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域社会治理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的实施,是根据区域现有的自然与社会条件,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现有自然资源为基础,种养加结合,产供销配套,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三大目标。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寓经济效益于治理措施之中[1~2]。
目前,我国生态经济型开发治理模式主要运用在小型或微型生态系统中,而将其运用在较大区域治理中的经验很少。本文以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为例,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采集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生态研究所紫色土试验站的部分收集整理和试验数据,运用现代生态恢复学原理与方法,在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的急坡地、陡坡地、缓陡坡地三个区域环境尺度范围内,针对性地建立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为促进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的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3~5]。
1区域环境概况及其生态特征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湘江中游,地理坐标110°32'16″~113°16'32″E,26″07'05″~27″28'24″N,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8℃;极端最高气温40.5℃,极端最低气温-7.9℃,年平均降雨量1325mm,年平均蒸发量1426.5mm。平均相对湿度80%,全年无霜期286天。紫色土面积为16.25×104hm2,呈网状集中分布于衡阳丘陵坡地的海拔60~200m的地带,东起衡东县霞流、大浦,西至祁东县过水坪,北至衡阳县演陂、渣江,南达常宁市官岭、东山和耒阳市遥田、市炉一带,以衡南、衡阳两县面积最大。该区域主要的生态特征可概括如下。
1.1干旱缺水、水热矛盾突出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土层浅薄、蓄水保水力弱,旱季极易干旱,雨季又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加之紫色土颜色较深,吸热性强,导热性差,夏秋季土温很高,昼夜温差大。据测定,紫色土丘陵坡地最高温度可高达76.3℃,昼夜温差可达45.9℃。每当炎热盛夏,土温过高,使其生长在其上的植物凋萎而死亡。
1.2水土流失严重
紫色土的母岩为紫色页岩,其结构松脆,颜色深,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常因热胀冷缩而风化崩解,加之地形起伏、植被稀少,在雨水的冲刷下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层浸蚀和堆积作用频繁,据统计1967~1993年紫色土丘陵坡地水土流失量高达175t/(km2•a)。
1.3人为破坏频繁,植物群落破坏容易,恢复难
该区域人口较多,土地少,农民较贫困,加之绝大多数农民的燃料主要来自林木,因此,迫使当地农民为追求短期限的经济效益而放弃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经营方式,过度使用环境资源,最终造成环境恶化,使植被恢复难度较大。
2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的选择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是一种易受干扰而遭破坏的脆弱生态环境,对环境因素反应灵敏,生态稳定性差,生物组成与生产力波动较大。同时也面临着贫困与环境恶化的双重难题。因此,在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的研究,从全局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创新性和多样性的高度选择与该区域相适宜的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就愈显得必要性、重要性与紧迫性。由于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的急坡地、陡坡地、缓陡坡地的土、水、肥、光、温等生态要素的差异性,因此,可将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分为三个小系统,即急坡地生态系统、陡坡地生态系统、缓陡坡地生态系统。针对不同系统的生态要素的差异,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模式,把改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生态建设与农民的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以达到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生态系统生态治理的目的[6~8]。于2009~2010年通过对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现行实施的、且具有一定实施规模的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进行普查,选出3类共10种模式(表1)。
3结语
(1)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将区域的生态治理与特色有机结合起来,是走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今天召开的依法治理办公室主任会议,听取了大家对于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的工作想法,从会上的讨论来看,各地都做了很好的汇报,有的还积极建言献策,说明大家都进行了认真思考,对这项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我相信这将使我们的工作有一个好的开端。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法治创建年”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法治创建年”活动是厅党委今年着力部署的三个重要载体之一,是大幅提升区域法治创建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于服务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建设法治吉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法制宣传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普法依法治理的实践当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决普法和依法治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即能不能从更高层面推进依法治理的问题。普法工作的生命力在哪里?社会的认同感在哪里?如果只是就普法抓普法,不能全面推进依法治理,那我们的工作就没有突破性进展,就不能迈上新台阶。“法治创建年”活动立足于多年普法的坚实基础,从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经济法治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多方面提升法治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是推进普法和依法治理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生动有效的实践形式,是普法的延伸和深化,必将开拓普法工作整体升位的新境界。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为指导,扎实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开创我省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新局面。
(二)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七大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了全面部署。依法治国内在地包含了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县等各个领域的依法治理活动。区域法治创建活动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区域内的生动实践,体现了依法治国从治国理念和价值追求向实践操作层面的推进。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争创“民主法治示范村”,“模范法治乡(镇)”,“先进法治县(市、区)”、“法治城市”,加强行业依法治理,就是推动法治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不断完善和深化,实现各个区域、各个层面的依法治理目标,不断推进依法治省进程。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把创建活动放到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中去推进,放到我省“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的大目标中去开拓,积极促进法治吉林建设。
(三)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是深化依法治理的必然要求。这些年来,我省始终坚持在法制宣传教育基础上推进依法治理的工作思路,依法治省工作成效明显,受到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的肯定。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各地、各部门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全面开展了依法治理的各项活动,推动了法治城市和法治县(市、区)等区域法治创建活动,使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为进一步强化依法治理,我们提出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区域性依法治理工作。因此,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开展法治城市和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是区域依法治理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一定要以此为契机,加大依法治省工作力度,把我省的区域法治创建水平跃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四)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是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对我省经济影响日益显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普法依法治理必须做好服务的中心任务。通过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促进各级政府强化依法行政,把各类行政行为纳入法治轨道,减少工作矛盾和不必要的“磨擦”,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本身就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注入了法治元素,其中诸如包括部门依法办事、对财产权的保护等,使法治状况的“软实力”得到增强,就会极大改善吸引资金、吸引人才的创业环境;就会进一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确保各类企业依法经营、公平竞争,确保股市房市投资避免受损、企业裁员、农民工返乡创业、劳资纠纷、医患纠纷、食品卫生安全等民生问题,能够在法治的框架下寻求解决的途径,为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提供法律支持。
(五)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是确保“五五”普法工作取得实质进展的重要部署。今年是实施“五五”普法规划的第四年,明年就要总结验收了。可以说,“五五”普法能否取得突破性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在这里,我向大家通报个消息,今年的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认真实施五五普法规划。今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也充分肯定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如何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给这一轮五年普法一个合格的答卷,这是我们的重要责任。我们应该用更高的标准、更高的目标来要求自己,把“法律六进”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厅党委提出“法治创建年”活动,其中就包含抓好“五五”普法后期工作重点,全面搞好《规划》实施的想法。前几天,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司长肖义舜在省依法治省办公室报送的信息上作出批示,要求将此情况在《普法通讯》和《法制日报》上刊发。现在全国都处在摸索阶段,我们一定要把握时机,迎难而上,争取在“五五”普法总结时推出一个响当当的吉林经验。
去年以来,部里、省里多次对抓好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进行安排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4月,全国普法办出台了《关于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的意见》。5月20日,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组长李申学在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组织好、设计好、落实好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7月29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聂文权在省十一届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指出要“组织和开展好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全面加强区域法治建设。”7月9日,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在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联系点座谈会上,专门就做好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提出重要意见。去年,省依法治省办公室制定下发了《吉林省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指导标准》,今年1月20日印发了《吉林省“法治创建年”活动实施方案》。为推动“法治创建年”活动取得实效,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司法厅定于第二季度末,将提请省委、省政府召开吉林省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应该说,从部里到省里、到厅里,对区域法治创建活动的部署可谓紧锣密鼓,严格要求。从各地情况来看,全省先后有敦化市、长春市朝阳区、延吉市等15个县(市、区)开展了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近日,一些市州正在加紧筹划开展“法治城市”创建的各项工作,有的地方已列入政府工作重要日程。应当说,去年以来区域法治创建活动开局良好,产生了积极反响,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不足。主要是:有的地区对创建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没有认识到区域法治创建活动是“五五”普法后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还没有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有的办事机构总觉得职能弱,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带有畏难情绪,没有想事、干事、成事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劲头,缺乏大胆谋划的勇气和魄力;有的地方仅仅在形式上启动了“法治创建年”活动,只是提了几个口号,没有认真研究创建活动的目标任务、创建方式、主要措施,甚至没有认真阅读有关文件,找不到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以至于没有实质性的动作。对这些问题和不足,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全省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深认识,统一思想,加强对创建年活动的组织领导,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创建活动摆上重要日程,切实组织好、实施好,力求抓出实效。
二、突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
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内涵丰富,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分类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一)要全面把握“法治创建年”活动的目标任务。“法治创建年”活动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开展创建年活动,形成以依法治村为基础、以依法治乡(镇)为支撑、以依法治县(市、区)为龙头的“三级联治”格局,并在条件成熟的市州开展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努力把我省建设成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法治省份。主要工作任务有四项:一是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二是大力开展“模范法治乡(镇)”创建活动;三是积极推进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四是全面开展行业依法治理工作。其中,搞好乡村法治是区域法治创建的基础,乡镇法治建设是区域法治创建的有力支撑,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是区域法治创建的重点,行业依法治理是建设法治吉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四个方面纵横交错,互为关联、互为补充,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涵盖了区域法治创建的方方面面,必须层层安排部署,整体推进,才能确保均衡发展,形成“联创”格局。要以“法治创建年”活动为统领,全面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性、长期性和广泛性作用,促进和深化“法律六进”工作,抓好流动人口和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搞好“法治庄稼院”和编写金融法律知识手册等工作,努力开创“五五”普法工作新局面。
(二)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法治创建年”活动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必须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实践证明,凡是区域法治创建开展得好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当地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如果没有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法治创建活动就不可能得到推进。在法治创建年活动中,各级普法依法治理办事机构一定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保证法治创建规划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目标、城市发展的基本定位相配合、相适应,争取党委政府的关注和认可。各地要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做好汇报,努力赢得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与此同时,要把创建活动搞好,我们不仅要争取党委、人大、政府作出开展区域法治创建活动的决定、决议和规划,召开启动大会,还要积极争取将创建内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将创建活动变成硬指标和硬任务,保证创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协调、相促进。为此,各级办事机构要抓住机遇,加强沟通协调,将区域法治创建活动摆上党委政府的工作议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争取在人员、经费、装备等方面得到倾斜和帮助,确保创建活动的有效运转。
(三)要突出抓好“法治创建年”活动的着力点。“法治创建年”活动是涵盖立法、执法、司法、普法、法律服务和法治监督等诸多环节的社会性系统工程,必须科学规划,有所侧重,扎实推进。各地要围绕当地法治建设的大局,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力争选取一、两个重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力求有所突破,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感受到法治建设的成就。比如,在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中,要结合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积极为发展粮食产业、畜牧业、园艺特产业等我省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提供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积极为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特别是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工程服务。要加大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力度,积极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和转移就业的农民工提供致富信息和法律服务,扶持他们重新创业兴家。在开展“模范法治乡(镇)”创建活动方面,要围绕农村基本经营、土地管理、金融、户籍、教育、文化卫生、医疗、就业、民主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创新,积极为乡(镇)党委、政府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建议,为其依法行政和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服务,进一步提高乡镇干部依法管理和服务基层工作的能力,积极为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金融机构等经济组织提供政策服务和法律服务,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在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方面,要重点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使政府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法治型、责任型和服务型政府。围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注重加强经济法治建设,加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促进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落实,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为促进招商引资和鼓励全民创业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在开展行业依法治理方面,要建立和落实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错案责任追究制,实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还可以抓好专项治理整顿,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行业进行重点监管。总之,要结合实际,在每一项任务中抓出亮点,抓出成效。
(四)要进一步强化督促考评工作。加强考评,既是规范创建活动的有力保证,又是抓落实的重要措施。通过开展检查、考核、评比活动,可以不断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荣誉感和参与热情,扩大创建活动的辐射效应。各地要不断完善创建活动的考评监督机制,抓紧制定规范性和操作性强、重点突出的考核细则,对创建活动实行目标管理,把法治创建成果作为考核各部门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要认真组织检查考核,并适时表彰奖励,提高创建活动效果。省依法治省办公室已研究制定了《吉林省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考核评估细则》,这个细则是和创建活动指导标准相配套的,将每一项创建任务的核心目标和要求作为考核重点,推动创建活动取得实质进展。底,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司法厅将协调省依法治省工作成员单位,对各地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对于在法治创建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将适时予以表彰。
三、加强办事机构建设,把“法治创建年”活动落到实处
面对“法治创建年”繁重艰巨的工作任务,只有把加强办事机构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检查的职能作用,才能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区域法治创建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性工作,没有可供遵循的成功套路和固定模式,需要用新的思维和新的理念去指导实践。办事机构的同志们要加强学习,积极探索,努力出主意、想招法。大家既要认真学习上级机关下发的领导讲话及各种文件,明确职责任务和具体要求,明确工作的努力方向,还要有选择性地学习借鉴专家学者的言论及兄弟省市的做法。比如12月2日,全国普法办、司法部在昆明市举办了一个“法治城市·制度创新”论坛,会议交流了制度创新的经验,探讨了建设法治城市的路径,为法治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示范。会议的有关讲话、发言虽然没有以文件下发,但在中国普法网上都有登载,同志们可以查阅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能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协调运作,形成合力。“法治创建年”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只有各部门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功能作用,才能抓出成效。各级普法依法治理办事机构要充分发挥组织指导作用,使各部门、各单位明确在创建活动中的职责任务,加强沟通协调,强化资源整合,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各级办事机构要认真负责地制定工作规划和活动方案,科学安排部署,加强督促检查,保障法治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各部门、各行业要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因地制宜,抓好实施,防止形式主义,提高针对性,增强实效性。
(三)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各地在开展创建活动过程中,要大力宣传活动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重点内容,宣传创建活动服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引导、调动、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良好氛围。要注意培养树立典型,及时总结推广鲜活经验,加强舆论宣传,发挥典型的辐射作用,带动创建活动全面推开。
关键词 河道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河流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日益增多,如河道采砂、滩地利用、水电开发、灌溉引水等给人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同时也造成了水生动植物大量消失、洪水灾害、水质污染等严重后果。近年来,中央、省、市对河道建设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河道管理机构,推出了小流域重要堤防建设、小流域综合整治、清水河道建设及生态型河道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河道建设管理工作将进一步规范。
1 目前泰安市河道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认识层面上,生态理念远远没有在广大干部群众思想中形成共识
在河道建设实践中,部分干部群众观念陈旧,总认为在河道治理中采取混凝土、浆砌石护岸比较坚固可靠,对生态河道的做法不放心,持怀疑态度。甚至有部分干部群众认为,河道建设就是解决防洪问题,重点工程牢固可靠,生态不生态无关紧要。
1.2 维护层面上,建设性破坏行为非常普遍
在某河道建设实践中,由于建设而使河道遭受破坏的情况非常普遍。以往的河道治理工程片面追求河岸的硬化覆盖,只注重河流的防洪、排水功能,忽视河流的生态功能,大量建设钢筋混凝土、块石等直立式护岸,生物多样性得不到保障,破坏了自然河流的生态链,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这一现象在城镇河道、村内池塘沟渠建设过程中尤为突出。
1.3 技术层面上,设计单位有扩大经济效益的利益驱动
部分设计单位受利益驱动,为了多揽活、快出活,追求任务量和经济效益,在河道治理工程设计中采用单一、有定型的混凝土、浆砌石护岸等硬化覆盖河岸的不科学、不合理的设计方案。而不愿对河道治理情况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不愿分析不同地区、河段、功能河道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不愿从长远出发,探讨经济、合理、有利于水环境改善及其他功能实现的新型河道治理技术,生态理念在设计层面得不到贯彻,严重影响全市生态河道建设的推进。
1.4 管理层面上,河道建设的过程监管还不到位
前几年,由于河道建设与管理还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河道建设的过程监管水利部门存在人员不足、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加之河道建设量大面广,河道建设的过程监管还存在缺位、失位等问题。
1.5 总结层面上,河道建设的成果总结还不够及时
从近几年的水利项目建设实践来看,全市水利项目逐年增多,建设任务加重,难免会出现“重建轻管”的现象,对项目的成果总结不及时。“十二五”期间要更加重视河道建设的成果总结,对好的工程建设和管理经验要及时给予总结、推广,以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
2 推进河道建设管理发展的对策
2.1 抓好生态理念强认识
无论是河道建设还是河道管理,都要紧紧围绕“生态河道”理念去认识。一是营造氛围。市、县水利部门要通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载体,通过实际行动爱护河道,使生态河道的理念深入人心,全面提高建设生态河道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加强培训。市、县河道管理机构要定期举办河道建设管理培训班,特别是对生态河道的有关知识要单独列出、重点讲解、全面掌握。县水利部门邀请有关专家对乡镇、村级河道管理队伍进行专门培训,以增加其生态河道的知识,并提升其管理能力。三是强化管理。县水利部门和乡镇要通过平时的下乡和巡逻,对破坏生态河道的行为要及时给予制止和曝光。
2.2 抓好河道标准强技术
河道生态建设和治理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改善水域的景观和生态环境,探索生态河道治理的新模式,将防洪治涝、生态环境、航运、旅游、休闲娱乐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同时,还要继续加强科学研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河道治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总结不同地区、河段、功能河道的特殊性和普遍性,选取平原、山区、滩涂不同区域特点河道进行试验,从长远出发,探讨经济、合理、有利于水环境改善及其他功能实现的生态河道治理标准和新型技术,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示范河段建设,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生态河道治理标准和新兴技术的应用,为我国河流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3 抓好规划先导强设计
河道生态化建设是水利建设发展到相对高级形态的必然结果,是现代社会人类渴望回归自然、渴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迫切要求,为顺应这一需求,必须以规划设计为指导、为基础,在河流治理规划设计中引入生态化新理念,进一步保障中小流域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努力做到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三者的统一,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4 抓好两大核心强环境
一是关于安全的问题。一方面通过中小流域治理、河道堤防养护等工程措施,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堤防给予加固,对河道堵塞的地段给予疏浚。在项目申报的过程中,切实做好前期工作,特别是设计方案的论证和民意调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切实加强监管,及时掌握项目动态,碰到问题及时给予服务和解决;另一方面,通过雨量监测、洪水位观测等非工程措施,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堤防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关于保洁的问题。今后河道保洁工作已成为河道建设管理的重点,要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①促进制度的落实。尽早出台河道管理实施方案,落实管理资金。②抓好日常的保洁。河道保洁包括河面保洁和河岸保洁两部分,要通过对河面河岸的障碍物、漂浮物、垃圾等日常清理,达到“河面无杂草、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河岸无垃圾”的标准,确保河道内外清洁、干净。③做好日常巡查记录。定期开展河道保洁巡查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以作为考核评优的条件。
2.5 抓好三支队伍强监管
河道建设管理工作队伍建设是关键。一是抓好县、乡的河道建设、管理队伍建设。目前乡镇机构还尚未建立,所以下一步要尽快建立机构、充实人员、壮大河道建设管理力量。二是抓好村级保洁巡逻队伍建设。各行政村要根据河道的分布情况配齐配强管理人员,确保流经行政村的河道有人管,镇级河道管理机构要加强考核、监督,确保村级保洁巡逻队伍发挥作用。各乡镇要建立相应的自愿者队伍,以保护镇域河道为己任,大力开展活动,上级部门应给予一定的活动经费补助。
2.6 抓好四项措施强维护
一是抓好生态维护。加强堤岸绿化、人文景观的管理和维护,落实除草、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景观设施维护等措施,特别要加强植物种植初期的管理,土壤含水量不得低于7%,并做好恶劣天气(高温、干旱、雪灾)的防护,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确保河道绿化成型、设施完善。加强水域渔业管理,严禁电鱼、毒鱼、炸鱼等现象的出现,违规者没收鱼、器具等,并根据情节轻重情况予以处罚。二是抓好村卫整治。结合环保部门实施的村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要求居民生产生活污水物按照“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做到各户垃圾不出户、不入河,确保河道水环境洁净、安全。三是抓好水域保护。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私自乱建、乱搭、乱填、乱排、乱倒、乱占、破坏水利工程、影响水环境安全等违法行为。各乡镇河道专管人员、村级保洁队伍要加强巡查,发现违法违章行为及时制止,积极协助、配合水行政主管部门严厉打击涉水违法行为,确保河道水域、设施、工程的安全[6]。四是抓好规范采砂。按照“科学规划、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要求,认真做好采砂规划,划定河道可采区、禁采区、控制区等,严格实行河道采砂审批制,禁止乱采、乱挖等违规行为,加强采砂管理,规范采砂许可制度,确保河道行洪安全和健康发展。
3 参考文献
[1] 邓贵平.浅析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7(9):4-5,3.
[2] 经玉梅,高超.生态型河道的建设理念[J].民营科技,2013(4):206.
【关键词】矿山塌陷;地质环境;治理
煤炭能源已经成为中国尤为重要的生产能源以及使用能源,是必不可少资源。但由于当下自然资源大范围开采,虽然某种程度而言为中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发展资源,但是,也让自然环境转为恶劣,且导致较多环境问题产生。随着我国重视可持续发展,并把国家未来发展道路定位为“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因此,国家必须保护自然资源,加强资源管理建立节约型社会,从而实现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达到可持续发展状态。在此,将重点分析煤炭塌陷等地质灾害形成原因以及地质环境治理对策,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目前中国地质环境问题治理最为重要的难题。
一、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概念
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指采煤地区塌陷以及环境治理的知识体系。简而言之,可以理解为煤矿在开采中,因不同地质环境引发的采煤塌陷灾害,且由于各个形成条件不同,进而塌陷的发生环境以及对环境造成的问题较为不同,我们把这类状况统称为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其与自然环境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
二、采煤发生塌陷的影响因素
对塌陷影响因素分为以下几类:
(一)生态因素
采煤时发生塌陷灾害主要受生态环境影响,相同的塌陷灾害在各不相同生态环境中所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也较为不同。例如:土壤生态环境、植被生态环境以及水源生态环境等影响,其中植被生态环境是地区整体生态环境综合体现。此外,因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较为不同,对社会与环境产生的危害也各不相同。
(二)地形因素
不同地貌形态所产生的煤矿塌陷危害也各不相同,对生产造成破坏程度也不同,且随着煤矿开采持续扩大对自然环境影响也随之加大,从而导致地质环境问题越发恶劣。此外,采煤发生塌陷也受地层岩性质影响,岩性质不同,移动值以及塌陷状况也各不相同。因此,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也不同。
(三)煤矿埋藏因素
因煤矿埋入较深,变形影响到地表时间较长,因此,地表变形减少,变形相对缓和平均。但由于地表移动扩大化煤层厚度,采矿范围也随之增大,所以移动值增大,地产生裂缝概率增长,采矿区范围与松散不对应导致覆盖层较厚,变形值较小,移动增大,如是未豁性土出现裂缝的概率增长,如是粉土就发生煤矿塌陷等状况。
三、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对策
(一)环境治理思路
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问题因形成原因不同,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问题的体现形式也各不相同,通过将各类具有代表性对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问题治理思路进行归纳分析,可以得出不同治理方法针对不同的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问题。下文将具体对方法进行分析举例:
1、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治理模式的对象主要为大型采煤塌陷区域,这类采煤塌陷灾害较为适用植树造林治理方法。植树造林与地表无积水的较大采煤塌陷区域都不宜采煤塌陷区土壤回填的治理方法,而采取植树造林方法既能充分运用土地空间价值,也能达到防风固沙等绿化城市的作用,这类治理方法尤为适合干旱类型的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问题。
2、合理开发并利用资源
这类治理模式主要指与城市较为靠近的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因较为靠近城市,从价值最大化发展考虑可以实际结合城市发展规划,进而利用矿产有效资源,开办地质公园等设施,实现采煤塌陷后与城市发展正确结合,既保留具有意义的煤矿塌陷地质景观,又对城市经济建设提供发展基石。
3、建设生态农园
建设生态农园治理方法主要针对采煤塌陷区运用回填治理模式,退耕还林等治理思路。这类方法主要建设生态农园,其治理方法也较为适用于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问题。可将采煤塌陷区建设成生态农园,从而发展农业,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4、旅游经济的开发
开发旅游产业治理方法较为适用采煤塌陷区具有独特的历史性,自然环境景观等多种条件。这类方法因与历史名城较为靠近且又形成采煤塌陷区大范围积水,才能将对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有效结合历史名城的发展规划,不仅对生态环境较为适用,也对采煤塌陷区较为合理。可转变为湖泊湿地等自然景观从而带动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对采煤塌陷区大范围积水的地质问题来说,可将其改造成鱼类养殖场地,加大对空间的综合利用。
(二)治理模式
通过对治理措施的研究,可以总结为两类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模式,分别为:
1、采煤塌陷区积水地质环境治理模式
这类治理模式主要前提是变形裂缝不会扩大化发展,从而降低地质岩的渗透能力,及时对积水地区水量进行补充。同时变形裂缝无发生状况,其渗透能力就尤为弱小,塌陷区形成的积水范围就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程度水层,并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结合实际,采取针对性采煤塌陷区积水地质环境治理措施。
2、没有形成积水的采煤塌陷区
上述这类治理措施在气候干旱区域较为适用,因降水量较少,蒸发性强、土壤疏松等因素导致采塌陷区不易形成积水。因此,针对这类情况就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将采煤塌陷区回填,再对煤矿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例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通过这类措施实现自然与人共同发展,保护地区生态环境系统。且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的治理策略不是单一性而是具有多样性,所以要求在对地质环境治理过程中结合实际,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才是最为正确有效的治理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煤炭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消耗比重相对较多,但随着社会发张对能源的需求,人们对自然资源开采的范围逐步扩大。从而导致自然环境发生变化,自然灾害频生,且危害到社会与人民的安全。因此,新世纪社会要想发展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社会发展道路。从而保护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实现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
此外,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问题因不同形成原因,所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也不同,因此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问题治理模式就必须结合实际状况,对问题进行治理。较为常用的治理方法就是植树造林,开发旅游业这类治理方法,不仅能保护自然环境,又能加速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因此,不论何种塌陷区地质环境问题,都必须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时刻谨记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社会和国民在未来的发展中提供保障。所以,对煤炭塌陷区地质环境的研究是当前最为重要的研究及分析对象,如此才能总结相关经验并提供较为完善的环境治理对策。
参考文献:
[1]乔冈,徐友宁,何芳,陈华清.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J].中国矿业,2012(11).
[2]杨亮平.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及其恢复治理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
[3]尚慧.宁夏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与动态监测分析[D].长安大学,2013.
如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研究学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成功的经验。
【课标要求】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在这节课中,课标要求可以具体落实到: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该流域的地理条件,并说出该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措施。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河流、流域以及河流开发利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具有一定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了分析一个区域地理背景的方法;但难以理解区域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对流域开发的影响。
【教材分析】 一般来讲,河流两岸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城市集中和经济发达的区域,沿河而居,一方面享受着河流带来的优越自然条件,但另一方面人们的生命和财产也面临着频繁的洪涝灾害的威胁。所以,河流流域的开发治理是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教材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成功治理的案例,分析河流流域治理的一般方法。教材首先介绍田纳西河治理的背景和治理过程,说明田纳西河流域经过治理,由一个洪涝灾害频繁、经济落后的地区转变为工农业发达、环境优美的地区,成为具备这样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区域提供了开发治理的思路和方法。
【设计思路】 出示学习目标和分解自学指导并导入部分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发学生对古今田纳西河流域的巨大差异的思考:同样一条河,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天壤之别?引入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背景的学习。
读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背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内容)。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综合性,通过出示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图、北美洲的气候类型图和田纳西河流域某点的降水图、田纳西河流域的矿产图、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的文字资料图,让学生归纳出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条件。
议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讨论并分析出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对有利条件提出发展方向,对不利因素找出应对策略。对田纳西河流域而言,解决洪涝灾害的应对策略是什么?引导出修多个大坝,从而引出河流的梯级开发以及综合开发。最后归纳总结出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延伸到我国的流域的开发治理问题。
讲 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是开发与整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成功典例,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此引导学生探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学会举一反三。比如我国的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或塔里木河流域等都可借鉴其成功经验。
练 教学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并做检测题(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各为一个小组,时间可长一些,1课时至2课时),首先提出问题:(1)收集有关资料,分析各流域地理环境条件;(2)分析各流域地理环境要素中对发展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3)探寻流域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方向;(4)探寻综合治理的对策。重点以长江流域为例,与田纳西河流域分析思路大致相同,然后各个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展示。
关键词:三湖、巢湖、太湖、滇池、水污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X131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开始了在湖泊治理方面的探索。太湖、巢湖、滇池等三湖作为“国家工程”,成为我国湖泊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对“三湖”的治理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归纳出了我国在湖泊污染控制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为更多城市、地区的湖泊治理做出建议。
1现阶段我国湖泊面临的普遍危机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湖泊在自然和人为活动双重胁迫的共同作用下,功能发生了剧烈变化,普遍面临以下问题:1)湖泊水量与水面减少。以长江中游地区为例,湖泊面积由上50年代的17198km2,减少到20世纪末的6600km2,2/3以上的湖泊面积消亡。2)湖泊富营养化加剧。在收集我国67个湖泊近10多年的水质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发现有80%以上的湖泊受到污染,近3/4的湖泊已达富营养程度[1]。3)流域水土流失加剧,湖泊淤塞严重。以长江中游地区最为突出。目前洞庭湖湖盆因泥沙淤积已高出江汉平原地面5.0~7.0m。4)营养物质和有毒物质排入湖体,导致湖泊水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
2我国湖泊治理的代表:“三湖”治理的经验与教训
2.1太湖治理历程及经验总结
(1)治理历程
自1991年国家启动太湖一期治理工程开始,太湖流域就开始了漫长的治理过程。1984-1994年间,太湖治理以防洪除涝为主;1995-1998年,太湖被列入国家“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重点,水环境治理起步;1998年,开始关注点源治理,国务院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零点行动;1999-2007年,开始实施水质达标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太湖治理仍然点源治理为主,2002年8月,国家863项目“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示范工程”启动;2008年至今,开始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源头控制水源污染。
(2)治理经验
污染治理方面,太湖经验是全流域点源污染排放监控,调水引流,湖滨缓冲带生境改善,“小流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污染源工程处理-低污染水净化”的三位一体治河体系。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太湖经验是关停并转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企业。体制及政策保障方面,太湖最先实施河长制,成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制定太湖管理条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3)治理成效
虽经过十余年的治理,太湖流域的水质恶化得到控制,但水质并无明显改善,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状况依然十分严重,水污染处于高位波动。
2.2巢湖治理历程及经验总结
(1)治理历程
1980-1995年间:为了控制巢湖的富营养化污染,安徽省在制定环境保护“八五”计划和安徽省碧水蓝天工程计划(1991~1995)时都把巢湖的富营养化防治作为计划的重点内容。1996-2005年:省政府批准实施了《巢湖流域“九五”水污染防治计划》,巢湖开始实施水质达标排放,污染总量控制,同时加强水利工程与控源工程建设。2006年至今,开展污染源控制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局部地段实施技术示范并推广。
(2)治理经验
污染治理方面,巢湖经验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及配套管网建设,环湖岸带生态修复。产业调整方面,巢湖经验是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扩大三产比例。体制及政策保障方面,2012年成立巢湖流域管理局;2012年实施河长制;统一规划。
(3)治理成效
经过十余年的大力整治,巢湖水污染得到了明显的抑制,但就目前来看,巢湖的蓝藻水华依然频繁暴发,水污染维持在高位波动。
2.3 滇池治理历程及经验总结
(1)治理历程
滇池水污染防治工作在我国湖泊中是开展较早的一个湖泊。1980-1995年,滇池水污染治理工作开始起步,以单项治污工程为主;1996-2007年,流域实施水质达标排放,污染总量控制,初步开展内源清淤和生态恢复;2007年至今,开始实施环湖地区土地利用调整,采取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手段开展水污染防治。
(2)治理经验
污染治理方面,滇池经验是实行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生态减排-管理减排。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滇池环湖重点区域实行退耕环湖,村镇搬迁;污染企业搬迁。体制及政策方面,滇池2002年成立滇池管理局,2004年设立滇池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2010实施河长制;制定《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
(3)治理成效
通过一些列处理措施,滇池水体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出现了生物入侵问题,治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3我国湖泊治理的机制矛盾剖析
通过回顾“三湖”的治理历程与成效,可归纳出我国湖泊治理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
(1)缺乏一贯系统的思路指导,一个任务计划2-4年即告结束,难以长期实施更缺乏技术整合,也造成大量工程运行时间过短,后续无经费补充与人员管护,最终荒废。
(2)法律法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执行力度不够。各项法规、条例等往往流于表面或只是系统概括而无法落实,可操作的法规条目也往往因执行力欠缺,无法发挥具体作用。
(3)外源污染控制力度不够,湖泊氮磷负荷仍然有增加趋势,这与各流域城镇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环保意识不强、环保措施执行力度不足有很大关系[2]。
(5)偏重污染控制,而对湖泊水位调节、生物结构调控等周期较长、见效较慢的涉及生态恢复核心问题的技术手段重视不足。
(6)湖泊污染控制与生态恢复衔接性差,研究人员与湖泊管理部门相互协作性不够。
4 探索创新:对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保护的启示
4.1 转变视角:从湖泊治理转向流域综合治理
湖泊是区域的汇水终点,我国重点治理的“三湖”,流域范围大,入湖径流多,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快速,湖泊污染的压力主要来自流域内的污染排放,因此,不能就湖治湖,须从流域污染源头抓起,进行综合整治。
4.2 理顺关系:理顺环巢湖发展建设与巢湖水污染防治的关系
从日内瓦湖、华盛顿湖等国际众多临湖城市的发展来看,城市建设不必然对湖泊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根据巢湖流域自然和社会属性,研究各区域的生态承载能力,划定环巢湖生态功能分区[3],在此基础上开展控源减排方案,保持城镇、湖滨带、湖体各自生态系统的稳定。
4.3 优化技术;选择适宜巢湖的污染治理技术,因地制宜的优化组合
巢湖具有诸多自身特点和相应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技术。例如,水位变化很大,湖泊滩地和植被易损且不易恢复,因此需要在水位调节工作的配合下才有可能进行生态修复技术;流域山体磷背景值高,涉及区域广,因此要实施全过程磷流失控制技术;主要污染入湖河流缺乏生态基流,因此使得河道治理过程中截污断流,不截污污染入湖的状况,因此要适时开展入湖河流多源补水的优化调度技术。
4.3强化管理:统一湖泊治理理念、成立湖泊管理机构,制定湖泊管理法律法规
长期以来,巢湖的水环境治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于经验模式,缺乏足够的资料技术支撑。在空间尺度上,难以在流域层面对各种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在近、中、远期的时间尺度上,难以对各项治理工作进行有序安排。治湖工作涉及各方利益,需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来平衡政府、企业、个人等各方的利益。另外,在各项治湖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专门的湖泊管理机构来执行。目前,巢湖处于多方治湖的态势,很容易造成责权利不明,治湖工作相互重叠交叉、或者存在盲区等问题,因此,建立统一的长效巢湖湖泊治理理念与机制,成立专门的巢湖管理机构来统辖巢湖的治理工作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许其功,曹金玲.我国湖泊水质恶化趋势及富营养化控制阶段划分[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11)
[2]朱喜.治理“三湖”蓝藻爆发总体思路[J].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
[3]朱青,唐红兵.创新湖泊治理与保护思路,加快巢湖治理与保护进程[J].水资源保护,2013(7):54~55
注:本文系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FSK14D18
作者简介:
其实寻找基层支撑点的背后就是寻找一条适合现在基层经济社会新情况的治理模式。取消农业税以后,许多基层政府悬浮起来无作为或者不作为。如何正确定位我国基层治理模式?过去提出的乡派、村治、县政观点都难符合中国治理的实际,需要重新设定。
乡派观点认为乡村治理结构应实行“县政、乡派、村治”,从体制上改乡级基层政权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作为县以下的行政组织。乡派观点可以解决目前乡镇机构膨胀问题,但却忽略了中国农村人多事杂的基本现状。
村治观点主要从基层民主和自治的角度出发,认为可以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公共意志并处理好乡村公共事务,应该在村民自治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乡镇民主,把农村的社会管理交给基层自治政府,强化自下而上对乡镇行政的监督,从而在农村建立广泛自治的治理结构。该观点忽略了农村基层治理结构所承担的重要的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 在经济基础尚且薄弱的农村,国家不可能把农村的发展一放了之,尤其在缺乏民主土壤的传统乡村社会中,人们需要对完全自治后其它黑恶势力是否会乘虚而入保持警惕。
县政观点可以称为废县、虚县。废县就是按照现在撤县设市(整县改市)的路子走下去,一直走到“全国一片‘市’”,其实质是变相实现地方政府四级制,在我国也难走得通。基层治理结构的改革与当地经济发展要求结合起来,不能忽略经济因素在治理结构改革中的基础作用。
基层治理结构的创新要从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未来基层县乡村合理的治理结构应该是:“强县政,精乡镇,村合作”。通过强化县级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建设经济辐射能力强的小城镇体系和发展村庄内部的合作经济实力,对县乡村的发展进行合理分工,可以有效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并乡精镇,完善县以下的小城镇体系,并在小城镇的基础上改革乡镇政府。在农村社会自治的基础上,提高农村的经济合作能力,增强农民与市场之间的联系,避免集体经济弱化下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强县政”与县域经济发展:打造真正的强县域经济
如何强县政?主要应该实行“扩县强权”,减少行政环节,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管理功能。
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区域单元,县域经济是城市和农村、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国民经济中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和支撑点。县级政府是国家在农村的基层政权,把国家和省市级政府的意志与农村联系起来,通过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本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县级政府充当市场的“守夜人”,主要职能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管理模式从“控制型”向“服务型”转换。县级政府通过提供科学、合理的公共品服务,为企业、农户等微观经济主体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推动所辖城区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由政府的效率和有效性来体现。
但在目前的体制下,县级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塑造良好的市场软环境的能力却每况愈下。受高度集中的官僚组织结构的制约和影响,当前县级政府实际上很难有效地执行市场化的职能目标与任务。整体的组织能力与转型社会的政府职能要求之间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政府影响能力、政府自组织能力和政府执行能力方面还存在着相当的不足和缺陷。县级政府自组织能力的缺陷,从根本上讲源自于传统计划管理下组织模式的畸形约束。
县级机构改革是整个基层治理结构的重心所在,必须改变县级政府“责任重大,权限不够”的状况。县域经济是一个统一发展的经济体。从历史来看,“以农稳县, 以工富县, 科教兴县”是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经验总结。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主导产业的更替和产业结构的演变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中国的县城经济一般发育相对成熟,具有比较便捷的交通通讯联系,经过发展能够形成主导产业并迅速增长,使其成为该县域经济的增长极,并通过一系列的溢出效应带动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同时,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和传统农村社会的保障功能,还有相当严重的隐性失业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县城人力资本的重要来源。如何扩大县城的可容纳就业人口数量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精乡镇与小城镇带动乡村发展:重点把乡镇打造成经济发展的中心
多年来我国乡镇机构的职能呈现出“越位、错位和缺位”并存现象,还有“有限权力、无限责任”的困境,上级的各个“条条”都可以干预乡镇运行。而我国乡镇长长期处于“什么都管,什么都管不了”的困境,出了事,都得乡镇长来承担,而一旦想真正地去管了,发现什么都难指挥得动。同时乡镇与县、村的关系也是很复杂的。
过去的乡镇改革一直在“撤乡并镇”上打转转,思路一直打不开。我觉得这样做是极其危险的。我国目前乡镇的人口数目庞大,过多地撤乡并镇,使许多农村的情况难以被政府掌握,容易出大问题。未来应该走出撤乡并镇的怪圈,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乡镇大力进行建设,使一个县域范围多几个经济发展中心,以此带动农村的发展。目前的县域经济是县城所在地一花独放,达不到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目的,未来应该百花齐放,重点建设小城镇,主要是乡镇小城镇,使农村经济有更多的中心来幅射。
乡镇政府作为国家权力在乡村社会的最后一级,直接与农民发生利益关系。当前乡镇一级建制不仅不能废除,乡镇政权还应强化:我们应该形成新的社会发展观,并由此来重新确立农村发展战略、重新定位乡镇政权的职能。
目前我国乡镇治理的角色困境主要包括: 乡镇规模过小,经济辐射能力差 ;县、乡镇的经济缺乏分工和合作 ;不同级别政府事权、财权分工不合理;社会管理制度不完善等。
精乡镇关键是提高小城镇的辐射能力。小城镇和农村协同发展关系着中国农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农村城镇化具有聚集人口、产业、人才、资金、信息、服务的功能,实现信息、资金和技术的合理流动。因此,扩乡并镇,提高小城镇的辐射能力,可以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完善县域小城镇体系,提高中心小城镇质量,增强小城镇的经济集聚和辐射能力,是中国县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思路。我国有2000多个县,每个县重点建设10个乡镇,每个乡镇吸纳1万农村人口,全国就可以减少农民2亿多人。这对提高我国城镇化以及形成县城经济都十分重要。
村域合作与村民自治:仅有选举是不够的,要以专业合作组织重构村民自治制度
目前民勤只有一座水库,即被视为沙漠绿洲的生命工程的红崖山水库。
1.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2012年,民勤绿洲实际供水量3.14亿m3,其中蓄水工程0.82亿m3,占总供水量的26.10%;外流域调水1.10亿m3,占总供水量的35%;地下水工程1.22亿m3,占38.90%。现状供水以外流域调水和提取地下水为主,总量比上年减少26.80%,地下水平均水位下降0.39m,但水位相对稳定区域面积达1527km2,较上年相比增加951km2。2012年,民勤绿洲总用水量3.14亿m3,其中工业用水量0.20亿m3,占总用水量6.40%;农田灌溉用水量2.67亿m3,占85%;林草用水量0.10亿m3,占3.20%;城镇生活用水量0.07亿m3,占2.20%;农村生活用水量0.10亿m3,占3.20%,用水结构见图2。与上年相比用水总量减少约26%,农业仍是主要用水部门,但经压缩灌溉面积,实施节水改造工程,使用节水新技术,农业用水减少较多。
1.2用水水平及用水效率分析实施治理后民勤绿洲用水效率逐步提高,生产用水定额进一步降低,生活用水水平稳步提升。绿洲人均用水量自2005年的1549m3下降到2012年的1134m3,下降约27%;万元GDP用水量自2005年的1957m3下降到2012年的1462m3,下降了25.3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自2005年的132m3下降到2012年的104m3,下降了21.20%;农田综合灌溉亩均用水量自2005年的762m3下降到2012年的420m3,下降了44.80%;以上数据说明民勤绿洲用水水平及效率在不断提高。民勤绿洲用水水平及效率虽然在不断提高,由于受自然条件、行业经济发展模式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与全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民勤绿洲人均用水量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人均GDP、单方水GDP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和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较高,现状年民勤绿洲与全流域及全省全国的用水水平指标比对见表1。
1.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通过民勤绿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并结合其利用特点,提出十项指标对民勤绿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见表2。民勤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大于100%,已处于开发利用失衡状态;人均年用水量约为人均水资源量的两倍,说明水资源重复利用率高和地下水存在轻微超采现象;从水资源利用消耗率和农村耕地面积灌溉率,可以看出,水资源消耗量大于可利用水资源总量,水资源量欠缺、节水有待加强;红崖山水库水质不达标,需要强化治理。但总体来说,较上年水资源供需矛盾有所缓解,水资源趋于合理化利用,用水效益和效率均有提高,而且民勤盆地大滩、双茨科漏斗中心区域面积124.60km2,比2010年减少4km2,漏斗中心水位上升0.26m,可见民勤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已基本遏止,地下水超采得到了控制,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恢复。
2民勤绿洲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区域内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不懈努力,2011年民勤蔡旗断面过水2.80亿m3,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0.89亿m3,西营河向民勤专用输水渠连续3年超额完成地表水量调度任务,近期治理目标已全面实现。2012年民勤蔡旗断面过水3.48亿m3,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0.86亿m3,干涸了51年的青土湖连续三年形成了3~15km2的人工季节性水面,远期治理两大约束性指标也提前8年实现。通过治理,加快了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实施,不断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地下水位开始回升,绿洲生态系统逐步恢复,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治理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为加快后期治理步伐并提前实现规划远期目标,流域提出将后十年的治理任务集中在前五年完成并编制《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调整实施方案》,经水利部审查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也已批复。民勤绿洲治理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虽然还存在水资源总体缺乏、地下水补排不平衡问题,相信在调整之后会一一解决,本文就后期水资源利用和治理中容易产生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提出以下几点:
2.1流域治理节奏较快,巩固治理成果任务艰巨由于规划实施步骤调整,原规划中对2020年预测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及制定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发生巨大变化,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民勤绿洲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况且治理节奏加快,将原计划十年的治理任务于五年内完成,时间缩减任务量剧增,治理难度加大。水资源情势变化复杂,动态难以及时摸清及时控制,更容易导致实际工作难以落实到位、跟不上计划调整进度,影响整体实施,可见,巩固治理成果任务艰巨。
2.2水量水质调控不同步,节水治污有待加强水资源治理不仅是水量治理还包括水质的治理,目前民勤绿洲有外流域调水、西营专输水工程,新增民勤输水渠改建及调水延伸工程,水资源量紧缺问题大大缓解;据2011年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公报,民勤盆地水质恶化严重,红崖山水库矿化度年均0.40g/L,全年在0.20~0.76g/L之间,由2010年的Ⅲ类水降为Ⅳ类水,变化明显且有污染加重的趋势,说明水资源治理存在重水量轻水质的不同步问题,而有量无质或有质无量的水都会再次加剧水资源危机、生态恶化。目前民勤绿洲主要依靠外流域调水和开采地下水供水,农业、工业、生活节水、治污力度不够,有待广泛推行各种新型技术工艺设备并全面普及使用,增强整体治理效果。
2.3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度涉及到的各方利益调整极为复杂,限于灌区间局部利益关系,管理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很难解决,理论上提出和制定的各种管理办法及利用方案,由于各级部门责任分工不明确具体,存在相互推诿现象,水资源统一管理困难重重。没有将市场机制引入水资源管理体系,建立与民勤绿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资源运行机制,为促进区域内水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应当逐步健全并完善与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
3民勤绿洲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
3.1基本思路立足本区域及外调水资源,以生态保护与改善为根本,以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合理配置与利用为核心,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区域治理与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统筹规划水资源,协调好“三生”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遏制民勤绿洲生态系统恶化趋势,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2对策措施
3.2.1优化和科学实施调整方案,落实后期治理任务近期治理目标实现后提出了调整规划实施步骤,以调整后的实施方案为依据,研究制定新条件下的水资源利用模式及配置方案,认真总结近期治理经验,尽可能地细化明晰治理目标和实施进度,强化对治理进度、实施效果的跟踪、监测和评估分析,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优化和科学实施调整方案,坚定不移地落实后期治理任务,巩固近期治理成果,防止治理反弹,确保目标任务按时实现。
3.2.2水量水质齐抓,开源节流并举在解决水量问题的同时不忘齐抓水质治理,结合整个流域的综合治理,加强水源区保护,控制污染源,制定水污染防治规划,严格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审批,采取污染物总量控制考核和排放收费制度,保护水库水质,逐步改善河流水质,遏制水质恶化趋势。寻找新水源,兴建新型水利工程,对被视为民勤绿洲的生命工程的红崖山水库实施加高扩建工程,增加有效库容、提高调节能力;重视节流工作,总理曾在视察民勤工作时中提到节水是关键,开源节流并举,科学合理地调配水资源,利于更好地实现远期治理目标。
3.2.3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化水权制度改革按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健全管理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制与考核制,实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强化取水许可管理、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及执法监督力度,落实“三水”联合调度制度,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及统一管理;继续深入推进水权制度改革,大力开展水权交易,积极培育水市场,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的阶梯式水价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价格在水资源配置中的杠杆作用,确保远期目标如期完成与工程效益早日发挥。
3.2.4继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民勤绿洲治理的根本措施是节水型社会的持续深入建设,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增强群众节水意识,形成以“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为核心的“政府宏控、市场引调、民主协商、公众参与”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大力推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破解“结构性缺水”命题,加快水资源配置保障工程建设,完善区域水资源科学配置工程体系,加大重点治理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撑力度,全力推进高效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
4结语
一、选择创建对象
各支部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排查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自下而上、由点到面、分批分层的原则,在社区、村组、街道、景区等区域和行业领域中,精心选择一批条件成熟的创建对象,试点开展“无黑无恶”创建工作。各部门要按照以上要求,在本区域选择一批创建单位,开展创建工作。
二、制定创建标准
根据不同区域、行业实际,分类制定创建标准,在组织领导、机制建设、工作要求、创建目标等方面细化评价指标和相应分值,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三、推进创建工作
各支部要以开展“无黑无恶”创建活动为契机,结合中央扫黑除恶督导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持续推进“五个再一遍、三个大起底”和一个重攻方向,紧盯重点案件、重点问题集中攻坚、深挖彻查,坚决打伞破网、打财断血,不断巩固扫黑除恶战果。要结合“无黑无恶”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建设,不断完善“两说一联”工作机制,全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黄赌毒等突出治安问题集中整治、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重点人群服务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格化管理、法治宣传教育等工作,有效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水平。要切实加大基层治安乱象和行业乱象整治力度,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和重点行业监管水平,逐步扩大“无黑无恶”创建范围。
四、有关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开展“无黑无恶”创建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建议和省市安排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战、建立健全通制黑恶势力滋生长效机制、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力抓手,各支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二)精心培育指导。镇党委领导小组成员将持续加强对本区域内“无黑无恶”创建活动的指导,将“无黑无恶”创建活动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相结合,与中央扫黑除恶督导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相结合,与扫黑除恶治乱、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基层平安建设相结合,强化调查研究,明确创建目标,制定创建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因地制宜推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巩固扫黑除恶战果和成效,为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挖根治”、“长效长治”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