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企业管理 运用
1.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孕育的“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人文精神带有很深的儒家文化烙印,即崇尚礼教、修身,强调人自身的修养和人格的完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孕育的“和合精神”。“和合”一词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同心,也指事情的协调和顺利。《论语·学而》讲“礼之用,和为贵。”后来,孟子将这一思想作了更深层次的发挥,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从而,“人和”超越了“天时”、“地利”,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处世法则。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孕育的“自然精神”。在传统文化思想中,道家以崇尚自然闻名,老子注重天道,把自然摆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看来,道是世间万物的母亲,而自然则是道的终极。中古传统文化中所孕育的“通变精神”。求新求变是人类社会始终不渝的追求,中华文明一步一步走向辉煌,就充分体现了“通变精神”所包含的智慧。中国人的“通变精神”在《周易》中得到系统的表达,《周易》的核心理论就叫“穷则思变”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孕育的“担当精神”。所谓“担当精神”,就是勇于承受,敢于负责的意思。“担当精神”建立在儒家积极入世的哲学基础之上,强调“公利优先”的原则,它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传统文化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生活依然存在密切的联系。它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一致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优秀的民族文化,进而进行不懈的自我更新。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体现着凝聚力。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从未中断过,究其原因,它与中华民族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源泉和载体,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核心机制和基础。一个民族的生生不息,在于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能够进行不断的创新。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和体现,民族文化的创新也蕴含着民族精神生命的创新,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民族文化长期故步自封,停滞不前,没有及时的创新,是导致民族精神衰老、陈旧以至丧失生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3.传统文化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实现途径
3.1用“和合精神”培养员工的和谐心态。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和合”、追求和睦的民族,实践证明,中国之所以没有蹈其他文明古国的覆辙,与中华民族“和合”的精神密不可分,有了这种“和合”精神,才能大度宽容、和谐相处,遇到苦难和挫折,便能同心同德。当今企业职业道德追求管理者与其下属之间、企业内部各成员之间相敬如宾、友爱互助、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与“和合”精神一脉相承。运用和合精神,培养员工和谐心态,就要把企业成员过分注重功利的道德心态引导到崇德尚义、见利思义的道德价值轨道上来,把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引导到以企业集体利益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上来,引导员工正确对待自己、企业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正确对待个性与共性、变革与创新。将仁爱思想与现代的人道主义相结合,营造一个以爱换被爱、以奉献博取感恩的和谐人际环境,从而使全体员工不断增强无私奉献、知恩报德、热心服务、真诚奉献精神;员工之间精诚合作、相互爱护、乐行善事;管理者坚持仁爱、仁义、善待下属;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相互尊重、友好融洽的工作环境,个人潜能、组织活力被最大限度地激活。
[关键词]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158-01
一、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文化教育尤其是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部分高校却忽视了这一点。受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高校把实用价值明显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放在了教育的首位,忽视了文化教育,致使大学生道德水平处于滑坡状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思想上,追求享乐的意识增强,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支撑。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受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文化思想的冲击,社会价值观呈多元化表现形式,而传统主流核心价值观逐渐模糊。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引导,加上部分学生意志不坚定,学生很容易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所侵蚀。道德行为上,社会公德表现欠佳,竞争意识和方法不当。如不遵守公共秩序、损坏公共设施、出言不逊、爱惹是生非等。而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求发展时,不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反而学会了社会上的一些歪风邪气。学习上消极被动,唯利是图。在对待学习上,有少部分学生不关心时政和社会热点,一门心思只学专业课,不关心国家发展,只顾个人前途;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进了大学就是进了保险箱,学与不学结果都一样,毕业照样能找到工作,得过且过。
二、传统文化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历经五千年的沉淀和升华,凝结成了我国各民族和谐发展的核心精神力量,实践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影响深远,可以推动社会发展。目前已有不少国家开始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如新加坡、日本、韩国等都比较注重儒家伦理道德教育。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塑造理想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追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独特的人格魅力。中国传统文化蕴涵诸多极具价值的人文科学思想。诸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而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传统文化能指导学生摆正个人、国家、民族的关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以上这些都是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和正确价值观培养的重要内容。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的道德行为
人具有社会性,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是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前提。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理想和道德修养内容,在修身、立志、求学、改善人际关系方面对我们很有帮助。其中一些优秀思想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利益关系。
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利用课堂主渠道,改变课程结构,增添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要紧紧抓住这一环节,用最直接、最快速的方法对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现行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材陈旧老套,充满了让学生反感的道德说教;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理工类院校文化类课程教育薄弱,课程较少,结构单一,而且学时数少,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一是要适当开设能够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修科目;二是要针对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开设相关传统文化知识的选修课,而且要分门别类,尽量覆盖全面;三是聘请校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通过报告会、讲座等各种形式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宣传。
(二)增加课外实践,将文化知识内化为生活习惯
社会生活中,道德不仅是一门知识,还是一种生活形态,要灵活运用。传统文化不能死板教条,要变成一股鲜活的精神力量。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拓展,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一方面,我国历史悠久,各地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活教材。高校要依托当地的人文底蕴,利用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结合课程教学积极开展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如组织学生去一些具有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的文化景点进行参观学习;另一方面,高校要依托自己的各种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月活动,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各种活动联系起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关键字:传统文化美术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耸逗捅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得以在文化相互激荡的21世纪浪潮中站稳阵脚的根底,其所透射出来的是中华民族精神所特有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撼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无法脱离学校教育,因而作为培养素质人才重要基地的高校,必须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作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渠道,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鉴于此,就我国美术专业院校来说,相关教育者应结合美术专业大学生自身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偏低的实际,积极借鉴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教学,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结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夯实思想教育基础,以确保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美术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现状
在全民倡导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环境背景下,我国各大高校应发挥自身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事实上,在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教学,既满足了学生的内在需要,又有外在的有利时机。这是由于传统文化与美术史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国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然而,根据我国在2008所进行的《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现状》问卷调查报告所得,在普通高校,学生对问卷的正确率只有62.27,而在美术类高校中,正确率只有54.5%,两者相差8.77%。可见,美术专业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储备相对较低。此外,我国还进行了美术专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愿望和教师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大学生希望教师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占了48.9%,近五成;不希望的占18.1%,无所谓的占33%。而美术院校教师能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传统文化教学的则占29.1%,近三成;有时这样做的占43.8%,很少这样做的占27.1%。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学生的学习期望与教师满足学生的学习期望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传统文化在美术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自然观念、民族精神、国家意识、社会理想和人生取向等,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充实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1.1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和生态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年来都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强调的重点,“天人合一”更是被视为了人生的理想境界。老子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应当法地则天师法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强加妄为。在社会思潮不断冲击当代大学生思想的今天,美术院校的学生思想也开始呈多元化发展,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对现代生态道德教育有着积极的其实作用。倘若教师能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以引用,那么就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进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兼备道德、尊重、顺其自然规律的素质型艺术人才。
1.2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观和民族观
爱国主义一直贯穿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历年来也有无数的诗词作者对爱国主义进行了歌颂和阐释。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向他们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对祖国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学校应深入挖掘德育课程资源,善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利用这些素材资源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课,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
1.3传统文化中的人际观和社会观
随着社会经济消费水平的上涨,学生的生活方式、利益需求日趋多元化,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因此受到冲击,这也间接影响了他们对待人际和社会的态度。基于这种形势,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学生能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毒害。而我国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和为贵”,倡导“仁者爱人”、“有容乃大”的博怀,追求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使得当代高校大学生当中道德素质弱化的现象不断滋生。而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极为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美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立足时展实际,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所特有的资源,并把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帮助学生了解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学生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和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决心。
(三)有利于贯彻党的文化政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工作贯穿了党的事业发展的各个时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无法比拟、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史弥新的精神财富,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同时也是建设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美术院校传播和贯彻党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的重要渠道,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主途径。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开展文化教育,将有助于贯彻新时期党的文化政策,有助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高校教育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途径。而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进行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摘 要:从狭义文化视角出发,简要评说思想中潜藏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并以此祈望有助于推动学术界对文化思想的源流与影响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他力平,于危难中力挽狂澜,才使满清王朝的命运得以延续;他善识人才,举贤荐能,以改变不良社会风气及建立廉明政治为己任,满清王朝才会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振衰起弊的中兴气象,他也被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同时,他还注意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在立言、立德、立功上成就了不朽之业。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更是中国文人历来尊崇的信条。而则是继承了中国以儒学的纲常名教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完全按照这种信条做人做事。他恪守“三纲五常”之道,他本身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其家训等等,都反映了他是地道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集大成者。
一、传统的“内美”思想:修身
儒家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曾氏更是严格遵守这一准则,早年为自己立下诸如“修身十三条”等各种规矩,从少年起,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拔于流俗”;他接人待物豁达平易、谦逊自抑,一生朋友众多,受人尊重。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则是通过写日记对每天的言行进行深刻剖析,并不断要求自己:“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数十年如一日,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圣贤”式的人物。因此,“修身”是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的这种“反求诸己”的自我省察精神反映了传统的“内美”思想,是“修身”理想的具体体现。“反求诸己”不怨天尤人,不找客观原因;“三省乎己”,追求完善人格,总结经验教训。这是一种严于律己、积极负责的人生态度。曾氏正是通过这种“内省”达到了“内美”的境界,从而提高了自身修养。
资质“钝拙”,但勤奋刻苦、性格倔强、志向高远、意志坚定,非常人所能及。他埋头苦干、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做法正是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他志存高远、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也与传统儒家的个人理想相吻合。这些恰恰都是中国传统文人心态的体现。
二、齐家有道,后顾无忧
《大学》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
曾氏一直以其祖上留下的家风自勉,又在与家人不断的书信往
来中,努力去发扬这些家风并建立有用的新家风。历览史鉴,引以为戒,所以自勉:“决不做个败家子。”他严格要求家人子女:“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并在家庭成员中建立儒家所提倡的“孝悌”原则并以身作则:对父母孝顺恭敬,对兄弟悉心教导。这些从其《家书》中都可见一斑。还曾这样总结家庭兴旺的规律:“天下官宦之家,传一代就萧条了,因为大多是纨绔子弟;商贾之家,一般可传三代;耕读之家,一般可兴旺五、六代;而孝友之家,往往可以绵延十代八代。”他除了提出“和以治家”的思想外,还强调“勤以持家”,要求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克勤克俭,更要求做家长的要勤以言传身教。所以,曾家子弟代代皆有英才。曾氏子孙、曾孙,甚至玄孙里,有很多是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科学家……可谓人才辈出、英贤荟萃,而这都与的儒家治家思想理念密不可分。
是个好儿子,能使父母放心;是位好兄长,对待弟妹,关怀备至;他更是一位尽责的好父亲,为儿女树立了好榜样。曾氏《家书》讲求道德修养、人生理想、精神境界,与儒家的主张如出一辙,正所谓“齐家有道,后顾无忧”。
三、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天下。”的确是把“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纵观其一生,他治学,脚踏实地、勤奋严谨;他做人,理想高远,努力执着;他为政,兢兢业业,尽忠无悔。他以天下为己任,把个人目标与社会理想结合在一起,通过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从而来彰显个人的人生价值;为了实现这种社会化的人生价值,他又义无反顾,坚定执着。这是一种对个体生命和社会发展的高度责任意识,也是儒家思想中“修身”与“治国”紧密结合的具体实践。
综上所述,的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不仅被看作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更被看作一种历史的文化载体。其实,透过“热”的社会文化背景,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他的种种关注,恰恰说明,处于变革时期而躁动不安的中国人,迫切企盼来自本族文化的滋润,尤其渴望从这种文化所培育出的成功人士身上获得启迪。这启迪,因同源同种同血脉的缘故,而显得更亲切,更实用,也更有效。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本管理;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收录日期:2016年3月25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追求与国际接轨,大量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工具。然而,面对中国人传统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差异,这些照搬过来的东西却很难有效发挥作用。所以,如何在透彻了解中国文化及人性的基础上将西方科学、成熟的管理方法融合创新进来,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道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核心内容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首先就要搞清楚儒家的主流思想――忠孝礼义仁智信勇。当然,这许多都是为维护封建正统、为皇权父权服务的,但儒家思想有两点很重要――仁、礼。仁可以看作人本性中的一种大爱,礼则是后天修炼的德。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是指产生于过去,影响到现在,并留存于未来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儒、释、道互补,以诸子百家为辅、为基础形成的一种人伦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中、中庸、宽厚、务实等思想精华,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又包含着人本管理的丰富内涵,在培养、选拔、使用、激励人才等方面有着厚实的思想基础和独具特色的“用人之道”。如何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积极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员工全面发展,是当前加强和改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现在的企业都很注重企业文化的建立,文化必须靠制度来落实,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传统文化讲“忠义仁孝”,这些理念要很有机地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
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影响
(一)人本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管理者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人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管理活动必须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在环境因素变得愈加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维持人力资源的优势进而维持组织的竞争优势是组织持续成长的重要法宝。在当今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我们应当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建立起一种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国企业有很多成功运用人本思想的案例,海尔集团是其中之一。
海尔的用人理念是“海尔的发展离不开各种人才的支持,员工也是企业的上帝”。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正因为海尔能以其博大的胸怀纳百川而不嫌其细流;容污浊而能净化为碧水,所以它才有了神奇,才有了无与伦比的壮观。因此,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海尔应像海,不仅要广揽五湖四海有用之才,而且应具备海那样的自净能力,使这种氛围里的每一个人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和升华,因为海尔的发展需要各种人才来支持和保证。”这就是海尔对人才的基本态度,也表现出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海尔看来,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
(二)自强不息精神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包括道家、佛家和儒家。佛道儒学看中对个人修养的提高,自己修养高了就能影响周围的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并为全社会所接受,对中国社会各阶层产生了强烈的激励作用,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原动力。
史玉柱,被称为史上最成功的失败者。1997年,因为珠海巨人大厦的贪污案,史玉柱欠债上亿,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首负”,但短短10年时间,史玉柱不仅清偿了债务,还迅速把财富聚集到数百亿,虽然对其营销手法多有诟病,但对于史玉柱的品质,业界还是相当认同的。从“中国首负”到“中国首富”之间有多大距离,而这个距离都可以用承受能力来弥补,来支撑。中国人骨子里都有这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对于普通的员工,也是如此,只是有的人缺乏这样一个跳跃的平台。在很多企业,领导层都推崇不断学习、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也力图创造足够的平台给员工晋升,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以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
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消极影响
(一)专制式人治管理残余。专制式人治管理是指整个社会或该组织存在着一个权力高于一切、大于一切,不受任何限制和可以为所欲为的最高领导者,这个领导者按个人意志及情感对整个社会或组织实施管理。在我们现代的管理体系中提倡以“情”为纽带的“柔性管理”,强调思想观念的灌输,虽然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但对于制度和程序的建立缺乏科学深入的研究使管理制度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不强,影响了效率的提高,过分重视人情而忽视制度建设和管理。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现代的个别企业中常常表现为领导者的个人决策,家长制、一言堂。在这种绝对权威面前,上有所好,下必慎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使得一些敢于直言,富有才华的管理者被拒之门外,任人唯亲的现象比较严重。广大职工的智慧和潜能受到压抑,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机制难以形成。中国企业人治的思想非常严重,加上深受传统观念影响,没有真正倡导竞争作为跨世纪人才,我们任重而道远。
(二)无处不在的服从文化。服从文化在西方备受推崇,在军队,强调服从是军人的第一天职,强调绝对服从只适用于军队。“服从第一”理念对企业同样有参考价值,如果员工没有服从意识,政策就难以得到准确地贯彻和实施。没有服从理念的公司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在市场战斗中一定会失败。所有团队运作的前提条件就是服从,有时可以说,没有服从就没有一切,所谓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等都在服从的基础上才成立,否则再好的创意也推广不开,也没有价值。然而在中国,许多企业的文化在相当程度上是老板文化,这种企业的发展历史往往贯穿着领导的个人理想、对员工的严格要求、企业的前进方向。为了实现这一切,都需要员工的“服从”,公司各方面的制度和措施均在贯彻这两个字。这种文化表面看能提升员工凝聚力,也是很多中国私企老板效仿的管理模式,但是在笔者看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消极影响。
(三)人情管理思想。中国的传统历来非常强调“人情”、讲究“义气”,人情和义气是什么?就是感情的等价交换:你对我好,我对你更好,投桃报李,循环往复。在企业,老板跟员工处得像“家人”一样:事情做错了,顶多给老板认个错,被老板骂一通;老板也像骂家里的小孩子一样,骂完就了事,该干啥还干啥。企业本来是一个做事的场所,当企业中的人把“要不要做一个事、或者要不要尽心去做好一个事”当成人际关系的“礼物”、当作对某人的“回报”的时候,人和事混在了一起,人和事一旦合二为一,事情的完成要靠感情去驱动,人事不分,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就会出现。中国儒家管理思想表现在企业管理机制上,常以非理性的伦理道德观念为原动力。它过分重视人情管理,忽视企业规章制度的作用,结果导致一些企业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司空见惯。规章制度停留在嘴上、纸上,而不能见之于行动。这种人情虽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和谐,但企业毕竟不是一个家庭。作为社会的经济组织,需要一种客观公正的标准对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
四、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是企业诸多现代管理观念的核心,是一切管理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做好人员的有效配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将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选派到合适的岗位上,人事部门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做好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规划,对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获得更应有强有力的人力资源规划来保证;其次,建立企业的人才培训体系以保证企业不断地获得合格、适用的人才,同时也可以使现有的人才素质得到提高并使企业的职工队伍长久保持活力;最后,在开发人力资源过程中应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要造就人才得以发展并脱颖而出的环境就要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联想集团十分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提升员工价值、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作为企业的使命引导员工把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之中。
(二)强调法治高于人治。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把权力过分集中到一人身上以单个人的能力领导企业已经显得很不够了。这就从客观上要求现代管理宜实行集体领导制度,要把这些复杂的劳动分工和协作组织起来,只有统一意志、集中指挥、协调动作才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企业要不断扩大时企业必须进行组织创新,由集权逐渐走向分权,应将决策权下放,授予下级更多的自。建立尊重个人、上下沟通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充满竞争力,使员工从无条件服从和执行的人变为有思想、有主见的员工。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应当不断吸取传统文化中管理的精髓,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不断地进行管理和创新,创造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三)制订激励机制的薪酬方案。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它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企业管理中引入激励机制不仅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表现,更是迎接未来挑战的需要。企业通过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文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重视长期激励等措施激发员工潜在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对提高人的素质使人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采用科学的激励措施还可以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高度的责任心,可以激发员工不断探求新知识、新技术的兴趣。当前企业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员工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员工都能确立自己的近期目标,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行产品创新、技术改造、岗位革新,把多层次、多领域、多环节的创新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成功挖掘员工的潜能从而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最高层需要,成功地凝结为企业的巨大创造力,使企业无往而不利。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起步较晚,发展时间很短,导致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健全使得我国绝大部分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正面临巨大的挑战。我们要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优秀的管理经验并不断对其进行改革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1]何似龙,施祖留.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7.
[2]唐任伍.儒家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高钰.试论中国儒家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2006.11.
关键词:儒释道思想;悲剧意识;悲剧精神
“悲剧”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其最早来源于古希腊。在中国浩瀚的古典文献里虽没有明确记载“悲剧”这一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却蕴含着浓郁的悲剧意识。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出现了很多具有浓郁悲剧意识的作品,它们大放异彩,丰富着中国古代文学。像悲壮的古代神话《精卫填海》,悲慨的楚辞《离骚》,悲情的戏剧《窦娥冤》等作品深入人心,其艺术魅力更是经久不衰。所谓悲剧意识“是悲剧性现实的反映,也是对悲剧性现实的把握”。根据此种理解,可以说这种悲剧意识是无处不在的,它渗透在各类文学作品和历代文人的心中,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中国的悲剧意识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中国的悲剧意识在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种文学体裁之中均有体现,而并不是仅以“戏剧”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二,中国的悲剧意识深受儒道释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思想的主流,它与老庄、佛教思想互相补充,对中华民族的悲剧观念和悲剧精神产生重要影响。
一、儒道释三家的悲剧意识悲剧意识
既是悲剧的创作者和悲剧的承受者对悲剧性现实的反映,也是对悲剧性现实的把握。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繁衍生息,始终要面对来自大自然的威胁;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又面临着不同阶级间的利益争夺。当人们面对各种生存的挑战和威胁,面对各类悲剧性的现实,以一种理性的精神去面对和解决时,就意味着悲剧意识的生成。
1.“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伦理道德悲剧
儒家的悲剧意识源于设定的理想道德秩序与现实存在的生活秩序之间的矛盾。儒家主张建立一种完美理想的道德秩序和社会秩序。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生活在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他把周礼作为理想的道德秩序,显然在动乱的社会,礼注定是行不通的。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孔子内心充满了忧患,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游走诸国,仍旧“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忧患意识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在他们的作品中流露出沉重的忧患意识和悲剧意识。中国古代的诗人用诗歌表达了他们对社会对国家的关怀忧虑之心及社会责任感,正如王富仁先生所说:“杜甫、高适、岑参、王昌龄、李贺、李商隐、韩愈、贾岛……所有这些唐代诗人,哪一个的诗歌中没有悲剧的意识、忧患的感觉呢?”当一个人执着地追求理想,而这种理想也许不能实现,便有了求而不得的失落和矛盾的可能,也就暗示着他可能的悲剧性。儒家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但这种人生理想的社会土壤是农业社会,这是一种建立在农业社会血缘宗法制基础上的以伦理为中心的人生理想,它要求实现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伦理秩序和家庭伦理秩序。“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文化没有给人以违抗父母和君王的权利”,它要求人们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要遵循相应的政治伦理秩序和家庭伦理秩序,由此,当个人的理想与伦理道德秩序发生冲突时,当个人的意志、主观意愿与父母、君王的意愿不统一时,因困于这种伦理道德秩序,也就必然要产生悲剧意识。
如屈原一心辅佐楚怀王清除时弊、为国经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是他的美好理想被冷酷的现实彻底粉碎。屈原被放逐,一曲《离骚》唱出了中国文人心中无限的悲凉。又如《孔雀东南飞》,当焦仲卿面临着听从母命、遵守孝道与捍卫至死不渝的爱情这样一个尖锐的冲突时,他纠结矛盾,最终选择了屈从母命,休掉了发妻,以死殉情。长幼之道和男女情爱本是正常的伦理观念,但如果二者不能统一而产生冲突,形成矛盾,其结果就必然形成悲剧。儒家思想实际上是一种以伦理为中心的思想,它把人的社会活动都框定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固定模式中,人们的一言一行,都要合于“礼”。这也就导致了当现实生活秩序与理想的“礼”发生冲突时,悲剧意识的生发。
2.“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生命悲剧
有学者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并存着两种悲剧意识,一种是乐观悲剧意识,一种是悲观悲剧意识。儒思想所透露的对社会的积极关注、对社会的忧患意识、对国家的责任感等等是“乐观悲剧意识的哲学底蕴”。那么道家对社会无情的鞭笞,便是悲观悲剧意识的思想渊源。道家哲学产生于动乱的战国时期,在面对宇宙与人间的种种残酷无情的现实后,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绝圣弃智”等思想,表明了对社会现实的痛惜与失望。其后的庄子更是以“自然”“逍遥”思想发展了这种对社会无奈痛惜的悲剧意识。庄子说“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从“悲”到“哀”,可见庄子对人世间的道德价值逐渐感到失望。于是,他提出“自然之道”,以“自然之道”的价值尺度来否定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价值。人世间充满苦难,天地万物一切都是相对意义上的一切,价值化为虚无,人的生存也并无任何意义可言。但不管社会多么黑暗、精神多么痛苦,人依然要存在,要活着,要“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由此,便产生了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所谓生命悲剧意识“主要表现为一种以非死亡为结局的生命存在意识。它源于社会的重压而产生的对生命存在和生命价值的怀疑、失落与追寻、抗争相激相荡的复杂情绪。”
魏晋诗人阮籍生活在乱世,在司马氏政权的与个体人格的夹缝中艰难的生存,忍受心灵的煎熬。他在《咏怀诗》中说道:“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诗人感叹人生有限,岁月无情,世化无常,须臾间难以自保:“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终日惶恐不安,这又是何等的悲凉!陶渊明寄情于田园间,在他的诗中我们看到是他对生命无奈的感慨。他在《饮酒》诗中说:“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正因为有了对生命短促的悲叹,所以才不愿困在“樊笼”间度此一生,于是寻求另一种生存之境———在“返自然”中寻求一份清闲自在。这也许是一种对于生命痛苦的无奈之举吧。朱光潜先生曾说:“渊明厌恶刘宋是事实,不过他无力已成定局,他也很明白。所以他一方面消极地不合作,一方面寄怀荆轲、张良等‘遗烈’。”可见,陶渊明的饮酒、归隐田园虽是一种消极、逃避,但这也是诗人面对无奈的人生所作的无奈之举,在对生命价值的怀疑、失落与追寻、抗争中,诗人借隐居世外来与这社会的“樊笼”相抗争。
3.“因果循环”的生存悲剧
佛教在东汉年间传入中国,与儒家、道家相互渗透,促使中国古代悲剧意识呈现出新的异彩。从佛教发展的漫长历史来看,佛教是对生存苦难的揭示。释家认为人世间苦才是真谛,人世间的人因为各种原因陷入无边苦海,饱受轮回之苦,而这“无边苦海”正是释家所体悟的人世间的悲剧。佛家认为人生充满痛苦,大千世间不过就是痛苦的汇集。它的一切皆苦、万事无常、惟有轮回的观念,它的“苦海无边”意识,成为生存论意义上的悲剧。在对人生痛苦有了深刻认识之后,在感到“诸行无常”的幻灭感之后,忧从中来,无奈也从中而来。这是一种极端的忧患意识,面对这种与生俱来的痛苦忧患,只好“安受苦忍”。对于沉沦在“无边苦海”中的世人来说,“受苦”是实,“忍”则未必,“安”正是不安,“安受苦忍”更反衬出了生存之悲。那么“苦”从何而来呢?释家认为“苦自业生”,所谓“业”,是释家在解释悲剧的成因问题上所提出的概念。“业”泛指一切身心活动,一般包括“行动”“言语”和“思想活动”三类,并据此提出了“三业”是“因”,报应是“果”的观念。
释家认为因果是循环的,种其因得其果,今生所遭遇的苦难是前世决定的,而你今生的所作所为又会影响你下辈子的命运沉浮,人生便陷入无尽循环的苦海之中。生是悲,而死亦是悲,总也逃不了这业报轮回。这种“因果循环”生存悲剧意识深深萦绕在中国古代人的心头。《桃花扇》的结尾用一曲道尽了世事的变化无常,似锦的繁花转瞬间烟消云散,唱出了沉痛的兴亡之感,兜兜转转最后都成空,皆逃不出这因果循环。《红楼梦》曾被誉为“彻头彻尾之悲剧”,却也是一出因果循环的生存悲剧。宝玉本来是女娲补天漏用的石头,而黛玉是瑶河之畔的绛珠仙草,二者本有着木石前盟,注定了在贾府的情深纠葛。石头历尽了红尘,尝尽了人生百态最后回归,草还罢一生情泪,泪尽而还,也都是必定的结局。太虚幻境的册子上早已记载了十二金钗所有的恩怨情愁,岁月流逝,红颜老去,最终逃不过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结局。而承蒙皇恩、盛享殊荣的贾府也是处在这样的因果循环之中,它的落寞也是早已注定的,散发出浓浓的生存之悲。
二、儒道释思想对悲剧意识的淡化
中国文化中的悲剧意识受儒道释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伦理道德悲剧、生命悲剧和生存悲剧。既然悲剧意识自人类繁衍生存就已经产生,是人与生俱来的对现实的正视和反省,那么悲剧意识便包含了两个内容:“一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困境,即现实性的悲剧……二是人类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困境的超越、应战的态度,或人类对现实的悲剧性的超越、应战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儒道释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也淡化了悲剧意识。
1.“中和”“哀而不伤”思想对道德冲突的调和
儒家主张“中庸之道”,他们强调“中和”,以和为美。反映在美学上,即提倡“哀而不伤”的美学原则,对于苦难遭遇的展现和悲伤之情的宣泄,都要“哀而不伤”,不能过度。他们排斥激烈的冲突,主张以和为美,这种审美观念深深地渗透到中国古代的悲剧中,在悲剧情节的设定中往往就要反对激烈的矛盾冲突,在结局的设定中追求悲中有喜、哀而不伤的大团圆结局,从而缓和了由矛盾冲突引起的悲伤和绝望的情感。正如《赵氏孤儿》最后以奸臣屠岸贾的灭亡收场,正义最终战胜邪恶,大快人心,弥补了赵氏一家被灭门的悲痛之情。另一方面,儒家讲求“有序”的伦理观念实则是强调服从,反对任何违逆甚至是抗争的行为,这也恰恰调和了矛盾冲突,淡化了悲剧精神。同样,在焦仲卿陷入情爱与孝道两难的抉择中时,传统的伦理观念让他选择了屈服。他选择了孝道,听从了母命,休掉了妻子,不敢去争取自己的幸福,不敢去斗争,最后只能通过双双殉情的悲惨结局来淡化这种矛盾冲突。
2.超然出世思想对生命悲剧的消解
道家虽然对黑暗的社会不满,批判无情的现实生活,主张追求精神的自由、精神上的超脱,但是这种追求并不是以积极的心态去改变现实状况,而是选择避开与社会的冲突,转向自我的内心,通过“心斋”“坐忘”等方式来逃离痛苦的现实世界,达到自由状态,实现精神的超越。然而“道家的超越是一种纯粹的内在反思和想象,是一种通过精神自由的追求对人生困境以及由此带来的悲剧意识的沉重的逃避,不可能使人得到真正的自由”。这样,道家的安时处顺、超然出世的思想实际上回避了矛盾冲突和抗争,而悲剧的核心恰恰是由矛盾和冲突构建起来的斗争与反抗。同时,这种避世的心态、脱离实际的思想消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难而进”“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向自然挑战、同社会抗争的悲剧精神。这也促使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众多诗人在人生失意、不得志的情况下,借山间清泉、林间啼鸟、园中姹紫嫣红来消解这种失意情怀,寄情山水,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将满满的失意化为浓浓的诗意。
3.“涅槃”思想对“苦海无边”的生存悲剧的解脱
佛教认为生命的本质是苦,生命过程是苦的过程。命运是不可思议的,苦难也是难以抗拒的,当人们面对现实的苦难而无能为力时,便借助佛教的业报轮回观念来企图得到解脱。所谓业报轮回,也就是说人今生今世的地位遭遇并不是由环境和主观意愿造成的,而是由自己前世的所作所为的善恶决定的。因果业报要求人们听命于现实命运,安于现状,因为人的命运是由前生所决定的。实际上,业报轮回的观念就是强调宿命,把人所遭受的不幸、苦难都解释为是必然的命运,因此,面对人生的悲剧,只应该认命、退避忍让、取消抗争。佛教认为只要看破红尘,不介入世事纷争就没有欲望和苦恼。佛教所宣扬的“涅槃说”,其实是追求超现实的精神解脱。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注重斗争、直面人生苦难的悲剧意识是相悖的。梁山伯、祝英台死后化为蝴蝶团圆在一起,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在双双殉情之后化为鸳鸯比翼双飞,这些都把悲剧人物的抗争转化为精神解脱。甚至于被王国维称为人生、命运最大不幸的《红楼梦》,听到的只是“好就是了”这样的人生叹息;贾宝玉也只是皈依“佛”,并没有对人生悲剧命运进行抗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悲剧精神的稀释,对悲剧精神的否定。
儒道释三家有着不同的悲剧意识,中国文化中的悲剧意识也被打上儒道释三家的烙印,影响着中国文人、士大夫。但在对待悲剧冲突方面,儒道释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调和了矛盾冲突,淡化了悲剧的抗争精神,从而对悲剧意识也起到了淡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王富仁.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J].江苏社会科学,2001,(1).
[3]何锡章.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悲剧意识的演变[J].中国文学研究,2004,(4).
[4]陆永品.庄子通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19.
[5]陈松青.中国古代文学的生命悲剧意识[J].贵州文史丛刊,2000,(3).
[6]王红,周啸天.中国文学魏晋南北朝随唐五代卷(修订版)[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27.
[7]邵明珍.唐宋经典作家仕隐思想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13:34.
[8]朱光潜.诗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268-269.
[9]杨建文.中国古典悲剧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40.
[10]胡明伟.悲剧意识与文化传统[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21.
当霍姆斯说法律的生命从来不是逻辑,而是经验时宣告了法律实用主义的开始。他说,逻辑不重要,重要的是经验。但这只是在讲实用主义引入法学研究的时代,只是在强调在普通法语境下,能够具体判案是经验在起作用,而不是逻辑。是为了对比和突出。任何人都不能否定法律里面的逻辑。然而,法律总是生长在不同的国家,其所受到的本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就凸显了法律的生命是经验。不仅仅是在中国,乃至全球,传统文化对法律的影响不仅仅是体现在具体判案中起作用的那一部分,而更对于整个司法制度的影响。
在当代,我们总是思考如何建立起良好的司法制度,如何用中国特色的法律去在更大范围内赢取普世价值的胜利。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笔者不禁回忆盛唐文明在亚洲乃至世界的辉煌历史。那个时期的法律为什么会具有那么强烈的可传播性?作为极具民族特色的盛唐文化的可以称霸一方呢?曾有学者分析到,一个国家一种法律的影响力之所以巨大,主要是因为国力,它之所以能够推广出了自身的诸多优点之外,还因为他背后的强势文化与国力。文化,它既是国力的一个突出表现,同时与法律相融,就如萨维尼强调,法律应该是一个民族文化积淀和民族传统习惯的反映,不应该把它完全法典化,或者从某一个地方抄一个法律条款过来。法律并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体系,法律是开放的,跟当地的历史传统、人文气质、地理环境都有关系,法律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这些东西。具有生命力的法律,才能在本土上良好的适用,在本土外,广泛地推广①。
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不断变化发展的历程中,沉淀和积累极其丰富,我们应当采取客观区分的态度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本文将简单叙述下传统文化对司法制度的影响,并简要分析一下传统文化对现今司法制度的借鉴价值。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司法制度的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于司法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使司法缺乏独立性和平等性。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君主或者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这种专制的政治文化巩固了皇帝对司法权的绝对控制,而君主自身享有最高的司法权基本不受制约可以伸向各个领域各个层级,因而司法权并不独立。除却最高司法权属于皇帝这个行政者,地方的法机构也附属于行政机构,独立审判并不存在,司法必须顺从皇命。这种情况下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即是贤明的君主的皇命恰好符合某些法治原则法治精神,那也只是偶然,真正的法治并未实现。而一旦出现暴君,司法制度就更是名存实亡了。
同时,宗法等级政治文化巩固了官僚贵族的司法特权。在中国古代社会,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宗法等级政治文化与政治关系,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巩固了贵族的特权地位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封建特权制度。在立法上,立法机关是隶属于行政机关的,除了听命于皇权之外,它本身的构成也大部分都来源于贵族阶级。这样的立法排斥以人为本而突显等级制度,不具有独立和公平。从奴隶社会的同罪异罚到封建社会的八议制度以及按照贵族官僚的身份高低规定了请、减、免、赎、官当等各种法定特权,各种特权制度都以法定形式被保护。
三、中国传统经济文化对司法制度的影响
中国传统经济文化铭刻着农耕文明的印记,有着十分显著的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征,因此,这种自然经济会影响司法制度在程序设计和内容上更符合自然经济的特殊需求。
这简要举例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用司法手段惩治危害农业生产与管理的犯罪行为,反映了自然经济文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古代注重运用司法手段惩治危害农业生产与管理的犯罪行为 , 从中反映了自然经济文化的要求②。如夏朝会处罚违反规定立法耕种者,西周时有误农时罪等。二是秋冬行刑制度,这是自然经济观在狱政制度上的突出体现。三是务限法,这是自然经济观在诉讼时间规定上的集中体现。按照宋朝务限法的规定,每年农闲之际,州县官府方可受理民事诉讼,为了不影响农业生产,农业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四、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对司法制度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礼仪文化是以伦理内容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伦理与法律长期杂糅并未明确区分,都具有维持社会阶级稳定的作用,但因儒家思想统治地位,法律是屈居伦理之下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对司法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司法制度伦理化。
以唐朝为例,在此时期礼刑结合的治国方法更加完善,按当时律法规定,凡尊长亲属殴打伤害直系卑幼亲属可以做出较轻的判决,而卑幼亲属殴打直系尊亲属却一律归于十恶的不孝罪,做出严厉的判决。这是唐朝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指导思想的产物,不平等的司法制度必然依靠伦理来解释其合理性和实用性。
然而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对于司法制度的影响,更表现在法律伦理化对于人性的碾压,除却应由的尊老爱幼的基本道德精神,在宋朝兴起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的影响下,出现了诸如严重地侵夺了妇女的合法权益的现象,如寡妇改嫁不仅失去道德支持更无合法依据。
五、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今司法制度
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现今司法制度的仍有启示。
鉴于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文化对于司法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使司法缺乏独立性和平等性,我们更应当在权力集中的同时保持司法的独立性,保证司法是公平公正的,脱离行政附属属性的真实独立。同时,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对于司法制度的影响虽然减弱,但在当今社会下却有了新的命题,那就是在司法便民的原则下,司法制度改革如何才能便到中国最广大农民的身上。
中国传统的价值文化对于司法制度的影响更为具有现实意义,在以和合思维为例,如在司法理念上借鉴中国古代传统刑罚中的观念和执两用中的方法,力求使审判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符合客观真实的要求, 使判决不轻不重、不枉不纵,达到中这一刑罚最合适的度,以期获得社会最大程度的认可。
关键词:美术院校;中华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6-0081-02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创造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历史传统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深远影响整个民族共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借鉴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思政课教学,是创新美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之举。
一、美术院校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
2008年,我们在艺术院校、普通院校中,进行了以文、史、哲、经、法、语言、审美等内容为主的《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现状》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普通高校,学生回答问卷的正确率为63.27%,而在美术院校,正确率只为54.5%,两者相差8.77%。可见美术院校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有些偏低。
与此同时,在对美术院校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愿望和教师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教学的现状调查显示:美术院校的学生很希望老师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思政课教学的占48.9%,近五成;不希望的占18.1%,无所谓的占33%。而美术院校教师能够经常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教学的则只占29.1%,近三成;有时这样做的占43.8%,很少这样做的占27.1%。可见,在美术院校,学生对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思政教学的学习期望与教师满足学生的学习期望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的教,不能满足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需求。事实上,在美术院校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思政课教学,既有学生的内在需要,又有外在的有利时机。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美术生虽具有文化基础相对偏低、个性较强、不愿接受僵化的理论说教的特点,但对中华传统文化却有着比较强烈的学习愿望。中华传统文化扎根于民族土壤,源渊流长,美术史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国画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领域中的奇葩之一,这也是美术生乐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因。中华传统文化还是美术创新的起点和背景,是美术设计的灵感和源泉,这也有助于他们形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认同感。另外,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恤民、爱人孝亲、重德修身、励志图强、崇节重信、“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修身养性、为人之理方面的知识也有较大的兴趣。这些都是美术院校的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热的兴起,高校中也兴起了一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这也就为美术院校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思政课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创新美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做好“五个结合”
学校主导与组织学生结合。美术院校普遍不太重视以中华传统文化来丰富思政课教学。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学校必须要重视。学校重视,不仅是说说,更要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各个具体环节,要有共识和具体措施。第一,要把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思政课教学的要求,体现到学校的育人目标、育人思路、课程设计、效果评价之中去。第二,领导要亲力亲为,如亲自在教学中带头实践和实现这一要求、亲自主持课题研究等。第三,培训师资。培训一支能够把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结合起来的师资队伍,抓好骨干,搞好普及。给教师从事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以经费支持。第四,开展活动、营造氛围,还可聘请校外专家来校进行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系列讲座等。另一方面,单靠学校主导显然还是不够的,还必须组织、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积极配合。第一,要正面引导学生,讲清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专业发展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及其重要意义。第二,鼓励学生组织成立“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协会”或“中华传统文化兴趣学习小组”等学生社团,委派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或竞赛活动。第三,给学生从事活动以经费支持。
课内教学与课外延伸结合。课内教学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模式,可在选修课甚至必修课中进行。如开展课前十分钟读经活动,如《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同时,还可穿插视频教学,如“于丹《论语》心得”等。课外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对课内教学进行补充。“长期以来高校教育比较侧重第一课堂教育,而对第二课堂教育重视不够。”[1]“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依托网络平台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成为了必然选择”。[2]要把教学的课件挂到网上,还可在网上开设读书栏目,指导学生有选择地精读国学经典,同时师生也可在网上互动交流,释疑解难。另外,还可充分利用学生采风写生机会较多、跟社会实践联系较多的有利条件,实地考察,充分利用社会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及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结合。在美术院校的教学中,存在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分离的情况,专业教师只管专业教学,似乎与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无关,个别老师甚至排斥、挤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间。其实,美术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做事与做人息息相关,没有艺德是难以成为艺术大师的,不会做人,又怎能做好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责任,也是美术专业教师的责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应互相结合、相互配合,教书和育人是美术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共同天职和使命。
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首先,要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思政必修课的教学,如运用中国哲学丰富《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运用儒家伦理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如此可以极大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还须借助当前中华传统文化热,开设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选修课,以作为必要的补充和延伸。如开设《中国管理哲学》、《国学精选》等。
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结合。美术院校首先应立足本校实际,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同时要借助校外资源,可聘请校外名师来校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或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学术讲座;也可与综合型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方面实现资源共享;还可组织学生到综合型高校听名师国学讲座等。
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当前美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如三纲五常、愚忠愚孝等,这些观点在现代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不可取。但是,重德、修身、孝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点在现代依然有相当的价值。既要反对食古不化、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全盘否定、。中华传统文化要面向现代化,其道德教育要面向今天的思政教育,这样才能“古为今用”。与此同时,当前的思政教育也必须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也存在一个借鉴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育人内容和方法的问题,既要传承,又要创新。为此,无论是美术专业教师,还是思政专业教师,都必须注重和探索艺术与中华传统文化、思政教育的结合,指导学生的生活与艺术实践,实现艺术、中华传统文化、思政教育的三结合。
艺与德的关系。在有的美术生中,往往重艺轻德,认为艺最高、艺最重,有艺即行。还有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对从政的人有用;而自己又不想从政,学起来没有什么用。事实上,只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有利于自身成就事业。美术生如果不重视艺德的学习,其发展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要使学生明白:德和才一样重要,职业生涯是否成功不单单取决于专业素质如何,有时更取决于道德素质如何;要抛弃对思政教学的偏见和反感,提高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使自己成为德艺双馨的人。
知与行的关系。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思政课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做到知行统一,能否把所学落实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之中。中国传统的知行观历来主张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的统一,尤其强调道德践行,反对说一套,做一套。美术院校的思政课教学绝不能仅停留在知和书本上的阶段,必须落实到行、落实到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是什么?
本专题的学习要点有百家争鸣、孔孟儒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学的发展。在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主流思想含有主导思想意味,即统治者倡导的主流意识。因此,所谓“主流思想”是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在前秦时期产生,这一阶段的学习要点主要是百家争鸣。关于百家争鸣,一方面要了解当时历史发展的特点,百家争鸣中主要流派有哪些;另一方面要关注后来的主流思想,即儒家思想吸收了先秦哪些学派的哪些思想。
例1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 荀子、董仲舒 B. 荀子、孟子
C. 商鞅、孟子 D. 韩非子、董仲舒
【参考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主流思想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而汉朝改造儒学的代表是人物董仲舒,据此推论,该题正确选项是D。
二、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中各时期的地位怎样?
从先秦时期孔子孟子的思想,到西汉独尊儒术、宋明理学,再到明清思想家,儒家思想发展历程中各时期的地位怎样?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是蔚然大宗、但不受重视;秦朝时,受到压制;西汉时,处于独尊地位;魏晋至唐,三教合一;宋明时期,进一步确立正统地位;明清之际,被批判继承,焕发生机。
例2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
A. 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 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 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参考答案】 D
【解析】 “天下学士”跟的是什么“风”?依据材料可以看出,是效仿公孙弘研习儒学经典。这说明了“儒学地位显著提高”这一政治动向。
三、 儒家思想在西汉时为什么能确立独尊地位?
儒学在秦朝受到压制,到西汉时为什么能确立为正统思想?我们可以通过对以下三个问题的思考来理解:
1. 阅读以下材料并思考:董仲舒把什么思想融进儒家学说里?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经之通谊也。”
――《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代表作。通过对材料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汉初儒学虽然大体承袭孔子的学说,但已吸收阴阳五行学说。董仲舒认为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阳尊阴卑,由此论证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地”要服从“天”,“阴”要服从“阳”,“卑”就要服从“尊”,“下”就要服从“上”,“臣”就要服从“君”,这就是“礼”。由于皇权出于天命,是不可以觊觎和窃夺的,因而皇权的一切行为都体现了天的意志,所以,“礼”的主要原则是“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政治的“一统”要以思想的“一统”来完成,“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
2. 以下材料所论述的君臣关系有何变化?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论语》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
――《春秋繁露》
阅读了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孔子的“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虽然强调了等级名分、秩序,但是,并没有神化君权,他反对犯上作乱,但又否认绝对服从。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的。而董仲舒认为,君主是代虚无缥缈的“天”执政,完成“天”所赋予的工作。因此,当臣子的只有服从的义务。这样一来,君主就不是普通人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改变了先秦儒家君臣关系的基本理念,发展了“礼”的思想,使之更适合了皇帝专制的需要。
3. 儒学在此时得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首先,“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其次,董仲舒“天人关系”的理论实质是为了论证天君关系;再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把阴阳五行和儒家的等级名分主张附会在一起来解释封建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这样不仅有利于巩固君权,而且也维护统治秩序。
例3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参考答案】 C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中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A是孔子的言论,他主张为政以德;B是荀子的言论,他强调“德”的重要性;D是黄宗羲的言论,反对君主专制;这些选项皆非加强中央集权。C项是董仲舒向汉武帝的建议:那些只要不在六艺之列的和孔子那一套儒家思想的学说,都不许其发展下去,不允许和儒家思想一起存在。这一主张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四、 为什么说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了?
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问题,在教材中并没有明确说明,实际上,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了。
北宋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理学。理学后来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关注的不仅用理学思想重新注释“四书”,引导读书人,这就是我们教材上提到的《四书章句集注》。他还编著《小学集注》,将教育从娃娃抓起,要求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方面的习惯,都要遵从“礼”的规范,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著名古代思想史专家葛兆光先生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的著作就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他以从众、从俗的原则修改孔子推崇的礼仪,不仅在思想领域,而且在行为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正是这种将儒学原则世俗化、生活化的努力,保证了理学所确立的原则,真正深入了社会”,在朱熹等人的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如果说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那么宋代的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全社会每一个家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4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 从天人感应出发
C. 从万物本源出发
D. 从人的本性出发
【参考答案】 C
【解析】 宋朝时,儒学家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源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五、 儒家思想为什么能长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第一,从自身来说,儒家思想嬗变,能不断适应政治与社会变化;第二,政治因素:君主专制统治者的推崇;第三,教育因素:由上而下的各级学校都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使儒家人才不断涌现,学术得以不断传承;第四,经济因素: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王朝社会与同样强调稳定的儒家思想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