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范文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第1篇: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基层医院;手术室;质量管理知识;护理态度

众所周知,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1]。手术质量管理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当前本地区要求手术安全核查是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而手术患者应配戴标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志以便核查[2-3]。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与临床护理的发展,护理人员的工作范围和内容变得更加广泛而深刻,手术室的临床护理工作需要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参与,为此对于护理质量管理的要求更高。随着外科技术飞速发展,手术室工作日趋现代化,县级医院也不例外[4]。本文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年6月~11月,选择我院的24名护理人员纳入调查,其中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护士10名。年龄19岁~45岁,平均年龄(34.39±2.22)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6.57±2.19)年。

1.2 护理质量管理措施从2013年6月开始,我院加强了护理质量管理,①健全质量管理组织,医院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护理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等管理组织,定期研究手术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及时制定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并在职能部门督导下落实。②认真落实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及诊疗常规。③重视院感管理,加强对手术室的监管,规范处置医疗废弃物,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同时建立以手术室为中心,各部门联动形成整个集中化的管理。通过信息标准的调整,或者确认,来确定手术室是否正常运行。手术科室也加强自身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同时加强设备维护、检查和功能确定,通过维护来确保手术室大型设备、精密设备正常的运行。积极进行病房相互核对记录,认真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确保不要接错患者,不要开错手术部位,核对后做好记录,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开展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访视工作,在术后回访时让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对我科的医德医风、医疗服务、医疗技术操作等进行满意度评估,对患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给予重视,不断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水平。

1.3 观察指标所有护理人员在护理质量管理前后进行相关知识与态度的评价,结合我院护理人员具体的特征自行设计。其中护理知识包含21个条目,满分46分;而护理态度包含10个条目,满分为38分。得分越高,越趋于积极的知识与态度。

1.4 统计方法使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资料的统计学分析与处理,知识与态度评分对比采用t检验,P

2结果

经过观察,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知识与态度得分分别为(40.26±3.38)分和(24.25±4.16)分,而护理管理前分别为(34.26±4.45)分和(19.28±3.56)分,护理前后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医院中,手术室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危,手术室作为外科领域反映高度治疗医学水平的工作环境,应满足外科手术需求的所有功能,为医务人员创造最有利于工作的舒适环境,保持接近无菌的环境,减少创伤感染。为此对于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管理,可以发挥不同等级护理人员的特长,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的护理服务,也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但是当前很多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由于思想和思维功能出现偏差,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工作失误,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也会导致护理风险增加[5]。

护理工作是由护理人员执行的,要想提高护理质量,就要调动护士主动参与到护理质控工作的全过程,根据护士的能力和职责要求进行重点管理,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岗位必须重点管理,根据实际工作进行合理分工,优化组合,做到强弱搭配,新老搭配,以保证手术配合及护理质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该加强学习卫生法律法规、专业技术规范,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新的法律法规、新的行业标准,进一步提高认识,学会运用法律自我约束、自我保护,培养护士的责任意识和“慎独”精神[6]。同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工作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定期检查护理质量,发现问题寻找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出现。只有提高质量管理的认识,才能使护理质量迈上更高一层次。

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特殊区域,保证各项措施和制度的实施是质量管理的关键,新毕业或调入的护士,从上岗的第1d就必须有计划地组织规章制度的学习,并将其纳入培训计划中,使她们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各种操作按规范进行[7]。当发生偏差或差错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属于制度不完善的,要及时修改和完善,属于手术或新业务、新技术方面的要及时请专科医生讲课,属于新仪器、新设备的必须请厂家技术人员讲授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保养知识,做到每项工作,每个操作都有章可循。才能使质量步入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轨道,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才得以提高。

在我院实行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医院始终以患者的利益为中心,建立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体系,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人的管理上,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质量管理知识的学习,加强法制教育,培养高度的责任心,重视护士专业素质的提高;对于工作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经常提醒,警钟长鸣,避免差错事故发生。只有人人参与质量管理,从思想上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才能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

本文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知识与态度得分分别为(40.26±3.38)分和(24.25±4.16)分,而护理管理前分别为(34.26±4.45)分和(19.28±3.56)分,护理前后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基层医院进行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知识与态度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鹭鹭,李静,徐祖铭.高级医院管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45.

[2] 王彦,廖金萍,晁云萍.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J].中华临床与实用医学杂志,2008,10(5):88-89.

[3] Sen L I, Ling W, Ying Z.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tatus of mobile 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J]. 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 2012, 11: 026.

[4] 樊兵.护士能级评分表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9,4(3):101-102.

[5] 林少芬.手术室的安全管理讨论[J].临床实验医学杂志,2007,6(4):187-188.

第2篇: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5S法;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实施

手术室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大多数患者伴有焦虑、恐惧的心理情绪,严重影响手术过程,增加了手术的风险。近年来,患者对手术室的质量需求也在不断提高[1],但缺乏护理管理方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使其满意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5S”法是一种源自于日本的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因其英语和日语的首字母均为“S”,因此也简称为“5S”法。研究表明,“5S”法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可以有效提升个人行为能力与转业素质,同时也能够促进科室规范化、科学化、可持续性发展,有助于推动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护理质量的提升。因此,为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院可持续性发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医院手术室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60例患者采取一般护理管理结合“5S”管理模式的护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

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医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投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为22~63岁,平均年龄为(35.40±3.40)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为23~64岁,平均年龄为(35.60±3.10)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统计上的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普通手术室消毒。护士长定期巡逻、检查管理系统。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护理管理。①所有护理人员要通过专业的礼仪教师培训,在手术之前积极沟通告知患者手术相关的原理、步骤,保持微笑,以热情的态度、温柔的表达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始终保持适当的微笑,让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怀之情,便于护士与患者间建立亲密的关系。②组织护理人员定期进行知识培训,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素养,通过对某种疾病进行针对性的了解,操作中要一次到位,术中护理人员要尽可能地配合好医生的操作,以保障手术的高质量、精益求精。③安排人员定期整理、清洁手术室,清点物品,检查物品的日期及密封情况,对于过期、密封情况不好及数量不足的物品,要及时进行补充。④为方便患者就诊,可以通过互联网、短信、电话等预约的方式,给患者提供快捷的就诊平台,并采用分段式接诊方法,一方面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另一方面满足了患者对医生多样化的需求。⑤培训护理人员相应的急救知识,以便于快速判断患者的病情,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等,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心理素质,并能够及时将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反馈给医生。

1.3疗效评价标准

主要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满意度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价。满意度评估标准:共10个问题,每题1分,总分为10分,优秀:7~10分,良好:4~6分,差:0~3分。根据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标准(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2],轻:50~59岁,中:60~69分,重:≥70分。根据抑郁症自我评定量表评分标准(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3],轻:53~62分,中:63~72分,重:≥73分。1.4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用(χ±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见表1。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见表2。由表2可知,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8.33%,观察组满意度为96.67%,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见表3。两组患者护理管理前在SDS评分与SAS评分方面并无明显差异(P>0.05),然而护理管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讨论手术室是抢救危重患者及进行手术的场所,具有较高的风险程度,其对手术操作和护理质量的要求均非常严格。但在过去的手术操作中,由于不合理的管理方式,以及不恰当的护士态度等因素,影响了后续治疗的质量,增加了手术的风险程度。如何提高手术患者的预后效果成为了临床急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化,人们已经发现,护理模式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探讨“5S”管理模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5S”是一种从患者的实际出发,以患者为中心作出相应的护理操作的管理模式[4],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分别为整理、素养、整顿、清洁、清扫,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陌生、紧张情绪,疏通患者的心理,同时微笑的态度可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感,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优化了治疗的态度,专业技能将直接影响后期的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方便的服务。在这项研究中,一般的护理管理模式与“5S”管理模式相结合之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一些研究表明[5,6],在患者手术后实施“5S”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手术的风险。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护理模式的转变,使患者得到了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好转,该结果与文献一致。综上所述,“5S”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改善手术室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疏导患者的消极情绪。

作者:邵素娇 李静静 叶扬眉 单位:浙江省三门县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高翠霞,张正顺.手术室推行“双5S”护理管理模式的体会[J].西部中医药,2013,26(4):110-111.

[2]王萍.在普外科应用5S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分析[J].西南军医,2011,13(6):998-1000.

[3]朱华,方秀敏.“5S”管理模式在急诊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86-87.

[4]李晓青,杨璞,林翠萍,等.“3H•4A•5S”护理模式在医院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实践与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1):91-92.

第3篇: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 质量管理; 手术室; 应用效果; 临床价值

doi:10.14033/ki.cfmr.2016.30.0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0-0096-03

手术室是医院外科实施相关治疗的重要科室,手术室护理质量直接决定手术的成败与否,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手术室护理质量[1],因此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够有效控制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保证护理人员规范操作,根据质量要求完成各项护理[2]。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完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f直人民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1-12月在完善质量管理前的护士作为对照组,这一阶段科室共有9名护理人员,年龄22~41岁,平均(32.89±7.67)岁,主管护师3名,护师4名,护士2名;文化程度:本科3名、专科6名。将2015年1-12月完善质量管理的

9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年龄23~42岁,平均(33.89±7.90)岁,主管护师3名,护师4名,护士2名;文化程度:本科3名、专科6名。两组护理人员年龄、职称、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进行手术室护理工作,观察组实施以下质量管理。

1.2.1 成立手术室质控小组 建立质量控制监督体系,由护士长、管理员建立质量管控监督组,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对护理成效进行监督及效果分析,同时监督组长对护理中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

1.2.2 健全手术室管理制度 完善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标准、操作流程,做到有章可查,有纪可循,明确岗位职责。将手术室各项工作进行细化分工,如院内感染又分为学习培训、监测、术中监控、保洁清扫的管理,质量控制又划分手术配合、标本管理、抢救车管理、无菌物品准备等,指派各层级护士分管,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

1.2.3 明确手术室质量管理标准 制定合理科学质量管理标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3],据手术室质量管理目标和要求,按照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制定完整的手术室质量标准和定量评估规则,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要确定的内容是:无菌物品管理、药品器械与设备管理、无菌技术操作与手术配合、标本及污物处理质量标准、卫生与消毒隔离管理等。同时根据医院管理标准,制定了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标准:护士长管理质量标准;护士工作质量标准(责任护士质量标准,巡回护士质量标准,洗手护士质量标准)。

1.2.4 提高手术室护士专业素质 有计划的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更新操作技术,以配合手术的需要,护士长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具体情况,制订出业务学习计划,指定人员讲课,并结合实际,示范操作,使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更好地做好新手术的配合,开展新手术、使用新设备和新仪器前请专人讲课,手术室护士参加术前讨论以掌握手术步骤和方法,更好地配合新手术的开展。增强法律知识学习,在手术配合过程中要有风险识别能力[4]。严格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高度重视手术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巡回护士、洗手护士、手术医生对记录单确认记录无误后签全名,随同病案归档,使之有效地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

1.2.5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根据科室人员紧,手术任务重的局面,适当增加手术室工作人员,了解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同时根据手术量合理调配,注意分层使用护理人员,手术排班尽量做到能力高低搭配、老少结合,使年轻护士有充分学习机会并得到锻炼,保证手术配合质量,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5]。

1.2.6 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 手术工作是群体劳动,工作有共同目标,有分工协作,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管理涉及到多个手术相关科室[6],因此,必须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与协作,召开手术科室座谈会,听取意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共同解决,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1.2.7 实施监控改进方案 质量抽查主要由护士长按照护士职责和质量标准进行抽查,内容包括:消毒隔离、抢救物品、手术间物品定位、清洁卫生、各班职责等;分析护理过程和环节,评价、监测护理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寻找护理质量隐患,寻找改进的机会与环节,制定预防措施与纠正措施,发现质量隐患时,及时查找原因,寻求对策,然后形成制度。

1.3 观察指标

(1)手g室护理人员护理操作考核、护理理论考核、护理文件评分,各项满分100分。(2)手术室工作满意程度(调查两个不同时间段临床手术患者各100例对手术室工作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操作考核(94.89±4.22)分、护理理论考核(93.55±4.87)分、护理文件评分(96.34±2.23)分高于对照组的(84.67±10.32)、(82.34±9.23)、(89.34±6.23)分,比较差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科室之一,医院的整体水平往往会从手术室中得到体现,所以提高手术室的护理水平对提高医院的整体社会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7],然而在目前随着外科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广泛使用、外科病床扩展手术量增加、低年资护士进入、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护士“慎独”精神欠缺、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不精等各种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8],因此如何做好管理过程控制,保证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永恒的主题,是手术室护理管理者的核心[3],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与健康,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的形象,作为手术室管理者,应该积极发挥质量控制、指导、协调和监督作用,做好质量管理中重点管理工作,增强工作人员质量意识,并将质量意识贯穿于服务的全过程,使每位护士思想上重视,行为上落实,实行自我控制,不断改行工作流程[9-10]。本文通过成立手术室质控小组、健全手术室管理制度、明确手术室质量管理标准、提高手术室护士专业素质、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实施监控改进方案等措施完善质量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操作考核(94.89±4.22)分、护理理论考核(93.55±4.87)分、护理文件评分(96.34±2.23)分高于对照组的(84.67±10.32)、(82.34±9.23)、(89.34±6.2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手术室由于环境因素、患者特点、护理人员等众多因素导致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质量问题,实施有效措施加强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手术患者的满意程度,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手术室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邹树玉.应用质量控制小组活动提高护理质量的体会用[J].天津护理,2013,21(6):293-294.

[2]霍丽民,高深.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管理探讨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6):6396-6397.

[3]常后婵,戴红霞,钟爱玲.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5):14-16.

[4]夏庆梅.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4,21(21):16-17.

[5]吴琦,黄丽华.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5,14(9):831-833.

[6]张丽娟.循证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5,8(17中):78-79.

[7]张梅,刘海霞,姚见玉.基层医院手术室质量管理及护理质量分析报告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3):419-420.

[8]白洁,吴福丽.绩效管理在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上旬版),2012,10(19):1791-1792.

[9]郑艳.高效安全管理手术室促进护理质量提升[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12):1429-1430.

第4篇: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主管护师;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作用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92-01

手术室质量控制是保证手术质量,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因素。主管护师既有较强的护理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主管护师参加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能够及时发现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又能够对手术室质量控制提供指导。

1 促进制定并完善手术室护理规章制度以及质量标准

完善的护理规章制度以及质量标准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主管护师经验丰富,对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及缺陷了如指掌,让主管护师参与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能够制定并完善手术室护理规章制度以及质量标准,既可以为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供依据,又可以强化护理人员的自我约束意识,加强质量控制,消灭隐患于萌芽状态。同时,主管护师还要带头并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各项护理规章制度以及质量标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质量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主动进入到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为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奠定基础1。

2 促进院感监测工作

院感监测工作是手术室无菌操作的重要保证。主管护师能够促进院感监测员的工作,严格管理手术室的各重要环节、流程以及危险因素。定时、及时使用动态杀菌机对手术室的空气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并对手术室的空气、物表以及护理人员实施生物监测,保证消毒杀菌的质量。每周更换1次戊二醇消毒液,对各类储槽、容器每天至少灭菌一次,每日监测含氯消毒液一次。每天检查灭菌包,保证灭菌包的使用期限在有效期内,且及时发现有效期内存在质量问题的灭菌包。

3 促进手术器械以及相关仪器的保养与管理工作

手术器械以及相关仪器的质量是保证手术质量与患者安全的重要条件。在手术器械和仪器管理和使用的过程中,主管护师要认真严格对手术器械和相关仪器进行登记,为相关仪器制作专门的操作程序卡,将其挂在仪器旁边,以避免错误操作。制定符合本院实际情况的相关措施,确保手术器械以及相关仪器有专人管理,专人保养,使用有登记,维修保养有记录2。

4 促进敷料制作以及相关物品的准备工作

在手术正常进行过程中,敷料以及其他必不可收的手术物品不但要供应充足,而且要有质量保证,切忌敷衍了事,制作简单,不达标的敷料以及相关物品进入手术操作流程。在敷料制作以及相关物品的准备工作中,主管护师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准备,确保敷料以及相关物品质量达标,供应充足。平时,主管护师还要及时对敷料以及相关物品进行清点与整理,发现不足,及时添置,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敷料以及相关物品,要坚决杜绝进入手术操作流程之中,确保手术质量。

5 促进术前、术后访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为提高护理质量,缓解患者术前的心理压力,使其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更好地配合,主管护师要要坚持和其他护理人员一道在手术进行前一天对将要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解释和安慰,要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中必须注意的相关事项以及疾病的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在让患者对手术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解除患者恐慌不安的心理。在手术成功完成后的第二天,主管护师还要组织相关护理人员一道对患者进行术后访视,询问患者术中、术后感受,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关怀,并督促检查手术护理记录,及时发现并纠正记录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手术护理记录的完整与规范3。

6 开展手术室护理知识培训

主管护师定时开展手术室护理知识培训,讲授手术室专科护理知识,特别是针对重点和难点,更要做到认真细致。在讲授过程中,主管护师要认真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言传和身教相结合,逐步提高护理人员解决手术室护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为提高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主管护师还要认真组织考核,通过考核发现知识培训中存在的不足。主管护师还要积极组织并参与急救工作,通过传帮带等方式不断提高一线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两年来,我院充分发挥主管护师主管护师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大幅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由两年前的78.89%提高到98.64%,手术医生满意度由两年前的90.32%提高到99.21%,手术器械消毒合格率由两年前的97.6%提高到100%,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率由两年前的1.02%下降为0.01%,患者的投诉率下降为0%。

总之,主管护师参与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准确有效解决问题,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有利于协调手术室人员展开急救工作,提高医护间、护患间的沟通能力,增强患者与其家属的安全感。充分发挥主管护师的责任感,挖掘其工作潜力,带头参加工作,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保证人力资源能量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通过主管护师在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一线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从而有效提高手术中的配合质量。通过主管护师参与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还可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团队意识,为打造一支具有集体精神,作风技术均过硬的手术室护理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程忠才,彭刚艺,蔡艳芳,等.手术室专科护士在层级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9,2:26-28.

第5篇: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采取护士分级管理模式,将我院手术室护士分为护士长、组长、组员3层,比较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护士专业知识通过情况的差异。结果:在实施分层管理模式1年后,手术室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前降低,护士专业知识通过率、护理工作自身满意度较实施前都有明显提高。结论:分层管理模式可以明显改善手术室的管理质量,值得大力提倡。

关键词 分层管理模式;手术室;管理质量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48

作者单位:525200高州市广东省高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

陈玉兰: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科室之一,医疗器械多、临床任务重、病危病重率高,因而手术室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1]。作为手术室的护理管理者,应充分意识到手术室因为工作量大、意外及紧急情况多,风险性也随之提高,因此,如何进一步发挥每一个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2]。分层管理模式是源于企业的一种管理理念,目前应用到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中[3]。所谓护士分层管理模式[4],就是根据个人特点和组织需要相结合的形式划分护士职责,将岗位工作职责技术要求与护士的分层次管理有机结合,建立新型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以提高工作效率,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我院手术室实施护士分层分组的配置方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科护理人员20名,女6名,男4名。年龄18~41岁,平均年龄(24.27±3.67)岁。工作年限0.5~23年,平均工作年限(13.31±4.51)年。其中,主管护士2名,护师5名,护士13名。2013年3月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比较实施分层管理前后1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护士业务知识通过(理论考核、操作技术达标人数)及对自身工作满意度情况。

1.2护理分层护理管理方法实施前来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即术前访视、术前仔细核对患者情况、心理支持、传递器械、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等。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具体为:(1)人员分层。参照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和职称,将护理人员分为护士长、组长、组员。护士长是副主任护师职称,专科工作15年以上,具备丰富的业务知识、强硬的专业素质和沟通协调能力;组长应是主管或者护师,专科工作10年以上,工作责任心强,过硬的专业技术;其余为组员。(2)人员分配。护士

长监督护理人员的分层管理。(3)护士长、组长职务安排 。护士长统筹安排手术室各项工作的管理;组长主要对本组护士及护理质量全面负责,包括监控本组的护理质量、考核本组护士的专科业务培训和基础知识和技能,解决本专科组手术中的疑难、紧急问题,以及组织、协调、指挥大型抢救等。(4)护师、初级护士职责安排。护师的职责是独立完成重大、复杂手术的洗手、巡回护士工作,运用手术室各项工作质量标准指导下级护士工作,独立并指导下级护士完成围手术期护理和患者安全管理工作;初级护士和实习护士应能独立完成各专科常见手术的洗手,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完成围手术期护理和患者安全管理工作等,学习并能正确执行手术室基础性工作,如:环境管理、消毒隔离管理等(不接触手术和患者)。(5)排班安排。在日常工作中,护士长根据手术日排班。每日有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等班次。白班包括各层级护士,须满足所有手术间的正常运转;夜班2~3人,其中至少有1名护师以上职称人员,以应对急诊手术等其他突发事件。

1.3评价标准比较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前(2012年3月~2013年3月)和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后(2013年3月~2014年3月)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人数、护士业务知识通过(理论考核、操作技术达标人数)及护理人员自身工作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 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或χc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人数和护士业务知识通过人数比较(表1)

3讨论

结果显示,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而护士专业知识通过率、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实施前都有明显提高,说明分层管理合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5]。

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后,通过以手术患者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不仅激发了护士在护理领域不断学习新的技术新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从而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业务知识考核通过率,还使手术配合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了手术的质量及效率,密切了医护医患关系,护理人员对自身专业价值有了更深认识。分层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各个层次护理人员的优势和自身潜力,激发了护理人员相互学习的热情以及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在保证手术室工作质量的同时,还缓解了护理工作中的矛盾,获得了护理人员的一致肯定,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

手术室作为临床重要科室,也是压力和风险较高的科室之一[6]。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采取的管理模式是不管资历如何,均给予相同强度和技术要求的工作,这样的后果可能就是临床不良时间发生率高,人力资源浪费,护理人员对工作的不满[7-8]。结果说明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明确了各级工作职责和任务,使各项护理工作安排井然有序,充分调动临床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责任心,做到人尽其才;第二,不仅可以为外科医生提供更加合理规范的帮助,还能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第三,让学历高、年资高的护士自身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让低层次护士得到很好的指导并更加明确个人发展方向。因此,分层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凝聚力,不仅使护理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还明显改善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成巧梅.引入分层管理模式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64-65.

[2]陈国纯.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2(32):119-120.

[3]顾芸,马友欢,梁丽君.分层次按职上岗管理模式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护理研究,2007,21(9):2451.

[4]焦丹丹,丁雅芳,王岚,等.分层管理在提高ICU护士核心能力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26):115-116.

[5]艳红,张红梅,孙丽芹,等.分层次管理在手术室的应用及成效分析[J].护理研究,2010,24(16):1477-1478.

[6]徐 梅,杨 倩,王英丽,等.手术室护士分层管理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070-1073.

[7]严艳玲,李云玲,梁冬梅,等.APN排班与护士层级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24):3071-3074.

[8]常永红,毕玉美,邓亚玲,等.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795-796.

第6篇: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术前访视安全管理手术室护理护理质量

外科患者主要治疗手段就是手术治疗,许多患者因为病情对情绪造成严重影响,存在紧张、焦虑等情绪,加大了手术应激反应,增加了护理工作难度[1];而且手术室是临床治疗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场所,有许多医疗护理人员进入,因此更需要严格的管理模式。临床护理中提高护理质量便可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临床相关人员一直在找寻合适的方式进行手术室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使手术环境更加安全。本文主要探讨术前访视联合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特从本院抽取80例外科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期间的4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参照组,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19岁~73岁,平均年龄(47.65±8.32)岁;手术类型:23例普外手术,10例妇科手术,7例骨科手术。随机抽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19岁~74岁,平均年龄(47.89±8.86)岁;手术类型:22例普外手术,11例妇科手术,7例骨科手术。2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手术方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有:环境护理、术前器械准备,护理人员在收到手术通知后应及时调整手术室温、湿度,将手术器械准备妥善。结束准备工作后将患者接入手术室,女患者手术应避开月经期。试验组采用术前访视联合安全管理,即:①术前访视:术前访视应在术前1天进行,主要执行者为巡回护士。首先应对患者健康资料进行收集,在巡回过程中为患者介绍自身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降低患者的手术应激心理,并且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术前访视时巡回护士应首先让患者认识自己,告知患者来巡视的目的,并且取得信任。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适当讲解相同病例的成功案例,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并缓解其不良情绪。为患者介绍主治医师以及麻醉师,让其对施术者有一定了解,并告知患者施术者进行过的手术成功案例,增加患者信任感。对于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要详细回答,消除患者顾虑,增加治疗依从性。术前告知患者要休息充足,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手术。②手术风险护理评估:临床护理中,由于护理人员经验不同,理论知识水平以及操作技能水平不一,因此在术前经常发生注意事项交代不清等现象,甚至术前准备不够妥当,导致手术延迟;手术室是疾病治疗的重要场所,每个月均会有许多护理人员进去学习,监督常常不够严格。手术量不断增加,也需要加大学习护士的巡回;护士在进行器械学习的时候,常会出现失误,造成差错;护理人员因为对器械操作不够熟练,常被利器伤,导致院内感染严重。③安全管理措施:护士长应增加对于护理人员的考核强度,保证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科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增强人员管理,人力资源缺乏的时候不可随意安排学习新护士进行巡回,宁愿增加经验丰富护士的工作量;可使用情境模拟对护理人员进行训练,加强护理人员术前访视的操作能力以及技巧,让其可以在情境模拟中懂得如何更好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应变能力得到提高,更具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医院还要对护理人员排班进行合理安排,舒缓其工作压力,让其不管在遇到什么事情时都可以用最佳状态来面对;若在器械使用中受伤,应及时对伤口以及器械进行处理、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3观察指标

护士长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进行考核,包括专科知识熟悉度、工作责任心、服务意识、安全护理能力以及专科技能操作能力等5个方面。每个方面共10个问题,总分为10分;大于5分为合格;分数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参照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均低于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较为重要的科室之一,也是较为特殊的医疗场所。其护理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手术结果[3]。有关研究证明,医院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0%,主要因为管理不当所导致,还有就是医疗技术水平[4]。在进行手术时若能为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可以有效改善手术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让其更加了解手术过程。医疗服务更加人性化,创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安全护理模式主要是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的一种方式,让患者在管理中提高对于术前访视的操作熟悉度,患者对于风险的防范意识更高,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创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护理安全程度更高[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参照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均低于试验组(P0.05)。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可以使其更加了解自身疾病,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同时术前访视还可创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让其享受到更加良好的术前护理干预。综上所述,手术室进行术前访视联合安全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可提高护理干预效果,使手术更加顺利,创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凤和.术前访视联合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3):361-362.

[2]吴琴梅,刘振华.医护联合术前访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7,25(4):304-306.

[3]王云云.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访视对围术期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11):18-21.

[4]徐智萍,李婷君.手术室联合病房围术期护理对手术患者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程度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7):1368-1369.

第7篇: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范文

手术室的工作量一般都很大,而且患者的病情有时候又不受控制,很容易发生突变,工作中也存在较多的环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护理方面出现差错的几率较高。因此医院相关领导部门要加强对手术室护理管理方面的工作,在护理这一部门内部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规范,从而可以培训出高职业素养的护理人员[1],减少在看护患者的过程中的出错几率。本研究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接收诊治的200例手术室患者作对照组,在这200例患者中男患者106例,女患者94例,年龄范围在30~72岁,平均年龄(55.25±4.8)岁,从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20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患者112例,女患者88例,年龄范围在(57.2±5.1)岁,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实验结果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常规的看护照理,在手术前按照惯例对患者进行询问,在此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进行细致的观察,在手术前把手术过程的详情内容告诉患者,在患者进手术室之前要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消毒和检查,手术后应该对患者做一些必要的感染防护措施[2]。在手术室期间对研究组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精细化管理手术室环境:手术室中存在较多的细菌和病菌,容易造成感染。因此这就需要医院相关领导高度重视手术室环境管理方面的工作,建立良好完善的手术室环境管理制度。就比如对接送患者的推车管理中,在将患者从病房运送到手术室的过程中应使用内外交换车,在运送手术室需要用到的消毒药品时应该使用专门的交换车,为了更好地减少细菌感染应该对手术室地面进行定时

的杀菌消毒,在打扫手术室地面时应格外细致[3],注意不要损坏地面,而且在地面有破损的地方应着重进行消毒,减少细菌感染的几率。

1.2 精细化管理手术室工作人员:如果想为患者提供精细化的服务,就要求相关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达到较高水平,而且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提升他们的专业服务能力[4],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检测数据用SPSS18.0分析,用(±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在对研究组实施精细化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

在护理满意度比较方面,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3.结论

患者在手术室停留的时间虽然比较短暂,却是疾病治疗的关键环节,在手术过程当中患者身心脆弱,护理人员护理水平的高低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在手术环节,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控制手术风险,改善手术成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4.1%)明显高于对照组(67.6%),精细化的手术室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在手术中的不适感,精细化护理与整体护理相结合可以保证手术安全高效的进行,而且还能够提高护理质量。由于病人对手术有一定的畏惧,所以在手术前一定要做好细致的心理疏导,而且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都要从生理和心理上提供全方面的优质护理,这样才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从而可以减少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其他并发症的几率。在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入院后的教育,使他们对医院更加了解,保持手术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处于适宜状态,在手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特征,以免发生意外可以及时进行抢救[5]。术后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及进行精细化的护理,促进患者可以更好更快的恢复。

综上所述,为手术室中的患者提供精细化的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也会很大程度的减小。因此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冬梅. 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0):242-242.

[2]杨再英. 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探究[J]. 医药卫生:全文版, 2017,32(2):00091-00091.

[3]英. 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4, 33(33):445-446.

第8篇: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范文

不管是白天还是夜间,手术室都需要抢救不少危急重患者。尤其在夜间,手术室需要对不少急症手术患者进行抢救。要想确保夜间手术室患者的护理安全,促进夜间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就要求夜间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的观察,具备冷静的头脑和相应的应急能力,及时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处理措施,以不断提高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质量。下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对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质量与患者护理安全的关系加以探讨,以供参考。

1一般资料

手术室护理人员共14人,年龄22~45岁,本科和大专比例为3:2。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手术室抢救患者人数、患者所患疾病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手术室夜间护理管理方法加以分析和对比,比较2012~2013年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和2013~2014年采用安全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2.1手术室夜间护理管理方法 2012~2013年手术室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2012~2013年实施安全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采取的措施有:(1)根据医院夜间抢救的实际情况和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合理安排排班,实行弹性排班,保证手术室护士夜间休息时间,实现劳逸结合,以增强手术室夜间护士的体力和精力,减少手术室护士疲劳工作现象的发生。(2)合理安排饮食时间和睡眠时间,以确保手术室护士具有充足的体力。督促手术室护士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机体抵抗力,确保护士的身体状态处于胜任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状态。(3)加强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护理操作水平,增强护士的安全意识,提醒护士在夜间要及时识别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制度完成各项手术室夜间护理操作,确保夜间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4)管理者加强和手术室护士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手术室护士的心理状态、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等,尽可能地给予手术室护士精神上的支持,工作上的指导,生活上的帮助,以消除手术室护士的思想负担,使其可以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以应对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5)鼓励手术室护士参加适当的娱乐活动,培养一些兴趣和爱好,指导护士掌握自我调节工作压力和管理情绪的方法,以使护士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应对繁杂的手术室护理工作。

2.2观察指标 护士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技术评分、患者对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

2.3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若P

3结果

2012~2013年14例护士中出现护理失误的护士共6例;发生护理差错的护士共4例;护理技术评分为82.6 4.4分;患者对夜间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0.0%。2013~2014年14例护士中出现护理失误的护士共1例;发生护理差错的护士共1例;护理技术评分为95.4 1.5分;患者对夜间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上述几方面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第9篇: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范文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核心,是保证手术室医疗安全的关键。随着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整体护理不断深入开展,如何为手术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是护理管理者必须履行的职责。我院在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运用五级质控组织管理制,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建立健全手术室五级质控组织管理体系

根据手术室工作质量标准和手术室工作职责建立手术室五级质控管理组织即:护理部领导下的院护理工作质量控制小组;手术室护士长;兼职质控员;各小组长和各岗位护理人员。

2各级质控组织的任务

2.1院护理质控小组:根据手术室工作质量标准、手术室工作职责和护理部制定的《手术室护理工作考核细则》,护理部对手术室实施不定期的抽查,每月大检查及每季度质控小组检查,其内容包括工作人员管理、护理技术操作、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各种记录、急救物品、消毒灭菌、清洁卫生等。检查结果实行及时通报和每季度发文通报。

2.2护士长:护士长做到每日“五查”及“随时查”,同时针对科内薄弱环节和工作中心进行“重点查”,内容包括手术器械、物品准备、洗手、巡回护士的手术配合、护理病历书写、消毒隔离、手术间物品定位和定量、清洁卫生及各班职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指导护士做好各项工作。检查结果在次日早会上讲评,对工作完成好的同志在会上给予表扬、鼓励;对存在的问题要与当月奖金挂钩。

2.3兼职质控员:兼职质控员负责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负责每月对各类无菌物品、工作人员及术者的手、空气及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细菌培养。全面进行监测,结果存档备查。

2.4小组长:各小组长根据分工对本组工作督促实施与改进,协助护士长做好内部护理质量的检查、督导、考核等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制定改进措施,保障手术室日常工作质量。

2.5各岗位护士:各岗位护理人员是日常工作的执行者,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完成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各负其责,职责分明,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3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根据各级质控组织检查结果,每月召开1~2次护理质量分析会,集思广益,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与质量标准相比较,找出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制定相应措施并予以实施,保证手术室内部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4体会

4.1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管理首先要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我们采取的手术室五级质控组织管理体系,并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反馈机制,使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有了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