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动物的科学知识范文

关于动物的科学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动物的科学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动物的科学知识

第1篇:关于动物的科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商务网站建设;项目驱动;理论与实际一体化

引言

《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这门课程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该课程教学效果不仅影响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而且会影响学生对整个电子商务专业的兴趣。目前,本门课程的教学现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改革,如教学内容繁杂,教学中缺少实现技术运用等。对此,我们实施教学改革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综合能力为导向,制定了新型教学方案,形成了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

1.传统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1教学内容繁杂

本门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网站规划设计、静态页面设计、动态页面设计、数据库设计等多方面知识,按章节分步讲解,会使学生觉得内容过于复杂,很难全面掌握。

1.2教学中缺少实现技术运用

教师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结合一定的验证性实验,学生熟记概念和理论,但是实践操作能力较低。验证性实验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更缺乏走入社会后的创业意识。

1.3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目前,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授课方式,仍然让学生感到枯燥。

2.教学改革意义

2.1制定了新的教学内容,使之更贴合企业需求,有效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互相穿插、灵活融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2.2采用更为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高效的完成对本课程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学习。

2.3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4形成新的考核方式,突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考察。将“以能力为导向”的理念贯彻始终。

3.教学改革实施

3.1教学内容选取

本门课程的改革打破原有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独立执行的格局,将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操作内容围绕一个完整的项目来进行。

我们围绕“网上文具用品商店”网站制作项目为主线展开教学。教学实施过程中,立足于学生的自然认知规律,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互相穿插、灵活融合。具体内容如下:

子项目一 网站功能分析:能正确分析网上文具用品商店网站功能;掌握需求分析概念和内容。

子项目二 网站规划设计:能规划网上文具用品商店网站结构;掌握网站结构知识;掌握网页设计原则。

子项目三 平台构建:能正确建设网上文具用品商店站点;掌握站点建设步骤与规则。

子项目四 静态页面设计:能规划界面并添加首页、子页静态内容;能选取合适的色彩方案;能合理规划页面结构。

子项目五 登录、注册开发:能用ASP元素制作页面;能用ASP对象完成用户登录、注册;掌握ASP对象的用法。

子项目六 文具用品管理:能完成文具用品信息动态显示;能完成信息添加、删除、修改操作;掌握JDBC-ODBC桥连数据库;掌握数据库检索、更新。

子项目七 购物车开发:能访问数据库;能实现购物车功能;能封装购物车操作;掌握表单交互;掌握利访问数据库的方法;掌握封装数据库的方法。

子项目八 网站测试:能完善网站掌握网站常用测试方法和过程;能完成网站测试,撰写测试报告。

子项目九 网站:能正确网站;掌握空间申请步骤和注册方法。

3.2教学方式改革

本课程改革以能力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按照实际电子商务企业网站构建过程中的岗位分配,协调团队关系和把握开发进度;学生执行项目,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模拟分组,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工作模块,通过整个开发过程学生可获得技术知识与项目管理经验。

本课程教学实施时,由俭入繁,循序渐进。理论知识嵌入案例,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实践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并运用。学生通过实践完成不同模块,不断增加自信心,同时学习兴趣不断提高,由此达到“做中学”的目的。

3.3教学评价改革

本次课程改革更新了教学评价模式,学期伊始即按照班级人数分组,学生4-5人一组。分组时,考虑学生对商务理论、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网络技术等知识掌握程度,合理分配,做到均衡。每组选取适当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项目主题,完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学期末,小组代表展示各自主题网站,并讲解网站特色、所用技术等,学生之间互相点评,给出建议帮助其查漏补缺,为后期网站维护与管理打好基础,教师最后总结并给出考核成绩。具体评价模式如下:

4.结语

目前,《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已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但我们仍需不断探索,因为教学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值得讨论与研究。作为该课程的任课教师,我们要随时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操作技能,并于日常教学中坚持思考与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勇于探索,使得课程教学内容及模式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第2篇:关于动物的科学知识范文

一、模拟实际现象,学习科学知识

小学科学教材中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所含有的信息量也非常大。由于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对这些内容的把握必须要通过教师以实验这种直观方式的教学过程,而科学信息量的庞大并不能保证每个实验都真实呈现在课堂上,因此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利用虚拟情境来帮助学生去了解科学现象,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如教学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中的“校园里的小动物”这一课时,由于教师不可能把校园内所有的小动物都采样拿到课堂上进行讲解,也不可能要求学生在校园里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来作为样本,因此只有采用虚拟情景的教学法才能够满足课堂教学的要求。例如教师可以把校园内可能存在的小动物通过PPT幻灯片展示给学生看,并且在放映过程中,教师要配上自己的解说。比如播放蚂蚁的图像,教师就要给学生介绍蚂蚁这一动物的特点,如蚂蚁的习性、蚂蚁的生活状态、蚂蚁的生命发展过程等。学生在观看到教师播放的幻灯片以及听到教师相应的解说后就会学习到关于“校园里的小动物”这个主题的科学知识,了解到校园内存在的动物,以及这些动物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在这种虚拟情景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详细地给学生介绍相关知识,进而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模拟实际现象,利用好虚拟情景,把最全面和最真实的科学内容讲解给学生听,让学生通过虚拟学习收获到大量的知识。

二、用虚拟动画场景还原真实的科学现象

在课堂上,多媒体的应用为教学提供了一个非常便捷的途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中运用到的各种技术也为课堂带来了很多方便,而这种方便也能体现在虚拟教学中。针对小学科学教学而言,动画技术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它可以还原真实的场景,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实际场景的还原,把客观存在的现象用最真实和立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如教学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中的“把液体倒进水里去”这个课题时,如果师生们自己去操作的话,难以用肉眼观察到液体进入水中的具体现象,而虚拟动画的教学方式能够把这个现象进行放大和放慢,让学生观察到各类液体进入到水中时产生的现象,并且教师可以通过控制画面来调节某一个环节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反复地观看和学习,这些都是实际操作中所不能实现的。又如教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中的“怎样搭配食物”这个课题时,食物的种类也是非常多和杂的,所以采用实际操作也显得不太可能,而虚拟教学却能够解除这个不利。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出自己每天的食谱,并根据学生所说的食物来将其展现在虚拟动画上,然后用动画模拟出食物被咀嚼以及被消化的过程,最后用动画归纳出食物是否符合人体健康,这样学生便能够意识到自己每天所吃的东西是否对自己的成长有利,同时也证实了教材中的科学知识。

三、虚拟学习对学生思维的开发作用

第3篇:关于动物的科学知识范文

一、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素养: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3)科学、技术与社会(S T S )

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1)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包括: 好奇心、诚实、合作、创造力

(2)科学的世界观

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

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

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科学不能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

(3)爱国主义教育

积极培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从而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1)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

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学生们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更重要的是在于它的过程而不完全是结果。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亲身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答案”、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并以此渐渐地养成探究的态度、方法和思维。

(2)科学思维的方法

科学思维的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科学的思维习惯不是科学家所特有的,是每个人可以掌握、应该掌握的技能,一个人一旦掌握了这些技能,无论他从事何种职业都可以终生享用。

3.科学、技术与社会(S T S )

对学生进行STS 的教育,目的在于突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即教育、教学内容的出发点不仅限于科学知识本身,也强调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要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以及科学和技术的联系。解决技术问题需要科学知识,而一项新的技术的产生又使科学家有可能用新的方法来扩展他们的研究。在人们的实践中,科学提供知识,技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方法,而价值观念则指导人们如何去对待这

些知识和方法。

科学、技术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社会可以影响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科学和技术又会影响社会。通常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比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

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

操作技能包括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的常用工具和仪器,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也是生物课程所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应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对生物学的整体画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生物学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了解现代生物学的进展,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让学生具有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是知识领域中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二、生物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1987年Ewing 等人在《美国生物学教师》发表研究报告时,使用了生物学素养这一概念。

1989年,June 在《美国生物教师》发表了题为“生物学素养”的文章:讨论了美国公民缺乏科学素养,及生物学课程等问题。

1992年,Gibbs 等人研究了公众科学素养与高中、高校生物学教科书的关系,指出,这些教科书作者本人科学素养不够,会直接影响到教科书的质量,并影响了学生。此后又陆续有人发表了关于生物学素养的文章,都使用了生物学素养(biology literacy)这一概念,从不同侧面讨论生物学素养,但没有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目的来论述。

1993年,美国BSCS 出版了名为“发展生物学素养”的生物学课程指南,对生物学素养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目的。

BSCS 是“生物科学课程研究所”的缩写, BSCS最初是由美国生物科学协会的教育委员会于1958年提出的国家级项目,目的是改革20世纪50年代的静态课程,在各个方面促进生物教育,使学生通过中学生物课程的学习,在离开高中进入社会时具有生物科学领域所需的基本技能。

BSCS 认为,一个具有生物学素养的学生需要对科学的本质和特点有起码的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对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点。

BSCS 描述的一个有生物学素养的人表现特点:

应能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历史上生物学概念的发展。

对科学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等问题具有正确的态度,对生物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能够对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具备创造性的思维;知道如何正确地利用科学技术;能够在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上做出个人或社会决策;能够应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三、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现实与反思:

刘海洋伤熊事件

2002年2月23日,清华大学电机系四年级学生刘海洋为“考证黑熊嗅觉是否灵敏”,在北京动物园用硫酸泼向黑熊,涉嫌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被北京西城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一个月。他于3月26日被取保候审。

2002年1月29日,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刘海洋用事先准备好的一瓶饮料兑上从学校实验室偷到宿舍的火碱来到了动物园。他假意投喂黑熊并将掺有火碱的饮料倒向正在与游客戏耍的黑熊,看到黑熊被烧得满地打滚,嗷嗷乱叫,侥幸逃脱的刘海洋并没有感到满足,而是昧着良心又酝酿着下一次罪恶行动。

2月23日中午,刘海洋用一个白色纸袋装着两瓶饮料和一个平时喝水用的500毫升硬塑料杯,从一家化工商店花8元钱买了一瓶硫酸,分别兑进了随身携带的饮料和塑料水杯内,而后乘公共汽车来到了动物园,又一次实施了他残害动物的罪恶行径。

刘海洋认为他最喜欢的是生物。比之数理化,比之电机,这是一个与有机的生命最为密切的学科,那么,为什么他反而去伤害生命呢?中学生物课讲授的内容,从植物、动物到人,再到DNA 、细胞、遗传变异等,注重的是知识层面的介绍,缺少的是那种把地球看作所有生命的家园的平等意识,也很少谈人类对自然和其他生物的责任这回事。虽然最新编订的生物课本,已经想到要“加强动物与人的关系的内容”,并且重视“渗透思想感情、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可是,它的具体内容仍然不断显露出狭隘的生物观和对动物的歧视。动物被分成有益和有害的,对人的价值则主要是“有用”。

甚至在初中生物课本里就开始写上“野鸭肉味佳美,羽毛可以作被褥的填充材料,也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工艺品”;“蟒和其他大型蛇的皮可用来制作皮革和乐器,很多毒蛇的毒液能够用来制作药酒,蛇胆„„可以做成中药材”;而“哈士蟆的输卵管风干制成的哈士蟆油是著名的滋补强壮剂”!在这样的介绍里,连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也不顾了。这的确是一种压抑不住的潜意识在起作用:生物如果不是为人所用的又有什么价值呢?

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社会对待自然、对待生命有什么样的认识,有什么样的氛围,都会显现到教育中来。如果说要“分析刘海洋”的话,其实也应该同时分析一下我们的社会对待动物的态度。

一位记者在报道中曾有过这样一段表述:现行中学生物课本上很轻易地写道:“取一只活青蛙,剖开它的体腔,看看它的内部构造„„”于是,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在试验课上,拿着刀子把一只活青蛙或者小兔子生生地开膛剖肚,看看它的心脏是怎么跳动、怎么通过神经反射而颤抖,直至如何死亡„„这种凌迟杀戮般的“实验”有必要吗?!

国际动物福利的五个标准

1、免受饥饿的自由;

2、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

3、免受恐惧和不安的自由;

4、免受身体热度不适的自由;

5、表达所有自然行为的自由。

二)对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的调查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

2、2003年对迷信的调查

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情况

1、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

2003年,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达到1.98%,即1千人有19.6人达标。比2001年1.4%增长了0.6个百分点,比1996年的0.2%提高了约1.8个百分点。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状况结束了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出现了局部增长的趋势。(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借鉴国外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指标体系和调查经验,逐步开展了有关调查工作。 )

2、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公众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程度;二是对科学方法的基本了解程度;三是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基本了解程度。

3、外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情况:美国、日本、加拿大、原欧共体成员国等发达国家对进行集科学性、社会性和基础性为一体的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工作十分重视,经常和定期地对本国公众科学素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并积累了大量的连续数据,为国家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有关决策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0年,美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比例为17%,1992年,欧洲共同体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已经达到5%。

小结:通过上述的调查和了解,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较低,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应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一个普通公民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科学素养。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应从义务教育阶段抓起。生物科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阶段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重要阶段,又由于生物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生物课教学是培养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最有效期途径

四、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第4篇:关于动物的科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素养;主动发现问题

小学科学这是一门自然科学,小学科学这门课程中许多的科学知识都是与生活相联系的,可以说小学科学中大部分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其实践性非常强。故而,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应认清这一点,通过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探究科学知识的主人,让学生在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深刻感知科学知识的奥妙,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通过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作为教学基本原则之一的通过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故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学生喜爱接触生活、乐于在生活中体验科学这一特点,通过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从而提升学习科学这门学科的质量。由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纳入教学设计中,通过整合生活中的有关科学的课程资源,以此让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主动提出生活中关于科学的问题,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科学知识有效地应用到生活中去,从而增强科学知识的实用性。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科学“天气和我们的生活”这一章节的教学中,从知识层面上看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是非常贴近的,故而教师在教学前就可以先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例子,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天气情况,普及有关天气的知识,正式上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举例说出来,并提出问题。如此一来,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从而提升了科学教学效率。

二、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也是发现问题的起点。故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也只有让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才会相继产生参与教学的欲望,才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这样才能主动发现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展开探究性的科学学习。由此,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应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以加强科学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的原则进行教学是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相适应的,故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增强科学教学的直观性与趣味性。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科学教学能够有效将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通过图文声像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出来。这样一来,将枯燥无趣的课本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向学生讲授,为学生带来了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上的冲击,有效地激起小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从而促使小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比如,在教学《周围的植物》中“常吃的蔬菜和水果”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青菜、苹果等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与水果,让学生在直观的影像中学习知识,从而准确地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

三、通过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下其环境一般是沉闷而无趣的,这样的教学学生很难会主动去发现问题。而多次实践研究表明,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更能让学生放松心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故而,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应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思维、大脑活动起来,也唯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新看法,才会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以此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也只有在平等的师生条件下,学生才会勇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当然,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在科学的教学课堂中积极发言,学生发表自己对知识的见解能够有效地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我们身边的动物”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座谈会的形式让学生畅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动物,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能够让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这就需要广大的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探究。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习效率,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广福,张月华.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4).

第5篇:关于动物的科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科学前概念;科学学科

元认知也称为反省认知、超认知和反审认知,是学生对于自身认知过程的认知。学生可以通过元认知策略来了解、检验、评估以及调整自身的认知活动。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以及元认知监控三部分组成。元认知是近十几年来心理学家所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不断研究可以发现,这种理念对教育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元认知的实质是学生在学习科学学科时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调节。

一、学生科学前概念的形成因素

1.对生活经验先入为主造成学生形成前概念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各类自然现象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感性认知,从而使学生形成前概念。但这些概念观点是错误的,教师要打破学生的传统观念。

2.学生个体差异性造成学生形成前概念

每个学生之间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也就造成了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每个学生的思维逻辑方式、认知水平、生活经历以及性格方面都大有不同,因此学生的前概念也存在不同。部分学生可应用自身的概念解决问题,处理抽象概念并及时构建新概念,但大部分学生的概念能力较为低下,不能很好地对概念进行认知。

3.知识负迁移造成学生形成前概念

初中生的课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学生在进行数学、英语、物理等主要学科的学习中形成了较为消极的学习态度,这些学科由于具备较强的抽象性,导致学生在学科之间形成错误的关联性,造成学生学习热情低下,从而出现知识负迁移的情况发生,也是导致学生形成错误前概念的主要原因。

4.大众化传媒造成学生形成前概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提高,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通过报纸、杂志、网络、广播等途径所获得的科学知识并不是都具备科学性。初中生还缺乏鉴别能力,无法对接收的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前概念,削弱了学校对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知识教育的效果。

二、运用元认知策略转变学生的科学前概念

1.合理创设情境减少认知冲突

课堂上的情境创设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的前概念转变过程是否顺利,同时也是学生有效学习、构建合理科学观念的重要途径。波斯纳认为:“概念转变过程的发生,是由于学生对前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产生的矛盾所引起。”因此,教师要想有效转变学生的前概念,需要设计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进行前概念的转变。教师在创设课堂情境的过程中要确保创设的情境与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相融合,要全面覆盖教材中的科学知识点,同时还要适当融入生活中的科技事件。创设合理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让学生遵循科学知识力量去解决生活中发生的问题,从而达到学生可以利用科学知识进行迁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的知识共鸣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在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不同的问题情境创设,从而暴露出学生的错误前概念。要想合理有效地转变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就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来进行研究。

例如,在初中科学第一册第一章当中的“科学入门”一课,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这一问题,学生几乎都认为科学家是采用实验方法来进行科学探究的。教师得到答案之后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再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打破“实验方法”这一错误前概念。接下来,教师可以利用“黑盒实验”进行问题情境创设,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最后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联系教材,使学生形成全面的探究思维和科学逻辑思维。

2.利用元认知策略转变学生的前概念

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要以让学生独立自主探究为目标,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打破学生的科学前概念。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拉维尔(J・H・Flavel)在《认知发展》中提出:“元认知也称反审认知,是个体在对自身认知过程有所意识的基础上,对其认知过程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是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教师要充分运用元认知策略来有效转变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概念,这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直接提问的方式,根据教材设计完善的问题层次,要由浅入深,对学生进行层次上的前概念转变,并将正确的科学概念进行透彻剖析。以下面例题为例进行分析:

小红发现一种身上长毛,并能在水中自由游动的生物,这种生物可能属于()

A.两栖类动物 B.鱼类 C.爬行类动物 D.哺乳类动物

虽然经过“生物的分类”一课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了解了五大类动物的特点,但在解题时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了错误答案,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在自身的认知冲突上转变前概念。教师:“哪些生物可以在水中游动但不属于鱼类?”学生:“青蛙、鲨鱼、鲸鱼、鸭嘴兽。”教师:“那这些生物之中哪个动物身上有毛?”学生:“鸭嘴兽。”教师:“鸭嘴兽是哪类动物?”学生:“哺乳类。”教师:“在刚刚你们列举的动物中还有哺乳类动物吗?”学生:“鲸鱼。”教师:“哺乳类动物的特征是什么?”学生:“身体生长毛发,胎生。”教师:“再来看这道题,这回知道正确答案了吗?”通过教师不断深入地提问,学生可以在回答过程中利用自己的认知逐渐对前概念进行转变,对自己的认知进行反思,这种教学方式还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概念的构建。

总而言之,教师在元认知策略下对学生进行前概念的转变过程中,要充分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将教材内的知识点与元认知策略有效结合,同时要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水平考虑进去。依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来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创设科学性极强的科学课堂。在转变学生前概念的过程中,利用元认知策略帮助学生自身建立起良好的科学思维,要让学生对自身的认知结构进行优化,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认知能力。相信在广大一线教师的不断努力探索下,可以在科学课堂上更好地利用元认知策略来转变学生的科学前概念,从而使学生建立完善正确的科学思维以及极高的科学素养,有效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静.初中科学课堂转变学生前概念的策略及初探[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第6篇:关于动物的科学知识范文

我国教育源远流长,有很多优秀的教育传统。但也有许多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观念。在教师角色定位上,传统的观念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主宰,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扮演着“记者”、“录音机”的角色。

要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教师必须在师生关系观念上实现三大转变,即: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逐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逐步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求者;教学过程从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过程逐步转变为师生互动的多向交流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对教师的角色作了权威性的论述。书中指出,教师除了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也就是说,在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今天,教师的作用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应是学习内容的设计者,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学习结果的欣赏者。

在儿童的心目中,科学决不是深奥的科学原理或繁杂的科学公式,而是与他们距离最近的大自然中一切奇妙的、有趣的景象,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花儿为什么开了?”“叶子为什么枯了?”“大雁为什么往南飞?”“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着了?”当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时,就已经是开始他们的科学探索了。而在小语教材中,大量地介绍了这些知识。此外,小语教材中的许多内容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品质的塑造。比如:介绍科学家故事的课文,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一些描写大自然的课文,可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等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

一、科学知识的传授

小语教材中的科学知识主要是自然知识,比如《蒲公英的种子》介绍了种子几种常见的传播方式;《小壁虎借尾巴》讲的是动物尾巴的几种不同功能;《螳螂和蜘蛛》告诉孩子蜘蛛的捕食方式;此外,还有《石头书》、《小松鼠找花生》、《我要的是葫芦》等课文。另外,也有一些介绍物理方面基础知识的课文,如《乌鸦喝水》中“乌鸦叼来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再如《刻舟求剑》、《蝙蝠和雷达》、《捞铁牛》等课文,都涉及到了物理知识。

这些科学知识的传授,必须立足于课文教学,不能为了讲知识而讲知识,要根据不同的课文进行不同的处理。在《冬眠》一文的教学中,因为“冬眠”这个知识正是课文介绍的重点内容,所以,课文的讲解和知识的讲解是同步的。而有些知识不是课文所讲的重点内容,但如果忽略不讲,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提到“小壁虎一挣,挣断了尾巴逃走了”。那么,小壁虎的尾巴究竟是怎样断的?是被蛇咬断的吗?显然不是。这是壁虎的一种“自切本领”,即动物在受惊或受袭击时,把自己身体一部分舍弃的一种现象。这些虽然不作为重点讲,但却是必须要讲的科学知识。

在教学中,学生也可能会主动问及一些科学知识。比如在教《小稻秧脱险记》一文时,有学生问:“喷雾器大夫的药力为什么不会伤害到小稻秧?”又如在教《小儿垂钓》时,有学生问:“鱼怎么能隔着水听到岸上人说话的声音呢?鱼长耳朵吗?在哪里?”对于这许许多多的课堂提问,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凭着深厚的知识功底从科学的角度向学生讲清楚。当然除了学生提问,老师也可以补充讲,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

二、科学品质的塑造

科学品质的培养与科学知识的传授同样重要。在小语教学中,学生的科学品质的塑造,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小学课文中关于大自然方方面面的描写很多:一年四季、风霜雨雪、花草鸟兽,等等。而且,这些描写都是极其生动、精彩的。引导学生欣赏这些描写,能拨动孩子的心弦,唱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歌。

2.培养学生科学的兴趣

一位老师在教《小河流过家门前》时,读到“小河不肯玩一玩,小河不肯站一站,一分一秒也不停”时,一位学生问:“老师,小河一会儿也不停下来,它不累呀?”如果你是一位善于从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的老师,你就不会觉得这一问题的可笑,如果你是一位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老师,你就会发现这一天真的问话中,其实包含着对“地球引力”的最基本的探索,因为学生已注意思考“水为什么不断地向前流”这一问题了,如何发展这一科学兴趣的萌芽?这位老师回答说:“你问得真好!小河不会觉得累,因为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吸引小河不断向前流,这股神秘的力量是从地球底下发出来的,你去找,一定能找到!”这位老师正有意识地激发孩子进一步探求的欲望,保护了这一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恰恰是科学探索最基本的动力,是爱科学、产生科学兴趣的根本源头。

3.其它科学精神的培养

第7篇:关于动物的科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科技史的教育;地位和作用;渗透;基本方法;认识误区

长期以来,科技史在科学课程中只是一种点缀,其重要作用往往被广大科学教师所忽视。《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指出:“科学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此目标落实在科学课程内容的五大领域中,在现有的科学教材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两个领域因其内容渗透在其他三个领域中,目标的落实往往被广大教师所忽视。仔细分析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一是在现有的评价制度下,教师在理念上还没有到位;二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知如何有效地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三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更是难以把握和操作。基于以上的认识结合自身的实践,现选取“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领域中“科技史”这一主题,阐述科技史教育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科技史教育的基本方法。

一、科技史在科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技史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科技史,是汲取全人类智慧精华的一种途径。通过科技史可以了解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科学本质的认识,还可以了解科学家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思维方法,以及科学发现和发明的艰苦、曲折的历程。

1.从科学知识学习看科技史的重要性

科技史教育能提供丰富的科学知识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作为科技史教育的目标,不能仅仅停在这个方面,更应关注科技史所能提供的科学知识背后的东西,如科学概念、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来龙去脉;科学知识的发展变化等。而后者对于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科技史可以使我们对抽象的科学概念、理论有更直观的了解。关于科学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从科技史的角度来考查可能更具有直观和具体的特点,因为科学体系就是历史形成的,有了关于科学知识体系的知识,在从事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时,就可以少走弯路。此外,科技史教育还能够提供知识的创新过程和创新的案例,提供关于知识创新的知识,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素材,这对当前的科学教育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从提高科学素养看科技史的重要性

科学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科学精神就是敢于怀疑、敢于求真、敢于创新,科学世界观就是要认识到世界是可知的,同时还要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养成负责任的态度。20世纪的许多重大事件,还要想到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什么不便,甚至灾难。只有依靠科学的世界观,才能对事物作出判断并采取适当的个人行为。

科技史中记载着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从中挖掘科学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把它们渗透到科学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在“每一历史事件背后,必须有一种精神”,在科学教学中,通过科技史的学习,就是要进一步树立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敢于怀疑和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3.从弘扬科学与人文精神看科技史的重要性

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方面,但是缺乏合适的载体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势必流于一种空泛的说教,其效果往往是不到位的。如果以科技史的史料作为载体,那么这种教育就会变得非常具体、生动,有说服力,甚至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例如,在学习“耳和听觉”时,我们就可以介绍教材上阅读材料“我国古代在声学方面取得的成就”的科技史,其中就有“声学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距今已有7000多年,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史前时期对声学就有深刻的认识。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人们已能系统地掌握乐器制造方法和相应的乐律规律等。我国古代对乐律的研究比西方早得多。又如北方的四合院建筑,北京天坛的回音壁等”。

在科技史中,有科学家对待困难和逆境的态度,对名誉地位的看法,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对科学对事业的献身精神,对社会尽责的高尚情感,这些丰富事例,同时又是生动的故事,能够造成心灵的触动与震撼。例如,居里夫妇为了得到纯净的镭,在低矮的栅屋里艰苦地工作了四年,从8吨铀沥青矿渣中提炼出微量的氯化镭,以后用电离法分离出了纯镭,为了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把他们发现的一种放射性元素起名为“钋”。这些感人肺腑、催人向上的事例,比起空洞的语言,简单的说教显得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使学生从中陶冶思想情操,树立远大志向,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奋发向上的斗志。

一部科技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提升自己,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二、科技史进入科学课程的基本方法

《课标》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明确地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作为科学教育内容的一个领域。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初中科学对科技史教学的地位和作用,那教科书又是如何来体现《课标》的这一要求,渗透科技史内容呢?

统计分析4种不同版本(浙教版、华师大版、上教版、武汉版)科学教材中的科技史实,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版本的教材引用科技史的数量和形式安排有所不同。但内容主要是以介绍科学家及其成果、重大的科学事件为主,还有介绍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科技史上神话故事,科技给人类带了带来的影响等。这些科技史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实际的科学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科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教材中科学史的材料,以充分发挥科技史应有的价值和教学功能。

1.作为引入课题的情境素材

许多科技史具有故事性强,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如果我们用科学史作为引入新课题的素材,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既能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一段科学史,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水的压强”时,教材的开头就是引用一段“海洋学家约翰·墨累曾经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学习有关压强的知识,从而自然地引入新的课题。

2.作为科学探究的事实来源

“突出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不只是为了满足外在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科学探究的过程作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在价值。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能有效保持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体验探究过程的喜悦和艰辛;科学探究的题材选择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教材中许多科学探究的事实来源就是引用的科学史料。

在第一册1.7“科学探究”中,以漫画的形式阐述了:科学史上一位科学家一次成功的探究活动——天花和牛痘的故事。然后得出探究的一般过程。这样就为科学探究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历史背景,为学生阐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及科学家取得成果、科学发展历程。

3.作为科学知识的相关资料

科学(浙教版)教材共为教学提供69处科技史料,其中大部分是篇幅较大的阅读材料,其内容主要是原章节科学知识的相关资料,主要有介绍科学家的生平及其取得的科学成果,介绍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科学知识相应的最新高科技成果等等。将这些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是科技史渗透到科学教学中的主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不必拘泥于教材对相关资料本身的呈现形式,把科学史料进行有机地整合,大胆创新,以多样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例如,在学习“力的存在”时,讲到力的单位,就可讲述“力的单位是牛(N),它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牛顿而命名的”,接着可以让学生通过教材上的阅读材料“牛顿”了解他的生平及做出的伟大的成就。又如,在学习“水的浮力”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了解阿基米德的故事,通过阅读材料介绍阿基米德的生平及其他方面的科学成果。

在学习“新生命的诞生”时,我们可以利用阅读材料“试管婴儿”来了解人工受精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讨论试管婴儿技术所带来的高科技应用和社会问题。还有在学习“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时,教材中就有介绍生物学上的最新技术“克隆技术”,便于让学生了解这一技术的过程和原理,以及这一技术在繁殖优良品种的动物和人体器官移植等方面的应用。关于是否可用克隆技术来克隆人,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来讨论,也来初试一下科学技术的“双刃剑”问题。

三、当前科学教学对科技史认识的误区

初中开设综合理科科学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新发展,也是当代社会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当中学科学教育逐步走向成熟,全面展现其自身价值的和意义的时候,逐步形成了科学教育的范畴和理念,然而科学课程中的科技史教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由于在我们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深,以及理论基础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从而在中学科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导致其进入种种误区。

误区一:把科技史等同于科学传说故事,以期引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科技史可以增加科学教学的趣味性,科技史有助于科学教学已是不争的事实。科学传奇故事确实诱发了儿童对神奇的科学世界的向往,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能够诱发儿童热爱科学、向往科学事业的传奇故事,对于正规的科学学习并不见得有很大的帮助,倒是相反,某些以讹传讹的传奇故事对于深入理解科学理论还是有害的。传奇故事往往过于强调科学发现的偶然性、机遇性,使人们容易忽略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极端艰苦性。

除了科学传奇之外,科技史所能告诉人们的科学思想的逻辑行程和历史行程,对学习科学理论却是十分有益的,这正是我们所要挖掘的。当我们开始学习科学时,常常为那些与常识格格不入的观念而烦恼,这时候,如果了解一下这些科学观念逐步建立的历史,接受这些观念就变得容易多了,科学家们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规范”地思考问题,他们建立“规范”的科学概念需要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误区二:把科技史作为知识点传授并加以考核,从而“掌握”科学史实

作为沟通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桥梁的科技史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很遗憾地发现也并未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怪圈。有些教师在在教育的过程中,将其像对待科学课程中其他知识一样应试化。教师认真讲述科学家的出生年月、生平事迹、后人对他的评价等等,让学生看书、划书、背书。在考试时出现题目作为监督、检查学生与老师教学的效果。正如物理学家劳厄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科技史教育更应是如此。

误区三:把科技史作为科学课程的点缀,成为可有可无的附加品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中学教育界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考

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在科学教学中应防止两种倾向,一种认为科技史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附加品,可有可无与整体教育无关,

甚至会影响教学质量。另一种倾向是把所有的知识都牵强附会地与科技史教育联系起来,为兴趣而兴趣,喧宾夺主,忘了一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与目标,本末倒置,从而削弱学科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我国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傅鹰教授曾经说:“化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期望中学科学教育者能把科技史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去学习、研究。历史表明:任何一个发展比较快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地重视科技与教育,任何一个伟大而有所作为的民族,都十分重视科技史的教育和研究工作。进一步研究科技史,挖掘科技史的教育价值,优化科技史的教学途径是每位初中科学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袁运开,赵铮,余自强.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2]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第8篇:关于动物的科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小学科学 提问 有效 探知欲望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的时机和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小学科学课有的教学内容学生易懂也爱学,有的教学内容离他们的生活较远,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每一位科学教师积极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恰当有效的提出问题对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加深理解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因此,课堂中提出问题要讲究发问时机,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趣。

1.讲授新课前提问,创设情境,搭桥铺路

科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每一单元的每一课并不是彼此独立的,它们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内在联系。一般来说,每一单元集中学习某一方面知识,而新知识总是从旧知识中引伸发展而来的。因此,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应该先抓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故事出发,并且善于创造各种情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就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回忆复习与本课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准与新知识有关的问题,把学生引进旧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去获取新知识,实现知识的正迁移。这样,便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上《蜡烛能燃烧多久》这一课时,先演示点燃蜡烛,罩上玻璃杯这一实验,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蜡烛点燃罩上玻璃杯后熄灭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有的说是氧气没有了,有的则猜测是氧气不够了。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这两种可能,由此引入新课的第一个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这种铺垫式的提问既有利于复习旧知识,又有利于顺利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2.教学新课时提问,引导思考,抓住重点

每节课要想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突破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教材的重点处,教师要设计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动物和植物》这节,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回顾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外,提出,动物和植物在习性和形态结构上差别这么大,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也就是生物的特征后,围绕着教学重点进一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抢答。通过这样反复的抢答,使学生牢牢地掌握知识点。在指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的同时,也教给了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方法。再如在《热起来了》这课,“衣服到底能不能生热呢?怎样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这是本课的重点活动。教师通过“衣服本身到底能不能生热?你是怎样想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推理,学生在假设衣服能生热是正确的前提下,推理出与事实不相符合的结果,从而证明衣服是不会生热的。

3.训练时提问,巩固发展,抓住联想

第9篇:关于动物的科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学 教学话语 特点 类型

教学话语是教学活动的媒介,有效的教学话语必然促成有效的学习。关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很多,但大多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科学探究环节、探究材料等视角进行探讨,较少从科学课教学话语的角度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至于口语化、随意化及无意义的话语充斥课堂,从而影响到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科学课有效教学话语的特点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着重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话语的特点及运用进行了探索,认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话语具有以下特点。

1.驱动性。一个会引导的教师,能利用他的教学话语让学生主动地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追寻。所以,教学话语要具有驱动性,让学生产生到科学的世界里探究科学本质的欲望。

2.科学性。科学课堂上传授的是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在本质上具有科学性,这就要求科学教师的教学话语要具有科学性,体现科学本质,要准确、有逻辑、系统和简约。

3.结构性。科学课的内容本身具有严谨的结构,科学探究也是一个有结构的探究,在课堂上,教学话语特别是教师语言应具有结构性的特点,形成有结构的问题链,驱动学生的思想与思维向深度发展,从而形成有效的学习。

4.人文性。具有人文性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话语表现为生动形象,亲切感人,实现对学生进行真的教育的同时又对他们进行善与美的教育。

5.交往性。教学本身就是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活动,缺少其中一方,教学必然无法进行,所以教师的话语要具有交往性,学生的话语是教师话语的出发点,教师的话语应能发现与触动学生的思维,并促使学生的思维朝科学概念思维的方向发展。

6.背景性。背景化的教学话语是将学习活动置于一种学生可以理解的语境中,从而达到良好的科学学习效果。

二、小学科学课有效教学话语的类型

如何利用好课堂教学话语,使它在科学课中发挥最佳作用呢?这就要求科学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判断,采用恰当的教学话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

1.以背景化的教学话语创设教学情境。教师用背景化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课题,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科学探讨中,比起教师用别的方法引入效果好得多,又显得简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许多时候,科学课需要以背景化的教学话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探究的兴趣。例如演示:一轮红日从东方慢慢升起,从西边落下,配上音乐:“东方红,太阳升……”(多媒体演示)

师:我们看到太阳周而复始地东升西落,好像太阳在绕地球旋转,对吗?

生:不对。

师: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生:地球自转的结果。

师:地球究竟是如何自转的呢?让我们共同探讨《地球的自转》。[1]

2.以交往性的教学话语组织讨论质疑。在科学课堂中教师要以交往性的教学话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质疑,要引导学生讨论质疑,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交往性的话语要求教师的话语起到引导的作用,因为让学生自己发现的科学知识不但会让他们记得更牢,而且会让他们产生进一步研究、探讨的兴趣。例如:

师:(出示水槽和烧杯)这儿有一个水槽,里面装着冷水,还有一个烧杯,里面装着热水。如果把热水倒进冷水中会怎样?你们是怎样想的?预测一下。

生:冷水的温度会升高。

生:冷水会变成温水。

生:水会起泡泡。

生:热水会浮在上面。[2]

3.以结构性的教学话语驱动科学探究。科学课堂中有结构的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具有引导功能、能体现探究的层次性和科学性、能明确指向教学目标的语言,较好地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典型行为和典型思维过程。有结构的语言的核心是语言有明确的指向性,有层次性。这就要求提出问题时不能太笼统,例如: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水。如果让你研究水的话,你都准备研究什么问题呢?

生:我想研究水是怎么产生的,哪些动物是不喝水的。(涉及地球的起源、生态学中动物与水的关系)

生:我想研究水会不会给我们带来坏处。(涉及水的性质的利用、技术问题)

生:以前我们上过水,有些同学说水是透明的,但是教师说透明不一定是水,我想研究水到底是不是透明的。(涉及水的性质、物理学问题)

生:我想知道什么动物怕水?(生态学问题)

生:我想知道水能为人们做些什么?(技术问题)

生:很多成语都用到水,还有说到知识,就把知识说成知识的海洋。我想研究为什么要用水来形容。(涉及成语的形成、语言学问题)

从学生的回答来看,教师的提问是无效的、笼统的,学生的研究没有方向性,甚至是非科学的。

4.有结构的语言要体现出科学探究的过程,以问题链的形式驱动学生真正地投入探究。例如“你们猜这(里面)是什么”;“你怎么知道是这样”;“你为什么这么想”;“谁还有什么别的发现吗”这样的一串提问其实就是科学探究“猜想、方法、证据、解释与质疑”的话语表现形式。以简约性的教学话语实现科学表达,科学的表达形式是追求简约的。对教师而言,少而精的话语多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也就多了。对学生而言,我们要培养学生科学表达的简约性。小学生的科学知识还不够丰富,他们经常用复杂的语言表达他的观察所得,这时教师就要引导他们简约地表达所观察到的科学现象或所得出科学知识。

5.以科学性的教学话语体现科学本质。科学性的教学话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词客观,如果获得的数据不充分而又要总结或归纳时,必须用“也许”、“也能”这样的词,但如果是肯定的结论,则不要模棱两可。如果是一个学生的发现,其他人不能认同或还需要重复验证,教师就应从实际出发,有时间、地点、实验者的限定,如:“根据某同学的研究……”“从这儿的观察来看……”教师还应该使用专业术语,而不应该使用日常用语。如不要把昆虫的“口器”叫“嘴”,不要把“蟋蟀”的触角叫“须”;植物不应叫“花”或“树”;鲸是哺乳动物,不要叫“鲸鱼”;不要把小生命都叫“虫”。“教师在课堂上还在注意区分以下词义:物体与物质、结果与结论、实验与试验、发现与发明、证明与说明、综合与归纳与概括”。同时,如果学生使用“蜗牛喜欢吃白菜”、“小猫很调皮”等拟人化的语言,教师应该加以纠正。

总之,进一步提炼和优化科学课有效教学的话语,对于提高科学课施教的有效性,增强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延续性有很重要的作用,关于小学科学课有效教学话语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