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电子行业分析范文

医疗电子行业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电子行业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电子行业分析

第1篇:医疗电子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家庭医疗产品;发展前景;健康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045

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以适宜现代家用便携式医疗器械电子产品为核心的企业。致力于专业检测家庭化、个人化和专业理疗家庭化。该公司的理念在于让每个人都能够很方便、快捷、精确的了解自己身体,为全球各大医院的医生以及医疗机构提供最先进便捷的血压诊断工具。已经成功推广的产品包括电子血压计、血糖测量仪,以及低频治疗仪、多路低频治疗仪等。同时,也在全球HHCE相关医疗器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电子血压计一个单品更是进入世界六强。

1 九安医疗电子快速发展原因

1.1 经济发展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健康观念的逐渐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也在持续增强。疾病预防胜于治疗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老百姓越来越的关注如何自我治疗、自我保健。整个医疗电子产业市场保持稳定快速发展,而医药行业的平均利润总额远没有医疗健康产品的高。

1.2 政策支持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还得益于国家新医改政策的有效实施。医改的不断深入,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政府持续加大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建设,并鼓励社会关注家用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

1.3 人口老龄化

老年人群体规模不断扩大,而且老年人口的高龄化速度持续加快,截止2015年底,我国老年人超过60岁的人口已经达到2.13亿,占总人口的15.6%。人口老龄化问题势必对家庭、社会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2 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健康产业的影响

2.1 人口老龄化使得人们对医疗健康产品的需求量增大

多年的医学临床研究显示,中青年人身体健壮,患病风险远低于老年人,而且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也会提高。对医疗服务行业的需求量也正在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而不断增大,使得九安医疗电子也能够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并逐渐发展壮大。

2.2 用作老龄人的医疗费用不断增加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愈发明显,高龄人口不断增多,并且老年人患病的概率变大,医疗相关资金也就随之增加。社会各界也越来越关注老年人医疗服务情况,给予的费用也在大幅度提升。近些年来,我国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支出也是一笔不小的资金。老人医疗费用的增加,会使他们更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九安医疗电子产品,如电子血压计、血糖测量仪等这些家用医疗器械给人们带去方便和快捷,深受老百姓尤其是老人的关注和喜爱。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对全社会的健康问题与人们的保健意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3 人口老龄化使得医疗服务行业的结构发生变化

传统的医疗服务行业的主要保障对象是免疫力较差的婴幼儿和劳动力人口,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平均寿命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正常情况下可以活到老年阶段。因为老年人由于身体素质变差,发病率相较于青年人会大大提高,所以社会医疗服务行业的重中之重就是保障老年人群体的身体健康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急性病已经不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隐患,取而代之的慢性病才是无形中的杀手。老龄人口对长期保健服务和预防医疗的需求增加,必将促使医疗服务行业的结构向这方面转变。

3 九安医疗电子的发展前景

3.1 国际形势

纵观全球,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医疗电子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医疗新模式带动了医疗电子行业的新发展,其中包括了移动医疗、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等。市场销售额在2015年末已经达到了2290亿美元,比去年增长了5.86%。其中,由于移动医疗具有方便快捷易携带的特点,发展最为迅猛,市场价值达4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为50%。

3.2 国内形势

中国在步入新世纪以来,医疗电子产业进入全面高速发展阶段,2001年销售总规模179亿元,2014年增长了14.28倍,为2256亿元,成为位居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医疗电子市场。2015年国内医疗电子行业的销售总额已经达到了308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524亿元,平均增长率为20.05%。该产业已经日渐成熟,专业门类十分齐全、产业链条安全可靠、产业基础资金雄厚,已经跻身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目前,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势头很好,人们的需求也在逐年提高,是一个生命力十分旺盛的朝阳行业。国内医疗电子设备技术的不断完善,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已经向基层延伸。并且,医疗新模式如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投入到实际运用之中,为医疗服务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推进,政府对全社会医疗服务体系愈发重视,同时实施“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化目标。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将持续创新化发展。

3.3 自身优势

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了战略转型,投入主要力量用于自主品牌的开发,实现了与移动互联网的强强联手。2012年公司研发的可佩带式手表计步器依托加载传感器进行运作,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大的方便。公司的血糖仪产品为技术领先世界水平,拥有一定的技术与价格优势,目前正在尝试借助Apple平台,植入自己的血糖仪。

从外销渠道看,公司主营医疗方面的客户、超市配送方面的客户,以及通过互联网消费的客户几乎都是综合性供应商,其采购的产品包含全系列产品;从内销渠道看,人们可以直接在超市、专卖店、药店等购买医疗健康电子产品。因此通过电子血压计这种二类医疗器械为立脚点,实现客户资源的积累和互联网营销模式的构建,为公司其他产品提供方便快捷的销售渠道。

九安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并不是孤军奋战,和全球各大医疗电子公司也都有合作和交流,建立了密切的业务关系,能够迅速、准确的了解市场信息和研发方向。单单电子血压计一个专业研发团队就汇聚了100个精英人才,并且公司新产品的平均研发周期仅仅只为三个月,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保证了企业的生活活力。对于需要从基础技术开发的新产品,研发周期则增加一半,为六个月。

4 健康老龄化

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在面临老龄化的问题,而近些年国内的老龄化问题也越发的突出,今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问题只会越发的严峻。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在庞大的基数作用下,我国步入老年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人口老龄化已经是摆在政府和人民面前的现实问题。使用家用医疗器械,时刻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推动健康老龄化政策目标的实现。健康老龄化不仅要提高老人人口群体的寿命长度,更重要的是寿命质量的提高。

5 结语

家用医疗健康电子产品行业未来市场潜力非常巨大,随着人们保健观念的日益加强和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尤其是全球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家用医疗健康电子产品的需求逐年提升。在未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迎来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罗漾.我国人口老龄化所致社会问题的法律对策[D].长沙:湖南大学,2007.

[2]颜惠宜.试析人口老龄化对医疗服务产业的影响[ ].新西部,2015,(20):16.

[3]丁学东.2016-2020年中国医疗电子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B/OL].http:///view/b1fd1ae8a6c30 c2258019e,20160623.

第2篇:医疗电子行业分析范文

数据的激增一方面带给人们更多希望 大数据的使用可以改善公众健康监控、并作用于临床治疗,提升医生对于患者的管理等。但在另一方面,数据的增长让不少医疗机构的信息中心疲于对数据量的应付,”我们医院这几年净忙着添置存储设备了。大型医院每年的数据增量在数十TB,仅医学影像每年可达20TB。”这是不少医院信息中心负责人面对医疗大数据发出的感慨。

面对医疗数据快速增长带来的收获与困惑,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现状?又该做好哪些准备?

当数据变“大”的时候

面对这样的疑问,首先应该弄清楚的是,医疗数据的爆炸是否是个真命题。

浙江省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沈剑峰认为,很显然,这份报告针对的是医疗信息化发展的未来。为什么这么说呢?事实上在很多医疗结构中,如果数据的产生仅仅是针对电子病历或以个人为单元的结构化数据的,那么这将不能被称之为医疗大数据。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据的采集越来越趋向于具备大数据的特征,同时,一旦电子病历等数据是覆盖到所有人的范围时,通过对于关联数据的分析能够对某种潜在情况进行预测(例如通过对药店、物流、天气等数据的汇总、分析,实现对流感疫情预测),那么这样功能的实现以及这部分数据就是具备大数据特征的。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很多问题的产生和分析都需要不同的思路 同时,从目前的行业需求及技术发展来看.医疗行业对于大数据的应用将是趋势性的,从全球范围来看,数据的爆炸的确应该引起注意。

可见 ,医疗行业遇到了海量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挑战是整个行业的问题。根据报告,采用电子健康记录(EHR)、更大尺寸的医疗影像等应用趋势已开始攀升。IDC提出,到2020年,50%的医疗系统将运行于第二代ERH技术之上。在其他方面还包括法规遵从将驱动数据增长:国家和地方的管理条例规定了医疗机构必须保留病患数据多长时间,许多机构选择无限期保留,老龄化和人口增长带来的医疗服务需求增长,预计在2010年至2020年间,这部分需求在医疗需求增长中预计将占81%。

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进医疗信息化发展,这使得很多医疗机构有资金来做大数据分析。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其报告中指出,排除体制障碍,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美国的医疗服务业一年创造3000亿美元的附加价值这些价值将会体现在临床辅助决策、医疗质量监管、疾病预测模型、临床试验分析、个性化治疗等应用方向,在这些背景下,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从而提高医疗效率和医疗效果。

很明显,这一现象表明医疗业需求的持续增长。IT将成为未来成功的关键推动者,需要更高层次的敏捷性、灵活性和规模,然而,数据和系统的绝对数量意味着大部分数据无法适当地得到保护。这可能带来数据应用的合规性挑战,对于医疗机构的CIO们而言,获得跨系统的数据控制力将成为克服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实施大数据分析项目之前,IT管理者不仅应该知道使用何种技术.更应该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使用。除了较早前就开始利用大数据的互联网公司,医疗行业可能是让大数据分析最先发扬光大的传统行业之一。传统行业需要与技术一起进步才能够不被大数据所累,但在现实中情况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理想。

数据或成负担?

在以医疗为代表的传统行业中,数据增长和复杂性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例如,大数据的使用可以改善公众健康监控,公共卫生部门可以通过覆盖全国的患者电子病历数据库,快速检测传染病,进行全面的疫情监测,并通过集成疾病监测和响应程序,快速进行响应这将带来很多好处,包括医疗索赔支出减少、传染病感染率降低卫生部门可以更快地检测出新的传染病和疫情。通过提供准确和及时的公众健康咨询,将会大幅提高公众健康风险意识,同时也将降低传染病感染风险。

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疗大数据的爆发式增长能够带来长久的便利,而不会添任何麻烦,在IDC的报告中显示,在进行了标记和分析的数据中,57%的医疗数据是可用的,借助大数据和数据分析技术,医疗机构能够聚焦那些对诊断、治疗与发现最有用的数据这些数据占所有医疗数据的比例是3.1%,医疗数据的有效利用率告急,人们最初寄予这项技术的期待会不会化为泡影?

除此之外,医疗机构还不得不面对不同系统间融合的问题。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Kaiser Permanente医院高级副总裁Jed Weissberg表示:“虽然电子健康记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推广,但大多数供应商只熟悉自己的记录系统,数据分析项目只有少数一些机构在着手研究。常规的电子健康记录系统并未涵盖数据分析功能,其主要组成部分依然停留在患者就诊的记录阶段。”如何让大数据逐步渗透到医疗行业,在医疗领域更有效地运用大数据分析,是IT供应商,医院管理人员和医生共同面临的挑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宋炎表示:“在大数据时代,由于电子病历和影像数据量的激增,数据被安全地存储非常关键。因为患者的数据是不能重复再现的。不仅是数据量得到有效保存,而且还要确保数据不能丢失。这是大数据的根所在――有数据,还得是有质量、真实的数据。”大数据的利用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利用患者的医疗信息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第二是利用大数据对医疗保险进行分析具有借鉴作用:第三是可以利用这些数据为医疗科研及管理服务。

另外,因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模式不同,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尤其是信息共享方面,大数据都不是单个医疗机构的事情。不同医疗机构间进行信息共享要求规范医疗机构的业务流程。不仅从技术的角度去考虑,还要从医院管理、医疗业务和患者的角度去考虑。宋炎强调:“业务流程得到规范后,数据采集的源头才能得到规范,数据质量才有保障。”当前国家在倡导建立区域医疗共享机制,IT系统要实现互联互通,届时医院不但在根据自身业务规范流程,还要考虑到在医疗资源共享的背景下调整自身业务规范。”

种种迹象表明,医疗行业数据的增长趋势是不会逆转的,大数据必将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想要让技术应用得到足够的肯定而不是被技术所困,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正视大数据发展

长久以来,大数据技术都是一路高唱凯歌进发的,但没有想到的是,对于传统的医疗行业来说,大数据也带来了不少已经发生或是潜在的风险。这让不少人感到吃惊的同时也不禁发出困惑: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大数据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呢?

沈剑峰解释,大数据技术应用在医疗行业的时间并不长,在国内也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大数据技术本身的发展并不成熟,还在发展中,技术的完善需要积累。这之中伴随着数据采集、梳理分析、存储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度也会得以提升。同时还要看到,技术应用在某一行业中时,行业的适应性也很关键。医疗行业本身特点鲜明,又是传统行业,有一定积累。随着数据采集的广度及深度的不断延伸,要相信大数据技术本身对于医疗行业的整体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医疗行业有其特殊性,需要为即将到来的趋势做好准备,对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技术等大趋势加以关注,利用IT实施合规性、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要争取做到与技术的同步发展,关键实现技术包括混合云为连续护理流程带来更好的共享和协作,允许大规模存储和数据分析的数据湖技术:企业级的数据保护和安全。一般来讲,医院里诸如HIS、PACS等关键应用系统的数据都是独立存储的,也就是说,一套应用得准备一套存储;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也不是统一存储的,而且,医院信息系统大多是异构的 不仅需要足够大的存储容量.而且还需要数据整合。

同时还要注意对于细节技术的尝试、试用.一旦完成试用就要尽快推动其在行业中的渗透(加强科研研究与实践的结合,验证基本技术的可用性和组合效益 通过验证的技术要及时得到推动)。

大数据作为一项技术,其发展离不开数据的支撑。因此沈剑峰建议,要进一步研究医疗行业的数据采集方式和采集范围,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要广泛结合医疗卫生行业的数据特征,其分析和存储所产生的价值,将有助于于大数据技术的推广和在医疗卫生行业的纵深发展。

最后.要回归到行业中。大数据作用于医疗行业中主要目的在于:服务于大众健康,对于医疗救治起到积极作用,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满意度,协助提升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能力。

只有正视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当今医疗行业的需求情况,才能妥善处理好技术与需求的关系。

协同解决问题

按照现有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对于个人的服务效果很快就被看到、例如针对个人血压的实时监测数据会反馈到社区的个人医生手中,实现医生对患者情况的实时掌控。一方面方便医生对于患者的管理,另一方面,一旦医生发展数据变动就可及时联系患者进行病情的判断、确认,从而避免重大疾病的发生,降低救治成本。这既符合社会需求,也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再进一步,目前我国每一位社区医生所管理的患者数量在1000到1500人左右,技术的完善能够便于医生对患者的管理,这将大大提升医生主动管理的积极性。

目前在某些领域已经能够看到变化,通过实时数据了解具体项目的实施效果。例如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的建立,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将所有传染病病种纳入其中的典型案例,虽然其依然是以结构化数据的形式进行信息采集和汇总的 ,但已经具备了大数据处理方式和思路的雏形。若按照这种思路将全国的健康数据汇聚起来,对健康档案的管理效果将大大提升,这对于行业应用的思考十分重要。

第3篇:医疗电子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 FPC FPCA FPC应用 SMT 手机 汽车电子 医疗监护设备

一、柔性线路板概述

柔性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又称软性线路板、挠性线路板,简称软板或FPC,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配线空间限制较少、灵活度高等优点,完全符合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是满足电子产品小型化和移动要求的有效解决方法。FPC可以自由弯曲、卷绕、折叠,并能承受数百万次的动态弯曲而不损坏导线,可依照空间布局要求任意安排,并在三维空间任意移动和伸缩,从而达到元器件装配和导线连接的一体化的效果。FPC可大大缩小电子产品的体积和重量,适用电子产品向高密度、小型化、高可靠方向发展的需要。因此,广泛应用于PC及周边产品、汽车电子、医疗器械、通讯产品和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

FPCA(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ssembly)产品,即FPC组件,为FPC业务的产业链延伸,行业内的主流技术为SMT。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即电子电路表面组装技术,也称为表面贴装或表面安装技术。它是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表面组装元器件(简称SMC/SMD,中文称片状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表面或其他基板的表面上,通过回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应用SMT技术有以下优点:

第一,组装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重量轻,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只有传统插装元件的1/10左右,一般采用SMT之后,电子产品体积缩小40%~60%,重量减轻60%~80%。第二,可靠性高,抗震能力强,焊点缺陷率低,高频特性好。第三,减少了电磁和射频干扰。第四,易于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第五,节省材料、能源、设备、人力、时间等。

二、柔性线路板的应用

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需求潮流,使FPC迅速从军用品转到了民用,转向消费类电子产品,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几乎所有的高科技电子产品都大量采用了柔性电路板。日本学者召仓研史在《高密度挠性印制电路板》一书说:几乎所有的电气产品内部都使用了柔性电路板,而今恐怕很难找到不使用柔性电路板的稍微复杂的电子产品了。

三、柔性线路板的市场前景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中提到: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和信息产权局决定,将高档片式元器件、高密度多层印刷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列为当前重点优先发展的信息高技术产业化领域之一。随着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市场对柔性线路板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

(1)手机市场。就手机而言,FPC在手机中主要作为折叠、旋转等部位讯号连接的零件,目前一般手机内应用3片以上的FPC,随着讲求轻、薄、短、小的高功能手机流行,带动FPC需求。FPC可应用于手机弯折处、LCD模组、相机模组、按键、侧键、天线、电池控制等功能中。目前FPC在手机转折处(Hinge Part)应用最多,常见的有折叠式、滑盖式、掀盖式到立体旋转式机体,多为双面或多层FPC设计,是FPC在手机应用中产值最大者。至于按键FPC、照相模组、天线或电池用FPC,则为手机设计者的选择性设计。在上述选择将逐步纳入手机标准化设计的态势下,有助提高FPC用量。工业和信息化部的2014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电话用户净增3942.6万户,总数达到15.36亿户,增长2.6%,比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其中,移动电话用户净增5698万户,总数达12.86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94.5部/百人,比上年提高3.7部/百人。而以苹果和安卓手机为主导的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移动电话用户的首选,据《2013-2014年中国手机/智能手机市场研究年度总报告》预测,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比例首次超过全球人口的十分之一,到2018年,全球三分之一的消费者将是智能手机用户,总数超过25.6亿人。2018年智能手机用户指数代表了全球移动手机用户的一半,这意味着功能手机将成为电子通讯领域的少数派。智能手机的FPC含量高于一般电子产品,智能手机采用5~12片FPC、高于功能型手机的1~5片,每台智能手机FPC产值约为功能型手机的2~3倍。如此巨大的市场必然带动与之相关领域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的相机模组、天线、显示器、USB排线等等都离不开FPC的身影。

(2)汽车电子化市场。在汽车电子化的趋势下,车用的控制系统,如仪表板显示、空气品质、音响、显示器、传感器等,高讯号传输量和高信赖度的要求使FPC开始展现其优点,在FPC组件精密的趋势下,加上立体结构的车体,配线区狭窄且弯折的特点,采用FPC组件更能符合设计的要求。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4年,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增长7.26%和6.86%。其中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长10.15%和9.89%,依然是增长主力。

(3)医疗监护设备。过去十几年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由2001年的179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120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13年间增长了11.84倍。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抽样调查统计,2014全年全国医疗器械销售规模约2556亿元,比上年度的2120亿元增长了436亿元,增长率为20.06%。医疗监护设备作为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常规医疗设备,已逐步成为大、中型医院所普遍采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县级、乡镇、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视,在老龄化、二胎政策、消费升级、医改投入、政策扶持等内外需求的共同促进下,以及目前国内整体水平维持在较低水平的情况下,医疗监护设备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国内的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对信息化、智能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并且几乎渗透到各行各业,正如文中提到的,已经很难找到不使用FPC以及FPC组件的稍微复杂的电子产品了。随着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在各领域电子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下游领域电子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必然带动FPC以及FPC组件行业的发展。同时,4G业务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这也将为柔性印制电路板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作者单位为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张家亮.全球挠性印制板的市场及其技术研究[J].印制电路信息,2011(10).

[2] 李春甫.挠性电路板面面观[J].丝网印刷,2012(09).

[3] 李春圃.挠性电子材料的选择、检测和应用[J].丝网印刷,2014(02).

[4] 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 2013-2014年中国手机/智能手机市场研究年度总报告[R].

第4篇:医疗电子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医疗器械;案例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10年上半年的报告数据显示,网民的互联网应用表现呈现出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的趋势。截至2010年6月底,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使用率分别为33.8%、30.5%和29.1%,用户规模分别达到1.42亿、1.28亿、1.22亿。中国的电子商务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预计2013年将达到12.7万亿元。

但是,中小企业作为我们中国经济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子商务行为上却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中小企业具有符合电子商务的特点,如产品品种多,规模相对较小等特点。但是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存在对电子商务认识有偏差,基础设施得不到保障,专业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这一现象虽然极大的促进了大型平台门户网站的崛起,如“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等。但是我们还是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却将很大一部分的中小企业带入了一个错误的观念中去:电子商务不过就是在网络上留下自己的产品介绍和联系方式,然后开展传统的销过程。这样的观念更加严重地阻碍了电子商务在中小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二、研究方法

本案例采用实地访谈及问卷调查方法,以分析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及应用瓶颈。本案例研究的证据包括访谈实录以及文献检索。其中访谈时间为2011年4月20日,文献检索为2011年5月。访谈实录是通过实地走访的现场录音和填写的问卷,文献检索使用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和搜索引擎。

三、案例介绍

1.行业背景

医疗器械行业具有小批量、多品种、专业性强等特点。小到注射器、纱布大到核磁共振、CT等。国际上著名的医疗器械公司,经过长期研发积累、市场开拓和品牌效应,导致进入这个行业门槛比较高以及很强的技术壁垒。但是中小企业也可以在这个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因为小批量、多品种等特点,一家公司不可能包揽全部的医疗器械。

2.武汉思创电子有限公司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武汉思创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医疗电子产品研发与生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思创没有进行网上采购。思创总经理认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网上采购实际上不太重要。因为成本降低对企业的效用并不是很大,销售更多才重要。另外中小企业因为自身的销售额有限,库存并不是很多,靠人脑就可以记住。

思创没有自有的网上订购平台,而且就目前来看,也不可能采用这种方式。医疗行业是需要通过招标来确定订单。所以一般流程是公司报单,然后对区域经销商提供保护,而没有像购买联想笔记本一样,客户可以依据自己需求直接购买。

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没有专门的软件支持。在公司的网站上,虽设有客服、咨询留言等栏目,但基本上无人问津。在增值服务方面,不像复印机可以上门清洗,换墨粉、碳粉,收取服务费。该行业客户特点是,超过保修期也不希望支付任何的保修费,所以只有贬值没有增值。企业只有提供无穷的服务,客户才可能会下次考虑你的产品。

思创探索出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网络营销模式。但是通过实践来看,在阿里巴巴上询盘质量不是很高。从全球的宣传效果来看,搜索引擎更好,一般人买产品,第一步在GOOGLE上搜索得知大致上形式、价格等信息,GOOGLE上虽不能成交、没有客户沟通的平台,但初步的了解是在GOOGLE上的。

四、案例分析

(一)应用现状分析

1.思创电子商务战略启动

战略规划:战略启动是根据企业目标对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进行系统规划的一个阶段。通过案例介绍,可以看到战略启动是思创的薄弱环节。由于高层管理人员的忽视及管理水平欠缺,几乎没有战略规划,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大多依赖高层领导对电子商务带来机会的敏感性和认可度。

战略定位:对于思创而言,互联网给企业带来的最大价值就是帮助企业拓宽了销售渠道,帮助买家更快更方便的获取信息,能够响应急剧变化的市场需求,为满足终端客户的需求奠定了基础。思创根据行业特点和自身产品特点,认为通过互联网企业能给客户带来独特的价值是帮助客户更快捷的认知产品,并以此作为战略定位,即通过互联网提高产品的曝光率,方便客户与企业取得联系。

领导力:对于中小企业来讲,组织高层对电子商务的敏感性和认可度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的开展。在思创,以总经理为代表的公司高层高度认可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的机遇。公司处于电子商务模式的探索和发展阶段,高层领导放手销售部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网上销售模式,鼓励不断创新。

项目团队:思创为了适应电子商务下的销售模式,摈弃了传统的以销售业绩奖惩的个人英雄主义作风。整个部门作为一个团体,一荣皆荣、一损皆损。极大的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对企业的忠诚度,有些员工甚至以公司为家。

2.IT资源

IT基础设施:在IT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思创根据自己的业务需要,为公司每个员工配备了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开发企业网站,就中小企业而言,这个网站做的很不错,涵盖了企业介绍、产品信息、实时咨询建议等模块。购买阿里巴巴等第三方软件,在搜索引擎上投过资金等等。

复合型人力资源:运用电子商务初期,公司没有既懂销售又懂电子商务的人才,销售人员基本上是到阿里巴巴接受免费培训或者通过内部人员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解决工作遇到的问题。思创迫切渴望接受这种复合型的人才。

伙伴就绪:因为与经销商之间共享信息基本都依靠传统的电话和传真,因此思创在电子商务上对伙伴就绪的要求很少。

第5篇:医疗电子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 口腔医疗; 信息化; 口腔医疗标准数据库; 口腔疾病病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2)12-67-03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of oral medical service

Fang Yuhua1, Yang Shuangyuan2

(1. Depart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Xiamen Medical College, Xiamen, Fujian 361008; 2. Software School of Xiamen University)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hospital informatization level is not high enough, not to mention building a service model for the patients, physicians, and expert knowledge. Considering this situation, using the systematic and practical research method, a set of relatively complete oral medical management platform system framework is put forward. The system consists of oral online management subsystem, oral medical standard database, oral pathological analysis model, multiple levels of oral medical online collaborative platform. This study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ral medical information and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researchers.

Key words: oral medical; informatization; oral medical standard database; oral pathological analysis

0 引言

口腔医疗服务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三大健康服务之一。根据2005年的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牙科口腔医疗服务消费接近150元/人,全国总计2250亿元。目前估计全国口腔医疗消费额超过3000亿/年,口腔器材贸易额超过600亿元/年。随着牙医服务业对国际市场开放,这几年国家主管部门针对口腔医疗服务业出台了许多强制性法律法规,以使口腔医疗服务业健康发展。

在口腔医疗信息化方面,国外早已经实现了医疗一体化和电子病历,并建有公共医疗服务平台,例如欧洲的EDIFACT(管理、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美国的HL7(Health Level 7)等。目前国内口腔诊所及医院信息化程度不高,没有基于服务对象去构建面向服务的架构,无法构建面向病人、医师、专家知识库的服务模型,没能建立医师迫切需要的口腔疾病智能协助治理模块和病人的自助服务平台。因此,构建一套现代化的高效的口腔医疗管理支持平台是十分必要的。

1 系统的规划设计

口腔医疗信息化的基本原理是将成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整合于口腔医学临床、教育、科研及管理实践中,促进口腔医学的发展[1]。其中涉及到的信息技术有: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专家系统、网络技术等。口腔医疗管理平台的构建拟通过对口腔医疗及相关临床医学数据的采集和整合,基于网络,面向口腔疾病预测、分析、治疗和病理分析,力求实现高效现代化管理。该框架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1 口腔在线管理子系统

主要涵盖面向病人的电子病历卡片管理、健康档案卡片管理、护理卡片管理;对病人提供口腔治理手段查询、自主电子病历下载、健康档案管理以及医师在线诊断等服务;面向口腔诊所的口腔医疗财务管理、医疗器械仓库管理和跟踪服务管理等。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电子病历卡片管理主要包括电子病历等的存储、调用、检索、下载、打印、安全认证以及电子病历等数据标准等。

第一,电子病历管理系统要能够通过方便的编辑工具,典型病历模板来辅助医生书写病历;计算机自动处理医嘱、预约等,降低差错率。

第二,电子病历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同类疾病的病历查阅,帮助医生选择最佳医疗方案;智能知识库,辅助医生确立医疗方案;医疗违规警告,象药品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避免医疗错误;联机专业数据库,象药品数据库,供医生查询。同时,电子病历管理系统要能够规范医疗行为。比如:通过病历模板可以提示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避免遗漏;通过医嘱模板可以规范医疗操作。

第三,电子病历管理系统要实现网络化管理。各种临床原始数据可以在医疗过程中及时地采集,形成管理指标并及时反馈给集团诊所和各级卫生管理机构,达到环节控制的目标。同时为远程病人信息共享和传递提供有力支持。当病人转诊时,电子病历随病人转入新的就诊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中。对电子病历系统的扩展是实现个人健康电子记录。

最后,电子病历管理系统要能够从中提取各种分析数据,用于指导管理政策的制定。如疾病的发生及治疗状况、用药统计、医疗消耗等。同时为当前正在实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未来的医保政策和方案预留相关的接口。

口腔健康档案卡片管理主要是建立国民口腔健康档案,从人出生开始记录的所有口腔就医情况。口腔诊所的医师事实上是一个口腔全科医生,他不仅负责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同时还兼顾着口腔健康顾问的角色。

口腔健康档案卡片管理模块,将为每位患者搭建个性的口腔健康档案,创建资料贮存系统,分门别类存放与其健康相关的所有记录、表格和化验单,甚至将患者看过的医生的姓名和联络信息、过敏症状和所用过的药物,都归入档案夹内。针对每位患者,建立年度口腔健康档案,分档归类存储,并把重要身体数据统统制成表格,密切追踪,并如实记录检查结果,以便比较、分析其几年来的体格变化,并及时提出相关医嘱和调整患者的生活方式。

医疗器械仓库管理对医疗器械进行实时监控,自动给出器械状态报警信息和消耗器材需求信息,为获得及时的后勤保障提供信息[2]。

1.2 口腔医疗标准数据库

口腔医疗数据包含主诉、各种检查检验结果、病程记录、治疗记录和医嘱等等。这些信息产生于各个就诊环节或多个不同的系统中。构建口腔医疗标准数据库将有利于实现集团下诊所之间、跨地区的数据共享,有利于实现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数据的收集、加工、传送、保存与可移植,还有利于各级管理机构对医疗数据的管理。口腔医疗标准数据库包括口腔医疗器械编码数据库、口腔疾病分类编码库、口腔医疗规范过程管理数据库、口腔典型病例数据库以及口腔疾病专家诊断治疗知识库等。

口腔医疗数据的标准化管理涉及到口腔医疗诊所的管理制度、医师的就业规范、患者和医师的协同交流机制、口腔医疗生态链的信息传递机制等,同时还牵扯到和其他医疗保障、保险、财务、税收等系统的互联互通,所以,还要实现相关的数据接口规范。这些接口规范及其相关服务要实现数据集成的实时性、易用性和可扩充性。口腔医疗数据还涉及到病人的隐私,因此数据的安全认证和数据备份也要形成标准化规范。

1.3 口腔疾病病理分析模型

通过对收集到的口腔医疗数据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从样本数据集合中找出规律和趋势,结合口腔专家知识库系统,实现从口腔医疗数据到疾病病理分析乃至疾病预防的转换。利用多维线性回归分析对历史口腔疾病病例进行探测,形成口腔疾病关联要素模型;对口腔疾病进行聚类挖掘;依据前期分析利用神经网络对口腔疾病进行预测等。同时可以结合数理统计、时间序列分析等经典统计方法来建立模型,也可以运用神经网络、遗传规划、决策树、粗糙集、关联规则等现代人工智能技术,构造口腔疾病病理混合模型。最后根据数据挖掘模型挖掘出的信息,利用解释规则为医师以及医疗管理部门提供合理的决策支持,以满足决策者的需求,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1.4 多层次口腔医疗在线协同交流平台

口腔医疗管理平台根据口腔医疗过程中参与的各利益相关者构建对象化口腔医疗服务信息化管理模型。对医师提供口腔医疗专家治理病例知识库与医疗过程智能协助、同行网上交流以及病人医疗服务自动短信或邮件通知等服务;对口腔患者,提供医师在线诊断、相关医师认证、短信和邮件预约管理、患者自身病历在线下载和邮件传递服务等;对政府相关管理机构提供口腔疾病病理分析、口腔医疗医师认证与从业人员管理、口腔服务医患冲突管理等。实现口腔患者、医师、专家、诊所、各级政府的多层次实时在线信息交流平台和针对医师、患者提供的医师认证、培训系统以及患者自助系统等。

2 系统的实现

2.1 研究方法

对于平台的总体建设,一方面要采用实用性和系统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平台的设计人员用系统工程方法,对口腔医疗管理平台进行全面的系统分析。紧密结合口腔医疗特点来研究系统建设的可能性及可行性,最终设计出系统的功能,明确系统在各个环节的功能目标和作用界面。系统设计的每一个阶段都应与口腔医疗行业紧密结合,并取得行业专家的配合。另一方面采用领域专家与知识工程师相结合的方法,口腔医疗专家知识库系统、海量挖掘系统要达到领域专家的水平,就必须掌握领域专家处理问题时所使用的大量专门知识,特别是经验知识,专家系统涉及到很复杂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开发一个专家系统需要大量的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和知识工程方面的知识。

在对口腔医疗标准数据库构建方面,借鉴美国的HL7标准以及中国卫生部关于口腔医疗方面的规范,并按照口腔医疗自身特点,形成口腔医疗器械编码数据库、口腔疾病分类编码库以及口腔医疗规范过程管理数据库、口腔典型病例数据库以及口腔疾病专家诊断治疗知识库等。

在口腔医疗数据挖掘方面,必须先形成相关的专家知识库,这些知识由规则集及事实组成。因为挖掘系统的问题求解是运用专家提供的专门知识来模拟专家的思维方式进行的,一方面,要频繁地采访专家,从同专家的对话和专家以往处理问题的实例中提取专家知识;另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把获取的专家知识进行形式化存入知识库中。利用多维线性回归分析对历史口腔疾病病例进行探测,形成口腔疾病关联要素模型;对口腔疾病进行聚类挖掘;依据前期分析利用神经网络和决策书等对口腔疾病进行预测等,实现从口腔医疗数据到疾病病理分析乃至疾病预防的转换。

在口腔医疗管理平台的协同交流方面,借鉴现行的ASP模式,实现多口腔诊所或医院的在线租赁管理等,同时也可以借鉴ASP的商务模式等进行第三方运营管理等。

2.2 技术路线

本管理平台将采用总体规划,分步建设和实施的策略;平台内容由少到多,由浅入深。

⑴ 调研分析。加大对口腔医疗服务信息化需求的调研深度,选择若干个有代表性的专业口腔医疗机构,采取问卷或直接走访的形式,深入了解口腔诊所和医院在实现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最紧迫的需求、信息化的程度、实施信息化改造的意愿等。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做出详细的需求分析报告和实施解决方案。

⑵ 标准库建立。利用前期调研,结合国外编码方案以及中华口腔医疗管理机构的规划,形成口腔医疗器械编码数据库、口腔疾病分类编码库以及口腔医疗规范过程管理数据库等。

⑶ 系统研发。针对口腔诊所和医院的共性,参考目前市面的较为成熟的商业化局域网口腔管理软件,构建口腔医疗服务行业组件式口腔医疗服务管理系统,使得平台具有很好的方便性、伸缩性、可配置性和可管理性。

⑷ 病例分析。借助口腔医疗专家,形成口腔典型病例数据库与口腔疾病专家诊断治疗知识库等,并利用SAS等工具对前期口腔医疗病例进行数据钻取,利用多维线性回归分析等对病例进行要素关联推理分析,然后对病例进行聚类分析,形成口腔疾病规则库,最后利用神经网络和决策树等对口腔疾病进行预测。

3 结束语

口腔医疗信息化的整体建设模式仍处于探索中,本文提出了一套较完整的口腔医疗管理平台体系构架方式,该体系由口腔在线管理子系统、口腔医疗标准数据库、口腔疾病病理分析模型、多层次口腔医疗在线协同交流平台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本文对于指导口腔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相关管理人员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总体模式的理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3] ,对口腔医学信息化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口腔医疗管理平台的建设采用总体规划、分步建设的实施策略。目前,对于该平台的实现,在口腔医疗标准库、口腔医疗数据挖掘模型等关键问题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亚岗,李勇敢.基于数据处理的口腔医疗信息化框架构建[J].微计

算机信息,2007.23:24-26

[2] 谢明元,刘福祥,郭在华,刘维成.分布式社区口腔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第6篇:医疗电子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行业供应链医药商品流通电子商务物流配送

1.引言

我国的医药行业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药品按国家计划生产,统购统销,价格上实行国家统一控制、分级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医药行业逐渐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药品生产领域向外资开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药品流通行业一直没有对外资开放,出现了大量经营分散、市场竞争能力差的批发企业,使我国药品流通领域呈现出“市场分散、地方割据、企业规模小、流通秩序乱、整体竞争能力弱”的基本特点。在我国承诺向外资开放药品分销业即将到来,弱小的药品流通企业即将与在资金、管理和技术上占优势的国外流通巨头进行面对面竞争的时候,重构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大力发展医药物流与医药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药品流通行业改革的当务之急。

2.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现状分析

考察我国医药行业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见图1),不难发现其供应链有如下两个基本特点:

(1)流通环节和交易层次多、交易渠道复杂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药品流通环节多,交易层次多是非常明显的。药品从出厂到最终消费者手里,在国外成熟市场一般为2~3个,在我国往往有6~7个环节。仅批发环节一般就有地区总经销、市级批发商和县级批发商,此外,厂家往往要设立办事处,与各级批发商及医院或零售药店打交道。通常,各级批发商和厂家办事处都可直接对医院和零售药店进行销售,因此,药品在流通环节上的去向多样,往往难以监控。

(35%

办事处

生产领域(35%)

消费者

(100%)

调拨、批发(50%)

零售(15%)

流通领域(65%)

图1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现状示意图

(2)信息不对称、物流效率低,批发环节所占成本比重过大

过多的交易环节和复杂的交易渠道使交易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流动无序,必然导致在流通过程中效率和效益的损失,直接表现为流通环节在药品价格构成中所占比重高达65%,其中批发环节占50%。批发环节成本高,必然导致销售成本上升,从而迫使药品趋向虚高定价,使药品价格居高不下。需要指出的是,批发环节成本高除上述原因外,我国药品价格独特的“逆向调节”机制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医药商品作为特殊商品的消费特性及医院作为强势买方的市场特性,在我国医疗机构特有的“以药养医”利益机制的趋动下,形成了药品价格独特的“逆向调节”机制,即药品的价格越高,医院获利越多,医生的回扣越多,反过来导致企业产品定价越高。

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所表现出的这些特点与我国医药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体系不健全,政府调控不力,市场流通秩序混乱密切相关。在我国医药流通领域,流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分散、效益低下的局面还没有根本的改观。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统计,我国有医药批发企业16000家,几乎与医院的数量相当,平均每个企业的年销售额为1000万元,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企业不到5%,名列前10位批发企业销售额合计占市场总额的20%。2002年销售额最大的中国医药集团公司和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也只有120亿元和70亿元。而市场规模比中国大10倍的美国全国只有5家一级批发商,其中美国医药商业三强——AmerisourceBergen,CardinalHealth和Mckesson就占全美96%的市场份额。零售市场则由RiteAid、Walgreen和CVS三家公司垄断,市场份额在60%以上。数量众多、经营分散企业的出现,必然导致无序竞争和过度竞争,使企业的效益低下。目前,全国医药商业企业平均流通费用率为12.56%,销售利润率为0.6%,而美国的流通费用率为3%,销售利润率为2.4%。以上这些数字的反差,显示出我国医药流通企业在流通组织规模化、营销对象全国化、流通技术和设备科学化、经营行为规范化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

3.中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的重构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成为我国“三项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我国将于2004年对外资开放药品分销市场,对我国民族医药产业和药品流通行业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正如国家经贸委指出的那样:没有分销的外资企业仅是一个生产车间,而分销一旦开放,竞争的天平可能出现更大的倾斜。为了深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化的医药流通体制,迎接外资的挑战,原国家经贸委在《我国医药行业“十五”规划》中提出用5年的时间,“培育5至10个面向国内外市场、多元化经营,年销售额达到5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集团;建立40个左右面向国内市场或国内区域性市场、年销售额达到20亿以上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集团。这些企业的销售额达到医药行业销售额的70%以上。建立10个在国内外知名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每个企业拥有分店达到1000个以上;建立一批区域性医药零售连锁企业,每个企业拥有分店达到100个左右。”

推进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就是要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重新构建一个新型的药品流通模式(见图2),做大做强医药产业。为此,在制度层面上首先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坚决推行GSP认证制度,取缔非法的医药市场,强化对整个行业和市场的监督管理;其次要建立新型的医疗机构采购制度,进一步推行以药品、医用耗材和医疗器械集中招标采购为主要内容的新型采购制度和新型交易方式实行,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和提高。在技术层面上要推动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医药电子商务在全行业的应用,推动现有批发企业向商和配送商转变。

区域配送中心

地区配送商

区域结算中心

医药电子商务平台

消费者

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图2新型药品流通模式示意图

这一新型医药商品流通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供应商与分销商通过医药电子商务平台直接进行网上价格撮合;成交信息直接传递到区域配送中心,通过地区配送商进行配送;分销商通过区域结算中心直接与供应商进行结算,并支付医药电子商务提供商和配送商相应的费用。此外,区域配送中心有一套相对独立的配送信息系统与供应商和分销商相连。在这一模式中,医药电子商务平台(虚拟的医药电子商务市场)与交易各方相连,是医药行业的交易中心和信息中心,居于核心位置。这一虚拟的医药电子交易市场通过与真实的物流配送系统和区域结算系统相互协调的运作,实现医药商品的高效流通。归纳起来,这一新型交易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交易方式电子化

通过医药电子商务系统的虚拟,医疗机构和零售商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进行交易,商流变得公开、透明,批发环节将不复存在,因而减少了中间环节,直接降低了交易成本。

(2)交易手段信息化

改变原有信息采集和流动的低效和无序状态,采用信息化交易手段,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完整性和及时性的特点,使信息流变得有序、透明,从而大大降低收集和处理医药商品信息的时间和成本。

(3)物流系统扁平化

将原来多层、分散、杂乱的批发商经过科学整合,改造成以中心企业为极点,覆盖整个区域的配送网络,彻底改变原有物流系统混乱无序、效率低下的状况,使之成为一个设施完善、技术先进、层次简单、运作高效的物流系统。

(4)采购形式多样化

既可以进行独立的分散采购,又可以进行集中的联合采购,兼顾个性化需求和降低成本的要求。由于可以进行实时采购,因此可以缩短采购和储存周期,减少库存,既满足临床需要,又尽可能减少了市场风险,增加经济效益。

(5)政府监管现代化

政府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对医药市场进行全程监控,彻底改变政府监管手段严重滞后,不适应市场发展的状况,各种市场监管信息公开、透明,市场准入机制严格、规范,使医药商品的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有可靠的保证。

在这一新的药品流通模式下,将形成新的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见图3)。这一新的医药供应链系统将原料企业、生产企业、配送企业和分销企业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多层的中间批发环节将消失;医药批发企业将失去传统流通职能,向药品商和配送商转变;交易渠道单一;所有交易过程将公开化,信息透明,政府将有能力对交易全过程进行监管。因此,这一新的医药供应链系统将使药品流通环节成本大大降低,可从60%降至25%,从而极大地减轻消费者的医药负担。

4.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的重构与电子商务的应用

在我国新型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中,电子商务系统和物流系统是相互依存的两大子系统,二者缺一不可,共同支撑起了现代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的运行。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日等国就已广泛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替代手工订单处理流程,通过传统的EDI、便携式订单处理系统和互联网生成的订单占订单总数的90%,电子商务成为主流模式。这些国家的医药企业致力于推动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活动的信息化。如强生公司年信息化建设投资达到10亿美元以上。在美国,药品经销企业为医疗机构和其他分销机构提供各种信息系统,包括订单系统、库存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及处方调剂系统等,以降低供应链成本。美国佛罗斯特——沙利文市场调查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美国每年花费在医药供应上的830亿美元中,有230亿美元是纯粹的流通费用,如果采用电子商务,在不降低美国人医疗保健水平的基础上,至少能够节约110亿美元。

(35%

生产领域(35%)

消费者

(60%)

调拨、批发(10%)

零售(15%)

流通领域(25%)

医药电子商务平台

物流信息流

图3新型的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示意图

电子商务在我国医药行业的应用,缘起于国家从2000开始推行的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的拉动。由于药品品种规格繁多,工作量大,程序复杂,为了高标准地完成招标采购任务,既满足医疗机构临床用药需求,又保证操作程序的公平合理,电子商务自然而然被引进了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当中。目前,医药电子商务正借着国家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契机,在全国范围内正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交易方式。

我国的医药电子商务以B2B模式为主,它占了整个医药电子商务交易的绝大部分份额。在我国的医药电子商务领域,以海虹企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海虹医药电子商务系统”最具代表性。目前,“海虹医药电子商务系统”在全国28个省推广应用,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已累计网上成交60多亿元。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海虹医药电子商务系统”就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见图4),目前已发展到全面进行网上采购的电子交易场阶段,即医疗机构可以全面上网采购,药品生产企业、批发企业可以全面上网销售,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全面上网监管,从而初步实现了我国药品流通方式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正在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向国际惯例靠拢。

海虹医药电子商务系统V3.0是能够为整个医药卫生行业的买方和卖方提供电子交易场所服务的第三方独立系统,由数据准备、成交撮合、订单处理、结算服务、会员制管理、交易监管六大子系统构成[2](见图5)。该系统不具有传统实体药品市场的物理形态,但却能够提供实体药品市场的交易服务功能,代表了现代药品流通发展的方向。其主要特点是:

(1)同行政机关和药品交易各方不存在隶属关系和利益关系,是独立的第三方公共平台系统;

(2)利用会员服务体系进行企业及其产品信息的数字化,实现数据准备与成交撮合的分离,因而可实现无纸化的商务过程;

(3)药品生产企业在委托企业进行配送服务的基础上,可以直接进行投标报价,从而可以建立网上经销体系,以减少中间环节,规范流通渠道,推动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

(4)可以在集中、联合、分散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公开竞价、邀请竞价、询价、浏览等多种采购方式,方便了医疗机构的采购;

(5)采用客户端、浏览器和电话、传真等多种方式进行订单采集,全面支持采购订单电子化;

(6)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电子交易监管服务

总之,电子商务被引入医药行业后,将形成一个虚拟的医药电子交易市场,这一虚拟的医药电子交易市场将整合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成为整个医药行业的交易中心和信息中心,其信息资源可在行业内共享,从而为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的重建与医药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招投标系统

l网上招标

l两种成交方式

买方采购系统

•全面上网采购

•四种成交方式

•半无纸化的商务过程

电子交易场系统

l独立的第三方系统

l六大子系统同时运行

l六种成交方式任意选择

l全程无纸化的商务过程

l多种方式确保订单执行

l政府全程的监管服务

l

V3.0系统

(2003年)

V2.0系统

(2002年)

V1.0系统

(2001年)

图4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系统功能演进示意图

5.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的重构与药品配送制发展

重建我国新型的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就是要全面整合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实现“四流”在系统内的有序流动、协调运转。从理论上讲,实现物流配送系统与医药电子商务平台的整合,就能够实现四流合一。

政府监管

销售合同目录

采购计划

采购单

销售订单

采购入库记录

采购应付细目

销售应收细目

制定采购计划

发送采购计划

订单分发

订单配送响应

订单到货管理

销售应收管理

采购应付管理

药品采购结算

交易保

障服务

交易统

计分析

交易分

析管理

采购结算服务

销售结算服务

资金划拨管理

退货换货管理

全国数据中心

地区数据中心

交易数据中心

数据加工

数据采集

数据

数据

数据加工

数据加工

数据采集

权威数据

及监管

政府监管

政府监管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

数据

药品采购目录

自主采购目录//集中采购目录

集中采购目录

药品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

医疗机构及药品零售企业

公开招标

邀请招标

公开竞价

邀请竞价

询价采购

直接采购

成交合同

政府监管

采购中介服务

药品采购中介组织

卖方开户银行

买方开户银行

采购合同目录

销售出库记录

图5海虹医药电子交易市场结构功能示意图

国外先进国家的医药物流配送系统高度发达,如美国有65%左右的处方药由批发企业配送,全美的经销企业每天需处理25万份订单,1000万条信息,配送到12.5万个分销机构中去,隔天配送的响应率高达95%,准确率达到99%,每个订单条目的配送成本仅有0.3美分。世界第一大医药连锁企业——Walgreen位于威斯康星州的配送中心占地90000平方米,配送分布在8个州的902家药店,品种达80000余种,日进货量达11.73万件,职工1200人,年销售额10亿美元。作为美国最大公司之一的强生公司在新泽西州建有三个自动化立体仓库,负责149亿美元药品的订单处理、药品配送和数千名医药代表的供应保障,员工仅有160人,配送成本仅占药品销售收入的0.5%。

目前,重建现代区域医药物流体系正由构想变成现实,医药物流投资热正在形成。如深圳市2002年的药品销售额为95亿元,80%的企业自办物流,全市共有94家批发企业,仓库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物流成本占经营成本的20%,销售利润率仅为0.67%。为改变药品经营原有的换仓模式(从大仓换到小仓,从甲仓换到乙仓),将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深圳市计划在2003年组建集采购、储运、配送为一体的现代药品物流体系,辐射珠三角乃至华东和华南部分地区。

我们认为,相对于医药交易平台,我国的医药物流更为落后。今后我国医药物流发展方向是独立的第三方专业物流,一方面企业单一的物流在成本上无法与大型的第三方专业物流相比,且投资较大;另一方面异地设立药品仓库在政策上受到国家的限制。目前,我国只批准了十家企业进行异地设立药品仓库的试点。发展医药第三方物流,目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作为一个新兴的基础设施项目,应该从区域物流建设入手,按照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思路,以现代供应链理论和物流管理理论为指导,合理配置资源,合理进行规划布局,统一进行宏观调控,在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的基础上,高起点、高质量、快速度地重建我国的医药物流系统。

第二、在各地区域医药物流建设实践中,要根据各地的市场状况和资源特点,在引导企业进行大量的兼并重组,减少数量,提高资产和经营规模的同时,将新建和改造结合起来,合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兼顾先进性与实用性,实行“网络化建设、规模化经营”,以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第三、搞好医药物流信息化工作,以信息流支撑物流的运作。要开发先进实用的信息系统,做好与生产企业、医疗机构、电子商务平台和银行结算系统的接口。

第四、国家实行政策优惠,出台配套措施,打破地区壁垒,优化整合资源,积极推进医药物流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

第五、加强人才培训,全面提升人员素质。“”版权所有

第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解决回款瓶颈,促进医药物流产业的良性循环。

6.结语

纵观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意义上的行业供应链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其原因在于医药电子商务的滞后和医药物流的空白。在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趋势已变得基本明朗:一是以第三方医药电子交易市场为代表的交易电子化,二是以第三方医药物流为代表的物流专业化。电子商务和医药物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决定着未来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兴衰。我国现代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的重构就是要以现代供应链理论和物流管理理论为指导,从医药电子商务的推广和医药商品配送制的实施两方面入手,通过政府推动和企业运作,建立适应全球竞争的医药流通市场体系,使之成为我国现代化流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第7篇:医疗电子行业分析范文

在医疗领域的研发是微软全球最重要的投资领域之一,在中国,微软正加速医疗行业解决方案的本地化开发。

“在医疗领域,我们将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跨国企业。”数月前,执掌公司医疗业务的东软高级副总裁卢朝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东软医疗是中国本土IT企业中,唯一业务线覆盖数字医疗设备、HIS软件、区域卫生解决方案的全面医疗解决方案供应商。

东软的判断并非空穴来风。在数字医疗领域,除了西门子、GE这样的超级大腕,另一家软件巨头――微软公司针对医疗行业的战略行动也已开始。

“天”降大任

但凡微软染指的地方,必定引发同行高度警惕。据悉,微软全球在医疗领域的研发投入,目前在公司内部排第二位,仅仅次于搜索引擎。

作为一家从事桌面及服务器端操作系统、数据库的软件企业,微软进入医疗行业需要很大的决心。医疗行业的应用太过复杂,美国医疗行业信息化已有超过30年的历史,但迄今依然困难重重。对于个中风险,微软必定经过审慎的评估。对于克服医疗业务复杂性所带来的技术挑战,微软自信满满。微软宣称自己是“惟一能够为医疗信息化需求提供互联互通的解决方案的IT供应商”,微软持续投入开发医疗解决方案,“以应对其他IT组织无法胜任的紧迫挑战”。

微软早在1997年就有专门的部门开始关注医疗领域的软件开发。2005年,微软医疗解决方案部(HSG)的成立,标志着微软在医疗领域全面提速。在微软公司CEO鲍尔默(Steve Ballmer)的亲自授意下,微软公司副总裁彼得•纽伯特(Peter Neupert)执掌集团帅印,从战略层面探索和推进医疗解决方案。此后的两年,微软医疗解决方案部通过系列并购,为医疗解决方案的开发铺平道路。目前,微软针对医疗系统和公众,提供三类不同的解决方案: Amalga HIS(Amalga医院信息系统)、Amalga UIS(Amalga统一智能系统)以及在线管理个人健康信息的Health Vault。

美国政府在2006年度联邦政府预算中为实施电子病历设立了1.25亿美元的专款。几乎在同时,英特尔、IBM等IT巨头也纷纷充实医疗解决方案部。无独有偶,当时刚刚经历“非典”疫情的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市场快速升温,也吸引了这些巨头纷纷调高对有着庞大潜在需求的中国市场的参与程度。

与IBM、英特尔有所不同,微软要做的医疗解决方案非常贴近临床业务。这意味着微软要重新针对医疗行业开发设计一套行业应用性更强的软件,而非仅仅将微软的通用解决方案在医疗行业推广应用。由于医疗行业的知识壁垒和政策复杂性,直到今天,全美国真正具备全面医疗行业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公司,也不超过5家。由此可见微软进军医疗意图之坚决。

医疗信息化同样是奥巴马政府关注的重点。在竞选美国总统时,奥巴马就宣布: “我们会确保每一个医生的办公室和医院利用尖端技术和电子病历,以便提高效率,防止医疗错误,并帮助每年节省数十亿美元。”为此,美国政府将在未来5年,每年投入100亿美元,用于构建全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EHR,Electronic Health Record)。在今年2月美国政府通过的7870亿美元复苏经济的投资计划中, 约有1410亿美元投入医疗保健。

三驾马车

微软医疗解决方案的最大特征是,通过“三驾马车”实现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在微软医疗解决方案的“三驾马车”当中,Amalga HIS是一个有效降低成本、高度整合统一的医院信息系统,系统模块涵盖目前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各种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客户关系、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等。微软Amalga HIS最大的特点是强调医院信息系统的整体规划,提升医院后台管理能力。

在方便医生和临床业务方面,Amalga HIS也有相当多突破。微软的工程师们跟着医生在医院上班,发现一天当中,医生经常使用相同的药物医嘱,为此,他们在Amalga HIS中设计了常用药功能。由于该系统的信息高度联通,医生可以直接从工作站调阅病人检查检验结果及影像数据。

Amalga HIS的第一个客户是泰国康民国际医院,因为全面采用电子病历,康民医院原本的800多平方米病案室,被改造一新,成为一个宽敞明亮的儿童就诊区。

Amalga UIS则是一套可以充分展现微软技术强项的医疗卫生数据的统一智能系统,安装Amalga UIS不会影响医院原有系统。通过提供统一数据接口的方式,Amalga UIS可以实现对医院各种现有系统的数据整合,形成丰富、灵活的数据分析视图,并可借助智能仪表盘等方式予以呈现。

Amalga UIS是一个医院IT系统集成方案。目前,医院内部各种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一般采取接口对接口方式,导致接口数量多,升级困难。UIS不影响原有的业务逻辑,但是,会定义一组数据接口,做数据接口的定义。一旦定义之后,把这些数据输入UIS。所以,UIS关注于三件事: 接口、数据重组、数据展现。

与前两个针对医疗机构的解决方案相比,定位为个人健康信息管理平台的Health Vault则非常具有开拓性,它使得居民可以在不同的医疗解决方案间存储和共享数据。微软注意到,一些慢性病人会在家中自行测量指标,Health Vault允许用户从医疗和健康设备添加数据,例如心率检测仪、血压仪、血糖测量仪、计步器等。因此,HealthVault是一个在线的个人健康数据库。通过HealthVault认证的仪器设备,可以借助标准的接口,把数据传到HealthVault。经过用户授权,个人信息可以与不同医疗机构进行共享。HealthVault可以通过CCR(Continuity of Care)标准提供文档交换。

不单是汉化

微软医疗解决方案要顺利进入中国,必须解决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是微软在医疗行业的品牌导入。与Windows 7吸引目光无数不同,很少有人注意到微软正在积极筹划医疗业务。到中国的医院走访,医院计算机科室的主管们也很少有人知道微软即将在中国正式推出的Amalga解决方案。当然,微软在中国医院并非毫无基础。恰恰相反,由于中国医院IT投入普遍紧张,微软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在医院占有重要的比例。这为微软进入中国医疗卫生行业打下了强大的基础。与很多行业市场开拓的过程一样,建立本地化的医疗行业渠道合作体系,是微软的必修课。

其次,微软要尽可能贴近中国本土大多数医院的需求特点。最近两年,在北京的微软亚洲工程研究院已经有超过上百名的技术团队,正在加紧准备Amalga HIS、Amalga UIS的中国本地化。

但微软医疗解决方案的本地化,绝不是简单的“翻译”过程。为了直接获得来自用户的需求和理解医院业务,微软没有像研究其擅长的操作系统或办公软件那样闭门修炼,而是罕见地采取了与医院用户协作开发的方式。目前,微软正在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合作部署Amalga HIS。整个部署过程,将针对中国医院特有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氛围,对Amalga HIS进行调试和修改,以避免水土不服。譬如,Amalga HIS的病人信息登记项目,比国内的要求还要详细。这就需要针对中国所强调的病人信息登记项目做取舍。而最困难的恐怕还是要做好充分准备,应对中国医院的管理体制、流程、文化以及医保支付等方面的复杂性。

第三,对于不同的解决方案,恐怕还要有不同的推进路径。

中国医院正面临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的重构命题。Amalga HIS的全面系统性,呼应了这一趋势,但也意味着部署它将不可避免地要替换一部分现有系统,包括核心系统,这对于医院的信息能力提出了严格要求。

第8篇:医疗电子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医疗;服务

1大数据医疗的背景

简而言之,大数据是由人类所制造。把所有物理空间的数据进行求和得到的就是大数据,那么大数据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从人类的眼耳口鼻声色意的认识,慢慢到运用技术、收集数据、计算统计、到统筹全局预算未来,这就是大数据,它已经渐渐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

近年来,医疗大数据的相关研究越来越显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虽然我国在医疗大数据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西方国家略晚一些,并且总的来说整体力量还没有形成,但是在医疗模式的转型上,对医疗大数据的分析渐渐成为今后的最大需求应用方面。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现在“互联网+”的出现,更是让越来越多的行业对“服务”的理念追捧。而医院的服务模式则是以病人为中心开展的,医院信息系统(HIS)转化为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EMR)。该系统为了实现以病人为重点服务对象的全信息化服务模式,组织原有的HIS系统、检验信息系统(LIS)、影像系统(PACS)、放射信息系统(RIS)以及绩效管理系统等为一体。尤其是区域医疗的快速整合下,通过互联网把分布在同一个城市的多家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连接起来,真正达到了区域内医疗数据共享的目的。通过医疗的互联,减少重复检查、化验,大大减轻病人及家属的负担,让病人及时高效的得到治疗,使看病效率提高,实现就医的手续繁杂转为简单化。

如果拿一个病人每次看病的所产生的数据进行计算,普通的电子病案和医学化验数据较小,还不到1MB,但影像报告所达到的内存就要大一些,基本在1GB左右。一个患者就医一次基本上要产生2到3张影像数据,因此,总的来说一个病人诊疗一次产生的医疗数据加在一起大约在2GB~3GB之间。全国平均一家三甲医院每天就诊和住院的病人约为3万人,10家医院一年将产生超过300000TB的数据,由此不难发现,医疗数据量的庞大。目前已经出现的数据挖掘技术,也给医疗大数据分析领域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2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设想及推广

2.1大数据应用于医疗的分析

医生对病人诊断的过程分析如下。首先,需要病人ψ约旱闹⒆唇行描述,医生边听边记录。通过病人描述和医生的经验,接着是让病人作对应的医学检验和影像检验,一系列的检查之后取得检查结果,包括化验单和影像报告。医生的大脑就像是一台储存了大量数据的计算机,根据取得的检查报告和病人的电子病历数据以及医生自己的诊疗经验进行相互的关联,从而判断出该病人的情况并给出相应的诊疗方案。但事实上医生诊疗的过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仅只对医生一个人的经验和医学研究成果加以运用。而即便通过多个专家医生运用联合会诊的方式也只是仅有的少部分经验知识。所以,医疗大数据出现以前的治疗方式对病人进行的病情分析或多或少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而医院如果建立医疗大数据挖掘分析系统并被投入使用,专家医生就可以通过写入一系列医疗数据到医疗大数据系统平台,并且通过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分析方法,专家在确定治疗方案时就可获得相像的疾病机理和病因,从而给出更为精确的诊疗方案,从实质上解决病人的病痛。

2.2应用设想

为了能够实现医疗大数据的收集、加工、储存、检索及计算和运用的要求,可以将医疗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相结合,构建医疗大数据分析云平台,具体设想如图1所示。

医疗数据中心的成立,是对病人情况的确定,医生治疗方案的设计,通过这些数据进行建模。这医疗大数据中心在数据采集方面根据数据来源不同采用不同方法,对于结构化数据直接抽取并整合存储,对于非结构化数据要对有用信息进行结构化改造再存储。抽取有效的医疗大数据共性元素,以原有的临床知识数据库为辅助,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技术并用可视化的操作来建立完善的临床决策系统。

3大数据医疗系统构建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通过网络把多家医院连接成一个区域医疗系统,从而实现多家医院医疗数据共享,信息传递这样的医疗大数据系统。而在区域医疗系统的形成下,扩展到城镇、城市医疗网;再进一步的扩大到省级乃至全国、全世界这样的大数据医疗系统。

1)实现对电子病历数据的收集及储存。在这个问题上,专家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要规范记录病人的病历情况。在电子病历数据要求规范以外,还要有专人保管、专人整理相关的检验数据,使得这些收集、储存的数据也规范记载。此外,还需要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来存储这些数据,数据库的设计上对数据的标准进行统一是技术的关键所在。

2)对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电子病历数据大多以文本数据为主,要对这些医疗数据做结构化处理。尤其是部分中文的电子病历,应对大量医学词语进行拆分、对关键词进行提取等。并通过模拟和数字技术对影像检验数据进行分析,把患者病况图像分析数据转化为结构化数据。

3)对数据库系统进行设计。在医疗大数据的数据库系统中大数据的4V特征(大容量、多样性、快速度、真实性)要求对大数据有更高效的利用,这些应用包括云计算部署模式和局部集群模式等。

4)大数据挖掘的分析方法。医疗大数据挖掘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通过抽取医疗相关数据的特点,同时还要根据医疗数据特点进行划分。要提取到重要的、有用的数据则需要进一步把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数据进行关联。也可以将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医疗数据挖掘。

第9篇:医疗电子行业分析范文

通过远程医疗系统,上海医生成功为新疆一名患者实施了手术;第309医院的医生,通过登录iPad移动工作站,隔空指挥为突然陷入昏迷的病人实施营救;iPad电子病历服务商Drchrono获得来自包括俄罗斯DST创始人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在内的65万美元投资;美国连锁诊所One Medical凭借信息化带来的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顺利进行五轮融资。

这些看似并无关联的表象,却指向了同一个趋势:信息化最难啃的医疗领域,初显松动态势。从单项医疗IT类服务提供商获得风险资本青睐,到各软件大佬抢食医院云服务的智慧医疗市场,从三甲医院纷纷升级移动工作系统,到地方政府推进整合社会化医疗信息系统的种种措施,医疗信息化参与各方逐渐清晰,产业链条上下各环也日益成型。随着市场中有效供给与需求的逐步对接,医院的盈利模式有望改善,而在地方政府的助推下,软件服务商也将更快开拓成长空间。

电子病历先行发力

医疗信息化的第一步,是电子病历的推广,通过电子化的健康记录,不仅患者本身的病情和治疗记录得到有效跟踪保存,更可大幅降低医生及医院的工作量,方便及时做出诊断。围绕电子病历的信息价值开发,相关方众多,包括患者、临床医生、医院管理者、社区医疗、医疗保险、公共卫生、卫生行政管理者、科研机构等,均有望从中受益,而远程医疗、隔空诊断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或可同步实现突破。除此以外,电子病历更广泛的社会效益在于,立足于格式统一的电子病历,政府还能够利用信息平台和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交换与业务协同以及对居民健康的动态管理,“毒奶粉”之类的公共卫生事件将有可能在爆发初期即通过系统预警被发现。

在国外市场,已有不少独立的初创型公司定位为电子病历服务提供商。因为切入点位于医疗信息产业链的前端,盈利前景相对清晰,资本也接二连三对其抛出橄榄枝。总部位于硅谷的DrChrono,借助iPad平台提供电子化医疗服务,免费版应用即可实现多种功能:让用户输入电子病历、安排病人预约、口述病情转换为文字记录、拍照录像、撰写诊断并发送到药房等,以此减轻医生的工作量;而赖以收费的增值版,则为院方提供了更大存储容量及医疗账单管理等其他功能。

DrChrono在2011年2月创立时即获得67.5万美元的种子资金,后来又获得知名孵化机构Y Combinator的注资。另一家创立于2007年的Practice Fusion,业务同样是向医生提供云端电子化病历服务,包括记录出诊信息、查看病历、预约挂号、电子化开药、开化验单以及收取化验结果、查看病人在线健康信息等。成立初期的Practice Fusion一度以收费模式为主打,因盈利困难而濒于倒闭。但在奥巴马政府出台法案要求医疗系统实现电子化转型、并对实行电子病历的医疗机构给予补贴之后,该公司又起死回生,并确立免费化战略扩大用户规模,进而吸引投资者,目前其用户人数超过10万,病历数据库更达千万份之多,且已成功获得数轮总计多达3600万美元的融资。

政府助力

综合医疗信息服务平台

尽管中国尚未有类似的专一电子病历提供商出现,但凭借快捷便利的优势,信息化应用已经在中国三甲医院等日益普及。来自第309医院的一个案例显示,当病人病情突然转危时,无法赶回现场的医生能在第一时间通过iPad登录移动医生工作站,在调阅工作站上记录的患者放射、超声、病理等影像,心电、监护、手术麻醉、放疗化疗、电子病历等临床诊疗信息,据此了解病人的实时病况及最新检验结果后,下达上呼吸机的指令,30秒后护士已经将呼吸机推到病床前。一项相关统计显示,926家受访医院中,七成以上已建立了护士工作站等信息系统,在实验室、放射科、心电图等关键科室的信息系统建设上,已有和准备建立的比例也分别达到了66%、60%、48%(附表)。

智能工作系统的应用简化了病情信息传递、整合等环节,对更快得到救助的患者好处自不必说,更提升了医生的诊断效率和医院管理的精细度,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医院的盈利能力。这一点体现在连锁诊所上更为明显,鉴于信息化系统的易复制和可操作程度高,使得连锁模式下的规模效应和成本节省能力成倍放大。

通常而言,常规诊所每名医生的支持辅助人员约为4-5名,而通过电子病历等信息化手段,美国One Medical Group的诊所仅需1.5人或更少。在降低诊所的管理运营费用同时,医生有更多时间解答患者的问题,医患双方的体验均有所提升。在盈利模式上,One Medical支持美国多数的保险项目,但会收取149-199美元的年费。该公司目前在旧金山和纽约运营着9家诊所,经过五轮总计4650万美元融资,2011年内其还将拓展至硅谷和华盛顿特区,新开5家诊所。

在中国,大部分公立医院受制于体制困境,连锁化复制的难度较高,医疗信息化对盈利能力的大幅度改善不够明显,而具备集成医疗信息化系统能力的各级政府,成为了建立标准的重要推手。一些先行的地方政府已着手建立区域信息服务平台,摸索信息化的可持续模式,如中山市政府就设计规划了三步曲,先由政府埋单建设区域卫生信息服务平台,再通过数据的二次开发吸引医药公司、健康管理公司;同时基于个人家庭的终端业务,建立动态信息健康档案,实行收费管理。有消息称,这一方案既吸引了华为用友等软件类企业,同时还招来了联想之星、橡树德林、昆吾九鼎、迅翔投资等风投机构的关注。

尽管规划尚在摸索阶段,各环节从设计到具体落实显然还有差距,但这种超越单体医院、集成的社会化管理模式有可能是未来的一大趋势。未来较长时期内,地方政府及至卫生部的投入都将是推动医疗信息化的主力军。而跨区域的医疗信息合作共享,对于医疗资源紧张且地区发展不均衡的中国,更意味着医疗资源的节约高效、医疗信息的精细管理等愿景有可能最终成为现实。

软件服务商将获高速增长

政府助推、医院踊跃尝鲜,巨大的增长潜力也给予了信息服务商值得憧憬的新空间,据IDC分析,2010年,我国医疗IT市场投资规模达120多亿元。未来5年,我国的健康信息服务市场将以每年15-30%的速度快速增长。计世资讯则预测,2011年中国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投入总额相对2010年将增长25.5%。而软件服务将比硬件获得更快的发展,根据GMP咨询的研究,从投资结构看,未来医疗信息化市场中硬件投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而软件与服务的投资比重将逐年上升。

高增长预期吸引了产业资本的大举进军,国际厂商中,英特尔把数字医疗单列为平行于数字企业、移动市场的行业,其他如IBM、甲骨文(Oracle)、思科(Cisco)等也都成立了专业的医疗行业部门。国内厂商方面, 着眼于医疗信息化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如卫宁软件(300253)、银江股份(300020)等,已用业绩的高增长证实了这一市场的重要性与前景。主打业务涵盖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的银江股份,2011年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其中智慧医疗业务实现收入7236.29万元,同比增长2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