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得失寸心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原文
《偶题》唐·杜甫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奇。騄骥皆良马,骐驎带好儿。
车轮徒已斫,堂构惜仍亏。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经济惭长策,飞栖假一枝。
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
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郁郁星辰剑,苍苍云雨池。
一、精备精选试题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备考的依据。教师要根据考纲、试题类型、学情,精心做好每一套题,为选题做好准备。精选试题时要有针对性,如江苏省各地质量较好的模拟试题、近三年的高考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以便最后复习巩固。
二、精练精批试题
教师精心选题后,学生就可高效练习。学生做练习才能暴露出存在的问题,教师讲评时,才能对症下药。在学生习后,教师要精心批改,批改时要做到精中有细,从学生训练过程中发现问题,从学生考卷上发现问题,并做好详细的统计。如审题偏差、文本理解不清、答题不规范和要点不全等典型错例,犯了典型错误的学生名单,以及表现优秀的学生名单等。只有为评讲试卷做好充分准备,评讲时才能针对性明确,说服力强,效果更明显。
三、精讲精评试题
在现代文阅读三轮复习时,该如何精讲精评试题呢?现以执教文学类作品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为例来谈一谈。
1.研读标题
解读文学类作品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首先研读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灵魂,透过标题,我们能获得很多信息,便于读懂文本。标题有时交待事情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等写作对象,如《桥边的老人》,就交代了地点在“桥上”和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老人”;有时概括主要事件,如《安娜之死》;有时交代文章的线索,如《药》。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通过投影,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更易走近作者,与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理解文本,感悟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在讲评《桥边的老人》时,学生印象最深的作品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教师询问:《老人与海》中对我们启示较大的名句有哪些?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接着教师展示海明威的代表作,并对写作背景进行补充: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桥边的老人》关注的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作者鲜明地谴责了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灾难。
3.研读文本
感知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去感知文本,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体验、自己感悟,说出属于自己的收获。在讲评《桥边的老人》试题时,教师提问:“研读课文,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然后启发:“这篇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大量的文字由什么展开?”学生回答:“人物之间的对话。”文章思路就很清晰了。除了开头和结尾,主体部分由对话构成情节,所以可分为三部分。然后请学生简要概括出文章内容。学生感知全文,理清文章的思路,进一步读懂文本,从而由“树木”见到了“森林”,在正式解题时就不会架空,就能有据可依。
4.讲评试题
杜甫曾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高考第三轮复习中,一定要增强学生的争分得分意识,让学生做到“得失寸心知”。《桥边的老人》一共四题,每一题的讲评都应遵循分析得失、读题审题圈画信息、展示原文回归文本、展示学生答案自我打分、对照参考答案找差距、归纳解题注意点、试题回顾这一教学思路。
如第1题的讲评,首先教师分析得失分情况,接着请学生代表读题审题,圈画关键词和分值。古人常言: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回答时,教师便在白板上圈画出关键信息。第1题:小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我们会圈画出“第一段”“作用”“简要分析”、“6分”等信息。然后请学生思考:此题属哪一种题型?生答:“开头段的作用。”师:“很好!往往从哪些角度答题?”生:“内容和结构。”教师并未表态,而是展示原文信息,再一次带领学生回归文本,感知文本和挖掘文本。
接着展示学生的两种典型答案,让学生思考打分,并说出理由。学生积极参与后,答案清晰可见。教师展示参考答案,让学生对照答案,找差距,明得失,教师再加以点拨强调。这样又从“森林”见到了“树木”。然后请学生思考归纳:以后再遇到“开头段作用型”题时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展示:解答这种题型时,不仅从内容和结构角度思考,更要凸显环境描写的作用。
最后,试题回顾。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将相同题型归类,逐个突破。例如在讲评第1题时,教师就带领学生回顾2015届南京盐城一模试卷上的文学类作品《陶虎臣》第1题:简要分析小说第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崔永元先生基金会的全力支持和关心下,在土雪先生“我们的自由天空”公益助学行动的辛勤努力下,湖南省参加“第六期·爱飞翔乡村教师培训”活动的老师们就要启程了。在此,我们向“崔永元基金会”和“我们的自由天空”表示衷心感谢,感谢他们为我省的乡村教师做了一件实事,一件好事;也要向来自三湘大地的乡村教师表示热烈祝贺,祝贺你们有幸获得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和考察的机会!
湖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一直用有限的财力支撑着庞大的基础教育事业,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完全得益于“自强不息,敢为天下先”的湖南精神,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教育强省”战略,更得益于我们有一支数量稳定,作风过硬,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尤其是你们——令人尊敬的乡村教师们,你们在艰苦的环境下,扎根乡村,用心坚守,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你们立足于厚重而博大的湖湘文化,并努力创新,不断发扬光大,使我省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再创辉煌。教育事业是伟大而光荣的事业,你们是这项伟大事业的奠基者和铸造者,你们为湖南省实施教育强省战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此,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会真诚向你们道一声:老师们,你们辛苦了!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会是一个学术性社团组织,由全省各市(州)教育局、教师培训机构、各县(市、区)教育局、教师培训机构、教研室,各中小学及相关人员自愿组成。经省民政厅批准,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小学教师培训、研究、指导和服务工作。多年来,研究会为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协助省教育行政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着力打造培训者队伍,积极建设优质培训资源,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我们改革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利用各种培训手段,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和各市县培训计划的实施,共培训中小学教师50万人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提高湖南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湖南省“教育强省”战略实施过程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我们研究会有幸见证了乡村教师们就要踏上北京考察学习之旅,和你们一样,我们非常激动,因为这次行动正好说明了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关爱与支持。老师们,请千万珍惜这次短暂的学习和考察机会。在这十天里,相信你们会用心体验祖国首都的庄严与伟大,感悟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追随现代教育的步履。衷心希望你们按照“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三个方面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要求,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开拓视野,增长才干。
真情无价,大爱无言。为了这次学习和考察计划得以实现,全国各地许许多多不知姓名的朋友们,慷慨解囊,热情捐助,使得你们能顺利成行。感谢这些有识之士始终牵念着我们湖南偏远山乡贫困家庭的孩子,也感谢他们始终记挂着扎根山区坚守乡村的老师。衷心希望各位乡村教师朋友能真切感受到这份真情和挚爱,今后,我们要用心去铭刻他们的爱心,用行动去回报他们的真情,胸装高尚理想,怀揣忠诚大“爱”,一如既往坚守三尺讲台,植根乡村教育,让爱心和真情催生出璀璨而丰硕的果实。
临别之际,我们奉上一份微薄的礼物——一本《中小学教师心理修养》,一本《守望道德星空》,一本《班主任培训教程》,这些书都是我们研究会近年来精心编写出版的教师培训用书,虽然不是精神大餐,但希望对大家今后的师德修养、心理维护和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最后,谨祝活动圆满成功!谨祝老师们此行平安!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月日省委、省政府在召开的中央农办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授牌暨年度汇报座谈会精神,就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试验,特别是对建立农村信用体系、盘活农村信用资源、创新农村信贷产品、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等进行研究部署。市委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瑞民书记专门发来贺信,提出明确要求,大家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刚才,大家观摩了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并为信用农户颁发了信用证和惠农信贷卡,区和农村信用联社还在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区的这种贷款模式,是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基础的小额信贷,主要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效率高。只要是守信农户,只要有信用证,无需抵押担保,没有繁琐的贷款审批手续,符合农民急贷急用的需求。二是成本低。农民贷款,不跑冤枉路,不花额外钱;信用社放款,不需要调查、审查、评估,省人、省工、省时,节约了成本,降低了风险。三是普惠性。只要诚实守信,不管穷人富人,不管有无资产,都可以借贷。同时,通过这种信贷模式,还可以培养农民的信用意识,提升他们的信用等级。尽管有些方面还需要完善提升,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一条很好的路径,一种很好的模式。希望区和有关金融部门不断创新完善,不断扩大覆盖面,让更多的农民受益;也希望其他县区认真学习借鉴,积极探索发展符合本地实际、符合农民需求的农村金融信贷模式。下面,我就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再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破解农民贷款难是我们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市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总体形势概括起来就是:破题迫在眉睫,机遇前所未有,责任重于泰山。
(一)破题迫在眉睫。一方面,农村融资难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过去三年,在全市各级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一些经验做法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但客观地讲,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还需要继续不断地改革创新。当前,实事求是地说,农民真正能够从正规金融机构得到的贷款占比较低、额度较小,许多农民因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金融支持,不得不放弃一些好的经营项目,错失增收致富的好机会。从去年情况看,我市金融机构的年末存款余额为1266亿元,贷款余额为631亿元,存贷比为49.9%,新增存贷比仅为32%,这其中绝大多数是贷给了工业企业和第三产业,农民得到的贷款非常少。另一方面,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对金融支持的要求日益突出。近几年,我市农村改革发展成效很大,土地流转、专业合作催生了大量规模经营主体,现代农业、装备农业、设施农业发展成为必然趋势,但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离开了金融支持发展就难以持续,改革就难以深化。同时,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首先要破解“钱从哪里来”,除了土地收益、项目资金、社会资金、群众筹资外,银行支持也是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破解金融瓶颈迫在眉睫。
(二)机遇前所未有。近年来,中央对搞活农村金融越来越重视,年年都会对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作出安排。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专门用一个章节来部署农村金融创新工作,明确要求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增加农村信贷投入,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户信用评价机制;发展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等。月份,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农村金融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相对滞后,特别要加快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题。月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创新发展面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月日,全国首个经中央批准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地区在浙江省丽水诞生,改革试验方案明确提出,鼓励金融机构突破传统理念,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创新信用模式和扩大贷款抵押、质压担保物范围,积极引进和推广国内外成熟的小额贷款技术,构建小额信用贷款、抵押担保贷款、担保机构保证贷款“三位一体”的农村信贷产品体系。月日,银监会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支持农民、农村小企业作为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员,发起设立或者参与农村资金互助社增资扩股;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村镇银行发起设立或增资扩股;村镇银行主发起行的最低持股比例由20%降低为15%。同时,去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在省“设立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可以说,农村金融改革正迎来新的春天,全国各地的农村金融改革也在如火如荼进行,如海南的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创新、广东县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江苏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山东寿光的蔬菜大棚抵押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加快农村金融创新,不断开创我市农村金融改革的新局面。
(三)责任重于泰山。继去年9月,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正式写入国务院《关于支持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之后,今年月,中央农办又正式把试验区确定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由此正式成为中央农办在全国确定的4个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之一,标志着我们的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月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农办主任,在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授牌仪式结束后特别强调,联系点与试验区的功能和政策完全一样,试验的方法和方式也完全一样,都是为全国农村改革发展探索路子,没有本质区别。这为我们获得国家更多更大支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搭建了一个更好的平台,营造了更加宽松的改革环境。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的改革试验将由过去为全省农村改革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上升到为全国农村改革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我们的各项改革也将要由在全省先行先试、走在前列上升到在全国先行先试、走在前列。所以,我们面临着更高的要求、肩负着更大的责任。从主任去年月到视察时所提的要求,到今年在授牌仪式后的讲话都可以看出,中央农办最关心的农村改革有两件事,一是如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二是如何搞活农村金融。在郑州的会议上,陈主任对我市的金融创新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也为我们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去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努力取得更大成绩,创造更多经验。
二、明确任务
今年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持续“六个放大提升”。就农村金融创新来讲,重点是要建好、完善、提升“四大体系”。
(一)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搞活农村金融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程。今年的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都对这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商业银行针对农户的贷款,主要是小额信用贷款,而谁守信谁不守信,银行并不是很清楚,这也是银行“惜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势在必行。一要高度重视。建好农村信用体系不仅可以改善农户与金融机构间信息的不对称,有利于金融机构扩大对农村的信贷投入,还能提高农民的诚信意识,改善农村的信用环境,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各级政府必须从全局的高度予以重视。二要共建共赢。坚持依法合规、遵循自愿的原则,全面开展农户、农村企业、农村经济组织等涉农主体的信用信息采集工作,加大非银行信用信息的采集力度,促进工商、税务、法院、社保、质检、公用事业等部门社会信用信息的依法共享。这项工作在全国各地有不少经验,大家可以走出去看一看、学一学。三要客观科学。农户信息采集要全面,信用等级评价要科学,坚持客观公正,杜绝弄虚作假。区的48条标准涵盖了经济、法律、道德等各个方面,其做法值得借鉴。四要积极稳妥。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每个县区先期至少要选择3个乡镇开展试点,基础性工作要在月底前全面完成,“信用户”贷款要在10月底前全面启动,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广,争取用3年的时间实现全覆盖,惠及全体农民。五要健全机制。要边探索边完善,建立农村信用信息征集机制、农村信用体系评价机制、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和农村信用担保机制,大力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全市农信社系统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非常支持、非常积极,能不能按期完成任务,能不能做成做好做出成效,关键要看县区政府的工作力度和执行力。
(二)丰富金融产品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少,是农村金融瓶颈的重要体现。当前,各商业银行的涉农贷款主要集中于农业产业化企业,真正满足“三农”需要的金融产品,尤其是针对普通农户农业生产的金融产品相对不足。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前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和“三农”对金融的需求,在抓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更高效、更便捷、更普惠、更持续的农村金融产品。要积极探索开展信用农户授信与银行卡授信相结合的小额信贷产品,如农信社的“金燕快贷通”;探索“五权”为抵押的金融支农信贷产品,扩大贷款规模,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规模果园、家庭养殖场等经营主体的贷款融资难题;创新银保合作信贷产品,探索发展涉农保险保单质押贷款、涉农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和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保单抵押贷款等业务品种;开发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信贷模式,积极发展“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公司+专业市场+农户”等新型信贷模式,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辐射带动作用;根据农业生产和农业资金需求的季节性特点,发展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的金融供应链信贷产品;探索设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贷款、农田水利改造专项贷款、大型农业机械按揭贷款业务等;探索发展订单农业,农业生产资料购买贷款、科技兴农推广贷款等品种。农村信用联社在开展的“金燕快贷通”,信用农户最高可贷款40万元,贷款利率下浮10%-20%,一次核定,随用随贷,银联卡支取,方便快捷。这种模式要认真总结、及时加以推广。
(三)创新金融组织体系。重点是要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建立一个多层次、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适度竞争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目前,我市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势头良好,村镇银行发展到5家,占全省的1/10,其中珠江村镇银行为总分制银行;银行在8个县区有了分支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14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到300多家。但从农村的需求来看,这个数字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尤其要提升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水平。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至少有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方便群众。农民贷款的特点是短、频、急、快,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农民自己的银行”,产生于农民之间,关键的时候可解群众的燃眉之急。二是起到竞争作用。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农民自己办的,农民把钱放在合作社,这样就会同商业银行形成一种竞争的关系,影响商业银行的吸储,从而促使商业银行更加重视农村市场,实力较强的互助社就有了与商业银行合作的资本。三是充当商业银行的代办员。这也是国家允许和提倡的。商业银行在农村大多没有分支机构,若把贷款批发给农村资金互助社,让互助社代替商业银行办理信贷业务,既可以减少商业银行成本,又不致丢失农村市场。四是盘活农村资金。我市是劳务输出大市,农民手中积累了大量闲散资金。当前根据有关专家测算,把1万元资金存在银行,如果存1年,扣除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等因素,实际上仅剩下9000元,倒赔1000元,不存银行呢,则赔的更多。但有了资金互助社,就可以更好发挥它们的作用。所以,对于农村资金互助社,我们要遵循规律,创新思路,科学规范地加快发展、加快提升。今年每个县区都要重点培育10个左右示范性农村资金互助社。
(四)提升担保服务体系。农民贷款难,难就难在农民没有抵押物。对银行来说,我们的商业银行都是上市公司,有严格的管理要求,他们不愿给农民贷款,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农民没有有效的抵押担保物,贷款风险无法规避,这是银行的“行规”;对农民来讲,最大最有效的资产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产权等,除此之外,农民并没有其它可以抵押担保的财产,而这些又被现行的法规排除在抵押担保物外,这实际上是从制度安排上限制了农民的贷款权利。我们现在推行的“五权”抵押,全国许多地方都在探索,但其实质都不是银行部门承认了,法律上突破了,而是一种变通,具体来说是政府、担保机构作了二次担保。就我市而言,是按照“一级集团、二级担保、三级网络、四级信用”的架构,由市财政局牵头融资成立市级担保集团,县区融资成立分公司,乡镇成立担保中心,村设立信贷信息和信用信息服务点,是政府在银行与农户之间搭建了一座信贷桥梁,打通了物权到贷款的通道。下一步,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沿着这条路子完善提升,尤其是那些工作推进不到位的县、乡,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同时,要积极构建多层次的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的评估、交易、处置平台,建立农村物权交易市场,进一步拓宽农村融资抵押物范围,探索设立涉农担保基金或涉农担保公司,完善担保和再担保相结合的风险分担机制,有效破解农村“贷款难、难贷款”的瓶颈困局。
三、积极作为
搞活农村金融,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大局,必须高度重视,统筹谋划,积极作为,合力推进。
(一)政府要积极推动。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政府责无旁贷。一要加强领导。县区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服务协调,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当前尤其要把建好农村信用体系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农村金融创新的关键着力点,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同志具体抓。会议之后要迅速行动,认真制订实施方案,切实抓好落实。二要加大投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这方面要舍得投入,全力支持,全面保障。三要激励创新。利用财政、税收等相关政策手段,激励金融机构主动改革创新,调动金融部门的积极性。四要营造环境。坚决制止和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权,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对有意逃废金融债务的企业和个人实行通报、停贷等制裁措施,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促进我市农村金融生态良性循环。
(二)银行要积极投入。农村信用社系统的“金燕快贷通”小额贷款等级提升,由最高5万元提高到40万元,是市、区农村信用联社积极向上汇报争取的结果,也是他们积极投入农村金融创新的具体表现。各商业银行,尤其是涉农商业银行要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深刻认识到搞活农村金融不仅是破解“三农”发展难题的需要,也是推动金融机构在激烈的竞争中创新发展的需要,切实树牢服务“三农”的理念。要根据新时期农村金融的新要求和新特点,努力提供更多、更好、更快的金融产品与服务,让农民享有更高层次的金融服务。要积极在金融服务不足的农村地区增设营业网点,将在当地所吸收的可贷资金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不断加大服务“三农”力度,为广大农民提供普惠性金融服务,努力使金融服务惠及更广大的农民。要按照简化手续、方便农户、减少成本、降低风险的要求,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我喜欢下象棋,象棋里讲究的是兵不厌诈,提倡的是绞尽脑汁的想套路,尽量战胜对方是象棋乃至于所有棋类的最高境界。可是,象棋之外,比如人生,比如待人处事,比如做人,则绝对不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人生最高境界我认为是诚信。要想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首先必须给别人诚信。否则,将会让自己的小聪明贻害。
自从1990年,我们家两口子都在一个叫做小毛师傅的眼镜店配眼镜,一直配了十四年,到2004年,小毛为了自己的生意,也许是对我们的确比较看得起,我们两口子不管谁去了,他都客客气气,有时候还端茶倒水,配眼镜的质量更不用提了。他自然也慢慢成了我的朋友了。可是,2004年的一天,我再次到他的店里配眼镜,我花了200元整,可是配出来的眼镜实在说不上好————不是镜片容易摔破就是架在鼻梁上的两个小塑料片动不动掉下来,因为这些是在刚刚配镜才十天之内的事情,我自然找上门让他做些加工。第一次去,他还能认真对待。可是,没过几天,镜片又摔破了。当时花两百元在我们那儿可以配比较好的眼镜,至少不会太差。十几年来也从来没有过镜片一破再破的现象,两百元钱也不能配泥捏的眼镜吧。我再次找到他,要求换镜片。小毛这次有点不高兴。说实话,配眼镜的地方多得很,我想,眼镜质量不好,我去换换也很正常,耽误我的时间不说,你还不高兴。我也是个要面子的人。我心想:行,不就是两百元钱吗?这次肯定是糊弄我,不然不可能会有那么差的镜片,你不太想换,我还不愿意跑呢。我转身就走,小毛的嘴巴张了张,想喊我回头。可是我大步流星,已经走远了。从此以后,我们两夫妻再也没有去过他的眼镜店了,去的是离小毛不远的另一家眼镜店。
2010年,我的女儿也戴上眼镜了,一家三口常常在那个“徐记眼镜店”配眼镜。一来二去,我们一家三人配眼镜的情况让小毛知道了,他也许想拉住我这个回头客,说几年前是有些不太友好的行为,虽然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可看得出来,他是想让我们再回到他那里配眼镜。但是,我已经和那个姓徐的师傅成了更好的朋友,我不可能无缘无故丢下“徐记眼镜店”而再去另投码头。
关键词 :农村;河道;整治;实践;对策;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河道,不仅承担着行洪、排涝和灌溉的重任,而且在航运、生态、环保等很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农村河道整治一直被忽视,导致农村河道因缺乏治理而淤积严重,脏乱差现象普遍,这与当前我国推进的城镇化进程很不和谐。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同时也为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生活质量和品味的需求,对农村河道进行整治势在必行。
一、农村河道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1淤积严重, 河道防洪能力下降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加之历史上无序建设和老百姓与河争地的影响,不少农村河道被逐渐分割、支离或挤压成不能贯通的断头河,水面积锐减,河道多年未清淤疏浚,滞蓄能力下降,水体承载能力较差,使河道失去了原来的功能,同时,城镇化发展还导致农村大部分地面的不透水面积增加, 地面产流系数增大,一遇暴雨或连续阴雨,极易形成洪涝灾害。
1.2 基流减少,保水滞水能力降低
流域表面和河道断面硬质化导致水流下泄速度加快, 保水、滞水能力降低;地下水过量开采, 地下水位降低, 地下水交换变为与自然相反的方向, 即河流补给沿岸地下水, 致使河道流量较自然状态下减少, 部分河段断流。
1.3 水质污染、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大大增加, 许多农村河道成为排污通道, 既丧失了生态功能, 又污染了周围环境。部分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淡薄,肆意往河道内倾倒生产生活垃圾,导致河道变成垃圾场、臭水沟,生物多样性条件被破坏, 天然食物链脱节, 许多河流生态系统逐渐退化。
1.4 堤防呆板、不能满足使用功能的多样性
在以往的河道整治中,堤防的防护,常常只从防洪的角度考虑问题,大多采用刚性结构护坡,片面强调混凝土、浆砌块石的安全性,造成目标单一, 格式呆板, 既不美观, 又无生机,一定程度上还改变了生态环境,更不方便人们接近河流, 难以满足亲水的要求。
二、农村河道整治的目标
河道整治工程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协调城镇发展与河道生态保护的关系, 同时尽量维护河道原有的自然地貌和水文特征, 保持河流景观与其周围环境的和谐。结合农村实际,农村河道整治工作的目标应该是河道原有的灌排功能得到恢复,河道的行洪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排涝能力达到标准,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达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整治目标。
三、新时期进行农村河道整治的对策
3.1加强宣传,增强全民环保意识
农村河道整治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需要各部门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紧迫性,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各级政府对河道整治工作的重视,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取得各级各部门和老百姓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时要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保护水环境的行列中来,使“爱水、护水”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3.2规划先行,扎实有序开展工作
在农村河道整治过程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水系整治规划,按照规划分步实施,整治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既要立足大局、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需要,又要体现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把河道整治与村庄环境整治,与生态环境整治有机结合起来,要用统筹的全局的观念,扎实有序的推进河道整治工作,力求使水安全、水环境、水文化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3.3定期清淤,恢复河道灌排功能
在农村河道治理的过程中,要按照洪水位设计堤防,以满足防洪要求。每年都应当对河道进行清淤,保证河道行洪安全、泥沙排泄顺畅,增加河网的滞蓄容量,充分发挥河道排洪排涝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灌溉供水量,而且还能够提高河网水体的自净能力,减少污染物附着于水体造成的危害。
3.4拦污截污、改善河道源头水质
改善河道水质状况的根本出路在于截污治污。在沿河两侧埋设截污管,使雨、污分流,污水排入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对于污染严重而近期无出路的重点区域,可考虑设置小型生化处理临时设施,以解决短期污染问题。
3.5沟通水系,合理配置水利资源
沟通河网内部水体,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在今后的农村河道整治规划中要提出 “引水、保水、换水”方案,充分考虑环境景观用水要求,把环境用水量纳入需水总量增衡方案,利用水利工程完成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新建引水工程和封闭保水工程,制定定期换水方案,为河网水体流动提供水源保障。
3.6生态治理,注意体现人水和谐
农村河道整治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理念,强调人与动植物各得其所。其特征是,尽可能多地保留河道的自然性,表现在岸边生态多样化,应尽量减少浆砌块石等硬质驳坎的使用,积极尝试生态型的护岸结构形式,生态护岸能依靠植物良好的根系而使护坡具有一定的固土和抗冲能力,同时造价低廉、美化环境。如在场地条件允许、结构保证可靠的前提下,改用松木桩、树根桩结合植被绿化覆盖等手段改造河道。必须使用到硬质驳坎的地方,也要采用水下式硬质驳坎结合水上生态护坡的形式,达到护岸、绿化、水土交换的有机结合。同时,结合农村河道治理是为其环境服务的特点,在满足工程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开发农村河道的环境、旅游功能,对有条件的河道满足游船通航要求,设置游船码头、亲水平台等亲水构筑物,结合自然生态岛、景观桥、廊架、园路等景观改造,方便居民在河岸休闲游憩,使农村河道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游玩、观赏的景区。
3.7建管并重,加强河道长效管理
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只有河道整治建设与管理措施并举,才能取得综合整治成效,达到水环境保护的目的。目前大部分农村河道都落实了河道长效管理机制,这对水面清洁起到了积极作用。下一步要加强河道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强化河道管理的措施和手段,有效控制污染源,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巩固河道建设成效。
结束语
随着农村水利向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转化, 在农村河道整治中, 必须考虑河道生态环境的建设, 这不仅是人们随生活水平提高对自身生存环境质量提出的要求,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河道的整治应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 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农村河道建设不仅要发挥水利工程的功效, 而且还要融入园林景观、生态和建筑艺术等诸多内容, 以充分发挥河流的综合功能尤其是生态环境功能, 真正做到让河流回归自然。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
新目标英语 问题
随着知识科技信息化、经济一体化、社会多极化的到来,我们的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自92年分配以来,我就经历过数几次英语教材的改革,其中变化比较大的是94年的教材改革,以及去年的英语新课程改革。这一次的新课程改革就像朱自清笔下的“春”一样,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所带给社会,尤其是我国教育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对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来说,新课程改革大潮冲击着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而它所给予农村一线的教师的除了眼前一亮,自然还会有很多的问题。
在这一年的课改实验中,作为一线的课改教师,我发现新课改确实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如:教师比以往更加好学了;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得到越来越多的普及和推广……但英语新课改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惑,如:拔尖的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水平都较以前同级的学生高出许多,但差生所占的比例也比以往高,学生的分化从初一就开始凸显;学生水平高低差距大,使教师在授课中难以兼顾,增大了授课的难度;等等。回顾这一年的课改情形,
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特点,笔者从浮华的背后,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忧虑与不安:尽管新课改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新课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一年来笔者粗略分析,英语新课改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新教材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
新目标英语是中美合编,人民教育出版社与美国汤姆森出版集团合作,在该集团出版的教材Co for it!基础上,依据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改编的初中英语教材,它吸收并采取了美国人在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上的不少优点,其中不少章节是将美国教材的内容稍做改动或直接搬过来的。编者的目的之一是想让新教材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动力。但实际情况如何呢?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吧!比方pizza(比萨饼),象我们象山只有丹城有一家pizza店,我所任教的两个班,没有人吃过pizza。我想至于广大农村的学生,绝大部分恐怕以前连听斗没听说过,因而,对于许多学生而言,比萨饼与一头大象又有什么区别呢?
初一的学生又怎么能有那么好的自制力使自己对毫不熟悉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呢?又怎么进行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对于比萨饼进行各种调查呢?如果教师将其变为中国的饺子或面条,那岂不是人为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了吗?如果教师仅领学生纸上谈兵,又如何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牢固呢?因此,我个人认为,就教材内容而言,本套教材的某些章节只适合大中城市等各方面都比较发达的地区,而不适应于小城镇与广大农村。因此,“面向全体”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以人为本”也就失去了意义。
问题二:新教材的操作难度大,加大了教师的备课与授课难度
新目标英语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具体的话题展开,但毕竟课文里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较少,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自己精心编排方能授课,而教师手头又没有现成的资料或教学辅导材料可以利用,而且很多话题较新,教师处理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一切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难度。再加上每个单元相对独立,不象以往那样知识成体系,许多教师一时还不能完全适应。
问题三:小学与初中的英语教学严重脱节,是英语新课改的又一大障碍
现在,我县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开设英语课,按理说初中英语教学应该很简单了吧。但实际情况又如何呢?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吧!去年我在刚接手初一的两个班时,为了了解一下学生在小学的英语学习水平,在第一堂课分别让两个班的学生默写了一下26个英语字母,结果令人大跌眼镜:26个字母完全写正确的学生几乎为零,其中有一大半学生是胡乱写或交空白卷的。他们好多人连读也不能全读对,或者将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混淆了。后来,我经过一番调查与了解才得知,在小学,他们只注重语文和数学,英语课形同虚设。因此,从学校到家长乃至学生,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人认为新目标英语比较适合象上海这样大城市的初中学生,并不适合我们农村孩子,农村孩子毕竟不同于城市孩子。上海是国内英语普及最好的城市,孩子从小学入学开始就已接受英语教育,在上海的小学校,英语和数学、语文有着同等重要位置。因此本人认为教材的改革也要因材(学生的差异)而实行。
“英语新课程标准将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纳入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小学毕业,英语知识目标要达到以下标准。
①语音: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语音清楚,语调自然。②词汇:学习本级话题范围内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了解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③语法: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知道动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形式上的变化;了解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介词;了解英语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④功能:了解问候、告别、感谢、致歉、介绍、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式。⑤话题:能理解和表达有关下列话题的简单信息: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目等。以上五个方面的知识目标实际上是将大纲中规定的很大一部分初中英语的教学内容放到了小学阶段。”(摘自《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而实际上,目前初中已经实行了新课改,但小学高年级却未实行,而只是低年级与初中同步进行新课改,这就使好几级学生出现了“课改真空”,因而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双方已经脱节;更何况小学实行的是所谓的“素质教育”,学校与学生在英语教学上几乎没什么压力,而初中在本质上仍然是应试教育,考试成绩才是学校、教师与学生的生命线;再加上许多人(无论是小学教师、学生家长还是社会)都认为小学英语学好与否没关系,反正上初中以后仍要从头开始学。因此,以我县的实际情况来看,几乎没有一个学生小学毕业时能达到上述标准。这也就将英语教学的所有压力都留给了初中英语教师。可见初中教师真是任重而道远;他们承受着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社会、学生家长、学生以及自身生存与发展等各方面的压力,但结果还是不尽人意。因为,不少学生升初中时英语水平几乎为零,而新目标英语词汇量大而难,话题范围广,且初中开设的科目众多,各科的压力大,时间紧,因此许多学生一接触英语就有畏难情绪;面对大班额,教师精力又有限,如果家长配合不好,孩子往往会把腿一伸就不干了,以后再想弥补真是难于上青天。如此一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岂不就成了一句空话?!
问题四:新教材的词汇量太大,不少单词拼写难,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教师的授课质量
“新目标英语”初一阶段的词汇量就超过了一千(而目前我县初中毕业时,英语大纲规定的词汇量也不过八百多个),而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小学毕业时达到的水平(学习本级话题范围内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在这里又无法实现,因而学生上初一后,仅仅是英语词汇量方面,就成为他们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抱有畏难情绪。再加上不少单词的拼写太难,别说对于初一的学生,就是我们这些科班出身的英语教师,也有个别词打开课本时不认得或写不出的(如broccoli);还有不少单词,对于刚上初一的学生来说,记忆起来实在太费劲,如gymnastics, description,competition,exhibition, Californian,requirement,experience,traditional等等,并不是说所有的学生都记不住这些词,而是有将近一半的学生难以记忆,面对这么多令人望而生畏的单词,即使孩子的求知欲再强,也不会对自己丝毫不感兴趣的东西牢固记忆吧,毕竟他们还只是孩子。而教师如果逼着学生记,势必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乃至产生厌恶,稍有不慎就会使学生彻底放弃英语学习, 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前途,这无形之中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新的压力。评价体系陈旧落后,使教师在新课改中缺乏积极性、创造性与主动性。
问题五: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评价理念理顺了教学与评价(考试)的关系
使评价的内涵得到极大扩充,评价不等于考试,考试只是评价的手段之一。更主要的是要“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但事实上,这里几乎所有的学校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都以其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作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这样的评价体系最易操作,简单明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接踵而至了,由于学校评价教师只看学生笔头考试的成绩,只重考试结果,甚至把这作为教师评先(进)树优(秀)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敢完全放开手脚,按照“新课改实践建议”中所提倡的那样,“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而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去提高学生的笔头考试成绩(而并非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一来,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也就难上加难了。上面评价教师的尺度又直接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既不敢随便“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也不敢“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更不敢“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因为学校不看学生的课堂表现或平时成绩(即“阶段性评价”在这儿无用武之地),而只看最终的考试结果,如果教师那么做岂不是自找没趣?所以新课改所倡导的多种评价体系并举的理念也就有其名而无其实了。因此,不少教师都感叹:新课改除了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与工作压力以外,与以往相比,换汤不换药。话虽夸张,但也道出了不少教师的心声。
因此,我个人认为,新课改的实施应多听一听下面基层教师的心声。新课改如果不多站在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角度看问题,不多站在贫穷、落后、偏远地区的角度看问题,不解决以上的种种问题与矛盾乃至更多表面的或潜在的问题与矛盾,要想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确非易事。相反,稍有不慎,也许就会使一批教师和学生成为新课改的牺牲品。因此,就目前而言,没有几个墓层的教师,也没有几所基层学校的领导敢将新课改的步子迈得大一些快一些。英语新课改要想取得本质上的全面的成功,要想真正获得全体英语教师的积极参与,的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明治维新后,受文明开化运动的影响,女性的命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日本自然主义作家岛崎藤村(1872-1943)便是其中的代表,他的作品从来不乏女性形象的塑造,《家》也不例外。其代表作《家》始创于1909年,被誉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纪念碑。《家》以岛崎家和姐姐的婆家为原型,反映了明治末年小泉和桥本两大封建家族12年间(1898-1910)日趋没落的过程。藤村在《家》中刻画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展现了明治后期不同层次女性的不同命运,其中接受了新时代教育的新女性尤为令人关注。跟传统女性相比,她们的精神面貌和命运究竟如何?本文旨在通过对作品的解读,窥探明治时期日本新女性的生活状况与社会地位。
关键词:岛崎藤村;《家》;明治维新;新女性
一、追求真爱的新女性――雪
明治维新使日本人开始认识到让女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福泽谕吉、森有礼等启蒙思想家大力倡导“良妻贤母”的近代女子教育观。1899年,日本政府颁布“高等女学校令”,标志着培养既有知识、又守妇道的“良妻贤母”成为日本公认的女子教育理念。
《家》中的雪便是这样的女性。雪的原型是藤村的第一任妻子秦冬子(1878-1910),北海道函馆渔网批发商秦庆治的三女儿。她于1893年秋至1896年4月份在明治女学校学习,毕业后在校长岩本善治的介绍下,于1899年5月嫁给曾在明治女学校任过教的藤村,并随藤村到长野县的小诸生活。在与藤村生活的12年间,共生了4女3男7个孩子,最终在生小女儿时因产后大出血去世。
作品中的雪婚前有一个名叫勉的意中人,但由于店里伙计的闲言碎语导致两人分手,后经人介绍嫁给三吉。雪家境优越,婚后对在小诸的艰苦的半农生活及接连生孩子有诸多不满。女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巨大反差使她感到苦恼。丈夫三吉是个贫困的教书匠,他认为雪要做一个教书匠的妻子就必须去除不必要的配饰,尽量做到朴素。虽然雪也尝试着去做,但过惯了小姐生活的雪心里却有落差。婚后不久,三吉想把学音乐的女性友人曾根介绍给雪,她并不乐意,认为曾根是其婚姻的威胁,这让三吉无法理解。加上雪与勉之间频繁的“情书”往来,最终导致一场家庭风暴。两人之间没有爱情和默契。“咱们家是旅店,你就是旅店的老板娘”,“我是请你洗衣、做饭的旅客”,①87通过三吉的口,阐发了夫妻之间关系的冷淡。雪也曾发出感慨,“我绝不想来世再托生成女人”。①343虽然雪对婚姻生活不满,但她从未想过离婚,根本原因在于父亲的谆谆告诫,“女儿一旦嫁出去,纵令饿死,也不能返回娘家的大门”。①70两人的婚姻几度出现危机,但婚姻关系一直维持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养育孩子的责任。雪的3个女儿在一年之内相继夭折,雪深受打击乃至绝望,再加上不断生育,原本健康的身体变得十分虚弱。在第7次怀孕的时候,虽然十分不安却还想着自己作为妻子和母亲的使命。对雪而言,家才是最好的归宿。
二、高学历新女性――曾根
前文提及《家》中另一位知识女性曾根千代,她与雪的形象形成鲜明对照。曾根的原型名为橘系重(1873年-1939年),1892年毕业于东京音乐学校,后留校担任助教,1937年成为日本帝国艺术院会员。藤村于1898年进入东京音乐学校的钢琴科学习期间与其相识。
对三吉而言,曾根算是红颜知己,不过这个单身女性有些歇斯底里和让人无法理解的固执。她体弱多病,性格忧郁,令人难以接近,一起学习音乐十几年的朋友也认为她难以琢磨。“老姑娘曾根的烦恼,是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①95她曾经写过日记却又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把所有的日记都烧掉了。怀疑自己生存的意义,在元旦那天写下了遗书。生病期间,医生建议她去山上养病,她却不相信大夫的话。“有时候,曾根说起话来就象是从岩石缝里滴出来的山泉水那样,显得冷冰冰的”,①96很难让人同情她。曾根性格坚强,“生活在靠女人维持生活的家庭中,从事着依靠女人力量的艺术活动。”①96优雅知性,衣着讲究,热爱音乐,把一生都跟音乐联系在一起。
然而,这种摆脱固有家庭模式的女人在当时是不受欢迎的。虽然明治政府规定,“不论华士农工商及妇人,必定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5]239但发展女子教育并不是培养女性自身的政治、社会能力,而是使她们成为培养未来国民的有能力的母亲。因此《家》中雪这样的具有教育背景的女性只能“相夫教子”,曾根型“不务正业”的高学历女性则被视为“另类”。
三、渴望独立的新女性――小俊
《家》中另一位知识女性――小俊。小泉家实的女儿,活泼开朗,干练有思想。和三吉一样,都是“从旧家庭中冒出来的一颗幼芽,都要按照各自的想法去建立新家庭的。”①125父亲实常年在外做无为的奔波,家里都是小俊和多病的母亲仓操劳。家人送她上学,为了将来能做一位老师。在叔叔三吉的帮助下,进了学校,掌握了绘画的技艺,希望成为一位独立的女性。她喜欢表哥正太,但三吉朋友的儿子直树又暗恋她,并且给她写信道:“我从未遇到过你这般芬芳的人,从此称你白百合花如何?”小俊断然拒绝了这位爱慕者。“既然从前是哥哥,现在也要看做是真正的哥哥。”“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生性是不会屈服的……”。①130由此可见,小俊是个对爱情不轻易屈服的姑娘。
小俊信赖叔父三吉,在三吉家帮忙期间叔侄俩关系相处融洽。然而在一次散步时,三吉却不可思议地拉住了侄女的手,在三吉看来这有违伦理。而不谙世事的小俊却丝毫未察觉,依旧十分信赖叔父。倒是三吉心怀愧疚,开始有意疏远小俊,这让她感到悲伤失望。“我完全看清了叔叔的阴暗面,我算是把三吉叔叔这个人看透了!”①226在小俊看来,三吉不过是个善变的成年人,无法成为她的心理支柱。小泉家破产后,叔父们把她的父亲小泉实逼得出走满洲,叔父们又为其张罗婚事,小俊选择了反抗,自己做主嫁给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年轻人,不论生活上还是心理上都不再依赖三吉。小俊虽出身于封建家庭,又生活在不完全自由化的近代社会中,但却是个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谋求自由和幸福的女性。
通过解读作品可知《家》中的3位新女性虽然都无法摆脱“良妻贤母”的使命,但她们有知识,有自觉意识要去打破这种传统的桎梏。究其根源,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了近代教育体制,女性教育逐渐受重视。1872年颁布的《学制》赋予女子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1890年颁布的《教育令》规定设立专门的女子教育学校。1899年,随着《高等女学校令》的颁布,女学校的教育在形式上被正式确定下来,女性教育得到普及。
笔者认为,雪、曾根、小俊3位女性是明治维新后接受了近代女子教育的新女性的典型代表,她们的生存方式和精神支柱正体现了明治末期的年轻一代女性的命运和精神面貌。通过解读明治时期的新女性,也能够为我们认识日本当代社会各种女性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学院2015年校级科研项目“岛崎藤村《家》中女性形象研究”。
注解:
①本论文引用译文均出自:岛崎藤村著,柯毅文,陈德文,枕流译.破戒・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参考文献:
[1]李敏,李卓.从岛崎藤村的《家》看明治后期的日本女性形象[J].日本问题研究.2014,(2):23-29.
关键词 : 新经济模式;农村经济;消费;质量;
农村经济发展要积极结合新经济模式的特点,通过整合农村经济资源、改善农村经济环境以及培养农村专业人才等途径,构建新经济背景下的农村经济改革体系,改变落后僵化的生产形式。
1 、新经济模式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价值
1.1 、降低经济成本
新经济模式是一种基于传统经济模式,结合现代经济技术手段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新经济模式,可以改变原有农村经济成本难以控制的局面。新经济模式中,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方式,使农村经济实现了覆盖范围的扩大,通过网络可以更加及时和全面地获取农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和价格走势等,有助于农业生产者把握住最佳的生产和销售实际。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中,农民要想获得市场信息,需要依赖于人工方式去调研,这就增加了经济发展成本。而网络环境可在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平台上,采集获取相关的经济数据,使农业经济成本得以有效控制。
1.2、 创新经济模式
新经济模式还为农村经济发展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持。传统的农村经济主要以实物销售为主,需要农民与消费者面对面进行交易,这就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受到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在新经济模式中,产品交易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完成。很多的电商都抓住了新经济时代的机遇,建立了综合性的网络销售平台,如淘宝、京东等渠道,使农民可以将农产品直接搬上网络平台,消费者也可以基于平台服务来搜索和选择自己喜爱的农产品,并直接在平台进行支付。在消费者受到农产品后,平台可以最为第三方与农民进行结算,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线上和线下共同发展,也可以实现新经济时代的多元经济服务体系。
1.3、 实现经济转型
新经济模式也让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探索新的经济形态,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新经济模式可将广大农村地区的自然风景、民族风情和乡村文化等推广到各地区,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农村,从而可以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基础上,构建旅游产业模式。农村旅游模式的发展,是经济模式的一场革命,为农村经济带来的新的活力。乡村旅游可以带给游客更加新奇的体验,除了自然风景的观赏以外,还可以亲身体验农村生活方式,如参与到农业种植过程中,如现代农村旅游中比较受欢迎的采摘项目,让游客可以获得劳动的满足感。养殖和种植等项目,也是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消费者可以进行预先支付,委托农民来种植和养殖自己喜爱的蔬菜或者动物等,成熟后就可运输给消费者。这种经济模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想吃到绿色无污染蔬菜或者放心肉的心理,也让农村经济实现了预销售,这对于农村经济转型有着积极的推动力。
2 、新经济模式中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2.1、 整合农村经济资源
农村经济资源丰富,但大部分资源都较为分散。在新经济模式发展背景下,应当积极整合农村经济资源,发挥资源更大的价值。农村经济资源包括了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等。很多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导致农村人口流失现象非常严重,这会阻碍经济发展进程。农村经济发展中,要做好宣传工作、留住人,并结合新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农民无需远离家乡就可以实现致富。土地资源方面,可以通过土地合作经营,提高经济发展规模,为经济生产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2.2 、改善农村经济环境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重视经济环境的改善,要积极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新经济模式运用,很大程度上依靠网络条件,这就需要加强网络设施建设,从网络硬件配备上,或者从网络速度和稳定性的提高上着手,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准备。在基础设施环境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文化环境建设,要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理念,在新经济模式中,要想始终获得社会和消费者的认可,就要提高经济服务质量,严格把好质量关。
2.3 、培养农村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