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观经济学供需关系范文

微观经济学供需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观经济学供需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观经济学供需关系

第1篇:微观经济学供需关系范文

关键词:分析;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

宏观经济学课程是财经类本科院校开设的重要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经济学课程建立理论基础,使之能够掌握宏观经济学分析工具,用来认识和理解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尤其是中国宏观经济问题。本文根据教学实践,对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该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路径。

一、把握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思维趋向是该门学科的重要前提

宏观经济学的课程体系是较为清晰的,它遵循理论基础―理论―理论应用的分析顺序,包括一个总量(GDP)、三大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和AD-AS模型)和四大问题(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要把握课程体系架构的要点,可围绕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这条主线,寻找每一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和先后顺序,整个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决定国民经济的两个主要力量,图1表明,短期国民收入的主要决定取决于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又取决于3个市场的变量,即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市场。曼昆认为在长期内,真实GDP的增长依赖于要素投入的供给增加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图1表明,国民收入的长期决定有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不同经济学家围绕需求与供给谁占主导地位就形成不同的宏观经济学流派。

实际上,按木桶理论的逻辑,需求和供给是同一木桶上的两块木板,它们对GDP的影响,完全遵守短边规则。总需求这块木板本身又是由若干小板组成的。具体地说,是由C、I、G和(X-M)组成的,即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组成的,这几块小板也有个长短问题,例如,总需求的两个基本部分:消费和投资,相互关系密切,一板过短,则短线制约不可避免。一个国家的总产品供给能力受两个因素制约,一个是一国的资源禀赋,或称为资源环境条件,第二个因素是该国的资源产出率或要素生产率,即资源或要素投入量与有效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对比关系。由此可见,宏观经济学的思维模式将趋向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同时着手,只有实行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才能实现供需的均衡。供给决定论与需求决定论在争论与对立中,最终必将走到合流与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握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思维趋向,以国民收入这条主线把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经济理论串起来,使其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既见到树木,又看见森林”,不至于迷失方向,使他们在把书读厚后,又会自然会把书读薄。

二、理解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联系和区别是该门学科的基础

学习宏观经济学,必须要回答两个问题,即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吗?它们的联系是什么?回答这

两个问题的关键性概念是生产可能性曲线和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经济学研究的起点,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用来说明和描述在资源的稀缺性情况下可能达到的最大产量组合曲线,它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

假定用现有资源来生产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如果全部用来生产黄油,可生产15万吨,如果全部用来生产大炮,可生产5万门;如果同时生产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则可能有各种不同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的产量组合,将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的各种不同的产量组合描绘在坐标图上,便可得到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2所示。图2中的AB线即生产可能性曲线,或称生产可能性边界。

在AB线上任意选择C和D点进行比较,表示生产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的两种不同组合,到底应选择C点,还是D点,或者是AB线上的其他点,这就是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微观经济学是假定资源已经实现了充分利用,也即生产一定处于生产可能曲线上,来研究经济理性人如何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即选择AB线上哪一点进行生产,资源配置依靠看不见的手,即价格机制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微观经济学理论又称为价格理论”。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是社会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的点,而生产可能性之外的任何一点(如G点),则是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所达不到的。那么,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如H点)说明什么?它说明生产还有潜力,即还有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资源闲置。在此前提下,经济理性人会实现资源更高的利用程度,即经济理性人会使经济慢慢靠近充分就业状态,也就是H点如何移向AB线上的任一点。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在经济利益博弈过程中往往出现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矛盾和冲突,难以使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那么宏观经济学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帕累托改进,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自然发挥重要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微观经济学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资源如何充分利用就成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两者的具体比较如表1所示。

实际上,研究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基础成为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现在几乎所有的西方经济学家都认识到,由于宏观经济产生于许多居民户和厂商的相互作用,所以要理解总量行为,就必须分析居民户、厂商与政府在劳动、商品与资本市场上的决策行为和相互作用,就必须坚持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原理结合起来,实现两部分经济学的内在的合理的统一。正如斯蒂格利茨所说:“整个经济学界已经相信宏观的变化必须以微观经济学的原理为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拿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作比较,使学生理解两者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既复习了微观经济学又促进宏观经济学的学习。

三、构建宏观经济学与现实经济现象的联系是该门学科的实践桥梁

学习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分析和理解当今国家的经济现象,同时也只有与经济现象紧密联系才能更好地把握宏观经济理论。我们认识事物要从具体上升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体,从而更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可以从国家当今财政或货币政策入手,分析我国为什么要采取如此的财政或货币政策,从而从具体的经济政策上升到宏观的经济理论,再用宏观经济理论来分析经济政策,使学生更能够把握宏观经济学的本质。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国家财政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这完全从宏观经济学理论找到根据。我国这几年尽管经济高速增长,但是生产能力普遍过剩、消费不足仍然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从目前形势来看,生产能力全面过剩,这是“十一五”期间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将生产能力问题在各个领域解决的话,国内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线天”的情形。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将存量消化掉,这可以利用“四个存量需求”来实现,“四个存量需求”两个在投资方面,两个在消费方面。两个投资分别是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和民间的投资,两个消费分别为城市消费和农村消费。前三个已经解决,唯一没有真正启动的是农村消费。我国有2/3的人口在农村,而它的消费水平却远远低于城市的消费水平。但是,农民收入低,缺乏购买力,培育不了市场,由此可见,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消费能力,才能有效地启动内需。对农村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新农村建设,拉动农村消费和投资,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政府在基础设施上面的投入本身是一个投资需求,同时还会创造出很多的消费需求,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为0.74,如果农民收入每年增加300元,则农民人均消费每年能增加200多元,农民消费总水平年均能增加1500多亿元。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必然会启动内需,从而拉动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这是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现实样板。

上述说明,宏观经济理论必须与经济现实相结合,既可以增加宏观经济理论的说服力,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导刊,2006(4).

第2篇:微观经济学供需关系范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网格资源;分配管理;模型

近年来,社会上相继出现了很多类型的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相对于普通的网格资源管理系统,本次研究提出的网格资源管理方法具有管理简单、实现容易、扩展型较强的优势,且系统不需要掌握全部的资源信息,仅需要引入竞标机制,就可以解决资源提供者的报酬问题。

一、网格资源分配管理模型概述

立足于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以此设计出来的模型如图1所示。

正如图1所示,整个模型是借助于现代网格的信息和管理的模块,并利用大量的网格域来共同构造出一个新型的网格系统,这样就可以实现通信。网格域属于资源分配管理系统,具有自治特点,在这个网格域中,主要涉及数据、信息、存储、计算等各类资源,当然也可以利用一台超级计算机或者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集群来对其数据进行管理。网格域主要负责对本地资源进行管理,为本地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将接收到的招标信息进行处理,并为其他域的用户提供服务。本次研究的基于微观经济学方法的网格资源分配管理模型主要由几大模块组成,且在这个模型中,资源的调度内容有如下方面:一是作为卖家方,需要对资源进行任务分配;二是作为买家方,需要对作业进行资源分配。具体流程如图2、图3所示。

二、有关市场供需均衡原理的价格调整算法

1、均衡价格的存在性证明的概述

从理论上分析均衡价格的存在性有关证明方法,对不同的经济变量需要使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均衡求供离差使用V1表示,求供离差使用V表示,均衡供求离差使用U1表示,供求离差使用U表示,需求数量使用D表示,供给数量使用S表示,均衡价格使用P1表示,价格使用P表示。大于0的系数或者常数使用γ、β、α、a、b、c、d表示。

(1)静态供求综合模型。静态供求综合模型一般形式使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U=0

P=P(U) (dP/du>0)

在这个公式中,由于U=S-D,所以U=0。也就是说,U=S-D=0,推出S=D,也就是供给和需求相等。均衡解为:P1=P(0),U1=0。

针对有关该行为方程增加了解答的条件:首先由dP/du>0推出,在这个行为方程中,供求离差U的单调增函数就是价格P。如果U=S-D<0,那么P0,P>P1。这也就是说,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均衡价格就会高于价格;而需求和供给相同时,均衡价格和价格也是相同的;当需求小于供给时,此时的均衡价格会低于该价格。当出现价格和供求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此概念称之为供求规律。

当供求函数的自变量为求供离差V=D-S时,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模型:

V=0

P=P(V) (dP/du<0)

在这个公式中,由dP/du<0这个限制条件可以推出,V的减函数是P,而在第一个公式中,U的增函数是P,这是因为V符号和U符号正好相反,和第一个公式是等价关系。第二个公式的解值是:P1=P(0);V1=0。

S=D

D=a-bP (a,b>0)

S=-c-dP (a,d>0)

线性供求综合模型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U=0

P=α+βU (α,β>0)

在上述的第三个公式中,线性综合模型分析较之于线性分析少一个方程,并且β是数值,而U和P的关系是正向关系。有关第三个公式的解值如下:

P1=α

U1=0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如果U<0,那么P<α=

P1;如果U>0,那么P>α=P1。由于α=P1,所以第三个公式中的供求函数可以使用P=P1+βU。

这几个公式充分体现了供求函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优势,也就是供求和价格的关系都和均和价格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且均衡价格主要是由消费者的收入和偏好、商品价格等外部因素所决定。继而推出第五个公式:

β=(P-P1)/U=(P-P1)/(S-D)

在这个公式中,价格的概念是指供求离差与均和价格离差的比率,尤其是这价格也会通过供求的变化来随时影响均衡价格的速度。如果将U=-V带入第三个公式中,可以推出:

V=0

P=α-βV (α,β>0)

第六个公式的解值为:P1=α,V1=0。和第五个公式一样,U1=0和V1=0都是指D=S。

(2)动态分析。为了研究具体的动态问题,需要先找到有关时间路程P(t),通常情况下,立足在某个时间点,分析时间变化率在价格变化下的超额需求(D-S)呈正比,也就是dP/dt=γ(D-S)(γ>0)。由于(D-S)=V,所以dP/dt=γV(γ>0)。由第六个公式可以推出:V=(α-P)/β。将此公式带入dP/dt=γV(γ>0)公式中,推出:dP/dt=γ(α-P)/β=γα/β-

γP/β,对这个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得出:P(t)=[P(0)-α]e-γt/β+α。从第五个公式中推出:α=P,所以:P(t)=[P(0)-P]e-γt/β+P1。在这个公式中,由于γ/β>0,所以如果t无穷大,那么e-γt/β就是0。同时由于P1和P(0)都属于常数,所以如果右边第一项趋于0,也就是如果t是指无穷大,那么P(t)= P1。

2、算法描述

结合现代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调整算法的具体概念:已经清楚未来或者过去的一些时间段对资源信息的掌握和了解的基础上,来对均衡价格进行数理分析,从而实现系统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资源总能力使用C表示,总资源需求量使用D表示,算法精度使用α表示,平均价格使用P1表示,高价和低价使用ph、pl表示,当前资源的价格使用pi表示,价格调整周期使用Ti表示。资源的超额需求的主要表达方式是Z=D-C。其具体的理论说明如下:

第一步:接收资源交易管理模块的有关资源信息数据;

第二步:对于资源Ri,从周期Ti来对资源价格进行调整,并执行以下步骤;

第三步:高价ph和低价pl的初始值使用当前资源价格pi表示,初始化的测算精度α值;

第四步:在价格pi下,对总资源需求量Di进行计算是立足于表格中的竞买者对资源Ri的有关信息,得出超额需求的Zi=Di-Ci公式,而两者之间的差就是指资源总能力Ci减去总资源需求量;

第五步:如果|Zi/Ci|≤α,那么直接执行第十五步;

第六步:在低价pt的条件下,对低价资源超额需求Zl数据的得出是建立在需求列表中竞买者对资源Ri的需求信息的基础上来计算的;

第七步:如果Zl小于0,pl=pl/2,则返回到第六步;

第八步:在高价ph下,对高价资源超额需求Zh的计算是建立在需求列表中竞买者对资源Ri的需求信息的基础上来计算的;

第九步:如果Zh大于0,ph=2ph,则返回到第八步;

第十步:为了计算平均价格pl和ph的算术平均值p1,需要在平均价格p1的条件下,评价价格超额的数值是需要在需求Z列表中竞买者对资源Ri的需求信息的基础上来计算的;

第十一步:如果|Z1/Ci|≤α,那么使pi=p1,执行第十五步;

第十二步:如果Z1小于0,使ph=p1;

第十三步:如果Z1大于0,使pt=p1;

第十四步:返回到第十步;

第十五步:均衡价格是pi,资源Ri的价格调整结束,返回到第一步。

三、结语

相对于普通的网格资源管理系统,本次研究提出的网格资源管理方法具有管理简单、实现容易、扩展型较强的优势,且系统不需要掌握全部的资源信息,仅需要引入竞标机制,就可以解决资源提供者的报酬问题。为了尽量避免部分因素的改动而影响到系统的应用功能,因此还需要对有关资源价格的程序进行适当的设计,建立一套安全机制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施运梅、刘梅彦、杨根兴:网格资源管理模型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6(3).

[2] 王兴伟、江南、王家林、黄敏:一种基于微观经济学的网格资源分配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2006(7).

[3] 张建勋、贺毅朝、田俊峰:基于微观经济学方法的网格资源分配管理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S1).

[4] 张建勋、贺毅朝、田俊峰:基于市场的网格资源分配管理模型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2).

[5] 王兴伟、蔡颖、佟呈呈、黄敏:基于拍卖和免疫优化的网格作业分配机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6] 李明楚、许雷、孙伟峰、陆坤、郭成:基于非完全信息博弈的网格资源分配模型[J].软件学报,2012(2).

第3篇:微观经济学供需关系范文

关键词:管制;规制;监管;干预;调控;市场监管法;市场规制法

中图分类号:D91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23803

1管制、规制与监管

管制、规制与监管都是英文“regulation”的不同翻译,对于日本学者的著述倾向于将它译为规制,如金泽良雄在《经济法概论》一书中第一编第四章所谈及的问题就是“经济法中的规制”,植草益的《微观规制经济学》等。对于英美学者的著述则更倾向于使用管制,如丹尼尔•史普博的著作是《管制与市场》,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等。而在国内的经济学著述中,管制与规制的运用也无统一的规范,如王俊豪所著《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马昕等所著《管制经济学》,谢地所著《政府规制经济学》,王雅莉所著《公共规制经济学》,张维迎的《管制与信誉》等。在经济法学著述中,结合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学者们大多数使用的是市场规制,如漆多俊在《经济法基础理论》第十章所述内容即是“市场规制法原理与制度体系”,监管在经济学领域很少见,但是在法学领域,有的学者将市场监管法和市场规制法并列为微观经济法范畴,是干预市场微观领域的不同手段。如卢炯星认为,市场监管法与市场行为规制法同属于微观经济法范畴,但两者却各有不同。有的学者认为,在与法律密切联系的层面上,管制、规制与监管并无本质区别,既包括与此相关的政策,也包括为实施政策而制定的法律法规。还有学者认为:管制原意是指有系统地进行管理和节制,并含有规则、法律和命令的基本含义,通常理解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和限制,要比监管的范围大的多,监管只是管制的一种,是从维护安全,降低风险角度进行的管制。管制与规制并无不同,只是“regulation”的不同翻译而已,无论管制更多的适用于政策性讨论也好,规制侧重于管制法律表现形式也好,这些区别对于实质性研究并无意义,因此我们的研究重点不应该是刻意追求到底是该用规制还是用管制,而是应当着眼于经济运行的整体来掌握适用的范围以及与其他经济管理方法的区别。

1.1管制(规制)的性质

丹尼尔•耶金在他的一书《制高点――重建现代政府与市场之争中》写到的管制(规制)在战前与战后被接受的程度和内容有非常大的差别,这是什么原因呢?在查看了相关资料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战前的管制(规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制,政府的手伸向市场的各个微观领域,因此它指的是对微观经济领域的直接监督和管理。而凯恩斯主义则将政府从微观拉向宏观,主张管理总体经济而不是具体的市场运作。因此,凯恩斯主义被赋予了另外一种名称“政府干预”,用与区分政府管制(规制)。丹尼尔•史普博认为管制是由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配置机制或者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者特殊行为。金泽良雄认为规制可以理解为是对于一定的行为规定了一定的秩序,而起到限制的作用,经济法规制的对象就是经济生活涉及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循环的全部过程,并包括与此有关的金融、运输等。维斯卡西认为,政府管制是政府以制裁手段对个人或组织的自由决策的一种强制性限制,政府的主要资源是强制力,政府管制就是以限制经济主体的决策为目的而运用这种强制力。植草益认为,政府管制是社会公共机构依照一定的规则对企业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我国学者王俊豪则将管制定义为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政府管制者(机构),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主要是企业)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因此,管制(规制)的性质是对微观经济领域和主体的干预。

1.2监管及市场监管法

监管,有学者将其解释为监督和管理,但其并不是监督和管理的内涵的简单相加,而是有特定的含义。国外有学者认为:监管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经济个体自由决策所实施的强制性限制。国内也有学者认为:监管就是由监管者为实现监管目标而利用各种监管手段对被监管者所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和主动的干预和控制的活动。卢炯星给监管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监管就是市场运作的条件下,以矫正、改善市场机制为目的,政府对市场经济行为的干预和干涉,或者说,监管就是政府根据法律制定与执行规章的行为,因此,市场监管就是监管主体制定各类市场的行为规则,并通过执行这些行为规则来减少市场失灵、构建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市场竞争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市场监管法作为经济法需要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与市场的矛盾不断加深,而逐渐进入法学家们的研究视野中。目前学界关于此方面系统化、专门化的研究不多。但是,市场监管法在微观经济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调整市场在运行过程中,监管主体对市场主体及其市场行为进行监督管理所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市场监管法不仅是市场主体进行市场运营的准则,也是市场监管主体依法监督、持续审慎监管、有效监管的依据,对于保障市场的安全与秩序、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保障市场公平有效的竞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市场监管法进行研究的学者们一致认为,它是属于经济法,而且应当是经济法的独立组成部分。它与市场规制法虽然都是调节微观经济的法律,但是作用的领域却各不相同。经济法学界注意力普遍集中在体现调整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的宏观调控法和维护市场竞争的微观市场规制法,对于市场监管法很少提及,这在各个法学著述中可以发现大多学者将经济法的内容分为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如漆多俊的《经济法基础理论》、《经济法学》,邱本的《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等。有的则用市场规制法包含了市场监管法,但是对于两种微观领域的调控措施又没能很好的协调两者的差异。在研究微观经济立法时,没有必要区别市场规制与市场监管,因为微观经济活动的配置应该交给市场,政府只是在市场失灵时的一个次优选择,所以微观经济领域的立法就应该本着少管,间接管理的原则。当需要管理一项经济事务时,根本不用区别是规制范畴还是监管范畴,我们的着眼点应该是什么时候管以及如何管的问题。

2干预与调控

干预一词在国家与市场的博弈过程中似乎历来就被视为国家或者政府的一项权力,在读了丹尼尔•耶金的《制高点――重建现代政府与市场之争》一书后发现,在英美国家,管制与干预有过一次巧妙的交锋,而分水岭就是1929年的经济危机。此后大多数文献都使用的是干预,以区分危机前的管制。探究其中的原因,是凯恩斯和他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所引起的变化。众所周知,经济危机后,美国民众强烈呼吁政府出来“主持大局”,他们一方面迫切希望政府能够利用自己的权力增加就业、降低通货膨胀、恢复市场等,而另一方面,特别是曾经一度控制市场的资本家们,害怕政府的介入会影响到他们的活力和发展,不想再回到20世纪初那种被管制的时代,更不需要一个什么都管的政府。因此,在这种踌躇中,管制逐渐淡出美国人民的经济生活,政府发现他们试图再次激活管制的计划有些力不从心。

调控一词在西方很少被使用,而在我国的经济学和经济法学领域被使用的频率很高,特别是当与另外一个词――宏观一起使用时,就构成了通说认为的国家调整经济的两大手段之一,即宏观调控。调控与上述的干预在特定语境下有着同样的内涵,就是国家对宏观经济生活的管理与监督。

2.1干预

即使是对政府干预最具权威性的斯蒂格利茨的著作《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也没有对干预一词进行解释。但是他有一段形象的描绘来说明政府干预是对的,这对于理解干预有一定帮助:保险公司不能完全区分高风险与低风险的客户,对同样巨额财产保险收同样的保险费吸引的往往是高风险的客户,低风险的家庭买保险的可能性比较小。有那么多高风险客户,保险公司的赔偿金额巨大,所以公司进行“干预”限定保险范围,不让人们想保多少就保多少,这样做可以激励人们安装防火系统或者采取其他措施来降低火灾风险。又如劳资关系,纯市场体系,假定雇主掌握每个雇员的大量信息,那就可以经常调整工资以便使每个人生产出最多的产品,偷懒的工资少于勤快的。但是雇主并不掌握所有这些情况,所以走捷径采取某些“干预”,如补贴午餐费,以提高积极性从而提高平均生产效率。从中文词义来讲干预的意思是过问别人的事情。干预是一种外在力量的影响,市场有着自身的运作机制如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价值规律等,政府对其进行干预的确是一种外来权力的干涉,相对于政府来说,市场的确是“别人的事情”。在看看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发展历史,由于过度的竞争导致垄断妨碍了自由的市场环境,于是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先有市场和市场失灵从而产生了经济法。这也足以说明,在私有制度国家,使用干预一词是非常的贴切,虽然即使学者们也没有做如此的区分,如马克•波尔曼在他的文章《美国联邦政府的历史演变与国家的经济角色》中谈到19世纪末政府的经济政策时使用的是:干预的加强,并没有使用当时流行的词语管制。在国家与市场不断协调的今天,用干预来表示宏观领域的调节,用管制来表示微观领域的管理更加符合经济发展的方向。

2.2宏观调控

漆多俊给宏观调控的定义是:国家用以调节经济的各种引导促进方式发达并形成系统后的综合体现,是国家运用引导促进系统调节经济的基本方式,国家从社会经济的宏观和总体角度,运用国家计划、经济政策和各种调节手段,引导和促进社会经济活动,以调节社会经济的结构和运行,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和发展。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由于国家经济调节的本质是宏观和总体的,作为国家调节基本方式之一,国家所运用的引导促进方式也主要是对社会经济宏观和总体上的引导和促进。国家引导促进的主要着眼点和目的是社会经济的宏观结构和总体运行,所实施的措施重在影响社会经济的全局,而不仅仅触及某些局部和个体。宏观调控的作用方式具有指导性,并非强制干预或者直接参加经营活动,而是按照宏观规划目标和方向,给社会经济活动者以指导、鼓励、帮助和服务,引导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调控本身具有内在力量自发作用于外在的意思,中国政府相对于中国的市场经济来说是一个内部的力量,是政府建立了市场,并且运用自身的权力来规范市场运行。可以说是自己建立自己管理。因此用调控代替干预来说明政府在宏观领域的调节更加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历史和国情。

3我国的选择――以规制(监管)为重心的探索

中国经济政策的选择和发展方向以及经济法的制定,应当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一味的效仿英美国家或者采用单一的手段,而应该是:立足宏观调控,微观领域重在研究哪些规制(监管)是现阶段必须但是长远要“退出”的,哪些无论是现阶段和长远都要“退出”的,哪些现阶段很“弱”而长远需要加强的,哪些是现阶段和长远都是必须的。并且完善和发展宏观调控法、以及市场规制(监管)法,明确二者的界限,发现二者的联系,从而能够灵活的运用于实践当中。

在研究经济立法时,我们要有这样一个逻辑起点:具体的政府市场经济活动和经济立法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徐杰老师用了一个很贴切的词语――互动。首先要考虑政府经济活动及其变化是如何影响法律体系的建构和运转,其次是法律的制定和适用又是如何影响政府管理经济秩序的形成。在经济立法研究过程中,应当把政府规制(监管)视为研究的重心,这不仅因为宏观调控的理论研究远远丰富于对微观经济领域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政府规制(监管)是直接作用于各个市场主体和具体的经济活动中,一旦政策有所偏差,市场参与者将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微观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是主导,所以对于市场规制(监管)的研究更侧重于个案的分析。我国有着很深的计划经济传统,如何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规制(监管),这也是为什么政府规制(监管)确实应当成为经济法研究重心的深刻的体制原因。

有了这样一个逻辑起点,我们的研究应该遵循这样的逻辑不断深入:(1)国家规制(监管)市场经济的度;(2)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如何影响经济立法;(3)我国经济法应该有怎样一种体系框架。

3.1确定政府规制(监管)的度

理论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可是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因为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活动,要作一个定量分析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这个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受许多因素影响下,不断维持这一种动态平衡。

3.2规制(监管)程度对经济立法的影响

法律规范对政府规制(监管)权限的界定以及对政府取得、行使规制(监管)权程序的规定,在加大了政府管制成本的同时,又对政府管理活动形成了监督,因此在防止政府过度规制(监管)或者滥用规制(监管)权方面具有提高政府管理效益的作用。但是由于政府规制(监管)要发挥作用主要还是依赖政府机构主动行使权利如处罚权,因此规制(监管)的效率又会因这一制度安排而降低,在这些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政府规制(监管)失败。因此,我国经济立法应当一方面加强对政府权力的限制,防止权力寻租的出现如将行政垄断纳入反垄断法调整范围,另一方面在一个个具体经济法律关系中努力发掘传统法律救济的资源,关注行政处罚、私人诉讼以及公益诉讼等多种救济手段的有效结合。

3.3我国政府规制(监管)发展前景

在放松规制(监管)还是加强规制(监管)上,理论界普遍认为,应当放松经济性规制,加强社会性规制。笔者认为,加强社会性管制是不置可否的,因为社会性管制涉及劳动保障、消费者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公共物品的提供等方面,这些都是与社会利益息息相关的领域,所以加强社会性规制(监管)是增加社会福利的有效途径。对于经济性规制(监管)是要放松还是加强,可以从事情的本原即政府规制(监管)的原因来入手,分析是否需要管制、管制多少的问题。当一项经济活动需要政府干预的成本大于收益,或者政府干预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那么在此领域就可以放松规制(监管)或者让政府放手而完全交给市场。在有些领域,并不是一概而论是放松规制(监管)还是加强规制(监管),应当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来考虑。例如,电信行业属于自然垄断行业,传统理论认为自然垄断行业由于存在定价悖论、效率悖论、负外部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等缺陷,所以现阶段政府进行规制(监管)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中国加入WTO,电信市场的开放势在必行,允许国内外新企业进入,强化市场竞争力量对经济效率的刺激作用,从而使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成为一种普遍规律。电信行业是一个需求弹性很小的领域,基于对公共利益的考虑,电信市场的放松规制(监管)是一个慢慢放手的渐进过程。

参考文献

[1]金泽良雄,满达人译. 经济法概论[M].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

[2]漆多俊. 经济法基础理论[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3]吴弘. 市场监管法的基本理论问题[J]. 经济法论丛, 2006,(5): 29.

[4]丹尼尔•史普博. 管制与市场[M]. 上海: 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9.

[5]金泽良雄,满达人译. 经济法概论[M].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

[6]王俊豪. 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7]卢炯星. 经济法中的市场监管法若干理论研究[J]. 经济法论丛, 2006, (5):2830.

[8]现代汉语词典[K].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第4篇:微观经济学供需关系范文

关键词 : “限购令”; 供应;需求;房地产;房价

Abstract: "Restricted Sales Order" is all over the country to implement. Effects and controversy attendant - the rise in property prices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no expectations of falling house prices scenarios. This article only from the microeconomics to make a superficial analysis of the real estate market price changes, as well as the purchase of the policy.Key words: "restriction order"; supply; demand; real estate; prices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本文通过分析房地产供求关系、“限购令”对供需的影响以及对限购政策的预测、评价和建议几个方面来论述“限购令”对缓解民生问题所发挥的作用。

房地产供求关系

房地产需求关系

房地产的需求量是购房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房产数量,根据需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房地产价格上升,则房产的需求减少。房地产的价格下降,则房产需求增加。

房地产市场需求类型

房地产的购买者需求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投机投资需求,第二类是居住需求。对于第一类需求 ,房地产不是必需品,投资者可以选择其它的投资替代品,如收藏品投资,股票金融投资等,因此第一类需求具有弹性是弹性需求。第二类需求是居住需求生活必需品,而且其同等地位的替代品几乎没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 以及廉租房可以勉强算作商品房的替代品),此类需求一般是刚性需求。理论说,当房价上涨过快超出购房者的购买力时,必须要买的房子已经买不起,被迫不买房子。此时部分刚性需求就转化成了弹性需求。

2. 房地产需求的影响因素

买者数量:中国人口众多,居住需求量巨大,使土地和住房成为稀缺资源供不应求,购买房地产的人越来越多,即需求增加。

预期:人们根据房地产长期以来只涨不跌的情况预期到房地产价格将会继续上升,则投资者会去加大房地产业的投资,而用于居住的居民也会更愿意购买当前价格的房产,以避免日后价格会更高。现在我国的房地产形势就是在大家预期房价上涨的情况下需求迅速膨胀的实际案例。

替代品:商品房的互补品较少,有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而在当前中国这些受国家照顾的房源申请条件要求严格,手中较少,对商品房的需求影响较小。

房地产供应关系

房地产的供给量是卖者愿意且能够出售的该种房产的数量。根据供给原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房价上升则房产供给量增加,反之,下降。

房地产供给的影响因素如下:

成本:房地产业的成本,主要有土地价格,建材成本,工人工资等。而在中国由于城市土地的控制权在政府,而当前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是卖地,政绩考核源自 GDP 的投资(土地),因此政府没有动力通过大量供应土地降低地价以稀释房地产价格。

预期:与上述买者预期相对应,房地产供应商预期房价上升则会加大开发供应量。由于房地产业财富快速增加,流动性极其旺盛,房地产被看作投资增值的绝佳途径。

总之中国人数众多对住房的需求量大,而当下经济适用房条件严苛,买者预期房价上升会使需求减少。而房地产业的成本土地费用等居高不下,建筑材料也价格不菲,,都使房地产供应增加。而因此达成的房地产均衡价格就不断上涨,日益增高。这也是形成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虚高的原因。

限购政策对供需的影响

限购令的根本目的

限购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通过抑制投机投资需求,使房价回归理性,使部分房产投资需要减少,缓解房产居住需要,使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

理论分析得出的影响

限购令立竿见影的效果出现在抑制需求上,主要是抑制了投机投资需求。理论上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价格平衡点向左移动,平衡价格应该下降。

限购政策对房地产供需的影响

限购令究竟限购了哪些人的需求?一,限购令限制了投资者的需求。二,限购令对居住需求也有影响。在限购令之前,影响购买的主要因素是价格。而限购政策加入后将需求者分成了四种,有钱有资格购买的,没钱但有资格购买的,有钱没资格买房的,没钱没资格买房的。为了买到房子,这两种条件缺一不可。即只有有钱有资格人才能最终买到房子。所以限购政策实际限制了部分有钱但没资格的有居住需求的人。这种人往往是无户籍外地人有一套房子居住但居住条件不好希望改善,但受到限购条件限制买不了新房的人。这一部分人是限购政策的受害者,居住需求被压制。另外由之前分析得出,限购令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房价的变化,理论上房价应降低,由于房价降低部分原来买不起房的现在有能力买房了。这一部分人的居住需求得到满足,由于房价降低而可以买房的群众是限购令的最终受益者。但总体来看部分人的需求被压制部分人的需求被满足。到底是被压制的需求多还是被满足的需求多呢?这两部分需求的比较取决于有房但需要换房的需求和因为价格下降而被满足的需求孰多孰少。也就是只有当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限购的正效应才会大于负效应,限购政策才会真正缓解民生问题。

实际调研得出的影响

理论分析得出房地产价格应该下降。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笔者查阅了相关数据统计年检及相关报刊,找到了反映出台限购令后的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和成交价变化情况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距国家统计局 2011 年 7 月统计数据显示, 70 个大中城市中,与2010年同月相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 4 个,涨幅回落的城市有 28 个,涨幅在 5.0% 以内的城市有 49 个。

下面以上海为例,来自 21 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2011 年 7 月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的供应面积和成交面积双双连续第二个月下降,其中 7 月成交面积为 77.0 万、供应面积为85万,成交均价为22051元/。尽管7月的成交面积小幅下降 2.5% ,但同比仍增长了 77.9% ,成交均价则同比上涨 14.2% 。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就目前来说,通过限购政策抑制了房地产成交量,但限购政策的根本目的减低房价的目的还没有达到,只有极少数城市房价出现下跌,下跌幅度较小,部分城市的房价不降反升。

对限购政策的预测、评价和建议。

限购政策表面有效的根本在于抑制了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部分居住需求。这种抑制需求的办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供需问题,治标不治本。

而从上面的分析中也同样可以得到此结论:限购政策有两方面效应,负效应:部分人合理需求被抑制。正效应:部分人合理需求被满足。这两部分需求的比较取决于有房但需要换房的需求和因为价格下降而被满足的需求孰多孰少。随着限购政策的实施年限增加,会有越来越多的住房变得老旧,逐渐不能满足居住要求,越来越多人出现换房要求。而由于限房政策并未明显降低房价,因此由于价格降低而被满足的需求不会特别多。在限购政策的负面效应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有朝一日,限购政策的负面效应肯定会大于正面效应,限购政策就彻底失效了。因此说,限购政策也不是个长远之计。

华源集团总裁任志强说“越限购的城市的房产你越得去买,限就是政府帮你摁着,一松手就会往上涨。”这句话体现大众面对限购政策的心理,而且也反映了限购政策后潜藏的房价爆发的危机。一旦限购令被取消,各方被压抑多时的房地产需求会迅速膨胀,造成更加不可控的局面。

中国房地产利益博弈非常复杂,房价问题也不是个简单的微观经济学的问题。因此,对于房价调控一定要有全面的战略准备。限购令主要效果在抑制需求,为了使限购令更好实施,要配合一系列其他政策适用,例如对有居住需求而被限制购买的人制定额外的较宽松的补充政策,努力满足其合理需求。除此之外,还要想办法疏散由于高房价而压制的居住需求,扩大其他方式的居住“供给” 如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真正促使住房回归居住属性,实现抑制房价。

结论

综上所述,房价作为老百姓高度关注的问题, “限购令”的出台就引起了许多的评论与争议。我们可以从现阶段房价上涨幅度明显减缓及商品房成交量大幅度下降的情况看 ,“ 限购令”的确抑制了楼市泡沫的无限制扩大,通过对房屋供给和需求方面产生的影响 ,使得房屋从销售数量上和主要的供应对象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限购令存在其根本的局限性,并且不适宜长久实施,对现阶段限购令的实施来说,政府需要通过周边配套政策的不断完善,才能够更好的使限购令发挥效用,才能有效缓解房地产供需不平衡,房价过高的问题 ,使房地产市场逐渐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第5篇:微观经济学供需关系范文

在西方国家,商标资产(Brand Equity)一词于80年代被广泛使用,然而对它的界定迄今仍是众说纷纭,多数学者倾向从使用某一个商标与不使用该商标时,消费者对某一个特定产品或服务的不同反映这样一个角度来考察商标资产。例如,法奎汉(Farquhar,1989)将商标资产定义为“商标给产品带来的超越其功能目的附加价值或附加利益”。商标给消费者提供的附加利益越大,它对消费者的吸引就越大,从而商标资产价值就越高。美国学者凯勒(Keller,1993)则将商标理解为消费者由于拥有关于某一商标的知识而对该商标的营销活动所具有的差异性反应。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肯(Aaker)教授认为,商标资产是这样一种资产,它能够为企业和顾客提供超越产品或服务本身利益之外的价值;同时,商标资产又同某一特定的商标紧密联系,如果该商标文字、图形作改变,附属于商标之上的财产将会部分或全部丧失。

一般而言,商标资产是通过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附加利益来体现其价值的。成为一种资产的商标,不仅有助于消费者解释、处理和贮存大量与该商标和该产品相关的信息,而且会大大增加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该产品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消费者对某一商标的品质感知以及由这一商标所产生的联想、想象都可能极大地提高消费者在产品使用中的满意感。基于对消费者的价值和吸引,有影响力的商标将通过一系列方式为其提供附加利益。比如,由于消费者对商标的熟知与好感,企业的营销活动会更为有效;企业在与零售商和供应商的交往中可能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借助商标的影响,可以更加有效和成功地推出新产品和进入新的市场;比竞争对手获得更高的边际利润等等。总之,有影响力,或资产价值大的商标能使企业减少由于市场变化引起的不稳定感和风险感,增加产品未来的获利能力。

商标资产给企业带来的附加利益,归根结底来源于商标对消费者的吸引和感召力。就实质而言,商标资产反映的是商标与顾客(包括潜在顾客)的关系。顾客关系之所以重要和具有价值,根本原因在于,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发展顾客关系需要很大投入,而这种关系一旦建立起来,又能保证企业在未来获得一定的回报。

商标资产所反映的顾客关系不是一种短期的关系,而是一种长期动态的关系。如果消费者对某一商标没有任何了解,完全是在随机或偶然情况下选择了该商标,并且在事后对该商标没有留下什么印象,那么,商标与顾客的这种关系只能算是一次性的短期关系。这种关系对于增加产品的未来销售没有潜在实质性意义,因而不应归入商标资产的内容。

商标与顾客的关系既存在广度上的问题,也存在深度上的问题,这两者均应纳入商标资产的考察视野。所谓顾客关系的广度,是指商标在多大范围内被多少人所知晓,它可以用商标的知名度或知晓率来反映。顾客关系的深度是指顾客对商标的了解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商标的总体印象与看法,如对商标的信念、态度、偏好等。顾客关系的深度可以通过对顾客的忠诚度、品质感知程度、商标联想等方面的测度反映出来。顾客关系的广度与深度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存在着各自的内容、特点与发展规律。前者反映商标的影响范围,后者反映商标对消费者的影响程度和消费者对商标的依赖程度。有较大知名度的商标通常对消费者具有较大的感召力,但这并不是必然的规律。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彼此竞争的商标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各个商标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或影响消费者的选择能力可能差别很大。同样,商标即使对消费者有很大吸引力,但如果局限在一个较小的范围里被人知晓,商标的获利能力必将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商标资产可以界定为:附着于商标之上,能够为企业在未来带来额外收益的顾客关系。 二、研究商标资产的意义

(一)“商标资产”较“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具有更为深邃的内涵和更为广泛的适用性。 应当承认,近几年关于“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研究,已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至少可以说,这些研究对于唤起企业的名牌意识,对于推动、指导地方、企业创名牌产品产生了很好的影响。然而,这类研究带有以下几方面的局限:第一,具有就事论事之嫌,难以有理论上的突破。无论是“名牌产品”还是“驰名商标”均带有太多的“地域性”和“相对性”成分,这些概念在数量上难以把握或从本质上而言不属于定量描述的概念范畴。第二,适用范围相对狭窄。[/b]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毕竟只是少数企业为之追求与奋斗的目标。对于绝大多数企业,其产品很难成为名牌产品,这些企业也不一定将其产品定位于名牌的位置上。关于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的研究成果对于那些不以创“名牌产品”为追求目标的企业虽然也有指导和启发意义,但这种指导和启发毕竟带有较多的间接成分。第三,“名牌产品”也好,“驰名商标”也好,更多反映的是产品或商标已经有名这一结果,对商标从无名到有名这一过程相对而言没有予以强调,从这一意义上,这两个概念均具有静态的性质。

商标资产这一概念不仅能够对“名牌产品”、“驰名商标”予以更加深刻的刻画,而且它本身就会有从数量上把握的意向,是一个可以从定性与定量两方面界定的学术用语。不论何种企业,只要使用商标,并为之进行投资,都可逐步使之成为一种资产。不同的是,由于不同企业在投资力度、投资方式、所处市场等方面的差异,商标资产在不同企业间的发展会存在不平衡,即在量上存在差别。如用商标资产这一术语表述的话,“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无非就是资产数量比较大或特别大的产品或商标。用“商标资产”来重新界定“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等概念,有助于把商标问题与商标现象的研究引向深入。

(二)商标资产为市场营销提供了新的尺度。

在现代消费品市场上,营销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很多情况下,广义的营销投入(包括市场调研、新产品开发、营销网络建立、广告、促销、销售费用等)远远超过了产品的制造成本。营销投入中,一部分是服务于当前的交易实现,另一部分则是着眼于与消费者的未来交易。从理论上说,前一部分营销投入应当作为当期费用进入成本,其规模取决于营销的数量或水平;后一部分营销投入则在未来时期对销售实现产生影响,应归入长期投资的范畴,其规模取决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以及市场竞争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

很显然,营销投入中的短期与长期投资部分,应当有完全不同的预算方法和绩效考核指标。现实中,由于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是混杂在一起,难以截然分开,在营销投资力度与效果的指标体系方面,长期投资部分完全套用了与短期投入部分相同的预算和考核办法,结果,常常出现长期营销投资严重不足,或以短期投资挤占长期投资的局面。商标资产,体现了商标在消费者中的声誉和影响,这种声誉和影响是企业对市场进行长期投资,把消费者作为资源开发的结果。因此,它为企业的营销投资,尤其是营销投资的长期投入部分的绩效考核提供了新的衡量尺度。将这一绩效衡量尺度与我们所熟悉的当期销售量、当期利润等指标结合起来,就可以对营销投入的力度与效果进行更全面的衡量。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企业在营销活动中突破“短期”和“近视”的局限,进入长期高度的视野,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

(三)研究商标资产有助于丰富、发展消费者需要与选择理论。迄今,经济学文献中关于商标的论述较少,较零散。

而且,经济学家在论及商标问题时,主要是从商标资产对企业、产业和交易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至于商标资产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基础是什么,如何对它有效利用和管理等几乎没有触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后一类问题涉及到消费者在商标层次上的偏好与选择,而西方微观经济学理论对此只是提供了一些较为抽象的解释。微观经济学在分析消费者选择行为时,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作出说明的;无差异曲线反映的是消费者的偏好,它为什么呈这样或那样的形状,被假定取决于非纯粹的经济因素。这实际上将价格和收入以外的其它影响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因素,统统归入了以无差异曲线反映的消费者“偏好”这一范畴中,由于“偏好”在经济学上得不到说明,被假定为既定的,所以,微观经济学未对商标选择行为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 研究商标资产,恰恰要研究消费者为什么和如何对某一或某些商标产生偏好与忠诚,为什么愿意与特定企业或产品建立长期的交换关系。从这一意义上,研究商标资产,对发展、完善经济学关于消费者需求与选择的理论,具有重要价值。 三、商标资产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商标的起源及商标由简单的识别标记发展为重要无形资产的历程。

商标使用虽然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但商标作为一种为社会所认可并受到法律保护的资产则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商标为什么能够成为资产?它为什么是在19世纪中下叶,亦即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革命之后才确定其财产地位?这是两个需要首先回答的问题。其答案,恐怕只有从商标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寻找。

商标最初是基于将本企业产品与竞争产品相区别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本身是一种标记或符号,表明使用某一标记的产品是由某一特定个体或组织制造或销售的。因此,识别功能是商标最基本的功能。商标同个人的名字一样,在没有同具体的标记对象结合之前,它只具有语源或辞源上的涵义。但当它与特定产品结合后,它就成为这种产品的观念上的替代物,慢慢地就具有其标志对象所赋予的内涵。如,提到“健力宝”,我们会想到与这种运动饮料相联的信息,它的包装、色泽、口味、价格、消费等。当市场交换范围狭窄、产品选择余地比较小、产品本身并不复杂、购买风险不大的情况下,这些信息对供需双方或许并不重要,或者虽然重要,但获得这些信息的成本不是很高,此时,商标的信息功能或信息传递的功能得不到充分体现,商标的资产价值也就得不到承认。只有当商标所传递的信息对供需双方具有特别意义和价值的时候,商标才会真正实现由标记到资产的转变。商标的识别功能与信息功能是商标由标记到资产的转变的内在基础,而重视信息的价值与作用所要求的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构成了实现这一转变的外在条件。历史的考察是否能得出同样的结论,正是需要予以探索的一个领域。

(二)商标资产构成及商标资产在财产上的地位。

商标资产是一种什么样的资产?它由哪些部分构成?有何特点?各构成部分关系如何?商标资产为什么重要?与其它资产相比它的地位如何?它呈现或即将呈现哪些发展趋势?这是商标资产研究中应当回答的另一类问题。这类问题的回答关系到能否从定性层面对商标资产予以深刻的把握。例如,美国学者阿肯(David Aaker)提出商标资产是由商标知名度、商标认知质量、商标联想、商标忠诚、附着于商标之上的专门财产五个部分构成。姑且不论每个部分的测度问题,仅仅考察这五个部分彼此之间的关系,恐怕就需要作大量的实证研究。

(三)企业发展商标资产的动因。

哪些因素和力量促使企业在商标上投资,对不同企业、对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存在差异。在研究这一问题时,需要区分企业投资于商标的直接动因与间接动因。直接动因是指最表层的促动力,它能够解释不同企业以及同一企业在产品发展的不同阶段商标投资的重点与差异,它使商标资产投资方式呈现差异化。间接动因则是潜藏在商标投资行为更深层的原因,它阐明是一种什么样的共同力量驱使企业从事各式各样的商标投资活动。促使企业投资于商标的直接动因主要有:追求市场份额的增大、抵御竞争者的攻击、强化对其它营销渠道成员的影响和控制等。接下来要探讨的问题是,为什么基于上述动因的商标投资能够被证明 另一个探讨的问题是企业投资于商标的更一般更深层的原因。对此问题的研究有待于发展起一种综合的理论。这种理论不仅要考虑企业与环境尤其是与消费者互动条件下商标投资行为的共性,而要考虑形成这种共性的持续的力量源。交易费用经济学或许是最有希望能为此作出贡献的理论之一。

(四)商标资产的基础。

如果把商标资产理解为依附于商标之上的顾客关系,从企业角度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构筑这种顾客关系的基础是什么,亦即是什么因素或力量促使消费者建立并维持对某一产品或商标的比较长期的偏好或忠诚。产品、服务的质量,或商标提供的附加利益有可能促使消费者对商标产生偏好与忠诚,但这并不一定是唯一的因素和力量。还有哪些因素并以何种方式促成消费者的品牌偏好与忠诚,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五)商标资产的评估。

商标资产的评估关系到能否从数量上深刻把握商标资产,也关系到企业能否正确地对商标资产进行投资、利用和管理。近几年,商标资产评估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由此也推动了学术界对商标评估方法的探索。目前,见诸于报刊的商标评估方法,基本上是有形资产或一般无形资产评估的一些方法的简单移植和套用,在商标评估刚起步的阶段,这或许是不可避免要经历的。然而,商标资产毕竟有自身的特点,从长远看,实有必要探索适合其特点的新的商标评估方法。

有两种思路是值得引起重视的。一是从管理决策角度评估商标资产,一是从消费者角度评估商标资产。前者侧重从决策者角度判断一项商标投资是否正当,和在多大程度上对商标资产强度产生影响。这一评估思路看重的并不是评估的最终结果,而是评估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以及由这些信息所带来的决策质量的提高。评估商标资产,可以基于不同的目的,但从长远看,基于商标资产管理目的而开展的评估将会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基于此,从管理决策角度探索评估方法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价值。从消费者角度评估商标资产同样具有极大的开拓价值。最近国外已有一些学者试图从消费者对商标的记忆和联想角度,或从消费者效用角度评估商标资产。这种尝试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由此形成的评估方法最能反映商标资产的本质,而且对以管理决策为导向的评估方法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六)商标资产的创造。

商标资产创造,至少需要研究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商标资产创造的途径与方式,二是各种方式的相互配合与协调。一般而言,企业主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创造产品差异与特色、传播质量与差别化信息等途径增加商标的影响力。这些方式各自的作用机制怎样,它们彼此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是需要通过大量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予以探究的。比如,我国目前生产的彩色电视机据说在内在质量上完全可与国外名牌彩电媲美,但很多消费者可能并不真的这样认为。为此恐怕需要作大量的宣传、说服和教育工作,也就是在传播方面需要做大量投入。那么,是否加大广告投资力度,消费者就会转变观念,企业就可以达到目的呢?答案也远非如此简单。如果不了解消费者对质量认知的形成机制,广告诉求就可能偏离方向,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研究商标资产的创造方式,不能孤立地进行,要综合考虑各种方式的相互影响。只有这样,商标资产投资效果才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七)商标资产的利用。

商标资产的利用方式很多,如商标使用许可、商标特许、商标延伸。这些利用方式各自有何特点,在实现中的运作情况如何,未来的发展趋势怎样,是值得认真加以研究的。8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对商标资产的利用,尤其是商标延伸这种利用形式,作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的重点是探索商标延伸的边界、条件以及影响延伸成功与否的因素。另外,商标延伸是否和在何种条件下可能对原品牌造成负面冲击,也是企业在延伸过程别关注的,这一方面的研究目前还甚为薄弱。

第6篇:微观经济学供需关系范文

关键词:百家讲坛;需求;供给;分析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077-02

2001年7月9日一个以“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为宗旨的崭新节目《百家讲坛》在央视“科学教育”频道(CCTV-10)开播。但由于学术性过强,内容又过于零散,收视率最低时几乎为零。2003年开始,《百家讲坛》开始认真研究观众和市场的需求,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收视率也由此一路飙升。几年前在普通大众中“默默无闻”的学者易中天、阎崇年、刘心武、于丹等人,凭借《百家讲坛》迅速蹿红成为耀眼的明星。本文将立足于经济学角度,运用需求与供给理论分析部分学者走红百家讲坛的原因。

1 人们需求结构的变化

1.1 物质文化需求向精神文化需求转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57.5%和67.7%分别下降到2005年的36.7%和45.5%。居民生活方式正发生质的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生活资料,而是向发展享受型消费快速转变,体现为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从国内外居民消费变化趋势可见,中国居民消费结构中,居民用于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方面的支出比重将普遍下降, 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化娱乐等消费比重将迅速上升。

1.2 文化需求中学术性知识需求向学术与大众结合的知识需求转变

将文化产品按一定层次可划分为学术性文化和通俗性文化,学术性文化一般知识含量、科技含量很高。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经济管理;时政话题等。这类文化对观众或读者的相关专业知识要求较高,表现形式较严肃。而通俗型文化即大众文化,通常是关于人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化的知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都希望能在忙碌之余通过一种轻松易懂的方式获得更多的知识。这就表现为人们对学术与大众结合的知识的强烈需求。

2 人们对传统文化需求量的增加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浩如烟海的文化海洋中,历史经典作品、古典文学名著这些民族文化瑰宝以其夺目的光彩,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历久弥新。如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物质文化日益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学习历史,重温历史,品评人物,传承文明成为大众文化需求。由于这种需求不是个别的而是广大的,不是某一个层面的而是广泛的,所以就在全社会形成了一个广泛的文化需求市场。

3 最初的供给结构与供给量

3.1 供给结构

2001 年“百家讲坛”节目创办时为了追随央视科教频道“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即“三品”的定位, 进课堂, 跑“研讨”, 自然科学、哲学伦理、艺术研究、经济管理、时政话题、现代生活几乎全都进了“讲坛”, 这种“大杂家”的传播内容难以培养观众的忠诚度。第二阶段,以“一所汇集名家名师的开放大学”与“建构时代常识, 享受智慧人生”为节目内容定位, 把各路专家、学者从教室里搬到电视上来, 以弥补许多观众无缘上大学的遗憾。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等泰斗级学术巨匠都受邀在《百家讲坛》主讲, 他们演讲内容的专业性和学术性是世界一流的, 但是他们的讲座就是一般大学生和教师都未必能懂, 因此受众的定位是很窄的,仅限于一部分与节目内容相关的专业人士。这种供给结构专业性与单一性, 导致收视情况一直不佳,在CCTV-10的排名也在20位左右徘徊,在实行“末位淘汰”的央视,《百家讲坛》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

3.2 供给量

《百家讲坛》节目于每周一至五播出,但由于收视率等各种因素出现过中断播出的情况,且很少涉及传统历史文化。以下是2001年7月份中节选的一周的节目播出表。

4 需求变化影响供给的变化

根据经济学的基本规律,需求与供给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需求发生了变化必然引起供给发生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供给者的企业或个人,要充分认识到市场调节的主体是消费者,供给者要以赢得为立足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及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大,而紧张的生活节奏人们对大众化的知识更加感兴趣。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下,人们的怀旧心在不断增强,对于重温中国博大的传统历史文化的偏好日益俱增。这样一种需求变化必将要求供给发生变化,这意味着传统历史文化及大众化知识的供给量必将呈现增长趋势。

5 部分学者供给适应了需求变化

2004 年以后, 《百家讲坛》调整了传播内容, 更多地向历史探秘类和文学经典类传统文化集中, 以系列化的方式, 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策划选题, 传播内容从原来的被人称为阳春白雪般的科教内容转向了老百姓喜闻乐道的话题。以著名清史专家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为契机,《百家讲坛》找到了收视增长的突破点。之后又有刘心武主讲的“揭密《红楼梦》”,易中天的“品三国”等。从2004 年5 月至2006年年底的《百家讲坛》各期内容统计中, 社科人文题材占到全部节目的89.7%,其中历史文化题材更是占据8 3% 之多。调整后的《百家讲坛》栏目每周一至周日中午12:45首播,晚上11:10、次日06:40重播,时常43分钟 ,相比改版前增加了播出量,节目的播出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 收视率一路飙升, 持续在央视科教频道收视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纵观这些主讲专家,无论从事什么领域研究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演讲风格亲切幽默、语调抑扬顿挫。具有亲和力的讲解。他们从所谓的高高的神坛上走了下来,走进了百姓中间。实现了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学术品格、大众口味的讲座目标。满足了观众求知、求真、求励、求鉴等各种心理需求。相对于以前在《百家讲坛》主讲的学者。易中天、阎崇年、刘心武、于丹等学者的供给变化适应了需求变化,因此他们能从默默无闻的学者,迅速蹿红成为耀眼的明星。

通过运用供给与需求理论对部分学者走红百家讲坛现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对资源的配置,必须以市场为主体。做到有需求就有供给,需求变化后,供给作出及时的变化。从而实现供需平衡,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丽媪:百家讲坛的品牌炼金术[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5).

[2]葛维樱,浦树柔.百家讲坛现象观察[J].嘹望,2007,(6).

[3]邓芳芳.精品文化栏目的生存策略――以央视百家讲坛为例[J].新闻实践,2006,(9).

[4]刘倩.也看百家讲坛热[J].青年记者,2006,(22).

第7篇:微观经济学供需关系范文

【关键词】春运 准公共产品 公共定价 市场化

一、引言

中国人特有的春节合家团圆传统以及城市化带来的大量流动务工人员催生了中国独特的“春运”现象。每年春节前夕,浩浩荡荡的返乡大军涌入略显狭小的春运市场――一时间,消费者、政府、铁路公司、票贩子将异常活跃的市场搅成一滩浑水,其间各方利益纠葛不清,令社会的监督管理者大为头疼。一直以来,经济学家们都在密切关注这一问题,并积极寻找让春运走出困境的方法。本文试图从铁路“春运”产品的性质入手,分析其现期价格决策的困境及远期的改革优化方向。

二、我国铁路“春运”产品的性质分析

我国的铁路行业因其国家重要运输部门的地位以及自然垄断的特性,一直以来都实行“政府特许垄断经营并接受政府管制”[1]的特殊制度。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持续增长,铁路行业迅速发展――实现了设备、组织、服务的全方位升级。这一点,从历年的“春运”状况便可见一斑。自1954年起,中国铁道部就有春运记录――日均客流73万人次,高峰客流90万人次。随着上世纪80年代民工潮的出现,铁路春运客流逐年增加[2]。2012年春运从1月8日开始至2月16日结束,共计40天。据铁道部官方统计,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达到22112.2万人次,与2011年持平,其中,各铁路局发送跨局中长途直通旅客8660.3万人,同比增加15.6万人,增长0.2%。1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铁路部门进一步创新售票方式,增加了互联网售票、电话订票、自助售票机,大大拓宽了旅客购票渠道,但铁路客运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并周期性地在每年“春运”期间集中爆发的困境还是不能破解。

面对“春运”困境,近年来以吴敬琏先生为代表的许多经济学家提出自由涨价口号,认为供需缺口的存在是因为政府价格管制扭曲了市场规律,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然而,市场供求关系并非对于所有产品的价格调整有效,公共品就是例外。

(一)私人产品、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

按照经济学家萨缪尔森(Samuelson)的观点,所谓私人产品,是对在市场机制运行过程中的一类物品或者服务的概括,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和竞争性。与之相反,公共产品最基本的特征则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具体而言,非竞争性(Non-Rivalness)即某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排斥和妨碍他人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减少他人消费该种公共产品的数量或质量。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即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消费行为付款的人(Free Rider)排除在某种公共产品的收益范围之外;或者在技术上虽然可以排他,但成本很高。

以詹姆斯・布坎南(J.M.Buchanan)为代表的一些国际学者进一步指出,萨缪尔森定义的具有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是纯公共产品(Pure-Public Goods)。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大量虽然具有非竞争性,但又有排他性的商品或者劳务,称为准公共产品(Quasi-Public Goods)。准公共物品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自然垄断型公共物品,如下水道系统、供水系统、铁路运输系统、电力输送系统等,这类公共物品一般都属于社会基础设施。二是不论人们收入水平如何都应该消费或得到的优效物品(merit goods),如社会卫生保健、住房、中小学教育、必要的娱乐设施、必要的社会安全保障等。准公共物品一般具有“拥挤性”的特点,即当准公共物品达到“拥挤点”后,每增加一个消费者,将减少原有消费者的效用。

(二)国内铁路“春运”的准公共产品性质

基于以上的概念,结合国内铁路“春运”的具体情况,不难判断其准公共产品的属性。

首先,铁路“春运”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和拥挤性的特点。与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铁路的运载量很大,对于受益范围之内的消费者即旅客而言,在未出现拥挤现象之前,大家完全可以同时享用铁路客运服务互不影响。而在春节期间,铁路客运的拥挤性则显著表现出来。

其次,从部门归属性质和资源配置的角度看:我国铁路行业的实际负责部门为国家行政性部门。负责铁路建设和营运的铁道部隶属于国务院,其投资依赖于国家财政,对资源的占有和调配主要亦依靠行政力量[3]。以2006年7月竣工运营的青藏铁路工程为例可以看出,我国铁路的布局建设是重大公共决策,而非单纯的企业行为。因此可以认为,铁道部在性质归属上并非企业,而实际就是行政部门,其提供的产品自然也不是私人产品。

再次,铁路“春运”占用大量公共资源,并涉及到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公众关注程度极高,因而明显不属于市场经济意义上的私人产品。

三、现期“春运”产品的公共定价及其缺陷

铁路行业运行的固定成本非常高,同时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标准化和一致性,使其成为了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2之一。又由于目前中国的公路、航空运输业尚不发达,无法从外部对铁路行业造成竞争压力,更加巩固了国内铁路行业的垄断地位。

一般认为,自然垄断行业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持续下降,并高于边际成本,因而按照P=MC定价会造成企业亏损。此时,企业会按照MC=MR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生产,在P0价格下提供Q0量的服务,铁路行业高额利润的代价是社会福利的大量流失。

面对这样的状况,政府代表公众利益对垄断行业无节制的市场力量进行限制,自然产生了公共定价的问题。

(一)公共定价水平

公共定价水平的确定方式有边际成本定价(Marginal Cost Pricing)、平均成本定价(Average Cost Pricing)和利润最大化定价三种。

根据经济学家的推理测算:如果以PM代表边际成本定价,PA代表平均成本定价,PP代表利润最大化定价,则,PM<PA<PP;如果以消费者剩余大小来代表经济福利,以WM,WA,WP代表三种定价水平下的经济福利,则WM>WA>WP。因而从经济福利的角度看,以边际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是最优的。实际上,经济学家霍特林(H.Hotelling)就建议在铁路等成本递减行业,以边际成本为基础定价,并对于其中占成本绝对份额的固定成本由所得税、遗产税以及地价税等各种税收予以弥补。[4]

(二)我国铁路“春运”的定价方法及其缺陷

我国的火车票价格是基于铁道部门提供的成本数据,参考价格听证会的结果制定的,类似于边际成本定价法。需求暴涨的春运期间,铁路行业不能按照供求关系提高运输价格,其损失政府将予以补贴。

价格听证制度的好处在于:

一是消费者、生产者在民主的价格决策机制中可以使(政府)定价合理,资源配置优化;

二是充分考虑消费者利益,从而增加社会福利;

三是保护低收入人群、弱势群体。[5]

然而,这一定价方法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一是成本不真实。由于信息不对称,铁路部门所提供的成本未必是其真实成本。与此同时,价格管制相当于为铁路部门的垄断提供了保护。由于缺乏竞争压力,铁路部门懒于进行技术创新,导致成本虚高,进而使整个社会运转不经济。

二是支持价格引发巨大需求缺口,租值产生。这构成了购买火车票的隐形成本:排队的时间成本,管理“黄牛票”市场的成本以及铁路部门的人员进行寻租所增加的负担等[6]。

四、价格决策的远期优化――铁路客运的市场化改革

铁路行业由于在改革开放前一直以重要的国家运输部门运作,改革开放后又被全盘的当作自然垄断行业而进行严格的政府管制(价格管制、准入管制),造成了铁路部门全行业长期作为类似于政府部门的机构存在,导致了严重的政府行政垄断行为。这提示了一部分学者在铁路行业市场化的问题上作出探究。

(一)准公共产品提供主体分析

铁路“春运”产品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究竟应该由公共部门提供还是私人部门提供?按照公共经济学的观点,这取决于哪一种供给方式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净收益。一般认为,产品的排他成本越大,替代性越强,越适合于由公共部门提供;反之,则由私人部门提供。分析不难得出,“春运”产品的排他成本低,而现阶段其同类竞争缺乏,替代性很弱,因而适合于由私人部门提供。

(二)铁路行业非自然垄断业务

铁路行业投资回收期长、资产专用性强、沉淀成本大,造成了严重的进入障碍,并且多个企业的进入会浪费资源,因而一直被认为是自然垄断行业。虽然如此,但也有学者认为铁路沉淀成本主要和基础设施有关,而与铁路运营关系不大。铁路行业完全可以实现“网运分离”[7],引入竞争。

总体而言,可以从两个角度促进铁路行业的竞争:其一是制度的变革,即改变行政垄断的局面,力图让更多私人部门参与到铁路运营这一非自然垄断的行业中来;其二是大力发展公路、航空、水运等交通产业,形成替代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五、结语

国内铁路“春运”所提品在性质上属于准公共产品。因而在现阶段,其价格决策仍然应该由公共部门主导,关键是广泛征求民意、合理统筹运力。然而面对不断激化的供需矛盾,铁路行业的远期发展也应该考虑增强竞争、提高效率,让市场和政府共同发挥作用,实现维护公共利益的目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福利。

注释

{1}数据来源:中国新闻网 省略/

{2}张树民,李毅主编.关于自然垄断的定义详见《中级微观经济学》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参考文献

[1]赵洁.对垄断行业定价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以春运期间火车票价上浮为例.理论学刊,2004(6)

[2]吕宏义,马建红.我国铁路春运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2)

[3]蒋泽中.从产品性质看“春运”价格决策问题实质――兼与吴敬琏先生商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3)

[4]朱柏铭.公共经济学理论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第8篇:微观经济学供需关系范文

【关键词】高房价 房地产泡沫 城市化 土地垄断

高房价形成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是激励扭曲,使市场的价格机制失去正常的调节作用,导致资源错配。1998年,我国全面推行住房体制改革,将住房的配置全面推向市场(由于我国在住房市场上是采用市场的方式来配置住房的),由市场来决定它的价格和分配。说到价格,我们很自然就会想到价格机制,它是市场经济中调节供应和需求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市场经济要想能有效地运行,就必须使价格机制很好地起到应有的作用。下面本文就从供应和需求两方面来分析,扭曲的激励是如何通过改变这两者来一步步推高房价的。

一、供应方

供给方的因素有:

1.土地财政收入最大化的土地供给政策是导致中国房价上涨过快的首要原因。国家对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以GDP挂帅,使得地方官员不停地大干快上各种项目,尤其是建筑相关的项目,而这些项目又需要大量的资金。中央的分税制,又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入不敷出,而出让土地可以很快速和轻松地获得大量资金,以维系这些大项目,所以,久而久之,地方政府就形成了土地财局面,而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地方政府经常减少土地供应,从而使土地价格居高不下,甚至是不断上涨。此外,央企天价拿地的消息也屡见不鲜,各地的地王频频出现,这些也加剧了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房产开发商以天价拿到土地,建成的房子自然就不会便宜,即所谓的馒头价格不会低于面粉。因此,扭曲的激励使得地方政府有动力去维持土地财政,而要维持土地财政又使得他们有动力去维系高地价或是拉高地价。

自开放房地产市场以来,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有业内人士指出,土地出让金在不少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相当惊人,不少城市已经占到半数。还有统计显示,一些地方的土地出让金甚至占到了政府财政收入的60%。

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响应国务院4万亿刺激政策,各级地方政府又开发了以土地资源为依托的地方融资平台,通过该平台,地方政府可以以土地出让金以及其抵押获得融资,从而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地方融资平台正逐渐成为中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然而这种体系促使地方政府为追求较高的土地收入,使得土地价格(建房成本)不断攀高,从而推高房价。

在现行的土地管理与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是唯一的土地供给者,在土体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为使土地财政收入最大化,政府通过控制土地供给来提高土地出让价格,从而抬高了住房价格,获得了垄断收入。因此,土地财政收入最大化的土地供给政策是导致中国房价上涨过快的直接原因。

2.各企业,包括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和非房地产的企业囤积了大量的土地不建房,或是房屋建好了但推迟开盘发售,从而造成市面上房屋供不应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大家预期土地和房屋会只涨不跌,房企与其拼命建房不如坐等升值。这就是市场的激励被只涨不跌的信号扭曲了,使得踏实建房,辛苦工作的企业比坐等土地或房屋涨价的企业赚的钱更少更困难,如此一来,企业会做出何种决策就显而易见了。

2010年6月,据呼和浩特市房产管理局消息,上海绿地集团呼和浩特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金隅置地投资有限公司等27家企业因存在捂盘惜售等行为受到监管部门通报,并被责令15日内整改。

据了解,呼和浩特市房产管理局此前对全市所有取得预售许可证的商品住房项目进行了为期4周的检查,发现部分企业存在自制商品房买卖合同及商品房质量保证书、商品房使用说明书,销售机构未注册备案,销售人员未持证上岗,以及捂盘惜售等问题,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秩序。27家企业因存在上述问题被通报,并被责令15日内整改。

3.房产中介捂盘惜售,造成房屋紧缺假象,并借机哄抬价格,从中渔利。由于买房者与卖房者对房屋供求信息是不对称的,即买房者掌握的有关房屋的信息远远少于卖房者,经过卖房者一系列的诱导,很多人误以为今天不买明天就没有了,或更贵了,所以经常有楼盘一开盘就遭疯抢。其实,这种现象很多时候是中介制造的一种假象,用来诱导大家买房。

据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0年5月开始,北京建设网和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陆续对每套住宅的价格进行公示。现在每套房不仅有按照建筑面积的价格,还有按照套内面积的标价,让购房者一目了然。这位负责人表示,实行一房一价,每套住宅的价格由开发商申请预售许可时填报,预售许可批准后,每套住房的价格就对外公示,并且购房网上签约时的价格,不得高于申报价格,否则无法完成签约。

同时,北京市住建委还将依据一房一价,加强对成交价格的监测,对开发商申报房价虚高且不属于正常打折优惠幅度内售房的,将会由有关部门及时查处。“当然,开发商正常的降价销售肯定不会管,主要是防止开发商为制造房市仍然火热的假象,以及为自己以后降价销售留余地,而虚报价格。实际成交时,却私底下以很低的价格成交。目前市场中已出现这样的苗头和现象。”这位负责人说。

图1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从成本方面推动了房价的上涨,地产开发商屯地不建房,造成市面房屋供应不足,而房产中介捂盘惜售,哄抬价格也直接造成了房屋价格的上涨。我们从上面的供求曲线图中可以看到,以上的因素都是从供给方面推动了供给线向左移动,从而导致价格上涨。

二、需求方

需求方的因素有

首先,我们从需求方面分析,各种因素是如何影响房产价格的。我们将对房产的需求分为:刚性需求和投资投机需求。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外来移民涌入城市,这就对住房产生了巨大的刚性需求。这些外来移民包括普通打工者,大学毕业生,还有来自其他地方的经商者。中国目前生活在城市的人口数量约为6亿人,但这仅占全国人口的45%,未来还有很大上升空间。麦肯锡全球学会(McKinseyGlobalInstitute)新近完成的一项研究预计,在2025年之前,中国的城市人口数量还将增加3.5亿人,其中2.4亿将是来自农村的移民,虽说这部分人群中在城市买房的比例比较小,但因为基数大,所以数量也不可小觑。而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也是连年攀高,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611万,2010年630万,2011年660万,而这些大学毕业生大多处于适婚年龄,工作两三年即会选择买房,也许有人会说,并不是所有的大学毕业生很快会买房,但由于中国人对房产有着特殊的一种依恋和感情,在加上谈婚论嫁时,大多数情况下女方都会要求男方有房产,所以中国人的这种对安居置业的传统态度再加上房产是许多女方要求的结婚必需品的原因,使得房产有着巨大的刚性需求。而需求量巨大,房产供应又不像汽车,家电等普通商品那样,能随着需求量的增加而快速的增加,所以,价格上涨在所难免。

2.缺乏调节机制的货币和金融体系,以及严重的通货膨胀,使得实际利率为负,催生了大量的对房地产的投资需求。众所周知,中国的利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综合各种政治,经济因素而定的,而不是由市场根据供求关系决定的。因此,当前利率很难真正起到调节资金,资源配置的作用。

在中国通胀的大环境下,钱还是不值钱。连年的货币超发,一轮接着一轮的大规模刺激,使得实际利率为负──通胀率高达4.9%,而存款利率仅为3%。房地产被视为对冲通胀的保障,虽然政府出台了提高首付等种种措施,普通大众投资房地产的兴趣仍然十分强烈。

从近几年来中国国内产业转移与资本流动的某些迹象看,大量民营资本正从工商业流入房地产市场,而那些私人老板投资房地产的心态与封建时代的土财主很相像,其主要目的不是通过经营物业来牟利,而是通过持有住房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或者赚一笔就跑路。因此,本应该配置到实体工商业的大量资金被配置到了房地产业,而大量资金的流入必定会对楼价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色列央行(BankofIsrael)行长费希尔(StanleyFischer)说,在那些金融体系未被金融危机严重损害的国家,房价将会快速上涨;这是因为,当政府大幅下调利率应付危机时,按揭利率也在迅速下跌,此时资金变得相对便宜,人们相应地就会贷款买房,从而推高房价。

3.中国国内的市场机制以及法制不完善,使得投机倒把有利可图,使得房产市场产生大量的投机需求。资本永远具有逐利性,我们不可能禁止别人投机,只能用完善的市场机制来引导人们将资金投到合理的地方,用法制来规范市场,保护市场的公平合理竞争,使得投机倒把无利可图。炒高北京楼价的山西煤老板,以及四处打游击,炒高全国许多城市楼价的温州炒房团,还有珠三角和长三角一带,大量的制造业关门歇业,把资金用来炒楼,这些都是房地产市场不完善,法治缺位的后果。如此一来,他们是赚得盆满钵满,但使得更多的使本应该可以买得起房产的人们买不起,只好望房兴叹了。因此,我们应该拓展更多元的投资渠道,将这些富余的资金引导向合理的地方,而不是放任他们四处投机炒作,扰乱整个市场。

在中国的许多城市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住宅晚上没有亮灯的迹象,这意味着存在大量空置房,2012年有一份报告说,根据全国的用电量推算,中国可能共有6450万套空置房,但没有人知道确切的数字,但不知什么原因,报告发表机构随后又出来否认这一数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这表明,大量的购房需求实为投机。

盖更多的房意味着更多的钱被用于购买砖头、砂浆和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而这只会加重中国经济资源错配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尽管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为楼市降温的调控措施,但房地产投机依然在加速,调控成了“空调”。

图2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住房市场有着巨大的刚性消费需求,金融系统缺乏灵活性以及负利率效应又使得住房市场有着大量的投资需求,而扭曲的房地产市场以及法制的缺位又使得住房市场有着庞大的投机需求,这些因素都使得需求曲线向右(如上图)移动,从而推动房价上涨。

三、结论

我认为中国房价的逻辑是:房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兼顾投资和消费功能。但如同其他所有的商品一样,价格也主要由供需决定,而中国房子的供需是畸形和扭曲的。

供应方面:政府垄断土地转让价格和数量,而房地产领域的高门槛决定了各地开发商也是处于区域寡头垄断的地位。再加上房产开发商和房产中介的捂盘惜售,借机炒作,结果只有一个:交易成本的提高。

反观需求方:由于中国人口结构的问题,目前正是人口红利期,70—80年代婴儿潮出生的人都要结婚生子,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积极入城,也就是说房子的消费需求极其旺盛。而投资需求方面就更不用说了,国人投资渠道极其狭窄,无非就是股票、房子,股票还有牛熊之分,房子就从来没有跌过,每个没有买房子的人都觉得踏空了,于是也来积极地上车,于是他们的购买又对房价形成了正反馈。如此看来,房价焉能不高?

参考文献

[1]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N.GregoryMankiw,PrincipleofEconomics,4thedition)[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席勒.非理性繁荣(RobertJ.Shiller,IrrationalExuberance,secondedition)[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夏普,雷吉斯特,格兰姆斯.社会问题经济学(Economics of Social Issues,18thedition)[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Craig Stephen.中国大建保障房能解决高房价问题吗?[N] .华尔街日报,2011-03-14.

[5]平迪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RobertS.Pindyck,DanielL.Rubinfeld,Microeconomics7thedition)[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第9篇:微观经济学供需关系范文

【关键词】光伏;政策;技术;市场;创新

目前我国的光伏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光伏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光伏产品制造成本的快速下降,推动了全球光伏应用的发展并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促进了地方和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了能使中国光伏产业得到健康稳定发展,就需要整个产业在资源整合、规范行业秩序、完善扶持政策、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开发培养专业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采取措施。

1 发展光伏产业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能源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油荒、煤荒、电荒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凸现在人们面前,同时伴随着传统能源的利用,我国的环境危机将进一步恶化。

1.1 常规能源资源储量有限但消耗量却在持续增加

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蒋承菘曾经说过,一直以为中国地大物博,其实,物却是稀薄的“薄”,而不是广博的“博”。按人均资源拥有量计算,中国的资源状况确实令人心忧,但在此基础上,我们的资源消耗仍在超速增长。

1.2 常规能源的开采及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现今,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愈来愈大,便给自己的生存环境造成种种影响,引起森林、土地的破坏,大气、水的污染,甚至破坏生态平衡。我国要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应对能源需求和气候变化的挑战,可再生的和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和部署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重要意义。

2 光伏产业的问题

中国光伏产业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产业链不断完善,制造成本持续下降,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光伏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光伏产品制造成本的快速下降。推动了全球光伏应用的发展。但我们要清楚的看到中国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存在核心技术落后、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产品附加值低、产能过剩等问题。

2.1 产业链发展不平衡

受到技术、政策、资金等多项因素的影响,我国光伏产业链尚未达到平衡,各环节利益分配呈现失衡状态,产业链各环节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我国光伏产业大部分原材料还是来自于欧美,电池和组件的制造,主要来自于中国和台湾,高端产业链的分布仍然在欧美。一旦欧美国家减少对中国原材料的供应,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2.2 光伏产业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不利于产业发展

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发展速度远高于原材料的发展速度,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原料-硅缺乏已成为国际性的大问题,国际供货合同的价格迅速攀升,由于两头在外的产业格局,硅原料缺乏对我国的影响尤为严重。尽管晶硅组件的价格持续下降,光伏发电成本逐步向自由市场化靠拢。

2.3 我国光伏应用市场仍未完全打开,相关的扶植政策相对保守

太阳能电池虽然优点很多,但制造成本较高,发电成本远高于不计环保成本的燃煤火力发电成本,为促进行业发展,我国近年来也颁布了诸如“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等扶植政策,政府仍然认为急速成长的光伏市场处于试验性阶段,有关工程项目的目的仍然是用于示范。总体来说对光伏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显得相对保守。

2.4 创新能力不强及人才壁垒

光伏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领域,需要半导体、化工、机械等领域的相关人才,面对快速发展的光伏产业,会对专业人才有很大的需求,但目前来看专业人才的自身技术及管理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3 光伏产业的发展对策

3.1 资源整合,规范行业秩序

强化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与行业管理工作,避免低水平项目的重复建设,防止行业内的无序恶性竞争,推动企业间的合作和联合,扩大生产规模,增强技术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引导产业有序、可持续发展。加大新建及扩建项目的审批力度,合理控制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增长速度和质量,选择少量多晶硅材料生产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减少条件不成熟项目的盲目启动现象,加快太阳能电池及其材料制造设备的开发速度,尽快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3.2 加大对产业的指导与扶持力度

加大政府对太阳能电池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太阳能产业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完善生产工艺、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降低制造及应用成本,为大规模应用可再生资源,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减少一次性资源的消耗。扩展融资渠道,推进骨干企业进入股票市场融资的进程,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国际竞争力。

3.3 加快多晶硅材料的产业化

加大对多晶硅产业技术研发科技创新、工艺完善、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尽快突破千吨级多晶硅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形成节能、低耗、环保、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多晶硅材料生产体系,抓住有利时机发展壮大我国的多晶硅产业,提高我国多晶硅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3.4 完善政府补贴政策,开发国内市场

评估光伏发电的潜能,扩大其目前的光伏发展计划,并采取新措施支持中国光伏市场的发展。新措施应结合更多的市场机制,有清晰的执行细节和评估程序。有理由相信,上网电价补贴方法能够帮助我国光伏市场实现健康成长。

3.5 加快培育新兴市场

未来光伏市场占有率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进入美国市场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这个市场的增长前景和市场法律法规的稳定还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面对未知的欧洲市场环境,加快培养新兴市场对于我国光伏产业未来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3.6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加强技术创新投入,加强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设备、原材料先进技术的研发,鼓励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针对国内产业的薄弱环节,优选部分项目予以重点支持。鼓励太阳能电池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培育一批技术创新型企业和研发中心,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3.7 加强国际合作

环境保护和清洁能源是全球合作的主要领域之一。作为光伏制造大国,中国在利用自身的光伏制造能力为国内光伏市场提供安全的设备供给的同时,也能够从国际合作中获得其他益处。在国际合作中往往遇到诸多壁垒,例如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潜在的贸易欺诈问题等。中国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和相关制度的建立,引导国内外企业及机构进行健康、公正、公平的合作与交流,保护贸易双方的合理利益,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翟书斌,张全红.发展经济学[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