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平台经济发展分析范文

平台经济发展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平台经济发展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平台经济发展分析

第1篇:平台经济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生态赤字;GDP生态足迹;星子县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9-4816-07

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和具有世界影响的湿地,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发文审批通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目的是坚持生态发展的理念,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利用资源,促进鄱阳湖区域可持续发展。而星子县位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心位置,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竞争能力,那么星子县的实际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否可以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示范区呢?

近年来,结合多因素指标综合评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热点问题。一些国际组织及有关研究人员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相关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富有价值的评价方法及模型,如Daly&Cobb提出的“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SEW)[1], Tilman[2]以及Ulanowicz[3]等指出的多样性发展能力模型等。Rees于1992年提出了生态足迹来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随后Wackernagel完善了生态足迹的计算分析方法[4-11]。我国学者徐中民等[12] 也采用过Ulanowicz的发展能力公式,对区域的发展能力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随后这些方法及模型已经在一些省、市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本研究基于生态足迹方法,对位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星子县1996-2008年的生态足迹进行时间序列的测度;借助改进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综合评价星子县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同时选取了总人口数、GDP、城镇化水平和第一、三产业比重5种社会经济指标来拟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期分析星子县社会经济发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影响,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1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本研究所选择的区域是江西省星子县,星子县地处鄱阳湖下游,湖岸线长200 km,辖鄱阳湖水域面积30 000 hm2,自古为鄱阳湖水路之要冲地带。全县12个乡(镇、场、处)有10个濒湖,湖区人口达20万,直接或间接饮用鄱阳湖水的人口在50%以上。2008年行政区域土地面积72 300 hm2,其中耕地面积10 678 hm2。1996年地区生产总值为43 5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3 983万元,第三产业7 500万元。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83 286万元,和1996年相比年增长幅度为5.9%;2008年第一产业37 240万元,和1996年相比年增长幅度为2.74%;2008年第三产业65 428万元,和1996年相比年增长幅度为6.8%。

1.2 研究方法

1.2.1 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足迹模型由3个部分组成:一是生态足迹,二是生态承载力,三是生态赤字或者生态盈余。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向一定规模人口提供所式(3)中,ED为生态足迹盈余或赤字。

如果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EF)大于其生态承载力(EC),即ED>0,EF>EC,则形成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生态系统承受较大的压力,生态足迹供给不足,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反之则为生态盈余,区域经济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之中。

1.2.2 县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计算 按照Ulanowicz的计算方法,在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时,需要假设一个多部门的模型,每个部门都只有单一类型土地需求,且产出间没有相互联系。基于以上假设,研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用生态足迹与多样性指数的乘积来进行核算[12]。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生态经济系统各要素间不可能没有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为了弥补假设缺欠所引起的偏差,本研究将万元GDP生态赤字(盈余)因子引入该计算公式,万元GDP生态赤字(盈余)为区域生态赤字除以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同时考虑了区域的生态需求和生态供给,不仅可以反映区域系统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反映了其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效应[15]。万元GDP 生态赤字值越小(或盈余值越大),说明区域系统资源利用率越高。经修正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模型为:

式(5)中,H是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Pi是第i种土地类型的生态足迹占总生态足迹的比例。该函数不是一个单调函数,其意味着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足迹的分配越接等,系统组分的生态经济系统的多样性就越高,系统就越稳定[17]。

需要指出的是,式(4)中的3个因子ef、H和A分别表示系统的能量消耗、系统稳定性及系统对资源的利用效率。ef值越大说明能耗越高,进而表明区域消费能力越大,即经济越活跃,该因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C成正比;H值越大说明人类活动所消耗的土地类型越平等、多样,因此区域越稳定,该因子与C成正比;A值越小说明区域资源利用效率越高,该因子与C成反比。

2 结果与分析

2.1 可持续性水平测度的测算

根据《江西统计年鉴》、《九江统计年鉴》、《星子县统计年鉴》(1997-2009年),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对星子县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由星子县2008年能供给的生物生产面积的类型及其相关数据,经公式(1)、(2)、(3)计算后得到星子县2008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等数据,汇总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星子县2008年生态生产性土地的供给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结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性。

1)水域的人均生态赤字最大,缺口达0.685 hm2,供给量只占需求量的3.93%。其次是耕地,缺口达0.2 hm2。

2)建筑用地和园地、林地的供给量刚好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其的需求,处于生态盈余状态,建筑用地略优越于园地和林地,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3) 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只有需求量,没有供给量。

同时,星子县人均水域足迹最大,约占61.46%,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其次是耕地;再次是化石能源用地和草地、林地、建筑用地,最少是林地。这表明星子县目前经济发展主要是农林牧渔生产方式,工业发展水平较低,生产简单粗放,但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全县人均生态赤字为0.805 hm2,这表明星子县处于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2.2 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分析

采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分别计算了星子县1996-2008年的不同类型生物生产性土地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利用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进行转化,汇总结果见表2。同时,为考察星子县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表2还给出了星子县不同时期万元GDP生态足迹的变化情况。

将计算得到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的占用状态与自然提供的生态服务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图1)。1996-2008年,星子县的人均生态足迹除1997-1999年有波动外,随后呈持续增长趋势,消费能力逐渐增强;人均生态承载力在2004年前逐渐减少,随后呈持续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缓慢,且小于生态足迹增长的幅度,2008年还略有回落;从而造成其生态赤字逐年增大,呈现出与人均生态足迹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万元GDP生态足迹呈逐年下降趋势,表明星子县对资源的利用率逐渐提高。

2.3 星子县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根据公式(4)、(5)计算并汇总了1996-2008年星子县可持续发展状态(表3)。从1996-2000年星子县可持续发展能力略有波动外,从2001年开始步入了上升的通道。1998年发展能力为0.114,是研究时间段中的最小值,2008年的发展能力为0.401,是1998年的3.52倍。同时万元GDP生态赤字呈下降趋势,1997年最大,2008年最小,说明星子县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生态足迹多样性波动幅度较小,总体变化平缓。由于发展能力是由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及万元GDP生态赤字3个因子决定的,星子县人均生态足迹变化趋势是递增,而万元GDP生态赤字变化趋势是下降,因此星子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递增的,说明星子县的消费能力越强,经济发展能力越活跃,这与星子县加大旅游产业发展力度不谋而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拉动了需求。

2.4 相关性分析

由表4和图4可以得出:①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总人口数、GDP、城镇化水平和第三产业比重呈显著正相关;1996-2008年间星子县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②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第一产业比重呈显著负相关,第一产业比重越大,相应的生物资源消费越高,在不改变当前生产方式下,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越不利。

3 结论与建议

为了准确反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本研究在生态足迹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万元GDP生态足迹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方法,数据表明星子县经济发展能力与GDP有较好的正相关性。产生这种正相关性的主要原因是获取外部资源的需求动力在不断增强,即对外来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通过以上分析,对提高星子县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如下建议:

1)继续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人口规模扩大直接导致生态足迹需求总量上升,故减轻生态环境压力,就必须适度控制人口规模,减少对各类资源、能源的消耗总量。

2)加快推进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型产品保护与改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挖掘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的潜力。充分考虑自然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通过技术革新,提高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生物生产力,增强土地的承载力,促进整个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源的保护。

3)加快转变当前这种较粗放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提倡节约、合理的健康消费模式。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转变人们不经济的、非生态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逐步建立以循环经济为主、资源节约的现代化生态县。

4)发展生态旅游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星子县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大山大湖多、旅游资源多样性、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等优势给星子县的旅游产业增添了极强的竞争力。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星子县在鄱阳湖地区的中心地位,星子县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面临更多机会。作为生态经济区的重点区域,宜从产业发展、功能布局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发挥示范和窗口作用,以实现星子县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快速崛起。

5)在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公众、团体和组织的参与方式及参与程度决定着可持续发展政策目标的实现进程。

参考文献:

[1] CATANED B E. An 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ISEW) for Chile[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9,28(2):231-244.

[2] TILMAN D, WEDLN D, KNOPS J. Productivity and sustainability influenced by biodiversity in grassland ecosystems[J]. Nature,1996,379(22):718-720.

[3] ULANOWICZ R 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ecosystems phenomenology[M]. New York: Springer,1986.

[4] REES W E. 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 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J].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1992,4(2):121-130.

[5] REES W E, WACKERNAGEL M. Urban ecological footprint: Why cites cannot be sustainable and why they are a key to sustainability[J].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1996(16):224-248.

[6] WACKERNAGEL M, ONISTO L, BELLO P, et al.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9,29(3):375-390.

[7] WACKERNAGEL M, REES W E. Perceptual and structural barriers to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 Economics from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spective[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7, 20(1):3-24.

[8] REES W E, WACKERNAGEL M.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 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M]. 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6.

[9] REES W E, WACKERNAGEL M. Monetary analysis: Turning a blind eye on sustainability[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9,29(1):49-54.

[10] WACKERNAGEL M, ONISTO L, CALLEJAS L, et al.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nation: How much nature do they use? How much nature do they have?[R].Commissioned by the Earth Council for the Rio+5 Forum. Toronto: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oc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1997:4-12.

[11] VAN DEN BERGH JCJM, VERBRUGGEN H. An eval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Reply to Wcakernagel and Ferguson[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9,31(3):319-321.

[12]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等.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2):280-285.

[13] 李佩成.论中国农业水土工程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历史使命[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35(5-6):373-377.

[14] WACKERNAGEL M, MONFREDA C, ERB K H, et al. Ecological footprint time series of Austria, the Philippines, and South Korea for 1961-1999: Comparing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 to an actual land area approach[J].Land Use Policy,2004,21(3):261-269.

[15] 王书玉,卞新民.江苏省阜宁县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J].生态学杂志,2007,26(2):239-244.

[16] SHANNON CE, WEAVER W.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M]. Urbana,IL: University of Illinos Press,1949.

[17] 王书华,张义丰,毛汉英.城郊县域生态经济协调状态与发展能力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1): 96-104.

[18] 杨 振,牛叔文,常慧丽,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持续性评估[J].经济地理,2005,25(4):542-54.

[19] 蔺海明,颉 鹏.甘肃省河西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动态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5):827-832.

第2篇:平台经济发展分析范文

朱启贵,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国民经济核算与分析、国民经济理论与政策、可持续发展、公共经济。

主要著作:《可持续发展评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论》、《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等。

摘要 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人类社会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选择的绿色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评估体系,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统计体系和国民经济综合评价制度还不能满足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综合运用经济学、统计学、环境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统一中,设计低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确立综合评估方法,研制低碳经济评估的可视化平台。

关键词 绿色发展 低碳经济 评估体系

绿色发展呼唤低碳经济评估体系

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快速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能源,人们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使得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升高,打破了原来的碳平衡。高碳排放深度危及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大气环境安全以及粮食安全,甚至威胁到人类生存。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积极采取措施和加强合作,以寻求缓解气候变化,发展各种替代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低碳经济由此应运而生。2003年英国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在《英国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①,这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核心的经济模式迅速受到广泛关注,成为构建全球“责任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成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召开国际会议等。大多数国家亦积极行动,通过不同方式开展低碳经济实践。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导向标,并成为涉及能源使用、产业调整、技术革新、环境治理、公众意识提高、国家间博弈等各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可以预见,其亦将逐步成为规制世界发展的新规则。2011年11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向全世界《绿色经济报告》,并出版《迈向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各种途径——面向政策制定者的综合报告》②,号召各国政府重视制定并实施绿色发展规划,引领人类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工业化发展的阵痛,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量不断攀升。要破解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环境发展瓶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使经济从单纯的数量追求过渡到品质追求的发展模式。

为顺应全球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十一五”规划提出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十二五”规划强调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再次重申,中国政府将本着对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措施,采取强有力的国内行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党的十更是将“美丽中国”写进报告,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些规划、决定、承诺及其落实无不彰显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责任担当,表明政府正在积极调整发展模式,发展绿色经济,以适应国际发展新规则。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加强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以此强调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从而为我国政府从理论和实践等多个层面来推动绿色发展、控制和减少碳排放、实现2020年碳减排目标、把握国际谈判主动权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重要价值

目前对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尚未进行有效、系统地评估,其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低碳经济的多维评估研究还比较分散,维度划分随意性较大;第二,宏观核算落后,致使统计指标范围狭窄,分解水平不足,指标可获得性不高;第三,数据基础薄弱不仅使得现代数量分析技术犹如空中楼阁,而且不利于符合问题性质的数量模型的开发和应用,导致评估方法可操行性不佳。因此,亟需就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涉及的各个维度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一个反映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体系,并以可视化平台为媒介,优化功能模块划分,实现输出结果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用户需求。

第一,推进学科交叉,形成协同创新。低碳经济涉及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科技、制度等领域,是复杂的国民经济大系统。低碳经济的多维评估体系及可视化平台需要应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离不开多学科专家学者的协调配合。因此,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研究需要多领域学者的合作,可有效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协同创新。

第二,发展能源环境核算,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国际比较的工具与语言,是经济学、管理学、生态环境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支撑系统。能源核算和环境生态核算是当今世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大任务。低碳经济评估体系需要能源、环境和生态方面的统计指标,从而推进能源与生态环境核算的发展,有利于改革与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三,完善国民经济分析系统,优化低碳经济政策体系。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从理论上明确界定其内涵、范畴,也需要分析其政策工具和体系。低碳经济政策,按内容可分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能源政策等;按时间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设计低碳政策,包括对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不仅是为了短期经济均衡、中期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和完善的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可丰富国民经济分析系统,不仅有利于单个政策的合理实施,而且有利于多个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

第四,提升国民经济统计能力,服务可持续发展战略。低碳经济要求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更少的污染排放,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标准和生活质量,创造更多的商机和就业机会,这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不谋而合。低碳经济实施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构建可以对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的现状和关系进行全面综合评估,也可以对地方节能减排工作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依据,从而保障可持续发展。

第五,改革国民经济综合评价体系,支撑宏观经济决策。低碳经济评估结果为国际组织、政府决策部门、企业单位以及普通大众等广大用户所需要,可以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谈判、国家能源安全的监测、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节能技术推广计划、商业决策、清洁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等领域。各类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实施的规范化及实施方法的不断完善,需要对我国经济发展态势有更为准确的把握和计量。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构建,可以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潜力及存在的不足做出定量评价,为计量我国节能减排潜力提供直观的数据支持,有利于宏观经济决策的实施。

第六,支撑绿色低碳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的多维评估体系可定量分析我国经济规模、能源利用结构与效率、碳吸收区建设状况等与低碳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因素,全面衡量我国不同地区的碳排放状况,对于指导我国低碳经济建设、构建低碳社会、有计划地扩大碳吸收区规模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通过分析各个相关因素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影响,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寻找节能减排突破口,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支撑绿色低碳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系统设计

我国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设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问题为导向,借鉴国外经验,注重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文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追求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拓展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应用领域。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系统构建中国低碳经济评估体系,设计科学的可视化平台,以实现对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可视化结果输出等,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设计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清晰界定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第二,系统构建低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第三,确立低碳经济评估方法。

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低碳经济核心要素是建立综合评估体系的维度选择依据,且涉及到低碳经济发展最本质的方面。我们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包括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消费、低碳技术、低碳环境、低碳政策和低碳社会等方面。具体而言,第一,低碳能源是与低碳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各种能源,包括传统化石燃料以及太阳能、风能、水力资源、核能等清洁能源,主要涉及能源系统生产、转换、消费、排放和循环使用全过程总量变动、能源消费结构变动、能源使用效率变动等。第二,低碳产业既涵盖传统产业的低碳化,也包含新兴低能耗低污染行业,涉及能源、交通、建筑、农业、工业、服务、消费等领域诸多产业。低碳产业是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为基础的低碳实体经济,是低碳经济大厦的基石。低碳工业以低碳能源产业为基础,引领低碳建筑、低碳制造业、低碳交通业等整个低碳产业;低碳农业主要强调植树造林、节水农业、有机农业等方面。第三,低碳消费从非生产角度探讨一国国民实际消费导致的碳排放,分析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讨论不同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生活方式下不同国家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差异。第四,低碳技术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能够从不同角度推动低碳化的进程。一般所说的低碳技术主要是指针对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重点能耗部门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的主导技术,既包括对现有技术的应用,也包括远期可能应用的技术。第五,低碳环境是以环境优化经济为目标的,主要从两个方面考察环境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一是各种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温室气体影响的指标;二是环境对低碳经济的影响,包括森林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自然保护区面积等方面。第六,低碳政策涉及法律规章的完善、体制机制的革新等方面,它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经济、制度层面的多重保证,其中重点关注包含财政政策、金融市场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低碳经济政策。第七,低碳社会,通过培养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文明的低碳文化理念,创建低碳生活,主要从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人均居住面积、基尼系数、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城市化率和公众低碳经济知识普及率等方面讨论社会对低碳经济的影响。

低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低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设计框架等三个方面:

低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为保障低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具备科学性与实用性,我们必须遵循四个原则。第一,系统性。低碳经济是涉及能源、产业、消费、技术、环境、社会和制度等方面的综合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指标时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选取的评估指标应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所选指标应具有信息量大、系统性强、重复性小的特点,避免指标体系过于繁杂。第二,目标性。低碳经济评估指标应当紧扣“低碳”特征,即选取的指标应当体现低碳理念,突出低碳经济特色,防止与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区域竞争力等评估指标体系雷同。第三,可操作性。所选择的指标应该具有可测量或可间接计量的特性,即选取的指标应该可以在统计资料中获得,或者可以通过现有数据资料经过计算或推导得出。定性指标也应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使之量化,或经过一定统计调查获知。同时,不同省区各指标值统计口径应一致。第四,动态性。低碳经济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其评估指标体系也应根据实际相应变动,既要注重指标选取的动态调整,又要注重指标权重的动态变化。

低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较多,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DFSR)、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采用的“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PSR),以及常用的“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层级模型。其中,DFSR模型强调指标间的逻辑性,尤其突出了环境受到胁迫与环境退化和破坏之间的因果关系;PSR模型强调人类活动对环境施以“压力”,影响到环境的质量和自然资源的数量(“状态”),社会通过环境政策、一般经济政策和部门政策,以及通过意识和行为的变化而对这些变化做出反应(“社会响应”);层级模型则基于经济低碳化发展目标,以不同维度核心内容作为准则层,以具体现实中各类数据作为指标层,自上而下完成指标体系设计。

低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框架。评估体系构建与可视化平台设计有很大关系,层级模型自上而下的特性更利于平台系统的实现。因此,我们选择层级模型设计评估指标体系。第一层为目标层。构建评估体系的目标并不单一,一是对中国低碳经济的综合评估,二是对中国低碳经济监测预警分析,三是对中国低碳经济政策效应评价,四是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应用领域不同决定不同的决策目标。第二层为准则层。可包含二层,一层以低碳经济核心内容作为不同维度代表,包括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消费、低碳技术、低碳环境、低碳政策和低碳社会;二层以规模、结构、效率作为不同主题代表。规模主题反映各类维度的总量水平;结构主题反映各类维度的内部要素构成;效率主题反映各类维度的质量变化。第三层为指标层。由于反映不同维度、不同主题的指标不唯一,用具体变量组成的指标集表示,这种设置同时满足不同决策目标的变动需求。

低碳经济综合评估方法。低碳经济评估体系是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崭新且急需解决的问题,要对一个涉及面广、内涵丰富、结构和层次复杂的系统进行评价,就要求人们探索和开创一种新的评估方法。由于评估指标体系是由多项指标确定的,且各项指标的属性不同、重要程度不同,存在着不可公度性,因此,必须确立科学合适的评估方法定量化描述与分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状况。

第一,低碳经济评估的相对性。低碳经济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包含动态性,因此其评估过程需进行相对性分析。首先,评估指标的相对性是指伴随低碳经济的系统变化,不断修正和补充评估指标,增加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其次,评估标准的相对性是指低碳经济发展中某些指标应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在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国家会设置发展规划、目标以改善低碳经济发展条件。再次,指标权重的相对性是指各个指标相对于低碳经济不同应用目标而言,权重会有所变化;或应用不同区域时也会有所变动。最后,评估结果的相对性是指评估结果不是绝对客观的,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低碳经济指标的标准值。以低碳经济评估体系评估低碳经济发展状况,需要借助一定目标值来判定其发展阶段、实现程度、绩效优劣等。首先,设定原则。低碳经济是全世界的共同发展目标,因此,标准值的选择需借鉴国外经验,同时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特征作出适当变动。其次,设定标准值。借助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CDIAC)、国际能源署、美国能源信息署和世界资源研究所、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提供的各类环境、能源、经济数据,比较各国差异,同时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特点及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确定现阶段每个具体指标的目标值。

第三,低碳经济综合评估方法。低碳经济评估体系是一个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应用。我们必须比较研究已有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确立合适的方法,以适用不同决策应用。首先,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涉及三大类:常规数学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多元统计方法。这三类方法的应用,其具体处理过程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各种具体方法,如常规数学方法中的比重法、阈值法;模糊数学方法中的主观模糊评价、客观模糊评价等;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判别分析等。其次,研究低碳经济的评估步骤。第一,选取评估指标,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第二,选定所用的无量纲化和合成公式;第三,确定指标的有关阈值和参数,如适度值、不允许值、满意值等等;第四,确定每个指标在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第五,将各指标值加权平均,得出综合评估值;第六,据评估值的大小,研究评价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其中,对权重的处理是重点,常用的主观赋权法主要有专家评判法、层次分析法等;客观赋权法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熵值法等。

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可视化平台

设计低碳经济评估可视化平台的目的不仅在于运用计算机技术程序化地计算低碳经济评估指数,更在于使低碳经济数据的分析结果显性化以及可视化,作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直观监测和表达,为政策分析、经济决策与发展评估提供依据。因此,需要从经济分析、计算应用的角度综合研究低碳经济评估可视化平台的结构、技术和应用。

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可视化平台框架。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可视化平台以低碳经济评估体系成果为基础,对地方低碳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指标评估和综合指数排序,形成数据计算和图形分析的结果报告,以显性化地描述和评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我们可以采用分层架构的方式设计低碳经济评估可视化平台的框架,实现数据访问层、业务模型层和表示层的分离,使系统按照不同的职责组织成有序的层次分工,降低系统间的依赖,为低碳经济评估可视化平台的动态开发和优化设计提供基础。第一,数据层。主要负责信息数据和统计数据这些原始数据的存储、管理,并能向模型层提供组织良好的数据。第二,模型层。主要由模型和算法等组成,因此是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本层首先需要对数据层提供的原始数据进行一定的预处理,然后利用得到的数据运用模型、算法进行计算,为最上层的表示层提供表示信息的来源。第三,表示层。主要功能是对于模型层的单纯数据输出以更友好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柱状图、饼形图等示意图和用户自定义内容的表格。本层的全部重点在于如何将数据更好地呈现出来,数据的处理对于本层是透明的。

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可视化平台系统设计。低碳经济评估可视化平台框架研究为系统分析与设计指明了方向,即从低碳经济评估的功能需求和技术实现的角度,研究和设计可视化平台的操作功能、模块结构和系统架构。第一,明晰操作功能。运用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方法,对用户使用可视化平台进行数据录入、模型管理、数据分析和数值计算等操作进行建模和分析,形成详细的需求分析说明和系统行为说明,并建立数据流图、实体联系图(ER)表示的逻辑模型。第二,设计模块结构。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事件驱动过程链(EPC)或IDEF建模设计可视化系统的子系统结构与分层的模块结构,依据“耦合小,内聚大”的原则设计每个模块的功能和联系。第三,建立系统架构。定义和优化可视化平台各个模块的层次结构和数据结构,运用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系统(UML)的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实现视图、部署视图等,建立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可视化平台的结构。

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可视化平台算法分析与设计。低碳经济的评估模型和算法,并非一成不变地计算低碳经济的各项技术指标,而是通过科学选取模型要素、灵活配置模型属性,对特定区域或环境条件下的低碳经济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首先,应该分析层次分析算法(AHP)、指标综合合成算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模型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研究低碳经济估体系的模型管理算法,形成优势互补的评估模型。其次,根据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四级层级结构和相关指标设定,结合数据挖掘等技术,研究适合我国经济模式和区域特点的综合评价算法。最后,运用计算机算法语言进行描述,通过数值模拟计算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

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可视化平台应用测试。通过对低碳经济评估可视化平台框架和算法的分析与设计,开发低碳经济评估可视化平台原型系统,在低碳经济规划实施过程中分析和跟踪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方案比选、分值计算和结果分析。可视化平台的应用测试需要满足三方面要求,首先,检查和测试平台系统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其次,针对系统结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时效性进行案例分析和测评,验证分析结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最后,对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设计的方案和建议,达到持续改进。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AZD031)

注释

UK Government,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 2003.

第3篇:平台经济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经济;电子平台;监督体系

引言

在社会的持续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的发展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虽然当前市场上工业经济与服务业经济的效益都比农业要高,但是如果没有农业经济体系作为稳固的基础,就会直接影响服务业与工业的发展,对整体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现阶段,农业经济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产生了良好效果。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生产经营活动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只有实现农业经济与互联网平台的交融,做好基础设施的应用,才能打造出实效性较强的信息基础。相关的农业工作人员发挥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势,不断地打开农业经济销售活动的渠道。互联网平台不仅创造力较强,还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整体的发展空间较大,能为农业经济转型提供充足的动力,以此实现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目标。

1“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现阶段,计算机技术与水平的发展速度较快,社会各界都意识到了互联网的重要性,并随着其不断进步与发展,与其它行业进行联合发展,加快社会变革的速度。自2016年起,我国政府就已经对现代化农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希望农业能积极地建立“互联网+”平台。近几年,在农业安全生产的过程中,融入了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并且广泛地运用在农业发展过程中[1]。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政府的支持是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关键,但是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进程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在沿海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而在其它地区,信息相对封闭,会对整体的农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随着“互联网+”模式的普及,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到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电子商务平台这种先进的销售方式,也逐渐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2“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2.1发挥“互联网+”的信息化功能,实现农业精细化发展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如果农业工作人员采用的生产方式不同,得到的生产效果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在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还存在许多农民沿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的现象,在生产以及后续的销售活动中,没有引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预警平台,导致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整体的农业产出率较低,甚至还可能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消耗[2]。基于此背景下,需要合理地利用科学化与智能化的措施,合理地借助传感器,实现对农产品生产状况与生产环境的监测,为后续的生产活动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在未来的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推行农业精准化管理。对农业的精准化标准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各项经济发展活动的控制当中,如灌溉与温度,土壤肥力、光照水平、病虫害防治等,在这些环节中都可能蕴藏一系列的风险问题。通过数据进行科学化整合与管理,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数据技术,分析农作物的生产情况,以此保证符合农作物的生长与后续销售流程[3]。在农业精准化发展中,农业工作者需要将重心放在硬件与软件2个方面。从硬件的角度进行分析,需要投入农业生产传感器,建立信息化的管理体系,开发相应的功能模块,做好环境监测工作,以信息化平台进行自动预警。采用这种先进的管理方式,能更加准确地定位农业生产中的不足之处,并洞察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保证相应策略的合理性。在引入软件的时候,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建立数据库体系,做好农业数据的整合工作。从农作物的生长角度来看,需要做好数据的分析与动态化监测工作,逐步完善数据库,保证后续农业生产活动的合理性。

2.2搭建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发展速度较快,也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发展机会。就实际的转型情况进行分析,合理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方便、快捷等优势,能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并且直观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对生产活动进行合理的调整,梳理整个消费流程,提升整体的农业经济效益,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就实际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只有完善订单业务管理机制,将电子商务平台作为重要的依托,不断创新农产品营销体系,才能不断增强农业生产活动与农民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做好农产品的综合交易工作,以此保证销售与生产活动的互相连接,避免出现农业生产盲目的问题[4]。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以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更加注重农产品网络销售,形成全面一体化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京东、天猫等平台,不断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与范围,做好线上线下的销售服务。在引入全新的销售模式之后,更多的农业电商可以对农产品市场的需求进行准确地判断,并分析市场信息变化,保证服务的综合性。针对于经济水平稳定、管理机制成熟的农业企业来说,可以自行进行网络市场影响模式的开发,逐步增强与客户的沟通,在开展这一模式的时候,调动平台的优势,梳理网络营销流程,并且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2.3注重“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安全监督管理力度

互联互通属于网络的本质,能凸显出信息的实际价值,做好“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是实现互联互通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农业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各个地区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分析,落实具体的规划,建设互联网平台。此外,做好农村网络信息畅通设备的构建工作,以此不断提升信息的使用量[5]。高速畅通的网络能提升农村地区的整体消费水平,实现其信息化发展的目标,进而将城乡信息化水平的差别降到最低。在明确互联网管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企业与政府的互相沟通与合作。与此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安全监督管理不断发展。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网络欺诈、黑客病毒等问题,导致农业数据被窃取、破坏,网络安全问题频发。基于此,政府需要结合“互联网+”平台建设的特点,要求农业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与忧患意识,真正做到未雨绸缪。在完善“互联网+农业”监督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保证工作人员分工明确。此外,要合理地利用市场规则,保护农业工作者的基础利益,严厉打击网络违法人员。在提升互联网农业行业自律性的同时,做好从业规范的宣传工作。在提升企业与农业工作者责任意识的基础上,注重遵纪守法,以此不断提升安全监督管理力度。

第4篇:平台经济发展分析范文

一、客观分析经济发展落后的现状及其原因

西部欠发达地区普遍受发展基础、地理位置、资金人才及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临时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与发达地区相比差别明显,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观念滞后,发展主动性、发明性欠缺。受激进观念影响,很长一段时间仅满足于对自然资源的低水平开发,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发展的主动性、发明性不够,不能很好地发挥、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没有形成区域性特色产业群体。加之新形势下,受交通、资金、人才、电力和城镇化等瓶颈制约,短期无法突破的影响,使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别不时拉大,二元经济结构突出。二是产业失衡,经济转方式、调结构迟缓。产业结构直接反映一个地区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合理水平。县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层次偏低的问题仍十分突出。三是财政弱小,自我促发展、保增长力弱。四是平台欠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缓慢。县和县以下的中小企业发展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劳动就业、推进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由于县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发展非常缓慢,年底,产值过亿私营企业仅锦帛钰一家,同时作为非农就业主体的乡镇企业临时处于萎缩状态,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极大地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缓慢,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功能发挥不明显,仍然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五大瓶颈之一。

二、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构筑县域经济发展平台的关键因素。城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中心平台作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只有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才干使县域相关各行业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集聚效益,形成本区域的主导产业优势,增强竞争力;同时集中人、财、物力进行县域内水、电、路以及居民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由此促进经济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城镇化水平太低,肯定制约激进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因此,新形势下抓住城镇这一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努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就可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而促进县域经济不时壮大。

实现劳力转移促农增收的重要手段。像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偏多,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居住分散,严重制约经济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通过发展二、三产业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尽量实现农民就地转移,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可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明条件,聚集能量,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城镇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生活服务的中心,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沟通城乡交流的中介。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方面促进乡村文明向农村辐射,引导农民获取新知识、树立新观念、形成新习惯,使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识得到更新,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县与县以及县域范围内城乡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更大范围内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提供平台,促进县域经济的全方位开放。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超前谋划,科学规划。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就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区域城乡体系规划、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的产业基础、经济结构、交通条件、资源禀赋、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和城镇布局,科学制定出能发挥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县城、乡镇、行政村三级发展规划体系。

重点突出,合理布局。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要依照全县功能区划分,通过合理布局、重点发展中心镇,增强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全面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使城镇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

凸显特色,增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实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在于搞好定位,整合商业元素,培育支柱,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特色型城镇,增强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实力。城镇建设上要与农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为农服务的思想。同时,要结合乡情镇情,确立主导产业,并强力培育和开发,通过完善的市场体系,建成资源型和特色型的城镇发展格局。根据各地的区位优势、民族风情、自然生态旅游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从而增加城镇建设的经济实力。

第5篇:平台经济发展分析范文

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开发理论

1.两个重要的概念:教育平台和成组课程。“教育平台”源于计算机科学中的计算机平台,由于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若干课程之间,高等职业教育中文科与工科的若干课程之间,高等职业教育文科或工科不同专业中的若干课程之间,虽然存在着很多相同部分,但由于各自服务的对象目标不同,使得他们彼此之间互相不能替代。但是借助于平台,他们中的一些相同的部分,就能服务于不同的对象目标体系。“成组课程”源于现代机械工业的成组技术。教育科学借助于成组技术的概念,将内容相关的学科组合成成组课程,服务于一个共同的对象目标,同样也能达到提高教育效益,降低教育成本的目的。

2.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动态适应经济发展的框架模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动态适应经济发展的框架模型主要是由教育平台和若干组成组课程构成。在成组课程中又根据课程的特点区分为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所谓的核心课程是指该成组课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相对稳定的部分,其服务对象相对来说比较宽广;所谓的拓展课程是指该成组课程中明显带有个性的部分和显著变动的部分,其服务对象相对来说比较专一。所以该模型又可简称为P-C模型,如下图所示:

第一教育平台:公共基础平台。该平台由高等数学、大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基础等核心课程以及若干拓展课程构成。所有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学生都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到达这个平台。登上这个平台之后,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路径选择。一是进人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文科类课程学习;二是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工科类课程。第二教育平台:大类专业基础平台。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学生在登上公共基础平台之后,可开始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继续攀登大类专业基础平台。我们以文理兼收的管理学为例:根据现行的国家颁布的专业目录,文理兼收的管理学至少可以分成三个大类专业,一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二是工商管理大类,三是公共管理大类。第三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学生经过努力在登上大类专业基础平台之后,可再次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社会需求继续攀登专业基础平台。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一个专业中可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设立多个专门化方向。现以工商管理大类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市场营销专业可根据营销方向的不同,分为商品营销、房地产营销、保险营销等等,在商品营销专业中仍可根据商品的类型,分为汽车营销、家用电气营销、服装营销等等,在商品营销专业中还可根据商品的业态,分为电子商务、连销经营、百货经营,甚至移动商务等等。该平台由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等核心课程以及若干拓展课程所构成。其中的核心课程都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主要课程,无论哪一个营销方向都离不开这些课程。这部分约占整个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50%左右,另外50%的课程,为拓展课程,是根据各个专门化方向的特殊要求而设定的,相对于前者来说,他们更容易发生变化。

以上是我们构建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动态适应经济发展框架模型的基本内容,当经济发展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时,我们的第一教育平台;第二教育平台和第三教育平台,可基本保持不变或进行少量的变化,专业成组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也可相对保持不变,需要变化的仅仅是专业成组课程中的拓展课程,而这一部分课程占专业总课时的比例并不是很大。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开发技术和方法

本文提出的职业教育新专业开发技术和方法是在借鉴了国外职业教育开发新专业中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的实际情况之后总结而成的,是建立在宏观经济分析、劳动力市场分析、职业能力分析和教学分析等四个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1.宏观经济分析。要开发一个新专业,首先就要对该区域的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做出分析。这种分析往往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实现。通过分析,就能初步把握学校所在的经济区域内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哪些产业属于朝阳产业,就应加强开发相关专业;哪些产业属于夕阳产业,相对应的新专业的开发工作就不能继续进行下去。

2.劳动力市场分析。一是潜在的劳动力市场分析。主要通过对区域内的常住人口的总量进行分析,通过修正,得出每年该区域的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再根据普职比、大学毛入学率计算出今后若干年就读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数量。二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实时分析,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中获取有用的信息。通过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前劳动力市场中供不应求的职业有哪些,当前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职业有哪些,从而根据供求情况设置有市场需求的专业。三是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是否开发一个新专业,除了必须考虑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之外,还必须考虑自身的情况和竞争对手的情况。自身的情况主要是看将要开发的新专业是否具有相应的教师、教学设备和教学经验。而竞争对手的情况则相对复杂一些,要分析劳动力需求的总量,分析参与竞争的对手的总量,分析每一个竞争对手的具体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你无我有、你有我好、你好我特、你特我全”的策略。

3.职业能力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是新专业开发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做职业能力分析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选择合适的人选。职业能力分析应选择两类人员参与,一是来源于基层第一线的负责人;一是企业的领导者和总工程师。前者拥有丰富的生产第一线的实践经验,是对该职业最具发言权的人,他们能够准确地、直观地、生动地描述职业的种种要求;后者则是站在该行业的高处,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国际最新发展的动态和今后若干年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两者有机地结合是该职业能力分析的最佳人选。兼顾长远,与经济同步。众所周知,教育需要一个周期,当前决定的事,往往要在三年或更长的时间之后才会有毕业生。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似乎在所难免。因此,职业能力不应只涉及到当前,还应顾及到不久的将来,即3~5年后的情况。准确定位、定时。职业能力分析不仅要准确地提出某一职业所需的全部技能,还需要确定掌握某项技能所需的培训时间。这就要求计算每一项专业技能的重要程度系数、难度系数和频度系数,然后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确定该项专业技能获得所需的培训时间。

4.教学分析。教学分析是新专业开发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新专业开发的最关键的环节。教学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职业能力分析中某个职业所需的全部专业技能点逐一转化成知识点,然后将这些知识点按照新的技术学科的要求组合成一门门新的技术活动课程。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开发的基本目标是满足企业的需求,学生的需求,教育自身的要求和各级各类教育衔接转换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开发必须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实现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的转变;必须立足于经济发展的要求,深入人才市场或有关行业产业进行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根据宏观微观经济理论和现状进行合理地预测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为专业开发计划的制定提供指导。在四个分析的基础上,掌握第一手调研资料,按照技术学科和能力双导向的指导思想,将专业按不同的内容划分为不同的专业方向,对每一方向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再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的分析,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进而设计教育平台、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邓泽民.CBE理论与在中国职教中的实践.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

冯晋祥.中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第6篇:平台经济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应对措施

“互联网+”时代的迅速来临以及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全面推广和应用,为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我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巩固了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而且为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互联网+”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互联网+”时代的稳步发展,不仅为我国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而且实现了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长期战略发展目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相关部门必须积极的进行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升级,才能确保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农业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体现出了时展的特色,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经济,仍然处在资源型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发展阶段,技术型与信息化农业经济的建设尚处于起步的阶段。所以,相关部门应该紧跟互联网时展的脚步,积极地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出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互联网时展的特点,将“互联网+”与农业经济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成本,同时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首先,互联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效率和水平的全面提升。农业经济与互联网联系日益密切的同时,所形成的良好的信息传输渠道,推动了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其次,建立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农业经济信息交流平台,提高农产品市场交流的效率,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最后,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和升级,为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出发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加快农产品更新的速率,促进农产品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2“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

2.1加快农业电子商务发展

现代农业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才能实现加快农业产业电子商务体系发展步伐的目标。作为政府部门来说,应该根据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惠民政策,加大农业产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激励和扶持力度。此外,紧跟时展的脚步,加大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培养工作的力度,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方式,构建以农业经济为核心的农业经济电子商务体系。相关农业经济龙头企业,应该根据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农产品的销售途径,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推动现代农业经济企业的稳步发展。

2.2通过互联网对农业发展资源进行整合

信息时代的迅速来临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农业经济也应该紧紧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将农业产业的资源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经济发展策略,为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

2.3通过互联网提升农民专业技术水平

农民作为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政策和措施的执行者和落实者,其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部门在积极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时,必须深刻认识到农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加大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和宣传的力度,促进农民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稳步提高。在开展农业经济专业技术宣传和培训时,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完善的农民农业生产专业技术培训体系和方案,规范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行为,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首先,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发展制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其次,邀请互联网行业的专家,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全面开展“互联网+”农业知识讲座的方式,引导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提高。

3结语

第7篇:平台经济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人才市场;新常态;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4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8-105-2

1 研究背景

我国人才市场起始于1983年,经过30多年发展,基本形成了以有形人才市场和无形人才市场相结合,政府所属人才市场为主导、其他人才服务机构为补充的人才市场体系。人才市场的发展,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合理、有序流动,为个人实现价值提供了渠道和平台,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支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科技创新成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将由高速增长步入中高速增长。在新常态下,有必要研究政府所属人才市场(以下简称人才市场)如何适应新形势,加快转型发展,实现人才与岗位的有效匹配。

2 人才市场发展现状

人才市场发展至今,已形成层级明晰、覆盖面广的网络体系,对促进人才流动和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日益凸显出一些问题。

2.1 受区域性限制

人才市场按行政区域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市级四级,这种划分方便工作的指挥与协调。但在企业跨区域发展、人才跨区域流动的当下,弊端日益突出,受区域限制,人才市场难以跨区域为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服务。

2.2 重平台,轻服务

人才市场大都建有以现场交流会为主的有形人才市场和基于人才网站的网络交流平台。平台作用一直是人才市场的主要竞争优势,尤其是现场交流会类型全、场次多,除地市级外,更有省级、国家级平台,形成完整的体系。长期以来因为平台运作简便,有限服务就能满足用人单位需要,在服务的针对性、增值性上重视不够。

2.3 运作低效,缺乏针对性

人才市场定位于平台,举办的交流会多为综合流会。基本不对招聘单位分类,对求职者也基本不作筛选,招聘现场看似热闹火爆,但往往最终成了展览会。人才网站也是一样,主要起到平台作用,尚不能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定制和信息推送,要找到合适的人才或工作,全凭各自能力进行鉴别。

2.4 中心城市人才市场在发展壮大,周边县市人才市场逐步萎缩

人才市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由于产业往中心城市集中,人才也流向中心城市,周边经济相对落后的县市人才市场逐步衰退。

2.5 公共服务与营利性业务混合经营

除有形人才市场和人才网站等营利性业务外,人才市场还承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保管等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分化了人才市场的有限资源和精力,使人才市场无法集中力量全力发展营利性业务。

3 人才市场现有问题分析

人才市场现有问题有机制的问题,也有自身管理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对人才市场要求较低,有限的服务就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招聘和人才的求职需求。然而,新生代就业人群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都已发生转变。尤其是在新常态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人才对岗位的期望也更高,人才市场现有服务已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而且人才市场受机制制约,没有独立的人、财、事权,不能随就业环境变化灵活调整服务项目。加上按行政区域划分市场范围,区域壁垒也限制人才市场只能在所处区域发展。

人才市场作为事业单位,参照政府机关的管理机制,在设置考核目标时更重视政府职能的履行。考核时主要考核组织目标的达成情况,个人考核侧重于主观评价,缺乏有效的考核指标和措施。虽然考核结果关系个人荣誉,但不能显著影响个人职位和待遇,因此考核不能有效调动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

目前人才市场也在积极实践新的管理思想,如引入项目管理制,按照项目管理的原则划分任务、明确分工和进度、分配资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因为内部缺乏有效沟通,这并没能显著提高管理水平和团队能力。

4 人才市场发展对策

面对新的经济环境,人才市场要有新发展,要进行制度层面的改革,也要不断创新业务、提升管理,从而实现新的发展。

4.1 深化人才市场体制机制改革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快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整合的意见》(人社部发[2013]18号),推进人力资源市场管办分离、政企分开、事企分开,将人才市场营利性业务与公共服务职能相分离。公共服务职能整合进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营利性业务进行企业化改制,盘活资源,明确股权结构,按企业化运作。

4.2 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主营业务

有形人才市场和人才网站是招聘求职的重要平台,也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单纯平台已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和人才的需求,人才市场应立足于平台优势,深入分析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和人才的就业意愿,主动对接,完善服务项目,提供针对。人才网站要开发移动端平台,引入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提高人才与岗位的匹配效率和精准度。打破内部业务壁垒,协同配合,为用人单位提供整体招聘解决方案。形象宣传上,突出人才市场招聘方案服务者的角色,改变单纯平台的固有形象。

突破县域壁垒,整合县市级人才市场,建立地市级统一的人才市场,对区域内人才市场统一规划,合理分配资源。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服务计划和方案。加强地市级人才市场间的联合与合作,鼓励人才市场间横向整合,建立区域性人才市场,逐步实现做大做强人才市场的目的。

4.3 深化服务,加强创新,做综合性人才服务商

服务是人才市场的短板,要改变过去“等、靠、要”的被动式服务,主动根据市场变化,针对用人单位和人才需求,主动提供服务。

4.3.1 做企业的亲密伙伴

主动与企业对接,立足企业特点和发展要求,结合当地人力资源现状,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业量身设计人才招聘方案,并协助企业实施。具体而言,一是充分利用平台优势,利用多渠道和手段,帮助企业获取足够多的候选人才;二是不断开发、完善人才测评技术,为企业选人、用人提供科学依据。

4.3.2 做人才的职业顾问

人才市场可充分利用掌握的大量招聘求职信息,结合经济发展趋势和人才供需情况,对人才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人才的职业倾向,协助其制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增强他们求职的针对性,并提供咨询和指导,成为人才的职业顾问。

4.3.3 做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参谋

人才工作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关联,因此人才市场要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紧跟当地优势产业和发展战略,主动与相关产业和企业进行对接,分析人才供需情况,为人才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4.4 适当开展多元化经营

人才市场在强化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服务项目,更好的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服务需求。

4.4.1 引入中高端人才招聘服务

中高端人才将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人才市场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开展中高端人才招聘服务。中高级人才服务在我国相对还不成熟,特别是猎头人才队伍比较稀缺,人才市场可凭借自身优势,积极培养人才队伍,发展中高级人才服务。

4.4.2 适当开展人事外包服务

随着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和用工成本的提高,受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一些单位增加了诸如辅、临时性、替代性岗位用工需求。人才市场可顺应这一趋势,针对相关用人单位提供人事外包服务。

5 结语

人才市场在前一段改革发展时期,有效的促进了人才流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沛的人力资源,阶段性的完成了历史使命。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下,人才市场应积极自我改革和调整,深入挖掘现有的平台优势,优化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在新的发展时期,更好的推动人力资源的流动和高效配置,保障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参 考 文 献

[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快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整合的意见[Z].2013-3-13.

[2] 袁冀.对我国人才市场发展的思考[J].行政与法,2013(5):49-50.

[3] 郭D.浅析政府人才市场的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4(11):127.

第8篇:平台经济发展分析范文

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信息时代,互联网经济逐步成为引领全球经济走向繁荣的全新动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连接,离不开电子商务。近年来,电子商务不仅渗入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已经成为拉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在面临诸多挑战的情况下,只有充分了解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明确电子商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才能给电子商务行业的壮大提供更加切合实际的引导策略,加大电子商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带动中国整体经济的巨大腾飞。

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一)增长迅速,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不断发展,交易额增长速率一直保持快速提高的良好势头,并超过了GDP的增长速率。例如,就阿里巴巴“双十一”节日当天的交易额来看,2011年的交易额为33.6亿元,2012年为191亿,而2013年则达到了350.19亿。同时,这样的迅猛的增长速度也让人们看到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电子商务正逐步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引擎。

(二)信息化快速发展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同样也离不开电子商务。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以电子商务为依托,对生产计划、物资储备、采购供应、生产加工、推广销售等生产经营的所有环节进行管理监督。还有一部分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建立起独立的销售网站或是在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网店,应用搜索引擎、即时聊天工具、电子邮件等方式开展电子商务营销。为了满足电子商务交易方的支付结算与资金管理需求,商业银行提供了在线支付结算、快捷融资等途径,使得电子商务交易更加便捷可靠。

(三)出现新的发展趋势

2008年经济危机没有对我国电子商务造成显著影响,反而为它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机遇。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主要变现为:发展模式发生演变,B2B与B2C产生整合,C2C在零售市场中占据主要地位;零售电子商务日益趋于平台化,追求种类齐全的综合平台和细分市场的垂直平台;平台之间竞争激烈,市场日益集中,阿里巴巴和京东商城的共存,使得电商平台基本形成了寡头竞争的局面。

(四)电子商务相关服务业应势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与之相关的服务行业也应运而生,并且得到迅速的发展壮大。物流、电子支付两个领域的发展尤为显著,不仅规模快速膨胀,而且功能日益强大,竞争非常激烈。众多物流公司迅速建立起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运送流水线,第三方支付牌照也为水电、燃气、物业、电话费等业务提供了更加便捷、完善的渠道。云计算也随着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的发展而得到应用。此外,还有一些新的服务行业围绕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而派生,如网店开店指导、网店模特、淘宝美工等。

(五)跨境电子交易快速发展

全球一体化使得互联网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强劲的链接。目前,我国作为世界跨境电子商务第一大国,正在完善跨境网络交易的交易平台、物流、支付结算、海关商检等相关方面的政策保障,以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使更多的中国制造产品通过网上外贸平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六)电子商务形成新的监管机制

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通常集中于几个大型平台,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和天猫、京东商城、聚美优品等。通过这些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线上营销的企业,不仅要接受传统的管理监督方式,即社会和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还要接受电商平台规章制度的监管。因此,电商平台企业监管的存在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监管机制。这也为政府部门、电商平台、营销商三者的协调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对于电商平台来说,作为一个企业,它必须服从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并且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并调整自身的经营发展战略;作为一个公共管理者,它又要对交易平台中的各企业的资格、交易、信用、产品与服务标准等进行规范和认定,并负责行业培训和行业统计等工作的完成和监管。

(七)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技术环境、经济环境、法规环境、政策环境等。近年来,各部门围绕这些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来改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为电子商务打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012年是我国出台有关电子商务环境改善的举措最为密集的一年,对我国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

(八)区域发展不平衡情况显著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开展在线销售应用的企业大部分集中于东部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和北京等经济发达的地区有危机中,在而中部、西部地区在线销售企业所占的比例较小。出现区域发展不均衡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之间存在经济基础、技术条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地方政府支持力度等环境因素的差异。

二、电子商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电子商务促进拉动内需

我国消费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网民规模的增大,电子商务逐渐拥有更大的拉动内需的坚实基础。网络零售种类齐全、产品新颖、价格低廉,刺激着我国消费群体的消费欲望和需求,不断扩大着我国的消费市场。

(二)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我国经济正处于由粗放型到集约型增长、从低级经济结构到高级优化的经济结构、从单纯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转变。而实现上述转变的主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集社会化、信息化、集约化等特点于一体的电子商务服务业,实现了资源共享,俨然已经成为服务业的核心。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传统服务业与互联网相结合,还促进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从而加速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三)电子商务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当今时代以信息化为主,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就是对信息的有效共享和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的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集中式城镇化思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分布式城镇化思路。传统的资源配置是注重物质的聚集,而电子商务则主张信息的聚集,实现了门对门的资源配置方式,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此外,电子商务在农村广泛应用,也促进了部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他们以电子商务为依托而聚集,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地区初步形成小规模城镇化的形式。

(四)电子商务促进区域特色的发展

有的区域可能具有独具特色的产品和文化,但却无法大范围推广。但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对自身的特色产品和特色文化进行宣传推销,打造品牌优势,开拓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深圳是我国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他们在不断发展线下交易的同时也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产品,这样足不出户就能拓展更大的市场。

(五)电子商务促进制造业升级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世界各国随处可见中国制造产品。但是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制造业的对外贸易增长日以下滑。于是,制造业企业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转而转为产品内销。电子商务平台为制造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销售平台,促进了制造业从外贸向内销的转型。此外,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及需求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制造业依托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产品数量和种类的要求,也使得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变得更为便捷。线上销售在价格、质量及个性方面的竞争,也使制造业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创新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

(六)电子商务促进创业与就业

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且不说电子商务企业需要招纳相关人才来对电子商务工作就行后台的监管操控,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提品和服务的企业也需要相关人员进行操作,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开办网店就能解决大量的就业。开办网店不需要专门的办公地点,免去了房租的困扰,不需要大量的库存,资金投入小,操作简单,吸纳和带动了许多就业者,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献。

三、强化电子商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策略分析

(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政府应该从技术、经济、法规等方面入手,积极制定有效的扶持政策,全面优化电子商务环境。尤其是对于电子商务发展较为缓慢地中西部地区,政府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并引导资金的合理利用,鼓励电子商务行业的技术创新,提高对电子商务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还要完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和完善网络设施,加强互联网网络建设,形成区域内的资源共享。政府要协调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的监管职能,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打造良好的环境,以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强化网络安全意识

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各方都应该树立网络安全意识。电子商务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不仅要完善电子商务系统的风险监控与防范能力,还要保障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者的资料信息、资金等的安全。另外,电子商务企业还要明确产品和服务提供方的真实、详尽的资料,严格把关准入原则,防止无良商家欺骗消费者。加强电子商务安全宣传,提醒居民提高对网上交易的警惕性,要通过合理规范的途径进行交易。

(三)完善物流系统及电子支付机制

物流和电子支付领域是保障电子商务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完善物流及电子支付是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并强化电子商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有效举措。物流企业要充分依托现有的交通运输体系,建立起严密的配送网络,不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化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形成高效便捷的现代物流系统;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电子钱包、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支付方式,构建新型支付机制。支持非金融机构开展支付服务,协调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促进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有序运行。

(四)建立健全信用保障机制

电子商务是线上交易,除了“货到付款”的交易方式,基本无法做到和线下交易一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为了监督交易各方的守信行为,必须完善信用保障机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监管、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业务信用档案等方式,可建立有效的电子商务信用保障机制。

(五)要重视相关专业的教育

高校要和职业技术学校等院校应该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和客观需求,着重对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加强对电子商务学科的重视,注重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企业也应该对员工实行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员工都能参与企业线上营销的策划与管理,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六)通过电子商务宣传特色产品和文化

鼓励各地区将本地特色产品和特色文化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宣传,制定品牌战略,提高地区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投资,为地区特色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第9篇:平台经济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电子商务管理;模式

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工作而言,不仅要全面整合常规化经济运营管理要素,也要顺应时展趋势,合理性落实电子商务管理控制结构,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基础上,有效搭建完整的电子商务管理平台,组织专业化电子商务管理队伍,全面优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1、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在对我国经济发展基本特征和整体结构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知,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较为突出的特点,尤其是地方性经济结构中,地方性区域经济综合体特征明显,而区域经济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且在形成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1]。其中,地区内人口数量、历史性基础以及资本体系等都是较为关键的要素,所以,有效整合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了推动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关键。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间,我国开始实行区域经济平衡化战略发展规划,尤其是对发展较为滞后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进行重点管理。在建立完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本应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应用基础,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相关区域的特点和优势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尤其是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无法有效和沿海城市形成良好的一致性发展规划,这就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产生制约。基于此,地区性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也结合地域特征制定了新的战略模式,只有充分利用区域的优势,才能达到区域经济协调且平衡态发展的目标。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电子商务管理优化模式的意义

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工作而言,全面落实并且推动电子商务贸易模式不仅仅是顺应时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经济运营动力和社会发展综合水平的关键,因为电子商务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区域经济协调进步和发展产生一系列的影响[2]。

一方面,电子商务能合理性提升区域内资源的配置结构,确保能建立完整的资源整合机制和管理模式,为区域经济资源综合性分配创设良好的平台,打造资源结构平衡化发展与进步的目标,优化利用效率,也能整合市场管理模式。

另一方面,电子商务还能降低企业生产和销售成本,因为电子商务自身的特点,不会受到一些固化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商贸交易更加灵活且多样化,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减少了成本的支出以及货物的堆积,有效建立更加协调且灵活化的经贸模式,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资源的整合管理[3]。

除此之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电子商务管理开展的过程中,地区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完善资源管理模式的同时,建立信息和数据的共享结构,促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也能一定程度上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电子商务管理模式

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电子商务管理模式进行全面分析的过程中,要结合对应的发展要点和管理特征,落实有效的评断结构。若是从实际发展的角度对具体情况予以讨论,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会对经济整体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正是因为地区发展之间存在明确的差异性,制约了经济发展平衡性,也对整体经济发展进度造成制约作用。而在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全面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区域发展不仅是挑战也是发展机遇,只有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搭建完整的电子商务管理和运营平台,才能推动区域经济逐渐趋向于系统化发展过程,有效促进地区经济的全面进步[4]。

3.1政府的引导模式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电子商务管理体系内,政府引导是较为关键的模式要点,因为当地政府能充分了解区域经济目前的发展状态和基础性特征,并且能将实际发展现状和国家经济发展标准进行对比,从而有效在原有基础上为区域管理工作打造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发展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落实对应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优惠政策需要政府的支持,有效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打造良好的发展平台,真正建构更加贴合市场以及发展需求的管理模式[5]。

与此同时,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电子商务管理工作中,政府也能发挥其实际职能作用,有效落实监督和惩治职能工作模式。因为政府最根本的作用就是为人民服务,因此,政府执行的相应策略和管理模式都是为了保证公民人身权和财产权,这就使得对应的监督管理模式能真正从人民的实际利益出发,打造更加系统化且可行性较高的管理结构。

另外,正是借助政府的职能作用,能有效对区域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结构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发展平台,建立完整的引导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电子商务管理的实效性,为电子商务监管模式和实际经济价值的全面进步提供支持。

除此之外,政府的引导作用也在于搭建良好的经济运行平台,推动区域经济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发挥政府构建系统化发展机制的作用,打造良好的管理模式,维护控制模式和管理效果的根本水平。

3.2基础设施建设模式

为了保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电子商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仅要有较为正确的社会性引导机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也十分关键,因此,只有具备符合条件的电子商务基础设备设施,才能提升电子商务监管结构运行的可行性。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电子商务管理工作而言,商务基础设施是安全性和持续性发展的基本保障[6]。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电子商务经济贸易结构的特征,客户需求量和用户操作电子商务量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管理项目具备更好的应用价值,以提升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运作能力和应用效果。

在电子商务发展进程中,大数据技术是基础性辅助模式,并且会随着企业数量以及团体数量的增大逐渐增多,且数据增设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律,这就需要在地方政府督办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基础设施的监管和设置,优化管理模式的同时,夯实管控基础,建构完整且运转合理性的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电子商务管理工作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3.3人才队伍建设模式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电子商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提升整体管理工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系统化打造人才队伍也非常重要。尽管电子商务人才本身就是IT人才的范围,但是,电子商务对于人才的要求更高,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不仅仅要具备计算机专业基础,也要具备一定的商务社交能力。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较为滞后,对应的人才数量也较为短缺,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落实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避免人才缺失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电子商务管理工作造成的制约作用[7]。

第一,要开展专业化培训,不仅仅要指导工作人员掌握电子商务的理论内容,也要将其和实践操作联系在一起,有效提升商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二,要健全电子商务人才市场管理机制,真正促进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网络数据库的管理进程,构建完整的管理模式和控制体系,优化管理要点的管理效果,并且也能从根本上推动电子商务人才的交流效果。

第三,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电子商务管理工作全面优化开展的过程中,政府要联合当地高校共建人才供给链条,提升专业对口人才的培养力度,全面建立完整的市场和教育协调管理模式,发挥人才专业素质和综合价值,共同提升电子商务社会化发展的水平。

第四,要完善更加系统化的电子商务人才社会化奖励机制,有效提升相应人才的积极性,共建和谐化的工作环境[8]。

3.4物流支持模式

目前,互联网普及范围在不断扩大,电子商务正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体系才能实现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因此,全面整合互联网应用模式是促进电子商务工作效率以及拓展电子商务经营结构范围的根本。需要注意的是,电子商务最大的特征就是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影响,交易更加便捷化,为企业市场的拓展提供了保障,而要想真正发挥电子商务的实效性作用,就要搭建完整的物流支持体系,完善商品发配、运送、储存以及包装管理流程,确保能打造更加完整的质量控制物流运输模式,从而提升电子商务的实效性价值。

正是因为区域电子商务本身就是服务范围,所以,打造完善的物流支持模式是推动项目发展以及运作的根本,要积极发挥管理优势,共建区域内和谐化的物流管理平台和运作模式,真正夯实物流控制基础,发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电子商务管理的优势,构建系统化控制模式和经营管理布局结构,也为系统化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保障[9]。

4、案例

本文以某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电子商务管理工作项目为例,在2010年,A省商务厅和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联合,创建了A省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成功运行后仅仅在2011年就构建了100期左右的电子商务培训班,并且完成了注册5千家企业的目标。商务平台融合了综合性功能,基础功能设定为商务交易。与此同时,A省创建了电子商务平台并且将政府出资、企业受益、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外包等一系列工作作为发展基础模式,不仅全面展示了政府的主导性作用,也推动了地区电子商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电子商务平台的稳定发展也对A省网络安全提出了挑战,当地在落实电子商务管理平台的基础上,也践行了专业化企业共建模式,为保证区域电子商务平台安全运行效果提供了支持。截止到2018年,A省每年电子商务创收的经济效益都呈现出每年增长20%以上的趋势,并且平台中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真正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