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重点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重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重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重点

第1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重点范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80-01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展,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受到了专业人才们的高度重视。高校在提高学生们社会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培养方案(例:实践教学等)和人才培养目标,这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成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和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当前各大高校急需加强的重要工作。公共事业管理作为一门所涉领域甚宽、实用范围较广的专业学科,只有在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根据“目前课程体系中薄弱的环节”调查得知,社会实践性课程成为了该专业学生的首选答案。由此可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在社会实践能力方面十分薄弱,迫切需要进行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和建设。[1]

(一)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学习时常处于被动状态,长时间创造性思维的缺乏,导致了学生知识与社会实践方面的脱节。学生间普遍存在浮躁倾向,对实践教学采取盲从、应付态度,主动性、积极性较差。

(二)校外社会实践环节缺乏实效性。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形式往往采取参观、参考、情实际工作部门的人员讲课等形式,这种时间活动有利于组织很管理,但学生参与性不足,不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专业实习由于安排的时间过于紧凑,以至于达到预期的效果。实习基地不能完全了解学生实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对学生的实习指导不够有效,以至于部分学生实习效果一般,不能满足其自身事先预期达到的实习要求。

(三)实践教学师资不足。

社会实践主体虽然是学生,但是老师依然扮演者指挥官的重要角色,实训过程指导还是老师必须要做到的。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增长最终还依赖于其指导老师的实践水平。目前,多数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是过去研究行政管理或其它学科的教学,从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是因工作需要,或者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参加过专业的实践锻炼的甚少,大都缺乏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设想

在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多方面来探究如何以能力为本位开始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这是摆在该专业学生、教师面前的重要的问题。

(一)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加强校内专业实践教学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把实践教学放在核心地位,明确实践教学的范畴、内容、形式及管理办法。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首先应在校内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应市场对公共管理管理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

当然,只有校内的专业实践是不够的,还要打破以往艺术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脱节的现象,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参与的校内外多种专业实践活动统一纳入到专业教学的视野当中进行规范和强化,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课堂教学向课外实践的拓展和融通,充分发挥课外实践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检验作用,保证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专业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全程不断线。目前,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自2000年建系以来,就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联系连云港市文化厅,市文化局、旅游局、广电局等下属事业单位开展实习,到一些文化艺术传播公司等企业进行实践,参与一些大型文体活动的管理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专业知识得到运用,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二)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要将强化学生才能实践放在重要位置

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管理基础是建立在文化行业范畴之上的,必须要对文艺内在规律有所了解和把握才能更好地完成对其管理。增强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综合竞争力,就要让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程基础上,再掌握相关管理门类概论、鉴赏、批评等课程基础上,熟悉或掌握至少一门特定公共事业管理门类,把握其内在规律及特点。

(三)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引入项目化教学,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项目策划与管理能力

当下,在公共管理领域更多采用项目化的方式,如各种类型的文体、会展、竞赛、演艺等,都是以项目进行运作的。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要懂得项目的运作程序、管理环节以及管理的方法。事实上,项目化管理的知识运用,包括了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所有能力的运用,如思维创新能力、文案写作能力、市场营销推广能力、音视频制作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开展项目化教学,可依托相应课程教学,在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的实际项目策划、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项目的组织与操作,这种方式的教学让学生切实感到自身的公共事业管理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提高。

三、结合就业强化应用实践能力,拓宽专业方向,实施“双证书”制度

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应注重拓宽专业口径,精炼专业内容。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增强专业的适应性,积极创建新的专业方向。在原有教学计划培养课程开设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专业小方向选修课的开设,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及就业方向,选择其中的一项作为重点学习的方向。如开设影视制片管理、文化经纪(含会展)管理、文化旅游管理、纸质传媒管理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等。

综上所述,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能力培养体系建构,使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备了“金字塔”式的能力,也就具备了成为公共事业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基础。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第2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重点范文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课程设置;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1-0096-01

一、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还没有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该专业是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开设的,因此,该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明确的标准。不少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在原设相关专业所设课程的基础上,做些修改,增加或减少几门课程,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专业[1]。针对公共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问题进行探索,重点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审视现有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与不足,构建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特色。

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

在被调查10所院校中,在培养目标设置方面,均体现以培养具备现代化卫生管理理论、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管理、交际能力,了解卫生事业发展趋势,具有创新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医药企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但各院校在培养目标设置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没有对应,培养人才类型各不相同,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山东中医药大学则是应用复合型管理人才,还有其他院校是高级复合型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因此,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更具特色,即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现代卫生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经济管理学的相关知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基础知识能力,能够在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医药企业和各类公共事业组织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

三、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

关于教学时数,必修课程总学时数:最多的3610 学时,最少1926学时,平均265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最多的2776学时,最少1366学时,平均2603学时。实践学时最多1697学时,最少114学时,平均562学时[2]。各院校的课程设置层次基本相同,但必修课安排比例上差别较大。

调查10所院校发现,各院校课程设置大体分为公共课、医学课和专业课三个层次。公共课程必修课学时在30%左右,公共课科目大体相同,公共课包括:体育、外语、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等政治思想、身体素质及基本知识与能力素质类课程。医学课主要以医学概论、医学单科形式设置,医学类课程必修课学时最高为35.55%最低为16.19%,医学类课程必修课学时比例差距较大,各院校应结合自身条件整合医学类课程门数及学时,建议医学类课程必修课学时在30%左右,让学生用较少的学时学习更多的医学知识。专业课主要就是卫生管理、经济类课程,专业课程必修课学时数最高为58.28%最低为35.15%,建议专业课程必修课学时数在40%左右,课程选择要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专业核心课程。

为适应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科组建,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全面分析中医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四年制)人才培养现状、医学课程与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中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学课程设置的发展方向,形成具有中医药院校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多次召开专家讨论会、召开毕业生座谈会,对现有教学计划进行修订。该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相关体制改革内容,结合本学校自身特点,制定出符合中医院校的教学计划。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课开设9门,656学时,开设体育、外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基本原理等;医药基础课11门,704学时,开设中医基础概论、正常人体解剖学(含组胚)、病理学、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等;专业基础课11门,528学时,开设经济数学、线性代数、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基础和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等;专业课12门,576学时,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电子政务和文秘基础等;任选课10门,320学时,医学伦理学、商品学、医药信息管理、科研设计与方法和人力资源管理等。

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构想,其特征是突出科学、技术。新医改政策下,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从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中医药高等院校肩负着卫生管理队伍建设的任务。

参考文献:

第3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重点范文

作为公共事业,教育管理通过提供优质足量的教育产品来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优质足量涉及效率,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涉及公平。公共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效率是一个完全的经济概念,强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公平强调教育管理的效果与教育管理的本质和最终目的的关系。企业基于其生存和追求利润的目标,效率成了其当然的首要指标。效率作为一种手段,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它与私营企业的区别就在于效益在私营企业看来是一种目标,而就公共事业而言,只能是一种手段,是服务于公平的手段,最终必须服务于公平的需要,教育不能本末倒置,这是公共教育事业管理的特性所决定的:

从本质上讲,教育事业是关系到社会大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众事务。从理论上分析,公共教育事业管理,涉及到两个理论:一个公共事务理论,一个是公共产品理论。当然由于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也说明教育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教育的不同部分,其纯与私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非义务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受益,很大程度主要体现在教育者个人,私人产品性也很突出,产品提供的方式以混合提供为主要,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强制义务教育,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社会受益面最大,教育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外部性最高,因此决定了这类教育产品公共性程度非常高,已是倾向于纯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甚至某种意义上就是纯公共产品。产品的提供方式以政府的公共提供为主要形式,即由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实行免费教育,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需要。

二、问题:目前义务教育的非公平问题

目前教育最受诟病的就是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由于牵涉到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社会大众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敦育。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存在背离公平原则的倾向,主要体现在校际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1986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由于政府实行义务教育的政策,基础教育是公共性很强的准公共产品。既然是公共产品,每个人的享用应当是公平公正的,不应该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由于提倡提高办学效益,教育提出重点发展个别高质量的小学、中学的主张,政府在教育投入、教师资源配置、学生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这样的结果是优质教育基本上集中在少数学校手中。重点学校制度使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资源的非均衡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学校间的差距造成了公众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重点学校制度以精英教育培养尖子生为目标,与义务教育使人人享用平等教育的宗旨是背离的。就近入学制度是保证义务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不合理,学校间明显差距的存在使这一政策无法体现它的公平原则。就近入学意味着你没有选择好学校的余地,碰巧跟好学校做邻居,那么你就可以上好学校,碰不巧就只能上差学校,这本身就是带有偶然性的,有人称之为是“家庭居所决定是否享有优质资源”。

择校意愿的产生和择校制度,就是因为伴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化而派生出来的。从理论上看,择校是“家长们放弃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是个人选择性的行为,并没有违背“人人享有教育机会”的教育公平。而且从理论上讲,择校给予受教育者选择自己心仪学校的权利,择校有助于构筑学校间的竞争机制,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从现实上看,择校与高收费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名校通过留出一定比例的择校名额而获得额外的经费,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为了能得到较好的教育,老百姓不得不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为孩子的受教育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对家境富裕的家庭来说,择校制度能使他们通过交纳高额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好的教育资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但是当它一旦与高收费联系在一起时,就意味着部分的人占有了本应是大家共有的资源,这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如果说民办学校因为其民办性质,是有满足个体(下转第151页)(上接第147页)受教需要,提高办学质量、效率的话,无须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采取择校高收费无可厚非,那么,通过将公办学校的优质初中部转化为民办途径而使择校高收费合法化,这就是说把本来属于公共的物品变成了部门和教育实体的私人物品,而使公众失去平等享受优质公共资源,这就是从理论上和道德上完全说不过去的。尽管从理论上说择校可以帮助你通过交费或考试的方式,重新选择,但这是不是又是对交不起高学费的人来说是不公平呢?而实际上对负得起高额学费的家庭来说,也并不意味着公平,因为教育的公平除了基本的要求是上学的人人机会平等外,还包含“人人公平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是高质量的教育却必须花费高额的费用。目前各项制度推出的结果并不能实现对公平的维护,而恰恰相反是对公平的损害,以“精英教育”为导向,以分数为取向的重点学校制度成为了推广普及素质教育的障碍,损害的正是大多数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高质量教育的利益,这是对义务教育普及素质教育的宗旨的背离。对此杨东平教授深刻地指出:一般认为,就事实而言,世界各国在教育质量上的不公平比教育机会不公平严重得多。“人人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仍然是20世纪末的重大挑战之一”。

三、对策: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政策

为了切实转变应试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良性运作,有必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维护公平原则和公平目标的手段和重要保障。目前应试教育之所以仍然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着优质教育不均衡。由于重点学校制度和选拔精英的教育主导,就必然会有应试教育和择校高收费,就必然会有学校与学校间进一步的差距。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需要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取消重点小学、重点初级中学;将原来重点小学、重点初中的师资进行重组,调配到原薄弱中小学去,加强薄弱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以强带弱,实现义务教育水平均衡发展。在各校资源均衡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就近免费、就近免试入学的政策,才能够真正实现,水平相当的基础上的竞争才是有效和合理的。没有了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各校均衡水平发展,老百姓也就不需要为子女避免进入差学校而四处择校,学生也不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为考上一所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奔忙于各种辅导班而失去了本应快乐轻松的童年。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取代应试教育,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如此中国的教育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真正地解放我们的孩子。为保证义务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就有必要加强政府对教育经费的均衡投入和加强政府对教育的宏观调控上。因为教育的相当部分,提供的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特别是义务教育,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政府为保证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合理享用到公共教育资源,需要承担经费投入和监管调控的职责,以此保证教育公益性。

【参考文献】

[1]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杨东平.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在中国的实践[J].东方文化,2000,(6).

[3]义务教育法[M].1986.

[4]义务教育实施细则[M].1992

第4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重点范文

关键词:政治学概论;全程案例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066-02

一、全程案例教学概述

全程案例教学针对的是相对抽象枯燥的概念理论学习课程,通过每个章节的案例设计教学将内容晦涩的理论转化为较为生动感性的经验学习,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得教学环境从被动消极接受转变为自主积极探索的多元氛围。在案例讨论分析过程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案例材料,组织关于案例本身的讨论。在这样的过程中,每个学生依据案例材料信息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并通过团队的合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经由讨论过程实现不同观点的交流碰撞,深化对相关理论的认识。

二、政治学全程案例教学探讨

政治学概论是政治学、行政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的基础性课程。现教材中出现大量现代西方政治学理论和概念,使教学内容庞杂,概念繁多,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政治学概论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基本构思就是通过全面建设多层次的政治学案例库,适合“90后”大学生学习的特点,从而提升专业学生对政治学理论概念的兴趣,帮助学生加强对相关政治学重要概念和理论的认识和把握。通过一个个有趣生动的结合社会现实的中外案例的介绍与讨论,增强政治学概论学习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精心设计组织的案例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得学生掌握用理论去探究政治现象与政治问题的素质与能力。

三、全程案例教学库的建设

实施政治学概论的全程案例教学已证实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如何选择恰当的相关教学案例并建立一个系统丰富的案例库却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政治世界多姿多彩,政治现象光怪陆离,政治学相关的案例材料也汗牛充栋。但是如何合理组织材料和编写案例,如何对相关各种材料进行适当的取舍,如何能够紧密结合课程相关重要的理论和概念,围绕课程教学的宗旨、各部分章节知识点的要求,建立层次多元内容丰富有社会意义和政治价值的教学案例库,需要有深入的思考和清晰的思路。当今世界尤其是现实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提供了大量真实丰富生动深刻的政治学案例素材,这些材料和我们大学生的生活现实有各种各样的关联,能够引起共鸣和感想。通过客观材料的积累与沉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真编排和组织相关数据和资料,尽量使之生动和丰富,从而能够引起学生讨论与思考的兴趣和热情。用于课堂的教学与讨论,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来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平时敏锐的关注政治生活中一些热点事件,并注意收集相关各类评论及影像资料,注重典型味性和开放性,从而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精心编排和组织各种典型事件案例材料,如小月月事件、爱心妈妈事件、大月份强制引产事件、“80后”官员“火箭”提升事件、昆明“躲猫猫”案等,这些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事件,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引导大家的积极思考,对学生课堂讨论与发言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政治学全程案例教学的设计安排

全程案例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总是主要是针对政治学概论的理论众多、概念抽象、体系庞杂多元的特点,在授课全程选取和各个章节知识点联系较为密切的相关主题案例,任课教师事先充分准备,认真计划案例教学教案,组织好相关材料,每次课要提前发放相关材料,并将学生事先分好小组,各个小组做好分工,通过讨论形成观点,课堂教学过程中由分好的各小组选出案例分析主讲人来发言,发言过程中其他同学可以对小组的观点加以评判,适当开展讨论,老师控制好时间,把握好节奏,然后老师进行总结性评述,结合知识点和同学的发言讨论情况进行主题归纳概括。另外也可根据课程时间进度情况适当鼓励一些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同学自主结合,根据课程章节安排利用课余时间自己收集归纳案例,结合自己领悟和感受做成相关课件,上课集中时间由同学进行讲解,之后其他同学和老师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适当的互动与讨论,从平时成绩等方面适当对这样的同学给予激励,进而充分调动不同学习习惯爱好的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政治学全程案例教学过程关注重心

1.案例材料选择应有时代感,社会性,应该选择具有生动时代特点、内涵深刻、材料丰富的经典案例。只有吸引同学关注的案例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要精心挑选相关主题案例。要分层次选择设计相关案例,既有理论性,又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性。

2.案例教学过程对学生也有相应要求,比如学生事先要对相关资料有充分了解,对相关主题相关理论概念要有一定预习。这样在案例讨论或者发言过程中才能有理有据,言之成理,讨论中也才能形成思辨的过程,所以需要任课老师指导学生适当投入时间与精力认真去准备。

3.认真设计案例分析问题。案例材料丰富的同时,相关授课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能很好地激励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考,问题的设计不宜过于宏观也不宜过于具体。案例问题应该能充分反映章节基本知识点的内容,深入浅出帮助同学们掌握相关重点难点,提升各方面能力。

4.通过网络课程网站建设提供交流互动平台。通过学校的一些网络课程平台建设,为学习课程的学生提供交流互动平台。如设置论坛中心、在线辩论、等板块帮助学生学习课程。激励引导学生在讨论版块对一些热点问题思考,课下丰富的交流过程也可以使得大家在课堂上可以有更多的收获。

5.教师注重程序过程的把握。教师要对讨论的主题、小组发言的顺序、时间的控制等做好事先的计划,要充分考虑好同学会提出的问题,能够给予同学简要精练的概括和总结,使得案例教学过程达到预期的满意效果。

政治学概论课程教学引入全程案例教学手段,可以较好的体现政治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可以较好地促进大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分析社会各种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也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感。老师也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工作,引导激励,发挥案例教学的积极功能,使得政治学概论课程变得有趣生动,不再晦涩抽象。

参考文献:

[1]杨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案例教学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7).

[2]张建伟.行政伦理学全程案例教学初探[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2).

[3]游静.全程式案例教学在《会计软件应用》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会计,2010,4(7).

[4]萧志强.在市场营销策划教学中实施全程案例教学初探[J].南方论刊,2009,(8).

第5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重点范文

[关键词] 慈善事业;信任危机;原因;重拾信任

【中图分类号】 D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094-2

一、慈善事业的含义

慈善事业是在政府的倡导或帮助、扶持下,由民间的团体和个人自愿组织与开展活动的、对社会中遇到灾难或不幸的人,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一种无私支持与奉献的事业。慈善事业是以社会成员的慈善心为其道德基础,以社会成员自愿捐赠的款物为其经济基础。它既起着安老助孤、扶贫济困的作用;同时又起着疏理社会人际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具有深远的传统性和广泛的群众性与社会性。

二、信任危机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影响

从2011年6月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到8月中华慈善总会的“尚德诈捐门”,再到9月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卢美美事件”,民众对慈善的信任陷入历史最低点,慈善组织处于风口浪尖上,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人们纷纷质疑和谴责各类慈善组织,网络民意调查显示约80%网友表示不会再给红十字会捐款。而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更加清晰明了:2011年6月(“郭美美事件”发生前),全国社会捐款约10亿,而7月份社会捐款仅有约5亿元,8月不到2亿元。捐赠数额的锐减直接表明民众对我国慈善事业信任的崩塌。然而,时隔近两年,红十字会仍然没有找回国人对它的信任。雅安地震后,诸多知名大型企业也自发通过壹基金为灾区捐款:腾讯500万,阿里巴巴500万,万科200万……而在红十字会总会的倡议微博下,至2013年4月20日晚,仅收到捐款14万元,更多的收获,却是数万声的“滚”。据报道,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连续遭遇信任危机,一天内4次回应舆论质疑。不可忽视的是,信任危机迫使政府和慈善组织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2011年8月23日,民政部就《公益慈善捐助信息披露指引》征求意见;12月,红十字会表示将会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和信息处,促进信息的公开。这些举措在客观上有利于慈善事业重拾信任,重塑公信力。

三、我国慈善事业产生信任危机的原因

“正是因为在信任的前提下,人们在捐献财物的同时,倾注了对社会的责任和对他人的爱心,一旦发现受骗,就会完全颠覆对这个组织的信任,以后就不会再参与这个组织的活动,甚至对整个慈善事业充满质疑,对慈善事业采取观望态度。”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信任对公益慈善事业至关重要,是慈善事业和慈善组织的生命力。慈善事业一旦遭遇信任危机就会失去公信力,如何尽快恢复公信力就必须从根本上分析产生信任危机的原因。

(一)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信息不透明

尽管近些年,我国出台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但在慈善机构善款筹集方式、救助对象确定、资金使用监管、信息公开等方面,都缺乏严格而细致的规定。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健全的制度制约,慈善机构的运行必然不会规范,也必然会造成信息的不透明,这是慈善事业缺乏信任与公信力的首要原因。

(二)慈善组织缺乏真正的自主性与民间性

慈善事业本身就具有群众性和社会性的内涵特征。而作为非营利组织的慈善组织应该是一个具有社会性、公益性和民间性的组织,而自治性、自主性是慈善组织的核心特质。慈善组织应该处于社会和民众的广泛参与和监督中,在阳光下公开透明地运行。然而,现实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也最具影响力的一些慈善机构如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 它们几乎没有独立性,高度的行政化体制很容易造成慈善机构官僚化。而官僚化往往带来的是效率低下,腐败寻租,很容易偏离慈善的宗旨。这些不但会造成民众对慈善本身的不信任,而且还会把对官员腐败的愤怒转嫁到慈善组织。

我国的慈善事业不仅与公权力靠得太近,而且与商业关系不明确。慈善事业的商业化倾向或许会带来为追逐利润而损害公益的行为。

(三)慈善主体和慈善组织较为单一

目前我国慈善组织和慈善主体较为单一,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这样的组织依然是独占鳌头,一家独大,几乎垄断了慈善路径。缺乏竞争与压力使得这些慈善组织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去公布信息、去改善自身、去提高捐赠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政府监管不到位,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慈善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的主导与控制,政府对慈善事业插手过多或直接把部分慈善机构加以行政化,政府财政与慈善机构捐款相互混淆,不但造成政府缺乏监督和监管慈善机构的动力,还会造成公众无法将政府财政和慈善机构所受捐款分别监督的困境。

四、我国慈善事业重拾信任之路

(一)健全慈善法律法规,完善制度建设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是第一位的,在我国慈善事业方兴未艾之际和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的情况下,及时出台一些诸如慈善法的一些法律法规是必要的。在保障捐赠人的权益、保障善款的正确合理使用、救助对象的确定、资金使用公开等方面法律法规要有细致严格的规定。要在慈善事业全行业推行慈善信息公开透明制度慈善机构规范运作制度。因为慈善机构只有在法规制度的约束下才能持续规范运行,慈善公信力一定要在制度的规制下才能持续下去。

(二)让慈善事业回归民间

与行政部门划清界限、抵制商业化的诱惑,让慈善事业真正回归民间,让慈善事业真正拥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愿性、自治性、民主性的属性。政府失灵理论表明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时满足的是中位选民的公共物品需求,这样就会出现供给空白,从而为其他机制(市场机制、非营利组织)的介入提供了前提条件。尤其是慈善、教育、医疗等差异性大的公共物品由政府提供反而不会有好的效率。然而,市场也会失灵,正如亨利・汉斯曼提出的契约失灵那样,由于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所以市场提供无法保证公共物品的质量。因此,慈善应该由非营利组织来提供,应该由真正的民间组织提供。这是慈善事业重拾信任的根本途径。

(三)加强慈善组织内部治理与信息公开

虽然慈善组织在提供公共物品时拥有政府和市场没有的优势,但是慈善组织同样会产生萨拉蒙提出的“志愿失灵”问题,如慈善的业余主义、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搭便车等。因此,慈善组织要加强内部整改与治理,加强内部民主建设真正向捐赠者和受助者负责、吸纳专业人士的加入以提高服务质量。一方面要加强对现职慈善工作人员的技能与职业道德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慈善机构的交流与学习。慈善组织同样会面临奥尔森教授所提出的“集体行动的困境”:“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然而,慈善组织本质在于受到“非分配约束”使得组织成员不能对组织的净收入进行分配,这样组织成员就缺乏激励机制去努力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激励机制是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增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最重要的是公开透明,进行信息公开,这是铁则。姚明就认为:“恢复和增强慈善组织的信任与公信力,除了透明公开,别无他法。”慈善组织要将善款资金来龙去脉的详细报表向公众晒一晒,公众通过网页或者电话均可查询到善款的去向与用途。香港红十字会一定会给数额较大的捐赠者作文字图片和财务运用的报告,而小数额捐赠的市民也可以去查看。这些措施是慈善事业重拾信任、重塑公信力的直接途径。

(四)促进慈善组织的立体化和多元化

竞争性是非营利组织区别于政府垄断性的一个特性,只有相互的竞争才能促使非营利组织提高服务质量,促使非营利组织公开透明。因为在一个慈善组织多元化和立体化的国家或地区,例如美国和香港地区等,如果你不公开信息,就没有人给你捐款,慈善组织就没法生存下去。而且,只有慈善组织更加立体和多元,才能凝聚更多社会力量,为更多的人改变命运,为社会财富的更高效使用创造条件。

(五)理清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监管到位

理顺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职能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把不该管的交给慈善机构,把该管的管好。一方面,政府不能过分参与具体的慈善活动,要实现公益慈善组织的“去行政化”和“去等级化”,充分发挥慈善组织自身的自治性和民主性;另一方面,政府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慈善组织监督体系,加强对慈善组织公益性财产运作的监管。未来五年,我国要建立和完善以慈善业务年审为主要手段的监管制度,重点加强对公益慈善类组织的信息披露、财务报表和重大活动的监管,以确保慈善事业的公开透明原则。政府应该鼓励慈善组织利用微博等多种方式及时披露捐赠信息。

(六)充分利用媒体、公众、第三方评估机构等重塑公信力

真正发挥媒体、公众、第三方评估机构等社会监督的力量,是慈善事业发展的保证。现在媒体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主流媒体,同时也有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在网络自媒体时达的今天,往往会带来很多的“塔西佗陷阱”,只要失去公信力,无论你是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大家都认为你是说假话做坏事。因此,慈善机构要将传统媒介与新的自媒体相结合,及时完整透明地回应公众。要发挥网民辟谣和网络自洁的功能。除此之外,慈善行业要培育发展第三方评估机制建设,制定评估规程和评估指标,及时评估结果。独立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是评估结果公正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独立专业的第三方评估可以有效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王名.非营利组织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

[2](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4).

[3]郑也夫.信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5).

[4]王青.当前我国慈善组织应对信任危机的理性选择刍议[J].知识经济,2012,(9).

第6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重点范文

关键词:西安市;“渣土车”;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019-02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这个过程中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建筑工程的急剧增加,在任何一个城市我们都可以随处可见用栅栏围起来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建筑工地上也随之产生了大量的渣土、垃圾等,这些建筑垃圾需要用“渣土车”运往垃圾处理地。本文中所指的“渣土车”也称拉土车,不是特指哪一种车,而是指车辆用途是运送沙石等建筑废料的卡车。这些“渣土车”作为城市建筑垃圾的“清道夫”,它有它存在的理由也有它不可磨灭的“功绩”,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符号,但是由于管理上的漏洞、整治工作不到位以及渣土车驾驶员本身的安全意识观念淡薄等原因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问题。西安是中西部地区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之一,目前城市建设已进入到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时期,建筑垃圾产生量迅猛增加。据统计,西安市目前建筑垃圾日产生量达8万吨。相应的建筑垃圾清运行业也迅速发展壮大,从业人员和清运车辆数量都迅猛增加。截至2011年12月底,在交警支队备案的建筑垃圾清运车辆共有4 477辆,驾驶员6 740人。因此本文就以西安市为例讨论。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总结、资料数据的统计及相关的报道分析,笔者认为西安市“渣土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违法行驶情况突出,交通事故频发,成为马路杀手

与其他车辆相比,渣土车存在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较为突出,渣土车在运输过程中经常闯红灯、严重超速超载行驶、逆行扰通秩序,有的驾驶员重效益、轻安全,经常出现疲劳驾驶的情况,这些违法行为就为交通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

据陕西官方公布,2011年陕西各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22 693件,审执结215 532件,同比分别上升6.46%和7.1%。其中,惩治渣土车交通肇事犯罪首现《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据警方统计,2011年,西安市发生47起因渣土车引起的重大交通事故,死亡51人。其中,2011年12月2日、12月4日,西安连续发生两起建筑垃圾清运车辆肇事致人死亡事故。此外,西安渣土车闯红灯、超速行为在2011年7月达12 000多次,单车违法行为最高达到42次,被民众称为“疯狂渣土车”,已成为城市管理的“顽疾”。

造成渣土车超速、超载、闯红灯等违法行驶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首先是经济利益的驱使。渣土车的经济效益是与运载的沙土、石料、灰渣、砖瓦的多少挂钩的,驾驶员的工资也多以运料的数量多少提成。同时,随着油价的节节攀升,运输利润大大减少,许多驾驶员都认为跑一趟的费用既然已经固定,多拉一点,便可多赚一点钱,所以超载等于多挣钱的意识普遍存在。一些渣土车驾驶员认为车辆行驶中一踩刹车降速,要想再提到原有速度,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不但费时而且费油,因此,就不愿减速,按着喇叭,横冲直撞,给行人、交通参与者和其他机动车辆带来了极大的危险。同时为了赶工期、追进度、多赚钱,很多渣土车往往在道路上高速行驶,有的是为了抄近道而违法逆行和闯,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其次,违法成本低,是渣土车多拉快跑的诱因。目前,渣土车出事大多是因为超速、超载、闯红灯等原因造成的,按照交通法的处罚规定,一般都是和普通私家车一样,简单轻微的罚款和扣分了事,如此之低的违法成本,很难对司机起到警示惩戒作用;另外,政府目前在建筑渣土的管理上存在漏洞,缺少相关法规约束、平时取证困难、执法不严、时紧时松等,也是渣土车交通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渣土车不按规定路线、时间行驶,使得噪音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有一些渣土车为了抄近路、省时间,不按渣土处理证上规定的路线行驶而是穿过居民区等人口密集区,有的甚至不分时间段昼夜24小时行驶,而且由于其车身质量和载重量大,行驶在城市街道上时发出的噪音大,有时甚至会引起路边房屋的震动,给沿途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三、违法乱倒渣土现象严重,给行人出行带来了不便,也浪费了土地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西安市2011年已经发生了多起渣土车违规乱倒的现象,相关部门为此还专门开展了集中整治工作,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有的渣土车司机甚至直接将渣土倒在路边,有时候甚至会造成交通堵塞;为了清理这些建筑垃圾,也给马路的保洁人员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另外也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有的渣土车司机将渣土倒在了城市的空地上,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追踪违法乱倒渣土的主要原因是司机为了多赚一点钱,也是为了省时间。另外的原因是执法部门监管起来有难度,“黑车”最难查处,西安市渣土车违规乱倒行为由市城管执法局负责查处,除了正常的安排工作人员蹲守巡查外,就是利用GPS进行定位,但违规乱倒的现象依然很难杜绝。笔者了解到,渣土车上安装的GPS定位系统只要是人为非正常关闭,在定位平台上就会自动报警。民警就会通知相应的交警大队向车辆所在车队了解情况。一旦有市民举报渣土车违规乱倒现象,民警就会对渣土车的行驶轨迹进行排查,从而确定肇事车辆。但如果遇到“黑车”查处起来就会很困难。

四、渣土车沿途抛洒造成道路扬尘污染,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渣土车在运输过程中普遍存在“高尖、密封不严、带泥上路”的现象,这样渣土车辆运行在城市道路上,渣土的飞扬,轮胎上泥土的洒落再加上汽车尾气的排放,大大增加了城市大气的污染。据统计,扬尘污染已经成为影响西安市环境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一些渣土车密封不严,车辆在路上行驶时车身只要稍微震动就会有泥块、石头落下来,让行人和车辆躲避不及,由此导致了城市路面上满是建筑垃圾,有的路面完全被覆盖变成了土路。既污染了城市道路又妨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成了城市路面灰尘的主要来源,严重地破坏了城市道路的卫生环境。

在解决渣土车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时,政府的相关部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从政府的角度上,要完善渣土车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措施,同时相关部门要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西安市数次出台过治理渣土车的举措,在2010年全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罗雯等4名西安团代表提交了一份《关于进一步规范渣土车管理的建议》的议案,而省政协委员陈爱美等10多位政协委员也上交提案,要求整顿渣土车市场,规范渣土车管理。在2010年3月,西安市建筑垃圾清运综合整治办出台新措施,加大对严重违法违规渣土车及其所在资质车队的处罚力度。新举措包括:渣土车发生“重大”及其以上恶通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渣土车负主要及以上责任的,直接取消车辆及其所在车队的清运资质。在城市道路、国道、省道等道路界线以内非法倾倒建筑垃圾,经城管执法部门查实的,直接取消渣土车及其所在资质车队的清运资质。在清运过程中不服从执法人员指挥、拒不接受检查,并恐吓、殴打执法人员,经公安机关认定为暴力抗法的,直接取消渣土车及其所在资质车队的清运资质。2012年1月16日,西安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通过了四个针对渣土车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分别是《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清运行业管理若干意见》《建筑垃圾清运企业重组整合的初步意见》《建筑垃圾消纳场选址规划》和对我市建筑垃圾清运车辆实施技术限制和改造事项。多措并举,从体制、机制和技术环节建立立体管理举措,规范渣土车营运秩序,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发展建设需要。在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相关部门要将这些法律、法规、措施落到实处,指定一个主要责任部门,多个部门联合管理,比如在西安就规定市容园林局为建筑垃圾清运行业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建筑垃圾清运企业资质和建筑垃圾清运车辆资质的审批与吊销工作。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为渣土车交通运输安全责任部门,渣土车辆驾驶员由市交警支队统一管理,实行交通安全备案制度,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负责。

在具体的措施上笔者认为可实行以下可行性建议:首先,可由政府出资,强制“渣土车”限速改造。据统计,超速行驶是造成渣土车肇事的重要因素。对车辆进行限速改造的费用可由政府出资,凡不愿接受限速改造或不具备条件改造的车辆,可采取取消清运资格或在以后的更新中淘汰。其次,用GPS智能识别系统治理“渣土车”乱倒现象,利用该技术监督其按规定的时间、路线行驶,并对违反规定者加大惩处力度。再次,非全封闭车厢不得清运建筑垃圾。鉴于目前的渣土车车辆在运输过程中是的或者是半封闭的,这些造成了在运输过程中的尘土飞扬,造成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政府可以采取强制措施规定清运建筑垃圾的渣土车必须是全封闭的,否则取消其运输资质。

另外,政府还应提高“渣土车”驾驶员准入门槛,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严禁其上路,对渣土车辆驾驶员实行交通安全备案制度,明确记录其违法驾驶行为,如超过一定次数吊销其驾驶证。同时还要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全面提高渣土车驾驶司机人员的安全意识。一方面,要督促和配合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交通安全宣传工作,要求施工单位务必对本单位的渣土车驾驶人实施交通安全教育,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前开展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活动,深入施工单位开展宣传教育,重点宣传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引导驾驶人自觉摒弃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抵制危险驾驶行为,号召他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具体事情做起,遵守交通法规,自觉养成遵章守法、文明出行的良好交通习惯。除此以外,广大市民也应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的时候走人行道,不要走机动车道,与机动车辆争抢道路,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第7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重点范文

 

世纪之交,在我国高校合并潮和追求“大而全”的办学取向影响下,行政管理专业不再是重点大学的专利,许多地方本科院校也热衷于开设行政管理专业,形成了 “遍地开花”的局面。然而,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在专业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并未形成富有特色和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不能适应社会对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严重地制约了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社会认同。因此,如何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应用型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推动其从以快速扩张为主要标志的“粗放式”发展阶段进入到内涵建设阶段的重要动力。

 

一、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构建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性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个根本性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讲,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作为专业办学理念的具体载体和实践形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它是制定专业教学大纲、设置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方式的前提与基础。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构建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其必然性的。

 

(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必然要求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和社会全面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行政管理专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这也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思学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作为最早开展公共管理教育的美国,将现代公共管理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也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对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的行政学专业(二级学科)归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并更名为“行政管理”。这不仅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科归属上的变化,而且有着更深刻的内涵,意味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①。由此可见,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是国际通行做法,抑或国家政策层面的推动,作为我国现代行政管理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成为必然选择。

 

(二)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所在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需要和政府支持,地方本科院校得到较快发展。然而,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属于教学型院校,受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师资水平、设备条件、经费支持和生源质量等历史及现实诸多因素的制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无法和研究型大学以及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上进行竞争。因此,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本科院校普遍的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当前地方本科院校一般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新技术并能熟练运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意味着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既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高水平研究型高校不同,又与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高专类院校不同,体现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区别于其他类型高校的本质特征。

 

地方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在中国行政管理教育体系中的处境,与地方本科院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处境基本相似,这也决定了地方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必须遵循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关键,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学方式上围绕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展开。

 

(三)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的扩招以及高校合并潮后行政管理专业的大量开设,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数量不断攀升,而市场上的行政管理就业岗位并没有同步增加,供需矛盾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就业压力日益显现的同时,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知识基础薄弱、适应能力不够、应用能力较差等成为许多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通病。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令人担忧的学生就业能力,如何适应就业市场的新形势、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成为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议题。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所拥有的,别人不具备或无法在短期内具备的,包括学业、技能、理解能力以及个人品质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态势。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衡量行政管理专业建设水平的核心指标。当前市场中对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是那些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熟悉行政管理组织机构和其运作程序,能够针对行政管理中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应用型人才。根据“需求决定教学”的思路,行政管理专业应从社会需求考虑,构建应用型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比重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本科院校更应该以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核心,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比较优势。

 

二、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矛盾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矛盾,还没有形成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导向不明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确定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和改革的重要依据。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为适应计划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办学体制,其表现之一就是高等学校实行统一的专业目录和人才培养目标,导致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个样、相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个样,严重制约了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应用性导向不明,其与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无二致,即主要依据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这一界定如果说对一些重点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还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话,那么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则显得十分模糊、空泛。实践中,许多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虽然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并没有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是照搬了教育部和一些重点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做法。

 

(二)课程体系设置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缺乏专业特色

 

从现实情况来看,多数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系统设计和全盘思考,存在课程设置单一趋同、体系庞杂、层次混乱等问题,导致其人才培养缺乏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

 

1 政治学类课程所占比重过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在国家的专业设置目录里,行政管理专业被安排在法学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在1997年对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行政管理专业设置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行政管理专业从政治取向转为管理取向,但行政管理专业是从政治学母体中分离出来的,在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延续性使得行政管理专业学习的内容还是以政治学理论为主,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政治学类课程所占比重过大,管理类、经济类、定量分析类课程比例较低,行政管理专业出现了戴着“管理的帽子,却主要学习的是政治学方面理论知识”的尴尬状况。

 

2 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性。尽管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设立为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课程设置中大量增加了企业管理、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课程,却使行政管理专业出现了“大而全”的局面,在几乎相当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定位下,知识杂而不精,缺乏专业性,直接表现就是课程结构不合理。多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类课程所占比例为50-60%,明显偏大,而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方面的专门化知识技能课程不到20%,明显偏小,课程针对性、实用性不强。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甚至出现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思想深度、理论扎实程度不及政治学专业学生,管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又不如其他管理专业学生的困境。

 

3 课程设置趋同且随意。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虽然拥有的资源不同、条件不等,但基本都遵循原国家教委统一的专业规范甚至照搬某些重点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地方本科院校之间以及与重点大学相比,所开设的课程基本雷同,不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作相应调整。而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受制于师资条件,其课程设置甚至视师资情况而定,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波动性较大。

 

(三)教学方式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性不足

 

教学方式是学科建设的具体手段,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方式单一,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显然不利于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

 

1 教学方式单一,以“灌输式”为主。长期以来,在“以校园教师为环境、以任课教师为中心、以纸质教材为工具、以强制灌输为手段、以试卷考试为结构”的教学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采取的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讲解片面追求知识的全面性、理论的系统性,忽视了该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等特点,不重视案例教学,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的运用。

 

2 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行政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性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特征,“它是实际的、应用的、具体的……实践性是行政管理学的生命力和效用性的基础。如果不能从实践中发掘课题和解决课题,行政管理学就失去了现实意义”。同时,作为基本的教学形式,实践教学是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实践教学被作为理性认识的验证而依附于理论教学,加之教学资源的限制尤其是实践教学师资短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和课时较少,实验教学开展滞后,实习基地流于形式,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三、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路径选择

 

现有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诸多问题,要求其必须立足于自身特征与优势,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上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一)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

 

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既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我国公务员实行“凡进必考”制度,且每年公务员招录数量有限,明确要求只限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报考的职位更是少之又少,竞争异常激烈,仅有很少部分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有幸考入公务员队伍。因此,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相对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而言,就业市场对于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这注定了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将更多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在企业里从事执行性综合管理与专门服务的行政管理人才。

 

根据目前就业市场对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重点培养两种类型的人才:一是培养能满足企业需求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如行政助理、文员、秘书、公关人员等;二是培养能够胜任市、县、乡镇、街道工作的公务员或城市社区人员、村官,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山区所需的行政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执行性综合管理、应用写作、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操作、办公自动化应用、公共关系、会议活动组织管理等专业核心能力,使学生能够善于运用办公软件、财务和统计软件,熟练处理文件、报表等相关事务,能够作为得力助手有效地辅佐领导实现科学管理。

 

(二)优化教学内容

 

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在遵循国家规定的主干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发挥一定的自主性,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使课程设置与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目标相符。

 

1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宽基础”就是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要体现“通才”教育的理念,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活模块”就是以学生能力培养尤其是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使学生具有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技能,具体做法是建立一个基础模块和几个方向模块(如企业行政管理方向模块、公共事业管理方向模块、公务员考试方向模块等)。同时,课程设置要体现动态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降低政治学类以及管理学基础方面课程所占的比重,增加与当前行政管理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的课程,如增加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电子政务、公共部门预算管理等技术性课程和一些社会统计、社会调查等方法类课程。

 

2 课程设置应突出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突破传统的统一设置课程的思路,除了按专业性质要求和学科发展规律设置课程外,应结合地域特色,整合优势学术资源,突出自身的课程特色和办学优势,确立不同的学科取向。如财经类院校突出政府经济管理,理工类院校突出电子政务管理,农林类院校突出农林管理,海事类院校突出航运管理,矿业类院校突出矿山安全管理等。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在非主干课程或选修课程方面应体现自身的专业特色,设置一些有优势和特色的课程,逐渐形成不同特色的课程设置体系,以特色创品牌,以特色求生存。如管理学取向的院校突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概论等课程;经济学取向的院校突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学、政府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

 

(三)加强实践教学

 

针对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弊端,必须丰富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

 

1 丰富教学方式,注重案例教学。首先,要取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加强启发式教学,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开放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并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调动学生积极性。其次,要特别注意案例教学在教学方式中的运用。案例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被视为是未来大学教改的重要方向。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要加强案例教学的理论探讨,抓好案例库建设,建设高水平的案例教学室和案例实验室等。

 

2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是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可采取的措施有:(1)在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必要的实践课程和课时量。要鼓励教师结合所授专业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加强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职业培训。(2)加强实验教学。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加强实验室建设以及实验软件建设,如推进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情景模拟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决策分析模拟实验室等建设,并购置相关课程管理、应用软件。(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推进“校府合作”、“校企合作”。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寻求与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大学生岗位实习、挂职实习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4)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培育 “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是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瓶颈。因此,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地方本科院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师资建设和发展规划中,应凸显对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教师通过挂职、实习、交流等方式到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岗位上进行培训和锻炼,参与政府行政管理相关课题研究和企业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等行政管理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丰富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有计划地聘请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素养的政府官员、专家和企业家为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讲学、专题讲座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