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药企业融资计划范文

医药企业融资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药企业融资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药企业融资计划

第1篇:医药企业融资计划范文

关键词 医药 产业集群 产业链 企业合作 合作形态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7-0037-04

产业集群作为介于纯市场与科层企业之间的一种组织模式,有其自身的竞争优势,目前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研究的热点和各级政府在区域和产业发展中的新思维。近年来,随着国家将生物医药产业确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出现了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热潮,全国有80多个地区提出建设医药科技园(生物谷、药谷),同时各地也纷纷出现医药企业的自发集聚。医药产业集群内,基于产业链层面的各要素通过互动降低成本并提高产业发展效率,从而提升集群可持续的发展优势,这是医药产业集群式发展的重要原因,而集群内企业产业链上的合作是集群内部要素互动的重要一环,是提升集群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1 医药产业集群中企业合作方式

1.1 医药产业集群的内涵

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根据他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互相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参考现有学者对于医药产业集群的研究,医药产业集群可以理解为:医药产业集群是一批既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医药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为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形成的既竞争又合作的一种联盟体[1]。医药产业集群的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和强政府监管的特征(表1),促使医药产业集群内企业进行多方位的合作,从而可以很好地利用集群效应以取得竞争力。

1.2 医药产业集群中产业链视角的企业合作方式

从整个医药产业出发,集群内企业互动主要体现在研发合作、生产合作、流通合作和资金合作等环节。除了这4类主要的合作方式,集群的合作还包括医药企业进行厂房等基础性建设合作;企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合作等其他合作形式。这些合作与一般集群内的企业合作共性较大,故不做深入分析,本文主要对前述4种主要合作方式进行阐述。

1)研发合作。医药产业集群中研发合作形式主要有医药企业之间、医药企业与高等院校以及医药企业与科研院所等组织,进行联合研发和技术创新。研发合作能够集聚各种创新资源,发挥创新主体的资源优势,可以快速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美国9大生物医药集群都以高水平研发机构的集聚为其集群基础。

2)生产合作。医药企业之间的生产合作是在进行专业化分工基础上,通过委托生产,借助被委托生产企业的规模优势,从而降低了原料和药品的生产成本。在我国现阶段的医药产业集群布局中,污染较大的原料药企业往往并不被集群纳入,集群内的生产企业通过抱团向原料药企业谈判,降低原料成本,同时也通过摒弃高污染的原料药企业完成了医药产业集群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3)流通合作。医药产业集群中企业的流通合作模式主要有建立区域品牌模式和渠道共享模式。建立区域品牌是指多个具有关联性的品牌组成品牌联盟,相互配合从而促进各自品牌价值的提高。渠道共享模式对集群内的中小型医药企业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通过建立深层次和多方位的合作网络,提高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资源销售效率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集群的竞争优势[2]。如泰州中国医药城内的10多家药品流通企业,共用园区建立的华为药品流通平台,流通企业的药品委托华为平台储存、配送,大大节省了流通企业的储运及基础设施成本。

4)资金合作。由于医药产业集群内中小型医药企业数量多,而且医药行业的门槛高、风险大,所以近年来资金合作在目前的医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活动中显得很活跃,有数据表明,2009年在我国医药行业的风险投资方面,共发生投融资事件45起,其中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产业[3]。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因为风险资金的注入,也产生了很强的竞争优势。吴晓隽等对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研究也指出,旧金山能成为和波士顿齐名的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领导者,关键就是依赖集聚于该地区的活跃的风险投资公司[4]。

2 产业集群中基于产业链层面的企业合作特点

2.1 研发合作的特点

第一,医药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的研发合作行为对于集群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研发合作可以增强集群内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使研发企业或科研院所和高校突破技术领域的瓶颈,从而增强集群和医药企业的竞争力。第二,在研发合作活动中,个体的效用函数取决于个体行动和他人行动选择的共同结果,这导致合作体中的成员会存在“搭便车”的动机[5]。

2.2 生产合作的特点

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可以依赖自身生产灵活和转产容易的优势,随着专业化分工的进程在不断深化,可以与大型的医药企业开展生产合作。通过这种方式,中小型医药企业可以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可以成为推动集群发展的主要力量。而目前我国医药产业集群中专业化分工不合理,存在产业链同化现象,不能很好地利用协同合作效应,产生恶性的价格竞争,降低医药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2.3 流通合作的特点

集群中医药企业之间进行流通合作,第一,共享渠道可以降低流通成本,同时管理成本也得到降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第二,共享渠道模式中,医药企业之间可以共用仓储设施,共用仓储带来的对仓储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会促进仓储技术的发展。集群中的医药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区域品牌模式,在集群内部形成网络效应,可以分摊品牌推销的费用,节省成本,企业还可以联合推出各自的品牌,避免了单兵作战的资金壁垒。而依托于企业集聚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以及仓储设施共用等方面的合作还需要集群规划者和管理者的协调与干预,以及药监等政府部门的支持。

2.4 资金合作的特点

目前,我国医药产业集群内的资金合作活动很活跃,而且形式多样。集群内的企业为了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风险投资的特性又决定了生物医药产业是其投资的宠儿,双方通过资金合作,可以取得各自的利益。而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所以目前集群内的资金合作活动非常活跃。资金合作的形式多样表现在企业之间可以通过等股权或不等股权合资成立新实体;企业之间也可以不成立新实体,而是通过参股的形式进行资金合作。医药制造业是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产权交替频繁的出现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的风险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融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医药产业集群中企业合作方式及特点总结于表2。

3 医药产业集群中企业合作存在的问题

医药产业集群内的各类形态的企业合作互动对集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我国医药产业集群还处于发展阶段,集群中企业合作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3.1 产学研结合松散,研发中介组织缺乏

我国医药产业集群中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对创新的认识不够的问题。就目前来看,我国集群内的产学研结合松散,停留于表面,形式化、短期化和层次低的问题比较严重。再者,集群中的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存在“搭便车”的行为,国内学者呼吁要在集群内建立共性技术的服务组织,但是在集群内虽然有像CRO等研发中介组织的存在,但却数量缺乏,所影响到的企业也很少。

3.2 集群内企业分工不合理,存在产业链同化现象

我国的医药企业发展还比较落后,大企业偏少,中小企业居多,技术和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大、中、小企业之间基本没有建立起经济学家所说的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关系,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网络没有形成。集群内生产仿制药企业的数量众多,这会导致医药企业的产品同化,失去市场竞争力。

3.3 流通的集群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在药品流通环节,我国现阶段的医药产业集群尚没有充分发挥集聚的优势,集群内集中生产的药品仍然通过集群内外较为松散的流通企业配送出去,依托于医药产业集群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的案例并不多见,集群优势在流通环节上并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3.4 集群内医药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存在资金短缺问题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还处在起步阶段,资金需求量非常大,医药企业的短期资金缺口大,流动资金相对缺乏;我国医药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资料显示,在我国已经转化的科技成果中,成果转化的资金主要靠自筹的约占60.9%,国家科技计划贷款占33.3%,风险投资仅占5.58%[6]。

4 对促进医药产业集群中企业合作的建议

4.1 加强产学研结合,注重公共创新平台建设

集群应积极鼓励科研组织和高校入驻园区,将医药科研组织和医药类院校中的研发中心与公司相对剥离出来,吸引政府、高校以及风险投资等,成立有独立产权的高新医药企业,从而带动集群的创新能力,带动集群发展[7]。目前,我国医药集群内中小型企业偏多,不热衷于研发活动,往往采取“搭便车”的行为,这对于有自主创新的医药企业和进行研发合作的企业会带来威胁,所以集群要根据自身的定位建设公共创新平台,以推动产学研的顺利进行。此外,政府在制定研发政策时,要能够积极引导中小型医药企业进行研发,还要保证研发成果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

4.2 加强宏观统筹,促进已有的医药产业集群升级

国家应制定中长期的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对医药产业集群的布局进行宏观规划,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减少恶性竞争;地方进行医药产业集群建设时,要突出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建设合理的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在集群内部,要考虑医药企业之间的关联关系,选择合适的企业入驻,整合结构完整的产业链,促进集群发展。发展医药产业集群,要优先引导和扶持那些已有的医药产业集群,让其实现创新升级,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4.3 加强渠道管理,发挥集中优势构建现代物流中心

集群的规划和管理者(或专门的第三方组织流通企业协会等)应当利用集群生产集中的优势,积极依托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现代药品物流配送中心,集群药品的规模配送出集群外也有利于集群品牌效应的提升。而正如前文所述,大型的现代药品物流中心不仅能够带动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与销售覆盖,也能促进集群内小型药品流通企业的快速成长,这也符合国家医药产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集群内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政府部门及监管部分的通力合作。

4.4 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进风险投资

我国医药企业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在科研、流通、生产等领域与国外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国际交流平台,不断引入外资。国内还可以发展债券市场,对集群内实力较强的医药企业进行扶持,让其可以进行负债经营。现在风险投资公司倾向于给医药融资企业提供资金,还可以给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企业管理咨询和市场策划等方面的支持,给企业提供很好的发展空间,并且风险投资可以促进医药企业研发成功实现产业化的转化。集群要积极引进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支持集群内医药企业进入国内外金融机构和股票市场进行融资。

参考文献

[1] 褚淑贞, 沈念伍. 我国医药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J]. 健康中国, 2011, (6): 16-18.

[2] 赵浩兴, 刘俊涛. 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合作营销模式探讨——以浙江永康五金产业集群为例[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8, 19(4): 41-45.

[3] Baker M, Jeffrey W. Market timing and capital structure[J]. J Fin, 2002, 57(1): 1-32.

[4] 吴晓隽, 高汝熹, 杨舟.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模式、特点及启示[J]. 中国科技论坛, 2008(1):132-135.

[5] 王星, 王雷. 产业集群中企业合作研发的引导机制研究[J]. 经济论坛, 2008(4): 8-10.

[6] Branstetter LG, Sakakibara M. When do research consortia work well and why? Evidence from Japanese panel data[J]. Am Econ Rev, 2002, 92(1):143–159.

第2篇:医药企业融资计划范文

关键词:生物医药园 经济发展 影响

湖南浏阳生物医药园于1998年1月获批准设立,是湖南省唯一的医药专业开发区、省“十五”、“十一五”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点园区。浏阳市近年来一直将生物医药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作为重点,在园区设立了独立的国库机构,园区财政收入除按体制规定上缴部分外,其余全部用于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生物医药园的迅速崛起,为浏阳经济的发展开拓了一片新天地。浏阳市财政收入由2007年的22.0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8.57亿元(见表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2007年的9.1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2.36亿元。从2009年浏阳市纳税企业排名情况看,纳税“十强”企业中有6家是生物医药企业,花炮企业只占4席,“花炮之乡”的纳税“十强”首次由生物医药企业唱主角。

一、生物医药园对浏阳经济的影响

通过11年的运作,生物医药园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浏阳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131亿元,占湖南省医药产业产值的“半壁江山”,改变了过去花炮企业一直在浏阳税收收入中“一枝独秀”的局面,形成了鞭炮烟花、生物医药、机械制造三大支柱行业,对浏阳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拉动作用凸显,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009年生物医药园实现工业总产值131亿元,占浏阳市工业总产值的20.63%,同比增长30%,增加值的发展速度比全市工业增加值的发展速度快11个百分点。其中生物医药规模企业58家,实现工业产值为72.26亿元,同比增长22.53%,在全市所占比重为18.09%(如表2所示)。

2009年生物医药园利税总额104,500万元,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40,018万元,比2005年净增24,842万元(如表3所示),占到了全市财政收入的14.2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095万元(如图1),占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9%。在园区排名前十的纳税企业中生物医药企业占了6家,在浏阳市纳税前十位排名中园区企业占据六席,生物产业开始领跑浏阳经济。园区纳税过千万的工业企业共有7家,其中九芝堂斯奇制药纳税4,653万元,跃居浏阳工业企业纳税头把交椅;湘北威尔曼纳税达2,389万元。纳税500万元以上企业17家,纳税总额占园区税收总额的51%。纳税过百万的共有37家企业,其中增幅超过50%的有9家,分别是铠铂生物、盐津铺子、华纳大纳、佳视医器、绿之韵、宝利士、尔康制药、九典制药、九芝堂斯奇。从税收的种类来看,如图2所示,近5年增长最多的税收是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其中增值税增加了9,577.19万元、营业税增加了2,138.09万元、企业所得税增加了4,698.97万元、个人所得税增加了699.9万元。

如图3所示,2009年生物医药园入库税种中,增值税占57%、营业税占14%、企业所得税占15%、个人所得税占4%、其他占10%。

(二)拓宽城乡就业渠道,为部分城乡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

据统计,1998年10月开园建设至2009年12月,园区生物医药企业已达128家,形成了现代中药创新及特色中药产业、生物诊断试剂产业、功能保健及食品产业等8大产业。生物产业基地一跃成为我国中西部最大的生物医药园区。医药工业企业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5,000万元以上的30家、亿元以上10家。此外,还有留学生企业10家、服务配套企业45家。园区以鲜明的产业特色和独特的产业集群式发展,已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快速发展的园区,已成为全市劳动力就业的基地。如图4所示,园区就业人员每年呈递增趋势,至2009年止,生物医药园区从业人员累计达2万多人,比2005年增加了4倍,其中城镇人口约3,000多人,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机会。

(三)以工业带动物流、销售,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由于生物医药园的大部分产品为药品,园区在产品销售上提供服务,组织企业到各地巡回进行会展式的打包推销,统一形式、统一步骤、统一宣传,为企业节省了场地费、招待费等支出,实现了园区与企业的双赢。同时,园区还配套成立了医药物流中心和医药销售公司,可为企业的产品提供从仓储到销售再到运输的“一条龙”服务。由于制作药品需要大量药材原料,也带动了园区周边农民种植药材,培植了七宝山药材基地。据调查,种植药材为农民带来的收益大概是4,000元/亩,远远高于种植烤烟等农作物所带来的收益。因此园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科技成果取得突破,为浏阳产业竞争制胜创造了好的条件

科技创新能力是产业竞争制胜的法宝,近年来生物医药园区科技创新硕果累累。春光九汇公司“中药超微技术”获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翔化工单文伟等人“涂料工业清洁生产工艺和方法”获评2009年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为园区创造了新的荣誉。有色凯铂和迪诺制药分别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合作开发两个一类新药,引起省内外的关注和省长的直接过问。豫园生物公司项目“10000t/a生物肥料(复合菌剂)产业化”国家发改委答辩生物肥子项排名第一,有望获得800万元资金补助,成为生物医药园第16个国家发改委专项。2009年,长沙市科技计划年内共下达4批,园区有24个项目通过评审,获得补助金额近1,200万元。生物医药园与浙大的合作,列为长沙市政府重点支持的产业化平台项目。2009年全园共获药品注册批件25件,其中一类新药1件、3类新药7件,目前拥有的新药证书已占全省70%以上。丰日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丰日”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其自主研发的锌空气电动汽车和汽车球头销分别获得日本、德国等三项发明专利。威尔曼、盐津铺子、百合香被认定为湖南省著名商标。2009年11月,生物医药园协助承办“2009中国药学大会”和“医药体制改革――机遇和挑战国际高峰论坛”,在此会议上,国家确定在生物医药园建设全国唯一新辅料、新制剂国家级研究生产鉴定中心。

二、生物医药园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生物医药园成为当前浏阳市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它大大推动了浏阳县域经济的发展。但园区在日渐发展壮大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一)企业规模偏小,制约了园区经济总量的提升

从园区发展速度来看,2009年的工业总产值增速30%,其中规模工业增速为33%,高出长沙市6个百分点;医药工业产值增速为24%,高于全国21.02%的增长速度,高于中部地区19.92%的增长速度,也高于全省21.89%的增长速度。

虽然园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其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园区共有规模企业64家,仅占长沙市规模企业总数的的3.1%,湖南省规模企业总数的0.7%。

由于企业规模上不去,制约了其经济总量的提升。第一,2009年园区规模工业实现产值120.26亿元,占浏阳市工业总产值的18.93%,仅占长沙市工业总产值的3%;第二,2009年,园区64家规模企业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15.00亿元,规模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08.31亿元,仅占湖南省规模工业销售产值1%。其中,销售额1亿元以上企业27家,销售额在5,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以上仅9家。第三,2009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31亿元,仅占长沙市工业总产值的3.3%,其中医药制造工业产值为72.39亿元,仅占全国医药制造业的0.77%,中部地区的3.02%,产值规模还不足以带动整个湖南生物医药产业向前发展。

(二)审批手续繁琐,影响了园区企业的生产

受国家对园区建设用地从紧政策制约,项目土地报批手续繁杂,严重影响了项目开工建设速度和施工进度。另外医药企业办理产品合格证的审批手续也非常繁琐,影响企业的投产和销售。

(三)配套服务滞后,不利于园区人文环境的形成

由于距离浏阳城区较远,交通、教育、卫生、商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跟不上。目前大型的商场、文化体育场所、高档住宅小区、酒店、会所等配套服务还很缺乏,走进园区,有一种人气不足的感觉。所有这些还需要持续投入。

(四)体制不顺,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过多社会义务、过重的社会责任使园区管理委员会不能集中精力进行园区的开发,提供相关的专业化服务。

三、对生物医药园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植力度,为园区经济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要对园区实行有利于发展的更开明的政策,让园区有自我滚动、自我发展的空间。一是将相关职能直接授权到园区,对入园工业项目,在政策上予以倾斜,为园区经济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二是争取金融机构参与园区建设。园区发展和企业发展都需要信贷支持,因此建议由金融机构参与开发建设或专门组建融资公司解决企业信贷问题,对若干金融信誉度优良的中小企业在信贷上予以支持,既有利于这些中小企业的做大做强,也有利于园区做出品牌;三是加大入园项目的协调和扶持,对所有具备入园条件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把所有不必要的行政审批项目全部取消;简化程序,快速处理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二)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一是要大力支持企业上市。根据企业上市工作需要,以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方式重点协调、解决好园区企业上市过程中涉及的项目审批、土地出让、产权转让、财政税收政策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对拟上市企业重组收购给予税收政策上的优惠,并安排一定的资金专用于企业上市补助和奖励;二是要创新企业帮扶方式,进一步做大园区互助担保基金规模。继续完善银企之间融资协商机制,扩大协商范围,为企业融资开辟便利通道,支持企业加大投入,对入园企业进行后续工程建设、收购兼并园区内企业实行税费减免、降低成本。对企业引进高端技术、管理人才,按相关政策予以鼓励,对企业联合进行市场营销、技术攻关、招标采购等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三是要提高招商引资项目质量,对引进项目的投入产出比、土地利用率、投资强度、财税贡献度等几个关键参数设置硬指标,进一步加大对生物、医药企业的招商,加强对新产业领域的研究,创造园区新的竞争优势、新的产业集群。

(三)加大科研技术投入力度,打造创新园区

组织园区企业开展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专项活动,对通过的企业给予重奖。支持企业加大对新药、新食品营销推广,对在省级以上电视媒体对国家新药、省级名牌进行广告宣传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改善留学科技人员、科技骨干在园区的生活条件。科创中心在继续保持生物诊断试剂特色的基础上,努力向新药研发外包(CRO)转型,并形成优势。探索公共科技平台管理运营新模式,对已建成的检测分析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实行有国际背景或知名大学背景的企业委托管理,对药用辅料工程技术中心等产业特色明显、盈利清晰的由企业领办。

(四)加大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形成配套条件新格局

加快电力设施提质改造工程,完成污水厂处理能力改扩建工程扫尾工作,筹备扩建自来水厂,加大蓄水、供水能力,保证企业生产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完成园区集中供热改造,实现全面覆盖园区。完善通信网络,消灭网络不畅死角。加大道路建设和老旧建筑的拆除、外墙美化。在完善配套、提升服务水平的基础上,鼓励企业、社会共办文化、餐饮、娱乐等休闲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园区商业繁荣。

参考文献:

[1]张贺文: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2010年经济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2]浏阳政府网站:liuyang.省略/

第3篇:医药企业融资计划范文

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种科学手段(包括技术科学、社会学、经济学及系统工程学等)对一项工程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综合科学。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双方要从经济、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分类、用途

1、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类研究报告通常要求市场分析准确、投资方案合理、并提供竞争分析、营销计划、管理方案、技术研发等实际运作方案。

2、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该文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而编写,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的基础文件,发改委根据可研报告进行核准、备案或批复,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实施。另外医药企业在申请相关证书时也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3、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商业银行在贷款前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项目方出具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内银行,若该报告由甲级资格单位出具,通常不需要再组织专家评审,部分银行的贷款可行性研究报告不需要资格,但要求融资方案合理,分析正确,信息全面。另外在申请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资金、工商注册时往往也需要编写可研报告,该文件类似用于银行贷款的可研,但工商注册的可行性报告不需要编写单位有资格。

4、用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国外矿产资源和其他产业投资时,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或省发改委,需要申请中国进出口银行境外投资重点项目信贷支持时,也需要可行性研究报告。

5、用于企业上市的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类可行性报告通常需要出具国家发改委的甲级工程咨询资格。中研普华为多家创业板和中小板企业提供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服务(包括已经上市和正准备上市的),积累的丰富的编写经验。中研普华拥有行业内最为丰富的数据库、一流的市场调查和行业分析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及丰富的上市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经验。

6、用于申请政府资金(发改委资金、科技部资金、农业部资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类可行性报告通常需要出具国家发改委的甲级工程咨询资格。

在上述六种可研中,第2、3、5、6准入门槛最高,需要编写单位拥有工程咨询资格,该资格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个等级,甲级最高。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1、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

2、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单位筹集资金的重要依据;

3、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单位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各种协议和合同的依据;

4、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进行工程设计、施工、设备购置的重要依据;

5、可行性研究是向当地政府、规划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申请有关建设许可文件的依据;

6、可行性研究是国家各级计划综合部门对固定资产投资实行调控管理、编制发展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投资的重要依据;

7、可行性研究是项目考核和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

1、建设项目论证、审查、决策的依据。

2、编制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的依据。

3、筹集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重要依据。

4、申请专项资金,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

5、股票发行,向证监会申请股票上市的重要依据。

6、取得用地,向国土部门、开发区、工业园申请用地的重要依据。

7、与项目有关的部门签订合作,协作合同或协议的依据。

8、引进技术,进口设备和对外谈判的依据。

9、环境部门审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意义

第4篇:医药企业融资计划范文

关键词:新兴产业;成本控制;分批法

一、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一)成本管理观念落后,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传统成本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缺乏战略管理的理念。而只注重供应环节、投产后、产品本身成本高低的管理,却忽视了生产过程、投产前规划以及各要素合理组织的管理。很多企业忽略与其生产相关的成本行为的管理,甚至盲目降低成本而忽视效率问题。传统企业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增强与供应商及分销商的谈判能力,这样来转嫁成本;其次就是规模经济,通过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不顾市场对产品的消化度,片面提高产品产量,短期之内有利润的虚高假象。

(二)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主体确立失误。企业管理层一致认为成本、效益都应该是企业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负责,而把各车间、部门的职工仅看作是生产的机器,导致管理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成本管理及控制,职工生产过程中存在铺张浪费,效率低下的现象,管理层与基层完全脱节。

(三)成本管理方法落后,死板。当代是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时期,也就是小批量多品种的订单式作业,这是分批法管理成本的作用范围,而我国仅有6%都不到的企业采用此方法核算,生产和组织管理较粗放。没有形成真正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不利于企业成本的有效调控,使得企业只是单纯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不能够深刻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不能提供各生产环节的成本信息,最终导致企业管理层不能制定和实施战略性经营方案。

二、企业成本与利润的关系分析

(一)成本与利润的统一性。利润与成本相互统一,相互依存,没有发生成本就无从产生利润。比如当新上市,为了开拓市场,就会增加销售成本,同时利润也就增多了,所以当成本增加时,利润也会随之增多。

(二)成本与利润的对立性。成本与利润也是一对矛盾体,利润总额是总收益减去总成本。换言之,成本降低直接反映出利润总额的提高。如果成本下降而收入不变,那么利润就会增加,但如果成本增加而收益不变,那么利润就会降低。因此,对于同一个企业来说,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的成本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运作。

三、分批法成本核算的特点分析

(一)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按产品批别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归集生产费用。根据购买者订单生产的企业,一般情况下是按一张订单规定的产品作为一批,但是如果一张订单中的生产产品种类繁多,就把该订单分解成几批组织生产;又如果一张订单是陆续交货,而且持续的时间跨越两个及以上核算周期,则为了明确各期的生产成本,也是分成小批作业;另一种生产情况,在同一个生产期内,不止一张订单,而且订货单产品相同,交货时间差不多,则把这几张订单合并计算生产成本。

(二)产品成本的计算是与生产任务通知单的签发和结束紧密配合的。因此,产品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生产费用是按月汇总,但是各批次产品的生产周期不一致,月末有的订单不一定能够完工,而企业核算每批产品的实际成本是在全部完工之后才能确定。

(三)由于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一致。因此,在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时,一般不存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的问题。若全部完工,则全部作为该批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若未完工,则全部作为在产品成本。只有当一批产品不是在一个核算周期内陆续完工并交货的情况下,为了计算每期损益,必须计算月末该批产品的完工和未完工产品成本。但是这种情况下的计算量大,所以在实务中可以采用简易的分批法,即按计划单位成本、定额单位成本或者最近一期系统或类似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来核算完工产品成本,并从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转出,剩余则为在产品成本。在实际操作中,若果一个订单批量很大,生产周期较长,为了避免月末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使成本核算更加简单明了,可以把这大批量订单分成几个小批量生产,就合理的避免了夸月核算的繁杂性。

四、分批法核算成本的局限性分析

企业的发展肯定是靠大订单、大批量的生产维持,在此情况下,由于生产周期较长,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比如通货膨胀等,企业采用分批法把大订单分解成小批量的生产,就可能出现各月间接费用的分配率忽高忽低,各月的加工费用波动加大,生产工时不一,而采用分批法就使加工费用平均化,最终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影响企业产品成本的正确性,随之受到影响的就是企业的利润总额波动性变大,最终企业的外部形象受损,不利于建设本企业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信誉。

五、分批法成本核算在新兴企业的应用展望

(一)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1、体制机制束缚。国家发改委信息显示,一季度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4.1和3个百分点。调查的生物医药企业反映的问题集中在医疗体制改革。2、融资难问题并未解决。调查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一季度投资景气指数仅为117,比上季度下降4.9,侧面反映出企业的融资难度很大。关注的万众创新、大众创业背景下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其共同特点就是轻固定资产,很难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抵押贷款。3、产业链不完善成为产业升级障碍。在全球化背景下,积极利用国外原材料和零部件来做整机产品是国内企业代工生产的主要模式。而此模式下,相当部分产业对外依赖度较高,一些整机产品的利润率还不及原材料和零部件利润率高。

(二)新兴产业中适用分批法成本核算的类型。1、根据客户订单生产的企业。该类型企业在接到外部订单的时候,根据批量大小、产品种类多少来制定物料的采购计划,成本预算,然后进行车间派工等等,实际业务中,由于物料采购到产出产品需要收集的数据繁多,而且小订单较多,往往无法做到针对每张订单进行成本核算和利润分析,因此,需要把一个核算期内的订单合并计算成本。2、产品种类经常变化的小规模企业。该类型企业的生产设备先进,拥有内部核心竞争科技,工艺精湛,灵活性强,这就使得成本控制更为重要。但是产品种类多的企业,生产工序也繁杂,如果每个产品种类都核算生产成本,那么只会增加工作量,影响核算效率,若引用分批法核算,完全可以节省企业的核算时间成本,把重点放在生产上,提高设备利用率。3、专门进行修理业务的企业。该类企业发生的修理成本大部分来自固定设备的折旧费,而企业购入的设备在投入使用时,就已经确定该设备的折旧方法,相应的每个核算期的成本波动较小,而采用分批法核算其成本,可以保证企业利润的稳定。

六、结论

对于目前新兴产业发展状况来说,体制的束缚,资金来源的困难,产业链的不完善等等一系列问题,成本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当下是订单式生产蓬勃发展时期,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分批法核算的引用,做到最短期内的核算生产成本,确定当期损益,能够把体制机制的束缚降到最低,核算周期的减短,使得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提高,一定程度上缓解融资的困难。企业只需要对外引进高新技术,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建立起企业内部集团的产业链。总而言之,分批法应用于新兴产业,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管理水平,盈利能力的战略举措。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荣树新.《分批法的累积分配法的改进》,《内江科技》2014年第5期.

[2] 乐艳芬主编.《成本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5篇:医药企业融资计划范文

20*年,全市生猪饲养量278万头,出栏量171万头。肉牛饲养量27万头,出栏13万头。羊饲养量达到110万只,出栏量57万只,羊毛产量1550吨。肉驴饲养量34万头,出栏量9万头。白鹅饲养量达到533万只,出栏量450万只。肉鸡饲养量654万只,出栏量520万只。蛋鸡饲养量1650万只,出栏量905万只。兔饲养量8万只,出栏量4万只。奶牛存栏达到4万头。年产猪皮171万张,牛皮13万张,羊皮57万张,兔皮4万张。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为21万吨、8万吨、13万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5亿公斤,是辽宁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我市依托资源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涌现出一批起点高、成长快、规模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截至20*年底,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700余户,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8户,比2003年增长171%,年均增长34.1%;完成销售收入51亿元,比2003年增长340%,年均增长68%;实现利税4亿元,比2003年增长310%,年均增长62%。涌现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户,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2户,从业人员5万余人,带动农户25万户。现有主导产品17大类,近千个品种规格,重点包括肉制品加工、木业加工、皮革加工、粮食加工、植物油、各种酒类、淀粉加工、调味品、食用菌、乳制品、饮料、果品加工、方便速冻、纺织服装、中药材等,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经营模式,作为转型接续替代产业的农产品加工业已初具规模,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我市农产品加工业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省内兄弟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精深加工产品及高附加值产品匮乏,产品档次低、品种少、包装差、更新换代慢。二是产业集聚效应不强。由于基础薄弱,现有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数量少,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得不到充分发挥。三是区域性产业链不健全。从农产品基地建设、原料配套到农产品深加工完整的产业链条尚未真正形成,产品结构单一。四是技术装备水平落后。80%企业加工设备的装备水平处于上世纪70-80年代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不足5%,一些传统名特产品大多是作坊式加工,传统式生产。上述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基本思路

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和改善投资环境为突破口,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立足优势资源,按照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走农工科贸一体化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积极培育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增强产业竞争力,逐步实现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传统加工工艺向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转变,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0年末,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力争达到下列目标:

——总量快速增长。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300亿元,其中:食品加工业计划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林木加工业计划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皮革加工业计划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纺织服装业计划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新增就业岗位10万个。

——布局更加优化。加快建设彰武林产品加工园、彰武农产品加工业园、阜蒙县农产品加工园、清河门区皮革加工园、高新区农产品加工园、高新区纺织工业园等6大专业园区建设,引导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建设一批高标准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带动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提高质量和安全水平。

——产业实力明显增强。培育壮大35个重点骨干企业,形成5个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10个超5亿元、35个超亿元的加工型龙头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

——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省级以上(含省级)名牌产品达到20个,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个以上。

三、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重点

根据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条件和发展要求,未来三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要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林木产品加工业、皮革加工业、纺织服装业等4大产业;培育壮大35个重点骨干企业;规划建设彰武林产品加工园、清河门皮革加工园、高新区农产品加工园、阜蒙县农产品加工园、彰武农产品加工业园、高新区纺织工业园等6大专业园区。

(一)食品加工业

重点发展肉制品、粮油、特色农产品、酒类及饲料、乳制品加工业,到2010年,全市食品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

——肉制品加工业。加强畜禽养殖基地建设,提高工业化屠宰集中度,增加畜禽加工产品的生产规模,大力发展冷鲜分割肉、熟食制品、副产品深加工等三大类主导产品。双汇肉类年屠宰达到300万头,*六合年屠宰肉鸡达到3500万只,美中鹅业年屠宰量达到1500万只。重点扶持*双汇、*六合、美中鹅业、德美客、丰侨、关东肉业、兴尧驴业等龙头企业。到2010年,全市肉类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

——粮油加工业。充分发挥*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和农作物加工的基础优势,重点开发粮食深加工系列产品,加强优质大豆、花生、葵花籽等油料作物基地建设,研究植物油低温冷榨制油新技术,开发生产优质精炼油、高级烹调油、色拉油、调和油、专用油和营养保健油,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开发花生、大豆蛋白等深加工系列产品。同时,要积极发展饲料工业,促进粮食加工、转化与增值,带动饲料作物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鼓励开发新的饲料添加剂,加快发展混合料、浓缩料,开发非常规饲料资源和特种动物饲料。重点扶持铃兰味精、华丰公司、鑫吉粮油、*植物油、维远公司、振隆土特产公司、科威饲料等企业。到2010年,全市粮油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以南瓜、蔬菜、食用菌、特色杂粮等加工为主,打造具有特色资源的加工业。以振隆公司、实维天公司、申博公司为龙头企业,重点开发果蔬速冻深加工系列产品。以田园实业、*华农、三江公司为龙头企业,重点开发食用菌深加工系列产品。到2010年,全市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

——酒类及饮料加工业。培育壮大现有企业,白酒生产以三沟酒业为龙头,年产量达到5万吨;啤酒生产以*梅雪集团为龙头,年产量达到10万吨;果酒生产以长白山奇为龙头,年产量达到1000吨。饮料生产以啤酒厂饮料分厂、香香集团、爽仙饮料公司和蒙古贞酒业为龙头,各种饮品年产量达到5万吨。重点扶持三沟酒业、蒙古贞酒业、梅雪啤酒和香香集团等企业。到2010年,全市洒类及饮料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

——乳制品加工业。加快优质奶源基地建设,重点加快阜蒙县、高新区等乳制品产业的发展,扩大*伊利、辉武乳业、绿山羊奶等企业的生产规模,加快发展液体奶、酸奶、配方奶和高品质奶粉等主导产品。重点扶持*伊利、辉武乳业、绿山羊奶等企业。到2010年,全市乳制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

(二)林产品加工业

全市林产品加工业要以彰武林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为重点,一是加快推进园区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招商领域,积极吸引各种生产要素集聚,要为龙头企业搞好配套,有效拉长产业链条。二是把建设林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和规划建设沈彰新城结合起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企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三是在培育现有企业的同时,迅速增加总量,重点引进各种板材,建筑模板、木塑、木制家具等木材深加工企业,园区企业发展到30家,全力把彰武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林产品生产加工集散地。四是在建设彰武林产品加工业园的同时,重点扶持新金隆木业、住林木业、银茂木业等龙头木材加工企业。

到2010年,全市人造板的总产量达到400万立方米,其中:胶合板类产品230万立方米;高(中)密度纤维板70万立方米;刨花板45万立方米;其它材料55万立方米;各类家具24万套。全市林产品加工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三)皮革加工业

依托我市年产170万张猪皮、60万张羊皮和4万张兔皮的资源优势,重点建设清河门区皮革加工园区,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边建设边招商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承接南方沿海地区皮革产业转移所带来的企业和项目,招商重点放在温州、海宁、无锡等皮革发展集中区域,园区以制革、制鞋、皮衣、皮件及其制品为主导行业,以皮革化工、皮革五金、皮革机械、辅料等为配套行业,重点发展质量好、档次高、品牌好的绿色环保型产品,全面提高皮革及制品、配套产品的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全市皮革加工业重点以清河门区皮革加工园为载体,构建园区型皮革工业体系,把清河门区皮革工业园区建成东北最大的皮革生产加工业基地。

到2010年,园区基础设施达到“七通一平”,日污水处理能力1.5万吨,制革能力达到500万标张。全市皮革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

(四)纺织服装业

紧紧抓住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和辽宁省支持发展服装产业集聚地建设的有利机遇,充分利用我市劳动力成本较低、政策优惠的优势,加大技术改造和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快速发展。一是纺类产品要充分发挥现有存量资产优势,淘汰陈旧设备和落后的生产工艺,引进涡流纺、复合纺等高水平的纺纱技术,努力提高高支、精梳、无接头等精品纱和高档纱的比重。二是织类产品要紧紧围绕无梭布、高档面料和高档装饰材料等产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进喷气织机和剑杆织机等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和生产能力。三是印染类产品要紧紧围绕为中高档面料染色配套,重点发展柔软、仿真、涂层、功能性整理等高附加值产品。四是服装类产品要积极推进“珂曼”等公司与世界知名服装企业的合作,组建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集团公司,大力弘扬北派女装文化,注重打造“珂曼”、“贝丹琦”、“典特”等品牌服装,利用我市北派服饰在国内有一知名度、影响力的优势,借助外资、外力、外智来做大做强骨干企业。重点扶持福棉集团、超懿集团、珂曼公司、贝丹琦公司等企业。

到2010年,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制定和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要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规划工作,各县区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今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重点培育的龙头企业。一是在产业发展上要处理好初加工和深加工的关系,初加工普及,深加工集约,使初加工和深加工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在区域布局上要处理好大中小企业的关系,合理布局市、县(区)、乡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三是在行业布局方面,重点行业要建立起若干个覆盖面广、起到行业支撑作用的大型加工龙头企业,各县区都要围绕主导产业培育[Page]2—3个加工重点龙头企业。

(二)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业主导产业

我市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明显的农牧资源优势,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主导产业提供了坚实基础。结合我市农业的优势产品和优势资源,积极构筑以食品加工、林产品加工、皮革加工、纺织服装等4大产业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业新格局。一是各县区要结合自身资源特点和传统优势,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发展切合本地区实际的主导产业,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产地加工。二是要大力推广采用农产品采后处理及精深加工技术,重点突破酶工程、生物工程、现酵工程以及新型高效杀菌、防腐、保鲜、冷冻、干燥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开发新型、高附加值工业产品和医药中间体、功能性健康食品和配料等,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三是要大力发展利用农产品加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不断拉长和加宽产业链条。四是要充分发挥生物制药、传统蒙药、中成药的比较优势,积极推动*仙鹤制药有限公司、*蒙药有限公司及*柏德生物制药为代表的医药企业快速发展。

(三)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农产品加工业要实现突破性发展,必须依靠大企业拉动、大项目支撑。要集中土地、资金、人才、技术、政策等各种要素资源,重点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能带动行业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鼓励企业通过合资合作、整合重组等多种形式,将企业做大,将产业链拉长,将产品做精做深。积极扶持企业的大项目建设,各县区、各有关单位要争取每年扶持2-3个高水平的大项目,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和企业竞争力。目前,我市够规模的龙头企业还不多,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企业仅有15家。下一步,一是要发展壮大一批重点企业,对双汇集团、美中鹅业、新金隆木业、振隆土特产、维远食品、三沟酒业、福棉公司等35户重点企业予以大力扶持,尽快把它们培育建设成为销售收入超20亿、超10亿、超亿元的企业。二是要引进大企业、上大项目,尽快形成一批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坚持大中小一起上、生产型市场型中介型一起上、外引内育一起上,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发展一批龙头企业。三是对具有一定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的闲置资产,要力争启动盘活一批,并注重发挥其传统优势,用好原有的品牌。

(四)加快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步伐

一是各县区和相关部门要做好对农产品加工园区规划的指导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龙头企业向园区集聚。要加快推进彰武林产品加工园、清河门皮革加工园、高新区农产品加工园、阜蒙县农产品加工园、彰武农产品加工业园、高新区纺织工业园等六大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工作。二是要加强现有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和鼓励国内、国外投资者到我市开发农业资源,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彰武县要重点引进林产品加工企业,尽快将彰武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林产品加工集散地。高新区要重点培育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和纺织工业园,推进乳类、果蔬类、方便速冻类和肉类产品群的做强做大,加快纺织工业发展。清河门区要重点建设皮革加工园,做好产业定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达到企业入园标准,要采取边建设边招商的方式,全力打造北方皮革生产基地。三是各县区要围绕双汇、六合、伊利、美中鹅业等重点企业,建设一批外向型食品工业园区,承接国内外食品企业的辐射和转移,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促进园区向集群化方向发展。

(五)加大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力度

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加工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精心筛选、包装、推出一批重大项目,运用各级工业园区的优惠政策,面向国内外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一是明确农产品加工业招商重点区域,食品加工业招商重点区域重点放在长三角、珠三角、闽南地区,林产品业招商重点放在广东、河北、浙江、山东、吉林一带,皮革加工业重点放在温州、海宁、无锡等地区。二是各县区要结合地区资源优势,明确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招商产业,创新招商机制,改进招商方式,打造良好的招商平台,吸引更多的境内外农产品加工企业、资金、技术、人才进入我市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业领域。三是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围绕产业主导产品、配套产品来招商引资,促进产业纵向专业分工和横向竞争合作,实现由单个项目招商向产业集群招商转变,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以促进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四是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一县一品、一镇一业,建立标准化的优质原料种植和养殖基地,并与园区建设和产业集聚相结合,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形成专业协作和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

(六)大力实施特色品牌战略

一是通过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分行业确定重点打造、重点培育对象,实行重点支持,抓好优质特色农产品加工品牌的国内外注册,促进品牌向名牌转化。二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将做大品牌战略与做强龙头企业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鼓励支持企业争创品牌政策,发展一批大中型优势特色品牌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三是要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积极争创省市名牌。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注重改进包装水平,按照名牌产品评定要求,加强服务和辅导,积极跟踪推进,组织申报,使更多的产品进入国家和省、市名牌产品行列。

(七)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

当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业正处在扩大总量规模,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大扶持力度至关重要。一是抓好政策落实。我市已出台一系列扶持食品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措施,各县区、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将各项财、税、土地等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精心包装符合产业政策,高标准、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业项目,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支持,同时要继续加大省技改财政贴息资金对我市农产品加工业项目支持的争取力度,用好用足国家和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产业项目贴息及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专项和节能减排等优惠政策。三是加大融资扶持,缓解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难问题。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为企业和金融部门搭建好银企对接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市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要进一步做好对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四是加强人才技术培养,支持和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科技创新中心,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中心。

第6篇:医药企业融资计划范文

在全国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众多高新区当中,西安高新区及园区内企业以其突出的技术及研发特色而被国内外众多的跨国公司、大型科技企业所看重,并纷纷在西安设立自己的研发中心;许多投资银行、风险投资公司也纷纷到西安去发掘优秀的企业。西安高新区因此在全国众多的高新区中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

此外,西安高新区也同样因其成功的园区建设而驰名。更为重要的是,西安高新区目前的发展形态已经远超出一般城市高新区的概念,而成为西安古城外的一座正在蓬勃发展中的新城,这样一种科技、商业力量的大规模集聚以及其所具有的区域经济辐射势能,势必会重塑西安的城市面貌并深刻地影响其城市未来的发展。

那么,西安高新区内的企业到底有怎样的特点?西安高新区自身在未来又该如何定位?这一切又会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区域布局及相关高科技企业的策略和发展具有怎样的深远影响?希望我们这组报道能够给读者就相关问题有所阐释和解答。

技术部落――西安高新区的企业生态

时光,重叠在西安这座城市的上空。旧枝叶团团如盖,新条从其上引申。时光在西安写史,上古的颜色还未读完时,却忽然看到当代。就像面对一棵古树,你总会疑惑,嶙峋的老枝怎能抽出嫩条,新生的嫩条到底孕育了些什么,二者真的会相安无事?很多人来了又走,他们窥见了现代文明在汉唐遗风中的冲突与尴尬。站在日暮的城头,想象旧时的繁华,你好象还能隐隐听见似不绝于耳的商家鼎沸的交易声,其中你或可以清晰地辨别出晋商、徽商的口音,但在翻遍上下几前年的历史后,你却难以辨认秦商的足迹。

城市自身需要发展,就必须突出城围,另辟蹊径。今年西安的党代会提出了“经营城市”的概念,而西安高新区则成了经营城市的一种成功模式。西安――这个深居内陆、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和科技资源积淀的城市能否重新塑造自己的城市景观,在数字革命风暴中建立的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又是否能成为西安坚实的经济堡垒呢?

西安高新区的企业主体都是地地道道的自家地里长出的苗,在蜕变前大多都经历了漫长的积累期,无法按照时间对其归类;而走进去,面对的都是郁郁葱葱的青苗,难以看见参天大树。按照时间点及资源配置渠道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西安高新区内的企业分为三代族群。

以海星集团、金花股份和东盛科技为典型代表的第一代企业为高新区内规模较大的企业,如今在国内也已经具备一定的声名。尽管各有特点,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在其他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在夹缝中为生存而左右冲突时,这些企业却在很早的时候就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和银行的贷款,从而获得了在20世纪90年展壮大的契机。如海星集团早早地即被西安市树为“西安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

第二代企业数量众多,以康鸿科技、通源石油、中扬电器、海天和通视等为代表,在西安高新区最具典型意义。这一代企业多在90年代中期成立,创业者也多来自西安当地的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大多并不具备整合政府资源的能力,起步多是依赖自身的某项技术或某种高科技产品,他们的优势是在研发的过程中了解同行业的发展并开始试用提样品,利用周边过剩的生产资源进行虚拟制造,对产品进行委托加工。第二代企业多是在夹缝中生存,单靠自身滚动发展,难以迅速完成原始积累。他们目前正在谋求如何利用资本市场,获取融资以跃上更高的台阶。但这类企业在股改后,由注册资本几百万的公司摇身变为几千万的企业,需要面对更多来自企业内外的挑战,目前多少都有站在风口浪尖上的感觉。

第三代企业则属于新生代,这些企业自诞生之日起,其技术、资金和管理等资源配置均来自国际市场,是国内外各种风险投资的宠儿。目前在高新区以西安深亚、达威和艾斯普等为典型。

海星和东盛早早地就调整战略,从以技术起家很快地转向了贸易服务,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和进一步的规模扩张。但无法否认的事实是,在西安高新区中,三代企业中二代和三代企业数量占了绝大多数,像海星和东盛这样的第一代企业已屈指可数。所以大多数企业仍是把技术牢牢攥在了手中,缓慢而艰辛地进行着自身的积累。西安高新区的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到底将会划出怎样的轨迹,而高新区的发展和定位又将做出怎样的规划和调整?

技术基因

但对于高新区的绝大多数企业而言,技术和研发一直在企业积累过程中占有相当的分量,这些企业也始终怀有一份抹不去的“技术情结”。

走在西安城区,你几乎处处可以感到海星集团的存在:繁华闹市区的海星便利超市、海星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大字标牌、电子街上海星电脑的大幅广告、到入春之后便开始热销的荣氏饮料,海星这个名字几乎已和这个古老的城市水融。

“有时想想,十几年间真是沧海桑田。”作为创业元老,海星科技公司的总裁林作良回顾当年不禁感慨万千。1988年6月28日,海星集团前身――西安海星计算机控制与接口技术研究所在西安交大外的一条街上营业了,几个创业者都是西安交大的老师和学生,领军人物便是荣海。

不仅是海星,西安的地缘科技资源优势在高新区企业中呈现的淋漓尽致。创业者几乎都具备明显的特征,即从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象牙塔中走出,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和个人素质,他们从事的行业多样,军工、电子、医药、石油等,这一切显然要归功于西安地缘科技历史体系积淀的饱满与丰富。环境既然是不能马上来一个大转弯,那么你就要先认识环境和其中的资源,做出相应的调整。海星,1989年底就迅速认识到“技术崇拜”在当时的“危险性”,早早地向贸易转了弯。但对于高新区的绝大多数企业而言,技术和研发一直在企业积累过程中占有相当的分量,这些企业也始终怀有一份抹不去的“技术情结”。

陈耀强拿着向别人借来的2万块钱在高新区注册他的康鸿科技时是1993年的10月份。具体哪天他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和被他从同一研究所拉出来的两个同事,在那些日子里一直忙忙乱乱,陷入真正的一种为生存而忙乱的状态。

陈耀强1984年入西北工业大学,学的是材料;1988年毕业后,紧跟着又到西安交通大学读了同一个专业的研究生。1991年,陈耀强被分到了西安钢铁研究所,做起了研发。陈耀强总觉得自己天生“命苦”,长得细细瘦瘦不说,还“总想干点事儿”。一进研究院,却发现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只是全凭领导一句话。当时西安刚刚实施与员工签合同,陈耀强索性就没签,但不签不行,辞职也不行,陈耀强一看,索性就什么也不要了。

最初,尽管康鸿科技注册在高新区,但当时的高新区正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建设,陈耀强便先在雁塔区的一家招待所里找了一间房子。当时陈耀强给康鸿确立的产品定位是做替代进口材料。替代进口材料有相当的市场空间,有能力做的大企业不屑于去做,而小的企业想做却又没有技术。陈耀强看中的就是这条夹缝有足够的空间供这个还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游刃,虽然稍嫌保守,但面向单纯的行业市场,绝不会像做贸易那样经常面临大的起伏跌宕。至少有些东西是康鸿可以把握的,这让陈耀强觉得塌实。

从研究所出走商界的还有通源石油的张曦。张曦的离开在很大程度要归因于张曦的父亲张廷汉教授――他发现美国有很多的军工技术被应用到了石油产业中来。1986年,张教授就开始思量起“把上天这种高能量的物质放到井下去爆炸”。项目实验成功后,石油部把号称“临门一脚”的射孔技术的研发交到了张教授手中。但张教授发现:石油学院缺乏这样的人才,从兵器部调人,又手续繁复。于是,父亲便与儿子商量,用民营企业的机制来操作这件事情。1992年,张曦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出来,拿着石油部拨给的12万人民币,注册了“通源石油器材研究所”。1995年,研究所更名为“通源石油工程技术研究所”。

力邦总经理杨丰收的经历和陈耀强、张曦如出一辙。198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工系有机合成专业后,进入药物研究所从事药物开发,后赴日本进修工商管理。1992年11月,西安市计委和该研究所投资共同成立了一家国有股份制的医药企业,杨丰收担任总经理,期望藉此实现梦想。因机制问题,1996年3月,他带了一箱子书怅然离开,并为此流了一个月的眼泪,至今仍觉不堪回首。1996年7月,力邦成立。由于开始无力进行药物研发,杨丰收决定从、销售原来研究所的产品入手,并把所得收入全部投到了药物研发上。力邦还花了15万人民币收购了西安一家小药厂,获得了医药生产许可证,用以开发生产自己的产品――力蒙欣。

杨丰收经营企业的原则是:抓住机会,在无声无息中把企业做好,不要总让它在风口浪尖上。在此期间,力邦自己的研发工作不仅一直没有停止过,而且他还把销售收入和研发出来但不需要的项目卖掉的钱全部投入到了力蒙欣的研发上。2000年,力蒙欣面市,当年力邦的5000万销售额中,力蒙欣占了2000万。2001年,力邦的销售额达到1.2个亿,其中力蒙欣的销售额就有8000万。

即算是已经成为企业中人,从西安深亚总经理徐东亮身上还是看不出很浓的商人气息,饱尝30年寒窗之苦的他至今对于放弃科研、弃学从商尚感些许遗憾,“但是,我们必须走出这一步”。徐东亮坚定地说。从1994年起,徐东亮就成为西邮电信系信息中心集成电路项目组的负责人,在国家项目资金支持下,1996年芯片设计成功,不少公司慕名而来。

在这期间,他逐渐意识到,以研究室的身份置身于学校很多问题难以解决。在说服校方同意之后,徐东亮和他的同事们开始了真正的商业生涯,由于IC设计是不少VC追捧的热山芋,深亚的融资之路也走的相对顺利。2001年7月,由香港翱科风险投资公司、西安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西高投)、西安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等共同投资1520万元成立了西安深亚电子有限公司。

在西安高新区内,这样的企业众多。西安高校和研究机构群聚,很多人很容易就能拿着一个项目、一个技术出来拉个摊子,而这项技术往往针对某个行业,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因激烈竞争而消亡,而西安高新区又为创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政策支持。有中介机构认为,西安高新区在支持企业开张方面力度太大,单是高新区管委会就设置了诸如创业中心、创新基金、担保贷款、风险投资等诸多资金支持途径。按当地工商机关的统计方法:两年之内不进行年检的企业即为消亡的企业,高新区每年死亡的企业约在400家左右,而每年新注册的企业则约为1000家。至今为止,高新区内的企业已有近4000家。但这些不能迅速完成原始积累的企业进一步发展仍然面对着资金的瓶颈。

股改风暴

二板让康鸿和通源石油等在资金问题上看到了希望。2000年,为抢二板,高新区企业掀起股改风潮。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股改是第一次与资本市场的实质性的握手。仓促的股改让初次下水的企业多少吃了点亏,但重要的是,这些土生土长的企业在经历股改蜕变后,纷纷开始把视野投向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以谋求发展。

对西安高新区这批坚持技术导向并试图完成原始积累的企业而言,近10年的打拼结果是,资金上仍然处于一种创业企业状态。君同投资管理公司、希格玛会计师事务所和金诚律师事务所是在2000年前后脚进驻西安高新区的。那时的契机是,二板市场在众人眼里就像是坫板上的鱼。虽然鱼最终还是滑出了手心,但二板的推出,让这些中介公司将注意力投向了西安的这些高科技企业,而股改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步。

陈耀强第一次的资源整合,发生在1994年,其时康鸿一头扎进了高新区管委会的孵化器――创业大厦。1996年,康鸿拿到了一个替代进口材料的项目,并获得了高新区管委会创业中心对外的第一笔投资――10万元人民币,创业中心占40%,康鸿投入15万,占60%。1997年10月,高新区创业中心联合科委下属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对康鸿投资30万,这是康鸿的第二次融资,而目前康鸿总资本已经达到了850万的规模。

1999年前,由于资金实力有限,建不起生产线,康鸿始终是一边紧张地盯着市场,一边按市场的需求委托别人来做加工。当年8月,根据国际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陈耀强看中了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李龙土教授的“压电陶瓷变压器”。陈耀强当时投资了150万人民币给李教授作为研究基金。2000年1月,康鸿原始的5个自然人股东中,有4个人希望另立门户,陈耀强花了300万把四人手中的股权买了回来,但所有的业务被全部带走了,只留下了清华大学的这个项目。与此同时,高新区创业中心则以1比1.3把其一部分股份转让给陈耀强。转让完毕后,陈的股份为75%,创业中心为15%,生产力促进中心为10%。

这时,被吵得纷纷扬扬的二板市场让陈耀强决定立刻进行股份制改造,以争取二板上市。

康鸿的股份制改造进行的很仓促。“4月20日,开始讨论这件事,6月1日,全部材料到位,7月3日获得通过。”整个股改,只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时间紧迫的后遗症是,“人家找你,价格比较低”。2000年,康鸿的资产评估每股可到2元,但康鸿当时并没有专门请人来进行资产评估,自己拍拍脑袋定了自认差不多的价,最后以每股1.15元成交。

康鸿变成股份制公司,资本由原来的850万增加到了4000万,13家股东中,陈耀强占36%,清华大学企业集团拥有9%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陕西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占7%。此时,康鸿的重点业务是与清华大学的合作项目――压电陶瓷变压器。

分析下来,股改如此迅速的原因现在看来除了项目本身的价值外,至少还有二点,一来与清华大学的这个合作项目显然是整合了清华大学企业集团的资源,受到相关部委的认同;二来,经高新区管委会的大力推荐,成为西安市重点发展项目。康鸿决定结束委托加工的状态,自己上生产线。生产线估计总投资将在1.7亿左右,到目前为止,康鸿贷款4600万,国家计委投了1000万,信息产业部投资1800万。另外,陈耀强在自己的股份里拿出了100多万股,以每股1.15元的原始价格转让给了新的管理层人员。

通源石油的研发过程没走弯路,资金问题也一直并不突出。但到1997年,进入虚拟生产阶段时,通源石油对资金的需求浮出水面。1997年,通源石油的负债金额达到了300万,全部来自私人借款、高利贷,最高利息3分。1998年,陈坚打理的高新区管委会旗下的担保公司拿其无形资产做抵押,为其担保了一笔200万的贷款。

张曦用这200万的贷款开始着手解决上游工艺阶段的产品加工问题。找谁加工?张曦瞄准了当时西安周围诸多的军工企业。从小在兵工厂长大,张曦发现,国家没有战事,花巨资装备的兵工厂没活干,严重的生产力过剩。张曦找上门去,一拍即合:“钱可以少付一些,先生产,剩下的可以以后给。”

远程导弹的推进剂用到地下,世界上拥有这种技术的国家很少,而有同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的就只剩下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美国价格高昂,井下每操作一米要价3000美元,而在通源石油这里,成本是其1/20,每做一米成本只需1500元人民币,具有相当的技术和价格优势。通源石油一面要为其贷款和债务支付相当高的利息,还要支撑研发、日常开销和市场开拓, 1998的日子实在不好过。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0年。期间张曦甚至一度想以1000万的价格把通源石油卖给一家上市公司。

2000年,二板的春风刮到西安,张曦于是决定立刻停止出售行为并着手进行改制。2000年下半年,通源石油开始改制,和康鸿科技一样仓促,但却不如康鸿科技那样顺利。

张曦对资本市场一无所知。刚开始,通源石油发起,很多人来投资购买股份,会计事务所来看了后说这样做不可以,于是又花了5个月的时间对股份进行回收,然后才根据咨询机构的建议着手优化股东结构,引进了包括大港油田(下游客户资源)、天津钢管厂(上游加工资源)、海南的一家善于二级市场运作的公司和一些在该行业有资深背景的人。

2001年,通源石油股改结束。股改前张廷汉20%、张曦80%的股权结构,股改后变成了6个法人和7个自然人的结构,张廷汉的股份降至9%,张曦的股份为36%。股改后,通源石油资产上升到3360万,在资金量上满足了其在未来2、3年内的资金需求。

股改风暴扫过的结果是,高新区内原有的近百家具备条件的企业完成了从注册规模几百万到几千万的数量级上的跃升。

“海归”涟漪

西安的技术人才优势以及丰富的产业上下游资源,便于企业规模化生产。西安高新区管委会观念的开放、态度的诚恳以及切实的帮助和支持也确实增强了西安高新区对“海归派”的吸引力。但这批靠风险投资注入长大起来的企业在入驻之后,多少还是会表现出对当地文化、念、习俗的不适应。

很多人认为,刘平堂领军从事射频子系统设计制造的西安达威有可能成为另一个“大唐电信”。

回国创业,对达威公司刘平堂来说多少有点出于无奈。2000年9月,愿意听他讲“故事”的美国VC已为数不多。他不无感慨的说,“当时正是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时候,电信市场也受到影响。从2000年的第四季度起VC投钱的兴致已经不高,甚至前一个星期还是被关注的热点,到了第二个星期就无人问津了。”

2001年1月 ,刘平堂抱着看一看的心态回国走了一圈。1月9日晚9点半,他与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坚相见时,陈坚对工作的执着让他感到十分亲切,更为重要的是陈的官话不多,态度很是诚恳,对VC的运作也十分熟悉。刘平堂说:“我当时并没有决定是否回国创业,但是那次和陈坚交谈给我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

至于到底安家何处,刘平堂先后到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进行考察,发现由于他们所从事的无线射频技术行业门槛较高,国内熟悉的人很少,北京、上海的VC并不“兴奋”。而碰巧的是,西安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的项目经理赵建明曾经就职于西安邮电部四所,深知刘平堂所持技术的含量,并来到北京力劝其入住西安高新区软件园。而恰好,这方面大陆技术人才的储备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石家庄,一个就是西安。

2001年8月,达威公司成立,注册资金为400万美元,其中从西安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和北京科技风险投资公司融来200万美元,占公司49%的股份。对于陈坚而言,这是除了协同软件以外最大规模的风险投资了。

在西安高新区软件园,艾斯普公司的“白板文化”很有点名气。一走进这家公司你就会看到几乎每块墙壁上都涂满了各种符号、数字和表格。

这是创办艾斯普的“海归”一族董其奇把美国企业文化、做事风格完全拿来的外在表现之一。董其奇曾在美国Sapient公司工作过三年,“十分认同美国高科技公司的运作方式,而且希望把美国的企业文化、管理方式、经营理念照搬到中国”。艾斯普实行的“白板文化”、弹性工作时间制、甚至名片的设计都是模仿了Sapient公司。在商业模式上,董其奇认为,传统企业用户关心的不是IT产品,而是功能,因此他给自己定位为软件服务提供商。

中国的文化历来就不十分认同“生搬硬套”的作法,当时的投资商也大多是看创业者的产品与技术,而对服务的认同不高。因此在北京、上海等地董其奇的概念遭到冷遇。2001年3月,董其奇来到西安高新区办有关《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和过程管理》的讲座,会后结识了市科委主任姚引良,并受到了积极的邀请。

“看上去北京、上海对于初创公司的扶持做比西安职业化,但这只是形式上的。”董其奇说,“有的地方希望你来创业,也会给支持,但要求创业者按照他们的思路去做。”2001年8月,艾斯普成立,注册资金700万人民币,西安创新投资公司(高新区与市科委合资的专司种子阶段投资的机构)、陕西投资集团等在其中都有投资。

何去何从

1991年5月,海星迅速成为康柏电脑西北地区的总。这一步被现在已是海星集团董事长的荣海总结为海星发展史的第一次飞跃。“没有给康柏做,海星可能也走不到今天这一步。”海星能在短时间飞跃,要归因于“技术崇拜”向贸易的转向――海星走了一条联想和方正的路,也曾一度获得和联想与方正一样的声名。

海星的成功,甚至引起政界的关注――1996年8月,原陕西省委书记安启元、省长程安东对“海星现象”分别予以批示,号召陕西的知识分子以荣海为榜样,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从那时起,海星实现了对政府资源的整合。至今西安高新区内的企业家们都感叹,他们中没有几个人具备像荣海那样的强大的整合政府资源的能力,而也恰是这一点使得海星集团的发展一路畅通!

1999年5月26日,西安海星现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00万社会公众股在上交所发行,发行当日即锁定申购资金1221亿元,超额认购380倍。也就在这个时候,海星发现自己的摊子已经铺得很大了,已经形成IT、超市、房地产与饮料4大产业。在全国工商联1999年度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排名中,海星排16位,营收总额居整个西北民营企业之首。走到这一步,荣海已经感受到危险。海星已经足够大,但海星还不足够强。以至于西安市政府一个高层领导不无讽喻地说:“海星生的孩子太多了,别弄得哪个都养不好。”荣海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用荣海的话说:“上市后,公司资金上有发展,而管理上却没有显著发展。”因此,2000年起,荣海开始对海星进行“大手术”。“大手术”的具体细节尚不得知,但肯定这次调整是“振荡性的”。

与海星的多元化扩张之路相比,东盛则走的是一条依靠资本市场横向扩张的路。东盛创始人郭家学1992年注册“人民医电”,医疗设备。很快,郭家学转行做起了茶叶生意,当时中央给陕西拨了一笔扶贫资金,郭家学便把扶贫的资金和陕南的茶叶整合在一起,完成了东盛的原始积累。随后,郭家学打起了市场,据说当时西安市到处都可见到东盛的广告,在市场声势上成为了一家大企业。1996年左右,适逢国有企业改制,东盛便以零资产的方式收购了宝鸡一家制药厂,发起成立东盛科技股份公司,当年收益几千万。从此,郭家学在资本市场的兼并收购运作一发而不可收拾:收购青海铜仁铝业,买壳上市;随后收购输液公司和合资工厂。并在2000年收购因盖天力和白加黑而知名的启东制药厂和青海省一家生产的公司。

通过资本市场的一系列成功运作,东盛科技迅速完成了规模扩张。如今,东盛已把总部移师京城,郭家学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专注于下一步的资本运作。

想要移师北京的还有通源石油的张曦。张曦敢想,他想让通源石油用十年的时间把销售额做到10亿美元,利润达到3个亿。他花巨款在北京购买了阳光广场的14层,计划把研发、生产和结算放在西安,把人力资源和市场销售部分东移京城。因为张曦眼下考虑的是:如何让企业于年底上市成功?他和他的企业是否已经为如此紧迫的上市做好了准备?

力邦的资金始终没有太大的问题。1998年,当力邦还处在一个月的幼儿期,陈坚的创新投资公司投了150万,占其10%的股份,还有150万的优先股。而如今的资产评估显示,当年的150万已经成了3000万。但是杨丰收现在最想做的事也是境外上市,在他看来,竞争已经过了凭借产量、价格、政策、体制差异的阶段,当前已经集中在中西方结合快慢的差异上。

杨丰收是个有些腼腆的人,心思细腻,在管理国有企业时所受到的伤害多少留下了些后遗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害怕那种无力控制的感觉。用他自己的话说:“面对资本市场,有黔驴技穷的感觉”。所以他总感觉在西安做到一定程度后,理念上提升很困难,于是也在北京赛特大厦19层租了80平米的房间设立虚拟总部,一半的时间呆在北京,用他的话说,就是“主要解决思路的问题和寻找能把技术与市场进行很好结合的管理人才。”

当年西安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的知遇之恩和与陈坚的一面之缘,刘平堂最终下定决心落脚西安。但是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他还是感到,开始以为在全国哪个城市创业差别不会很大,但是现在看来从软硬环境上比还是有一定差距。按照他的计划,达威将把北京作为开拓市场的营销中心,西安作为批量生产的基地,研发还是要放到美国去做,至于总部的去留问题,刘平堂还没有答案。另外,以海归派为主体的创业企业,多数人不是西安人,而像刘平堂和董其奇等人更是在此之前没有到过西安,让其很难适应当地干燥多尘的气候,因此最终选择总部的转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与北京、上海、深圳相比,西安的企业有着自己极为强烈的个性。事实上,在这几个城市中,北京与深圳近些年都诞生出了一大批大型的现代企业,如北京有联想、深圳有华为等,但上海与西安两个城市却很少有建树,这里其实有着很深的地域文化原因。上海是由于当地的政府力量过强、过于有效率的缘故;而西安很少诞生全国性品牌企业的原因则是因为过度的技术导向以及由于地域与文化等原因所导致的市场意识的高度弱化。

宏观地看,深圳的企业发展可以概括为是市场主导型,北京则可概括为是产品主导型;而上海则是以实施和改良见长,那么西安则可以概括为是技术主导的研发型发展模式。

作为高新区发展典范的美国硅谷,其企业分布有一个明显的特色:众多的中小企业吸附于大型高科技企业生存,从而成就了硅谷的辉煌。很显然,西安高新区内至今仍缺乏这样的参天大树,而由于地缘的缘故,真正成长起来的企业也势必会离开西安而到北京或上海这样的地方。

因此,无论是西安高新区本身,还是居于其中的企业,在今天这样一个日益开放的市场情势下,如何界定自己在全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的定位则是重中之重的一件事情。

在我们看来,西安高新区及园区内的企业较为现实的发展策略就是成为跨国公司及国内相关大企业的研发及外包生产基地,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大后方和后援平台。因此,对于园区内大多数较小的企业而言,尽早的“择郎而嫁”也许正是过度技术主导型企业的一条良好出路。

补充文章:科技“围城”

@ 本刊记者 许亚青

有一件事,让当年姚引良这位45岁的西安市科委主任(曾经是西安高新区管委会的副主任,发稿时已是西安分管科技、工业、外经贸的副市长)至今印象深刻。

2000年1月,飞利浦总部派人到中国考察,想在中国建立其研究中心。在对上海、北京进行了考察后,决定将其新的研究中心放在上海。而此际科技部和信息产业部的有关官员一致向飞利浦的考察人员推荐――到西安看看,但飞利浦最高层已经做出了把研究中心设在上海的决定,而该决策将在3月30日向全球。

抱着一份疑惑,2000年正月初十,飞利浦考察团一行跑到了西安。很快,飞利浦董事会做出决策,除了上海外,将在西安同时建立飞利浦亚太研究院西安研究中心。让姚引良忘不了的是考察团的人临登机时对他所说的一番话:“我到西安来过三次,但三次来都是来旅游,到过大雁塔、兵马俑,但却不知道西安这个城市有如此强的科研实力!”

此后,姚引良留心观察了一下,发现在一般公众的心目中,西安只等于兵马俑,但却不等于高科技基地!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兵马俑或碑林的强势,反正人们似乎淡忘了这样一组数字:

西安有普通高等院校39所,研究生培养单位48个,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25万人,每年有7.5万名大学生毕业;民办高等院校66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112所。

西安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万人,占全市职工人数的27.5%,这一比例在中国省会城市中是最高的。

西安有从事计算机、软件和通讯专业的科技人员12万人,每年从高等院校毕业的电子信息、软件和计算机专业大学生1.1万人。

西安拥有市级以上的科研机构67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55个,有各类技术开发机构2000多家;西安每年有3000多项科技成果产生,其中重大科技成果1000项左右;

西安高新区累计转化科技成果3500多项,其中列入省市级产业发展计划1300多项,列入国家科技产业计划350项。单2000年就有441个高技术产业项目列入国家和地方政府各类产业扶持计划,其中国家计划135项,居中国高新区首位!

这些科技资源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国家重要的军工企业和国防科研机构,历来是不允许外泄的,这是一道科技资源的“围城”!但国家却在这些机构上做了巨大的投入,这些机构往往具有成熟的技术人员、先进的实验设备和高级的研究人才。和平年代,军工企业及其研究机构出现了明显的生产力过剩状况,而却只能闲置不能走向市场。

除此之外,西安很少有高校像西安交通大学一样,拥有自己庞大的产业集团:开元集团下属企业已经有两家买壳上市,西安交大产业集团的实力在全国高校企业中名列第四。但西安更多的部属高等院校,如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承接了许多国家项目,国家有大量的科研经费的拨入,如西工大在5.8事件后,立即承接了液氧煤油催化剂的研究,单这一个项目,国家就投入了11亿人民币。显然,国家科研经费的增加无疑对西安一些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走向市场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延缓作用。

怎样把科技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这是姚引良需要面对的问题。姚引良是西安高新区的元老,他清楚地知道,这个问题恐怕还是要由高新区去解决。

高新区要想充分利用当地的科技资源,看来只有两条途径:一是大力培养中小企业,让这些企业钻入各科研机构和军工企业中,化整为零地分散利用其研究和生产优势,如通源石油就是这类企业的典型;二是进行各种形式的服务以推进技术和市场的对接,揭去覆在科技资源脸上的这层面纱,吸引到诸如摩托罗拉、英特尔、微软等企业的研发机构的莅临,从而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研发中心。

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王聪林2001年就做了这样一件事:把西北工业大学20个博士和高新区的企业召集在一起,做了一次“嫁接”。那次全省性的大会,规模300人,博士后100人,企业200家,在对100名博士后研究的方法和领域进行充分的了解后,按照领域和行业分划推介给诸企业。王聪林如今最重要的一个任务是,把西安市本地的科研资源摸清楚,然后把形成的优势资源向外部宣传,他恐怕还要制定更细的规则,如和哪些院所可以合作,高新区又能提供哪些相应的优惠条件等,以动员院所拿出魄力和积极性与市场握手。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投资体系演变

@ 本刊记者 许亚青

最早,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创业中心从自己的房产租金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做股权投资,主要针对那些种子期的公司。随着高新区财政收入的增加,1996年起,决定每年拿出500万做成一个创业基金,同时成立西安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目前该基金积累已经超过3000万。

中小企业经常面临的问题是流动资金不足,但由于没有资产做抵押,所以很难通过商业信贷融资。现在担任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的陈坚当时就带着人想办法:怎样让他们贷到款?最后决定搞一个互助组,高新区财政出一部分钱,然后吸引社会资金,怕企业不参与,就先实行会员制,谁参与给谁担保,3万元为企业入会的最低限度。结果20多家企业入会,最终资金达到了1100万。后来发现,单给会员进行担保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资金要升值,况且还要有利息、担保费用等,担保项目少了,增值就少,于是就变会员制为股份制。担保了二、三十个项目下来,2个亿的贷款担保只出现了400万的代偿(债务正在追偿之中)。高新区为鼓励担保,还出了一个政策:如果这个担保出现亏空,高新区财政承担80%,投资服务中心承担20%。如通源石油、中扬电器、力邦制药等都就获得过此类的担保贷款。

但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更需要直接投资,于是1993年初资金总额1.5亿人民币的西安高新技术公司成立,意图在这个领域内起一个引导和示范的作用。2001年1月,高新区管委会在看过各种相关法律后,出台了一个新规定:降低进入风险投资的门槛,50万即可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同年,此类公司注册了120家。这120家中多数是风险投资管理类的公司。这一招,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意在把社会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缺口打开。社会资金进来后,管委会又为其支招,不会做不要紧,交给别人做或“跟庄”就行,最起码可以跟在陈坚的公司后面。

显然,高新区这回要的就是营造一个社会化、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和氛围,以形成一个信息集中便于交流的环境。西安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这几年异常活跃,至今已经投了19个科技类项目,2001年前的资本收益率一直在12%以上。2001年,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几个原本预定要退出的项目推迟,资本收益率随之降至7%。如今,管委会设置的这几块基金全部交由陈坚打理,这位年纪40出头、清瘦练达的园区副主任在大陆风险投资圈子里已颇有声名,举手投足间更像个职业投资经理人。陈坚秉承的原则是“小步快跑”,“给股东的回报这几年下来好像约定俗成的是10%,后来一想,这也不是坏事,逼着你要考虑当年的收益,能出手时就出手”。另外,比较活跃的风险投资公司还有陕西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和民间资本的宝德信。

下一步,管委会要专门制订针对中介机构的鼓励政策,以引进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如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以便帮助把高新区的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如今高新区最活跃的律师事务所要属北京过去的金诚,会计师则要数希格玛。

软件精英的梦想起点

@本刊记者 陈强

2002年3月的一天,已过天命之年的日本人尽田修到西安市公安局办完了长驻西安的所有手续。

选择长驻西安,重要的原因还是西安已成为其不得不长久居栖之地――为了他所忠诚服务了多年的富士通公司,为了他的事业梦想。让他所领导的西安富士通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为富士通公司在亚太区最重要的软件应用开发中心之一,是已决定长留西安的尽田修后半生一个最大的事业梦想。

而梦想的起点则定位于西安市南郊西安高新区北部西安软件园B座201房间。“现在,我们只有5间办公室,到今年9月,我们将租下二层南侧1000平米的所有写字间。”尽田修相信2001年9月5日正式宣布成立的西安富士通系统公司将发展很快。尽田修的目标是到2005年,公司规模将从现在的30人发展到300人,会成为富士通最重要的软件研发中心之一。

对软件研发言,西安无疑是“人杰地灵”之地。西安综合科技实力在全国位居第三位,每年有3000多名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和1000名硕士、博士生毕业,拥有500多家软件开发公司,从业人员约4万人。相比北京上海,西安的一个独特优势在于,由于这里地处西北内陆,加上西安本土较为质朴的黄土文化熏陶,西安的科技人员,并不像京沪等地的软件人员那么容易流动,“人员流动率大概为10%”,西安软件园主任毛爱亮透露。对于相当注重研发过程连续性与研发队伍稳定性的软件企业而言,西安软件业这一文化实属可贵,所以毛爱亮称西安的软件人才实在是“价廉物美。”而且,西安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西北枢纽,近几年其对外开放程度有显著提高,科技人员的市场意识比之沿海,并不逊色。尽田修至今仍难忘去年招募第一批员工的情景,“当我面试这群年轻人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光芒,他们很有朝气,很有活力。”

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十大软件产业基地之一,西安软件园1998年创立,2001年7月被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信息产业部联合认定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

“它看起来有点像城堡”,有点“洋化”正是毛爱亮建设软件园之时的苦心积虑之所在。“软件园的整体风格,完全是按照美国微软研发中心设计的,”毛颇为自豪地说。

西安富士通所在的B座,即有一个仿照硅谷风格设计的顶层透明的绿色走廊,阳光挥洒地面,配以周围植物,在此会谈或小憩一番的确赏心悦目。最近软件园已开通了远程视频会议专线,使来访考察软件代工的日本企业代表兴奋不已。

其实,无须惊讶,仅2001年,西安高新区在西安软件园的投资就达1.2亿元。

“和北京、上海比,西安的机会并不会很多。”高新区元老、现任西安市科委主任的姚引良直言西安难以成为高科技公司全国性营运中心的集聚地,“所以,我们要认准少一点的方向,集中力量发展。”国际性和国内的高科技大公司不大可能把公司的市场中心、运营中心等放到西安这个城市,但是科技人才的“物美价廉”,则可以吸引它们把研发资源集中到此。“因此,西安高新区的一个发展目标就是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软件加工基地。”毛爱亮则明确提出:“西安软件园中期目标是要和印度软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一争短长。”

为吸引更多的外国软件公司,西安高新区开列多项优惠政策予以支持,比如:凡是通过就是ISO系列认证的公司,外贸发展基金会给予认证费用的支持;此外,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等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至于软件人员的薪酬和培训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金额在课征企业所得税前予以列支。

目前,日资企业最为活跃,富士通是最早与软件园接洽入住事宜的;NEC也已把需要500个工程师一年完成的开发工作交给了西安,丰田汽车也在西安寻求开发它的全球维修点管理软件。飞利浦、IBM、惠普等欧美大公司也在软件园设立了软件研发机构。台湾的诚洲电脑、草莓资讯和力新国际等企业,也都已经开始把研发机构设在西安,或寻求与当地软件公司的合作。

当然,软件园决非仅仅是大公司的开发乐园,很多创业公司也在此地成长,比如天泽、未来国际软件等本土创业公司,也已经初具规模。不管是国际性公司,还是本土公司,“它们的市场都是立足全国乃至全球”,毛爱亮说。他的看法是,只有把市场做大,企业才能做大,软件园也才能真正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