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冬瓜的栽培与种植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桤木;育苗;栽培;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792.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078-02
1引言
桤木俗称水冬瓜,属于桦木科桤木属阔叶落叶乔木,品种多,具有速生、丰产、适应性强的特点。从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笔者观察到,只要水肥、土壤、光照条件相宜,其生长速度可与兰桉相比拟。本文根据笔者多年从事营林造林工作对桤木生长的观察浅谈一下桤木的栽培措施。
2生长特性和环境要求
2.1环境要求
桤木适应性较强,在宁州,从海拔最高点2663.1m到海拔最低点1564m的水平地带和垂直地带都有桤木分布。桤木喜温、喜光、喜湿、耐水,要求土壤和空气湿度大,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在宁州多分布于箐沟、山坡地带,长势优良。
2.2生长特性
桤木萌芽力强,折断后,上部芽能很快发出新梢。结实量大,种子落到地上,水肥充足,温度适宜即会生根发芽,发芽快,天然更新能力强。桤木生长迅速,成林快,1年生苗高可达1.5m以上。一般3年郁闭成林,10年生树高可达10~18m,胸径12~16cm。桤木根系发达,具有根瘤或菌根,为非豆科固氮树种,固氮能力强,能固沙保土,增加土壤肥力,是改良土壤、涵养水源的优质树种。与云南松、桉树相比其抗火、抗尘、改良土壤能力较强,是本地防护林工程的主栽品种。
3种子选育和种苗培育
3.1良种选育
选择优良植株种源进行种子采集,一般选择生长条件较好,10~25年生中龄树进行采种,种子千粒重0.7~1.0g,发芽率60%~70%,在12月采种,干藏或密封贮藏。在云南华宁,也可即采即播。
3.2苗床育种
选择近水源、近种植地,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沙壤土作为苗床。深翻土30~40cm,打细,喷灭菌剂消毒药水进行苗床杀菌,施入底肥,可用普钙或复合肥撒入苗床。将土表10cm内的土壤与无机肥拌匀,耙墒,理平,墒宽1.2m,墒与墒间沟深10~25cm,墒内每平方米施肥100g。一般播种期在2~3月,云南一年四季如春,在华宁以春播为主,也可在中秋节后下播,播种前温水浸种1~2d,播种量、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或撒播,将种子与筛好的腐殖土以1∶3的比例混合拌匀后均匀撒在苗床上,再撒上一薄层细腐殖土,之后盖上1.5cm厚的一层茅草或松毛,再浇足水,盖上塑料膜,播种量每亩20kg。10d后,视种子出土80%左右,可揭塑料膜,露5d左右使幼苗适宜露地生长,再视天气温和即可揭去覆盖的茅草。保持苗床土壤湿润,注意观察苗的长势。
做好病虫害防治,一般防病虫害以防为主。此期间可喷洒波尔多液、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防治根腐病、煤污病等病菌。防治蝼蛄、金龟子等害虫可用杀地虎等杀虫药进行防治,待种子长出2~3片真叶时第一次追肥,在苗床上可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追施2~3次复合肥或氮肥,待幼苗长到5~10cm高时进行袋苗移植,继续培育。
3.3袋苗培育
袋苗营养土用沙质红壤土为好,打细,把普钙或复合肥与细土按1∶100的比例拌匀装袋。移植幼苗前将装满营养土的袋土洒透水先进行移植,移植的袋苗要搭棚,上用遮阳网遮荫,防阳光暴晒,5d后可根据幼苗成活逐步撤去遮阳网,此期间要常洒水,保持袋内土壤水分充足,待苗完全成活可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喷施1~2次氮肥或复合肥,促进苗木肥壮。到6、7月雨水渗透土壤,苗高长至50~60cm以上即可出圃定植。
4种植技术和措施
4.1整地时间和整地方式
(1)整地时间:选择在4~6月整地。
(2)整地方式:桤木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立地条件生长最好,应选择土层厚度大于30cm的立地栽培。整地方式可采用穴状整地和水平带状整地两种方式。穴的规格可根据立地条件,采用50cm×50cm×30cm或40cm×40cm×40cm规格;带状整地规格一般50cm×30cm或40cm×50cm。整地时,每个种植穴的表土和心土要分开堆放,回塘时回填表土。根据立地条件,近几年宁州的珠江防护林工程,宜林荒山荒地以种植桤木为主,在宁州采用穴状整地,“品”字形排列,以利于保持水土。挖塘规格为40cm×40cm×40cm,防护林工程种植株行距2m×3m,种植密度111株/亩;四旁栽植株距1.5m×3m。
4.2造林方法和造林时间
(1)造林方法:采用植苗造林的方法,选择无病虫害苗高50cm以上的桤木壮苗进行移栽,要求Ⅰ、Ⅱ级袋苗分级造林,以免造成林木分化。因桤木造林多在山坡半山坡,定植深度以土埋至苗木根茎处为宜,定植后树塘低于塘边5cm左右,有利于苗木涵养水分、养分,提高造林成活率。
袋苗栽植时要做到“三埋两紧”即:一是植苗前回填一定量的表土,植苗时要将营养袋轻轻撕除,注意不要让营养土散落,将苗木连同营养土放入塘内;二是轻轻压紧熟土,为一紧;三是继续往种植穴内填土,至2/3的量,为二埋;四是再压紧土壤,为二紧;五是将土壤填满种植塘,为三埋。
(2)造林时间:桤木种植选择在雨季雨水将地块淋透后,华宁县一般在7~8月,以利于发挥树种生物学特性,提高造林成活率。
4.3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抚育管理是苗木移植后至郁闭前所采取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包括松土、除草、施肥、补植补造、病虫害防治等。
4.3.1管理措施
桤木的管理措施主要是施肥和抚育管理。
(1)施肥:在定植时,每株施基肥(有机肥和复合肥)0.5~1kg,追肥视林木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情况而定。基肥在表土还穴时进行,施肥时需与土拌匀。追肥在春季进行。
(2)抚育:植后第2年起夏季开展松土、除草、清除萌芽、补植一次,连续2年。至3年可郁闭成林,此时,要适时开展幼抚,在密集林间进行割枝、修剪和间伐,改善林区透光、通风性能,可预防病虫害发生。
4.3.2病虫害防治
为害桤木的害虫主要有桤木叶甲和桤木灯蛾,可采用人工抹杀、喷洒药剂或施放烟剂等方法防治。
(1)桤木叶甲防治方法:一是可敲击树干捕杀成虫;二是成片高大的林内,可在6~7月成虫、幼虫取食时喷青山绿水剂、森得保粉剂或吡虫林粉剂进行防治,每亩用药1kg;三是越冬前后喷洒杀虫剂进行防治;四是保护天敌,桤木叶甲天敌主要有大蝇瓢虫、寄生蝇、小蜂等。
(2)桤木汀蛾防治方法:一是利用群居性及白天下树栖藏的特性,捕捉杀灭;二是在成林内,施放杀虫药物烟剂;三是在低矮林区内用马拉油超低量。
(3)黄刺蛾的防治方法:黄刺蛾谷称辣叮子,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上的茧内越冬,幼虫食叶为害桤木,可人工捕杀群集初孵幼虫或毁茧;成虫灯光诱杀或杀虫剂灭杀。
(4)病害防治:病害有桤木锈病、煤污病,可于春、夏季节用石硫合剂、松脂合剂防治。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速生用材树种旱冬瓜优树相关因子分析[R].昆明: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009.
关键词:农作物;间作;套作;技术要点
间作套种技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吕氏春秋》中就有过论述,它是我国农民传统经验发展下来的产物,是农业上的一项增产措施。所谓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田地上生长时间相似、生产季节相近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作物按占地宽窄比例,分行或分带种植的一种种植技术。农户一般根据农作物的播种时间来区分间作与套种,如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几种作物前后不同时期播种的则称为套种。间作套种正是利用农作物群落的时间差、空间差及相互竞争的生态差来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及土地利用率、达到节能增效的效果。它是改善土壤品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农业的迅速发展,间作套种技术也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下面笔者对农作物间作套种技术进行阐述。
1间作
所谓间作,是指同一生长季内,在同一块田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作物隔畦隔行隔株的种植方式。间作的农作物生长时间基本相近,但一般也有主次之分,农民会把其中一种当作主作物,另一种或几种作为间作物。间作农作物一般结构复杂,个体之间既有种内关系又有种间关系。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随处可见玉米与豆类等农作物间作。除此之外还有小麦与玉米间作,甘蔗与马铃薯间作,黄瓜与大白菜、芹菜间作等。间作可利用不同农作物生长的空间差,实施一高一矮或喜光与耐荫的合理分配,使田地间绿化面积增厚,增加对阳光的截取与吸收,提高光能利用率,如黄瓜与小白菜、芹菜的间套就是运用这个原理。同时,不同作物间作还可产生互补的作用,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如春甘蓝与冬瓜间作可减少冬瓜苗被冻伤的概率,起到防寒作用;而葱或大蒜与白菜间作可大大减少白菜软腐病的发生;甘蔗与马铃薯、玉米等间作有利于补充土壤碳元素的消耗。但间作时不同作物之间也常存在着对阳光、水分、养分等的激烈竞争。因此要对株型高矮不一、生育期长短稍有参差的作物进行合理搭配,同时在田间配置管理上也要做到合理,占地宽窄要根据作物实际生长情况而定,进一步提高间作效果。
2套作
所谓套作也叫套种、串种。即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畦、行或株间播种或栽植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套作的前后作物生长期是紧密衔接的,但与间作不同之处是套作的作物的作物共处期比较短,每种作物共处期都不超过其全生育期的一半,是一种解决前后季作物间季节矛盾的复种方式。套作在中国起源较早,可以说是世界上实行套作最广泛的国家之一。常见的套作方式有:小麦与玉米、红薯套种,大蒜与油菜、马铃薯套种,水稻与甘蔗、黄麻套种,苦瓜、丝瓜套种大豆等。套作使生长季不同的两种作物一前一后结合在一起,相互互补提高了田地间叶面积指数,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和时间,使全年产量大大提高。同时,套作可以躲避旱涝或低温灾害;还有缓和农忙期间用工矛盾的作用。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已普及套作技术,使一年可种两季或三季作物,特别是对总的生长季节又嫌不足的地区来说,更为实用。实行套作后,两种作物的总产量可以说是只种一种作物的单作产量的好几倍。当然,不同的作物在其套作共生期间也可能存在相互争夺日光、水分、养分等矛盾,这就需要农户们选配适当的作物组合,或进行适当的田间配置,尽量使前后作物能各得其所地合理利用光、热、水资源。
3间作套种技术要点
3.1作物及品种的选配要适宜
首先,在生态适应性的选择上,坚持在大同的前提下允许存在小异,也就是说间套作农作物对大范围的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在共处期要大体相同。其次,作物的形态特征、生育特征要能相互适应,以利于互补缓解竞争。如高杆与矮杆搭配,尖叶与圆叶互补,深根与浅根搭配,喜光与耐阴结合等。再次,间套作搭配形成的组合应具有高于单作的经济效益。
3.2田间配置要合理
首先,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间作套种作物的生长需求情况定带型宽窄,太宽浪费光能,太窄不利于通风透光。其次,要因地制宜、因土制宜的选择间套类型,要符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需求。例如,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地区应多发展小麦、玉米、豆类等间套作,而不要把时间花在间套配置烟、油、药等作物上。再次,要合理种植提高光能利用率。小部分农作物间套作经济效益并不高,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田间密度不够,没有充分利用光能,没有充分利用土地。当然过密也不行,要做到合理。最后,要缩短间套作物的共生期,减少相互争光争水争养分的矛盾。要想得到较理想的经济效益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可考虑前茬选用早熟品种,后茬选用育苗移栽等,做到前后茬双丰收。
3.3注重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技术
为了使间套作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在栽培技术上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适时播种,保证全苗。其次,中耕锄草,科学用水。再次,合理施肥,施用生长调节剂。最后,及时整枝、去枝,防病虫害,早熟早收。
参考文献
[1]王忠冉,谷欣,李先喜,王继峰.油用牡丹间作套种技术[J].山东林业科技,2013(04).
[2]孙广强.不同作物农业高效间作套种模式[J].河南农业,2009(21).
[3]廉雪娜.玉米、马铃薯间套作技术及其增产原因分析[J].现代农业,2011(02).
男,安徽庐江县人,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园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学会农业科技园区分会副会长,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以来研究农业技术经济问题及农业园区的发展、规划设计与经营问题。参加与主持过国家、部(省)级科研课题近20项,、专著、教材等100多篇(部)。近10年来,每年亲自为全国各地农业园区提供规划设计服务3~4项。在业界率先提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人成事、因难见巧”的“四因”规划原则与设计理念。
导读:本文以近年来专业期刊推荐的栽培技术为依据,设计了8个蔬菜家庭农场模型,并从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3个视角对蔬菜家庭农场进行评价,认为以先进栽培技术为依托的蔬菜家庭农场,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不亚于制造业。
1 蔬菜家庭农场的意义
所谓家庭农场,是指以农户家庭为经营单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的农业微观生产经营组织。蔬菜家庭农场是指以蔬菜生产为主业的家庭农场,它是现代蔬菜产业园区或蔬菜产业化基地的基本单元,其发展的科学性和稳定性,不仅关系到蔬菜产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
2 技术来源与设计依据
本文设计的蔬菜家庭农场,其生产模式与技术规程,主要来自《长江蔬菜》(2013)、《农机服务》(2010)、《上海农业科技》(2009)等期刊中相关文献的推荐。
设计依据与假设条件。
一是在经营目标上,每个家庭农场的年净收入在20万元以上,这样可以保证家庭农场的业主能够过上与城市白领阶层同质的生活。
二是劳动力组织方面,农场用工总量要符合以家庭劳动力为主的原则,允许使用季节性临时工,假定需要的临时工可以从劳务合作社取得。
三是在土地的取得方面,以土地流转政策为依据,除了农户自身承包地以外,假定可以就近流转,以达到设计规模。
四是在成本测算方面,以资源的机会成本计价,即无论是业主自己的承包地,还是从邻居家流转来的土地,一律以流转价格计算土地成本(按每年1 000元/667 m2)。雇工成本按每天每工100元计算,而家庭成员的劳动性质更具有综合性,所以尽管参加田间劳动,但不计入用工成本。
3 模型设计与指标估算
3.1 姜蒜农场
以白姜、青蒜种植为主营方向。白姜4月上中旬播种,9月下旬至10月初收获,设计每667 m2产量1 800 kg;大蒜10月中旬播种,翌年1月上中旬至2月中下旬收获青蒜,设计667 m2产量1 200 kg。相关技术参见姚继贵等[1]的方法。假定蔬菜产业园区的种苗中心为家庭农场提供育苗服务,农场主从种苗中心取苗移栽;农场主与园区销售部签订协议,按照产品出厂价把生产的产品全部转让给园区销售部。园区销售部对产品统一包装、挂商标后销售给客户。
经测算,此种模式每667 m2每年雇工30个工日,物质投入3 565元,每个家庭农场设计占地
2 hm2,年净收入可达24.9万元。
3.2 番茄莴苣农场
以番茄、莴苣为主营方向。番茄11月中旬播种育苗,翌年2月中旬移栽定植,5月上旬至6月下旬收获,设计667 m2产量4 500 kg;莴苣9月上旬播种育苗,10月上旬定植,12月收获,设计667 m2产量2 500 kg。相关技术参见徐爱仙等[2]的方法。生产运营模式的假设条件同姜蒜农场。
经测算,此种模式每667 m2每年雇工31个工日,物质投入4 758元。每个家庭农场设计占地1.3 hm2,年净收入可达24.2万元。
3.3 藕芹农场
以荷藕、水芹为主营方向。荷藕4月定植,8月上旬收获,设计667 m2产1 000 kg;水芹8月中旬定植,11月中旬至翌年3月收获,设计667 m2产量5 000 kg。相关技术参见韩学宽等[3]的方法。生产运营模式的假设条件同姜蒜农场。
经测算,此种模式每667 m2每年雇工28个工日,物质投入3 800元,每个家庭农场设计占地2 hm2,年净收入可达28.1万元。
3.4 西瓜莴苣农场
以西瓜、莴苣为主营方向。西瓜3月上旬播种育苗,3月下旬移栽定植,7月中旬至9月下旬收获,设计667 m2产量3 700 kg;莴苣9月上旬播种育苗,10月上中旬定植,12月收获,设计667 m2产量1 800 kg。相关技术参见陈惠萍等[4]的方法。生产运营模式的假设条件同姜蒜农场。
经测算,此种模式每667 m2每年雇工25个工日,物质投入3 430元,每个家庭农场设计占地
2 hm2,年净收入可达22.1万元。
3.5 茄瓜菜三熟农场
以樱桃番茄、小冬瓜、松花菜为主营方向。樱桃番茄10月下旬播种育苗,翌年1月下旬至2月移栽定植,4月中旬至6月底收获,设计667 m2产量2 000 kg;小冬瓜5月下旬播种育苗,6月下旬至7月上旬定植,7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收获,设计667 m2产量4 000 kg。松花菜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育苗,9月下旬至10月初定植,11月下旬至12月底收获,设计产量1 000 kg/667 m2。相关技术参见聂向博等[5]的方法。生产运营模式的假设条件同姜蒜农场。
经测算,此种模式每667 m2每年雇工32个工日,物质投入5 238元,每个家庭农场设计占地
1.3 hm2,年净收入可达34.5万元。
3.6 早椒佛手瓜农场
以早熟辣椒、佛手瓜为主营方向。辣椒于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育苗,2月中下旬移栽定植,3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收获,设计667 m2产量4 000 kg;佛手瓜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在辣椒行间套种),7月下旬至9月下旬收获,设计单产3 500 kg/667 m2。相关技术参见潘玖琴[6]的方法。生产运营模式的假设条件同姜蒜农场。
经测算,此种模式每667 m2每年雇工23个工日,物质投入4 485元,每个家庭农场设计占地
2 hm2,年净收入可达27.9万元。
3.7 白菜茄菠农场
以小白菜、茄子、菠菜为主营方向,一年三熟。小白菜12月上旬播种育苗,翌年2月上旬移栽定植,3月下旬收获,设计单产4 000 kg/667 m2;茄子2月上旬播种育苗,4月上旬移栽定植,6月上旬至10月下旬收获,设计单产5 000 kg/667 m2;菠菜11月上旬播种,翌年1月下旬收获,设计667 m2产量1 500 kg。相关技术参见张连平[7]的方法。生产运营模式的假设条件同姜蒜农场。
经测算,此种模式每667 m2每年雇工38个工日,物质投入5 716元,每个家庭农场设计占地
1.3 hm2,年净收入可达26万元。
3.8 菜瓜苣农场
以早春松花菜、夏季西瓜、秋冬莴苣为主营方向,一年三熟。松花菜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育苗,翌年2月上旬移栽定植,4月下旬收获,设计667 m2产量2 000 kg;西瓜5月上旬播种育苗,5月下旬移栽定植,6月下旬至7月中旬收获,设计667 m2产量3 000 kg;莴苣9月1~5日播种育苗,9月下旬移栽定植,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收获,设计产量4 000 kg/667 m2。相关技术参见杨文龙[8]的方法。生产运营模式的假设条件同姜蒜农场。
经测算,此种模式每667 m2每年雇工31个工日,物质投入5 687元,每个家庭农场设计占地
2 hm2,年净收入可达28.6万元。
4 农场的技术经济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采用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耗用系数这三大指标来评价家庭农场。由于蔬菜农场的产品种类繁多,为便于不同种类蔬菜农场的技术经济效果,用农场的总产值作为农场产出物的综合度量指标,因此土地产出率就是每667 m2产值,即
土地产出率=农场总产值÷农场占地面积。
农业劳动生产率指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所能创造的总价值。在本文模型中,农场用工量的估计以农事作业需求为依据,给出的需求量以工日为单位。根据未来农业劳动力享有工业劳动力同等权益的理念,每个农业劳动力全年实际工作日为255个,所以每个农场的劳动生产率(即人均产值),即劳动生产率=农场总产值÷[(农场全年雇工数/255)+ 家庭劳动成员数]。
家庭农场的资源耗用系数,是指家庭农场获得单位生产成果所耗费的各种物质资源的数量(如种子、材料、能源、水、肥料等)。如果各种资源的权重用其价格来表达,农场对各种资源的耗用水平就会综合反映在其生产成本上(不含地租和工资)。因此,农场的资源耗用系数可以用以下公式来测算。资源耗用系数=(农场总成本-农场用工成本-地租)÷农场总产值。
一个农场的土地产出率越高,表明其土地集约化水平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表明其人均创造的价值越大;资源耗用系数越低,表明其单位生产量对环境的索取量越小,即农场的环境友好性越高,资源利用结构越合理。
上述3个指标,构成家庭农场效益评价体系,可用来综合评价一个家庭农场经济效益。
4.2 评价结果
应用上述指标体系,对本文收集与设计的8个蔬菜家庭农场模型进行测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表明,在《长江蔬菜》(2013)、《农机服务》(2010)、《上海农业科技》(2009)等期刊提供的先进生产技术的基础上构思的蔬菜家庭农场模型,平均占地规模应在1.3~2 hm2(即2 hm2以下)。无论从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还是从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模型5都排名第一;模型7的土地产出率排名第二,模型6的劳动生产率排名第二,模型2的资源利用效率排名第二。从8个蔬菜家庭农场的平均数来看,土地产出率(按总产值口径)可以达到1.79万元/667 m2,可达到高效农业的集约化要求;劳动生产率(按总产值口径)可以达到10.04万元/人,不次于一般制造业;而在总产值中,物质资源的耗费水平占21.72%;反映其环境友好性高于一般制造业。
参考资料
[1] 姚继贵,杨自保,花桂玲,等.铜陵白姜―青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J].长江蔬菜,2013(15):26-27.
[2] 徐爱仙,姜正军,龚伟,等.春番茄―秋莴苣一年两茬高效种植模式[J].长江蔬菜,2013(15):31-32.
[3] 韩学宽,姚从彬.荷藕―水芹菜种植技术[J].农机服务,2010(1):32,88.
[4] 陈惠萍,姜国辉.大棚西瓜、莴苣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9(8):133.
[5] 聂向博,范成功,楼金.樱桃番茄―小冬瓜―松花菜高效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3(17):25-27.
[6] 潘玖琴.南京大棚早熟辣椒套种佛手瓜高效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3(17):33-34.
没错!这是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最新研究开发的特色项目。
针对传统的利用现代化大型连栋日光温室进行观光蔬菜栽培,不仅建造成本高,而且维护成本也较高,巨额的投入使许多中小型农业企业和菜农难以承受,而普通日光温室的结构特点又不适宜观光蔬菜的景观化种植的现状,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创性的在普通日光温室中进行观光蔬菜景观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成功。本期栏目,我们特别邀请了负责该项目研究的相关专家,为大家讲讲这日光温室里搞蔬菜观光的好项目!
拓展蔬菜设施功能提升观光农业内涵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曹 华赵景文
观光休闲农业是社会进步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可以综合体现现代农业的实力和水平,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蔬菜是观光农业景观资源中的重要构成内容,北京市的蔬菜生产速度非常快,为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拓展蔬菜产业的休闲观光功能,丰富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内容,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从2006年开始,开展观光采摘型蔬菜的栽培模式和栽培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2008年起在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土沟村京承碧园合作社实施了“京承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建设技术集成示范工程”项目中的“蔬菜四季观光采摘园”项目。
普通日光温室合理改造,提升了观光效果
为方便游人参观,首先对普通日光温室进行改造。传统的观光蔬菜栽培是在现代化大型连栋日光温室中进行的,不仅建造成本高,而且维护成本也较高,巨额的投入使许多中小型农业企业和菜农难以承受,也使得蔬菜观光产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而普通日光温室的结构特点又不适宜观光蔬菜的景观化种植,因此,目前现有的蔬菜观光园难以满足广大市民的消费需求。针对这种现状,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创性的在普通日光温室中进行观光蔬菜景观化栽培技术的研究,根据普通日光温室的结构特点对其进行适当改造,将温室南端下沉,做出一条甬道供游人行走,将温室的北边垫高的同时将植株栽培在培养箱内引蔓上架营造蔬菜树式景观,这使得日光温室能够适宜观光蔬菜的生长。另外还采取了在后墙种植绿色植物的方法来降低夏季温室中的温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观光蔬菜品种、技术集成配套,提升了观光内涵
观光园区采用蔬菜树式栽培、无土栽培、盆景蔬菜造型栽培、嫁接、品种选择、播期调整、花色搭配等栽培技术与措施,涉及茄果类、叶菜类、水生蔬菜、药用蔬菜等蔬菜品种209个,建成了以“春意昂然踏青园”、“姹紫嫣红瓜果园”、“金秋十月赏菊园”、“寒冬保健药菜园”为主题的“四季主题园”观光区,实现了园区的周年景观更替,为游人展示了植物四季变化的无穷魅力。
春意昂然踏青园:主要利用品种选择、色彩搭配、播期调节、艺术造型等技术,采用栽培床下沉倾斜(栽培床南高北低,倾斜30°,形成立体效果)等措施,建成了包含奥运五环、奥运单项运动标志、红旗飘飘、吉祥彩虹、月亮弯弯等景观的奥运主题景区和美丽的祖国景区。
姹紫嫣红瓜果园:利用蔬菜树式栽培、无土栽培、嫁接、盆栽、植株造型、品种选择搭配等多种栽培技术,采用观光道下沉(下沉80 cm)等措施,突出设施蔬菜现代栽培技术,扩展温室空间,提升景观效果,建成了包含芳香蔬菜坛、阳台菜园、百瓜飘香、番茄树林、绿色世界等景观。
金秋十月赏菊园:主要利用不同色彩品种搭配、播期调节、艺术造型等技术,采用栽培床下沉倾斜,形成栽培床南高北低,倾斜30°,提高了观光效果,设计了曲线和对角线种植方式,并配合盆栽彩色蔬菜造型,形成“金龙腾飞”、“彩虹飞舞”景观。
寒冬保健药菜园:选用板蓝根、黄芩、叶用枸杞、珍珠花菜、藤三七等22个药用保健蔬菜品种,采用不同图案,结合盆栽,形成了高低搭配的艺术化栽培的景观效果。同时,运用科普展板介绍每种保健蔬菜的特点、保健功能及烹调方法,突出菜药同源,寓保健于美食。
十大技术亮点
通过4年的研究与示范,总结出以下10 项技术,计划在北京郊区推广。
1.日光温室改造技术:根据普通日光温室的结构特点对其进行适当改造,使其既有利于作物种植,又提高观光效果。树式栽培是将温室南端下沉,做出一条甬道供游人行走。其他作物观光栽培是将通道设计成曲曲弯弯,并将温室另一端开一个门,作为出口形成循环观光路线,使游客在园区不走回头路,还有“步移景新”的感觉。
2.温室间的景观设计:利用各温室之间的栽培空间,采用棚膜衬底等措施,种植莲藕、慈姑、荸荠、茭白等水生蔬菜,建成了包括“荷花影翠”等景观的水生蔬菜观光区;采用不同花式、不同高度的蔬菜插架方式,建成了反映农户庭院蔬菜种植的“瓜田月下”的景观区;还有芋头、生姜、萝卜等根茎类蔬菜观光区,谷子、高粱、黍子等五谷杂粮观光区,穿心莲、藿香等药用蔬菜观光区,不仅充分利用了温室之间的空地,同时起到科普宣传的效果。
3.以竹艺廊架为衬托的109种形状各异的观赏瓜类种植:采用葫芦门、瓜趣桥、休闲廊架、奇瓜异果屏风等7个景观,使麦克风、金童、玉女、子孙满堂等稀奇品种的观赏瓜类与竹艺廊架有机结合,显著提高了观光效果,增加了游客的观光兴趣。
4.家庭阳台种植蔬菜:针对以前居民阳台养花和栽培其他植物“只能看不能吃”的情况,研究开发了家庭阳台种植蔬菜简易设施和配套种植技术,为城镇居民家庭阳台种植蔬菜提供了方便,具有操作简便、产品安全等特点,使居民既饱眼福,又饱口福。
5.独特的文化创意及科普宣传:在打造蔬菜景观的同时,利用展板等形式,形成了以二十四节气与季节变化及物候特征、蔬菜科技知识(有机蔬菜、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等农业知识为核心的文化创意,提升了观光采摘园区的品味。
6.成串番茄、彩椒等茄果类蔬菜全季节采摘种植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通过遮阳覆盖、人工授粉、搭架落蔓等技术,调整温度高低、光照强弱,优化温室内的温光环境,使成串番茄、彩椒等茄果类蔬菜在12月育苗,2月定植,从5月初开始采摘直至11月底拉秧,采摘期长达7个月,有效延长了采收期和适游期,提高了观赏蔬菜的生产效益。
7.盆景蔬菜造型技术:以矮生樱桃番茄、藤三七、落葵、羽衣甘蓝、观赏茄、叶牡丹等15种蔬菜为主,通过品种选择、嫁接、整枝、搭架及药剂处理等技术措施,开展了盆景造型(拱形、小树形、螺旋形)、盆栽营养液肥料配方等技术试验,形成了家庭盆栽蔬菜景观特色。
8.新型鲜用药草茶生产技术:通过颜色搭配、造型、不同冲泡水温、辅料配比等技术措施,开展了藿香、薄荷等5种药用蔬菜的鲜用药草茶配置技术试验,形成了不同口味、不同保健效果的药草茶配方。
9.蔬菜迷宫的设计与建造技术:在南宫地热博览园、自然绿种植中心和顺义农科所基地设计建造了休闲型、趣味型等3个迷宫。如在迷宫入口种植的代表作物为苦瓜,出口种植的代表作物为甜瓜,寓意着人生的“先苦后甜”; 按照作物特性,采用地栽、盆栽、上架爬蔓3种作物种植方式,形成低、中、高3种种植层次,寓意着游人“步步登高”;在迷宫中心四周种植4种瓜类作物代表4个方位,东面为“冬瓜”,南面为“南瓜”,西面为“西瓜”,北面为“北瓜”,使游人在迷宫中可辨别方向。
10.观光、采摘型蔬菜品种引进筛选:从国内外引进特色蔬菜品种226个,通过引种试验,筛选出并确定在京郊种植适合观光采摘的蔬菜品种94个,其中包括水果苤蓝、黑珍珠番茄等适合采摘的品种42个,砍瓜、五角茄、地肤等适宜观光的品种52个,丰富了北京地区观光蔬菜品种资源。在这94个品种中,蛇形丝瓜、金丝瓜、五角茄等12个品种为北京地区以前没有的品种,黑珍珠番茄、利蒲水果型苤蓝等6个品种为全国以前没有的品种;另外拓展了砍瓜、芝麻菜、地肤等11个蔬菜品种的观赏功能,为北京市观光园区增添了新亮点。
日光温室蔬菜观光园区建设第一次利用京郊最普通的砖混结构日光温室,通过多种栽培技术与立体景观措施的集成,初步建成了一年四季“有景可赏、有色可观、有物可采、有鲜可尝、有技可学”的蔬菜四季观光采摘主题园,为都市型设施蔬菜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简介:
曹华,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蔬菜作物室副主任,高级农艺师,从事蔬菜技术工作38年,有丰富的蔬菜生产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从国内外累计引进特菜新品种400多个,并进行品种筛选和栽培技术摸索,目前已有近百个特菜品种在全市乃至全国推广,25篇,著书8本,拍摄蔬菜技术片10余部,获农业部、北京市级科技项目奖项6项。
赵景文,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蔬菜作物室副主任,高级农艺师。
小贴士
阳台菜园
为了美化家居环境,让广大市民体验农耕、收获的乐趣,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研发了家庭阳台无土菜园装置,获得成功。
京承碧园蔬菜观光园里的家庭阳台菜园装置有3种类型,分别是梯田型、立柱型、壁挂型,上面生长着花叶生菜、紫背天葵、叶甜菜等蔬菜,郁郁葱葱,十分诱人。这3种装置充分利用空间,占地较少,梯田型装置占地约0.6 m2,立柱型装置占地约0.2 m2,而壁挂型装置基本不占地面。
据了解,这3种装置都是采用无土栽培,有一套营养液自动循环系统,不需要人工浇水、施肥,只要把幼苗“栽种”到孔穴中就行了,每月加对一次新营养液。因季节、品种不同,生长期在30~50 d,每棵菜成熟后重量在200 g左右,一茬可种植30~60棵。
“很多人喜欢在家中阳台种植花草,却只能观赏,大家通过阳台菜园不但能体验农耕、收获的乐趣,还能吃上自种的新鲜菜。”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介绍说,阳台菜园最好选择朝南、阳光充足的阳台,生菜、芹菜、空心菜等叶类蔬菜都可以种植。菜苗可以到菜园购买,也可以自己买蔬菜种子,种到花盆里,等长出幼苗后再移栽。
链接
开发蔬菜资源旅游价值前景广阔
我国蔬菜资源的旅游价值
1.康体价值
食用、保健、康体应是蔬菜旅游资源最基本的旅游价值。随着中国普通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食用越来越多,食用蔬菜对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的康体保健作用十分明显,而且种植蔬菜的乡村田园相对于都市来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旅游者置身于生机勃勃的蔬菜原野,享受自然沐浴,怡情保健。
2.欣赏价值
出产蔬菜的生态农业园、蔬菜生产基地大多地处城郊结合部,山青水秀,空气清新,而种植其中的蔬菜以其形、色等审美要素更造就了田园风光的美妙之处,旅游者运用感知器官就可以充分领略到大自然的美景,获得赏心悦目的美妙感受。
3.体验价值
旅游者在观赏蔬菜过程中,不仅能欣赏到蔬菜的形色盎然,领略到田园风光,而且能够直接参与蔬菜的种植、采摘、品尝活动,亲身体验蔬菜生产过程,体味生机盎然的农村生活。
4.教育价值
旅游者可通过参观蔬菜园、参加蔬菜种植采摘活动,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蔬菜品种,学习种植技艺,不仅丰富阅历,更增长见识,体会到餐桌上的蔬菜来之不易,使自己更加珍视农民的劳动成果。
5.经济价值
蔬菜专项旅游的开发应与生态农业的发展政策和措施联合配套,应与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结合起来。事实上,通过参与蔬菜旅游可以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亲眼看见、亲身经历绿色蔬菜的生产和管理过程,甚至亲自品尝蔬菜后,从而不自觉地增进对绿色蔬菜的信任和依赖,买上一些新鲜的蔬菜带回家与亲朋好友分享,这样就把蔬菜的观“尝”和客人的购买结合起来,蔬菜的销售市场由城市移到农村,在田间地头销售,减少了销售成本和销售环节,农民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现金收入,这样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我国蔬菜旅游的类型
1.参与体验型
现代旅游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展示性旅游,人们更加趋向于有别于惯常生活的充满情趣的体验。参与采摘蔬菜、认种一片菜地等活动,就是一种体验式旅游,是旅游者对乡村田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一种感受和探索,一种心理上的彻底释放。
2.观赏展示型
在蔬菜园,特别是在一些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内,色彩和形状的组合令人眼花缭乱:色泽斑斓的五彩椒、晶莹剔透的樱桃番茄、姿态各异的大小南瓜,加以恬静的田园风光、独具特色的乡风民俗和农耕文化,形成优势互补、极具观赏性的旅游资源,开发观赏展示型的蔬菜旅游产品将对旅游者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3.参观学习型
通过旅游增长知识、增长见闻也是现代旅游者的追求,参观学习型的蔬菜旅游产品能满足旅游者的这种愿望。都市人通过参观蔬菜园地,知晓蔬菜的品种、形式、种植技艺。而随着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运用,希望寻求致富真经的广大农民,满怀着对农业新知识的渴望,到大棚蔬菜园、蔬菜高科技示范园里“零距离接触”,可以实实在在地学习到绿色蔬菜、有机蔬菜的生产过程和最新技术。城里人瞧景长见识,农民取经学科技,各取所需,各奔所爱。
4.节庆型
关键词:蔬菜 绿色营销 策略
我国是一个蔬菜大国,蔬菜人均消费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0%,是世界第一大蔬菜生产及消费国。蔬菜也是我国除粮食以外的第一大作物,极具活力,是我国极其重要的一个经济增长点。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蔬菜产业已经颇具规模,成为一项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但在质量上和总体效益上,仍旧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面对着全球范围兴起的环保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及生态农业发展趋势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我国蔬菜产业将何以应对?从市场营销学角度来讲,全面推行绿色营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绿色营销的内涵
随着全世界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及人类生存健康的高度重视,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也由传统营销转向绿色营销。绿色营销必将成为本世纪的市场营销主流。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为中心,为实现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以环境保护观念为其经营指导思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在目标市场内进行的包括产品开发、产品定价、渠道选择、促销推广、服务提供等一系列的经营活动。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恶化已经对其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产生不良的影响,于是要求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及经营活动,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这种绿色消费需求促成了绿色营销的产生。
绿色营销主要有以下特点:
综合性。绿色营销着眼于考察企业营销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突破国家与地区的界限,重视社会可持续发展,追求实现自身利益与满足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综合了传统市场营销、生态营销、社会营销和大市场营销等多种营销观念。
统一性、多向性。绿色营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它的良好推行有赖于国际社会、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而且,企业自身的行动和国际合作、国家政策、消费者行为以及自然条件紧密关联,相互影响。正因为如此,才使得绿色营销复杂而艰巨。
标准明确一致性。绿色营销有一套具体的规范和技术标准可以遵循,绿色标准及绿色标志认证的技术参数尽管世界各国不尽相同,但其内核和实质是一样的,都是要求产品质量、产品生产、使用消费及处置等方面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损害。
由于其内容和特性,绿色营销在农产品营销领域具有更为直接的意义,也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象本文所涉及的蔬菜绿色营销便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
我国蔬菜绿色营销市场环境
蔬菜市场总体行情。我国蔬菜产量连年高速递增,而消费总量却增势平缓,国内市场总体上已经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买方市场已然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蔬菜价格逐年下调。2003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约2.7亿亩,比上年增长2.4%,总产量约为5.4亿吨,比2001年增长12.5%(比2002年略增);近几年家庭居民蔬菜消费总量稳定在14000万吨(数据不包括餐饮及食品服务业中的蔬菜消费量)水平左右。然而,虽然大路菜需求缩减,但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的市场潜力巨大。由于蔬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蔬菜产量高、品种多、成本低,具有绝对的国际比较优势,出口量增长迅速。截止2003年11月底,海关统计我国累计出口蔬菜493万吨,同比增长16.96%,出口创汇金额27.13亿美元,同比增长14.51%,出口量约占世界蔬菜贸易量的4%。但近年来,国际绿色壁垒的强化对我国的蔬菜出口带来较大影响。
蔬菜消费需求特点。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消费趋向绿色化、多元化。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安全卫生性,讲究营养健康,人们口味向绿色自然化回归,也追求多样性。因此,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保健型蔬菜、特色蔬菜、野生天然型蔬菜日益流行。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蔬菜消费方式上也趋向高效便捷,超市净菜走俏。在消费倾向上,品牌消费方兴未艾。但是,由于我国总体经济水平,广大传统消费阶层的观念转变,及蔬菜产业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在我国,旺盛的成熟的绿色蔬菜消费需求还有待培育。
蔬菜产业状况。我国蔬菜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规模,成为一项支柱产业,但是仍属于数量型增长,在质量和效益上却跟不上,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低,总体处于较低层次,不符合发展生态型大农业要求。由于引导不力、技术支持不到位及菜农素质不高等原因,我国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少,产量低,品种单一,质量上也不高;而且,蔬菜生产分散,加工处理和流通环节跟不上,市场组织化弱,产业化不高,不能创造高附加值。
政策环境。加入WTO以后,我国加大政策调整力度,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不断进行相关制度改革。2002年7月,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使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农业部随后出台《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确定包括蔬菜在内的几种鲜活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基地的质量安全水平,5年后均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大中城市的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的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抽检合格率要达到95%以上,从根本上解决食用农产品急性中毒问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在现有基础上要有较大幅度提高,达到国际标准要求,并与贸易国实现对接。相关的环保法规也正在不断健全。此外,还专门成立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绿色食品的标志管理办法》,并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绿色食品标志,确定了具体的绿色食品标准,从事绿色食品的认证和质量管理工作。
总之,我国蔬菜绿色营销的市场环境已经比较成熟,但机遇和挑战并存。
蔬菜绿色营销的具体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几条我国蔬菜绿色营销的具体策略:
绿色产品策略
首先,在蔬菜种植上坚持绿色环保型、科技型,努力提高绿色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扩大品种。一定要禁止使用剧毒农药,而代之以生物农药、高效无残留或低残留农药;化肥要尽量少施,提倡施有机肥料。另外要大力推广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如无土栽培、集约化栽培、反季栽培以及喷灌、滴灌节水技术等,提高蔬菜种植的科技含量。其次,积极发展蔬菜净菜加工、冷冻保鲜,创造高附加值。原始的蔬菜初级产品是不适应现代大市场要求的,绿色蔬菜要提高竞争力,实现高效益,关键就在这里。第三,积极实施品牌开发战略,实行商标和包装绿色化。强化蔬菜产品的品牌观念,运用各种手段树立品牌,而且要突出绿色环保。在商标设计时,品牌命名、商标设计要突显出绿色标志,注重激发消费者对绿色环保的联想,使其对产品产生信赖和向往,树立起绿色蔬菜的良好信誉和形象。例如,在冬瓜、南瓜、西葫芦等瓜型蔬菜上把商标图案刻在幼果上,或用纸塑贴皮,形成天然图案,或者贴可食商标、生物商标。在包装上要重视包装及其残留物对环境的影响,使用可生物分降解、可再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使之无污染。
绿色价格策略
有人曾经提出“环境有偿使用”、“污染者付费”的观念,我觉得这在绿色营销定价上面具有积极意义。蔬菜供应商用于环保上的支出应该计入成本,根据成本定价理论,绿色蔬菜的价格必然要高于普通蔬菜;普通蔬菜对环境资源占用、损害的多,当然应该在价格上予以更多的扣除,这是说的通的。所以,绿色蔬菜价格应高于普通蔬菜,才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根据成本控制理论,绿色蔬菜也应该在消费者可接受的价格水平范围内,控制好成本,以千方百计的降低成本来追求更大的利润,并将成本降低带来的利益适度让渡给消费者以获取其更多的支持。
绿色渠道策略
蔬菜绿色营销要求物流渠道高效环保。绿色蔬菜要及时与市场接轨,减少不必要的聚散,以保证生鲜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减少浪费及对环境的污染破坏。蔬菜的流通渠道要尽量集中统一,减少中间环节,及时有效沟通产销,而且要有利于环境保护。首先,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如冷链储运以保质保鲜。其次,构建发达的营销中介力量,及时有效组织产销。传统的蔬菜流通三级市场(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是不尽符合绿色营销功能要求和环保要求的。可以仿照发达国家建立专业营销协会,使产销高度组织化。另外,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在营销渠道上的特殊优势,例如现在有的地方开发的农业信息网、蔬菜网就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营销渠道的网络化、信息化是时代潮流。再次,加快推动农贸市场超市化,使生鲜超市承担更多的渠道任务。生鲜超市较之传统农贸市场,在集中统一蔬菜流通渠道,组织产销,促进蔬菜产业化,以及在环境保护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符合绿色营销的要求。
绿色促销策略
即在传递产品信息、刺激消费的同时,对公众进行绿色环保教育,使二者相辅相成。采用各种促销手段,一方面宣传绿色蔬菜的无污染、无公害、健康营养,使之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对公众进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教育,使人们树立主动关心爱护环境的意识,消费者也会因此主动接受绿色蔬菜。这样,有利于实现商家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社会利益的统一,这正是绿色营销的宗旨。
绿色服务策略
商家不仅仅向消费者提供绿色蔬菜,还要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工作。例如包装物的回收处理,绿色蔬菜的消费方式指导以及各种便利服务等。在传统蔬菜营销里,各项配套服务是很不到位的,这一点上,绿色营销应该树立比较优势。在服务策略上,“急顾客之所急,想顾客之所想”永远是真理。
以上是从微观角度,即从商家的角度,提出的蔬菜绿色营销策略,而实际上绿色营销还包括宏观的因素,即从国家、社会的角度来考虑,何况蔬菜还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性质,在蔬菜出口方面国家仍扮演着重要的营销角色。国家要为蔬菜的绿色营销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有的时候还要直接参与营销。对蔬菜绿色营销产生重要影响的国民综合素质、社会绿色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培养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国家的工作。如前所述,我们国家在这一点上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具体规范绿色农产品的法规还很不健全;虽然确定了有关绿色食品标准及“绿色标志”,但都侧重于产品自身的检验,缺乏有关生产、加工处理、流通过程的具体标准;税收优惠政策不能得到切实落实,发挥足够的作用。
参考资料:
1.甘碧群,《关于绿色营销问题的探究》,中国营销传播网,2000.7.24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现状;对策;云南宣威;热水镇
中图分类号 S718.5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198-02
天然林是森林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与人工林相比,具有植物种类丰富、结构多样、组成稳定、生物量大、结构合理、功能更加健全等特点,是自然界中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基因库、储水库、储碳库以及能源库,在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抵御自然灾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提供丰富的多种资源等许多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功效,尤其在阻止生态恶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1-2]。
1 热水镇基本概况
宣威市热水镇位于云南省东北部,辖22个村委会,国土面积59 860 hm2,林业用地面积35 890 hm2(商品林11 170.67 hm2,公益林24 719.33 hm2),占土地面积的59.96%,有林地面积26 303.73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3.29%,森林覆盖率55.8%。境内东西宽36 km,南北长29 km,总体地势,东面从南向北倾斜,南高北低,最高点黎山,海拔2 676 m,最低处小江岔河,海拔1 500 m,高低相差1 176 m。全镇属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5 ℃,降雨量1 000~1 100 mm,土壤为石灰岩发育成的山地红壤,地势相对平缓。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旱冬瓜、滇油杉、栎类等。
2 热水镇天然林保护工作现状
全镇有护林员85名,其中天然林保护工程专配护林员69人,镇级护林员17名。2008年以来,全镇共发生林政案件94起,查处93起,查处率达98.94%,行政处罚65人,补种树木3 800株。共发生森林火灾5起,均属一般森林火灾,过火面积36.67 hm2,受害面积0.33 hm2,损失幼树370株,损失活立木蓄积12 m3;火案查处5起,查处率、结案率均达100%,处理相关责任人5人。
3 热水镇天然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保护意识不高
烤烟生产是热水镇的支柱产业,在烤烟生产中要使用大量燃料。由于近年来煤炭价格较高,群众生产生活中所需燃料有向薪炭转移的趋势。需求与林业管理存在供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经济效益而轻生态效益的思想。
3.2 管护不到位
由于森林面积大,管护人员少,还有部分护林员职责落实不够到位,未很好地履行管护巡查责任,造成少数地方存在滥砍乱伐、违规用火引起火情等问题,加之热水镇地多面广,地形复杂,人口密度大,群众思想认识水平和生活水平参差不齐,爱林护林情况因村而异,给天然林管护和造林成果的巩固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困难。
3.3 林业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截至目前,热水镇林业产业结构仍然是以原木经营为中心,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经济林较少,林果产品数量少,档次不高,不具备加工能力,产品市场开拓不够。在现实生活中,群众往往偏重于效益高、见效快的产业和产品生产,注重短期效益,而对于生产周期长的植树造林、环境保护等项目,由于其见效慢,重视程度较低。
4 天然林保护对策
4.1 调整产业结构,减小烤烟生产对燃料的依赖性
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加强农业经纪人队伍建设,引导农民围绕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不断总结经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依托科技推广,紧紧围绕全镇“两线三点基地”的产业发展规划,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以高产创建活动为核心,狠抓科技样板落实,推广测土配方专用肥、优化种植等玉米生产技术;推广高垄双行栽培、脱毒薯种植、大春马铃薯高垄双行等马铃薯种植技术,稳步推进粮食生产。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引入龙头企业,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路子。按照镇党委、政府提出的“稳粮、强烟、培育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采取“公司+协会+基地”的运作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在适宜的地区种植辣椒、万寿菊、特色蔬菜等特色作物,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发展态势[3]。
4.2 加强林政管理,减少林政违法行为
建立一支高素质林业队伍,将全镇林业站和护林员职工编成一个护林中队,主要负责查处辖区内的林政违法案件,对小队进行检查和考核;所有护林员按区域编成护林小队,每个小队指定1名护林员担任小队长,负责协调、指导、督促和检查护林员的工作,同时对护林员进行考核、考绩的原始登记;抓好目标管理,责任落实到位,通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以林促林,农林结合,协调发展;做好宣传引导,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宣传全面落实天然林资源管护责任制的政策和相关规定,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引导工作,使森林资源管护政策家喻户晓;制订科学合理的护林员管理办法,对护林员实行“三包”、“五定”。“三包”即包政策宣传,包植树造林,包灾情上报调查;“五定”即定山场、定面积、定任务、定职责、定补助[4]。
4.3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森林安全
从4个方面具体落实:一是各村委会要建立健全森林防火机构及值班制度。各村都要成立森林防火领导小组,落实扑火队伍,带班、值班人员都上岗就位,并坚持森林防火期24 h值班;二是签订责任书、发放户主保证书及落实“五种人”的监管。在全镇范围内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森林防火工作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做到不漏一点一面,不留死角、盲区,不留隐患;三是保证护林员巡山护林到位。各村明确党员、村民小组长、护林员等人员的责任,把每个山头地块划分到每个责任人中,保证每个山头地块有人看管,明确每个村干部的工作职责及任务。村干部实行挂钩包片,保证每个片区有人负责,每一个山头地块都有人看管,每一个片区都有人负责;四是设立森林防火火源检查站、点。全镇应设立多个森林防火固定检查站和临时防火检查点,每一个火源检查站、点都有人看管。
4.4 发展林业产业,增强林业发展后劲
科学规划设计造林模式,针对热水镇树种单一、常绿树种和灌木树种少的特点,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进一步加大树种调整力度,根据全镇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加大车桑子、枸杞等灌木树种和华山松、柏树、杉树等常绿树的造林力度,提高造林成效。同时,引进了新疆2号核桃、红柳等新品种,以解决造林树种单一的问题。根据全镇的自然地理条件,在林种、树种规划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发展干果产业,如板栗、核桃、漆树、杜仲、花椒等经济林。结合全镇“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及“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等工程,认真做好核桃建设规划。采用分片包干、分组实施、实地踏查、实地规划的方式,做好全镇6 666.67 hm2核桃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4.5 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和林木采伐审批制度
各类工程项目建设、矿藏开采需征占用林地的,必须严格依法履行审核审批手续。农户建房需征占用林的,由农户向林业站提出申请,经林业站人员实地踏看后报县林业部门审核。镇林业站要按照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征占用林地的审核、审批和监管工作,依法查处违法征占用林地案件,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采伐业主根据林木限额采伐指标分配情况提出申请书(包括采伐目的、地点、树种、树况、面积、蓄积量等),以村为单位到镇人民政府签署具体意见,经镇长签字同意后再由村统一向林业部门申办林木采伐证。林业站接到申请后在规定时间内搞好伐区作业设计,由村和林业站统一办理报批手续,经审核批准后,林业站将林木采伐许可证直接发放到林木采伐申请人,采伐业主在办理采伐手续前,必须与乡人民政府签订迹地更新造林保证协议书,按20元/m3的标准收取迹地更新造林保证金,必须于次年4月前完成采伐迹地更新造林,并达到省造林技术标准要求,经林业站和村委会检查验收后返还保证金。业主未实施迹地更新造林的,可将保证金作为处罚金存入育林基金专户。对于不按规定发证,无证采伐、少批多伐或少设计多采伐林木的,将依法追究发证人员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6 规范木材市场,整顿经营秩序
镇林业站要联合工商、森林公安等执法部门对辖区内木材经营、加工点的木料来源情况进行有效监控,督促其合法规范经营,对收购无证木材及存在其他违反林业法规、政策行为的加工点,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并取缔。积极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充分发挥护林员及村组干部、党员、干部的作用,实行有偿举报;严查运输木材的车辆,按照“一车一证、货证相符”的原则进行检查,外运木材重点检查木材运输许可证,镇内木材运输经检查林木采伐许可证属实后进行批注销帐,杜绝一证多次使用现象。
5 结语
保护好天然林就是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热水镇森林资源丰富,蕴藏着极大的生产潜力。森林的用途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加深而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森林不再是单纯为人类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产品,还能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防止污染、保护和美化环境等作用,对保障农业稳定丰收及促进水利事业、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科学地保护、培养、发展经营和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搞好辅助林业发展的建设项目,从而使森林资源最大限度地向社会提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
6 参考文献
[1] 周凤舞.鹤峰县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生态效益评价[J].绿色科技,2011(3):136-138.
[2] 阿布利米提·阿不力孜,肖开提·亚生.论木材检查站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学咨询,2011(2):90.
[3] 骆荣军,唐晓霞,崔自定.加强天然林保护 推动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J].陕西林业,2010(B1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