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园生态景观设计范文

公园生态景观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园生态景观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园生态景观设计

第1篇:公园生态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景观设计

1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特征

城市湿地公园是人们重新发现并体验自然的重要场所,成为人类与自然零距离接触的地方,浓郁的自然气息在回归绿色思想的引导下,流动的水体、新鲜的空气以及野生动植物,都为人类身心健康提供了有益的环境。在湿地公园中,水是其得以建造的基础,其中还有山丘、农田、树林等众多景观元素,这些景观元素对久居城市中的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在塑造景观过程中,水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使公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建设湿地公园应该尽显自然景观,减少人造景观的应用,使农庄、干道绿化带融为一体,在其中保留水域和植物,并在游览沿线显示出不同风格的区域特征。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可以帮助人们深入接触大自然,形成帮助人们了解大自然的窗口,因此,湿地公园应在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贴近大自然的天然野趣,最好不要设计过多的公路、桥梁及公用性建筑,尽量设置一些小型的生态建筑,例如,眺望台、观鸟棚等设施。此外,园林建筑小品设计应该尽量选择质朴的材料。

2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2.1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规划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等文件作为指导思想,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出发,充分坚持尊重自然、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动植物在当地的生活特点,充分维护当地湿地生态环境系统的完整性,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尤其是要保护鸟类极其栖息地,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湿地公园在区域发展中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湿地公园设计工作中,应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因为景区的观赏时间较短,自然景观精美度不足,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规划和设计中对其进行补偿和完善。在景观设计中,应该从自然保护区以及周边自然环境出发,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认真贯彻全面规划、科学管理的原则,将恢复湿地生态工程,建立湿地示范保护区作为主要目标,重点保护各种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地,充分掌握野生动物迁徙、取食、繁衍的规律,并积极探索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利用路径,以不破坏环境质量为前提,大力开展旅游经济,为野生植物和鸟类提供有效的活动场所。

2.2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设计与规划

不同的城市湿地公园其植被基础、立地环境都有差异,所以,设计生态景观时,应该对公园展开整体的植被景观规划,利用统筹规划来促进湿地公园景观的整体发展。不同类型景观植被覆盖率、骨干树种、特有植物等,应对其进行明确的分区、分级控制。第一,湿地生态核心保护区。该区景观规划以保持原有景观特色为主,维护原生种群与区系,以原生乡土植物为主。第二,退化湿地恢复区。该区景观设计应该以恢复湿地生态效应为主,按照原有湿地植被景观进行恢复,发挥湿地生态功能。第三,湿地缓冲区。该区景观以生态景观效应为主,将生态效应的体现作为前提条件,培育特有植物群落和地带性树种,适当引进生态与景观效应俱佳的植物。第四,户外游憩区。该区景观以乡土植物为主,形成以农作物、景观林为主要特色的景观效果。第五,建筑与服务设施区。该区以丰富的植被空间塑造为主,并保持一定面积的高绿地率,充分体现湿地景观的乡土性特点。

第2篇:公园生态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公园;公园设计;水生态环境;景观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a park is located in project development advantage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the flow and central park ecological system, build an ecological self-improvement, repair itself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a people yearning of the natural and ecological, safe and healthy liv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 the city park; Park design;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项目概况

乐从镇区南片区位于325国道乐从段的西侧,乐从大道的南侧。本项目公园位于南片区的中心,公园用地呈正南北向,矩形,南北长239米,东西长180米,公园占地总面积为43020平方米。地块南北两边分别接人工河,人工河北端接沙良河,南端接沙窖大涌。根据乐从镇的定位,要达到现代经贸发展与体现岭南水乡特色的自然生态环境双赢的目标,创造宜居宜商的环境。本片区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优异的地理交通位置,设计中心公园,为未来商住中心提供一个优美和生态环境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闲暇时间也不断增多,由于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又使人们在体力上,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力,他们迫切需要通过某种途径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娱乐活动便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了。城市公园成为人们活动的理想场所。城市公园作为人们休憩娱乐的场所,因此必须重视公园景观设计,而公园景观设计理念必须从公园产生意图出发考虑。笔者通过实践,思考了对本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1)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整合地块周边生态系统,完善生态自我修复,打造自然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本公园项目地处乐从家具、钢铁商贸区西侧,且与沙村和葛岸村富有文化历史的两村紧密联系,其公园设计特点应当融合现代与历史两个方面,体现现代商贸的风采,又延续历史文化传统,充分体现商贸风采与传统记忆

(2)生态可持续性。保持场地原有的肌理及原生态基础,加以保护性改造,通过河涌、河岸、公园的不同水生态设计,形成一个自我净化系统;整体规划河涌网络纵贯的本区,保持这一生态廊道的连通。同时通过设计有生态绿岛,具有家具抽象符号和长度标听环形单车径及散步跑步径,穿行于绿色生态景观空间。

(3)都市生活调色板。城市公园作为日后发展居住区的一个重要辅助设施,本案为一个全开放的公共绿地,营造山丘、树林、河流、浅滩、湿地不同要素组合而成的自然环境,与居住小区内部庭院功能起到互补作用,为都市生活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4)超前意识。公园设计中导入安全避难防灾理念,预留大片开放空间,作为紧急避难场所为大量人群提供庇护。

设计手法

通过以上对城市公园设计理念的思考,为了有效地实现本公园水生态环境设计意图,在公园景观设计实施中采取如下手法处理。

(1)石笼设计。石笼作为一种生态格网结构,一种新型材料结构。生态格网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组装成箱笼,并装入卵石填充后连接成一体,用做堤防、路基防护等工程的新技术。作为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新型生态格网结构,成功地应用于各种保护工程中。与传统刚性结构比较起来优点突出,更提供了一个新的景观视觉效果,较好地实现了工程结构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2)卵石柱摒弃了传统刚性结构建筑物的单一性立面装饰,在保证钢结构亭安全性的同时,增加景观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3)新概念更楼。乐从的四座古更楼是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民防建筑,为延续地方历史文化传统,留住历史文化的轨迹及展现乐从新商贸城市的活力,以全新的表现形式及现代的钢铁材质设计出全新概念的更楼,与古更楼遥遥相望,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4)彩色安全胶垫活动区。随着生活的快速发展步伐,人们更加地崇尚健康环境生活观,儿童游戏场地及青少年活动场的安全性和趣味性设计尤为重要。在绿意盎然的小山坡中间穿插橙色和红色的小径,它们是用安全性能高的地面材料制作而成,在绿色植物与红色系的强烈色彩对劲以及巧妙结合下,充满视觉冲击和动感,这孩子们创造一个趣味性的安全嬉地带。

水生态环境设计

基于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使公共环境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本公园在设计手法上核心是采取生态技术,通过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措施,重点创造水生态环境的城市公园。本公园照明系统均使用环保节能的太阳能照明系统,以环保、节能配合公园的生态性设计。

(1)设计水生植物净水系统。水生植物营造了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点缀水面与岸边,加强水体的美感。同时水生植物还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水生植物能吸收水中有害物质、改善水体质量,且能消除水体中许多污染元素,因此水生植物也具有重要的生态恢复功能。水生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涵养水源、保持湖水生态平衡方面具有显著功效。

(2)采取生态化净水。公园与河流形成一个完整的水系系统,通过水深、驳岸形式、植被护堤等水设计,建造一个的生态设施,由河道作为廊道,河涌水流经公园的入口湿地生态水生植物床和浅滩的过滤,进行生物净化,再进入深水区,再到净水区。如此进行一系列的过滤,最终达到水体的自净,最后到达卵石浅滩,为儿童提供安全戏水用水。

水景设计,通过水生植物净化床对水体进行净化,设立动态水景观――喷泉,为水体增氧。湖体基底和驳岸设计以自然土堆坡为主,表面层换粘土保水。对于公共卫生间、公园管理处等服务用房给水方面以自来水供应。植物灌溉主要采用自动喷淋系统,设净化池,利用湖水补给,提供日常的灌溉用水。公园的服务性污水主要来自洗手间和小卖部与公园管理处,采取就近排进周边的市政污水管。雨水方面则采用天然排水为主,沿路边设置不同形式的明沟排水,以自然的卵石、水生植物构成,暴雨时期会形成水溪景观,其他以暗沟排水为辅。

(3)自然护坡设计。河涌设计还原河流原生的形态,设计成蜿蜒弯曲的河流,设计不同的水深,采取自然放坡的原生态驳岸,利用水生植物加固河堤,形成自然生态的河岸风采。湖泊设计还原原地形湖泊的原生形态,扩大湖面,增加蓄水面积,形成婉延弯曲的自然放坡原生态驳岸,设计不同的水深,利用水生植物加固河堤,形成自然生态的河岸风采。同时公园里设计了生态绿地植物床,潜水跌水区、活水区、净水区以及戏水区。

(4)自然调节系统。公园各处设置天然排水系统,以保持水土,水通过有序的地表排水路径,以明水渠、地形明沟、卵石径的形式,汇集到深水区。当暴雨时侯,形成溪流的景色,水退时又是旱沟,草花丛生,呈现另一种景象。

设计效果分析

本公园通过雕塑、图案以及建造材料等,有效导入乐从家具、乐从钢铁等产业文化和品牌形象名片;同时引入新概念钢结构更楼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记忆及传承;贯穿公园的单车径更是文化绿道的延伸,倡导人们一个健康、绿色的生活态度。

由于公园设计上采取卵石明沟与草坪明沟等天然排水沟,以及各种可渗性的设计,节省不少排水管道等材料;太阳能照明系统的设计,施工方便,减少管道的铺设和缩短施工工期,在日常使用中,比起常规配电节省不少电费。通过对南片区公园的生态环保设计,提升了南片区的环境效益,为这个片区居民的提供一个设施较为完善的生态社区公园,吸引更多人到这里居住;从而,对于整个片区的土地升值起到积极作用,人口聚集造就消费的增加,商业价值也得到提高。

结语

结合某城市公园设计实例,公园设计注重生态环境效益,完善的生态化净水系统,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涵养水源、保持河道生态平衡;自然生态化设计使得本片区的小气候得到自然调节;环保节能理念的有效利用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鲁菁.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设计方法研究[J].科技传播,2011,28(09):118~119.

第3篇:公园生态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设计

城市生态公园是保护及改善城市系统的生态基础和生态结构,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城市生态公园的本质还是公园,可以供游人休息,散步,锻炼身体,享受清新空气。人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和权利,城市当中的生态公园,不应该以隔离人的活动为代价,而因适当引导和规范人的活动,使之遵循生态原理,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所。

1、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指导思想

生态公园是以森林植物与生态环境等自然景观为主体的郊野型公园, 其规划设计应突出自然景观, 而以人文景观为辅。生态公园在整体上应该是点、线、片、面相结合形成的生态植物群体, 并且通过植物、水体、地形、道路、建筑等要素创造森林公园环境和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上,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形式,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够各得其所, 充分利用环境因子, 构成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 在景观上应该体现丰富多彩城市风貌, 体现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2、城市生态公园的特征

城市生态公园具有“真”、“健”、“美”的基本特点。

所谓“真”,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体现自然,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给人们建设真正的自然生态环境。“健”,首先是生态健康,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注重生态效益,要科学的配置,做到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其次是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旅游、休闲、散步、锻炼、娱乐等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美”,就是景观美学功能, 生态公园是通过绿色植物与建筑、雕塑与绘画的相结合, 营造出自然与意境美。使人们置身其中愉悦心情, 陶冶情操, 提高艺术修养。

3、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原则

3.1生态优先原则

城市生态公园是建立在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导的城市区域内,它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因此,其景观规划应服从于生态优先的原则,即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规划应首先满足“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设计目标”,其余的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应该尽可能地服从和协调于生态设计的要求。

3.2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原则

异质性是景观的重要特征之一,景观空间的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原则。景观多样性是描述景观中嵌块体复杂性的指标,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多样性对于景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准则。

空间异质性依赖于空间尺度,景观中不同斑块的类型与尺度都有不同的变异性和复杂性。空间异质性可以根据其斑块类型的数目和比例、空间排列、斑块形状、相邻板块之间对比度、相同类型板块之间的连接度来形成。

多样性原则不仅讲求的是空间的多样性,也应充分体现在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上,营造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首先依赖于丰富多样的环境空间的塑造,同时也是为各种植物群落营造更加适宜的生境。

3.3生态可协调性原则

生态可协调性原则是指景观格局构成并不是被动的,完全依据现有自然状况、过程以及现有资源条件来营造景观生态的过程,而是可以主动结合生态、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来反复协调以最终达到一个满意方案的过程。

4、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原则

4.1 以生态发展为依据, 发挥“绿”的效益

“绿”主要是体现在植物上,“绿”的效益包括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所以要合理配置植物造景的绿色效益。

4.2 自然性、生活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城市中的人们向往绿色,渴望回归大自然环境。因此,在景观设计时,植物造景应综合考虑立地条件中的土壤、气候、降雨量等自然条件,以人为本,充满生活气息,用科学的、艺术的手法将各种矛盾融合统一在规划中, 形成最理想的景观环境,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4.3 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与合理引进相结合根据当地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合理选择树种, 植物种类丰富多样, 树种地区差异较大, 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同时, 科学合理地引进外来适生、无害、观赏价值高的树种, 增加本地区园林植物种类。

5、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方法

5.1 营造完美的植物群落景观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尤其是“生态节约型公园”中,植物景观占有较大比重,以植物群落为主,人工设施为辅的发展趋势。营造优美生态的植物群落景观有以下几方面。

5.1.1 利用植物材料不同的色彩、姿态进行搭配, 配合景区功能形成空间的变化;以总体规划功能、景区布局要求为依据,合理布置植物群落,植物像其他建筑、山水一样,具有构成分隔空间、引导空间的变化功能,植物在空间上的变化,可以借助借景、障景等手法来实现, 形成开放、半开放、封闭、半封闭空间, 闭而不封,透而不通,似联非联空间,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5.1.2 利用植物景观的时序性;四季明朗,植物可直接提供春季繁花烂漫,夏季浓荫盖地,秋季枫叶如火,硕果累累,冬季银干琼枝。植物的生长变化塑造了景观的时序变化, 赋予了景观的生命力, 丰富了景观的季相构图,形成三时有花、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

5.1.3 利用植物景观塑造诗化意境:自古以来植物的美都让文人的赞叹,留下无数赋予植物人格化的优美诗篇。“百载山体满峭壁,今朝岁月尽园林。路旁绿树轻轻舞, 天上白云细细呤。针灌千行游目醉,枝叶五鼓赋诗频。万花拙笔文辞愧, 唯见真情一寸心。”给后

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5.1.4 利用植物特性调节生态环境;植物本身具有

它的生活习性, 根据植物的生活特性, 合理配置树种的

结构, 调节净化生态环境。

5.2 景观元素的有机组合;植物、建筑、山体、水体、道路铺装是构成景观的五大要素,各个要素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景素。

5.2.1植物与建筑的组合; 植物与建筑的组合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组合, 设计时要考虑建筑的风格、功能、体量、质感与色彩, 使建筑与植物和谐统一。同时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选择植物种植的位置,避免建筑的遮挡影响植物生长。建筑的线条比较硬直,而植物的线条却较柔和、活泼。要形成静态与动态均衡构图,使植物与建筑周围的环境更为协调。

5.2.2 植物与山体的组合;所谓古语“山籍树而为衣, 树籍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见树之光辉”,既呈现了植物与山体的结合效果,又说明了植物与山体相辅相成, 构成山体的美丽景观。

5.2.3 植物与水体的组合;明净、清澈的水体是园林公园的灵魂, 而园林公园水体又是借助植物来丰富山体景观。水中、水旁的植物在丰富山体景观层次的同时,其姿态、色彩及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植物在与水体结合时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 选择适当位置进行种植, 才能确保水体景观的形成。

5.2.4 植物与道路铺装的组合;植物与道路的铺装,要考虑道路的功能来选择适宜的树种及种植方式。植物和道路设计要多层多样形式, 让游客和居民步行有安全感和观景的欣赏感。

6、结束语

我国城市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城市合理的绿化景观规划,合理设置公共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等是广大学者研究的一件大事。可见,城市生态公园的合理规划设计,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中之重,如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舒适宜人的生存环境是生态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张利民,王立军,温亚楠.塞罕坝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环境分析[J].河北林果研究,2010

第4篇:公园生态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园林工程;生态;景观设计

1引言

园林工程生态景观设计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生态系统具体由经济、自然及社会等多方面元素组合成人工形式的生态系统。如今城市发展当中,生态城市理念开始盛行,园林工程在生态城市建设当中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在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生态平衡及发展,要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因此,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为人们提供出优质的休闲服务区域,以此来尽可能的改善其城市整体环境水平,最终实现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园林工程生态景观设计是往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项目类型。

2园林工程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当代城市化发展迅速,人们距离自然越来越元,在加上城市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直接促使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改善以及对往后生态环境的关心程度越来越弱,尽管有些人确实关系环境,但也无法做出有效的改变。因此,城市园林工程生态景观设计就显得极为重要,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规划当中,具体要求突显出其自然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使城市居民们深切感受到自然所带来的美妙感受,这样才能自觉的参与其中,积极的关心和爱护自然,真正节制一些破坏自然的行为[1]。具体可以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开始,从交通工具及方式选择、到装修材料的采购、再到食物的购买及垃圾的处理等,这些生活小细节都可实施改变,以此来实现尊重自然、突显自然的目标。

3资源节约型生态景观设计

主要是针对园林工程土地实施有效的规划、利用及管理,以此来促使其每处景观都能够切实有效的发挥出本身的潜力及特性。而从其常规的角度来分析,针对土地的改造应当越少越好,因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具体也是在实际的规划当中,充分有效的发挥出其原本自然地貌的特点,并据此加以利用和实施。国内有多处园林工程设计都是秉承资源节约的理念加以设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园林工程景观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并保护好水资源,因为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像一些湖岸、河流及湿地等,均直接形成动物自然食物资源及主要栖息地。同时水资源还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其景观范围当中的空气湿度及温度等,都可直接以水进行调节。而这种调节的效应,都应当借助合理规划用地、建筑与水体的布局等方面加以提升。因为在开发任何景观区域时,首先都应当注重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质量的保护工作。当然,也可直接借助植物配置来实现气候的控制效果,从而极大的缓解风暴气候产生。

4因地制宜型生态景观设计

因地制宜设计理念,要求设计人员应当对各地的特点进行充分考虑,就比如园林地区的气候类型、建筑物的特点、区域内的民俗风情等,这些都属于园林工程生态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一般因地制宜并不需要大修大建,因此在经济成本上相对较为节俭,主要是能够就嗲的突显出设计方案的优越性[2]。同时还可巧妙的运用场地自然特征进行设计,像一些废弃材料、水文现状、道路交通情况以及人文地貌状况等等。另外,因地制宜还可有效的补救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及人文氛围。具体可充分借鉴前人经验来进行持续不断的开拓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使因地制宜设计理念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及效果。同时在微观方面,将极大的提升对资源的利用率及高效性,这样才能真正促使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循环可持续发展,最终保障植物类型的多样性,实现与当地环境的融合,最终发挥出自然要素的生态作用,实现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5以生态效果为主的园林景观设计

通常园林在城市当中都属于人们休闲与娱乐的空间,特别是其在城市发展中,土地资源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园林工程建设对于城市居民而言,极为重要。人们可借助园林工程来实现接近自然的愿望,从而使人们产生远离大厦、喧嚣及城市空气污染的的情况,一般园林工程当中的景观都是由不同的土地单元组合而成,在实施设计工作的同时,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经济、没血及生态学方面的内容。然而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园林工程景观设计工作必须要以生态效果为主,要坚持人的感受需求作为中心规划设计理念。具体要求园林工程的景观设计,应当保持和谐统一的特性,要求其真正具备相应的人性,必须要体现出生态文明的同时,还要保障园林工程多方面功能性,比如园林景观需通达、建筑成本需经济、生态环境需稳定、空间布局应合理、景观视觉要优美,景观之间保持疏密相间,景观植物要求多样化,尽可能避免单一情况产生[3]。

6景观设计需符合区域生态环境需求

园林工程景观应当具备宏达的背景以供欣赏,在充分强调其住宅形式的科学性同时,要求促使其生活应向人性化与智能化方向转变。而针对园林工程的周边选择,则可选择较为弱势的形式实施围合,或者也可直接选择半开放的形式。城市园林景观主要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因为人并不是自然主体,因此需充分尊重和重视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动性。而景观设计主要依着于自然,因此园林工程不可强势存在于自然,其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充分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因此其无法直接代替自然本身。

7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工程生态景观设计并不是单纯针对自然环境实施艺术加工,其具体是实现园林景观、自然生态及人文价值相统一的过程。因此在针对园林工程景观生态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自然环境保护的前提,以此来充分实现对自然景观的艺术加工。最重要的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必须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清风.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技术应用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7(5):105~106.

[2]丁笑菊.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J].江西建材,2016(21):199.

第5篇:公园生态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水景治理;生态性;潼湖湿地公园规划

Abstract: As a part of city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and design of Wetland Park, not only to bring the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the local residents, but also an important link of its itself is the city ecological cycle. Through the water and landscape design in line with the status quo of the city wetland park brings a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of light? This paper tries to combine the actual project,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from the ecological waterscape, trying to find out the answer for inspiration.

Keywords: City Wetland Park; landscape ecology; governance; tong Lake Wetland Park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G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前言

城市水环境的健康与否是城市安全的关键。湿地公园的建立,带动了城市水环境的保护利用并促进其生态系统的健康化发展。若是没有健康的水环境,市民的饮水安全、城市的灾害防治、人居环境、投资环境的改善都无从谈起。水是流动的,水在区域大自然中的良性循环可以在城市湿地公园这一环境中实现微观和宏观循环的有机结合。由此可知,水在湿地公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也同时揭示了城市湿地作为“大地之肾”在水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的作用。

人类天生具有亲水性。所以凡是有水景的地方,可以说,就是有魅力的地方。从水资源现状来看,惠州潼湖湿地核心面积达670公顷,湖泊绵延11公里(资料来源:《惠州潼湖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设计(2005~2015)》),集雨面积494平方公里(资料来源:《惠州仲恺高新区潼湖流域河涌综合治理规划报告书》),是广东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湿地,属典型的湖泊及河流湿地环境。如此天然的水系资源,若不加以合理的规划设计,很容易重蹈历史的覆撤,上演“环境恶化、梦断潼湖”的悲剧场景。本文将以潼湖湿地公园规划这一项目为对象,对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水系规划及景观设计进行初步探索,以对未来类似的设计有所启发。

2 湿地公园水景规划的生态性

作为大自然的产物,湿地系统拥有的生态性在自然环境上的表达更为充足。但不能忽视的是,城市湿地多由人工打造,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湿地有着不可忽略的社会性。因此,城市湿地的生态性,更多的体现在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互动之中。

2.1生态性在自然环境中的体现

湿地对城市环境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大体可归结为以下6个方面: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固碳和调节区域气候、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防浪固岸以及美化环境。在对水系及景观的处理过程中,如何在尊重原有资源及环境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是保持湿地系统生态性的重要手段。切不可按所谓的设计构想将这些元素加以忽略及改变,进而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完整及平衡性。使得原有的生态系统丧失了完整性,也放弃了其天然的自然调节能力。

2.2生态性在社会环境中的体现

一提及“湿地”,随之而来的是对“水”的强烈印象。人类文明的起源与水的关系不可分割,因此,作为城市系统的补充,湿地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地人文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一员,湿地系统的存在时疏松水环境和高密城市集合体的一个中和空间,使得城市可使用的公共空间更为完整。其次,湿地系统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部分,其天然的自然性使得人们置身其中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比城市其他硬质环境中所受到的压力要小得多。由此可知,湿地系统于城市的存在而言,起到的是为城市社会发展发挥着正面的影响作用。

3 以惠州潼湖湿地公园规划为例分析

3.1 项目背景

潼湖湿地位于惠州市西端,毗邻东江,属于潼湖生产基地、潼湖镇、潼侨镇、陈江镇和沥林镇等的用地,是广东省弥足珍贵的一片湿地区域。潼湖湿地属典型的湖泊及河流湿地环境,有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对于动植物栖息或开发生态旅游,都是不可多得的天然宝地。

近年来,由于潼湖周边地区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更由于缺乏规范和管理,使潼湖湿地在利用过程中遭到了破坏,面临着生物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系统功能的衰退。如果再不及时进行规划研究,明确潼湖湿地的发展定位,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将遭到更严重的破坏。对此,广东省、惠州市、仲恺开发区以及周边镇和军垦部队等高度关注,潼湖湿地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也逐步提上日程。

3.2项目水系治理及规划设计的生态性分析

从整体的规划设计层面上,我们将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时间段进行水系的治理及设计。从水系治理的手法上说,运用“近自然”(near-natural)的营造方式和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技术相结合,再根据时间段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分别是造水、治水、活水、亲水、源水、乐水。

3.2.1造水——千顷湖面、万亩泽地

从环境效益上看,湿地公园不同片区的相继建成,能有效改善潼湖地区的水质,同时可适当补充惠州的地下水资源。随着大面积亲水带遗迹水生植物的驻入,对缓解惠州城区内热岛效应,以及改善当地小气候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规划设计结合水系资源的现状,在湿地核心区进行清淤工程并扩增水面,以达到储蓄水量,恢复潼湖历史“千顷湖面、万亩泽地”的壮丽原景。

3.2.2治水——健康潼湖

潼湖湿地公园地处地势低洼地带,与河流相连,所以是天然的调节洪水的理想场所。本项目的防洪建设以满足防洪排涝要求为前提,通过植物的栽种、形式的改造,使之融合到湿地自然景观;结合水污染防治、生境修复,提高水环境自我修复能力。

第6篇:公园生态景观设计范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而来的社会变化也日益显现。人们的生活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追求和谐舒适的居住环境,强调以人为本的社会生活状态与生活气息。生态景观设计已成为现代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纽带,而在生态景观中渗透人本理念,无疑是迎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景观设计如同人性的塑造,在设计中体现“真、善、美”的诠释,以达到人与自然、生态景观间的相互融合。总而言之,基于人本理念的生态景观设计,应该体现在“关怀人”、“尊重人”及“引导人”三个方面,以促使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形成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良好风貌。所以,笔者针对实际的设计情况,从生态景观设计的“真、善、美”三个视角,系统地阐述了人本理念下的生态景观设计。

生态景观设计的“真”:对人的尊重

“以人为本”追求人性化的彰显,而尊重是体现生态景观人本思想的重要元素。生态景观在设计之初都要明确目标,有针对性的为服务群体设计出人们心里需求的、精神上愉悦享受的生态景观。例如,在住宅区的生态景观设计时,需要在了解住宅区特性的基础上,与住户真诚沟通,以便于在设计中尊重住户的心里医院及需求,以尊重的态度塑造人们心中所需、所想的生态景观。同时,生态景观设计的“真”,容易促使人与景观的共鸣,让人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特别是人们在生态景观中体会到幸福归属感,那么,生态景观的尊重态度势必倾注了人们的情感、文化需求及地域特色,方可在浓烈的生态景观中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

1. 以人为本的亲水设计 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景观设计充分挖掘水的内涵,无疑是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在亲水人本化的设计中,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及戏水等内涵的空间场所,形成多元化的水景观设计。在亲水空间的设计中,强调“动静水态”的完美结合:以动态水形成动态水景――水的动姿、色彩、声音营造趣味而活跃的生态活动空间;以静态的水形成静态水景――水的静谧、温馨营造出沉思的空间。这样,在生态景观设计中,景观空间融入了动感与活力,让现代人们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体验自然带来的乐趣与享受。

2.以人为本的景观小品设计 多彩的内容、五彩缤纷的颜色、美观大方的造型是景观小品的特性,并以此活跃景色、点缀环境、加深环境意境。在以人为本的景观小品设计中,需要把握以下两点:(1)景观小品作为重要的物资载体,其应有效的表达一定的地域文化,强化景观设计带给人们的归属感,人们深切感受到小品景观对自身生活及文化的贴近;(2)景观小品的形态空间要充分的反应社会的文化及观念的发展,在生态景观中对人们形成熏陶及教化的效果。其实,在生态景观设计中,良好的景观小品设计,是激发人们户外活动的重要因素,也是有效的提高城市中心绿地使用率的重要表现。也就是说,以人为本的景观小品设计,可以有效地创造出高质量的户外交流空间,以便于人们更加舒畅的感受大自然。

3. 以人为本的夜景照明设计 在现代城市的景观设计中,无论是公园还是住宅区,夜景照明设计都是重要的设计元素。在以人文本的夜景照明设计中,应该体现其带给人们的温暖感、安全感,以消除人们在黑夜中的“恐惧”。所以,在夜景照明设计中,体现人本理念,抓住人们的心理需求,强调人们心灵的一种归属感。在实际的设计中,不同的生态景观内容,其照明方式及艺术表现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绿地、道路、水景等景观内容,为体现出环境的视觉效果、事物的色彩、质感,需要采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及照明方式。当然,在塑造景观内容美观效果的同时,照明设计应体现出黑夜中的温暖力量,让人们在黑夜中感受黑夜的魅力,没有恐惧与游荡,而更多地是带给人与自然在夜间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4. 以人为本的道路设计 简洁而大方的能量表达,是人本设计理念的追求,在道路的人本化设计中体现明显。在步行路的设计中,设计者要针对人心向于走便捷的特性,可以有机地将硬质景观放入其中,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设计与人们的需求发生偏差。当然,在设计中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但在践行规则的同时,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在道路的行走上更多地是想获得足够的阳光,以避开严寒;而在炎热的夏天,人们更多地是想在行坐的过程中,获得足够的阴凉。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在考虑其用途的同时,综合处理好各方面因素,以寻找最人性化的设计方法。这样,不仅强调生态景观与人的和谐相处,而且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生态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景观设计的“美”:对人的引导

美是人们对世界的追求,是人们感受大自然纯净之美的心理诉求。在美好的环境中,人的心会为之动容,带给心灵无尽的涤荡。所以,在现代生态景观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应该体现景观设计对人的引导价值,在满足人们美的需求同时,以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防止人们在欲望中的膨胀,让人们在纯净的自然美中回归人性之善。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激化,人的欲望、美的追求,在冲击中逐渐地消磨着环境的没、膨胀着人们的欲望。例如,在北京的某景点处,设计者就别有用心的将“二十四孝图”刻在景点的两边。镌刻的图画非常的精致,画面人物的动态、情境,都给游人带来较大的感动。在景点环境的配置上,为配合二十四孝图,景观设计呈现出温馨而贴近生活,以更好地烘托出设计者的良苦用心,彰显生态景观的人性化引导。所以,人本理念下的生态景观设计,不仅仅是追求景观的美感、自然感,同时也应该强调人性价值的引导,这种潜移默化中的人本化引导,无疑是体现生态景观价值、和谐景观与人的重要表现。

“压力”似乎成为了现代人生活、工作的重要基调,而个性、舒适、环保又成为现代人的生活追求。所以,在生态景观设计中,体现自然美态的同时,充分体现引导的价值作用非常重要。我们知道,生态景观是人们休闲、观赏及体验自然的重要窗口,发挥好引导作用非常适宜。生态景观通过塑造积极向上的景观元素,激励人们勇敢面对生活;通过温馨而别致的景观设计,让繁忙的人们停下脚步,静静享受大自然,以更好地精神面貌迎接生活的挑战。总之,人本理念下的生态景观造景,其出发点不再是单纯的美态景观设计,而应该更多地强调生态景观的引导作用,让人们感知生活的美好,涤荡出人们纯洁的心灵。

生态景观设计的“善”:对人的关怀

生态景观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部分,是人在现实需要中的本质表现。人是有感情的,在生态景观设计中体现人文关怀,无疑是彰显人本理念的重要因素。在人本理念下的景观设计中,“善”的集中体现是生态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人与环境的交流是体现生态景观对人关怀的重要方面。所以,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了解,并在掌握人的心理的基础上,进行“善”的人本理念设计。

1. 多元化的生态景观设计,迎合不同群体的需求 生态景观面向于社会的不同群体,如何照顾好各群体的需求,是体现人本关怀的重要内容。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其对于生态景观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小孩,体现儿童的天性释放,关怀儿童的健康成长,其生态景观的设计元素更多的是彰显自然的活力与动感,以满足小孩对生态景观的需求;对于年轻人,时尚而落落大方的景观元素更能满足其需求,照顾到年轻人对于自然的个性化追求;而对于中老年而言,别致而归于传统的景观设计最能打动他们,集休闲、观赏为一体的生态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欢迎。所以,在以人为本的生态景观设计中,强调设计的多元化,以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人群需求,照顾到不同群体的需求,以营造人们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2. 以社会生活需求为导向,在生态景观中关切社会问题 生态景观是一种“另类”的服务,以社会生活需求为导向的人本化设计,更能体现生态景观对人的关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日益加剧,如何在日益繁华而又疲惫的生活中,给予人们更多地关怀,是生态景观人本化设计的思考重点。在街道、广场及公园,都应给予人们更多地人本化服务。例如,亲子教育成为当前的热点,在生态景观设计中,建立一定的“亲子园”,在有着针对的景观设计中,为父母与孩子之间搭建桥梁,形成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

结束语

第7篇:公园生态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生态景观;设计要素;人文元素;探讨

1 生态景观要素研究的重要性

景观设计是城市生态规划的重要部分。在景观设计中,我们应注重强调城市建设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人工生态因素,使城市景观建设在发挥娱乐观光、休闲游憩等作用外,还能使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处在平衡状态,让景观设计不再单纯地仅仅满足于小部分人的精神愉悦,二是通过生态景观的设计,有意识地塑造自然物质、能量的循环过程,达到预期效果。这种设计主要是通过土地的使用以及物质能量的流动来联系自然与人类的纽带,发挥景观设计的生态效益。归根结底,景观的生态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其各组成要素的功能及其整体功能。所以,我们在生态景观设计要素进行研究时,要按照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两部分来进行探讨。

2 生态景观设计中的生物组成要素

2.1 植物要素

植物是生态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多样化的植物系统能够使自然生态更具稳定性,同时极大地降低维持费用,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首先,在植物的选择上应以本地植物为主,同时兼顾城市的景观作用和观赏性。其次,在植物的配置方式上,应有利于城市的生态平衡以及自身的生长。在植物配置方面,除了一些别具风格的景观外,大部分都应以群落为基本单位,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特征,合理地将乔、草、灌等因地制宜地配置在植物群落中,从而形成功能健全、科学合理的复层群落结构,使不同的物种能够相互补充、相互协调。最后,搭配不同特性的植物种类,形成垂直的空间环境差异和不同生境的镶嵌,从而产生适宜不同种类动物生存的环境。营造多样的生物环境,加强特殊栖息地以及微栖息地的保护,对实现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

3 动物、微生物要素

人类的生产、生活会使动物的区系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干扰,人既可以有效控制有害野生动物的数量,又能够保护野生动物;二是外来野生动物进入人类的居住范围;三是将家养动物带入城市;四是城市内的动物会逐渐形成新的食物链。微生物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不仅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有效地将许多废弃物处理成可利用的资源,此外,它们也是许多流行疾病的元凶。

车流、水流等生态流都是城市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信息的条件流,他们主要集中在绿地中,因此,在生态景观设计中,要考虑生物之间的运动,特别是各种小动物和微生物的迁移。两块绿地之间的高速公路会对生物的迁移活动造成较大的抑制作用。宏观上来讲,“绿廊”连接了各块绿地,有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证横向生物流的发展。此外,清扫公园中的落叶是对纵向生物流的切除,也切断了植物自然条件下的营养流,影响了植物的生长。

4 生态景观设计中的非生物组成要素

4.1 地形

通过对不同地形的设计,我们可以提供一些特定的小气候,从而为动植物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而湿地这种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景观类型,正在大面积的减小。目前受城市发展的影响,湿地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滨水过渡地区破坏严重;二是水流被限制;三是捕食者动物物种数量的下降;四是废物与大量污染物的集聚。不可否认,湿地在保护城市环境,维持良好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4.2 气候

通过生态景观的构建,不断完善水体生态气候交换空间、气候交换空间和城市不同形体空间,来改善城市的气候环境,使城市的各项空气、水体标准符合生态发展的规律,从而妥善解决城市热岛等气候问题。

4.3 人工建筑废料

人工建筑废料的不合理处理势必会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人工建筑废料,降低生产成本是我们目前需要重视的问题。对于人工建筑废料,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废弃物的补偿作用,比如:垃圾山。我们可以在垃圾山的基础上覆土种草,这样不仅可以使该地形发生变化,发挥其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生态起到了补偿作用。

4.4 水与声音

城市除了给人们提供了温馨、惬意、舒适的居住、生活、工作环境外,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效应和噪声,产生了大量的废物和废弃尘埃。在生态景观设计中,应尽可能地降低负效应的存在。例如栽种植物可以阻碍尘埃、降低噪音,同时瀑布、水帘等的水流声也能抵消一部分噪声,从而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更为贴近自然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第8篇:公园生态景观设计范文

小城镇建设的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脱离城镇实际规模、自然条件等误区,本文从尊重自然条件开始,维护大地景观格局,营造绿洲景观、再造自然,建设生态型小城镇四个方面来阐述小城镇自然生态景观设计

关键词:小城镇生态景观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小城镇也将进入新的时期。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了一定的问题。人们在享受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文明的同时,逐渐与自然环境相疏离,城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使人们困扰,使人们的精神越发感到困惑、压抑和拘束,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也更令人向往。所以,小城镇的自然生态景观设计也愈发的重要。

生态景观设计,是把景观设计延伸到生态的层次,把景观设计作为提高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改善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手段并且形成生态的景观效果。具有广泛的社会实践意义与学科影响,更重要的是这种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广泛性及它所形成的“生态景观”。生态景观设计尊重场地、因地制宜,更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的密切联系,从而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风景园林师并不是在于刻意创新,更多的是在于发现,在于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场地原有的特性。其实发现与认识的过程也是设计的过程。因此,最好的设计看上去就象是没有经过设计一样的。它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就浑然天成一样,它本身就是场地原有机理的一种延续。所有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并尽可能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可以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也意味着设计应尊重物种的多样性,并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和动物栖息地的环境质量,不破坏生态系统,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设计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它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尊重自然的机理。

一、从尊重自然条件开始

生态主义的设计思想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英国风景园,其主要原则是:自然是最好的园林设计老师。在19世纪,奥姆斯特德的生态思想使城市中心的林荫大道、大片绿地、洋溢人情味的大学校园和郊区以及国家公园体系应运而生。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产生的“斯德哥尔摩学派”的公园思想,是美学原则、生态原则和社会理想的统一。不过,这些设计思想观念,多是基于一种经验主义的生态观点之上的。

此外,生态学的原理也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以自然为师,认真研究自然的变化规律,更要顺应自然,以减少园林景观其维护管理成本。营建园林景观类型,要避免对原有环境的彻底破坏,也要尊重场地中的其他生物需求,保护和合理利用好自然资源,以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因此荒地、废地、渗水、废墟、废物、再生、节能、野生植物的利用等等构成了园林景观设汁理念中的关键词汇。生态史的发展使我明白了,小城镇的自然生态景观设计,需从尊重自然开始。

二、 维护大地景观格局

小城镇是在自然环境当中建立起来的,相对于城市来说,人为的改造还是比较少的,自然因素保持的也较好,新鲜的空气、湖泊、森林、河流等构成了小城镇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保护小城镇的自然环境,开辟出森林带、果园带、绿化带、农作物带、风景保护带等,以便更好的维护和维持小城镇的自然生态环境,以维护其环境的质量来吸引一些都市中人来观光、休闲和旅游,来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而小城镇中的水体一般由自然水体和人工水体组成,就一般而言,小城镇中的自然水体较多些,也较有特色。湖泊、大海、河流甚至是水池、温泉等具有动态的水景都是很好的景观素材。用水体来创造出的景观设计较其他静态因素更为丰富和生动,特别是在一些小城镇的水体岸线,更是成为小城镇最有特色和最具人气的地方,它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开放性。小城镇的景观规划也离不开植物。生态功能是植物的第一功能,植物可以调节温度、湿度和空气,改善小城镇的气候环境,净化其空气,消除或降低其噪声和防风抗尘。植物被运用到景观造景中后,也给人们视觉上也带来了美感,不同植物的组合,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和其花期的更替形成不同的景致。

三、营造绿洲景观,再造自然

景观设计的意义也是为了达到人与自然的共生与和谐,设计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一种和谐的生态观和自然观。在小城镇的建设中,我们首先需满足这些需求,再来根据城市化及这些需求来营造绿洲景观,再造自然。

营造绿洲就需要加快绿化建设,提高绿化水平建设生态城镇,首先要树立绿化意识,打造“绿色大镇”。一、构筑生态屏障。大力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全面实施“三三四”工程[22]。重点对 “三区”(库区、风景区、自然保护区)、“三沿”(沿公路、沿河道、沿城镇)、“四源”(钱塘江、瓯江、灵江、曹娥江源头),加强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作,严禁开山种粮,彻底消灭荒地、荒坡、荒山,力争在近几年内使大盘镇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一定程度。生态公益林建设要特别注重和经济林建设相结合,做到既有青山绿水,又有金山银山。二、主动引绿入城。村镇绿化要围绕“绿肺”、“绿楔”、“绿脉”等开展建设,创造清新、健康、优美的环境。在村镇规划中,要留足“城市客厅”建设空间,因村、因镇建设一个或几个集自然美、艺术美和建筑美为一体的文化公园、休闲长廊、市政广场,使城市空间环境亲近自然,以自然环境衬托城市空间。要重视楔形地带的绿化与美化,植草还绿,使绿水青山浑然一体,形成山水城市的整体韵味。集镇建设应以道路拉开城市骨架,每建一条道路形成一道生态景观,使之产生绿意无限、路伸绿远的意境,成为流动的景脉。三、建设绿色通道。主要是对河渠、堤坝、公路、铁路、沿线进行美化绿化,省道绿化带以5米以上规划,河渠、堤坝和县道绿化带分别按2米和3米以上规划。

四、建设生态型小城镇

小城镇自然生态景观是在人和自然系统整体协调和谐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发展,人和自然的局部价值都不能大于人和自然统一体的整体价值。小城镇自然生态景观作为承载城镇社会文化的空间,在发展过程中营造和保存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一方面要保持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和动态发展的统一,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热潮中保存一种比较完整的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生活、文化个性及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小城镇自然生态景观建立的是一种“生态经济”模式,其经济发展是集约内涵式的,重视质量与综合效益,肯定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承认经济和环境都是重要的,体现社会平等与环境责任。小城镇自然生态景观主要依靠生态技术这一物质手段超越传统城市来实现自我发展。生态技术主张与其他生命物种相互依存,共同繁荣,对资源与能源进行可再生利用,仅投入少量的能量,仅有很少的污染或完全没有污染。

结语:

小城镇生态景观设计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成为小城镇总体规划的一部分,与城镇总体规划同时进行。全面展开:生态、绿色“的景观设计方略,强调小城镇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自我恢复,能量与物质的顺畅流动,从根本上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环境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环境优美、规划合理的城镇。

参考文献:

[1]袁中金等编著.小城镇生态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01.

第9篇:公园生态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设计;生态景观;实践分析

1城市景观生态理念设计需求

1.1针对生态城市构建与设计

城市设计形式可以从生态建设内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中表达出来。一个是要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组织一些爱护环境方面的内容,城市道路运行,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将它们相互融合,完善城市功能;另一个是城市建设要加强自身综合性和可持续发展,其中融入城市功能,防止浪费生态需求,提高自我完善,将城市整体环境的规划布局进一步改良。

1.2减轻城市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

在经济建设中要考虑碳量排放情况,尽量降到最低,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让人们在生活中能够有绿色节能生活的观念。

2打造高品质生态城市

2.1城市景观设计

对于城市生态景观的规划布局,为了进一步提升设计水平,详细研究景观设计内容,初步规划时要确定目标方向,完善城市生态景观中的生态系统,健全整个生态系统。在建筑景观方面要做好平面规划。规划好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恰当地规划低层生态建筑。

2.2城市住宅区设计

设计居住区时,根据生态建筑原理,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打造城市健全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生态建筑生活区域。首先要考虑城市的长远发展要求,根据其地形条件、水质、气候、等方面,规划城市的最佳发展地理位置与规模。其次要考虑环保型建筑材料,避免建筑材料污染环境。另外对建筑物间的间距、朝向,包括采光通风等问题要多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采用生态技术来处理生活中产生的排泄物与生活垃圾。

2.3城市产业化设计

(1)循环利用可持续供给的清洁能源、清洁材料。(2)综合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全面和谐统一的网络。(3)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维持良好的绿色生态系统。

3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3.1环境敏感区

环境敏感区作为一个生态脆弱的区域,对于人类来说,是具有一定不可预知的天然灾害发生区域,同时也有着非常特殊的价值。可分为生态敏感区、文化敏感区和天然灾害敏感区。生态敏感区的内容有江河湖泊、珍贵稀有的植物物种、或者是一些野生的动物居住地等等。文化敏感区内容是历史文化古迹、革命胜地等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地区。灾害敏感区的内容是一些环境污染严重地、干旱洪涝发生地、地震活动区域等。

3.2绿地规划

在城市环境中,绿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态保护的内容。在维持生态平衡上起了一定的作用。如果城市中绿地遭到破坏,其生态环境也因此而受到破坏。从景观生态布局上来说,要更多地规划生态绿地,且分布均匀。在空间布局方面要将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在集中使用大面积的土地中,要规划出一部分自然植被区域与小路,可在人类休闲区周围设计一些小的人为斑块,且绿地廊道和道路廊道相融合,在两旁种植绿色植被。可以提高道路环境质量,有益人们身心健康;还可以扩大绿地范围;另外,绿色廊道连接景观中各斑块,方便斑块中小型动物迁移。

3.3建筑景观规划

要想有一个优美、最佳的生产生活环境,在整个城市生态景观布局中,还要考虑到建筑景观,以及整个城市的外貌。这是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要按照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和规模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出城市生态景观艺术的框架,实现美学的目的。

4城市生态景观布局创新设计

首先,在创新城市景观生态布局上要保留原有景观,保留其历史价值或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在这种基础上发挥设计,合理应用。其次,在规划布局城市生态景观时,还要考虑到城市功能。在观赏的同时必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最后要做好景观视觉效果。一个景观布局的好坏标准都是以视觉效果来衡量,通过群众对事物的美感评价景观。因此,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突出景观的特色,不仅从整体景观中感觉舒适,在细节上也要做到位。

参考文献

1唐艳红.城市设计的生态观与文化观———兼谈可持续的景观设计原则[J].中国园林,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