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健康课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Health Education on Patients of Bronchus Asthma"
Micro Classroom Design
ZHAO Hui, LUO Wenping, GE Xinling
(Lianyungang Higher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7)
Abstract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s limited by space and time and become un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udents. Howev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croteaching is proposed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article discusses "health education on patients of bronchus asthma" at the form of microteaching.
Key words microteaching; teaching design; bronchial asthma; health education
微课分为“微课堂”及“微课程”两类,其中“微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①一个微课堂应该提供教学视频、与该课堂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其中,以教学设计最为关键。由于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精、容量小、模块化、情景化、半结构化的特点,②所以微课堂的设计不宜过长,一般在3~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1 深入分析教材,提高上课兴趣
本次微课的教学内容是选自由马秀芬、张展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内科护理学》第二章第三节《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主要内容,更是护理临床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由于当今社会空气污染严重,频繁出现雾霾天气,致使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普遍增高,其中就包含了支气管哮喘。目前根治哮喘有一定的困难,但有效的健康指导对预防和治疗哮喘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非常必要。
2 根据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本次教学目标除了要求学生能熟记支气管哮喘健康指导的内容,达到普及预防疾病相关知识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健康教育的能力、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并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关心爱护病人的职业道德和情感。
3 透彻分析学情,突显教学主体
笔者所面对的是我校2011级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她们是三年级。在此之前的两年,她们已经学习过了解剖学、生理病理学、护理学基础等医学基础课程,有一定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我校是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都是从初中毕业后直接入学,与普通大专院校的学生比较年龄普遍偏小,所以她们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爱玩好表现,但是她们学习的主动性欠缺,厌倦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所以教师上课时一定要注意调动课堂气氛,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多引用临床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她们主动学习。
4 联系学生实际,运用教法学法
根据微课特点的要求,我将使用创设情境、问题引导、指导归纳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可以快速的引入课题,并能较好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问题引导法可以使讲授的线索更加清晰,并能突出教学重点;指导归纳法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并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同时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们将采用小组讨论、自主学习、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5 按照微课要求,精炼教学过程
5.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分钟)
上课之初,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景,直接引入课题。情景如下:假如你是一名社区门诊的医务工作者,王女士是社区里的一名哮喘患者,你和王女士约好于明天上午9点,到其家中做关于哮喘疾病的保健指导。在去之前,你翻看了一下王女士的病历:王女士,40岁。自述因气候变化而出现咳嗽、咳痰、气短不能平卧。检查发现病人烦躁不安、发绀明显,胸廓呈桶状,呼气性呼吸困难伴满布两肺哮鸣音。经吸入沙丁胺醇后症状缓解,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此时,学生认真阅读病历,并思考如果自己工作后遇到这种情形该怎么做。
5.2 根据情景,展开教学(8分钟)
(1)模块一(3分钟):第二天上午九点,你如约来到了王女士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家居环境,这个时候教师用PPT播放几组图片,分别是王女士的客厅、卧室、卫生间和厨房。从而引出哮喘病人健康指导的第一个方面――家居环境的要求,内容包括:①不宜使用尼绒厚垫等制做的软椅和沙发;②勿挂壁毯,地面勿用地毯及草垫等;③避免使用丝棉、皮毛、羽绒等作被褥和枕芯材料;④室内不要养猫、狗等小动物;⑤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50%~60%,注意通风;⑥室内避免吸烟,杀虫剂、化妆品、樟脑丸等有挥发性气味的物品,避免浓郁的花草;⑦打扫卫生尽量用湿布擦拭,勿用干布抹或各类掸子拍打。知识点讲授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们结合PPT上的图片,来帮助王女士按照要求整改各个房间的环境,学生们讨论并指出图片上不恰当的地方。
(2)模块二(2分钟):你帮助王女士收拾好房间后,也该到吃午饭的时候了,这个时候,教师用PPT展示王女士中午饮食的内容:米饭、虾、酸菜鱼、青菜豆腐。教师提问:“王女士的饮食合理吗?”从而引出哮喘病人健康指导的第二个方面――饮食的要求,内容包括:①戒烟戒酒;②注意营养的平衡,多饮开水不喝含有防腐剂及添加色素的饮料;③饮食宜清淡,不过咸、过甜,禁辛辣、鱼腥;④多食新鲜蔬菜、水果;⑤根据过敏检测结果,禁食某些过敏食物;⑥尽量不食用从未用过的食物。讲授结束后再次提问:“王女士的饮食合理吗?”学生们讨论指出饮食不合理之处。
(3)模块三(2分钟):吃完饭半小时后,王女士应该吃药了,从而引出哮喘病人健康指导的第三个方面――用药的指导,结合病历王女士主要的服药方式是吸入沙丁胺醇,所以教师先通过图片展示沙丁胺醇气雾剂使用的六个步骤:①开盖摇匀;②尽量呼气;③将喷嘴放入口内;④用力按下并深吸气;⑤屏气十秒钟;⑥慢慢呼气。随后抽取一名同学现场演示气雾剂的使用方法,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4)模块四(1分钟):最后临走之前,你给王女士总结了“六注意”:注意避开过敏原;注意避免感染;注意随身携带药物;注意参加锻炼;注意树立信心;注意自我诊断。总结归纳的内容以学生自习的方式完成。
5.3 布置任务,拓展能力(1分钟)
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布置课后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入学校周围的社区,为小区内哮喘患者做一次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活动。活动结束后要求每组上交一份通讯稿,详细描述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时间、地点、内容等,同时提交参与者签名、活动照片、宣传海报等佐证材料,以此作为评分的依据。通过任务的完成,希望能打破课堂的局限,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动手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微课程以短为特色,虽然它在广度、深度和复杂度方面还存在不足,但是它能够满足学生按需选择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微型移动学习的需求,既可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③文章从微课程的角度入手,提出了《支气管哮喘病人的健康指导》的教学设计,为开发更高品质微课程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案,同时希望能够促进微课程教育深入渗透到五年一贯制高职护理专业的一线教育教学当中,创造出更适合微时代的教与学的新方式。
注释
一、情境教学法的特点
1.创“境”导入,主题鲜明 一切教学情境的编排设计和操作都是围绕着教学内容展开。在进行小学体育课教学设计时所创设的情境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童趣型。这种类型的情境是根据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创编,突出趣味性。(2)知识型。这种情境一般选自科技或文学知识性课文、课外读物或某种器材,突出知识性和对知识的发展性运用。(3)时事型。这类情境选择于时事新闻、思想教育等方面。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情境设计,都具有鲜明的主题。
2.以“情”感人,操作性强 它利用小学生热衷模仿、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年龄特点,在教师的设计下,把教学内容故事化,师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并融入角色中进行各种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意义的演练活动;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认识水平、生活实际所设计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容易弄懂、想得到,学得会、陶冶情境,启迪智慧;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衔接紧密,以前后呼应的情境贯穿全课,容易操作。
3.以趣引入,寓教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引导学生在情景交融的课堂上学习,从而获得知识、技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功感,这使他们能经常回味体育课,渴望上体育课。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前部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状况,实现了寓教于乐。
二、在小学体育课中运用情境教学的意义
1.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实践中运用情境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情境教学法是通过“情境”的设置,使教学内容在情境化的故事中得以完成,教学内容的安排是为了锻炼学生的体魄,情境的设置是让其掌握运用技能的一种教学载体。它的目的就是增进学生的健康。符合新课程标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符合新课程标准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理念。符合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理念。符合新课程标准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理念。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实践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实践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 情境教学法根据小学生身心、认知、模仿性强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创设特定情境,既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又能启迪学生思维。根据课的内容及要求,教师(导演)的作用就是把学生(演员)各个角色随着教学程序进行入情入境,在思考和探究中进行学习。因为小学生在意识水平发展上还不够成熟,对造出的情境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区分不清。
3.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实践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运动能力 老师在设计情境时,目的就是要让其为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而服务。如:在教授立定跳远时,设计小蝌蚪找妈妈的情境,先让学生模仿青蛙跳:双脚用力蹬地,向上跃起(重点);后在观察中注意落地的感觉:轻巧落地(难点)。以此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有目的地进行练习。学生能够在活泼的意境中产生兴趣,所掌握的体育技能在高涨的求知欲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和谐发展。
三、结合体育课特点,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
1.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实践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 在低年级可采用“童趣型”,把儿童非常熟识、喜爱的小动物创编故事,进行教学。如:用小猴学本领的故事来贯穿全课,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来完成“后滚翻”,掌握“一贴、二夹、三团身”的要点。使学生全身心地扮演小猴,就比较适合低年级。而到高年级,则应在情境中适当加入一些诸如竞争与合作、个人与集体等方面的内容。
2.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实践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要选择适宜的教材 教师在设计情境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情境。既要考虑到教材本身的特点,又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要让设计出来的情境与教学内容脱节,使人感到牵强。
3.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实践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要运用形象的语言 通过讲故事,提问诱导等方法把学生引入情境,使学生置身其境,让教学活动从开始到结束都在轻松、欢快的节奏中进行。
4.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实践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要注重学生情感的投入 通过“情境”设计,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加强学生之间情感交流,有利于集体主义教育。注重学生情感的投入还可对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意志、心理素质进行培养,把非智力因素融入情节之中,使学生在乐学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入情、入理、入脑,使他们在快乐学习中完成教学目标。
5.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实践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要把握各阶段情境的设置 在启迪、激发兴趣阶段,主要起到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活跃情绪的作用;在巩固、发展技能阶段主要起到既能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增强体质,发展个性的作用;在稳定情绪阶段主要起到放松身体、愉悦身心、消除疲劳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应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286-03
一、引言
2008年5月12日以四川省汶川为震中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这次地震的震级已经超越了中国解放后有史以来的震级最大的唐山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数万人伤亡。地震发生之时,正是学校上课时间,由于校舍倒塌,学生伤亡惨重,有19065名学生遇难。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数据显示,2009年3月20日14点48分,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公主岭市交界发生4.3级地震,长春市的一些学校、幼儿园在地震发生时及时把学生、孩子们疏散。
二、微格教学、体育微格教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微格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爱伦博士(D・Anen)和他的同事伊芙(Eve)1963年提出创立。是通过缩减的教学实践,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它以少数学生(通常师范生或教师扮演这种角色)组成的班级(称微格教学班)为教学对象,在短时间内练习某种教学技能的小型教学课,故称微格教学”。它的特点是:授课时间短(10-15分钟);教学内容单一,只教一两个概念或具体内容;训练目标单一,只培训一、两种教学技能;学生人数少(10-15人),使被训练者容易掌握、指导者容易评估,便于师范生掌握。在训练过程中,应用现代视听技术进行示范和反馈,是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培训方法,它又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
上个世纪60年代末传人英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70年代传人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等地,80年代传人中国、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
2.微格教学、体育微格教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微格教学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首先引进微格教学用于教育领域的是北京和上海两地的一些承担教师培训工作的高等院校。此后,微格教学逐步从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发展到对师范生的培训。目前,微格教学已成为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中教学技能培训的主要形式之一。
1994年,王皋华出版了《体育教学技能微格训练》一书,标志着微格教学首次被引入我国体育教学领域;1999年,张雄安出版了《中学体育微格教学教程》一书,更加系统的完善了微格教学在体育教学实践课中的应用,并且细化了体育教学实践课中所需的教学技能,确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体育微格实践课教学模式。
目前能索与“体育微格教学”有关的文献大多对体育教学实践课技能培训的研究,与体育理论教学技能培训相关的文献很少,这是我国体育微格教学模式的缺失。
本研究的体育理论微格教学是指:在采用体育微格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教学内容将侧重安排关于营养与健康、体育保健知识、安全常识教育(常用救生方法、创伤的简易处理方法、野外生存的知识和方法,如识别方向、识图、求助等),它是建筑在教育教学理论、科学方法论、视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在有控制的条件下培养体育教育专业生的讲解和直观演示教学技能,向学生普及、传授关于保健、安全方面知识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三、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从课程设置上分析
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我国大多数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只开设了体育术科课的微格教学,没有开设理论课的微格教学。在检索相关文献时只检索到:华东师范大学黄超群老师2001年发表在辽宁体育科技的《微格教学与体育教学技能训练》;西安体育学院的万秦华老师2003年发表在《“微格教学”对体育院校学生内堂理论课教学能力的影响》;袁建国2005年发表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说课”微格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等多篇文献对体育术科课微格教学的相关研究,没有检索到对体育理论课方面的微格教学研究。因此,拟建议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体育微格教学课时分出一部分学时给理论课微格教学,重点培养体育师范生的理论知识讲解和演示技能,真正的使理论课微格教学的研究从理论阶段进入实践阶段。
2.从教学资源上分析
在对我国多所高师院校通过网络查询和电话访谈得知:我国很多师范院校都有充沛的理论课微格教学资源--现代化的微格教学系统。
现代化的微格教学系统是将微格教室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相结合,配备视频采集仪、数字化大屏幕投影机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等,建构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音视频、存储、传输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数字化微格系统。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完全可以为体育理论微格教学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开设奠定物质基础。
四、体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模式的构建及教学策略
1.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模式
体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目的是为培养、提高体育教师的讲解和直观演示教学能力而设计的,系统训练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备课,同组成员就某一教学片断在微格教室模拟教学。然后指导教师与学员一起对教学进行总结,反复观看视频,并对教学情况评议,达到提高教学能力的目的。因此,根据微格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特点,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适合理论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采取听、看、议、做、评结合的办法,提高教学能力教学设计模式。该模式以微格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作为设计的基本框架,充分考虑理论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特点,体现了理论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一般步骤(如图1所示)。
2.确定并设计教学策略
体育专业理论微格的教学策略除了要考虑一般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程序等策略因素之外,还要具体设计受训者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对象的学习行为,以及如何具体训练讲解、演示对学生关于安全教育(自我保护、自救、互救)、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营养与健康等方面的教学技能,才能促使受培训者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受到微观具体的训练。
(1)导入技能的微型课教学活动策略。一般根据“引起注意,告知学习目标”这两个教学阶段规律展开设计,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地震短片”,目的是让学生对地震有直观的感受,知道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以及地震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危害,引起学生的注意,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天性引出他们对地震知识的求知欲,引出课堂教学内容。
(2)讲解、演示技能的微型课教学活动策略。讲解、演示技能的微型课围绕着“呈示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诱引行为,提供反馈”的教学阶段规律进行教学策略
设计。这时应设置情境讨论“地震发生时如何正确逃生、救生?”(自救或互救),先由受训者讲解或者演示正确的自救或互救的方法和途径,后指导模拟的学生演示(自救或互救)的方法,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一些避震的科学常识,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采取一些自我保护措施,以便减少对自身的伤害,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懂得珍爱生命,学会关爱他人,树立公民意识。
(3)结束技能的微型课教学活动策略。结束技能的微型课则要进行“评定行为,增强记忆与促进迁移”的教学活动设计。此环节应由受训者指导模拟的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得到落实,真正的感受生存教育,用智慧去关爱生命。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体育专业开展理论微格教学是大势所趋。汶川地震学生的伤亡除了天灾这一不可避免的因素外,还有的就是广大中小学生对安全常识的欠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体育师范生就应该承担起向中小学生推广这类知识的重任,体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就可以搭造这个平台。
(2)高校具备体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在推广和运用的条件。我国部分学者对理论微格教学有深入详细的研究,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都建有完备的微格教学系统,这些都对体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在我国推广和运用奠定了理论和物质基础。
(3)本研究构建的体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模式。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明确教学目标、训练目标编写教案、确定并设计教学策略、体育理论课微格课教学程序的试行。
2.建议
网络环境品德教学课程整合自主学习目前,网络环境的交互性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强大的后盾,这像是打开了品德教学的又一扇窗。走进网络视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进行品德教学与育人培养,丰富了课程内涵,为有效实施课程保驾护航。执教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我与小动物》一课,就是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一次有趣而有效的尝试。
从本课在全册的位置来看,《我与小动物》这个主题的设计,意在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敏捷,对各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感兴趣。部分学生有过养小动物的经历,但学生年纪小,虽然很喜欢小动物,但对动物知识了解甚少。所以在教学中,我认为需顺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已有的生活知识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营造互帮互助、共同学习的环境。
为了更好地完成上述目标,我选择多媒体教室教学环境,并配备智能手机、电子白板和笔记本电脑等。反思回顾本课教学,信息技术与品德课程整合点穿插其中,有助于改变目前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语文化、教材处理简单化、教学结构单一化的倾向。网络环境为本堂品德课主要带来了四大方面的提升。
一、媒体运用更灵活,技术支撑更多元
学生由于年龄、心理及知识结构的特点,对于事物的认识往往只是浅层次的。与教学任务要求的道德认知是有一定认知差的。品德课老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如何对学生的道德认知进行补差。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的支持,使教师从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书匠”变成手持鼠标的教学过程设计师。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智能模拟教学过程的功能,可以通过人机对话,自主学习、模拟演示等教学手段,实现教学过程智能化。
如第一环节“走进动物朋友”,利用ppt插入播放flas功能,“听辨识动物”,Flash以动态摩天轮出现,摆脱了传统做法缺乏互动性的缺点,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性。第三环节“如何与小动物交朋友”,教师借助智能手机及时捕捉学生和小动物们亲密接触时的原生态信息,并通过无线连接同步电脑。智能媒体让儿童即时感受来自自身的真实生活,有利于激发他们“和动物交朋友”的需求,从而内化为道德品质。
二、学生选择更自主,儿童主体更突显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品德课堂是追求儿童主体的,在我看来至少有两方面优势:其一,通过利用媒体资源,为学生建立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协商,掌握运用知识,体现传统教学少有的平等和协作性。其二,让学生自主操作计算机,对于不理解的,点击小型资源库,进行自主学习,活跃了学生思想,优化了集体学习环境,并使学生把客观要求与主观希望内化为自我的精神需要,产生良好道德行为的愿望。
比如,第二环节“了解动物知识”,课前教师给自主学习建立了小型资源库。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在课堂有限的时空里选择一种动物进行研究,制作“动物名片”。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媒体与学生的及时交互性,更利于课后延伸性学习。学生的道德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建构起来了。
三、课堂体验更递进,学生经历更丰富
品德教育是追求亲身体验与经历的综合性学科。我们常常在教学设计时用一句“说教千遍,不如亲历一次”来不断提醒自己。所以本课教学设计是重视课堂体验的,体验更是层层递进的。在网络环境下我们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有利于创造学生体验和经历的条件出发,补充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学生生活的知识或热点。
如利用白板播放动画,让学生感受动物的可爱。教师抱出真正的小动物,在零距离接触中以学生之体验教育学生。最后以班级为单位集体领养小动物,在实践中巩固所学。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认识、体验和践行,将德育教育转向德育学习。
四、辩证设计更有效,品德教育更无痕
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了丰富,但我们也永远不要忽视书本――这个平面媒体的存在价值。所以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品德教学,第一,应辩证地进行活动设计,该用网络媒体的时候用足,不该用的时候舍弃。第二,应根据学生的反馈通过二稿甚至三稿的增删调补来优化活动设计,使设计更有效,使德育更无痕。
第四版块“如何爱护小动物”的环节,在一稿中,我们是以媒体播放成龙一则公益广告“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来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意识到这样的内容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导行的意义不大。于是,我们调整成交流具有常州特色的“淹城野生动物园”,最后根据学生交流小结:“保护野生动物,从身边做起”的主题。这些点点滴滴的优化和调整,让我们渐渐懂得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应该辩证地用好网络环境和信息媒体。
综上所述,基于网络环境下,进行本课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之后,我认为信息技术与品德整合的特点主要有如下三点:
1.利用音乐和动画等功能,丰富学生生活体验,在活动中养成品德,充分体现了品德课程三大特性――生活、开放、活动。
2.利用教师为学生搭建的可选择的自主学习菜单、小型资源库,丰富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如实反映和汇总学生思考过程,有效提升获得信息的含量,互动生成――有效、多样。
3.利用智能媒体与电脑同步,及时捕捉学生课堂中生成的原生态教学信息,架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言行得到及时反馈――省时、真实。
参考文献:
\[1\]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小学品德.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4.
(栏目责编和点评:张海平)
关键词:同伴互助合作式学习;水平二;乒乓球;推挡球;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1-0050-02
一、设计理念
本课以原地推挡球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乒乓球与游戏的乐趣,在情境中体验原地推挡球的动作方法,在尝试、探索中寻求击球准、推挡回合多的动作方法和要领,在游戏中学习站位、握拍、推挡的技术动作,同时体验推挡力度、击球角度、推挡球的时机,进而掌握正确的握拍动作、上下肢协调发力和稳定的推挡节奏,以此来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力量素质,提高乒乓球的兴趣和能力。
乒乓球是我校特色课程,根据水平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力求突出教材兴趣化、游戏化、生活化和实用性的特点;利用简单的教学器材,自制辅助器材――吊球,借助墙壁与球成;以游戏为切入点,通过情境教学模式、有效的问题设计,用游戏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推挡球的多种练习过程中自主体验,让学生在同伴互助合作式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达到通过玩中学、学中玩来完成教学目标,做到人人参与运动,人人都有进步,让每个学生体验到学习和进步的乐趣,引导学生全面、和谐地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 英语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024-01
加快英语教学改革,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最主要的是要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中获得新知和提高能力。因此,积极探索中小学的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是每一个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关注点。
1 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爱上英语这门课程,消除怕老师怕英语的心理状态。为了让学生喜欢英语这门课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一,经常在课余时间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和对于英语学科和课堂教学的看法和想法,并帮助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对学习产生较强的信心。第二,在课堂教学中保持和蔼的微笑、风趣的语言、友好的态度、亲切的表情,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想法和错误想法都做到不讽刺、不打击,以保持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积极性。第三,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创设一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动,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课堂小组讨论、课堂游戏、课堂提问、情境对话等等。
2 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现代的信息技术环境下,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中小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关键。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更是一种教学手段,采用适当的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出直观形象的课件资料,不仅扩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强化了课堂内容的学习,因此,是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例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动画视频、播放英语歌曲、展示原版电影、播放幻灯片、展示英语课件等等,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的文化现象和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并参与到有组织、有规律的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3 多种方式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需要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环境作为依托。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更亲密地接触英语,拉近学生与英语的感情,还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感知语言的规律及使用效果,因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首先,可以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英语学习环境,如校园文化环境、校园建筑环境、校园景点环境、室内外布置、班级黑板报、校园广播、校园歌曲等等,让英语标识牌、英语笑话、英语故事、英语歌曲、英语新闻等等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口语训练、课堂提问、课堂互动、课堂游戏、课堂竞赛、课堂演讲、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说英语,多听英语,多读英语,从而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4 多种途径改进课堂教学设计
在中小学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改进课堂教学设计,要先制定好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做好教学设计,并将有效的教学方法体现在教学设计中来,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中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中最主要的是要将词汇、语法、语用在语言运用活动中表现出来,以教学目标作为中心,设计出可操作、可细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完成任务,实现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例如,针对一门新课,教师要做好备课准备,摸清教学目标,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步骤,在教学步骤中要将教学重点难点突出起来,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好引导,及时发现学生的消极学习状态,并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形成乐观向上的学习心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5 巧妙设计课堂合作学习活动
在英语教学中,设计课堂合作学习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英语听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英语课程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合作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挖掘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将传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因此,教师要对教材和学生做好功课,充分了解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和对教材进行加工提炼基础上设计好课堂合作学习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单位进行新课学习,让学生当小老师组织好学生预习、学习和复习等,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到情景对话、阅读理解、文章学习、词汇学习等合作学习任务中来,这时再加上教师适时引导和及时帮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激发起来了,合作学习效率自然得到了提高。
总之,中小学英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逐渐改进课教学设计和课堂合作学习活动效果,为构建英语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苗.打造高效灵动的小学英语课堂之我见[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10):166-167.
[2] 杨全康.优化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英语课堂[J].新课程(中旬),2013(7):10.
论文摘要:现代教育媒体是在教育过程中传递和存储教育信息的载体。现代教育媒体的选择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及教学目标等因素具体确定,不能为用而用。本文论述了现代教育媒体的功用及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从而更好地运用系统方法实现教学设计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媒体教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现今,教育媒体的发展正方兴未艾,在教育领域中正逐步得以推广与应用,其应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改变了教学信息的传递形式,扩大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对教学中应用教育媒体的必要性、选择模式和现代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多媒体教学深入健康地发展,达到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现代教育媒体的内涵与发展
各种新的教学媒体,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从幻灯、投影、广播电视到计算机网络,完全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从教材改革到课程改革、从西部试点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了各种教学媒体的不断更新,不断发展,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教育媒体的内涵
由于现代教育媒体和技术的影响,教师和学生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与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泉。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媒体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现代教育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教育媒体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各种新的教育媒体不断涌现。视听觉媒体、交互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各种先进媒体都投入了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部分中小学试行计算机教育,利用计算机控制操作进行教学;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计算机辅助教学到本世纪已经进入网络教学实验期,网络教学开始变为现实,使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好处。
二、现代教育媒体在教学中的功用
(一)呈现功能
信息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的表征或描述,它是通过不同的信息符号去描述或表征的,从而决定了媒体有不同的呈现功能,而呈现功能则是由时间特征、空间特征、运动特征、颜色特征和声音特征等诸多要素决定的。
(二)传送功能
传送功能是指媒体把信息同时传送到接受者的空间范围。现代教育媒体都具备这一功能,只是传送范围有大有小,计算机网络、各类电视网络和无线电广播的范围都很广,而幻灯、投影等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传送。
(三)重现功能
现代教育媒体的另一重要功能,就是对信息的重现。如录音、录像、光盘、电影等能将信息存储和反复存放,幻灯投影也能按照教学的需要反复演示。
(四)可控功能
一般为大媒体或小媒体。现代教育媒体根据其媒体传输信息的特点,各自有其不同的可操作性,其难易程度不同。常规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等就比较容易操作,电影、计算机等媒体就需要进行专门培训才可熟练操作。
三、教学设计的优化
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是一项现代教育技术。80年代“移植”到我国,经过一系列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学设计技术已成为教师进行现代化教学所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一)教学设计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学习教学设计是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最优化教学,实验证明,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更短的时间里更加轻松地学习,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三)教学设计有助于实现教学工作的科学化
教学设计力图克服局限性,将教学活动的设计建立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教学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教学工作的普遍科学化,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提高教育、教学的投资效益,这正是教学设计的宗旨。
四、应用现代教育媒体优化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
(一)根据教学任务
要完成教学任务,应选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去完成。有些教学任务,用一种媒体就可以完成,而有些则不同,需要多种媒体的交换运用,才能有效地发挥效果。
(二)根据教学对象
根据不同的学习者,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是教学效果的保证,不同阶段的学习者,有不同的需求。
(三)根据教学内容
各科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代教育媒体没有高低之分、好差之别。只要在运用过程中,合理选择就能很好地发挥其功用。
(四)根据教学条件
主要指环境条件、经济条件、媒体条件等。应根据现有条件科学、合理地选择媒体,不要看了别人使用先进的设备,就不顾自己现有的条件,盲目攀比和效仿,这样得不到真正的发展。
五、应用现代教育媒体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注意媒体不能随便使用,要把握好使用的时机,媒体的选择要代价小、功效大。现代教育媒体要与传统教育媒体有机结合,两者应互相配合,共同发展,选择媒体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而定,有些要讲解演示,有些要操练演习等。
笔者认为,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领域应加大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的力度,媒体的应用要注意发挥其实效,一是要求教学媒体精选;二是要求教学方法优化。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无定法、教必有法、教需精法的原则,应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为依据,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及媒体的设计原则。媒体教材应具有交互性,让学生参与操作,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要注意现代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两者兼容并蓄,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改学、张筱兰、郭绍青,《现代教育技术》[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
2.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m],1998
4.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m],1998.12
5.张一春,《虚拟实景》[j],《外语电化教学》,1996.4
6.周旭、江福西,《建立多媒体教学网络信息库》[j],《中国电化教育》
此次培训我带着一种责任和压力而来,也带着久违的清新走进了大学校园和学习的课堂。10年前的自己作为学生在广州体育学院求学,那时的我心态是轻松的,思想是单纯的,在学习上要求自己都不是那么高,总是不学无术过日子。现在的我带着一种教师的身份来到广州培训学习,以双重的身份走进了课堂,无形中感觉到以往的不拘与懒惰,也感觉到现在到来是一种责任。因为不想辜负校领导对自己的期望与关心支持,更不想对学生以后的身体健康开玩笑。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农村体育教师的我,参加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我们每一位学员都非常珍惜这次培训机会,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能在教学能力、理论水平上上一个新台阶。在培训中我聆听了省教厅领导、学院教授的精彩讲座,在这些讲座中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当前的体育改革动态和文件精神,而且也理解了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怎样上好每一节体育课等等。我经常在领导、教授们讲授的一些教育教学的实例中产生一些共鸣,从而让自己能从理论的高度来解释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现象。通过领导教授的点拔,困扰了许久的一些教学问题也迎刃而解。拓宽了我的视野,更新自我理念使我在体育教学中有了新知识、新思路、新方法。
开班礼结束后,省教厅教研室体育教研员庄弼教授给我们介绍了《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路》。他的报告思路明确、观点鲜明、指导性强、贴近实际,使我们懂得了为什么要搞新课改?什么是新课标?如何贯彻新课改?怎样设计和实施新课标?当前如何迅速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特别是学生体能素质?通过这种零距离的讲解与交流,使徘徊在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十字路口的我们明确了努力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
广东教育学院体育系副主任张细谦博士给我们讲述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理论与实践》,也讲述了《小学体育课教学设计思路》。重点讲解了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体育教学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教(学)?教(学)什么?怎么教(学)?如何评教(学)?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并结合教学实际,在新课改下的体育课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怎样评课等,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等内容。并观看了优秀体育课视频,更直观地认识如何上体育课;对我今后的学习和教学有了更大的帮助。
一、教师应积极学习,提高认识,发挥主导作用
新编《思想品德》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对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变抽象的说教为生动形象的活动体验,通过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使师生获得教与学的情感体验,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开展活动课教学,目的是为了“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必须改变已习惯的适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以启发式的引导性的教学取代知识灌输,积极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条件,这样才能实现活动课的目标。
同时,教师在活动课的组织上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学习情境、指明方向、监督过程、解难答疑、评估学习结果等。活动课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更倾向于是学生活动的伙伴和参与者,是学生言语的倾听者和学生的对话者,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和活动实施的引导者,是不断探索的学习者和课程研究者,在主题探究活动中,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多种方法、多种角度、多样思维方式来观察事物。教师这一角色的转变也取决于新的学生观的树立,在活动中,教师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相信学生,用微笑代替严厉与冷漠,师生共同参与探究,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创造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发挥小学生的主体性
思想品德课堂活动课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其开展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讲故事赛、朗诵比赛、儿童游戏、主题班会或看录像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例如,“抵制不良诱惑如网络游戏”,可以组织学生针对网络问题进行讨论;“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可让学生查找人和动物的故事,并进行讲故事比赛;在主题班会、讲故事、演儿童剧、歌咏比赛等活动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如音像、图片等,而这些教学形式在活动课中又交替使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活动课又是师生共同投入的以活动为载体的课,是教师的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有机结合,是教师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要开展好活动课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无论从活动课的目的,还是从活动课的过程分析,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展现都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活动课就成了教师自编自演的独角戏。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设计与实践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小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实践、领悟、探索、创新。活动课教学过程中,不单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也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以学生为核心,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每个学生以发挥和展示的机会,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活动教学也就名存实亡了。
三、活动课设计与实践要密切联系小学生生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