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小学的现状范文

农村小学的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小学的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小学的现状

第1篇:农村小学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现状对策

《小学语文课程新标准》总目标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并且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000字,这体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可是,笔者了解到,农村小学的阅读教学却存在着不少亟等待解决的问题.

1.目前,农村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生没书可读

我对学校小学部作了调查,目前有小学生435人,40余名教师.我对五年级55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是38名同学自己没有一本课外读物,剩下17名学生也只有一本作文选,全班同学没见过《小学生天地》《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读物,这说明学生自己没有适合的课外读物.另外,学校没有读书室,更没有阅览室,学生没书可读,自然就谈不上提高阅读能力了.

1.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不当

农村小学阅读教学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有缺陷.就以我学校教师情况为例,学校有40余名教师,从年龄上讲,其中九名教师都是四十岁已过的人,教师年龄呈现老龄化,知识底子薄弱.个别教师还延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他们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五年级的一位语文教师说:”这两年,面对新教材、新要求,真感到自己难以胜任教学工作.”语文教师知识的匮乏和方法的不妥,是导致阅读教学质量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此等现象在偏远的农村小学是普篇存在的.

1.3学生阅读的不良习惯

由于学生得不到的正确方法,就是手头有一本书去读,也不知道要去读什么,将要从中学到什么,因此,学生阅读时,看得比较随意,大多是走马观花,了解一些故事情节或大概内容,看完后,自己的大脑中并没留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根本就不求甚解.这样的”读”,不但读书效果甚微,还养成了不少阅读的不良习惯.

2.针对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入手:

2.1学校建立读书室,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面

普九期间,上级部门要求小学要有”四室”,其中”两室”就是读书室和阅览室,尽管本县通过了省、市部门的验收,但据笔者所知,农村小学只有乡中心小学建立起了读书室,但大多数书籍是过时的、价值不大,很有必要建立读书室.要建立读书室,笔者认为有以下措施:

2.1.1国家及上级行政部门扶持农村小学读书室的建立工作

光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主要是国家及上级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扶持力度,”扶持”,不能是扶持资金,而是直接配发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这样,才能逐步改善农村小学生无书可看的现状.

2.1.2学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有计划地购买书,来补充学校图书

过去,学校的一切开支仅靠每个学生的杂费,出现学校欠帐的现象,近年,国家免除学生杂费后,直接拨发义务教育经费,学校每年有计划地抽出一部分经费,购买一些读书,还是可行的,几年下来,还是能够改变学校读书室的面貌.只有学校和政府携起手来,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改善农村小学生无书可读的现状.

另外,建议农村小学班级建立图书角,每个学生拿出一本书,全班同学的书凑到一起,也有几十本书,相互借阅、相互交流,这也是解决农村小学生没书可读的有效途径.

2.2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笔者个人认为有以下途径:

2.2.1让继续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目前,农村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如:1、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前瞻性;2、培训学校(区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学设备简陋,缺乏先进性;3、教师重视学历提高教育,忽视教育教学能力培训;4、继续教育考核评价形式化,缺乏真实性;5、没人愿意去接受区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的局面,使得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得不到提升.

为此,笔者个人认为农村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继续教育要有长远目标,并且要结合各地实际及教师素质情况,切忌一刀切,搞形式、走过场、摆花架子,以真正收到实效.

2、继续教育的教学设施改善与教育信息化推进相结合,体现先进性.这就要求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增加投入,高度重视区县教师进修学校这一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

3、继续教育的课程教材要与时展相结合,体现前瞻性.教材一定要反映国内外小学教学改革的最新信息及动态,如目前可增进课改信息及多元智能,建构主义等新理论,体现前瞻性,发挥导航作用.

4、培训形式要与教师教学工作特点相结合,体现灵活性.要逐步改革目前培时间过分集中,形式单一的现状,完全可以安排教师带课题在训岗进行自学或进行研究,实现培训形式多样化.

5、考核评价要与小学学科个性相结合,体现科学性.考核形式上,闭卷、开卷、专题研究要结合进行,真正发挥考核评价的科学导向功能.

只有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

2.2.2农村小学教师要正确认识阅读教学

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教师认为阅读教学就是做一些试卷上的阅读题,这种眼光就太浅了.阅读不仅有课内的阅读,还有课外阅读.更何况,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只是会做一些试卷中的阅读题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小学生要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因此,让农村小学教师正确认识阅读教学,也是提高阅读教学的保障.

2.3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注重基础知识积累的习惯.这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没有足够的识字量和对词语的理解,就谈不上阅读,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不背诵一定量的各篇佳作,也激发不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培养诵读的习惯.诵读即反复朗读,自然成诵,适宜于儿歌、童谣和抒情性诗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有助于积累材料,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起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3.培养圈、点、批注的习惯.在阅读时,边读边在文章中圈点加注,圈点你最感兴趣、最喜欢之处,不理解之处,加注你的见解与心得.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写一些读书笔记,可积累词汇,阅读经验,提高自身阅读能力.

4.培养勤于自学、虚心求教,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主要靠自学来完成,在自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疑问,就要向别人求教,还要能熟练地查阅工具书.

5.培养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善于制定读书计划的习惯.根据自己的学习及生活实际,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制定阅读计划.

2.4提高学生阅读的方法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只有好的阅读习惯,显然还不够 ,还需要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这把金钥匙.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种阅读方法,符合小学生的实际.

1.朗读法.即要求学生读得流畅、自然、有节奏、富有感情,在朗读中理解文章内容,领略文章的语言特点.

2.查阅法.即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勤查工具书,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熟练地使用常工具书,这对人一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3.背诵法.通过背诵,丰富学生的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积累词汇和句子,而且还能潜移默化地学会一些文章的表达方式.

4.测读法.读书时把自己摆进去,不妨站在作者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去想,揣摩作者的构思,读了前半部分后,想想后半部分,如果让你去写该怎样写.

5.默读法.利用默读加快阅读速度,能集中精力理解,理解的速度、质量比朗读要快、要高.

第2篇:农村小学的现状范文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皆来源于大自然。地处农村不仅为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实验材料,还有利于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前的采集准备工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但实际上,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却大多只是停留在教材讲解层面,实验器材和场地成了一种摆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滞后。由于评价改革的滞后,大多数家长、教师和学生将小学科学打入“副科”行列,学校也由于教师的短缺,将科学课的教学任务当成“搭头”安排在所谓的主科教师身上。虽然新《科学课程标准》对课时有明确规定,但为了保证主科教学质量,几乎所有的试验探究被讲解替代。

(2)投入不足。实验室建设滞后,仪器破旧不堪,能用的屈指可数。农村学校经济困难,资金短缺,投入到科学实验中的经费自然是能省则省,笔者所在的地方,几百所小学中有科学实验室的学校就那么一两所,实验器材也少得可怜。

(3)学生实验基础差。在部分农村的学校根本还没有实验室,更谈不上实验仪器,还有部分农村学校实验室条件差。所以相对而言,学生的实验基础和动手能力都很差。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进入实验室后,无法按老师的讲解和要求开展实验,普遍出现喧哗、东张西望、过度亢奋等现象,结果是老师讲什么也听不见,做起实验来手忙脚乱,不思考为什么这么做,应该先做什么,更谈不上分析推理总结了。据实验后调查,发现近60%的学生回答不全所做实验的器材,近80%的学生写不出实验步骤,近95%的学生找不出实验错误或失误所在。

(4)实验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农村小学都没有专职的实验员,实验由任课教师自己准备,对于多数非专业的教师,准备实验器材花费时间很多,平时教学任务繁重,没有充足的时间,所以探究实验往往用讲实验来替代了。另外,各级教育部门很少甚至从未对科学课教师组织过实验技能培训。教师本身实验技能不高,尤其是非专业的教师,这也是造成学生实验探究课开不起来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开展好农村小学实验教学的对策

针对以上种种原因,为更进一步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问题:

1.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努力改善实验装备水平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多方努力,积极筹措经费,千万百计增加投入,装备好科学实验室,采购必备的实验器材,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2.转变观念,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随着全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我们应首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放在教育的首位。

(1) 结合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专业教师必须以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为前提,根据学校不同季节所具备的实验材料的实际情况,制定操作性较强的教学计划和设计可行的教案。在一般情况下,还要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备课和制定实验教学提纲,以便适应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育实施。

(2)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实验教学。在学校实验条件有限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农村的资源进行实验探究,既可以解决实验器材短缺造成的必须多人共同操作的难题,还可以解决受课堂时间限制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问题。如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农村为教学空间的开放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地理条件,学生可以随时在常去之处观察相关植物。又如学习“植物的结构”,可以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搜集观察相关植物的种类及结构的异同。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3.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第3篇:农村小学的现状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2―0027―01

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贺绿汀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 笔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反思。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1.家长及各级领导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对音乐教育的功能、作用、意义缺乏认识,因此农村绝大多数家长认为音乐课就是学唱歌,让孩子唱着玩玩而已;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音乐不但没有什么用处,反而会影响学习文化课。由于家长的不重视,从而导致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倍受冷落与歧视。同时由于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文化课上,忽视了音乐教育,音乐课几乎形同虚设。

2.师资力量及教学设备严重不足。目前很多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有些农村中小学几乎没有专业音乐教师,音乐课主要由中师毕业生兼代。这些音乐教师专业素质较低,理论水平有限,只会演奏简单的一两种乐器;还有一些兼代音乐课的教师不具备音乐专业素质,在课堂上只是给学生教唱一些流行歌曲,或是教唱一些当地流传的民歌,至于音乐欣赏和简单的乐器演奏以及基本的音乐乐理知识讲解更是无从谈起。同时,由于农村的财政收入有限,地方政府在教育上的投入虽然力度在加大,但是在音乐教育方面的投入还是微乎其微。

3.音乐教师的素质及待遇偏低。农村中小学的很多音乐教师有的根本没有接受过音乐教学方面的培训。很多教师根本不懂音乐教育学和心理学,音乐理论素养较低,音乐艺术技能较差,缺乏系统的音乐知识;教学方法呆板而且单调,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等都不能适应音乐课程的要求。同时由于音乐课与升学无直接联系,因此无论音乐教师做得怎样出色,但在职称晋升、年度考核以及评优选先进上和文化课教师相比都处于劣势,这种不公平待遇严重打击了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很多音乐教师无心进行音乐教学,甚至中途改行去教文化课,造成了音乐教师的流失,遏制了农村音乐教学的发展。

二、发展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完善评价机制。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要转变“分数第一”的观念,要树立让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培养的思想,要改变长期以来影响音乐教学发展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改革考试制度;要鼓励家长参加一些社会艺术活动或民间艺术节活动,使家长切身体会到音乐的美,使他们明白音乐教育在孩子身心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塑造孩子心灵的重要作用。

2.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音乐教学的投入,要积极鼓励和调动社会上各种力量来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进行投入,逐步建立多种渠道筹措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经费机制,解决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改善办学条件,修建音乐教室,配置音乐教学器材,提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待遇,使音乐教师安心扎根农村,在农村音乐教育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保证农村音乐教育得到真正的发展。

第4篇:农村小学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西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一、西部农村小学体育现状

1.人均体育经费低

在市场经济条件影响下,象农村学校这类社会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的事业单位只有靠政府调配,才能确保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但是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普遍低于全国水平,各级政府的资金调配十分有限。因此当前西部农村小学生人均体育经费很低。在一些贫困地区学校根本没有体育经费,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育经费欠缺使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2.体育场地、器材不足

尽管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西部农村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曾多次明文规定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建设的内容、标准、面积、定额,但在实际执行中不尽人意,从调查情况来看体育教学设施严重匾乏,个别的学校,学生几百人却只有一个篮球场,95%以上的学校根本就没有足球场。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物质基础薄弱,因此也就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和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给完成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带来了困难。

3.体育师资严重缺乏

调查表明,在广大西部农村小学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教师待遇、学生与教师的比例及教师的学历都相对低。最严重的是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一个专职的体育教师,体育课谁都可以教,从上到下都不重视,引起这一原因是多方面的,除经济原因外主要是受“重智轻体”和“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4.课外体育锻炼时间不足

从统计的结果看西部农村小学难以保证小学生每天一次的课外体育锻炼,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针对这一现象,进一步调查了每次课外活动的时间,其结果显示脱离了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要求,缺乏对体育课与课外体育锻炼关系的全面认识,也就无所谓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也不可能增强学生体质和身心健康。更谈不上形成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

二、提高西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效率的对策

1.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导者,教育改革,特别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关键并不在教学方法本身,而是在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农村小学体育教师,非专业和兼职的比较多,一般较缺乏体育教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教育规律。在体育教学中常常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地去教学,结果出现了一些违背体育教学规律的事情,出现了教学的副作用。因此,体育教师要加大道德教育、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的力度,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和教学法。让教师把握教育与心理的基本常识,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印证理解,从而提高自身对学生、对教育的认识能力,为抓好体育教学奠定基础。

2.加强器材设备的建设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大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在资金上,可以采取学校挤一点,上级拨一点,争取社会赞助一点的方法,配齐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教师要因“材”施教。

农村青少年一般不及发达地区青少年的机灵、活跃,加之场地、器材的缺乏,他们对体育课深感单调乏味。我们的农村体育教师要充分把握农村学生力大好动的特点,多动脑筋,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自制和开发体育器材。例如:用布做沙包和实心球、用竹子做接力棒等,因材利导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农村学生足劲好,没有沙坑就可以做立定跳远;农村学生手劲棒,没有单双杠,就在树杈横上竹杠,制成引体向上的器材;农村学生大多力气大,没有举重器材,就用石磨抓举训练。教学设备虽差,但能运用这种土法上马,土洋结合,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自制为主,解决了教学和业余训练的必备条件,并使体育课颇具创新意识。

3.加强体育运动场地建设

目前,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最主要的是体育设施严重短缺和公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加快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必须坚持“活动与建设并举,重在建设”的工作原则,重点加强农村体育场地建设。农村初小学校要高度重视,以保证农村初中体育课能顺利地开展。绝大部分农村初小学校,没有正规的体育场地。活动场所仅有小小的一块,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要千方百计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场地抓好体育教学。如:没有跑道可利用操场边的公路当跑道,附近有山的可组织学生进行登山,也可以在田间小道上慢跑等,但这些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

4.坚持以人为本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农村体育教育一定要坚持“健康第一“”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展好体育工作,把农村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健康体魄的新世纪型人才。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的主体作用,重传授轻方法,重技术轻素质,重应试轻应用,重继承轻创新,这些在农村初中校虽有得到改革,但力度还是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只讲动作规范,却限制动作创新和自由发挥,而新教材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长发挥,新的教学方法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转变的教师的角色,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质量要得到提高,要走出一片新天

地,仍然需要广大农村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第5篇:农村小学的现状范文

目前,视唱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据调查,学生的普遍反映是感到畏惧、枯燥、不想学,很多学生到小学毕业,连一些非常简单的曲谱也视唱不了。原因何在?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作了调查研究。

一、音乐教师的备课有待研究

(一)研究现行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不难发现,课文后的视唱曲一般都与本课的歌曲内容相一致。学生练好视唱,即掌握了歌曲旋律的重点或难点;学习歌曲,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巩固学过的视唱曲。所以,我们在备课时,就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认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以保证学生在视唱教学中认真练习,在歌曲教学中得到巩固。必要时,我们还可以先让学生学会歌曲,然而进行视唱训练。

(二)研究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生学习视唱大致需要经历三个过程:一是接受信息,即耳朵和眼睛把音乐信息输入大脑;二是对信息的整理、加工,即大脑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形成一定的经验;三是信息的输出,即大脑对形成的经验进行转换,用歌唱的形式表达出来。学习视唱本身是复杂的过程,为此,我们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以力求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设计,促使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

(三)研究课堂教学流程。教者应根据学生如何学来施教,这已是广大教师的共识。所以,我们在提练学习任务时,必须考虑学生要“学什么”、“学到什么水平”,并具体地表述出在什么条件下,相应的学习行为是什么;设计学习过程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时间如何保证,以促使其有足够的实践活动;设计检查学习结果时,必须考虑用什么手段来掌握学习的信息,以促使及时、全面、正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如何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切实有效的点拨和矫正。

总之,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运用现代教学理论,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二、课堂教学结构有待改进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核心是优化学习的流程,这是我省教育教学专家的共识。据调查,音乐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学好视唱,普遍重视 了以下三个方面:㈠注意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㈡注意引导学生了解乐曲内容;㈢要求学生练习。我们认为,以上认识不够全面、深刻,操作也不够到位。为此,我们站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这个高度,提出必须做到三个“到位”。

(一)激发兴趣要到位。小学生害怕视唱,仅靠讲故事、猜谜、游戏及富有感情的演唱来激发其兴趣,是远不够的,更值得注意的是促使其成功,激发他们的内部动机。此如,一位教师考虑到小六度音程不易唱好,便安排以下教学步骤:1、出示视唱曲,在钢琴上弹奏两遍,要求学生认真听;2、鼓励学生 当一次“填词家”,并帮他们唱一唱新编的歌曲;3、鼓励学生哼唱自己编的歌曲,争取再次的成功;4、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视唱曲,把自己作词的歌曲唱得更好。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作词的成功激起其演唱的欲望,较成功地唱歌又进一步激起他们唱好乐曲的欲望。

(二)理解乐曲要到位。学生对视唱内容的理解,包括乐曲的调式或调性,风格特点,曲式特点等。为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要求,指导学生理解视唱内容。此如,山西民歌《绣荷包》,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①了解山西民歌的特点;②巩固复习音乐知识“切分节奏”;③提高识谱能力。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教学中,先让学生读谱,说出乐曲的调性:这是一首山 西“民歌小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旋律特点 及乐曲的首尾音)接着出示自制的荷包(首饰袋):“同学们有没有见过荷包?你听过或学过哪些《绣荷包》?”(教师唱一唱云南绣荷包-——委婉深情,四川绣荷 包——高亢明快。)进一步比较体会山西民歌的特点。然后,寻找山西民歌的节奏特点——切分节奏,划出来,拍一拍。最后通过读谱,找出自己唱谱有困难的地方,教师指点学习方法,并要求他们多加练习。以上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视唱曲,而且对后续的学习极有益处。这样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唱会、唱懂,学生的学习策略也在潜意识中得到优化。

第6篇:农村小学的现状范文

目睹当前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的现状,让人欢喜让人忧,喜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逐步形成了人们的共识,逐步得到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忧在学校教育的主导性作用发挥不够,三结合教育相互脱节:部分家长因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还有若干偏失,教子育人的素质不高,致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就本人对所在学校家庭教育的现状的初浅调查和了解,仅以此文,抛砖引玉。

一、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不够,相互脱节。比如:行之有效的“家长学校”名存实亡,“家长联系卡”不复存在,每学期至少一次的家长会很少召开,家长开放日、接待日早已放弃,老师家访越来越少,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多,由此,教育的一致性和针对性难以实现,在所难免。

2、家庭教育的现状和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了解,我们不难发现,家长教子有方,教子成才的,也不乏其例。但是,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农村学生家长普遍素质不高的原因,也不乏其有违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的教育事例。据我们的调查归纳为溺爱型、放纵型、粗暴型、特权型、重智型等几类。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虽然逐步形成了人们的共识,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人们在家庭教育的问题上,自觉或不自觉的步入了许多误区。有的虽然看到了其重要性,但行动上不是严格的按其特点和规律去教育后代。更多的是,出于素质或认识上的差异,盲目从教,任其发展。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在抓教育工作的同时,对家庭教育工作而不力,家庭教育究竟由谁管,如何抓,质量标准如何,没有明确的要求。就学校而言,不少的学校领导、教师认为,抓家庭教育工作不是份内工作,不直接、不现实,误时间,见效少。由此,只抓内部,关门办学,把学校视为“世外桃源”。

2、家长自身素质不高。目前,农村小学学生家长普遍年龄轻,虽然较多的具有小学或初中文化学历,但是,他们普遍缺乏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知识的更新,有小学、初中学历的也渐渐感到无所适从。更不必说,在农村学校,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文盲或半文盲的学生家长。因此,提高家长教子育人的能力,教给家长必要的育人方法非常重要。

3、升学、就业政策宣传不够。目前,新的“读书无用论”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两种错误思想,在不少的家长中同时存在,一方面,不少家长目光短浅,他们认为,不上学、不读书,知识少,照样可以挣钱甚至挣大钱,花钱读书有何用,没关系、没门路又找不了工作,不如现实一点,花点钱学手艺、学技术或者务工经商,给孩子早一点谋出路。因此,在校学生流失逐步增多,青少年、儿童道德滑坡日益突出。另一方面,虽然升学、就业体制正在不断进行改革,但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依然存在,绝大多数的父母仍然期望值高,望子成才心切,把子女的前途唯一的寄托于读书升学上,由此,重智轻德轻体等现象就在所难免。

三、提高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1、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主体性、主导性作用。教育质量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强,仅靠学校教育是不能实现的,必须充分地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作用。学校是教育的主体,起着先导性作用,学校领导、广大教师必须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抓好家庭教育工作,坚持做好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

2、坚持不懈地办好家长学校。开办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是提高家长育人能力和家庭教育水平的根本措施。①通过家长学校,组织家长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其他法律法规,以及其他有关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家长的育人责任感。②组织家长学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让他们从中学到一些教子育人的方法,知道如何与孩子相沟通,交朋友,帮助孩子走向成功的彼岸。③向家长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教子育人成功的事迹经验,推荐一些这方面的书籍,使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④系统学习“家长学校教材‘全面的了解教子育人的知识。⑤组织家长交流家教工作经验,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3、密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①制作“家长联系卡”的书面形式,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定期与不定期的信息交流。②定期与不定期的召开家长会或家长座谈会。互通情报、互提要求,达到教育的一致性。③举办好家长开放日、接待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展示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充分展示学生的技能、特长及学校教育的卓著成绩,赢得家长的信赖和支持。④搞好家访、接待家长来访,切记冷淡、训斥和粗暴,要做到热情、耐心、细心。

4、搞好特殊家庭子女教育的研究。随着单亲、离异、寄养等特殊家庭的日益增多,这些家庭的子女大多缺乏温馨的关爱,导致这些孩子性格怪异,行为放荡,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要特别关注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家庭包括社会应当共同研究,寻求一条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共同探索、研究教育的对策。

5、撰写家教论文,探索家教经验。发动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家庭教育工作的研究,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整体素质和水平。建立定期评选,表彰优质家教论文的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其参与家庭教育工作研究的积极性。

第7篇:农村小学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农村;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135-01

汉语作为我们国家的母语,在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更是我们每一个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的课程,语文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因为我国较强的贫富差距,农村的语文教学水平整体较低,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接下来,就我们农村语文教学中遇到的几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作简要探讨。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语文教学自身素质不高

农村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但是目前,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令人担忧。新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去农村,即使有部分志愿去农村服务的高素质教师,也因为农村的艰困坏境,农村教师的低工资待遇而望而却步。所以目前在农村工作的教师大多是 “”中的中师、初高中毕业生,他们的专业文化知识已远远落后时代的步伐、他们的思想观念也早已陈旧,根本赶不上现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变化。还有很多的教师已经丧失了敬业精神,对学生疲于应付,也就更谈不上教学质量了。

2、农村语文教师教学理念滞后

农村语文教师教学理念滞后是影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在农村工作的教师大多是农村土生土长的老教师,他们的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老套。他们从事教育工作以后,尽管教材和课程都在不断的改革,但是很少有人重视农村教师的培训。这些教师仍然按照自己的方式年复一年的教学,对课改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小学语文教学目的、要求、任务都理解的不透彻,对新教材的一些问题无法及时解决,教学效果也就难尽人意。

3、农村教学资源短缺,实施不齐全

教学资源不足,设施不齐全,是阻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限制性因素。农村本就贫穷,政府能给学校的投入也非常有限,相比城市而言,农村的教学设施太过寒酸。近些年来,虽然国家一直在扶农,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情,在资金拨付方面都是从上而下。这样就导致越靠近城镇的地方,得到的投入越多,学校设施越齐全,而越偏远的农村,由于消息闭塞,道路不通,设施越是落后。有的农村学校用的教学设备都是从比较先进的城里学校淘汰而来,甚至到目前,我国还存在连课桌椅都不齐全的学校。教育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而教育的大多数人口都在农村,所以农村小学的教育更要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希望全社会都要关注我们农村孩子,改善我们农村孩子的教学实施,提高我们农村小学教育的整体素质。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1、 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

作为教师,在现代教学中需要更高的综合素质,需要更高的专业知识技能,除此之外,还要有崇高的为教育献身的精神,要真正的热爱教师这个行业。当前,我国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数只接受过中等师范教育,缺乏基本的理论素养,知识层面低,专业知识技能匮乏。有一少部分教师不懂英语,也不懂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有的甚至不会说普通话,上课就用方言授课,使得很多孩子长大后都不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总的来说,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远远落后于城市的教师。所以,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农村教师走出“教书匠”的行列,走上“教育科研之路”,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农村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人才。

2、转变农村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

现在许多老师在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依旧采用以前的“五环节”方法,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这种模式只注重了教师如何传授知识,如何教学生,却忽视了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已经远远落后于现在的教育教学。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等等都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当代我国的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观念,接受现代教育的思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主观学习能力,做到“因材施教”。但是也不是完全摒弃传统教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为教学找到更多的实用的新方法。

3、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添置教学设施

我国的农村与城市相比还比较贫困和落后,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在农村,除了没有一批强大的师资力量,而且教育基础设施还很落后,没有足够的课桌和椅子,很多孩子共用一个桌子,而且桌子还很破烂;没有图书室,学生学到的知识只局限在课本上,知识面太过窄小;没有电教设备,学生根本不了解外面的世界,眼界窄小,思维狭小。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逐渐增大,越来越重视农村的教育。为了给农村添加更多的基础设备,教育部会给农村地区拨款,国家也倡导城市帮助农村,为农村捐资助学,建造教学楼和图书室,购买图书资料,配备电教设备,建造计算机教室,引进多媒体教学。国家以后一定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资。

总的来说,我们必须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把农村语文教学的研究工作踏踏实实做好,切实做到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质量,一切为了教育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陈庆松.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J].长丰教育信息网,2010,( 6).

第8篇:农村小学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生;英语;口语教学;农村学校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5-0162-0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英语教学特别是英语口语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发展趋势,通过多媒体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共享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能够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因此,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提高农村学校学生的口语,显得尤为紧迫。

近年来,为了优化英语口语教学,使学生能够摆脱“哑巴英语”的误区,真正把课堂所学语言运用到生活中去,全国各地许多英语教师尝试、总结了许多好的方式方法,其中也包括多媒体教学。本文以定西市某农村中学的英语口语教学为个案,就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并试图通过研究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去探索其应对策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一、现状分析

英语教学的多媒体化,对教师的计算机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然而,处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水平较低,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强,难以制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将以前书写于黑板上的内容以电子文档的形式显示出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相应的提高。另外,学校多媒体硬件设施由于缺少资金投入而较为缺乏,比如电脑陈旧,更新换代跟不上形势,许多学校都没有相应的学习英语听力和口语的语音室,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口语的环境,学生学口语缺乏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口语积极性的方法

面对多媒体硬件落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力较低的现实情况,西部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师,充分利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学习机会,并结合网上学习、自己购买相关图书自学等方式,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的能力大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1.制作精美课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于农村学校的学生缺乏英语口语练习的环境,因此,英语口语教学较阅读教学更为困难,学生练习口语的积极性也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多媒体以提高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单词教学中,如何辨析he和she两个单词,教师可以用Flash来处理教材。随着优美的声音的响起,一个小男生跑上来,然后小男生的图象慢慢模糊,并逐渐变成单词“he”,继而音乐再度响起,一个小女生出现了,当她遇到单词“he”时,画面演变成单词“she”。这样生动有趣、直观明了的画面,不但避免了枯燥的说理,而且又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这两个单词的区别。学生说口语的积极性也大为增强。

2.创设情境,为学生锻炼口语提供环境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练习。练习是把重点知识反复朗读,虽然练习的目的在于巩固新的知识,但是,机械的重复练习会使课堂变的沉闷、乏味,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会大打折扣。电脑的特征之一——“互动性”,为学生练习口语带来了活力,学生与计算机之间进行的对话教学,可以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合理地处理好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至关重要,这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多媒体教学就成为教师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随着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介入,灵活运用各种多媒体,比如电视、电脑、VCD、投影仪等,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使用环境,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让学生置身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体验英语的实际运用。在现代化电教设备运行的情境下,让学生多看、多听,获取大量的信息,并通过大量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加深对句型、词汇的理解。从英文原声电影里能听到纯正地道的英语口语、绘声绘色的故事描述和对话,这就在不知不觉的模仿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语感。例如利用投影仪、投影片来教音标,清楚易懂;利用录音机、录音磁带听纯正的英文,培养学生的听力、音感;利用VCD、电视机来观看英文动画片,教学直观明了,学生也感兴趣。

3.利用多媒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互动平台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室、改变了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方法,易于把丰富的教学资源简洁、直观、有效地传输给学生理解,从而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加强了学生自学、复习、自测的积极性。

总之,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在转变观念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我们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条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营造出浓郁的英语口语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第二语言的快乐,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英语、说英语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邓百钧.浅析中学英语口语的提高[J].学科教学,2009,(11).

[2]郭剑霞.网络信息技术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教育,2008,(4).

第9篇:农村小学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现状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全国的范围内已经全面展开,农村中小学也涌入了改革的浪潮中,课改对教育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对于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更是如此。然而,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与中学严重脱节。面对着版块组合新颖、内容生动有趣、练习设计灵活、口语训练充分、知识背景广博的初中英语教材,农村英语教师在不长的时间里,经历了一个好奇、积极尝试到失望、迷茫甚至痛苦的过程。小学的英语教学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中学的英语学习接不上扣,学生进入中学后还得从头学,给中学教学增加了很重的负担。这种现状在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尤其突出。

一.教材在新理念的体现上与农村教育的实际脱节。客观地说,初中英语教材充分体现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特点,但在内容的选择上大多以城市的现实生活为背景,农村学生对此较为生疏,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仅仅对英语知识感到费力,那些不熟悉、不理解的生活知识也成了学习的障碍。再者,在教材方面。因为小学英语未被纳入统考范围,教材的使用出现五花八门的情况,不能统一。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升入中学之前,学的东西各不一样。虽然一些基础的英语知识都大同小异,但一些细节方面的要求还是存在差异,而对于这些接触英语不久,甚至还对英语带着一些恐慌心理的学生来说,还是会有较大的影响。

二、教育设施和教育环境的落后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新教材理念的前卫,还体现在对教学过程实施中的手段和设备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农村初中虽说这几年在硬件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对照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一时还跟不上新课程的要求。加上经费的拮据、后勤服务的滞后,一些学校连基本的教学挂图、光盘、教具也没有。另外,农村学生的家长相当一部分作为“农民工”流向城市,学生在家中基本是依靠多半是文盲的爷爷奶奶的照顾。家庭作业没有父母的辅导、配合和督促,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和烦恼无法倾诉、无人疏导。新课程的倡导的学校、社区、家庭教育互动、整合的设想难以实现,教学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三、英语课程开设不规范,以致小学与初中的英语教学严重脱节。目前有的小学开设英语,有的学校没有开设,导致学生进入初中后起点不一,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初中英语教育不得不“从零开始”,使本来就有限的教学资源重复浪费。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厌学情绪严重。

四、“压缩饼干”式的编排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在对我校初一新生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连26个字母都不会读写,对于他们来说初中的英语教材就犹如“天书”一般。小学毕业生的英语级别基本达不到2级英语水平,而初中教材在设计上缺少必要的梯度,学生从一开始就接触到大量的词汇,而且多数单词过长。众多的英语句式、复杂的英语时态,大量的日常用语等过于密集。内容编排上跳跃性太大,涉及到的知识面太广。这让基础差、年龄小、心智发展水平还不成熟的初一学生从一开始就感觉到英语学习十分费力,开学才几周已经有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出现了“分化”现象。

五、培训不到位致使多数英语教师无法适应课改的要求。虽说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近年来有了很大改观,基本适应了原来的英语教学体系,但毕竟还没有完全成熟,面对新的课程体系教师们不仅在教育理念上没有完全转变过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上也存在较大缺陷。新课程培训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却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