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卫生院人事管理制度范文

卫生院人事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卫生院人事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卫生院人事管理制度

第1篇:卫生院人事管理制度范文

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与学习经验,首先简单阐述了卫生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含义与重要性,然后针对当前的乡镇卫生院人事档案管理进行了现状分析,最后主要对乡镇卫生院人事档案管理在未来的改进与完善提出了部分设想与建议。

【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人事档案管理;重要性;现状;设想

乡镇卫生院是构成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主体单位,对我国基层乡镇医疗卫生事业的推进与实施来说意义重大。在国家的重视与投入下,目前我国的基层乡镇卫生院在医疗卫生水平方面进步显著,但其他一些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尽如人意,如人事档案管理。而在人本理念下,我们必须要重视并做好人事档案管理,这样才能促进乡镇卫生院人才的培养、储备、应用,以人才为核心动力,进一步推动基层乡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进步。

一、卫生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含义与重要性

(一)卫生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含义。

从档案管理学的角度来讲,人事档案管理就是将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具体到卫生院人事档案管理,它指得是在卫生院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卫生院工作人员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以个人为单位组合起来,以备考察的文件材料。主要是由人事、组织、劳资等部门在培养、选拔和使用人员的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是个人经历、学历、社会关系、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状况以及奖励处罚等方面的原始记录。

(二)卫生院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卫生院人事档案记录得是医务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的个人材料信息,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在前面的文章当中已经做出了阐述,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清楚掌握人才的业务情况、能力特长以及职业思想道德等,这可以作为卫生院人才培养、储备、应用的基本依据,提高卫生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与有效性。我们知道,在人本理念之下,人才是推动所有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即使今天的医疗卫生设备科学技术含量再高,都不可能替代工作人员的存在,而通过人事档案管理,则能够使得卫生院的人才培养更加具有针对性,人才储备更加具有战略规划性,应用更加高效合理,这对卫生院人才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来说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意义。

二、乡镇卫生院人事档案管理现状

在国家的重视与投入下,目前我国的基层乡镇卫生院在医疗卫生水平方面进步显著,但由于思想意识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基层乡镇卫生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却还不是非常令人满意,急需改进与完善。

(一)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当前,乡镇卫生院确实非常重视自身的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建设,这确实提高了乡镇农村的卫生医疗质量,不过其改进的地方基本都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卫生设备建设,很多行政方面的管理工作却还没有跟上脚步,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不重视。由于环境氛围、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因素影响,目前我国乡镇卫生院还并没有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将人事档案管理与人才建设、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建设连系在一起,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镇卫生院整体发展。

(二)人事档案管理的手段落后、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投资都集中在基础设施与医疗卫生设备方面,信息化建设还显得非常不足,但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已经基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乡镇卫生院由于缺少必要的信息化技术能力,所以其人事档案管理的手段还较为落后,不能满足当前时代下的档案管理工作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所以乡镇卫生院还没有针对人事档案制定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导致乡镇卫生院人事档案管理无法规范、有序地推进。

(三)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力水平有限。

档案管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才能胜任这份工作,但当前乡镇卫生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所修的并非是档案管理学科,后期的培训、教育又没有跟上,因此其档案管理方面的能力水平较为有限,不能很好地完成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显然这样一来乡镇卫生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无法对卫生院人才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

三、乡镇卫生院人事档案管理在未来的改进与完善

(一)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力度。

乡镇卫生院要根据当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与时俱进,从思想意识上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乡镇卫生院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对于卫生院发展的重大作用,了解其对医院各部门发展的基础支持效能,只有这样,档案管理部门才会摆脱可有可无的附属地位,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二)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健全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能够为乡镇卫生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证,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乡镇卫生院要根据卫生院的实际情况,构建一套符合卫生院发展实际的、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使卫生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走上规范、科学发展的道路。在制定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时,必须要依据和遵守国家在医疗卫生与档案管理方面出台的法律、规章,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情况,以确保制度具有可操作性,使其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当中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

(三)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

从卫生院的角度来看,卫生院要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定期邀请医院档案管理专业人士,从法律法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等方面,对卫生院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加强对培训结果的考核,避免培训流于形式;定期举办人事档案管理知识大赛,并将考核结果和比赛结果计入绩效考核中,以此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主动学习的意识。乡镇卫生院要从实际出发,打破常规的集中授课模式,采用分小组、分层次的形式,和面对面、手把手的方式,进行互动式培训,以帮助参加培训的人员,尽快消化吸收相关业务知识,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业务水平。

(四)加快跟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现代档案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档案管理早就已经实现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诸多的优势,例如其信息容量大、传输速度快、计算能力强等等,能够大幅度减少人的工作量,并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针对现阶段乡镇卫生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应当加快跟进信息化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设备减少和信息化建设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第一步是要完成软硬设施的搭建,配置必要的计算机与软件系统,为人事档案管理创建有利的基础平台,考虑到乡镇卫生院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量、工作量并不是非常庞大,所以在硬件的配置上要适中,考虑到适用性问题,避免资源浪费。然后是要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网络体系构建,以完善的网络来促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收集、更新与共享。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安全也是乡镇卫生院需要考虑的问题,除了要安装常规的防病毒软件之外,还应当制定实施严格的上机规程,定时进行数据信息备份等等。

四、结语

人事档案管理与乡镇卫生院人才建设、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建息息相关,我们必须要正确正视乡镇卫生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不断改进和提升乡镇卫生院人事档案管理的质量与有效性,以促进乡镇卫生院人才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作者:申明高 单位:泰州市姜堰区顾高中心卫生院

【参考文献】

[1]刘红,刘淑芳.基层卫生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5(02):197.

[2]王述寅,张良.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5(22):273.

第2篇:卫生院人事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人事管理 改革 策略

随着社区居民对初级卫生保健的需求不断提升,我国很多城市都构建了大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两处社区卫生服罩行模为服务社区居民做出了大量卓越贡献,赢得群众好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必须加快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提高其人事管理水平。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事管理的发展趋向

(一)构建起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事实上,人事管理模式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很大区别。传统人事管理的重点是管理“事”,以事务性的工作为主,如考勤、档案等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是管理“人”,其将人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其重点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强调职工服从各项制度,并没有充分尊重职工,而人力资源管理则强调从职工的角度出发,满足职工的需求而提高职工的积极性。要想构建起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首先应转变思想,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的职工往往要深入到社区,工作具有流动性。针对此,社区服务中心应积极构建起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管理理念,从职工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

(二)建立起平等的民事主体地位

在以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以行政依附体而自居,在当前形势下,其应建立起平等的民事主体地位。以笔者所在的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皇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会事务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其管理基本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体制。凤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然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其人员大多是从乡镇卫生院和皇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调,完全是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在我国,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采用党政机关的办法来开展人事管理工作,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管理人员,甚至是技术人员都向行政职位靠拢,不利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科学化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健全的过程中,这种管理上的问题与现实经济社会的反差越来越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加快转变,将政事分离,使之程度具有独立性的法人机构。只有这样,其才能够以平等的民事主体地位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

(三)促使职工转变为“社会人”

长期以来,职工养成了“单位人”的观念,职工的很多事务都是由单位负责的,导致单位成本支出巨大,职工与单位之间的依附关系十分密切,很多人都认为进了单位就是国家的人了。作为政府创办的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的很多职工也有这样的观念,为了减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压力,提升人事管理水平,应积极转变职工的思想,使之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打破以往只进不出的局面。相关部门应依据公平与竞争的原则,构建起新的管理体制,使得职工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依附关系转变为劳动力交换关系。这样能够使得双方的关系向良性动态的方向发展。

(四)职工身份管理面转变为岗位管理

当前的人事管理中,职工与干部之间的身份划分明确,不同身份的人员采用不同的管理制度。显然,这种状况不利于单位内部构建起有效的竞争机制,导致人浮于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针对此,必须消除这种身份上的隔阂,构建起统一化的管理制度,因事设岗,加强岗位方面的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积极推行全员聘用制,实现一岗一酬,促使聘用制度更加科学。

二、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事管理的策略

(一)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体制改革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项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进,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也不断深入。在政府主办的基础上,应倡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中,进一步拓展资金来源,政府、企业与个人等主体可以按照一定的出资比例,共同创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强烈的公共属性,无法转让、出租及拍卖,因此,在进行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应确保其公共卫生与基本卫生服务职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具体改革过程中,可以引入如下几种体制:一是托管制。引入国有民营的托管制度,政府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能为监督职能,其以合同委托的方式,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产与业务转移给被委托人管理。二是引入股份合作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工可以入股,使得其自身的利益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紧密联系的在一起,全面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一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部分公有资产也能够以量化折股的方式派给职工。除了职工参股与之外,其他医院、企业与个人也可以参股。

(二)构建起聘用制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事管理中,聘用制的构建具有极强的意义。在聘用制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打破以往的“终身制”。在全面推行聘用制的过程中,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岗位管理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的工作岗位应进行科学的设置,只有基于此,才能够进一步推行聘用制。在科学设置岗位的基础上针对不一样的岗位而采用不同的管理办法,针对行政领导类岗位,应采用聘任、任命、选举等多种方式;技术岗位应从做需要的技术专长出发,强化岗位要求,采用职务聘任制度。所有技术岗位都要求任职者具备一定的从业资格。二是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优化上岗模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针对实际工作的需要,因岗设人,严格控制人员总数,及时精简不必要的岗位与部门。职工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双向选择,实行优胜劣汰,提高职工的危机意识与竞争意识。三是实行聘用合同的规范化管理。聘用合同应做到规范化,相关内容、条款等应符合国家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应对聘用合同加大监管力度,严格落实各项政策法规,维护职工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方面的合法利益。四是完善考核制度。在推行聘用制度后应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根据不同岗位的职责划分状况而对相关职工进行考核。在考核的过程中应做到科学化,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有效结合起来,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

(三)进一步推行人事制度

人事是借助市场而实现人力资源的配置,其采用契约管理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压力,提升人事管理水平。针对现有职工,仍可以采用以往的人事管理办法,对于后续新进职工则推行人事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用人单位,职工的转正定级、职称等事务则由被委托单位承担。

(四)优化内部分配机制

人事管理方面的变动应与分配机制有效地对接起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在严格执行国家薪资制度的基础上,确定不同职工的内部分配办法,将工资与绩效有效地对接起来,实现按岗位、按任务、按业绩分配。除此之外,生产要素如技术等也能够作为分配的依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引入年薪制等,拉开分配档次,借助薪资制度激励职工。

三、结束语

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事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应从多方面入手,妥善处理好改革、稳定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事管理时,会涉及到管理体制、机构编制、工资分配与社会保障等,相关行政部门应做好配合工作,共同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卫生院人事管理制度范文

一、当前卫生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淡薄。当前,我国乡镇卫生院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还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也没有意识到加强卫生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投入不能够给卫生院带来经济利益,没有树立起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念。然而,在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公乡镇卫生院必须应当意识到卫生院同院内的员工是处于平等的地位的,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卫生院将职工聘请到卫生院来工作,从本质上来讲,二者的目的是相统一的,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卫生院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者应当把卫生院的发展目标同卫生院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从而实现卫生院同单位职工的“双赢”。

2.没有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和流于形式的绩效考核体系。首先,有的卫生院采取行政分配机制引进人才,人事部门根本没有职权。有些卫生院拼命引进人才,引进后不加以重视,更没有培养。即使有些卫生院有意识地培养人才,但在培养过程中,也存在目标不明确、缺乏长远规划、措施落实不够等问题,造成了培训效果不佳。对于人才使用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人才使用浪费、专业不对口。其次,目前大部分卫生院的绩效考核仍参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制度。对于人员的考核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管理人员、医生、护士及其他人员分专业,分层次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和指标也不够明确,只是领导说了算。因此,其考核流于形式,考核结果与员工的实际使用挂钩不密切,没有客观公正的反映出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工作业绩。这种不合理、不科学考核体系使人力资源管理上缺乏有效性,也深深地影响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3.没有制定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模式,无竞争性的薪酬管理。首先,

就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来看,我国大部门的公立卫生院依然属于事业单位领域,公立卫生院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绩效评估机制也一直采用的是我国事业单位所一直沿用的年度考核模式,也就是将单位内部所有职工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比较笼统概括的考核。这种形式的人力资源评估模式往往只是流于形式,通常很难真实的反映出不同岗位上职工所做出的成绩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不能很好的将考核评估结果同单位职工所做出的贡献有机的联系到一起,难以调动起单位职工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的热情。其次,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实现卫生院科学管理的一个有用的工具。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不仅可以合理节约卫生院的管理成本、而且能够对员工有激励作用。但绝大部分卫生院仍然在沿用过去的等级工资体系,工资结构和工资水平,没有根据工作分析和岗位说明书、做薪酬市场调查、薪酬激励等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因此,卫生院的薪酬分配在实质上没有体现按业绩贡献取酬,更无从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提升卫生院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1.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薪酬管理。合理薪酬体系的建立综合考虑医务人员自身因素(包括个人资历、工作经验、个人潜力等)、卫生院因素(绩效、战略目标、文化)、工作因素以及劳动力市场(同一职位相同能力的劳动力市场价格)等多种因素,使卫生院的薪酬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性。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几个发面展开:合理而详尽的岗位分析、公平合理的岗位评价、薪酬市场调查、薪酬方案的草拟、方案的测评、反馈及修正等。通过这些规范的制度制定出来的薪酬管理体系才能根据不同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拉开分配档次,向关键岗位与优秀人才倾斜,才能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才能真正做到薪酬管理体系的公平、公正、合理。

2.建设有组织凝聚力的卫生院文化。组织文化是组织的一种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是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一个组织有什么样的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就决定这个组织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经营方式、管理制度、员工队伍和服务质量。卫生院人力资源管理最终要实现卫生院价值观与员工个人价值观的融合与渗透,使员工把个人追求与实现卫生院的目标统一起来。卫生院可借助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和技术激励员工,如:参观、学习、考察,外出旅游等,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忘我工作的作风、勇于奉献的工作态度,使员工有归属感,卫生院有凝聚力,从而能够保持卫生院的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打造卫生院核心竞争力。首先,注重卫生院的企业文化。建设卫生院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首先是卫生院经营的理念、价值观和管理措施。卫生院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二个战略重点是实施人本管理,建设先进的卫生院企业文化,以人为中心,在卫生院内部创造一个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文化环境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医院企业化建设是通过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实现价值转换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企业文化建设能调动和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和价值。其次,营造环境,搭建平台,催生临床创新能力。卫生院要在医疗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突出医学科技人员的临床创新能力,特别是要培养他们看到本学科制高点的能力。同时,营造有利于临床创新的软硬件环境,努力创造充满活力、个性充满发展的人文环境,倡导形成尊重知识、鼓励创新、鼓励冒尖的良好氛围。

第4篇:卫生院人事管理制度范文

为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就医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结合《克旗医疗机构集中整顿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1、      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整顿活动,规范本院执业行为,深入开展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和“三好一满意”文明服务窗口单位创建活动,实现五个方面的阶段性目标:一是改善院容院貌,营造温馨就医环境;二是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岗位人员责任;三是开展作风整顿,树立良好医德医风;四是强化流程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安全;五是建立防范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      整顿内容及要求

(一)院容院貌焕然一新

通过净化、绿化、美化环境,营造整洁、温馨、和谐氛围。

1、标识标牌整齐统一

(1)医疗机构标识牌、医保定点标识牌、民政救助公示牌、科室标识牌做到统一美观;

(2)门厅设置:科室楼层分布图、医疗保险报销流程

(3)专栏设置:设置医疗收费项目公示栏、药品价格公示栏、公共卫生宣传栏、健康教育专栏、创先争优(医德医风)专栏,内容详实;

2、医院文化氛围浓厚

(1)温馨提示醒目,宣传标语到位;

(2)医务人员着装整齐,佩戴标识;

(3)医生座牌统一,标注姓名、职务、电话。

3、上墙制度规范完整

结合实际,对单位上墙规章制度进行一次修订和完善,确保具有简洁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院办:院长职责、院委会办公制度;

(2)药房:药房管理人员职责、药品管理制度;

(3)治疗室:治疗室工作制度、查对制度;

(4)其他科室:相应工作制度。

4、清洁卫生达到标准

(1)有清扫保洁制度,有科室卫生责任、有专职保洁人员、有垃圾箱(桶)设备;

(2)楼道及墙壁无污迹,无乱张乱贴现象,室内外无垃圾、无污水、无蚊蝇、无蟑螂、无鼠害、无蛛网,卫生间无异味;

(3)室内设施摆放有序。

(二)内部管理井然有序

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强化管理,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1、日常管理。

(1)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按时上报工作简报,每月不少于1期;及时报送卫生局各科室收集的数据。

(2)加强应急值班工作,单位值班电话和院长手机保持24小时畅通。

(3)文件档案规范有序。上级来文必须保存电子件和纸质件;各种公文必须用正规格式,特别是请示一律规范格式。                        

(4)定期召开单位各种会议,做到会议有记录,有图片,有简报。按时参加上级会议,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      

(5)制定单位请假制度,签到制度,执行效果良好。

2、人事管理。

(1)领导班子团结勤政、廉洁自律,发挥骨干作用、模范执行单位规章制度。

(2)严格执行人事管理制度,无私自聘用临时人员、擅自借用人员现象。

(3)内部科室设置合理,岗位职责明晰,工作人员责任落实。

(4)建立和完善职工上下班制度、请销假制度、应急值班制度、学习培训制度、职工会议制度等综合管理制度。

(5)绩效考核制度切合实际,奖惩分明,能调动单位职工积极性。

3、院务管理。

(1)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公示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

(2)严格执行医保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公示就医报销流程和医保补助情况,推行住院患者一日清单制,杜绝骗取、套取医保资金行为。

(3)加强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建立和落实医疗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医患纠纷调解预案,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三)医疗质量得到提高

通过落实岗位职责,开展人员培训,提高职业技能,确保无医疗责任事故发生。

1、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度、医师查房制度、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转诊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

2、优化入院与出院、诊断与治疗、转科与转院等服务流程,合理布局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缩短患者等候时间。

3、规范治疗,合理用药,安全用药,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其他药物治疗指导原则、指南。

4、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措施。手术室、治疗室、产房、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等医疗安全重点部门管理岗位职责落实。医疗废物处理和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按要求落实。

5、规范门诊日志、病历、留观记录、实验室检查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记录单、护理记录等医疗文书,做到“全面细致、及时准确、真实有效”。

6、落实患者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进行手术、麻醉、必须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签订相应的知情同意书,存档备案。

7、加强医患沟通,履行病危告知义务,签订相应的入院告知书。对重症患者及时下达病重、病危通知书,医患纠纷处置预案落实。

8、是否建立医疗责任事故追究制度,落实效果如何。

(四)公卫管理取得实效

通过创新思路,落实项目,强化考核,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

1、设置公共卫生科,有分管领导和专(兼)职人员,是制定相关的文件。

2、配备公共卫生档案柜,档案柜上资料信息分村标注清楚。

3、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相关制度,制度上墙,有公共卫生人员考核制度和本辖区乡村医生考核办法;

4、配备健康教育处方、至少12种宣传资料、6种影像资料;是否配备电视机、DVD等影像资料播放设备;每2个月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内容。

5、有控烟工作相关制度,宣传专栏、宣传资料。单位入口处、厕所、楼梯、等候区等主要场所有禁止吸烟标示。设有吸烟区,吸烟区设置合理,引导标示清楚。单位无烟头、烟灰、烟味,单位职工、病人、病人家属及其他人员无吸烟现象。

7、设有接种门诊,接种门诊必须达到合格门诊要求。

8、居民健康档案真实、无缺项、漏项,无逻辑错误,居民健康档案合格率达100%。

(五)安全防范落到实处

通过宣传教育,落实责任,查找问题,专项整改,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

1、消防设备齐全,标识醒目,专人管理。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达标。

2、健全消防制度,开展宣传教育,组织消防演练,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无火灾事故发生。

3、落实施工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程》。现场危险部位安全标识要醒目。

4、加强交通安全,严格按照《克旗卫生局救护车管理办法》,履行收费告知书、转诊意向书,加强“120”车辆管理,调度及时,无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5、设备、设施安全运行,防止漏电、漏气、漏水;对危旧房屋和相关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医德医风明显好转

通过教育引导,激励约束,加强监督,增强职工爱岗敬业意识,提高社会满意度。

1、单位职工热爱本职工作,坚守工作岗位,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达到要求。

2、礼貌待人,用语文明,有无生、冷、硬、顶、推脱现象,做到热心、耐心、爱心、细心。

3、诚信行医。做到不开虚假证明,不作胎儿性别鉴定,不泄露患者医疗信息。

4、廉洁行医。无乱收费,无收受或索要“红包”、无商业贿赂、吃拿卡要现象,无推诿病人、向私立医院转送病人收取好处费现象。

5、有投诉意见箱、咨询电话。

6、耐心处理患者投诉,不敷衍,不扩大,不激化矛盾;

7、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将考评结果纳入系统绩效考核,挂钩奖惩。

(七)严抓消毒隔离,杜绝感染事故

1.加强我院手术室、化验室、抢救室,处置室,消毒供应室及注射室等重点部门的管理。严格执行注射操作规程,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杜绝一次性医疗用品重复使用。

2.加强和规范我院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重点环节管理,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并建立记录。建立健全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剂、消毒器械等进货验收登记制度和使用管理制度,索取、审核相关许可证明等文件,建立健全相关档案。

3.严格落实医院感染和传染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等现象。

5.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存放、标识。

三、组织领导

成立同兴镇中心卫生院专项整顿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此次专项整顿活动的领导、组织督导工作。

组  长:李剑锋

副组长:付占文 初景文

成  员:付占友  张丽娜 丁文学  顾险峰  崔士龙 单晓莉  潘秀琴

此次专项整顿工作具体负责人:李剑锋 付占文 初景文

4、      整顿工作安排

本院集中整顿活动时间从5月18日起,至6月25日,共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自查阶段(5月20日---5月25日)。成立领导小组,确定专人负责,制定具体方案并按阶段组织实施。通过召开领导班子会,全体职工会,患者、代表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全面查找,认真清理各种问题。要敢于亮短揭丑,对存在的问题要深查深挖,深刻剖析。对查找出的问题进行认真分类,自查总结于6月18日前报卫生局办公室。

(二)集中整改阶段(5月26日---6月18日)。针对查找出的问题拿出整改方案,制定措施,逐条整改,一项一项落实,建章立制,公开到人人皆知。同时,对整顿后的情况要来一次“回头看”,再次征求意见,直到满意为止。各单位整改报告于6月18日前报卫生局办公室。

(三)巩固验收阶段(9月20日---9月30日)。集中整改验收阶段,本院领导小组,对各科室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未达标的,要重新整改。对弄虚作假、应付形式走过场的要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建立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二是广泛宣传动员,认真制定本单位整顿方案;三是精心组织,保证整顿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严格标准。要对照整顿内容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力争做到一次整改到位。

第5篇:卫生院人事管理制度范文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尽快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及国家、省、市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根据“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根本性转变,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稳妥推进。落实政府责任,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坚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质,坚持改革方向,积极稳妥推进。

2、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以推进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偿机制、药物供应采购机制和管理体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建立充满活力的长效机制。

3、绩效考核,提升服务。以让人民群众受益、满意为目标,建立健全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的绩效考核制度,促进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的转变。

(三)目标任务

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在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立起公益性的管理体制、竞争性的用人机制、激励性的分配机制、规范性的药品采购机制和长效性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医务人员队伍结构明显优化,人员素质明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四)实施范围

全区由政府举办的9处乡镇(街道)卫生院、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主要任务

(一)明确机构职责。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由区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1、乡镇卫生院的职责。乡镇卫生院以维护农村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受区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和新农合经办管理工作,负责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等工作,对实行一体化管理村的卫生室人员、业务、药品、房屋、设备、财务和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提供与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内容相关的中医药服务。执行医疗保障制度有关政策规定,履行定点医疗机构职责,做好有关的政策宣传、监督及服务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实行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业务、药品、房屋、设备、财务和绩效考核等实行统一管理。

(二)合理设置机构。乡镇(街道)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1、乡镇(街道)卫生院的设置。每个乡镇(街道)各设置1所政府举办的乡镇(街道)卫生院,根据编办〔〕15号文件规定,全区共设置9所乡镇(街道)卫生院。

2、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根据编[]15号文件批复,设置2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九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工业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三)核定机构编制。按照省编委办公室、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先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县(市、区)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管理意见》,乡镇卫生院按服务人口千分之1.5的比例进行核定人员编制,其中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总岗位数的90%。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按照市编办、财政局、卫生局《关于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核定的批复》(临编办〔〕15与)文件执行,我区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682名,其中领导职数38名。核定的人员编制,作为其确定岗位数量和核拨人员经费的依据。区编制部门要加强编制管理,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总量控制、统筹安排、动态调整。

(四)设置内部岗位。区人社、卫生部门要指导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据《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省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等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及《关于先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在核定的人员编制结构比例内,科学合理设置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三类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以医、药、护、技、公共卫生等岗位为主体,优先满足全科医生、专业公共卫生和中医药岗位需要,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总岗位的90%。其中,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的90%,用于全科医生、专业公共卫生、中医药岗位分别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的20%、20%和10%,并逐步到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万名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同时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执业医师。

(五)人员竞聘上岗。区卫生、人社等相关部门要根据《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竞聘上岗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实际,制定规范的竞聘程序和办法,严格组织实施。

1、机构主要负责人的选聘。积极推行乡镇(街道)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任)聘任制和任期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公开招聘或竞争上岗等方式,择优聘任,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每届任期一般为3年,可按规定程序连续聘任。逐步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长(主任)、副院长(副主任)公开招聘制度。

2、其他人员的竞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专业类别、技术等级及数额要求,实行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聘期一般为3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符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进入的人员,以及通过各种公开招聘方式聘用的在职人员中具有符合要求的执业(从业)资格和其他具备同设置岗位专业对应的正规全日制专科以上学历要求的,均可按照岗位任职条件和规定程序参加竞聘。同等条件下,在编正式工作人员可优先聘用。实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不具备执业(从业)资格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优先聘用全科医生、公共卫生、中医药等急需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明确竞聘人员范围、确认竞聘资格、组织竞聘上岗、签订聘用合同的程序,抓好人员竞聘工作。通过竞聘用人改革,做到定编定岗不定人,建立起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六)招聘新进人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核定的编制限额内出现岗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一律按照政策规定实行公开招聘,优先聘用定向培养的医学生、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培养计划

的培训学员。招聘的医疗、公共卫生人员一般应具备卫生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护理人员应具备护理专业学历和护士执业资格,其他紧缺的专业人员应具备专科以上学历。探索实施全科医生特设岗位项目、全科医生区乡联动试点项目,推动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加大全科医生吸引和培养力度。

(七)安置未聘人员。要按照鼓励竞争、促进流动、提高素质和以人为本、依法办事、维护稳定的原则,妥善做好未聘人员的安置工作。对在编正式工作人员中的未聘人员,采取系统内统筹调剂、实行三年待聘制、允许提前退休、鼓励自谋职业、支持继续学习等多种方式妥善安置。对编制和人事计划外的未聘人员,要按照上级编制人事管理制度规定和有关未聘人员安置工作的政策要求,从当地实际出发,制定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妥善处理。

(八)开展绩效考核。在区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的指导下,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工作。考核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满意度评价等内容。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具体考核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的数量和质量等,基本医疗服务具体考核工作效率、医疗质量、规范用药和医疗费用控制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工作绩效为重点、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基础的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完善考核标准,规范考核程序,定期组织内部绩效考核工作。区财政、人社等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个人收入挂钩。

(九)实施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水平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按照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的原则核定,并制定具体核定办法。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当地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一般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在绩效工资中所占比重不低于40%,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发放。在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适当拉开差距,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倾斜。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制定的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报区卫生、人社部门核准,并在本单位公示后实施。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年度考核被确定为基本合格等次的,应对其诫勉谈话,限期改进;连续两年被确定为基本合格等次的,应向较低等级调整岗位。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聘用单位可以调整该受聘人员的岗位或者安排其离岗接受必要的培训后调整岗位,受聘人员无正当理由不同意变更的,或者虽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为不合格的,聘用单位有权按照规定的程序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

(十)规范药品采购。严格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规范操作,高效运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要全部通过省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台统一采购,严格执行零差率销售政策,坚决杜绝网下采购行为。要严格执行基本药物货款结算制度,及时上缴基本药物货款,确保基本药物足额供应和及时配送。

(十一)完善补偿机制。要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大落实力度,建立完善多渠道补偿机制。要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制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严格执行并将一般诊疗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收费和医保报销政策调整情况,合理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常性收支,依据绩效考核结果落实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

三、实施步骤

全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改革任务于底前完成。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改革任务要求,落实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承担起实施主体的责任,按照制定方案、核定编制、设置岗位、竞岗聘用、绩效考核、实施绩效工资、总结验收的顺序,深入扎实地推进综合改革工作。

(一)学习培训,制定方案。各相关部门要围绕落实综合改革任务,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使广大基层卫生人员明确要求,掌握政策,增强信心,积极投身改革。要深入学习改革文件,准确把握政策要求,理清工作思路和方法,找准改革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确保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推进方案。

(二)核编定岗,竞聘上岗。各相关部门要在前完成设岗工作,前完成竞聘上岗工作。竞聘上岗工作结束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同上岗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责任、权利、义务、聘期等内容,确立聘用关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部门按规定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竞聘上岗和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审核认定。

(三)妥善安置,保持稳定。要根据省、市有关部门关于妥善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聘人员安置工作的政策要求,制定具体办法和工作方案,并于年月中旬前完成人员安置工作。

(四)绩效考核,兑现奖惩。区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的指导,具体考核由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区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确定考核等级的程序进行,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资金安排挂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期对内部职工进行工作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挂钩。要加大工作力度,月底前全面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并规范开展绩效考核工作,9月底前实现绩效工资制度入轨运行。

(五)考核评估,总结验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完成后,区政府将组织各相关部门及时考核评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确保改革成效。

四、保障措施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务必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精心安排组织,扎实有效推进。

(一)加强组织协调,建立责任制度。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和协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区医改办要切实承担起统筹协调的责任,卫生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具体组织实施的责任,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物价等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相关的职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推进合力。区政府对辖区内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明确一名区级领导干部包干负责,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和时间要求扎实推进。

(二)加强财力保障,确保资金需求。要保障改革所需资金,确保各项补助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要切实做好资金调度和经费保障工作,落实财政的专项补助和收支差额兜底作用,加强资金监管,明确办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要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公开制度,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有效,严禁挤占、截留、挪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6篇:卫生院人事管理制度范文

一升一降全国领跑

广东居民健康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去年广东居民期望寿命达到76.1岁(全国73.0岁),部分指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通过三年医改,广东省初步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医疗卫生网点覆盖城乡,95%的城乡居民20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机构。广东省用约占全国7%的医疗卫生资源,提供了约占全国10%的医疗服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分担医疗费用的能力不断提高,个人负担比例逐步降低,医疗费用涨幅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姚志彬说,城乡区域卫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新农合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省财政投入3.45亿元加强200个乡镇卫生院、20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经济欠发达地区9个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妥推进,继续推行预约诊疗、检验结果互认、门急诊病历‘一本通’等便民惠民措施,全面开展医师多点执业试点。

升的是居民的期望寿命,降的是审批权。“审批权越集中,越容易滋生腐败。今年还要继续减,能放权的一定要放。”姚志彬说。据了解,广东省卫生厅2003年就把省级宾馆的卫生监督权下放给地市,2006年把500病床以下医院的审批权下放给地市,这几年省卫生厅审议权限已经从45项减少到15项。

医生精神熠熠生辉

“医疗卫生历来就是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辈出的行业。无论是去年表彰的全国先进典型侯凡凡、董淑孟,还是刚刚评选的吴一龙、徐慧芳、唐国成等10名广东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诠释了医疗卫生人员的精神价值。”

针对去年广东曾经连续出现的医患纠纷,姚志彬呼吁,“医生和患者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整个社会也要加强对医生的信任度;同时,作为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本人,要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把患者当作自己的朋友和亲人去对待。”

姚志彬说,医患关系的和谐与否,需要社会各方的努力,他呼吁广大群众。广大患者要理解医院,给予医院和医护工作者更多的信任。如果双方缺乏信任,只会导致双方之间的沟通更加困难,最终影响到患者的治疗。

“其实,医疗卫生行业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大医精诚、医者仁术等都阐释了医务人员崇高的精神境界。在新的历史时期,医疗卫生系统的同志,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孕育着当代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

姚志彬说,2003年非典疫情,卫生系统全体工作人员沉着应对、科学防治,用热血和生命铸造了抗非精神。近年来,无论是在应对地震、洪灾等特大自然灾害以及禽流感、手足口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还是在面对纷繁的日常服务工作,医疗卫生人员本着立足岗位、忘我工作、救死扶伤的原则,形成了“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乐于奉献、团结进取”的医生职业精神,凝聚了卫生系统高尚的核心价值观。

2015年基本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针对今年两会上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以药补医,必须革除”的要求,姚志彬说:“改革将以破除以药补医为关键环节,以完善补偿机制为切入点,全面推进人事、编制、分配、价格、支付制度、药品采购、监管等综合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并调整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力争到2015年基本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基本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新机制,姚志彬强调。

“当然不可能要求大医院也像现在乡镇卫生院一样完全使用基本药物,但会划定一个使用比例。比如省级医院20%,市级医院30%,县级医院40%。这就让大医院也要开这些廉价、安全的基本药物,不能动不动就开高级抗生素、进口药。这个方案还要仔细研究讨论。”

病种费用包干制遏制医疗费上涨

对于3年医改的成效评估,姚志彬有喜有忧,喜的是建立了全民医保体系,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忧的是公立医院改革进展比较缓慢。姚志彬坦言,国家对公立医院改革亟需“顶层设计”,明晰框架和路径,目前让各地自行试点,“我让你试,你让他试”,结果互相观望,推进滞后。他直言,“公立医院眉目还不清晰,如果不下决心推进,全民医保的成果将被抵销。”

对于公立医院改革,姚志彬建议公立医院实施病种费用预付制、包干制,从根本上遏制医疗费上涨;把部分公立医院进行社会化改制,促进竞争完善服务。他解释说,所谓的病种费用预付制、包干制,就是医院治疗一个病种,医保部门就给出一个费用限额,给医院包干,超出的费用由医院自己买单。这样就逼着医院得自己想办法控制费用,不然病人费用越高,医院亏得越多。“再狠一点的话,就实行总额包干制。”姚志彬说,就是不按具体病种收费,而是根据医院每年的住院病人数量,给出一个总的医保费用定额。假设某个省级医院,一年有5万住院病人,每人限额2.5万元,医保部门一年就给医院12.5亿元,超支的部分医保不报销,由医院自己承担。

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第7篇:卫生院人事管理制度范文

1.1政府主导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和完善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民的医疗保障主要依靠合作医疗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合作医疗体系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目前,农村处于旧医疗卫生体系解体,新医疗卫生体系完善的过渡时期,处于医疗卫生保障的薄弱环节。自2002年中央决定建立并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这一实践工作。以加强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为主,逐步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每一次公共卫生事件都促使政府加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管理机构、医疗救治机构、公共卫生研究机构切实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1.2非政府组织参与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以建立农村三级医疗机构为主体,构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经过2003年以来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承担的基础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三级机构得到保证,基本支撑建立起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相关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奠定了非盈利医疗机构为主体,盈利机构补充地位,促使公立医疗机构主导,非公有制医疗机构共同发展格局的形成。

2.我国农村公共医疗卫生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投入卫生事业的费用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是反映政府重视卫生程度的重要指标,经调查核实,全国农村地区卫生机构总数不足全省卫生机构总数的11%,医务人员总数不足全国医务人员总数的28%。[1]财政投入不足导致了投入不能够满足补偿县级以下公共卫生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成本的需要,甚至连医务人员的工资都不能够保证;地方政府部门为减少人员投入,压缩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导致开展正常工作的人力不足,许多地区的人员编制低于国家标准;投入不足导致机构设备陈旧,缺乏开展工作的必要设备。

2.2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队伍素质较低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很多农村卫生室预防保健力量比较薄弱,基本以从事医疗为主。村医中“三低”现象(学历低、技术水平低、服务质量低)非常突出,很多人根本不具备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再加上政府投入不足和防保人员频繁轮换,多数乡镇卫生院的防保人员只能应付日常琐碎工作,其结果是农村预防保健工作没有连续性,许多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几乎是空白,远没达到农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

2.3管理体制不顺,“三级医疗网络”的保护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我国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实行乡办乡管,尽管在一些地区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目前普遍存在缺少财政支持、缺乏业务管理能力、公共卫生服务部门人员配备少、专业性不强等问题;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缺少调控和监管手段,致使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基本处于拆拆分分、体制不顺、功能弱化状态。在医院,防保部门的地位、收入和被重视程度远不如创收科室,人员不稳定、流动性大、素质不高。县、乡(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各自独立,管理松散,缺少有效的纵向业务合作。

2.4资源闲置与效率低下并存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我国实行农村行政区划调整,在撤乡并镇及镇镇合并的大环境下,一些乡镇卫生院形成重叠设置,效率不高。乡镇医院的业务量不大,服务的利用率较低,有些地区接近70%的乡镇医院出现亏损或接近亏损的边缘。目前乡镇卫生院实行的是行政主导制的人事管理制度和差额预算、自负盈亏的财务制度,由于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资金投入不足,无法维持其正常运转,卫生院“以药补医”、防保机构“以医补防”的现象比较普遍,其实质是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实际上被营利性经营所取代。

2.5公共卫生供给水平低一方面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因生活水平、认识水平的限制,对自身的健康关注不够;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收入低,对购药治病和日常保健的医院支付能力也就停留在较低水平上,一般性疾病能不治疗就不治疗,重大疾患则赴城市求医。这就使农村公共卫生、医疗设施无法取得规模效益,缺乏必要的供给动力。在这种情况下由个体医生开设的小诊所、小药房就作为公共卫生医疗设施的补充,成了农村居民日常求医的地方。这些小诊所、小药房设施简陋,无法达标,给农村公共卫生环境造成很大隐患。

3.我国农村公共医疗卫生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强化政府职能,提高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认识政府应利用好中央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的专项补助经费,保证农村公共卫生经费落实。同时合理安排农村卫生机构经费和建设资金,严格农村卫生经费管理。加大基本医疗服务设施的建设及改造投资的同时,应整合现有医疗卫生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优化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鼓励民办医疗机构参与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县、乡镇、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能分工和协作。

3.2积极培养引进医学专业人才针对我国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队伍素质较低的现实情况,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有计划地组织医学院校培养一批专科层次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来充实镇村卫生组织,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一方面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以改善和优化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结构。另一方面加大现有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交流和学习,积极提高和优化现有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

3.3调整现有卫生资源,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县级要成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所和卫生监督执法所,乡级要强化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职能,把各项公共卫生职能进行分解细化,设立乡镇疾病控制科;村级要设立村卫生所,村卫生所要健全疾病控制,母婴保健,加强公共卫生职能。对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人员,要规定结构构成,制定准入政策和鼓励政策。

第8篇:卫生院人事管理制度范文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及实施范围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和非营利性运行途径。建立优质、高效的县域公立医疗龙头、医疗教学科研培训基地,探索县级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创新,加强内部管理,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完善服务体系,健全保障机制,促进我县县级公立医院健康、持续发展,逐步实现医疗资源均等化。

(二)工作目标

县级医院积极发挥龙头作用,县人民医院五年内达到三级医院规模,县中医院继续巩固扩大二级甲等中医院建设成果,县妇幼保健院积极创建二级甲等专科医院,深入推进县镇一体化管理,不断满足全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三)实施范围

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即: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

二、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县级公立医院服务体系

1、加强医院规划和建设。结合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借助公立医院改革之东风,抢抓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机遇,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科学编制,合理规范门诊和住院科室设置,增加门诊科室设置,积极探索并完善缓解和方便群众就医途径,提升技术与管理水平。县人民医院要紧紧抓住新建搬迁机遇,力争五年内达到三级医院规模,床位设置500张;县中医医院完成门诊综合楼建设,力争尽快投入使用;县妇幼保健院完成住院楼装修等工程,各项业务全面开展。

2、明确医院功能定位。县级公立医院作为全县医疗中心,充分发挥对全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引领作用和农村三级网络的龙头作用,主要承担基本医疗服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危、急、重症病人救治,重大疑难疾病的初诊、处置和转诊,适宜医疗技术的推广应用,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以及乡镇卫生院等卫生人员教学培训和技术指导。

3、实施县镇一体化试点,建立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协作机制。结合我县实际,分步推进我县县镇一体化管理工作,建立与省、市三级公立医院之间,与农村乡镇卫生院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均等化。以县人民医院结对帮扶哑柏中心卫生院为重点,积极实施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以县中医医院结对帮扶终南中心卫生院为辅,不断探索适合我县县情的县镇一体化管理路径;以县妇幼保健院结对帮扶马召中心卫生院为第三梯队,借助我县成功经验,随后跟进。探索组建县公立医院医疗集团专家团,开展集团专家会诊、知名专家下乡坐诊、双向挂职锻炼、定期进修、全员培训等措施,团队式帮扶,推进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着力提高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全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4、用政策引导群众合理就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要合理提高多发病、常见病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引导群众在基层就近诊疗,实现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方便群众,减轻县级医院诊疗负担。

(二)完善公立医院管理机制

1、加强行政管理,提高服务效能。公立医院要按照改革的内容,突出医疗质量和服务流程,在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医疗水平、规范医疗行为上下功夫,创新工作思路,强化管理,提高管理服务效能。

2、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一是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在公立医院选择合适病种逐步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行为,规范诊疗流程,治理过度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二是全面落实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切实规范护理服务。创新护理管理模式,减少护理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使护理资源得到优化重组;强化护理质量意识,提倡护理特色服务,建立医院整体的护理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规范操作流程,保障护理安全。三是认真落实三级查房、院长行政查房和执业药师临床查房等核心制度,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四是落实医疗质量月分析评议会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对医疗事故个案进行剖析,帮助医务人员提高水平。全面开展医生用药量、抗菌素使用量、青霉素占抗菌素比例、住院病人自费比例“四个排队”评估工作。五是开展预约诊疗服务。通过预约诊疗服务,畅通急诊绿色通道,优化服务流程,按病情分类诊疗等措施,努力缩短病人等候时间。

3、深化公立医院后勤管理模式,提升后勤管理效能。积极探索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推行后勤管理社会化。将医院的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物业管理、餐饮服务、安全保卫等后勤管理逐步推向社会,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后勤管理效能。

4、落实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全县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医务人员要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原则,认真执行同级医疗机构之间、下级医院对上级医院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简化患者就医环节。

5、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逐步建立符合医学人才成长规律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把住院医师培训作为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培养的必经环节;逐步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制度和配套政策。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6、加大人才引进及培养力度。结合我县实际,将人才引进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和医改工作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大政策优惠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简化招聘程序,积极组织引进。2011-2013年,为县级公立医院每年招聘50名专业技术人才(副高以上职称、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大专学历以上医护人员),充实县级公立医院技术队伍,争取三年内本科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0%以上,加快后继人才培养步伐。

7、加强县级公立医院业务骨干培训,完善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重点的培训制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骨干人才,到市级三级医院学习进修,不断提升业务人员专业素质和临床诊疗能力。

8、强力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公立医院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确保5月份完成县医院整体搬迁;县中医院门诊综合楼7月底前完成主体封顶,年底投入使用;县妇保院4月底前完成住院楼配套设施建设,确保正常投入使用。继续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确保县级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的完成,在全省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中走在前列,发挥公立医院应有的作用,同时增加医技人员、门诊科室、床位设置,扩大就诊人数,达到大病不出县,就近治疗,减少患者进城或出境就诊,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三)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

1、科学合理确定公立医院机构编制。依据《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合理核定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人员编制,建立合理的人才补充机制,分三年基本解决公立医院临床、医技、护理等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

2、探索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政府办医改主体,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探索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法人管理职责,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须经医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并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执行。实施院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完善医院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推进医院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3、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的人事管理制度。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打破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同时提高医院临聘人员待遇,稳定临聘人员队伍。

4、完善公立医院分配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合理确定医务人员待遇水平,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适当拉开医务人员收入差距,并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重点倾斜,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四)健全公立医院的监管机制

1、实行全行业监管。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服务监管职能,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制。完善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实行全行业监管。

2、加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安全质量监管。充分依托现有卫生监督管理体制,由卫生监督所成立医疗质量评价组织,抽调具有较高诊疗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的专家,对医疗质量“四合理”进行监督检查。每半年开展一次医疗质量安全评价工作,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3、加强公立医院运行监管。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健全财务分析和报告制度,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监管。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和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立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对公立医院的监督作用。全面推进医院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强化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制约作用,依照协议对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进行监督,并纳入公立医院考核和评价内容中。

4、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建立以司法、法院、公安等部门为主体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负责调解医患纠纷和协助患者进行医疗事故责任鉴定。积极发展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积极开展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积极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

(五)积极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药品“三统一”政策

按照省公立医院改革要求,在县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逐步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不断满足临床用药需求,保障用药安全,逐步解决以药养医问题,引导医务人员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减轻广大患者负担。2011年,县医院、县中医院按照省、市药品“三统一”政策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贯彻执行,逐步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

(六)强化信息化建设

1、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通过改革现有的就医流程,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实行“医疗一卡通”,方便患者就医。

2、逐步构建县域卫生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建立医院之间、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及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便捷、高效的医院信息平台,为全县县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奠定基础。

(七)完善政府保障责任,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1、落实政府保障支付制度改革

进一步推行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着力解决看病贵问题。对无主病人、五保户、贫困户,落实医疗救助,解决低收入人群医疗费用;推广就医“一卡通”办法,基本实现参保人员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及时结算。提高中医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在原报销比例的基础上提高10%,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2、加大政府投入

(1)提高公立医院在职人员工资待遇,不断调动公立医院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今年,县财政对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在去年定额补助基础上适度增加。今后,根据省、市医改工作政策逐年提高补偿比例。

(2)进一步完善急救网络建设。以县急救中心为龙头,向乡镇卫生院延伸,建立急救网点,每年由县财政列支20万元,用于强化急救设施建设。

(3)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政策,按照有关规定落实药品统一招标采购,探索实施零差率销售工作,逐步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县财政根据省、市规定给予必要补助。

(4)建立优秀人才奖励机制。每年引进一定数量的优秀人才,县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优秀人才。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年3月30日前,成立组织机构,调查研究,讨论分析,制定实施方案,对县级公立医院安排部署;

(二)启动阶段:2011年4月1日——5月15日,学习研究《实施方案》,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包括财政投入、理事会职能、医疗服务、医院管理、人事分配制度等);

(三)实施阶段:2011年5月16日——2011年10月31日,宣传、贯彻、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全面进行改革;

(四)调整总结阶段:2011年1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召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研讨会,讨论分析改革存在问题,调整相关政策,制定相关评估方案;2012年2月15日前,对改革进行全面评估,总结成功经验,剖析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改革政策,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寻求路径。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医改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委,统筹协调、指导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及改革的日常工作。具体组成如下:

(二)强化部门责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各有关部门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从改革大局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明确工作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发改委负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综合协调,把公立医院的发展列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好公立医院基本建设项目的储备,根据需要安排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争取中央、省市政府资金的投资。财政、审计部门负责审核、落实公立医院的补助资金,监督财务收支运行情况。卫生局负责公立医院改革具体内容的制定,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盈利性与非盈利性分开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做好对公立医院的监督管理、考核、评价,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工作。编办要按改革的有关政策,对县级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进行核岗、定编,解决编制问题。人社部门要优化医疗卫生单位专业人才用人机制,畅通绿色通道,扩大卫生部门用人的自,不断创新用人机制。物价部门负责公立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的审核监督。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药品质量安全监管。民政部门制定大病救助和慈善救助政策及相关工作。司法部门负责调解医患纠纷和协助患者进行医疗事故责任鉴定。各相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认真履行好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县级医院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第9篇:卫生院人事管理制度范文

二、改革和创新农村技术推广体系。__人民政府__建议,第一,要全方位扩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具体可以采取抽、转、选、养等方法来快速配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抽”即抽调,将其它部门具有技术专长的人员抽调到技术中心;“转”即转岗,将在县乡农业部门工作但未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或研究的人员转到农技推广队伍;“选”即选拔,选拔乡村中有一技之长的“田秀才”、“土专家”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养”即培养,选择一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养水平较高、形成一定经营规模、群众公认、乐于助人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第二,要建立农村科技推广队伍的自我更新机制。一要坚持“进者众”。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和涉农部门工作,补充新鲜的人才。二要坚持“出者用”。对离退休的技术人员给予一定补贴,或以科普志愿者的形式,建立科技推广联系点或村级推广站,让其仍发挥作用。三要坚持“留者精”。搞好对科技推广队伍的培训,培养技术型、管理型和经营型的科技人才。第三,加大对乡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一要靠国家基础投入,保证信息网络和资源建设。二要打破乡镇推广机构按区划设置的传统模式,县级成立综合性的农技推广中心,各乡镇设立若干跨区域的专业性农技推广站,引入竞争上岗机制。三要逐步改善农技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保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资在县级财政中设立工资专户统筹解决。沧县交通局离休干部孙庆献建议:在我省农村每一个村委会增设科技副主任,专门从事科技推广工作。该职可以由大学生、中专生、具有较高文化的人或者具有种植养殖经验并已取得经济效益的人担任,并要求具有一定的思想觉悟,愿意为群众谋利益。

三、加强农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省纪检委__认为,我省现有农业服务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主要表现在:管理松散、渠道不畅,乡镇政府和县级涉农部门职能作用发挥不好;对农资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农业技术服务和农产品销售服务不到位,有些农民生产销售基本处于盲目状态。建议:第一,切实发挥好县、乡两级政府涉农部门(农业、供销、粮食、工商、技术监督等)的职能作用。特别是一些农业大县、大乡,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向农业倾斜,把农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实现科技进村、技术服务到田间地头。第二,进一步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坑农害农案件,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四、加快镇村集体企业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__建议,可参照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做法,积极稳妥地推进,帮助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做大做强。同时,要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推进以农村金融和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鼓励、支持、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五、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交通局郭俊禹认为,目前我省农村公路发展缓慢,不但与国家主干道的反差越来越大,而且在建设养护工作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如路网布局不合理,路况较差;普遍缺桥少涵,晴通雨阻,抗灾性能差,抗水毁能力更差;养护水平低、机制不健全。建议:一要继续深入实施村村通工程,让农民走上油路或水泥路;二要加快超龄油路改造步伐,提高公路服务水平;三要实施县道及重点乡道升级改造建设工程,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在公路养护方面,张英民同志建议,可以把道路养护列入道路修建工程造价成本中,规定道路的最低使用年限,让施工企业交纳道路质量保证金,对于道路在规定年限前发生破裂、塌陷现象的,让施工企业重新修复。还可以成立道路养护公司,走市场化的道路,在道路修建的同时招标道路养护权,道路验收合格后就把道路养护权移交给中标公司,以加强道路养护,增加使用寿命。

六、抓紧实施农村信息化。省网通公司对信息化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能拓宽农民获取有效信息的渠道,有利于提高农民技能;二是能有效促进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建立;三是能及时、准确、规范地获取农业全过程信息,降低市场风险,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四是可以缩小工农产业间的信息鸿沟,使国家能及时、准确得到农业生产、市场信息,有利于实施宏观调控

。我省应在村村通电话工程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提出建设规划,制定建设目标,力争到“十一五”末村村能上网。其次,政府应动员支持几大电信运营商共同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服务,在占地费、补偿费、免费信息合作等方面予政策支持,使农村信息化顺利实现,为我省经济腾飞做出贡献。七、建立农村纠纷法治化调处机制。省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__认为:随着农村体制改革、农村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发展,农村既有的继承、婚姻、抚养、赡养、宅基地纠纷持续上升,新型的村民自治、土地承包、农房拆迁、土地征用、农民工工资等纠纷又大规模产生。面对这种复杂情况,建立农村纠纷法治化调处机制十分必要。第一,依法防止纠纷的发生是首要环节。普及法律知识,强化全民的法律观念,提高村级基层组织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切实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第二,注重以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是关键。注重运用民间调解、基层组织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手段,形成解决纠纷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村民组、行政村、乡镇领导和民间调解的作用,力争把纠纷解决在农村基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第三,发挥法治化调处机制中其它因素的积极作用。在基层组织主持的调解中,可以考虑吸收家族长辈、权威和亲友参加,充分发挥他们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