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字]实践课 考试模式 课程标准
一、目前考试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考试模式是教考合一,是指课程教学和考核评估均由任课教师一人或多人承担,任课教师即负责课内教学、课外辅导,又负责考试命题工作等。这种考试模式具有一定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不利于教师自我深入全面地反思改进。缺乏对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教育质量的客观评价,从而导致教师缺乏教学压力,影响教学水平的提高。而我院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技能课考试存在的问题更严重。
(1)考试内容不合理
在现行的实践考试中多数科目设计一道综合题,使得考核内容单一、题量过大等现象。造成学生成绩分布均匀,反映不出学生真实学习水平。
(2)考试内容与实际工作相脱节
考试内容陈旧,脱离实际工作需要,只注重知识考核,不注重技能、技巧考核,更不注重信息的收集、团队合作等能力考核。
(3)考试内容融入专业认证衔接不够
考核内容中在融入专业认证的知识与技能过少,对职业性的体现不到位。
(4)前后续课程缺乏整体考虑与设计
在专业实践课中,课程考试以各自为主,只注重本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的考核,缺乏对课程体系中课程间知识与技能相互联系与衔接,更没有做到课程间考试形式、技能的侧重点等整体统筹与设计。
(5)实践课程考核标准缺失
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没有实践课程考核标准,更没有对课程考核的内容、形式以及重、难点进行相关描述的指导文件,导致对实践课程考试无法约束。
二.研究作用和意义
(1)以考促教,以考促学
以考促教,通过对专业实践课考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规范教师讲课的内容,指导教师教学,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考促学,通过考试改革,指导学生学习、工作努力方向,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技能。
(2)实现考试标准化、规范化
开发实践课程标准、实践课程考核标准等和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软件编程、软件测试等课程题库,从而使考试形式、内容有据可依,有标准可循,做到标准化管理。
三.考试模式改革实施
(1)融入程序员、数据库管理员等认证标准
重点研究程序员、数据库管理员、软件测试员等工信部的认证考试大纲,参考软件开发企业用人规格与标准,把认证标准科学地融入到软件技术专业核心实践课考试标准中。
(2)构建“分层能力递进式”软件技术专业实践课考试模式
1.建立实践课程标准
实践课程标准是开发与实施实践课程依据。只有科学制定该标准才能,才能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依据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之间的关系,重点分析,整体规划,参照认证标准等元素,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技能要求、教学资源要求、教学实施建议、教学考核建议等方面进行科学制定。其中课程技能要求是标准中核心部分,主要规定课程由那些技能点组成,以达到的预期目标。
2.建立实践课程考核标准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课程标准,整体规划,重点突出,分工明确,设计实践课程考核标准。考核标准主要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考核目的、课程考核标准要求、考核建议等方面进行描述。其中课程考核标准要求是核心部分,主要由考核内容、考核标准等组成。
3.建立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实践课程整体设计是依据实践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 是使学生在规定的实践内完成指定的项目,提高实践技能水平,达到对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建立实践课程考核方案
实践课程考核方案是课程具体考核实施的方案,可以由素质考核、项目考核和终结性课程组成。程序设计和Java程序设计课程注重程序基本技能和算法设计考核,数据库技术注重基本操作技能考核,Java WEB程序设计和界面设计注重经典案例考核,企业级项目开发和软件测试注重企业案例考核。在务实基础的前提下,使知识与技能逐步递增,实现分层解决。
综上所述,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教师只有不断探索与创新实践课程改革,才能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福军,能力本位观念下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职教论坛,2005-11-30。
[2]杨宏志,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校考试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1-03
一、存在问题:
1.虽然课改已经实施多年,但发展很不平衡,还有部分教师重视不够、对什么是体育课程标准、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大纲有什么不同根本不了解,个别教师连体育课程都没有认真阅读过。因此,课堂教学方法依然比较陈旧,无法体现新课标准的观念和目标。
2.课程标准是以目标体系为主,没有具体教学内容,包括教参也只是供参考。所有的实施方案都必须老师自己制定,所制定的计划还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当教师一下子失去了照搬照抄的教学大纲和教师指导用书时,感觉到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困难重重。因此只有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全体教师共同来研究制定方案,才能逐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3.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是当前老师最困惑的问题。很多老师要么还是以竞技体系为主的教学方法或者干脆学生喜欢活动什么就活动什么,采用“放羊式”的教学方法。我们只有通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尽快找到符合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的切人点。
二、认真学习《标准》,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体育教师应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体育课教师用书,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尽快地理解、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制定出实施课程标准的方案。应该包含学生体能、学生兴趣、爱好、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面,供教师设计时参考,更好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三、把课程标准落实于教学中
体育与健康课要贯彻①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②.激发和保持学生运动兴趣;③.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强调在设计体育课时是否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过程中是否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应该承认,课程改革给体育课教学带来巨大的变化:第一,教案的改进,广大体育教师打破了传统四段式的编写方法,有的采用流水式的写法、有的运用主题的形式进行编写、有的根据课程标准的领域目标进行编写,各种各样的教案形式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全新理念。第二,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了使我们的体育教学能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体育教师应加强交流相互学习、讨论,以教研促课改。讨论内容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
1)如何深入挖掘体育教材的娱乐性,也就是教材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如何解决好怎么教学生才爱学的问题。3)如何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层次目标。4)如何转变教师的角色,建立一种民主、和谐与亲密的师生关系。5)如何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6)如何让学生获得运动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一、课前准备应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
1.从学生这一方面来说,预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对所学新课有了整体的了解,对新课要讲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听起课来才能如鱼得水。因此,学生必须重视课前预习,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2.从教师这一方面来说,只有经过充分的课前准备,了解哪些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己预习学会的,哪些知识是学生通过合作讨论自己完成的,哪些知识是需要老师重点讲解的,这样上课时就会有更多的时间讲解疑难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辅导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案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索,我总结了一套辅导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案。这套方案包括“五分钟预习指导—扩展性历史材料—预习案—问题生成单”四个环节。
1.五分钟预习指导:在每一节课留出最后五分钟,教师对下一节课的教材背景、内容、结构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合作,突破重难点。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使学生认真学习,必须燃烧起他们探索问题的激情。”因此,“五分钟预习指导”也分两步走:第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学习,乐于学习;第二步,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合作探究。例如:岳麓版教材必修二第五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我们是这样预习指导的,首先,“走进历史,判断正误”,讲了两则故事:故事一:王老汉是唐朝一瓜农,清晨,他推着满满的一车子甜瓜到镇上的集市上去卖,不到中午瓜就卖完了,王老汉很是高兴,于是从卖瓜的钱中抽出一张给小孙子买了一双鞋;故事二:王某是汉代的一位大商人,这段时间心情很好,因为他的女儿与县令的公子将要喜结良缘,为表示庆祝,全家人决定穿上新做的丝绸衣服乘着马车到郊外踏青。两则故事像两块石头一样激起了学生的兴趣的浪花,他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辩论着,这时老师话锋一转,请大家预习两个问题:1.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2.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又明确了探究的范围,使学生自主预习有了针对性,即如何对故事中的历史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
2.扩展性历史材料:指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扩展性、背景性材料”,现在高中教材为专题史,理论性强,很多同学认为历史干涩深奥,对历史提不起兴趣。为此,我采取了“在阅读中学习,在理解中记忆”这一方法,根据课本内容精选一些背景性、扩展性的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以便学生更好地加深对课本的理解。
3.预习案: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编写预习学案。预习案是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预习案包括四个模块: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知识梳理—自我检测。(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核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我们教学和学习中的灯塔,是指向标。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国家对每一节课都有具体的课程标准要求,因此,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每一节课的课程标准,以便对所学的内容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做到心中有数。(2)学习目标:课程标准是概括性的指导性文件。因此,必须对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在领会和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所体现的基本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制订每节课的具体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预习有了方向。(3)知识梳理:新授课的知识梳理一般为填空式,目的是让学生根据知识梳理、熟悉课本,对课本内容作初步了解。(4)自我检测:预习案上设计适量的训练题目可引导学生巩固预习成果,完成自我检测,发现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所设计的训练题目要有针对性,为新内容的学习打好基础。
4.问题生成单:预习案提前发放,学生自主预习。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写在“问题生成单”上,学习小组长汇总本小组的问题,课代表汇总全班的问题,这样教师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上课针对典型问题重点讲解,有的放矢地指导,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9-0037-01
学业水平测试制度是一项实施课程管理和质量监控的重要制度。学业水平测试属于标准参照测验,其功能定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评估功能。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客观评估全体被测试学生的基本学习水平和能力发展状况。二是评价与引导功能。评价包括对课程管理的评价和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引导是指引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贯彻人才培养目标、规范课程管理、加强质量监控、抓好教学、把住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社会和家庭关注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三是选拔功能。学业水平测试结果是其参加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相关的中高职衔接类高校人才选拔的依据。
当前,要发挥中职学业水平测试的功能,真正实现学业水平测试的目标,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关注。
第一,中职的专业、课程数量众多。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版)显示,目前我国中职学校设置有19种专业大类,共含321个不同专业。就江苏中职教育实际而言,共有38个中职专业(专业类)。江苏中职学考包括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三部分,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合成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综合”进行测试,这样就共有38个不同的专业基础课程综合,再加上5门公共基础课程,则需要笔试和机考的中职学考的总课程仍然多达43门,这其中还不包括专业技能测试门数。
第二,课程标准不一。教材的编制、教学的开展、质量监控的实施都离不开一个权威的、刚性的课程标准(大纲),权威、刚性的课程标准(大纲)是学业水平考试顺利实施的保障。从现有的中职课程标准看,公共基础课程有教育部2009年出台的《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大纲》和2010年公布的《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等。专业基础课程有教育部2010年出台的《中等职业学校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014年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及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颁布的《中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和各专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标准(最新版)》等纲领性文件。除此之外,各职业学校结合行业需求、行业标准又先后制定了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与行业接轨、为企业服务、满足就业需要,这些方案对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要求又做出了不尽相同的表述。中职的课程标准(大纲)或课标性文件政出多门,缺乏一个权威性、刚性的课程标准(大纲),无法在统一的课标下实施统一的教学质量监控。
第三,在公共基础课程学业上,长期以来存在个体间、专业间、学校间和地区间的不平衡性。按照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来衡量,有相当数量的中职学生是不能够达标的,这直接导致很多中职学生难以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另外,在不同专业间,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学业基础又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中高职衔接类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好。
[关键词]课程标准 内涵 构架 实施
[作者简介]王淑文(1963- ),女,天津人,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教务处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天津 30045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VEⅫ401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126-02
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开发与建设承载着高职教育的理念,凸显出高职教育的特色,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建设与开发是高职课程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课程标准建设能有力推动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课程标准开发建设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历调研、分析、开发、实施、反馈、修订等过程才能完成。本文结合天津滨海职业学院课程改革实践,探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内涵、构架及实施等。
一、高职课程标准的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相关企业行业标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为重点,为教和学提供详细指导而编写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建设是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体现职业能力标准和职业技术标准,强调教育标准与行业企业标准相融合,强调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培养等。
随着当前高职教育进入内涵发展、提升质量阶段,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的开发和建设也成为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面。课程标准为一定范围内的课程组织与管理活动提供了目标、原则、策略和方法等,使课程教学管理过程具有明确指向和多方面的依据;同时能够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高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阐述得更为详细、明确,提出了面向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课程标准的范围涉及个体发展的认知、技能和情感,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课程标准陈述的角度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课程标准不能只规定知识和能力标准,而应将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培养纳入课程标准。另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开发最重要的是要将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全面考虑,了解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架及编制
1.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架。课程标准关注的是课程目标以及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学管理和课程评价的依据,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核的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架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课程定位。课程定位主要是对课程的性质、地位、功能作定性描述,阐述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对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作详细说明,并说明该课程与前续及后续课程的关系。(2)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学习的预期结果,课程教学目标可分为课程总目标和课程单元目标。课程总目标即课程对学生在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课程总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课程单元教学目标具体说明学生在具备知识、技能与素质的基础上能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准确、清晰、指向性强,能全面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3)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可以按照项目单元设计。项目单元可以表现为典型工作任务、模块结构、学习情境、案例等,包括具体实施步骤或内容,以及学生在不同阶段应实现的具体学习目标。(4)考核方式与标准。考核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笔试、口试、实操、作品展示、成果汇报等多种形式。考核应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综合考核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等方面。在考核方式上,强调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在考核内容上,实现校内考核与企业实践操作能力考核相结合;在评价主体上,注重社会、企业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考核要突出阶段性评价、目标评价等,关注评价的多元性。(5)课程教学资源及使用要求。给出本门课程运行所需实训教学条件的要求,包括针对校内及校外的每个实训项目(或工作任务)、实训室(或校外实训基地)、实训资源要求及实训时间安排等。确定课程教学资源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包括教师手册、学生学习手册、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实训指导手册、网络资源、仿真软件等方面。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充分体现课程设计思想,注重实用性,符合行业企业发展和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需求,能够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建议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教材体例要求等。(6)课程实施建议及其他说明。课程实施建议包括课程实施方案、教师教学方案、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其他说明包括课程推荐使用教材、国家职业标准、主要参考资料等。
2.课程标准编制案例――以“毕业顶岗实习”课程为例。顶岗实习是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毕业顶岗实习”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至少有半年以上的企业顶岗实习过程,要有完整的实践过程记录和考核记录。在双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全部过程记载和资料积累。顶岗实习过程重在考核学生的行为表现及其结果。因此,顶岗实习课程标准是质量的依据,过程控制是顶岗实习目标的保证。现结合本院课程改革实践给出“毕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架。(1)课程性质和任务。毕业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学校完成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技能课的学习后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实习企业的生产、管理与服务。学生结合顶岗实习岗位,针对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要求,将校内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习过程中;根据企业技术、工艺、流程的发展,进行各个岗位的实战演练,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2)课程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毕业顶岗实习培养能力目标分为通用能力目标、基本专业能力目标和专业综合能力目标。通用能力目标是指通过实习实现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培养职业态度、职业规范和创新意识等;专业基本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实习岗位要求的专业基础能力;专业综合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岗位综合能力,能够胜任岗位工作要求,实现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课程基本要求包括学生通过毕业顶岗实习,了解行业企业的特点,了解企业概况、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的规章制度及主要业务及工作流程。要求学生签订实习协议、实习承诺书,填写顶岗实习手册、撰写顶岗实习报告等。(3)顶岗实习内容与进度安排。顶岗实习内容可按照不同的顶岗实习项目,从教学目标、顶岗实习岗位、实习地点及实习周数等方面进行描述,每个专业可列出不同的实习项目。对顶岗实习岗位和地点要求从实习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顶岗实习企业能够支付学生合理的报酬、企业要保证学生安全等方面进行描述。顶岗实习进度安排包括实习准备与动员、实施、验收三个阶段。顶岗实习结束上交顶岗实习手册、实习鉴定表、实习报告等相关材料。另外,说明整个实习阶段的时间分配情况及进度安排等。(4)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要求。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要求是“双导师”,一是各专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定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校内指导教师;二是由实习单位指定富有岗位工作经验或生产管理经验的企业指导教师。担任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教师(企业和学校)的职责主要有: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订顶岗实习计划和进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定期指导、检查实习进度和质量,指导学生填写实习手册、撰写实结等;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工作、生活、学习和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负责对学生在实习期间考勤、工作情况的考核。(5)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学生在毕业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双方指导,校企双方要加强对学生的工作过程控制和考核。顶岗实习考核方式采用三元评价体系,即包括校内指导教师评价、企业指导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评价标准分为三部分。其中校内指导教师评价比例占40%、企业指导教师评价比例占40%、学生自我评价比例占20%。校内指导教师评价主要是指根据学生校外实习周志、实习内容、实结等进行考核评定成绩;企业指导教师评价是指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对实习学生的劳动态度、职业道德、劳动纪律、操作规范、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给出总体考核结论并评定成绩;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可根据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客观地给出自我评价。
三、课程标准的实施要点
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而教师是课程标准开发和实施的关键。高职院校教师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新要求,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参与课程改革与实践,提高开发和实施课程标准的能力。第一,更新理念,关注课改。课程标准开发过程中,教师要广泛开展行业、企业调研,了解行业的现状和发展,了解相关职业岗位的主要职业活动,熟悉工作流程。课程标准应由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和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联合制定,并定期修订。教师应关注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第二,单元项目,细化目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要细化到每个项目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一些典型的训练项目(或训练任务)、学习情境及重点、难点等均应给出授课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学习成果等。第三,考核标准,便于操作。课程标准应制定详细的考核要求和考核标准。在实际考核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针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要求和教学实施方案应该更具体和便于操作。第四,整体把握,按步实施。课程标准制定后,授课教师要研究所讲授课程的课程标准,对课程进行整体把握,包括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内容要求、考核方式、教学资源要求等。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利用本课程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总之,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而教师是课程标准开发和实施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不断实践,构建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院校的高职课程标准的范式。教师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新要求,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开发和实施课程标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荣维东.课程标准基本问题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2).
[2]唐小俊,顾建军.关于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9(4).
[3]王淑文.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开发的研究与实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5).
[关键词]课程开发权;“创生性实现形式”;“再生性实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3-0015-03
一、“创生性实现形式”:当前教师课程开发权的主要实现形式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核心是课程开发权的实现问题,其目的是实现国家意志、地方优势与学校特色的和谐统一。
学校课程开发权的权利主体是教师。教师如何有效地行使课程开发权,是学校特色能否得以形成与彰显的关键。新课程实施以来,各实验学校纷纷创设条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探索并开发体现本校之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但是,在这些成效的后面却潜伏着一大误区:教师课程开发权实现形式的单一化,即把开发超越既有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作为实现教师课程开发权的主要形式甚至是唯一形式。我们称这种形式为教师课程开发权的“创生性实现形式”,它解决的是“从无到有”的问题。
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课程形态理论产生的误导作用,二是实践层面的课程实施取向的定式作用(实践层面的原因放在下文讨论)。从课程形态理论的角度来看,随着三级课程管理的提出,理论界也相应地对课程形态(即课程分类)进行了研究,最后形成了与三级课程管理相对应的三种课程类型,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种课程类型的提出,一方面丰富了课程形态理论,明晰了三类课程之间的界限;但另一方面又使学校领导、一线教师产生了一种潜在的定式观念――三类课程是彼此独立的,校本课程不能涉及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领域,否则校本课程就不具备“校本性”。在这种潜在观念的引导下,一线教师在行使自己的课程开发权的时候,总是把目光投向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之外的领域,力求形成一种具有原创性的、为本校所特有的新课程。
二、“再生性实现形式”:教师课程开发权的另一种重要实现形式
教师以“创生性实现形式”来实现自己的课程开发权、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理应受到鼓励。但是,如果所有学校都只关注这一种形式,那就限制了教师的课程开发权。
我们认为,教师课程开发权还有另一种重要的实现形式,即“再生性实现形式”。所谓“再生性实现形式”,是指教师对学校课程系统中既有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延展性、提升性的再开发,使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在保持其内在“共性”的同时,兼融本校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校特色。“再生性实现形式”解决的是“从一般到特殊、化共性为个性”的问题。美国学者古德莱德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面提出五种不同层次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正式的课程(指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也就是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领悟的课程(指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运作的课程(指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经验的课程(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置于这五个层级结构中来看,二者均属于“正式的课程”这一层次。从课程实施的视角来看,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要变成学生自己的课程(即经验的课程),中间还要经历“领悟的课程”与“运作的课程”这两个层次。一线教师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进行再开发,将其从“正式的课程”转化到“领悟的课程”再转化到“运作的课程”,正是其课程开发权得以落实的必然要求与关键环节,也正是新课程标准中“教师应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和创造课程,从课程的执行者变成课程的开发者”的内在规定性所指。
在新课程改革前,广大一线教师所践行的是忠实性课程实施取向,强调完全服从式地执行国家课程的要求与安排。新课程改革后,这种忠实性的课程实施取向并没有改变,从而遮蔽了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再生性开发的视野,使得教师课程开发权的“再生性实现形式”被尘封起来。这种“做惯了教材‘奴隶’的人,还不适应或难以适应做教材的‘主人’”的现状,正是前文所说的产生单一化误区的实践层面的原因(这在更深层次上涉及“主流意识”与“主体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在此不展开分析)。
三、哪种教师课程开发权实现形式具有相对优先性
我们认为,在教师课程开发权的两种实现形式中,“再生性实现形式”应该优先于“创生性实现形式”。这是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决定的,也是由教师课程开发权的普遍性决定的,更是由基础教育的本质特性决定的。
从三级课程的内在逻辑来看,国家课程是立足于整个国家国民素质发展要求、面向全国同龄儿童共性而设置的,地方课程是着眼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考虑本地区儿童的区域性特征而设置的,校本课程则是为彰显学校特色、结合本校学生个性而设置的。在学校既有的课程体系中,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国家课程的实现要优先于地方课程的实现,地方课程的实现又优先于校本课程的实现,这是正确把握三级课程体系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考虑以上基本要求之后,还必须进一步考虑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实现形式问题。由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偏重从“共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所以难以兼顾每个学校、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如何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所要求的“共性”,与每个学校、每个学生的“个性”有机地统整起来,立足于学校与学生的“个性”来实现国家与地方的“共性”,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进行再生性开发。
从教师课程开发权的普遍性来看,就一个学校而言,如果只选择“创生性实现形式”,那么只有少部分教师能够参与到这种课程开发活动中,这是由学校本身的财力、物力等条件决定的。相反地,当我们关注“再生性实现形式”时,全校所有的教师都将行动起来,每个教师都能够实现自己的课程开发权。这有利于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真正发挥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作用。
四、教师课程开发权实现形式分类的价值
将教师课程开发权分为“创生性实现形式”与“再生性实现形式”,有助于突破三级课程权力分别对应三类课程形态特别是将学校课程权力简单对应校本课程的观念束缚,对于正确理解与把握“教师享有课程开发、编制的权利”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没有分类之前,人们对此的理解是:每位教师都均等地享有课程开发与编制的权利,这里的课程主要是区别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课程。然而,从现实性来看,只有少数教师能够真正拥有这种权力,这使得许多一线教师对“教师享有课程开发、编制的权利”提出了疑问。分类之后,“教师享有课程开发、编制的权利”就有了新内涵:在理论上,每位教师都均等地享有课程开发、编制的权利;在实践中,只有具备了相应条件的少数教师才能享有“创生性实现形式”的课程开发权,但所有的教师都均等地拥有“再生性实现形式”的课程开发权。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进行再生性开发,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是一种义务。
五、两类形式的实施模式
“创生性实现形式”与“再生性实现形式”,因其欲解决的基本问题、自身的独特性质、目的追求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其实施模式也不同(如图1所示)。
在第一个环节中,“创生性实现形式”是进行“适配性分析”,即对学校拥有的优势资源与学生需求之间是否吻合进行分析。当前很多学校在进行创生性课程开发时,往往只考虑到学校的优势资源,而对学生的需求关注不够,导致开发出来的课程不受学生欢迎。“再生性实现形式”的第一个环节是“范例内容分析”,即对教科书中所选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下限标准之间的吻合性进行分析。新课程要求突破传统教学中把教材当“圣经”的弊端,倡导基于标准的教学,进行范例内容分析正是实现这种转变的首要环节。
在第二个环节中,“创生性实现形式”的任务是确定课程标准,这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需求的体系化与层级化。只有将学生的学习需求转化为可视化的、具有层级性与体系性的课程目标体系,才能为第三个环节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而“再生性实现形式”的任务则是确定个性化目标。这里的个性化目标体现出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标准与学生自身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在理想状态下应该是每位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与课程标准之间的距离,在实践中多指每一班级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与课程标准之间的距离。课程标准确定的人才培养标准是上限标准,教学大纲确定的是下限标准,这个下限标准只能保证学生的基础性发展,不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以“再生性实现形式”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参照,在使学生获得基础性发展的前提下获得个性化发展。
在第三个环节中,两种形式的任务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开发具体的课程材料,但两者所依据的标准是不同的:在创生性课程开发中,课程材料的开发是以第二个环节形成的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的;在再生性课程开发中,教学材料的开发是以个性化目标为依据进行的。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职课程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设计应和非职业类高等教育有本质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能力载体上。以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为例,阐释能力载体的选择和基于能力载体高职专业课程的设计和组织。
关键词:
能力载体;高职专业课程;市场营销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职课程应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怎样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的核心任务。职业教育的课程不是将学科体系资料的简单删减和修补,而是基于职业能力对相关知识体系的解构和重构,要制定全新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设计全新的教学任务,精心组织教学。下面以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组织管理技能》课程为例,具体说明基于能力载体的高职市场营销课程的设计和组织实施过程。本文中,能力载体是指职业能力所依附的外在形式。
一、课程的确定要充分体现职业性———从能力体系到能力面
通过调研、分析市场营销相关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市场营销专业的能力体系被确定为“懂市场、精销售、能策划、会管理”。《组织管理技能》课程是为了实现“会管理”的专业能力面而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组织管理技能》课程和《管理学》课程有本质区别。后者以完整的学科体系为导向,突出知识的介绍,职业能力在课程中得不到系统的体现,不符合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性。而前者突出职业能力的系统性,不追求知识体系的完备和系统。
二、课程标准主要明确能力线载体———项目
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应该是基于职业能力的标准。离开载体的能力是空中楼阁,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首先应该明确能力线载体。选择能力线载体须遵循的原则有:承载的职业能力由简单到复杂、培养对象对能力载体从熟习到陌生。例如,《组织管理技能》课程标准确定的能力线载体:简单(规模和管理幅度小)非盈利性组织管理、较复杂(管理幅度较大)非盈利性组织管理、复杂(规模和管理幅度大或层次多)非盈利性组织管理、非公司制企业管理、公司制企业管理。根据选择的能力载体,结合实现能力目标中可能用到的主要知识点,制定完整的能力体系目标如下:
1.简单(规模和管理幅度小)非盈利性组织管理技能能组建结构合理的团队,制定科学的领导标准,选出团队领导,进行简单的分工和科学的决策,完成简单的团队任务。
2.较复杂(管理幅度较大)非盈利性组织管理技能能对团队任务进行科学的分解,能进行合理的授权,能迅速高效地处理够沟通中的障碍,完成有一定难度的团队任务。
3.复杂(规模和管理幅度大或层次多)非盈利性组织管理技能能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能选择合适的领导,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进行科学的分工,能对活动过程进行控制,能制定合理的评判标准,完成较复杂的团队任务。
4.非公司制企业管理技能能运用滚动计划技术对企业工作做计划,能对团队进行有效的激励,能对企业任务进行分解,能为企业设计岗位,招聘适合的员工。
5.公司制企业管理技能能运用网络计划技术为企业做计划,能确定公司的治理结构,能为公司确定长期计划,能为公司确定分支机构并选择合适的职业经理人。
三、课程设计主要明确能力点载体———学习任务
课程设计要根据课程标准选择具体的能力点载体,即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设计要遵循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要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情况和环境的变化作出调整。例如,《组织管理技能》课程设计包含了14个学习任务。其中,第三个项目———复杂非盈利组织(管理幅度大或层次多)管理技能根据课程开设学期的活动安排选择了3个学习任务:推销竞赛组织技能训练、系奖学金评比活动组织管理技能训练、高校学生会活动组织管理技能训练。课程和学生活动相互配合、相互呼应。课程对相关学生活动起到了指导、训练的作用,学生活动对课程起到了强化和考核作用。
四、实施方案以学生任务为导向
实施方案是课堂组织的关键步骤。实施方案应该包括两部分:学生任务和教师任务。学生任务是学习任务的引领,工作任务书是学生完成课堂工作任务的纲领性文件。工作任务书中要明确每次任务的任务目标、任务步骤、需要用到的辅助工具、参考资料、任务的具体要求和考核方式等。教师的任务是辅助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按照时间顺序,主要包括:解释任务、介绍相关知识点、组织学生讨论和练习、答疑和考核。在任务的实施中,教师要明确学生任务的难点,深入到任务团队中和学生一起解决疑难,及时控制任务的进度。例如:在项目三的第一个任务推销竞赛组织技能训练中,难点是学生制定的竞赛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其中包括组织结构、分工、授权和控制。因此在学生通过演练发现竞赛现场组织混乱后,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引起混乱的不同方面的原因,指导学生找到解决办法。
五、在教学实践中的收获和问题
通过3年的教学实践,以能力载体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方法已经覆盖了本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大部分课程。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学生和企业的好评。但是,该方法也有局限性,即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微观层面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比如:《推销实务》、《统计与市场调查预测》、《组织管理技能》、《促销方案设计》、《商务谈判和礼仪》等课程应用该方法的效果较好。而理论性较强或较宏观的课程则不太适合使用此方法,比如《经济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基础》等课程应用该方法的效果差强人意。同时,采用该方法的课程是以职业能力的系统性为导向,可能会导致学生知识体系的欠缺,甚至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建议配合增设一些知识性较强的选修课或者增加学生课外阅读任务,以弥补学生知识体系的短板。
作者:谢泽力 单位: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本课程以建筑施工技术职业能力目标为核心,以建筑工程施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实践项目为起点,通过实际工作任务、典型案例或虚拟项目创设工作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职业氛围,在动手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提高工作能力。在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过程中,本课程内容选择土方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建筑节能工程等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以实践项目的作业程序安排教学计划。本课程总课时为72课时,4.5个学分,计划16课时为课外学时,由学生课外自主完成相关任务。
2《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框架和内容
2.1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架
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学管理和课程评价的依据,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核的依据。包括以下六个方面:①课程定位。②课程教学目标。③课程教学内容。④考核方式与标准。⑤课程教学资源及使用要求。⑥课程实施建议及其它说明。
2.2《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内容
2.2.1课程定位。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中层分立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主要培养面向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施工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工作过程中,能胜任施工员的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即要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同时具有施工管理方面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该课程是学生学习了《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测量》等课程后的一门专业课程,后续课程还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管理》等课程。
2.2.2课程目标。
本课程按照实际的工作过程,设置13个学习情境,分别是土方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砌体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钢筋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防水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装饰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结构安装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五个不同项目垂直运输设备的选择方案、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保温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其中土方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为两个最主要的学习情境,是课程的核心部分,主要包含土方开挖、基坑降水、基坑支护、土方回填、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内容,分解成若干的任务,每个工作任务都按照相应建筑施工规范和标准进行。具体目标如下:①能力目标:a能识读勘察报告、施工图纸、施工合同等施工文件;b能记录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方面资料;c能对进场建筑材料进行验收并将部分材料送到测试中心检测;d能计算施工现场土方工程量,要能进行典型大梁钢筋翻样;e能对施工质量进行指导、检查验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进行指导、检查;f能根据施工文件与国家施工规范、标准、操作规程编制施工技术方案;g能组织整个项目在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②知识目标(部分内容):a了解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立项、规划、征地拆迁、斟察设计、招标投标、施工许可及施工工地周围环境。b针对基坑开挖项目,掌握控制地下水位、稳定边坡的方法和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c掌握地基处理方法,了解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预制、储运和吊装流程,以及锤击法、砌砖等技术要领。d掌握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特点和施工要领;熟悉先张法、后张法的操作程序和预应力值的建立传递的原理,熟知建立张拉程序的依据和放张标准;了解预应力筋张拉的台座,锚(夹)具、张拉机具的构造及使用方法。e了解土木施工中常用的起重机械;掌握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制作和储运程序及其安装工艺。f了解常用脚手架的构造和设计方法;了解脚手架使用安全技术。g熟悉卷材防水屋面构造和各层作用;掌握卷材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和刚性防水屋面的施工要领;了解地下工程防水方案,卷材防水层、水泥砂浆防水层、冷胶料防水屋面的构造、性能和做法;了解沥青胶、冷底子油和冷胶料的配制。掌握普通防水混凝土的配制及施工要点。h了解抹灰的分类、组成、作用和做法;掌握装饰抹灰面层的常用做法;了解油漆和涂料的种类及性能,了解油漆的施工要点;了解幕墙及金属饰面。i了解土方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工程冬雨施工施工方法。j掌握建筑施工技术中部分的英文专业词汇。③素质目标:a具备自我学习不断提高的能力;b具备与人协作相互交流的能力;c具备对施工现场出现问题后应急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d具备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不弄虚作假;e具备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
2.2.3考核方式与标准。
①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改进考评标准,在考核内容中增加实践项目。②评定成绩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率、日常抽查结果、汇报、答辩和考试情况,以便做出客观判断。③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对问题的处理能力,适当鼓励运用创新思维处理实际问题的学生。④考核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的评价。⑤本课程的考核分为理论考核与实际操作(练习)、成果考核,分别占有60%、40%,其中综合考核包含上课纪律、考勤、学习态度、日常工作等。
2.2.4课程教学资源。
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实训资源,实现岗位资格证与职业标准对接,充分运用专业群资源库中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源、企业案例资源、标准规范等行业技术资料。①注重教学课件、微课的开发,拓展教学资源。②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发电子教案,直观地展示实践操作过程,使得专业知识不再晦涩难懂,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笔者建议,应该将常用课程内容纳入电子教案开发范畴,构建多媒体信息资源库,促进多媒体资源共享,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③积极推进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基于教育数字图书馆、电子论坛、教学网站、电子期刊等主流平台,全方位开发网络课程,实现教学手段多元化,改变“教与学”单一化的信息传播途径,实现教学资源双向传递,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④产学研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各企业的资源,进行校企合作,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⑤积极开拓课后教学环节,将课程教学组织与管理纳入到教学资源建设中。
2.2.5课程实施建议及其它说明
①教学建议。主讲教师应对本课程的内容能够整体把握,在课前应对教授的学生做提前调研分析,掌握学情,做到心中有数,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教与学的沟通与和谐,实现课程教学目标。②教学方法。通过对本课程特点和与工作岗位任务分析,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建议以行动导向方式为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灵活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学习知识、掌握技术、训练技能过程中始终明确学习的目标,将工作流程融入教学流程,通过采用案例、项目任务等方式,提高职业关键能力。
3结语
关键词 曲靖市 高中 体育与健康 课程标准 课程改革 实施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0123-01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是国家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规定的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在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教育科学院的领导和指导下,曲靖市于2009年和云南省同时开启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尝试。截止2015年,曲靖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已6年有余,我作为高中体育教师,谈谈曲靖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现状的分析和思考。
一、曲靖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现状
曲靖市以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特征作为标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仍处在较低的水平,并且发展缓慢。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学校没有适合本校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方案;选修课难以开展;教学以传统教学为主,没有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实施分层教学;难以按课程改革要求实施评价。
二、制约曲靖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原因
1.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容全面,教材配置灵活,自主性强。体育教师需要物质支持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作为支撑,需要掌握课程标准精神和开发课程的时间。
2.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部分内容在教学中缺乏可操作性。
3.不能获得学校在各方面的全力支持。
4.师资。高中体育教师没有完全具备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和综合能力;体育教师培训受诸多因素影响,体育教师综合能力有较大的地区差异;受学校指标、教师特长等因素影响,学校体育教师的配置不合理,使选修课难以开展,体育院校毕业生缺乏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培训。
5.教学资源。高考科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使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得不到充分的支持;学校场地、器材不足、办学条件差抑制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推进。
三、建议
1.根据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修改、完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适合本地区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方案、教材,增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
2.领导培训。领导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认知直接影响改革的推进及深入。做好领导的培训工作,转变他们对高中体育的认知,争取领导对课程改革的支持有着重要的意义。
3.师资培训。(1)体育教师的再培训。体育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通过知识培训、远程教育、专题讲座、教学竞赛、成果展示、对外交流等形式和手段,使高中体育教师理解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意义、指导思想、教学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与开发、课程实施与评价。使广大高中体育教师具备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和综合能力。继承和借鉴以前传统教学中的经验、方法和措施,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2)体育院校毕业生培训。体育院校毕业生是课程改革的未来实施者,他们热情、积极、可塑性强、对新兴事物有较强的适应性。适时的进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培训,使他们今后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4.建立骨干教师团队。体育教师工作量大,且个人的能力有限。建立各级体育教师骨干团队,以利于集中广大体育教师的智慧,探索出富有成效的教学成果,并将这些成果推广,带动地区的教学改革,促进体育教师总体素质的提高,对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