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课程评价体系范文

初中课程评价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课程评价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课程评价体系

第1篇:初中课程评价体系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习;课堂评价;成绩评定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4.005

前言

初中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教育事业和学生的发展。体育教学是初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课堂学习评价和体育学习成绩评定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往更好方向发展的必要措施。评价对于激发和促进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老师了解学生体育知识掌握情况,促进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等都具有重要作用[1]。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做好课堂学习评价和体育学习成绩评定的相关工作,无论是促进教学有效发展还是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素质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初中体育在很多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在评价体系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阻碍教学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1.1体育评价内容过于单一

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虽然很多老师越来越意识到评价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和受传统评价方式的影响,从而使老师在体育教学中的评价内容仅仅偏重于学生的身体和体能等方面,而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和社会及环境的适应能力方面进行评价。这种过于单一的体育评价内容,不利于对学生的体育表现做出较为全面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1.2体育评价方式单一

评价方式对于评价是否具有科学合理性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往往只是采取老师评价学生这种评价方式,而缺乏学生的自主评价和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两种方式。这样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对自己的体育学习做出全面的认识和评价,不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利于体育教学预期效果的有效实现。

1.3体育评价缺乏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对学生做出评价的依据仅仅局限于学期末学生的体育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在平时的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倾注的感情以及在每一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态度和动作技术的掌握程度等因素,从而使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和全面性,不利于引导学生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2 初中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评价的探究

课堂学习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且主要形式。课堂学习评价不仅是课堂教学展开的重要组成内容和环节,也是老师检验和掌握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措施。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学参与的重要对象。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做好课堂学习评价的相关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实际评价情况却又是如此让人忧心。因此,如何采取措施,提高体育课堂学习评价的有效性成为了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其具体措施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

2.1 注重过程的评价,切实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和动作的掌握程度

过程评价是指老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做出指导和总结的一种评价方式。过程评价对于学生正确掌握相关体育知识和动作要领,及时纠正学生的失误和错误的地方,增强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在提高初中体育课堂学习评价有效性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从而切实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比如,在上篮球课时,为了让学生正确掌握三步上篮的相关动作和要领,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先让学生仔细观看老师的示范,然后就是让学生自由练习,完了之后就让学生自己打球什么的。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不利于学生很好地掌握动作要领。而如果老师在学生自由练习之后,再将学生召集过来,让学生挨个儿完成三步上篮的动作,并且对每一位学生的动作做出评价,对于动作做得标准到位的要给予表扬肯定,对于动作完成还存在一定问题的要及时指出不足,并且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改正,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正确及时的反馈,有利于在课堂上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不足,并且能够及时分析原因,给予指导和帮助,从而及时矫正和鼓励学生的体育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此外,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喜欢在体育课上组织学生玩一些有趣的游戏,如传球游戏,背靠背游戏等,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但是很多老师都是游戏玩完了就算了,忽略对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各方面的评价,这样就不利于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优势以及教学效果的实现。因此,老师在游戏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价,从而切实促进学生的发展。

2.2 丰富评价方式和内容,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做出全面评价

在初中体育课堂学习评价的过程中,丰富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对于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合理科学全面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提高初中体育课堂学习评价有效性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采取拓展评价方式,丰富评价内容,从而以此为依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全面评价。比如,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不仅关注学生最后的学习结果的好与坏,还要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心理,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和能力、技能熟练程度、道德品质、运动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进行观察,做出评价。在评价方式上,老师不要单纯依靠老师评价的方式,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师生互评等方式,使得课堂学习评价尽量关注到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从而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够实现较为全面的评价。比如,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开展过程中,老师更应该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做出评价。因为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最后往往是每一个小组推荐代表总结发言,老师的注意力也大多是集中在该同学身上,从而忽略对其他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做出的评价也就缺乏针对性和准确性。因此,老师可以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做个简单的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间互相评价,然后以此为依据对学生做出全面性的评价,切实促进学生的发展。

2.3注重评价语言艺术性的提高,提高课堂学习评价的有效性

课堂评价的语言对于评价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老师在提高初中体育课堂学习评价有效性的过程中,要注意课堂评价语言的艺术性的提高。只有选择恰当的评价语言,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和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比如,在课堂中老师要耐心细致地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表现,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在学生想要表现自己,但是又表现出畏缩不前的犹豫时,老师可以适当地以“你可以的”、“老师相信你”等富有鼓舞力量的话语激励学生,让他有足够的勇气展示自己。此外,老师也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和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地给予评价,从而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适合自身学习情况的学习方法。

3 初中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评定的探索

体育学习成绩的评定是对学生整个阶段体育学习做出综合评价的一种途径和措施,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和组成部分。学习成绩的评定的主要目的是要激励和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体育能力[2]。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采取措施完善体育学习成绩评定体系任重道远。

3.1 提高体育老师对于成绩评定的认识

体育老师是初中体育学习成绩评定工作展开的主要领导者,他们对于成绩评定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评定的质量。因此,要想完善初中体育学习成绩评定体系,增强评定效果,首先就应该采取措施提高体育老师对于成绩评定的认识,让老师从心底里改变以体育考试或考核成绩作为唯一评定依据的传统评价方式和意识,认识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体育学习成绩评定,不仅要以考试成绩为准,更应该兼顾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各个方面的表现,意识到成绩评定的作用是为了促进和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和技巧,掌握相关的体育常识,从而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丰富体育成绩评定的内容与模式

学习成绩的评定不仅仅是对学生一个学期或者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打分和评价,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和实现学生更好地发展。简单的考试或考核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因此,老师要根据教学情况适当地丰富体育成绩评定的内容,如在成绩考核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拿手或者最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表演展示,给自己加分;或者是结合学生体育学习的态度,课堂表现及纪律规范等因素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此外,老师在评定的方式中也应该有所创新,如让学生以评定小组等形式参与到评定过程中来,使得体育学习成绩评定更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促进成绩评定的科学性。同时,老师对于评定的结果也应该不用分数或者优秀等形式显示,而是选择一些具有鼓励性的词语或话语来代替,如“有待提高”、“还有成长和提高的空间”等,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4 结语

评价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完善评价体系的工作还任重道远。因此,需要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和探索,不断创新,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唐金勇.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对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0,(6):73.

第2篇:初中课程评价体系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现状;有效性策略

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教学评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价值关系,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教学评价以教师的教学目标为依据,直接反应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初中英语的教学应当重视教学评价,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及时发现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积极的改进,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当前,受到一些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评价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教师的教学评价流于形式,不能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当前初中英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新形势下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策略。

一、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师教学改进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评价却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如下:

1.教学评价流于形式

教学评价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理应重视教学评价,及时发现自己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根本不重视教学评价,没有用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没有将教学评价纳入自己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从而使得教学评价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很少会发现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不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从而使得教师的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2.教学评价的理念、方式落后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的教学应当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通过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要以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和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的教学评价理念传统而落后。教师的教学评价还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基础,不注重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没有将学生的全面发展纳入教学评价体系,教师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缺乏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合作交流意识、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纳入教学评价,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难以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3.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评价中,教师应当形成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尤其是形成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评价体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评价中,一般只存在单一的教师评价体系,教师往往都是比较武断地根据学生的表现得出相应的评价结果,却没有认真分析和调查学生内在的真实想法,也没有将学生评价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从而使得学生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严重影响了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二、新形势下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策略

针对当前初中英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应当尽可能地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评价模式,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努力实现良好的初中英语教学效果。

1.转变教师对教学评价的认识

初中英语教学评价之所以会流于形式,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本没有认识到教学评价对于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绝大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都是持一种乐观的态度,自认为自己的教学是完美无缺的,是符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爱好的。所以说,在教学评价的环节,绝大部分教师都是走过场。针对这样的评价现状,笔者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初中英语教师,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评价理念,形成先进的教学评价模式,促进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真正为教学活动服务,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2.形成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

针对当前初中英语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评价模式,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改革和创新。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表现于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三个方面。教师的评价主要在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一个客观合理的教学评价;而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评价小组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在教学评价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家长评价方面,教师应当积极地接受家长的反馈信息,通过家长的反馈,及时发现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识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真实表现,促进初中英语教学评价效果的不断提升。

3.教学评价应当立足时展的前沿

对于新时代的教师而言,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时展的前沿,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重视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重视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英语水平。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之下,教师的教学评价也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改变传统以考试成绩为核心的教学评价模式,通过树立全面的教学评价指标,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时代化l展。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英语的教学而言,教学评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当前,初中英语的教学评价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形成科学的教学评价理念,通过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促进初中英语教学评价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3篇:初中课程评价体系范文

任何课堂教学的好坏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标准。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来说,传统的评价体系相对比较落后,无论是评价体系的参与者,还是评价体系的制定者,都无法满足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原有的评价体系相对比较呆板、主观,评级体系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无法对初中课堂教学进行客观的评估。

二、改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对策

1.将知识衔接做个承上启下的铺垫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跳跃性的知识是通过教材呈现的,因而要让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小觑,对知识灵活运用,不要死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好学生们的指路人。此外教师可以将彼此之间有关联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只要学生掌握一个点,教师便可由点及面,在学生掌握了全部知识的同时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培养,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了加强,为课堂教学改进做好铺垫。

2.将教材内容体系结构与学生思维进行有机结合

初中生思维能力与结构还不太完善,这就要求老师有义务对知识进行处理。人从呱呱坠地起便会学习,但是如果后天不正确引导,这种与生俱来的学习意识可能会逐渐淡化,甚至被遗忘。初中生思维能力还停留在直观具体层面上,对于抽象事物还没有感官。所以老师在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时,要基于学生之前的思维定式,让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有个逐渐加深的过程,也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对知识掌握抱有主动权,如果按照这种办法进行教学那么改进课堂教学也不会是什么难事了。

3.变复杂为简单,开拓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不是很高,往往会忽视教学内容复杂笼统的特点与学生对于抽象事物掌握的困难。如果老师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且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最终学生可能会一无所成。对于数学课程的复杂笼统要求老师在进行知识传授时,务必讲求方式方法,根据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学生思维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通过以上三种方式我们相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一定会得到改进的。

三、结语

第4篇:初中课程评价体系范文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评价的意义

对学生的评价一向是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关心的话题,尤其是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更受到教育界相关人士的关注。全面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能反映出学生在某方面的潜能。评价体系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还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今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中,利用各种各样的评价策略来完善评价体系是一线体育教师必须加入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二、初中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现状及问题

传统的评价体系,体育教师只要记录下学生各个项目的单项成绩,再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汇总成百分制的期末成绩。初中生仍处在发育期,此时的学生发育状况参差不齐,身高、体重、心肺功能等身体因素及性格、心理素质、对体育的喜好程度等心理因素都存在差异。因此,传统的评价体系并不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甚至会严重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1. 评价内容不全面

目前,我国初中体育教育评价内容主要局限于该学期所学内容及固定测试,这些都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但是,作为一名认真负责的体育教师,真正的教学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把体育内容固定在立定跳远、800米长跑、100米短跑、4×100米接力跑等基础体育项目上是不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这样的做法忽略了学生在其他体育方面的能力,阻碍了他们发展体育兴趣及个性,削弱了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 评价标准呆板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评价标准既古老又呆板。教师按照教学大纲中的规定对每一项体育项目都设置了最低标准,只有达到最低标准的学生才能取得合格的成绩。最低标准的设立对于体育能力较强和较弱的学生都存在一定弊端。对体育特长生来讲,最低标准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学生会有惰性,当他们认为自己可以轻松地达到教师设置的最低标准时便不再努力, 也因此不再有进步;而对于体育方面较弱的学生来说,会对体育教学产生恐惧、厌恶等心理,因为,即使他们努力练习、超越了自己,但是仍未能达到最低标准,教师仍然不会承认他们的努力,更不会在分数上有所体现。

3. 评价主体本末倒置

在素质教育中,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笔者认为,在评价体系中,学生也应该是主体。而传统的评价体系中,教师具有绝对权威,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一名体育教师面对四、五十名学生的时候,总会有所疏漏,教师不可能注意到每个细节,而恰巧某个被教师忽略的细节则可能很好地反映某生的学习态度。如果采用自评和互评等评价策略,对学生会更加公平,也体现了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三、如何更好地实施初中体育教学评价策略

体育教学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教学大纲的内容只是辅助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手段之一。体育教师也不应该将自己的课程放在第一位,学校中的教育是为了学生在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时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体育教学也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因此,初中体育教学评价原则不仅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健康第一的原则,还要寻找更科学的评价内容及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1. 及时评价

许多一线体育教师都会有这样的疑惑:“学生热爱体育,为什么不喜欢上体育课呢?”这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育方式等因素有关,当然教学评价也不可忽视,通过课堂及时评价等评价策略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问题。体育并非像其他学科一样,需要书面作业和最终的试卷测试来考察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学生在上体育课练习学习内容时的表现(认真程度、是否进步、学习态度等)就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的不足与进步。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练习中存在错误动作,应该及时给予纠正,发现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2. 自评与互评

自评与互评这一评价策略很早就存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问题还是一直存在的。许多学生本着“谦虚使人进步”的心态对自己的评价并不高,对别人的评价却很高。如果教师只看自评与互评分数,而不注重学生心态的话,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成绩,更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让他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而是正确地认识自己。同时,自评与互评也应该作为教师期末评价时的参考。该策略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第5篇:初中课程评价体系范文

关键词:MOOC;高职;财务会计;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207-01

基于MOOC的高职财务会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现了“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传统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将不再适用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基于MOOC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检验基于MOOC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并且可以使之不断完善和优化,另一方面可以以现代信息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代替传统落后的评价体系。

一、传统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的考核评价

传统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评价更加注重的是总结性评价和知识性评价,期末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就是期末的闭卷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和课后作业,即学生本课程的最终成绩是(期末成绩×60%+平时成绩×40%),所有成绩均由教师一人评价完成,与一直接触到的应试教育评价方式差不多,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即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导致大多数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并不清楚在高职院校学习与在普通高校学习,及与在初中、高中的学习有何不同,仍然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没有要多学些技能、走出校园就能够零距离上岗的意识。因此,落后的评价方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甚至职业理想,严重压制了学生的个人潜力和能力的发挥。

二、基于MOOC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一)评价原则

1.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自评是学习者的自我评价,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自我诊断、自我认可和自我完善,他评是教师和同学对学习者的评价,可体现评价的客观性和同学之间的协作性,两者相结合,有利于评价主体实现多元化,增加课程的参与度,促进评价指标体系的日趋完善,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对评价的内容更容易达成共识,并真正实现以评促改。2.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可以理解为是对学习者的综合性评价,重在整个教学模式的教学最终效果的评价,它是对被评价者的最终判断,形成性评价注重教学模式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可起到调节、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两者相结合,可以使教学模式不断改进和完善,可以观察学习者适应和进步的全过程及最终的教学效果。3.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科学性是评价指标符合高职课程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比如基于MOOC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分平时和期末两大模块来设计指标,平时再按照具体教学环节设计课前视频学习、课堂学习过程、课后效果总结三个维度设计一级指标项,即从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实施过程、课程实施效果三大方面展开评价。可操作性是在确立的一级指标项下的各评价要素和评价标准在完整的基础上应尽可能简化易操作,即简单易行。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基于MOOC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遵循上述评价原则,分平时和期末两大模块,构建了基于MOOC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每一个指标项的具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如下图:可见,基于MOOC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更注重过程的评价,平时成绩由40%的比例调整为60%,并且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动手能力的培养及职业素质的养成,并且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多元的评价主体,平时成绩的评价方法可采用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的文件夹评价法,它可清晰地反映学生课程学习的全过程,既完整又彰显个性,并且还可作为学生后续学习宝贵的学习资料,期末测试仍可采用传统的试卷考评法,两者相结合将对学生本课程的学习给出综合评定,即平时成绩的60%加上期末测试的40%即为学生本课程的最终期评成绩。

参考文献:

[1]常昊,吴一楠,田亚平.基于MOOC的大学环境教育通识课程学习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2)

[2]阙丽娟.文件夹评价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0)

第6篇:初中课程评价体系范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初中体育教学评价的要求是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本文在对发展性评价的概述、与传统评价体系比较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发展性评价 全面发展

当代的教育评价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尤其是在新一轮初中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体育教学所赋予的丰富内涵、现代教育观、评价观等都给体育教学开拓了新的视角和空间,无疑也丰富了教学的评价功能。初中体育学科作为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场地,为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更需要教师对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有个全面的把握,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持续地发展。

一、发展性评价的概述

发展性评价通过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完整地评价,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取长补短,全面发展。它不仅能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弊端,在第一时间对教学做出调整,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反馈的信息。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发展性评价的目的是在于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所表现出来的强项和弱项,促进教师依据学生的不同需要修改和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二、发展性评价与传统评价方式的比较

(一)教学评价的形式

传统的评价形式以考试作为主要的评价形式,只看分数,不看过程,把丰富的教学活动最终量化为僵硬的数据,忽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因缺乏内驱力而难以激发出自身的潜力。在发展性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学生的学习能力、内在的潜能和学习态度等第一次得到了应有的重视。通过关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及时了解发展所需,使学生从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和学习的动力。

(二)教学评价的方向

传统的教学评价以单向评价为主,也就是上对下的评价,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这不仅使学生长期处于消极服从的被动地位,也使教师的创造性受到严重的压抑。在发展性教学评价中,我们更加关注教学评价中的质性评价方式,给每个学生以自我评价的机会,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从而使学生的个性特点在课的各项活动中暴露无遗,教师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塑造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并有助于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三)教学评价的目的

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分关注认知目标,教师把是否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作为这节课是否成功的决定性指标,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而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意义则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还应该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个性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不断实现自身价值。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构建发展性评价的基本步聚

(一)设计发展性评价的标准

发展性评价应体现最新教育的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趋势。关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及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同时,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学生能力存在差异性,因而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给予不同级别的评价标准,使评价真正体现人性化,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如在篮球课行进间低手上篮的教学中,对完成动作比较好的同学,我要求在“三对三”比赛中能利用这一技术得分;而对于一般同学只要求完成在三分线外运球行进间低手上篮得分;对于少数学生只要求运一次球行进间上篮,对于用什么方式投篮也不作要求。只要不“走步”,能进球得分就好。

(二)设计发展性评价的内容

发展性评价除了评价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外,更应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指标的评价,做到评价内容综合化,尤其是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体包括:1.学习能力。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选择不同的教学、学法,让每个学生都发挥他们最大的空间,学有所成。2.交流与协作。例如可以采用“捆绑式”,一捆一、多捆一、一捆多等形式,以体育优秀的学生带动体育后进生。3.个性。例如在短跑项目的教学活动中,我采用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

(三)选择发展性评价的方法

发展性评价应该将质性的评价方法与量化的评价方法相结合。注重多样化,摒弃传统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的方法,采用开放式的质性评价方法,从而更加全面地描述学生学习与发展过程,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最终达到将日常性的评价与终结性的评价相结合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中,我不仅检查学生对本层次目标的完成情况,还综合考虑学生的进步情况,积极、有效、多角度地去评价学生,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自己的每一次进步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对体育的兴趣。

课程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但是,初中体育教学评价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不可能一蹶而就。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构建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步骤,收集并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的资料,明确改进要点,制订改进计划,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发展和丰富发展性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宜向.关注每个学生构建有效课堂【J】.当代体育科技,2012(35)

第7篇:初中课程评价体系范文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对策

一、影响我国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提升的弊病分析

1.评价体系不科学

教育教学改革明确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教师在教育教学手段上下了很多功夫,如,革新教学工具,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完善教学素材,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等,从实际效果来看,确实取得了很多成效,但是在考评教学效果的环节上仍然存在评价考核方式单一、指标设定不科学、评价尺度难把握等问题,使得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不准确,很多地区和院校仍然沿用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符合当前教学评价的更高要求。

2.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育不一致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离不开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课堂上教师对中华文化、伦理要求、法规政策、情操培养等方面的针对性教学,二是课堂之外的持续教育、不断引导,特别是要降低并有效控制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冲抵影响,避免形成两者在教育内容和教育理念上的冲突。但是这种课堂内外的不一致现象很明显,对巩固思想教育成果不利。

3.教育教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结合度差

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特点看,课程本身涵盖的理论知识较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政治内在要求较高,由此导致理论和实际之间的结合度不高,容易导致学生对理论学习缺少持久的关注力。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学生把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简单理解成背诵,上课听不听课对考试成绩的影响不是很大,临时突击复习就可以。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教育教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结合度差,学生的关注点较少,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自然也就无法保障。

4.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初中思想政治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老师,要求具备更强的思想深度和更高的人文素质,同时也要求有更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而当前的初中师资队伍,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院校之间的师资水平存在客观差异,二是区域之间的师资配置也不均衡,三是师资教学能力整体提升较慢,四是老中青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合理。

二、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提升的几点建议

1.全面加强教学评价体系和制度建设

全面加强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工作是当前要突出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需要在顶层设计上重塑对学生人格、差异、特点的铺设工作,评价体系要综合并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状态、思想品德发展情况以及实际学习成效,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评价属性。同时,在推动评价制度建设过程中,要以是否有利于制度执行,是否符合教学改革方向,是否有助于真正考核学生学习效果为标准,避免传统评价机制中单纯的分数排名现象。这就要求一线教师要深入教育教学实际,因地制宜,会同上级领导和部门共同研讨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通过“局部尝试、系统传播、全面推动”的步骤,实现评价方案的可落地和可执行。

2.打通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育的屏障

教师要“两手”抓教育,“两手”都要硬,在课堂上要严把质量关,在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上,在教学趣味性和实用性上,在教学的新尝试和创新上,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学生真正成为主导课堂的角色,通过探究式教学、自主式教学等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外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衔接力度,积极引导并帮助家长共同建立氛围一致、逻辑一致、目标一致的教学大环境,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内外开花,真正实现打通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3.提升教育教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的融合度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理论体系建设上投入精力的同时,强化实践的落实深度。如今社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让学生在了解更多社会主义正能量和新风尚的同时,通过积极跨校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定期社会实践等形式,帮助学生把书本知识能够有途径转化到实践过程中,从而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课程本身的内涵和魅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生命力激发出来,成为学生受用一生的工具。

4.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师资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中都对师资建设提出了诸多规划,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针对师资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学能力有短板等现状,教学管理部门有责任有义务持续关注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教学技能培训中提供更多解决方案,在教学工具补充上提供更多实际支持,在教学模式革新上提供更多导向帮助,让师资队伍建设能够适应学生的需要、适应改革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尝试通过跨地区、跨层级、跨学科的互动交流学习,走出去学经验,引进来聊感受,全面构建有足够战斗力的师资团队。

参考文献:

第8篇:初中课程评价体系范文

新课程改革已经对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性质、模式等方面都做出了新的规定。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又受到当前教学环境和教育制度的制约,现阶段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还有很多。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教学偏离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和性质,也偏离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并最终影响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总体来讲,其中的问题主要为以下两方面。

1形同虚设的“对话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理论”由巴西教育学家保罗・弗莱雷提出,他认为在传统意义的教学里,学生是“存储装置”,教师的角色是“灌水者”,教师和学生教学互动的模式是一种“存储―灌输―存储”的过程。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先进行自身的存储,然后让学生记忆、接受,并完成重复性的存储。总的来看,“对话理论”内涵十分丰富。但是,现实的阅读教学却把原本内涵十分丰富的“对话教学”变成机械意义的“问答式教学”。这种教学严重背离了“对话理论”的内涵,使得阅读教学最终没能摆脱“灌输―存储”的禁锢。

具体来说,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大多机械地迎合老师提问,没有自己动脑思考。并且,学生们的回答看上去已经是在和文本、教师对话,也有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但是这种教学已经严重偏离了课程设置的初衷,教育的引导作用更是得不到发挥,更谈不上理解课文的真正的内涵了。最后,这种“对话”的整个过程都是缺少真实的情感体验的,文本一直游离于学生的思考范围之外。

从理论参照与具体案例都可以看出,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弊病就是对“对话理论”的歪曲乱用。

2教学过程中文本阅读的缺失

广义的文本指的是所有的有待于解释的事物。狭义的文本指的是所有被书本记录的东西。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文本是在狭义解读中被使用的,这就是我们的课文。在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文本的阅读缺失同样是个重要的问题。原因也在于两方面。

第一,歪曲或者浅薄分析文本的内涵。

创新教学和自主教学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完全脱离文本内涵,随意去挖掘和理解文本,而是告诉我们要在文本内涵还原、作者写作初衷得到尊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考和创新。例如,王富仁先生说:“语文教学应该尊重作者的主体性,阅读者必须接受文本设定的空间,避免自己天马行空的发挥和脱离于作者的理解进行的不找边际的艺术挑衅和思想批判。”

第二,过度依赖于多媒体的运用。

现代教学中媒体技术得到广泛的运用,但仅仅依赖于多媒体的运用是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多媒体教学设备是我们教学活动中运用的一种辅助设备,它的优势在于其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大容量、及时性等。它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学活动,各科的教学也被其带进了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媒体技术在帮助我们的同时,也使得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大打折扣。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进行辅助教学时,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很多应有的情感体验和语言理解。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也就变成了过眼云烟。所以说,我们必须认识到钢笔与课本是永远不能被鼠标键盘代替的。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教学模式、文本阅读问题,必须采取如下两大改进策略。

1重建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是“以生为本”,其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与功能都有了全新的界定,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得到了重视,语文教学的落脚点与归宿都十分明确。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要想实现转变,关键的还是重新建立语文教学的评价体系。

第一,转变评价功能。

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重新建立要求订立的评价指标是能力型的,评价的功能也要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施行)》指出了评价体系的自身改革目标,要求改变原先过分强调选拔、甄别功能的状况,转为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以及促进教学实践的改进。这就对评价的本身做出了界定,原本对结果的认定被弱化,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得到了强化。这样的能力型的评价不但可以减轻教师、学生在应试上的负担,还能够提高师生在整个教学中的积极性。

第二,转变评价重心。

过去的评价体系注意力大多都集中在评价所得到的结果上,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关注的唯一焦点就是分数。学生的考试分数不仅关系到他自己的升学,而且关系到他所获得的教育资源的优劣。当然,分数也会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比如教师考评。所以,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之下,我们应该尽量去弱化我们自身以及评价体系对于结果的关注,尤其是对分数的关注,师生对分数的依赖都必须减少。只有将师生从关注分数的阴影中解脱出来,他们才会把自身的精力聚焦到教学过程中去。

2在实践中发挥“对话”实效

新的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指出了阅读教学是一个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那么,怎么样才能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三者对话,这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性课题。要使“对话”走出“问答”误区,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在实践之中进行改进。反观当前我们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改进。

第一,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

在整个教学活动开始时,学生虽然是一张张白纸,但并不是说学生是任由老师摆弄的机器,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老师的责任是引导,引导学生尝试去理解文本的意义,然后去挖掘、去反思作者给我们的各种信息。因此,教师、学生和文本这三者之间应处在民主、平等的状态之下,这既要求教师走出驾驭者的误区,又要求教师不能天马行空,漫无边际。老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文本和学生之间建立沟通的平台。

第二,全方位、多维度解读文本。

第9篇:初中课程评价体系范文

关键词:历史新课程;规定模糊性;构建知识体系;多元价值观

一、新教材内容多和新课程课时少的矛盾

目前,在高中历史新课标指导下编写的新教材一共有四个版本,不管哪一种版本,与老教材相比,内容都偏多,这主要是因为新教材体现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增加了诸如“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模块链接”、“本课要旨”、“探究学结”等新栏目。这些栏目有的提供大量原始材料供学生阅读、理解、分析、鉴别,自己得出结论;有的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给学习思考,有些问题是开放性的,不一定有准确答案;有的设置新情境,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审视历史问题。有利于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内容要讲。历史教学必须重视构建知识体系,这在新课程实施之前就已提倡许多年,新课程的实施使“体系”教学得到强化,因为新教材这种模块加专题的体例本身就自成体系,符合“体系”教学的要求。有些内容是构建知识体系必不可少的,即使课标未作要求,教师也要讲。各种版本叙述交叉的内容要讲。目前高中历史新教材通行的四种版本各有优劣,难分轩轾。虽然都是按照课标编写,但在选材上侧重点有所不同,究其原因:一是与编者对课标的理解有关;二是各种版本都想编出自己的特色。各地在使用时,可以一种版本为主,参照其它版本,但绝不可以把其它版本增加的内容随意补充给学生,增加学生记忆的信息量,加重他们本来就很重的学习负担。

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要讲。人们常说,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教育的功能不管有多少,但任何功能都不能代替借鉴功能。如果历史只是研究冢中枯骨、断简残编,“发思古之幽情”,那么,这门学科就失去存在的价值。现实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如“三农问题”、“以人为本”、社会和谐、国家统一、民主法治、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发展等,这些问题在历史上都能找到影子,关键在于要找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现实问题,鉴古知今,又要选择现实的视角审视历史问题。

二、历史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新教材跳跃性大的矛盾

历史发展纵看有时序性,横看有阶段性,鸟瞰还呈现立体感。按照原来老的教材体系,初中和高中相比、高中和大学相比,都是采取循环拓宽的办法,高中教材在初中教材基础上拓宽加深,初中教材就是高中教材的浓缩,而初中、高中、大学教材编写体例一以贯之,都是采取通史体例。而高中历史新教材为了避免与初中教材的重复,采用模块加专题的体例,采取“纵向跳跃、横向截取剖面的方法”,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在史料的选用和剪裁上也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一般而言,

三、课时教学要求目标明确和新课程标准规定模糊性之间的矛盾

众所周知,课时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目标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而新课程标准很多地方太笼统,模糊不清,学生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层次,指向不明。如必修(2)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标只要求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这是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呢?还是该“体系”建立的经过?还是指“体系”的实质?或者指“体系”的影响?这些问题不清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成了“盲人骑瞎马”。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主要是把课程标准加以分解,使之细目化,具体化,教师、学生看了都一目了然

四、社会流行的多元价值观和教材宣传的核心价值观的矛盾

现代中国社会是个多元社会,各种利益群体价值观也出现多元化。特别是伴随电脑走向千家万户和网络的普及,学生接受的新事物、新信息、新观念渠道越来越多,传统的德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课程标准规定“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难以落实。接触社会,学生会发现现实中的许多人和事并不像书上讲的那样,由于他们看到的负面的东西太多,他们心目中传统的偶像被搬下神坛

五、历史研究新观点和教材使用相对稳定的矛盾

历史研究新观点层出不穷,新教材已经吸收了不少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有的地方对同一事件还介绍了历史学界不同观点。但教材使用要保持相对稳定性,不可能一年一改。即使有改动也是小改小动。教材吸收的新观点一般是为史学界公认的观点。在历史教学、历史考试、历史研究中,历史研究永远走在历史教学、历史考试的前面,对历史教学、历史考试起导向、引领的作用。而历史考试的命题者早就提出“决不迁就中学教材陈旧的观点”。怎样处理历史研究新观点和教材使用相对稳定的矛盾,首先教师要关注史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动向,特别是高中历史新教材三条主线:即文明史、现代化、全球史观

六、新课程多元评价体系和应试教育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