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范文

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

第1篇: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 安徽省 长丰草莓 产业发展 传统农业

一、引言

长丰草莓产业化发展是加快安徽省特色农业实现现代化的主要途径,是对传统农业体制和生产销售方式的创新。通过利用科学的现代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结合国家及安徽省宏观调控措施,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资源优化配置,使长丰草莓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调节的走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产业道路。加速长丰草莓产业化,带动安徽省经济发展。

二、发展现状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是全国著名的草莓产地,长丰草莓也凭借其优质的果实和产量成为安徽省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特色农业之一。目前,长丰草莓总种植面积突破21万亩,相关从业人员约18万人,总产值超过50亿。

2017年2月16日,为期三天的中国草莓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草莓文化节在安徽合肥长丰县顺利举行,展会最终完成订单近百亿,通过展示草莓新技术,推广新成果,从而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长丰草莓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提升。

然而,长丰的草莓在现阶段仍然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其种植面积和发展水平也多遇到的瓶颈。例如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经济条件较差、无大额资金投入设施栽培、务农人员文化素质较低、接受新科技能力不强。

下面就长丰草莓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

三、问题分析

(一)地理位置限制。首先安徽合肥长丰县位于江淮地区丘陵一带,土地具有较大起伏,而且易受干旱影响;其次是该地的土壤多为黄棕壤,土壤缺乏肥力,相对较为贫瘠;第三在于地形限制,该种植区多为丘陵,种植面积较小;最后是其较为闭塞的交通问题,较多的交通死角导致难以到达一些较偏僻地区。

以上三大方面阻碍了该种植地产业化发展。

(二)科学管理意识的缺失 。由于长丰草莓种植户基本都是农民,受教育水平有限,从而缺乏科学的管理意识,导致获得的效益与生产水平和质量间存在较大差距。管理意识的缺失主要表现在重茬连作,种植土地常年只种植草莓以及种苗老化问题。另外草莓产品易受虫害影响,几乎每天都要注意虫害问题。而导致产量和质量不高主要因为种苗退化,培育时间长,产量差。农民对脱毒苗的认知不够完善,且脱毒苗应用不够普遍,而且在培育中榱嗽绲慊袢实上市,获得更多利益,造成相关药剂过多使用现象,种植户药剂合理使用意识亟待加强。

(三)草莓销售渠道和手段有待加强。长丰草莓种植户销售渠道主要有三种:⑴ 经由专业销售商售往当地大型批发市场及超市。这种原始的营销手段虽然经典但不可避免的存在弊端。销售人员的销售渠道开拓受到下游商家变化的影响,上下游间销售关系容易改变,交易风险增加。同时该方式的经济利益受到较大市场交易成本的制约。⑵ 在农贸市场由中间商销售是当前长丰草莓最主要的销售方式。但这种销售方式的弊端在于市场被一些中间商垄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垄断效益的存在,中间商往往违反市场规范性压低价格使得种植户遭受损失。⑶ 种植户自行销售。这种销售模式适合于少数交通便利或离市场比较近又有空闲时间的种植户。这种销售手段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但也较为落后,种植户使用随机售卖,易受限制,灵活性和效率较低。同时零售价格浮动也较大,因为草莓这种鲜果产品容易受到天气等因素影响,不能及时售卖的只能降价处理。

(四)加工、贮存技术落后。草莓是一种保鲜期比较短且质软的产物,若在摘下后不及时贩卖或者储存时发生碰撞就会造成损失。长丰草莓在售卖时以基本没有包装或者包装简陋,其保鲜技术更是落后,往往在扩大市场向外售卖时因为超过保鲜期或者运输途中碰撞较多不得不降低价格。因此,如何对草莓进行良好的贮存和加工就成为长丰草莓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首先可以通过建立第三方机构或引进大企业的方法批量加工草莓,提高其保鲜度。其次可以将损坏的但仍在保鲜期的草莓进行后期处理,制作成草莓干之类,在减少损失的同时还可以促进草莓产品的多样化,扩大收入来源。最后种植户可以自发去相关企业学习交流,掌握一些基本的保鲜储存手段,提升长丰草莓价值,以获得长远利益。

四、发展战略

(一)产业组织形式变革。 传统的产业组织形式是种植户个体自主售卖,但各种植户的生产方式,售卖方法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且新的技术方法等层出不穷,很难形成该区域内部统一。因此不仅新的技术方法普及会产生困难,而且“各司其职”的不协调的专业化生产不利于经济收益。所以产业组织形式变革势在必行,可合伙建立 “草莓公司”作为第三方机构。由“草莓公司”租用田地来种植草莓,雇佣种植户成为公司的员工。“草莓公司”的形式不仅会弥补传统产业组织形式的缺点,还有利于形成国模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

(二)优化产品组合 。目前长丰草莓产品主要由零污染草莓、一般草莓、有机草莓组成。其中一般草莓占据较大比例,由于社会的逐渐发展,应该适当增加其余两种草莓的产量以迎合消费者追求。同时要不局限当前,为使长丰草莓显著区别于其他地区的草莓,要积极开发草莓品种,实现生产和经营的多样化。本着利益最大的原则调整不同种类草莓的种植规模,以达到优化产品组合的目的,实现售卖的多样化,获取更多利润。研究开发新的产品时,可以在果实的简化培育,果实大小等方面与原来的品种相分别,实现产品多样化,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三)充分发挥科技作用。如何使草莓研究所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主要需要充分发挥当地草莓研究所的作用,研究所虽然功能有限,但其最重要的作用应该体现在研发新的草莓品种上。政府可以引进相关人才组成研发团队,为研究所提供一定的资金,加快新产品的研发进度,同时也推动了草莓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四)增加草莓产品附加值。草莓产品价格之所以得不到较大的提升,很大原因在于种植户不懂得增加草莓产品的附加值。在草莓的销售包装上,可以利用精致的包装提升附加值,如果包装不仅精致,还可以二次循环利用,在提升附加值的同时也有利于品牌宣传。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碰撞等原因损坏的仍在保鲜期内,或者果实较小不适合售卖的草莓进行后期加工处理成草莓干,草莓罐头等相关食品,形成一种系列加工的产业链,草莓作用得到充分利用,减少损失的同时提升附加值,获得更大利润。

五、总结

(一)专业化生产。加快长丰草莓产业化经营进程,先形成地区专业生产,进而形成产品专业生产。专业化可以保证精力的充分投入,形成N育加、产供销和服务网络一体化的草莓生产系列,有利于品牌进入市场,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与利益。

(二)一体化经营。把长丰草莓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结合起来,实现草莓贸易、加工、生产的经营方式一体化。有步骤地安排一体化组织中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经济共同体,把传统的“小生产”、“小农户”同“大市场”、“大需求”紧密联系起来。

(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要将草莓农业与工商业结合,从根本上替代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产业化的多元体之间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有利于形成长丰草莓产业化经营系统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海生.浙江慈溪引飞果业草莓产业化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15):18-19.

[2] 刘贤伍.长丰县现代农业产业化研究――以草莓、树莓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0,(21):109-110.

[3] 杨晓芬,李美华.丹东草莓的产业化发展[J].新农业,2007,(10):24-25.

[4] 艾勇,赵佐敏,唐虹.草莓组织培养及产业化应用初步研究[J].种子,2002,(05):56-58.

[5] 贸工农一体化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满城县草莓生产产业化的思考[J].探索与求是,1994,(09):28-29.

作者简介:王艳丽(1995――)女,汉族,安徽合肥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4级本科生,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第2篇: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草莓;立体栽培;无土栽培

中图分类号:S3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1039

草莓(Fragaria spp.)为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园艺学分类中将其归为浆果类[1]。草莓果实风味独特且营养价值丰富,即可鲜食又可用于加工,深受消费者喜爱,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较大面积的种植。草莓多采用露地或O施内(如大棚等)地面起垄栽培,在同一块土地连续种植草莓造成了重茬问题和土传病虫害大量发生,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另外,传统的草莓地面栽培需要大量的人工且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在劳动力日益缺乏的情况下,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制约了草莓种植产业的发展,立体栽培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则能解决了这些问题。草莓立体栽培最早开始于日本、美国、荷兰、西班牙等发达国家[2],我国北京、江浙地区近年来也有所采用。立体栽培也可称为垂直栽培,是一种在尽量不影响地面栽培的前提下,通过竖立起来的栽培柱、栽培架或其他形式作为植物生长载体,并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的无土栽培方式[3]。

1 立体栽培的优势

1.1 节约土地、提高空间利用率

传统草莓种植模式的栽植密度为12~15万株/hm2,平均产量4.5万kg/hm2;立体无土栽培模式,种植密度为30~45万株/hm2,平均产量18万kg/hm2,相对传统模式单位面积栽培量和产量均有极大的提高[4]。又因立体栽培是采用营养基质的无土栽培技术,所以,基本不受土壤条件限制,在荒滩、荒坡和水泥地等不适合种植的地方也可栽植,这就极大地扩大了草莓可种植范围,同时也减少了和粮食作物争地的问题。

1.2 减轻连作障碍、减少土传病虫害

传统草莓栽培通常是在一块土地上多年连续种植,这样极易引发连作障碍,为了同地块连续种植可进行轮作和土壤消毒处理,但是,轮作若因季节安排不当很容易影响生产,采用氯化苦等药物进行土壤熏蒸的方法则会造成环境污染。采用立体无土栽培,则可自由选配营养基质,并且根据草莓的生理特点和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调控营养液浓度,调控温、湿度等生长环境,使得草莓生长发育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还能有效降低因连年种植导致的草莓根腐病、枯萎病、白粉病、螨类等病虫害的发生[5]。

1.3 节省人力、便于操作管理

传统草莓生产,种植之前需要进行整地、作畦,在育苗、小苗定植、疏花疏果、采摘果实等时期都需要工人弯腰作业,劳动强度很大,就我国当前农业人口趋向老龄化发展趋势来看,将会出现“用工荒”的难题。而采用立体基质栽培,可省略翻地、整地等步骤,种植管理者站式作业,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并且,栽培果实悬空,果实外观更整洁、美观,销售价格必将提高;又因便于采摘且具有更好的观赏性,更适合草莓采摘观光农业的发展。

2 立体栽培的常见类型

2.1 柱状模式

柱状栽培是将栽培钵和营养盒固定在成型立柱上的一种立体栽培模式。柱状栽培最大特点是水肥可直接用于根部,减少肥料流失,肥料利用率得到提高,又因各栽培立柱间相互独立,也减少了病虫害的传播。但是,为了使植物生长整齐,需要每隔3~4d转动1次栽培柱。

2.2 管道栽培模式

草莓管道栽培就是利用管道作为栽培载体,让栽培营养液在管道内循环流动的一种栽培模式。管道材质多为PVC管(直径约20cm左右)[6],也有采用竹质材料的[7],将按一定距离打好孔的管道安置于特定的立架上,将营养液从孔洞注入并在管道中流动。此栽培模式观赏性强,但不适合应用到大面积栽培生产中。

2.3 墙体栽培模式

墙体栽培技术是一种利用特定的栽培设备附着在日光温室等建筑物的墙体上或支架上的一种栽培方式,这种立体栽培模式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充分利用太阳光,有利于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提高[8]。

2.4 架式栽培模式

通过水培、基质培等方式,将草莓至于高架培床上进行的一种草莓立体栽培模式,是属于架式栽培方式的一种,高架栽培床模式种植草莓投入较高,但产出相对也很高,果实品质优良,适合规模化生产和观光农业园。此立体栽培模式在日本发展较为迅速,欧美一些国家也有开发和应用[9]。

3 立体栽培关键技术

3.1 适宜品种选择

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立体栽培的草莓品种,总体选择原则为:休眠期浅或不易休眠、花芽分化早、结果能力强、果实品质好、高产的品种。在定植前,植株的选择也尤为重要,要选择根系发达、秧苗粗壮的无病毒植株进行栽培。

3.2 栽培基质的选择

良好的栽培基质应具备保水力强、通气性好,不易分解和腐烂变性,价格便宜、取材方便,安全性好,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一般多采用玉米秸秆、椰树纤维、树皮、刨花、泥炭等有机质为主要材料,并配以珍珠岩、蛭石、陶粒等无机质材料[10]。基质在使用前一定要进行严格地消毒处理。

3.3 肥水管理

定植后到缓苗铺地膜前2~3d滴灌1次,扣地膜后根据设施内的内温度、天气情况及植株不同生长期而定。定植成活后,可通过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施入草莓专用冲施肥,每15d施入1次即可。结果期可适量喷施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和钙肥),大概2周1次即可。花期要适当控制水分,果实膨大期需水量多。

3.4 温湿度管理

草莓各个生长期所需温度不同,一般生长初期温度为8~10℃,最高达到12~14℃,花期一般控温在12~14℃,当设施内的温度达到20℃以上时,必须进行通风,可以通过加温设备来进行温度调控;在寒冷地区设施场所的冬季保温很重要,需要在设施外部加盖防寒被提高防风保暖效果。设施内进行滴灌时要控制好水量,防止多余水分渗出到地面,土壤含水量要经常保持在70%~80%,可通过在设施外安装围裙,使水蒸气顺着棚膜流到围裙外来降低棚室内湿度,同时要注意结合通风,有效控制设施内的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

3.5 病虫害防治

在定植前,设施内要喷洒杀菌、杀虫剂进行消毒,同时一定要选无病、健壮的苗木;植株生长期间,要及时摘除病、残叶和病果集中销毁,保持设施内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在农药的选择上,选用安全、低毒、高效或生物农药,也可进行生物防治,如释放有益昆虫,即可减少农药使用还可在花期o助授粉从而减少草莓畸形果的产生。

4 结论

草莓的立体化栽培技术具有高效利用空间、节约土地、减少土传病虫害,省时、省工的特点将会被广泛应用到我国大面积草莓种植业中。但是,无土栽培基质和立体栽培装置成本过高则限制了草莓立体化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所以,开发成本较低、制作简单的草莓立体栽培装置和可循环利用的立体栽培基质,引进和培育更多适宜立体栽培的草莓品种已经成为了我国草莓研究相关科研人员首要待解决问题。

相关农业科研院所还应不定期地举行草莓立体栽培技术培训班,使农民掌握正确的草莓立体栽培技术信息和具体操作方法,并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长期为农民提供相关技术咨询支持,使草莓立体化栽培技术在我国更广泛区域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形成草莓规模化生产。

参考文献

[1]华南农业大学.果树学栽培各论(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53-256.

[2]沈建生,林贤锐,王艳俏.日本高设草莓主要模式及栽培关键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10,39(6):74-77.

[3]邢文鑫,赵永志,曲明山,等.草莓立体栽培概况[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7):4-7.

[4]张有全.大棚草莓立体袋式栽培[J].山西农业,2003(7):17-18.

[5]张志宏,高秀岩,杜国栋,等.草莓生产的发展趋势--省力化栽培[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101-103.

[6]赵根,陈银华.草莓的管道化栽培技术[J].农业新技术, 2005(4):14-15.

[7]赵永志,曲明山,宋卫堂,等.一种家用竹质管道式水培装置.中国专利:CN201878601[U],2011-06-29.

[8]张志宏.图说棚室草莓高效栽培关键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13-14.

[9]沈建生,林贤锐,王艳俏.日本高设草莓主要栽培模式及栽培关键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10(36):74-77.

第3篇: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 草莓;大棚;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8.4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074-02

草莓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蔷薇科草莓属,其果实口感佳、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且具有止痛、消炎、清热、驱毒等医疗和保健作用,是优良的鲜食和加工兼用果品[1-3]。利用大棚种植草莓,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使得草莓的成熟期相比于露地种植提早5~6个月,且产量更高、品质更优,具有更加突出的经济效益[4-5]。笔者对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综合栽培技术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广大农民发展大棚草莓种植提供参考。

1 种苗培育

1.1 品种选择

大棚栽培的草莓,应选择具有品质优、休眠浅、花芽形成早、生长势强,对低温要求不严格,成熟期早,抗病及市场价值高,连续结果能力强,产量高等特点的品种,如红颊、章姬、丰香等。

1.2 繁殖幼苗

最常用的繁殖方法是匍匐茎繁殖法[6]。选择背风向阳、疏松肥沃、排灌水方便的地块作为繁殖地,每3行疏除2行只留1行,选取健壮无毒植株并剥掉下部老叶和枯叶,加大株行距繁苗。同时进行除草、整地与松土,对于新长出的匍匐茎,应当及时进行整理,确保其基部埋在土中,待幼苗长出3~4片叶时便可进行移植。

1.3 育苗管理

及时摘除早春母株抽生的全部花序,有利于节省养分,促进匍匐茎的发生和幼苗生长。

母株抽生匍匐茎时要及时把茎蔓理顺,均匀分布,及时压土。为了促进生根,待抽生幼叶时可通过细土压蔓的方式将前端压向地面,使得生长点尽量外露,以实现生根目的。匍匐茎苗布满床面时要去掉多余的匍匐茎,一般每株母株保留60~70个匍匐茎苗。草莓是浅根系作物,注意灌排水,保持土壤湿润;并适时进行追肥,以确保供应草莓生长所需必要的养分,具体视生长情况追施0.2%尿素或适量复合肥2~3次。此外,应加强对病虫草害的防治。

2 大棚准备

2.1 棚地选择与整理

在棚地选择方面,建议优选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背风向阳、通透性好、排灌便利且交通便利的地块。为了避免出现重茬障碍,在选择草莓的前茬作物时,应当优选玉米、小麦、豆类以及瓜类,不宜种植马铃薯、番茄以及茄子等。将腐熟的农家肥及适量化肥作底肥,施农家肥75 t/hm2、氮磷钾三元复合肥750 kg/hm2,施肥后深翻耕、耙平,整畦做垄,垄高25 cm,垄面宽50 cm,垄沟宽30 cm。垄面平整,埂要直,可适当镇压,灌1次小水,以避免栽苗后植株下陷,影响苗木成活。

2.2 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将灌溉与施肥高效结合起来的专业技术,具体指将肥料溶解到水中,并借助灌溉系统实F灌溉与施肥同步进行的方法。

对于大棚草莓栽植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来说,需在定植前进行滴灌设备的安装[7]。水肥种类以及功率的选择,应当视灌溉面积及水源状况而定。过滤器通常选择叠片式过滤器,且以0.125 mm以上精度的为宜;施肥器用于灌水时向草莓随水追肥,安装在水源与主管间,其又细分为比例式施肥器、文丘里施肥器、压差式施肥罐以及其他泵吸收施肥器;输配水管由支管、干管以及滴灌带构成;为了对系统各项指标参数进行实时控制,在系统中安装流量表、压力与流量调节器、压力表、安全阀以及进排气阀等。

3 定植

定植时间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最晚不超过9月下旬,尽量选择阴雨天或傍晚进行移栽,避开炎热晴天中午,以防止灼苗,也可在栽植前摘除部分叶片,以减少叶面蒸发。一般采用一垄双行定植,株距12~16 cm,种植密度以15.0万~18.0万株/hm2为宜。苗尽量带土,定向栽植,确保苗根部舒展,根系稍向内侧、弓背向垄边,以促进果实能均匀着生在垄的两坡,也利于果实着色与采收。栽植应当遵循“深不埋心、浅不露根”的基本原则,基本保持垄面与苗心基部平齐为宜,定植后应当覆土压实并浇透水。定植后在垄中间铺直径3 cm的滴灌软管带,滴头间距一般以20 cm为宜,为保持土壤湿润和促进幼苗成活生长,要注意适时浇水。

4 定植后管理

4.1 查苗与补苗

定植后及时对缺苗处进行补苗。并适时摘除病叶、老叶,通常以每株保留5~6片新叶为宜,以确保植株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

4.2 地膜覆盖

铺设黑色地膜不仅可以抑制棚内杂草滋生,还有利于对棚内水分的保持,更有利于对棚内温度的控制。此外,地膜还能够将草莓果实与土壤隔绝,大大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也有助于提升草莓果实的品质。具体铺设时期通常选在现蕾期,将地膜覆盖在植株上,在苗株处撕开小孔并将叶片小心掏出,此操作务必确保中心叶片露出地膜,以便植株后续正常生长。

4.3 温湿度管理

20~28 ℃是草莓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且当温度低于5 ℃或高于36 ℃时,将严重影响草莓的生长。当外界白天气温低于15 ℃时应及时扣棚,通常情况下,白天温度保持在25~29 ℃之间较为合适,晚上温度则以8~12 ℃为宜。此外,可通过覆盖草苫方式进行冬季保暖,且尽量早揭晚盖,以提升棚内温度。在湿度控制方面,在开花前湿度应当控制在80%以下,待其进入果实膨大期后则以60%较为合适。应适时进行通风换气,以免由于温度、湿度过高造成病害发生。待翌年气温明显回升后,即在4月左右拆除大棚两侧的围膜,以实现降温降湿的效果。

4.4 水肥管理

在水肥管理方面,应当视具体品种的生长特性以及其生长环境来决定养分配比、施肥量以及追肥种类等[6]。在铺设网管前施用氮肥总量的20%~30%、磷肥总量的80%左右以及钾肥总量的30%~40%,在薹肥方面通常选用有机肥和各种难溶性肥料,追肥则以速效肥为主,且以少施频施为主,常见的速效肥有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硝酸钾、滴灌专用肥等。根据墒情及时浇水灌溉,确保草莓生长所需的水分。在草莓全生长周期内,有几个关键期的水肥管理尤为关键。首先,开花期前,在基肥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追施尿素135~150 kg/hm2、硫酸钾60~90 kg/hm2以促进开花;其次,在草莓大量结果后,为及时补充生长所需养分,应当及时追肥,以促进新叶新根的生长,可采用高浓度复合肥及尿素150 kg/hm2分别交替施用(间隔时间一般为10~15 d)。

4.5 植株管理及授粉

首先,进行整形去叶。待草莓生长加速后,及时将分蘖、匍匐茎以及老叶、衰叶、病叶摘除,每株保留1~2个较健壮的分蘖便可。其次,进行昆虫传粉辅助。虽然草莓属于自花授粉植物,但由于棚内空间较为封闭,缺乏昆虫传粉,有时将出现授粉不充分导致的畸形果。为此,可通过放养蜜蜂的方式进行授粉辅助,以提高授粉率,进而提高草莓的产量与质量。放蜂最好选择在初花期进行,为避免影响授粉,建议花期不喷洒药剂。此外,也可以通过人工点授方式进行辅助授粉,具体方法为用毛笔蘸上授粉品种的花粉进行点授。但要注意不要操作过重碰伤柱头。此外,要适当疏花、疏蕾,做到去高留低、去弱留强[7]。

5 病虫害防治

叶斑病、白粉病、灰霉病是危害草莓的主要病害,蚜虫则是危害草莓最主要的虫害。具体可采用化学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有效防治,摒弃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优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防治白粉病;用25%抑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于现蕾至开花期喷雾防治灰霉病;感染叶斑病可在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 000倍液喷施防治叶斑病。

草莓采收后的土壤消毒方法包括2N,一是利用太阳曝晒进行高温消毒。土壤耕翻后,起垄覆盖薄膜,经太阳辐射3~4周达到高温消毒的目的。二是采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进行药剂消毒。

6 采收

草莓果实表面着色在70%以上便可进行采收,保证果实新鲜尤为关键。初熟时可2 d采收1次,盛熟期应每天采收1次。建议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采收。为了避免腐烂变质,不摘露水果和晒热果。采收时要轻拿、轻摘、轻放,连同果柄一同采下,用指甲掐断果柄即可。不要带梗采收。采收后及时分级盛放并包装。

7 参考文献

[1] 张耀钢.蔬菜设施栽培实用新技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刘爽,李好琢.草莓地摸覆盖安全丰产栽培技术[J].园艺与种苗,2012(6):96-98.

[3] 于平,宋伟哲,周君强,等.大棚无公害草莓栽培技术[J].园艺技术,2013(6):76.

[4] 王晓健.大棚草莓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3,30(4):340-341.

[5] 王壮伟,赵密珍,吴伟民,等.疏花对设施栽培草莓宁玉品质与产量的影响[J].园艺与种苗,2013(1):51-53.

第4篇: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范文

1 草莓病毒病的典型症状

草莓病毒病的典型症状有花叶、黄化、坏死、畸形等多种典型的症状。在生产上最为常见的有花叶。当草莓的植株出现病症时,叶片的叶脉稍透明,叶色深浅不一,形成斑驳花叶,病重时叶片凹凸不平,皱缩畸形,与此同时,病株生长缓慢,严重矮化,草莓果实感染病害时,同样出现严重的畸形。不仅如此,还出现花叶、黄化、坏死、畸形等几种症状集于一株的情况也很普遍。

2 草莓病毒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草莓病毒病的病源病毒不能在病残体上越冬。只能在冬季尚还生存、种植的草莓上、多年生的杂草上、草莓种株做寄主存活越冬。翌年在存活的寄主上依靠虫传和接触及伤口传播,通过整枝打杈等造成草莓植株产生伤口的部位进行传染。蚜虫取食也是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高温干旱的环境条件适合草莓病毒病的繁盛和发生。管理粗放,田间杂草丛生的园地发生较重。

3 草莓病毒病的防治关键技术

3.1 选用抗病品种

草莓的品种不同,其对病毒病的抗病性也不一样,在栽培时,为了减少病毒病的发生或者减缓危害,应选用对病毒病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栽培。日本99号,美国3号,女峰,大赛,竟香都是对病毒病抗性较强的品种。

3.2 增施有机肥料与加强中耕管理

土壤肥力的高与低,直接影响到草莓植株的生长是否健壮,因此,无论是露地或者设施栽培,均应施足有机肥,为草莓植株提供一个较好的生长环境。与此同时,应及时加强中耕除草,及时灭蚜,减少草莓病毒病的传播途径。

3.3 脱毒处理苗木

在农业科技发展的今天,苗木脱毒技术已成为病毒病防控的一条主要的、关键的技术环节,选用茎尖脱毒生化组培养苗,栽培培育脱毒种苗,在草莓的病毒病防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4 控制传染途径

蚜虫是草莓病毒病的重要传染载体,应注意对蚜虫的防治。首先,利用蚜虫的趋避性,设置防蚜黄板诱蚜,银灰膜避蚜,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秋季移栽后种植,除要适当晚播避开蚜虫飞迁期,另外,在育苗时要及时灭蚜,灭虱,灭蓟马。加强设施草莓棚室的防虫网配置,是最有效阻断传毒媒介的措施。草莓苗移栽前,用25%阿克泰水分散颗粒剂淋灌种苗,对于防止蚜虫和白粉虱会有30天以上的长效。对于防止蚜虫减少传毒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在移栽前2~3天,用25%的阿克泰水分散颗粒剂1500~2000倍液喷淋幼苗,药液除喷叶片外还要渗透到土壤中。每平方米苗床喷药液2千克左右。有很好的防治蚜虫和防治病毒病的效果。

3.5 药剂防治草莓病毒病

第5篇: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温室保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121-1

在白山地区冬季温室生产蔬菜瓜果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一般需要人工增温,这样使生产成本增加,效益较差,最冷季节有2个月不能生产。但经过对日光温室保温性能的多方改进,采用合理的栽培方法,冬季温室内不加温,靠采取自然光照就能生产出新鲜的草莓,这种技术在吉林省白山市东山草莓基地试验种植成功,并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也创造了我省东部高寒山区冬季草莓种植的奇迹。

1 温室内外的节能保温措施

温室的建造设计根据白山地区的日照实际情况使温室采光达到最佳效果。在日光温室基础设施建设中,温室的地基和后墙外层使用了10公分的保温板,冬季生产时又在温室的整个后墙和山墙外边都用棉被或厚草帘子订上,同时在最外边再覆盖一层塑料布,冬季这就使温室的后墙山墙和外界几乎没有热交换,确保了热量不散失。棚膜选用透光率好的薄膜,及时清除表面的灰尘,增加透光率,在棚上扣上双层薄膜,这就使两层薄膜之间的空气几乎不能形成对流,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热量的散失,冬季在温室薄膜上面盖一层保温性能好的保温被,保温被上再盖一层防水薄膜,这样就使温室的采光面在夜间的保温性能大大的提高。温室内部与外界的热交换降的非常小,确保温室内的温度。同时在温室外面四周一米左右距离挖防寒沟,沟里放上密实的有机物,压实后沟到温室的一米左右距离上面也铺一层地膜,这样外部的寒气就被防寒沟给挡住了。使温室的外部保温就做的非常好了。在冬季生产时温室内后墙上挂上反光幕,白天可有效的增加温室内的光照强度,从而提高室内的温度。温室内冬季生产多施用有机肥,有机肥缓慢分解不断放出热量和二气化碳,这对提高温室内的温度和促进草莓生长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草莓栽植采用覆膜并使用膜下滴灌,冬天浇的水要困上一周,以利于地温的提高。晴天时保温被尽量早揭晚盖,增加光照时间,阴天也要揭开保温被,让其吸收散射光,这样也可以增加室内的温度。中午时如果温度过高或湿度大时要及时通风降温排湿,这样整个草莓冬季生产模式使温室内的温度等条件恰能达到草莓正常生长结果的要求。

2 高效节能温室草莓促成栽培技术

2.1 整地施肥

栽前对土壤进行消毒,清除杂物,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猪粪)5000-6000公斤,加入化肥磷酸二铵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肥料和土壤混匀后深翻30厘米,打高畦。

2.2 定植及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时间:白山地区立秋后在自然气温15-17摄氏度,地温20摄氏度左右时栽植,选取抗寒力强较丰产的品种如久久、章姬等品种的无病毒组培苗,定植方法:采用高畦栽培,每畦栽两行,株距15-20厘米,行距30-35厘米,每株保留2-3个花序,栽时弓背朝外,要横着栽,栽后及时浇水。

2.3 保温及保温后的管理

适时保温:必须控制在花芽分化后和进入休眠期以前。草莓生长各阶段温度的调节:保温初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摄氏度,夜间为12-15摄氏度,现蕾期白天控制在25-28摄氏度,夜间控制在10摄氏度,开花期白天25-23摄氏度,夜间8-10摄氏度,果实膨大期,天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夜间为6-8摄氏度,果实采收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0-23摄氏度,夜间为5-7摄氏度。生长过程中湿度的调节:现蕾期湿度为60-80%,开花期湿度为30-50%,果实采收期湿度为60-70%。地膜覆盖:要在保温后10-15天盖膜,铺地膜可以提高地温,促进肥料分解,减少水分蒸发,防治病虫害。肥水管理:要及时浇水施肥,在果实膨大期、果实开始采收期和采收盛期要施入液态化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0-15公斤。人工辅助授粉:可在温室里养蜂,也可以手工授粉。果实成熟悉后要根据情况采收果实,要轻拿轻放,避免伤果,用手指掐断果柄,装入保鲜食品箱,并及时销售。

2.4 冬季生产主要病虫害防治

2.4.1 灰霉病 高湿条件下孢子大量繁殖,种植密度过大,生长过于茂盛等条件下易发生。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对土壤进行消毒,采用高畦地膜覆盖,少用氮肥,自现蕾至开花期喷药保护,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扑海因1500倍液喷雾,也可以用65%的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

2.4.2 草莓白粉病 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干燥和高湿的条件下都可以造成病害蔓延。防治措施:清理果园,烧毁腐烂枝叶,及时摘除地面的老叶,少用氮肥,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药剂可用甲托1000倍液,粉锈宁1000倍液防治。

2.4.3 病毒病 有斑驳病毒、轻型黄边病毒、香脉病毒、皱缩病毒四种,两种复合侵染时造成植株矮化。此病主要由蚜虫传播。防治措施:选用无毒苗木,防治蚜虫和地下害虫及线虫。不与茄科作物间作。

2.4.4 红蜘蛛 避免苗期干旱,及时浇水,随时摘除老叶,病叶、枯叶,现蕾前用40%的乐果10克加水30斤喷雾,采果前用杀灭菊酯类农药喷雾。但在采果前两周不得使用。

第6篇: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大棚土壤;轮作;田菁;降盐;效果

中图分类号s15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3-0258-01

随着大棚设施农业的大力发展,种植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成倍提高,增产增收显著[1]。然而,大棚设施生产处于特殊的环境,土壤连续利用时间长,化肥用量增加,总量过剩,自然降雨淋洗减少,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盐分积累,导致土壤理化性状的逆变,影响了大棚内作物的正常生长,产量降低,品质变差,严重威胁着大棚生产的效益和持续生产[2-6]。田菁是一年生灌木状的草本植物,耐盐性强,植株对盐分有较强的吸收功能。为有效减轻大棚土壤盐渍化的发生和危害,开展了大棚“草莓—田菁”轮种,用生物方式降低土壤含盐量的试验与研究。即在大棚主栽作物草莓收获结束后,及时播种田菁,在草莓苗栽植前收获田菁,并把田菁植株移至大棚外,带走所吸收的盐分,达到降盐的目的。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田菁种子。大棚主栽作物为红颊草莓品种,小青菜矮抗青。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慈溪市农业科技创新园大棚草莓地,已种植草莓2年,试验地肥力均匀,试验前土壤含盐量2.07‰。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播种田菁(a),栽种2茬小青菜矮抗青(b);以休闲地为空白对照(ck)。收获结束后将草莓苗移栽至大棚。5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6.7 m2。

1.4试验实施

在大棚主栽作物草莓5月收获后可实施试验,田菁于5月20日播种,每小区播种量50 g,小青菜第1茬5月20日、第2茬7月20日播种,每茬每小区播种量2.5 g。施肥总量(基肥+追肥)每小区兔粪2 t、复合肥10 kg、尿素10 kg,休闲地(ck)不施肥。其他管理条件按田菁、小青菜各自栽培技术要求进行。各处理草莓苗统一于9月23日移栽。

1.5测定内容与方法

在田菁、小青菜播种前及收获结束后分别测定土壤含盐量,记载大棚草莓生长发育性状,结果期测量植株高度,栽后1个月考查草莓苗成活率,草莓采收期分批记录各处理小区收获产量。

2结果与分析

2.1土壤含盐量变化情况

播种前测定各处理土壤含盐量为0.207% (表1),在田菁、小青菜收获后测定土壤含盐量,不同处理的土壤含盐量表现不同,处理a土壤含盐量为0.132%,比试验前下降36.23%,处理b土壤含盐量为0.177%,比试验前下降14.49%,而ck土壤含盐量为0.196%,比试验前下降5.31%。从中看出处理a降盐效果最好,比ck含盐量下降32.65%。

2.2对大棚草莓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

2.2.1生育期。处理a开花、结果、始收期均早于处理b、ck,其中处理a于12月5日开花,12月9日结果,1月9日始收,为各处理之间最早,分别比最迟的ck早6、7、8 d(表2)。

2.2.2经济性状及产量。处理a的株高、成株率、单果重、单株产量、小区产量等均最高,处理b次之,ck最低。种植田菁后,盐分含量下降,植株生长健壮、高度增加,栽后死苗少,成活率提高,单果重、单株产量增加。处理a结果期的植株高度为26.4 cm,植株成活率为98.2%,比ck分别高4.1 cm和3.7个百分点。处理a单果重14.4 g,与ck 的12.2 g相比,重2.2 g。处理a单株鲜果产量为296 g,与ck的247 g相比,增加49 g。小区平均产量处理a为19.6 kg,比ck 的16.8 kg,增加2.8 kg,差异显著(表3)。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大棚土壤在主栽作物草莓收获后,通过种植田菁,并利用田菁植株对盐分的吸收功能,把盐分带出大棚外,对降低大棚土壤含盐量具有明显的效果,对于综合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有较好的效果,使土壤含盐量最高下降36.23%。同时,可提高草莓品质和产量,单果重增加2.2 g,单株产量增加49 g。

编辑

4参考文献

[1] 巩惠芳,杜正顺,张四普,等.大棚草莓品种引种对比试验[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2):63-64,69.

[2] 姜伟,王建国,靳玉荣,等.设施土壤盐分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分析研究[j].华北农学报,2010(2):200-205.

[3] 高伟,朱静华,高宝岩,等.天津市设施蔬菜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及地下水养分特征[j].华北农学报,2010(2):206-211.

第7篇: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植物疫苗技术;草莓生产

中图分类号 S62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195-01

近年来,皖北地区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技术生产草莓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具有病虫害少、抗重茬、上市早、个头大、甜度高、香味浓、高产优质、无公害等特点。这种生产模式提升了草莓本身的品质,增加了草莓种植的效益,深受种植户和消费者的欢迎。现就草莓生产过程中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的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广大草莓种植户参考。

1 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配用植物疫苗操作方法

1.1 菌种、疫苗用量

按照棚长10 m用1袋菌种(1 kg/袋)计算,需用菌种120袋/hm2;疫苗按每20 m棚长用1袋(1 kg/袋)计算,需用疫苗60袋/hm2。

1.2 秸秆、饼肥、中间料用量

秸秆45 t/hm2,饼肥6 t/hm2,中间料麦麸2 400 kg/hm2。生产中若没有饼肥也可以用蓖麻饼代替。

1.3 菌种、疫苗用前处理

菌种或疫苗、麦麸、饼肥或蓖麻饼、水,四者按照1∶20∶50∶100的比例掺拌均匀,然后堆积、打孔、盖膜、发酵。注意发酵温度不能超过55 ℃,同时还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一般是头一天拌,第2天用,当天用不完,第3天摊薄降温继续使用。

1.4 行下内置与接种疫苗

1.4.1 开沟铺秸秆。草莓垄距90 cm,在起垄前开沟,沟宽40 cm、深20 cm,长与垄长相等,将开沟土分放两边,开完沟铺放秸秆,秸秆铺放厚度一般为20~30 cm。垄沟两头各露出10 cm长秸秆以便氧气进入,然后踩实找平。

1.4.2 接种覆土。按每沟菌种用量均匀撒施秸秆上,用锨拍振1遍后进行第1次覆土,覆土厚度10 cm,接着在垄面上按每沟疫苗用量撒一层,再进行第2次覆土,覆土厚度为10 cm,2次覆土不超过20 cm。

1.4.3 浇水、整垄、打孔。大水浇后整平垄面,及时用12号钢筋粗细的锥子,按20 cm见方打4个孔,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宜。反应堆转化过程中还需要补水,一般建堆后草莓定植前,每隔10 d浇1次水,连续进行2~3次,打孔2~3次,以促进秸秆转化。

1.5 行间内置与接种疫苗

从一头的草莓垄沟中挖土20 cm,铺放秸秆,撒菌种,用锨拍1遍后,再挖第2沟的土放入第1沟的反应堆的秸秆上,依次进行即可。

1.6 定植与打孔

定植、浇水,时隔3~4 d,在草莓行内和两行之间各打3行孔,孔距20 cm,以提高疫苗活性和菌种活性。

1.7 应用内置式注意事项

“三足”:秸秆、菌种量要足;中间料(麦麸、饼肥)要足;浇水要足。“一禁”:禁用化肥、鸡粪等非草食性动物粪便。“一露”:沟两头留出10 cm秸秆。“四不宜”:开沟不宜过深,以15~20 cm为宜;覆土不宜过厚,以20 cm为宜;打孔不宜过晚,做完堆和定植完及时打孔;孔数量不宜过稀,20 cm见方4个孔。

2 单一使用植物疫苗操作方法

草莓是一种病虫害发生较多的经济作物,用植物疫苗解决病虫害可显著地增产增收,在秸秆量不足或缺少秸秆的前提下,一定要使用疫苗技术。

2.1 植物疫苗用量及用料配比

植物疫苗用量45~60袋/hm2(1 kg/袋)。秸秆粉、饼肥和中间料用量是1 kg疫苗掺15 kg麦麸、70 kg蓖麻饼、100 kg秸秆粉(或食用菌下脚料)、270 kg水,即比例为1∶15∶70∶100∶270。

2.2 疫苗处理

将疫苗、麦麸、秸秆粉、饼肥和水按比例掺拌均匀后,堆积成40~50 cm高的梯形堆,然后用锨把打孔,40 cm见方打4个孔,盖膜发酵,待温度升至55 ℃,翻堆再升温至55 ℃,即可开堆摊薄8 cm降温使用。

2.3 接种、起垄

结合第1道起垄后,按草莓行距将处理好的疫苗,按每垄用量均匀撒入垄面上,再覆第2次土,2次覆土垄高20 cm左右,接着浇水等待定植。

2.4 定植、打孔

草莓定植后浇完大水,每棵草莓周围,按十字交叉用筷子打4个孔,以提高疫苗活性,增加接种成功率,按此法每月打孔1次。

3 单用外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的操作方法

3.1 建造方法

草莓是一种对CO2需求量较高的作物,当供应足够的CO2时,有无限的增产潜力。单一内置虽能显著增产,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有电力条件的地方还要建造外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

一般在大棚进口的山墙内侧60 cm处,自北向南挖1个储气池,沟宽、深分别为1.0、0.8 m,长度略短于大棚宽度。从沟中间位置开挖1个向棚内延伸60 cm的通气道(宽50 cm),通气道底部比储气沟低10 cm,接着通气道做1个高出地面20 cm的圆形交换底座,下口径、上口内径分别为50、40 cm。整个沟体可用单砖砌垒,水泥抹面,打底(也可以简单地用厚农膜覆盖底和四壁)。然后在贮气池上每隔50 cm横放1根小水泥杆或木棍作棚材,再纵向从两端拉4道固定铁丝,即可铺放秸秆,每放40 cm厚接1层菌种,连续铺放3层,淋水浇湿秸秆,淋水量以下部贮气池中有1/2积水为宜,最后用农膜覆盖保湿,覆膜时以下部有10 cm秸秆露出为宜。一般50 m的标准大棚,外置反应堆需用菌种6 kg、秸秆3 t,均分3次使用[1-4]。

3.2 外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使用与管理

“三补”:一是补气:储气池两端留气孔;反应堆上打孔;为了方便通气,反应堆盖膜时,四周要留出10 cm高的空间。反应堆建好当天开机抽气,即使阴雨天也应通气5 h/d以上。二是补水:反应堆建好后,10 d内可用贮气(液)池中的水循环3次,以后可用井水补充。秋末冬初和早春每7~8 d补1次水;严冬季节每10~12 d补1次水。补水以湿透秸秆为宜。结合补水,在反应堆上用直径10 cm的尖头木棍自上向下按40 cm见方打孔通气,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宜。三是补料:一般外置反应堆使用50~60 d可消耗秸秆60%以上,此时应分别补充秸秆、菌种1t /次、2 kg/次。12月草莓价格上升,可分别补充秸秆、菌种2 t/次、4 kg/次,浇水湿透,用直径10 cm的尖头木棍打孔通气,然后盖膜[1-4]。

“三用”:一是用渣:将外置反应堆清理出的陈渣收集起来用作追肥,也可在下茬草莓定植时拌疫苗在穴内使用,具有防病增产的效果。二是用液:1份浸出液对2~3份水,喷施叶片和植株,每月3~4次;也可以结合每次浇水冲施,每沟15~25 kg。三是用气(CO2气体):坚持开机抽气,苗期、开花期、结果期不论阴天、晴天每天分别开5~6、7~8、>10 h。开机时间为7:00至盖草帘为止[1-4]。

4 草莓管理

4.1 浇水

草莓应用反应堆技术科学用水是第一关键,其用水原则:扣棚前与常规法相同,扣棚后严格控制浇水次数,一般常规法浇2~3次水,反应堆才浇1次水,进入12月至翌年2月不浇水,3月中旬后开始浇水,但次数也要比常规少1/3,4月中旬后与常规相同。

4.2 打孔

应用内置式反应堆,只有通过打孔,使地下的CO2冒出来被叶片吸收,才能表现增产。打孔也是初用者最不习惯的,却是最主要的增产措施。其打孔原则应该掌握每次浇水后及时进行打孔,每次打孔的位置要错位,孔距由稀到密;在草莓生长势减弱时要及时进行打孔,一般打孔后5~7 d生长明显健旺。

5 参考文献

[1] 张世明.外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J].农业知识,2006(5):52-53.

[2] 张世明,孟宪周.大棚果树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技术[J].农业知识,2004(12):58-59.

第8篇: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 草莓 冬暖式大棚 高产 优质

[中图分类号] S66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160-02

莱州市驿道镇从2009年开始进行冬暖式大棚甜宝牌草莓的种植, 并采用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甜宝牌草莓果型大,产量高,平均单果重50克,最高亩产可达5000千克;果实呈鸡心形,色泽靓丽,果实表面和内部色泽均呈鲜红色,畸形果少,味美香甜,耐运输。草莓营养丰富,是水果中的上等佳品,被誉为“水果皇后”。冬暖式大棚种植甜宝牌草莓具有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见效快,管理方便,产量高,收益好的特点,很适合种植户发展特色产业,又因为其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特有的品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1 基地选择

育苗基地的选择:选择灌排方便,土壤疏松的地块,最好是一年以上没种过草莓的地块作为育苗基地。

大棚地址的选择:应选光照充足、灌排方便、地力肥沃,从没发生过病虫害和污染的田地。

2 育苗

育苗的目标:培育出定植时所需的壮苗。壮苗的标准:茎粗0.8cm以上,4-7片叶,单株鲜重20克以上,根系发达,无病害。

2.1 育苗地的准备

阳历4月上旬将选择好的育苗地施肥,一般亩施有机肥2袋或腐熟的圈粪1000千克,然后深翻,整平,做成1.5m宽的畦。

2.2 母苗定植及管理

阳历4月上中旬母苗定植,进行育苗。在先前整好的畦中间挖定植沟,沟深20cm,然后浇一遍水并喷丁草胺防草,再将母苗按株距0.3m的行距进行定植,一般100株母苗能繁育出1600-1700株种植苗。母苗定植后立即浇一次透水,然后扣上小拱棚,既提高成活率,又能促进匍匐茎早生多发。保持土壤湿度,7天左右即可成活。成活后若天气晴好7天浇一次水。5月中下旬,根据小苗的生长情况每亩用0.5公斤复合肥兑水浇灌,每7天一次,6月上旬,气温升高,撤掉小拱棚,结合病虫防治,可用0.2%尿素、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母苗所伸出的匍匐茎,每条控制2-3株,每株母苗控制繁衍苗15-20株,以保证壮苗。七八月份气温较高,可采用人工加盖草苫进行遮阴,造成短日照的条件及较低的温度,促使顶花序和腋花序的分化,同时可以防止温度过高幼苗死亡。

育苗期正值高温多湿季节,病虫害多发,要加强防治。雨后要立即喷施一遍20%松脂酸铜或75%拿敌稳(肟菌.戊唑醇)1000倍液防炭疽病,同时要及时清理草莓田间黄叶、病叶和发病株。

3 定植及管理

3.1 冬暖式大棚的建造规格

大棚为坡式结构,呈东西走向,南北宽10m,后墙高2.3m,前沿高1.4m ,棚最高处高13.5m,大棚长70-75m,钢筋棚架,便于机械操作。

3.2 整地,起垄

草莓苗移栽大棚7天前进行棚地的整地。亩施优质腐熟农家粪肥3000千克,有机肥2袋,然后深翻棚地、整地。移栽前浇一遍水,土壤半干时机械或人工打垄,垄高30厘米,宽70厘米,垄的上顶宽30cm。,在垄的顶部中间铺上滴灌的管道,均匀喷一遍除草剂,然后扣上黑色的薄膜。

3.3 移栽

为争取元旦至春节草莓上市,草莓苗一般在阳历8月下旬到9月上旬移栽到大棚。定植前在黑色地膜上打定植孔,每畦栽2行,株距13cm,每畦两行苗之间的行距为12-13cm,,定植时,要使花序朝向垄的两侧,栽植深度以根颈与土面平为准,不能将苗心埋入土中。

3.4 栽后扣棚前的管理

草莓苗移栽后,滴灌浇水,浇透为止,然后保持每天浇一遍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7天左右可缓苗。此期是花芽分化期,这期间应控肥控水,一般天旱时7天左右浇一遍水,多雨时,应及时排水,尽量使棚内垄沟水能排尽,防止苗旺长,以促进花芽分化,并且采用人工遮阴。及时摘除枯叶、老叶及腋芽和匍匐茎,保持5-6片叶。在定植20天左右(10月初),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追施复合肥20kg;20-25天后第二次追肥,复合肥10-15kg/亩。

3.5 扣棚及扣棚后的管理

3.5.1扣棚

莱州冬暖式大棚草莓一般在霜降前后3-4天(10月下旬)扣棚,也就是平均气温下降到16摄氏度左右时。这个时候50%的植株顶花芽已分化。扣棚前要将老叶、病残叶清理掉并带出棚外深埋。扣棚前田间清理利于草莓植株生长发育。

3.5.2温湿度的管理

扣棚后,棚温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温度保持在5℃以上。大棚内适宜湿度为40-60%,草莓苗生长的土壤湿度应在70%-80%为宜,建议扣棚后畦沟铺黑色地膜,控制棚内的空气湿度,又可以保证土壤的湿度,还可以防止杂草丛生。

3.5.3棚室肥水管理

灌水:扣棚后,要通过清晨观察植株叶面水分状况决定是否需对草莓灌水。如果清晨叶缘有水滴,可认为水分充足,不必灌水;如果叶缘没有水滴则应灌水。棚室灌水多采用滴灌,也可在膜下灌水。一般不采用明水沟灌,以防止室内湿度过大。

追肥:根据植株生长状况,特别是叶片大小、厚薄、色泽等来确定是否追肥以及追肥量。长势壮,叶色浓绿,叶大肥厚,不需要追肥;若植株瘦弱,叶小,叶色黄薄需要追肥。11月上旬,顶果达到拇指大小时,就可以进行第三次追肥,10-15天后顶果开始采收时进行第四次追肥;12月中旬进行第五次追肥。以后各花序果开始采收时酌情进行,一般每隔20天左右施一次。因为使用滴灌,可水肥一体化,保持液肥的浓度在0.3%以内,切忌过浓,以防肥害发生,根据情况还可以进行叶面施肥。

3.5.4授粉管理

棚内放养蜜蜂,增加授粉率,减少畸型果,提高坐果率,一个棚2-3箱蜂就可以了。放蜂时间是在草莓开花前5-6天(便于蜜蜂适应棚内温湿度)进行直至翌年3-4月份。

3.5.5摘叶疏果

生长期间及时摘除“匍匐茎”、侧芽:当顶花芽抽生以后,只在两侧留2个侧芽,其余侧芽全部去除;“匍匐茎”抽生后也要随时摘除。

疏花疏果:疏花从现蕾期开始,疏除小花、弱花,保留壮花7-10朵。此外,每株留侧花序2-3个,每个侧花序留3-5个果,其余果尽早疏除。注意疏除畸形果、病果、小果、虫果、发育不全的幼果,达到单果成熟后重15克以上;土壤肥力好,秧苗生长壮,单果重均能在15克以上,可适当增加留果量。

摘叶:在开花期,把扣棚前形成的叶片摘除,留下扣棚后新生的叶片;若新叶量不足6片,则应至少保留6片以上;如果摘叶太晚,会影响果实膨大。

3.5.6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大棚草莓病虫害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通过培育无毒壮苗、地膜覆盖、滴灌等措施预防病害的发生;通过尽早发现病株,治早、治小,早期用药,一药多治,尽量减少农药施用量,同时一旦发现病烂植株、叶子和果实,要立即清除棚外,深埋。

(1)、灰霉病。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生灰霉病。果实发生灰霉病,密生霉层引起腐烂,严重减产。防治方法:预防为主,药剂可选用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2)、炭疽病。田间发现病株时,及时拔除;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浇灌防治,连续防治3-5次。

(3)、白粉病。发病初期用百菌清等烟薰剂熏蒸防治,夜间熏蒸,连续3-4次,每次间隔7天。

第9篇: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 高山 草莓 育苗技术 防治 意义

[中图分类号] S66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153-01

在进行高山草莓育苗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方法的协调使用,合理进行选择和规划,才能保证育苗的健康、茁壮成长,才能使高山草莓育苗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娴熟。下面,笔者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探究,来就高山草

一、苗圃选择

选择海拔在400米以上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疏松、有机质丰富、光照充足光、排灌方便的地块进行种植。

二、苗床准备

在三月上旬的时候,可以深度翻苗床深翻大约30厘米左右,然后对土地进行平整处理,并使其成为宽1.2-1.4m,长8-10米,高10cm的形状。然后,盖上地膜来进行保温,同时也加快了杂草的生长和繁殖。到了4月上旬的时候,可以揭去地膜,然后对杂草和牛筋草进行手工拔掉,同时也可以通过机械化的手段进行除草功能,然后再对全园喷丁工草胺实行化学防治除草。到了4月中下旬的时候,草苗母株定植前的5-7天,同时将三千公斤的农家肥施入666.7m2的土地中,再配合使用过磷酸钙50kg,三元复合肥(N:P:K:=15:15:15)25kg。在20厘米的苗床内,均衡地撒入肥料,然后再将苗床的表层土壤尽量耕种地平整和细腻,面积大约666.7m2。然后再在根茎处撒14%,约1.5kg的乐斯本,用来预防一些诸如地老虎、蝼蛄等病虫灾害,从而保证高山草莓的品种和质量达到最佳状态。

三、母株定植

1.在草莓萌芽直到草莓生长周期结束的时候,都要在新叶的情况下来正常展开。小对称叶色正常,叶柄较粗,叶片较大,生长的势头特别稳健和强壮、而且产量也比较高 ,花蕾也会不断地出现,这表明品质比较好。对于那些果子的形状和产品的质量都达到了高山草莓品质要求的,就可以对其植株做标记,以示区别。然后再依据其抽生的根部较为健硕和发达的特性,采用4-5片没有被病虫灾害侵蚀,且发育非常完善的匍匐在地面的根茎和芽苗来当做草莓繁殖和生长的母株。

2.定植时间

草莓用来繁殖的母株通常会在四月的中旬来母株定植,主要是为了避免由于天气太过干旱炎热而对草莓的生长发育不利。

3.定植密度

每亩666.7m2控制在600-800株左右,株距控制在0.5左右。

4.定植标准

在进行定植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定植的深度,也就是说要达到深度不超过埋心,最浅不暴露根部的要求,这个位置一般来书就是地面和苗心相持平就好。这样一来,会使得根部充分吸收水分,使得土壤也非常饱满沉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根部暴露在了外面,那么就要及时用细土将的部分掩盖上,然后再不断的浇水灌溉,防止其干涸。如果苗心被细土掩盖的过多,就要立即用清水进行冲洗,以免由于堵塞影响其成活。

5.苗期管理

5.1疏除花蕾:

定植成活后,4月下旬及5月初要及时全部摘除花蕾,减 少养分消耗,促进植株营养生长,及早抽生大量匍匐茎。

5.2喷赤霉素:

在5-6月喷赤霉素30-50mg/L ,1次或2次(2次时,第二次在第一次喷后7-10天进行。促进铺匐戏的产生。

5.3在匍匐茎大量产生时,应及时将匍匐戏向四周拉开,以防交叉或重叠在一起造成不均匀。影响土地利用率,引茎的同时,要在匍匐茎第二、四等偶数节上压土,以促进幼苗根系扎入土壤,形成健壮的匍匐茎苗。

5.4中耕除草:

母株定植成活至匍匐茎布满田块需几个月时间,此时正值杂草滋生季节。因此,在草莓育苗期间要进行多次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有利于匍匐茎生长及幼苗扎根,保证出苗率。

5.5水分管理:

母株定植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做好清沟排水工作,不水,又不能干旱。保证草苗阶段所需水分的供应。

5.6肥料管理:

定植后结合浇水施用5%尿素水追一次肥,防10-15天再一次一定要控制浓度以免烧坏母株,8月上旬控制氮肥施用,增施磷甲肥,可喷0.2%磷酸二氢钾做根外追肥,以促匍匐茎苗健壮生长,花芽分化充实。

5.7剥叶摘心:

每株母株可保留6-8条匍匐茎,每条匍匐茎留4-6株细苗摘心,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同时摘除老叶、病叶,疏除部分细幼苗。

5.8防治病虫害:

目前草莓苗期主要病害为碳疽病、霜霉病、叶斑病可选用80%多菌灵1000倍液,80%代森锰锌10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10%笨醚甲环唑1000倍液,进行轮换喷雾使用,效果较好。防治蚜虫可选用10%吡虫啉600倍液,防治红蜘蛛选用螨蚜畏1000 倍液进行防治,同时注意农药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