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规划原理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收获知识,转变思维
就自身而言,以我本科所学的法律专业,来搞规划可谓是专业不对口。进入这个行业后我渐渐的感觉真是力不从心。虽然在工作中边实践,边学习,可一直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专业理论知识,而城乡规划这是个复杂的学科体系,它涉及了多个学科的综合知识。只有实践和单一学科的理论虽然能够应付一般的工作要求,却很难达到一个高度,因为专业知识是一个基底,没有基础,难为大厦。
现代的普遍教育方式是,首先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然后付诸实践,运用学到的知识更好地指导实践。这种教育方式显然在实践中可以提高效率,可它的缺点就在于有时受到专业知识的束缚,可能不能很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而我们这次参加培训的学员恰恰相反,我们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城市规划专业的知识,只是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掌握工作的技能与方法。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习了城镇公共建筑设计、城镇景观设计、住宅建筑设计、测量学、规划原理等理论基础,再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总结出自己的优缺点,以积累的工作经验来更好地理解专业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想通过实践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让两者互相渗透,更好地提升工作效果。城市规划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光靠经验或是理论都是不能够走下去的。只有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才最为正确。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两者在现实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体味刻苦,感受奉献
这次培训学习的同学们克服了工作、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困难,可谓是“抛家舍业”。二十天的时间看似漫长,其实是将正常几年的课程压缩在这二十天完成,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经常是完成一天的课程,放学后已经是身心疲惫。回到宿舍后依然要完成作业到深夜。可同学们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进修机会,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而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们更是殚精竭虑,诲人不倦。为了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经常是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跟我们交谈经验、辅导课程,这种敬业奉献的精神更激励我们奋进。我们邢台市规划局组织的这次培训,同学们的学习精神受到院领导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在邢台市规划局副局长王计根也一直陪同我们学习。
三、扩大视野,拓展思路
这次培训是在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进行的,给我们授课的大都是研究城市规划知识多年的教授、副教授,除了学习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多种形式授课使我们了解了相关技术领域的动态,更新观念,扩大视野,拓展技术创新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升学员们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
四、加强交流,收获友谊
参加培训的30多名学员来自不同县市的城乡规划局各个科室,大家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工作的内容各异,其中不乏各个单位领导,真可谓“群英荟萃”。课堂上经常是由老师讲授转到学员和老师间的“学术交流”。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方式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让我受益匪浅。
虽然大家的经历不同,但都赤诚相待,力将自己最热情、最精彩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由陌生到相识、到相知、到亲密无间的同学和良师益友。学习与生活中大家相互帮助,一次次的团队活动大家拼搏进取,勇夺胜利,无不体现我们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收获知识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友谊。知识虽然难得,友谊更为可贵。
时间如梭,培训的时间不多。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们一定会坚持学习不放松。只有不断深入学习,以专业知识为主,以相关知识为辅,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素质水平,我们才能触类旁通,深入对象的本质,我们工作思路才会清晰有方向,才能找准工作的切入点,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关健词:公共自行车;调研;空桩;满桩;数理统计
0 引言
倡导绝色环保、公交优先的城市出行方式一直是各地方政府考虑的交通要策。城市交通是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领域之一,面临的形势严峻但潜力巨大,为此,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低碳的绿色出行是促进城市交通领域节能降耗和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一项有效手段。苏州市政府在这方面加大投入,特别是在城市公共自行车上面的建设和开发令人鼓舞,据来自公共自行车运营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四月,在市区已有753个公共自行车租借点,可用公共自行车15,090辆,并还将规划367个站点,新增公共自行车超过8,000辆[1]。目前市民办卡超过20万张,站点覆盖古城区、高新区、工业园区和吴中区。
公共自行车设施的特色是:使用最新的物联网技术,对自行车租用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自行车做到24小时无人值守和通借通还功能;实行系统远程监控和实时调度,以一台笔记本电脑就可取资巨大的大屏幕监控摄像;实时账号管理,挂失解挂即时生效。对城市市民而言,其优点更是不言而喻,因而公共自行车目前已成为苏州市民常用的出行工具之一,它不但是一道城市亮丽的风景线,犹为重要的是它为城市环保低碳作出了十分巨大的贡献,据一项不完全统计,苏州公共自行车每年累计为苏州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450吨,减少碳排放950吨。但苏州公共自行车的建设起步较杭州等一线城市晚,因而某些设施及管理方面还需进一步跟进,如杭州公共自行车站点主要布设在生活性道路上,结合了自行车作为慢行交通工具的出行特征、站点布置在公交车站附近,或结合公交中心设置,方便了市民的交通换乘,很好地作为公交车的延伸方式、同时站点间距由居住区向市中心区逐渐减小,基本上符合其人流分布的特征[2]。作者通过本地调研,苏州公共自行车总体来说群众受欢迎度还是相当之高的,在年轻人和打工族中尤受青睐,喜爱休闲健身的中年群体也不乏少数,在轨道交通的换乘中首选的工具就是公共自行车。可以说,对公众的出行和城市节能减排,苏州公共自行车功不可没。但调研中也发现,还存在相当多的不尽人意,比如站点的分布不尽合理,有些站点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有些站点自行车破坏比较严重;自行车占用盲道;站点缺少车棚,加速车辆老化;自行车办卡点少及手续不统一;特别严重的是高峰时借不到车和还不了车。针对借不到车和还不了车的现象,作为一个突出问题,作者进行了一番详细调查和研究。
1 现状调研
对于时常遇到的租车时车已全部被租出,还车时发现车位已满,各城市都普遍存在这一现象,杭州市在公共自行车运营状况调查时,也将之列为前三位的突出问题,网点还不进车占比例15%,高峰时借不到车占比例14%[3]。但都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追其原因,还是站点设计车桩时欠考虑人流量和需求量所致,目前苏州各站点的车桩设置基本比较统一,大多均在20至30个桩位,园区地面空间资源比较富裕的话,有的就设置了40个桩位,因而车桩的数量设置首要考虑的是地面资源这一因素,忽视了需求量的调研。通过长时间的观察,这样的设计一定程度上也浪费了资源,消耗了许多人力和物力。
1.1 高峰时段
通过7月份对市区、园区、新区的部分桩点蹲点调研,数据反应公共自行车使用频率最高峰时间应是在上午7点半到9点,下午在4点到5点半这一区间段,这一数据显示了上班族是公共自行车的使用大军。在这时间段,借不到车的现象十分突出,市区和园区有多个站点出现空桩现象。
以下是随机调研了10个站点的车辆使用数据汇总:(时间:早上7点至晚上7点)
1.2 高峰地段
经统计,高峰时段车辆租借最频繁的站点有,市区:和基广场、新民桥南、朱家庄新村、桐泾北路站1,2号出口、养育巷站1,3号出口、广济南路站4号出口、南园桥南、新沧花园、干将路东北堍、恒润大厦等;园区:东港新村南、东港二村北、贵都东门、香樟公寓小区西、星海公园西、方洲公园、师惠坊、东方花园南、加城湖滨公寓东、钟南街3号出口、中海国际社区7区、中央公园1b,2b出口等;新区:新区公园、明基医院、白领公寓、新创竹园、馨泰北门。
1.3 高峰段的差异情况
以上地段与时段出现高峰情况,突出表现在桩位的空缺程度上,而满桩现象几乎不见,此时,说明车辆普遍在使用过程中,即使有停车数的增加,总量也被借车数所覆盖,故停借数严重不均衡,从而可以断定满桩现象反而在高峰过后,甚至会出现在晚上的时段。
从市区、园区、新区、吴中区四个区的调研数据来看,有如下结果:
1)空桩比满桩现象严重,空桩呈现的时长比满桩时长更长。7月份,我们随机用了6天时间对空、满桩数量及多个站点的空桩、满桩时长进行了蹲点调研,结果见表1、2:
2)园区比市区情况突出,空、满桩数量大大高于市区;新区和吴中区比较正常。但由于吴中区起步较晚,群众的接受度远没有市区、园区活跃,因而有相当数量的站点使用率并不高。
3)空桩数密度较高的区域还是集中在轨道交通的出口处,如市区的养育巷站、乐桥站、临顿路站、桐泾站、广济南路站,园区的中央公园出口、钟南街站、时代广场出口、星湖街出口、星塘街出口、南施街出口等时常出现租借不到车的现象。这一现象充分说明公共自行车是轨交换乘的首选交通工具。
4)随着气候的转凉,自行车使用的晚高峰在不断往后延伸,9月2日、3日两晚9点观察,竟有30来个站点出现空桩现象。说明一方面气候凉快,出行和锻炼人员增加,另一方面,工作人员下班过后,车辆无法调整,造成不均衡现象的叠加,反映了管理方面的一大缺失。
2 数据分析与模型统计
针对车桩数不足,造成空桩和满桩的现象,调研组对此进行了一番研究。我们选取了园区的香樟公寓西(579站点)和市区的日规路天桥(69站点)作为典型,蹲点、收集数据、用数学方法进行了统计,具体步骤如下:
1)579站点是经常出现空桩的站点,它共有30个桩位,每个桩位车辆的使用率都很高。经过3天共30个小时的调研统计,每个车位自行车的平均出借率是82.8%(不包括晚间):
表3(统计时间:7:30-17:30)
根据数理统计中的大数定律,将问题归结为:某自行车站点有30个桩位,白天每个桩位的车辆使用概率为0.828,而假设所有车位的出借是彼此独立的,那么桩位的合理数在什么数据范围才能满足大多数情况不会出现空桩的现象。
问题可以这样解决,设X表示在白天桩位自行车被同时出租的数目,它应该服从参数n=30,p=0.828的二项分布,于是有:数学期望 E(X)=np=30×0.828=24.84,方差为D(X)=npq=30×0.828×0.172=4.27248
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原理:
由于我们希望大多数情况不会出现空桩现象,故不妨使 ,
即取 ,将方差D(X)=4.27248代入解得:11.93,
故有:|X-24.84|
取X的最大值37,即桩位数设置为37个,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空桩现象不会经常出现。
2)同样对69站点数据进行如下处理,该站点共有桩位数20个,而每个桩位车辆的停车率却很高。经过3天共30个小时的调研统计,每个车位自行车的平均停车率是76.9%(不包括晚间):
表4(统计时间:7:30-17:30)
问题即为某自行车站点有20个桩位,白天每个桩位的停车概率为0.769,而所有车位的停借是彼此独立的,那么桩位的合理数在什么数据范围内才能满足大多数情况不会出现满桩的现象。
设X表示在白天桩位自行车同时停满的数目,它应该服从参数n=20,p=0.769的二项分布,于是有:数学期望E(X)=np=20×0.769=15.38,方差为D(X)=npq=20×0.769×0.231=3.55278
我们希望大多数情况不会出现满桩现象,取
,
将方差D(X)=3.55278代入得:ε≈10.88,
故有:|X-15.38|
即桩位数设置为最大值27个,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满桩现象不会常现。
3 结论
由于时间和人手的局限,我们只选取了两个站点进行数学方法的模拟统计和计算,至于其它站点出现的空、满桩现象,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推演,这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数据统计以及投入一定的时间和人员,下一步只要对公共自行车信息部门人员进行培训,每个站点都可以求出一个合理的桩位数,该数学模型的方法,可以放大到各站点和各城市的桩位计算中去,用概率统计中的中心极限原理还可以将计算得到的数据更精确,更完善。
4 设想
以上所得到桩数的合理范围只是一个纯数学模型,与实际需求还会有一定差异,真正的合理需求还会受气候、时间(如节假日)、地域条件、突发流量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所以说公共自行车的流量统计是个系统工程,它会随着商业网点的布局和公交轨道线路的变化以及道路建设等时常发生改变,动态调整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布局,也是一项长久的工作,要改变目前已经布局好的站点,会有相当的困难,可以对部分问题较突出的站点按合理的数量逐步进行调整,以后有关部门在进行新站点的设计时,可先作一个规划,对有关流量和站点条件进行一番调研统计,这样的工作可交给学校部门配合实施,经过站点一阶段时间的磨合,按统计学的原理自行车的租借量会逐步趋向于一个合理区间。
对于其它站点的统计数字,笔者认为可以先设计个软件,在每个站点上安设一个终端,当借不了车或还不了车时,使用者可按一下这个终端,终端屏幕会自动告诉你离这最近可借车和可还车的站点在哪,并记录统计出本站点每天的最大需求量,为以后进一步的流量统计和车桩位计算创造条件,减轻人员的统计工作。杭州公共自行车信息系统早就在这方面有所考虑,曾就“出行者”信息系统的开发推广,可查询最近租车点的空余车辆数量作为它的改进方向[4],苏州应借鉴其经验,率先取得成果。
总之,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各站点自行车的配置数量,可以有效的减少浪费,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市民对公共自行车的需求,通过规划出一个最佳桩数,尽可能少的占用地面资源和建设资金,避免用户等候还车和借车时间以及减少人为来回搬运自行车的费用,提高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大有文章可做,公共自行车信息中心除了服务功能以外,还应该有专门的研发机构,这也是本次调研中感觉的不足。有了完整的信息,才能提供完美的服务,有了全面的数据库资源,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技术支撑,高校对公共事业的发展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的科研部门可以与之强强联合,共同为城市公交出行、降低能耗、提升城市形象作出贡献,这样才能使公共自行车这一新生事物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 张衡.苏州人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小绿车[N].姑苏晚报,2013-4-19(B06).
[2] 钱俭等.杭州公共自行车设施现状调查与思考[J].规划师,2010,26(1):71-75.
关键词:Groove;协作学习;虚拟学习社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1014803
作者简介:袁宇翔(1978-),男,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
0 引言
社区(Community)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概念,较为正式的定义是指“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在共同的社会活动中培育出共同意识和情感的社会共同体”。当一群人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学习的目的而聚集起来并进行一定频率的交流时,学习社区(Learning Community)便产生了。虚拟学习社区是网络环境下学习社区的特殊形式,它是在融合了虚拟社区和学习社区两者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绝大多数工作或学习都发生在特定的情境或特定的社区中,由社区成员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在计算机支持下的虚拟学习社区,一方面可以实现远程交互式授课、交互式讨论和辅导等,使人们可以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用优秀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协同式工作,由某一群体异地共同完成某一教学文档或学习任务。就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平台而言,可以选择Moodle平台,也可以选择Groove平台。前者主要用来建设基于网络的课程,其强大的功能模块便于学生分析、设计、计划、呈现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习者完成复杂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任务;而Groove平台作为一种重要的协同工作软件具有较强的协同性,比较适合建立一些小型的协作学习空间以支持学生交换、共享文件,协作完成任务。以此建立的虚拟学习社区特别适合基于设计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或基于问题的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的应用。
1 环境搭建
1.1 Groove概况
Microsoft Office Groove 2007是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的套件之一,其设计的本意是用来帮助工作伙伴建立直接联系,将来自公司内部和外部的工作成员召集在一起协同办公,而无需考虑防火墙、服务器、网络安全和网络访问性等问题。利用Groove平台,用户可以及时了解合作伙伴的在线状态、共享文档、共同编辑、及时沟通,从而进行快速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安装后的工作界面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启动栏、工作区、状态栏、联机状态、通信和警报等组成部分。
1.2 Groove的基本功能
程序启动后,输入账号和密码,进入了Groove面板,如图2所示。Contacts选项卡显示学习伙伴的状态,Workspaces选项卡点击后可以看到如图2所示的工作界面,该界面内有文件共享、讨论组等。
对于当前同时处于联机状态的所有成员进入设定的工作区,可以使用文件共享、讨论、聊天、问题追踪、记事本、草图绘画等基本功能。具体包括:①可以使用实时聊天功能进行文本交互,还可以使用语音聊天功能进行交谈;②每种角色类型可以被授予不同的“权限”,而权限决定了成员可以对工作区进行更改的程度;③提供了若干种用于共享文件的方法;④通过 Groove 讨论工具可与工作区的其他成员密切交换各自的观点,就像普通BBS一样发帖、回帖,有新帖子会自动通知到各个成员;⑤所有工作区成员都可创建问题记录和响应记录,并对各个问题回复进展报告、解决的情况;⑥Groove会议工具可以帮助组织会议并进行记录,配置关于会议的详细信息,查看会议进程等;⑦提供可以编写工作笔记和心得、实时共享的记事本功能,提供可以规划项目里程碑、项目日程计划、标记已完成进度日历表功能,提供允许多个工作区成员同时在草图板页面上绘图的草图板功能。
2 学习活动流程设计
为了保证教学过程能够顺利实施,有必要事先对学习活动流程进行设计。在活动开始前,首先要确定活动的主题;其次要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确定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倾向、学习风格等学习者特征;再次,根据学习者风格,结合学生本人意愿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并由学生自主推举出组长一名;最后,登陆注册帐号,帮助学生熟练掌握Groove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在以上教学准备完成后,应设计基于Groove的学习活动流程,这个流程是使用Groove平台进行教学的基本流程和工具选择思路。经过2~3次的设计、试用和修正,本研究确定了Groove学习活动设计流程,如图3所示。
2.1 课程导入
教师将课程材料可能用到的“引导性资料”放到Groove文件共享区,学生登陆后即可同步到个人计算机上。
2.2 课程展开
各小组根据事先确定的讨论主题,查阅资料,遇到问题后,可利用问题追踪功能提出问题,该问题可以广泛征求答案,也可指定某人作答。
2.3 协作互助
利用Groove的文件、讨论、聊天、问题追踪等功能进行协作式讨论与学习,个人到问题追踪中的问题可以持续被追踪,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2.4 成果展示
在讨论过程中,所有的文字、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可以即时共享,各小组可将最终成果共享给教师。
2.5 课后拓展
课后任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难度也较大。学生除了使用文件、讨论、问题追踪外,还可综合使用草图板、会议、记事本、日历等多重功能。由于课后小组成员无法经常呆在一起,会议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3 研究方案设计
本研究以《城市规划原理》这门课程为例进行调查,主要教学内容为“城市总体布局”这一主题,共10课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本课程采用虚拟学习社区的方式进行,教师指导学生以Groove虚拟学习社区为依托开展协作学习,主要涉及协作互助、成果展示、问题讨论、提交作业等学习活动。
3.1 问卷设计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主要由Groove平台使用情况、对操作界面的满意度、对资源提供的满意度以及人际交互情况4个纬度组成。其中人际交互纬度包括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学习者之间的交互,这是以教学交互活动理论为依据的。
3.2 研究对象选取
研究对象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2011级的30名学生,全部拥有个人电脑,并且连接了互联网,上网条件便利,学生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络应用能力。
3.3 数据收集和分析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另外随机选择3~5位同学进行个别访谈。该班学生全部都是教学过程的亲身体验者,对这次调查非常配合。因此,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本研究使用Excel和Spss统计工具对收集的数据和变量进行了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4 应用效果分析
4.1 学生参与Groove虚拟学习社区的情况调查
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虚拟学习社区中进行协作学习,53.3%的学生每周登录3~5次,大多数学生每次在线时长为30~50min,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Groove虚拟学习社区表现出一定的兴趣,部分同学表现非常积极。
4.2 学生对Groove虚拟学习社区的满意度调查
Groove操作界面是影响和吸引学习者进行交互的首要因素。本研究对Groove虚拟社区的满意度调查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界面风格、导航功能、内容布局、操作友好性的满意程度主要集中于“基本满意”这一项,这说明学生对于Groove平台的功能及设计是比较满意的,没有出现由于内容布局混乱、导航不清而导致迷航的现象,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4.3 学生对学习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的满意度
本研究对课程学习中学习资源的类型和丰富程度进行了调查。Groove平台能够提供的资源类型主要集中于文档、网页、图片等,80%的学生认为文档对其学习帮助较大,其次是网页和图片。当被问及最希望在平台上获得的资源类型时,70%的学生认为,文本是最期望得到的资源。随后的访谈也证实了这一点,Groove平台的特点是及时交互性,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文本交互是最直接最快捷的交互方式。另有78%的学生认为,资源的丰富程度影响其使用平台的热情和投入程度。
4.4 学习过程中的人际交互情况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人际交互既包括师生交互,也包括生生交互。调查显示,教师是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较大,学生比较希望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得到教师的反馈。60%的学生认为,教师对于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情感交流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对该项“不太满意”。良好的生生交互可以增加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竞争,减少网络学习的孤独感,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 结语
通过观察,使用Groove虚拟学习社区后,笔者认为,Groove是一款安装简便、操作简单、界面友好的虚拟学习社区构建平台,学生对于教师指导下的协作学习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进一步增强学习效果,须遵循以下策略:
(1)虚拟学习社区的资源应以结构性良好的文本资源为主。文本资源是网络环境下最直观、信息量最大、最容易制作和利用的资源,但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选择和使用资源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经过教师的选择和整理,文本资源的结构将更加合理,教学有效性也将进一步增强。
(2)教师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参与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昱.基于ICT的虚拟社区活动与教师专业发展[J]. 医学教育探索,2008(1).
[2]刘惠芬.从传统课堂到网络学习社区的构建[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吴龙玲.虚拟学习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2).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本科生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54-02
一、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及创新的重要性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门交叉学科,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和实践性,已在城市规划管理、交通运输、测绘、环保、农业、地质、制图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使得社会对GIS专业人员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在不断增加[1-3]。2012年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已达到2000亿元,增长率超过30%。到“十二五”末期,产业总产值有望超过4000亿元。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与西方国家的GIS理论与应用研究水平的差距已显著缩小,但要想促进我国地理信息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地理信息产品和服务的研发速度、提高我国地理信息企业国际竞争力,必须注重相关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的重大战略中,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的重任[4],GIS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关系我国GIS产业的发展。自1999 年全国开始招收GIS本科专业以来,我国已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GIS 专业[5]。然而,在保证了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后备人才数量优势的基础上,如何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是GIS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GIS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
目前,国内高校在GIS专业本科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总体处于摸索阶段,尽管或多或少地为学生提供了各种载体和平台,但尚未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总体而言,制约GIS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包括:
1.与国际水平相差较大,知识获取滞后
了解领域内的研究现状与趋势是进行创新的前提,进而才能从中发现问题,寻找创新点。GIS起源于加拿大,美国、欧洲、日本发展迅速,在该领域处于引导地位。虽然近二十年来我国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总体水平仍与欧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由于外语水平有限,教师不能及时地追踪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导致学生接收新知识的途径减少,无法及时掌握研究前沿。此外,现有的GIS相关教材较多,其中的基本概念、经典理论和方法等内容大同小异,各编者会根据自身所做实际科研工作完成教材中案例教学内容的编写。但所做工作从项目立项、实际开展到成果发表、出版成册,通常要经历2-5年左右的时间。因此,教材内容的时效性难以保证,不能够反映最新的动态,而这部分内容恰恰是教材中最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部分。
2.学习主动性不足,创新意识不强
我国的教育模式和国外先进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鼓励学生个性发展,自主学习[6]。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好的东西,更是进行创新的主要源动力之一。传统的教学注重理论讲授,多为“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形式,缺少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势必压抑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7]。限于现有的学生考核体系,学生被动地接收书本上的知识,不求甚解,严重缺乏对现有知识的质疑和发散性思维。
此外,仍有一部分学生将考试及格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对书本上的知识死记硬背,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难以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目前尚有一部分本科生毕业设计题目由指导老师提供,学生只需选择题目,对选题的意义、数据的来源及处理等问题缺乏思考,最终只是机械地完成工作,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做,整个过程对老师的依赖程度很大,没有达到锻炼的目的。
3.动手能力较差,阻碍创新实践
GIS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但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备不同层面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中存在创新的主观愿望,但不知道如何去创新,他们在直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还比较稚嫩,需要加强培养和锻炼[8]。
此外,大部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欠缺,缺乏创新技能,即便有了好的想法,但不具备实现的途径,逐渐失去了信心与热情。在上机课上用软件进行图像数据处理时,学生只要按照老师说的输入几个参数、点几下鼠标就能得出分类结果,但大多数学生缺乏主动性,不去探究点击鼠标的背后是怎样的原理、怎样的算法。本科阶段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知其然且要知其所以然,只有主动地多问一些问什么,多思考、多动手,才能真正把知识应用起来,把软件当成一个工具,而不是为了用软件而用软件。
三、对策与建议
1.创造接触新知识的平台和途径
鉴于书本知识更新较慢的现状,GIS专业教师需及时追踪本领域最新国内外动态,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来。如,在幻灯片中增加时效性较强的内容,带动学生讨论;向学生介绍国内外认可度较高的专业网站和论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推荐领域内的经典文献和最新研究成果等,让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前沿。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接收新知识的来源多元化,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使学生具备创新的意识,最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我学院针对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了科技论文写作与专业文献检索课程,教会学生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综述和研究论文的写作要求,让学生自己检索并阅读文献,初步掌握学科动态。对于有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其阅读英文文献,不仅能了解国外最新学科动态,还可以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相应地,学生要花时间、花精力认真阅读,并写读书笔记。
此外,鼓励学生多去听讲座,听各类讲座。科研创新工作强调学科间的交织与借鉴,让学生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而要拓展视野、开阔思路,这有助于创新想法的形成。
2.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创新主动性
现代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教师应当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教法、提高教学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校定期举办教师授课、说课竞赛,鼓励教师间的技能切磋和经验交流,最终作用于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此外,我院探索性地进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尝试。学生选定导师后,可以尽早地了解到导师在做什么研究工作,为什么做,怎么做,并逐渐熟悉科研工作的基本流程、概念和一些具体环节。吸纳有能力的学生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在导师的引导下,他们可以自主地完成小任务,并尝试发现新的、尚未解决的新问题。
此外,向学生介绍各类项目申请书(如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背景和撰写要求,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各类的大学生创新竞赛。当学生的身份由参与者变成了项目的负责人,势必会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今后进行自主探索和创新的动力大大提升。
关键词: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对策研究
一、前言[文秘站-www,,找范文请到文秘站网]
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是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主要问题。固体废物一词中的“废”具有鲜明的时间和空间特征。从时间角度讲,它仅仅相当于目前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矿物资源的日趋枯竭,生物资源滞后于人类需求,昨天的废物势必又将成为明天的资源。从空间的角度看,废物仅仅相当于某一过程某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而并非在一切过程或一切方面没有使用价值,某一过程的废物,往往是另一过程的原料。
从我国面临的经济高速增长、环境状况严峻、资源相对缺乏的形式出发,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精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重要的战略选择。自从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当今国际社会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探寻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共赢的道路。根据国际上多年的实践经验,循环经济是一条有别于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在固体废物的污染治理工作中,实现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能够有效解决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问题,并支持未来经济高速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固体废物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施行8年来,我国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历史欠账较多,基础设施薄弱,固体废物污染仍然十分严重。我国固体废物的现状是,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稳中有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逐步提高,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有所加强,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从1996年的6.59亿吨到20__年的8.88亿吨,年增长7;其排放量年增长14,其中,哈尔滨市20__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871.37万吨,较20__增加13.3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636.98万吨,综合利用率73。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也在不断增长,垃圾产生量年增长8-1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20。危险废物累计储存量达到20__万吨。20__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综合利用量4.73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52.1,垃圾年处理量7835万吨,处理率达到58.2。
当前固废防治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问题突出,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越积越多,长期得不到有效处置,给周围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许多省市的铬渣危害尤为突出,乡镇企业工业固废处置更是薄弱环节。据统计,全国堆积矿山固体废物占用或破坏土地达900平方公里,其中三分之二是耕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能力不足、标准不高,处理方式单一,生活垃圾急剧增加,处理方式又都采用卫生填埋,年复一年,土地资源不堪重负。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低下,全国危险废物年产生量在900万吨左右,综合利用和处置仅为600万吨,每年约有300万吨被贮存起来,全国累计贮存量已达20__万吨。目前全国只有14个城市建了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但因种种原因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危险废物紧急事故快速反应能力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农村固体废物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农村固体废物的处理,大多数地区还没有提上日程。由于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畜禽粪便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环境,严重污染空气和水体。农村的大量生活垃圾基本没有得到处理处置。
三、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意义、原则和框架
(一)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意义
固体废物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本质上也是一种生态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固体废物的生态化转向,可以有效地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排放量,使其成为一种原料资源从而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固体废物要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固体废物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二)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原则
随着固体废物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加重以及人们对环境污染为题越来越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首先确立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即:“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其中资源化是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采取管理和工艺措施,在固体废物中收回物质和能源,以前一种产品的废物做后一种产品的原料,在以后一种产品的废物生产第三种产品,如此循环和回收利用既可使固体废物的排出量大大减少,还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满足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三)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框架
循环经济具体体现在经济活动的三个重要层面上,分别通过运用3R原则实现三个层面的物质闭环流动。
1、在企业层面上(小循环)。
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推行清洁生产,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量化。要求企业做到:(A)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B)减少产品和服务的能源使用量;(C)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D)加强物质的循环使用能力;(E)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F)提高产品的耐用性;(G)提高产品与服务的强度。
2、在区域层面上(中循环)。
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3、在社会层面上(大循环)。
通过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四、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的对策
(一)生活垃圾的组成、性质
生活垃圾简易分类可分为有机物(可堆肥物包括动物植物)、无机物(填埋物)、可回收物(包括纸张、塑料、破布、金属、玻璃等)。按照可燃烧性能分为可燃性垃圾与不可燃性垃圾;按发热量分为高热值垃圾与低热值垃圾;按化学成分分为有机垃圾与无机垃圾;按可堆肥性可分为可堆粪垃圾与不可堆肥垃圾。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平均日常生量为人均0.7-1公斤,1997年,全国的垃圾产量达到了1.4亿吨,全国200多座城市已陷入垃圾围城之中,北京、上
海,垃圾日产量已超过120__吨,哈尔滨市日产生生活垃圾3500吨,年递增率为5。迄今为止,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生活垃圾仍以露天堆放、填埋为主,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能否妥善解决垃圾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堆肥
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减容、减量及无害化都很高,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源化,是一种较好的垃圾处理方法。哈尔滨垃圾焚烧处理厂采用世界先进的流化床焚烧技术,适用于中国垃圾不分拣的国情,可燃各种垃圾,将垃圾直接粉碎燃烧,将有害固体和气体符合国家标准排放,垃圾燃烧率在85以上,废渣填埋量只有普通垃圾填埋量的1/10,日处理生活垃圾200吨,垃圾焚烧后每年可供应电能1300-2100万千瓦时、蒸汽7.2万吨,初步实现了“变废为宝”、“垃圾资源的再生利用”要求。深圳市垃圾焚烧厂1988年11月正式投产,总投资47.29*106元,运行正常,除技术改造和年终大修停产外,基本保持单炉运行,连续生产状态,单炉日处理生活垃圾150吨,废渣灼烧减量小于3,运行成本1990年测算为23.33元。但综合国内垃圾发电的整体情况看,依然存在着设备投资巨大,尾气污染控制不当、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建设、运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处理生活垃圾应注意吸收国外先进经验,适应当地经济情况,开发自己的垃圾焚烧发电系统,设备国产化,采取政府扶持与企业运营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发电或供热能力则决定于垃圾的热值,若低位发热值高于4000kj/kg,则可向电网供电,热值愈高,发电量也愈多,要想经济效益明显,还应提高垃圾的热值。
堆肥技术适合于易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垃圾处理,对垃圾中的部分组分进行资源利用,且处理相同质量的垃圾投资比单纯的焚烧处理大大降低。堆肥技术在欧美国家起步较早,目前已经达到工业化应用的水平。发达国家由于生活垃圾中的易腐有机物含量大大低于我国的一般水平,因此靠堆肥只能处理15%左右的垃圾组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堆肥技术的推广。但就广东省的具体情况来看,生活垃圾中的易腐有机质(主要是厨余)含量都在50%左右,因此采用堆肥技术可以达到比较好的处理效果。国内烟台已投资1.29亿元,建设生活垃圾堆肥场,设计最大处理能力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
近年来,我国在国家科委社会发展科技司、建设部科技发展司的组织推动下,经过专家评估,通过确定了一系列城市垃圾处理技术推广项目。其中,属于机械化堆肥处理技术有5项,如下图:
分选----破碎----发酵设备
破碎----分选----发酵设备
分选-破碎--分选---发酵设备
分选破碎(半湿式破碎分选)发酵设备
--------------------------发酵设备
不同堆肥处理技术的区别主要在于:1、有无预处理系统给予处理设备组合形式;2、有无发酵仓及仓的结构形式差异;3、一次发酵的进料及出料方式及设备;4、后处理系统的完善程度;5、堆肥产品的质量及使用对象。
以老河口市堆肥场为列,该场1993年6月投入试运行,处理规模为生活垃圾100t/d、粪便20t/d,采用两次静态好氧发酵工艺,初级发酵10t/d,次级发酵≥30t/d。经分析垃圾堆肥产品质量,其中主要指标为:有机质(以C计)10.17;总氮(以N计)0.51;总钾(以K2O计)1.17;总磷(以P2O5计)0.32。堆肥产品中,颗粒粒径ø<10mm的部分占90;ø=10-30mm者占10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堆肥场合计投资499.96*104元,年运行费用27.18*104元,年折旧费5.2*104元,折合垃圾处理单位成本8.87元。
但堆肥技术必须是将新鲜的垃圾首先进行分类后再将易腐有机组分进行发酵,才能有效地防止重金属的渗入,从而保证有机肥产品达到国家标准,真正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但堆肥技术也存在明显的缺点:不能处理不可腐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因此减容、减量及无害化程度低。
(三)餐饮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餐饮垃圾指餐饮业、企事业单位、学校食堂以及食品加工生产单位产生的食物残渣、废料等,以淀粉类、食物纤维类、动物脂肪类等有机物质为主要成分,具有含水率高、油脂、盐分含量高、易腐发酵发臭等特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垃圾的产生量愈来愈大,上海市每天产出餐饮垃圾1300吨,北京达到1600吨,哈尔滨市日产生量达到500余吨。以往餐
饮垃圾都是不经处理,直接作为饲料喂养生猪,会引发人畜共患的螺毛虫
和钩绦虫,危害人体健康。
为了治理餐饮垃圾所带来的健康和环境问题,韩国将每月的25日定为“减少食物垃圾日”,日本在20__年实施的《食品再生法》规定对不可避免的食品垃圾要进行回收和再利用。我国虽然还没有餐饮垃圾实施管理的法律法规,但很多城市如上海、沈阳、长春、哈尔滨都已经开展了餐饮垃圾的回收利用工作,利用回收回来的餐饮垃圾生产动物饲料和油脂,长春通过“餐饮垃圾”的处理,生产出100吨干物质饲料和10吨油脂,年利润在2500万元至3000万元,哈尔滨市自20__年5月启动餐饮垃圾处理项目以来已生产饲料53吨。餐饮垃圾处理工艺主要可以分为4个主系统和2个配套系统:一、预处理系统,主要对餐饮垃圾进行分类破碎;二、脱水脱脂系统,将物料送入脱水料仓,达到脱水脱脂目的;三、干燥灭菌系统,高温清除水分并消毒;四、粉碎称重系统,冷却后粉碎。配套系统中的废弃液油水分离系统可收集废弃液中的油脂。
(四)生活污水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年排放量已达232亿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也逐渐提高,到20__年已接近22.3,意味着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每年已达数百万吨。因此,如何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进行资源利用,成为城市建设中应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目前,国际上处理污泥的方法主要有:1、海洋投弃2、填埋3、堆肥化4、焚烧5、干燥6、垃圾焚烧发电厂与市政垃圾混烧处理。经过实践和评估各种因素,污泥的最终处置方案只有三种:堆制肥料、热力干燥后用作肥料、能量回收(即焚烧、沼气发电)
海口市白沙门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城市生活污水22万吨,每年生成约4万吨污泥,进行填埋处理时每吨污泥运输、填埋需80元。20__年底,经检测海口市城市污泥重金属含量大大低于国家允许标准,海南农丰宝肥料有限公司以每吨15元的价格包购了污水处理厂的全部污泥,利用微生物处理的方法,将污泥加工成有机肥和复合肥销售。
污泥焚烧有两种情况:采用流化床或多级焚烧炉在处理厂内进行焚烧;干燥后运到其他地方进行焚烧。焚烧是一个很好的处理污泥的方案尤其对于污染严重的重金属行量或化学污染物超标的工业污泥,处理规模大于50000吨/年,但焚烧投资和运行费用高于干燥造粒,对运行的温度要求较高(焚烧温度850℃,干燥100℃),工艺比较复杂。目前美国近200家污水处理厂采用焚烧方式处理污泥,处理量占全美处理总量的20。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污泥沼气发电热能回收流程图如下:
剩余气体进入燃烧器发电并入市政电网
消化池沼气-脱硫-储气柜沼气发电机-热回收装置-消化污泥加热
污泥干燥的优势明显:大幅减少体积从而减少储存、处置、运输费用;最总产品用途广泛,可作肥料和其他工业工艺过程中的燃料;最终产品如污泥本身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指标达标,可用于肥料和土壤改良;安全、高效、投资和运行成本低。但是重金属含量高的污泥如果用作肥料,会带来土壤污染问题。
在考虑合理的污泥处理方案时,不仅要考虑到技术的可行性,未来的立法趋势,更为重要的是要结合中国的国情。
五、工业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对策
(一)工业固体废物的组成、性质
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繁多,按行业可以分为矿山工业固体废物、能源工业固体废物、冶金工业固体废物等。据统计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从1996年的6.59亿吨到2001年的8.88亿吨,年增长7%。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大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而且其累积的存放量越多,所需的面积就越大,如此势必使可耕地面积短缺的矛盾加剧,据统计全国堆积矿山固体废物占用或破坏土地达900平方公里,其中三分之二是耕地。工业固体废物不仅要占用土地堆入,坡坏土壤、淤塞河床,处理不当还会危害生物、污染水质,一些重金属废渣的危害还是潜在性的。
实践说明,单独依靠卫生填埋、焚烧等被动的末端治理方式,难以彻底解决许多城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问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从源头上做起,把减量化、资源化作为方向和目标,普及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理念,从源头减少数量,运用固体废物循环利用技术是其变废为宝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途径。
(二)煤矸石的循环利用
煤矸石是煤炭开采、洗选过程中的废弃物。目前,我国的煤矸石总堆积量已超过25亿t,而且还正以每年约1.3亿t的速度增加。煤矸石是多种矿岩组成的混合物,属沉积岩。主要岩石种类有粘土岩类、砂岩类、碳酸盐类和铝质岩类,煤矸石的岩石种类和矿物组成直接影响煤矸石的化学成分。
1、煤矸石制砖
包括用煤矸石生产烧结砖和作烧砖内燃料。煤矸石砖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一般占坯料质量的80%以上,有的全部以煤矸石为原料,有的外掺少量粘土。煤矸石经破碎、粉磨、搅拌、压制、成型、干燥、焙烧,制成煤矸石砖。焙烧时基本上无需再外加燃料。泥质和碳质煤矸石质软、易粉碎,是生产煤矸石砖的理想原料。煤矸石的发热量要求在2100~4200kJ/kg,过低时需加煤,过高时易使成砖过火。煤矸石需粉碎到小于lmm的颗粒占75%以上。用煤矸石粉料压制成的坯料塑性指数应在7—17之间,成型水分一般为15%-20%。许多砖厂生产的煤矸石砖抗压强度一般为4.80~1:4.71MPa,抗折强度为2.94~4.90MPa,高于普通粘土砖。
以煤矸石作烧砖内燃料制砖生产工艺与用煤作内燃料基本相同,仅需增加煤矸石粉碎工序。
我省双鸭山东方工业公司是资源综合利用专业性公司,从事煤矸石砖生产。主机及配套设备采用公司自己生产的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技术装备;表面处理设备及焙烧技术引进代表世界领先水平的德国KELLER公司技术,建设一条现代化生产线,在我国尚属空白。年产煤矸石、页岩烧结多孔装饰砖3000万块,年产烧结薄型装饰砖80万平方米。
2、用煤矸石发电和造气
一般利用热值大于3768.12J/kg的中碳至高碳煤矸石作燃料,通过沸炉带动背压式汽发电机发电。我国已有一批煤矸石电站在运转之中。如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座大型煤炭矿井--山东省协庄煤矿便是一例。该矿于1993年开始兴建一座设计能力为24MW的煤矸石热电厂,装机容量为12MW的一期工程于1995年底竣工投产。截止1998年,已发电1.2亿,消耗煤矸石1.13hm2。不仅有效地降低了环境污染,而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厂12MW的二期工程热电厂采用先进的煤矸石的煤泥混烧技术,已被列为1998年度国家开发银行环保专项计划。
造气用的煤矸石一般要求灰70~80,发热量为4186.80~5024.16J/kg。煤矸石煤气炉造气原理与一般发生炉基本相同。所得煤气的热值可达2930.76~4605.48J/m3。
3、煤矸石生产轻骨料
适宜烧制轻骨料的煤矸石主要是碳质页岩和选矿厂排出的洗矸,矸石的含碳量不要过大,以低于13%为宜。有两种烧制方法:成球法与非成球法。成球法是将煤矸石破碎、粉磨后制成球状颗粒,然后焙烧。将球状颗粒送人回转窑,预热后进人脱碳段,料球内的碳开始燃烧,继之进入膨胀段,此后经冷却、筛分出厂。其松散容重一般在1000kg/m3左右。非成球法是把煤矸石破碎到一定粒度直接焙烧。将煤矸石破碎到5~lOmm,铺在烧结机炉排上,当煤矸石点燃后,料层中部温度可达1200℃,底层温度小于350℃。未燃的煤矸石经筛分分离再返回重新烧结,烧结好的轻骨料经喷水冷却、破碎、筛分出厂。其容重一般在800kg/m3左右。
4、煤矸石作原燃料生产水泥
煤矸石和粘土的化学成分相近并能释放一定的热量,用其代替粘土和部分燃料生产普通水泥能提高熟料质量。这是因为煤矸石配料比粘土配料配人的生料活化能降低了许多,用少量煤就可提高生料的预烧温度,且煤矸石中的可燃物也有利于硅酸盐等矿物的熔解和形成;此外煤矸石配的生料表面能高,硅铝等酸性氧化物易于吸收氧化钙,可加速硅酸钙等矿物的形成。用作水泥原燃料的煤矸石其生产工艺过程与生产普通水泥基本相同。将原燃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磨细成生料,烧至部分熔融,得到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熟料,再加入适量石膏和混合材料,磨成细粉而制成水泥。
如河南义马煤业集团公司水泥厂利用煤矸石代替粘土生产水泥,水泥中煤矸石含量可达30,煤矸石的掺入可使吨熟料(非标准煤)由475kg,降至378kg,每件可节煤11640t。熟料台时产量由6.54t提高到8.33t,而且吨熟料电耗下降6.93kWh。1997年义马煤业集团公司使用的煤矸石已超过3.6万t。
5、煤矸石制取聚合物氯化铝
据报道,以煤矸石为原料,用酸溶法制取聚合氯化铝技术已成熟,其工艺流程可分为破碎、焙烧、连续酸溶、浓缩结晶、沸腾分解和配水聚合等工序。用该方法生产lt聚合氧化铝的总公司成本为741.45元,税金为135元,而市场售价可达1350元,即每吨产品利润可达473.55元。生产过程中,酸溶产生的残渣可用作水泥配料,或制成水玻璃和白炭黑等产品。本工艺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减轻了环境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粉煤灰的循环利用
由于我国燃烧用煤含灰分较高,所以排出的粉煤灰量很大,粉煤灰的产生主要集中在火电厂和大型工矿企业的动力锅炉上。按全国平均计,每增加10MW装机容量,每年将增加近万吨粉煤灰的排放量。大量的粉煤灰如不加以处理,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排入河道水系会造成河流淤塞,污染水质。当前,对粉煤灰的处置方法主要有2种:土地填埋、贮灰池存储。国内外对其环境效应的研究表明,灰中潜在毒性物质会对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在改土方面,也具有潜在不利效应:可溶盐、硼及其它潜在毒性元素含量过高,可导致元素不均衡以及土壤的板结和硬化。因此粉煤灰的处理和利用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也成为我国环境保护与再生资源开发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哈尔滨市现有粉煤灰产生单位6家分别是:
哈尔滨热电厂、哈尔滨化工热电厂、哈尔滨发电厂、哈尔滨第三发电厂、哈尔滨汽化厂、哈尔滨华欣热电厂,20__年哈尔滨市产生粉煤灰为142.3万吨,综合利用量71.15万余吨综合利用率为50,主要用于水泥、混凝土加工、筑路筑坝时按照规定比例掺用和用作土地回填。20__年哈尔滨市粉煤灰贮存量为71.15万吨,历年累计粉煤灰贮存量为800万吨,如此可见哈尔滨市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作还是非常艰巨的。粉煤灰综合利用,其效益非常明显,每利用1万t粉煤灰,可为火力发电厂节约征地200m2,减少灰场投资运行费2~8万元,节约运灰费2~5万元。
1、代替粘土制做水泥
粉煤灰可作为道路和土建的回填物料,利用固土技术,在粉煤灰中加入固土剂成型养护后有一定的强度,其承载力、变形等都比较好。在水泥行业,粉煤灰主要作为水泥原料以及混合料使用,利用粉煤灰中的SiO2、Al2O3、Fe2O3,以粉煤灰代替粘土。替代率受粉煤灰中SiO2/Al2O3以及Al2O3的比例控制,比值越大,粉煤灰作为水泥原料的使用量就越大.在铝酸钙含量较多的特殊水泥中,粉煤灰的使用量可成倍地增加。粉煤灰的掺加降低了水泥浆体中CH结晶指数,对混凝土的界面结构有改善作用,这是混凝土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普通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量一般为水泥重量的15~20,可节约10~15的水泥、30的黄砂。
2、制做墙体材料
用于建筑工程中的粉煤灰制品也较多,如加气硅酸盐制品,容重较轻(r=500~800kg/m3),代替粘土砖作墙体材料,可以减轻建筑物自重,有利于隔热保温,增强理化性能,已被确认为新型轻质建材,广泛用作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另外常用制品还有粉煤灰硅酸盐砌块和大板、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等,都具有用灰量大、能耗低等特点。
3、充当筑路材料
在道路工程方面,粉煤灰可作为主要材料或辅助材料,作造路基层和底基层,路堤、路面修复及回填料、灌浆料等。目前,国内外公认只有优质粉煤灰才可直接作为路面材料。但由于粉煤灰含碳量高,粗颗粒组分过多等,造成混凝土含气量高,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和耐磨性。近年来国内许多专家提出了用脱碳粉煤灰混凝土修复路面的应用技术,并进行了路面的铺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粉煤灰的路面强度与不掺粉煤灰的路面强度比较接近,相关性较好,符合国家路面工程标准要求。
哈尔滨市已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在道外区民主乡五星村,合作建立起东北三省首家粉煤灰综合利用试验基地。投产后,这里将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生产出可替代水泥的粉煤灰干拌砂浆、粉煤灰砂浆粉等绿色建筑材料。
该基地首个示范项目是以50%以上的粉煤灰为原料,加入哈工大最新研制的一种可极大发挥粉煤灰潜在活力的激发剂,生产用于建筑工地砌筑、抹灰的粉煤灰干拌砂浆、粉煤灰砂浆粉和粉煤灰稠化剂。这些产品问世后,可实现建筑用砂浆集中生产和商品化供应,并使市内建筑工地告别传统的现场拌制砂浆施工方式,避免破坏环境、浪费材料和工程质量不稳定等弊端。不仅使粉煤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还可减少因生产水泥造成的石灰石等自然资源的消耗,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
(四)废橡胶的循环利用
废旧橡胶的来源极广,首先是废旧轮胎,其次是各种废旧橡胶制品及橡胶制品厂家的边角料、下脚料等等。
由于橡胶不易自然腐化,故其废胶的产量接近于上年橡胶制品的总和。其原材料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完,有关资料表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废胶利用率不足25%,而国内不足15%,且有相当部分利用价值低劣,如小型砖瓦厂的烧砖之用,严重地污染了空气和周围农作物及生态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硫化胶粉的生产、应用和推广已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厂家所接受,并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近年来,胶粉的应用技术和范围发展十分迅速。同时,废旧橡胶为三废物品,国家以优惠政策鼓励开发废旧橡胶的粉体生产,给粉体生产企业提供了更为优越的先决条件。国家化工部将超细胶粉的生产和应用列入"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九五年初,国家化工部为制止该年度由于橡胶价格的飞涨而造成行业经济效益大滑坡现象,专门行文,一方面统一调整制品价格,另一方面反复强调了超细粉的生产、应用和推广对该行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最新研究应用的常温超细粉碎法是一种先进的新型胶粉生产方法。该机采用与上述两种完全不同的工作原理,选用自然风水冷却和合理的工作原则,所得粉体40-100目任意调节,最细度可达150目与现行粉碎法相比具有能耗低,所得颗粒细而均匀,无任何环境污染,噪音低等优点。
以设计规模确定所购设备制订工艺过程。根据年产量规模,以附表选购设备,其主要工艺过程为:
轮胎清洗剥胎粗碎除铁粗碎除铁细碎纤维分离除杂(可根据具体要求)抽检计量包装入库贮存。
各种橡胶粉末应用范围4-10目橡胶粉末40-60目橡胶粉末橡胶化沥青橡胶软化运动场地面橡胶塑料赛马场跑道刹车垫游乐场地面橡胶产品高级添加剂防疲劳垫子橡胶化沥青10-20目橡胶粉末地毯基底模具工业60-80目橡胶粉末橡胶化沥青橡胶轮胎制品运动场地面塑料注塑模具地毯基底橡胶软化各种橡胶产品橡胶产品高级添加剂各种工程用橡胶产品橡胶表面处理防疲劳垫子80目橡胶粉末20-30目橡胶粉末塑料、橡胶产品门和汽车垫子塑料注塑模具粘贴和密封材料橡胶轮胎生产屋顶甲板橡胶表面材料橡胶软化橡胶化沥青橡胶产品高级添加剂30-40目橡胶粉末实心轮胎生产塑料、橡胶制品橡胶表面加工橡胶产品的高级添加剂喷涂材料裂缝填充剂地毯基底等。
六、农业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对策
(一)农业固体废物的组成、现状
我国是农业大国,20__年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52,414.9千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99,410千公顷,产量43,069万吨,糖类中甘蔗种植面积为1,409千公顷,产量为90,234千克。在畜牧养殖中,20__年出栏猪牛羊25958万头(只),禽888,587万只。但农牧业的丰收也带来了大量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置难题,秸秆、稻壳等焚烧严重污染空气质量,牛羊猪粪处置不当影响环境卫生,在新修订的《固废法》中首次提出了农业废弃物的污染防治问题。其实,这些生物质能是唯一可以转换为清洁燃料的环保型可再生能源,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生物质能资源十分丰富,我国生物质废弃物的总量,约相当于我国煤炭年开采量的50。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研究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被列入我国21世纪发展议程。
(二)秸秆的循环利用
1、气化和焚烧发电
把稻麦秸杆变成清洁能源,实现秸秆气化是有效途径之一。江苏省现已建成秸秆气化站186座,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示范市通州分别在两个乡镇安装了两套秸秆气化机组,配套建成了容积为300立方米和600立方米钢制贮气柜各一座,使648户农民用上了洁净、方便、高效的管道秸秆气,与液化气相比秸秆气化价格降低了40,3口之家使用秸秆气1年可节约100多元。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热电厂在原有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基础上投资200余万元配备了移动式稻壳上料机,双螺旋稻壳给料调速系统,攻克了控制锅炉炉膛超温结焦和锅炉运行参数随着稻壳掺烧份额变化及时调控可操作性的技术难关,日处理稻壳20__立方米,并降低了热电厂锅炉硫化物的排放,运行一年,处理稻壳10万立方米,5台锅炉正常运行情况下,平均每天节煤230吨,节约资金4.14万元,全年可增收节支600万元,全部回收局直及七星场直50万立方米4.5万吨稻壳,成功解决了“稻黄”问题。此项目获20__年度全国技术管理与制度创新二等奖。
近期,中科院广州能源所与黑龙江农垦总局签订了兴建20套农业固
体废弃物谷壳、稻草的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的合同。其总投资约5000多万元,总装机容量为15MW级,年总发电量约7500万kW.h,年处理农业固体废弃物约10万吨。这将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应用示范区,标志着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成功地实现初步产业化而走上市场。
这些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是利用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高技术,把生物质废物包括木料、秸秆、稻草、稻壳、甘蔗渣等固体废弃物转换为可燃气体,这些气体经过除焦净化后,再送到气体内燃机进行发电,其关键技术包括生物质气化工艺,焦油处理及气体净化,焦油废水处理及其循环使用,燃气发电和系统控制技术等。如三亚木材厂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经过三年多的连续运行,日处理废木屑30吨,年发电量554万kW.h,系统发电效率为16~18,能满足工厂企业的用电要求,每年增加产值几百万元,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与国外同类相比,其发电技术规模和效率均同国外先进的同类技术相当,通过示范工程建设显示,技术经过工业性的应用考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由于系统简单,单位投资和造价低,约3000~3500元/kW,运行成本约0.30元/kW.h,经济性好。由于采用多种废水处理方法,废水可以循环使用,不造成二次污染,具有良好应
用推广前景。
2、秸秆“麦套稻”和种菇循环模式
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的广泛应用解决了困扰农村的四大难题:综合利用,解决了焚烧秸秆难题,稻子收割前套麦,将稻种撒倒麦田里,让稻麦共生,当小麦成熟收割之后,麦杆与水稻共存,并腐烂变成水稻肥料,从而实现了秸秆全量自然还田,有效消除了秸秆焚烧症结;免耕覆盖,解决了水土流失的难题:该技术采用土地免更加上秸秆覆盖,避免了植被和表层土壤的稳定结构破坏,遏制了土表水分蒸发减少,较好实现了水土保持;秸秆培肥,解决了地力下降的难题:此技术把每亩400多公斤秸秆自然腐解为肥料,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有利于作物增产;节本增效,解决了农民增收难题:与传统常规育秧插稻相比,每亩节省人力资源3-5根,节省机械化作业成本20.
利用秸秆种植菌种。秸秆经过食用菌分解之后,又成为含有丰富氮、磷、钾的优质肥料,返回到田里增加肥力。江苏金坛市20__年利用秸秆种植双孢菇面积达到1000多平方尺,消耗水稻秸秆2万余吨,年产金针菇120万袋,平菇400余吨,产值达到3000万元,净增效益900多万元;还可将生产过后的菌糠作为优质菌体蛋白饲料喂养畜禽,形成了“秸秆-蘑菇-饲料-粪便-回田”的循环经济生态模式。
3、秸秆的其他利用技术
稻麦秸秆编制草帘、草绳、发展草苫大棚蔬菜,玉米秸秆编制工艺品等不但使稻杆麦秸变废为宝,也成为农闲时的副业。利用秸秆作原料生产
轻质板材的中小型企业,每年可消化一个中等乡镇产出的所有稻麦秸。
(三)畜禽粪便的再利用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农村成千上万的散养畜禽的粪便如处置不当,对
农村生态环境将构成严重的污染。消除农村畜禽粪便污染,同时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可在畜禽粪便中掺入50的秸秆发酵,利用生物菌种进行连续发酵,进行高温灭菌、生物干燥和除臭处理后制成的有机生物肥料,氮、磷、钾、和总养份丰富,有机物质含量达到70左右,对蔬菜、果树、花卉、棉花等农作物具有显著的增产、改善品质、提早成熟、抗逆性作用。
七、危险废物循环利用的对策
(一)危险废物的概念、组成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表述,“危险废物是指除放射性以外的那些废物(固体、污泥、液体和利用容器装盛的气体),由于它的化学反应性、毒性、易爆性、腐蚀性和其他特性引起对人体健康或环境的危害。不管它是单独的或与其他废物混在一起,不管是产生的或是被处置的或正在运输中的,在法律上都称危险废物”。中对危险废物的表述是”危险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废物特性的废物’’。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危险废物名录中详细的规定了危险废物具体范围,共47类包括医院临床废物、医药废物、废药物药品、农药废物、木材防腐剂废物等。
(二)危险废物的特点
综观各国立法对危险废物的界定及已知科学事实,我们目前可知危险废物的如下特性:
1、高危险性。所谓高危险性,主要是指危险废物的毒害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疾病性、放射性等。危险废物不适当地利用、存放和处置都会导致空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污染,损害人体健康,引发严重污染事故。
2、可转移性。危险废物一般呈固态或液态,在存放、利用或处置时可以被转移,因而危险废物往往容易扩散,不利于管理和控制。
3、处置专业性。危险废物往往来自化工、医药、机械、电子、印染等专业部门,化学特性相差很大,不同危险废物需应用不同技术原理和工艺流程。危险废物的高危险性决定其处置必须由专业人员采用特定技术手段完成,否则易酿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所以危险废物处置应当由具备专业资历的专门单位承担。
4、难消除性。在处理工艺上,危险废物处置成本太高,而且很难被彻底清除。在环境中,危险废物处置难以利用环境自净能力,其污染环境较“稳”,呆滞性大,各种化学物质不易为环境消纳转化,危险性难以消除。在实践中,危险废物处置一般采用卫生填埋技术与环境隔离。
(三)危险废物的现状
据20__年统计,中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000万吨,循环利用量392万吨。主要来源于机械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业。另外,社会生活中也产生了大量废弃的含有镉、汞、铅、镍等的电池和日光灯管等危险废物。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废旧计算机、电视和冰箱等电子类危险废物迅速增加,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源,如何在安全处置的前提下,充分循环利用其特有的资源价值达到危险废物“三化”原则目的,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
(四)废油的循环利用
我国每年消耗各类油近300万吨,产生废油约130万吨。油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高温及空气的氧化作用,会逐步老化变质再加上呼吸作用及其它原因而进入油中的水分、从环境中侵入入的杂质,使其颜色逐步加深、酸值上升、产生沉淀物、漆膜直至变质。变质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必须更换。
我国废油再生始于本世纪三十年代,七十年代进入鼎盛时期。当时商业部制定的“交旧供新”制度保证了废油再生行业的发展。八十年代以后油销售市场放开,“交旧供新”制度失去效力,废油资源绝大部分流失。即使“-些个体和集体废油再生厂再生处理了一部分废油,但由于采用落后的再生技术,不仅使再生油的质量低劣。同时又产生了更为严
重的酸渣污染。废油再生工艺流程,我国过去分为再生及简易再生两类。再生工艺包括:硫酸—白土工艺、蒸馏—白土工艺、蒸馏—硫酸—白土工艺等,使将废油再生成为合格的油基础油,主要用于专业的再生厂。简易再生工艺包括脱水杂(沉降、沉降—离心、沉降—过滤、离心、过滤、闪蒸—过滤等)、脱气、水洗、絮凝、吸附精致等,主要用于使用单位自行再生,生产自用的再生油。简易再生的油往往不是全部指标都符合新油指标,但却可以使用,常采取与新油混合使用或补充添加剂后使用的方法。
废油再生工艺流程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叫做再净化,包括沉降、离心、过滤、絮凝这些处理步骤,一个或几个连用,相当于过去分类中的简易再生,主要目的是脱去废油中的水、一般混浊的机械杂质和以胶体状态稳定分散的机械杂质。第二类叫再精制,是再净化的基础上增加化学精制或吸附精制等,例如在脱水杂或絮凝之后,再白土精制或硫酸—白土精制等生产非苛刻条件下使用的油、清洁的燃料和脱膜油等。第三类叫再炼制,是包括蒸馏在内的工艺流程,例如蒸馏—白土、蒸馏—酸—白土等生产符合天然油基础油质量要求的再生基础油调制各种低、中、高档油品。
废油再生工艺本身更要注意环境污染问题。有些再生单元过程基本上没有环境污染,例如第三类再生工艺中的蒸馏、加氢。发展新的无污染的再生工艺,推广绿色的废油循环利用技术,以取代硫酸精致,最成功的是采取高真空低温度下的薄膜蒸发,将基础油馏分蒸出来而不发生任何裂化,然后再经过加氢精制,成为质量良好的再生基础油,既提高了废油的附加值,也有效的避免了在治废、利废过程中对环境所产生的的二次污染。
(五)电子废物的循环利用
1、电子废物的定义
国家环保总局在《关于加强废弃电子电气设备环境管理的公告》中指出,电子废物是指依靠电流或电磁场来实现正常工作的设备,以及生产、转换、测量这些电流和电磁场的;其设计使用的电压为交流电不超过1000伏特或直流电不超过1500伏特的废弃电子电气设备,具体包括: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空调等大型家用电器;吸尘器、电动剃须刀等小型家用电器;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电话机等信息技术(IT)和远程通讯设备;收音机、电视机、摄像机、音响等用户设备;钻孔机、电锯等电子和电气工具;电子玩具、休闲和运动设备;放射治疗设备、心脏病治疗仪器、透视仪等医用装置;烟雾探测器、自动调温器等监视和控制工具;各种自动售货机。
2、电子废物的危害及现状
电子废物是困扰全球的大问题。特别是发达国家,由于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电子废物的产生速度也更快。据统计,德国每年要产生电子垃圾180万吨,法国是150万吨,整个欧洲约600万吨。而美国更惊人,仅淘汰的电脑很快将达到3亿—6亿台。
我国人口多,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电等电子产品普及率会进一步上升,更新换代速度也会逐步加快,今后电子废物带来的压力会非常突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目前我国电视机的社会保有量达到3.5亿台,冰箱、洗衣机也分别达到1.3亿和1.7亿台。这些电器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家庭,按照10—15年的使用寿命,从20__年起,我国每年将至少有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冰箱、500万台洗衣机要报废。此外,近年来我国电脑、手机的消费量激增。目前全社会电脑保有量近20__万台,手机约1.9亿部。而电脑和手机的更新速度远快于家电产品,目前约有500万台电脑上千万部手机已进入淘汰期。
电子垃圾不仅量大而且危害严重。特别是电视、电脑、手机、音响等产品,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比如电视机的显像管含有易爆性废物,阴极射线管、印刷电路板上的焊锡和塑料外壳等都是有毒物质。而电脑更厉害,制造一台电脑需要700多种化学原料,其中50以上对人体有害。据专家介
绍,一台电脑显示器中仅铅含量平均就达到1公斤多。如果对电子垃圾简
单采用传统的填埋或焚烧方式处理,对环境、土壤的破坏难以估量。
哈尔滨市电子废物年产量约为7000吨,目前尚无集中处置单位,所产生的电子废物包括废旧电视机、电脑、洗衣机、电冰箱和手机等大小电器用品,从老百姓和企事业单位手中淘汰下来后,有的送给亲戚朋友,有的捐赠给需要电脑的单位和个人,绝大多数被零散个人收购者回收。他们回收价格没有固定标准,哈市许多收购电子废物的商户他们只是根据以往经验对电子废物和零部件进行估价。收购后大部分被简单维修、拼装销往农村二手市场,其余部分将零件拆卸后运往南方的一些企业对其中的稀有金属进行提炼。
3、电子废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目前我国电子废物还处于无序回收状态,原始落后的拆解处理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情况十分严重,同时也给使用旧家电的消费者带来了安全隐患。然而早在20__年7月初,欧盟就正式颁布处理废弃电子产品指导法令,明确要求欧盟所有成员国必须在20__年8月13日以前,将此指导法令纳入其正式法律条文中。欧盟在其《官方公报》上公布了《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要求成员国确保从20__年7月1日起,投放于市场的新电子和电器设备不包含铅、汞、镉、六价铬、聚溴二苯醚和聚溴联苯等6种有害物质。法令还规定,所有在欧盟市场上生产和销售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打印机、
CPU、主板、鼠标、键盘、手机等业者,必须在20__年8月13日以前,建
立完整的分类、回收、复原、再生使用系统,并负担产品回收责任。
鉴于此,国家发改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着手研究建立我国电子废物回
收处理体系,并正在起草制定《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回收处理电子废物将推行生产者责任制,以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为目的,建立多元化的废旧家电回收体系和集中处理体系,实行分散回收,集中处理;回收处理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
随着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即将出台,国家对电子废物循环利用产业给予鼓励和支持。全国各地电子废物集中回收、循环利用单位相继成立。据悉,广东将在全省八个城市建设八座大型的符合环保标准的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利用、处理处置中心,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利用网,规划总投资5.8亿元,建成后年处理废旧电器占到年产生量的九成。
在江苏省总投资达6500万美元、国内首家专业环保电子废弃物全程无污染处理工厂已经在无锡正式破土动工,预计明年3月可建成投产,届时江苏省的许多电子废弃物将在该厂觅得“安身之处”。这家工厂建成后,每年的废物处理能力将达到6万吨,英特尔、诺基亚、惠普、飞利浦等在长三角落户的跨国公司生产的电子废弃物,都将由该厂处理。报废电脑、手机的“核心内脏”———电路板、芯片、硬盘软驱等电子垃圾,将在该专业处理厂“享受”无害化的处理———先被分类、拆解,接着其中的电路板、芯片、元件等会被粉碎成仅有1毫米左右的微粒,再用高科技使其溶解,从中分离出有价值的材料和金属包括金、银、铂、钯等贵重金属。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将进入专门的净化设备,如遇泄漏,嗅觉灵敏的监控装置会自动报警,生产线也会立即停机;废水在经过净化处理达标后,还将进行循环利用。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已经确定浙江省、青岛市为国家电子废物
回收处理体系建设试点省市。开展试点旨在建立规范的电子废物回收处理体系,为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提供经验,从而促进电子废物循环利用产业健康发展。
(六)感光材料废物的循环利用
感光材料废物主要产生于制版、印刷、彩扩、医学成像、探伤、冶金等行业,包括废显影液、废定影液、废胶片,其主要有害成分未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和少量的溴化银、亚铁氰化饮及酚类、苯类等有毒有害物质。但是,感光材料废物中可以提炼出硫化银,制版行业、彩扩业产生的每50公斤废定影液中可分别提出0.5-1公斤和0.15公斤左右的硫化银,硫化银市场价格800元/500克,而每50公斤废胶片可提出0.2-0.3公斤银,提银后废塑料售价3500元/吨,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武汉、重庆、哈尔滨都先后建立了感光材料废物处置中心,采用与以往那种只提留银、废水随意排放的作坊方式截然不同的集中回收、科学提炼、废水严格处置、规范经营的方式开展感光材料废物集中处置。
提炼废定影液中的银,主要有三类方法:1、电解法,适合大规模处理,设备投资较多。2、无机试剂处理法:包括废定影液因沉积到氧化钛片上的光助法;废定影液用Na2CO3催化培烧法回收银;硫化法回收银;用活性铝从废定影液中回收银;一种新的无机试剂方法是采用氰化钠沉淀金属银离子,然后用碳酸盐氧化还原银泥,得到金属银同时产生CO2,这种工艺方法银回收率较高,废水、废弃物少;3、有机试剂处理法:可使用有机物作还原液,通过酒石酸(批量大时可考虑用草酸)水解蔗糖制得还原糖溶液,然后用此原糖溶液是废定影液中的银还原出来。
废定影液回收处置工艺流程
搅拌反映
沉淀
pH调整
过滤
氧化反应
污泥浓缩脱水
沉淀
废液
Na2S
废水
FeSO4
KMnO4
Ag2S产品
NaOH
过滤后
污水处理车间
污泥送国家指定危废填埋场处理
八、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回收率低。由于固体废物的分类回收体系和分类回收机制尚未完善和建立,所以,很多可以循环利用的固体废物没有得到充分回收和利用,一些不易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的丢弃现象严重,资源的回收多为低级的材料回收,如,废纸、废玻璃、废钢铁等。
(二)工艺技术落后。产品回收利用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技术与装备水平极低,目前的回收过程主要是手工操作的作坊式生产,由于回收工艺技术落后,导致了回收再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更有甚者,回收过程会带来二次环境污染。
(三)消费观念有待改变。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是推进循环经济、固废循环利用的重要环节,有什么样的消费,就有什么样的市场。人们在消费时,除了注重产品本身的性能外,还刻意追求产品外在的包装,使企业为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过度包装,增加了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
(四)政策引导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亟待加强。我国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税收优惠有时落实不到企业头上,不是地方不兑现,就是被“婆婆”拿走了。因此,需要落实价格、税收、财政等激励政策,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生产者、消费和使用者的责任不明确,使用其他企业的废弃物,如工业废渣、粉煤灰等,原来的废物产生者不仅不付费,而且还要向使用者收费,使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无利可图,严重挫伤其积极性。
九、开展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建议
(一)制定促进固废循环利用的政策、法律法规。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政策、法律法规属于循环经济的立法范畴,循环经济立法近年来在一些发达国家发展迅速。目前,德国、日本、美国、瑞典、挪威等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比较完备,日本颁布了《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等法律,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循环经济立法的国家,1996年生效的《资源循环和废物管理法》成为建设循环经济的基本法。国外成熟的立法经验说明,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建立,首先,必须制定基本的或综合性的循环经济法律;其次,要结合实际需要制定专门的循环利用法律、法规;再次,要在其他法律法规中充实与循环利用配套或促进循环利用发展的规定。由于我国具有自己的法律体系结构和环境立法传统,因此,不能照搬国外循环经济的立法模式,只能结合我国的环境立法结构在有关层次上定向地借鉴和吸收一些具体的立法或法律制度。要着手制定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利用、电器、建材、包装物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生产者责任制度,委托者付费制度,污染损害者赔偿制度,宣传教育与职业培训制度,公众参与和监督制度,环境信息建设制度,市场准入和市场运行管理制度,发展与培育中介组织制度,推广循环产品标志与循环包装标志制度,消除废物再生利用的垄断制度,包括税费征收、可交易许可证、押金退款、绿色补贴、价格支持等在内的经济刺激制度。制定充分利用废物资源的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对废物回收采取经济激励措施。
(二)加强循环利用的宏观引导和市场推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继续探索新的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实践模式。政府尤其是环保部门要转变职能,为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在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城市规划时,都要考虑到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工作;积极依法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加强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进循环利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使循环利用具体模式中的各个主体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关系。
(三)开发建立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发展需要以先进技术、关键技术作为支撑点。而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微观层次上,要求企业纵向延长生产链条,从生产产品延伸到废旧物品回收处理和再生,特别是对一些重点行业(如造纸、水泥、化工、建筑等),要先推广一些简单易行的技术措施,对重点企业要高起点地投资于循环经济;同时拓宽横向技术体系,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宏观层次上,要求整个社会技术体系实现网络化,发展高新技术环保产业,使资源实现跨产业循环利用,综合对废弃物进行产业化无害处理。
(四)组织固体废物循环试点,建立生态工业园区。运用循环经济的思路,通过对经济系统的物流和能流分析,设计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路径,建设高新技术园区,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只有把着眼点从单个企业扩大到生态工业园,通过试验示范,建立一批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生态园,实现企业间资源的循环利形成新的发展模式,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生态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设计的一种新型组织,是循环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其目标是尽量减少区域废物,将园区内一个工厂或企业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用作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内污染物的“零排放”,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和绿色化转向,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
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生态园区正在成为许多国家工业园区改造和完善的方向。一些发达国家,如丹麦、美国、加拿大等很早就开始规划建设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生态示范区,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纳米比亚和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也正积极兴建。目前,国际上最成功的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生态园区是丹麦的Kalunborg生态工业园区。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4个厂为核心企业,把一个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料,通过企业间的工业共生和代谢生态群落关系,建立“纸浆—造纸”、“肥料—水泥”和“炼钢—肥料—水泥”等工业联合体。
在我国,目前国家环保总局已批准了广西贵港制糖、内蒙古包头铝电、广东南海环保、湖南长沙黄兴电子、山东鲁北化工和新疆石河子生态等六个生态示范园的建设。大连、烟台、苏州、天津等经济技术
开发区都在积极进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规划工作。广东南海国家级综合性生态工业示范园、河南郑州国家生态工业(铝业)示范园区等固体废物循环利用项目也已经开工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是国际新兴的环保理念,是实现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国家鼓励开发区继续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的实际经验,构建和完善生态工业链条,最终实现园区污染物“零排放”和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五)广泛开展循环利用的宣传教育引导绿色消费。在组织开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宣传活动中,把推动循环利用发展作为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转变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大力提倡流行色消费,引导消费者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等与发展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活动逐步变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聂永丰等.20__.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固体废物卷).化学工业出版社,4:204~217,5:474~491
[2]郭锦涛.牛海斌等.20__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研究.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4:21~24.
[3]沈威等.1994.水泥工业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6
[4]刘小波.1997.我国煤矸石利用的现状及展望.煤矿环境保护,3:34~36
[5]常纪文.20__.不断加强和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
[6]黄龙.20__.污泥最终处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