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特殊儿童的教育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宁远县特殊儿童 随班就读 现状调查 完善对策
特殊儿童,广义上的解释是指与普通儿童在各个方面有明显差异的儿童,主要是在智力、言语、肢体、感官、情感或行为等方面的差异,不但包括智力发展落后于正常儿童的,还包括智力发展高于正常儿童及有违法犯罪A向的。狭义上专指身体或心理有缺陷的儿童,其中包括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视力残疾、言语障碍、精神残疾、自闭症等类型。特殊儿童在发现残疾后及早进行康复训练可以缓解残疾,有效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成为社会中平等的成员[1]。
随班就读是指将特殊儿童安排进入普通小学,与普通学生一同接受教育的形式。与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小学设立的特殊教育班一同成为我国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三大主要形式[2]。随班就读由于所在环境限制少,与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避免专门的特殊教育机构造成的隔阂,更能适应社会。
湖南省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主要采取以“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教育形式。为改善特殊儿童教育,2016年3月至10月,我对宁远县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为了更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实用性,笔者设计了《宁远县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现状调查》的调查问卷,与宁远县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利用送教下乡、家长来校、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QQ群等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教师、家长问卷各150份,共300份,实际回收300份,有效问卷300份。
一、问卷统计与分析
1.教育理念的落后。
在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之前,宁远县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2015年下学期,虽然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邀请了各随班就读学校的校长、教务处主任和特殊儿童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举办了随班就读的专题培训讲座,但达到的效果仍不明显。问卷统计发现,教育理念的落后是随班就读工作没有得到人们普遍重视的主要原因(见表1、表2)。
通过表1可以看出有51%的老师所任教的班级中有特殊儿童。时至今日,有18%的老师认为特殊儿童不应该和普通儿童同样享受受教育的权利,认为他们是社会和家庭的负担。虽然有92%的老师认为特殊儿童有潜力可挖掘,但是60%的老师认为有特殊儿童的课堂难以维持较好的课堂纪律,在课堂中他们的精力主要放在普通学生身上,直观表现在某些老师将特殊儿童的座位安排在教室的最后面,即使是视力、听力较弱的学生,对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某些教师认为教育机会均等就是同在一间教室,同样听一位老师的讲课,其实真正的教育机会均等是教师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待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有的老师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他们身上,但这样会扼杀他们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发展。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更需要有挑战性的学习和目标,老师若能多帮助他们,帮助他们多获得成功的愉悦感,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对老师而言何尝不是一次成功的体验?当然,40%的老师支持随班就读,这在一个偏远的小县城甚是难得。还有许多类似的观念都影响随班就读的进一步发展。
在表2中,有25%的家长认为特殊儿童是社会、家庭的负担,还有42%的家长对随班就读的观念比较消极,40%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会受到别的小孩欺负,不能和平相处。但就笔者所见到的是特殊儿童和普通学生大多能和平相处,成为好朋友,就以我校何轩老师的小孩为例,他和我校的彭振林、李伊祺等特殊儿童都能成为好朋友。在笔者所了解到的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班级中,只要老师引导得当,他们同样可以和平相处,虽然更多的是普通学生对特殊儿童的帮助为主。能否和平相处,关键在于家长、老师的正确引导;96%的家长认为特殊儿童有特长可以培养,但是鲜有家长、教师愿意花时间在特殊儿童身上,我校学生曾繁忠,身体素质佳,协调性较好,腰腹力量强,笔者曾多次与其家长沟通让他去学习跆拳道或武术,对其日后的生存、发展都有好处,但家长仍没有送他去培训;58%的家长支持随班就读,91%的家长能够接受孩子所在的班级中有特殊儿童,79%的家长认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可以发展其日后的社会适应性。
2.随班就读师资力量薄弱。
为了解我县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教学情况,我从领导和教师两个角度设计了三个问题,针对教师提问,结果如下(见表3):
由表3可见,特殊儿童不仅具有和普通学生类似的身心发展问题,更有其特殊的身心与学习特点,对此他们需要专业的特殊教育。有66%的老师认为其所在学校的领导对随班就读有积极的态度,能够支持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宁远县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目前仅有13名,虽然在办学开始就与宁远县教育局开展了送教到班活动,给随班就读班级的班主任和课任老师进行了专业培训,但庞大的师资缺口是宁远县随班就读师资薄弱的直接原因,希望以后多开展类似的高质量的培训讲座,提高随班就读教师的业务水平。在问卷调查中有40%的老师还不能完成对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只有老师了解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与学习特点,掌握相应的特殊教育方法,才能挖掘特殊儿童的优势潜能,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有81%的老师表示在课堂中会更加关注、照顾特殊儿童。
3.普通学校班级人数过多。
为了解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给教师带来的影响,我们设计了问题――您认为随班就读带来的工作负担(重点)主要来自哪里(多选)?教师们的回答统计结果如下:
目前,宁远县各乡镇一类完小与城区小学的班级学生人数普遍较多,在课堂教学中给老师对特殊学生的照顾带来不小的阻碍,难免造成顾此失彼的局面。在2015年下学期的“送教到班”活动中,笔者听到了有一位特殊学生上课从来不进教室的说法,心想这位老师也太不负责了吧,可仔细想想,一个班级中有学生将近70名,老师难以特别关注特殊儿童,毕竟不能因为一位学生而耽误其他学生的学习。从表4可以看到其他老师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个别化辅导、维持秩序和安全工作分别占63%、48%和59%,而这些都是班额人数过多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人数虽然少,但是在安全方面同样是老师平时工作的重点,从来不敢掉以轻心。所以,在班级中有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时,应提倡小班化教学,老师不仅能够更多地关注到特殊儿童,对普通学生的教育也是有益处的。
4.其他影响因素。
宁远县已经有部分家长将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的学籍转移到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局下拨的经费,已经转移到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这就意味着学校招收随班就读特殊儿童,可能会增加学校教学成本,经费问题是部分学校不愿接纳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原因之一。
特殊教育学校老师有特殊教育的津贴补助。在2015年下学期宁远县教育局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的“送教到班”活动中,为随班就x老师发放了一定数额的现金补助。而在这之前随班就读的老师付出了劳动,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老师待遇问题是影响随班就读的原因之一。
在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正式运转之前,特殊儿童的成绩是会影响教师考核的。尽管有部分特殊儿童已经将学籍转移到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但仍有部分学生的学籍在普通小学。这部分学生的成绩势必会影响到其就读班级的升学率与排名,且随班就读班级的新考核方案尚未出台,这部分学生仍旧会影响老师的年终考核。
二、完善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对策
随班就读工作是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针对上述现状,尝试性地提出以下对策:
1.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将政府、社会、学校三者的资源整合,形成一种针对特殊儿童的多维的关爱体系。首先,政府的扶贫、低保政策向特殊学生家庭倾斜,让这些家庭在经济上的收入相对提高,为特殊学生就学提供更多的经济保障;其次,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类爱心基金会发动社会上有能力的人士,在经济和精神上通过一些有益的活动对特殊儿童予以关心和支持,让特殊儿童群体感受到关爱,从而受到一定的激励;再次,政府和学校应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度,对普通小学中有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老师予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在考核、晋级、评先评优中予以适当倾斜,从而从侧面引导老师给予特殊儿童更多更细的关注和关爱。
2.加强对随班就读的任课教师进行特殊教育培训。
宁远县教育局和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要加强对随班就读教师的培训,加强特殊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普及和提升。一是组织培训讲座,对普通学校教师进行相关的特殊教育理论培训,正确的理论知识能够指导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使用正确、适合特殊儿童的教学方法;二是组织普通学校教师到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教学观摩,学习特殊教育学校的专业教学方法并用于实践;三是积极开展送教活动,组织专业团队到各个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学校进行特殊教育专业送教活动,指导随班就读老师的教学工作;四是在全县范围内建立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微信群、QQ群,由专业团队对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校的教师进行适时的指导和交流;五是积极引导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转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观念,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思想;六是引导普通学生重视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对普通学生进行教育,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对特殊儿童采取平等尊重、热心关爱的态度;七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更加关注特殊儿童,对他们学习、生活更注意,不可任由其消极发展。当然,家长要主动将孩子送到普通小学,支持随班就读。
3.建立试点班,以点带面。
鉴于宁远县只有一所合格的特殊教育学校,无论是师资还是办学规模都远远无法满足现有的特殊儿童群体,建议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合理地选择几所乡镇一类完小和部分城区小学,建立一个特殊儿童教育试点班。由教育行政部门特招一批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分配到试点班,再由他们带一个普通教师进行手把手的引领和培训,这样以点带面,可以极大地扩展特殊儿童的教育面,从而有效缓解特殊学校的压力。
4.加大相关经费投入力度。
认真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基本工资增加15%和绩效工资增加50%,以及在职称评定中增加10%。对下拨的学生经费问题,相关方面要多探讨协商,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一矛盾;增加对随班就读老师的补助津贴,使其付出的劳动得到一定物质上的体现,提高随班就读老师的积极性;教育局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对随班就读老师的考核标准,不让特殊学生的成绩成为影响老师年终绩效考核的负担等。
参考文献:
儿童的情绪问题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它直接影响着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尤其对于特殊智障儿童来说,情绪情感的控制和培养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融入社会主流的关键。
关键词 特殊儿童 健康情绪 培养
情绪是生活的一部分,每一个人的生活里永远脱离不了多种情绪的变化起伏。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快,正常人的情绪都会有较大的起伏波动,何况特殊儿童,如果他们不懂得缓解自身情绪,不懂得如何面对和处理他人的情绪,那么,特殊儿童的人际交往、与人合作等社会适应方面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特殊儿童进行情绪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处理好人际关系,帮助他们解决好冲突,帮助他们开展好合作,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更好地适应社会,被社会所接纳。
一、对特殊儿童进行情绪培养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补偿特殊儿童的身心缺陷,使特殊儿童的身心得到较协调、健康的发展。情绪是心理的组成部分,若特殊儿童情绪的缺陷得不到补偿、改善,其心理始终存在着较严重的缺陷。
2、有助于特殊儿童认识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较稳定、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助于特殊儿童投入学习和训练,可增进自身知识水平和技能。另一方面,随着高级情感的发展,特殊儿童能够理解、体会相应的知识内容、事件或者人物精神,从而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方式。
3、有助于特殊儿童更好地生活。当特殊儿童大致能认识和处理由生活中各因素的刺激而引发的情绪变化,能学习面对生活压力而调适、缓解自身情绪时,他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强自立,更好地生活。
二、特殊儿童的情绪的主要表现
1、情绪不稳定,体验不深刻。常有教师反映智力落后儿童“忘性大”,被老师批评后没多久又再次犯错,究其原因,跟智力落后儿童愧疚、羞耻等情绪体验不深刻有关。
2、情绪体验的强度与引起情绪的外部刺激不一致。若智力落后儿童当众被批评,他可能没多大感觉,甚至笑嘻嘻的甘之如饴。而当他分到的东西与别人不一样时,他就会哭闹得惊天动地。
3、控制情绪的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智力落后学生在一起玩,偶尔开了玩笑或推拉了一下,马上造成大冲突,气愤难平的两个人打斗起来,为此纠缠不清。
4、高级情感发展缓慢。虽然特殊学校颇为重视对智力落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感、荣誉感等高级情感,但智力落后学生因自身身心缺陷的限制,高级情感发展的程度显然无法与教育训练强度对等。如十三四岁的智力落后儿童仍会因老师奖的食物而无比兴奋,却很少为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感到兴奋,一时的兴奋是有的,但他们很难意识到身为少先队员的光荣。
三、特殊儿童的情绪特点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1、对身心发展的影响。特殊儿童的身心缺陷使他们较难觉察自身内在情绪的变化,认识到引绪的原因,若得不到正确、适当的教育和引导,智力落后儿童情绪方面的缺陷就得不到补偿和改善,致使身心发展不协调或不健康,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2、对认识的影响。特殊儿童的高级情感发展缓慢,教师在教育和训练中若一味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和高级情感培养,忽视了情绪教育,就如同在沙地上建高楼,缺乏基础,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例如:教师讲授《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并引导他们说说自己的幸福生活,学生却很难体会,同时也说不出自己过着怎样幸福的生活。原因在于智力落后儿童体会不出什么是幸福感,因此无法认识理解相应的知识内容。
3、对生活的影响。情绪是生活的一部分,每一个人的生活里永远脱离不了多种情绪的变化起伏。二十一世纪的生活是多元化的,对正常人来说尚且有很多生活压力,必须学会调适情绪去面对,而特殊儿童的情绪特点不是令他们的情绪表现与外界刺激的强度不一致,就是令他们产生过激反应而失控,他们又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如何去应付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可想而知,特殊儿童的生活情趣、生活质量甚至基本的生存都会出现问题。
4、对适应社会的影响。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快,正常人的情绪都会有较大的起伏波动。何况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常人差,如果他们不懂得缓解自身情绪,不懂解读他人情绪,不懂得如何面对和处理他人的情,那么,弱智儿童的人际交往、与人合作等社会适应方面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同样,社会也无法接纳和认同一群智力有问题,情绪又有问题的人。最终,使特殊儿童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生活的教育目标就不能真正实现。
四、特殊儿童健康情绪培养的方法
(一)营造快乐的学校教育氛围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特殊儿童由于智力的缺陷,在其情绪、个性、行为诸方面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给教学的顺利进行往往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如果不加以引导,将扰乱教学的开展,更不必说取得成效了。教师在学校里应深入学生中间,和他们玩耍、游戏,亲近他们,利用大课间以及活动课的时间和他们打成一片,玩跳绳、打沙包、捉迷藏等,从而树立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形象,让学生愿意和老师交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由“怕”学变成“敢”学,由“厌”学变成“爱”学。
2、控制和消除消极情绪。在特殊儿童成长和自立的道路上,免不了受到歧视和挫折,因此,指导他们控制和消除由此产生的消极情绪就十分重要。教师可从下面四个方面考虑着手:一是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如出外散步、看电视、谈天等。二是提高智力落后儿童的认识水平,让他们有较清楚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并能对事情进行一些理智的分析,学会较全面地考虑自己对情绪的表达方法和行为是否恰当,从而学习控制情绪。三是结合实际对落后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情感培养,指导他们学习从长远利益出发,以集体利益为重去面对和处理困境和冲突,而不是为了一些小事或自己的物质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导致情绪失控。四是鼓励他们积极锻炼身体,健康的身体有助于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开朗的心境,有助于控制和消除消极情绪。
3、补偿情绪缺陷。尽可能地补偿他们的情绪缺陷,进而发展智力落后儿童良好的情绪、个性品质和行为方式。有重点地、有针对性地对特殊儿童进行情绪情感培养教育。中低年级的学生,可着重学习觉察内心的情绪变化,认识引绪变化的原因,学习觉察他人的情绪变化,认识如何面对他人的情绪反应。高年级的学生,可着重学习如何调适、缓解情绪,如何解决冲突,如何控制情绪、如何采取适当的表达方法和行为。指导他们去学习如何适当地表现情绪反应,学习采取适当的表达方法和行为。
(二)建立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由于生理缺陷,智力落后儿童在认知、动作、情感控制及生活自理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正常儿童。他们的情绪不够稳定,容易变化,爱冲动,常常受外界情景的支配。他们的生活空间狭小,除了学校就是家庭,父母与他们交往的机会最高。因此,特殊儿童比正常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教育,他们需要家庭的温暖,特别是父母的爱。
1、要给孩子真正的爱。当前许多家长对特殊孩子主要采取两种态度:一是视孩子为包袱,累赘,甚至认为家中出了这样的孩子是件耻辱的事,对他们冷眼看待,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二是家长认为孩子的不幸是自己造成,觉得对不起孩子,怜悯之心和负罪感驱使他们对孩子百依百顺,包办代替。这两种极端做法都是不采取的。家长应该调整好心态,平静对待,面对现实,给予孩子真正的爱,既不能溺爱,也不能冷漠,把握好爱的尺度,让孩子在真正爱的雨露滋润下快乐生活。
2、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思想、志趣的形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应给他们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作业,让他们获得成功,并给以鼓励。使他适应环境,逐步学会生活自理,参加简单的劳动。
3、要多给孩子鼓励。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一切活动都希望得到家长和他人的认可,家长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孩子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也要及时肯定,让其体会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快乐,鼓励要在行为完成之后,这样可以增添孩子的信心,发挥自身潜力,鼓励的方式很多,我们可以说:“你真棒”!“你真聪明”!或是送他们一个甜美的微笑!从而有利于他们发展和保持较稳定的积极的情绪状态。
4、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永远是同一副表情,而是要表露出自然的情绪变化,并适当地与他们交流,向他们说明引绪变化的原因,从而让孩子了解到每个人都会有因不同原因引发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另一方面,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适当合宜的情绪表达方法和行为,让他们能够模仿学习。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由于智力落后,弱智儿童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很差,模仿时不加选择,因此父母的一些不良习惯就会在孩子身上出现,因此家长要时时注意自身形象,改掉不良习惯,处处给孩子树立榜样,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以此来优化家庭环境,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排除各种干扰,为智力落后儿童的成长创造条件。
(三)营造关爱的社会教育氛围
特殊儿童由于自身具有生理缺陷,大都不合群,他们不善于交朋友,容易孤立,怕受到别人的歧视。家长们也会因此觉得抬不起头,不愿带孩子们出门,不知不觉中就减少了孩子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害怕与人交往、不会乘车购物等都是智力落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差的表现。智力落后儿童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适应社会,自食其力。因此应该领学生走出课堂溶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拓宽学习空间。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和节假日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特殊儿童需要周围的人关心他、接纳他、信任他。他们也和正常儿童一样有成功的愿望,希望得到周围人的承认、认可。因此我们要扩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对智力落后儿童更加关注、理解、尊敬和接纳,让特殊儿童能在同一片蓝天下愉快地发展身心,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去学习和生活以及去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美]休厄德.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王占福.孤独症的快乐疗法.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关键词】融合教育;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07/08-0057-04
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再次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2013年,《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草案)》指出:大力提高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接受残疾儿童的普通幼儿园应当实施融合教育,为就读的残疾儿童提供适当的教育与康复训练。201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指出:各地要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山东、浙江、陕西、湖北等省市在下发的《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也都提到了积极发展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积极推进残疾幼儿随班就读工作。这些学前教育的政策文件无不渗透着融合教育的理念。融合教育倡导“零拒绝”,主张所有儿童都有权利接受高质量的、适合自己特点的、平等的教育。〔1〕这就意味着学前融合教育在中国不再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和理念指引层面,而是开始强调实践应用了,具体地说,就是强调融合教育理论与学前教育实践的相互促进了。
学前融合教育,是指为3~6岁特殊幼儿创设正常化、非隔离的教学环境,提供所有的特殊教育及相关服务,从而促使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达到真正的融合。〔2〕以融合教育为代表的新型教育思想和实践, 正以丰富的内涵和多样化的教育形态惠及广大残疾儿童。〔3〕但是,当前我国各地学前整合教育发展的水平并不均衡。例如,李伟亚曾在对浙江省269名幼儿园教师所作的调查中发现,特殊幼儿参与幼儿园活动和课程的类型有限,尤其是社会、科学和体育活动方面的参与程度较低;在社交活动中容易遭到同伴的拒绝;尽管27.3%的有发展缺陷的幼儿和26.9%的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幼儿能得到与其发展水平和特点相适应的教育,但参与的质量仍存在极大的问题。〔4〕这表明,作为影响幼儿发展的重要他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融合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在大力倡导幼儿园教师教育一体化的今天,作为承担幼儿园教师职前培训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深入思考在培养学前融合教育师资、促进学前融合教育良性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体现自己的价值。
一、学前融合教育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挑战
当前,融合教育在我国的具体体现是随班就读。〔5〕学前融合教育也倡导“残疾儿童的随园保教”,即普通幼儿园接纳特殊儿童,幼儿园教师在关注正常儿童的同时,也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宜的个别化教育服务。但是,据叶小红2014年对江苏省9个地区的调查发现,普通幼儿园的融合教育大多停留在形式上的“合”,即只是提供了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与普通幼儿一起学习的空间,而没有考虑如何让两者在融合教育中获得最大效益。〔6〕要保证学前融合教育的质量,就必须要配备符合学前融合教育所需要的师资。这就要求普通幼儿园的教师既要掌握促进正常发展幼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要掌握促进特殊儿童发展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职前培养是教师教育的重要阶段,学前融合教育对幼儿园教师的职前培养机构――高校提出了挑战。
(一)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模式的挑战
高校通常对学前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进行分别设置。两者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专业活动等方面基本无交集。学前融合教育要求依托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能科学开展融合教育的普及型人才,让普通教师具备开展特殊教育的技能;依托特殊教育专业,培养能科学开展融合教育的专业化人才,让特殊教育教师具备开展普通教育的能力。〔7〕依据当前融合教育倡导的“幼儿园开展残疾儿童随园保教”的具体要求,学前教育迫切需要培养“融合教育的普及型人才”,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根据时代要求和行业需要,创新教育模式,主动与特殊教育专业在课程教学、实习实训、学生活动等方面进行交叉与融合,培养具有学前融合教育理念和实践能力的学前教育人才或管理人才。
(二)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资源的挑战
学前融合教育兼具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两个专业的特点,在教育理念、教育知识、教育能力等方面都对幼儿园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为达成这一人才培B目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须在师资配备、课程体系、实习实训、就业体系等方面作出调整。不仅如此,学前融合教育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现有教育资源也提出了新挑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需要配置符合学前融合教育理念的各类教育资源,为顺利组织学生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前融合教育普及型人才提供支持。
二、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
学前融合教育能否真正促进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而这一专业知识和能力需要在职前培养阶段习得。何叶曾对成都市开展融合教育的幼儿园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在职前并没有接受过与融合教育相关的培训,不具备融合教育的专业能力。〔8〕因此,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需要结合学前融合教育的实际需求,依托学前教育专业在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中渗透融合教育理念,以培养出既可以教育正常发展儿童,也可以兼顾特殊儿童发展需要的学前融合教育师资。
(一)确立渗透学前融合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设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建构实践体系、规划就业体系的依据。与特殊教育专业不同,学前教育专业不是培养专门学前特殊教育人才的专业,而是培养具有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幼儿园教师,即要让学生在理解掌握正常发展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和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同时,掌握特殊儿童的教育知识与教育技能。与传统学前教育专业不同,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在保教正常发展儿童,促进正常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兼顾特殊儿童的发展教育,推动所有适龄儿童真正享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二)开展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课程教学活动
融合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掌握实施融合教育的能力。〔9〕特殊儿童能否在普通幼儿园享有与正常幼儿在教育理念、教育态度、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评价等方面平等的权利,取决于幼儿园教师是否具备基本的特殊教育观念与技能。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课程教学需要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师资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
1.设置融合的课程体系
2002年,教育部等部门提出要在高校师范专业开设与融合教育有关的课程及讲座。〔10〕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也建议提供特殊儿童教育的课程模块。2014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2014-2016)》鼓励高校在师范类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培养师范生的全纳教育理念和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能力。〔11〕但是,目前国家并没有对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课程作出强制性要求,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依据教育部下发的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核心知识领域和核心课程的要求自主设置课程,很难形成学前融合教育课程体系。
对此,我们建议可以借鉴某些国家的做法。如英国教育与科学部规定,要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学生必须学习一定的特殊教育课程,高校的教育学院必须有能力为学生提供最基础的特殊教育课程;〔12〕日本的特殊教育学和特殊儿童心理发展都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修科目;〔13〕2001年以后,瑞典实施的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方案规定各类师范生都必须修满60个学分的公共基础课程,其中就包括专门的“特殊需要教育”模块。〔14〕就目前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现状而言,学前教育专业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可以重点注重两点:一是要帮助今后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的学生具备融合教育理念,了解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具备初步设计课程的能力。各高校要在充分调研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实际需要的基础上,细化、深化课程设置,以原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为核心,优先设置部分实际使用频率高、实际效果好的特殊教育课程,如融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特殊和教育诊断与评估、学前融合教育的环境创设、特殊儿童沟通、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等,同时开设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二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可设置学前融合教育方面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必修课程可以保证所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接受学前融合教育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职前培训,专业选修课程则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有关学前融合教育的专业素养。
2.选择实用的课程内容
在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社会背景下,幼儿园教师是否认同融合教育理念、能否胜任融合教育工作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选择紧密相关。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考虑学前融合教育课程内容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课程内容应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培养。高校教师在传授课程内容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让学生了解并认同融合教育的理念。二是要确保融合教育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课程既要强调其自身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完整性、前瞻性,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三是注意加强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如将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特殊儿童的沟通与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建立起相对密切的关系,产生交互影响。
3.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可多种多样,关键是要根据课程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实地调研等都可根据课程特点加以运用。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也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育质量。如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异地互动教学,贯通高校与特殊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开展高校与特殊教育学校、学前融合教育机构之间的互动教学,为教学观摩、案例分析提供技术支持等。
4.建设合作的课程师资团队
一般说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特殊教育师资相对缺乏。要开展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课程教学,需要构建一支合作的专业团队。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配备有关特殊教育课程师资:一是“请进来”,也即学前教育专业与特殊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机构、融合教育机构通力合作,师资共享。如果本校既有学前教育专业,也有特殊教育专业,则同一学校两个专业可以相互协作,实现师资共享;如果本校没有特殊教育专业,则可以联合特殊教育机构或融合教育机构,特别是学前儿童特殊教育机构,如儿童康复机构,实现师资共享。“请进来”的专业师资需要根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设计课程内容,以确保课程教学能够符合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请进来”的专业师资在讲授课程内容之外,还可利用自身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解特殊儿童、观察特殊儿童、学习与特殊儿童沟通的教育实践活动。〔15〕二是“走出去”,培养本校特殊教育师资。如果本校既没有特殊教育专业,也不易找到对口机构的特殊教育师资,则可考虑选派校内专业接近的教师,如具有教育学、学前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师进修学前儿童特殊教育相关课程,为开展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教学培养和储备师资。
(三)建立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实习体系
幼儿园教师教育态度、教育理念的形成,教育实践技能的掌握,都需要通过教育实践积累。通常情况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选择实习基地时,较少会考虑特殊教育机构。架构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实习体系时,必须增加到学前特殊教育机构开展实习的内容。
(四)开展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所谓“第二课堂”,是指邀请融合教育研究者、优秀的一线教师或者有专业特长的特殊儿童家长为高校学前教育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儿童康复机构、特殊教育机构等开展志愿者或义工活动,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由组建“融合教育”社团,组织成员阅读融合教育书籍、观看融合教育视频、进行融合教育讨论、开展志愿者活动等等。“第二课堂”对学前融合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实施学前融合教育既有利于保障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也有利于推动普通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学前融合教育对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迎接挑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需通过整合资源、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增设融合教育课程、优化实习实训工作、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等,在职前培养中渗透融合教育理念,开展融合教育实践,提升未来幼儿园教师的融合教育能力,以培养真正符合实际需要的学前融合教育师资,提高学前融合教育实效,推动学前融合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景时,刘慧丽.芬兰融合教育的发展、特征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3,(8):54-60.
〔2〕张国栋,曹漱芹,朱宗顺.国外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界定、评价和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5,(4):3-8.
〔3〕罗洁.推进融合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在北京市残疾人融合教育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特殊教育,2013,(6):95-96.
〔4〕李パ.普通幼儿园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在园生存现状〔J〕.学前教育研究,2011,(12):34-40.
〔5〕展雷蕾.融合教育的教育融合,支持教育的教育支持〔J〕.现代特殊教育,2012,(1):5-8.
〔6〕叶小红.江苏省学前融合教育的现状及应对建议〔J〕.早期教育,2015,(12):2-7
〔7〕邓猛,赵梅菊.融合教育背景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教育学报,2013,(12):75-81.
〔8〕何叶,彭韵潼.全纳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3-16.
〔9〕汪斯斯,邓猛.印度教师融合教育能力的培养及问题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5,(10):85-91.
〔10〕万莉莉.本科师范生对随班就读态度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5,(1):28-3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EB/OL〕.〔2015-03-09〕.http://.
〔12〕姬彦红.全纳教育视野下的幼儿教师培养〔J〕.中国特殊教育,2012,(2):17-20.
〔13〕周念丽.中日幼儿园教师学前融合教育意识比较〔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352(12):35-37.
关键词:特殊儿童;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98-002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对于学前儿童的发展十分重视,然而,在众多无忧无虑充满童真的儿童中,却存在着这样一些儿童,他们是特殊群体。特殊幼儿是指一群在心理和生理发展的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明显地偏离普通儿童的发展水平,有特别的学习困难或适应困难,只有接受了特殊教育,才能充分发展的儿童。而家庭无疑是孩子成长道路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纵观诸多家庭教育方式,仍有许多问题存在。在本次研究中,主要研究心理方面有缺陷的特殊儿童与身体方面有缺陷的特殊儿童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研究改进家庭教育方法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观察法为主,辅以案例分析法以及文献法
三、问题的研究
特殊幼儿主要分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缺陷,笔者本次的研究主要是在生理方面体现的有身体疾病幼儿,以及心理疾病体现的内向以及攻击的幼儿。
案例呈现:
一、首先是有生理疾病的幼儿,本文以癫痫症幼儿为主
在某个幼儿园中,幼儿明明(化名)在晨间活动中,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呼吸暂停、口吐白沫、面色青紫、瞳孔散大,抽搐开始为四肢的强直、握拳、两眼上翻或偏斜一方,然后面部及四肢肌肉呈阵挛性抽动,呼吸急促不整,舌咬伤,大小便失禁。发作持续1-5分钟,发作后意识不清或嗜睡,经数小时清醒。后送往医院抢救,诊断为小儿癫痫,但是很多幼儿得知后,竟嘲笑他,模仿他,令他的心理蒙受阴影。
二、其次是有心理疾病的幼儿,本文以内向的幼儿和有攻击的幼儿为主
1.内向的幼儿
幼儿和老师正在晨间锻炼,小朕奶奶带着孩子走过来。奶奶催促孩子“快叫老师早。”小朕没有声音,脸上没有表情,呆呆地站在一边。奶奶大声地训斥:“还不叫,快叫啊。这孩子,就是不响。不叫晚上不来接你了。”小朕听了,哭了起来,两手紧紧拉着奶奶的衣服。我连忙上前安慰孩子,“不要哭了,小朕穿衣服最快了,老师很喜欢你的。我们等一会向老师问好,好吗?”小朕还是不说话。我接着说:“好的话点点头。”小朕很勉强地点点头。
2.有攻击的幼儿
早操,每个幼儿站在固定的小方格里边听音乐边跟着老师锻炼身体,只见扬扬突然双手放在前面的小朋友身上,将其往前推去,前面的小朋友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这时前面的小朋友回过来朝他瞪了一眼,可是扬扬还是继续去弄他,跟着双脚往前踢到了前面幼儿的腿上,前面的幼儿转过身用手推他的脚,他猛地起身,双手张开向前扑去,前面的幼儿被推到在地上,他又笑又跳。
三、问题的分析与指导策略
首先关于家庭中如何教育幼儿对待生理疾病
1.首先在情感上同情他们。家长要耐心地向孩子讲解残疾人的生理缺陷是由遗传或是疾病及事故造成的。
2.家长在人格上尊重他们。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参观残疾人福利工厂等场所,收看描写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电影、电视,观看残疾人运动会,讲讲残疾人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创造辉煌业绩的故事,使孩子了解虽然自己生理上有缺陷,但是他们有勇于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他们在人格上与健康上是平等的,是值得人们尊重的。
其次关于如何教育内向的幼儿
对于内向性格的孩子,父母不妨尝试以下一些做法:
1.帮孩子找个外向的小朋友
学龄前的孩子很容易因为爱玩相同的游戏而成为朋友。如果您的孩子内向,害羞,那就告诉他的幼儿园老师,让老师多安排外向大胆的孩子和他一起玩,时间久了,孩子自然就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渐渐改变。
2.害羞的孩子更需要鼓励
有的孩子大大咧咧,做错了事就算多说他几句也没问题。可批评害羞的孩子时,您就要注意您的措辞。
3.让孩子当“小司令”
您不妨找几个年龄比孩子小的小孩,让他们和您的孩子一起玩。您的孩子虽然害羞,但因为比其他孩子年龄大,游戏中他就会处于主动的位置。不管是玩什么游戏,出什么主意,他都会自然地成为孩子中的“小司令”。
三、关于如何教育攻击的孩子
首先,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的刺激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幼儿提供较为宽敞的游戏空间;尽量避免提供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如玩具枪、刀等),都可以减少冲突的产生,从而减少攻击的产生。
第二,启发幼儿对攻击性的理解和思考,以便从动机上改正其攻击性倾向。幼儿一般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途径,让孩子认识到他人对其攻击的不满,从而使其对自己的攻击产生否定情绪。比如,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给孩子呈现一个有攻击的儿童形象,与其讲述这一儿童的表现及其危害,使其意识到这样的儿童是不受人欢迎的。此外,要提请注意的是,过去曾有人主张对幼儿攻击的矫正采取宣泄法,如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让其发泄愤怒情绪。大量研究表明,宣泄法不一定能减少儿童攻击,尤其是幼儿,有可能在宣泄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产生更加强烈的攻击倾向,因此,是不宜提倡的。
综合起来看,对有攻击的幼儿,我们应更多地强调爱和平静、温和的教育,特别是要注意在平时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善良的品格。从这点出发,我们平时应更多地注意其非攻击性表现,因为这类幼儿的成长中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些。
教育幼儿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这是我应该做的,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实现家园共育,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加拿大非常重视发展教育,是全世界教育经费最高的国家之一。和我国不同,加拿大没有设立统一管理全国教育事务的教育部,教育事务是由各省政府全权负责。所以,在加拿大,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制度,学校大多数是省立的,各省宪法对本省的教育组织机构、学制、考试制度和经费等都有各自明确的规定。笔者这次主要考察的多伦多和首都渥太华都位于安大略省,它是加拿大最大的省,也是加拿大唯一一个同时为4岁和5岁儿童提供免费公立教育的省份,因此其幼儿教育状况有一定代表性。
一、加拿大幼儿教育机构设置的独特性
在我国的学制体系和教育机构设置中,学前教育机构都是单独设立的,随处可见各级各类公立、私立的幼儿园。而在加拿大,我们却看不到这样独立的幼儿园。以安大略省为例,儿童的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因此没有专门独立的学前教育机构。4岁之前,大部分孩子在家庭中接受学前教育,满4岁后进入设置在公立学校中的幼儿园进行学习,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两个年级。初级班是为4~5岁儿童设立的(Junior Kindergarten,简称JK),高级班是为5~6岁儿童设立的(Senior Kindergarten,简称SK)。在进入小学学习前,儿童于6月份结束其学前教育。这样独特的幼儿教育机构的设置与我国有着很大的不同。
二、以儿童为本、“全纳”的幼儿教育
加拿大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移民国家,加拿大的教育无处不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既尊重来自不同国度的民族文化,又充分张扬孩子们的个性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孩子的需求,倾听孩子们的声音。更为可贵的是,他们会回应每个孩子的需要,为他们提供适合其个体发展的材料、资源,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价值和兴趣,从而让孩子树立起自信。
除了以儿童为本,全纳教育的理念也深入人心。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融合教育是加拿大儿童教育一贯秉承的教育理念。在加拿大,儿童不论年龄都被统一分成“没有困难”和“有特殊需求”(包括有心理障碍和肢体残疾等问题的儿童)两类。教师会为这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特殊照顾,每个教育机构的“资源教师”在与由家长、教育机构其他团队成员商议后为他们量身定做特殊的“个人教育计划”。比如,为保证学习能力不同的儿童都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进步,加拿大所有的教育系统按儿童发展程度设立4种不同的教育需求水平,由专家进行评估,因材施教。这些在智力和体能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被纳入正规公立教育机构内,与正常儿童一块儿生活、游戏和学习。在多伦多约克地区的一所小学附设的幼儿园中,我们看到了三位这样的特殊儿童。在这种融合教育的氛围中,我们感受到正常儿童对特殊儿童没有鄙视和拒绝,相反,他们在与特殊儿童的交往中学会了尊重、关心和照顾有特殊需要的人;同时,特殊儿童在正常儿童面前,也没有自卑与隔阂,他们在正常的社会氛围中感受着温暖与爱,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园如果能招收到一些特殊儿童,他们会将这些儿童视如珍宝。因为教师们认为,伴随着特殊儿童的成长,幼儿园将会获取更多的个案教育的素材,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积累更多的经验。
虽然中国和加拿大的国情不同,但教育理念是相通的,以“儿童为本”、坚持全纳的幼儿教育,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真正做到以儿童发展为本,促进每一个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确实需要我们每一位幼教工作者多学习、多实践、多反思。
三、重视环境育人的幼儿教育
加拿大学前教育环境营造的是一种自然、和谐、宽松的氛围。也许从外部看,每所幼儿园都很普通,走进去却让我们大为惊讶,室内的装饰非常温馨,幼儿桌椅棱角处都用一些橡胶或塑料的垫子将其遮挡以确保安全,教室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和多样的玩具供孩子们游戏和学习。幼儿园、教室四周的墙壁上都是孩子与环境互动的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室内各个活动区材料非常丰富,全部开放并置于低矮处,便于孩子取放,充分体现出环境与孩子的互动,孩子是环境的主人。
除了充分利用幼儿园内部的教育资源,安大略省的幼儿园强调要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1998年,安大略省教育部制定了该省历史上第一个《幼儿园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并于2006年对《大纲》进行了修订。《大纲》明确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一种综合的、相互联系的学习,幼儿园应鼓励幼儿参与社区生活,让他们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把学习和自身的生活及周围世界联系起来,以促使幼儿更有效地学习,获得更丰富、实用的知识经验。”所以,幼儿园经常会组织孩子们到社区中进行学习。如带幼儿到社区杂货店“旅行”,发展幼儿的读写、计算和社交能力,同时为他们提供一次获得营养知识的机会。这样以环境育人的案例在加拿大的幼儿园中十分常见。
四、自由与规则并存的幼儿教育
一国之教育,本是一国之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治理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美国教育之今日面貌,是广义的美国文化浸染的结果。我们学习和借鉴美国教育,要学习什么?怎样学?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2013年秋冬季节,笔者有幸带领一支由16位中小学校长组成的团队,走进美国考察学习两个月。先后考察13所公立、私立中小学,9所大学,参加了 9场专题座谈讨论和专家报告,参加5场活动派对,听课两百多节,下发三百多张师生问卷,对教育管理者、专职教师和家长访谈上百个问题。其中全天候在4所学校全方位参与他们的所有教学活动达数天。一路下来,深感之前对美国教育的了解还是很有限的,之前接受的许多信息是很片面的,有些甚至是虚假的。那些耳熟能详的印象后面,很多的“细节”令人震憾。
一、良好的国民教育
美国是个多文化和多民族的联邦制共和制国家,国土面积与中国接近,人口3.1亿。自1870年以来美国国民经济就高居全球第一。如今在经济、文化、工业、科研、军事等领域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强国。早在1935年美国就创立了社会安全福利制度,保障范围包括医疗服务、残废保险、退休及残疾人子女教育补助金、社会安全福利金、失业救济金以及对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津贴、对失业者的工作训练补助以及学童营养等,社会保障体系相当完善。美国城市化程度高,城乡差异小。家庭和社会相对单纯,人际关系和谐友好。美国是允许成年人持枪的国家,有资料显示,全国超过50%的家庭有枪,南方诸州比例更高达70%。如此之高的持枪比例,相对枪击案例而言,案发率其实是很低的。
我们一行两个月的考察活动行程也有几千公里,所到之处,看不到一处私宅安装防盗门窗。有华侨朋友调侃地说,美国人出门只有一样东西不能忘记,那就是车钥匙。美国人家庭观念很强,离婚率比中国还低,下班以后绝大多数美国人选择和家人呆在一起,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城市里很少见到洗浴、按摩之类的休闲娱乐场所。
关于美国的国民教育,“ 9·11”事件中,有三件事很有说服力。
第一件,世贸大楼顶部被飞机撞击之后,烈焰奔腾,形势千钧一发。 楼上的人们通过EXIT向下逃生的时候,并不特别慌乱。人往下走,消防队员往上冲。互相让道,并不冲突。有妇女、小孩、盲人到时,人们都自动地让出一条道来,让他们先走,甚至还给一条宠物小狗让道。一个民族的精神不强悍到一定的程度,断然做不出这种举动。面对死亡,冷静如斯。
第二件事,“9·11”的第二天,世界就知道这是阿拉伯所为。很多阿拉伯商店、餐馆被愤怒的美国人砸了,一些阿拉伯商人也受到袭击。这个时刻,有相当一批美国人自发地组织起来,到阿拉伯人的商店、饭馆为他们站岗,到阿拉伯人居住区巡逻,阻止悲剧的进一步发生。
第三件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坠毁的那架767 客机,机上乘客与搏斗,才使飞机坠毁,没能得逞。因为当时他们已经知道世贸大楼被撞的消息,他们决定,不能无所作为,要和进行殊死斗争。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做了一件事:决定投票通过,是不是要和作斗争。在这么一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我都不把我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后来全体同意,才去与劫机者搏斗。
可见美国的国民教育是成功的。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相信全世界都有解读,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二、基础教育,不落下一个孩子
在美国,教育管理是州或地方政府的责任,而非联邦政府。不过,联邦政府教育部可以通过控制教育基金来施加一定程度的影响。学生有法定义务在公立学校接受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教育。大部分是公立学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制。中小学校一般免费或半费供应午餐,学生由校车定点接送。少部分私立学校,学费昂贵。
在美国,孩子16-18岁之前必须在学校就读。许多州要求学生必须就读到18岁。学生可以进入公立学校、 私立学校或家庭学校就读。
美国的大学也有着公立和私立之分,有四年和两年之分,有区域性和全国性之分,有专科学院和综合学院之分等等。
美国的平均教育水准极高,联合国的经济指数调查中将美国的教育水准列为世界第 一。有7660万的美国人正在接受教育(从幼儿园直到大学都包括在内)。美国的许多高等院校有很强的竞争力。在世界排名前500名大学中,美国占168 所,前20名中,美国占17所。有的大学设在闹市当中的几所其貌不扬的教学楼里面,校园和周围的市区没有高墙,和周围的市区完全融合在一起。
在美国,对人的培养和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孩子是国家的”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国家实行全纳教育,联邦政府出台有专门的教育法案:《不能让一个孩子落伍》和《身心障碍者教育法》。为了落实法案的要求,美国的地方政府 一般对学校实施三级评估,第一次评估如果不达标,会被强制要求整改,整改后第二年再接受评估,再不达标,学校将被兼并,校长和教师将全部解聘。通常社区都 有非官方的教育董事会,相当于中国政府的教育局,学校有校董会;这些人都不是政府官员,也不从学校领取任何薪酬,一般由社会贤达和知名人士义务服务。
美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是巨大的。除此外,学校可以向社会募捐,接受各 种各样的赞助。美国的师资队伍素质高,教师都是自主择业,一般都是由于热爱这项工作才选择当教师。其教师资格的认定是很严格的。教师普遍具有相当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美国的中小学生入学之初,全员接受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的评估和鉴定,分为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两大类。其殊儿童又细分为14类,特殊儿童的认定的比例竟然高达19%,这是令人深感意外的。但仔细一想,这是非常务实和科学的一种教育态度。更重要的是,社会对这种机制高度认同。家长非但不会在意孩子被列入特殊儿童之列,反而会为孩子能够得到更多的特殊照顾感到庆幸。在14类特殊儿童中,政府每年都有一笔特殊儿童教育经费,最严重级别的特殊儿童的 特殊教育经费竟然高达每人每年9万美元。在美国,特殊儿童免费接受教育的年限为6-21岁,比正常儿童还要长。假如某位这样的特殊儿童6岁上学直到他21 岁上完职业技术类教育,这15年一直享受最高特殊教育经费的话,就意味着政府累计拨付的特殊教育经费将达到130多万美元。这在很多国家都是不敢想象 的。
三、因材施教,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美国中小学一般班额在15人左右。学校可以自行编辑、选择教材,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对于学优生,学校有个性化的课程可供选择;对于特殊学生,学校有专业人士,有专门的经费保障他们接受特别的指导。社区里还有各种义工随时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在新泽西州卡特利特学校, 我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名学生坐着一张独脚凳上课,旁边还坐着一位,可能是孩子的奶奶,在陪读。一节课下来,孩子摔倒了3次,每一次都是他自己爬起来再坐上去。我想这也许就是对多动症孩子的一种矫治方法吧。
在美国,特殊学生和正常学生同班学习和生活,残障儿童与正常儿童友爱相处,不同族裔肤色的儿童和谐相处,健康成长。教师尊重关爱学生,和蔼可亲,校长、教师、家长关系融洽。教育务实、朴实、不假大、不虚荣,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这样的制度安排,教育生态完整,较好地落实了因材施教。为全纳教育公平、普惠、均衡、优质地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学校教育有严格规范的一面
美国的学校班规、校训、公约俱全,其详细程度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例如:有学校列出的学生违纪行为就多达124条,对不同情节的惩诫明确分为批评、训诫、检讨、留校、禁闭、休学、轻辞等等。这些规则在孩子入学之初,由学校与监护人用书面合约的形式签字生效。
学校教育批评与惩戒并不缺位。学生在校时间内大大小小的事物都有相应的标准,比如:在公共场合说话音量是有标准的,吃饭、上厕所、领取学习用品……只 要有两人以上都得排队。参观访问期间,我几次发现有违反校规的学生,在校长室接受训诫或向校长递交检讨书。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不漠视每一种不良举动,不放纵每一次违反公共规则的行为。从小规则入心,规则意识成为美国人重要的生命元素。正因为有详细严格的规范教育,所以走进美国的中小学校园里总是静悄悄的, 很少有见到所谓“个性张扬”的学生。
五、教育措施务实扎实
美国的各中小学,知识的难度比中国的要低,但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很多,措施很务实,很扎实。在罗克凯利兹学校,我们亲历了学校组织长跑比赛的全过程:学生人人参加,家长全体参与,还有大量的社工协助。每位学生背上贴有一张表格,印有1-50的数字。每跑一圈,社工勾划一个数字。比赛结束后,家长根据孩子所跑圈数,认捐一定数额的资金,赞助学校办学。学生人人以能为学校募集到更多的资金为荣,家长也积极鼓励孩子多跑几圈。活动中各个岗位都由家长和社工全面主持,相互配合很是默契。活动期间我还亲眼看到有学生额外向家长和观摩人群募捐,为学校筹集经费。
美国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没有课间十分钟休息,教师和学生不论在何 时何地都始终绑定在一起,教学地点、时间、人三个要素做到三无缝对接,学生始终在教师的监护视野内。学生因个人原因要出入教室确实是自由的,如果困了,或坐或躺,也是允许的,但总是处于学习的状态。教师对学生的素质的考评不局限于考试的成绩,而是注重学习的过程。
美国的课堂文化、走廊文化、校园文化真正成为了隐性的课程,强调文化浸染作用。教室里教学用的设备、材料一应俱备,从打字复印设备、电脑多媒体影象设备到学生学习用的笔、墨纸张,甚至纸巾、洗手液等生活用品随处唾手可得。教室和走廊上书刊、图片琳琅满目,学生的作品、作业挂满教室的墙壁。学生一般没有家庭作业,作业以随堂练习为主要形式。
我们所听的课,教学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小组的合作是常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合作中自然习得团结、友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些品性。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质疑、探究,表彰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与校长共进午餐也是奖励的方式之一,让学 生体验平等、尊严,培养积极进取的心理。类似于中国的学生加入少先队或共青团,美国的中小学生在学校不同时期也有宣誓的词:我是美国人,我为国家服务。
教育措施务实扎实,是美国社会务实的缩影。
六、家庭、社区广泛参与教育
美国学校由校董会管理,校董会的产生完全由民主选举产生,具有学校管理的最高决策权。校董会的人,不领取任何形式的报酬,完全是社会贤达或知名人士的一项公益事业,没有名利的因素,没有官方的政治色彩,一切聚焦于人的培养。在克莱恩学校我们结识了教育家苏珊,夫妻俩辞职办起了一所私立学校,他们和25名学生,就像一个大的家庭。她创办这所微型学校,完全出于个人的爱好, 没有任何功利的追求。
在学校教育中,家庭的参与是重要的一部分。各个社区对家长参与学 校教育均有明确具体的要求,比如有的规定每个学期家长为学校服务不得少于50个小时。由于长期合作的缘故,也因为文化习惯使然,家长把学校的事当作是自己的事。“我”在教育中不缺位,带来的就是共识、共事、共成长。我们每到一所学校,都能看到家长忙碌的身影,或张罗开午餐,或组织活动,或在教育协助照顾特 殊学生等等。第麦瑞斯小学设立有祖父母日,我们看到祖父母们相扶相携来到学校,他们拿出自带的便餐,和自己的孙子、孙女或外孙子孙女共进午餐,让孩感受长 辈的爱,培养亲情。还有的学校规定家长定期要来学校听孩子朗读。所以在美国的校园里,父母或祖父母带着自家的宠物,坐在校园的某一处听孩子朗读,这种极富 生活化的场面随处可见。家庭、学校、社区的密切互动,保证了教育有充足的社会资源参与,同时也培育和优化了教育环境。
《中小学生思考与创新》/主编:东方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出版:中国和平/定价:22.00
《班集体活动论》/主编:刘培征 窦连佩 刘桂梧/出版:天津教育/定价:9.50
《我不能沉默》/主编:蔡兴荣/出版:中国文化/定价:16.00
《现代教育与心理统计技术》主编:温思麟 邢最智/出版:江苏教育/定价:17.90
《面向未来的母语教育》/主编:张庆/出版:江苏教育/定价:20.00
《中国学生学习法―初中生版》/主编:丁晓山/出版:大众文艺/定价:16.80
《中国学生学习法―小学生版》/主编:丁晓山/出版:大众文艺/定价:16.80
《当代国际教育理论基础导读》/主编:韩立福/出版:首都师范大学/定价:10.50
《走向校本发展》/主编:杨九俊 吴永军/出版:江苏教育/定价:26.00
《素质教育案例精选―教育类》/主编:李连宁 顾明远/出版:中华工商联合/定价:16.00
《素质教育案例精选―教学类》/主编:李连宁 顾明远/出版:中华工商联合/定价:16.00
《素质教育案例精选―管理类》/主编:李连宁 顾明远/出版:中华工尚联合/定价:16.00
《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主编:季素月/出版:南京师范大学/定价:19.00
《给语文教师的101条建议》/主编:孙春成/出版:南京师范大学/定价:22.00
《新课程下的评价观与评价策略》/编著:周勇 杨明全/出版:首都师范大学/定价:9.80
《教师成为研究者》/主编:郑慧琦 胡兴宏/出版:上海教育/定价:30.00
《班主任工作艺术》/主编:李汉生/出版:知音/定价:15.00
《转化后进生的理论与方法》/主编:王宝祥/出版:知音/定价:13.00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专家点评》/主编:崔允/出版:辽海/定价:28.00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专家点评》/主编:康健/出版:辽海/定价:28.00
《教会学生思维》/主编:袁振国/出版:教育科学/定价:26.00
《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主编:袁振国/出版:教育科学/定价:31.50
《师生沟通的艺术》/主编:袁振国/出版:教育科学/定价:18.20
《教学策略》/主编:袁振国/出版:教育科学/定价:25.00
《教育新理念》/主编:袁振国/出版:教育科学/定价:20.00
《名师备课经验》/主编:肖川/出版:教育科学/定价:25.80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编著:肖川/出版:岳麓/定价:25.00
《优秀教师教育名言》/主编:薛农基 张行涛/出版:天津教育/定价:22.00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主编:薛农基 张行涛/出版:天津教育/定价:25.00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编著:王金战 隋永双/出版:重庆/定价:25.00
《新课程教师礼仪规范一指导》/主编:韩立福/出版:首都师范大学/定价:11.50
《校长学一种反思性实践观》/主编:冯大鸣/出版:上海教育/定价:49.00
《教育走向生本》/编著:郭思乐/出版:人民教育/定价:18.00
《另类少年是从哪里来的》/作者:何建明/出版:时代文艺/定价:21.00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小学)》/编著:王晓春/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定价:24.80
《任勇与中学数学学习指导》/编著:任勇/出版:国际文化/定价:18.00
《班主任工作漫谈》/作者:魏书生/出版:漓江/定价:22.80
《如何走出厌学的误区》/编著:金忠明 周辉/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定价:18.00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编著:石中英/出版:教育科学/定价:38.00
《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编著:阎光才/出版:教育科学/定价:30.00
《比较课程论》/主编:钟启泉 张华/出版:教育科学/定价:32.00
《顾泠沅与青浦实验》/主编:张新洲/出版:国际文化/定价:18.00
《说课艺术》/编著:刘显国/出版:中国林业/定价:16.00
《包天仁与四位一体教学法》/编著:蒋树业/出版:国际文化/定价:18.00
内容简介:这套丛书收集的都是我国教育界最杰出人物的事迹及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如上海的于漪、顾泠沅老师、江苏的李吉林、邱学华老师、辽宁的魏书生老师、广东的丁有宽老师等。每册书都有人物小传、教育思想概述、课堂实录、专家评述四个部分。既有教育思想理论,又有实验案例,具有可读性,可仿效操作性。
《特殊儿童的早期融合教育》/主编:方俊明/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定价:60.00
内容简介:《特殊儿童的早期融合教育》的作者在书中极为详细地介绍了实施早期融合教育的具体方法,其篇幅超过全书的一半。为我们的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导。
本书介绍了运用行为主义的原理来发展目标行为的途径;创设早期融合教育环境的具体方法;促进有特殊需要儿童的社会化技能、语言和认知能力发展的具体步骤;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和自我照顾能力以及管理不良行为能力的操作规程。
《人生中一定要读的几本书(中小学生课外读本)》/主编:林格/出版:同心/定价:26.00
内容简介:自从《人生中一定要读的几本书》出版后,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内导读类图书出版热潮,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广大读者给了我们很多的鼓励和支持,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冷静与坚信:吸引人们热爱读书是一件值得去做、而且必须认真去做的事情。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研究和探索,我们慎重推出本书――《人生中一定要读的几本书》(中小学生课外读本)。
本书要解决的问题则有三个:一是用好书滋润心灵,养成受用一生的良好阅读习惯;二是指导不同年龄的孩子读不同的书,不加以选择地阅读,不如不读;三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精神上的百万富翁。而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紧紧围绕着“习惯”两字,从不同的角度,来促进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本书凝聚了众多学者和作家的心血,定稿时由五位著名教育专家最后审定。本书除了适合青少年阅读和使用以外,特别希望天下的父母也来重视这本书,因为,杰出的父母总是在寻找一种有效方法来吸引孩子热爱读书,本书提供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操作方案。
欢迎邮购,每本图书需要另加邮费3.省略
关键词:特殊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60
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让特殊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促进学生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发展潜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并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我们特教工作者最根本的愿望。因此,我校立足于为特殊的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实践,逐步构建形成了适合特殊儿童学习的课堂“五步教学模式”。
一、“五步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在聋校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教学内容不适应。聋校统一编订的教材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需求;2004年我校改用普通学校教材,但因教材容量大、涉及面广,聋生听力、言语以及认知能力方面与正常学生存在差异,因此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2、教学目标无方向。目前适合聋校实际的国家课程标准尚未出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难度都不利于聋生的发展。
3、教学方法陈旧。大多课堂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材灌输、轻学法指导,课堂生态缺失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氛围,学习过程和方式缺乏体验性和研究性,致使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4、评价方式单一、片面。评价以考试为主,重结果,轻过程,缺乏激励性评价。
二、“五步教学模式”的依据和流程
针对目前聋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减负增效提质”,就成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口。为此,全校教师积极开展讨论研究,听取省市教研专家经验指导,广泛与兄弟学校交流。以“有效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着力转变教学方式,提高特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努力使每个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学习,乐于探究。
2009年开始,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充分调查、了解每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依据聋生学习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集中全校力量研究制定、出台了《晋中市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计划》,走在全国特教的前列,成为指导教师把握课程知识体系、教学目标、教材重难点的重要依据,为推行五步课堂教学模式指明了方向。
“五步教学模式”以“学案导学”为基本形式,分为问题导学、学生自学、交流展示、点拨解惑、当堂训练五个步骤。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充分体现“主体参与、分层优化、激励评价、及时反馈”的有效课堂教学思想。
问题导学:是真正实现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围绕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关键以及聋生实际,层次分明的提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指出哪些问题是自学,哪些问题需要小组合作解决.
学生自学:让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学,较难的问题可以4人一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学习中,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交流展示: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展示自己及小组成员间的自学成果,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点拨解惑:是“学案导学自主高效”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环节。教师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依据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点拨,帮助学生化难为易、解开疙瘩,让学生对质疑的问题形成一个结论。
当堂训练:每一节课根据教学的目标与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并依据学生的特点创设一定的“层次”,能够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学优生“吃得好”。通过练习过程中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并作出评价。
课堂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特殊学生的特点和具体内容的需要适当增减步骤,也可以灵活调整各部分之间的顺序,还可以增加情境导入、补偿训练等环节。总之,衡量一节课的优劣不是看教“教”了多少,而应该看学生“学”了多少。
三、“五步教学模式”的实施途径
为使五步教学模式真正落到实处,我校创造性地开展教研活动。主要围绕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业务考试四种模式开展实践。
专业引领:组织教师通过理论学习、专家讲座和观看课堂教学实录,使广大教师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
同伴互助:通过开展教师互听互评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入格课、同课异构课、领导推门课、观摩研讨课等系列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自我反思:教师统一按五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并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和论文,在教中学、学中教,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业务考试: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每学期末对全体教师进行手语和业务知识等考试,加强平时的业务学习,逐步建设并形成学习型学校。
为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还将教学成绩,教案、作业、教研教改以及考勤、师德等考核纳入了绩效考核之中,并与评优评模、晋升职称等挂钩。
四、“五步教学模式”取得的效果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五步教学模式”的推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极大提高了特殊教育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为打造有效课堂迈进了一步.
一是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主体化教学。新课程计划和新的教学模式使老师们把思考、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学生装”的局面,使课堂由封闭走向了开放,促进了学生快乐学习、自信成长,在历届高考中金榜题名。
二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交流展示时,补偿听力缺陷、发挥特长,用画画、小品、表演等不同的形式展现自己。学生得到知识的滋润,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的探究能力、处理问题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三是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五步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改变了教学策略,彰显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也增强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在各种比赛活动中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
“五步教学模式”赋予课堂结构以新的生命,是特殊教育学校校课堂教学的一次重
大改革,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更是一条以学生得益多少为评价标准的艰巨的科研之路。我们每位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都能积极践行五步教学模式全力打造特殊教育教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郑毓康.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的实践[J].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2006,(02)
[2]赵启申.聋校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探究[J].今日科苑.2010(16)
关键词: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需求;特点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145-05
一、问题的提出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目前0~6岁残疾儿童有141万人,占残疾人口总比例的1.7%。根据2001年全国12个市县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结果推算,我国每年新增0~6岁残疾儿童约19.9万。我们知道,学龄前阶段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运用科学的康复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最大程度地弥补残疾儿童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对他们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和早教育是残疾儿童康复的关键,残疾儿童越早得到甄别和越及时地进行治疗和康复,其康复的效果就越好,不但可以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残疾,而且能够有效减轻残疾程度。
实践研究发现,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可以减轻残疾程度,减缓残疾的进程。绝大多数经过早期康复训练的残疾儿童都能得到较好的改善和补偿,从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如果错过这个最佳康复时期,其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导致终生残疾。因此,考察学前期残疾儿童父母“亲职需求”,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援助,能够帮助残疾儿童父母摆脱困境,使其尽早投入到残疾儿童早期康复的训练中。
国外研究发现,关于儿童致残原因的信息能够帮助家长了解儿童的残疾情况,降低自身的负罪感,而社会支持能够有效地减轻残疾儿童家庭的压力,伙伴关系对于残疾儿童父母维持正常生活满意度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内关于残疾儿童父母的需求研究始于台湾学者。他们认为,心智发展迟缓儿童家庭需要有信息支持、专业支持、经济支持、服务支持和精神支持。智障儿童家庭服务需求有:补助智障儿医疗费用,协助智障儿家庭找到合适的训练机构,协助社会大众了解智障儿是可以在帮助下过正常生活的,协助社会大众了解智障儿能和一般人一起生活,提供智障儿免费的健康检查,等等。自闭症者父母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三大类。脑性麻痹家庭的现有问题包括经济问题、医疗照顾问题、主要照顾者生理负荷问题、社交受限问题、心理调适问题及交通问题。国小听障学生家庭需求为社会福利需求、教育服务需求、专业信息需求、精神支持需求。内地学者研究发现,特殊儿童家庭在资讯提供、专业指导、服务帮助、经济补助和精神支持五个方面都有强烈或较强烈的需要,其中对资讯的需求最甚,其他依次为专业、服务、经济和精神的支援。对225名残疾儿童家庭调查显示,特殊儿童家庭面临的困难依次为经济困难、康复和特殊教育知识缺乏以及时间和精力不足等,急需得到支持。
已有研究对象多为小学或中学残疾儿童家庭,这些研究可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借鉴。笔者缘于对早期干预价值和功能的认识,以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需求”的特点,为进一步给予其有效支持提供依据。
二、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
被试选取国家、北京市、区康复机构和特教中心、民办特教机构接受教育或康复的学前残疾儿童的父母,有效样本数为376份(见表1)。
2 研究工具
采用《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需求”问卷》为研究工具。该问卷包括专业知识、情感抚慰、服务支持和经济援助四个维度,共30个条目。问卷采用自我评定,5点计分法,即“完全不需要”计“-1”,“不需要”计“0”,“无所谓”计“1”,“需要”计“2”,“非常需要”计“3”。
总问卷α系数为0.943,分量表内在信度在0.736-0.939之间,说明本问卷内在信度较好。再测信度系数在0.634~0.848,总问卷相关系数为0.751,说明问卷稳定系数较高。
由表2可知,除“服务支持”与“专业知识”两因素之间相关较高(Pearson相关系数为0.593**)外,问卷的各维度之间存在适度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149~0.379之间,说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都在中度相关以下,没有重叠性高的因素。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相关较高,介于0.614~0.734之间,说明相关显著,且远远高于各维度之间的相关,这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而本问卷的建构效度也由此获得验证(见表2)。
采用编制的《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需求”问卷》对被试施测。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需求”水平
学前残疾儿童父母在专业知识、情感抚慰、服务支持和经济援助的平均分分别为27.40,18.07,17.11,7.20;对需求总问卷的项目平均分进行统计,项目平均分处于1~2分的比例是10.0%,2~3分的比例是90.0%;总问卷的项目平均分是2.407;故可以认为,学前残疾儿童父母对各种支持的需求处于很高程度(见表3)。
2 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需求”特点
(1)不同家庭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需求”存在差异
表4显示,学前残疾儿童非完整家庭的父母“亲职需求”在需求总分和需求各个维度上均高于完整家庭组,且呈显著性差异。
(2)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需求”依儿童残疾确诊时段而不同
表5显示,“0≥1岁确诊组”在需求问卷总分及“专业知识”“情感抚慰”“服务信息”维度显著高于“1≥6岁确诊组”。
(3)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需求”依残疾程度而有差异
图1显示,需求问卷总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四级残疾组>一级残疾组>二级残疾组>三级残疾组。
(4)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需求”依儿童残疾类型而有所差异
表6显示,在需求问卷总分及“专业知识”“情感抚慰”和“服务支持”维度上,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自闭症组>智力残疾组>肢体残疾组>视力残疾组>听力残疾组。
(5)脑损伤与器官残疾的学前儿童父母“亲职需求”不同
由表7可知,“脑损伤组”在需求问卷总分及“专业知识”“情感抚慰”和“服务支持”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器官残疾组”。
四、讨论
1 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需求”的主要内容
学前残疾儿童父母因儿童残疾类型、残疾程度及家长特质等因素表现出多方面的“亲职需求”。本研究以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为研究对象,对这个群体需求的考察以父母执行亲职功能所产生的需求为探讨重心,研究确定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需求”问卷由专业知识需求、情感抚慰、服务支持和经济援助四个维度构成。其中,专业知识主要指学前残疾儿童教育与康复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康复干预技能和学前残疾儿童生理与心理特点等;情感抚慰需求由于学前残疾儿童父母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因而需要亲人、朋友、专业人员等给予同情、抚慰、理解、接纳和支持;服务支持包括专业教育和康复机构为学前残疾儿童提供教育和康复机会,为学前残疾儿童家庭提供指导,社区和社会组织等为学前残疾儿童家庭提供志愿援助;经济援助主要指家庭因学前残疾儿童教育与康复需要而面临较重的经济负担,因而普遍表现出较强的经济需求。
2 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需求”的水平
从总体上说,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需求”处于较高水平。就需求迫切程度而言,依次为服务支持需求、经济援助需求、专业知识需求和情感抚慰需求。需求得分最高的前三位是:“希望有专业人士指导我如何给孩子做康复训练”“国家有关残疾儿童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等”“针对孩子平日里出现的问题的有效应对方法”;需求得分最后三位是:“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希望得到亲友的接纳和帮助”“必要时有人能帮我照顾一下孩子”。这与以北京市某特殊学校的学生家长为研究对象所得结论不完全一致。该研究认为,当前特殊儿童家庭面临三大困难依次为经济困难(1/3),缺乏康复和特殊教育知识(1/4),时间和精力不足(1/5)。笔者认为,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亟须得到服务支持以找到适合孩子的康复方法,尽早对孩子实施康复训练,希望孩子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和发展。学前残疾儿童父母表现得更加理性,不是逃避和依赖,而是把精力集中于对事实的有效应对上,主动寻找孩子的康复对策。随着儿童年龄增大,对教育资源、康复设施及服务等要求不断增多,因而家庭面临经济上的负担加重。这提示我们,如果残疾儿童得到有效的早期康复,其潜能得到发展,将会在成长中减轻给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但必须认识到,学前残疾儿童家庭的经济援助需求仍处于较高水平,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3 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需求”的特点
研究发现,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需求”在家庭类型、儿童残疾确诊时段、残疾程度和残疾类型等因素上呈现显著差异。
在非完整婚姻状态中,父母“亲职需求”显著高于完整婚姻状态的父母。身处完整婚姻状态中的父母共同承担亲职之责,彼此鼓励,使个体更容易实现亲职功能,其拥有的家庭资源(情感慰藉、经济支撑等)是处于非完整婚姻状态中的父母所缺失的,因而对“亲职需求”的程度不如后者迫切。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需求”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残疾确诊时段、残疾程度和残疾类型上。儿童残疾确诊时段越迟,其父母产生的“亲职需求”越多,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服务支持和情感抚慰三个维度上,而在经济支持上未呈现显著差异。相关研究也发现,不同年龄阶段残疾儿童家庭在经济寻求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尤以学前残疾儿童家庭表现最强,这验证了本研究学前残疾儿童家庭存在高经济支持需求的结论。残疾儿童家庭对经济支持的持续高期待主要由残疾儿童的治疗、辅具配置、康复训练的高支出所致。据学前残疾儿童残疾程度差异检验发现,在需求问卷总分及“专业知识”“服务支持”和“经济援助”的维度上,“一级残疾组”得分显著高于“三级残疾组”;在“专业知识”维度上,“一级残疾组”得分显著高于“二级残疾组”;在需求总问卷和“专业知识”维度上,“四级残疾组”显著高于“三级残疾组”;在“情感支持”维度上,“四级残疾组”高于“二级残疾组”。由此我们发现,极重度残疾和轻度残疾表现出高亲职需求,极重度残疾儿童父母对服务信息支持、经济支持需求较高;而轻度残疾儿童父母对专业知识支持、服务信息支持需求更迫切。分析认为,前者追求的目标在于使孩子安全地生存下去,而后者是希望运用专业手段使孩子及早康复,能够顺利进入普通小学。脑损伤儿童父母“亲职需求”显著高于器官残疾儿童父母,该特点在自闭症儿童父母身上体现尤为显著。分析认为,对于器官残疾儿童能够通过对其进行器官代偿训练弥补部分缺失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可操作性较强,家庭能够实施此种康复;而自闭症等脑损伤儿童父母在孩子的康复中面临更大挑战,由于大脑神经中枢问题,导致康复显效较慢,要求父母付出更多;加之,脑损伤儿童个体间差异较大,可借鉴的经验和可效仿的成功案例有限,只能在探索中调整康复策略,而且脑损伤儿童预后效果往往难以达到父母期望水平,这些都给父母造成更大的压力,因而产生更急迫的需求,这也进一步验证了萧美珠的研究。该研究还显示,子女的残疾类型对家庭需要有明显影响,家长对支持的需要也有十分显著的差异。该研究对象为小学残疾儿童家庭,这就提示我们,对于不同残疾类型儿童家庭的“亲职需求”的差异存在持续性,对其应一直实施个别化的支持与援助。
从总体上说,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需求”处于高水平,亟须支持和援助,我们需要根据学前残疾儿童父母的“亲职需求”特点给予支持。
由以上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需求”主要体现在对专业知识、情感抚慰、服务支持和经济援助四个方面。2)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需求”处于偏高水平。3)学前残疾儿童父母“亲职需求”在家庭类型、儿童残疾确诊时段、儿童残疾程度和残疾类型等因素上呈现显著差异。
五、启示
1 教育和康复机构应将提供学前残疾儿童家庭支持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0~3岁学前残疾儿童主要在家中由父母教养,而3~6岁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率仅为43.92%,农村低至26.41%。可以说,家庭承担着学前残疾儿童的教养和康复等重任。家庭构成要素之间互动的性质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家庭主导者父母的身心状态决定残疾儿童的生存质量。从残疾儿童出生,其父母先后经历拒绝、否认、困惑自责、沮丧绝望和理智接纳等几个阶段,及时给予家庭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支持,能够有效地帮助家长度过情感消耗期,早日接受现实,积极寻找应对办法,充分发挥正向家庭功能,尽快对残疾儿童实施早期干预。
专业康复机构应在专业知识方面为家长提供指导,帮助父母获得所需的科学认识,掌握残疾儿童教养策略和干预技能,发挥自身在儿童康复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实施家庭康复,能够巩固机构康复效果,弥补机构康复不足和缺陷,突破机构康复的局限。
因此,机构康复项目不应该是孤立的,而应该把学前残疾儿童家庭支持作为康复内容之一,把学前残疾儿童康复与家庭支持结合起来,调动家庭物质和精神资源、情感资源,充分发挥家庭作用,以完成残疾儿童的康复,最大限度地挖掘儿童发展潜能,预防继发障碍。
2 政府应组织有关人员为学前残疾儿童父母提供心理辅导
实践研究表明,学前残疾儿童父母可能会很长时间处于负面情绪中,有些父母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导致出现过激行为。我们认为,不仅特殊儿童有权获得关爱,而且处于困境中的父母也应该获得支持和帮助。应该重视其个人价值,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从而减轻其心理压力,在家庭中要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使家庭成员的互动积极有效,从而改善其生命质量。
各级政府应积极关注学前残疾儿童父母的需求,及时为其提供心理辅导,使他们摆脱心理困境,获得自我修复的能力,为残疾子女创造积极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