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事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地区高校 人事管理系统 探究方案 数据库管理系统
人事管理在任何工作单位都是不可或缺的,以往我们采用的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人工的管理在当前来说已经显得效率低、保密差,不适用于大量的数据和信息的采集和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智能化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地区高校的人事管理系统,可以利用计算机来进行高效并且智能、安全的管理。
1 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1.1 系统目标
(1)建立一个同一个地区高校人事信息数据库,实现数据的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共享性以及一致性,提高查询数据的效率和人事部门工作的效率;(2)实现人事管理的各个业务功能,比如招聘工作、教职工信息管理、工资管理、职称考核、培训功能等等,提供便捷的网上服务平台;(3)规范业务流程,全面科学地进行高效管理,发挥系统功能,完善人事管理在工作中发生的不足之处;(4)采用现代化的手法,要求系统界面清晰简洁,易操作,针对用户身份取得不同的操作权限,并且提高系统安全性。
1.2 业务分析与功能需求
(1)人事管理:招聘――通过系统在网上来招聘的信息,公开流程管理,其中有应聘者的简历投递到笔试和面试的过程,最后公布录用情况;培训――学校应当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各面的培训工作,做好知识技能的储备,利用系统制订综合培训目标,以及具体的计划实施;考核――学校还必须有对教职工人员的定期考核项目,制订考核标准,评定考核结果;评定职称――主要是对职称管理人员、教职工人员以及职称评审委员会提出要求,这个过程涉及到报名并提交材料,参与评审,最后得出结果。
(2)教职工信息管理:这部分信息在整个系统中应该是很重要的角色,要求系统能实现对基本信息的收集、查阅、维护与统计,还可以导入数据并进行批量操作,灵活性强。而人事管理人员要具有所有的操作权,能够对数据进行添加和删减、修改、统计、查阅,但是教职工自己无法修改数据,部门领导则可以统计与查询信息。
(3)岗位管理:系统能够按时对岗位的信息进行采集和管理,定期维护数据信息,统计人员数据和岗位信息。
(4)工资管理:具体项目有收录工资、查询、修改以及统计数据。这些权限必须由专门负责的人员来管理,主要应用于学校管理人员以及教职工人员。
(5) 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设置系统内的所有用户角色并进行管理,分别有部门管理员、系统管理员以及普通用户,角色不同也对应着不同的操作权限。其中,系统管理员是本系统的主要负责人员,有最多的权限,可以分配用户角色并进行数据的普通操作等等;部门管理员则是针对本部门的教职工信息,而且不能任意添加和修改数据;普通用户则只能对本人的信息进行查询和修改密码的操作,不能修改信息。
另外,系统还要具备备份策略和恢复功能,要能够保持业务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备不同级别的备份并制订详细的备份方案。这些数据都要进行日志记录,提供查询等操作功能,可以随时对模块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解。
1.3 非功能需求
(1)数据处理问题:系统应该不定期的自动备份数据,拥有多重数据的输出格式,能够灵活快捷的在各个系统中传输,保证数据在损坏或者丢失的情况下通过备份寻回并恢复。
(2)系统稳定性:对软件的工作时间要求较高,保证运行时间较长还能拥有良好的稳定性、一致性、完整性,准确率也要有保障,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检测,如果产生错误能够及时纠正处理。
(3)响应时间:普通不要超过5秒,统计不超过100秒。
(4)界面轻松:要求工作的流程灵活,采用自由定义和配置的方案,结合图文声像的信息方式让用户轻松使用,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 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2.1 总体要求
(1) 保持良好的先进性和开放性,最主要的是针对用户的类别,实用性要好。采取组件化的优秀设计思维,按照相应的标准和法律法规来实现系统设计的规范和良好操作,在系统内部模块之间的接口保持规范化,要能够与其他用户进行数据之间的交互。
(2)功能灵活,操作简单,保证系统维护的灵活,方便扩展与移植,采取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案,综合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手法,让用户使用轻松,更自如。
(3)安全、可靠、稳定是重要原则,这些必须得到保证,在保密上做到安全可靠,防止信息泄漏和篡改,对网络用户实行分级管理,提高抗干扰能力,实现内部系统的安全性,能够保证高效办公。
2.2 部分功能模块
(1)人事管理模块:主要有三个部分――公开招聘模块:信息、审查、管理简历、考试部分(面试+笔试)、公布录用信息;考核模块:定义考核标准、制订考核目标、实施计划、评定结果;职称评审模块:通知报名、材料审核、评定奖励制度。
(2)教职工管理模块:主要以树形模式来显示各个机构和部门,添加教职工的角色和功能,提供修改参数的链接,提供查询服务,并且可以批量删减,修改。
(3)工资管理模块:这个模块主要包含了录入、查询、统计与修改,必须得到权限才可以进行操作。模块内可分为:工资录入-工资修改-工资计算-查询工资-参数设置。
(4)岗位管理模块:管理岗位的信息,其中有:统计部门人员数量和岗位信息的相关操作。
(5)系统管理与维护模块:主要是有三个部分:系统管理、数据库应用管理以及用户管理,这三个部分的操作权限也是不同的,针对用户的身份进行公开或者半公开,达到良好的维护环境。
3 总结
由于目前信息的高度发达,高校人事管理也需要采取现代化的手法来进行信息的管理,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应用程序作为开发工具来实现模块化的管理,设计出一个良好的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是极为重要的,这样方便了人事部门对信息的各方面操作和管理,更有利于高校全体员工对信息的掌握与了解,极大地提高和增强了校园的办公效率和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虎,张骏.管理信息系统[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熊才权.数据库原理及应用[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孟杰.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发展概述[J].中国科技信息,2010.
[4]蒋绍武.构建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思考与实践[J].现代大学教育,2003.
[5]孙绍芳.高校校园网络环境下的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关键词】现代企业 人事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199-01
相对于传统企业而言,现代企业更多地关注人、关心人,将人事管理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为人事管理者提出了不小的挑战。近年来,我国人事管理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这表现在人事管理者通过实践运行为企业营造了和谐发展的势头,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了新的利润值,为全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那么,究竟什么是人事管理呢?
一 现代企业中人事管理的内涵
人事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第一阶段,有时也作为广义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代称。它是指有关人事方面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等一系列管理工作。通过科学的方法、正确的用人原则和合理的管理制度,调整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谋求对工作人员的体力、心力和智力作出最适当的利用和最高的发挥,并保护其合法的利益。现代人事管理理论认为人人皆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价值的追求,将人不再局限为一种成本,而是视为可开发并能带来收益的资源进行开发和控制,重视人的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和谐关系,将人的作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 人事管理对企业尤其是现代企业的重要性
贯彻、执行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广大职工合法权益,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劳动关系发生了变化,职工的劳动权利自主性扩大了,风险也扩大了。特别是在经济转轨时期,下岗职工明显增多,为此,我国相继建立并推行了对职工的多项生活保障制度。如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以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定生活,为广大职工排忧解难。一个健全的保障体系对保证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的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 献计献策,积极做好人事管理工作,树立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
1.建立健全人事管理系统
第一,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打破了传统手工操作的模式,动态地实现了职工信息管理、人动、职工考勤信息管理和部门机构管理等功能。
第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根据对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此系统的主要模块包括:系统用户管理、职工信息管理、职工考勤管理以及机构编制管理四个部分。
第三,数据库设计。建立数据库是为了方便人事管理者进行人事管理。建立数据库以后,对于相同项的检索、对比、修改将变得非常容易。
2.做好人事管理工作
第一,要坚持人性化管理与规范化管理相结合。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者尤其是人事管理者,要重视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这不仅包括在考核中加强对员工奉献精神和努力过程的表彰和考核,更要加强对员工进行对企业忠诚度、责任感、服从性、协调性、个人修养、集体荣誉感等因素的考核。要重视和加强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再培训,为员工提供学习和再深造的权利。
同时还要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管理包括建立规范化的人事管理制度;对人力资源进行规划、组织、控制、教育、激励的管理服务部门,其管理方法和手段不再是简单的行政命令,而是各种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综合;另外,要保证企业人事管理政策的公开性、稳定性、协调性和连续性。
第二,建立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现代企业应进一步加大搞活企业内部分配的力度,要将员工的各种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成果转化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直接挂钩,使员工的收入符合其劳动创造的价值和贡献,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奖金的分配与绩效挂钩,多劳多得,努力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真正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第三,提高人事管理者自身的素养。人事管理者应在平时注意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做到作风正、责任心强、自我号召力大。除此,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企业责任感、荣誉感。在日常工作中,人事管理者要不断增强自我魅力的培养和心理素质的增强,在工作中工作方法应做到因人而异,随机应变,多种多样,使员工易于接受,自愿接受。
第四,要学会应用信息化管理。现代社会也是信息社会,人事管理部门作为管理部门中的先头部队,一定要学会应用先进的、新的信息,并且学会区别对待这些信息,有的信息要舍弃,有的信息要挖掘,有的信息可以用来宣传教育,有的信息可以作为分析研究……这就需要人事管理者在日常工作甚至是生活中不断修炼、不断总结,最终养成自觉收集信息和使用信息的习惯,应用这些信息对信息涉及的部分进行认真分析、科学预测,把信息的使用贯穿到整个人事管理和决策的过程中去。
关键词计量;数据采集;网络系统
1引言
安钢计量信息平台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包括硬件及软件两部分,主要描述的是该系统的组成与运行过程。按照计量信息需求及的实际情况,系统采用浏览器/Web/数据库服务器三层分布式结构。计量信息共享平台是一个人机对话系统,从物理机构上看,它主要是由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数据和用户组成。
为达到本系统设计目标,在设计中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实用性,可用性,先进性,易用性,人机分工合理性几个方面。根据信息平台的实际情况,对各个具体功能和细节进行分析和系统开发,根据用户需求,在Windows环境下,采用当前最为流行的开发工具进行开发,建立人机友好,可视化的用户界面,输入方便快捷,输出信息易读易懂。
2体系结构设计
本信息共享平台采用三层B/S结构,B/S结构中只安装一个服务器,而客户端采用浏览器运行软件。在数据管理层和用户界面增加了一层结构,称为中间件,使整个体系结构分为三层。中间件主要提供以下功能:负责客户机与服务器、服务器与服务器间的连接与通讯,实现应用与数据库的高效连接。这种三层结构在层与层之间相互独立,任何一层的改变不会影响其它层的功能。
3系统总体设计
图1系统功能结构图
根据系统的要求,在建立计量信息共享平台之前,首先做好数据的采集工作。统一数据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的基础。在计量信息共享平台上,数据层是基础,通过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处理形成信息,然后利用技术手段把信息总结、分类和归纳形成知识层,在此之上提供管理与决策支撑。根据系统的需求分析,确定系统的功能如下:基础数据、电能计量、动力量数据处理、轨道衡数据处理、工作计划、供应处数据、管理查询、权限管理、设备维护、设备信息、生产数据、实时监控、数据查询、数据维护、采集数据上传、原始数据查询、组织机构等功能。整个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4整体网络方案设计
安钢计量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首先是网络系统的建设,整体网络采用千兆义太网技术,在硬件网络布线设计上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网络核心层采用2台高性能万兆路由交换机ExtremeAspen8810交换机组成,放置在数据中心机房作为核心设备,提供与四个汇聚交换机的互连和服务器的连接。网络汇聚层设置四个节点(网络交换中心),分别放置在回皮轨道衡、计控部、热送称、黑河路,每个汇聚层节点配置一台高性能的Extreme的SummitX450汇聚交换机。对于接入层,有的地方使用已有的DlinkDES系列交换机,有的地方节点数较少,甚至只有一个节点,就直接连到汇聚层交换机上。接交换机的地方有:回皮轨道衡交换中心在计控仓库、焦粉称、西站配置三台接入层交换机;计控部交换中心在250t/300t称配置一台接入层交换机;热送称交换中心在进厂称配置一台接入层交换机;黑河路交换中心在三炼轨道衡配置一台接入层交换机。四个交换中心共配置6台接入层交换机。其网络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图2安钢计量数据网络拓扑结构
5软件详细设计
5.1软件平台设计
操作系统:选用MSWindows2000高级服务器;数据库系统:选用MSSQL2000;系统采用三层B/S的逻辑体系结构,前端用户界面为浏览器。在数据库和前端业务界面之间为业务逻辑层。采用微软.NET框架开发。对外的服务功能以Web服务的形式提供。
5.2信息共享平台整体结构设计
从逻辑功能角度分析,把该系统分为应用系统和支撑系统两大部分。支撑系统是整个系统继承的物质基础,包括计算机系统、通讯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工具层。应用系统是建立在支撑系统之上,根据在子系统中的作用领域又分为计量数据管理系统和现场数据采集两个应用子系统,两者之间通过支撑系统的网络通讯系统实现物理集成,通过数据库系统实现信息集成。系统基本结构图如图3所示。
.3数据采集层系统设计
数据采集层完成现场数据的采集,包括能源量采集系统的升级,物资量采集软件的编制与更新,它是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来源。
能源量采集网络采用”893”单总线结构。硬件上把所有能源量计量网络划分为四个小的子网络,每个网络设一个数据采集子站,由子站完成各子网内的数据采集,子站就近通过光纤在义太网上进行数据交换和网络控制,同时设立一个中心站完成数据的汇总、分析和网络传输。软件使用北京亚控公司的组态王软件对能源量采集系统进行开发。对电量采集数据,使用自编的数据采集软件把全部电站的结算电表数据实时采入计算机数据库,并进入数据中心数据平台,由数据中心按不同用户的需要对授权用户提供数据查询与监控。物资量采集程序开发工具使用Delphi6.0+MSDE数据库进行开发,完成数据采集任务,并存入本地采集站的数据库中,由远程数据库服务器通过“存储过程”完成将本地的数据上传到数据库服务器,经过加工、处理后提供和授权用户查询。
系统采用上传模型:(采集上传的数据主要包括:能源量数据、轨道衡计量数据、汽车衡计量数据、皮带称计量数据、在线称计量数据、电量计量数据。)
图3系统基本结构图
5.4管理层系统设计
管理层完成对现场计量数据的采集和管理、分析与应用等功能,整个系统采用三层B/S模式结构,数据存储部分由SQLServer2000完成,业务逻辑层使用开发完成,表示层使用完成开发。系统主要完成系统中提供的能源量及物资量数据的归类、处理、及相关功能的实现,是信息共享平台的主要部分。
5.5支撑系统设计
被分为四个层次:计算机层、通讯网络层、数据库层、工具层。
工具层介于应用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之间的软件工具的集合。包括开发工具和集成工具。数据库层是计量数据网络系统中所使用的数据库系统,处于通讯网络层之上,在计算机网络的支持下,为应用系统提供信息存储、管理、共享和集成的手段。本系统涉及数据采集系统的本地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计量信息共享平台均采用关系模型。数据库的设计关键是表的设计,信息共享平台应用的数据库表有两种:本地数据库表;管理层数据库表。通讯网络层是计量数据网络系统中数据通讯的载体和枢纽,计量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完落系统,是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计量设备之间连接,实现了整个系统的网络集成,支持和保障了计量数据网络系统的信息集成。采用混合型网络拓扑结构,TCP/IP协议。计算机层是支撑系统的底层。本系统要求客户端计算机为PⅢ以上,安装Windows2000Professionnal;服务器设计为双冗余、群集方式,运行MicrosoftWindows2000AdvanceServer。
5.6人机监控界面设计
监控画面是人机交互的界面,一个软件系统是否成功,最终的检查标准是它能否使用户感到满意。本系统人机交互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对系统的输入,包括向系统下达的命令,提供的命令参数和系统所需要的其它输入信息;另一方面是系统向人提供信息,即输出。输出信息一般有三种:提示信息;系统向人报告的计算或处理结果;系统对输入操作的反馈信息。本着使用简便、界面一致、及时反馈与美观的原则,结合计量信息共享平台的功能需求,应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系统的人机界面设计。
6结束语
以上详细论述了安钢计量信息平台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将整个系统按照横向和纵向分层介绍,采用具体的方案设计了安钢信息计量平台。该系统在实际中得以很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海鹰,,陆婉珍.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设计.现代科学仪器[M],1996(1):32~45
[2]黄梯云,李一军.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4~40
[3]做好能源计量工作的三点意见[J].中国计量,2006(12):4~5
[4]陈燕.重庆大学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硕士论文].[D]保存地点:重庆大学图书馆,2002.
[5]王鹏,董群.数据库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1:101~171
[6]王春海,张晓莉,王金珠.企业网络应用解决方案——从需求分析到配置管理.[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6.7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