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遵循考纲,以不变应万变
在当前阶段,对于历史学科的复习一定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目标,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地备课本、做习题、搞题海战术。每分每秒的时间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宝贵的,而历史学科的知识点相对来说又比较琐碎。
因此,对于高三学生尤其是我们艺术学校的学生来说,在复习的时候更应该准备一本《考试大纲》,并严格按照《考试大纲》中规定的指导思想、能力要求和知识点来进行复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复习效率,还可以弥补特长生由于进行专长学习而耽误的时间。比如: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考纲要点包括: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先秦时期的文化。在考纲的指导下,学生的复习才能真正把握要点。
二、夯实基础,融会贯通,中西结合
这一点是历史复习备考永恒的话题之一。历史学科与所学其他学科完全不同,不管解决试卷中的什么问题,回答什么类型的考试,都要用史实说话,因此,必须对考纲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有一个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将教材表述变成自己能灵活运用的具体的史实,从容地面对高考。
1.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同一历史知识
例如:如何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统一趋势?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与此同时,促进统一的因素不断增长,国家统一已经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经济上,由于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水平逐渐提高,各地社会经济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流频繁,这就为统一创造了经济基础;形式上,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的数量逐渐减少,到战国后期只剩下主要的七个国家,逐步实现了局部统一,为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从人民的要求看,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渴望结束分裂战乱状态,统一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和人心所向;民族关系上,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为后来的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要依据历史教材提炼基础知识,发挥历史教材的最大作用
比如:对于百家争鸣要把握其概念、出现的原因、主要学派以及这一局面结束的必然性。
三、科学训练,提升高考答题能力
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能力的考查,是当今高考命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学生的能力是练出来的,所以,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能否得以提升,取决于日常的具体训练方法,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要善于把握和质疑教材中的历史知识;要善于发现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精选精练习题,讲究效率,加强针对性,同时注意拓宽思路,及时总结和反思。
四、关心现实,巧学历史
高考历史试题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已成为趋势,但是,历史毕竟不同于政治学科,所以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历史的现实性,更要关注历史的过去性。对于现实热点的复习和把握要注意:既要重视对与时政热点相关的历史知识的归纳,更要注意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明确其现实意义;要注意对时政热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历史分析,并形成规律性认识。
一、帮助学生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他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底,这方面的能力的开发训练,我认为主要是通过以下方法来达到。
(一)教给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教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教他们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结构体系中,以便更好地掌握。
(二)帮助学生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
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运用,历史学科的知识的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解答各类历史试题或与历史相联系的综合试题,这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普遍手段,高考更是突显了这一点,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
(一)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各类考题、练习题。在考试成为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今天,做题的技巧成为学生学习能力一个重要方面,而进行各种题型的练习、考试训练,则是培养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应通过练习、考试和讲评的不断重复和提高,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应命题考试的能力。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始终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具体的做法是教给学生做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历史学科高考试卷中材料分析题是一个难点,因而我在教学中强调做材料题的三部曲:读、找、答。“读”是做好材料题的基础,要求粗读后细读,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带问题阅读尽快获得有效知识信息,还要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等。“找”是解题的关键。主要是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相似点、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体会命题意图、找出不同材料题的不同要求等。“答”是解题的落脚点,注意按问作答克服思维定势,坚持论从史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观点,认真书写等。
(二)指导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并不断得到提高。我们的学生参加高考之前,他们要做好多的材料题,因而要学会归纳和总结。在归纳中可以使学生对历史知识得到了巩固,在总结中也可以使学生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归纳和总结中能使学生找出做材料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一些基本要求,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研究性、创造性学习能力。
1、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比如我在上《》这一节课时,先由学生分组设计相关问题,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在老师授课中可以大家一起来讨论,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这样我们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创新能力,同时又能活跃课堂氛围。
关键词:浙江省;选考加试题;特点;策略
高考选考是一个新型的考试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要考的科目,进而根据学生成绩来选择报考的学校与专业,这种模式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然而,由于是一个全新的考试形式,师生出现了一定的迷茫,不知如何正确备考。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根据具体的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的分析,总结出历史加试题的特点,从而让学生正确积极备考。
一、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的特点
1.注重考查基础知识
选考加试题贴近高中历史教材,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一直是浙江省的命题重点。比如,在2016年10月的第33题考查了“概括秦汉修筑长城行动的预期目的及实际产生的结果”,这些都能体现对基础知识的重视。该题主要考查的是选修六中第五章内容“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命题者仍然保留了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结合,从而考查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因此,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对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关注度,学生在备考中要注重对历史教材的全方位理解,注重选修和必修的结合。
2.考查对知识点的整合
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的试卷摒弃了自选模块,这将给命题者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因此,可以在试卷中体现必修与选修两部分的教材内容。浙江省的选修教材分别采用了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和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在2015年10月的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中有很好的体现,第33题将“孔子创办私学”、必修3中的“西汉太学”“科举制”以及选修6的“故宫之保和殿”相结合,从而将历史知识进行了一定的整合,进一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第34题将选修3中的“法西斯”与选修6中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结合在了一起,选修3中的“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选修6中“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等知识点。
3.积极与时事热点相结合
这是一件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学生在备考时也会做大量的练习。然而在2015年10月高考历史选考的加试题中,命题者没有刻意回避时事热点,而是将反法西斯战争最核心的内容作为考查知识点。这对历史来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对世人也会起到一个警醒的作用。在第34题中,分别从德国法西斯建立的原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特点以及概括法西斯主义的实质三个方面进行考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法西斯主义的
认知。
二、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的备考策略
1.聚焦教材,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从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的特点分析来看,基本知识点来源于教材。因此,要求学生对选修以及必修的内容都要做到烂熟于心。然而,从选考加试题的分析来看,主要集中在背诵的层次上。但是,学生在备考时要注重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不然换一个题型,可能就会出现不会的状态。从选考加试题的命题形式来看,虽然形式较为丰富,但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依托教材,理解能力的考查更要依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储备量,并是否可以随时进行解题。所以,在备考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时,考生要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从而为学生培养历史思维提供一定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科指导意见以及考试大纲进行深刻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高考历史的复习会经过两轮的复习,在第一轮复习时要狠抓基础知识,并切实做到准、实、活。首先,准是指要将考试大纲里所涉及的内容全部讲到。实是指将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原因、过程和结果、影响都做到准确理解。活是指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可以做到迁移,注重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第二轮复习时就要将不同模块之间的内容进行整合,在归纳、总结和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更轻松地应付选考加试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以主题式通史的方法进行复习,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也通过知识之间的再次整合,使教材内容进行了二次开发,与既定的主题有密切联系的中外历史内容进行结合比较,从而形成较为清晰的历史结构体系。
2.加强对史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材料中,历史教材是十分重要的课程知识,但是也一定要结合史学资料进行复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重视教材一直是浙江省高考的特色,在选考加试题中同样也有体现,但是加试题注重考查的是学生的历史课程知识,考查学生的历史基本素质。所以,在备考高中历史选考加试题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史学资料的学习,在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可以先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随后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命题。在命题过程中,可以不要求学生具备命题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但是要求学生要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并将史学资料与教材知识进行整合,使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这样就会不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
3.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体系
从两年选考加试题的分析来看,加试题比较注重对历史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历史知识。教师可以尝试以时间轴、空间轴和事件轴为核心,建立三维的知识网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比如,在复习工业革命时。教师可以先以时间轴为中心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并将新航路的开辟、殖民者的扩张以及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等史学资料进行结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原因。其次,以空间轴为中心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并将工业革命与中国历史进行适当的结合,从而引出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以事件轴为中心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在挖掘工业革命爆发背景的基础上,联系英国的议会改革和浪漫主义等史学资料,这样就帮助学生建立了工业革命的历史结构体系。
三、总结
通过对2015年10月、2016年4月和2016年10月的选考加试题的分析,加试题保持了以往的风格,将基础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在聚焦教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加强对史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结构体系。在对选考加试题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加试题的选题内容缺乏一定的创新,并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记忆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应用能力有一定的缺陷。因此,在实际的备考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加试题。
参考文献:
我们说的背书,决不是死记硬背。背书不仅要勤奋刻苦,更要讲究方法、技巧。背书如果不得其法,往往事倍功半。做了过多的无用功是某些学生背得比别人多却考得没别人好的最主要原因。那么,历史究竟如何“背”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呢?
一、把厚书“背”薄
教材是历史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正是我们要背的书。但人教版高中历史三本必修教材就有68万字,再加上两本选修教材,字数超过110万,比120回的《红楼梦》(约100.9万字)还长。如此囊括古今、包罗中外的“厚书”,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部背下来是绝无可能的,也是毫无必要的。要掌握它,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提纲挈领,将那些体现历史阶段特征(横向)、构成历史基本线索(纵向)的主干知识提取出来,认真归纳整理并理解记忆;同时注意加强知识点之间的纵横联系,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形成由知识要点(点)――阶段特征(纬)――基本线索(经)构成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历史知识网络。这种“削枝去叶,突出主干”的背书办法,不但可以将厚书背薄,减轻记忆负担,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梳理主干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基础知识,有效地防止对知识板块的遗忘和疏漏。在这个过程中,分析、综合、比较、归纳、语言表达和信息处理的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历史思维、文化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而这些素养和能力正是“新课标”和“考试说明”中强调的重点考查的内容。
二、把薄书“背”厚
因为“背”历史一般都是从背教材开始的,所以“由厚(教材)到薄(主干)”是顺向学习过程,这一过程有利于检验同学们能否从微观上把握教材内容。但要检验同学们能否从微观上把握具体的历史知识点,还必须有一个“由薄到厚”的逆向学习过程。同学们自己整理的主干知识结构、课堂笔记、“新课标”以及“考试说明”都是概括性很强、相对笼统的“薄书”,但其中每句话都包含了很多知识要点。我们不仅要掌握每句话包含的知识点,还要追根溯源,找出与这句话相关的知识点,力求对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和左右关联都一清二楚。这样,本是一册构建历史框架的“薄书”,由于不断被填入相关知识点,也就变得越来越厚了。
一、记忆联想化、知识网络化——有效复习的根基
历史知识的完整准确掌握是提高能力的基础,没有扎实的知识积累,能力就无从谈起。因此,在历史复习之中,要以掌握基础知识作为学生的基本学习任务。然而,记什么?怎样记?会记吗?这些问题的有效回答才是有效复习的根基所有。历史知识繁多纷杂,必须理出一定的头绪,教给学生理解的规律和方法,才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我感觉历史知识的记忆有一个重要的思维规律,那就是联想。记忆必须以联想为基础,联想是打开记忆大门的金钥匙。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在第一轮的夯实基础复习中,我们运用了“体系提示建构法”,即通过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逐步深入剖析,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历史现象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思考。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创造性地开设了几个专栏。“我的联想”,即相关小专题总结,将几本历史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加以联想总结,有抓住某一历史知识要点、使其前后连贯起来的纵向联系法,还有把发生在相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事件或不同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联系起来的横向联想法,等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开设了“构建知识体系”的阶段性纵横联想尝试。在每一个单元结束后,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建构某一历史阶段或时期的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其形成有机整体。因此,我们的学生在一轮复习完之后,基本上就已经完成了二轮通史专题复习的任务。相应地,我们把二轮复习和三轮的热点复习综合在一起,我们称之为深化提高复习阶段。通过交给学生更多的复习自,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学会巧记、学会对比和运用。贯穿此过程之中的还有我们的特色项目——“超级无敌大默写”。不要只听此名称,它可有着丰富的内容,每一个题目就是一个关键词。如“改革”“创新”“民生”“争鸣”“理论成果”,等等。学生们可以就每个关键词自行组织,以知识联想与回忆、组织与表述、理解与生成等思维形式展开。我们对学生评价的方法,也不再是采点得分,而是按照“SOLO”评价体系,分层、分级给予学生评分。这样的评价方法学生们很欢迎,因为既有知识的重现与反馈,还可以评价思维与创新的能力。此法一直坚持,我们和学生们一起制定评价的标准,学生也会努力按照这个标准去做。这样,将教学、评价、目标三位一体,必然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考复习的有效性大大提升。
二、练习情境化、答题哲学化——有效复习的关键
高考历史试题要求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观点,这是高考对学生考试能力的基本要求,高考历史中往往出现大量新材料、新情境。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就要特别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运用。我们高三历史备课组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和各种教研活动的机会,通过大量搜集相关的情境材料,将历史知识隐含在新材料中,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或是静心分析,使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提升认识,这样既可以避免反复的“炒冷饭”,又可以锻炼学生准确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一般把考试称之为“头脑风暴”,即通过新情境、新问题的呈现,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和调动一切有效的信息、记忆等,充分加以归纳和整合,解答问题。这样,考试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我们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给学生考试的试卷一定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且大多数内容是自己命题的,使学生们在典型的、规范的、有针对性的练习中获得解题方法的训练与提升。在校本教研中,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哲学观点运用的训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用发展的、辩证的思维理解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原理等,以练习带巩固,以巩固促思维,以思维提能力,以能力抬成绩。
三、热点敏感化、时政历史化——有效复习的点睛
以古鉴今,辨今思古,本来就是历史学科独特的人文意义,将历史知识与现实事件相结合,考查学生对时政热点问题的历史思考,也是新课程下高考历史试题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所以,历史不等于是呆板、陈旧的东西,教师要具有与时俱进的观念,将历史知识与现实事件有效结合起来,赋予历史学科以独特的时代性和灵动性。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都有比较强的时政热点历史化的敏感性,经常会不自觉地把一些时政热点与历史知识或与思维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如的前世今生、民生问题的发展沿革、和谐世界的梦想追求等。关注热点、以史为鉴,关注社会、以史为证,关注人文、提升素养,关注世界、融炼价值。
关键词:知识与能力;有效教学;通史;科学阅读
一、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关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依据
1.三维目标内在的关系与地位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是最基础的。从发生论的角度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依附于知识和技能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学生在探索知识和培养技能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2.近三年高考题的启示
教学启示:
重视基础、核心历史知识的积累与落实;提高新情境下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同时又能将材料信息与书本建立正确的关联。
2011~2013年历史综合题考试的范围及内容所体现的思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二者兼具;某一时期的贯通。
教学启示:
以重大历史事件或人物或国家为中心,构建知识网络。
3.学生现状
新课程确立了专题型体系和模块式编排,在知识处理上较为灵活。但实施后许多学生学习历史感觉很吃力,很容易混淆前后知识点。
二、复习中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的策略与方法
1.以学生“学为中心”,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确立好有效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设计方案。
如,复习古代中国科技成就这一课时
操作步骤:课前明确复习目标,编印导学案并先下发,让学生先完成“预习导学案”,然后上交批改,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的调整;之后下发问题反馈单,学生预习后,填上学生认为的薄弱点、重难点,然后教师根据问题反馈单进行教学设计的调整。
课堂教学中利用课件呈现历史材料和课堂习题,同时利用板书边讲边构建知识结构。讲述内容的选择上:侧重传授程序性的知识;必须传授逻辑上存在必然联系的知识和主题性的知识。
2.培养历史通感意识,增强“纵横联通”
基于近三年浙江省历史非选择题明显呈现阶段特征的考核痕迹,树立通史意识,纵向了解历史发展进程与脉络,横向空间上联系同时期历史事件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知识贯通,可以形成一定阶段内的历史“时空”全貌特征。
以上知识结构图,清晰地展现了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的世界发展史。利用这组资源,我们可以落实书本相关的核心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记忆能力与水平。
3.科学地看书
(1)看什么
①看书本
阅读课本前言,明确学史目的;阅读课文目录,形成框架结构;
阅读专题导语,把握背景线索;阅读历史正文,夯实历史知识。
②对照考点,逐条分解,归位书本
(2)怎么看
一、要有新的思维
1.新的重点:新课标下考试检测的是历史学科知识体系问题,就是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现有的教材,构建学科体系。在此基础上,历史上的制度、思想、观念比历史事件本身更重要,应多关注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历史问题,并从整体的、文明交融的角度去认识这些问题。
2.新的能力:在新课标下,基本知识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在考试内容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对此加以缓解,如:在平时检测考试的命题时,适当增加一些材料题的内容,也适当设计一些新的情境,让学生运用平时学习培养出来的能力去分析解答试题。
二、要把握新的备考模式
1.“脱”教材考:高考命题的形式是“脱离”教材的,它通过新材料、新情境的创新与运用来现实,不再拘泥于教科书的具体表述。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大量引用了文献摘录、图表数据、历史故事、历史报刊、名人引言、著名演说辞、历史地图等不同样式的历史材料,就是对此的反映。
2.“拓”教材考:命题的思路是“拓展”教材的,它通过对教材的已有观点从全新的角度再认识来实现,从而追随史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中对中学历史有影响的部分。
3.“托”教材考:命题的承载点是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命题的答案是“依托”教材的,它通过针对问题把材料和教材有机结合并尽可能地用教材的言语表达来实现,在看了答案后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三、要有新的备考对策
1.复习的过程:第一轮复习是打基础的阶段,要求是紧扣课标,根据课本顺序,循序渐进地复习。复习要坚持“全面、系统、扎实、灵活、规范”的方针,依据考点构建主干知识结构,让学生全面落实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合理、有序地培养通识能力,力求落实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第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的深化和提高。通过合理设置专题,对历史知识进行新的整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与阶段特征相联系,总体上构建立体知识体系,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第三轮复习与大纲版复习的思路基本相同,要紧扣教材,查缺补漏。
2.复习的突破点:也就是对考试大纲中的各个考点要解析透彻。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考点,包括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重要的制度和观念、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主要的历史阶段特征和历史发展线索等。在复习这些考点时,应设置充分的新的历史情境去探究、去感知,进而自主地得出结论。
3.掌握全面知识:也就是把前面提到的“点”、“线”在一定的史观指导下全面地把握。具体来说,就是以文明史观为主体,兼及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和唯物史观等,重新整合历史的“点”和“线”。
4.关注“热点”知识: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要善于打破课本知识的狭小圈子的束缚,及时了解关注主流媒体的国内外重大的新闻,抓住时事热点,运用历史学科独特的视角去审视、理解、洞悉现实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得出科学的认识,形成新的问题情境,并以此拓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四、要针对自己的实际
1.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学习,特别是对自己做错了的题目及其内容做好分析和归纳。错误的价值就在于指出学习中的不足,从而引起自己注意。因此教师在复习辅导中要善于利用错误,让学生对做过的试卷中的错误部分集中进行复习,定期翻阅,并对各种错误原因进行整理分类,以防止一错再错。
2.要会看“分”答题,让学生知道如何看“分”答题。在复习辅导中,我们应给学生讲清楚看“分”答题也是历史考试得高分的一个答题技巧。如果一个问题的分值是一分,那它的参考答案只能是一个短语或者是一句话;如果是两分,则参考答案最多不过两句话。在掌握这一规律后,学生答题时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运用概述、论述和叙述的组织方式答题,就容易提高得分率。
3.要练习多种类型的题型。老师在辅导学生时,要精研题型,摸准规律。除常见的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外,教师辅导学生时应对有可能出现的改错题、注释题尤其是分层评价题高度重视,切实掌握它们的解题方法。
五、要掌握答题技巧
从最近三年来的文综历史命题可以看出,其命题原则与重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创新性。具体如下:
首先,重视教材不同视角的切入,加大对学生学习历史能力和素质的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过程和应用、分析问题和解决历史材料问题的方法,知识点只是考查能力和思维的载体。
其次,重视以现实问题为立意中心进行命题,题目的素材有来自教材内的,但更多的是来自教材外日常生活中的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如2010年文综全国卷第36题,涉及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还涉及对中国历史上工商业发展的分析,它要求学生应用全新的概念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因此只有引导学生关注当今社会中的重大问题,如环境问题、减灾问题、资源问题和全球化问题。考查学生运用相关历史知识和辩证唯物史观分析、阐释、评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接收新信息和利用新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去关注生活、关注时代、关心社会,才能够适应在高考中日益新化、与时俱进的试题变化。
第三,重视考查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的内在联系。揭示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知识与当今社会、经济、人文观念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和规律,反映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和客观现状,引导考生将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运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通过具备时间跨度、空间跨度和学科跨度的历史题目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文综的特点与学科渗透。考查学生重组、整合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短时间内采纳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提炼观点,重新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为了使高三迎考复习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基于上述历史命题原则与重点,在历史复习时,应处理好四种关系。
一是知识体系与能力提高的关系。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升华。能力的获得是在知识的学习中逐步培养形成的,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作为载体,就不可能有能力的提高。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知识体系,是高三复习的第一目标。通过扎实的课堂教学与课后训练,使学生建立严密的基础知识体系。
二是做难题目和做容易题目的关系。易是基础,是高考的及格分数线;难是提高,是高考选拔人才的标准线。《考试说明》规定,易、中档题约占全卷的80%。所以,复习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定位试题难度和深度。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片面追求题目的难度和深度,而忽视对易、中档题的分析和挖掘,都是本末倒置的行为,要吃大亏。因此,复习时应以基本的常规题作为例题和练习的主干,基础题要做到速度快和答案准,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它作为探讨方法、训练思维、寻求规律的重点,并辅以适当的挖掘,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尖子生不乏其味,使中等程度的学生学有所得。实现点面结合,深入浅出,难易相宜,方为有效。
三是考试与试卷讲评的关系:高三阶段各类强化训练,随着高考的临近会越来越多。题海训练虽然能够起到强化知识的作用,但是,容易引起学生的知识疲劳,起不到训练的作用,效果欠佳,甚至还会产生抑制作用。因此,考试要适度。练习或测试后,要认真批改,及时统计、分析,找出错误的症结所在,是基础知识的问题,还是能力的问题,还是考试技巧的问题,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借题发挥,整理形成错题库,把教师的评和学生的质疑结合起来,“趁热打铁”对症下药地进行讲评,做到考试一次,能力提高一个层次,知识再重新梳理一次。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认识水平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飞跃,得到升华。那种只重考试不重讲评,甚至把试卷讲评理解为念一下正确答案的行为是错误的。
关键词:高中历史;自主;思维;教学;策略
历史是一项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对于引导学生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有着重要的促进价值。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总结,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加深他们的历史综合感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时期,学生自身的兴趣、学习意识逐渐养成,加上当前学生学习的科目较多、学习任务量较大,学生有明显的“偏科”现象。历史作为一项知识体系杂、知识点容量多、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投入时间、思维认知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而随着近些年的课改深入,历史学科不再是“背会就学会”的传统学习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低,使不少学生对历史科目缺乏良好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以便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充满激情、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比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学好历史知识不仅能够获取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还能够根据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丰富自身的认知技能,拓宽自身的学习视野,不断完善自身的认知体系,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新课改对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情感认知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历史知识不再是“背会就能学会”了。当前阶段的历史学习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归纳能力、知识梳理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我们除了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的历史知识之外,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开展科学的学习活动。
比如,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点、分析某一人物的时候要结合当时的国际社会环境、国内社会环境、政治背景、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潮流等多方面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够科学地分析出人物、事件的真正内涵,更好地完善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感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比如,分析爆发的原因的时候,我们就要从以下几点入手:政治因素:因为的泄密而以失败告终,使人们看清变法是不可取的,必须要革命。所谓革命就是要原有统治,建立新的政权。经济因素:当时清,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走向落败,没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当欧洲国家因为工业革命而发展壮大时,中国非但没进步,反而越来越落后,最后签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文化因素:受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影响,一些有志之士看清社会本质后决定清朝政府,走上了革命之路……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就能够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对历史事件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知,提升他们的历史综合技能。
三、引导学生探究总结
历史知识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觉学习难度较大,知识体系繁杂,学习效率不高。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探究总结,让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学习来完善他们的认知体系,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识总结来丰富学习形式,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比如,在教学中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课本后的《中外历史大事年表》进行课本知识脉络、历史事件的总结梳理,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书读厚,再读薄”,引导学生学会掌握知识主线,学会演绎归纳,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国内、国外知识点相结合,这样一来就能够在分析人物、事件的时候做到全面、科学。例如,在分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国内外历史大事件的对比,当国外文艺复兴、科技飞速发展的时候,国内却发展缓慢。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中国长期的封建制度、中国独有的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重义轻利的儒家思想、闭关锁国政策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运用对比、归纳更好地完善他们对历史发展进程的认知。
总之,历史教学中,我们要树立长远的发展理念,重视对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历史认知能力、历史分析能力的引导教育,以便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分析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