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单位财务人员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会计制度的颁布以及实施,标志着我国机关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不断朝着深化的方向而发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原有会计制度的各种漏洞以及缺陷,而且还能够更好地适应机关单位的当前发展现状,同时也很好地满足了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在需求。本研究在充分分析当前时期下机关单位会计管理制度存在的困惑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完善对策,目的在于为当前时期下机关单位更好地开展会计管理工作以及提高会计管理水平提供依据与参考。
二、当前时期下机关会计管理制度存在的困惑分析
(一)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困惑
1.??计核算体制不够顺畅。就当前发展现状而言,机关单位在体制、职能以及实际的运行机制方面显得比较模糊,存在着多头化的管理现象。且多级的会计核算数据衔接性不佳,不能很好地对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使得在单位管理中的衔接与协调不佳。
2.对会计核算认识度较低。具体表现在:①由于很多机关单位的特殊性与财政性供给,机关单位管理者以及员工受到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较大,使得某些工作人员对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度低下,并未充分地认识到在市场经济发展体制背景下,强化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导致重残轻物以及重投资轻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出现,从而忽略了管理的重要作用。②由于对管理需求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某些成本发生单位的随意性比较大,必要的会计核算资料严重缺如,在报表中该反映的并未反映出来,该统计的也未统计,核算管理基础资料严重缺乏,从而对机关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产生了一定的阻力。
(二)对机关单位固定资产配置不合理
机关单位固定资产配置不合理成为了医院常见的问题之一,一旦发现单位内部相关设施运行状态不好或难以满足该岗位实际需求,就立马将其丢弃,购置高科技的先进设施。虽然引进科技含量高的相关设施有助于运营效率地提高,但大部分机关单位为了充分体现自身的实力,迅速购买各类新型设备,对其实用价值考虑不足,缺乏新旧设备的替换制度,最终影响了新设备的利用效率,也没有对不用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导致资源大量浪费。
(三)未营造积极的机关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氛围
如果未构建较好的内控氛围,随之而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使得医院内控监管出现诸多突出性的问题。基于目前国内大多数机关单位内控制度不够完善的条件下,因此机关单位在确定内控制度方面,仅仅表现在表面,而并非真正地从内控实质出发。在这样的情况下,机关单位在很长一段时间短内处于粗放式的管理之下,治理结构环节存在较多的缺点,内控相关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水平低下,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会使得医院的内控工作不能全面地开展。与此同时,还有很大一部分机关单位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对医院文化的塑造重视度不足,同样也会对机关单位内控极为不利。
(四)机关单位的会计风险控制执行力低下
风险控制作为机关单位内控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缓解,其在机关单位的内控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根据机关单位的实际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的焦点在于机关单位的风险识别并未设置专门的部门,同时也无十分确切的风险鉴别方式及路径。此外,根据风险角度,机关单位的风险管控团队专业素养普遍较为低下,他们的经验并不是十分丰富。上述存在的两个方面的问题,不能很好地保证机关单位的风险控制执行力,那么机关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也就随之而降低。
二、当前时期下机关单位会计管理制度的完善对策
(一)构建现代机关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1.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现代机关单位构建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机关单位整体运营水平,保证财务报告的精准性,将一系列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现代机关单位营运目标涵盖了职能部门、业务部门等各有关部门的营运目标,致力于制定规范的服务程序,确保生产产品的高品质,节约成本费用,获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现代机关单位运营单位及职能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开展各自的业务活动,力争将内部控制目标贯彻到实际中。现代机关单位在构建完善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内容: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
2.内财务部控制的核心内容。对于任何机关单位而言,要想健康稳定发展,前提条件就是具备充足的资金,现代机关单位也是如此,只有在足够的资金支持下,才能提高现代机关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因此现代机关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应将资金运行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作为核心控制内容。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
1.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首先,从在职培训角度促进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提升。采用科学合理的在职培训方式,加强财务人员理论知识的培训,进而对国家最新颁布实施的会计法规、审计知识、会计电算化知识予以充分掌握,进一步完善财务人员的知识体系,从而潜移默化中提高业务素质。其次,从奖励角度调动财务人员自学积极性,逐步提高业务素质。机关单位应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来调动财务人员的自学积极性,并举办丰富多样的财务陪训活动,同时财务人员可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如自考、夜大等。此外,机关单位还应举办大量的培训交流活动,使财务人员在相互交流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最后,落实岗位轮换制。机关单位应构建并落实完善的岗位轮换制,定期轮换不同岗位工作的财务人员,如此一来,财务人员就能够获得各岗位实践操作能力,并充分掌握各项财务工作流程,完善财务人员的综合财务知识、财务技能及财务实践经验,从而使整个财务团队都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
2.定期开展培训,加强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学习。①强化对财务人员业务能力进行培训,财务人员要明确行业内相关法规和政策的要求,按照规定开展工作。在业务上,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分配和工作内容,对报账单审核的标准、账目的记录格式和存档办法要有清楚的认识;②财务人员要具备求知意识和学习意识,不断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完善自身、提高专业能力。
大多数文化事业单位存在资金用途不明、“专款不专用”的现象的不良现象,这是由预算中出现错误造成的。在现在的文化事业单位中都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这种制度下,预算工作必须要得到重视。为了使事业单位资金的正常运转,真正的体现预算的计划控制作用,在对预算管理工作时必须要进行决算。决算是对预算执行的总结,文化事业单位的预算和决算是相关联的,通过两者的控制,来避免那些不良现象发生。(四)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他们对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纵观现在的文化事业单位,其人才结构存在明显不合理的现象: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和财务管理人才占有比例小。由于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很难高效进行。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会计制度深化改革的情势下,低素质的工作人员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其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偏低,对新制度、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同时,财务管理工作的轻松环境可能会使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责任意识,这也是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一种表现。
二、深化文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措施
(一)转变财务观念
财务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的观念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转变传统观念,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并逐步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新的理念,完善财务管理体制。例如,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下,对产权界定可以很好的对经营成果的核算。这项工作就不是一般的财务人员就可以做到的,需要财务人员转变观念,所以财务管理人员要接受新的财务理念才可以更好的完成财务工作。
(二)加强预算管理
文化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是国家财政,由于这个许多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存在漏洞,认为花的是国家的钱,造成资金浪费。为了更好的管好、用好预算资金,文化事业单位要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并对预算项目细化。[2]国家拨给文化事业单位的资金有限,所以财务人员在预算时,要充分考虑单位年度内的业务情况。财务管理者可以通过参照前几年的各项收支水平来做本年度的预算,并留有一部分的预备资金,用以应对年度内突发的情况,使其预算更合理。预算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资金的使用率,避免超预算的情况发生。文化事业单位的资金虽然都是国家专项资金,单位资金的使用上要坚持“勤俭节约,专款专用”的原则,使国家资金可以最大化的帮主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加强资产管理,特别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文化事业单位的资产是国家的一部分,它的资产都经国家物资管理部门验收的。文化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保障文化事业活动正常开展而设立的单位,因此文化事业单位要有更为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其单位资产的购置及维护方面,要报予国家物质管理部门,并在财务上明确记录,加以说明。[3]对单位的贵重仪器等物品,应该经专业技术人员检验评估后交付使用,并在财务备案,以方便记录设备的后期维修保养等费用。单位固定资产的转让和报废,都需要国家资产管理部门的批准及有关单位的鉴定,并将所得记录上财务,事业单位不得私自处理。除此之外,对一些隐形的资产也要在财务部门做出相应的记录,如文化产品的商标权、专利权等还有文物、艺术品等都是国家重要的资产,是国家文化的一部分。对于这些资产财务部门要详细的记录在案,并定期与物资管理部门进行核对,以保证国家文化资产的安全。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首先是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原则是经济适用,符合集中采购标准的要进行集中采购。为了防止重复购置,可以将固定资产的购置纳入预算中去;其次是对固定资产的处理。为了确保国家资产的安全与完整,要及时上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最后是固定资产的折旧。所谓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损耗而逐渐转移到成本、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从而使资产出现贬值的情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固定资产的更新周期大大缩短。于是,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速折旧从而加速资金的回收就变得更加重要,这也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财务管理工作上,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制约财务人员的工作。现在就有很多好的制度可以优化其工作,例如会计岗位责任制度,这个制度就很好的把责任分配到个人,提高了财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从侧面提高其综合素质,有利于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财务工作要遵循“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原则,使财务工作更加规范,才能保证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重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完善
财务最终反应了文化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成效。为了使文化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要严格实行“责任分化,授权控制”的原则,加强财务管理。[4]首先要从单位内部的会计环节入手,让财务人员明确责任,并逐步向其他管理部门延伸,最终使整个单位的工作都有条有理。财务部门应该有严格的制度,财务人员都要有明确的责任和权限,一般情况下不能僭越。例如,会计不能代出纳收款,出纳不能代会计做账,非出纳人员不得管理现金收付和保管业务,这些做法都不合理,容易使财务工作混乱,发生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结合各单位的业务特点,制定相应的流程制度,规范财务人员的工作方法,可以使会计工作更有效率。在财务工作中,要注重基础工作,注重细节问题,并做好账目的核对工作,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更好的监督财务工作,财务人员可以对单位资金的流向做出记录,张贴出来,使经济业务和会计处理得以相互联系,使财务工作公开透明。
三、结语
一、企业基层财务队伍建设目标
精通财务业务和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能通过财务分析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建议和意见、能通过风险控制手段为企业保驾护航是企业财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对于层级较多的大型企业来说,其基层企业的财务业务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窄,财务战略、资本运营、并购重组、财务制度及信息系统建设等较高级的财务工作往往由企业总部完成。因此,要求企业基层财务人员都具备上述这些素质是不现实的。企业基层的财务队伍建设目标,应是培养一支与企业基层业务相匹配的日常会计业务核算人员,并在此基础上培养部分骨干成为具备会计核算控制、财务分析、税务筹划等业务能力的中级财务管理人员。
二、企业基层财务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管理层尤其是企业基层单位管理层对财务管理工作不重视,认为财务人员仅是负责核算、记账等简单的会计业务,忽视了财务人员对风险控制、资金监管、经营分析等其他管理职能。从而对财务人员配备、业务支持上存在不足,企业基层存在财务人员不足,长期存在一人多岗的现象,造成企业基层的财务工作只停留在重复性的会计核算和数据统计上,缺乏足够的精力和动力去深入进行财务分析和强化财务管理,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建议和意见。
二是企业基层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企业基层财务人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不合理,平均年龄偏高,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较低,获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太少。
三、企业基层财务队伍建设方式
(一)建立对财务人员的垂直管理模式
改变由企业各基层单位对财务人员进行单独管理的现状,由企业总部或企业省级单位的财务部门,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线条的管理。首先是应按照统一工作量标准,结合各基层单位的经营规模和业务量合理设置各基层单位的财务人员编制,合理安排财务人员数量。其次是统一对所有基层财务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业务指导和制度执行情况的管理。同时,企业总部或企业省级单位的财务部门对企业基层单位的财务负责人任免拥有否决权,避免企业基层单位财务负责人与企业基层单位管理层存在利益趋同,从而导致可能存在的企业基层违背上级单位制度的违规或财务舞弊行为。
(二)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1. 建立定期的财务垂直检查和跨企业基层单位的财务帮扶制度。受各地经济环境水平、历史沿革等因素制约,企业各基层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一,在对制度的理解、执行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企业总部或企业省级单位的财务部门,应建立定期的财务垂直检查制度,查找基层单位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清理后在全企业范围内公示及要求所有基层单位进行对照整改,并由先进的基层单位“一对一”帮扶相对落后的基层单位,提高落后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2. 完善对企业基层财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国家和企业集团的财务制度不断在发展和完善、企业的经营业务不断在扩展、财务信息系统建设不断在优化,这都要求企业基层财务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财务知识和业务技能,以适应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企业完善对基层财务人员的培训制度。除了按规定参加的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外,企业总部或企业省级单位的财务部门应制定定期培训计划,集中组织各基层财务人员对相关财务知识、业务技能、财务信息系统、新业务处理等进行培训。同时应建立激励制度,鼓励各财务人员利用业务时间自学考取专业技术职称、参加社会学历教育,对取得不同级别的专业技术职称、自学学历的,给予不同级别的奖励。建立财务线条的各项竞赛活动,营造财务人员的学习氛围。定期组织基层财务人员对相应岗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结合实际工作能力择优培养财务业务骨干及基层单位财务负责人后备干部。
3. 建立财务人员“AB岗”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企业基层单位可在工作职责完善、岗位设置合理的基础上,在业务相近的岗位之间,实行顶岗或互为备岗。每个财务人员的自身主岗位为A岗,同时掌握另外一个岗位的主要职责和业务内容作为自己的B岗。“AB岗”的财务人员加强协调和配合、相互传授业务知识、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同时对财务人员在同一岗位的工作年限予以规定,达到一定时间进行岗位调整,从而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技能,培养业务“多面手”,加强财务队伍的高效协同运作。
4. 做好财务队伍的梯队建设,保证财务队伍的新陈代谢。企业总部或企业省级单位的财务部门应在掌握各基层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前提下,结合培训效果和实际工作能力,对确实不适合的人员进行调整。同时,把好新进财务人员的质量关,确保各基层单位财务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和职称结构稳定。
摘 要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是为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而设立的,肩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职能,它不像企业那样以盈利为目的,因此财务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加强和改进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措施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运作工作中,财务管理工作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它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没有良好的财务支撑,各种工作计划都不可能得以实现,各种工作任务不可能得以顺利完成。
一、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不具备相应财务业务能力。从现阶段来看,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中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有相当多的并不具备相应的财务业务能力,很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都是由“半路出家”的非财会专业人员负责,这些人业务能力不强,没有获得相应的资格认证,为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留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2.行政事业单位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绝大多数股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健全能够有效约束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已有的制度漏洞较大,存在着严重不足,财务管理工作随意性较大,不能实现财务管理的预期目标,没有形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良好工作格局,致使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得到顺利、有序的开展和推进。
3.对预算编制工作不够重视,已有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合理的预算编制可以为行政事业单位科学合理地安排现有资金,堵住一些财务上可能存在的漏洞,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但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编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此项工作可有可无,根本不按照既定程序对单位财务进行预算编制,就是部分单位开展了预算编制工作,也存在不预算编制科学、随意性较强等问题。
4.财务管理中没有形成紧跟时展要求的管理理念。实践证明,思想是行动的先驱,没有科学的思想理念的指导,行动就很难取得应有的成效,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亦是如此。在财务管理上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思想理念的指导,就会出现管理盲区、误区,使财务管理工作达不到应有成效甚至偏离正确方向。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理念的建立上,仍然存在管理方式传统粗放、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不严肃等问题。
二、现阶段加强和改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措施
1.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制度。首先,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要实行财务预算制度,对已执行的预算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分析和评价,重视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已有的经验。其次,要建立健全从预测、决策、执行、监督到考核全面而严格的财务预算执行程序,确保预算执行时做到权责明确、层次分明。最后,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始终将预算的编制、执行、评价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防止出现中间大两头小、两头大中间小或一头大一头小的情况,杜绝出现预算小于实际开支的情况。
2.严格规范基础财务管理。首先,要严格规范平时的财务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财务管理工作绝对是一个项目众多、数据庞杂的严谨的系统工作,这个工作一旦出现错漏,将造成很大的损失,并对后续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时必须做到规范、严格、严谨。其次,要强化资金的收支管理。对资金的收支管理,要从源头上采取措施进行强化,做到支出规范、有据,同时要不定期进行检查,防止资金被截留、被挪用。最后,要严格执行预算。本单位的预算得到批复后,不能随意调整,特殊情况下需要变更或调整时,要严格按规定程序报批。
3.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措施。首先,要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单位固定资产在入库验收、保管、使用、交接以及处置等各方面的制度,建立专门的台账,明确责任人,防止资产流失。其次,要建立财产清查制度。各单位要建立并严格执行财产清查制度,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并在年终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发现问题时要及时进行严格的调查处理,确保财产的安全、完整。最后,要严格执行国有资产入账保护制度。要严格管理国有资产,使已经取得的资产能够及时入账,已经入账的国有资产得到全面的管理维护,杜绝国有资产来源和去向不明情况的出现。
4.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首先,要强化品德教育,帮助现有财务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确保财务人员不会出现违规操作、贪污挪用资金等情况。其次,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通过召开培训会议、选派到上级财务部门跟班学习、到财务类院校进修等方式,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最后,要引进新的适合现阶段财务管理工作需要的业务人员,在改善整体财务人员结构的同时,全面提高财务人员队伍的素质。
三、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除了关注自身本职工作外,还应该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科学合理严谨的财务管理制度,采取切实措施解决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为行政事业单位发挥更大的职能作用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参考文献:
[1]苗海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经界(学术版).2010(9).
[2]王敬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经营管理者.2009(14).
一、工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我市工会所辖13个区县和3个开发区工会。近年来,各区、县工会在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县财政划拨工会经费尚未全部到位;部分区、县工会财务预算管理粗放、预算约束不强、配套制度还不完善;乡镇、街道、社区及新建企业工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等。这些问题与市场经济形势下工会工作的发展不相适应,其弊端日渐凸显,亟待改善和加强。
(一)财政划拨工会经费不到位
目前在我市十三个区、县工会中,城三区及雁塔区工会财政划拨工会经费相对解决得较好,其他区、县或只解决区、县工会机关人员的工会经费或定额划拨经费,与足额划拨相差甚远,临潼区及3个开发区至今尚未解决。
(二)税务代收的覆盖面不够广
税务代收工会经费后,各区、县及开发区工会的建会率及工会经费收缴率与以往相比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仍然存在经费收缴空白点。据调查显示,碑林区工会所属基层单位已成立工会的有4000多家,而缴经费的只有1600多家,不到40%;雁塔区工会所属基层单位已成立工会的有多家,而缴经费的单位只有600多家,也只达到30%。
(三)财务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经费支出随意性较大
有的区、县多年来没有制订相关的财务制度,有的区、县财务制度制订的不全面、财务报销及审批制度不明确,尤其缺少预决算管理制度,直接导致了经费支出随意性大。决算情况表明,有的区、县工会行政费、工会业务费超支达200%,有的经费支出不足预算的5%。有的开发区工会会计、出纳一人担任,不符合会计核算规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
(四)财务审批报销制度不够规范
有的区、县审批报销程序中没有会计人员审核,经办人直接让领导签字报销,待会计人员作账时发现问题,为时已晚。还有一些财务人员审核把关不严,存在白条报账及无效票据报账的现象。有的未严格执行现金管理规定,支出时超限额使用现金,发放物品未附发放明细单。
(五)乡镇、街道工会财务工作薄弱
我市区、县工会有181个乡镇、街道工会,单独建立工会账户的单位很少,总体上不足10%,工会独立管理经费的要求落实得不好。地税代收后,工会组织迅猛发展,但也存在集中建会、突击建会的情况。有的区、县工会审批工会组织不规范,2-3人就成立单独的工会委员会,有的将49个单位组成一个联合会,这些单位既不在一个地域,也无共同的行业特点,工会组织难以单独建立银行账户,也难以对工会财务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六)人员素质不高,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有些区、县工会财务人员不具备相应专业知识,业务水平低,人员变动频繁,同时又身兼多职。加之有的财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存在会计核算不及时、科目使用不准确、凭证装订不规范等现象。有的单位未制订票据的管理、使用制度。收经费时每人一本收据,开出的收据无人监督和管理,有的长达数年票据和钱无法收回,同时还存在提前开收据和票据丢失的现象。县级文化宫的财务人员很少参加业务培训,无法适应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
二、原因及分析
(一)财政划拨工会经费的问题
地税代收后,各单位的经费收入主要分为三大块,即地税代收经费、财政划拨经费及自收经费。在财政划拨工会经费问题上,各区、县工会都不同程度地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区、县财政比较困难,加之我们的协调沟通工作也不到位,导致财政划拨的工会经费不能全部到位。
(二)工会经费收缴率不高的问题
区、县及开发区工会认为地税代收后经费已经比原来多了,够花就行,认为税务局代收多少就收多少,收不上来也没有办法,催缴经费工作不到位。有些单位趁着税务局抓的不严,工会经费想交多少就交多少,有些单位甚至不向税务部门申报缴纳工会经费。地税代收工会经费的信息化、网络化工作未步入正轨,财务人员每次对代收信息进行手工分类及汇总,这样就很难及时掌握应缴未缴及未足额缴纳单位的信息,工作效率不高。
(三)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的问题
一是多年来对如何管好、用好工会经费重视不够,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来确保工会经费的合理、有效使用;二是县级工会财务人员大多缺乏专业知识,加之培训工作未能跟上,因此,县、区工会财务工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四)乡镇街道一级工会财务管理问题
我市乡镇、街道工会工作范围广,肩负的任务重,人员编制少,非公企业多问题多。如工会经费开支由行政领导审批,工会经费无法正常保证,只能依靠区县工会的补助等,管理起来困难很大。
三、对策及建议
(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代收经费收缴率及财政划拨工会经费到位率
各区、县及开发区工会要克服地税一代收就万事大吉的思想,充分发挥收缴经费的主动作用,及时掌握基层单位的职工人数、工资总额情况。针对代收经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与税务局联合下发催拨通知或与稽查局联合检查的方式,督促基层单位足额缴纳工会经费,逐步减少收缴经费的盲区。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财政划拨工会经费工作力度,在调查研究,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向同级党委和政府汇报,与同级财政部门进行协调,切实将财政统发工资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力争全面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计拨工会经费由财政统一划拨。
(二)加强领导,为财务人员履行职责创造条件
各单位领导要切实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解决经费收缴、财务管理、资金使用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要对存在的问题,逐一检查,寻找差距,分析原因,制定措施,限期整改;要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财务人员依法按章履行职责创造条件。
(三)强化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工会各项财务制度
制度重在管理,管理重在规范。市总工会财务部已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强化区、县工会财务管理的工作制度。要求各单位逐步联系实际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符合当前工会财务工作实际的相关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财。
四、加强检查指导,提升乡镇、街道工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行政单位 财务 工作 辅助
1.我国目前行政单位财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分析与探讨财务人员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对于上级与各个部门的协问题,首先应当正视目前行政单位财务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阻碍,并针对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帮助促进及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质效。目前,行政单位财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员工专业能力薄弱 操作不规范
目前,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往往呈现一岗多职的现状,一名员工除需负责财务工作之外,往往要兼职统计、人事甚至是行政文秘的工作内容。这样就造成了财务专业性的降低,同时一些单位对员工定期专业技能与思想培训不能予以足够重视,导致员工财务专业技术提升滞缓甚至匮乏。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所体现出的这种“内管”状态,身兼多职占用较多的专职工作与学习时间,这也是长期导致财务员工专业能力薄弱的原因之一。而专业能力的匮乏直接关系到财务工作的规范性及准确性。例如涉及单位的某些明细账目精算、旧账核对和复杂账结算,要完全依靠过硬的财务功底才能如实全面的反映出其价值、增减的数量变化。而该能力的欠缺极易造成财务核算的不规范与疏漏。
1.2 货币管理与票据审核缺乏严谨性
在我国大力开展反贪工作以来,某些单位将公款存于个人或单位活期账户的“公款私存”情况大大减少。这样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不仅有损于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廉形象,更加使得单位账目长期处在混乱、繁琐的状况当中。另外,一些单位财务工作中的原始凭证与票据使用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严重违背合相关规定与程序。这也造成财务部门本身的职务疏漏,同时使得该部门人员对于领导及其它部门的积极协降低。
1.3 收支账户存在问题
在行政单位的正常收支账务处理中,一些财务人员没有发挥强有力的责任意识,只要是领导签字的单据一律“免检”,不经审核直接报销或入档。除了员工津贴和日常“招待费”,甚至于一些较大金额支出都未有正规审批手续。这种情况使得行政单位财务工作长久以来形成不成文的习惯,也成了难以根除的诟病。
2. 全面提升财务人员协助能力的相应对策
实际工作当中,财务是行政单位工作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当中应建立良好的稳定性与协调性,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归纳总结,对上级领导的工作起到正确有效的辅助作用。
2.1 加强学习 提高专业技能
在工作中对上级领导发挥参谋与协助作用,要求财务人员本身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与综合工作能力。其中,扎实的财务专业能力是财务工作顺利有秩的重要保障。拥有稳定的财务水平能够确保工作的高质高效,大量信息不混乱、细节账目不疏漏、规章制度不越线,更重要的是拥有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于普通企业,行政单位财务工作人员更应发挥模范作用,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履岗能力,适应国家与社会持续发展的更高要求。
2.2 注重方法 提升工作质效
我国《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总则第三条中指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量入为出,保障重点,兼顾一般,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降低行政成本,注重资金使用效益。”财务人员在针对上级领导的参谋与辅助工作中,较高执行力往往体现在对问题的防微杜渐和全盘谋算。重核算、轻管理,拿捏尺度,有效协助的同时,不僭越职能。注重工作方法的不断改进,保证繁复工作效率化、细致工作质量化。善于归纳,总结出适用于自身的有效工作方法,除此之外,应遵守制定规范的财务制度,确保财政公开化。
2.3 塑造修养 提高综合素质
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对员工的个人素质及修养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作为单位内部辅助型人才,应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为自身建立更高标准。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精神,注重责任与担当,树立团队与协作意识。谨言慎行,严格遵守国家相应的财务法律法规。针对财务工作内容,应做到全面、真实、细致、准确。杜绝疏漏与财务相关的不正之风。
2.4 注重形象 提升辅助意识
财务与其它各部门及领导间的协作与沟通较为频繁,因此要求财务人员具备优越的人际沟通掌控性和良好的应急处理能力。积极协调部门间的合作关系,同时善于克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针对于财政、审计、物价等大量的业务往来,财务人员代表着整个行政单位的公开形象。因此在具备专业水平与职业修养的同时,应做到思维全面而拘小节,注重气质与表达的整体提升。这也是赢得领导与同事认可的基础,更是做好财务工作的重要条件。
3.小结
在当今新形势下,行政单位财物人员在做好财务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参谋辅助作用,对行政单位内部增强财政监督、节约人才使用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不仅仅是各行政单位对于员工的要求,也是各个单位财务人员实现自身价值的目标。因此,作为一名行政单位财务工作人员,应当加倍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从自身素质修养与综合能力入手,努力成为一名具有高层修养且能力全面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秋焕.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财务活动分析[J].商业经济.2009.(19)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预算管理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是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推动依法理财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有利于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财务行政行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更有利于从源头上治理腐败。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自觉遵守财经纪律,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和改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努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预算工作不到位
财务预算一项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工作。现在大多数的事业单位对财务预算工作不够重视,直接引起他们根本没有财务预算或者只有一个大概的资金范围,无法准确衡量出资金的充足与否,以及资金存在的风险高低与否,并没有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更有甚者利用职务之便把不在预算范围内的资金算进来。
(二)单位领导对财经法规制度了解的不够
单位领导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较大,直接关系到其财务管理成效。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关键,目前一些单位领导对财务核算的重视远远不够,甚至理财观念淡薄,对相关财经法规了解的不够,甚至在观念上存在偏差,一些领导认为只要自己不违背财经纪律就可以了,对于单位怎样进行财务核算漠不关心,认为那些都是会计人员的事情。这样,由于轻视单位的财务管理,轻视会计的业务培训和再教育,而对单位财务管理带来了不良影响。
(三)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够完善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抑制财务风险的产生,并能形成一项长效机制。多数事业单位尚未设置内审机构,而对于那些已经设立内审机构的单位,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内审机构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一些制度虽已制定,却成为了形式化的东西,出现多关收费,多关开支,形成了“室室有收费,科科有财务”的混乱局面。这样不健全的内控制度为许多不良的财务方面恶性突发事件买下了隐患。
(四)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多数单位财务人员自身素质还需加强,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都存在财会人员不是仅从事财务工作,还兼有其他方面的工作,这样就导致有些工作疲于应付过关,缺少深入的研究,再有的企业规模较小,没有对财务人员进行及时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有些先进的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方法不能得以推行,使工作停留在原始的账表处理上,没有突破性,根本谈不上审计与监督。
二、根据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主管领导和财务人员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主管财务的领导以及财务人员往往成为了事业单位违纪的主体,因为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如财务人员由于受到领导的指使做一些违背会计法规的事情,财务人员明知道这是不符合会计规定的,却又担心怕得罪领导,最终还是会选择按照领导的旨意行事。从这种情况可以看出,一个单位主管财务领导的素质的如何,将直接和职业犯罪的发生机率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单位应定期组织主管理领导及财务人员进行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加强其法律意识,使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各环节的规定和要求。
(二)加强财务预算工作的准确性
事业单位应该规范财务预算的程序和方法,加强财务预算工作,提高预算的准确度。财务预算是一个广泛的范围,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做哪些预算,包括:现金预算、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预算编制是指对各项指标的花费有根据的给出具体额度。举例说明,以学校为例,学校的财务处需要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出合理的预算,如对教职工的工资、水电费用、设备的维修费用等等方面都要做出合理的预算。尤其对于学校如发生有建筑项目的情况,做出全面的预算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加强对制度的建设,并且在执行上加大力度
制度的建设对于各个单位来说是非常必要的环节,单位如失去了制度的约束,无论是工作的流程还是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方面都失去一定的规范化。对于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一定不要一味地效仿其他单位的做法,要量身定制适合本单位的制度,只有这样才便于员工的有效执行;如制度的制定脱离了实际,导致员工很难执行或者是根本无法执行,制度成了虚设,失去了制定的意义。财务制度的制定,必须从单位内建立起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做到有章可循,并且严格按制度办事,以堵塞漏洞,节约资金,最大限度的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使单位财务管理逐步规范化。
(四)完善内部控制,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
内部控制不仅对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对于提高单位的竞争力也有一定的帮助。因此,事业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内控的含义及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内控制度在建立及执行上没有偏差。一方面,单位的管理者不仅要提升自身意识外还需要树立单位的文化建设,树立起全员的内控意识。另一方面,在内控制度的执行上,一定要加大力度执行,单位领导应起带头作用,带领员工自觉履行内控制度,只有执行的到位,内控制度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单位管理者就必须要树立必要的风险意识,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在单位的管理中要根据单位的现状不断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以及风险管理体系,通过风险识别、预警、评估、分析和报告等措施,对单位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五)加强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
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在在财务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在日常管理中,应严格控制各项支出的审批权限与审批的流程 ,使每一笔支出都能做到合理。这就使收支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有很高的权重。加强收支管理,能使单位的资金得到有效的管控,有效地使用各项资金,有利于单位组织收入合理安排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能按期初预算情况来完成预算。在事业单位收入管理方面,主要是对收入项目、标准以及收入进度等几方面进行的管理。不同的事业单位所开展的业务工作的性质不同,导致其收入的取得方式、途径和管理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综合的分析。不管哪种类型的单位,都应认真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根据本单位现有条件和优势,存在的现象与问题,充分分析,挖掘潜力,增加其他方面的收入来源,为单位的经济实力积蓄能量。其次,在经济效效益不断壮大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使两者能相互呼应,深入拓宽社会效益。另外收入的性质不同,管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按国家的相关规定实行分类的管理,而资金一定要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
(六)加强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
财务人员的素质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发挥的效果如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财务人员的素质普遍较高,能够自觉的遵守各项财务制度,那么财务管理一定会发挥其良好的效果。而反之,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观念陈旧、意识薄弱,则有碍于财务管理发挥其正常的作用。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以建立健全的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制定出具体的岗位考核内容,对财务人员的工作业绩定期进行考核,并做出奖惩机制,对于业绩突出者给于适当的鼓励,反之,对于不遵守财务法规制度的要进行处分。做到奖惩分明,促进财务人员工作热情,激发其潜能。其次,加强对财务人员从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其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要采取各项措施,来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事业单位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及时发现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解决问题。保证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高效率的进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西省.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及建议[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
[2]罗敏.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
关键词:企业基层;财务管理;管理机制;财务分析
新时期,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发展正处在变革阶段,国内的企业基层也加大了对其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都对企业基层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财务人员要全面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不断的更新原有的工作方法,加强成本的控制和财务的监督,确保企业基层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推动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得到不断地提升。
一、企业基层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财务管理机制落后
企业财务部门实施财务管理创新机制之前,对基层财务考核的内容未形成正确的认识,导致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时仅注重会计核算,不注重基层财务管理和监督。因此这就需要企业财务部门加大对基层财务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使其正确认识基层财务考核和管理的内容,打破传统以会计核算为中心的基层财务集中核算模式,实现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基层财务集中核算模式,以此推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与实际脱节
企业基层财务部门会计集中核算执行力度不足,其主要体现在基层财务人员执行会计集中核算时过于注重业务流程方案、相关规章制度及电算化系统需求等方面,忽视了对基层财务集中核算的监督管理,以至于会计集中核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及时发现,从而给予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三)财务管理职能作业不到位
传统财务财务管理模式下,各基层财务人员重视核算,轻视管理,以至于财务管理职能无法充分发挥。基于企业基层单位隶属于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因此基层财务人员的各项决策往往只作用于预算指标之上,严重偏离了企业整体战略发展目标,短期内虽能够获取到一定的利益,但难以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四)缺乏完善的业绩评价体系
一直以来,国内多数企业严格按照目标责任书对各级部门实施业绩评价,之后依据相关政策分析考核评价结果。同时,国内企业一味应用会计报表和业务报表中的信息实施业绩考核,毫不重视对会计报表和业务报表中信息真实性的考核,并且过于注重对财务性指标的考核,忽视了对非财务性指标的考核,使得业绩评价结果不准确、不全面,难以有效的反映出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不利于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除此之外,企业业绩考评制度不完善,导致业绩评价人员实施业绩考评时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大大削弱了企业业绩考评的严肃性、权威性。
(五)缺乏健全的监管机制
监管机制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部分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当前,企业对会计信息的监管主要具有两种形式: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实践显示,国内现行部分企业内部监管力度不足,诸多审计人员和监管人员尚未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以至于其工作积极性、能动性不高,难以全面挖掘企业财务活动中的薄弱环节,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隐患。而企业外部监管活动始终围绕利益最大化为中心开展,忽视了对企业会计信息准确度和真实性的监督,未能够达到企业预期的目标。
二、企业基础财务管理创新手段研究
(一)完善企业基础财务管理创新机制
充实财务管理内涵,发挥财务管理的综合效用。财务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工作,其不仅全面贯穿企业各个生产经营环节,而且还对各环节发挥其重要的影响,即财务管理水平越好,企业经济效益越高,进而企业发展越快;反之亦然。因此国内企业必须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充实财务管理内涵,发挥财务管理的综合效用,打破传统的财务管理滞后观念,树立财务管理的效益观念和综合观念,立于现代企业制度之上构建新型财务管理框架,在保证各项环节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优化会计集中核算模式
会计集中核算是指企业财政部门增设会计核算中心,在确保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及财务自不变的状况下,由报账员承担起企业会计和出纳职责,通过会计委派,对企业集中办理会计核算业务,以实现会计核算、监督、管理、及服务于一体的会计委派形式。现行经济体制下,企业基层财务人员财务管理意识薄弱、会计核算目标定位不准确、参与会计集中核算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始终坚持“一主管、一会计、一出纳”原则开展基层财务集中核算工作,导致现行基层财务人员执行的各项工作难以满足现行企业的需求,尤其是基层财务人员职责分工和管理模式与会计集中核算制矛盾日益突出。
现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企业基层财务单位已实现会计核算主体向报账主体的转变,此形势下更需要上级财务部门制定统一的标准来规范财务报账和管理要求。同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来的基层财务报账流程已无法满足企业基层财务集中核算的需求,此时需要企业着眼于财务信息传递、凭证附件要求及资金管控等方面规范基层财务报账流程。一是财务信息传递。即应立于基层财务单位对报账信息和管理信息的需求之上实施;二是凭证附件。即应满足基层财务单位报账原始凭证的审核、扫描及传递需求;三是资金管控。即应符合基层财务单位备用金管理、收入资金归集及报账款的汇划等要求。通过实现上述三方面流程规划,实现基层财务单位数据共享和无缝连接,从而实现企业基层财务集中核算的高效性。
(三)合理配置基层单位财务管理资源
财务管理资源是企业基层财务集中核算的主要动力,当前,我国仍有部分企业财务管理资源配置不合理,以至于大量的财务管理资源流失、浪费。因此需要企业落实好基层单位分支机构的财务资源资源整合工作,协调好基层财务管理人员的安排,进一步强化基层财务管理力度。
做好基层财务人员的编制是企业合理配置基层单位财务管理资源的关键。本文将从规模、工作量、管理成本三方面编制基层财务人员,切实实现基层财务人员的合理配置。具体内容如下:
1.规模。企业基层单位规模主要体现在收入规模、业务量规模及区域规模等方面。一般状况下,企业基层单位规模越大,财务管理幅度及难度越高,更需要单位落实好财务人员配置工作。
2.工作量。基层财务单位的财务管理职能定位直接关系到其财务工作量,因此企业必须致力于基层财务管理职能的基础之上实施财务人员配置,即企业财务管理职能越多,对财务人员的配置要求越高;反之亦然。
3.管理成本。企业基层财务单位管理成本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人工成本及管理耗费等方面,因此企业可从上述方面实施财务人员配置,从而满足企业财务部门的需求。
4.财务管理职能优化。企业在不改变基层财务机构职能的前提下,将基层财务机构转变为上级财务派驻机构。对于基层财务机构来说,其接受上级财务部门的管理,承担着定期向上级财务部门递交财务报告的职责,由此可见,企业基层财务集中核算的最终决定权在于上级财务部门。对于上级财务派驻机构来说,其承担着两方面职责:一方面,通过加强与基层单位的协作,规避各种经营风险,为企业开展各项业务营造稳定安全的环境;另一方面,增强基层人员的归属感、认同感,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独立性。
5.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政策、会计要求及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基层财务部门实施财务管理的重要依据和保障。在上述政策、制度及要求的指导下,需明确各基层财务人员职责,如产品价值管理职责、内部流程设计职责、资金管理职责、预算管控职责及资源配置职责,不断提升基层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水平,以此大大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构建健全的财务管理组织体系
财务管理组织机构是财务管理组织体系的核心部分,其通常由决策层、职能层及执行层构成,其中决策层是企业财务管理组织机构的实权机关,该机关由基层领导组成,承担着财务预算目标的制定、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指导和监督各部门的业务行为等职责;职能层是决策层的下属机关,该机关由财务人员、考核组组成,承担着财务计划编制、挖掘财务计划执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制定纠正措施等职责;执行层是财务管理组织机构的关键机关,其承担着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机制,财务计划等活动的职能。总的来说,决策层、职能层及执行层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共同为发挥财务管理组织机构高效性职能发挥其作用,从而推进国内企业的平稳发展。
(五)构建企业基层财务分析创新机制
近年来,国内各企业虽不断加大对基层财务分析建设和研究,但截止当前,部分企业基层财务分析过程中仍存在着些许漏洞,其主要体现在:财务分析缺乏完整的基础资料;财务分析方法滞后,已不符合现行企业的财务分析的需求;企业缺乏成熟的会计分析指标的软件系统;财务人员的财务分析能动性不高,责任感不强。针对于上述问题,需要企业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目标,规范财务分析行为,具体措施如下:
1.强化财务分析观念,树立财务分析意识。财务会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该部分着重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过程及其运营结果等方面。企业通过实施财务会计分析能够全面把握企业经营状况及财务收支状况,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之后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财务管理水平。
2.构建全面合理、操作性强的分析体系。企业可定期召开经济分析会议,鼓励财务人员在会议上沟通和交流。当发现财务人员之间存在疑问或争议时,企业可组织资深的专业人员予以解决疑问,排除争议,增强财务人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团结力。
3.创新财务分析方法。财务分析方法的优劣性直接关系到基层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已无法满足现行企业基层财务管理的需求,此时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借鉴国外成功的财务分析方法,培养企业的创新意识,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注重实现分析方法和辅助分析方法的相机结合,从而推进财务分析方法创新。同时,财务人员作为财务分析方法创新和使用的主体,企业需要对其进行培训和再教育,确保财务人员能够接受到国内外先进的财务新知识、新技术,树立起财务人员创新意识,增强财务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为提高企业基层财务管理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艺.浅析基层工会的财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0(10).
2.刘久峰.论如何加强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J].职业技术,2009(1).
3.周志宝.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2(Z2).
4.蒙欣颖.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3).
1.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内在要求
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下,国家政府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事业单位在实际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单位财务管理的关注和重视,加强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气象部门作为我国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必须满足国家政府有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内在要求,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满足气象实际发展需求的同时,顺应国家政策改革。
2.有利于气象部门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
资金使用效率较低,是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政府拨款是事业单位资金获取的主要渠道,政府根据事业单位的运行状况及财务预算发放对应的部门运行资金,而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对资金开展支配时,往往出现大肆挥霍和浪费的情况。因此,气象部门必须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管理流程予以优化和改良,严格部门财务预算,全程控制和监督单位的业务过程和资金支出情况,从而提升部门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事业单位的资金收益,确保气象部门的健康、稳定发展。
3.有利于气象部门财务管理水平的改进
传统财务管理思想的影响下,气象部门财务管理趋于混乱和无序,大量部门资金支出无法明确,许多部门资金无端流失,给国家和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损失。气象部门加强财务管理工作,首先能够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思想和理念,实现对部门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和改进,增强部门对成本流向的监督和控制,最终实现对财务管理水平的改进,缓解单位资金流失问题。
二、气象部门财务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流程混乱
目前多数气象部门财务管理采取的是集中管理模式,由于气象站点分散,点多、面广造成财务管理工作面临巨大困难。许多基层气象站点信息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统计方法和统计模式难以统一,造成了数据结果有失准确,大量财务信息无法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
2.管理制度欠缺
财务管理制度的欠缺,造成财务管理实际状况不尽人意。气象部门长期以来较少受到上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造成气象部门管理混乱,财务管理制度滞后,管理活动流于形式。许多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造成财务统计随意性较强。
3.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少数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能力不高,也给气象部门财务管理工作造成巨大阻碍。在国内不少城市和地区,基层气象站点财务管理工作是由非专业的财务人员兼职,而这些人员本身不具备足够的财务管理知识,统计结果自然难以保证。与此同时,多数财务部门财务人员都明显存在财务技术和思想滞后的问题,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不具备,只懂得基本的核算技巧。财务管理效率的低下,严重影响到气象部门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气象部门财务管理的优化对策
1.改进财务流程,加强系统建设
气象部门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财务管理流程的改进,提升财务管理流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传统的集中化财务管理,虽然有利于财务数据的统计和核算,但是会造成数据的不准确,以及基层信息的不可控。为此,气象部门应该采取区域性财务管理模式,按照合理的标准划分财务管理片区,安排专人负责财务统计流程的监督工作,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审查,严格杜绝虚报、漏报问题发生。同时,为加强财务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气象部门应该积极加快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使气象各站点信息能够借助信息平台进行及时汇总收集,加快财务管理效率。
2.完善管理制度,夯实管理基础
财务管理活动依赖于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气象部门必须要加强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首先,财务管理制度中必须要明确财务管理岗位工作职责,最大化地明晰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任务和目标。同时,针对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财务管理制度中要明确财务人员的处罚方式和处罚力度,对存在重大工作失误的财务人员予以严惩,增强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
3.优化管理队伍,提升人员素质
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是确保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气象部门要加强对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引入,加强对财务岗位的关注和重视,适当提高财务岗位待遇水平,使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部门财务管理工作中。其次,气象部门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端正财务人员的工作态度,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帮助财务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学习国家经济改革发展的大政反针,努力开创财务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