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居住区规划毕业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收稿日期:2012-10-25
基金项目:辽宁工业大学2012年教学改革资助项目(2012044)
作者简介:刘春香(1962-),女,辽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E-mail) 。
摘要:为加深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通过分析本科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反观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剖析其中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在低年级建筑设计教学中,强化信息获取能力培养,重塑手绘草图与实体模型训练的地位,建立成果评定反馈机制,以及实现课题深化训练机制等改革措施。
关键词:毕业设计; 建筑设计基础;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3-0098-04 建筑学专业的毕业设计作为五年制本科教育的最后环节,不但是深化、拓宽和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教学过程,也是对前四年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学习以及技能训练成果运用的全面检验,是衡量高等建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依据。毕业设计质量不仅可以直接反映学生综合专业素养,同时也能折射出整个教学过程中各先行课程的教学质量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通过指导和评阅毕业设计,参加毕业设计答辩,以及对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总结分析,笔者发现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应得到重视,并需在教学改革中寻求解决之道。
一、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 整体观与环境意识薄弱
建筑设计研究中,地域自然环境条件、人工修建环境等物质环境因素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充分研究与有效结合,是建筑设计方案得以成立的前提,也是评价一个建筑设计方案优劣的决定性条件。在建筑设计方案中,对环境的利用与融合首先体现于总平面布局设计。然而,在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中常常看到这样的图形:总平面图的周界是拟建基地中划定的建筑控制线,四邻用地条件及交通条件很难在图中查阅,甚至常常找不到指北针、风玫瑰和比例尺,对既存环境要素的分析与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表达寥寥无几。所谓的总平面设计,只是将拟建建筑置于场地之中,大致划分了用地意向和交通走向,览之空泛无物。而对于涉及地域条件及其相关各类技术要求的建筑单体,往往忽视建筑体型、主要使用空间的朝向、开窗面积、材料运用等的地域适应性。以上问题说明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整体观和环境观的培养缺失。 (二)空间形态脱离现实
“形式追随内容”的观点早已在建筑界达成共识,即建筑空间的内在形式(三维尺寸、形状、品质要求)与外部形体组合特征,建筑的性质与其所担负的功能密不可分,这也是建筑设计课程中经常强调的问题。但毕业设计最终成果中仍有部分建筑设计方案存在严重的“形”“神”分离问题。有的设计方案明显是套用某非同类建筑造型,或是多实例的拼凑,有的则肆意发挥想象,生发诸多怪异空间与建筑形态,如与使用功能毫无逻辑关系的多角形、流线形空间、尖锐的内外空间,以及超乎正常心理和视觉适应度的高旷或晦暗的房间等。这一问题不能完全归咎于设计基础,因为除了教师的引导、纠偏以外,也与学生个人的主动修习和自我完善能力、领悟能力等有关,需要不断的知识积累、拓展和实践才能实现思维的逐渐转变。因此,设计入门阶段的导向与教育方式,对学生设计思维习惯的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方案不深入,表现不到位
毕业设计作为对建筑学学生前四年半专业学习的全面检验和综合能力提高的关键一环,必然要求具备足够的深度,包括课题的前期研究论证、空间形态的创造性设计及技术合理性、可行性研究,直至对设计意图恰当、准确的表达与说明。但毕业设计成果当中,一些建筑设计方案仍停留在概念方案层面,缺少对相关建造问题的研究,观念阐释与图解分析如花拳绣腿,没有太多实际表达意义。相关的文字材料从开题报告到中期检查报告、总结乃至设计说明书都言不由衷,常常出现反复复制设计任务书内容的情况。设计说明没有对设计意图进行客观、理性的阐述。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平时设计课程安排中缺乏深度设计能力训练和写作训练是分不开的。
上述毕业设计中反映出的诸多问题,均可以回溯到建筑设计基础教育教学。
二、建筑设计基础教学问题分析
本科建筑学专业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通常始自二年级第一学期,这一时期是学生学习设计的入门阶段,也是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和设计思维方式建构时期,学生的可塑性强。由于专业知识储备及设计经验、生活体验的缺乏,学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建立起完整的空间环境体系认知,对设计的表达也往往模仿大于创意。而这一阶段也正是职业建筑师基础素质形成的初期,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的执教水平与风范都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产生重要影响。在此阶段,能否通过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案、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强化对学生设计观念、思维方式与判断力的培养及基本功训练,是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全面实现的关键。通过总结分析,笔者认为尚有以下因素不同程度地制约建筑设计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课题学时分配均等,阶段教学目标不明晰
由于各设计课题的设计周期、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类同,并一直沿袭了按类型训练的模式。低年级的设计课开始就是蜻蜓点水式的训练,难以真正从建筑成因的探讨中激发创意,方案往往华而不实,甚至草草了结。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到了高年级,设计仍难以深入,表达能力无显著提高。
(二)相关理论与设计实践衔接不畅
反思建筑设计课程建设历程,笔者认为真正有效的教学改革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而非建筑设计课程本身的方法与手段改革。由于建筑设计教学始终没能真正突破原有的教学计划模式,从而导致各相关专业知识无法有效整合运用到设计中。建筑学一、二年级所开设的专业理论课程非常有限,而设计课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要想让无任何经验的学生在一年多时间通过4~5个课题类型的训练,全面理解和掌握建筑设计的知识与技巧,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则是期望过高。如何通过少量课题的深入、分解训练,将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渗透、融入设计之中,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打牢设计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博弈手绘训练与手工模型
建筑设计草图是设计师以快捷、简练的笔触捕获灵感火花,激发具有创意性方案的基本和主要手段,同时也是与业主、主管部门及同行随时研讨,迅速得到反馈信息,即时修正,加快设计进程的重要交流方式。在学生设计入门阶段,徒手草图设计是将设计理论、理念与各相关知识在方案构思中深入融会并富于个性表达的基本技能训练。手工建筑模型制作则是培养学生三维空间想象力、造型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可替代的手段, 也是用于建筑形体分析、细部推敲以及师生交流、方案讨论的重要手段。
然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的普及,使学生在低年级就急于摒弃传统的手绘方案草图与手工模型训练,而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虚拟空间模块的组合,加之建筑CAD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此时还未开设,学生基本是在自学。在运用这些软件时边设计边熟悉命令,耗费了大量时间,所以没有足够精力进行深入的设计研究,也由此造成多数学生徒手草图及模型运用与表达能力降低,这是职业建筑师基本素质培养的一大缺憾。近年来在毕业设计中期检查时,要求学生提交过程草图,成果中要求学生提交实体表现模型。学生虽然及时提交这些材料,但明显是为应对检查而在短时间内制作完成,难以表达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过程,实际意义甚微,也反映出此前的设计课中忽略这些训练要求而形成的惯性。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高效、准确性与方便性毋庸置疑。对于绘图工具的选择和应用,在低年级建筑设计教学中既不能消极回避,也不能放任自流,而需要认真探讨如何扬长避短,恰当、适时地引入和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
(四)缺乏成果评定的反馈机制
近年来,草图横评制度已基本确立,低年级学生草图训练过程和方案的务实性得到了加强。但对于学生最终设计成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始终没有得到完善,学生上交作业、教师打分便告终结。由于学生得不到教师对设计成果的评价与反馈,后期设计与表达中存在的问题或长处无从确定,学生对最终成绩与作业质量的关联度只大致认同,甚或不认同,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设计与表达水平无疑又是一个很大的缺憾。悟性薄弱、不求甚解的学生必然会将一些低级错误和误解一直沿袭到毕业设计中。
三、改革措施探讨
针对上述问题,拟在二年级的建筑设计课教学中展开研讨和整改,尝试以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能力,积极推行实践性、讨论式、研究式教学。
(一)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设计前期实地参观调研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为此笔者已经摸索出较为可行的方式。书籍资料的检索与利用同样是获取设计知识与信息的重要过程,唯此才能深化对设计任务中各类相关问题的理解,使方案设计得到多方面的启示与深化。二年级的设计之所以深入不下去,一个重要根源就是学生专业知识积淀和体验尚浅。除了客观上存在公共图书资源不足的问题,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和拓展相关知识的欲望和能力也是一个突出的短板。所以,在设计训练中,加强对学生检索和阅读方面的要求同样不容忽视。教师应为学生提出合适的参考书目,并以提交笔记和评述以及电子演示文件汇报的形式验收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公开讨论和点评,以培养其主动汲取、拓展知识的能力,以及写作表达能力。
(二)确立实体模型的地位
以实体模型推敲、表达方案的方式,已在环艺专业的小型建筑设计课程中实行多年并延续至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最初是因为该专业学生不能建立空间概念,画建筑透视困难,课时安排上又较紧张,教师只好尝试以直观的建筑空间形态构成模型代替透视图,并在成绩评定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但仍鼓励学生练习画透视,学生反映该门课程收获非常大。在建筑学二年级的设计课程中也试图推广这一方法,但从专业角度在设计观念、空间构成、技术、制图及艺术表达等各方面对建筑学专业的要求比较全面,学时相对不足。由于计算机建模的方便性和精准性,省去了手工模型的耗材与麻烦,同时也省去了手绘透视图的繁琐,于是学生对计算机建模趋之若鹜,但最终方案深度及表现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要求。
解决这一问题,一是给予课时分配上的保证,二是要强化设计课阶段性目标,三是确立模型在成绩评定中的比例。另外,建议在二年级深度训练课题——长题设计中暂不允许使用计算机。
(三)成果评定反馈机制的建立
设计过程管理固然重要,但设计成果毕竟是衡量课题训练任务完成质量的重要标准。真正有效的评图机制,应由学生和评图教师共同以公开答辩方式或讲评方式进行,通过不同角度、不同见解的交流与探讨,相互观摩,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判断力、扩大知识视野,并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多年来,笔者所担任的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3、4及居住区规划设计,以及环艺专业的小型建筑设计等课程,均组织了成果公开展评,并即时完成最终成果的成绩评定。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始终难以形成结果反馈机制而留有缺憾。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实行课时酬金制度的当今,在保证课堂授课与指导时间的前提下,设计课安排足够的评图学时,并给予教师应有的评图工作量是非常必要的。这并非否认教师的奉献精神,而是保证教学效果的一种机制。
(四)实现课题深化训练的机制
要想在低年级设计课教学中实现前述三项改进目标,首先必须进行教学计划的结构性调整,打破课题学时“均等化”,而以长、短课题结合的形式安排每学年的设计课。对于深化训练的题目——长题,应进行阶段训练目标和成果的细化与分解,并强调成果表达的规范性。为此,请相关专业教师即时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与技法传授也是很必要的,即“辅助教学”。教学内容包括建筑环境学、建筑技术、色彩运用与表现技法等。这样,“长题”必须保证足够的课时量,“短题”以相对快速的训练方式组织,着重于总体布局、建筑空间形态、图解分析与设计表达,并制定与“长题”不同的评价标准。
“辅助教学”同样需要计入教师工作量,并且可能有较大的机动性或弹性,这势必要造成一些管理上的复杂性,需要教学与行政管理上的共同支持。
四、结语
有关建筑设计基础教学课程的改革还在不断的探索中,其中的一些建议和措施还需要通过教学实践验证可行性与合理性,更需要与外界广泛的交流与学习,探索和完善适合建筑学办学环境的设计基础教学体系与途径。
参考文献:
[1]贾新年,徐飞鹏.建筑设计方法入门[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2]黄为隽.建筑设计草图与手法[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 张颀,许蓁,赵建波.立足本土 务实创新——天津大学建筑设计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城市建筑,2011(3):22-23.
Reflection on basic teaching of architecture design by graduate design
LIU Chunxiang
(Art & Architecture Institute,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nzhou 121001, P. R. China)
[论文摘要]本文从教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城市规划专业《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在充分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专业特色,提出了教学中的改进方向。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起,开设了城市规划专业。该专业依托林业、风景园林等专业开设,课程设置具有以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与建筑学设计课程相互兼顾的特点。
设计类课程作为我校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城市规划所开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大。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技能水平、综合素质和就业方向。因此,在设计类课程教学当中如何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是老师必须面对和经常思考的问题。
1.《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设计类基础课程,也是我校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迫切需要城市规划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以便科学而有效地指导城市建设,所以城市规划人员具备城市各专业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和综合规划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就是系统的阐述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范畴、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的一门课程。作为我国城市规划专业首创的综合性跨专业课程,它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1) 全面性。根据城市工程专业的需要,课程涵盖了除交通工程外,几乎所有的城市基础设施部分的系统规划,其中包括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给水、排水、防灾、环境卫生、管线综合规划等单项工程系统规划,覆盖面广。
(2) 系统深入性。知识内容完整且深入。以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为例,其内容涉及到用水量的预测、城市给水水源选择、城市给水工程设施规划、城市给水管网规划等内容。内容除体现规划的思想外,还具有一定的深度,例如在管网等部分的细节规划中涉及很多数学计算。
(3) 规范性。课程的内容多来源于相关规范。是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相应专业工程的法规、技术规范等与城市建设实况和需求的有机结合。
(4) 实践性。课程的所涉及到的每一个单项工程系统规划,都配有相应的设计题目供学生完成。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高。同时课程又是城市规划专业中其它设计类课程的基础。
2.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设置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校的城市规划专业是新办专业,招生时间短,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的经验有限,并受到办学条件、师资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故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 课程安排不当。由于本课程涉及内容多,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和理解。其它院校一般用70左右学时进行理论的讲解,并在其后开设的设计类课程,如居住区规划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城市总体规划和毕业设计等课程。这样的安排使得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得到了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我校本课程理论学时少,只有30学时,使得内容讲解不详细,并且其开课学期靠后,课程的规划思想不能够在一些设计类课程中得到体现。
(2) 师资、专业教学资料缺乏。我校的城市规划专业是新办专业,专业基础相对薄弱,师资力量储备不足。由于课程内容覆盖面广,为了保证课程的专业性,需要不同专业、方向的老师互相配合讲解课程。由于学校在该门课程上的师资的不足,特别是城市电力系统和城市防灾系统两部分的教师力量薄弱,教学的专业性下降。
另外,本课程由于刚刚开设不久,在专业资料上的储备略显不足。专业资料的齐备,不仅可以作为供学生参考、借鉴和超越的目标,对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思维,丰富学生的设计经验,形成专业传统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
(3) 实践性教学条件不足。课程配有综合性比较强的设计,工作量大,耗时长,需要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故需要配备固定的设计专用课室,以方便小组进行交流、讨论。这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高,并能够培养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工作习惯。但是学校的设计专用教室数量少,同时配备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设计专用课室更少,这导致设计类课程教学手段单一,课程的连贯性差,教学效果不明显。
3.课程教学中的改进方向
基于的各点分析并结合本校的工科基础情况,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优化课程设置。该课程涉及内容多、系统性强,教学体系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内容,很难在一门课程中的课时中得以全部展开。故建议适当将此课程开设的时间提前,使学生能够在后续的课程设计中运用本课程的内容。这样不但能够巩固本课程的内容体系,课程中所讲授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在后续的设计类课程中发挥作用,使学生的方案具有细节表现力和深入性。
(2)明确本课程的规划性和规范性并以此开展教学。①突出课程的规划性。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同济大学戴慎志主编的《城市工程系统规划》。以其城市给水工程部分为例,其内容中第四部分给水管网规划中涉及到比较多的水力计算,计算步骤麻烦、学生难懂。故在讲解的过程中,要从规划的角度出发组织授课内容,使学生重点掌握管网的规划方面的内容、知识;对于涉及到的复杂的水力计算的内容,则要求一般掌握即可。
②课程讲解中强调规范性。课程中的规范性特别明显,授课中的很多内容都是由规范中演变而来的,而且工程设计也都是在规范允许的范围进行的。但是一些学生对于城市工程系统的规划设计规范、技术指标表现出冷漠的态度,对规范缺乏应有的重视。所以,在课程的案例分析的讲解中,要从规范的角度出发,对设计进行点评,并且让学生养成自觉了解规范、尊重规范的习惯。
③进行师资团队建设和专业资料建设。本课程内容全面,需要一个课程教学团队,只有团队成员互相配合,才能把课程上好。团队各专业课教师应该注意自身素质的建设,多接触工程实际以积累经验,多同有经验的工程人员交流;同时注意教师间的经验交流。
本课程涉及大量的专业书籍和相关规范,为了丰富教学,还需要相关工程实际案例供学生课上和课后进行分析、讨论和借鉴,所以在平时应该注意专业资料的积累和整理,逐步完善本课程的专业资料建设。
一、 人们对当前休闲园的需求
(一) 最适化设计构想
环境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和环境之间始终保持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既相互对应、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从而构成对立统一的整体。
人和环境的最适化,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了自然,归根到底还是保护和服务了人类自身。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各种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关系。只有人与自然和谐了,才能从根本上带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所以在休闲文化园的设计中也要体现人与环境的“最适化”。
(二)人们存在生活及心理现状
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的当今社会,人们承受着的压力越来越沉重,身心濒临疲惫,喧嚣嘈杂的城市环境中的休闲园对于人们来说是个舒缓紧张心情、放松神经的理想休憩之地,而“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是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人性化的景观设计是休闲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们的迫切需求。
二、休闲文化园青少年活动中心设计的原则依据
(一)美学原理
景观的设计应该属于艺术的范畴,具有美的特征。景观美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综合体现。它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景观,是自然美的再现。构成休闲景观要素的景观景物属于自然物质,本身就具有自然美的特性,通过运用艺术手段进行美的设计组合,注重人性化要求,从而构建“最适化”的休闲园景观。
(二)人性化设计原理
人性化设计就是一种注重人的需求的设计,又称人本主义设计,它最早出现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也可以说人在设计中获得亲切、舒适、轻松、愉快、平静、自由、安全、有活力、有意味的心理体验。通常所说的设计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 就是说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基本都是针对人类的各种需要展开的,这些需求不仅仅是物质生活需要,更是包含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这是设计的本源。
(三)人的“三性”、“三感”
所谓“三性”是指可感知性(Perceptible)、可理解性(Understandable)可参与性(Participatory ),所谓“三感”是指新鲜感(Novelty)、亲切感(Affability)和满足感(Satisfaction )。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创造一个与接近自然、满足人性需求的公共空间环境确实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高科技器材设备的辅助,以声、光、电等实现刺激环境中的人的“三性”、“三感”。
三、 “最适化”设计的构成要素及其运用
(一)无障碍设计
社会是健全人和残疾人共同生活的社会。作为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建设无障碍环境已成为世界共同的目标“我们所要建立的城市应是健全人、病人、孩子、青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都没有任何的障碍,能够共同的自由生活的生活在这个城市”。在休闲圆景观的设计中以清除在公共空间中一切不利于残疾人活动的物质障碍,开拓一个“无障碍的休闲环境”。即从规划上保证休闲园有一定数量的服务设施、公共建筑和场所连成一线, 使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容易到达; 从设计上保证这些地方按其功能性质提供从入口到地目的的一条或多条无障碍通道及其必要设备,其自由进入无障碍设施提供行动便捷、安全的无障碍的环境。
(二)营造自然空间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从城市化的居住环境中逃离出来,享受自然以及景观绿化。被人们视为钢筋混凝土沙漠中的“绿洲”,城市的“绿肺”。休闲园中自然景象:如树木、山水及四季的轮回给人们视觉上的放松,提供了人们接触自然的最有效场气息。因此为营造亲切宜人的环境,需要在设计中有意识的引入水体、绿色植物、阳光等自然要素。空间边界的处理和绿化空间的分割都要注重自然规律和生态环境。
绿色植物是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主体,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如图(3-1)植物给予人们的美感效应,是通过植物所固有色彩、姿态、作用等个性特征和群体景观效应体现出来的。首先,绿化植物配置上,突出“草铺底、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的特点,同时在量化上尽量使其能发挥最佳生态效益。其次,植物种植方式上应随地形规模和功能而定。如欣赏类树木,应采用孤植;利用树木划分空间、引导视线,可采用列植;在游戏场地可利用树木围成独立的空间,并有隔噪音的作用,休息区域可种植满足隔音、遮阳的树种等等。再次,树种选择上,应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在休闲园空间布局上体现点、线、面相结合,注意再生空间和原有自然绿化环境的完美结合。所以,环境绿化不仅是简单的种树栽草,而应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落叶乔木、常青灌木、常绿草坪高低参差、交相辉映,四季分明,充分满足现代人的从返自然的迫切要求,也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
人们有亲水性,希望和水保持着较近距离。当距离够近时人就渴望接触到水,用身体的各部位感受水;在休闲园中应缩短人和水面的距离,在较为安全的情况下,也可让人融入到水景中,直接接触到水,小孩子喜欢在浅水中嬉水,涉足水中尽情玩乐。溪流分可涉入式和不可涉入式两种,考虑到休闲园内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所以可涉入式溪流的水深应小于0.3m。以防儿童溺水,同时水底应做防滑处理。可供儿童嬉水的溪流,安装水循环的过滤装置等。不可涉入式溪流宜种养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水生动植物,增强观赏性和趣味性。 (3-1)
(三)采用合适的尺度
在设计规划中体现对人的关怀,首先要给人们在公共空间活动中营造的安全感和使人感觉亲切的尺度与造型,提供安全静僻,道路畅通的休闲环境。休闲园景观 设计上应该更多比如步道,绿地轮廓,景观小品,驳岸等采用自然曲线,尽量少用直线、尖锐的景物,以免造成人们心理上的不适。还有尽量采用适宜的尺度,比如园内道路不应过直宽,以增加邻里之间的接触交流的机会,对促进社区关系的和谐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座位布置设计时坐位安排应以满足人们希望。两把垂直布置的长椅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一条放在另一条的后面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如面对面放置,近则容易产生压迫、局促感,远则易割断彼此问交流。从人体工程学考虑其合理性,特别是本设计中考虑到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特殊性。园路是休闲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它象脉络一样,把休闲园的各个景区景联成整体。如图(3-2)园路的布局做到萦迂回环,曲径通幽,以“自然式”景园为特点。园路要随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景观不断地连续展现在人们面前。园路规划决定了全园的整体布局,各个景观节点以园路为纽带,通过有意识的布局,有层次、有节奏地展开,使人们在休闲园内得到充分的享受。休闲园内道路分析:主路:联系园内各个景区,主要景点和活动空间的路。通过它对园内外景色进行组织,给以引导。支路:设在各个休闲园的路,它联系各个景点,对主路起辅助作用。考虑到人们的不同需要,在园路布局中,还为游人由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开辟捷径。 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人们更深入地到达园内各个角落,如山上、水边、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如土(3-3) 汀步、步石路:原来是为乡间跨越小河、溪流而设置的路。应用到休闲园中,特别具有自然情趣。
(3-2) (3-3)
四、结语
将“最适话设计”附注于本次设计中,充分考虑现今人们的生活心理现状。分析及合理运用人与环境“最适化”的构成要素,得出文化休闲园人性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和谐统一环境,将休闲园的构建更加合理,成为真正的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并赋予其人文化、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达到最理想的设计目标。
致 谢
感谢学校四年来的培育和教育,让我学到很多的专业知识,掌握了较全面的专业技能。感谢王蔚忻老师的认真指导和教育。同时,我还要感谢在一起设计完成这次毕业设计的同学,正是由于你们的合作与帮助,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在此谨以我诚挚的谢意。
主要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2-31.
[2].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7-52.
[3].陈玉娟.中外城市沿河地带功能开发比较研究[J].城市规划,2000(9):23-25.
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12(6):23-30.
[4].王军、傅伪杰、陈利项.景观生态规划的原理和方法[J].资源科学,1999,21(2):71-76.
[5].俞孔坚、吉庆萍.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上,下)[J].中国园林,2000(1):27-33.2000(2):32-35.
[6].郭恩章.对城市广场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2(2):60-63.
[7].俞孔坚、石颖、郭选昌.设计源于解读地域、历史和生活——都江堰广场[N].建筑学报,2003(9):46-49.
[8].王建国、高源.谈当前我国城市广场设计的几个误区[J].城市规划,2002(1):36-37.
[9].武勇,黄鹢,刘青等.居住区规划[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