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范文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

第1篇: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范文

一、注重个性化阅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句话针对“讲读”模式的流弊,提醒我们:阅读教学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性阅读为基础,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归宿,把阅读还给阅读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发挥,读出个性来。由于学生的个人经历,认知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学生阅读同一文本感受也会出现差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个别处理。当然,阅读教学的个性化,不能简单理解为使学生的阅读水平整齐划一,让所有的学生都变为优等生,而是使优等生与后进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提高和发展,提倡自由选择。在实践中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以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注重生活阅读

文学源于生活,它是对生活的真实再现,但是,它又高于生活,它不只是生活的简单反映,这是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而成的。是对生活的集中的、概括的反映。因此,阅读教学中很多的阅读文本就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以及作者对所处时代的独特感受。另外,学生这一群体也是有其特殊性,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他们不可能像作家一样长期投身于生活的海洋中去,他们还不可能与社会生活有密切的接触。因此,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就会停留于表面,甚至发生偏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进行拓展,总的来说,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也应该阅读作者在创作上的成就,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了解作者人生的各种境遇,理解他们身上所浸润的文化底蕴,挖掘自身的生活体验,把自身的经历与文本结合,体验文本学习的现实意义,最终走向生活的阅读。

三、注重情感阅读

古人说“诗言志,词言情”。其实,不管是古诗词,还是现代文,绝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感情的载体。学生要品味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就必须注重情感因素的激发。阅读情感是读者的主观感情和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感情的双向交流。彼此碰撞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是阅读的驱动力,有了情感的参与,阅读劳作的艰辛才会化作愉悦,阅读过程就会变得津津有味,读者才会进入读物的情境,与作者的情感交融。

此外,朗读也是激感的重要途径。如分角色读、集体读、自由读、范读、熏陶朗读等,让学生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增强语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心的情感,进而更好地步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为语文的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我们应该趁着这股新课程改革的东风,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实质内容及要求,从阅读教学的人文性出发,注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理解,钻研阅读教学的新方法,努力开创阅读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第2篇: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阅读;教学;尝试

阅读是语文之根,是学习之母,是教育之本,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手段,阅读能力就是自学能力。阅读是一种学习过程,广泛的阅读有利于整体掌握阅读规律;有利于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有利于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为什么我们的阅读课堂语文老师激情飞扬地表演,可是很多学生却无动于衷?为什么我们的学生除了阅读教材就不再阅读其他书籍?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一拿到作文题目就不知道要写什么,从哪下手,脑子里一片空白,最终捏着鼻子乱吹一通,草草了事?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找到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新课标》认为阅读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个性,关注终身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各层次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同时为其终身阅读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告诉我们要把为教育者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即把师本教育转变为生本教育。笔者从以上得到启示,应该把上课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而“还权于生”的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把语文课上成活动课,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在阅读教学方面实行“宏观调控,微观搞活”的原则。

基于这种思想,笔者在阅读教学方面做了有益的的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一、阐明意义,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之母”只要有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学习。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对于阅读的重要性我先向学生讲深讲透,讲活讲美,激发学生从内心产生对书籍的渴望和喜爱,理所当然的把阅读作为人生的第一大事,而不仅仅是把阅读当成获取高分的工具。

二、创设平台,培养习惯

高中学习任务紧张,除了课堂教学接触教材,课下没有时间和精力阅读。我便尝试每周抽出两节课作为阅读课,根据班级人数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相应数目的图书发给学生,同时鼓励学生每人把自己爱读的书拿来与学生分享,学期结束时还归还本人。每次上课之前由学生自己收发书籍,进行管理。无论任务怎么紧张,阅读课都雷打不动的进行,目的是多给学生时间让其体味书中感悟,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营造读书氛围。我还鼓励学生不仅课堂读,还要课后读、假期读、茶余饭后读。对于开辟阅读课,同学都非常激动,一上课便很快进入了阅读状态。

三、积极指导,传授学法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我每次课前用简短的语言向学生引导一个读书方法(默读、朗读、速读、精读、略读;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如向学生强调思考,明确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逐步建立自己思想的过程,如果没有思考,不加辨别,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相反,如果勤于思考、善于质疑,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强调学会吸收,不动笔墨不读书,如果一目十行,不求读有所得,只是盲目的追求数量,而不重视读书的质量,那些暂时掌握的东西,往往很快就忘掉,帮助学生树立“读书须动笔,无笔不读书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把阅读变成知识的发酵剂,把书籍变成灵魂的营养液,并最终将其转化为生命想走的能量,让人生变得更加轻灵、丰润、华美、高尚。

四、交流分享,深化认识

每两周举行一次美文分享会,用抓阄和自愿报名的方式让学生走上讲台把自己这两周看到的好文章分享给大家,并说出推荐这篇美文值得分享的理由,最后由全班同学举手投票选出名副其实的好文章。开始的时候好多学生放不开,最后在我的鼓励下,同学们终于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这是多么艰难的,又是多么可喜的一步呀,在长时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已经习惯了“听话”,忽然有一天老师把学习的权力还给他们时,却有点无所适从了,现在这种模式终于终结了,我为此感到由衷的高兴。

最后将这些美文进行印刷,分发给全班同学精读,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使阅读进一步深化认识

我时不时的选出其中一两篇进行研读总结。这样做,同学们不但训练了思维,锻炼了口才,同时对提高欣赏水平也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并且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联系。

这种阅读教学是我实践新课标的一次尝试,自认为既减轻了老师详解课文的压力,同时又把学习的权力还给了学生,使他们在阅读教学中体会到”当家做主“的快乐。我想不仅仅是阅读课,其他的课型也可完全上成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

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的观念也在变。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研者来说,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我们语文教师应努力学习新课标并不断进行有利的尝试。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找到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是学校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意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这也是我们一线老师所孜孜追求的目标吧!

参考文献:

[1]卜庆宝,创新阅读模式探究,语文学习报,2007年第35期1版

[2]瞿涛,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语文学习报,2008年第47期1版

第3篇: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范文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享受语文 提问

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认为是“享受语文”。享受语文,就是享受思考的成果,更是在享受思考的过程。试想,当学生不再有枯坐冷板凳听教师喋喋不休的无聊,不再有绞尽脑汁猜测所谓标准答案的无奈,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当表达成为一种倾诉,我们难道不是在“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吗?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同时,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提问法,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这些问题,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上述?“头轻脚重”和“头重脚轻”两种形式便是课堂提问容易陷入的误区。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不仅有趣味性,而且有充分的延展性。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教师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课堂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工夫,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设计问题,但这里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五、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第4篇: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和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1构建和谐课堂,体现人文精神

新的课堂理念认为,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教学中,构建“我――你”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学习活动,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树立参与学习的信心。

利用教室的整体环境。要构建和谐课堂,首先要突出教室环境的美与和谐,充分发挥环境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熏陶作用。如充分利用黑板报抄写、贴纸、绘图等学生熟悉喜爱的故事、童话、图形,让学生常常对其中的故事童话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关注学生的阅读情绪。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就应该鼓励他们敢于阅读,培养他们先说后问再议,积极参与学习。教学《一定要争气》中: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校长很生气,决定要让他退学,后来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童第周基础差,却不灰心,半年后,经过努力,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100分,最后成为一位著名的生物学家。说到这里,教师应结合实际让学习力不从心的学生得到启发,激励学生敢于阅读,敢于发言,学生没有了紧张、畏惧心理,自然而然投入阅读学习中,同时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学习是一件很舒服和愉快的事情,激起了阅读兴趣和阅读愿望,体现了人文精神。

2挖掘文本内蕴,提高阅读效果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也多次强调教科书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因此,教师应注重用好教科书,注重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挖掘文本的内蕴,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认真的读,充分的读,用心的读,用心去感悟。教学《鸟的天堂》,“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不加引号?它们各是什么意思?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从而理解:第一个“鸟的天堂”是引用别人说的话,是对大榕树的特殊称呼;第二个鸟的天堂,指那棵大榕树是鸟儿生活的乐园,是作者亲眼所见的,不需要加引号。教师加强对文本的理解,把握、吃透文本,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究文本,抓住重点难点,对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3培养阅读质疑,促进多维思考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突出语感,质疑和应用能力培养的阅读课教学模式。目前质疑问难,合作探究的阅读教学模式占着重要的地位。

教学《草船借箭》,在学习“知悉对方”时,有学生质疑:如果鲁肃事先全盘告诉周瑜,诸葛亮的借箭计划会成功吗?为什么鲁肃不会告诉周瑜呢?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认真思考之后,有了不同的答案:鲁肃是个老实忠厚之人;鲁肃想试试诸葛亮的本事;鲁肃两边都不得罪,告诉了周瑜,但不全说;鲁肃对周瑜的做法有成见,他不会出卖诸葛亮;鲁肃和诸葛亮是最要好的朋友,他当然不会出卖诸葛亮……引发了学生的多维思考,表达了学生个性化观点。又如教学《田忌赛马》,“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究竟如何调换顺序?为什么会转败为胜?如果齐威王也调换马的顺序,结果又会怎样呢?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大胆质疑,启发思维,充分培养他们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要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来探求新知,发展智力,激发课堂,和谐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父亲为了解救儿子,夜以继日地挖了38个小时的过程,使学生对父亲的敬佩:坚强、坚持、坚守信念――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但有的学生提出质疑:假如父亲他挖了38小时,结果手里抱的是个没有救活的儿子,他还了不起吗?假如这位父亲在挖的过程中,房屋又塌了下来,自己真的永远和他的儿子在一起了,那该如何体会父亲的了不起呢?假如……各种假设,各种结局,学生从生疑,质疑,释疑中感知:父亲对孩子深沉的强烈的爱。促进了学生的多维思考。

4重视课外积累,拓展阅读视野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积累,不仅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阅读积累,还要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适当地引导学生收集资料,阅读文章,推荐读物,以拓展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教师应通过教材教会学生正确读书的方法,激励他们广泛涉猎课外读物,以达到拓展阅读视野,积累语言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5篇: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范文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英语教学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进行全面的训练,在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且明确指出:“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注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可见,在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能力中,对阅读的要求最高。而从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提高听、说、写的能力,关键是要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是信息的输入,而其他三项是信息的输出。学生通过阅读,接收了信息,增长了知识,扩大了词汇量,并在鲜活的语境中感知到了词汇的含义,在交际中或书写中就不会有词汇障碍的存在,避免用词不准,丰富的词汇能够为语言添光加彩。

新课标中对阅读提出新的要求,源于时展的需要,信息时代中人们要学会快速高效地处理大量的信息,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成了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这个时代是信息需求量最大的时代,无法准确接收和理解信息的人是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所以在教材改进之后,教师必须在教法上做出改革,不仅要重视阅读,更需要能教会学生怎样阅读。

二、 初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词汇积累不足,影响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准确性

词汇是阅读的基础。教学实践证明,任何等级的读物,只有精确地掌握了其中95%的词汇时,才能真正理解里面的信息,做到快速流畅地阅读。但是,由于我们留给学生进行个人阅读的时间太少,学生没有做到量的积累,当他们阅读大篇幅的文章时,词汇的不理解会引起挫败感,从而失去坚持读下去的兴趣和决心,一旦形成恶心循环,学生的阅读就无从提高了。

2. 单一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深层阅读的进行

过多强调语法教学,导致阅读课文时只是表层化的去看句子的结构和语法信息,而忽略了句子应有的表意功能,拘泥于表层的理解,而且懒于分析文章的重点所在,找不到文章的脉络和主旨,最终不能理解文章的真正含义。我本人所在学校使用的是《牛津初中英语》,该教材语言地道,贴近生活,本来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有的教师却依然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在开展阅读教学,当学生回答老师早就准备好的问题时,学生不是在真正的思考阅读的内容,而是要被动应付老师抛出的问题,这种做法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散。还有的老师把《牛津初中英语》中鲜活的课文内容当作了语法项目的范本,讲课文就是讲词汇用法,补充词义,解释句子中的语法现象。这样使用教材,学生不能从课文的阅读训练中增强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3. 课外阅读量不达标,缺乏对英美社会文化的积累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七年级学生要完成4万词以上的阅读量,八年级学生要完成10词以上的阅读量,九年级时要达到15万词以上的阅读量。任何一套教材都无法完成这样的要求,所以必须在课本之外去阅读大量的文章。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的报刊、杂志、影视资料和网络来扩展阅读,大量的阅读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客观的分析和理解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学到英语知识的同时,也学习英美国家的人文知识和交际礼仪,能够激发学生主动了解西方、探索世界的热情,突破课堂教学的束缚,构建更高层次的知识体系。

4. 学生对英语的感悟能力差,不能准确把握英汉差异

语感的建立是以量的积累为基础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好多老师总是在口头上要求学生去建立语感,但是并没有重视学生通过阅读去加大量的积累,导致学生对于英语内涵仅仅停留在表层,机械地去进行英汉之间的转换,感悟不到英汉之间的差异。新课标中要求英语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破传统模式,建立新的教学模式。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以提高学生的语感为前提,有了正确的语感之后,学生才能克服理解上的障碍,做到灵活运用,然后才能够创新和实践。否则在错误的感觉下处理信息,去创新和实践,只能是连续碰壁,造成阅读中更大的错误。

三、 初中英语教学新策略探索

1. 重视开发和课文有联系的相关资源,增强课堂的开放性

阅读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知识的过程,我们不能让课本成为探索过程的障碍,对教材中的每篇课文,教师要挖掘其背后的相关资源,巩固课本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建立课堂内外知识间的联系,让课本成为拓展阅读的一个平台。我们所使用的《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每篇课文都能提供广阔的人文通道,教师可以通过使用电脑、电视、 DVD等视听设备来为学生开发更多的教学资源,增加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活力,同时也可以把课堂上使用的网络手段作为学生课外探索知识的示范,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索课文背后的语言知识。

第6篇: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法;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推动了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语文的灵魂所在,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要充分重视起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顺应《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对于学生而言,由于个人知识储备以及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差异,对于文章的认识和理解是各不相同的,这些认识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个性的体现。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避免对于学生自主阅读的干预,摒弃所谓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悟,进行个性化阅读。例如,在对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进行阅读教学时,不能越俎代庖地对文章进行讲解,而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个性阅读,发表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并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然后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平以及文章的创作背景,逐渐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理解和赏析方面,从而体会作者的遣词造句,感受济南冬天的可爱,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无论对于何种教学,兴趣永远都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追求知识的原动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可以在课余时间或者阅读课堂上,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科普知识、历史故事、小说等,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阅读体会,并积极给予鼓励,使得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去。同时,要及时转变阅读教学的理念,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标进行阅读教学工作。例如,可以在阅读教学前,使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介绍文章的创作背景,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结合文章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阅读。但是一定要注意,必须摒弃传统教学中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充分发扬个性,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做好教学引导工作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以“个性化阅读”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核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提升其对于文章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形成独特的审美情趣,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首先,要切实做好教学设计工作,结合阅读文章,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要充分体现出自主性和完整性,一方面将阅读教学主题的选择权交给学生,选择与主题相关、健康向上的文章,交给学生自主取舍,同时自主选择阅读方式,或朗读,或默诵,或细品,或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和理解能力,同时对阅读资源进行全面考虑,切实保证阅读教学的顺利展开。然后,在课堂中,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和启发,才能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初中生正处于思想观念的成熟期,即使知识积累再丰富,人生阅历的缺乏也使得其理解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在阅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对学生进行适时点拨,增加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四、创设良好阅读环境

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重视知识的积累,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行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不同的文章,以加快知识积累的过程。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将自己的藏书带到学校,在班级设置“图书角”,鼓励学生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增加阅读量,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同时,要鼓励学生阅读名著,扩大眼界和视野。在《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每年至少应该阅读三本以上的名著,同时阅读的题材应该包括散文、诗歌、小说等,使得学生针对不同的文本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对于语文教学而言,阅读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智慧和感悟的提升。在新课标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冬梅.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7):19

第7篇: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范文

小学英语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学习语言和感受语言的主要渠道,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吸收丰富的知识,增加学习的兴趣,还能扩大词汇量,促进听、说、写能力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201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它们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可见,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技能。

从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以听说为主,到了高年级再训练读写。实际上,小学生从学习英语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他们的英语阅读经历。如果在此阶段就开始抓好词句教学,有意识地为阅读打好基础,再逐步过渡到语篇教学,并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和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必定对学生日后阅读能力的提高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低年级教学中的薄弱点,也是难点。那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开展阅读教学呢? 笔者结合新版三年级教材一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趣导读,培养学生的词汇认读能力。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阅读材料中的词汇就如同建造房子的砖瓦,没有砖瓦无法建成高楼大厦。所以要提高阅读能力,最基础的就要抓词汇认读。对于活泼好动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机械的单词记忆是枯燥的,因此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活泼的形式,运用趣味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去认读单词。例如妙用chant去巩固词汇认读。

小学生活泼、好动,让他们枯燥地背诵英语单词,犹如把他们捆绑起来,学生能情绪高涨吗?而采用chant的教学手段,将语言与情境结合,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在获得愉悦的同时,更激活了学习的心理内驱力,能够解决小学生单词遗忘率高的难题。如在教Book1 Unit2 Colour,在教完八个颜色单词后,我根据平时观察学生的文具,结合第一单元的单词编了一首chant:

A red pencil,a black pencil,a colourful pencil!

A white book,a green book,a colourful book!

A yellow ruler,a brown ruler,a colourful ruler!

An orange bag,a blue bag,a colourful bag!

朗读这首chant前,我先让学生把拥有的相应文具拿出来,要求他们在朗读时当读到相应的文具就举起来。全班学生立即兴奋起来,纷纷拿出自己的文具跃跃欲试。学生一边看着黑板大声地朗读,一边高高举起自己相应的文具。在愉快的玩做和朗读中,学生轻松地对两个单元的单词进行复习认读,与此同时,还在语境中学会了一个新单词colourful。

二、图片助学,巩固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对句子的理解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图片具有直观易懂的特点,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在教学中我发现低年级学生有“学得快,忘得快”的特点,他们在课堂上把课文读得滚瓜烂熟,并能理解其意思,可是单独给出一个句子,他们却在理解方面有时仍然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我在复习句子时,利用了教材的插图资源,或搜索出与句子情境相对应的图片,设计形式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对句子的理解。在教学中,我利用教材的插图和搜索到的图片制作成课件,并在黑板上写出图片对应的句子。再把全班分成四个大组进行比赛:每次我指着黑板上其中的一个句子,让全班学生朗读两次,然后滚动课件的几幅图片,当出示到该句子对应的图片时,学生就站起来大声朗读该句子。哪一组中的学生最快最多站起来朗读就能加分。在竞赛加分的推动下,全班学生热情高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大屏幕,一看到句子对应的图片立即站起来朗读。经过反复多次的游戏操练,学生不但能把句子背下来,还在图片的帮助下巩固了对句子的理解。以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句子,不仅降低学生理解句子的难度,还让学得轻松有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故事教学,提升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

201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语言技能分级标准的一级标准指出: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要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仅靠枯燥的文字阅读材料难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需要不断有新鲜的内容进行兴奋点的刺激,因此把故事引入教学中,能让学生很自然地融入故事的情节中去,对所学的内容饶有兴致。故事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有语境的语言素材,使用有意义的、有语境的语言素材学习目标语言,便于学生理解语言的意义和语言运用的具体情况。结合新课标和教材,我采用故事教学法,促进学生语篇阅读能力。

零散的单词教学只能起到词汇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尽量在每节课能渗透阅读教学,因此我在新授词汇课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所具备的的知识设计故事作为主线,通过故事教学法来呈现新的单词和句型,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去体会目标语言,因为故事具有趣味性,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能进行阅读教学。

我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体验,使得在整个单词新授过程,学生就像在阅读故事一样,轻松愉快地学会了新单词及句型,并在故事创设语境的整体情境中理解目标语言的运用。这样在简单的语篇教学中逐步渗透阅读技巧,为学生以后的阅读能力提高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

第8篇: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一、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当今社会初中生阅读的现状

1.初中生的阅读动机及取向

促使学生进行阅读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外届压力和自身的内动力。其中,外界压力是指迫于考试、考学、就业等功利性目的而进行的阅读;内动力是指学生本身就对一些文学作品、著作有强烈的兴趣爱好而进行的阅读。两者的区别在前者是被动的,而后者是主动的,所产生的效果、作用也是不同的。虽然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这个问题已经受到关注,但是学生阅读取向由被动的命令性阅读模式转换到自主的解读性阅读模式还不成熟,如何很好地进行转变,需要深入的进行研究。

2.学生自我阅读缺陷

大多数的初中生几乎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与条件。一方面是学校或者家庭为学生提供的阅读刊物不足,这直接导致学生阅读量减少,另一方面是学生的自我阅读意识淡薄,自律能力差,学生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约束,这就使大量的课外时间被浪费,减少了阅读量。再者,即便是学生进行了课外阅读,也是带有很大盲目性的,而且缺乏阅读的相关技巧。

(二)初中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现状

1.教师阅读教学理念与方法

目前多数初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理念与方法仍然是处于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升学作为向导,以完成学校要求的教学任务的应试教育的恶性循环中。对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学习状态以及对学生对教学反应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自身的教学观念也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没有做到以教学实践作为向导来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2.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方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味的向学生灌输学习知识,对于学生有没有真正的理解教学内容,有没有理解其中心思想、表达的主要情感都不够重视,导致学生不能完全从书本的学习方式转换过来,对所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理解,达不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也没有很好的贯彻教育的内涵。

二、解析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教学方法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单向布式的满堂讲解、学生被动聆听式的一言不发”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学,学生不能充满想象的理解阅读,只能跟随老师的思路生硬的接受知识,师生间的沟通少之又少,这与新课标的愉悦学生身心、回归审美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理念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要求的有所差距。

2.学生方面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阅读能力还不是很高,对于阅读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读的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而读,;其次是初中生还不能很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图书,还处于盲目选择、盲目阅读的阶段,这就导致乐不良的心理行为的出现;再次就是缺少正确的引导,初中生的心理具有不稳定性,爱急于求成,根本不关注阅读的质量,只会白白的浪费时间,使得心境的平和与专一的阅读心理品质失去平衡。

(二)针对以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现提出以下几观点提高阅读教学的办法

1.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提出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就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而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初中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质疑问题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心理障碍得到克服,自信心得到增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于课堂学习氛围的调节作用。师生间只有建立起朋友关系才能消除隔阂,成为良师益友。教师还要维护学生“敢于问”的热情,无论对错都予以表扬,不打击他们的心理,让其建立起信心。

2.更新阅读教学理念与方法

一是培养提问兴趣,鼓励质疑问难。例如鲁迅的《故乡》,课文中的闰土有这样一句话:“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这就会使学生产生疑问:闰土最小的孩子几岁了?小孩子不是应该在学堂读书吗,怎么会出来劳动呢?通过学生质疑讨论再由老师引导从而解决疑问。

二是老师给予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资源如互联网、老师、同学进行请教交流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比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这篇课文围绕一个“变”字来展开,先是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谓的变化,由开始被称为“贼”、“流氓”到后来被称为“福星”再到后来的装作不认识、,将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刻画的生动形象。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种“变”化,人们心理的跌宕起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逐渐找到问题的答案。

3.实施及时有效的阅读教学调控

第一,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在阅读中汲取文章的精髓做好笔记对于积累文学知识起到很大的作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中应该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第二,定期开展读书汇报活动。中学生的阅读,不仅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为此,教师可采,取一些鼓励性措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读书汇报会等活动应该算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活动时间范围依具体情况而定。

4.提供多方面的阅读材料

现代的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只有不断从之前的阅读材料中获取新的体会、从现代的阅读材料中获取最新的阅读内容,才能做到巩固与与时俱进的双结合,不至于新标下的教学仍以课本为单一的教学内容。

结束语:

在实行新课标的要求下,语文阅读教师只有不断的掌握丰富阅读资源、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将系统合理的理念与方法应用到教学当中,才能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祖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新课程(教研版)2010(12)

第9篇: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范文

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课由于在新课标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都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难以在新背景下较好地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在新课标背景下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已经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措施。因此,对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模式及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也是促进小学语文阅读课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现状和新课标要求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小学教学都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开展,所有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所以,对取得成绩的直接作用力比较弱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等课程的重视度也就非常小。总结当前小学语文阅读课现状主要是:学生阅读机会少、阅读重视度不高、阅读能力差。

(二)新课标要求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课的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识能力。开展阅读课的最主要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在新课标背景下,只有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基础上才能够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主动通过阅读方式认识世界,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二、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一)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

过去小学语文阅读无法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和教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按照新课标要求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而导致阅读课无法发挥有效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给予阅读课足够的重视,并努力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对每一堂阅读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比如设置知识与技能目标、方法目标以及情感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从而让学生在阅读课中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的同时从中得到更多感悟。

(二)指导学生要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在教师精讲课文之前独自对文章进行初次了解的过程。若学生在上阅读课之前就已经把文章阅读一遍,那么就能够大体了解文章的主要结构、主要内容、表现方法以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等,在教师精讲的时候就能够更加有感触,还能够通过教师讲解解除自己的疑惑,提高整个阅读效率。对于如何提高课前阅读的效率,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几个问题,或者让学生自行设置一些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文章,在阅读文章之后自己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也就能够使阅读活动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提高效率。比如,在学习《琥珀》这篇课文时,教师在课前就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琥珀是怎么形成的”、“松脂球又如何演变成为化石”、“文章中有一个新词‘约莫’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语代替”等。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预习文章,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

(三)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阅读障碍

所谓的阅读障碍并不是实际所说的障碍,而是指为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力,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与阅读课文有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解答这些问题。比如,在阅读学习《揠苗助长》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在讲课时设置这样的问题“农夫为何费了那么多的力气禾苗不但没有长而且还枯死了呢?”“如果你是农夫,那么在这个事情中你会怎么处理呢”等。让学生在了解拔苗助长坏处的同时能够设想若是自己会如何做,为学生展开一个新的想象空间创造条件,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时多加思考和想象的好习惯。

(四)科学利用教学评价的重要推动力

教学评价不仅是反映一个学生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状况,在很多方面更是激励学生的重要手段,而且这种教学评价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过程中应该注意看学生进步的、好的方面,而不是学生不好的方面,多用一些鼓励和表扬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让学生在不断的鼓励中提高自信心,慢慢地喜欢阅读课,喜欢阅读课老师,提高语文阅读的积极性,从而推动阅读教学更好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程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在新课标背景下,为了能够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对小学语文阅读的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和深刻反思之外,还要通过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以及利用好教学评价等形式来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阅读课程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