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洋经济行业现状范文

海洋经济行业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洋经济行业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海洋经济行业现状

第1篇:海洋经济行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金融排斥 蓝色经济 经济

蓝色经济,也就是海洋经济,它在发展进程中与陆地经济具有很多相似之处,都需要金融行业的支持,金融资本和金融资源在海洋经济领域的参与能够对整个经济带的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必须重视金融行业对蓝色经济的重要支持。

一、金融排斥理论概述

金融排斥概念是一个新型的学科,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到目前为止,其定义仍然没有得到广泛的确认。通常是指社会上的经济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缺陷,加上政策环境的影响,导致其难以进入金融领域,也就无法获得金融业的支持。这个理论的开端是沿着地理的方向进行探讨,之后的学者对其进行的研究看法不一,观点多种多样。但是我国的学术领域对此进行的研究相对较晚,2007年,一位专家在对英国进行研究之后提出针对这个方面的诸多问题的对策,提出了金融排斥在我国的具体体现就是我国金融领域在提供好服务上不够灵敏。我国另外的两名学者在2008年在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出现供需矛盾的状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应用了金融排斥理论。虽然我国已经开始了对金融排斥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研究的范围大多都集中在城市和乡村领域,造成研究过于集中的情况,致使其他领域的研究较少,出现了研究失衡的局面,尤其是在海洋经济方面,相关的研究更是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

二、蓝色经济领域金融排斥实例分析

我国沿海某省,依托靠近海洋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当地经济,丰富的海洋资源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持。该省在2010年在海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取得重要成绩,了全国第一个蓝色经济规划。虽然曲取得了这些成就,但是依然存在问题,海洋经济在金融方面投入的力度缺乏,这一点可以从全省的海洋经济为了筹集发展资金,但却很少得到金融领域的支持看出来。这些年,该省为了发展而发展了多种资金筹集互动,比如银行贷款、发行证券,也会利用外国公司的资金实现自身的发展,经过努力虽然使得其获得金融领域的资金支持额度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但是总体规模仍然不足以满足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金融排斥现象难以避免,对海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三、金融对蓝色经济的排斥分析

(1)条件排斥。这个方面的排斥是指金融领域在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会附加一些条件,但是对于被排斥方来说是不合理的。如果将其应用在海洋领域,就是海洋部门在向金融机构申请资金支持的时候,金融机构的附加条件就是提供抵押。虽然银行等机构要求抵押无可厚非,但是这对于海洋机构来说就不太符合其现实情况,因为海洋行业受其自身特点限制,而导致其没有很多的资源可以作为抵押。在海洋行业中,动产的比重较高,一般都是船只等,因为其经常出海,会遭遇自然风险,因此金融机构不会愿意以其作为抵押品。

(2)评估排斥。金融机构为了确保所投入的资金能够取得回报、避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会在提供贷款之前对贷款方进行全方位的还贷能力评测,这就导致一些行业无法靠近金融行业。其实,海洋行业存在很多弱势因素,比如当重大海洋自然灾害发生之后,海洋产业就会受到损失。此外,海洋行业还会面临较多的汇率风险,当这种状况发生之后,虽然海洋行业已经做了很好的套期保值活动,但是汇率波动仍然会对其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3)价格排斥。当某些产品的价格过高就会影响企业的购买,没有购买能力就会被排斥出市场。海洋事业的需要的筹资成本和金融风险,因此金融机构在提供资金的时候自然会在价格上提高标准。比如农村信用社,其贷款率长期处于较高的状态,甚至超过了一些民间借贷形式,交易的双方都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就会导致海洋事业被排斥出主流金融领域,转而向民间机构进行借贷。

四、相关对策

(1)政府发挥引导作用。政府在地方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在财政发面向海洋事业进行推进,建立对金融行业的引导机制,促使其减少对海洋事业的排斥,将原本由金融机构承担的费用转由政府财政进行支付,这样就使得金融机构对海洋事业对支持力度加大。

(2)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税收是经济调节的有力杠杠,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海洋事业中,为了解决金融机构投资不足的问题,可以从税收方面入手,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将其与金融领域对海洋事业的支持的比重进行联系,让新增的贷款项目能够投入到蓝色经济领域当中,使得资金流向向着海洋方面倾斜。如此就可以确保海洋经济能够迅速的发展。

(3)使产业政策和金融形成良性互动。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发展环境建设。在海洋事业中,企业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应该区别对待。对于那些资金基础较为薄弱的产业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补助,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行业中的领头地位的企业也是重点帮助对象,确保其能够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富强的根本保证,当时间推移到新世纪,海洋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可以说海洋经济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金融领域必须给予一定的支持。本文对金融排斥理论进行概述,对蓝色经济领域金融排斥实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姜旭朝,张继华,林强.蓝色经济研究动态[J].山东社会科学,2010,(01).

第2篇:海洋经济行业现状范文

国务院2011年3月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标志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宁波位于该规划的核心地带,发展海洋经济是宁波市的新机遇。选取了海洋经济发展指标和金融发展程度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检测海洋经济与金融发展的相关度。结果显示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与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涉海信贷、金融相关率等均有着正相关关系,并且宁波结构类金融指标的变化对海洋经济的影响最为显著。

关键词:

海洋经济;金融支持;灰色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128-03

国务院《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和《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2003)指出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经济活动的总和。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标志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宁波位于该规划的核心地带,发展海洋经济是宁波市的新机遇。海洋经济作为现代经济越来越重要的增长点,金融支持在海洋经济发展中也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促进海洋经济的关键条件。

1 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和金融支持现状

1.1 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1)宁波海洋经济综合实力。

宁波海域总面积9758平方千米,海岸线共1562千米,占全省海岸线的1/3,发展海洋经济条件得天独厚。宁波岸线资源丰富,仅在北仑就有可开发港口岸线121千米,拥有天然深水大港。近年来,宁波海洋经济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各产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2012年宁波海洋经济总产值达3972.7亿元,同比增长9.57%。实现地区海洋生产总值1043.1亿元,同比增长8.5%。宁波市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5.85%,占浙江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的21.5%。2004至2012年间,宁波海洋经济总产值增长约3.2倍,海洋经济增加值增长约3.24倍。

宁波立足于海洋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海洋产业得到了均衡发展。2012年,海洋第一产业平稳增长,增加值为70.2亿元,同比增长7.5%;海洋第二产业企稳健上升,增加值为606.1亿元,同比增长10.1%;海洋第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增加值为366.8亿元,同比增长8.5%。产业结构从1998年的22∶41∶37到2008年的4:81:15到2012年的7∶61∶37,逐步形成具有宁波特色的海洋产业发展格局。

(2)宁波主要海洋产业构成。

基于宁波市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宁波海洋产业可以划分海洋渔业、水产品加工、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水上货物运输、海洋服务、水产品批发6类,见(表1)。

如表1示,海洋强县象山,素来就有中国海鲜之都、中国渔文化之乡等称号,象山的中国水产城被誉为“亚洲第一水产交易市场”,其中象山石浦是国家级中心渔港。象山县在2012年,海洋产业组织机构有658家,其中水产品加工占整县海洋经济的39.97%,共263家,海洋渔业有占比2857%。宁海县作为浙江省海水养殖面积最大的县,海洋水产养殖面积高达16.5万亩。象山和宁海相邻,一个水产品加工和海洋捕捞,一个海水养殖,两者相辅相成。从表1可以看到,在2012年,海洋产业组织机构总量也占据了全市约一半的份额。

表1 2012年宁波县市(区)海洋经济行业

组织机构数量 单位:家

县市区\海洋产业〖〗海洋渔业〖〗水产品加工〖〗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水上货物运输〖〗海洋服务〖〗水产品批发〖〗合计〖BHDG1*2〗

海曙325334561

江东23161855195

江北7384421051161

北仑154814932424272

镇海1209270057

象山18826312716262658

宁海27631926026368

鄞州2924285016102

余姚751314461

慈溪16141105082

奉化12156586123265

合计665504447158163922182

资料来源:“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官网。

北仑区海洋产业发达,因为宁波港,特别是在整个海洋产业机构数量中占据了大多数份额的配套船舶和浮动装置制造。相对象山、宁海,海洋产业组织机构数量在其余县市区明显少了很多,所以宁波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填补海洋产业的空白。

1.2 宁波海洋经济的金融支持现状

海洋经济的金融支持包括很多方面:政府资助、银行信贷、股权融资、信托以及企业债券等,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主要分析银行信贷支持。

截止2013年年末,宁波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2万亿元,同比增长9.9%,各项贷款余额1.33亿元,同比增长113%,年末本外币余额存贷比为99.25%。宁波银行贷款余额不断增加,在信贷投放量上升的基础上,金融对海洋经济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增强。近几年来,宁波市金融资源投向海洋经济不断增多,但是占总信贷比偏低,见图1。

图1 宁波市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及涉海

信贷余额(2009~2011)

资料来源:《宁波年鉴》及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调查数据。

从图1可以看出宁波市的涉海信贷在逐年上升,但上升趋势很小;并且涉海信贷占宁波市总贷款的投入比相当小,可见宁波市银行方面对海洋经济的支持力度还略显薄弱。在宁波市大力倡导海洋经济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仍然没有相应降低对海洋相关企业发放信贷的门槛,海洋信贷占总量比偏低。2012年全市商业银行对海洋经济方面的信贷投入占比远远不到10%,与当年宁波市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5.85%相比,金融支持功能略显滞后。

2 宁波海洋经济与金融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2.1 分析方法

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分析系统中母因素与子因素关系的密切程度,通过分析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引起该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常用的灰色关联度有灰色绝对关联度、灰色相对关联度和灰色综合关联度。灰色绝对关联度仅仅是序列x0(k)与xi(k)之间关联程度的度量。灰色相对关联度是序列x0(k)与xi(k)相对于始点的变化速率的接近程度,是较为准确的表征数据间差异明显的各数据序列之间联系是否紧密的表征,x0(k)与xi(k)的变化速率越接近,γ0i越大,反之就越小。灰色综合关联度既体现了折线x0(k)与xi(k)的相似程度,又反映出x0(k)与xi(k)相对于始点的变化速率的接近程度,是能较为全面地表示序列之间联系是否紧密的一个数量指标。

2.2 指标、数据选取

(1)海洋经济发展指标(G)。

G=海洋经济增加值(A)/宁波市生产总值(B)

本文选取了2004~2012年的相关指标数据(表2)。

表2 海洋经济发展指标

指标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A亿元321.14336.11381.69502.93346.94543.12855.79956.961040.00

B亿元2109.52447.32874.43418.63946.54329.35163.06059.26582.2

G0.15220.13730.13280.14710.08790.12550.16580.15790.1580

资料来源:《中国海洋年鉴》2004~2013及《宁波年鉴》2005~2013。

海洋经济发展指标(G),表示宁波市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指标越高表示本市海洋经济发展越快。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4年~2007年、2010年~2012年曲线平缓,而2008年明显下降。近三年受到政策的影响,宁波市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但从表中看2010年~2012年发展速度也没有明显的增加,只是总体比金融危机前略有上升。当前宁波市海洋经济尚处于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海洋科技水平也比较落后,特别是金融业对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投入不足。宁波市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在海洋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政策力度等方面差距还较大。2012年,宁波市海洋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只有15.8%,青岛市2008已经达到22.9%,远高于宁波市的发展水平。

(2)金融支持程度指标(L、D、Fir)。

由于宁波金融市场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间接融资,况且宁波海洋经济也以间接融资为主,因此本文选取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L、年末金融机构涉海信贷余额D和金融相关率Fir来衡量宁波市金融对海洋经济的支持程度。其中,Fir=[(C+L)÷B]×100%(C为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本文选取的相关指标数据见表3。

表3 海洋经济发展指标

C亿元3230.73916.04700.55309.06353.68241.49755.510659.311980.5

L亿元2603.73089.43910.04961.95814.67715.99414.210676.811961.0

D亿元280.5491.6673.9

Fir2.7662.8602.9963.0043.0803.6863.7133.5203.640

资料来源:《宁波年鉴》2005~2013及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调查数据。

金融相关率Fir,该指标是某一日期一国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通常简化为金融资产与GDP之比。它的变动反映的是金融上层结构与经济基础结构之间在规模上的变化关系,它大概可以被视为金融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因为在一定的产值基础上,金融体系越发达,金融相关系数也越高,而且可以根据金融相关比率来衡量金融发展达到何种水平。过去十年,宁波的Fir,是一条平稳上升的曲线。其中2008年至2009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随后趋于平缓,表明宁波市金融体系在不断的完善中,金融发展程度也逐渐提升,但提升速度还是不够显著,仍需不断努力。

2.3 分析过程

根据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和海洋经济和金融发展的相关指标,本文采用2004~2012年的数据作为资料,建立了相关模型,对海洋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关联性做了分析。

模型:设海洋经济发展指标为母序列x0,子序列Fir为x1、D为x2、L为x3。初始化后相应的序列见表4。

表4 灰色关联分析初始化后序列

序列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x0(k)0.15220.13730.13280.14710.08790.12540.16570.15790.1580

x1(k)2.76582.86242.99553.00443.08323.68583.71293.52123.6373

x2(k)280.5491.6673.9

x3(k)2603.73089.43910.04961.95814.67715.99414.210676.11961.

资料来源:《中国海洋年鉴》2004~2013及《宁波年鉴》2005~2013及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调查数据。

第3篇:海洋经济行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海洋石油;SWOT;发展对策

当今时代,由于各国经济快速发展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日益增多,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和气候灾难。治理环境污染、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近年来,中国政府也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并先后制定出了一系列促进节能减排的计划措施。所有的这一系列政策措施都将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海洋石油是我国的能源生产大户,也是我国唯一的海上石油、天然气生产者,担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海洋石油工业在保障能源得到稳定供应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能源并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这与国家大力倡导的低碳经济发展相悖。本文将利用SWOT战略分析法分角度分析低碳经济给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使海洋石油公司在当前形式下认识到自身优劣和劣势,把握各种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机遇,规避风险。

一、SWOT评价模型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该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之后被作为企业战略分析和制定的基本工具,常被用于在企业管理咨询领域。SWOT分析法通过分析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有助于企业了解自身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对于制定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低碳经济下海洋石油工业的SWOT分析

1.低碳经济给海洋石油工业带来的优势(S)

(1)油气勘探开发方面的技术优势。未来我国低碳能源的首选仍将是石油和天然气,鉴于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特殊经营特点,实行上、中、下等一整套的系统经营流程,有自己成熟的经营体系和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

(2)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天然气因为高效、清洁等优点被突出发展。但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比较短缺,以页岩气、煤层气为主的非常规天然气凭借其资源储量丰富、碳排放量低等优势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海洋石油工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3)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来,在全国实施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海洋石油工业更加重视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石油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单位能耗显著降低,污染物回收有了显著改善。

2.低碳经济给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带来的劣势(W)

(1)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能源行业属于垄断型产业,受传统观念和长期垄断的影响,海洋石油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不能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现状适时调整。存在粗放式生产、能耗高、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海洋石油工业的有效运营。

(2)管理水平低下,低碳发展意识薄弱。我国海洋石油工业隶属于国务院管理,其管理带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对低碳减排制度建设、低碳理念传播以及提高全员低碳意识方面的重视程度远落后于国际大型石油公司。没有树立良好的低碳形象,其低碳发展策略严重受阻。

(3)非常规油气资源分布不均,开采难度大。在我国,海域部分油气资源储量虽很丰富,但地质分布不均,主要分布于南海、东海等深海地区,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再加上技术储备不足等限制导致勘探开发难度很大。

3.低碳经济给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带来的机会(O)

(1)促进海洋石油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低碳经济要求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减排,实施低碳发展必然要求石油工业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其次,加快技术创新,低碳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以低碳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标准、相关专利及新技术贸易壁垒的出现,这将促使海洋石油工业在低碳技术方面加快创新;最后,加快管理水平提高。

(2)提供国际合作机会。低碳经济将改变海洋石油工业现有的国际竞争格局,世界各国都在研发属于自己的低碳科技,但只有技术分享、互利共赢才能最终取得实效,低碳经济的发展将给技术交流、国际科研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

(3)为天然气业务发展带来新机遇。低碳经济要求工业发展以利用高效、清洁能源为主,这对我国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实施空间,给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油气资源能源对煤炭的有效替代,加快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实现节能减排。

4.低碳经济给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带来的威胁(T)

(1)增加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能源效率、实现节能减排以及新能源的开发等都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来实现,这一系列的实施过程将大幅增加海洋石油工业的运营成本,逐步提高运营风险。

(2)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威胁。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将依托低碳经济提供的机遇获得蓬勃的发展,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主营业务仍将以石油、天然气为主,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将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传统化石能源的市场并于传统化石能源形成竞争。

(3)面临增加油气供应和降低碳排放的双重压力。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海洋石油工业既担负着保障油气供应安全的重任,又面临严格的碳排放量限制,是海洋石油工业面临的两难问题。同时,发达国家的大型石油公司走在低碳发展的前沿,拥有大量低碳技术专利和高附加值的石油化工产品,给海洋石油工业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

三、发展对策建议

在采取具体的发展措施时,可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形成SO、ST、WO、WT等几种策略。通过对低碳经济下海洋石油工业发展战略的SWOT定性分析可以看出,海洋石油工业的自身优势在当前比较明显,外部机会也比较多,因此海洋石油工业应优先采用外部机会与自身优势相结合的SO发展战略,鉴于自身劣势对发展的影响也比较大,也要重视外部机会弥补自身劣势的WO战略发展,为此,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可采取以下发展措施:

1.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天然气业务发展

我国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的储量非常丰富,且具有清洁、高效的特点,发展天然气业务是我国实施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应该以此为契机,把握住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依据自身区域优势加大海上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力度,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实施天然气业务发展降低高碳能源使用量。

2.加强低碳技术的研发力度

技术是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以减排技术、能源技术为代表的低碳相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能源效率的提高、石油化工产品附加值的增加、新能源的勘探开发以及二氧化碳的捕获与埋存都依赖于低碳技术的推广使用,海洋石油工业只有做好低碳相关技术的研发具备自身科研实力才能在低碳经济时代占据竞争优势,具备核心竞争力。

3.有序推进新能源业务

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业务是未来能源行业的朝阳产业。海洋石油工业应具有战略眼光、立足长远,利用在传统能源行业积累的资金、经验,同时依托政府在新能源开发方面的政策支持积极投资新能源业务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不可盲目随从,应根据自身优势和业务特点有序推进新能源业务发展,实现新能源对油气资源的有效接替、多元发展,为能源产业清洁化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庆凡.我国天然气发展前景广阔[J].中国石化,2009(5):6-9.

[2] 秦 扬,曹丽娟.论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8-21.

[3] 李凤宾.浅谈SWOT模型的有效应用[J].企业管理,2010(9):157.

[4] 杜 伟.低碳经济与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J].国际石油经济,2010(1):32-37.

[5] 赵丽洲.关于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J].产业经济,2011(10):116-124.

[6] 庄贵阳,潘家华,宋守先.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济学动态,2011(1):132-136.

第4篇:海洋经济行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京津冀 临海工业 资源 土地

一、引言

面对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在我国提出18亿亩粮食生产的红线下,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快速的发展河北的经济,使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型临海型工业建设,主要利用围涂造地,基本不占良田,土地后备资源相对丰富,开发成本较低,有利于重化工业相对集中布局。

所谓临海型工业就是依靠临海的盐碱土地和资源,发挥临海地区的环境优势,在沿海临近港口区域发展工业,建设工业性大项目,形成大产业、大集群。临海工业的建设可以带动港口、交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临海产业经济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所形成的一种新型区域经济模式。

从国际的情况来看,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达的国家,有60%的经济产值集中在距离海岸线100公里范围内,沿海临港区域布局工业已成惯例。因此,本文以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为背景,对比于山东、辽宁两省相应的发展策略,找出优势和不足,提出合理有效的改进措施,促进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从而促进京津冀协调一致发展。

二、河北省沿海土地现状及利用情况分析

河北省是一个临海大省,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环节,有优良的海洋和沿海土地资源。海岸带资源现状河北省海岸带属于渤海湾西部和北部,涉及秦皇岛、唐山和沧州3个设区市,海岸带总面积43.82万平方千米,其中潮间带面积7.63万平方千米,潮上带面积36.20万平方千米,耕地10.46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度河北省海岸线长度在全国位列第九。

河北省全省沿海地区有133681.4公顷未利用土地(含滩涂、苇地),占土地总面积的30.58%,以粉砂淤泥质海岸和砂质海岸为主,为工业沿海布局和临港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沿海滩涂总面积122353.57公顷,在574022.82公顷浅海水域中,有近80%可供海水养殖业开发利用。此外,还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港址资源。因此,河北省有优质的土地资源可用来发展经济。

首先,秦皇岛位于渤海之滨,利用其发展临港产业和旅游产业较为合理。其在交通运输和滨海旅游等方面具有相对突出的绝对优势。其沿海地源旅游资源丰富,是河北省乃至全国在旅游业方面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城市之一,但是,秦皇岛在沿海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表现出明显的不成熟和欠缺,经营模式简单,未能将所有资源做到充分利用,且资源与资源之间的整合度不够均衡。因此,秦皇岛要努力开发资源,并尽最大努力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积极探讨丰富多样的经营管模式,这对于秦皇岛带动整个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唐山位于渤海湾的北岸,海洋资源种类和储量都比较丰富,在发展“盐田资源”、“滩涂生物”等方面经济具有相对优势。但目前,其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因此无论是其发展速度,还是运行质量,与一些沿海发达城市相比还有很多不足。

最后,沧州市在河北省海洋经济总量中进展18%,低于秦皇岛和唐山。因此,沧州市应该更加注重将海洋资源与沿海土地更好的结合起来。

三、河北省同其他省份利用沿海土地发展经济比较

(一)山东省利用沿海土地发展经济状况分析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山东省海岸线长3200余千米,既是我国对外开放最要的窗口之一,又是中国最大的半岛。水深且陡峭,为山东神建立深水大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东省沿海土地开发及利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将高新科学技术向海洋领域和沿海土地发展工业、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方面的扩散。其海洋药物,海水淡化等发展已初具规模,其经济逐步从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海洋开发向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型经济转变。海陆一体化形式基本完成,海陆各行业间融合紧密,不仅在行业之间的合作发展,而且在空间上也逐步向沿海土地发展各类型经济,不仅仅在于利用有限的海洋资源发展传统海洋经济。

(二)辽宁省利用沿海土地发展经济状况分析

辽宁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东靠黄海,南邻渤海,岸线资源丰富。辽宁市5个沿海开放城市,主要依托港口优势加快了城市发展。地广人稀是辽宁省最显著的基本特征,其不仅海域面积辽阔,而且沿海土地资源丰富,广阔的闲置土地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突出的竞争优势。科学的规划和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得效率达到了最大化,充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辽宁省经济发展经历了从陆业经济――海洋经济――海陆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的演变,而河北省目前还处于前两个阶段的结合体,不能合理利用海陆资源,均衡发展二者结合,如何能够实现由点及线,由线及面是河北省当下应该向辽宁进行学习的重中之重,并逐步探索出符合自身条件的发展路线,更应在国家有序规划和合理领导下,积极调整陆域和海洋产业的布局,更快更好的发展经济。

就辽宁省而言,其沿海经济带产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建立齐全,完全可以支撑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而河北省应该全力打造三个沿海城市的基础设备的建设并积极将其投入使用。同时,应完善沿海城市之间的铁路、公路建设,同时也可将沿海和腹地连为一体,如辽宁省的沈阳――月――东高速公路,这势必会形成沿海和内地的良性互动。

第5篇:海洋经济行业现状范文

高职职业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在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适合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区域文化,是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相互磨合与融合的产物。高职职业文化具有明确的行业和职业指向,加强高职职业文化建设,能促使高职学生就业后尽快完成”校园人”向”职业人”、”企业人”的转变。目前,国务院已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构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推进高职教育和海洋经济的深度融合,可以更好地培养海洋经济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也有利于提升涉海类高职院校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一、海洋经济特色高职院校职业文化的内涵分析

(一)核心:职业文化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特殊的职业文化,以现代社会的职业结构及各职业为基础,又形成普适性的职业文化。职业文化最基本的内容应是职业社会与职业单位的制度、习俗与道德,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纪律和职业礼仪等。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绝大多数毕业生未来将在企业工作。高职院校推行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培养模式,高职学生的学习场所,也由学校课堂教学扩大到了企业及实训基地,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训等。这就要求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必须自觉融入产业、行业与企业特征,充分体现职业属性。

(二)特色:海洋经济浙江是国家促进东海海区科学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不仅事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也关系到国家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海洋经济是浙江发展的优势和特色。“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将全面落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规划,积极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做大做强海洋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把浙江基本建设成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强、海洋产业结构布局合理、海洋科技教育先进、海洋生态环境良好的海洋经济强省。这既是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选择,也是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经国家正式批复后,贯彻落实“海洋科教水平明显提升,涉海院校和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目标,构建海洋科技教育人才支撑体系的基本任务,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省高等教育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涉海类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都将注入鲜明的海洋经济特色。

(三)基础:人才培养模式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航海类专业为重点,船舶工程、港口物流、海洋旅游专业并进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90%的专业涉海,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人才的培养和输出,都与海洋经济息息相关。和海洋产业及企业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构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海洋经济特色高职职业文化的构建路径

(一)高职校园文化突出特色职业文化建设

高职校园文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修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认知和创业创新精神。涉海类高职院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建设,明确重点,突出特色。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海洋经济宣传活动。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重点,大力宣传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意义,以及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总体规划,帮助学生了解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了解海洋产业的人才需求及能力要求,了解自己的专业与职业,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激发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二是提炼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校训。校训是高职文化建设的点睛之笔。“德行四海”是浙江省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这一校训的提出,不仅是由于学院设有航海专业、船舶专业、港口专业、海洋旅游专业等海洋经济类的专业,而且与学院打造“海字号”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密切相关。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要从国际化、全球化的高度和视野出发,积极拓展国内与国际两大办学领域,借鉴和吸收当今世界航海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着力打造“海字号”高职院校,培养一批又一批“知行天下、践行天下、信行天下”、“德能双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是开展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校园活动。鼓励各类校园活动中融入海洋经济内容,突出职业文化特色,有针对性地强化海洋经济特色职业文化建设。学院围绕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开展海洋经济专题讲座、海洋企业家座谈、校企合作成果展等职业文化活动,增加学生对职业的了解,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

(二)专业设置融入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

根据《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省将重点发展涉海现代服务业、海洋新兴产业、临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海洋渔业,特别要加快发展涉海生产性和生活业,推动涉海金融服务业、航运服务业、商贸服务业、海洋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所引起的职业演变,对高职教育有重大影响。为此,浙江省教育厅在《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根据海洋经济发展对涉海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启动涉海职业教育强省建设计划。打造涉海高等职业教育的浙江经验,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中国特色的涉海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建成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等3-5所具有国家示范(骨干)水平的涉海高等职业院校,争取1-2所涉海高职院校跻身全国高职院校百强行列。”涉海类高职院校应根据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建设。同时,要深入研究海洋经济及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律和趋势,预测分析职业和职业能力变化,及时开发或调整专业,主动应对职业及人才需求的变化。每个传统职业都包含有自身的职业文化,每个新兴职业也需要职业文化的提炼和积淀。海洋经济类的每个专业学科,都对应着相应的职业或职业岗位群,专业学科教育中的很多内容,都在传递相应的职业文化。因此,涉海类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所指向的职业或职业岗位群,提炼和总结每个专业和职业中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并将职业文化融入专业教学,培养贴近海洋产业的高技能人才。#p#分页标题#e#

(三)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实习实训环节贯穿职业文化内容

一是将职业文化内容纳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既是职业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涵盖的方面。涉海类高职院校应把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等内容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和课程,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和选修课等方式,将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邀请航海企业负责人、知名海员以及其他海洋产业的代表人物到学校做专题讲座,分享奋斗经历和心得体会,以自己亲身经验与师生交流,使高职学生正确认识即将从事的职业,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意识。同时,可通过学习涉海类企业的管理制度、员工守则、岗位规范等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各项制度和约束,培养学生的职业纪律意识。二是在学生实习实训中贯穿职业文化。校内实训应采用高仿真模式,参照涉海类企业的管理模式,制定实训管理制度,引入企业广泛实施的5S管理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让学生了解现场工作流程、操作方法,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意识。在涉海类企业及用人单位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在企业岗位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下了解职业操作与规范、工作流程与方法、工作纪律与制度。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体验海洋经济类企业所具有的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通过实习实训,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文化素养,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要求。

(四)教师队伍建设渗透特色职业文化元素

第6篇:海洋经济行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深海石油勘探 海洋平台装备 海洋钻修井装备 水下生产装备 现状

中图分类号:TN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084-01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油气资源消耗的递增和陆地原油开采速度的加快,海洋领域内的油气勘探开发已成为新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原油的勘探由陆地转移到海洋中。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深海石油勘探计划,根据我国海洋石油2015年远景规划,在未来5年内,我国将有30多个油田待开发,需建造70多座平台,新建或改装10多艘FPSO,同时,采油平台的导管架、采油平台的各种配套设备的需求量也会进一步加大,海洋石油工程行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1 我国深海石油勘探的现状

国外的海洋石油工程业起步发展比较早,目前国际上海洋石油工程业几乎被欧美日韩企业垄断,相对来说我国在海洋石油工程勘探方面处于初级阶段,与国际著名的海洋工程相比,在规模、装备、技术和项目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经笔者总结,现表述如下几点。

(1)设备国产化程度低虽然我国在一些比较先进的油气工程装备方面己实现国产化,但对工程装备的水平只停留在对基础零散件的制备上,对于机器的配套组装技术还比较落后,更不用说是对机器件的改造及设计了。机器设备的关键技术仍掌握在国外厂商的手中,落后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严重制约着深海石油规模的开发和勘探。据统计,我国的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国产化率仅在30%左右,70%的部分都是依靠国外厂商完成。国内自配套产品范围较窄,性能和质量同国外有较大差距。此外,海洋钻采装备的配套设备制造业严重落后,关键的、主要的设备、部件全部依赖进口,进口所用费用几乎占到设备建造费用的50%以上。

(2)初步具备设计建造常规水深钻采装备的能力。一些关键设计建造技术还未能掌握,在深水、超深水装备设计和建造上仍是空白。目前我国油气资源开发主要在200 m水深以下的海域,深海平台技术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关键的技术仍然不能掌握,还在研究试验阶段,与世界先进的国家相比,在技术上仍有很大的差距。要完成本国海域上深海资源的开发,也不得不依靠国外的力量来合作开发。

(3)海洋石油装备配套基础差、配套能力不足在石油钻采装备的配套基础方面,我国无论从动力上、控制上及设备综合配套能力等多个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如在海洋钻井控制系统方面,海洋钻井平台上使用的钻杆、隔水管、海洋水下设备自动输送、安装、起吊装置等,国外使用历史均在10年以上,而在我国至今仍处于分析研究阶段,对一些装置的原理及结构仍不是很清楚。

以上是我国海洋石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我国深海石油开发的进度和能力,在开采中应用国外的设备也使得大量的利益流向国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海洋工程的发展。

2 我国海洋石油装备发展展望

(1)海洋平台装备发展展望随着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发展,石油的开采由陆地转移到海洋中,在深海中为保证开采的安全性,需要加大对科技力量的投入,预计海洋钻井平台将会朝着可靠性、自动化方向发展。海洋开采与陆地相比,环境恶劣复杂,随时有风、浪等因素的影响,故海洋油气能否顺利开发是以石油装备的可靠性为前提的。同时,为了适应平台作业效率高效化的趋势,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及增加精确度,海洋装备已向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新型的多功能海洋平台不仅具有钻井功能,同时还具备修井、采油、生活和动力定位等多种功能。

(2)海洋钻修井模块发展展望钻修机模块化设计已成为海洋钻修机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当然也已经被各国工程技术人员所重视。目前海洋钻修井模块朝着高适应性、大功率及自动化控制等方向发展。我国海上油气田日益活跃的开发为海洋钻修机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我国海上油气田应根据实际装备条件、技术水平、作业费用等因素,灵活选用合适的海洋钻修井机设备。我国海洋钻修井机产业应进一步提高海洋钻修井机装备的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缩小与国外海洋钻修井机装备的差距。

(3)海洋水下钻采装备技术发展展望海洋水下钻采装备主要包括海洋立管、水下井口、井控装置及海洋集输系统等。我国对于海洋水下装备的研究开发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没有可实用的经验,都要靠科研人员一步步的探索。虽然如此,我国已初步具备了海洋水下装备的开发研制能力。在今后的5~10年内我国必将在海洋立管、钻井隔水管、水下防喷器等多个单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同时也会在今后的10~20年全面实现海洋水下装置的国产化。

3 结语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石油科技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也进入了新的时代,国家也加大了对海洋资源的勘探力度。当前我国虽然在海洋平台建造及技术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在海洋装备技术和开采水平方面与发达国家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为早日让我国发展成世界海洋勘探石油装备的强国,我们必须加快技术科研的步伐,加大技术开发的力度。我们坚信经过几年的发展时间,我国一定能够实现海洋石油工程行业的全面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谟圣,杨本灵.世界石油设备发展的新特点及机遇与挑战[J].石油矿场机械,2007,36(9):126.

[2] 黄悦华,任克忍.我国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现状与技术发展分析[J].石油机械,2007,35(9):157-160.

[3] 王定亚,王进全.浅谈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J].石油机械,2009,37(9):136-139.

[4] 王传荣.世界海洋油气资源钻采设备发展现状与趋势[J].船舶物资与市场,2006(6):213-215.

第7篇:海洋经济行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国际化;法律保障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071-03

一、各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及其立法概况

当今时代,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科技竞争和经济竞争的重点领域。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典型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发展潜力巨大等特点,是海洋开发的战略性产业。海洋工程制造业主要包括资源调查勘探装备、海洋平台、储运处理装置、保障辅助装备四大类。因科技实力、起步早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国正处于不同的周期阶段。

美国向来重视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其研发和产业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在不断加大推进力度,目前其全球海洋石油装备市场占有率达50%。从1966年美国制定的《海洋资源与工程开发法》到2000年的《2000海洋法令》,再到2004年的《21世纪海洋蓝图》,其中的相关原则和内容对该国实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再者,普惠性的税收制度和完善的审查制度对该国此类企业的保护作用亦很明显。

韩国依靠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承接和建造了许多先进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和大型FPSO,承揽绝大多数钻井船订单。现代重工、大宇造船等企业海洋工程装备业务所占比例已占集团业务20%以上,三星甚至达到40%。韩国颁布的《首套截止法》中关于装备进口规定和《特别税收待遇管理法》中的税收优惠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进步。

日本在油气开发平台、海洋工程结构、石油管材及平台配套设备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成为新的重点产业。1968年制定了《关于引进技术自由化法》,减少对技术进口的限制。《海关关税法》和《制造基础技术振兴基本法》中有相关规定,通过普惠性的税收和财政措施激励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4月20日颁布的《海洋基本法》,原则和内容之一就是推动海洋产业发展,加强对海洋科学和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

巴西国内几家船厂加快能力建设,在深海石油开发上,巴西石油公司不断刷新世界水深纪录,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利用深水开采技术寻找海外市场。巴西制定的《规范工业产权权利与义务法》及其修正案使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产权权利与义务有法可依。同时,还对企业实施免除商品流通税,免征预提税和金融交易税等[1]。以上在产权和税收方面的相关政策保障了产业的发展。

新加坡吉宝和胜科海事两大集团主要从事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建造,成了世界海工装备的主要制造商。截至2008年年底,新加坡两大集团手持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全球市场占有率达41%,半潜式钻井平台订单达42%。近年来,阿联酋船企迅速崛起。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建造领域,阿联酋船企手持订单总数21艘,仅次于新加坡[2]。印度也逐渐把海洋工程产业提高到国家战略产业的高度,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以上几个国家的政策法规在此不予论述。

2010年以来,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呈现良好态势,具备了相当的技术基础和较强的建造能力,产品开发由低端近海向高端深海逐渐突破,市场开拓方向力争国内外并重发展。随着国内外海洋装备需求的增长,先后自主设计建造了国内水深最大的近海导管架固定式平台、多型FPSO、自升式钻井平台和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3 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与此同时,各大船企也在发展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总装集成制造能力逐步增强,个别企业开始承担国际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的EPC项目。国家初步确定,“十二五”期间形成海洋工程装备业新兴产业。上述技术空白的填补和政策支持,加速了我国进军世界级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进程。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国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在增长方式、资金、技术、信息、服务、产业链等诸方面存在许多先天不足。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相关政策法规保障不断进步,就此,笔者把自1996年来的涉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法律及其发展趋势做了相关统计。分析可知,我国有关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法律以地方政府规章及文件为主,而涉及高级别的法律法规则甚少。自1996年来,我国开始重视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政策法规纷纷出台、稳健增长,应用领域涉及广泛。然而,因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涉及的法律法规较多,同时涉及技术规范和国际公约,我国只是通过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等加以调整,各地方各自操作实施,在全国范围内缺乏统一性、可操作性,并且目前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政策的稳定性以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所触及的法律等都还难以把握,难以跟上产业发展步伐。

二、加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立法的必要性分析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海洋经济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要求参与经济活动的多元化主体公平竞争,除了国家从宏观角度去调控和管理各项经济活动外,市场经济的运行环境和秩序还需要从客观上以经济和法律手段去调节。法制化的市场经济决定了市场经济下走社会化、产业化发展道路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必须实现自身的全面法制化。没有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法制化就不可能将海洋技术与市场实现完美的接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运行秩序的维持必须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立法同步。

(二)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

在以海洋技术市场为主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也要考虑到海洋技术市场的弱点和消极面,不能仅仅依靠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单一调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政府要及时转变职能,实现从以管海洋技术为主向办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为主的转变;管理方式也应以直接的行政手段为主向以法律为主转变,重视科技行政部门以及经济管理行政部门的宏观管理职能。

(三)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科学发展观便成为指导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方法。在此背景下,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的根本方向,而在法治已经成为我国当代社会主旋律的宏观背景下,要实现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科学发展,显然离不开法制。我国海洋工程产业化发展步伐迅速,但因为相关法律没有及时制定,暴露出来一些问题,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利益与安全的不确定性,客观上对立法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需要法律确立相应的制度来对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化加以引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产业国际化战略的制度保障

在当前激烈变化的国际海洋市场环境中,我国整个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在法律背景和实务操作上还存在着许多漏洞。到目前为止,我国法律上对于WTO协议在国内法上的效力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当国内法与我国根据WTO协议所承担的义务相冲突时,可能引起法院在适用法律问题上无所适从,从而制约着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完善走出去的法律规范,借助法律的他律来保障国际化经营与竞争,为融入世界海洋工程的阵营提供法律上的支撑。

(五)立法解决发展弊端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相继出现了各类负面问题。例如,依据我国《海商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把船舶建造合同作为承揽合同,留置权一般不会在买卖合同中存在,我国海商法从保护造船人的角度,规定了留置权,1993年大连海运公司诉天津新港船厂“金沧”轮所有权纠纷一案①就充分反映了我国海商法第二十五条的尴尬[4]。对于船舶建造的纠纷主要产生于技术问题的争议,目前我国常见的解决方式是通过技术鉴定来评定责任分担,审判权让渡给了技术专家。因此,对于船舶制造业而言,迫切需要一种快速解决机制,来解决这些技术争议[4]。

鉴于以上分析,构建一套完善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法律体系,显然已成为其适应市场经济及应对各类负面问题的客观需要。

三、构建促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国际化的法律体系的建议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法能否顺利的制定和实施,关键的一点在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法律体系框架构建的好与坏。基于此,笔者认为,应在比较西方各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法律体系,分析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立法理论的前提下,从立法角度构建符合中国特色和国际惯例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法律体系。

(一)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制定基本法

整合现行各部法律中有关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规定,关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主体制度,促进、保护经济激励制度以及其他法律制度,在总则中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作出原则性的规定。从宏观上规定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法的基本方针、立法宗旨、指导思想、具体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责任等。

(二)完善配套法规建设

针对我国因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而带来的新要求,及时制定相应的保护法规,弥补立法空白。贯彻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建立混合调整机制,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技术标准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为补充,调整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并且运用综合手段增加可操作性,提高执法效率。

(三)充实地方性法规的规定

各地方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地方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地方行政规章。进一步规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经营活动,促进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另外,各地方在本区域内探索发展模式,针对区域自身的特点和环境资源情况以及外来资源的现状,修订相关的法规、条例,明确目标、任务及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通过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的发展,确保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四)明确发展的基本政策

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国家发展战略作出政策性宣告,并以法律的形式将其稳定下来,以此为基点,构建我国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法律体系。要注意法律的规定不能过于原则,不同部门颁布的规章要互相协调,增强法律实效。还需要通过国家法律的切实执行,规范海洋装备制造行业协会的行为,指导企业应对产业危机,针对世贸组织规则完善我国相应法律,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五)实现国际接轨

研究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惯例,掌握新的贸易和技术标准,加强与境外同行的学习交流,结合我国实际,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金融、财税等各个领域的国家法律。同时要大胆借鉴外国市场经济及国际化的立法经验,对我们来说,这方面的立法是新鲜事物,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来说,他们已经积累了比较完备的法制规范,而且许多已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6]。通过向优势国家学习,实现制定一套能够适应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并可以充分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体系的目标。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内涵、构建法律体系的必要性及其建议,期待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和制度保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国际竞争力,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参见中外装备制造业税收政策比较与借鉴[R].北京:国家发改委重大技术装备协调办公室,2006-11-30.

[2] 盘点2008之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EB/OL].省略/news/default_show.asp?id=4684.

[3] 杨伟东,中国船舶建造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20.

第8篇:海洋经济行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海洋工程;项目建设;风险管理;有效策略

我国海洋事业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而且越来越多的海洋工程项目建设工程已经逐步建立,所谓海洋工程属于一项高风险,但是收益较高的工程,因此做好整个海洋工程项目建设风险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理论分析

所谓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主要是指相关经济单位对已经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分析、评估以及鉴别,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提高风险处理的效率,尤其是在整个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进行工程目标、成本、工期等多方面的实现,从而防止整个项目受到损害,从而提高整个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对于整个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而言,主要是人们通过对海洋工程项目可能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进行辨别,这样才能够防止其出现不必要的风险和经济损失。

2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热点分析

(1)动态系统风险管理分析

海洋工程项目主要是以海洋石油开采和研究作为目的,从而对海洋构造物进行分析和评估,因此需要采用动态系统风险管理方式,主要为FRA三种。第一类,事件分析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指利用一种逻辑分析方法,对于整个结果进行系统的预测、分析、处理,但是在实际应用和处理的过程中其变量计算并不明显。第二类,状态传递法。这种状态传递方法显示的系统之间的网络传递关系,这就会形成一种复杂的模型系统,但是具体操作这种关系已经是确定的,所以只能够采用隐形状态传递的方式进行管理。第三类,隐形传递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依靠硬件状况机械能处理、工期变量等。

(2)人为因素风险管理

人为因素在整个海洋工程项目建设风险管理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设备的要求较高、操作复杂性较大,因此人为因素对整个海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影响较大,这就需要从人为因素入手,建立和模拟一个人的行为的关键模式,从而减少因为人为事故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3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在整个海洋工程项目建设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但是在整个海洋工程项目建设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1)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水平较低在整个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有很多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从而直接降低了整个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的质量和水平,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这也对整个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的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从而减少了海洋石油的开采量。(2)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模式落后在整个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很多海洋工程项目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从而直接降低了整个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效果,无法满足整个海洋工程发展的实际需求,影响了整个海洋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降低了整个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的管理质量。(3)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人员作为整个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整个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优化整个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效果,但就实际情况而言有很多相关风险管理人员并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培训就直接上岗,严重影响了整个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的稳定性,为海洋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提高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1)创新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模式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海洋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进一步创新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从而真正提高整个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质量和水平,优化整个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的效果,相关单位可以多参考发达国家的海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模式,强化整个海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效果,进一步做好整个海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预防机制。

(2)提高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人员素质相关海洋工程项目建设风险管理人员作为整个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整个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这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相关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人员需要多学习、多借鉴、多交流,从而优化整个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的效果,努力丰富自身的工作内涵,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相关海洋单位应该组织对于整个风险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努力提高其自身能力和专业化素质。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风险管理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整个IT行业、建筑行业等,但是在海洋工程项目建设领域应用的还不够成熟,因此通过创新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模式、提高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人员素质等方法,这样才能够提高整个海洋工程项目建设风险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秦炳军,张圣坤.海洋工程风险评估的现状和发展[J].海洋工程,2015,16(1):14-22.

第9篇:海洋经济行业现状范文

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全球现状

欧美企业处于第一阵营,但逐渐脱离制造环节,重心在于设计、关键设备研制和总包环节等。制造环节韩国和新加坡处于领先地位:其中韩国凭借其在造船行业多年经验,在FPSO(浮式储油卸油装置)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而新加坡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等领域优势明显。其他包括中国、巴西和俄罗斯等国家的海工装备则处于起步和追赶阶段。

国内海洋工程装备空间巨大

根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2015年,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一五”末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20%;2020年,年销售收入达到40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率再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以上。2015年,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的配套率达到30%以上,2020年达到50%以上。规划同时要求我国将在海洋钻井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深海锚泊系统、大功率海洋平台电站、自升式平台升降等领域形成若干品牌产品,并且具备深海铺管系统、深海立管系统等关键系统的供应能力。中长期来看,我国国内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空间广阔,行业进入景气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