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

第1篇: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

风俗常常影响甚至指导着人们的生活,有些风俗已在人们生活中根深蒂固,而有些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渐渐移风易俗。本文仅想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提出在现代设计中如何思考、处理“物品”与风俗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敏锐地去发现并把握移风易俗的现象,通过产品这一媒介引导着人们的生活朝健康、美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风俗 移风易俗 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5-0056-02

一 风俗、物品和移风易俗

风俗是历代相沿积久、约定俗成的风尚、礼仪、习惯的总和,是很复杂的社会现象。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改变时,风俗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即移风易俗。古人所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即说明了风俗的独特和多样性,也说明移风易俗的多变和复杂性。依据秦永洲著的《中国社会风俗史》,风俗大致体现在服饰、饮食、居住、节日、婚姻、生老、丧葬和信仰方面。可见,风俗包罗万象,因此,移风易俗的现象也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物品”在生活中同样无处不在。其以有形的形式,通过使用过程,反映着人们融于生活中无形的风俗习惯。诸如餐具、茶具和酒具在类别、形制、容量、使用时的礼仪及手势等方面体现出入们具体的饮食风俗。如果风俗是本质,那么物品是现象。“物品”在多样的变化中,暗藏着移风易俗趋势。

“移风易俗”的说法最早出现在《苟子,乐论》中,讲述音乐对风俗、社会和对民心向善的教化作用,“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现代对产品的研究也同样上升到产品与人的道德、社会规范以及生活习惯等社会层面。

在现代生活中,移风易俗的现象非常普遍。和以往不同的是,原本各自独特的风俗朝着大同的方向移易,因而造成一方面代表着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外文化的侵入导致原风俗的消失,另一方面社会的变化,使得大同的产品也侵蚀着独特的传统物品。

二 设计中的移风易俗责任

生活在工业文明时代的人们,越来越少的人了解多植根于农业社会传统风俗的来历和意义,人们也不再有对自然曾有的畏惧敬奉,失去了从前对风俗的虔诚和信任。因此,人们越来越习惯有别于传统的现代都市生活,传统习俗渐渐不适应城市生活。传统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观念和审美观念也随之变化,从根本上动摇了风俗的基础,生活的改变,必然改变风俗的样式。

从传统物品体现的设计来看,人们一向乐于将美好心愿或是认为能提供美好感受的代表物融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将日常生活的审美需求放在很高的位置,甚至超越了实用功能,这是中华民族对日常用品的一大鲜明的设计特色。现代产品设计大都受到“功能主义”设计的影响,在设计中致力于使用功能便利性的研究上。随着人们生活日益丰富,只限于产品的实用性于产品设计的发展会愈走愈狭隘,过于偏向通用性的设计是对作为社会的人人性的不尊重,因而要在设计中针对人的社会习惯、社会交往等社会特征来进行设计。当然过于偏向风俗的设计则容易使设计的功能和形式本末倒置。在当代设计的发展中,仅仅满足消费者对使用功能的需求不再是设计唯一的追求,使用者总会感觉有许多民族的传统和习惯是功能所不能满足的,因此,各国的设计风格的形成必然要到本民族文化,本地特色中去寻找,而那些会成为设计灵感的源泉。

设计强调以“人”为本,通过产品这一物作载体,和人发生如影随形的联系。这种影响从物理性质上的“人’,一直贯穿到社会意义上的“人”。因而设计产品的过程,也是设计人社会生活的过程,通过产品的设计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改变社会风气和习俗,即设计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虽然这种设计的移风易俗作用对整个社会发生的移风易俗现象来说不是主题性和关键性的,但凭借生活中无孔不入的产品,其影响能积少成多,并且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进而达到人们的思想道德面貌的改变,甚至最终影响整个民族性格、整个社会风气的社会功能。风俗不可否认也存在陋习、恶习,设计不能改变这些面貌,而是通过它的应用来影响这些面貌,从而达到改良和创造新的风俗。好的设计能深深地感动人,助于良好风俗的形成和特色风俗的传承,反之,会助长恶习。就此而言,在设计的前期,设计师极易忽略其设计可能导致的移风易俗的结果。因此,设计师应该有建构新风俗和传承优秀风俗的责任心。

三 移风易俗状态下的产品设计

移风易俗,是一种变革性的行为,它倡导新风尚,革除陋习。作为社会现象的移风易俗却在一定的深度下指导和制约着设计。设计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在最初的设计时,不会自觉地思考此类关于传统文化、传统风俗的问题。但当追逐利益的最大化时,设计要深入发展,除了更国际化方向,就是根植本土化,让产品更贴近本土生活需求。传统风俗已变化,而适应新时代和新环境的新风俗正在形成,这时在设计中纳入移风易俗的思考会成为必然,这点尤其在日用生活用品设计中体现。产品首先是普遍生活性,提高产品对现代生活的适用性不仅是实用功能的问题,还包括对现代生活中存在的移风易俗的适应能力。

1.传统风俗的淡化,设计功能逐步多样化,甚至转化为传播与教育工具趋势

设计追求功能的最大化,设计师不断挖掘其潜能,为大众服务,但一般是局限于审美功能和使用功能两项。现代设计应该追本溯源,对本土化充分考虑。现在风俗的发展趋向淡化,设计有必要加强风俗的恢复。生活形态的快速变迁成为了传统风俗适应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弥补由于传统生活方式被快速全球化影响而带来的民族传统延续的严重问题,现代设计师要在日常用品功能设计中加入对使用者进行传统习俗、文化的教育功能。这样,即使传统赖以生存的相似生活形态没能正常演进,也能在主观上让传承的主角“火”重新理解、接受和喜爱传统文化,发扬良好的社会风尚,并负有对民族传统延续的责任感。如在当代众多国际设计风格涌入国内的情形下的设计复古风潮,一方面是国家对传统文化加大了宣传,而另一方面,则是许多人在面对复杂多样的生活物品设计进行抉择时,抱有一种对传统的怀念和肯定,对悠悠历史不断逝去的独特文化情怀。

2.顺应移风易俗现象,设计成为一种全球性跨界时尚

风俗是一种行为方式,是地域性的、群体的,而且是重复出现的。这种恒久性,从中说明其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规律性。因此,在众多的民俗研究中,关注最多往往是如何保存风俗。

可是,在现代生活中移风易俗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无论设计师是认同或否定、复归或背离,设计都应该往前看,更应该关注的是发展中的风俗。这不完全是件坏事,顺其自然也未必不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古代的时尚成为今天的传统风俗,那么今天的时尚也可能成为明天的传统风俗。这些设计上的变化,有些彻底地改变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衣、食、住、行是风俗的内容,也是作为生物上的人和社会上的人的生活之根本。设计作为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活动,囊括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设计已经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角落。这种跨界,不仅是行业的跨界,也是地域的跨界。在越来越重视非物质遗产的今天,民俗受到强烈的追捧。一个区域的风俗,可以形成―种国家的时尚,甚至形成一种国际时尚。

3.家居生活的变化,设计趋于适应现代的自由角色转变

家庭小型化、家庭组成、家庭结构的变化,是现代家庭的发展趋势。过去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代或两代人居住的小家庭。传统家族观念不断分崩离析,趋于解体。

根植于传统的现代家具设计,体现了新的人文和礼仪变化。在家具的设计上,没有等级概念,出现细节构造的一致性和圆桌席位的等同性,尊长观念淡薄,传统的“礼”逐步消失。摆设上,风水观念已经不再强烈,“拜”无场地,“祭”移至室外。建筑的包豪斯箱子风格的盛行,居住风俗由传统居住的基本模式发生了本质变化,尽管整体是群居,但群体内部的个体行如陌路,不相往来,群体关系冷漠。

饮食在人们的生活活动的构成中占有和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最顽固的文化传统。除本身的饮食生存的意义以外,饮食还是重要的会客手段,是中国人常用来达到和他人交流、进行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方式。上至统治者下至普通百姓,都将饮食活动赋予了更深刻的社会作用。但在当代,在家中宴请宾客的待客方式,逐步转为以酒楼酒店作为宴请的场所。家居饮食的方式更趋于个人化。因而家庭饮食器具的设计在保持原有饮食方式的基础上,需要对家庭生活的个人特征进行深入分析,而不能一概而论。

现代家庭关系相对更平等自由,每个成员都有适用与自己的饮食器具的渴望,以及适于营造不同生活环境气氛的饮食器具的期盼。这对饮食器具最直接的影响是需要改变以往的十件成套的计量方式,需要进行小套数量的设计。针对家庭组成人员的性格和角色,可以重新制订具体的个性化同时又是系统性的方案。

4.传统祥瑞观念的变迁,设计成为一种自觉的认知文化

民俗物象大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寓意。棺材称寿材,停尸房叫太平间,汤饼隐寓长寿,瓜皮帽隐寓六合统一等。随着人们文化层次的提高,特别是对科学的普遍认识,有关传统的祥瑞观念淡化了许多。随着生活的日益丰富,这些观念却没有完全消失。这种类似图腾式的精神需求除了稳定性的群体传袭之外,在今天多少成为了部分年轻人好奇心理的需要。因此,祥瑞的图案在今天其审美的价值意义可能大于其精神意义。针对现代人对此的一知半解又好奇喜爱的心理特征,在设计中重新对祥瑞图案进行定位设计,探知其寓意、含义,使之带有认知意义。

有位资深的经济学家说过:“产品的一半是文化”,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器物和习惯。传统风俗即是一些物质与精神的沉淀。物质得到改进和创新,使人类有了新的征服自然和表述情感的工具。物质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使得人在神经系统养成的习惯也同时发生变化。传统祥瑞观念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是人的心灵的祈祷。设计是一种文化,带有启迪的意义,达到普遍的理解认知是设计应该具备的自觉行为。

5.传统环境到现代环境的剧变,新设计可能成为一种新风俗

宋应星在《野议》中指出:“风俗,人心之所为也。人心一趋,可以造成风俗。然风俗改变,也可以移易人心。是人心风俗,交相环转也。”城市的扩大与规划,为了交通的方便成直线或规矩扩散,鸡呜犬吠、阡陌幽径成为了历史,田园生活亦成为一种梦想;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出游方式及习惯发生变化。人们习惯于使用海、陆、空等各个交通系统,习惯于旅游式婚礼,习惯于旅游式拜黄帝陵祭祖;新产品的出现,传统的劳作方式也得到改变,耕田种田不用镰刀锄头,传统手工变成机械化了…新的人文风俗在新的设计促进下不断更新,不断地涌现。

“―方水土一方人”,风俗是区域性的,设计行为却是普及性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移风易俗的改革活动,设计的结果是由小异逐步趋于大同。这种大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抑或成为一种习惯和人心。

四 结论为了可能的忘却

第2篇: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黑彝;传统文化;挖掘保护

【作者简介】覃利娟,广西卫生职业学院讲师,广西 南宁 530023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4)02-0102-02

2002年,一个民俗文化商人在隆林德峨乡田坝村用200元人民币收到了一条破旧不堪的蜡染绣花百褶裙,然后又以2500美元卖给了一个日本民俗博物馆。这是一条全手工做的裙子,完成于20世纪20年代。按照当地风俗,苗民们将已故祖先的衣物挂在猪栏上,用以辟邪,祈求祖先保佑儿孙和六畜兴旺。后经民俗工艺品专家鉴定,这条裙子是迄今为止最有收藏和研究价值的苗族民间服饰文化精品。可惜的是隆林的后世子孙再要看到这条裙子,就要远渡重洋才能观瞻其风采了。这条被买走的百褶裙虽是个案,但类似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如在古老而又独具民族特色的苗族侗族的木楼边矗立起越来越多刺目的白色水泥小楼,只有在重大节日才会看到的的绚烂的少数民族服装等等,逐渐消失的民族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也激发了人们抢救广西民族民俗文化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一、关于广西隆林德峨乡黑彝的传统文化的挖掘

隆林,是广西乃至全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由于其民间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生态性、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特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誉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据悉,至2011年,隆林全县总人口40万,境内聚居着苗、彝、仡佬、壮、汉等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1.2%,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民族独特而又绚烂的传统文化。2007年,隆林“隆林德峨苗族跳坡节”申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继而又有“颠罗颠罗那”壮族歌会习俗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2月,隆林德峨乡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苗族歌舞之乡”。在隆林县的4个少数民族中,对苗族、壮族的文化研究相对比较深入透彻。对彝族、仫佬族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可见一斑。

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广西彝族人口共计0.7万多人,其中居住在隆林县的彝族就有4403人,且主要集中在德峨乡。按当地习惯,彝族可分为黑彝、白彝、红彝3种f这里主要是按衣饰分,而不是等级意义上的黑彝、白彝之分),居住在隆林、西林县(自治县)的彝族基本上是黑彝。主要聚居在隆林县德峨乡。一般认为,他们不是土著居民,而是迁徙而来。对于广西黑彝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在此定居繁衍,目前,学术界还有很多争议。根据其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史料及当地的一些传说,广西黑彝的来源,目前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说是古代氏羌后裔。其先祖曾在四川省的邓都(今大凉山地区西昌一带)、贵州省的乌蒙和云南省的滇南等地区,这个观点得到较多的文字资料的证实。迁徙时间一般认为在蜀汉时期或更早,还有一部分于唐宋时期进入广西。至今,他们的服装和风俗习惯,仍与四川省大凉山、贵州省黔西北和云南省楚雄、大理等地区的彝族相同或相近:语言也基本相通,可以用于基本交际。

二说“广西隆林的彝族与云南省东川、会泽、宣威、沾益、曲靖一带的彝族有着密切的渊源”,此外,还有一部分来自滇西;刘锡蕃在其《岭表纪蛮》中论述,大约在三国的诸葛亮时代,广西那坡县一带就有彝族迁入,在唐朝、宋朝又有一部分彝族从贵州、云南省陆续迁入广西,最迟到明代初期进入隆林一带。

三说来自于江西湖广,也有说是云南省迤西,不过这种说法主要限于传说,没有充分的史料记载。

由此可见,居住在广西的彝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迁入广西的彝族,有以下特点:

一是多在偏远的高山峻岭安营扎寨,由于居住位置边远,交通很不方便,因此,与外界沟通较少,故而保持着比较原生态的云南、贵州省彝族的文化传统及民族特色。

二是迁入广西后。他们与当地的壮族、苗族、仫佬族和汉族和睦相处、互相渗透,又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

由于史料等方面的原因,对于隆林彝族渊源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定论,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这种状态正说明隆林彝族历史之悠久。目前,对于广西彝族的研究,就笔者所能够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隆林县彝族的渊源、支系发展。(2)面临濒危边缘的隆林彝族的毕摩文化研究。(3)关于隆林彝族的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研究。(4)对隆林彝族民俗的一些具体研究,如火把节、饮食文化等。

而对于隆林黑彝的传统文化挖掘目前还是笼统的、介绍层面的、缺乏针对性的且是不成系统的。对其全面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系统全面研究广西隆林德峨黑彝的传统文化,可从以下7个方面入手:(1)宗教文化:德峨黑彝的,如毕摩文化;(2)节庆文化:如彝族特有的火把节、跳公节、护林节,它与白彝、花彝的区别;(3)风俗文化:如彝族特有的婚丧嫁娶的风俗,它与白彝、花彝的区别:(4)服饰文化:德峨黑彝的不同性别、年龄段的服饰特点极其发展演变;(5)饮食文化:德峨黑彝特有的饮食、特色小吃及基本做法;(6)建筑文化:德峨黑彝的建筑特点及发展变化;(7)道德文化:德峨黑彝的行为规范。

第3篇: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

我国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因而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嫁衣文化。尤其是对于各族人民,本身风俗各不相同,因而嫁衣文化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对于汉族人民而言,普遍选用红色作为嫁衣的颜色,红色代表着喜庆,体现出汉族人民结婚时心情愉悦的状态。在我国古代,新娘结婚的时候必须头戴凤冠,在外衣穿着上也很有讲究,红花袍、红娟衫等处处洋溢着喜庆。对于少数民族而言,根据当地民俗风情不同,嫁衣文化也呈现出各不相同。

我国嫁衣文化概述

对于我国古代人民来说,嫁衣尤为重要,嫁衣能有效反应古代民俗,并能在一定程度体现出古代家庭富裕程度。尤其是对于女孩子而言,嫁衣对于整个一生都非常重要,从女孩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动手制作嫁衣,嫁衣制作过程非常漫长,直到女孩真正出嫁为止。我国古代嫁衣流行必须头戴凤冠,新娘还需用红方巾进行遮脸,以体现出古代新娘的欲遮还羞。新娘一定要穿戴红娟衫,体现出红色喜气洋洋的氛围,通常还要外着大红颜色绣花红袍,鞋子也必须是红缎绣花鞋,这样才能有效凸显新娘千娇百媚特点。下图1所示为我国古代传统嫁衣。

图1 我国古代传统嫁衣

我国古代嫁衣的作用

对于我国古代而言,嫁衣承担着非常重要作用,嫁衣不仅代表了当地的民俗,同时对于新娘来说是嫁人之后的开始。古代男尊女卑思想较为严重,新娘各方面比较依赖丈夫,因而嫁人意味着告别过去,迎接崭新生活,是新娘人生一大转折点。与此同时,古代将嫁人看做十分重要的使命,嫁人的过程中,同时也是新娘最美时刻,嫁衣所蕴含的风俗文化多样,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探索价值。通过了解嫁衣风俗,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全国各地嫁衣习俗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全国各地在地理位置、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方面各不相同,因而嫁衣文化也呈现出一定多样化特点。浙江富阳地区新娘嫁人过程中,只有花轿到达女方家中之后,女方才让新娘着手准备化妆。新娘穿衣过程中也具有一定讲究,需先穿小衫裤,然后才能更换红棉袄,穿衣的过程中,整个人需立于蒸桶之上。新娘穿大红裙之前,还应准备好12个鸡蛋,然后将鸡蛋放入裤腰,最终鸡蛋沿着裤脚滚出,这样新郎才能正式迎娶新娘。福建泉州地区也很有自身的特点,通常新娘出嫁之前需要认真化妆,以示对南方尊重,出嫁前化妆一般称之为“笄礼”。新郎花轿到来之时,新娘需要再次化妆,此时化妆通常称之为“对轿梳妆”,在加冠的过程中也很有讲究,只有被认为“有福”妇人才能对新娘进行加冠。广西苍梧地区同样有自身特色,一般新娘只允许穿黑色衣服,而不是大红。陕北地区新娘嫁人需要特殊打扮,新娘上轿之前需用锅黑将脸蛋进行抹黑,否则不能嫁人。

全国各少数民族嫁衣风俗

汉族嫁衣风俗以穿红绸缎、红绢衫、红绣花鞋为主,对于少数民族而言,具有其特有的风俗,下图2所示为我国水族嫁衣。

图2 我国水族嫁衣

赫哲族新娘嫁人过程中,利用鱼皮缝制嫁衣,颜色以黄黑相间为主,并利用手工进行缝制,在衣袖等部位缝制一定数目花纹,花纹十分精致。尽管从材料上讲相对较为原始,但能充分体现别具特色的原始美。土族人民结婚过程中,嫁衣相对较为华丽,颜色非常鲜艳,通常嫁衣由多种颜色构成。瑶族人民在刺绣方面较为精通,因而嫁人过程中,嫁衣刺绣图案非常华丽,充分体现出本族风情。

结语

第4篇: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

一、引言

校园的教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热点问题,但是多数的教学内容是写在书本上,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理论体系已经非常完备,对于一类无法直接通过书本教学的内容需要教师在授课时候,根据学习情况灵活调整。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其中一种无法通过书本记录的形式实现的教学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对学生学习传统的民族习俗有利,并且有助于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尊重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的教学就有了具体和重要的意义。虽然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这种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没有形成良好可行的对策措施。文章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以及其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的策略措施,为相关的教育工作人员提供理论依据。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各个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历史继承性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风俗习惯以及其它文化表现形式,包括表演、艺术、美术、传统技能,还包括相关联的物品、器材、手工艺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文学、历史、艺术、体育、人文甚至一类交叉学科的知识体系,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地方的风俗习惯与人文特点,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为继承和弘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我国早已经批准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各级政府也积极履行义务,开展保护工作和宣传活动,作为我国知识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学校教学中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不仅是对人文习俗与传统文化的保护,更是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总要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课堂措施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内容较多,而且教师所了解的多数是理论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的知识内容,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或自己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播放民间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活跃性,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直观,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也增加了教师教学的备课量,教师要弘扬不怕吃苦的精神,全面搜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视频等信息。在课堂上一边展示多媒体课件,一边进行实物的展示,例如,学习传统服装的制造工艺时,播放手工工艺的制作视频,同时展示自己收藏或者购买的传统服饰,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传统工艺的多姿多彩。

(二)开展探讨性、互动性的教学模式

每个学生的背景不同,可能来自不同的民族、区域、专业等,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在讲述到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与学生进行互动式的交流,认真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同学们进行习俗文化比赛,比如剪纸活动、民歌歌唱比赛、民间戏剧的模仿演出等,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使得学生在娱乐之中增加了非物质文化的学习,提升了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一些民间手工艺者进行现场的操作展示,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发展问题并及时询问,通过与手工艺者的交流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学习。

(三)课外教学与社会调研相结合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存在与民间,且书本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不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使得学生的理解和知识学习相对滞后,所以开展课外教学与社会调研的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课外教学与调查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促进校园文化的多姿多彩,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走访民间传统文化继承人,参加民间的风俗活动,观看一些优秀的民间表演,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通过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品,可以学习物品所承载的历史和制作工艺,加深对于传统风俗习惯的理解。学生还可以考察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形成学生自主调研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发展传统习俗、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关心民生的人文情怀。

四、结束语

第5篇: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

西方传统文化在艺术领域的理念有别于中国,它崇尚个性、竞争、自由的思想境界,推崇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体现人的价值、实现人的利益。西方艺术追求对自然的模仿,要求在理解自然、把握自然的基础上,按照理性的思路发展。随着西方近现代社会科学与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而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激起了人们对各种艺术形式的精神诉求,人们对于自然和一切客观事物不再满足于摹仿和再现,而开始强化自我感受和思想情绪的表达,有着希望驾驭与征服自然的思想特征,因而西方的空间艺术表现出个性、自由和夸张的风格。西方的空间艺术在其不断变革与探索过程中,渐渐面向世界,并对东方近现代空间艺术产生极大影响,然而西方新时期艺术的追求从东方艺术得到启示,开始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也是中西方传统文化相互渗透、中西方空间艺术理念相互渗透的现象。

2中国古代园林中的空间艺术与传统文化相渗透的艺术表现

中国古代园林中的空间艺术是中国空间艺术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的典范,堪称世界园林之巅的中国古典园林,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隐逸精神和文人审美思想,以山水为主的独特风格和灵活多变的布局,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是实现人与自然相容的最高审美境界的典范。中国古典园林中空间艺术的营造理念包含了古人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深刻表达,寄托了古人对美的精神诉求。

3现代空间设计与传统文化相渗透的表现

各国的空间艺术又有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即民族特色,具有民族特色的空间艺术风格是由本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社会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各国的空间艺术可以从不同层面体现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需求。从中西方的建筑、文学、戏剧、音乐、绘画等各个层面的类比中,可以得出不同艺术风格源自不同文化基础的结论。总之,空间艺术的设计风格是基于本民族的人文环境、历史环境等传统文化因子,辅之民族的文化、风俗和习惯,最终通过艺术手段呈现出民族的审美理想和美学传统的艺术风格。

4创新意识如何在现代设计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前提下无限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空间艺术设计的灵感源泉,空间艺术也在时刻影响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心理在艺术设计中的体现形成了强烈的地域性特色,空间艺术从功能到审美、从技术到艺术,都体现出鲜明民族风格。我国的空间艺术必须兼具民族风格和时代风格,应当借鉴传统空间艺术中的意境表达引用于现代空间设计中,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继承与创新的目的。在现代空间艺术设计中,考虑设计师个人审美理想的同时考虑到受众的审美特点,有意识地从传统审美韵味中吸取其精粹,合理应用在现代设计思维中,才能营造出具有民族精神、意境深邃的空间。

5结论

第6篇: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白族;丧葬剪纸;文化内涵

“中国剪纸艺术是铁器工具和造纸术发明之后的产物,形成于汉魏时期。在技法方面,剪纸主要分为(镂)、(刻)、(剪)。”“剪纸也叫刻纸,是以纸为加工材料的艺术,无论使用剪刀去剪,还是用刻刀去刻,其最后的造型特征在实质上总是一致的。”【1】在少数民族特色浓厚的大理白族地区,剪纸的种类大多以花样、鞋样等样式存在。据笔者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在大理地区,白族剪纸中的丧葬剪纸以其独特的魅力传承着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从中体现出的白族文化底蕴可以诠释出这个古老民族的灵魂。本文以大理洱源县凤羽镇的丧葬仪式中的剪纸为例来阐述白族丧葬剪纸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蕴。

坐落于苍洱之间的洱源县凤羽镇是一个有着浓郁白族风情、众多白族民居建筑群、文物古迹等人文景观和神奇“百鸟朝凤”、候鸟迁徙、清源洞等自然景观的白族古镇。【2】凤羽镇,人杰地灵,是孕育无数仁人志士的摇篮,素有“文墨之乡”“文献名邦”的美誉。正因有这样优美的文化生态环境,凤羽孕育了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习俗,尤其是“丧葬剪纸”习俗在整个凤羽坝中最为盛行。

一、洱源白族丧葬剪纸的分类

洱源白族丧葬剪纸在本文中主要指用于丧葬仪式过程中的剪纸,也就是在丧葬活动中用于表达对逝者的哀悼而祭拜的各种纸制用品。在人生礼仪中,葬礼是人的生命活动终结的一种形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因而丧葬仪式显得格外庄重。以白族居民为主的凤羽镇,无论是正常死亡还是非正常死亡,丧俗活动都受到极大地重视。一般年纪较大者(60岁以上)且家族显赫或家中有知识分子的,大都采用“狮、象、鹿、马”等一整套纸扎作为祭品,而对于普通的家庭或非正常死亡亦或逝者年纪较小等情况,整个祭礼总体上显得较为简朴但也不失庄重,最大的差异是少了显现家族气势的“狮、象、鹿、马”等纸扎祭品。

通常伴随丧俗的主要纸制祭品有以下几种:

1.大摇钱树。这是一种将纸通过精剪后扎成的纸钱,整个外形呈树状,颇具立体感,此祭品一般于送葬当天由逝者女婿来抬,若无女婿则由相应的亲属代之。大摇钱树作为祭品,其意义在于生者认为逝者在来到人世间时给世间带来了无穷无尽的财富,在离开人世时也应该带回一定的财富,这样亡魂在返程时才能畅通无阻,得到应有的幸福。

2.小钱伞。又称孝伞。这一种与大摇钱树的外形较为相似,也是剪扎成伞状的纸制剪纸,做工和大摇钱树一样,主要是剪,工序繁琐。在丧葬中一般有两把。与大摇钱树相区别,孝伞的颜色尤其鲜艳,主要是暖色调。其意义也是表达生者对逝者的祝福与缅怀。

3.马。在白族丧葬礼仪中,一般是两匹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纸马,是一种先用加工好的竹篾扎成马的轮廓,再用各色纸糊合成的剪纸样式。一匹色彩为红色,是专为敬奉当地土地神的,因为当地安葬的方式普遍为土葬,用红马来表达对土地神的尊敬;另一匹马则为白色,这是祭奉给逝者作为从阳间通往阴间的交通工具,表达生者对逝者在黄泉路上一路顺畅的愿望。这俩匹马除了表层由纸糊合成以为,全身上下都贴上了不同色彩的剪纸式样。有些是金钱的样式,有些是花草的样式,把纸马装饰的栩栩如生。另外还糊有牵马人牵着白马。此外,据笔者田野调查得知:在洱源白族的丧葬风俗中,白马是必备的祭品之一,不受逝者年龄、性别、正常与非正常死亡等因素的制约。

4.据笔者调查:“狮、象、鹿”这三种代表家族显赫或家中有知识分子等显现家族气势的丧葬剪纸因缺乏对艺人的保护已失传多年,这对白族丧葬文化的传承确实是一大损失。

二、丧葬剪纸的文化内涵

洱源白族丧葬剪纸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的承载体和活化石,除了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外,还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出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白族丧葬剪纸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了白族民众深厚的民俗文化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白族文化的折射镜,透视出独特的白族民俗风貌。

1.文化自觉性的凸显

每一种艺术文化的背后,都有为之付出辛劳的传承者,他们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了历史文化的变迁,承载着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凤羽人对文化的虔诚和热情,会让“游离于钢筋混凝土之中的人们”感到惊诧。我们所说的“生命真谛”“灵魂皈依”,在他们的内心以一种朴实的方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真实存在。以当地典型的民间剪纸艺人张文显、寸定久为代表,他们凭借个人浓厚的兴趣以及对这种文化的热爱,把丧葬剪纸作为他们固定的职业来发展与传承。据笔者调查得知:两位民间艺人都是通过祖传的方式习得手艺,并结合自己的兴趣将其进一步完善,他们带着全家人一起把这种手艺发展成为目前颇具规模的、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经营店铺。从他们对这门手艺的执着热爱可以看出白族民间艺人对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

在白族丧葬过程中,使用各种祭祀品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彰显家族的显赫,主要是为了寄托对逝者的美好祝福。在丧葬风俗中最能体现的是孝道,行孝就成了整个葬礼的主要行为。另外,繁缛的礼节也是整个葬礼的一项重要内容,以示晚辈对长辈的尊敬,这也是充分体现了中国“礼仪之邦” 的传统美德。

“文化的传承需要媒介的参与才能得以实现。而白族长期以来没有自己的文字,民族文化主要靠口头的方式和约定俗成的形象化符号来传承,其中大量的形象化符号又往往是通过剪纸等各种民间物质性样式来传递。”【3】丧葬剪纸就是试图通过这种形象化的符号来传递生者对逝者的深深哀悼之情。

2.白族灵魂不灭的信仰

白族信仰“万物有灵”,这在丧葬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前世、今生、来世的观念在白族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他们相信今生所受的苦难是为来世的幸福铺平道路,人在这三个世界里不断轮回,接受苦难和幸福。

各种丧葬剪纸样式是生者为逝者到经营丧葬剪纸的店铺中定做的。生者花费大量的金钱与精力去做这些事,是因为他们相信逝去的亲人的灵魂在去另一个世界的路上会有阻拦,而其中的一些剪纸如摇钱树等能为他们打通路上的“关卡”,逝者在那里的生活同样需要这些日用品。按照当地的风俗,逝者下葬的当晚需打开大门并在门槛上用木板凳为逝者搭“桥”,逝者的灵魂将踏“桥”归来。这种“灵魂不灭”的生死观让生者相信逝者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过着和阳间相似的生活,它既可以给生者带来幸福,同时也可以带来不幸,为了安抚死者的灵魂并庇佑生者,一切与之相关丧葬习俗的缘由便可以得到解释。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观念也有其不科学性的存在,但不能一棒子打死,认为这种观念都是谬误。它根植于大众的心底,应从“以人为本”的和谐观念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观点进行分析和评判。

3.白族和谐文化内涵的传递与白族文化包容性的展现

白族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民族,这从他们的处事原则、、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可以体现出来。在以白族为主要居民的凤羽镇,著名的宗家场所三教宫,就是汇集儒、释、道三家并存,三教合一的场所。这样的既透视了白族文化的包容性,同时也反映当地民众广博容纳的社会心理。这样的体现在白族丧葬风俗中则是丧葬的最终目的和丧葬剪纸中的和谐理念。

(1)人与人的和谐

白族的丧葬习俗的最终目的和实际意义在于“怀念死者与教育生者”,【4】通过各种仪式的举行来达到祭慰亡魂以及对生者教育的目的,利于促进生者幸福生活的构建和维系家族的和谐稳定。

(2)人与自然的和谐

丧葬剪纸中和谐观体现为各种祭品的共生,狮、象、鹿、马等类型剪纸样式的动物是一起陪伴逝者的,它们没有现实自然界中排斥性。它们与逝者的一路同行,体现了白族人渴望与自然界的和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愿望。另外,各种纸扎品上的剪纸花样,如花、草、虫、鱼、蝴蝶、蜜蜂等的广泛使用的同时也体现了白族人民与万物共生的和谐观。

三、白族丧葬剪纸存在的价值意义与保护

1.白族丧葬剪纸存在的价值意义

白族丧葬剪纸是原生态下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文化,它以其鲜活的生命诉说着白族这个古老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意义。白族丧葬剪纸本身作为实物体构成了丧葬风俗的重要内容,充当了阴阳两界相互沟通的桥梁,对于当地人而言首先具有实用价值;其次,剪纸在丧葬中的运用是为了达到“怀念死者教育生者”的目的,促进了民族力量的凝聚;丧葬剪纸的使用是延承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能够促进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需要鲜活的生命力来支撑的,作为民间艺术的丧葬剪纸正是其中的一份子。

2.白族丧葬剪纸艺术的保护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无论从纵向变化还是从横向发展来看,文化都存在着变异性。特别是在传统文化向现代社会靠拢的过程中,文化的变迁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民族文化也正事在这种变异中,不停地丰富和发展,以此来保持着自己的生命力。”【5】在现代的丧俗中,多数人用花圈和鲜花替代了传统的剪纸,人们既然寄托的都是同一种情感,这样的形式比较体面、方便和文明。于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以丧葬剪纸谋生的民间艺人没有了生意,生活日趋拮据,于是就改行。而他们的后代则宁愿选择外出打工挣钱也不愿意继承祖辈的手艺。丧葬剪纸面临没有市场和无人传承的境地。正是这种文化变迁的存在,我们不难发现当地白族剪纸艺术虽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但事实上其发展已至濒危的境地。

从整个社会来说,人们对白族丧葬剪纸现在所处的地位和境地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要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需要建立系统的抢救和保护方案。鉴于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以便参考。

(1)设立地方民间剪纸文化抢救、保护基金。争取得到政府及有关文字部门的支持,以各种基金的落实来提高广大民众自觉保护民间剪纸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引起相关部门对民间艺人生活质量的关注。

(2)将当地民间剪纸艺术纳入当地旅游资源开发体系,建立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旅游文化,使游览者在观光、游玩的同时,感受当地别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使民间丧葬剪纸艺术得以可持续发展。

我们深信在民间文化得到实在有效保护下,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将以其更加独特的魅力呈现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王琦,周红旗.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分析[J].内肛科技,2007(7):57.

[2]Historical Cities and Towns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云南历史文化名镇――凤羽[J].小城镇建设,2002:59-61

[3]邱红.苗族民间剪纸纹样的文化意蕴及社会功能[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62-65.

第7篇: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故事及相关古诗词、对联、灯谜、美食、不同风俗等;

2.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筛选资料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口头表达能力、合作协调能力;

4.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并树立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故事及相关古诗词、对联、灯谜等

难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并树立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活动方法:

活动准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资料,自行安排展示方式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凝聚着中国人浓浓的亲情。但当下的中学生神兽外国文化的影响,对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趋之如骛,对中国传统的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却知之甚少。就如在座的你们,在这次活动之前,除了知道这些节日要放假之外,也对他们知之甚少。故通过今天这次活动的互相分享,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对我们传统节日有更多的认识,能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通过搜集和筛选,各小组均有了将向别人展示的东西,希望同学们能在展示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了解更多你不曾了解过的知识。

(学生展示搜集的有关传统节日相关古诗词、对联、灯谜、美食、不同风俗等,并对其简单解说。)

活动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传统节日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她能让家人团聚,能有各种好吃的和好玩的,更因为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她特有的故事,有她独特的意义。那么,这些故事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现在,我听你们说!

(学生展示)

活动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曾经的我们,无比期待这些节日的到来,因为每到过节,出门在外的人都会赶回家团聚;因为每到过节,就有好吃的、好玩的了;因为每到过节,我们都能充分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而我们期待这些句子,更是因为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节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凝聚着我们与亲人之间浓浓的亲情。但当下的国人深受外国文化的影响,对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趋之若鹜,对中国传统的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却知之甚少。就如在座的各位同学,在这次活动之前,除了知道这些节日要放假之外,也对他们知之甚少。那么,对于这一现象,你这么看?

学生讨论,并代表发言

第8篇: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

民俗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既是非物质文化又是物质文化。民俗是指人们在日常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通过语言和行为所传承的喜好、风尚、习惯、禁忌等。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民俗及民众的日常生活。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习俗;和谐

中华文化不仅以其悠久、丰富著称于世,还因其浓郁的神秘性为中外瞩目。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盛大节日――端午节,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后来我们的端午节节俗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文学家屈原。

1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1)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2)吴越民族祭龙说。考古学家发现,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印着几何纹的陶器,使用过这些陶器的部族,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百越族。他们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有断法纹身的习俗。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1]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很多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3)恶日。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4)夏至。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1)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也把它划入夏至日的活动。2)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3)《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因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有可能是夏至。(5)纪念伍子胥或曹娥。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的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隋唐之时可能已有端午节是为纪念伍子胥和曹娥的说法。“人们出于对伍子胥的崇敬和对曹娥的同情,便驾舟相伴,后来发展成群众性的竞舟活动。”[2](6)辟邪说。这一说法是端午节起源诸说中最先提出来的。并且据载屈原说是辟邪说提出二百多年后才流行开来的。很多种迹象表明,这最早提出的辟邪说有着深远的民俗根源,例如古代民俗观念中兰草有辟邪的功效,从端午节的习俗“浴兰”来看端午节是辟邪的节日。

2 端午节重要的风俗与古代中国人的和谐观念

俗语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为了对付五毒,在端午节要插菖蒲、艾草,赐扇,小孩要佩香囊,系五色线,贴端午符,沐浴兰汤,食五黄,吃鸡蛋、粽子,龙舟竞渡、抢鸭子等等。

(1)沐兰汤。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2)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3)食五毒,系五彩丝线、戴香囊。在传统的端午节法物中,有一些与“五”有关的较为特殊的物品,主要有食五黄(五黄指的是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食五黄是为了驱邪解毒,身体健康)、五彩丝、五虎花、五色缕(五色丝线)、五色缯(五色帛)、五色桃印符、五时图和五时花等。端午节系五彩丝线的习俗由来已久。五色线是用五种颜色的丝线撮在一起,成为一条细索。按照阴阳五行家的观点,五彩之中,青属木,代表北方;赤属火,代表南方;白属金,代表西方;黑属水,代表北方;黄属土,代表中央。中国古代崇拜五色,认为五色为吉祥色。香囊源于古代的“艾符”,是用五颜六色的布拼凑成三角,下面坠着五色丝线串着小珠的小穗,里面装着各种芳香类的中药。另外,端午节期间还有众多的水上活动如龙舟竞渡、抢鸭子等。各民族中的龙舟竞渡、抢鸭子等水上活动主要是祭水,水是阴性物质,是端午节的象征物,其目的亦是增强阴性的力量,祈求阴阳调和。

3 端午节的食品与古代中国人祈求均衡和谐的理念之间的联系

(1)闲话粽子。粽子,又称为“角黍”。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故称“角黍”。角黍之所以要包以菰叶,盖取义于“阴”。古人认为黍具阳火之性,又称“火谷”。火属阳,而菰叶生于水中属阴,以之与黍相配,象征“阴外阳内”、“阴阳相合”之状。也就是象征阴阳和合、阴阳调和,表达古代中国人祈求端午之后,阴阳调和,风调雨顺的愿望。(2)吃鸡蛋。鸡蛋也是端午节的重要食品,民间相传立夏吃蛋主心。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一些地方在端午节还有滚鸡蛋的风俗,这天早上老奶奶要把煮熟的鸡蛋放在小孙子的肚皮上来回滚几滚,嘴里还叨念着“宝子吃蛋,灾星滚蛋”。我国的东南沿海很多地方都有端午立蛋的风俗,台湾也沿袭了这一传统习俗。(3)龟、鸭、咸鸭蛋。端午和夏至古有食龟习俗,之所以食龟,一方面是龟生活于水中,是阴性动物;另一方面,象征阳性,龟甲象征阴性,与粽子一样,骨表肉里,阳内阴外,也象征人们祈求阴阳调和。

4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追求“和谐”的文化,中华民族是追求和谐的民族。阴阳五行说认为,阴阳支配万事万物,阴阳和谐便平安吉祥,阴阳不调便会发生天灾人祸。为了驱除灾害和避毒去邪,阴阳不调的节气就必须举行各种驱邪和祭祀活动,以祈求阴阳调和。端午节的各种习俗都与阴阳五行观念密切相关。然而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既有糟粕的成分,也有精华的部分。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传统文化中每一个问题,让中华文化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王康,杨健.中国节日文化[M].华文出版社,2007:128.

[2] 杨水生.中外民间节日[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44.

[3] 张君.神秘的节俗:传统节日礼俗、禁忌研究[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