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范文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

第1篇: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范文

对初涉城市规划理论的建筑学专业学生而言,传统的“教师讲授理论,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能力得不到提升。

(一)专业课程间缺乏联系

在学习城市规划学相关知识时,建筑学专业学生面临着从建筑设计思维到规划设计思维的转换,但一些院校在设置城市规划原理这一理论课程与居住区规划设计这一设计课程时,在时间上没有良好的衔接,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与方案设计脱节,较难领会城市规划设计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加之设计尺度和规模的变化以及限制因素的增多,使学生在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考虑不全面,难以在建筑密度、容积率等规划技术指标与实际空间之间建立正确的对应关系,设计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专业课程与关联课程间缺乏联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注重对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科理论的讲授,缺少对相关知识(经济、社会、环境、公共管理等)的启发性引导,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够系统、学习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片面注重图纸表达与图面效果,而非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居住用地在城市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居住区与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抛开城市论小区,忽视小区与周边地区与设施的互动和影响关系,导致学生缺乏整体与区域意识。

(三)封闭的教学模式与实践缺乏联系

封闭的教学导致学生在居住区规划中不了解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及市场需求,出现不重视住宅选型、户型与居住区定位不匹配,容积率设定与地段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等问题。学生主观地认为城市规划方法是定型化、工程性的,而实际上城市规划兼具工程艺术和公共管理性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城市规划方法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成熟深化,与政府政策、经济形势以及社会需求密切相关,与人的思想与行为模式密切相关。因此,对已建成的居住小区进行系统调研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主动的、有针对性的调研,可以了解到与居住区规划相关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等知识,对居住区规划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二、教学模式改革对策

基于时代的发展及城市规划的学科特点,针对建筑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居住区规划设计这门课程所出现的问题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笔者总结出开放性、系统性、多样性的教学模式。

(一)增强课程的开放性

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在实际的城市规划项目中,从立项到实践,一般包括项目策划、方案设计、方案实施等阶段,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注重方案设计而忽视其他阶段。因此,应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初步调研、专题调研、模拟方案评审等内容,与方案设计阶段相衔接,有助于学生快速地从建筑设计向城市规划设计转换,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的工作程序和方法。课程组织的开放性。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不同,往往需要多人协作与独立思考相交替,因此方案设计过程宜采用集中—分散—集中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资源整合—独立思考—思想碰撞—回顾思考的过程,从而达到有效学习。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安排建筑设计理论、城市规划设计不同学科方向的研究生参与本科生课堂教学辅导,以增加不同专业、不同年级间学生的交流,从而加强本科生的学习效果。

(二)增强课程的系统性

针对专业课程与关联课程间缺乏联系的问题,应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增强课程的系统性。在纵向上,教师应从宏观到微观讲授不同层面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和内容,使学生有意识地考虑在实际项目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和限制因素。在横向上,应建立以设计类课程为主干,以理论类、技术类和艺术类等关联课程为辅助的教学系统。在设计课程中引入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课程,引导学生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针对不同区位、不同社会阶层、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进行综合考虑,使学生掌握立足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统筹公共利益与市场需求的设计方法。此外,将城市规划原理授课时间由原来的大三上学期调到大三下学期,与大四上学期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相衔接。做到内容讲授的系统性,逐步加强学生的城市设计意识,提高学生协调群体建筑与城市空间、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增强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知识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在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学生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取知识,教学过程逐渐体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等特点,这打破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单向传输的传统传播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新型教学模式。笔者通过建立固定流平台和永久性共享平台,打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增加师生间的交流。固定流平台:在课程初期,教师利用三到四个课时结合设计任务书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性讲授,接着每周利用一天或半天时间用于学生的阶段性方案汇报和讨论。永久性共享平台:把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以班级、年级分成不同单元,将学生优秀作品、案例和专题研究储存到移动硬盘或光盘中,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对已有成果进行有效利用,为今后建立网络硬盘做准备。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与学类似于将知识输送和接收的过程,教学手段相当于运送知识的交通工具,不同工具的传输效果不同,因此应采取换乘式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即在一门课程的不同阶段采用一种或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体验、交流、论证与研究,从而打破被动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选择因教学阶段的不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使学生快速吸收和运用知识,并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综合素质。

三、开放性、系统性、多样性教学模式的实践

在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课程实践中,笔者将开放性、系统性、多样性的教学模式进行多次实践,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就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来说,教学过程分为课堂讲授、小组调研、快题设计、小组汇报及规划设计五个阶段,笔者将案例式教学法、碰撞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与各个教学阶段进行交替和结合(表1),后四个阶段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分组的人数采用4-1-4-2人的组合形式,即学生4人完成一份调研作业及调研汇报、1人完成快题设计、2人完成一份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这种有分工有协作的分组学习方式,既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又加强了学生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在课堂讲授阶段,教师首先对比讲解前沿理论与传统理论,在此基础上引用经典案例做针对性讲解,期间设定多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质疑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如关于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三者内在的联系问题,通常只有在具有工作经验之后才能有较深入的理解。教师在案例讲解过程中,通常会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引导其在案例调研的过程中进行论证和体验。在学生对居住区规划的理论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后组织学生进行初步调研。在初步调研阶段,教师在拟定设计任务书的同时拟定调研任务书,要求学生针对当前商品住房供应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学习房地产开发项目策划及项目评估(包括如何看待地段区位条件、对地块出房率的期待、房产营销策略与卖点)。学生在实际调研与项目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市场定位预测,根据项目区位、交通现状,预测居住区入住人群及入住强度。以初步调研作为基础,学生在方案设计时将居住区规划设计与住宅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相结合,设计与入住人群的需求相适应的住宅户型、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绿地与公共交往空间。学生通过对房地产开发的项目策划和评估过程的学习,可以弥补封闭课堂讲授的不足,在方案构思过程中目标明确、脚踏实地。通过课堂讲授及初步调研,学生的思维方式从建筑设计转换到规划设计,对于一些有关尺度或较难理解(如无障碍设计、停车场及公共交往空间的专题)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搜集、测量、问卷调查、体验等方式进行专题研究。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无障碍专题研究中,学生采用体验盲人、盲人按摩院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盲人的生活便利性和公共设施配置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到盲道位置的合理性设置、盲道在交通复杂地段的安全性等内容;在停车场设计专题中,学生把立体停车和残疾人停车作为一个重要关注点进行研究,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停车位设置的合理尺度,通过立体停车的调研和立体停车的软件模拟学会合理设置立体停车;在公共交往空间专题研究中,学生体验到部分规划设计的不完美性和居民对公共空间改进的自发性,从而主动思考并调整自己的设计方法。专题研究既提高了学生对社会问题认识的敏锐性与对设计把握的全面性,也能令学生主动将理论研究与方案设计相结合。当学生对房地产开发的流程以及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要点有了一定的掌握,能够依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自己的理解做出一套完整的居住区设计方案后,在快题阶段,学生通过独立设计对自己的掌握情况做出初步检验。之后由教师组织模拟评审,分小组进行调研及快题汇报,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点评,由此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快速设计能力。最后,学生两人一组完成一份规划设计方案,此时的方案较为成熟和完善。

四、结语

第2篇: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大型居住区;设计探索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面积不断扩张。快速城市化推动城市新区和近郊地区的土地开发。在此背景下一批大型居住区悄然出现。大型居住区目前一般指占地面积大于50万平方米的居住区规模,今天的大型居住区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小区范畴。大型居住区的出现对解决快速发展的城市居民的住房要求起了重大作用,但从建设实践看,大型居住区的开发建设也是区域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因此如何将大型居住区设计成为城市的新亮点,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继而带动城市更加合理快速的发展,就成为建筑师、规划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以“新密东城半岛'居住区规划”为例,针对城市新区中大型居住区规划设计提出一些看法。

2项目背景

项目地处新密东城区,距郑州市区约30分钟车程。与青屏山公园山水相连,风景优美。西邻3个主题公园,东接云蒙山水库。规划用地 51.3公顷,地上总建筑面积为90.4万平方米。

3设计理念与实践

3.1以市场为目标的策划思想注入到规划设计中

大型居住区具有开发实施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投资风险大的劣势,这决定了大型居住区开发不仅需要空间规划与建筑设计,还应加强策划。通过对市场的正确把握、预测、明确产品定位;通过对人口细分、行为解析确定目标客户;通过细心选择产品类型、精心规划布局,使居住区结合效益最大化。

本项目前期根据克尔瑞集团、盛励机构对市场的多轮市调及分析,发现当地购买力不足以消化本项目所有产品,因此客户定位不能局限于当地人群,必须考虑外来购买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高端人群更加关注项目产品的本身和区域未来发展潜力,而中低端人群更加关注一般生活问题,购买成本和生活成本。由于项目距离远,配套缺的劣势无法回避。我们决定将该项目的潜在客户放在中高端。充分考虑中原居民习惯及特性,利用自然条件打造生态绿化景观。在智能化及节能环保等方面全面提升,引入高端物业管理模式,将本项目建设成中原地区稀有的生态坡地综合性高端社区。

3.2将绿色生态设计理论注入到规划设计中

绿色生态设计理论,主张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对社区科学布局,对区内的自然资源实行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将社区建成湖光山色,为居住者提供健康、清爽宜人的居住环境,体现以“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主义追求。

本项目设计范围内现状用地以丘陵地为主,北侧靠战鼓山。本着生态优先的原则,尽可能地尊重现状地形地貌,保持场地山水呼应的风水格局。首先对该设计范围内场地条件进行科学分析。利用GIS技术对现状地形进行高程分析、坡度分析。通过科学分析,现场勘查,充分利用南北的高差,顺势就势,让建筑从坡地里生长出来,营造北高南低自然起伏与参差错落的视觉美学感。结合地形,尽量做到土石方平衡,解决好场地的排水设计。将绿意由中央绿带,绿化次轴、绿化公园、组团绿化乃至宅间绿化渗透到居住环境的每个角落,达到“均好性”与“参与性”的统一,使人居绿意有机交融、营造生态背景下的良好的人居环境。

3.3将“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ovelopment)模式”注入到规划中

一般城市干道间距是700-120M左右,再加上次干路和支路形成的路网,限定了城市的各种用地规模。大型住区使得城市道路不能穿越其中,对城市交通的通畅和便捷起到阻碍作用,降低了城市整体的运行效率。所以大型局住区规模化的内部经济性正是以城市的外部不经济为代价。此外,城郊住区与中心区的大量通勤人流也增加了城市的交通压力。TOD模式的最根本目标是创造出一个社区能够支持的公共交通,为了能有效地减少汽车出行,社区必须位于公共交通的步行距离之内,在本次规划设计中,将区内的主要干道与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进行有效衔接,积极引入城市公共交通。并以公共交通站点的间距尺度划分居住组团。保证每个组团出入口步行尺度内即有公交站点。同时道路细节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步行者的使用要求:减小街道的转变半径,强制汽车减速,以利于行人安全穿越马路;开发道路景观减少街道的宽度;完善道路上的缓速和分流装置。

3.4将“大混居,小聚居”的“混合居住”模式注入到规划中

所谓“混合居住”,就是不同收入阶层居民和不同职业文化背景的群体,以自己实际购买力为前提,共同居住在不同价位梯度的居住型房地产产品的混合功能区内,和谐相处,优势互补,共同生活生存的一种居住模式。美国著名建筑评论家简·雅名布斯在其代表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出,城市的本质在于其多样性,城市的活力也来源于多样性。城市规划的目的就在于催生和协调多种功能用来满足不同人的多样而复杂的需求。在快速城市化加速各种矛盾的今天,更有其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次规划设计中在用地布局上考虑居住、商业、娱乐等功能进行混合布局,从而创造出多样化的居住生活和富有活力的社区节点。在居住组团规划上形成“大混居,小聚居”的“混合居住”模式。这种居住模式的优点在于:高层、花园洋房、公寓、联排别墅等不同类型住宅独立成块,保持了各群体的相对独立空间,又在较大区域内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公共资源的合理分布,有效地促进了不同特性居民间的接触和交往,为打造和谐,活力社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5将“复合开发设计理论”注入规划中

地处新区的居住区,周边城市配套设施的建设一般较滞后,居住区的配套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需要内部自行解决。复合开发设计理论的提出,是将房地产开发与居住者生活中其他相关产业进行整合的高水平综合规划。本次规划中除了设计类型丰富的住宅产品外,还规划建造各类商业设施,休闲设施,健身设施,超市等,成为一个集居住、休闲、健身、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社区,可实现居住、休闲、购物、运动、上学、交友等多种功能。同时生活配套设施与住宅同步建设,社区功能不再只是商与住的简单分化和拼凑,而是成为居住与工作、商务与娱乐的复合互动。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新区中大中型居住区的规划与建设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存在。我们希望以建筑师的探索和努力给我们的城市、社区与生活带来活力和生机,赋予城市系统以长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居住区规划学术委员会,当前我国居住区规划建设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Z].

[2]田野,粟德祥,毕向阳.不同阶层居民混合居住及其可行性分析[J].建筑学报,2006(05).

第3篇: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字:农村;移民居民点;公共设施配置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ublic facilities, and configuration based on case analysis, the proposed the immigrant settlements Public facilities to configure the objectives, principles, and configuration from the classification of public facilities, layout, services radius configuration items and configuration scale explore suitable for the immigrant settlements public facilities configuration standards.Keywords: rural; immigrant settlements; public facilities configuration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前言

1.1研究背景及目的

目前,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高低是衡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移民居民点大多位于农村地区,做为农村地区的一部分,也应该致力于提升其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和完善移民居民点公共设施配置,满足移民基本生活需求,这不仅能保障库区移民得到妥当安置,使移民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关系到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协调发展。

1.2研究对象界定

结合《镇规划标准》,村庄规模分为四个等级,人口规模在1-1000之间。由于村庄公共设施配置标准的缺失,同时移民居民点项目人口规模也多小于1000人。根据《水电工程农村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DL / T 5378 ― 2007)“集中安置是集中建立移民居民点和居住点,统一布局的搬迁安置方式,一般指移民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居民点。”因此,本文所研究的移民居民点指人口规模在100-1000人的村庄。规模大于1000人的居民点,按集镇规划标准进行建设。

2公共设施执行标准不明确、层次不清

公共设施执行标准不明确、层次不清。在居民点规划设计过程中,具体配置哪些公共设施项目,用地规模和建设规模配置多大没有可参考的依据和标准。

在公共设施规划层面,由于城乡的地区差异和面临问题的不同,在城乡规划中对于农村地区的公共设施配置标准也有所差异,需要制定适宜农村地区特点的公共设施配置标准。

3公共设施配置依据及案例分析

3. 1相关规范标准

3.1.1城乡规划体系技术标准

目前适用的有关移民居民点公共设施配置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一93)第六章和《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第七章。这两套标准分别针对居住区和村镇地区公共设施的项目内容、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规模、设置标准进行了规定。前者针对城市居住区、小区和组团,将公共服务设施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体科技、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八类;后者按照中心镇、一般镇来配置六类公共设施,即行政管理、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保健、商业金融和集贸市场。

《镇规划标准》中规定了中心镇和一般镇公共设施的配置项目,在移民居民点公共设施配置规划工作中,对于移民集镇公共设施配置有一定可参照性,而对居民点公共设施的配置没有相关规定。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对城市居住区、小区和组团公共设施的配置项目及控制指标做了相关规定。移民居民点人口规模为100-1000人,接近居住组团规模。因此,结合移民居民点实际需求,其公共设施的配置项目及指标则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进行。

3.1.2服务设施专项标准

移民居民点公共设施较为具体,指标需要落实在项目的用地规模和建筑规模上,而《镇规划标准》中对具体项目。如中学、小学、卫生院等设施的具体用地规模和建筑规模没有做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公共设施配置中,需要参照服务设施的专项标准,如:《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乡镇集贸市场规划设计标准》等。

3.1.3公共设施复建项目要求

公共设施配置在用地允许的前提下,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公共设施项目;在总用地规模不足的情况下,应该优先考虑居民点的复建项目。

3.2典型案例研究-某移民居民点公共设施配置

《镇规划标准》将公共设施分为行政管理、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保健、商业金融和集贸市场六类。结合实际案例,对不同等级人口规模移民居民点的公共设施进行分类配置研究。

3.2.1人口规模

该居民点规划水平年人口规模为524人,根据《镇规划标准》人口在201-600人之间,属于中小型村庄。

3.2.2区位条件

该居民点位于对坪镇镇区。对坪镇为建制镇,是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区基础设施较完善,有中小学校、卫生院、信用社会、派出所、法庭、税务所等公共设施,商贸教发达,经济发展水平好,是金阳县南侧的经济文化中心。

3.2. 3布置位置

考虑到公共设施的承接以及方便居民的使用,将公共设施布置在镇区与居民点的结合部位,位于居民点中部主要道路入口广场处(图1)。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小于300米,能就近满足村民基本生活需求。

图1 居民点一公共设施位置示意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3.2.4配置项目

由于居民点位于集镇镇区内,集镇现状公共设施配置已经较为完善。因此,在公共设施配置时注重考虑对集镇现有公共设施的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

居民点公共设施采用集中布置的形式,公共设施项目配置主要社区管理类、以及有服务半径要求的设施,包括社区管理用房、活动室、医疗室、便民店等,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配置。

3.2.5配置规模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居住组团千人指标,居住组团公共建筑用地面积指标为488-1058m2/千人,建筑面积指标为362-856m2/千人。该居民点人口规模为524人,规划公建用地面积为600m2,建筑面积为400m2。

4移民居民点公共设施配置标准探讨

4.1公共设施的分类

根据《镇规划标准》公共设施包括行政管理、教育机构、医疗保健、文体科技、商业金融和集贸市场六类设施。

4.2规模等级划分建议

结合移民居民点的特点,按人口规模将居民点分为三个级别(表2)。

表2公共设施规模等级划分

人口规模 设施配置要求 设施空间布局

移民居民点 100-600人 部分设置 须集中配置

600-1000人 设施配置比较齐全 须集中配置

≥1000人 参照集镇标准设置 参照集镇标准设置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4.3公共设施的布置方式

公共设施布局的位置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设施功能的发挥和合理性,关系着设施利用的便捷性,信息传递的可达性以及设施发挥的效用。公共设施布局应结合移民居民点人口规模、地形条件以及规划用地和周边的交通以及建筑的环境。

公共设施的布局采用三种形式:位于主要出入口、位于居民点中部,可以结合步行道路设置、位于新建居民点与现状建成区域结合部等。具体采用何种方式,要结合居民点的具体情况而定。

4.4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

多数公共设施都有一定的服务半径,服务半径内的人口数量决定了公共设施的规模大小。设置合理的服务半径,一方面应考虑居民利用设施的便利程度;另一方面应考虑设施运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5公共设施的配置项目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主要从人口规模来考虑设置公共服务设施的种类数量和规模大小,并结合移民居民点的实际情况,项目具体应包括:行政管理、教育机构、医疗保健、文体科技、商业金融以及集贸市场设施等内容。

4.6配置规模

居民点各项公共设施用地及建筑面积配置规模应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千人指标计算,人口规模小于3000人的居民点按组团千人指标进行配置,千人指标算下来不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的下限值,即建筑面积362m2,用地面积488m2,应按下限值控制。人口规模大于3000人的居民点按照小区千人指标进行配置。

5结语

本文对移民居民点公共设施的相关配置标准进行分析并探讨,以期为移民集中居民点公共设施配置规划提供借鉴。同时,居民点公共设施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居民点民主建设和居民行为文明逐步提升的过程,应通过村民参与、村规约束、村委监督等环节促进居民点设施与村民社区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范文

部分高校在城市居住区设计教学中依然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基本教学流程是“理论介绍—地段及任务书讲解—课外调研—草图阶段—定稿—成图—成果提交、评价”。这种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理论知识和埋头进行方案设计,以致设计的图纸缺少个性,与实际要求不符。因此,在整个城市居住区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特别是参与课外实践环节。

二、更新教学理念,制定有序的过程控制

其一,调整教学流程。在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基础上优化改革,对教学流程进行有序的控制,具体为以例导理—行走体验—理论讲授—地段及任务书讲解—草图(定稿)—成图—后期—成果提交、评价。其二,合理分配课时。如今国内只有部分高校开设了景观专业。河北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独立设置室外设计方向,居住区设计课程周数为6周,总学时为96学时,开课学期是大三上学期,实践教学课时量所占比例由原来的50%增加到75%。其三,以例导理。学生收集国内外典型居住区设计案例,包含附近城市的优秀居住区设计案例,课上汇报对案例的对比分析,具体分析区位条件、居住区的外部环境、交通组织、住宅楼群体的组合形式、景观设计以及配套服务设施。教师结合案例图片、影像材料,生动形象地展示设计理念、方法以及相关设计规范,总结并记录相关理论,逐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并引出下一阶段的教学任务。其四,行走体验。体验强调从感官到思维的认同,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国外很多设计院校的体验式教学经验值得借鉴,教师应摒弃以往的填鸭式说教方式,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场景环境,明确专业特点和专业要求,从被动的项目旁观者转为参与者和创造者。河北美术学院在景观专业教育中,也不乏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并将这一教学理念有效贯彻进课程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居住区景观设计教学总目标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掌握居住区总体规划与局部地段设计的方法,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训练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城市寻踪、批评体验、巩固体验。本次居住区景观设计课程采取调研式体验模式——城市寻踪:教师提前定好七个新旧小区,每5人一组负责一个小区,设定考察路线,分工观察并分析。第一名体验者测量,把控小区整体和局部的尺度,把三维空间转换到二维平面图纸上;第二名体验者跟随第一名体验者把经过的序列空间用速写或者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包括空间性质、围合程度、建筑特征以及现有的地面材料;第三名体验者亲自感受户外设施如座椅、垃圾桶、饮水机、灯具、健身器材、儿童活动场地等并记录;第四名体验者负责和居民聊天,了解他们的作息、私家车数量、老人照看孩子时的休息需求等情况;第五名体验者负责走访小区周边如卫生院、便利店、社区保障、商业街、学校、车站等区位环境。本次项目是小区景观改造,要求学生对小区内的设计缺陷进行完善,回顾调研体验的收获(有满足、有质疑、有不足),反思体验过程中发现和居民反映的问题,用4学时时间整理、分析调研情况并以组的形式进行PPT汇报,制订详细的改善计划。这种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有动力、有目标、有策略,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接下来的巩固体验就是考核和检验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情况的手段。按之前分组进行“对抗”,每组收集大量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资料与专业问题,做成题卡,包括景观材料、施工、植物、水景以及设施尺度方面的内容,采用计时抢答,答多者获胜。最后鼓励优胜小组,奖励他们专业类书籍等学习物品,并激励其他小组向优秀小组学习。其五,理论讲授与补充。经过前期以例导理,学生已经对居住区景观设计内容与方法进行了讲解。在调研体验环节,学生经过调查、分析、整理,在课堂上各抒己见,教师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基地环境、方案构思、功能分区、交通组织、公建布置、设施保障等设计要点,按内容作针对性答疑、讲解与归纳,这种启发性、参与性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巩固并加深学生对人、住宅、居住区和城市的整体认识。

三、职业价值观的构建

同很多国外景观设计、建筑设计教育机构一样,河北美术学院实行工作室模式。工作室作为综合性研究与交流的场所,教师在工作室教学中按照课程计划和学生的职业诉求阶段性、全方位地进行就业引领。通过校企合作形式让学生参与小区景观更新改建等实际项目,即为运用项目教学法。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项目,对今后从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结语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与竞争,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下,实践性、开放性教学方式成为激发学生自觉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教师在优化设计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作者:郭荣军 林凡青 单位:河北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邓述平,王仲谷.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第5篇: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住宅小区;目标;原则;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住宅小区的建设、规划设计是一门很大的学问,需要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建设。住宅小区的建设的规划体现了对人的一种关怀,倡导了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为人们创造更适宜居住的生活家园。建设公共活动空间,不仅有助于锻炼身体,而且还为人们提供了很好的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增进邻里之间的情感和友谊,为酿造小区里和谐的氛围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总在规划设计中注重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特色的创造,创造现代化的生活环境,引导居民的生活,充分解决邻里之间、老年、儿童等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根据自然条件通过规划设计使日照、通风等条件得到充分利用,有效控制垃圾、噪音等不利因素。形成良好的小区内环境和小气候,做到节能、节地。

一、住宅小区规划的目标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城市居住小区规划的目标必须要以21 世纪的社会、经济、环境文化和技术等要求和发展趋势为依据,城市小区的规划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以生态环境为主,重点要提高人们的舒适感、幸福感,在现有地理环境和城市环境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生态型、人文型、健康型和现代化的公共居住小区。顺应时展的趋势,进一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的新要求。真正实现人们的“安居乐业”,解决好人们的居住问题,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城市小区规划的目标制定上,首先要考虑的是所规划的小区是否具备有居住安全的条件,规划的目标必须以实现居住安全为旨,同时要强调创造出现代城市急需的绿化生态的理念,创建生态小区,使得城市小区更舒适,在现代社会,生态园林规划日趋重要,城市居住小区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对生态园林进行重点规划,才能吸引市民的关注和青睐。

二、居民住宅小区规划的原则

城市小区的规划对城市的发展、布局和环境都产生重大的影响对小区本身的建设发展以及小区的未来更是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在进行规划时就必须遵守相应的原则,以促进小区在建设中得到科学合理有效的发展,即要能满足现代人对城市小区居住环境和设施的需求,又要与整个城市的规划建设相一致。

1)要遵守交通畅通,方便有序,人车道路不相冲突的原则。解决好交通问题是解决现代城市居民生活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也是对城市管理的重要问题的解决。在进行小区规划时,就必须要把交通的问题放在规划的首位,实现交通的畅通有序,避免交通的混乱和拥

挤。

2)注重建设经济适用的各种建筑,尽量减少工程的成本。就目前来说,我国的住房压力很大,老百姓没有房住的局面日趋严峻,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房价过高,普通老百姓在巨额的房屋消费面前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因此,在小区规划时,必须对造价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尽量把房屋造价降到最低点,根据大众居民的购房情况和意愿,对小区的整体建设进行科学、生态规划,尽量避免因规划不合理造成的成本增加,进一步导致房价高的情况。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政策,做到以人为本。

3)注重小区内风景的规划,着重建设生态居住环境。在城市日益增加的钢筋水泥建筑面前,有些人们越来越怀念那些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场景,对自然的渴望与日俱增。因此,在现代城市小区建设规划中,要能够建设一个生态环境污染极小的小区,在整个小区的规划中把生态建设应作为一个不可缺少原则来遵守,努力建造一个接近自然的生态居民小区,充分采用先进的生态智能及太阳能技术,节约能源,减轻污染,创建生态居住小区。

三、就建设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如何进行规划设计

1、要从整体角度综合考虑来进行小区的规划

从小区所处的城市规模,城市建筑风格,城市的道路、绿化、风景等环境,小区周围环境及其小区的相互作用等整体角度来进行小区的规划。在城市整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指导下,必须从整个城市环境的要求入手,从空间、绿化、交通、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将居住小区有机的纳入城市环境中,规划中要尊重自然生态,注重与环境、地形、方位、地势、自然条件等密切联系,尊重历史文化地区文化和生活方式。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周边地区对居住小区的影响,在小区创意上与之协调。

2、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了解小区居民的新要求

充分考虑未来居住小区的综合功能需要,考虑到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方式的改变等对于居住小区的影响,如随着老龄化社会发展,及双休日居民居住文化生活的丰富、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小区规划要为他们留出室外活动的空间场地以及室内活动场所,相应的要考虑到幼儿园、小学校等的变化。考虑到小汽车要进入家庭,要为小汽车规划出车库或停车泊位,解决车辆的交通分流和人车分流等问题。

3、要兼顾功能要求和开发建设的经济效益

根据城市用地情况,适度考虑建筑密度,规划中掌握小区指标适度,是规划中一个重要内容,要彻底屏弃住宅小区开发中,片面追求容积率、开发量,而忽视环境设计的做法。从商业角度讲,影响小区用地与住宅价格的因素很多。用地位置、外部环境、住宅层数、住宅与服务设施的有机安排都能够使其相对增值。

4、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小区规划

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在小区规划中必须一贯坚持的原则。小区规划中资源利用,环境建设充分合理,基础设施建设有长远性和预见性,避免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基础设施缺陷的情况。提高建筑设计的品位,创造富有创意和特色的建筑作品。创造完备的配套基础设施,使小区不但具有标志性而且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小区规划不仅要考虑到住宅本身的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而且要注意外部生态景观环境、保安防灾和服务设施、社交环境等提出的要求。如设置完备的保安系统,在小区的出入口、庭院入口、单元入口设置相应的监控系统和可视对讲系统;小区有线电视以及数据通信网的综合布线系统,用户三表远传计量的管理自动化系统等。设置高水平的医疗卫生设施设置适宜的休闲空间和公共场所,如游泳池、篮球场、儿童游戏设施、文化长廊、活动广场等等。追求自然舒适,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逐步提高基础设施并完善其功能,是体现现代居住水平的一个标志。

四、居住区规划的现状

就目前我国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现状来看,主要问题有两点:第一,多数设计师习惯盲目地模仿甚至抄袭国外的成功案例而不顾所规划地块的实际情况,对于这一点,应加强对现实情况的重视程度,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融入更多的建筑师自己的观点,设计成原创作品,这对于我们很重要。第二,多数居住区过于近似,缺乏个性,缺乏城市或设计师气质的体现,缺乏鲜明的叙事主题。这样的现状就造成了城市性格的模糊不清,甚至会影响整个城市的发展进程,在中国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在众多的二三线城市比较突出。有鉴于此,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创新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五、结束语

在小区的规划中,规划设计人员要不断采用国内外一些成熟的科技理论来指导小区的规划设计,更新设计观念,学习和掌握新的设计手法,创造符合现代居住生活并适应新的管理模式的小区。

参考文献:

[1]王文勇.居民小区的景观设计分析.大化科技,2010.

第6篇: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居住区;景观生态

1 引言

多样化城市居住区景观;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规划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日益成熟的今天,对居住区必须做到规划、建筑、景观同步进行,根据人们的择居动机,居住对象、规划设计现代的居住区,应该是有一定规模的、有良好生境的居住区,是生态型的居住区。居住、生存、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三原主题。人类与自然界在生态、社会、文化、经济上都是相互依存的,人们能否在某个地方定居下来,主要取决于这个地方的环境条件是否满足人们的三大需要即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精神需要。远古时代,人们以采集野果和狩猎动物为生,于是,野果丰富、动物活动频繁、取水方便,而且有利于抵抗猛兽攻击的地域,便成为人们选择的居住地。进入农业社会,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小麦、大米等农作物,所以选择在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的平原地带居住,出现了许多村落;随着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来临,人们向集镇、城市、城市带聚居,以获取便利的交通、生活设施和信息交流等各方面的服务。时至今日,人口增多、资源缺乏、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现象的出现,使生态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身心疲惫的现代人以较以往更大的热情渴望自然,希望生活于近自然的环境中。具有绿地景观生态系统的居住区便成为人们择居的首选地。

2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

2.1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

随着景观生态思想的发展,在规划设计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时,首先要以植物学、景观生态学、人居学、规划学、社会学、美学、建筑学等为基础,遵循生态原则,重新认识身边熟悉而又陌生的自然生态景观造景要素:例如立地环境、水系、植物、动物、微生物、气候天象、时空变幻等。要始终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环境因子组成有机整体,体现环境多样性、景观多样性。

其次要从非自然造景要素:如人文环境小品、建筑、灯光、道路等景观,以及人类思维行为等诸方面来规划住宅绿地生态系统,使居住区绿地空间不仅有绿化的数量,更要考虑绿地的质量和功能,即创造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诗意景观天地,使居住区景观生态建设不仅仅停留在生存、生理需求的生物层次,而是迈向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的高尚层次,是对美和情的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居住区环境的社会活力,才能与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规划设计理念相对应。

2.2规划设计中的立地环境要素

①原生态土质的重要性。自然界是具有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由食物链构成的生态金字塔,塔底是孕育万物的土壤、水分等,其上为微生物、昆虫等分解者,位于分解者之上的是将太阳光、水转化为有机物并产生氧气的植物,塔顶为消费者的动物和人类。原有的地球生态系统是亿万年演化而成的,在自身系统内可以完成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转换,所以住宅区原生态表土的保持相当重要,而以往在住宅区的开发建设中常常忽视这一点,随意弃土、回填土、整土,会无意中破坏大地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原生态环境。因此尽可能保留住宅区本土是住宅生态复原的基础。在规划时既要注意借景(山、水、树),同时也要保护土壤、防止原生态水土流失;做好地形地貌,尽可能保留野生生物,顺着绿脉而得以生存繁衍。人作为城市和住宅区的生物主体也和其他生物一起共生共存。因此在住宅空间规划时同样既要注意借景(山、水、树),保护土壤、防止原生态水土流失,又要做好地形地貌,保持原生态水土流失。

②形成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小环境。起伏的地形是自然界的表象,形成起伏的地形,有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有了地形环境的多样性才可能有植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因为人类向往的聚居环境包含了海滨、河流、谷地、森林、岛屿,而森林大部分生长于地形起伏的山岭中,对于绿地面积有限的住宅区来说,模拟自然的地形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增加绿地面积,形成区域小环境、小气候,有利于地表径流,有利于排水,而且因地下水位过高引起的植物种植难度系数可相对降低,有利于栽植高大怕湿性景观植物,如雪松等各种各样的植物种类,丰富景观层次,使各类植物在层次上有变化、有景深,有阴面和阳面,有抑扬顿挫之感,进而有利于提高住宅景观品位,可做到生态、视觉景观和大众行为的三位一体。

2.3水景的生态设计原则

水是生命的起源,如果把植物比喻是“水塔”,那水就是其源泉和本底。湿地是自然界最富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同时湿地系统也是孕育生命的生态系统。建设住宅的水景湿地有助于改善住宅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①水系利用原则:住宅区收集和排水系统基于生态观点的设计模式是:阻止和收集减缓地表径流蓄水缓释和灌溉利用。

②从生态的角度:水有较大的热容量,不仅增加空气湿度,而且可起到调节气温的功效;

③人的亲水性:水是生命的象征,从飞机上看地球,绿色的山峦、弯曲的河流和绵延的海滩常连在一起,人类聚居最向往的地方往往是海滨、河谷,用模拟自然结合现代园林的包装手法,可使水产生流动跌落;模拟自然的溪流,从跌落、流动、水位变化,完全是大自然的缩影。在菊园、浦江花园、河滨豪园都用了水景。所以模拟自然的溪流、瀑布、人造湖泊,通过水位变化的水流是人工再现的自然水流,形式上是一种人造湿地,从人类原本行为心理上得到了回归自然的满足和欢愉。

2.4景观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原则

植物配置应向生态化、乡土化、景观化、功能化方向发展。植物材料既是生态造景的素材,也是观赏的要素;位于分解者之上的植物能将太阳光、水转化为有机物并产生氧气,所以应正确选择树种特别是多用乡土树种,因为乡土树种是自然生态历史演变的结果。科学地配植各种植物有利于发挥植物的特性,构成生态美景。

2.5 景观道路、雕塑、健身设施等户外空间在住宅区绿地中的设计

我们将住宅区的资源环境生态诸要素结合起来,把建筑的尺度、景观小品尺度和树木的尺度合理地量化,从空间、时间、自然、人文诸要素来规划住宅区的绿色生态系统。适度的户外空间对每个人来说是必需的,人与自然对话、与人对话交流中需要户外空间,如果说“居”具有私密性,那“聚”就有公众性、开放性、参与性,没有人参与、感知的绿地是苍白的、缺少品位的,所以说景观道路、健身设施等户外空间合理分布于绿地中是聚集活动的需要,由自然园路相连的“植物园天地”、“亲子乐园”、“探险者之路”、“鸟类乐园”、戏水池、茶室平台等,在住宅小区中是相当重要的,人们生活、聚居8+8+8方式的形成是人类的向往:8小时室内、8小时工作、8小时户外娱乐活动,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小区的户外活动空间的容量是在住宅规划中确立的。住宅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根据该住宅区的居民容量,居民知识文化层次,合理区分聚集需要的硬质景观,生态需要的软质景观,以及生理需要的视觉景观。贯彻绿地景观生态网络(绿脉)的思想,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坚持住宅空间形态规划格局、建筑风格、环境品质、文化特色和立地环境、植物配置多样性、特色绿化应用、水体(水生植物)合理应用等方面综合考虑,做到住宅和环境的和谐、功能的完善,使住宅建筑、人文景观、户外空间、绿化系统等交融在一起,即赋予绿地空间多样性与功能的兼容性,形成良性住宅区绿色景观生态系统,并进而和大地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相连。让住宅区存在于可持续发展的绿地景观生态系统中,让人们生活于近自然的环境中。

第7篇: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生态学;可持续;居住区;景观规划

一、目前的居住区景观规划现状

随着居住小区的发展,经历了以建筑为主外部环境为辅的模式开始,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使居住区景观设计从数量转向质量,从外观转向内涵,从简单的环境设计转向生态优先的可持续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发展历程。虽然目前居住区景观设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如存在居住区景观设计盲目抄袭、设计程序不科学、破坏环境、浪费资源、掠夺外部资源等问题。而且现有的分区模式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例如封闭式小区导致社会隔阂、城市场所的丧失等。这些问题超出了一般居住区规划的范畴,必须放到城市、区域的层面,也不仅仅是建筑师、规划师以及景观设计师所能解决,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变革方能实现。

二、生态景观规划与住区生态景观规划的探讨

正如景观概念一样,景观规划对不同人来说也有不同的理解(Sedon,1986年)。但一个较为普遍的共识是:景观规划是在一个相对宏观尺度上,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Steiner、Osterman,1988年;Sedon,1986年;Langevelde,1994年)。景观规划的过程就是帮助居住在自然系统中,或利用系统中的资源的人们我到一种最适宜的途径(麦克哈格,1969年)。它是一种物质空间规划(Physical Planning),它有别于其他三大规划流派(包括社会、公共政策和经济规划)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它的空间特征。景观规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划,实现可持续性的景观或生态系统。既然景观是个生态系统,那么,一个好的或是可持续的景观规划,必须是一个基于生态学理论和知识的规划( Sedon,1986年;Leita、Ahern,2002年)。生态学与景观规划有许多共同关心的问题,如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但生态学更关心分析问题,而景观规划则更关心解决问题。

三、“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在住区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1.“斑块——廊道——基质”理论与城市住区规划

景观生态学自产生至今,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复合种群理论、景观异质性理论、景观连接度及渗透理论等,它们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在这些理论当中,影响最大、应用最广的就是“斑块——廊道——基质”理论。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观点,景观是一个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其组成单元称为景观单元,按照各种要素在景观中的地位和形状,景观要索分成三种类型: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与基质(Matrix)。“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就是通过建立斑块、廊道和基质这一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来对各类景观进行研究。景观生态学通过运用这一基本模式来探讨各类景观是怎样由斑块、廊道和基质所构成的,并且定量、定性地描述这些基本景观元素的形状、大小、数目和空间关系以及这些元1素在景观中的运动对景观有什么影响。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可以视为“基质”,而城市住区可以视为一种“斑块”。在景观生态的斑块设计与规划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边缘效应”的体现,应该使城市住区成为城市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相互之间可以互相作用,相互渗透。

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分区控制性规划中,应该注意城市住区所在位置与其周边地区的联系,尽可能使居住区绿地与城市线状绿地衔接,连接成连续性开放空间或绿地。另外,在住区规划中,要注意对住区边界的设计,不能简单地用栏杆、围墙等人工景观元素将城市住区用地生硬地割裂开来,而是通过自然要素的渗透和建立“柔化”边界等手法,将住区边界设计成一个“缓冲带”,在城市住区与城市之间形成一个良好过渡的同时,也使各类的能量、信息和生物流能顺畅地与城市外部交流。

2.基于“斑块——廊道——基质”理论的城市住区景观规划

(1)基底——绿地系统

以往城市住区设计往往先设计建筑以及道路等人工设施,俞孔坚教授提出的“反规划”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以自然生态空间为基础,在保护人和自然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设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活动的相关设施与空问。在这个基础上,绿地系统为主体的绿色空间可作为整个住区景观生态系统的基底。自然系统的连续性是保证系统本身能够自我调节、良性循环的重要前提。应该促进居住区绿地形成一个具有较好整体性与连通性的完整系统,结合居住小区的功能要求以及气候、地理特点,设计一个“以自然为骨架”绿色开放空间系统,通过各种植物廊道将小区内中心绿地各组团绿地连接起来。在此基础上布置包括建筑在内的其他景观元素。

(2)斑块——公共空间和建筑基底

斑块在外貌和性质上与基质有明显的差异,并且是非线性的区域。城市住区的建筑和公共空间作为异质性景观元素,主要为人类活动区域,可以视为住区景观系统的斑块。注意公共空间与建筑的边界过渡作用,以自然或流线型的种植软化边界生硬的边角。此外,也应该保证斑块内部能量、物质的自然流通,因此,斑块的周边应该开放,允许足够空间保证斑块间的相互渗透,注意“软质”和“硬质”空间的比例和合理搭配。

(3)廊道——道路系统与指状绿地

在城市住区,道路连接各个建筑和公共空间,同时分隔自然空间,扮演廊道的角色。在住区内提倡良好的步行系统以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在道路与绿化系统,特别是带状绿地、溪流交接的地方,设置涵洞或者桥粱,使其成为生物廊道。控制步行道路的宽度,路面设计避免水泥或者柏油路的铺装,而是选择渗水性强的嵌革砖或者其他铺装。重视道路两侧绿化,设置林荫带,行道树采用树冠较高的乔木;乔木下部种植绿篱,特别是东西向道路宜形成立体的绿化格局,减少噪声的影响。

指状绿地是指通过带状绿地将住区的组团绿地与中心绿地连接成片,犹如中心绿地伸出的手指,而指状绿地与道路系统作为两组不同的廊道系统,互相渗透包容,在交接处采取立体交叉的模式,尽量减少道路对指状绿地的干扰。

四、居住区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居住区景观是为人而设计、创造的,在居住环境建设中,应当“以人为本”,从满足居民的各种需要出发,。使居住区景观具备一些基本特征。

在建设部试行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中,认为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社会性原则

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众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2.坚持经济性原则

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3.坚持生态原则

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地域性原则

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

5.坚持历史性原则

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五、居住区绿地案例——以北方某住宅小区绿地景观设计为例

1、项目概况

某居住小区形态在平面上呈矩形,园内地势平坦,建园之前为农田用地,该区总用地面积10.76hm2,兴建住宅12728户,规划绿地面积约6.16 hm2。

2.设计构思

(1)营造整体和谐生态环境

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建设是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整体和谐生态环境是本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住宅小区环境作为典型的人工环境,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现有的空间环境,使场地地形、地貌与环境有机融合,丰富植物景观层次,增加植物绿量。多用环保材料造景,使人感到,虽处城市,但如身在山林之中,从而创造“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最高境界。

(2)景观元素多元化

已建成的小区环境设计可以概括为种花、种草、种树,景观单调。在本案设计中,要满足居民全方位生活感受,结合功能和观赏要求融人其他景观元素,如生活雕塑、喷泉、文化柱、置石等园林小品,结合设计主题,强调民族元素应用,把中华民族心中吉祥物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如“麒麟”雕塑、“千年龟”雕塑等,使园区景观丰富多彩。

(3)植物种类的多样化

小区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在遵循因地制宜的前提下,以乡土植物为主,同时选择了观赏效果佳的外来植物和珍贵稀有树种,这些植物已在该地区引种栽培超过3年,表现良好,如叶色金黄的金叶榆、节水性色带植物金叶莸、三季繁花不断的欧洲玫瑰,彩叶灌木紫叶矮樱、红叶碧桃,花期较长的宿根花卉如福禄考、等,通过这些植物的配置,极大提升小区景观品位,同时也丰富了小区植物种类。

(4)强调空间的变化

小区绿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平面的规划设计上,而要充分利用造景元素创造变化多端的空间,这样才能营造出不同性质和特色的空间,如开敞的、封闭的、半封闭的等。空间的营造适合人的尺度,围绕园林景观适当安排健身、交流、休闲、观赏的生活空间,并辅以人性化、趣味化的休闲活动设施。

3.植物设计

通过乔、灌、草相结合,创造层次错落、季相有序、色彩对比、疏密变化的植物景观特色。总体上形成以下特点:

(1)体现地方特色,充分利用乡土树种

本区内运用多种乡土树种,如国槐、白蜡、馒头柳、旱柳、牡丹、连翘、榆叶梅、樟子松、祁连圆柏、圆冠榆、红叶李、香花槐、火炬树等。行道树体现地方特色,主园路行道树是国槐,次园路为了体现“一路一树”风格,行道树分别是圆冠榆、馒头柳、垂柳,白蜡等。小路为了便于儿童识别,采用不同花灌木栽植。

(2)注重外来树种引种配置

如乔木栽植了金叶榆和美人梅等。花灌木栽植了紫叶矮樱、欧洲玫瑰、海棠、红叶碧桃等。色带植物栽植了金叶莸等。

(3)体现植物观赏性

注重植物不同观赏特性应用,选用观姿、观叶、观花、观干类树种。种植观姿树种,如樟子松、杜松、云杉、垂柳、落叶松、千头柏、刺柏球、国槐、白蜡等;观花植物如榆叶梅、月季、牡丹、黄刺梅、珍珠梅、丁香、欧洲玫瑰、海棠、碧桃等;观叶植物,如元宝枫、金叶榆、红叶李、金丝柳、火炬树、美人梅、红叶小檗、紫叶矮樱、金叶莸等;观干植物,如红瑞木、龙爪槐、大枝垂榆等。

(4)色彩搭配丰富,突出主调花卉种类,注重攀援植物的运用

按构景、构图原理及植物色相变化,布置植物风景群落,如火炬林、樟子松林、云杉林、紫叶矮樱林、红叶李林、杜松林、丁香林等;利用多种观花灌木和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构成色彩缤纷的花坛、花带及花地景观。采用牡丹、月季、地被菊、福禄考等植物为各区主调花卉。为了增加整个绿地的绿化面积,除了采用平面绿化,同时采用五叶地锦、藤本月季和金银花等进行垂直绿化。

(5)植物配置方式多样化

根据绿地的布局形式,植物的配置果用自然式配置方式如丛植、群植、疏林等与规则式配置方式如对植、行列植、绿篱栽植、模纹栽植等相结合的原则。

参考文献

第8篇: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方案汇报重要性;设计软件;汇报过程解析;总结反馈;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建筑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建筑需要不断创新。不能简单机械的复制。建筑设计是研究建筑物与周边环境,是综合建筑地点、建筑类型及建筑造价三方面关系的产物,是建筑物在建造之前,建筑师按照规划条件、建设任务,在图纸上模拟建成后的建筑物,周密考虑,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规划局、开发商、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各样的要求。

建筑设计需要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经济等各个专业共同完成,是个复杂体系。建筑方案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是每一个项目的建筑设计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的最具体化、形象化的表现过程。如何总结建筑方案,如何沟通交流又是建筑方案设计中的重点。本文从建筑师的建筑设计方案汇报这一方面,解析汇报过程。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建筑师在方案设计需要运用计算机绘图和展示设计成果。建筑师经常运用软件有,黑白二维平面图常用绘图软件AutoCAD、天正;彩色平面图绘图软件Photoshop、Illustrator、CoreIDRAW、Freehand;三维设计软件sketchup、3Dmax、Rhino(犀牛);成果汇总软件PowerPoint、InDesign。建筑师在各种软件的辅助设计下,充分表达出项目的设计构思、设计思想理念,创造出图文并茂的设计成果。

其次,建筑设计方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汇报的好不好,一是展示汇报人的能力,二是是否能够完美表达设计成果,三是关系到能否得到委托方的认可。任何有工作经验的人,都非常重视这件事情。想要汇报的好,首先要写好汇报材料,经过实践和总结出一套汇报的过程。图1是归纳的三个步骤:

图1

下面以居住小区的建筑设计方案为例,解析方案的汇报过程。

提出问题

一般来说,委托方听方案汇报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建筑师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总结出甲方关心的问题,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

1.1项目概况;

项目概况中要表达清楚,整个设计的基地的地理位置,基地的现状分析。

1.2相关规划要求、设计任务解析;

这个项目可不可以做?市场情况怎样?能够做什么?以居住小区设计为例,建筑师要提出的问题归纳为:

a如何实现本地块的价值?

b规划和建筑如何吸引顾客,体现自身地块的建筑特色?

c如何与周边环境有机的结构?

d建筑本身如何舒适、绿色、生态可持续性?

二、分析问题

2.1相关理论知识解析

对现行的居住小区规范中专业术语、条款进行梳理、总结出本次设计的理论知识依据。利用数据表格、简图、计算公式等把复杂的设计规范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清楚。如图2、3

图2

图3

2.2国内、国外案例解析

居住区设计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已经建成的案例,建筑师在研究案例中积累成功经验和不足。在新的设计中不断的创新,设计出符合本地块的设计成果。

三、解决问题

3.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确定规模,即确定人口数量和用地大小,考虑对现有地形的利用,以便减少填挖方量。详见图4

图4

3.2设计居住建筑类型、层数比例、数量、布置方式;设计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见图5;

图5

设计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日照分析见图6;设计公共绿地、体育、休息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设计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计算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图6

3.3详细方案设计汇报内容

3.3.1彩色总平面图

在规划部门提供的准确的地形图,如实反映需要设计的地块周边的现状情况:

a标明规划东、南、西、北的范围,各类规划控制线;

b标明规划建筑性质分类,各类建筑位置、层数、间距系数,建筑退让各类规划控制线的距离,道路名称、道路宽度,市政和公共交通设施以及场站点,机动车停车场位置;

c确定主、次要出入口方向、位置,标明出入口与城市道路交叉口距离;

d标明室内外坪标高及参照点,室外坪须用绝对高程,注明建筑物的高度,以此作为日照分析的依据;

e确定地下设施范围、地下设施出入口;

3.3.2主要经济指标

用地平衡表、技术经济指标以及公建一览表,指标内容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详细标明,配套公共设施必须在图中定性、定量、定位。

3.3.3建筑功能、交通流线、日照、消防、绿化、分期开发等各类分析图;

建筑的功能分析图,常规的做法就是不同的建筑功能填不同的色块来区分;交通流线分析用于表达人流、车流的流线关系,多用箭头、虚实线条表示;日照分析地点设置:选择所在城市后,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程序自动计算出经度、纬度等信息;时间设置:设置当前日照分析标准的时间参数及计算精度;系统设置:对日照系统参数进行设置,包括图面标注文字高度,图形单位和正北方向,日照时间及阴影颜色等;标准设置:增加、修改、删除、设置日照分析标准; 消防分析就是表示出消防出入口,消防通道及消防登高面等满足消防相关规范;绿化分析多用不同线型的圆圈,色块表示景观节点;分期开发分析就是把分期建设的区域范围表达清楚。

3.3.4建筑单体平面图、建筑立面、剖面;

建筑平面图,又可简称平面图,是将新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墙、门窗、楼梯、地面及内部功能布局等建筑情况,以水平投影方法和相应的图例所组成的图纸。用建筑语言准确表达建筑的各层平面图、建筑的立面造型,反应空间形态、层高的剖面关系。

3.3.5建筑效果图

效果图解是通过图片等传媒来表达作品所需要以及预期的达到的效果,从现代来讲是通过计算机三维仿真软件技术来模拟真实环境的高仿真虚拟图片,在建筑、工业等细分行业来看,效果图的主要功能是将平面的图纸三维化,仿真化,通过高仿真的制作,来检查设计方案的细微瑕疵或进行项目方案修改的推敲。

3.3.6三维动画的展示

三维动画利用相关软件、电脑虚拟数字技术,很好地表达了设计委托方的诉求。在三维建筑动画中利用电脑制作进行鸟瞰,俯视,穿梭等任意游览,表达建筑物的细节。三维技术在设计的楼盘环境中利用不同的场景,了解规划小区周边的环境,虚构各种现实生活中的美景。

3.3.7方案设计回顾和总结

经过整个汇报过程中的沟通交流,把方案设计中遇到的问题、重要的问题、需要面临的困难再回顾和总结,起来画龙点睛的作用。

结束语:作为一名建筑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类型的建筑设计项目,与不同类型的甲方沟通交流后,体会到建筑方案设计中汇报的重要性,本文是个人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写出与大家交流共享,不足之处请见谅和海涵。

参考资料:

第9篇: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范文

1居住面积的变化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生活设施的发展,人均居住面积在不断提高,上世纪70年代,贵阳市人均居住面积仅2.9m2,现在已经超过10m2。

2居住套型的变化

人均居住面积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大面积套型的大量出现,而是多种套型类型的综合策划。(1)户型平均人口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家庭平均每户人口规模不断缩小,1990年为3.96人,2010年为3.10人,2012年为3.02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中,90年代按3.5人计算,2002年版降为3.2人。(2)城市单人户和2人户大量增加:2000年至2010年,1人户数翻倍,2人户增加68%,2000年这两类家庭占全部家庭户数的1/4,到2010年已接近40%,共计1.6亿户。(3)国家政策的保障要求:为适应广大居民的要求,国家提出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要求及其一系列政策,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要求商品住房套型建筑面积90m2以下的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总面积的70%以上,并提出了城镇廉租房的建设要求。(4)由此,住房的套型除受控制的大户型外,中小套型为90m2/户以下,经济适用房为60m2/户,廉租房40m2/户。又由于1~2人户的增多提出了“单居住空间户”的要求,即只设一间兼起居的卧室、有厨房和卫生间共组成的最小套型(以下简称《单居套型》)这种单居套型不同于“单身公寓”。“单身公寓”属集体宿舍类型,不设厨房,最多仅有简易的微波炉或电磁炉操作台或设公共备餐间,且居住人无产权。(5)“单居套型”《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中对单居套型的使用面积,规定不应小于22m2,其中兼起居的卧室不应小于12m2,厨房不应小于3.5m2,三件卫生设备集中布置在卫生间不应小于2.5m2,这种套型住宅在国外有较长的历史,一直是常见的居住套型,在国内也已有不少的工程案例,贵阳也已建有多个建筑项目。单居套型可作为廉租房中的户型应按廉租房面积标准控制,也可作为产权房的户型,此时,可按照市场需求,从建筑面积35~50m2均可,在住建部组织的廉租房优秀设计方案中,单居套型的套内使用面积为22.47m2,套内建筑面积为27.6m2(不含阳台),如图1:贵阳某工程的单居套型,套内建筑面积34.7m2(不含阳台)如图2:此单居套型可以与其他类套型组合在同一单元之中,也可以作为单一的单居套型住宅独立集中设计,但作为廉租房不能与产权房组合在同一单元,产权房和廉租房必须各自单独成栋设置,以利于管理。

3居住环境要求

随着居住方式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只是满足对住房的需求,而是对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包括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居住环境一方面是对住宅本身的通风、日照、采暖、绿化、节能和建筑质量的要求,即居住舒适度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对居住环境即所处小区、地段的环境要求,包括空气质量、声、光、热、水、电、景观、卫生等;如绿化、公共活动空间设施、商业服务和文化教育条件、交通、噪声以及小区服务、管理等等。社会环境包括文化环境、人际交流环境、安全环境、健身环境以及养老物业等等。这些都必须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着手,作好小区规划、建筑项目策划进而才能做好住宅的建筑设计。

4住宅建筑项目策划

住宅建筑项目的策划要有前瞻性,从社会和城市的总体发展来研究,对不同收入的群众,不同标准的住宅建筑项目,不要单一分开设置,可采取混合居住的策划思路,即在同一区域内,除部分较高标准的住房外,同时安排有保障性套型、经济适用房、单居套型以及廉租房等,不同类型的住宅适当配置,更有利于社会融洽、邻里亲善,并可在社区内开展非正规劳动就业、社区服务形成不同标准的统一要求、良好环境的共同追求,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符合社会公正的总体要求。特别是在廉租房和扶贫搬迁房建设中,有的将其集中在城市边缘地带,交通不便,设施不全、远离亲朋、不便就业。不易儿童入学,往往有被隔离冷落的感受。

5绿色建筑和健康建筑的发展与研究

绿色建筑的要求与评价,已提到日程上,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和贵州省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52/T065-2013)均已相继实施,我省除公建有多项建筑按绿色标准实施外,在住宅建筑中也已出现按绿色住宅建筑进行设计的建筑项目。《健康住宅建筑技术规程》(CECS179:2009)以颁布多年,北京等许多城市以做了健康住宅的试点工程研究和实施。绿色住宅建筑和健康住宅在总体要求上是有很多共同之处的,特别是在策划和设计阶段,两者的要求内容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在工程策划和设计中应充分研究,特别是有关控制性建筑项目。健康住宅有两个层面的要求,即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绿色住宅建筑主要控制建筑项目中,均与健康有密切关联,如住宅小区的绿地率、公共活动场地及其设施要求、日照和通风要求等,既是生理健康的必要环境,也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此环境的优劣影响人际交往,也必然对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6生态环境设计

(1)住宅建筑项目策划和设计中,要遵从城市总体规划。选址必须符合居住环境的要求,交通方便并以公共交通优先的原则,特别是廉租房和单居套型住宅,为期方便劳动就业和工作,减少不必要的交通阻塞和大气污染现象,是应充分考虑的。建筑设计要从城市空间设计的整体角度考虑。开始设计的时候,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土地特征,选择适应的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根据当地气候、日照和风力特点选择建筑适宜的布局形式和间距标准。尽量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减少建设过程中的土方施工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历史遗迹和原生植被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使其成为整体规划的一部分。在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同时还要考虑居住区域日照、噪音、污染以及交通等方面的因素。(2)崇尚生态型、环保型的环境设计理念建筑物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关注和处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①对自然资源的充分考虑:如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的方式来改善建筑物内的环境和空气质量,减少对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的依赖,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②对污染物的考虑:在建筑平面布局和设计中,通过考虑建筑的进风口和排风口位置,使建筑物有良好的通风性能,可以避免污染物的增加;③尽可能使用无污染、易降解、可再生的环保材料;④设计师还要注意严格控制装修房内的空气质量,对住宅中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进行控制和治理。(3)绿地率是居住小区评价的控制性建筑项目,其面积、尺度以及其日照要求等必须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进行配置。此外,要大量提倡屋顶绿化和竖向绿化。对低层和部分多层公建的屋面,可按社区活动和管理要求设置屋顶活动空间;对其他屋面包括高层住宅的屋面,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允许屋顶住户进行屋顶绿化,这不仅对顶层住户的屋顶保温隔热和室外活动有利,对整个小区乃至全地区的减少太用辐射和净化空气都是有利的,当然,屋顶除绿化外,不得搭建违章建筑。对竖向绿化也要大力提倡,在户型设计中,可留出必要的开放空间和共享空间;每户的阳台上要有种花设施,如栏板加设花槽等。(4)结合绿化做好公共活动场地的设计,包括老年人、儿童运动等场地,也是社区的人文交流和健康的必须。此外,在高层建筑的底部可设架空层,优化空气的对流,设置健身场所。(5)日照。每套住宅均必须满足日照要求,但有的设计中仅仅只是一个次要卧室有日照,或两套住户连通后,以“两代居”的名义,借用其中一套日照条件较好的套型,使其“满足”有关要求;虽可行,但不是优秀设计,更达不到绿色健康住宅的要求。对绿色住宅套型,起居室不宜朝北,起居室或主卧室要满足日照条件。住宅建筑的最好朝向是南北向布局,贵州境内的最佳朝向宜为南偏东30°至南偏西15°,但对全单居套型住宅建筑和廉租房住宅建筑来说,若全部按南北向布置,则北向套型达不到日照要求。根据贵州的气候特点可按东西向布置,可满足每户的日照条件。但朝西的户型要做好外遮阳,并应进行一体化设计。如此,在总体规划中,住宅楼可做城凹型布局,将主楼南北向布局,而将单居套型和廉租房布置在端部,并做好开敞式的公共院落布局,此种布局,在高层建筑满足日照间距的条件下,端部加设多层单居套型或廉租房,还有利于提高建筑容积率。

7应用新技术新材料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更多利用新技术新材料,真正地将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如使用节能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提高墙体的热工性能,采用节能型电气照明系统和智能楼宇控制的自然采光,使用新型的玻璃产品,来改善室内的光热环境,降低噪声音量,以提高建筑物的碳纤维塑料的结构强度和降低建筑物本身的重量,还可以在环境构筑物中利用薄膜结构和壳结构,丰富建筑物的整体形式。

8高效节能的绿色生态住宅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较低且各地不平衡、耕地资源匮乏的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居民的住房需求将是居高不下的,这样必然造成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各类消费品中,住宅是其中耐久性最长、耗用资源最多、同生态环境结合最紧密的产品。这就要求在设计住宅的过程中,要注意水、电、供热、制冷及生活垃圾处理的设计。在使用自然资源时,要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两方面结合起来。

9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