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司财务税务筹划范文

公司财务税务筹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财务税务筹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司财务税务筹划

第1篇:公司财务税务筹划范文

【关键词】税收筹划 财务目标 纳税债务

一、公司一般财务目标内涵规定性

(一)财务目标体现着本金的本质特征

财务目标是经济组织在整个社会环境的制约与自身的价值判断中不断推动本金运动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它影响和制约着各经济组织生存和 发展 的总体目标。

资金分为本金和基金。本金是各类经济组织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垫支的货币。增值性是本金的本质特性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本金投入的目的是为了增值。二是本金的增值具有可能性。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者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不仅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而且形成了价值。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本金增值的来源。财务管理是本金外在表现形式——财务活动与内其在利益约束——财务关系的有机构成,其行为充分体现出本金运动的本质特征即对增值或利益水平的追求。这就是公司财务目标的本质取向及核心。

(二)公司财务目标内涵

公司经营理财,其目的直接指向获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提高。尽管不同组织形式的公司以及在不同的时期财务目标的具体内涵不尽相同,但是,无论公司在形式上拟定怎样的具体财务目标,最终都必须符合投资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终极目标。在实际公司运作中,经营管理阶层与投资所有者对目标实现的期望上常常产生一定的分歧:投资者在理财策略上和经营策略中往往会从公司长久良性发展的角度出发,而经营者为了追求自身的短期的利益往往会满足于“安全处理业务”,其结果也就是不可避免地导致投资所有者可能无法获得应有的财富最大化期望。但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二者又是相统一的:其一,投资所有者的理财目标,其长久的利益必须首先通过公司经营者对财务目标的追求才能得以体现;其二,经营者的保守、消极态度和行为一旦被投资所有者认为“不当”,也会危及到经营管理者的利益。因而,从长远来看,经营管理阶层拟订的财务目标必须统一于投资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客观要求。

二、纳税制约下的公司财务目标

(一)纳税债务与公司一般性债务偿还对现金支付需要的差异

公司的负债主要来源于:(1)营业性债务,如各种长短期借款、应付债券、结算信用债务、其他长期应付款;(2)应付投资所有者股息、红利;(3)依法应缴纳的税款等等。前两者定义为公司的一般性债务,后者称之为纳税债务。

纳税债务与公司的一般性债务的偿还对现金流量的要求呈现差异。一般性债务偿还相对于纳税债务偿还对现金流量的约束具有较大的弹性,即体现出一定的“软”约束状态。纳税债务的清偿则体现着现金流量的“刚性”约束,基本上不存在所谓的弹性可能。税法的严肃性与规范性决定了公司只有及时足额地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才能使其市场法人资格在 法律 上得以认可,进而才可能享有法定的市场自主权与正当经营收益的法律保护权。法定税款的缴纳,不同于公司的一般性债务,其运作的规则是必须动用现实的现金才能予以完成。

(二)现金匮乏对公司切身利益目标的负效应分析

税款的计量依托于法定税率与公司账面记载的应税收益(为便于分析,假定 会计 计税收益与税法计税收益具有同一的内涵)金额,而不考虑这种账面意义的收益所实际取得的现金流入量的状况。因而公司纳税的行为规范就是:只要体现出账面(或会计)观念的应税收益,公司就必须依法及时足额地动用现实的现金予以解缴。

既然存在着会计收益预期的应计现金流入量与实际现金流入量的非对等性同依据会计收益而非实际变现收益 计算 的应交税款现金支付的刚性约束间的矛盾的客观性,因此,单纯地依据公司最大获利能力所确立的所谓“最佳”财务目标在纳税现金支出刚性约束下对公司切身利益产生以下负效应。

其一,绝对的现金支付能力匮乏。即手持现金余额不足以支付即时税款,而公司在税法规定期满前又无法予以融通。

其二,现金的相对不足。即公司手持现金相对于纳税现金支付需要量短缺,但通过融通能够弥补,只是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

相对于公司投资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无论上述哪一种情形的纳税现金流量的短缺,都直接反映为对公司根本利益的侵蚀,即纳税的机会损失完全定义为公司的成本。一旦这种成本损失的增长额度超过账面边际税后利润时,便意味着此时的账面利润相对过度,或者说抑减一定数额的账面获利能力对公司可能更为有利。

(三)纳税约束下的公司适度财务目标的内涵规定性1.适度财务目标以公司获利能力与现金偿付能力的制衡协调为基础

账面收益最大化并非直接等同于公司投资所有者利益的最大化,后者必须充分依托于现金的偿付能力,特别是纳税现金流量的有效限度,遵循边际损益分析原理,通过获利能力与现金支付能力间的利弊权衡与制约协调,最终达成在投资所有者利益最大维护下二者的和谐统一。2.适度的财务目标应当有利于公司与国家长期利益的良性稳健增长

较高的公司账面收益的确有利于政府即时税收收入的增加,但由于政府这种即时收益的增加是基于公司需要承受较大的机会风险损失前提,一旦公司因税负相对现金支付压力过重而无以缓解时,便将对公司资金运行的内在秩序发生严重的扰乱,以致效益再殖活力基础推进滞缓。这样最终损害的就不仅仅只是公司利益更主要的将是国家利益。相反,若政府能真正通过法制规范将市场价值判断取向权力赋予作为市场法人主体的公司,使之能够充分依托有效的现金支付能力预期,而非单纯地以账面收益最大化组织经营理财决策,这样尽管可能对政府即时税收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这一微小的代价将换取公司长期稳定的资金基础的有效奠立,因而从长远意义看,政府的税收收入必将随着公司效益增殖活力与功能的提高和强化而得到更大的增长。

第2篇:公司财务税务筹划范文

关键词:税收筹划 财务管理 决策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遵守现行税法及其他法规的前提下。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利用税法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事项的事先安排和筹划,对多种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从而取得节约税收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活动。税收筹划具有合法性、选择性、筹划性等特征,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

由于税收筹划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税收筹划的领域十分广泛,具体的筹划方法不胜枚举,本文仅从企业理财的角度加以阐述,主要介绍企业在设立、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利润分配决策中进行税收筹划的具体方法及其运用。

一、企业设立时的税收筹划

1、注册地点的筹划

在一国范围内,企业可以到税率较低的地区进行注册。充分享受区域税收优惠政策。我国区域间税收差异较大,所得税税率较低的地区有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沿海经济开放区,“老、少、边、穷”地区和“西部地区;等。国内企业可以结合自身条件,充分利用区域税收优惠政策,选择所得税税率较低的注册地点。

2、出资方式的筹划

按资产的实物形态,出资方式可分为以有形资产出资、以无形资产出资和以现金出资。企业常以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出资,其原因在于:以有形资产出资设备的折旧额及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可以在税前扣除,削减企业应税所得额:其次,以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出资必须进行资产评估,评估方法的不同会导致高估资产,这样既可以节省投资成本,又可以多列折旧及摊销费而减少企业所得税。

3、出资者身份的筹划

依出资者身份不同,企业有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之分。外商投资企业在所得税上有较多的优惠政策。其中,中外合作企业又有紧密合作型与松散合作型之分,在纳税上的区别在于:紧密合作型企业由于合作双方成立了新的法人,完全享受国家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松散合作型企业由于没有成立独立的法人,只能对其中的外资部分给予优惠。因此,在设立企业时,应选择合适的出资者身份,举办中外合作企业时合理地筹划组织形式,以便为日后带来税收利益。

二、筹资决策中的税收筹划

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不是无偿取得的。无论从何种渠道获取的资金,企业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种代价称为资金成本。筹资决策的目标不仅要求筹集到足够数额的资金,而且要求以较低的代价取得。由于税法对不同渠道获取的资金的成本列支方法规定不同,使得企业可能面临多个可供选择的筹资方案,企业必须认真研究,才能选出最优筹资方案。使筹资成本最小。税收对筹资决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筹资方式的筹划

企业筹资可以选择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两种方式,二种不同筹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税收后果。筹资时影响税收成本的是筹资费用在计征所得税前的扣除问题,即两种筹资方式各自的资金成本率在计算所得税时的反映是不同的:借入资金要按照规定到期还本付息,但其支付的固定利息在税前列支。从而达到抵税的作用。权益资金具有长期性、安全性,不需要支付固定利息。它是以股息形式从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中支付的,不具有抵税的作用。这样就使得权益筹资的成本一般会比负债筹资的成本较高。但是由于权益资金的长期拥有、自由支配以及没有还本付息的期限,也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财务风险小的优点。

2、企业筹资渠道的筹划

融资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企业筹资渠道一般有企业自我积累、向金融机构借款、向非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业借款、企业内部集资、向社会发行债券和股票等。如果仅从纳税角度看,一般来讲,企业内部集资的税负最轻,其次是向非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借款,再次是向金融机构借款,自我积累筹资和发行股票的税负最重。其原因在于:企业内部集资和企业间资金拆借。其利息也可在税前扣除。且其利率一般会高于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但其筹资成本未必会比向银行借款的筹资成本高。企业内部集资和企业间资金拆借借款程序简单,筹资速度较快,所受限制较少:向金融机构借款程序复杂,筹资时间较长。所受限制较多:发行债券和股票,对企业本身的要求就更为严格,但其筹资风险较小。因此,选择哪种或哪几种组合融资渠道,要考虑企业必须支付的税收成本,也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

三、投资决策中的税收筹划

1、投资结构的筹划

企业的收益可分为企业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益。由于不同来源的收益适用不同的税收政策,因此投资结构的筹划应综合考虑。在筹划中应使企业的应税收入来源集中在零税率或低税率的投资成分上,如国库券的投资收益适用零税率,另外也应尽可能的使应税收益来源于享受税收优惠的地区、行业和项目。

2、投资对象的筹划

税法对企业的投资收益也有影响。同样是投资收益,但如果由于是投资于不同对象而取得的,税收政策也不同。

企业在进行直接投资时,有时并不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有些盈利企业以亏损企业作为投资对象。企业间接投资时。可以买股票,也可以买国债或企业债券。买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税法规定免缴企业所得税,但由于债券价格会随利率变动。即使没有违约风险的国库券,也会存在由于利率不确定性而带来收益波动的潜在风险:买企业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是税前收入,应缴企业所得税,同时收益长期固定的债券也会受利率风险的影响,不利于实现收益最大化:买股票取得的收入为税后收入,免缴企业所得税。但股市变化莫测,投资风险极大。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间接投资时,除要考虑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等因素外,还必须考虑相关的税收规定,以便全面权衡和合理决策。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统筹安排三者比例。这就要求企业在投资对象的选择上要认真筹划。

3、投资地区的筹划

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时,除了考虑基础设施、原材料供应、金融环境、技术和劳动力等一些常规因素外,不同地点的税制差别也应作为考虑的重点。在进行投资时,应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税制差别或区域性税收倾斜政策。选择有税收优惠政策、整体税收负担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投资,以获得最大的节税利益。

四、利润分配决策中的税收筹划

1、股利分配政策的筹划

股利分配政策主要包括按时分配与推迟分配,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以及货币分配与实物分配等多种选择,恰当的选择和筹划能获得税收上的好处。股份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不仅影响到其股东的个人所得税,而且也影响到该股份公司的现金流量。从这个角度看,股份公司在不影响公司信誉的前提下,积累保留盈余是有利的,同时从企业角度讲,不支付现金股利,可以相对增加企业的营运资金,还扩大了所有者权益的数额,增加了今后发展的潜力。但需注意的是,采用此政策时,应符合国家有关法令规定。并注意防止由于长期不进行利润分配而损害公司的信誉和失去部分以依赖股息为生的投资者。

第3篇:公司财务税务筹划范文

一、优化子公司的治理结构

通过了解发现,当前SJ集团存在一定的治理结构问题,为了规范外派财务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避免出现管理层拥有超出治理层权限的现象,下面对SJ集团当前的治理机制进行优化。一是在保持集团绝对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分给子公司管理层一定比例的股权,从而提升其主人翁意识,与总公司共同保证子公司的经营利益;二是为了杜绝出现管理层渎职的现象,实行外派财务管理人员的制度,从而形成对子公司的外部监督与管理,进而提前发现财务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优化之后,SJ集团的治理结构见图1。

由图1可知,优化后外派财务管理人员与子公司总经理之间不再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外派财

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直接对子公司董事会以及总公司财务部负责,当然也需要在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协助子公司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如此设计的治理结构不但能够提升子公司全员对风险管控的主动性,还能提升财务管理人员在子公司中的地位,从而保持财务工作的独立性,这样能有效避免渎职以及舞弊的情况出现。

二、优化子公司的信息化管理

SJ集团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制定集团财务系统的建设方案,明确系统开发目的与具体内容,系统可行性论证研究,开发进程安排等;二是提升会计电算化内部互联网络系统的开发力度;三是即时调用与分析各子公司的会计信息,并进行相应的监管;四是建设面向整个集团所有子公司的财务分析系统,包括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项业务与流程,从而实现集团财务管理的统一化。集团各子公司的运作方式不同,所以无法建立能满足所有子公司财务管理需求的管理系统。但可以将各个系统预留出数据对接口,借助网络数据传输实现数据共享,有效降低集团面对的财务风险。随着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功能越来越强,必须对各系统进行集成,从而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当前比较受到推崇的是SAPR/3系统。通过分析SAPR/3的系统架构发现,信息系统能够将多个公司、多种业务模块中的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从而提前识别到公司未来经营可能面对的财务风险。SAPR/3的系统架构见图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企业现代化程度的提升,当前集团可以使用的信息系统也更加完善与先进,功能更加完整,OA等其它辅助软件也更加人性化,再加上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集团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对子公司进行财务管理变得不再复杂。所以,SJ集团需要综合当前自身的运营状况与未来发展战略,建设符合自身情况并且达到财务风险防控要求的集成化信息系统,从而改变过去那种由人员进行的低效、落后的财务管理模式,转型为基于信息系统对公司财务信息进行实时的分析与处理,从而提升财务风险管控效率。

三、优化子公司财务人员的管理

(一)选拔适合的外派人员到子公司的外派财务人员对于加强财务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的选拔工作属于总公司财务部的工作职能,当然子公司也可以向总公司提出人选安排的建议。外派人员应具备以下资格:(1)认同公司的经营理念,拥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诚实稳重,时刻把公司的利益摆在首位,不怕承担责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2拥有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并且在SJ集团内至少从事过2年以上的财务管理工作(3)最近3次考评结果成绩良好(4拥有中级以上会计师证书(5除了财务管理之外,还拥有管理领域内其它方面的专业知识,并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出这种知识优势(6拥有很好的统筹以及策划能力,并且善于与人沟通(没有任何违纪行为记录。

(二)工作内容(1)岗位定位:作为外派人员,该岗位虽然实际参与到了子公司的管理之中,但还是直接向总公司财务部汇报工作的(2岗位职责:全权管理与开展子公司的各项财务工作,并参与子公司制定重要经营决策的过程,帮助其建立完善的内容机制,同时完成总公司财务部交办的各项事务(3)报告内容按照子公司的具体经营计划,进行针对性的监督工作;将集团的总体利益放在首位,保证子公司各项资产均处于安全状态;将子公司的负债与资本结构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合理状态;保证子公司拥有充足的运营现金控制各类财务风险。

(三)编制管理(1) SJ公司所有的外派财务人员仍然隶属总公司财务部,劳动合同也是与总公司签订的(2如果临时外派的人员原来是子公司的员工,那么就必须按照内部人员调任程序,先在原来的子公司离职,之后到总公司财务部入职,手续办理完成之后方可外派。

(四)薪资待遇管理(1)总公司财务部根据内部外派财务人员的岗位情况制定岗位工资,同时结合外派人员的工作经验以及能力,确定相关福利待遇标准;(2工资加上福利待遇就是财务外派人员的全部薪资。总公司财务部会把该标准下发至对应的子公司,由其照数按月发放;(3)调整薪资的时候,总公司财务部先提出调整建议,并征求对应子公司总经理的看法,当然其看法只能起到建议的作用,并不具有决策作用。

(五)考评管理(1)必须每半年对外派财务人员考评一次,总公司财务部安排具体的考评流程与方法,对外派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考评,该结果会作为外派人员以后加薪或者升职的重要参考依据;(2子公司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经营情况,制定外派财务人员的年底奖金标准;

(3)如果外派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没能完成工作内容、工作态度不积极、工作考评不合格,那么子公司可以向总公司申请终止外派,更换外派人员。

(六)外派结束管理 (1)为了保证工作的独立性,外派财务人员不可以在同一间子公司任职超过2年,如果到期则必须转岗如果确实因为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外派时间的,那么必须经过总公司财务部经理审批同意之后,才可以延期;(2不管以何种形式结束了外派,外派财务人员都要填写总公司财务部下发的结束外派申报表,并在得到总公司主管领导批准之后,进行后续工作安排(3)如果外派财务人员会在2个月之内离任,那么子公司就需要考虑接替人选,并进行相关的甄选工作(4)外派财务人员在离任之前,需要进行工作以及各项办公物品的交接,交接结束之后才能办理离职手续,从而使工作保持良好的延续性;5外派人员结束外派工作之后回总公司财务部工作的,必须重新为其定岗,并按照岗位工资标准制定其薪资待遇,在得到人力资源部的审批之后贯彻落实总公司财务部应该按照外派人员的具体工作情况,对那些离职的外派人员进行工作审计,从而保证后续工作在正确的基础上进行。具体而言,SJ集团应制定外派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报告书。表1为外派财务总监的工作内容报告。

四、优化子公司各项资金运作的管理

(一)预算管理SJ集团进行各子公司的预算编制时,应以子公司的具体运营状况为基础,并将集团总体预算目标合理分配至各子公司。SJ集团需要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并组建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从而全权管理集团的预算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下发预算编制通知,采集预算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解决预算时出现的问题,汇总预算报告提交至集团预算管理机构。SJ集团具体的预算编制工作可以分为三步。(1)编制^各子公司根据集团的预算指引,并结合自身的经营目标,合理安排各项资源,并按照集团要求编制相关的报表。(2审核与反馈SJ集团的预算管理机构按照集团未来年度的发展规划,对各子公司上报的预算报表进行审核,并针对报表中的问题给出相关意见,再反馈回各子公司。(3)确认SJ集团的预算管理机构审批各子公司提交的预算报表之后,汇总为集团的预算方案,并直接提交至董事会审议,审议批准之后方可执行。

(二)资金管理SJ集团使用的资金管理体系是沿用财务公司的管理体系,具体见图3。

财务公司管理体系就是SJ集团成立自己专门的财务公司,集中管理集团的所有结算与投融资业务。这种体系的好处是赋予各子公司更大的资金运用权限,实现了自主控制资金;缺点是成立专门的财务公司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还需要调配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因此实际操作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金融机构的现金池管理体系,是通过金融机构的网络以及资金管理相关服务,借助SJ集团总公司以及各子公司在金融机构开设的资金专户,实现对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这种管理体系不但能够每日清结资金进出状况,还能提升集团管理资金的集权程度,从而实现资金的高效调拨。通过深入分析SJ集团当前的资金管理情况之后,认为其应该转为使用金融机构的现金池管理体系。

sj集团总公司需要做好以下配合工作:(])提升集团总体的资金使用规划效率,采取灵活性大一些的资金管理体系(2建立符合集团实际情况的资金调配机制,从而争取子公司的认同(3)把资金管理与各项业务流程管理有机融合起来进行资金统筹,这样不但能够实现对集团内部资金的统一管理与优化配置,还能提升集团面对各类可能出现的经营与财务风险的能力(4强化集团的资金融通能力,积极拓展融筹资渠道,从而降低集团资金的使用成本;(5完善对子公司的各项服务,提升与其进行信息互换的力度,从而随时掌握其资金运作情况。

(三)优化资源配置sj集团需要完善资源配置,从而最大限度发挥集团的竞争优势,在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另外,这样也可以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从而有效降低集团的运营成本。这里的资源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既包括资金,也包括各子公司的办公资源、采购资源、产品资源、市场渠道资源、客户资源、政府关系资源等,这些资源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协调共享,这样可以大幅降低集团各子公司的运营成本,之后集团再进行核算把成本按照实际情况分配至各相关子公司。

第4篇:公司财务税务筹划范文

关键词:增值税;管理措施;检查

防治增值税作为一种流转税,其税负高低对公司经营成本有较大影响,因此控制增值税税负,将有助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此外,进行增值税有效管理有助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值税管理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公司进行税务筹划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从而降低涉税风险。因此,公司财务部门要对财税法规做到心中有数,办理税务事项做到清楚、规范和完整[1]。某建筑公司采取相关增值税管理措施,取得较明显的管理效果。具体内容包括建立完善增值税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税务管理、定期检查结合不定期检查增值税管理实际执行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整改措施,出现管理漏洞及时防治等。

一、建立完善增值税管理机制

结合某市级建筑企业依据自身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增值税管理机制,建立较完善的管理策略及控制流程,从近几年的应用情况来看,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实行的效果反映良好,现简介如下,供相关企业参考取用。

(一)明确部门分工和职权全面营改增改革进行后对本公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可以降低一部分服务费用。全面营改增后,扩大了公司增值税可抵扣的范围。这样,在同等服务质量及费用的情况下,企业可以优先选用可以开具专票的供应商,从而间接降低公司的服务费用。其次,票据取得对增值税进项抵扣的影响。增值税进项税抵扣是以取得专用发票为基本前提,但不包含过路过桥费用及交通费用等。如果未取得专用发票,则间接提高了公司的税负。因此,公司财务部门指定专人对项目成本、费用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参与项目成本及费用的合同签订,负责跟踪并对合同的执行过程进行复核检查、控制项目成本及费用的发票取得及支付等。

(二)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该公司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进行的过程中,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总经济师为执行副组长的增值税管理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公司的营改增工作,从组织形式上高度重视营改增应对工作。同时公司财务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组成增值税具体实施工作小组,及时、有效处理营改增工作遇到的具体实施问题。此工作小组的职责不仅包括负责增值税改革过渡阶段即营改增的具体管理工作,而且负责与增值税改革相关工作,以及增值税管理相关工作。例如,对国家的通知及公告进行理解和研究,吃透文件核心内容,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办法。对于三部委(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的《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公司内部培训工作,并相应进行调整相关报账单据等工作[2-4]。通过建立专门工作小组,建立直接的垂直领导关系,充分理解和消化国家关于营改增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大大提高公司相关工作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制定相关文件该公司增值税专门工作小组及时、深入研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增值税相关文件、通知和公告,结合公司目前实际产生经营的业务情况,梳理及核对在手合同,经咨询公司外部独立中介机构,基于他们给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公司相应增值税指导意见和管理文件。(四)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联系沟通我国增值税相关税收法律政策还在不断的改革完善,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进行增值税涉税业务时可能会遇到定义不清、概念含糊、难以界定的情况。因此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加强与税务机关之间的沟通与联系。特别是在处置增值税疑难问题时应积极进行沟通。充分了解税务机关对该事项的解释和释疑,透彻理解税收政策的含义。按税务机关指导意见进行处理,从而更好指导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

二、加强公司财务管理

为保障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顺利进行,该公司进一步加强公司相关税务管理,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主要有[5-6]:

(一)加强财务人员培训该公司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及二次教育投入。经常分批次派出财务人员进行相关业务的学习和交流,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此外,公司还经常组织财务人员进行网上学习,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最后,公司要求财务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国家税收政策,以及相关法规的制定及变动,保障公司日常经营能充分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二)加强分公司税务管理公司加强对各分公司财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检查,督促各分公司依据总公司所制定的增值税指导意见,进行适用于各分公司的财务制度制定并完善。定期开展分公司财务工作的管理自查工作,对自查阶段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自纠。

(三)定期检查结合不定期检查增值税管理实际执行情况公司通过定期检查结合不定期检查,检查财务部门及各分公司增值税管理的实际执行情况。检查发现公司财务部门能够较好按照国家要求和公司有关规定进行核算,执行效果总体良好,当然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部分分公司未能充分享受国家政策允许的进项税额抵扣。例如,依据国家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抵扣的相关文件和通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支付的高速公路、桥涵等通行费,凭通行费发票上标明的收费金额,可按照国家规定方法计算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例如,对于高速公路通行费,其可抵扣进项税为通行费发票上标注的金额除以1.03后再乘上0.03的系数。对于一、二级公路等通行费可抵扣进项税额,为通行费发票上标注的金额除以1.05后再乘上0.05的系数。但在实际的公司检查时发现,分公司过路过桥费均未按照相关文件予以抵扣进项税额。其次,公司报销专票取得所占比例相对较低。根据国家及相关规定,费用如住宿费、咨询费、材料费等及公司、分公司采购的固定资产,开具专票均可抵扣进项税。在销项税额已明确的情况下,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越大,公司税负则越低。公司通过某次抽样统计发现,在某月住宿费专票所占比例为17.3%,采购的固定资产专票所占比例为53.2%,材料费专票所占比例为18.6%。由此看出,专票取得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因此造成公司税负较大,会影响到公司的利润和竞争力。此外,虽然费用报销发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公司财务部门并未依法进行抵扣。按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除七种情况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得抵扣外,其余均应依法进行相应抵扣,并将抵扣联单独进行存放,以备税务机关核查。但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存在不属于规定七种情况的费用报销核算时,公司财务部门未依法抵扣进项税的情况,而且在分公司检查发现,存在发票抵扣联装订在凭证后的情况。

(四)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整改措施公司通过定期及不定期检查发现一些相关财务问题,经专门工作小组及财务部门研究讨论,形成财务整改报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自纠及整改办法,以防止问题再次发生。具体办法有以下几点。首先,通过多种措施提升专票所占比例。公司要求各分公司应认真学习国家财务相关政策,以及的通知、公告。在此基础上,领会公司增值税指导意见,从源头上提高各类生产经营活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取得,从而增加专用发票所占比例。因此,公司针对性采取一些措施,对发票获取进行严格和规范管理。一是在索要发票时,尽可能要求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便进行进项税抵扣。二是尽早及时进行进项税抵扣。企业要及时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便尽早与销项相匹配。若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获取时间延迟太久,则会造成销项税远大于进项税和提前缴税的情况,降低了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当企业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需在主管税务机关及时进行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只有通过税务机关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进行进项税抵扣,从而使企业达到相对减税的目的。此外,入账时财务部门要加强票据复核的力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占比例。其次,公司提高对财务人员发票管理的宣传和贯彻力度,通过不同形式宣传,如典型案例分析,进行财务政策的反复培训和强化,不断提高财务人员发票管理的及时、规范、合法意识,严禁出现有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未予以抵扣的情形。同时,对于其他与财务密切相关部门,如原材料采购部门等,公司也组织人员进行增值税专用发票相关教育和培训,以求尽可能提高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占比例。最后,定期、不定期组织公司财务人员对国家的增值税相关政策、通知的学习及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公司财务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国家税收法规的制定及变动内容,充分领会国家财务政策的核心,使公司充分享受到国家税收政策的利好,增加公司的竞争力。

第5篇:公司财务税务筹划范文

关键词:纳税筹划风险

一、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对税法的能动性运用,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策划活动。一个成功的筹划方案可以为企业实现税收负担最小,这也要求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素质。一个优秀的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能制订成功的筹划方案,而且应该是一个最有效的沟通者。沟通能力主要表现在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上。

纳税筹划人员如何将纳税筹划方案通过自己的沟通技巧获得税务机关认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筹划人员应良好的具备职业道德,严格分清涉税事项、涉税环节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不得将违反税收政策、法规的行为纳入筹划方案,从而避免将纳税筹划引入偷税的歧途,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涉税风险。

二、纳税筹划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

在一般人看来,纳税筹划是涉税问题,理所当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事实上,企业财务工作只是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正确核算与反映,很多具体业务不是财务单方面能操作的。真正的纳税筹划应该从生产经营入手,即在财务处理过程之前,有的甚至应该在业务发生之前,就要知道税收对业务的影响。以上文瑞都国际一期项目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实务操作为例,纳税筹划方案整体设计(思路)在2006年初由公司财务部门完成,提交给公司管理层的专题研究通过后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由公司领导统一协调,工程、营销、财务等部门密切配合。

因此,纳税筹划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而是决策、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的统一协调。企业要做好纳税筹划,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加强业务过程的税收管理,加强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按照税法的规定,结合生产经营业务进行操作,对各涉税环节统筹规划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筹划效果。

三、纳税筹划的风险及防范

纳税筹划风险指企业纳税筹划活动受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失败的可能性。纳税筹划的风险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不依法纳税的风险。即由于对有关税收政策的精神把握不准,造成事实上的偷税,从而受到税务机关处罚;二是对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和执行不到位的风险;三是在纳税筹划过程中对税收政策的整体性把握不够,形成税收筹划风险。例如在企业改制、兼并、分设过程中的税收筹划涉及多种税收优惠,如果不能系统地理解,就很容易出现筹划失败的风险;四是筹划成果与筹划成本得不偿失的风险。针对纳税筹划可能的风险,企业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风险防范:

1.加强税收政策学习,提高纳税筹划风险意识。企业纳税筹划人员通过学习税收政策,可以准确把握税收法律政策。既然纳税筹划方案主要来自税收法律政策中对计税依据、纳税人、税率等的不同规定,那么对相关税法全面了解就成为纳税筹划的基础环节。有了这种全面了解,才能预测出不同纳税方案的风险,并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作出对企业最有利的税收决策。反之,如果对有关政策、法规不了解,就无法预测多种纳税方案,纳税筹划活动就无法进行。

通过税收政策的学习,可以提高风险意识,密切关注税收法律政策变动。综合衡量税务筹划方案,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为企业增加效益。

2.提高纳税筹划人员素质。纳税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是集法律、税收、会计、财务、金融等各方面专业知识为一体的组织策划活动。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经济前景预测能力、项目统筹谋划能力以及与各部门合作配合的l办作能力等素质,否则就难以胜任该项工作。

3.企业管理层充分重视。作为企业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纳税风险的管理,这不但要体现在制度上,更要体现在领导者管理意识中。由十纳税筹划具有特殊目的,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面对风险,企业领导者应时刻保持警惕,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4.保持筹划方案适度灵活。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的税制、税法、相关政策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会不断地调整或改变,这就要求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必须保持适度的灵活性,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重新审查和评估税务筹划方案,适时更新筹划内容,评价税务筹划的风险,采取措施回避、分散或转嫁风险,比较风险与收益,使纳税筹划在动态调整中为企业带来收益。

5.搞好税企关系,加强税企联系。由于税法规定往往有一定的弹性幅度区间,加之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有所不同,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在执法中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纳税筹划人员对此很难准确把握。这就要求一方面,纳税筹划人员正确地理解税收政策的规定、正确应用财会知识,另一方面,随时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方法,经常与税务机关保持友好联系,使纳税筹划活动适应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特点,或者使纳税筹划方案得到当地主管税务部门的认可,从而避免纳税筹划风险,取得应有的收益。

随着纳税筹划活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价值的体现,纳税筹划风险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企业只要有纳税筹划活动,就存在纳税筹划的风险。因此,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一定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企业的风险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风险防范措施,为纳税筹划的成功实施做到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网站

第6篇:公司财务税务筹划范文

[关键词]纳税筹划风险

一、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对税法的能动性运用,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策划活动。一个成功的筹划方案可以为企业实现税收负担最小,这也要求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素质。一个优秀的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能制订成功的筹划方案,而且应该是一个最有效的沟通者。沟通能力主要表现在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上。

纳税筹划人员如何将纳税筹划方案通过自己的沟通技巧获得税务机关认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筹划人员应良好的具备职业道德,严格分清涉税事项、涉税环节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不得将违反税收政策、法规的行为纳入筹划方案,从而避免将纳税筹划引入偷税的歧途,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涉税风险。

二、纳税筹划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

在一般人看来,纳税筹划是涉税问题,理所当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事实上,企业财务工作只是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正确核算与反映,很多具体业务不是财务单方面能操作的。真正的纳税筹划应该从生产经营入手,即在财务处理过程之前,有的甚至应该在业务发生之前,就要知道税收对业务的影响。以上文瑞都国际一期项目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实务操作为例,纳税筹划方案整体设计(思路)在2006年初由公司财务部门完成,提交给公司管理层的专题研究通过后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由公司领导统一协调,工程、营销、财务等部门密切配合。

因此,纳税筹划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而是决策、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的统一协调。企业要做好纳税筹划,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加强业务过程的税收管理,加强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按照税法的规定,结合生产经营业务进行操作,对各涉税环节统筹规划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筹划效果。

三、纳税筹划的风险及防范

纳税筹划风险指企业纳税筹划活动受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失败的可能性。纳税筹划的风险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不依法纳税的风险。即由于对有关税收政策的精神把握不准,造成事实上的偷税,从而受到税务机关处罚;二是对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和执行不到位的风险;三是在纳税筹划过程中对税收政策的整体性把握不够,形成税收筹划风险。例如在企业改制、兼并、分设过程中的税收筹划涉及多种税收优惠,如果不能系统地理解,就很容易出现筹划失败的风险;四是筹划成果与筹划成本得不偿失的风险。针对纳税筹划可能的风险,企业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风险防范:

1.加强税收政策学习,提高纳税筹划风险意识。企业纳税筹划人员通过学习税收政策,可以准确把握税收法律政策。既然纳税筹划方案主要来自税收法律政策中对计税依据、纳税人、税率等的不同规定,那么对相关税法全面了解就成为纳税筹划的基础环节。有了这种全面了解,才能预测出不同纳税方案的风险,并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作出对企业最有利的税收决策。反之,如果对有关政策、法规不了解,就无法预测多种纳税方案,纳税筹划活动就无法进行。

通过税收政策的学习,可以提高风险意识,密切关注税收法律政策变动。综合衡量税务筹划方案,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为企业增加效益。

2.提高纳税筹划人员素质。纳税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是集法律、税收、会计、财务、金融等各方面专业知识为一体的组织策划活动。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经济前景预测能力、项目统筹谋划能力以及与各部门合作配合的l办作能力等素质,否则就难以胜任该项工作。

3.企业管理层充分重视。作为企业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纳税风险的管理,这不但要体现在制度上,更要体现在领导者管理意识中。由十纳税筹划具有特殊目的,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面对风险,企业领导者应时刻保持警惕,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4.保持筹划方案适度灵活。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的税制、税法、相关政策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会不断地调整或改变,这就要求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必须保持适度的灵活性,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重新审查和评估税务筹划方案,适时更新筹划内容,评价税务筹划的风险,采取措施回避、分散或转嫁风险,比较风险与收益,使纳税筹划在动态调整中为企业带来收益。

5.搞好税企关系,加强税企联系。由于税法规定往往有一定的弹性幅度区间,加之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有所不同,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在执法中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纳税筹划人员对此很难准确把握。这就要求一方面,纳税筹划人员正确地理解税收政策的规定、正确应用财会知识,另一方面,随时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方法,经常与税务机关保持友好联系,使纳税筹划活动适应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特点,或者使纳税筹划方案得到当地主管税务部门的认可,从而避免纳税筹划风险,取得应有的收益。

随着纳税筹划活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价值的体现,纳税筹划风险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企业只要有纳税筹划活动,就存在纳税筹划的风险。因此,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一定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企业的风险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风险防范措施,为纳税筹划的成功实施做到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网站

第7篇:公司财务税务筹划范文

[关键词]纳税筹划风险

一、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对税法的能动性运用,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策划活动。一个成功的筹划方案可以为企业实现税收负担最小,这也要求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素质。一个优秀的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能制订成功的筹划方案,而且应该是一个最有效的沟通者。沟通能力主要表现在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上。

纳税筹划人员如何将纳税筹划方案通过自己的沟通技巧获得税务机关认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筹划人员应良好的具备职业道德,严格分清涉税事项、涉税环节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不得将违反税收政策、法规的行为纳入筹划方案,从而避免将纳税筹划引入偷税的歧途,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涉税风险。

二、纳税筹划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

在一般人看来,纳税筹划是涉税问题,理所当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事实上,企业财务工作只是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正确核算与反映,很多具体业务不是财务单方面能操作的。真正的纳税筹划应该从生产经营入手,即在财务处理过程之前,有的甚至应该在业务发生之前,就要知道税收对业务的影响。以上文瑞都国际一期项目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实务操作为例,纳税筹划方案整体设计(思路)在2006年初由公司财务部门完成,提交给公司管理层的专题研究通过后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由公司领导统一协调,工程、营销、财务等部门密切配合。

因此,纳税筹划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而是决策、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的统一协调。企业要做好纳税筹划,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加强业务过程的税收管理,加强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按照税法的规定,结合生产经营业务进行操作,对各涉税环节统筹规划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筹划效果。

三、纳税筹划的风险及防范

纳税筹划风险指企业纳税筹划活动受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失败的可能性。纳税筹划的风险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不依法纳税的风险。即由于对有关税收政策的精神把握不准,造成事实上的偷税,从而受到税务机关处罚;二是对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和执行不到位的风险;三是在纳税筹划过程中对税收政策的整体性把握不够,形成税收筹划风险。例如在企业改制、兼并、分设过程中的税收筹划涉及多种税收优惠,如果不能系统地理解,就很容易出现筹划失败的风险;四是筹划成果与筹划成本得不偿失的风险。针对纳税筹划可能的风险,企业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风险防范:

1.加强税收政策学习,提高纳税筹划风险意识。企业纳税筹划人员通过学习税收政策,可以准确把握税收法律政策。既然纳税筹划方案主要来自税收法律政策中对计税依据、纳税人、税率等的不同规定,那么对相关税法全面了解就成为纳税筹划的基础环节。有了这种全面了解,才能预测出不同纳税方案的风险,并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作出对企业最有利的税收决策。反之,如果对有关政策、法规不了解,就无法预测多种纳税方案,纳税筹划活动就无法进行。

通过税收政策的学习,可以提高风险意识,密切关注税收法律政策变动。综合衡量税务筹划方案,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为企业增加效益。

2.提高纳税筹划人员素质。纳税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是集法律、税收、会计、财务、金融等各方面专业知识为一体的组织策划活动。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经济前景预测能力、项目统筹谋划能力以及与各部门合作配合的l办作能力等素质,否则就难以胜任该项工作。

3.企业管理层充分重视。作为企业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纳税风险的管理,这不但要体现在制度上,更要体现在领导者管理意识中。由十纳税筹划具有特殊目的,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面对风险,企业领导者应时刻保持警惕,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4.保持筹划方案适度灵活。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的税制、税法、相关政策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会不断地调整或改变,这就要求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必须保持适度的灵活性,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重新审查和评估税务筹划方案,适时更新筹划内容,评价税务筹划的风险,采取措施回避、分散或转嫁风险,比较风险与收益,使纳税筹划在动态调整中为企业带来收益。

第8篇:公司财务税务筹划范文

关键词:技术开发费、税收筹划

一、技术开发费税收筹划的相关概念

1、技术开发费的定义及其税务处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五条的相关规定,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而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其所得税的税务处理为,未形成无形资产的计入当期损益,并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则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同旧的税法相比,新税法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不再要求企业当年必须盈利;其次也不再要求开发费用必须增长10%以上;第三,对由于实施加计扣除造成的亏损,允许在五年内进行弥补、展期扣除;此外,在加计扣除的费用范围上,新增了研发费用资本化形成的无形资产在分期摊销时可以计算加计扣除的规定。

2、税收筹划的定义

税收筹划是我国从西方引进的一个概念,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目前,我国学者对于税收筹划的研究很多,可谓是众说纷纭,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概念。

学者赵连志曾指出,税收筹划的目的就是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使得企业在合理经营的过程中对投资、经营和理财活动进行统筹安排,最终达到晚纳税、少纳税的目的,并从中取得收益。

在国家税务总局编写的注册税税务师教材《税务实务》中指出税收筹划是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以实现企业价值或股东权益最大化为目的,通过对投资、经营、理财等活动进行统筹安排,从而充分利用税法所提供的一切优惠政策,在多种纳税方案中,选择最有利于企业的纳税方案进行缴税。

由上述定义可知,税收筹划首先是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筹划,其次税收筹划的目的为达到企业价值或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最后税收筹划就是通过投资、经营、理财活动进行安排。

二、技术开发费税收筹划实例分析

例如:有某新办科技型企业,该企业享受“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2012年为其第一个获利年度,且该年度只有该项目一个研发项目,该年度经营利润为600万元,另外发生管理费用2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50万元、开发阶段支出150万元)。2013 年1月该项目研发成功并形成一项无形资产,该无形资产按10年平均摊销,并假定这10年间,没有其他研发费用发生。每年年末,未扣除该项无形资产摊销前的税前利润均为100万元。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无风险报酬率为10%。

若采用费用化处理,由上述条件可知,2013年和2014年企业处于免税期,应纳所得税为0。2015到2017年享受所得税减半的优惠政策,其每年应纳所得税为12.5万元。2018到2022年每年应纳所得税为25万元。

若采用资本化处理,由上述条件可知,2013年到2014年企业处于免税期,应纳所得税为0。2015年到2017年享受所得税减半的优惠政策,每年应纳所得税为9.69万元。2018年到2022年每年应纳所得税为19.38万元。

按照10%的折现率进行折现,资本化方式下,由此计算的现值净收益为 23.06 万元。

三、企业税收筹划风险防范的对策

1、税收筹划应注意防范风险

税收筹划可以为企业带来收益,但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首先,应树立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避免出现税收筹划风险。企业应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进行税收筹划,那些片面的、钻法律空子的税收筹划行为都会为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会让企业得不偿失。因此企业要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筹划项目和合适筹划方案。

2、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

税收筹划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同时税收筹划的方案选择会受筹划人员主观性的影响。因此筹划人员的业务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制定出一个合理合法并使企业得到最大收益的筹划方案。目前,在我国企业中,很多税收筹划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对我国财务、会计和法律等相关政策掌握程度不高,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税收筹划风险。因此,企业应该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是很有必要的。

3、加强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

企业的会计账目是进行纳税的重要依据,若企业不能保证其账目的能够真实的反应企业的经营活动,其进行的税收筹划也是徒劳无功的。因此企业应当规范其会计处理,保证其能真实的反应企业的经营活动,这是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

4、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联系

在我国,各地区的税务机关对于本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企业要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联系,并与税务机关在对税法的理解保持一致。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积极与税务机关进行沟通,主动增强其对企业经营状况和技术开况的跟踪了解,才能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实现与税务机关的“双赢”。

5、整合纳税目标与财务目标

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时候,不能仅仅只考虑纳税额的多少,从而只选择纳税少的方案。而应该从企业整体考虑,将纳税目标与财务管理目标进行整合,真正的将纳税活动融入到企业整体财务活动中去。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盈利、偿债能力以及投资经营风险等等,从而达到提升企业价值的目的。

6、聘请税务机构进行税收筹划

前面已经提到了,税收筹划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企业税收筹划人员的要求较高。若企业本身不具备这样的人才,可以选择税务机构进行税收筹划。税务机构具有较好的专业素养,熟悉国家的各项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在遵守法律的同时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因此,企业可以在综合各项成本的前提下,选择聘请税务机构进行税收筹划。(作者单位:绵阳惠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财务部)

参考文献

[1] 刘静,企业税收筹划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J],中国经济问题,2000,(06)

[2] 丁丽冬、王珂,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1,(08)

[3] 刘耀华,会计政策选择与税务筹划[J],审计月刊,2005,(6)

[4] 盖地,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第9篇:公司财务税务筹划范文

关键词:税收筹划 优惠政策 税收管理

一、税收优惠政策专业工作描述

(一)专业工作的内容

通过开展持之以恒、周期性的税收筹划管理工作,及时对各项税收政策进行解读,发现符合公司业务范围的税收优惠政策,并进行深入分析,按政策法规要求进行备案、利用,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公司发展的促进作用,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税务会计对与公司业务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政策利用相关要求和可行性,针对公司实际业务找出政策利用切入点,确保与税收部门沟通效果。充分运用纵向(省市县)贯通,横向(国地税)协同的常态化税企交流机制,强化国地税对公司的税收政策支撑,详细规定优惠政策内涵、外延、税务处理口径,具体操作程序,推动优惠政策全面落地。对提交的反馈问题进行审查,诊断出税收优惠政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属于业务调整不到位、利用形式不规范、资料充分性等何种原因造成的,避免以后年度税收检查中对税收优惠政策利用提出异议,降低或规避潜在的纳税风险,保证公司依法纳税、合理节税。

(二)专业工作的范围

争取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开展税收政策学习、税收优惠政策分析、税收优惠政策争取利用、总结评价四个环节,工作范围涉及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各方面。

(三)专业工作的要求

不断拓宽税收政策的分析范围,加大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分析深度,并结合实际业务充分加以争取利用,体现税收优惠政策的导向、扶持作用,充分享受税收方面的利益。

二、税收优惠政策专业工作的组织架构

(一)完成工作的组织机构

税收优惠政策利用涉及到公司的各个职能部室,由财务资产部具体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对分管经理和总经理负责。办公室负责协调和监督,各业务部室予以配合。

(二)组织机构中各层次分工

总经理:负责对税收优惠政策利用相关材料的审批,按集体研究意见进行重大税收问题的决策。

分管经理:负责税收优惠政策利用有关具体业务,对公司重要税收问题与税收部门进行沟通、协调。

财务部:负责税收政策的分析,提报税收优惠政策利用相关资料进行上报审批,并对具体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办公室:负责协调财务部与相关部门的工作关系,并对各业务部室涉税业务按规定落实情况进行督办。

各业务部室:按税收优惠政策利用管理要求对具体业务实施进行调整,反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接受办公室的监督考评。

三、税收优惠政策专业工作流程

税收优惠政策争取利用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开展税收政策学习、税收优惠政策分析、税收优惠政策争取利用、总结评价、资料归档五个环节,管理范围涉及公司的各项经济业务。

四、争取税收优惠政策取得的主要成效

公司财务部按“三集五大”要求,紧紧围绕公司经济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学习培训,规范提高了税收管理水平,从节税、财政资金支持方面增加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高了税收管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及时性

2012年12月份开展税收政策学习时,通过对税收【2006】162号印花税优惠政策的深入分析,发现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级电网之间、电网与用户之间购销合同免征印花税。财务部税务会计立即向公司领导进行了汇报,并向税收部门递交了请示,及时进行了减(免)税情况备案,维护了公司利益。

(二)体现了税收优惠政策的导向、支持作用

2015年末通过开展税收政策学习,共发现电力行业税收优惠政策26个,为我公司所用的5个。在2015年为公司节约印花税8万多元,审批备案1份企业所得税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19.53万元,真正做到了依法纳税、合理节税。

(三)提高了税收管理水平,提升了公司形象

2011年以来,通过及时、持续性地开展税收政策学习培训,在提高税收工作管理水平和提升公司形象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2013年,被赣西供电公司评为2012年度财务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被江西省国(地)税局评为2012-2013年度纳税信用等级A级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