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商管理跨考经济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历史悠久的“万金油”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历史悠久,由于原先各大院校都在中文系下开设该类专业,所以又被简称为“中文专业”,为方便行文,以下将这类专业简称为中文类专业。中文类专业主要分为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中国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等几个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得最为普遍,毕业生也最多,在这里着重介绍。
中文类专业只需三两间教学楼,五六位任课教师即可办学,但开设容易教学难,教师的学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一本院校以通识教育为主,重在学术能力和文化修养、审美价值观念和精神趣味的培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悠久,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文科的中国文学门,这是我国最早的中文系。北大中文学子的特色是责任感和破旧意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落实到实践层面,便是在文学写作和文艺批评上的责任感。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北大中文人总有一种破旧、创新意识,引领了当代的文流。现当代大师级的学者、作家大多在北大中文系任教。
复旦大学:地处经济中心上海,学生思维活跃,在吸收前辈学术成果的同时,关注现当代学者的研究,且广泛关注国外前沿理论和观点。如今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已经形成了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古籍研究所、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四维并举”的格局,教学、科研成就均居全国前列。艺术硕士戏剧专业(MFA)硕士点的设立也是一个创举,是中国内地首家培养文学写作人才的专业学位项目,由著名作家王安忆等人担任教学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原来为中国语言文学系,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系之一。几代人薪火相传,既坚守学术家园,又保持现实关怀;既传承文化传统,又融汇西学新知,积极担当中国文化和教育的大任,最终奠定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学科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本科教育设汉语言文学和传播学两个专业。同时,北京师范大学在国际上学术交流频繁,吸引了大量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
南京大学:文学院可追溯至1888成立的基督教汇文书院与1902创立的三江师范学堂,历史底蕴可见一斑,现有汉语言文学和戏剧影视文学两个专业。
四川大学:科研能力很强,中文系下设汉语史研究所、汉语言文学研究所等。同时本科成立汉语言文学基地班,是川大文科类招生分数最高的专业,保研率极高。
除此之外,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的中文院系都非常有名,历史悠久。
重点高校中文系的教学体系一般侧重于文学基础和通识教育,普通高校或行业类高校则更多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方向的设置上下足了工夫。如运城学院设置了汉语言文学(文秘方向),东北财经大学设置了汉语言文学(公关文秘方向)等。师范类大学一般都招收汉语言文学的师范类学生,如辽宁师范大学。
三本高校很多具有校企联办性质,所以会针对企业需要来开设专业,如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的汉语言文学(高级涉外文秘方向)。
2新闻类专业
大众传媒的主力军
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和传媒行业的急速发展,新闻专业可以说是最热门的文史类专业。如今已有超过500所高校开设新闻专业,每年有超过3万学子报考新闻类专业。
在这类高校中,以传媒命名的高校有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前者校友遍及大江南北,央视绝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出自该校。后者许多毕业生留在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南方传媒机构,广受业界好评。这两所学校硬件条件非常好,如中国传媒大学建有数字媒体工程创新引智基地。
除此之外,一些综合大学的新闻专业在业内也久负盛名,如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汕头大学、暨南大学等。其中,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学可以说是国内的新闻学领军者,人大毕业生遍布各大媒体,还有不少进入国家机关从事宣传工作。
开设新闻类专业的理工科学校,往往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少向新媒体及网络新闻方向倾斜,如华中科技大学、河海大学等。据河海大学老师介绍,学校常会提供一定的经费,供新闻专业的本科生去拍片子,并自己完成后期制作。通过这种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得以增强,可以满足传媒行业要求采编播全能的人才标准。
此外,很多高校的新闻专业带有明确的行业属性,如吉林大学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新闻方向)、中国政法大学新闻学(法制新闻方向)等,这些专业旨在培养既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又掌握新闻传播学理论、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普通二本批次开设新闻学专业的院校,如鞍山师范学院、渤海大学等,主要为地方的企业单位输送宣传人员。二本院校的软硬件虽然比不上名牌院校,但其在教学案例上广泛运用当地媒体的事例,跟当地媒体合作紧密,因此比较有针对性,当地媒体在录用人才时也会适当考虑此类人才。同时该类院校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毕业生能独立采编新闻,完成短片的后期制作,故也有不少毕业生供职于当地影视公司或选择自主创业。
新闻学专业也是各大独立学院的宠儿。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新闻学专业独具特色,吸引了大量高分考生。南广学院设备先进,依托中国传媒大学的优秀师资,经常邀请行业名师到校开讲座。此外,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如“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大学生影像节。在专业设置方面,它是中国第一家拥有新闻学(葡萄牙语新闻、法语新闻、西班牙语新闻)专业的院校。其他外语类院校,如西安外国语大学也开设了双语新闻。此外,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等,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实践,如视频剪辑、短片拍摄等,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到报社、电视台实习。
3法律专业
做个时尚的法律人
几乎所有的文科类院校和综合院校都开设有法律专业,其中以“政法”命名的学校有: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还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在更多被归为财经类大学),它们是“五院四系”中的“五院”。另外的“四系”是指北京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这些院校学生思维活跃,同时热衷于开展各类活动,如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会议等。由于名声在外,国际的学术交流也非常多。
在其他高校中,清华大学的法学专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此外,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老牌院校的法学专业也实力不俗。这类院校往往拥有大批优秀师资,其中有不少是海归学者,硬件设备好,建有法学教学综合实训中心等,也会有专门的模拟法庭供同学们进行实战演练。
行业类高校如今也纷纷开设法学类专业,且与就业紧密结合,独具特色。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法学专业(国际经济法方向),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的经济法、金融法、民商法、国际经济法专业,充分利用财经类学校的学科优势,这类特色专业的毕业生具备财经和法学双重知识结构,往往可以到对口领域就业。医学类院校的法学专业,往往与卫生法、医事法有关,如天津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辽宁医学院等。时下医疗纠纷频发,这些具有专业知识的毕业生必然抢手。此外,大连海事大学开设海商法专业,也是独树一帜。
对于独立学院的法学本科生来说,就业的确要相对困难一些,不过可以通过读研究生来弥补第一学历的短板。时下各大高校都在大规模招收法学硕士、法律硕士,读研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毕业前通过堪称“中国第一考”的司法考试,那么就业也不在话下。如果你报考独立学院,又痴爱法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武汉大学东湖分校、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4经济类专业
“钱”途无量的复合型专业
经济类专业是个广义的概念,涵盖了很多学科,如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开设经济类专业的学校琳琅满目,专业设置也各有特色。
财经类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往往是强势专业,这些财经类大学有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江西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贸学院、天津财经大学、杭州商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兰州商学院、广东商学院、山东财政学院、山东经济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这些学校不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师资力量雄厚,并且得到财政部的支持,是地方性的财政人才培养基地。同时该类高校硬件优越,对外交流密切,学生去国外做交换生的机会较多,毕业生前景看好。
很多综合性大学的经济类专业同样实力雄厚,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始终在各种排名中名列前茅。在金融学方面,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苏州大学、暨南大学优势明显。而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辽宁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对外经济与贸易专业前景十分看好。这些综合性大学学科发展完善,为经济类专业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空间。不少高校建立了经济学基地班,部分课程用英文授课,学生保研率非常高,综合素质好,也有很多出国的机会。
如果你对某一领域(如医药、体育、传媒方面)非常感兴趣,也可以选择一些小众的特色经济类专业,很多院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开设了这类专业,因为招生规模小,且形成精英教育模式,毕业生就业前景非常光明。如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农业生产中的生存力运动规律和生产关系;中国传媒大学开设的经济学(传媒经济管理方向),将经济学、管理学和传播学结合,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以经济学为核心,跨经济学、管理学和传播学三个学科,既懂经济管理又懂传媒,具有创新精神、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广州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等体育类高校开设的经济学(体育经济方向),迎合了如今体育行业领域发展的需求,是不错的新兴专业。
5工商管理类专业
知行合一的调度哲学
工商管理学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属于管理学中的一个大类(即一级学科),这个大类所包含的专业(即二级学科)很多,主要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劳动关系等。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以“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入学一年后(一般是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再根据成绩和兴趣分流到具体的专业。大家可根据个人爱好,再选择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企业投资等方向。在校期间,不要只学一个学科,可以再辅修一个其他专业,如计算机、法学、物流管理等。此外,应该尽可能地学好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课程。只要学得“精”和“专”,不愁没有好的发展。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毕业生,才是行业里的佼佼者。
目前全国已有近千所公办院校、独立院校、民办院校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那么,在这么多院校中,我们应该怎样来选择自己的报考院校呢?根据教育部2009年学科评估结果,求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一级学科,其下的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为工商管理类下的二级学科):
为化解
我国知识产权人才供不应求的现实困境,加强知识产权研究生跨学科培养,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推动所跨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我们开展了“知识产权法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问卷调查。本文针对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现状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对知识产权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在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选拔、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思路。
关键词:知识产权;研究生培养;跨学科
中图分类号:DF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4.01.06
截至2012年底,我国三种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达到205.1万件和125.5万件,发明申请量已居于世界首位。从2008年至2012年,我国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申请登记数量累计已达88,050件,今年预计将突破10万件。
这些数字都说明我国知识产权运用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升,但知识产权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依然严重欠缺。因此,如何培养跨学科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非常重要。为此课题组针对“知识产权法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问卷,以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专业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份;另一部分是社会问卷,以知识产权从业人员为调查对象,包括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的人员,共发放50分,回收有效问卷40份。调查内容主要是知识产权法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以及目前国内知识产权工作现状。
一、知识产权学科特点
(一)以民法理论为基础
知识产权的许多基本范畴和基本理念必须以民法理论为基础。首先,知识产权的私权性、主体客体制度、归责原则等,都是对民法理论的借鉴,与民法学有着源流的关系。其次,知识产权保护专有权利和促进知识传播的“利益平衡原则”与民法中的“私权神圣”和“公平原则”等一脉相承。最后,知识产权的一些具体制度依然是建立在民法基本规范、基本制度的基础之上。如基于合同发生的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就离不开民法中合同制度的规范,同时也需要民法中权利变动制度的指引。在此次调查中,有85%的知识产权从业人士认为民法应该成为知识产权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
(二)跨学科知识背景
知识产权制度有别于传统的物权制度和其他财产权制度,是最具科技含量,涉及众多知识要素的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最具科技含量,因为它的形成和发展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如著作权制度在其三百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印刷版权、电子版权、网络版权的不同阶段,深受传播技术变革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的基因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则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微电子技术紧密相关。同时,知识产权的研究往往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贸易等各个社会领域,与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以及技术科学等许多学科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所有调查对象都一致认为知识产权专业研究生的课程应该包括法学学科类、管理类、经济学科类、理工科类以及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等其他实践类课程。
二、知识产权人才的供需现状
(一)知识产权人才数量严重缺乏
长期以来,高校毕业生始终是我国高素质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主要来源,但目前我国设有知识产权学院的高等学府却寥寥无几。截至目前,我国只有20余所大学设立了知识产权教学研究机构。按照国际惯例,一般企业应按技术人员的1%~4%的比例配置知识产权人才,我国目前有400多万技术人员,这意味着对知识产权人才的总需求量至少超过4万人。但迄今为止,我国受过正规教育的知识产权人员还不到1万人,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执法、司法、制度设计及理论研究各领域都存在较大的知识产权人才缺口。
通过对在校知识产权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意向的调查显示:有57%愿意考公务员,52.38%愿意进企业,4.76%会选择继续深造考取博士研究生。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即使知识产权毕业生供不应求,但还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不愿意从事知识产权工作,而且愿意在知识产权方向继续深造的学生少之又少。这就使得社会上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大量缺乏的情况愈演愈烈。
(二)知识产权人才素质参差不齐
1.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缺乏
知识产权归属于法学,但与管理学、经济学、技术科学等有着交叉和融合关系,因此知识产权人才应当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长期以来,我们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面,由于没有注重多学科的嫁接,学生学科背景单一,难以适应知识产权职业的要求。
调查发现,目前社会上知识产权从业人员中,有15%的人认为自己缺乏法律知识,60%的人认为自己缺乏科技知识,12.5%的人认为自己缺乏网络知识,35%的人认为自己欠缺外语知识。这就说明精通科技、外语、网络、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极端缺乏。
2.知识产权高端型人才缺乏
知识产权跨学科的特点,意味着拥有
单一的本科学历根本无法实现知识产权专业的目标要求,要使知识产权人才有较高的起点、较广博的知识,双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等高学历人才应当成为今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主流。
此次调查发现,在从事知识产权工作人员中:已经通过国家司法资格职业考试的占到60%,未通过的占40%;而且大多为本科学历,缺乏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人群;知识产权专业硕士研究生中选择继续深造考取博士研究生的仅占4.76%,大大低于其余专业考取博士生的比例。
3.知识产权应用型、国际型人才缺乏
知识产权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立法、司法机关、行政管理部门、公司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对知识产权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这些单位和机构尤其注重人才实践操作的能力。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产权制度呈现出国际化、一体化的趋势,这就要求知识产权人才还应当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能够处理国际事务。
一方面是国内对知识产权应用型、国际型人才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优秀人才“外流”的现象很严重,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新良教授曾调侃说:“辛辛苦苦为谁忙,为洋人作嫁衣裳。请看番营五虎将,尽是中华好儿郎”。调查中,有65%的人认为国内现有知识产权人才工作设计不合理,大部分企业缺乏对知识产权人员的激励措施,62.4%的人认为国内市场经济主体对知识产权战略认识不足,52.5%的人认为待遇不高不受重视,这些都是促使高端人才外流的原因。
(三)现有知识产权人才工作设计不合理
工作设计直接关系到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也涉及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知识产权人员所从事的工作范围,不应该仅局限于知识产权的申请、业务谈判,更应该参与甚至负责单位知识产权策略规划及执行,高效配合研发、市场营销、生产制造等业务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事务。
知识产权毕业生在社会上不能受到与其作用、能力相对等的重视和待遇,导致毕业生在择业时偏离知识产权行业。截至2011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681.5万人,在校生2308.5万人,毕业生608.2万人。庞大的毕业生数量与知识产权人才严重短缺的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调查结果显示,有65%的人认为现有知识产权人才的工作设计不合理,大部分企业缺乏对知识产权人员的激励措施。
三、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现状
(一)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院校和学科
在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院校主要有四类:科研机构、综合类大学、理工类大学、法学类大学等。根据研究生毕业授予学位的情况来看,知识产权专业分为法学类和管理类两大类。在知识产权管理专业方向设置中,有的归属于企业管理专业,如同济大学;有的归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如华中科技大学。
(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
1.大学本科培养模式
主要从应届高考的理工类考生中录取学生,按大学本科四年培养。一是按照法学学科下设知识产权法学专业培养;一是按照管理类培养复合型知识产权管理人才。
2.本硕连读的“4+3”模式
这类模式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4”是理工本科四年,学生按类似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就读,培养扎实的理工基础;第二阶段的“3”是攻读知识产权管理硕士的三年,学生在具备理工本科知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系统学习知识产权管理、经济和法律的知识。
3.双学位的“3+2”模式
这类模式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3”是理工本科三年,学生按其理工本专业就读;第二阶段的“2”是攻读双学位的两年,即从已完成三年理工科专业自愿报名的学生中挑选优秀者进入后两年的知识产权课程学习,同时继续完成理工科最后一年的课程。
4.研究生培养模式
知识产权硕士分为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两类。专业硕士一般是在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下设知识产权专门化班,而学术型硕士一般有法学、管理学之分。
5.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企业是知识产权人才最主要的需求者。采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可实现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充分发挥校企各自优势,实现校企双赢。
关于哪种培养模式更能适应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问卷调查的结果为:41.89%的人支持校企合作培养模式,26.42%的人支持本硕连读的“4+3”模式,17.81%的人支持研究生培养模式,支持双学位的“3+2”模式和大学本科培养模式的人很少。可以看出,最受欢迎的当属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和本硕连读的“4+3”模式。但是考虑到校企合作培养会限制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且涉及商业秘密等问题,再加上对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实践起来存在困难,故笔者认为最好的培养方式是本硕连读的“4+3”模式。
四、知识产权研究生跨学科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生源质量难以保证
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往往按照法学或者管理学来分类。在法学类中,一般将知识产权专业划归民商法或经济法,在考试科目和内容上,与民商法或者经济法一致。如西南政法大学考试内容与民商法一致,同济大学考试内容与经济法相同;在管理学分类中,一般将知识产权划归企业管理或者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如华中科技大学在管理学院设置知识产权专业;上海大学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置知识产权专业。
调查中,有66.67%的同学认为招生时根据知识产权所在的上位专业进行命题会导致本专业学生占优势,使得一些跨专业的优秀学生由于考试题目未涉及其原有专业而被排斥在外,与我们希望招收具有跨专业背景学生的愿望背道而驰。
(二)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不足
知识产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在调查中,有69.48%的同学认为学校在培养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在教学中,一般注重讲授著作权法、商标法和专利法,而较少涉及知识产权管理及转化等内容。而且许多实践性课程如专利检索和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由于涉及仪器设备以及理工科专业知识,开设起来困难重重。
调查结果显示,有35.71%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设置专利检索等实践课程;42.86%的学生认为知识产权司法鉴定课应开放。
(三)师资队伍中复合型人才缺乏
师资队伍以专职教师为主,而其中具有知识产权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较少,缺乏跨学科背景的教师,尤其是懂经济、管理、技术、法律、外语的“五懂”教师更是严重缺乏。有57.14%的同学认为知识产权法学类导师理工科专业知识水平欠缺。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教师缺乏在实务部门工作的背景。如果从实务部门调到教师岗位,一方面经济收入会有所下降且职称评定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二是教师缺乏到实务部门实践的机会。高校教师有带研究生数量、教学课时量、科研工作量等诸多考核指标,很难有时间去参加实践性工作,而且实践部门也不大欢迎教师兼职。
(四)与实务部门合作困难
一方面邀请实务部门的专业人士授课的困难较多。首先是学校能支付的报酬有限,校外人士讲私人交情偶尔来校授课,缺乏可持续性;其次是授课时间难以保证,实务部门专业人士由于本身工作需要往往不能适应学校刚性极强的教学时间安排。另一方面学生到实务部门实习困难重重。因为实习会给实务部门带来住宿、饮食等经济负担。而且学生缺乏工作经验,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实习时间短、不确定性强。
与现状相反的却是学生对实践机会的迫切需要以及对校外导师的强烈需求。调查中,有80.95%的同学认为应该重视实践教学,有78.57%的同学认为应该与高新科技企业合作,聘请第一线的企业导师,实行双导师制。
五、解决知识产权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对策
(一)完善招生机制,重视生源质量
近年来,许多国家加强了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如以色列的特比昂(Talpiot)项目,韩国的“种子计划”,智利的“学票制”等,都在“不拘一格”地培养人才。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应根据其跨学科的特点而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1.增加保送生的比例
在知识产权研究生的选拔中,应着重从其本科专业(理、工、农、医、林专业)、个人能力、兴趣等方面进行考察,尽量使其与知识产权专业的培养目标有效对接。调查中,有54.76%的同学赞成增加本科是理、工、农、医、林专业背景的学生保送知识产权法研究生的比例。
2.增加跨学科专业知识考试内容
目前知识产权专业研究生考试内容比较单一,不涉及其本科原有专业,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选拔。调查中,有33.33%的同学认为应增加跨学科专业知识考试内容。
3.制定奖励政策,鼓励学生跨学校、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报考
奖励政策可以很好地激励学生报考,而且对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更具有吸引力。调查中,有59.52%的同学都赞成这项措施。
4.同等条件优先录取跨学科考生
由于跨学科考生,特别是本科为理工科类的考生,其专业背景更加牢固,更能适应知识产权专业对人才全面的需求。调查中,有45.23%的同学赞成此项建议。
(二)改革培养方案,加强实践环节
1.注重课程结构设计
必修课突出精,应以我国现行主要的实体法和程序法为主;选修课侧重多,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调查中,有69.05%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提高必修课质量,增加选修课数量,还应与邻近的高校合作,让不同学校的学生可以相互选课,实现资源共享。
2.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国际型人才
知识产权专业教学应综合采用讲解法、案例分析法、专题讨论以及自由讨论法,同时借鉴美国模拟法庭的方法,加强学生的司法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知识产权全球化的教育,提高外语水平和专业技能,培养可以胜任国际知识产权事务的高端人才。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自身师资的培养
一是国家应该设立专项基金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建立高等院校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师资培训机制。二是高校应注重选拔和培养知识产权学科带头人,选派青年教师到重点院校或者出国进修学习,作好梯队建设。三是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知识产权教学合作。
2.兼职教师的选择
可以聘请政府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知识产权机构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承担教学任务,组建一支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各有所长、密切配合的教学团队。此外,邀请检察官、法官、律师参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尝试导师集体指导,联合培养
一种是采用一名教授带领二至三名副教授的方式共同培养一到两名研究生。这样可以保证跨学科研究生知识建构的完整性和牢固性。另一种方式是实行跨学院导师联合培养。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指导,更可以增加导师间的相互交流,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
(四)密切与实务部门的合作,为企业订单式培养高素质人才
事实上,知识产权与市场经营、科研实践紧密相连,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离不开实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一个企业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毕竟有限,能一次性需要几十人的企业毕竟不多,并且“近亲繁殖”也不是一个好事。因此,建议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针对某一产业集群或者行业协会采取订单式培养。高校负责理论教学,行业协会选择相关企业专家讲授实践性课程,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企业也缩短了对人才的培养周期。这种培养模式,对高校、企业和行业协会来讲,可以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王璟.论本科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
[2]徐建平.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初探——以云南大学为例[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9).
[3]杨晓平.关于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平台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3).
[4]孟成民.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探析——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
[5]谭敏.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Probing into the Difficulties of and Solutions to Interdisciplinary
Cultivation of Postgraduates Major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ZENG Deguo1, XUE Xiaomei2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Chongqing 401120, 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