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愚公移山文言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 教学方法 兴趣 有效课堂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古代社会以及更好的掌握现代汉语的作用。但绝大多数学生都怕学文言文,甚至讨厌文言文。我觉得这种现状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学的乏味造成。因此,如何让初中学生"爱"上文言文,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果呢?我认为要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那么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呢?笔者认为应该"咬定'根本'不放松"。
要让文言文教学呈现出良好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对现代学生而言,文言文属于陌生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将枯燥的内容放置在生活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轻松、愉快而又严密、系统的氛围中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1.美读法。古人云:"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教师范读时必须美读,读出神韵,读得摇曳生姿、回肠荡气,让学生不仅听出语气、情感,还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如《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等写景的美文
2.表演法。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改编成课本剧,进行即兴表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陈太丘与友期》等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都可以运用。
3.绘画法。许多优美的文言文都可成画。如《记承天寺夜游》《爱莲说》等文章都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笔画出精妙的图画,在挥洒自如中,让陌生的语言真实地展现面前,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尽情地翱翔。
二.要重视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1、情境创设法。如学习《迢迢牵牛星》,可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对这首诗的意境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劳山道士》可结合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或电视剧《聊斋》,那些神奇诡异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学生。再比如学习《愚公移山》,可以播放江涛演唱的歌曲《愚公移山》。歌曲好听,又能引发学生的好奇:愚公何许人?为何要移山?移山成功了吗?后来人为何赞叹?带着这些疑问,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探究中去,从而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诵读感悟法。初中语文课本选入的文言文大多文质兼美,其中不乏经典名篇美文。这类文章,非常适合朗读,而且准确的把握朗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并且从中得到美的体验,加深对文章内蕴的感悟。比如《陋室铭》、《爱莲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可让学生自读,扫清文字障碍,再听录音配乐朗读,学习朗读技巧,品味语言美和意境美;然后小声跟读,读出情感,读出韵味,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来理解句意,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逐层背诵下来。如《醉翁亭记》,通过诵读,若能准确把握文中21个"也"字的语气,就能把握此文的主旨,理解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复杂思想感情,而且文中一个"也"体现一层意思,读出韵味的同时就能把文章背诵下来,既轻松又愉快,既学到知识又得到审美愉悦。以读促悟,以悟促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会学生积累知识的方法。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我们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如每册课本后的"常用实词表"和单元知识短文里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人人必须整理,但对每课词语的整理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即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此外,进行积累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例如"走"系列词--步、趋、行、走、奔;"洗"系列词--沐、浴、盥、浣、涤;官吏升降系列词--除、拜、擢、拔、迁、贬、谪、黜、左迁。通过比较归类,学生提高了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词语辨析能力,让课文这个"例子"真正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体现了学会积累带来的极大益处。
四、鼓励学生质疑。
我国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传授文学作品,极易见仁见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学生提出的很有个性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理,就不妄加否定,而是从精神上予以肯定。如我在教《愚公移山》时,有些学生对愚公的做法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愚公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愚公确实是"愚"。对于学生的见解,我先是给予鼓励和肯定,然后从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来谈了教师的看法,这篇文章主要是要求我们学习愚公不怕困难的精神。孩子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思路很开阔。在字词的理解上同样需要质疑。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一旦被肯定,便会勇于表现自我,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古文化浩如烟海,教师永远讲不完,这就要求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其学习能力,使之借助工具自己探索历练,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指导学生对所学文言知识进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教师给块蓝天,学生就能飞翔"。总之,学习文言文,离不开文言基础知识这个根本,只有"咬定'根本'不放松",在此基础上活学活用方能学好文言文。相信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文言文教学将成为语文教学园地里的一枝奇葩,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九年级(全套六册),语文出版社,2001
[3]罗红.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建议[J].中教研究,2006
[4]施泽亮.初中文言文教学之我见[J].教育研究,2007,6
文言文的文本研习,有其特殊之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可以看做新课标对文言文“言”的要求;对“文”的要求,新课标表述如下:“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可见,文言文的文本研习,首先要过语言关,即落实“言”的要求,其次要研习“文”,体会作品的内蕴,进行鉴赏评价。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多数是有“言”无“文”,上成古汉语课,文本研习说起来有,做起来无,经典的文言文变成鸡零狗碎的语法材料,搞得学生惧怕文言文学习。
鉴此,笔者拟以钱梦龙老师的《愚公移山》教学为例,谈谈文言文的文本研习。
一、 跨越语言之隔
文言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一道障碍,首先要突破这一障碍,是为文言文“言”的教学内容。现今的教学,字字训释,句句翻译,学生在书上记得密密麻麻,听得昏头昏脑,对文本未及深究,身心已疲。曾见一位教师教《邹忌讽齐王纳谏》,逐字逐句串讲后,又印了一大张词句讲义,把用法不典型的虚词和句式都罗列出来,甚无益矣。
实际上,学习文言文,应该清楚以下几点:一、 学生对于文言文词句积累并非完全空白。钱梦龙老师说:“文言文中的古代书面语,对本国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母语,而不是外国语。……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绝不像学习外语那样毫无根基,一切要从零开始。”二、 文言文,中心词是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文本解读。钱老师又说:“教文言文,当然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但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意。”三、 暂时留存一些语言障碍并不妨碍理解文章大意。古人说“不求甚解”,钱老师说:“反过来说,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①
基于此,笔者认为,文言文“言”的教学一定要摈弃“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做法,而要大气一点,灵活一点。具体做法如下:
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这是学会学习的途径和标志。钱老师是使用工具书自学的典范,一本《辞源》“给予我的知识和教益,超过了任何一位中学国文教师所能给予的”②,所以,他在教学别注意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生:“河曲智叟”的“曲”是什么意思?
师:谁会解释这个“曲”字?都不会?那就请大家查字典。
生:(读字典)曲,就是“弯曲的地方”。
师:嗯,这个解释选对了。后面还举了什么词做例子?
生:河曲。
师:对。河曲就是黄河弯曲的地方。你们看,有些问题一请教字典就解决了。
……
生:“残年余力”是什么意思?
师:噢,残年余力,谁能解释这四个字?
生:“残年余力”是说老人力气不多了。
师:好,意思讲对了!这个“残”字,我们来明确一下它的含义,好吗?请查字典。
生:(看字典回答)残,就是“剩余的”。
师:“残”跟“余”在这里意思是一样吗?
生:(齐声)一样!
采用“曲问法”,巧妙引导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般课堂教学,都是问:“年且九十”的“且”是什么意思?“智叟”的“叟”怎么解释?“孀妻”和“遗男”是什么意思?“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省略了什么成分?如此问下去,课堂必然沉闷,学生哪来学习的积极性呢?钱老师则问此意彼,将问题“拐个弯”,容易激发思考的兴趣。比如问“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从而落实“且”的意义;问“那个智叟是年轻人吗”,进而理解了“叟”的含义;问“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从而落实“孀妻”“遗男”的理解。对于那个省略句,钱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再请你们计算一下:这次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五个人。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一个愚公,一个遗男,还有他的三个子孙。
师:三个什么样的子孙?
生:三个会挑担的,“荷担者三夫”。
师:你们怎么知道愚公自己也参加了呢?
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是愚公率领了子孙去的。
师:啊,讲得真好!那请你再说说看,“遂率”前面省略了一个什么句子成分?
生:主语。
师:主语应该是什么?
生:愚公。
师:好!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主语补出来,人数很清楚,一共五个人。
指导学生进行词语推断。文言文学习要努力使学生越学越活,能够举一反三,就要彻底摒弃串讲法,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结合语境,运用工具书,进行判断与推断,理解词义,读懂句子,融会贯通。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 语境选义法――根据语境从该词的几个义项中选择恰当的一项;2. 语法分析法――主要推断词类活用;3. 通假代入法――某个词的几个义项都不符合语境时,则考虑该词是否通假为另外某个词语,再将另外某个词语的意义代入,若合语境,则视为通假;4. 对文互训法――根据对应位置词语,或作同义或作反义推断;5. 逻辑推求法――根据语境,结合文意,进行逻辑推理,从而推断出词语的临时意义。比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中的“长”字,学生完全可以在语境中根据对应位置的“远”“安”,推断出是形容词,读cháng,意思是“高”,完全不必死记硬背。我们看看,钱老师在《捕蛇者说》教学中对“问之,则曰”中“则”的理解,即是在语境中引导学生感知的:
师:有一个字,大家解释一下:“问之,则曰”这个“则”字是什么意思?
生:却。
师:还有别的解释吗?
生:就。
师:你们觉得解释为“就”好,还是“却”好?
生:(七嘴八舌)“就”好。“却”好。
师:为什么?讲道理。
生:解释成“却”好。因为前面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看来捕蛇是件好事;后边又说是不好的事,说他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事上,他的父亲也死在这件事上。因此有转折的意思。(学生同意)
师:“专其利三世矣”,其实是“受其害”三世,中间有明显的转折关系,应该解释为“却”。③
多诵读。诵读,永远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钱老师回忆自己中学的国文老师,教文言文时,不串讲,只在紧要处尽情发挥,讲透彻,然后指导学生圈画点评,随后“拉长了声调领我们诵读,凡读到加密圈的词句,往往眉飞色舞,读得格外声情并茂……感染得我们也都陶醉在文章优美的词句里”④,所以,钱老师总是采取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诵读课文。窦桂梅老师说:“语感是文言文的‘言’的最高层面。更多的时候,语言学习的高境界就是语感的形成。语感的形成,就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形成。”⑤语感的形成要靠诵读,而形成语感后,有的词句一读就理解其含义和用法,“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也”为句中语气词,起舒缓语气作用;“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填然鼓之,弃甲曳兵而走”,“之”为补足音节,使行文节奏和谐。本人也曾尝试写文言短文,发现有些文言虚词是顺手拈来,用在句中读起来前后顺畅,语气完备,至于该虚词如何理解,倒也没细考虑,但绝不影响文意表达,我想,古人写作时也是这样吧,因此,读文言文而求“字字训释”有多少必要呢?还是多读,读出语感,形成能力为好。
二、 体会语言之蕴
跨越语言障碍的过程,也是初步感知文本的过程。之后,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走进文本,理清思路,把握要旨,“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大致说来,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结构内容的把握,二是精彩语言的品咂。
把握结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包括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与整合相关信息,把握作家观点态度,赏析表达技巧等。钱老师在引领学生跨越语言障碍后,设计了以下问题:文章主要写了哪些人和什么事?――(人物略)移山。移山困难吗?依据是什么?请用课内语言回答。――困难(依据略)。面对如此困难的事情,每个人的态度是怎样的?讥讽反对、担心献疑、坚决支持、决不动摇。最后一问是“我有个问题: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山搬走的,这样看起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走进了文本。关于技巧赏析,钱老师在《捕蛇者说》教学中有一例,值得借鉴。
师:有人评论这篇文章的特点,有八个字,叫“立意非奇,奇在蓄势”。……对于“蓄势”这个问题,我打个比方来说明。你们见过气功表演吗?有没有见到过?我看到过一次,叫“手劈石碑”,手劈开石碑。我看到他表演的时候不是举起手来就劈,而是先怎么样?
生:(部分)运气。
师:运“气”,用“功”,先绕着石碑走两圈。这样走两圈与他运气、劈碑有没有关系呢?有关系,其实他是在运“功”啦,把“功”运到手腕上去。然后呢?瞅准一个时机,突然之间,“啪”地一声,把石碑劈断。我们说这个劈石碑是一个关键性动作,他先做什么?
生:(集体)蓄势。
……
师:对。文章一开始就在蓄势。文章开头就渲染这种蛇的毒,毒得怎么样呢?“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正是为了衬托“赋敛之毒”。蛇越是毒,毒越是大,就越显出“赋敛之毒”的不一般。这是不是在蓄势呢?是在蓄势。那么通过毒蛇之毒和赋敛之毒的这种对比,写捕蛇之利、纳税之害,是不是在蓄势呢?也是在蓄势。前面先有许多渲染,很多描写,很多铺陈,最后呢?最后作者水到渠成地说明自己要说明的道理,这就是蓄势。
品咂精彩语言。时间的淘洗,使得我们读到的文言文都成为经典范文,其语言也是最精粹的,耐人品味的。因此,品味语言,可以披文入境,披文入情,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细品佚之狐言于郑伯的十四个字,人物境界、品格胆识俱出。“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劈头便言“国危矣”,一个“矣”字,语气确定无疑,警醒国君,不容犹豫迟疑;进而推荐烛之武,因为以前郑伯不喜欢烛之武,没有任用他,国家危急了,不得不用他,这一推荐,佚之狐既是知人善荐,又担当巨大风险;再进一步明确游说的对象是“秦君”,而非“晋君”,因为秦国是随从晋国的,可以劝说,如果劝说对象搞错,耽误时间,后果不堪设想,此见佚之狐洞察局势之敏锐;对结果判断是“师必退”,一个“必”字,斩钉截铁,既可打消郑君的顾虑,又显示佚之狐非凡的判断力,而且“师”前未加“秦”,意为“秦晋之师”,后来的局势发展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因此,细品这十四个字,佚之狐的忠君爱国、果敢任事、知人善荐、审时度势等跃然纸上。钱老师在品析“智叟”与“愚公妻”的态度时,紧扣语句,非常成功。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称谓,愚公妻称愚公什么?
生:(齐声)君。
师:那么智叟称愚公――
生:(齐声)汝。
师:这两个词有区别吗?
生:“君”表示尊重,“汝”表示很不客气。
师:嗯,好!我再把这个“汝”简单地讲一讲。长辈对小辈,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辈之间用“汝”,就有些不尊重的意思。智叟叫愚公为什么用“汝”啊?
生:智叟看不起愚公,因为他觉得愚公笨。
师:对,这是又一点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还有两句讲得不一样。愚公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生:愚公妻说愚公不能把小山怎么样;智叟说愚公连山上一根毛都不能动,有点讽刺的意思。
……
师:看,这里又有不同。还有“如太行、王屋何”和“其如土石何”,同样是“如……何”的句式,可是智叟的话里多一个“其”字,这里有什么不同?
生:智叟的话语气比较强,用个“其”字,有点强调愚公没有用。
师:讲得好。最后还有一句不一样,是哪一句啊?
生:且焉置土石。
……
师:他妻子提出这个问题来说明她对移山是什么态度?
生:关心。
生:担心。
师:关心又担心,两人都讲得对。她关心这个技术问题怎么解决;还对老头子有点担心,快九十的人了,去移那么大的山,能不叫人担心吗?智叟呢?“嘿,你这个笨老头,一根小草也毁不了的人,想去移山,瞧你有多笨!”两人一样吗?不一样。现在请你们再在文章里找出两个字来,把两人的态度分别用一个字说明一下。先说愚公妻,好,你说!
生:献……
师:献什么?
生:疑。
师:对,献疑。她对能不能移山只是有疑问。那么智叟呢?
生:笑。
师:对!笑,笑而止之。一个笑字带有什么样的感情,大家想想看。
生:讽刺。
师:请在这个“笑”字前面加一个字,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生:讥笑。
三、 品评文章之旨
新课标强调学习文言文,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和“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要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文道统一,文以载道,文言文无疑承载着古人的思想智慧,传播着古代的文化。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像遗传基因一样,影响着当代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等。因此,了解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其优秀部分,对提高民族素质和建设现代化都有积极的意义。当然古人的思想,有其时代局限性,对作品中某些消极的东西,要作恰如其分的分析批判,对有积极意义的和有生命的东西要借鉴、继承,对其糟粕要扬弃。比如《史记・刺客列传》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学习后,我们既为以荆轲为代表的刺客们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而感奋,又应该反思这种刺客文化,它给学生带来的是暴力和血腥,是不择手段夺人性命以拯救自我的思维方式,是用刺刀解决问题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应该坚决扬弃。钱老师对愚公移山这一行为作出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值得借鉴。他先问“愚公究竟笨不笨”,学生有说“笨”,有说“不笨”,钱老师引导学生从移山动机――痛感迂、塞之苦,移山结果――确知移山之利,移山的可能――深明可移之理,移山目的――为了子孙后代等方面来评价,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能够深谋远虑、敢有作为的大智若愚式人物,相反,“智叟”却是鼠目寸光的小聪明。随后又编写一段文言文,进行总结:“甲乙两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愚公实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不过,笔者觉得,钱老师的处理仍有不足,他没有引导学生注意到寓言的隐喻性,这里的“大山”应该隐喻“困难”,面对困难,是“知难而进”,还是“见难就退”?当然是“知难而进”,在“见难就退”者看来,“知难而进”者是“愚”,而这“愚”恰恰表明愚公的坚定执著。如果再从民族心理看,安土重迁,故土难离,愚公的选择恰是我们民族的选择,面对外强,少数当权者可能逃跑,而我们的民众没有逃跑,他们坚忍,受苦,牺牲,奋战,终于赶走侵略者,了压在头顶的大山,这不也是愚公精神吗?只有如此审视评价文言文,才不至于出现大谈“愚公愚蠢之极”的“创新课堂”,才能让学生们吸取民族智慧,形成文化品格。
结束语:还要说一点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摆脱不了“串讲”的模式,出力不讨学生喜欢,劳而低效,为什么呢?个中原因很多,但中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仅停留在“言”的考查层面上,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大家看看,多年来,高考文言文只考虚实词理解、人物的某一特点的辨析、文本信息判断、句子翻译,基本读懂了字句即可正确作答,而台湾的试题就已经由“言”上升到“文”的层面,如2006年台湾国文试题,阅读下列文字后作答: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尽心上》)
1.孟子为何以“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君子三乐”?试分别简述其意涵。文长以150字为度。(12分)
2.孟子为何一再强调“王天下”不在“君子三乐”之中?试说明之。文长以100字为度。(6分)⑥
我们的文言文试题是否也应“改头换面”一下,以“引领”中学文言文研习呢?
参考文献:
①钱梦龙著《钱梦龙:导读的艺术》,湖北教育出版社,第162~163页
②钱梦龙著《钱梦龙:导读的艺术》,湖北教育出版社,第5页
③钱梦龙著《钱梦龙:导读的艺术》,湖北教育出版社,第164页
④钱梦龙著《钱梦龙:导读的艺术》,湖北教育出版社,第140~141页
⑤窦桂梅著《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易读语文网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实践对策;探讨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是实现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首要前提。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第一,古人逸闻趣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课文都出自古代大文豪之手,而这些古人都有很多逸闻趣事。因而,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备好课,通过各种渠道查找相关古人的逸闻趣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合理的情景,以课文内容为导线,巧妙地引出相关话题,向学生讲解该篇课文作者的逸闻趣事,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也能充分利用课堂有限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这是坡写的,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之前,先向学生讲讲东坡肉的由来。第二,合理设置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比如,生活情境、问题情境。以《醉翁亭记》为例,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工具,设置背景情境。以课文内容为纽带,设置不同的背景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文中描写宾客欢宴的场景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也可以通过动作展示出来。这样可以使枯燥、乏味的课堂知识更加生动、形象。
二、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其主体,主要的参与者,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辅助者。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陈涉世家》为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发表对课文主人翁陈涉的看法。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独立去分析文中陈涉的个性特点,具有的品质,比如,有胆有识、胸怀大志。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充分了解文中人物形象,还能培养他们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注重字词的积累,深化探究
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加大学生字、词掌握量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首要前提,学生不仅要理解、掌握课堂教师讲解的内容,还要多阅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扩大自身的阅读量,比如,《岳飞全传》《古文观止》。教师在给学生推荐重要文言文读物的同时,一些重要的地方要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要让学生把课堂中学习的文言文知识灵活应用到课外阅读实践中,也能巩固所学的知识,为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埋下了伏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深化探究学习。以《愚公移山》为例,教师可以举办相关的辩论赛,“愚公移山精神可取与否”。在辩论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愚公精神,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深化探究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应用该方法的时候,教师也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灵活应用。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教给学生一些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比如,要求学生多阅读文言文,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随着教学方法的优化,课堂教学效率、质量都有所提高,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符合新课标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文,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诵读法
诵读法是自古以来学习语言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只要读得多了,熟了,就能增强语感。辅以课文注释和教师讲解,学生便会较轻松地掌握文章内容。
为增强学生的文言语感,教师不仅要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而且要力求让学生在掌握下列三种诵读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疏通文意的读法。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
2.推究文理的读法。主要在于读出词语、句子、段落间的停顿和逻辑重音。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语速得当。
3.品味意境的读法。主要是读出文章的意境和情趣。要求读得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二、讲授点拨法
文言文离我们的时代久远,文言文中许多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学生感到陌生;古代的典章制度、文化习俗、典故传奇学生不熟悉;古地名和通假字学生不明白;朗读中的句读、情感、语气、多音多义词、异读词等学生难以把握;特殊句式、翻译原则、翻译方法等学生不清楚……这些都是文言文教学中需教师讲解和点拨的。当然这并非要求教师的讲解与点拨篇篇到、句句到、字字到,而是要在每篇文言文的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教学。例如,学习《愚公移山》一文时,文中有个句子“河曲智叟亡以应”,学生说“亡”字通“无”。我趁势引导学生归纳,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还有没有出现过有“亡”字的句子?分别读什么?怎么理解?有没有带“亡”字的成语,又该怎么理解“亡”字?学生们踊跃地举出了很多。有“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亡羊补牢”“追亡逐北”“唇亡齿寒”等。这样既掌握了新知识,又温习了旧的知识。
三、讨论品读法
文言文教学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师生对同一语言材料的理解总是千差万别的,而不同学生对同一文化、思想的理解也不一样,因此就有必要进行讨论。讨论是一个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碰撞的过程,讨论越激烈则思维越活跃,理解就越深刻,而文言文教学中讨论的论题也是比较多的,按其侧重的角度可分为有关特殊文化和习俗的讨论、有关人物品行的讨论、有关诗文哲理与引申意义的讨论、有关诗文思想情感与表现手法的讨论等。
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会逐步加深,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精彩篇章、语段进行品读,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这里允许有不同的看法和别样的感悟,允许学生一句两句的简单点评和大段的抒情。只要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即可加以肯定,时间一长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尝到甜头,这样不但会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会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吟唱法
许多文言诗词都可配乐(或可依古曲)吟唱,如李之仪的《卜算子》、苏轼的《水调歌头》等,这就为古诗词的教学又增添了一些活跃的成分,教学中若把握好吟唱这种方法,适当借助多媒体教学,既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在美文与佳乐中得到精神的陶冶。但课堂不宜让吟唱占有过多的时间,教学中我们应把握尺度。
五、背诵法
大多学生对背诵是极其讨厌的,因为文言文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文中好多艰涩难懂的句子往往拗口且不好记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背诵精彩篇目、语段、名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培养较好的语感。这样既丰富了文言知识,同时也为以后文言知识的归纳延伸打好基础。
背诵的内容应该遵循多中求少、少中求精的原则,在教学中可采取这几种方法:
1.当堂成诵。即对内容简单、易理解、好掌握的篇章教师应精讲精练,让学生当堂消化所学知识并背诵。如《陋室铭》一文的教学除必要的讲解外,教师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与探究,再通过教师点拨、分组竞赛、背诵接龙等形式达到当堂背诵的目标。
《愚公移山》主题归纳切莫如此创“新”
陈进进
(榆林市苏州中学,陕西 榆林 719000)
摘 要:日趋侧重合作探究、创新思维的语文课堂,却也症结重重。本文通过对《愚公移山》一课主题归纳的失败课例分析辩驳,提出语文教学应适度创新,不要忘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渗透。
关键词:愚公移山;主题;创新
语文课程文本资料的导学,给予语文教师极大的拓展空间,千人千面,各显神通,但趋向于合作探究、创新思维的热闹课堂,是否真正完成“三维目标”,却值得质疑深思。笔者听到过关于《愚公移山》主题的探讨的一个课例,颇多心得,却觉应略作商榷探讨,在此发表一下浅陋之见。
对于《愚公移山》教学课例,依传统主题归纳,以及权威教参引导,大部分老师将这篇文言文的主题归纳为:“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有专家提出,教师应“创新课堂”,关注“开放性思维”。但为“新”而教会达成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吗?恐怕未必!
以一堂失败课为证:有学生在公开课上质疑老师,首先,从标题解,“愚公”即“愚蠢的老头”之意,既然文题明确标示如此,那么文章主题不可能是对“愚公的褒扬”;其次,以“年且九十”的高龄,妄图搬走“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太行,王屋二山”可谓自不量力;再次,“搬山”与“搬家”孰易孰难,稍一思索便见分晓,选择“搬家”才是上策;还有,以这样不切实际的思想、举动,强加给其子孙后代,足见其封建家长专制思想之苛刻、无情;最后,“太行、王屋”二山如此原生态自然保护区,以愚公一己之专制思想、毫无环保意识,将其彻底毁灭,造成巨大自然文化遗产损失。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愚公”之“愚”,无可救药,害人害己。
学生振振有词,逻辑清晰;导学老师哑口无言,尴尬至极,无法认可学生,推翻既定的权威主题归纳,但又不知如何推翻学生的质疑,最后模棱两可地结束课堂教学。
可以肯定的是,学生论辩水平、发现问题能力较强,值得肯定。但窃以为,该师课堂驾驶能力有待提高,备课应更充分。肯定学生思维敏捷的同时,也应加以时代症结或现实问题思考,语文课堂导学还应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比如:遇到困难障碍,一味逃避“搬迁”,是彻底解决问题的上策吗?我们有必要适时引导学生做一个坚毅的人。
细分析,不难发现学生的论辩看似缜密无间,实则漏洞百出。首先须明确,这是则选自战国时期列御寇《列子·汤问》中的一则寓言故事,从文体讲,“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以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的目的。”所以,寓言所述之事有虚构成份,并非完全与事实对应,它反映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那么,这个“愿望”是什么就很好判断了,不管是智叟愚公,都希望“移山”。
其次,归纳文章主题,应揣摩作者写作意图。从文本内容来看,作者的情感倾向非常明显。我们来分析一下智叟之言,“笑”,讽愚公“不能毁山之一毛”,对比之下,愚公之妻所言“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更中听,尊重事实。可见智叟之尖酸刻薄;“甚矣,汝之不惠!”事实证明智叟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妄下定论。“残年余力”,智叟与愚公应该年龄相当,但暮年之志不同,一个得过且过,安于享受,一个壮心不已,乐于吃苦。事实胜于雄辩:“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帝感其诚”,“无陇断焉”,搬山毫无疑问成功了,那么文章前面关于山高险、愚公老迈的渲染可谓“欲扬先抑”之笔了,智者未必智,愚者未必愚,可用《列子》中一句话来印证,“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可见愚公不愚,搬山成功,可悟“做事要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万事开头难,只要有开始,便会有收获”等。
再次,古代“搬家”会像现代这么容易吗?舟车劳顿,气候多变,水土不服,粮食短缺,路途露宿等意想不到的问题层出不穷,难免身染疾病或饥肠辘辘;还有,落叶归根之情,人所共有,万不得已不愿为异乡之客,这个可以留待学生去考证、思量。
最后,可让学生将时代背景分清,战国时期几乎不存在严重人为原因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时至今日才提上日程。当时生产力极其落后,在大自然面前,人如蝼蚁般渺小,梦想能够改造自然,说愚公破坏自然环境,未免无中生有了。
此外,“谋曰:‘……可乎?’”,是商量语气,而非命令语气。“杂然相许”,“妻疑”,众人献计,可以看出愚公作决定前与家庭成员商议,是个民主的家长,绝非专制顽固者。
不管怎么说,学生的创新发散思维最终应回归到作者编写这则寓言故事的初衷上来,不能脱离作者,脱离写作背景,脱离语文教育的德育渗透目标,不能一味站在当代背景解读,否则,文本将被消解殆尽。
创新,是基于务实基础的创新,不能仅仅为“新”而“新”。我们可以多元解读课例,但切忌漫无边际,要尊重文本,把握语文教学自由度,以免走入教学误区。
真正的语文课堂应当培养学生的一种大情怀,即关注社会的一种情感,而非一己情感的宣泄。现代中国人有部分缺乏坚持主义精神,钻营偷巧经商者比比皆是,影响中国在世人心目中的印象,我们语文教学应承担起品质培养的任务,而非仅思维的培养。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否则,语文教学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程式化。
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们对美的事物总是喜爱、向往、追求。作为具有一定的思想和知识的学生,对美的事物更是充满热爱之情,而他们追求得更为强烈的艺术美,当数音乐了。
学生一般都喜欢上音乐课,音乐课上,他们兴味盎然,注意力集中,如果音乐老师因事不能上音乐课,我看到的是学生失望的眼神。那么如何利用这种情绪,让音乐和语文牵牵手,搞好教与学,确实值得探讨。
二、语文教材与音乐
初中语文教材与音乐有关的内容实在为数不少,180篇课文与音乐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课文有70篇之多,占教材的1/3。譬如,七年级有《生命 生命》――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最后一课》――法国国歌《马赛曲》等等;八年级有《爱莲说》――古筝《云水禅心》,《归园田居》――侯德健的歌曲《归去来兮》等等;九年级有《愚公移山》――江涛的同名歌曲等等。这样产生的效果远比空洞的讲授好的多。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如果你是更细心的人,还可以找到更好的音乐素材。
三、语文教学与音乐
不难看出,音乐的因素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活动,自然不宜对此视而不见。所以,应当利用语文教材中的音乐成分来帮助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效果。音乐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这个配角绝不可喧宾夺主,语文与音乐的相融还应要讲究一个适时、适情、适度的问题。
1.课前精神放松。教师提前三分钟进入教室,播放音乐,一般以古筝、二胡等纯音乐为主,起到类似禅宗的静心功能。
2.新课音乐导入。如教学现代诗《雨说》,在《春之声》的缓慢而悠扬的节奏中,随着春雨的4簌簌,拉开第一节春雨来临的优美画面。并通过联想和想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意象:干涸的田圃和苍黄的牧场,冰冻使种子失去了甜蜜的温床,土壤依旧温情呵护着往日喧嚣的牧场,冬天就要远去,春雨还会远吗?意境的创设为下文的理解作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因此恰当地使用音乐,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进入诗歌的意境。
3.课中音乐辅助。如教学文言文《愚公移山》,知道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学生对愚公的精神有所感悟,可让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交流,当江涛的《愚公移山》低缓响起,学生在乐曲中静默、思索,与作者的思想交汇到了一起。听听那慷慨激昂的旋律,品品这耐人寻味的歌词,以乐传情,获得文学美学与音乐美学的双重熏陶,文学与音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师生共品文章的精妙。
4.课尾音乐调节。如教学完古诗《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从军行》后,留下几分钟时间,播放《十五的月亮》《两地书――母子情》等新时代的歌曲(或让学生跟唱),在放松精神获得美的同时,又通过古今边防战士生活的对比,加深了对不同社会的认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力也不无裨益。
5.综合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作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中的一项全新的内容,第一次被纳入初中语文教材的各个单元中,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目标,被称为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结合所学作品展示或表现有关的音乐内容或才华,如联系学过的《背影》《散步》《我的母亲》,熟唱《常回家看看》《说句心里话》等亲情歌曲或者让会唱的学生教唱,这样既可发展对音乐的兴趣,又可深化对课文内容、主题的理解。
实践证明,利用有关的音乐帮助语文教学,大体可收到如下效果:
(1)调动学习语文的兴趣。
(2)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3)陶冶师生情操。
很多初中学生认为文言文晦涩、枯燥、难懂、难学。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相当普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文言文本身年代久远,有语言障碍外,跟我们教学文言文的传统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很大关系。许多教师教法僵化,教学模式单一。学生没有朗读、领悟和思考的时间,只能“死”学。结果是本应充满诗意与活力的文言文教学变成了一潭死水。
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是活学、活用,应该是多姿多彩的。那么怎样才能让文言文教学“多姿多彩”起来,让学生爱学、乐学呢?
一、观念新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应该改变为考试而学习的观念。其实,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它文字精练、微言大义、文字优美、合于音律,读起来有很大的美感。我们初中所选文言文大多是久经考验、文质兼美的名篇,较好地组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先贤的优秀精神文化,锻炼创造性的思辨和表达能力。要让学生从文言文中汲取文化的精髓,对文言文产生持久的兴趣。
要有新的教学观:教师要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二、内容新
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有些文章写作时间离我们较远,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和文章有关的故事,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笔者曾讲了一个刘禹锡的故事: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半年时光,让刘禹锡搬了三次家,刘禹锡想,这狗官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捉弄我,我偏不买你的账,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愤然提笔,写下了这篇《陋室铭》,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立于门前,以示“纪念”。通过故事我们真正理解了刘禹锡,他其实是一个积极入世之人,真正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
三、形式新
要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新奇,好看、好听、好玩,满足多种感官需求或有特殊的心理感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合作式
把学生分为几组,通过合作查阅参考书正音、释词、翻译,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一起讨论翻译,一起说体会、说分析、说评价、说疑惑,不懂的地方大家一起斟酌、比较,确定一种最符合文章的理解、翻译、体会、判断和分析。记下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再派代表进行全班性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全班再对课文内容、知识点、思想感情,或者参考书给出的观点进行充分地讨论交流,并且有根据地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最后得出结论,形成自己的观点。这种形式通过互通有无、思想交锋,碰出智慧的火花。很多文言文篇目都可以采用此法。
2.表演式
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以组为单位自编自导小课本剧。学生要想准确形象地再现人物,就必须认真钻研课文,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通过查阅工具书或请教老师解决,并编好剧情,配好台词。表演后进行互评:表演是否准确到位,是否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和作品的思想内容。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空前高涨。他们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接受。这一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如学习《狼》一课,将学生分为屠夫、狼两组,揣摩心理进行表演。
3.演示式
借助多媒体教学,将抽象化为形象,把“死”的文字变“活”,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感官,便于学生理解。《三峡》这篇短文富有诗情画意,意味隽永,对三峡的旖旎的风光描写得比较客观。教学时投影展示三峡风光高峻的山势,湍急的水流,春冬的美景,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再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问题式
我们要抓住文言诗文的结构、语言等特点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的深层,让学生从古诗文中汲取文化的精髓,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持久的兴趣。也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问题激起他们的认知冲突,抓住学生不同理解的矛盾,进行辩论,辨清是非。钱梦龙老师在上《愚公移山》时提出了“愚公笨不笨”的问题。学生明显的分为“笨派”和“不笨派”,大家各执一端,热烈讨论。教师因势利导,要求学生从文章里找依据,以理服人。学生通过愚公“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深明可移之理”三个方面论证了愚公不愚,是大智若愚的道理。可见,问题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求知的热情。
5.延伸式
学习了课内文言文,可以延展到课外。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文言作品,不求他们能读懂多少,而是要求广泛阅读,在大量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假期给学生布置《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及自己感兴趣的文言作品去读,如《论语》《孟子》《聊斋志异》《史记》《古文观止》《资治通鉴》等,并适当写一些读书笔记和心得,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分析、鉴赏能力。
还要将文言文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学了《送东阳马生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体会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懂得珍惜拥有,好好学习,不断追求,不断进步。
一、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解答文言文翻译主观题时,应采用直译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即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译文中有依据,力求真实、准确,不夸大缩小。只有难以直译的句子才可意译。
二、“信”“达”“雅”,规则当前
文言文翻译,要力求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信”“达”“雅”。所谓“信”,就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能凭主观意识,妄加推测,随意改变原文作者的意图即用词等特点;所谓“达”,就是译文要文从字顺,意脉畅通,合乎语法规范和语法习惯,没有语病,语言要流畅,语气不走样;所谓“雅”,就是说译文要用简洁、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高要求。对于初中生来说,中考做到前两点就足够了。
三、“留”“补”“删”“调”“译”“选”“并”“意”,样样精通
1.“留”
就是指文言文中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以照原文抄录而不必强加翻译。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陈胜”是人名,翻译时就可以照原文抄录而不必强加翻译。
2.“补”
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例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这是个表被动的省略句,在动词“感”后省略了介词“于”,相当于“被”,译时必须将省略内容补出,只有这样,才能使译文顺畅,意思清晰,成为有机的整体。
3.“删”
删去不译的字词和那些表语气、停顿和促足音节的词语。例如:夫战,勇气也。(《曹论战》)“夫”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
4.“调”
在翻译时,有些句子的语序需要调整。(使动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等)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可调为“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
5.“译”
文言文翻译时要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例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在翻译时必须译出。(《扁鹊见蔡桓公》)又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被”通“披”,“坚”和“锐”属于词类活用中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必须翻译出“铠甲”和“武器”。
6.“选”
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例如:“顾也有卖场”中“顾”是一个多义词,它的义项共八条:①回头看;②看;③探问;④拜访;⑤顾惜、顾念;⑥考虑;⑦但、只是;⑧反而、却。在这个句子中用②项恰当。
7.“并”
即重复的内容要恰当合并,使之简洁扼要。如文中用铺陈排比的手法表现类似的内容,需要做适当的合并,否则,按原文直译就显得啰嗦冗长。
8.“意”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中,宾语通常有条件地改变它应在介词、动词后边的位置,而位于介词、动词之前,这种情况叫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句的类型有:
1 古汉语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在古汉语中疑问代词有:何、谁、孰、安、焉、胡、奚等。
例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是疑问代词。作动词“操”的宾语,译为“大王你拿什么礼物来的呢?”符合宾语前置的条件。所以将宾语“何”置于动词“操”的前面。这样的句子还有:“沛公安在?”(《鸿门宴》)、“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刿曰:何以战?”(《曹刿论战》)等。
2 古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句中只要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无、莫”等,就叫否定句。如果在这样的句子中代词作宾语,这个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游褒禅山记》)“余”是代词作宾语,应放在动词“欺”的后边,译为“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呀”。因为这是个否定句。“余”是代词作宾语,符合宾语前置的条件。所以将宾语“余”置于动词“欺”的前面。这样的句子还有:“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秋水》)、“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邹忌讽齐王纳谏》)等。
3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以加重语气
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或“是”等的帮助。把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时,“之”或“是”便成了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其他意义。
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句读”和“惑”是动词“知”和“解”的宾语。译为“不会断句。不会解决疑惑”。为了强调宾语,而将“句读”和“惑”置于动词之前。这样的句子还有:“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唯利是图,惟命是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