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学激励的作用范文

管理学激励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激励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管理学激励的作用

第1篇:管理学激励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领导者;激励理论;管理

一、领导者在企业管理中自我管理

所谓领导者,就是指组织中确定和实现组织目标的首领人物。领导者在企业中的职能是促使被领导者努力地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运用其拥有的权力,以自己的方式对他人施加影响。而这种方式体现出来的就是企业赋予的权力。领导者在企业管理中最主要的权力有:合法权、奖励权、强制权、专长权、参照权。

领导者在企业中的自我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领导者的时间管理。在时间管理方面,领导者必须做到: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要有正确的时间效益观、减少时间浪费的对策;第二,领导者的决策。领导者在企业中作为决策的主体,其个体的心理特征必然会反应到企业决策中。而领导者决策心理有以下几种类型:可分为:均衡型决策、冲动型决策、怠隋型决策、风险型决策、谨慎型决策;第三,领导者的授权。领导者的授权主要有以下几个障碍:不信任员工、害怕失去对任务的控制、过高强调自己在组织中的重要性、以为自己可以做得比别人好、害怕削弱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认为授权会降低灵活性。领导者在企业管理中首先要做到的是自我管理,用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去影响和带动企业的发展。

二、领导者在企业管理中的驭人技巧

领导者在企业管理中除了要学会自我管理,更要学会的是驾驭自己的下属。领导者在企业管理中的驭人技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被动变主动,鸡不下蛋就挪窝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长期从事同一种工作,能力就会达到饱和,不会再有新的突破,而且也不会再有任何的创新。所以如果时时能让自己的下属更换新的工作,使下属的心里不断产生危机意识。在面对竞争时,虽然会害怕担心,但是这样的做法会锻炼下属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同时,也会使下属变的谦虚好学,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并且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充实自己的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二)管理变敬爱,人不怕管就怕敬

首先,身为领导者,空闲时候探望正在工作的下属,不仅可以了解下属每天的工作,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与下属沟通的机会,拉近了与下属的距离;其次,时常用友好的态度对待下属,让下属觉得受重视的感觉,同时激起自尊心;最后,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法,视人用法才是最明智的领导者。

(三)遵守刺猬法则,和下属保持距离

刺猬法则说明人与人之间是需要距离的,就算领导者再民主,再平易近人,也需要一定的威严。如果当众与下属称兄道弟,只能降低威信。

(四)以毒攻毒,以人制人的驭人技巧

任何一个企业里,都会有形形的人,形形的下属。领导者对那些胡搅蛮缠的下属必须要有特别的方法,因势利导。在对症下药的同时,更要主动热情帮助;在严肃批评的同时,更要使他们改掉毛病。在治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五)软性控制,不得已时出“怪招”

领导者对于那些非常难对付的下属就要采取非常的手段,比如:给他另分一个办公室,使他远离权力中心;掐断他与外界的联系,开会时故意撇开他,断绝情报;明升暗降,令他权力尽失;让他出个长长的差,使他在企业里失去人脉,失去支撑。

三、领导者在企业管理中正确运用激励理论

在企业管理中,善用激励理论可以很好地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而在企业管理中运用的激励理论主要有三种: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负激励。

(一)领导者运用物质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每个工作者的初步目标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也就衣、食、住、行。在对人的假设中,首先我们每个人都是经济人,然后才是社会人。在企业管理中的物质激励主要包括:一是工资,工资主要包括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们工作后所得的报酬,主要用来维持我们日常的基本生活;第二部分是生活福利,也就是平时我们所用的生活用品,奢侈品等;第二分是我们的信息费用,也就是用来与外界联络的费用;第三部分是我们的五险一金,这是为了保证我们工作环境的安全费用。二是福利,也就是过年过节时,企业所发放的物品和奖金。三是奖励,就是企业为了奖励我们的工作贡献所给出的奖励,比如在企业中获得先进个人所得的奖金等。

领导者在运用物质激励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分寸。在企业管理中,并不是物质激励给的越多越好的,这种激励方式是因人而异的。试想如果你是一个工作者,领导者为了拉拢你,就经常用加薪,加奖金的方式来激励你,久而久之,这样的方式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无用的。所以说,领导者在运用物质激励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尺度,不能一味用金钱来笼络下属,而应该学会用心和用情来打动自己的下属。

(二)领导者运用精神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领导者在企业中激励下属的方式除了物质激励外还有精神激励。并且在大多数人心目中,一致认为精神激励是比物质激励更有效。在企业的精神激励中,主要包括:荣誉激励、成就激励、培训激励、感情激励、期望激励和表扬激励。精神激励有:在员工生日的时候,给员工生日祝福,如为员工建立生日情况表,在员工生日的时候给员工一些小礼物,让员工感觉到温馨。

在运用精神激励时,领导者一定要充分了解员工的心理要求,实现对症下药。然而对于每个人来说,要了解个人真实的想法又谈何容易。在生活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如果当你面对的是一个领导,你一般不会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即使你想表达也会有所顾虑。在进行实地调研时,我们总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当我们问到的问题是涉及到个人的利益时,一般人都会有所保留。因此,在对员工进行精神激励时,往往会出现以下的问题:第一,员工不会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领导者无法实现了解员工精神需要的工作;第二,领导者如果对员工进行了错的精神激励的话,也会产生负面的作用。如领导奖励了一个员工都不喜欢但善于猜度领导心事的员工,那就会给其它的员工以挫败感,而且也是一次失败的精神激励;第三,领导者进行精神激励时,并不一定能时时做到公正、公平,这也会对员工起负作用。

(三)领导者运用负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所谓的负激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批评的方式来激励员工。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经常选择一些受挫能力强的下属进行批评的方式来激励员工成长。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并不是成功才会激励人进步,事实上,当人在面对挫折时的坚强与奋斗才更能激发人的潜能。所以,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也会使用这样的激励方式来激励员工,当员工面对领导者的批评时,一定不要表现出堕落与消极,一定要学会了解领导者的用心。然而在使用负激励时,一定要注意分寸,如果用力过度的话,这会使员工一蹶不振。参考文献:

[1]靖建新.论领导者在企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基于领导风格与企业文化协同性的视角[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9.

第2篇:管理学激励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风建设 德育工作 班会管理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发现要搞好班级管理,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不仅仅把他们作为管理对象。但这一点许多班主任思想上未能确立,管理中将学生置于管理的对立面,在管理上追求权威化、程式化、统一化,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服从命令,以命令式、指令式取代学生的自主性。班级气氛死气沉沉,没有活动,没有乐趣。即使有活动也被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众所周知,管理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的社会化,即促使学生认识社会、领悟社会、适应社会。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仅靠班主任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会出现负效应,如责任感下降、自制力降低和逆反心理增强等。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为此,班主任在管理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下面我从班风建设、德育工作、班会管理三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班风建设

班风,指班级的作风、风气,是集体大多数成员思想、情感、意志的综合反映,优良的班风对学生的一切道德行为、良好的表现为一种支持、肯定和鼓励,对一切不道德的行为表现会造成一种强大的压力,促使其转化,这种转化不是教师的强制,也不是学生的起哄而攻之,而是舆论,是班风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建立良好班风,班主任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必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认识到个人在班级建设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有了这种责任感,就会产生极强的内驱力,激发出一种自我完善的欲望,由“他律”逐渐变为“自律”,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那么班风建设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集体活动是学生个体为实现与个人目标一致的共同目标而参加的共同活动,活动本身有着极强的目的性,它是实现的重要途径。集体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特长得以展示,使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同时也为学生架起了桥梁,使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容、相助,活动激发了他们拼博向上的劲头,他们的人格受到尊重,参与意识、主人翁精神大大加强。

(二)在班级建设中,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工作应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班主任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班级气氛,让每个学生真正从心里感到集体是温暖的。这种和谐健康的气氛能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心理研究证明:人的友谊的深浅,感情好坏,对交流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良好的班级气氛、师生关系对学生思想、班风的形成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我在班级建设中注意营造这种气氛,在得到别人爱与爱别人的同时,学生们增进了友谊,这种友谊使班级和谐、融洽的气氛又得到进一步升华,这种情感体验成为学生良好品德行为、良好班风形成的内驱力。

(三)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功能,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传统的班级管理主要以教条式的制度来制约学生,班主任是管理的核心,对学生进行“超级保姆式”的全方位监护,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调皮、捣蛋的背后可能蕴藏着智慧和创造力,可是在班主任的监管下,学生对教师俯首贴耳,循规蹈矩,他们的天性被扼杀。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应坚持“说服为主,灌输为辅”的原则,变“一言堂”的说教为“群言堂”的辨析,让学生自悟。此外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建立一种自我管理的模式,采用多种办法来管理学生,在管理中,班主任发挥引导作用。我深深感到教育工作不能简单粗暴,要因势利导,同时还要给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自由空间,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改正缺点,良好的班风在这之中才会得到巩固。

二、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有助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更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关键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体系。

(一)探索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能有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德育工作方法。

(1)使德育内容具体化。(2)使发展目标层次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有差异的,要求一个思想道德素质停留在“我不去妨碍别人”层次上的学生助人为乐,很明显是不现实的。我们将德育目标大致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定出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实行因材施教。(3)使个体进步阶段化。我们帮助学生进行目标分解、分级,正确构建阶段性目标,让每一个成功哪怕是很小的成功都给学生以自信,让学生用自信点燃自己渴望进步的火花,产生不断前进的动力。(4)使德育活动自主化。把学校准备开展的每一项德育活动及其目的要求交给学生,让学生构思、设计,让学生承办、主持,让学生总结、提高,给学生一个较大的空间,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受益。

(二)建立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德育运行机制。

(1)制定全体教师的育人原则。规范全体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施教行为,要求教师本着尊重、领悟、民主、鼓励等原则,引导、辅导和督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学会做人做事,增强自主意识。(2)实行学生干部的轮岗制度。实行干部轮岗,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实现想当干部为人服务的愿望,得到平等的锻炼机会,培养他们的主体能力,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3)构建全体学生的激励办法。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现自我,我们在推进德育活动自主化方面采取了一些办法,比如设立德育活动设计奖、干部自主管理奖等有关奖项。

(三)完善与德育办法和运行机制相配套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

我们要构建一套全方位、多层面、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其基本思路是:评价既重结果,也重过程;既评学生,也评教师。办法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整体与阶段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

三、班会管理

班会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更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阵地。因此,班主任在班会中一定要启发、引导学生摆脱被动接受教育的地位,使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那么,班会中怎样才能使学生成为班会的主体呢?

(一)确定班会主题。

除按年级德育目标确定主题外,还要结合本班个体组合表现出来的特点来确定班会主题。

(二)确定班会的形式。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并结合本班实际情况选择生动、新颖、丰富多彩的形式,以满足学生的参与欲望。如采用说理式的班会时,班主任也可运用技巧将道理深入浅出地用报告、谈话、讨论、座谈、讲解等形式并结合多媒体来进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班会的筹备工作。

对于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的班会活动,成败的关键就在于筹备阶段的工作:班主任或班干部一定要先向班级全体动员,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每个成员都献计献策,然后班干、积极分子负责选题,确定形式、办法,其他学生则分工合作,收集资料,最后班主任对其中与主题无关或需拓深的部分给予参考意见,则可深化主题,保证质量。另外,还要考虑本班学生的兴趣、特长,充分做好“中间层”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其尝试参与,培养、挖掘他们的潜能。

总之,要发挥学生在班会中的主体作用,不管是确定主题、采用形式都应与学生共同商讨筹备,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这个过程可使学生产生参与兴趣,从而在班会中更乐于接受班会内容,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使自己的思想真正受触动,成为班会的主体。

长期以来,班主任起早贪黑,班级工作事无巨细都要管。这种管理方式一方面使班主任疲于奔命,事务缠身,无助于自身的提高;另一方面,这种“保姆式”的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压抑了学生的自主、自理、自治能力的发挥,不利于现代人素质的培养。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只有实行全员管理,整体的力量才能得到发挥,个性和积极性和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只有确认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让其真正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才能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班集体才能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尝试成功的精神乐园。因此,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学生才会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真正做到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关心自己,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2]安文铸.现代教育管理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第3篇:管理学激励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管理;设计;作用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国外一些学者的调查统计证实了这一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英国专家小组去美国学习工业方面的经验,他们很快就发现,英国在工艺和技术方面并不比美国落后很多。然而,英国的生产率水平同美国相比为什么相差得如此悬殊呢?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英国工业在生产率水平方面比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英国的组织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美国。而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比英国快,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依靠较高的管理水平。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说过,美国经济的领先地位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美国经济上的强大竞争力与美国在管理科学上的突飞猛进显然具有内在联系。

如今我们这个分工日趋专业化的设计行业,设计专业的划分已经是相当的精细,一个设计师精通现代设计的每个环节已不可能,除了设计专长,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管理、营销方面的知识,才能够胜任分工合作过程中的定位和协作任务。这使得设计管理上升为一种使组织高效和管理优化的手段。计划工作对广告部门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管理的计划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是目的性、主导性、普遍性、经济性。计划工作是事先选择预定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表现出管理在创新方面的能力。管理活动存在于组织活动中,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组织工作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而确定组织内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过程,也就是设计一种组织结构,并使之运转的过程。组织结构的目的在于把人们承担的所有任务组成一个体系,以便有利于他们共同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企业形象管理是信息时代最新一代的管理,形象战略具有标准化、个性化的特点,对内可提高凝聚力;对外可提高竞争力。目前,人性化管理或管理的人性化已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态势,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人性化管理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成为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的管理文化理论。

在市场经济中,广告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社会商品与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消费。广告设计就是针对一个特定的商品,通过创意性的思维,加以各种手段的表现形式,达到预期的商业效果。21世纪的平面广告设计得到更加专业化,广告艺术也脱颖于绘画和装饰而独具崭新的观念和理论化,同时,也使专职的广告设计界队伍得到迅速的扩大。据统计在2002年,国内户外广告总市值就达到了1447449万元,总投放额达到1145749万元,较2001年增长了20%,按照这样的增长,随着我国近几年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可以看出,我国的户外广告的市场地位正在大幅度的攀升,广告市场呈现出一派生机。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需求欲望也在不断深化,如何提高科技在广告行业中的转化,以及更好地体现这些科技的应用效率和效果?资源又如何配置和合理利用,浪费现象的发生又如何预防和杜绝?各部门如何地组织和协调?表现在计划、控制和领导方面的群体组织与预期目标的矛盾又如何得到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要让我们的广告行业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要让这个繁荣的景象更加繁荣。其实,有效的利用好管理的科学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以平面广告设计行业为例来分析管理所存在的价值,这是一个平面广告设计公司的工作流程。

一、客户需求分析(客户提供公司的背景、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等相关信息,以求达到量身定做的目的);

二、收集整理资料;

三、整体方案策划(方案,基调,风格,画册的印刷工艺);

四、平面方案设计

1、封面封底及内页2P的方案设计;

2、客户确认封面封底及内页1P的设计方案;

3、开始内页设计制作;

4、完成全部设计;

五、客户确认设计方案;

六、出黑白稿样,客户一校确认文字无误;

七、出喷墨彩稿样,客户二校确认大体色彩;(如有修改,则要求客户盯屏修改无误后出彩喷样稿)

八、客户通过后,签字出片打样;

九、打样送客户签字,印刷;

十、出货验收。

在这个流程里,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收集整理各种资料,使整体设计方案的产生都可谓之管理的决策和计划。我们要将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就必须对客户,资料以及方案包括环境、时间、组织文化、伦理、风险态度、经验教训等各种因素进行大量的分析,并按照“Better,not best”(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原则进行决策从而开始计划。我们就会得到:做什么(目标和内容)?为什么做(原因)?谁去做(人员)?何地做(地点)?何时做(时间)?怎么做(方式、手段)?这一串问题的答案。然后第四个流程是进行平面方案设计,这一过程的开展包括以后的出稿、打样和印刷出货如果都能顺利的实施,我们也必须有一定的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的要素存在。这便摄入了管理的领导问题,管理的领导具有决策、用人、指挥、协调、激励的作用,也是和部下一起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现今,广告这一行业,它也是多人合作的一个集体活动,甚至有职能部门,产品化部门和区域化部门的划分。如此分化,组织的存在也就必要,它的产生具有提高部门间的合作,协调各种职能,引导成员贡献等积极的作用,大大有利于目标任务的完成。加之,俗话说“计划没有变化快”,比如,在进行平面广告设计行业这一流程中,我们必须要和客户进行多次的对校确认,以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让预定的目标得到很好实现,这便是管理的控制的问题,控制过程在衡量成效,纠正偏差方面更进一步保证了目标任务的较好完成。最后,在决策、计划、领导组织和控制目标任务实现的过程中,总会有新的决策目标的设立从而产生新的目标的情况发生,于是创新就产生了,它是维持的突变,也是对维持的一种超越。只有保持不断的反省,积极主动,坚持不懈的意识和敏感,我们的广告设计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的景地。可见,管理活动的作用在平面广告公司的各个流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管理可以节约成本、控制预算,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管理还是形式创新和创意拓展的一部分。因此,设计管理具有行政管理上的目标、计划、组织、控制等作用。在广告行业实践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要让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得到最大效率的配置和利用,管理已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第4篇:管理学激励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学籍管理 应用

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越来越快,学校中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就意味着,在学生的学籍管理中,所要包含的学生信息更多更全面。虽然我国的传统学籍管理方式也具有较高的效率,学籍管理工作者也更有工作经验,然而,这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将现代的管理方式融合到学籍管理当中去,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提高学籍管理的效率,减少学籍管理的难度,才能够让学生的学籍信息更为全面准确,实现学生、学校、社会、企业之间的学籍信息交流,更有利于学生未来长久的发展。

1 计算机技术在学籍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1.1 显著地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

传统的学籍管理工作方式,通常是利用人工来统计学生的具体情况,录入学生的信息,并对学生信息进行保管和查询。这种学籍管理方式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要对大量的学生进行学籍档案的管理就要用到更多的管理人员,而且传统的档案在整理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难度。传统的学籍档案,在数据信息的录入中,通常会出现一些错误,造成了信息的失真,他人在查阅学籍信息的时候,会存在很大的困难。而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学籍管理工作中之后,大大地提高了学籍档案管理的效率。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学籍管理工作人员,更是为学籍管理工作降低了难度。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学生的学籍进行管理,就可以直接采集到学生的信息,通过整理、归纳之后,录入网络数据库,保证了学籍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查阅的时候也更方便、更可靠。

1.2 学校和社会能够更方便地了解学生的信息

利用传统的方式来管理学籍,学生的学籍通常会以纸质档案的形式进行保存,当学生个人、学校或企业想要查阅档案的时候,就必须找到学籍档案,进行抄录或复印。而从档案管理处传递到需要查阅的人手中,又会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可见,传统的学籍管理方式,为他人查阅学籍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学籍管理工作中之后,就可以将学生的信息录入数据库,再通过互联网传送给需要查阅的人或单位,如此一来,不仅大大减少了学籍信息传递的时间,更是保证了学籍信息的完整,学校或社会能够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到学生的基础信息和在校情况,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基本素养等进行公平、合理的评价,为学校、企业对学生的了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3 有利于学生学籍信息的保存

传统的学籍管理方式,要保管好学生的学籍档案,就需要大量的空间来存储这些档案,并且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检查、修补。且一旦学籍档案丢失,就难以弥补,那么,学生的一切与学籍有关的信息就全部消失,再重新建立学籍进行补救,就会存在很大的困难。而计算机技术在学籍管理中的应用,就很好地解决了学籍信息的保管问题。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将信息完整地保存下来,且学生个人、学校和企业可以通过检索工具进行查看,即使被查阅多次,也不会有被损坏的情况。并且当学生的学籍信息有需要改动的地方,那么学籍管理工作者可以通过登录学籍管理界面进行修改,从而保证学籍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2 计算机技术在学籍管理中应用的现状

2.1 学生的学籍管理实现了现代化和信息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已经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学籍管理工作中去。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也要求学籍管理有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准确性。现在,许多学校已经开始采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学籍管理,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相比起传统的学籍管理方式,学籍管理工作的效率大为提高,对于学生的信息收集也更为全面,通过网络等方式,也更方便有权限的人进行信息的查阅,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籍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可以说,这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大进步。

2.2 计算机学籍管理系统还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发展相对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并且这一技术在学籍管理中的应用时间不长,相关的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经验,因此,我国的学籍管理系统设计得还不够完善。在收录学生学籍信息的时候,有些数据信息会丢失,而对于学籍管理人员的身份验证较为繁琐,或者是难以隔绝非管理人员对于信息随意篡改。并且,我国的学籍管理系统所采用的往往是单机版系统,这种方式不利于对学籍信息管理工作的扩展。并且,我国的计算机防御系统还存在一些漏洞,总会有网络不法分子通过非法的手段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入侵,盗取、篡改学生的学籍信息,给学籍管理工作造成更大的困难。

2.3 学籍管理人员的计算机知识技能不足

现在,我国的学籍管理人员大多数对于传统的学籍管理方式较为有经验,并且已经适应了传统的管理模式,要让他们从一种工作方式转变到另一种方式,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并且,管理人员要求具有更强的计算机技能。许多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对于计算机的功能并不完全了解,在对学生的学籍信息进行收录、修改、调取、查阅等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所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籍管理部门的工作进度,这将会给学生、学校、企业等所有涉及到学生学籍信息的单位造成阻碍,也就是说,不熟悉计算机性能的学籍管理人员,这种管理方式反而造成了更大的困难。

2.4 学籍管理过于信任、依赖计算机

将计算机技术应到学籍管理中,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难度。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有很多管理人员开始将大量的工作依靠计算机来完成,认为将学籍信息录入计算机之后就无需再管理。也就是说,管理人员对于计算机过于依赖和信任。学生的学籍信息录入计算机之后,还需要进行维护、修改等工作,并且学籍管理人员要辅助学生、学校、企业等查阅学籍信息,对于不全面、不准确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增加和修改,这样,才能保证学籍信息的完整、真实。

3 将计算机技术更好地运用到学籍管理中的建议

3.1 完善学校教务处的学籍管理系统

针对我国学校学籍管理系统的问题,建议学校进一步完善学籍管理系统。一方面,要增加对学籍管理的资金投入,引进更为先进的计算机设备,给学籍管理人员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同时,先进的计算机设备也可以容纳更多的功能,为学籍管理工作提供方便。另一方面,还要引进更多具有较强计算机技能的人才,通过软件的应用、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等方式,完善学校的学籍管理系统。并对计算机设备进行维护,对学籍数据库进行严格的监控,防止他人盗取、修改学籍信息。另外,还要将学校的教务处以及学校其他各个部门通过计算机联系到一起,保证学籍信息顺利传递。

3.2 加强对学籍管理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培训

对于学生的学籍信息管理是否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籍管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是否够硬。而现在的计算机技术无时无刻不再迅猛地发展着,信息技术随时都在更新换代。因此,要想做好学籍管理工作,就要不断地对学籍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计算机知识培训。让学籍管理人员拥有更为全面的计算机应用、安全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要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学籍管理工作中去。有了更为全面的计算机知识,在学籍管理工作中,就会极大地降低工作失误的几率,增加工作效率,学籍管理中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地弥补,并且能够为他人查阅学籍信息提供更好的帮助。

3.3 增强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

拥有强烈的责任感,是做好一项工作的最基本的前提。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更关系到社会对人才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学籍管理人员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职业道德观念和管理意识。现在,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学籍管理工作中,学籍管理人员要能够形成一种全新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将自己的管理工作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到一起,在工作中同时发挥自身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和计算机技术的管理优势,从而将学籍管理工作做得更为出色。

学籍管理工作对于学生、学校、企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计算机技术在学籍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管理工作的难度,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而计算机技术在学籍管理中的应用还需要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进步,才能让学籍管理实现全面的信息化,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松敏,孟玉勤.让网络技术走入大学生管理[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

[2]罗长文.网络环境下高校电子学籍档案的管理[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3]李珏.从规范成人高教学籍管理来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利益[J].继续教育研究,2010(07).

第5篇:管理学激励的作用范文

一、概述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中主要有作业成本管理、柔性标准成本法以及资源消耗会计等几个主要的管理方法。其中作业成本管理法较为传统,这一方法的确是核算单位资源,但是这一方法主要针对作业过程中所涉及的服务资源,并没有牵涉到资源自身的消耗,也没有对资源相互消耗所产生的成本加以合理的核算。资源消耗会计所进行资源核算,所涉及的核算范围更广更全面。资源消耗会计核算范围中含有学校管理中为其他资源消耗进行服务的资源,需要将这些资源完整的在作业成本中进行反映,由此才可以全面地反映资源消耗,这样所进行的资源成本核算才是完整、全面的。

因此资源消耗会计中含有交互服务资源,针对服务资源合理的分配,全面核算资源动因。通过资源和作业间因果关系分析作业成本资源动因,采取主观的方法确定交互消耗动因。核算成本首先需要梳理资源消耗关系,明确对资源及其消耗的关系进行清楚的描述。在核算过程中,消耗的资源只是简单的通过货币的形式加以计量,但这是不够的。出于这一点考虑,资源消耗会计进一步丰富了资源消耗内涵,不仅含有货币指标,同时也涉及了所有可以对资源进行计量的量化指标。在清楚了消耗之间的关系之后,对非货币量化指标进行换算,将其换算为货币形式,利用货币指标针对收益所使用的成本加以核算。资源消耗成本将核算成本时存在的价值和资源消耗关系分离开来,通过量化的方式计算产出同时也与货币计算进行分离,由此充分反映了成本核算同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

二、管理会计在中职学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一)促进学校会计管理的优化,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财务会计同管理会计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在管理中将两者加以有机结合则能够促进中职学校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财务会计指的是对外报告会计,更多是给单位外部的利益关系提供自身各项财务信息;管理会计指的是对内报告会计,是针对学校内部管理者提供各项资源信息,为学校管理者在进行经营决策时以此为参考依据。就中职学校自身的发展而言,管理会计在学校内部管理评价以及在给外部提供信息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在完成会计核算工作以后,可以通过管理会计中各项指标对学校经营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衡量和评估,可为学校管理者制定经营决策提供一定的财务数据参考,使得学校的经营决策更加科学,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学校的控制规划。管理会计的实施,可以使学校更为科学的引入教学设施,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更新和建造,充分激发学校教师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其科研水平的大大提升,确保学校就业率,由此进一步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二)促进学校管理的加强,推动学校健康发展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中职学校面临日渐激烈的竞争。在此情况下,中职学校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进行转型。学校内部财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不但需要针对学校各项经济业务实施会计核算,更重要的还需要对学校未来发展进行科学的预算以及经济规划。管理会计充分联系原有的计划成本以及设计成本信息资料,通过合理的利用管理会计方法,对教育成本同学生数量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进一步细化成本,为学校预算编制工作提供合理的数据参考,从而提升中职学校办学质量,推动学校快速发展。此外,管理会计还对学校科研技术的引入、教学与实验器材的采购、外资的使用等多个方面进行经济评估,从而促进学校后续的稳健高速发展。

(三)为学校经营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企业的经营当中,管理会计具有非常显著的积极作用,实行高效的管理会计工作可以为企业极大地节省财务成本,为企业进一步拓展市场进行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中职学校属于特殊的企业,学校的有序运行必须依靠足够的资金,必须不断向外拓展市场,扩大学校规模,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学校办学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办学形式更加多样,筹资渠道更加多元,学校之间、学校和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在科研费用、管理成本、研究项目等都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所以,中职学校必须积极地推广和应用管理会计,促进学校经营成本的降低,有效控制学校财务风险,保障学校稳定的发展。

(四)便于学校进行考核

管理会计可以全面监控中职学校的经营活动,并且对学校的预算管理、成本予以科学的对比分析和评估。学校构建全面、高效的控制系统,可以对学校的财务核算及分析进行全程监控。所以管理会计可对学校的教学过程以及成本、利润、收支等实施有效的分析、考评,为学校的管理者进行科学的决策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促进学校管理者对其管理的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监控。

三、管理会计在中职学校财务

管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

为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建设和发展,国家向教育工作投入大量资金,所以在最初,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基本都依赖于国家和政府。中央和地方政府向学校调拨资金,学校可以对这笔资金进行支配,加之该项资金并不是盈利的,国家并没有对该项资金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而学校采取这笔资金组织学校建设活动,也不对该项资金进行盈亏负责,所以最后该项资金的使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监管和控制。因此,国家管理不到位,学校监管欠缺,财务制度科学性不足,导致学校财务管理工作非常混乱,缺乏有序的组织。

(二)财务指标不合理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学校数量的增长以及规模的扩大,很多学校慢慢开始自主涉足经济层面的活动,同时也在不断从外部筹集资金。但是学校经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并不是盈利,由此大多数学校常常会忽略财务活动,即便是有的学校组织相应的财务活动,但都只是表面功夫,并不能触及财务的核心和本质,所以学校财务会计并没有发挥出实际的作用。财务指标的不合理对学校财务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严重的困扰,体现了财务管理的缺失。

(三)缺乏高效的财务运行机制

我国学校的最高管理者是校长,同时他也对财务工作具有绝对的领导地位。但是大多数领导对于财务和会计工作并不了解,在实际的财务工作中,难以制定科学的经济规划。同时学校缺乏高效的财务运行机制,资金使用情况不明,缺乏透明性。决策一旦出现问题必然会使学校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但是并没有人为其负责,对于学校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四、管理会计在中职学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一)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管理会计相应的工作原理非常复杂,涉及的内容也极为繁琐,含有信息的考察、评析、管控等一系列工作,单纯借助人力难以完成。学校必须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学校需要积极引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高效的管理会计系统,方便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通过先进技术的引进,学校财务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大为减轻。与此同时,利用计算机也很好地保障了数据信息的真实、可靠,参考价值显著提升。

(二)增强管理会计人员素质

管理会计工作量巨大,难度高,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养,所以学校必须重视管理会计人员素质的提升。管理会计模式的中心朝着管理方向倾斜,管理人员必须通过长远眼光看待学校各项工作问题。基于此,管理会计人员必须努力学习,扩展自身的专业知识,开拓自身视野,自主地配合学校的工作。另外,会计行业人员必须拥有较强的责任感和深厚的职业道德,在增强业务素养的同时,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切实保障学校资金安全。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紧密结合

管理会计的基础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各种数据信息全部来源于财务会计,同时管理会计的开展也对财务会计形成较大的影响,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所以学校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财务会计,更要关注管理会计的规划,必须保障二者协同发展,由此才可以推动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6篇:管理学激励的作用范文

在技工学校,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往往是一件费力、难见效的工作,班主任工作岗位也往往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工作岗位。结合自身在技工学校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所了解到的相关情况,笔者认为造成技工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当前基本困境的原因有三。其一,技工学校班主任服务的对象比较特殊。技工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于中考或高考的失败者,中考或高考的失利造就了其长期的心理阴影,其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非一般人所能感受。部分学生虽勤奋好学,却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而来到技校,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同时也使其对一般的说教充满反感。其次,社会上片面人才观任然盛行,导致“高中热,职专冷”,使得班主任在处理日常工作外,还需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消除学生和家长的这种认识,让同学们认同所学专业,对前途树立信心。第三,消极心理弥漫技工学校校园。据了解,技工学校学生的成长环境大都不太理想,有的父母离异,有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有的家长长期在外工作难以顾及孩子,使得孩子长期缺乏的基本关爱和起码尊重,从而使得学生过分谨慎、怀疑一切、不能自我确定,或恐惧失败、害怕挑战,或没有目标、缺乏恒心、不晓自律,或自卑懦弱、不敢坚信自身的潜能和智慧 ,或愤世嫉俗、与人无仵,或固执己见、没有信誉,或对金钱没有中肯的看法,或自大虚荣、清高傲慢,或兼而有之 。这些消极情绪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同时对于班主任的管理也是增加了很大的难度。面对这些困境,要求我们用新的视角去审视教育,去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策略和管理方法。

一、运用积极心理学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注重积极情绪的关注、积极个人特点以及积极心理的构建。 这对班主任管理班级有重大的启发。

(一)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促使技工学校学生的身心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技工学校的学生,虽然在文化基础知识方面显得薄弱,但是其在操作技术层面富有优势,通过学习专业技能,争取成为技能人才,技校生一样可以成长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作为班主任应该关注到学生的这些积极面,有意识地培养技校生的积极心理和乐观情绪,开挖学生们的潜能,提升学生们的主观幸福感指数,减少消极心理的影响,使学生们找准自己的专业定位、职业定位及其人生定位,深入发掘自我,扬长避短,在文化方面与技能方面均衡发展,在身体方面与心理方面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学习积极心理学专业知识,提升技工学校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古人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又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技工学校的学生,其必然是不完备的。班主任在对其进行管理时,就不可以苛求的心态和求全责备的心理来要求。技工学校的学生多有或多或少的性格缺陷或心理障碍,由此所导致的心理阴影必然会影响到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然而,每个学生的心理当中又多有或多或少的积极因素,其乐观情绪、人生智慧、个人的创造力、个人的专长等等,均可以给班主任以启发和思考。班主任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学生个人进行适当的激励和正确的引导,使自身处于一种积极的工作状态,注重在精神层面收获班主任管理工作上的,培养出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长期坚持下去,并且适当地予以修正,就可以有效地提升技工学校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三)掌握积极心理学专业知识,融洽技工学校班主任与所管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技工学校班主任同其所管理班级的学生之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不同于任课教师同所教班级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技工学校班主任同其所管理的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微妙而复杂的,师生之间互动频繁、矛盾迭出,特别是班主任对“差生”、“问题学生”的成见,往往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班主任掌握积极心理学专业知识,有助于客观地看待一些问题及其存在的缘由,培养自身乐观的心态,注重培养宽松的工作氛围和自身积极的心理,注重培养全班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有助于帮助全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助于帮助全班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和与人交流的方法与技巧,学会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耐挫力;有助于帮助全班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全班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师生之间以积极的态度共同面对班级里面存在的利益纠葛及其矛盾纠纷,在不断解决班级相关问题的过程中融洽好师生关系。

二、运用积极心理学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实际做法

(一)传播正能量,形成积极的班级氛围

什么是正能量?通行的解释是《正能量》一书的作者,英国人怀斯曼的“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这正是当下人们普遍缺少却积极追求的。班主任有责任传播正能量,使学生变得积极、乐观、向上。作为班主任,我们是每天和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教师。我们的善良、宽容、正直、睿智、乐观、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就如阳光一般普照着每一个孩子,学生们会感受到温暖,也会逐渐地成为温暖的人,积极的情绪体验会激发和感染着每一个学生。其次,班主任在班会课上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事迹,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形式。好的主题班会,对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上主题班会课时,班主任要尽量选择正面的事例,特别是社会上影响力较大的事例,如“最美妈妈” 、“最美士兵” 、“最美司机”、“最美教师”,虽然他们都只是平平凡凡的小人物,但是小人物的正能量却引发了“化学反应”,闪现了人性的光辉,照亮了道德的方向。再次,班主任不仅要善用班干部的“正能量”,还要发掘后进生的“正能量”。班干部是班级中的精英部队,他们吃苦耐劳、朝气蓬勃、团结奋发、健康向上的品质可以辐射到每一位同学,因此善用他们的榜样力量可以帮助班级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但是后进生的“正能量”也不能忽视,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说:“当一个人得到赏识时,他的心里就有一种成就感,就会对未来充满信心。”当班主任找到后进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的时候,后进生的积极因素就会被调动起来,成为推动班级前进的一份子。

(二)构建积极的班级支持系统

积极心理学认为,社会支持是当个体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时,其他人会提供的情感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对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现状的调查研究显示,青少年支持来源最多的是同学朋友,因此在班级中构建一个积极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引导学生对愉快、美好、有意义生活的追求,也有助于培养积极的情绪和发展积极的人格特质。而班主任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期待和关怀,对班主任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是这个支持系统形成的基础。其次,拥有良好心态的宿舍舍长和班干就是这个系统发挥作用的关键,他们不仅要肩负起管理宿舍和班级的责任,还要协调宿舍和班级内部的人际关系,如果他们拥有一个良好积极的心态,就会把积极的情绪传播给宿舍和班级成员,同时还能及时发现宿舍或班级内部产生的问题,关注其成员的思想动态,促进同学们间的沟通。

(三)营造积极的班级文化,增加学生的积极体验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的班级文化建设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精心布置教室,设立班级图书角;设立《心灵对话本》,让学生在此放飞梦想、宣泄情绪。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与学生共同确立班级口号、班歌,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等。积极的班级文化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潜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班级管理。

第7篇:管理学激励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 家长 大学生 压力管理 积极作用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家长参与大学生管理的现状

在对家长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意愿的调查中,显示有30.6%的家长表示很愿意,28.8%的家长选择了“ 一般般”,这一数据说明愿意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家长达到59.4%。而一些选择“一般般”的家长也是由于表示担忧自己缺乏能力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对高校学生管理也感到陌生。①

也有很多学生家长认为,对孩子的主要管理责任是在进入大学以前,因为“上大学”是父母和孩子一个阶段性的奋斗目标。进入大学之后,父母感觉自己的任务完成了,会忽视在大学阶段对孩子的管理和引导,导致过于信任孩子的个人能力。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学习生活压力,或者被游戏等外在因素吸引,荒废学业。往往是在大学生出现了学习困难导致降级、退学等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校方联系家长,家长才会意识到孩子出现问题了。

所以,大学生入校不代表家长的任务结束,家长不能游走在高校学生管理的边缘。

2 大学生压力的来源和类型

压力,是“肌体在对生存环境中多种不利因素适应过程中,适应和应付能力之间不平衡导致的身体紧张状态及其反应。”压力有时可以激励人进步。但是那些对未来的忧虑忧虑、对不同的情境下产生的心理压力等等,常常有着潜在的深刻后果。

当代大学生被称为“个性张扬、标新立异”的一代,“90后”的各种特质在他们身上得到充分的展现。他们追求自由、平等、成就和赞同,这往往也伴随着心理承受能力差、自立能力缺乏及责任感不够等特征。对初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而言,初次离家,一切自理是他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很多学生出现了心理断乳,自理能力较低的学生无法在短期内适应大学生活,若在此阶段学校和家长不能有效合作,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则会直接导致学生大二学习规划期,大三人际交往判断期,大四就业规划期等各个阶段过程中无法适应和竞争带来的压力,造成学习和生活的脱节,带来严重后果。

在一项针对大学生现实压力的调查中显示,有50.5%的大学生感到比较有压力,选择“一般”的有30.2%,而认为“非常有压力”、“不太有压力”、“没有压力”的分别只占全体的6.0%、8.1%、3.4%,这表明超过一半的学生压力水平较高,绝大多数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感到大学生活有压力。②针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过程,压力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1 学业压力

学业压力是作为学生永远需要面对的主题,因就业压力而造成的新的学业压力也逐渐增大。大学生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把自己变成全能型人才,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不断的考证考级考研。但由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往往顾此失彼,结果是学什么都不专。大部分大学生都曾感到过学习的压力,但如学不会释放压力,精神就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的出现。

2.2 经济压力

目前,中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7%是特困生,许多偏远山区农村的家庭往往因为供一个孩子上学而负债累累。贫困生需要考虑自己如何生存,如何筹集学费。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能暂时缓解部分压力,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教育致贫的家庭又成了现在社会扶贫的对象。调查表明,70%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

2.3 人际关系压力

人际关系的压力包括角色的转换与适应、情感困惑和危机、交际困难、自我性格克服等方面。大一新生对角色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诸多事实表明,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独生子女的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使得他们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面对挫折和新的环境不能有效地调节自己去适应。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2.4 就业压力

近几年来,由于毕业人数增加、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中国社会调查所进行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就业已经是每个大学生一进校门就要考虑的事情了。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3 家长参与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3.1 强调学生家长的责任意识

美国学者保罗·朗格朗提出:“ 终身教育体系形成的基本原则,是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即相互联系性。只有加强不同教育部门之间的合作与联系,才能实现教育的逻辑一贯和整体化发展。这种逻辑的一贯和整体化的发展具体体现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③家长不是把孩子往学校一送了之,除了做好学生的后勤保障之外,还需要储备知识和更新观念,积极的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每学期分阶段主动和校方沟通孩子的在校情况,在学生大学的几个关键期内能准确把握孩子的思想情况,做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和疏导。

3.2 提高高校学生家长的管理水平

在《教育法》中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对大多数家长而言是完全陌生的领域,对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各个阶段的重点任务家长都不是很了解。提高家长的管理引导孩子的水平,需要高校学生工作和教学部门的合作。

在压力管理中,压力的排解一般通过宣泄、咨询和引导三种方式。宣泄主要是以学生自身为主,喊叫、剧烈运动、唱歌等。合理的宣泄可以有效排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咨询就是向专业心理人员或亲朋好友倾诉自己心中的郁闷紧张情绪。向自己的好友或父母倾诉几乎是每个人都有过的经历。其实,不论被倾诉对象能否为自己排忧解难,倾诉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调整压力的方法。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员工在对待压力的看法、感觉、情绪等方面有所变化,解决其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调整心态,能够正确面对和处理压力,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引导是老师和家长帮助学生改变其心态和行为方式,使学生能正确对待压力。学生确立正确适当的目标,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达到此目标,相关压力自然也就消失了。而学生如果有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活动,当其遇到压力时可以很容易转移注意力,投入到兴趣爱好中,从中陶冶情操、保护身心健康,心态亦会平和,压力自然也就减轻直至消失。

首先,家长与孩子要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时常联系,让孩子积极主动的向家长汇报自己的想法和打算。家长不能给学生施加太多的学习要求,遇到问题不能一味的责备学生,争取做到心平气和的面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很多压力的来源是因为大学生某些东西不能表达,或者表述不清别人无法理解导致的沟通不畅。学校和家长要给学生表述的机会和发泄的渠道。大学生学会积极健康的表达和展现自己有利于生活和学业中问题的解决和各种压力的缓解。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在大学适应期和其他特殊情况下的心理压力,平稳过渡。其次,通过学生工作者(辅导员、班主任)直接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以及学生在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掌握学校相关的政策和具体要求,帮助孩子制定好阶段性目标,有的放矢的进行学习,减轻学习压力。若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可以让老师详细了解,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资助,缓解经济压力。以上工作同时也是为就业做准备。再次,和孩子同宿舍的同学保持联系。同宿舍的同学朝夕相处的在一起,往往能掌握最全面最直接的情况,遇到突发问题也能及时联系到学生和家长双方。

3.3 创新家校合作沟通方式

在大学四年中,学生、家长和学校三方面都要做出积极的努力,缺少某一方面不会有满意的效果。不同层次和条件的家长采用不同方式,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拓展与家长合作的途径,如利用网络、新闻传媒、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教育等。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针对家长的职业、文化、对孩子的重视程度、经济收入等背景不同,选择恰当的合作方式。

家长与学校的有效结合在学生入学之初,有条件的可以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讲解大学生在校四年将要面临的问题和需要完成的任务;若不能大面积的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则需要通过手册、电话、邮箱、网站、博客、论坛等形式让家长熟悉,并向家长提供一些经验和方法。学生工作者和学生家长之间要进行及时有效的互动联系,共同应对孩子在大学阶段出现的问题,提前引导,有效疏通,将学生的压力和不适应在最短时间内减轻和消除。家长和学校要明确的摆正双方位置,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学校不是指挥者,对家长呼来喝去;家长不是挑剔者,对学校发泄不满。

注释

① 程国星等.对于家长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

第8篇:管理学激励的作用范文

 

积极心理学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在2000正式提出的,他们认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从个体自身的实践、个体认知的改变以及个体对自身的评价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发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使个体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一经提出,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目标是要帮助人达到理想的幸福状态

 

积极心理学把发展和提高人的积极潜能,帮助人达到理想的幸福状态作为自己的目标。这一理论注重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追求就是帮助所有人尽可能地达到他可能达到的完美的发展状态。

 

2.强调个体的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体验,认为积极体验可以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具体来说包括主观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快乐和充实(对现在)以及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主观幸福感。

 

3.注重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注重培养积极心理品质,认为积极心理品质越多,越有利于其预防和克服心理疾病。所谓积极心理品质,是指能够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心理特性:能够促进工作或学习绩效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能够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有利于心理保健。在此定义下,积极心理品质主要包括:正确的认知图式、自信、开朗、爱、负责、主动、热情、乐观、合理企望、坚强、勇敢、善良、诚实、信任、友好、理解等。

 

4.重视积极社会环境的构建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受环境的影响很大,积极的环境能够帮助个体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有利于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个体积极经验的塑造,因而重视积极环境的构建。积极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使人的智力得以发展、创造力得以发挥的社会环境因素。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明确把“成为幸福、快乐的人”作为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我们应该把帮助小学班主任成为幸福、快乐的人作为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而不仅仅达到较低层面的目标——帮助小学班主任预防和解决他们的消极心理问题。因为拥有幸福感是小学班主任成功地完成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小学班主任保持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的源泉。一个经常体验到职业幸福的小学班主任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乐业”精神,会很主动地去管理班级,并乐观地看待和积极应对所遇到的工作困难。相反,一个虽然没有心理问题的小学班主任,但由于没有感受到小学班主任工作所带来的幸福,不能把小学班主任工作作为自身自觉追求的一项事业,只是在领导的压力下承担小学班主任工作,应付式地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就不太可能把一个班级管理好。因此,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小学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使小学班主任成为幸福、快乐的人。

 

2.帮助小学班主任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

 

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弗瑞德克森提出的积极情绪“拓展—构建”理论认为,积极情绪具有拓展并构建个体即时的思想或行为的作用,也就是为即时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充足的资源,如使个体在当时的情景条件下反应更准确、认知更全面、思维的创造性更活跃等。根据这些理论创造机会帮助小学班主任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帮助小学班主任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来体验积极情绪。例如,引导小学班主任改变归因风格,从积极的方面来解释事件,能更多地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因为影响个体情绪的决定因素不是客观事件本身,而是个体对这件事的解释和理解。又如,开展问题研讨活动帮助小学班主任发泄不良的情绪和压力,可以帮助其更多体验积极的情绪。

 

3.促进小学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小学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对于小学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有以下的重要意义。首先,积极心理品质对心理疾病起到预防的作用。当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占主导地位,而消极心理品质较少时,个体就不容易产生心理疾病。例如意志坚强的小学班主任在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能勇敢地面对并积极想办法克服,不容易产生无助、焦虑等消极心理。其次,积极心理品质能够提高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效率。例如,一个自我效能感高的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会表现得更加自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采用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再次,积极心理品质能够提高小学班主任的主观幸福感。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会产生不同的体验。个体拥有较多的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其乐观地解释客观事件,感受更多的幸福而不是痛苦。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促进小学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一是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具体做法是在一位专业心理辅导老师的带领下,若干名想发展和培养同一种积极心理品质的小学班主任组成一个团体,对这个问题进行交流,每个成员敞开心扉地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成功的做法与途径,从而达到塑造积极心理品质的目的。二是观察学习法。主要是为小学班主任树立学习的榜样,让他们观察榜样的行为举止,从而培养出榜样身上具有的积极心理品质。

 

4.构建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的积极环境

 

首先,要为小学班主任构建积极的学校管理环境。学校的各方面环境由于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成为导致小学班主任出现心理问题原因之一,所以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出发,要创建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的积极工作环境。也就是说,学校领导在要求小学班主任完成学校的教学管理任务的同时,还要注重人性化的管理,关注并尽可能满足小学班主任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合理需要。例如,提高小学班主任的收入待遇,消除其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为小学班主任提供进修学习机会,满足其自我提高的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机制,帮助小学班主任感受自我的价值,满足小学班主任自我实现的需要;创设良好的同事人际关系,满足小学班主任的归属和爱的需要。其次,引导和帮助小学班主任构建积极的家庭环境。小学班主任扮演着多个角色,例如在家庭中承担着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父(母)等角色。这些角色所承担的责任有时候与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产生冲突,冲突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就会导致小学班主任的心理出现问题。所以学校领导要注意了解小学班主任的情况,在他们出现一些角色冲突的时候,引导他们构建积极的家庭环境来解决冲突。例如家人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和班主任一起分享工作上的成功和喜悦,一起承担和应对面临的压力,将有利于班主任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其主观幸福感的提高。

第9篇:管理学激励的作用范文

学生干部兼有“青年”、“学生”和“干部”的多重角色,即他们是当代青年中的一份子,也是受教育者,同时他们还是辅导员老师管理班级事务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执行者。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当中出现一些不良现象,譬如以命令的口吻让同学执行辅导员老师布置的任务;更有甚者建立小集团,对班级中的学生颐指气使,这不仅疏远了同学,也给班级管理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学生干部选拔、培养管理机制不健全。学生干部这个特殊的群体,在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经常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和评奖评优工作,基于此致使许多同学在步入大学校园的时候就热衷于学生干部的竞选。加之,竞选学生都是新生,老师对他们的了解有限,在选人问题上使老师非常棘手。我个人而言,学生干部的选拔比培养机制更为重要,一旦学生干部选拔不当很容易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学生干部选拔中出现学生拉票、请客吃饭、送礼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竞选的公平公正。其次,高校学生干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对学生干部的培养管理不重视,学生干部中出现不良事件频繁发生,譬如“拉帮结派”等等。一些学生干部急功近利的行为明显,有些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出于各种目的,如:入党、就业等,达到目的后,对自己也就放任自流了。工作作风趋向官僚化。近年来,受社会官本位不良风气的影响,高校学生中刮起了干部风,学生干部希望能在为同学们的服务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但如果对于权力过分热衷,就背离了学生干部的初衷。许多学生以当学生干部为荣,误认为当学生干部可以耀武扬威,这种官僚化的作风给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带来许多麻烦。缺乏相应的约束,学生干部责任落实不到位。由于新选拔的学生干部,对于大学班级的管理工作缺乏必要工作经验和工作思路,对班级管理的任务和目标不明确,加之,班级学生干部之间的职责不清,管理方法存在问题,致使许多学生对班级管理工作意见很大。当班级出现问题时,学生干部之间相互埋怨、推脱责任。

二、新时期下加强学生干部管理的策略

大学班级管理不同于高中,大学是学术自由、民主竞争、思想碰撞的阵地。大学是张扬个性,施展才华的舞台,对大学生的管理已不能像管理中小学生那样,必须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桥梁作用。精心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是实现高效管理班级的前提。如若班级比作高楼大厦的话,那么学生干部就是地基,普通学生就是骨架,只有充分发挥干部的“地基”作用,班级管理这座“高楼大厦”,才能建得更加坚实美观。因此,学生干部的选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选拔干部之前,首先,必须确定标准。不能以成绩为唯一标准,必须考虑人品、责任心、经历及交流沟通、处事能力等因素。同时,在选拔干部时注意引入竞争机制,做到能者上,庸者下,让那些真正有能力的同学成为学生干部队伍的重要力量。其次,辅导员应重视对干部的培养,要对干部进行思想灌输,培养其“感染、服务、独立”的意识。要求他们在纪律、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去带动同学,主动地、富于创造性地工作。针对每名干部的特点去培养他们,不断提高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通过落实责任制、压担子等方式,培养一支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的干部队伍,为班级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建立学生干部监督考核制度,完善干部管理机制。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不仅仅取决于学生干部自身的自我管理,还要有机制和制度的保证。只有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才能使学生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高校学生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担任管理者角色,却没有享受相应的报酬和待遇。学生干部并没有多少管理经验,在实际管理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学校也没有明确的干部处罚规定。因此,必须建立学生干部监督和奖惩制度,把监督的权利不仅仅放在老师的手中,更要注重被管理者,即学生的监督作用,建立班级的民主制度,充分发挥普通同学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干部德育工作,确保各项学生工作有效进行。在对学生干部培训时必须两手抓,即一手抓学生干部管理,一手抓学生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只有两手同时抓、同时硬,才能确保各项学生工作的高效有序地进行。从另一方面来看,学生干部的德育工作又是首要的,鉴于学生干部是特殊的管理群体,只有把学生干部的德育工作做到位了,才能为开展以后的学生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主题班会是学校实施学生管理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更是辅导员工作的主要阵地。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