1.5
数据显示,最为熟悉的文字中,约85.5%的人选的是汉字;12.5%的人选的是本民族文字;只有1.5%的人选的是英文。这说明绝大部分人对汉字已经很熟悉,汉字已逐步成为当地的通用文字。
7.对汉字使用的态度
表19:调查对象对当地广告、招牌、标语等选用的文字所持的态度
对当地广告、招牌、标语等,您 人数 百分比
赞成使用本民族文字、也赞成使用汉字 106 53.0
赞成使用汉字 68 34.0
赞成使用本民族文字 9 4.5
无所谓 17 8.5
数据显示,对当地广告、招牌、标语等,53%的赞成使用本民族文字、汉字两种文字;34%的赞成使用汉字;4.5%的赞成使用本民族文字;8.5%的人认为无所谓。这说明大部分人在学习汉字的同时,仍希望保留本民族文字。
表20:调查对象是否知道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是否知道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人数 百分比
知道并有所了解 39 19.5
知道但不清楚有关内容 71 35.5
不知道 89 44.5
调查数据显示,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道并有所了解的只占19.5%;知道但不清楚有关内容的占35.5%;不知道的占44.5%。这说明应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力度。
二、调查的主要结论及相关建议
本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情况调查数据反映了西双版纳地区推广和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状。通过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并掌握版纳地区推广普通话及规范汉字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本地区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出建议,为有关语言文字部门制定政策和研究机构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版纳地区普通话基本普及,但普通话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调查数据显示,能够使用普通话交流的人达到86%,听不懂也不会说普通话的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5%,能流利准确使用者只占30%。这说明普通话在版纳地区已经基本普及,但普通话水平还有待提高。在访谈中发现,由于受到方言或民族语言的影响,有些人普通话说得较为生硬,带有浓重的母语口音,致使普通话发音不标准。这也反映出版纳地区在普通话基本普及时,工作重点将是提高人们的普通话水平,进一步加强普通话推广应用。
(二)人们学习普通话的愿望比较强烈,但学习途径有待拓宽
调查分析显示,74.5%的人认为所在居住地区有必要推广普通话,这说明推广普通话已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大家有学说普通话的需求,但学习普通话的途径主要是学校学习和社会交往,分别占49%和31.5%。学校学习固然是普及和推广普通话的主要阵地,但对于离开学校走入社会的人来说,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学说普通话,可能会产生放弃学习普通话的想法。因此,版纳地区的推普工作应加大力度,在拓宽学习普通话途径上找方法,使学习形式灵活多样。
(三)普通话的使用环境已有改善,但使用普通话的自觉性偏低
普通话的使用与语言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调查显示,在非正式场合,使用普通话的比例较低,只占13.5%;在正式场合,使用普通话的人占40.5%。在正式场合说普通话的人数明显高于非正式场合,多数人已逐渐认同普通话是公共场合的交际语言,使用普通话的环境明显改善。但在非正式场合使用方言的比例高达52.5%,这说明汉语方言仍然具有较高的地位。从访谈中了解到,有部分人担心本民族语言或方言会随着普通话的普及逐渐消失,18%的人认为普通话会取代本民族语言;有19.5%的人对于这一说法不确定。对于人们的各种担心或误会,可通过宣传国家的有关政策来及时消除。
(四)人们对汉字有较强的认同感,但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了解不多
由于普通话的推广,人们越来越多地学习和规范使用汉字。调查数据显示,只有9.5%的人完全看不懂汉字;2.5%的人完全不会写汉字;约85.5.%的人最熟悉的文字是汉字。可以看出,大部分人都对汉字有强烈的认同感,掌握和使用规范汉字的人数已占据大部分。但是,对于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了解的人并不多,不知道的人群占了44.5%。这表明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大力宣传和贯彻这部文字法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充分发挥当地教育机构的作用,努力提高人们的普通话水平。西双版纳地区方言众多,语音、语法纷繁复杂,给普通话学习者带来一定的难度。教育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开展调查与整理方言资料的工作,总结出当地方言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结合当地人们学习普通话过程中存在的发音特点及困难,有针对性地指导普通话学习者克服方音障碍,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加强普通话师资力量的建设,定期开展普通话师资培训或研讨交流活动。
第二,拓宽当地人学习普通话的途径。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核心阵地,可以每年举办几期普通话培训班,动员普通话学习者积极参加培训。也可以招募一些普通话较为标准的大学生,利用假期到民族地区教授普通话。看电视和收听广播已成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也可以在当地电台或电视台开设普通话专栏,调动人们学说普通话的积极性。
第三,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及时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加强对语言文字立法及相关知识的宣传,增强人们的语言法制意识,形成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氛围,使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作用得到增强。版纳地区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应大力加强公共场合使用规范汉字的有效管理,尤其是地名路标、站台名称、宣传栏、广告牌等面向公众的示意性文字,必须规范使用汉字。
第四,正确处理普通话和民族语言及方言的关系。要尊重民族语言或方言使用者的语言感情,及时消除人们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国家推广普通话并非禁止民族语言和方言的使用,也不是要求在任何场合都使用普通话,更不是要消灭民族语言和方言,而是要在此基础上让人们学会普通话,以便相互交流与学习。普通话和民族语言是互相平等、共同发展的关系。
(本文系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沿边民族地区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调查研究――以版纳、普洱、临沧为例”[项目编号:YB2013075]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苏金智.国内外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概述[J].语言文字应用,
1999,(4).
参考文献:
[1]骆小所.文化与语言:云南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语言文化比较
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
[2]李宇明.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J].语言文字应用,2012,
(2).
[3]黄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述要[J].民族翻译,
为了配合国家教育的改革,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我们学校制定了2009年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精神,深入宣传、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教育教学和各项活动中,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师生语言文字意识,提升尚德文化品位。
二、工作目标:
以争创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活动为契机,积极宣传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扎实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带动工作。学校力求通过开展语言文字示范校创建活动,强化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向全社会推广辐射,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三、主要工作安排:
1、学校根据区教育局要求开展推广普通话系列活动。
(1)每班设“每日一拼”专栏(黑板报)。
(2)作一次国旗下讲话,号召全校师生以推广普通话周为契机,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
(3)推进学生“迎世博,学双语”活动。
(4)开设“少儿口语交际”课程。
(5)征集推广普通话周宣传口号。
(6)成立啄木鸟小队,对乡镇街道进行整治,创建奉贤区语言文字规范化合格街区。
(7)组织一次读报比赛,一、二年级学生开展读报比赛。
2、继续营造校园推普环境,加大语言文字宣传力度。
继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全校师生进一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落实国家对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更好地发挥学校在促进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和巩固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并运用以下多种媒介进行语言文字的宣传:
校园广播:小喇叭广播站不定期地设立推普专栏,介绍推普知识;主持人必须使用正确流利的普通话,充分发挥学校广播台的宣传示范作用。
校园:学校在校门口醒目位置设置推普工作的标语牌,主干道、教学楼、食堂等地方设置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永久性标语牌。学校的校门口配备黑板用于学校的“每日一拼”,每班统一在黑板的左上角书写“每日一拼”内容,便于学生每天认读。
校园网:开设我校语言文字专题网站,加强内容的建设和创新,并且不断增加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供全校师生浏览、阅读,实现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指导和应用研究的网络化。
走廊:宣传栏、学习园地等及时更新内容,并且做到文字规范、字迹端正,图文并茂,充分发挥辐射作用,使其成为向师生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的平台。
教室:各班的推普员负责班级的语言文字工作。教室里坚持“每日一拼”的读写,每期黑板报都辟有“拼音角”。充分利用早读、午读时间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活动。监督小组的同学带领同学们进行课内外诗文朗读活动,并随时检查各班规范用字情况。
3、精心组织第十二届“推普周”活动。
今年九月份第三周是第十二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我校将以此为契机,在市语委的统一部署下,围绕争创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目标,从学校实际出发,认真筹划,精心组织,开展具有我校特色的各类活动,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我爱祖国语言美”等师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扎实开展第十二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以此进一步推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开展。
4、要提高教师工作要求,做到说写规范化。
5、开展学校推普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学校将于10月份开展学校推普形象大使评选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师生普通话运用意识。先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推选1名普通话运用好,标准的学生参加学校推普形象大使的评选。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投票,评选出学校的推普形象大使2名。将这2名学生的推普照片写真张贴在校园内。
6、少先队大队部每月进行一次黑板报评比,要求美观大方,写规范汉字。
7、开展学校推广普通话示范班级活动。学校鼓励每一个班级积极推广普通话。通过争创推普先进班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普通话运用意识。养成良好的普通话运用习惯。凡是被评为普通话示范班级的在班级管理中加3分。此项活动在11月份开展。
8、充分利用午读时间,开展《三字经》、《弟子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颂读活动,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记忆,学习使用普通话。
(1)说普通话。各教师都要根据学校常规教学规范要求,上课时,坚持用标准的普通话上课;课间,不管是与学生,与家长,还是与教师谈话,一律说普通话,并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2)用规范字。各教师不管是备课、上课板书、批改作业,还是记载其他资料,要自觉做到并强化自己书写规范化,譬如板书字迹端正;评语力求不写错别字、异体字,不写病句;备课等资料记载版面清洁、美观,讲究语法修辞逻辑等。
9、抓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讲普通话水平,普通话等级考试未达标的老师要与语音面貌较好的老师结对子,抓紧学习,把它作为平时业务学习的一项内容来执行。
四、 具体措施:
1、结合推普周,精心组织活动。共2页,当前第1页1
结合每年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学校将精心规划、科学组织,开展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组织教师开展朗诵比赛、三笔字比赛、书画展览、教学技能比赛等,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硬笔书法比赛、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等。同时设立广播站,作为宣传语言文字的窗口,广播员、主持人都要经过竞选上岗,力争以最规范的语言、最优美的语音呈现给全校师生。并且开设专栏,定期展览师生书法作品,张贴学生获奖作文。此外创办班级黑板报,每月出一期,纳入班级量化评比,把语言文字作为重要评比内容。这些活动的举办和平台的搭建将会给师生充分展示个人才华的空间,有力地促进我校推广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2、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责任意识。
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示范校创建活动,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校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将定期举行会议,研究、部署和指导工作,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到整个素质教育工作之中,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各学期工作计划和总结中,纳入学生培养目标、基本功训练并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格局和工作模式。工作小组职责明确,责任到人,能密切配合专职人员扎实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3、完善制度建设,坚持依法推进。
我校将从实际出发,制定并完善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各项制度,如建立语言文字工作制度、语言文字工作表彰制度、校园用语用字监督检测及督促整改制度等,将普通话和规范字使用能力作为教师聘用、业务考核、职务晋级、评优评先的基本条件,作为教师业务学习、职后培训、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基本内容,作为学生行为规范和评优评先的基本要求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实施,将进一步强化教职工和学生用语用字的规范化意识,促成学校自上而下、从教师到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局面的形成,使校园语言文字环境逐步得到净化。
4、结合常规管理,注重讲求实效。
一是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综合管理,以文明学校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办学层次提升、为学质量提高为契机,大力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不断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二是将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纳入师资管队伍理,学校领导班子带头使用普通话,开会、报告、办公等一律使用普通话,并接受师生监督。三是将教学用字用语规范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学校实行一票否决制,凡在教学过程中不讲普通话、不写规范字的教师不能进课堂。四是将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纳入学生常规管理,在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将“自觉讲普通话、自觉写规范字”作为重要内容,在评先评优中将语言文字规范意识、语文综合能力纳入考评内容。
新的一年,为使我校语言文字工作适应有关要求,面对新形势,我们将以争创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活动为契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开拓,积极进取,不断开创语言文字工作的新局面,不断提高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水平。
我们学校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计划能否顺利的执行,全靠我们全校师生的集体努力了。当然是一个巴掌拍不响,老师的教学教好了,学生们认真学习,再加上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那么2009年学校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计划就能够顺利的实现.
在幼儿园大门口悬挂推普周主题横幅“说好普通话,迈进新时代”,引起家长、教师与幼儿的注意,营造活动的氛围。
一、推普活动之――幼儿篇
(一、)小班级开展“一天学一句普通话”活动。
在幼儿园,孩子们无疑是推普活动的主力军。瞧,9月10--16日小班级弟弟妹妹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天学一句普通话”活动,为了更好地培养小班幼儿的礼貌行为,在推普周的这段时间对幼儿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小朋友会主动地问好,问早、离园会和老师和小朋友再见,会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如:你好、谢谢、再见、请、对不起、没关系等,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礼貌教育非常重要,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友爱同伴,文明礼貌教育,通过此次活动,幼儿会更主动、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懂得礼让,对人有礼貌,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会幼儿从我做起,见到人要主动问好,待人接物要有礼貌,以下是小班级进行文明礼貌的精彩瞬间。
( 二、)中班级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活动
9月13日在幼儿园舞蹈室举行了第二十一届推普周中班级朗诵“诗歌朗诵”比赛活动,为幼儿准备了一个锻炼又能展现自我的平台。朗诵是一种美读,可以刺激听者的兴趣,并在情绪上引起共鸣作用。因为声音的优美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使幼儿更加了解诗歌内容及情意。简单地说朗读就是以清晰响亮的声音,正确标准的普通话,把诗歌有感情地诵读出来。透过朗诵,可以把文字透彻地表达,使书面、静态的字句充满立体动态感。幼儿透过朗诵可以增加语文的趣味性,并且学习正确的语音、语法、语调、语气...充分欣赏文学的美。幼儿诗歌朗诵活动具有独特的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和想象力的功能,组织好幼儿诗歌朗诵活动的关键在于以真实、感人的情境引发孩子的兴趣,用有效的启发达到培养孩子思维和想象力的效果。
(三、)大班级哥哥姐姐开展“故事王大赛”活动。
9月14日在幼儿园舞蹈室举行了大班级讲“故事王大赛”,为提高幼儿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丰富我园的校园文化,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园大班的孩子们聚在了一起,开展了有趣的讲故事比赛活动。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表现自我、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锻炼与展示的好机,每位幼儿都可以参加。在幼儿比赛过程中孩子们个个落落大方,清晰流畅地讲述着一个个充满童趣和创意的故事,小选手讲得起兴,小听众们听得入迷,大家被孩子之间的真情表达感动着。通过这次活动使参赛的小朋友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不仅口语表达能力有了提高,幼儿的表情,朗诵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这些幼儿利用平时练习故事的机会不断锻炼自己的胆量,培养了自信和勇气,。全体幼儿通过听故事,不仅培养了倾听能力,幼儿还通过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在故事中孩子们快乐成长。整个幼儿园充满了浓郁的普通话语言氛围。
二、推普活动之――教师篇
(一、)教师硬笔字书法比赛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全体教职工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构建优美、规范、生动的语言环境,在9月12日我园在会议室举行“教师硬笔字书法比赛”活动:
(二、)教师讲故事比赛活动
为了提高园内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在9月13日在舞蹈举行推普周活动教师“讲故事”比赛活动。
在推普周活动期间对我园教师结合“教师讲故事”比赛和“硬笔字书法比赛”,营造“我爱普通话,人人讲普通话”的浓浓的氛围。
三、推普活动之――家长篇
推广普通话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幼儿园的家长队伍庞大,为扩大推普活动面,该园除了向家长发放推普宣传资料外,给爷爷奶奶讲普通话等,力求以点带面,营造人人讲普通话的氛围。
四、推普活动之――宣传篇
一、普通话培训信息网络化的现状
2000年以来,国内在语言文字信息化方面主要进行了关于语言文字测试、测试管理信息化的研究。目前,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报名、组考、发证等管理工作均已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普通话机测也已经开展试点测试。国内普通话培训信息网络化的研究还刚起步,研究也较为分散,大多以高校普通话教师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形式存在,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以教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其教学信息化中介入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是孤立的,课程资源是单向的,不能构成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二、普通话培训信息网络化平台的优势
⒈教学方法的开放性、交互性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首要特点就是开放性。采用普通话培训信息网络化平台使普通话教学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取而代之的是支持网络连接的所有范围。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实时网上答疑、网上作业批改、网上在线测试及讨论等方式实现教师与授课对象的互动;学习对象可能通过广泛的信息资源自由选择学习资料,向教师提问,也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获取所需要的知识,还可以从与其他学员的讨论中获得有益信息,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利用网信息平台形成人与教育资源之间、人与人之间互动作用的过程;形成高度开放、高度自由、高度平等与不拘地域的网络学习平台。
⒉教学内容的普适性、针对性、实用性
普适性:普通话网络信息化培训平台在内容安排上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方针,按照 “点线面体”,从“拼音、字词句、段绕口令对话”的普遍适用的特点来设计普通话培训的教学内容。针对性:从岗位普通话等级证书要求入手,结合普通话等级证书的等级内容设计普通话的“针对性”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每个内容安排,使每个学习者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提高。实用性:平台设计上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层次、能力安排学习内容上要使得和可行,把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要求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从学习者需求出发,以项目任务为导向,创设、模拟学习情境,设计普通话信息网络学习平台“实用性”教学内容。
⒊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多样性
普通话信息网络学习平台利用网络将各种教育资源连接起来,例如:普通话培训授课教案、课件、教师授课视频、发音视频、相关的学习网站链接、各种高校的普通话学习网站、全国各地语委办网站等,这样就实现普通话培训教育资源的共享。过去普通话教学或培训都是以课堂教学、教师“口耳相传”、学习者被动听学的单一形式完成。网络化平台则实现了教学资源的输出表现形式多样化,可以是文字、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单一教育资源,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⒋教学形式的灵活性、高效性
传统的普通话教学形式往往受到教学环境的限制,把所有的学生都置于相同的环境之中,由教师统一进行知识讲授,学生往往被动学习,接受“填鸭式”教学。网络化教学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再受到教学环境和设施条件的约束,根据教学目的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由教师和学生自由决定并随时实施,用网络进行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缺限和进步,随时调整学习进度,利用网络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学习或参与讨论,或获得在线帮助,因此网络学习具有强大的灵活性,能适应各种学习目标的需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利用网络有意识、有目的地整合教育资源,提高信息含量,不断地将新的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选取学习资料,提高教学效果。
⒌学习过程的选择性、自主性
在普通话培训信息网络化学习平台上,已经针对所有的教学内容、项目任务设置了各个不同的如声、韵、调、语流音变等学习模块,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通过广泛的教学信息资料自主选择学习模块、选择授课教师、选择教学方式。传统的普通话教学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虽然教学中也强调师生的交流,但都是在教师控制下的“一问一答”。依靠学生查找资料,互相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枯燥、乏味、学习负担重,压制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发展。网络信息化平台关注学习者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习者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促进每个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
三、普通话培训信息网络化平台建构的内容
⒈教学资源平台
教学资源平台将提供多样化的普通话教学的多媒体资源,以普通话测试与培训教材为蓝本,根据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运用、科学发声等语言学习的系统板块分别设置网络学习模块,每一个模块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普通话培训教师确定每一模块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按学习内容制定单元学习课时,学习者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有序地进行普通话语言学习。教学资源平台包括:课程资源(课程标准、课程文字教案、授课课件)、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相关资料(政策文件、备考资料、模拟试题)、文献资料(普通话训练、中华经典诵读资料、各类诗会)、学习交流(在线答疑、互动平台、QQ交流群)等。例如学习者先选择普通话语音概论普通话科学发声方法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完成普通话学习的基础语音模块学习;再选择普通话培训朗读说话综合训练的技能学习模块。
⒉自主学习平台
自主学习平台将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三级六等分层次设置网络学习模块,每个模块的学习内容较为独立,通过分析各级普通话水平测试语料库,结合湖南方言区的方言特点分级制定模块学习目标,例如二级甲等: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二级乙等: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唇齿音(f-h)翘舌音与舌面音(zh-j)、送气音与不送气音(p、t、k、q、ch、c-b、d、g、j、zh、z)、韵母i-ü,单韵母er、个别调值不准;三级甲等:以上错误音都有,可能还有更多的。如:u-uo、l-r、e-o等。各个模块显示出处于不同水平学习者的特点、难点,为不同的学习者服务。自主学习平台学习内容的设定是根据普通话测试语料分析结果设置的,更有利于学习者针对自己发音中的缺陷自由选择学习模块,也更有利于学习者纠音、正音和普通话运用能力的提高。
⒊自我诊断平台
普通话培训信息网络化平台网络诊断系统分为学习者自我诊断和教师对学习者的诊断两种方式。第一种诊断方式在网络环境下更为方便:我们筛选出具有典型示范效果的语料,依据普通话水平的等级研发对比语料,将语料中的系统语音错误、缺陷以及语流中的语调偏误、停连不当、方言词汇等问题逐类分析诊断,并由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录制对比音频。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实际语音错误,找到相应的对比音频进行自我诊断。例如边鼻音、平翘舌区分不出来的,便可以根据普通话测试员录制的音频、发音的视频展示进行自我诊断,纠正错误发音。第二种诊断方式是让学习者在模拟试题中任意选择一套,按照测试要求进行诵读,自我录音后通过E-mail递交到专设邮箱。培训教师对录音进行评测后,针对学习者录音中表现出来给出的语音错误,给出反馈意见和建议后回复给学习者。
四、普通话培训信息网络化平台建构的程序(如下图)
普通话培训信息网络化平台建构的程序
五、结语
【关键词】汉语拼音;教学情况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和标准语。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认识汉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据2004年12月26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通报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的主要结果显示,全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约为53%,全国会汉语拼音的人口比例达到了68%。笔者在欣喜之余,就陕西宝鸡地区的汉语拼音教学情况谈一些感受和思考。
1目前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
1.1汉语拼音教学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汉语拼音教学任务重点在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进行。而大部分学校因各种原因在这一学段往往安排的是一些薄弱教师。(或者年纪较大、或者能力相对较弱,甚至相当一部分是代课教师。)据笔者调查,有相当教师对语音理论知识不够清楚,尤其是对声母、韵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把握不准,受方言影响,对部分声母和部分韵母分辨不清。(如宝鸡地区对en—engin—ing,o—uoong—ueng等混淆不清)。
1.2汉语拼音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实践性。
学习普通话,发音、拼音是基础,也是关键。而发音、拼音本是口耳之学,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但目前对语音教学的考查却大都局限于在试卷上给汉字注音等书面性知识。
1.3汉语拼音教学环境和资源相对匮乏
据笔者调查,目前“校园内使用普通话”的要求在大部分学校基本停留在口号式阶段;“课堂内使用普通话”也受到不小的挑战。(乡村学校,尤其是偏远的山区学校,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自觉使用普通话;即使城区学校,教师也是课堂面向集体坚持使用普通话,个别交流使用方言居多)。同时,就教学资源而言,也就是课本、教参加挂图,缺乏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音像资料,语音室之类也只是个别学校的专利。
1.4汉语拼音教学交流研讨明显不足
虽然《汉语拼音方案》已经走过50年的历程,已经成为人人离不开的交际工具。但各县区、各校开展此类的交流研讨活动却很鲜见,好像没有这方面意识。
2提高汉语拼音教学质量的对策
2.1提高对汉语拼音教学和推广普通话的认识
如果说普通话是一棵大树,汉语拼音就是树根。只有根粗须长,才能使树的干壮叶旺,充满生命,永葆生机。因此,学校领导应有意将语音面貌好、表达能力强的教师优先安排在一年级,把好汉语拼音教学关。同时,学校领导班子要时时处处带头讲普通话,影响全体教师自觉使用普通话,通过评选“推普”先进工作者等激励措施大力推广普通话,努力营造和谐良好的汉语拼音教学氛围。
2.2加强汉语拼音教学师资培养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对普通话的培训,尤其是对汉语拼音教学能力的培训。笔者建议对汉语拼音教学教师实行“双证”上岗(即普通话二甲等级证和汉语拼音教学合格证)。同时,教研部门和学校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汉语拼音教学交流研讨活动,为广大教师搭建一个相互学习提高的平台。
2.3将学生口语情况纳入综合评价体系
素质教育倡导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建议各校在组织语文知识书面检测的基础上,依据年级和年龄等情况,定期分层次开展看图说话、朗诵、讲故事、对话交流等口试,并将口试成绩作为综合评价学生的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