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1篇: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村级财务;财务管理;对策

一、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义

(一)村级财务管理的含义

村级财务管理是对农村集体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根据财务管理的一般定义,可将村级财务管理的定义归纳为:村级财务管理是指对直接归农民集体所有、支配、管理的各项资产所发生的收入、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核算、计划、监督与控制。

(二)当前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义

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村级财务管理是配套改革的一个方面,已经越来越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保持农村的社会稳定,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强化廉政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村级财务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为了管理好财务,各村民委员会配备了相应的财务人员,建立了一系列制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财务管理体制随着经济发展愈来愈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在所调查的16个村中,财务管理非常混乱,几千人口的一个村涉及上百万元的资金管理就用一个手提包,甚至有些村的某些财务长年没人管理,被百姓称为“过期账”。近期大多数的镇(乡)开始实行村钱乡代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村干部乱消费村集体资金的现象。但是在所调查的村子普遍存在村级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村干部财经法纪观念不强、财经制度执行不到位、财务收支手续不完善、监督措施薄弱、多数村非生产性开支过大。

三、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集体资产管理不善

由于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多数是由村支书任命,并由村支书担任理财小组组长,这就从根本上失去了理财小组存在的意义,使自主监督体系陷入空谈。专管村级财务的镇(乡)农经站,不但审计力量薄弱,而且监督机制缺乏,对发现的问题不纠正、不处理,长时间不交账、不结账、不记账,审计工作仅仅停留在“账账核对”上,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村级财务的监督职能。大部分村没有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很多固定资产损毁、流失甚至非法侵占均无人问津。据调查有多数村的主要干部将集体资产变为自家资产,更有甚者将村里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物资当作人情送与他人。多数村里物资的增减变动,村干部视而不见,物资常年被堆放在仓库里,很少进行登记和实地盘点,经常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现在国家虽已对村级非生产性费用严加控制,但在农村挥霍公款现象仍十分严重。

(二)村级财务公开流于形式

有关部门出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形式和监督等多方面作了严格规范,如国家出台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要求准时公布收支明细。但村民与村委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村干部为维护自己的私己利益不被侵犯和发现,很少向村民公开和解释财务状况,而在仅有的沟通中也对村民含糊其辞。而村民一直以来都认为财务管理是上级政府或镇(乡)领导的事,自我维权意识很差。即使个别村对财务状况进行公开,其在公开的内容方面存在着欠细欠具体的问题,公开面只能占75%左右,对于基本建设等重大收入、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公开的内容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财务收支,而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据调查,有些村根本就不进行财务公开,据某村村民反映,其所在的村只在前几年有过一次形式上的财务公开,但不到一周时间就无人问津了,到现在为止就再未见过本村的财务收支公开。

(三)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1、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设置不合理,会计人员素质低

根据我国《会计法》的规定,有些具备设立会计机构的部门应该设立会计机构,但是即使某村的经济发展规模已达到设立会计机构的要求,仍未按规定设立会计机构,在所调查的村子里未见一个村子设有会计机构。村会计人员的任命也不符合要求,很少考虑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会计人员有的根本不懂会计账务处理和财务管理知识;有的会计人员不仅业务水平低,而且职业道德水准差,对村干部的贪污挪用、胡吃乱拿行为较为放纵,甚至直接参与贪污、挪用等非法活动。村级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学历较低,无证上岗和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现象十分严重。

2、会计资料不完整,会计核算不规范

村级的财务管理很少遵照国家农业部、财政部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也未按省、市、区、(镇)乡制定的实施细则(办法)进行财务工作。如有的收入账没有开具收据或开具白条收据,支出账没有支出发票或是白条发票,出差不填差旅费报销单,银行收付业务没有将相应的凭证如缴款单、支票、进账单等附后,在村级白条入账和白条抵库现象严重。对票据的日常保管也是杂乱无章,经常是“包包账”、“捆捆账”根本不设立档案资料库,账薄设置不健全,除了一本流水账外,无总账、明细账、往来账、财产物资账以及日记账等,会计资料不齐全,都已成为家常便饭。

四、对策

(一)端正和提高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

服务农村工作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政治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端正思想。各级农村领导干部要把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保证农村稳定的大事来抓,要充分认识村级财务管理对于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把加强村级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可通过镇(乡)组织部,组织培训班,定期为镇(乡)有关领导和各个村的村干部进行教育和再教育,并互相交流心得。

(二)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财政部、农业部颁发的有关制度、法规,建立村级预算决算制度、村级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监督和审计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健全和实施,使会计人员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从而使村级财务工作规范化。重视和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各村财务都要设置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存款日记账、用工登记薄和会计档案柜等。不断完善资金审核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杜绝徇私舞弊行为的发生。

(三)抓好村级会计队伍建设

各村要认真贯彻农村会计上岗制度,所聘会计必须持有会计上岗证。在会计人员的聘用上采取“村民推选-上级考核(背景调查-业务笔试-公平面试)-上岗实习-公开聘用”的新模式,使录用的会计人员在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准。对会计队伍日后的工作和自身的发展也要严加规划,可利用当地的大专等院校,或聘请专业人士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其知识丰富化,业务熟练化、经验化,并不断提升其道德水平,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会计人员一旦被聘用,不可随意罢免,根据村级聘用会计制度,使其聘用年限具有合法规定。现在国家鼓励大学生做村官,大学生走进村级会计队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使村级会计队伍更加规范和成熟。

(四)推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财政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指导下,农业部也提出“农村会计电算化是发展的方向”,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村级财务管理电算化是农村财务发展的方向,是规划村级财务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手段,镇(乡)政府部门应该创造条件,与各村共同出资出力,购买、安装电脑等设施,对村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培训,大力支持和推进村级电算化建设,完善会计科目,设置一套适合本村的财务管理软件,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建立与财务管理网络化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

(五)充分利用社会服务

近年来出现的多种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如会计聘用制、“双代管”、会计委托等,这些模式都为村级财务管理走向规范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虽然这些模式的发展存在很多漏洞,但推行农村会计记账制,不仅可以规范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节约会计核算成本,减轻农民负担,而且可以避免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镇(乡)政府滥用职权、过多干预的问题,并且具有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龚家强.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4).

2、张鹏兰.当前农村财务管理的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2).

3、唐君.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09(3).

4、曹婷,陈兴述,王慧玲.改进农村财务管理的思路[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9).

5、李视友.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设想[j].财会研究,2008(5).

6、赵广宇.综合改革后农村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商情(财经研究),2008(1).

7、赵筠.关于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9(1).

8、李素媛.农村财务管理调查报告[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4).

第2篇: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生产性支出;民主监督

中图分类号:F30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02-1

1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民主理财落实不到位,财务管理缺乏公开性

当前的农村财务管理,虽然有各项管理方面的规定,但在执行的过程中,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情况、历史遗留及管理者的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很难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落到实处,一些地方仍处于村长、书记一言堂的情况,财务公开只是走个过场而已,上级来了就应付一下了事,难以真正受到群众的监督,财务的实际状况处在捂着、盖着的局面,加上各级监管方面的人力、财力的不足,监管力度较弱,一些违法违规的操作很难及时被发现,监管的不力也促使了财务公开的透明度不高。

1.2非生产性支出数额较大

部分村很难真正做到民主公开,少数人存在着“有权不用,过期无效”的思想观念,所以不管有钱没钱,不管欠债与否,想用就用,没钱就是借钱贷款也要用,随意性支出很大,而且少数人存在假公济私、吃回扣、收受贿赂的情况。有的村级单位招待费、赞助费、外出考察费、真游玩假培训等名目众多的费用层出不穷,这些支出的费用与村集体经济的实际运营状况极不相符,而且在一些村的招待费开支十分巨大,严重超标,欠账现象很普遍,而且招待的理由不清,含糊笼统;考察费的使用也偏离其真实意义,成了村官享受福利的形式,变味走调,而且支出往往没有真实性。

1.3规章制度贯彻落实难

由于村级管理的人员素质及管理形式的原因,农村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很难落实,监督机制的不完善,群众民主参与的热情不高,加上一些管理干部的独断专行,财务无法公开,群众不知情,没法进行有效的监督,这样一些制度就形同虚设。一些违规违纪问题得不到有效处理。

1.4货币资金管理混乱,集体财产流失严重

很多农村的账务管理都存在着多人管钱、用钱,没有明确的分开管理,再加上一些备用金过大,超过限额,公款存进私人账户,集体固定资产数量不明晰,管理责任不明确,整个农村财务很多地方存在一团乱的情况。货币资金管理无序,集体财产管理不清,流失严重。

2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1农村集体财务监督管理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依据

通过开展对村级财务的清理工作,虽然查出了财务的违法、违纪、违规的行为,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手段和法律措施,对该兑现的款项不能兑现,对其处理往往过于从宽,甚至不了了之,使得一些干部对法制观念的淡薄。

2.2乡(镇)级对村财务重视不够

村干部多数都是当地选上来的农民,做事风格往往只考虑自己或自己的亲朋好友,很难考虑到大局,而上级领导也往往有这种情况,不愿得罪人,对村干部的经济问题有意无意地忽视,缺乏对村干部的思想政治和财务管理教育。

2.3乡村经管财务人员素质水平较低

许多村会计业务素质低,三年一届的村委会换届使一些不懂财务知识的人被选为村会计,致使部分村会计无证上岗,不能坚持原则,不能按规定对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2.4审计监督不到位,执法不严

现在农村财务管理及审计都是由各乡(镇)以上农经站管理负责,这样的管理缺乏第三方的审计监督,很难避免左手管右手的局面,审计监督由于体制原因,管理不到位,审计结果不具备权威性、公正性。执法力度肯定大打折扣。

3农村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切实提高对农村财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要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领导,将农村财务管理纳入政府的目标管理,并作为考核镇村干部的重要内容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要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扭转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控制腐败行为,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3.2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理财水平

对农村财务管理人员要公开、公平、公正的进行选拔,选用一些政治思想觉悟较高,真正想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人员充实到农经管理队伍中来,改变农村一言堂的局面,加强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提高村干部及财务人员的思想观念及业务水平。

3.3加强审计监督,增强管理人员法制观念

在搞好财务公开、加大民主监督的同时,要开展对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内容主要是:对村级财务收支、生产经营项目的发包、干部换届任期和离任、村范围内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集体土地征用等突出问题开展审计。

3.4实行村级财务公开,推进民主理财制度

第3篇: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1、财经观念淡薄,隐瞒漏报收入。村账乡管后,有些村干部认为全部收支均交由经管站报账、管理,限制了其资金使用的自由,所以为了逃避监督,而设置账外账,滥支滥用。如某镇部分村将收取的社会抚养费等不入账,用于各种支出;某村将收取的修路捐款4万元放置账外;还有的将承包收入直接抵扣支出,不入账反映。

2、非生产性开支过大。由于现行没有文件和法规对村级财务的招待费等非生产性开支进行规定,一些村干部由于素质不高,“动则请车,吃则上档”,到乡政府开会都是请车来回,吃请时要到有一定档次的酒店才显得不失身份,加之现在发票管理不严,许多娱乐消费都是用餐饮发票或开具商业零售发票报账,租车费用采取定车记账,一次结算,一年来到底有多少是真实的招待费、请车费等非生产性开支谁也说不清楚,容易给某些村干部以这些名义套取现金,中饱私囊。

3、内控制度执行不力。村账乡管后,村委会只设一名报账员,开票、收款、报账均由一人负责,收支票据交由经管站做账,而经管站人员只负责做账,由于不清楚各村的真实情况,对票据的真实性不能进行审核,交多少票据做多少账,容易造成收入记往来、往来不销户,往来款项越滚越多的现象,瞒报收入、虚报支出,私人借款数额增长且不按时归还、账物不相符的现象也会时有发生。

4、专项资金得不到专款专用。由于部分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负担逐年减少,可用财力缺乏,故有些村委会往往克扣、截留上级拨入的各种专项资金,如农业开发资金、救灾扶贫资金、水利建设资金等,甚至有的专项资金本身就是通过关系争取来的,那就堂而皇之地用于弥补财务支出不足,加之乡经管站人员不清楚村委会各种专项资金的使用项目,部分专项资金不能专项使用,资金使用效果不明显。

5、财务公开制度得不到落实。村级财务公开制度是接受群众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但有些村一年难得几次公开财务,有的对群众关心的收入和支出项目只写一个数字,具体情况不予公开,如有的村征地款上百万元,但对征地单位、征地数量、金额、补偿分配方式等都不予公布;有的借机多报、虚报补偿项目,将补偿费用据为己有,造成群众上访事件,得不到群众的有效监督,民主理财形同虚设。

6、村级财产管理不善。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各地全面发展乡村企业,“村村点火、处处冒烟”,有些乡村企业发展壮大,但大部分企业由于缺乏科学论证,加上经营管理不善,到后来均已倒闭,留下了巨额的债务和废旧的厂房、设备,但就是这些废旧的设备最终也由于管理不善,偷的偷,丢的丢,不终何去。某村原办的两企业数十万的设备由于人事更替,几经折腾,厂房倒塌、设备“蒸发”。

上述现象,不仅坑害了一些村级干部,而且损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疏远了干群之间的关系,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深化认识、端正态度。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理解有关财经纪律,提高依法理财的意识,村主任要对本村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既要当好家,更要理好财、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

2、健全制度、狠抓落实。要加强“财务集中核算”的管理机制建设,建立村级“收支两条线”、统一票据管理的制度,乡政府要根据不同区域和实际情况对非生产性开支作出规定,乡经营站要加强对村级财、物核对,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实行民主理财,凡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有利于勤政廉政,有利于农村政局稳定的工作,都应全方位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使这项工作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第4篇: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农村财务 社会经济 存在问题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039-01

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牵动着每一位农村人民的心,更是农村群众干部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实现农村财务管理水平的软解压,可以使农村干部与人民关系更加和谐,应用农村财务为人民谋福利,是实现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水平,是社会性的重要话题。本文选择农村财务管理为研究对象,是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出发,以实现社会和谐为目标,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

一、农村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由于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管理不足等多种原因,我国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极为不利的。下面,我们就来对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1.农村的财务管理队伍整体稳定性与素质偏低

财务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财务工作对于工作流程的连续性与财务管理人员的稳定性有着较高的要求。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农村的财务管理人员应当由乡级经济管理站通过考察与审核,直接选择人员对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负责。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许多农村会计人员都是由农村的领导干部指定。随着农村负责人的不断改变,农村的财务管理人员也在不停的变换,这就使得农村财务管理的连续性被打破,会计人员也因此在自己的农村财务管理的岗位上,不利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另外,在我国的农村当中,一些农村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年龄较大,其文化水平一般较低,且反应较慢,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敏捷度不够,这就使得农村的财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加之,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报酬较低,年轻的专业人员不愿意从事这份工作,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更新工作不能完成。

2.审计质量有待提高

所谓的审计工作,对于农村财务管理人员来说,就是查看、询问与盖章。农村的审计人员,对于财务管理人员所上报的单据,很少进行认真的审查,不能对每一笔账务进行核实。因此,一些不该予以盖章的单据也都被批准,农村的审计人员只要完成账账核对就可以。所以,这就使得农村的会计人员有了可乘之机,这对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

3.财务约束机制不足

农村的规章制度的建立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因此,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方面,没有一套完整且可以进行深入落实的制度,在财务管理的约束方面,更没有明确的机制。加之农村的一些财务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较低,专业素质不足,使得仅有财务管理机制得不到具体实施。更使得一些不合格的农村干部在财务管理上多加干涉,造成依法腐败事件的发生。

4.群众的财务监督意识薄弱

在农村当中,许多农村的群众并不关心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农村集体资金的去向并不关注。很多人认为那是农村领导干部说了算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对于一些公开的账目,从来不去关注,农村群众对于财务的监督作用也就因此没有得到发挥。

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对策分析

面对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农村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就要对这些现存问题进行解决。下面,是本人就农村财务管理提出的几点加强建议:

1.提高农村财务管理队伍的稳定性与整体素质

财务管理人员是农村财务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与参与者,稳定农村的财务管理人员,可以使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步骤更加紧密。农村财务管理队伍稳定性的提高,可以使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财务政策水平与工作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所以,要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队伍的稳定性是关键。上级管理部门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责,为下级各农村选举合格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不得允许农村的领导干部自行进行财务管理人员的任命。在有合适的人选时,农村的管理人员可以进行上报与申请,在上级部门批准之后,才可进行任命。其次,经济管理部门要对农村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使其了解最新的财务管理方法,熟悉财务管理流程,使其专业素质得到提高,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职业理念,实现农村财务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村财务管理质量的提升。

2.加大账务审计力度

上级单位的经济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员应当提高专业素质与职业素质,加强对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视,使工作作风越发严谨,提高工作效率。在进行农村上报单据的审核时,要对每一笔账目进行认真审核,分析农村财务开支的合理性与经济价值,对于一些违背经济法规的单据不予审计批准。另外,要明确审计惩罚制度,在审计工作出现问题时,要进行严厉的处罚,特别是人为因素而出现的审计事故,要追究责任。这样,督促我国审计人员加大对工作性质的重视,更好地激励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进步。

3.提高农村群众的监督意识

相关部门要通过大力宣传,使农村的群众了解到农村财务的来源与作用,明确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呼唤农村群众积极地参与到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对会计部门公开的财务管理信息进行关注,判断其正确性,表达自己的意见,规范农村财务管理行为。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农村财务管理人员与农村领导干部加大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杜绝财务管理错误的产生,使财务管理服务于人民。

参考文献

[1]田慧.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

[2]杨功敏.论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03).

[3]姚宁静.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9(01).

第5篇: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1 农村财务管理的涵义

农村财务管理是对直接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支配、管理的各种资产所发生的一切收入及其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的核算、计划、监督与控制。农村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要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现实需要,还是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需要。

2 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模式--村级会计委托

村级会计委托形象地说就是会计在乡(镇)里,出纳在村里。 2009年云南省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乡镇成立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免费为村集体经济组织记账,实行村级财务和资金委托的管理方式,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核算、资金管理、财务收支、会计档案和提供会计信息。以笔者所在的县为例,全县统一模式,乡镇挂牌设立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按照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的管理方式开展委托工作。村级财务在坚持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民主自愿、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对村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由村集体和乡镇中心签订委托协议,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委托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代管,中心以村为主体分设账套、独立会计核算,取消村会计和出纳,设立村报账员。制定了县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具体规定了现金和银行存款、票据管理、集体资产台账管理、债权债务管理、财务审批、财务结报、民主理财及财务公开、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务审计、会计档案管理等十制度、明确规定中心主任、会计、出纳、审核、微机档案员和村报账员岗位职责等六职责,明晰账务处理流程和报账流程两流程。做到全县统一模式制度上墙,统一配备财务软件及相关设备,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提了基础保障,截止2015年末全县代管村集体资产4660万余元,其中货币资金1883万余元、固定资产及林木资产2688万元,2015年度代管村级收入3419万余元,支出2081万余元。

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8年来,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特别是长期以来村级缺乏专业会计人员,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债权、债务不清等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有效解决了村集体账务不健全的问题,结束了过去那种农村财务白条抵账、回忆账、多头账、包包账的历史,使村级账务由糊涂账变成明白账。

3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3.1 村级会计委托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机构不健全

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是在整合乡镇农经站现有人员基础上设立的,但乡镇机构改革撤消了乡镇农经站,中心不再单独挂牌,致使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主管部门、单位性质不明确的问题,导致工作中经常出现扯皮推诿现象,直接影响着村级会计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3.1.2 人员素质不高

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直接影响农村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乡镇会计委托服务中心没有专门的人员编制,工作人员基本是农经员兼职且部分人员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造成工作人员不稳定,且难以适应村级财务工作质和量上的要求,如一个有33个村包含5个社区的镇,村级会计服务中心只有3名兼职工作人员,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只有2人,目前全县中心工作人员33人,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只有17人,仅占51.51%。

3.2 村级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账外账和私设小金库。村集体虽然签订了委托记账协议,但没有将全部财务收支交服务中心核算和管理,由村直接收取的资金如房屋租金、山林承包款、捐赠收入等未进入服务中心统一开设的银行存款账户,以村干部个人名义储存。资金收支管理、使用混乱,形成账外挂账,村级资金安全完整得不到保障。

3.2.2 资金收支缺乏有效监管。实行委托加强了核算职能,但对各村的经济活动内容不掌握,只能以账论账。村开支随意性大,村干部人人收钱,人人管钱,形成谁收钱,谁花钱,再加上审批手续不健全,个别村干部管钱、花钱、批钱自己一人负责,会计核算成了记账员,失去了应有的监督,报账不及时,白条列支现象普遍存在。

3.3 村级财务公开不规范

3.3.1 公开存在走过场,搞形式的问题。村级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在公开内容上轻描淡写,没有涉及实质性的问题,甚至出现内容与形式不一致的情况。部分村的财务公开就是直接复印几张账页粘贴在公示栏,财务公开数据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

3.3.2 无监督,不透明。有些村账务一年或几年不与群众见面,使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等管理制度成为一纸空文,使村级财务管理失去了应有的监督和约束力。

3.4 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3.4.1 制度不健全,无章可行。有的村在财务管理方面没有制度,财务管理无章可循。

3.4.2 执行不严,有章不循。虽然制定了相关制度,财务人员却听之任之,财务手续混乱,内部制约失控。村报账员未按结报制度及时报账,报账手续不全,部分村大量列支会议费,但无相关会议记录材料;部分工程建设未进行公开竞价或招标,未签订施工合同,工程完工没有结算,支付款项未按规定取得合规的票据等。

3.4.3 集体资产产权登记管理缺乏统一完善的操作程序。清产核资工作滞后,台账不清,资产处置不报告、对外发包不向群众公布。

3.4.4 村级一事一议筹资捐资管理制度不完善,筹资捐资管理工作难于规范。在一事一议 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筹资捐资管理中,村、组对一事一议 筹资捐资交会计委托中心管理有顾虑,给资金管理及工作带来了困难。

3.5 各方监督不到位

3.5.1 重核算、轻监管。村级会计委托工作中只注重核算,缺乏行使村级财务监督职能的积极性。

3.5.2 村级报账员缺乏财务知识,对村财务监督不够,管理不严。

3.5.3 村财务公开制度形同虚设。村集体对财务公开随意性很大,什么时间公开,公开什么内容,怎样公开很大程度取决于村干部对财务工作和民主监督的认识,村民难以监督。

3.5.4 村务监督委员监督不到位、不完全。从监督内容来看,主要是对村支出的监督,对支出是否合理合法进行审核,但是对收入是否入账并不能加以有效监督,另外由于村务监督委员缺乏财务知识,要想监督到位是很难的。

3.5.5 审计监督缺失。会计委托中心工作人员基本上由乡镇农经员兼职,农经人员对村集体进行审计形成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县、乡农经管理部门审计监督弱化。

4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4.1 强化委托中心机构建设,完善工作机制

村级会计委托是实现村级资金、资产、资源规范管理,促进农村稳定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其作用的发挥,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首先要从明确村级会计委托中心管理体制入手,明确县级管理机构、细化责任、强化措施,规范对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中心的监督与管理工作,适当增加人员编制,相对稳定工作人员,从体制和管理上提高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长效机制。其次是在工作人员调配上引入竞争机制,对现有人员难以满足工作需求的适当考虑政府购买服务,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再次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配合,广大群众的监督认可。形成思想认识统一、机构人员到位、工作措施具体有力、责任明确的村级财务管理体系,为农村财务健康运行提供强大的机制保证。

4.2 建立健全制度,规范财务行为

4.2.1 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各级部门特别是县级财政、农业部门对所制定的相关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和报账流程等规定中,已不适应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规定、条款,进行全面梳理完善,乡镇要结合实际对各项具体实施办法和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完善,推进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4.2.2 完善村级资金管理制度。明晰村级资金拨付流程,强化资金支出审批,从源头上治理账外账和小金库问题,对不按资金管理程序拨付资金,造成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管理混乱和流失的,明确追究其责任相关规定,确保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全部纳入乡镇会计委托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统一核算。

4.2.3 完善村级一事一议 筹资捐资制度。建立完善一事一议管理制度,规范议事、筹资、建设等程序,财政、农业部门做好事前引导、事中指导、事后审计,保证一事一议制度执行中的公开透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4.2.4 完善村级资产登记管理制度。规范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出让、拍卖行为,使集体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完善村级资产台账,所有资产上报委托中心登记管理,三年一届的村两委换届工作中,要认真开展清产核资工作,进行资产产权登记规范管理。

4.3 健全财务监督管理机制

4.3.1 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机构,规范村务监督委员的职责、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的作用,贯彻落实农民群众依法行使的民主权利,保证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4.3.2 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中心监督机制。建立中心工作考核责任制,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业绩突出的,按《会计法》规定给予一定奖励。提高中心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委托中心的监督职能,加强对村集体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监督。

4.3.3 主管部门和乡镇配备专职或兼职财务审计人员或审计小组,切实履行财务审计监督职责,对农村财务进行常规性审计和村干部离任审计,必要时由县审计部门直接进行审计。

4.3.4 坚持村级财务一年一审,村干部任期届满或离任时按规定进行审计。审计工作结束,形成书面审计报告,由审计负责人签名后,报县、乡经管部门备案,审计结论在财务公开栏和村民代表会议上进行公开。

第6篇: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 问题 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031-01

一、财务管理的现状

各乡镇现有农经人员不少,但各乡站做自己本职工作的人不到一半,其中1人为站长,2到3人为审计人员:就农村财务管理而言一人为“村财务会计委托制”的会计,一人为出纳员(主要管理账户和单据)。从2003年起全旗要求实行“村财务会计委托制”,要求做到每季度做账一次,并在每次做账结束后由乡镇经管站打印好财务公开表,在各村进行公布。由于各站的人员素质素质参差不齐,并且微机设备跟不上,使全旗的村账乡代管的总会计人员基本役有履行职责。农村财务管理较以前没有多大的改善,广大农民对本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状况基本不了解,不能较好的实施自己的民主监督权,增加了因农村财务问题引起的上访案件。

二、存在的问题

1.领导重视不够

尽管上级的规定和要求都很明白,但乡镇的个别领导和部分村干部不把村会计委托工作当作一回事,有个别人员还千方百计横加阻拦,人为地加大了工作顺利推进的难度。

2.财务管理不规范

由于制定出的制度在一些地方执行不好,形成了财务管理的诸多漏洞。一些票据手续不健全就人账,有40%的村集体还有坐收坐支现象存在。

3.财务公开有待进一步完善

有的地方民主理财组织还未健全,出现财务监督缺位现象;有的地方对财务公开流于形式,没有将财务收支逐笔公开,形成事实上的假公开,半公开。

4.财务人员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农村财务人员对业务工作不熟悉,有相当一部份完全是新手,甚至不知道财务工作应该怎么做才好,致使农村财务工作难以在整体范围内达到规范化。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

农村税费改革的深人进行使经营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税费改革后,农村经营管理的理念和形式相继发生了变化,努力做好新时期的经营管理工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服好务,工作中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1.在观念转变上下功夫

我们经管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现在的经管工作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管理,是构筑新的经营制度、新的经济制度、新的分配制度的管理。必须坚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机遇和挑战,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前瞻性。用改革的思维.创造新形势下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坚持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才能有为的更好的理念。

2.在强化领导上下功夫

各级领导要认真听取群众对农村财务管理的要求和意见,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学习,提高对农村财务会计“委托制”的认识,加强对实施农村财务委托制的领导,规范全县农村财务的管理。切实杜绝不合规、不合理的各种开支,将农村集体资金用在“刀刃”上,使有限的农村集体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3.在素质提高上下功夫

农村经济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业务性强、工作量大的基础性工作,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为做好农村经营管理工作,首要的工作任务是必须全面加强经管队伍的素质建设。一是要不断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特别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制定的农村经济政策,提高政策水平。二是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在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要强化对经管人员的全面培养,使他们成为业务通、业务精。三是不断进行考核,要结合实际工作,对经管人员在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全面考核,即工作的态度、工作的能力、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效果进行综合的评定,对考核不合格的要离岗培训合格后予以重新任用。

4.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政策性和规律性很强的经济工作,而完成此项工作的基础必须有可行的制度作保障。农村税费改革后,经营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与现行的管理体制不相适应,必须制定一套适应新形势的切实可行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

5.在信息管理上下功夫

第7篇: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农村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8-0028-01

农村财务管理是农村经济的基础,也是推动广大农村建设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前提。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对于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意义深远。近年来,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和监督方面的措施,收到了显著效果,但是, 但是,一些地方财务管理制度不落实,公开不规范,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还是比较突出。 也有一些现实存在不可回避的问题,值得认真研究和解决。

1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资产管理混乱,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

1.1.1 资产管理混乱。部分村盲目为外单位或农户进行担保贷款,由于被担保主体的经营不善,无法归还贷款,结果将债务转嫁给村集体,造成集体资产的损失;大部分村村干部特别是农村财会人员没有理财意识、聚财观念、用财理念,没有执行收支预决算制度。少数村干部见缝插针,想钻政府监管的漏洞,视集体财产如自家财产,违反财务计划制度。

1.1.2 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有的村借支挪用现象严重,特别是村里主要干部,从保管手中拿钱,不履行借款手续,随便写张欠条就行,或者干脆拿钱不写条,保管只好自己写张条临时顶库,对库时发现很多是村主要干部的欠条;有些村各种节日福利太多,发放范围不明确;有些村非生产性支出严重,特别是生活费、租车费支出很多,个别村干部不但享受固定工资还享受误工补贴。

1.2 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1.2.1 制度流于形式。有些村干部对村级财务审计重视不够,到了理财审计时间会计去催不管用,审计监管员催了也白搭,有的村催的紧了碍于情面就找几张单据先把这个月的审计应付过去,而不是抽出时间按正规程序把本月发生的业务全部处理完毕,账务处理不及时,致使很多跨月甚至跨年度的单据层出不穷。管得好,没有奖励;管得差,也不处罚,致使一些“明星村”变成 “空壳村”, 导致财务管理混乱形成“顽疾”。

1.2.2 账务公开不及时或不规范。很多村的账务一年到头很少公开,群众无法了解村里花销情况;有的村即使公开了,由于村干部独断专行,财务公开流于形式,没有全面公开,只是应付了事,只公开几项面上的收支,其它敏感的账目从不敢公开,搞假半公开、假公开;有些村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有的单据要求附会议记录(如生活费、福利费、垫付款等支出),会议记录有造假现象。

1.3 农村财务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较低

1.3.1 财务队伍不稳定。有些村干部尤其是支部书记插手管钱管账,收入不经会计,自己兼任会计主管,既管钱又管账,造成真会计不管帐。个别村级财会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书记变,会计换”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村级会计随着村干部的更换而更换,少数出现一届村干部多任村会计的现象。

1.3.2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财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学历普遍较低,缺乏会计专业知识,有些农村会计甚至连“流水账”都不会记,造成账表不实、不符;农村财务工作人员法治的观念淡薄,在工作中随意性大。

2 对策与思考

2.1 健全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法制制度建设

2.1.1 健全完善农村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搞好村级财务预决算、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债务债权管理、资产台账、财务开支审批、会计人员管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制度建设。乡镇财务部门作为农村财务管理的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帮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做好这项工作,特别是对长期管理混乱的村,要予以重点帮扶指导。

2.1.2 规范农村财务工作流程,对财务活动的程序作出严格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生的财务事项,必须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有经手人签字(盖章),报经村集体负责人审批同意并签字(盖章),由会计人员审核记账。按程序实行财务公开,接受农民群众监督。建立资产承包租赁、工程项目建设公开制度。重大项目工程采用初步审计、公开招投标方式,以保证工程的性价比。

2.2 稳定村级财务队伍,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2.2.1 稳定农村财务人员队伍。农村会计队伍的稳定和持续性,是提高村级财会人员素质和顺利推进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条件。

2.2.2提高财务人员素质。(1)加强村级财务人员后续教育力度。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2)依托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召开研讨会、座谈会,举办培训班、知识竞赛,制作张贴画、黑板报、宣传标语等,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学习,加快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认识水平。

2.3 实施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结合我国农村财务工作的实际状况,应该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2.3.1 建立三级财务网络构架模式。加快建设(村、乡、县)三级网络构架的网络体系,同时以会计电算化为切入点,包括:建设一个财务管理规范化专网、一个财务会计信息交换平台、一个财务安全监控和备份中心以及相关农村财务动态信息数据库。

2.3.2 推广实施“信息化示范县”工程。要坚持贯彻“区域整合、整体策划、稳扎稳打、重点示范”的方针,在完善上级财务网络构架并进行充分准备的同时,选择数个乡镇或者一定数量的村组实施信息化建设示范工程。

2.3.3 试办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教育基地。充分重视农村财务的基础教育(农业技术技能、财务会计知识、法律和外语)和职业技术技能培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信息化知识、市场营销知识、财务信息利用、农作物栽培技术)。切实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和农业技术生产经营管理技能,从而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3.4 全面推行财务电算化。各个村要加快推进农村电算化建设步伐,健全完善会计管理科目,按照国家财会制度的统一要求,健全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明细账等基本财务账目,杜绝“流水账”“本本账”的出现。同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置完善一套适合农村积极发展的会计内容,统一规范各村的账目结构,坚决防止账外账、小金库等不法财务行为的发生。设计开发一套适合当地农村实际情况的农村财务管理软件,切实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准确性,促进财务管理公开的规范化。

2.4 强化农村审计监督,完善村级财务公开制度

第8篇: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高校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经费来源由过去的国家财政拨款转变为以地方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格局。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地位日益突出,资金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高校财务管理,通过规范和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一、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法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但客观上,目前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仍未突破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主要表现为会计仍沿袭传统的“报账型”会计模式,习惯于“记账、算账、报账”,对内对外提供有关的基本信息,仅限于历史数据和解释,未进行深入的财务分析、资金效益考核,高校财务分析工作没有很好地进行,财务管理体制落后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管理不完善,预算执行控制乏力

预算管理是学校安排年度财务收支的计划文件和执行依据,且涉及到高校经费活动的各个方面。目前,部分高校预算管理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预算管理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部分高校对于教育事业经费预算编制重视不够,认为学校预算管理就是预算编制,是按上级财政部门审批确定的预算目标编制出一套预算报表,报表编好后就算完成了预算编制任务。同时,部分高校也错误地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预算目标的确定、编制、评价都应由财务部门全部完成。事实上,一套切实可行的高校预算,没有相关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基础作用,没有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组织指导,预算的执行必然会出现问题。二是预算编制范围不全面,属于学校或部门的很多预算外收入未纳入学校综合预算,不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学校财务收支状况和高校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三是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在支出预算编制中缺乏科学的费用标准,基本上延用“上年基数+本年增长”的预算分配方法来确定本年度的支出规模。四是预算执行力度弱。有些部门领导未按预算安排使用资金,只考虑本部门的利益,不考试学校财力可能的条件,对可能超支的财务活动不加控制,随意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此外,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对各部门预算经费的使用效益难以作出正确、完整的评价。

2、资产管理意识薄弱,资产使用效率低,浪费现象突出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固定资产购置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不要求对学校购置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因此,高校的领导及教职工在这种背景下只重视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重视科学、科研等计划任务的完成,而忽视对已购资产的管理和充分利用;部分高校往往对固定资产验收不负责任,保管维护不力;对固定资产入账、销账不及时,入账价值不准确;各部门购置的设备等一经形成固定资产就为其所占有和使用,很难做到资产在全校范围内资源共享,以至于资产使用效率低,浪费现象突出;各部门之间缺乏配合,没有定期核对制度,缺乏沟通与协调;在资产配置中,学校过于重视找项目、要资金、购设备,而轻视资产管理与考核,忽视建立完善学校资产配置的约束性机制,就资产配置部门和决策者来讲,对资源配置得当与否并不承担责任。以上这些都导致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松懈与无序。另外,无形资产也是高校资产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学校重投入轻产出,重视研究成果数量轻视推广应用,无形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造成了我国高校现有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不同程度的流失,使得高校的合法权益常常受到侵害。

3、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

高校的出资人主要是国家,但不对其进行财务管理,不要求其偿还其提供的资产,也不参与经济上的分配,造成投资的所有者缺失。高校管理者独立行使法人权利,但不承担具体的受托责任,这必然使高校缺少进行成本核算和提高投资效益的外界压力,导致资源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另外,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其初衷是对高校决策权与执行权进行分离,即党委被授予决策权,校长被授予执行权,两者相互制衡。但在实践中,这种权利分配方面的平衡经常被打破,使高校管理机制出现漏洞和权利约束机制失控。因此,高校在融投资上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和民主的决策程序,资金的使用不能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4、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欠完善

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基础,没有财务管理制度就无法按章办事,财务管理就失去了依据与标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和制约高校的管理和发展。我国现行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是1997年制定的,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滞后,加上目前有一些高校对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不重视,内部管理制度不全面或有关内容不合理,造成经济责任不明,有章不循,财务信息失真,资产不清,债权债务不实,使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失去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从而产生的风险,浪费教育资源,损害高校的整体利益和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

5、高校财务管理缺乏风险意识

由于学校没有建立有效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学校有限的教育经费很难满足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职工生活福利的需要,各部门吃学校大锅饭的现象十分严重,原本已十分紧张的资金却要超负荷承担学校多项开支,造成学校难以承受经费的负担。学校为了搞好基本建设,非常艰难地通过多种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利用银行贷款,改善办学条件,解决了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但是,部分高校对贷款风险认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贷款规模大大超过了经济承受能力,依靠贷款盲目征地建新校区、上项目,潜伏了高校发展的隐患。这充分说明,现有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需要,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6、财务分析工作薄弱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发展,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经济业务也变得更加多层次化、复杂化,各类经济决策行为将更加信赖于财务分析得出的结果。但目前许多高校的财务分析只停留在反映一定期间的收支状况和资金结存状况,仅限于提供历史数据和解释财务信息。而对资金的结构、状态、效益缺乏系统分析,以至于无法科学地考核学校整体和各部门资金的使用效率,对高校经济活动和事业发展状况缺乏规律性认识。

7、高校债务负担过重,贷款风险日渐显现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以及学校自身发展需要,高校整体发展以外延扩大为主。各高校普遍开始了大规模的校舍、新校区的建设以及购置大量仪器设备。虽然高校收入总量在不断增加,但远不能满足教育投入迅速增长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新建项目依靠大量的银行信贷资金成为大多数高校的选择。这种方式在短期内对高校建设和发展具有资金量大、容易较快实现建设目标的积极作用,但随着贷款规模的增大,贷款资金的还本付息压力也给高校的稳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许多高校寄托于招生规模扩大来偿还银行贷款本息,但招生规模扩大本身就有不确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贷款规模的增大,高校信贷风险日渐显现。据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蓝皮书披露,我国公办高校贷款规模在1500―2000亿元之间,厦门大学邬大光教授近两年的调查报告显示,这一额度已上升到2000―2500亿元之间。2007年3月吉林大学在校园网站上通知,称从2005年开始,学校步入付息高峰期,目前,每年需要支付的银行利息高达1.5―1.7亿元,入不敷出情况日趋严峻。

二、强化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对策

1、树立财务风险意识,提高规避财务风险能力

市场经济已经把高校经济活动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高校的财务活动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风险。因此,高校应树立财务风险意识,积极分散风险,这是高校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键。高校所有教职员工,特别是领导层必须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整个决策工作的始终。贷款前,高校应根据社会的需求,结合学校自身的学科和人才优势,认真制定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建设规划。高校在总体规划下,组织专家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在正确评估学校偿还贷款本息能力的基础上,科学确定贷款总量,合理设置贷款警戒线。由于预期收益很难与债务的偿还期及数量保持一致,这就要求学校应根据资金需求和收入情况,合理安排贷款结构中长期、中期和短期贷款的比例,对贷款的投放时间、数量和顺序进行科学安排。这样既可以使资金的筹集与需要在时间和数量上相匹配,降低资金成本,保证贷款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又分散了贷款的偿债期,减轻高校偿债的压力,达到规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高校应建立相应的投资管理制度,降低投资的风险。学校的重大投资应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进行集体决策,这既可以使决策符合客观实际,避免个人决策的片面性,也可以有效地防止腐败发生。高校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也是降低投资风险的重要措施,由于高校因决策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往往不用承担责任,导致相同的失误屡屡发生。因此,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可以提高领导层的责任感,精心研究投资策略,谨慎决策。

2、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校内经济秩序

高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高校财务部门开展财务工作,加强财务管理、监督的直接依据。高校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划》、《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以及其他有关财经法规的规定,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或修订各种学校内部财务制度,建立和完善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高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增加高校的收入,控制支出,节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遏止腐败行为,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创造性,促进高校自身建设和发展。

3、加强预算控制和执行能力,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高校预算既要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高校的资源,又要节约支出,避免经费使用上的浪费,应尽量优化经费使用的支出结构。高校在制定年度经费预算时,必须坚持量入为出、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收入预算必须做到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支出预算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对经常性支出要适度从紧,建设性专项支出的预算要量力而行,高校要集中财力优先保障发展目标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注重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严肃性和强化监督职能,对经学校审定的预算,原则上不予调整,强调预算管理从“重分配”到“重管理”过渡。具体包括:一是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编制单位,对学校所属各部门要求按照“零基预算”编制预算;二是实行预算经费定员、定额管理,无论是人员经费还是一般公用经费均按定员、定额来测算,对专项经费实行滚动预算建立预算项目库;三是完善预算的调整制度,从调整时间、方法、程序等作出相应的规定;四是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对预算收入的完成情况、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及资金使用的效益性进行评估,找出预算指标与实际执行结果的偏差,分析造成偏差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不断改进预算管理;五是加强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及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的研究,使学校预算编制及执行与之相适应,提高学校资金的运作效率。

4、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提高其使用效率

一是高校应设置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干部和人员,加大归口管理和力度,建立统一规划、统一制度、统一采购、统一调拨的完整管理体系。二是建立完善资产购置制度。对需要的设备,在校内无法调配的情况下,从技术性、经济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科学论证,做出详细预算申请,避免重复采购。三是建立、健全物资收发保管制度,本着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责任落实到各单位和个人。四是建立、完善资产配置制度以保证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正常开展。通过调拨、出借、出租、投资等方式,盘活学校闲置资产,提高资产的有效利用率。五是建立、完善资产清理清查制度。检查资产的使用和保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六是进一步完善无形资产评估制度、技术保密制度、无形资产转让、收益的办法、无形资产合作检查制度,并按照法律、法规加强保护各类无形资产,有效杜绝无形资产的流失。七是学校财务部门应定期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一起进行资产核查对账,定期清查盘点,明确产权,杜绝资产管理方面出现“跑、冒、滴、漏”的现象。

5、运用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方法,建立财务分析评价体系

高校财务分析评价是运用事业计划、财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对高校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系统剖析、比较和评价,以获得对高校经济活动和事业发展状况的规律性认识。高校财务分析评价的内容包括:一是财务综合实力评价,即学校的办学经费筹集能力,包括国家教育经费拨款额、科研活动收入、学校资产总额等;二是财务运行绩效评价,即按照收入和产出相比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原理,对学校财务运行的效果、效率、效益等进行评价,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事业发展效率指标、自筹经费能力指标、科研成果评价指标等;三是财务发展潜力的评价,即评价高校在负债和财务风险方面的承受能力,该类指标包括年末借款余额、年末流动资产、资产负债率、负债收入比等指标。财务部门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会计数据,全面系统地分析各类资产的拥有和配置状况,掌握学校的总体实力,充分挖掘学校的内部潜力,努力增收节支,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为学校的重大决策提供准确的资料。

6、加强财务人员培养,全面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校办学竞争日趋激烈,对高校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除传统的会计核算能力外,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更显重要。这就要求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财经法规,尤其是对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改革等新知识的学习。鼓励财务人员钻研业务,更新观念,优化知识结构,准确把握事业发展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改进并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要强化财经法制观念,提高财务人员专业和职业道德水平,依法建立内部控制监督制度,使财务人员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权限,保证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姚秀琦: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6(3).

第9篇: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财务分析;财务管理;方法;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财务分析内容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等核算资料作为依据,采用专门的会计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风险和营运状况进行分析的财务活动。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是用资金进行反映的生产经营成果。从资本结构、资产使用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指标:企业应收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

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借款人偿还债务的能力,分为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主要分析指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利息保障倍数、现金比率、速动比率等。

获利能力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是指企业从营业收入中能获取利润多少的能力。它是企业资金运动和持续发展的直接目的与动力源泉。主要分析指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是通过现金流量比率分析法对企业偿债能力、获利能力以及财务需求能力进行财务评价。主要分析指标:销售现金比率、现金再投资比率和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等。

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分析。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分析是根据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提供的资料,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上市公司市场价值进行评价与分析。它决定了公司股票内在价值的主要因素。主要分析指标每股收益率、市盈率、每股盈余、股利保障倍数等。

发展能力分析。企业的发展能力,是企业通过自身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和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以价值衡量企业发展的思路。发展能力分析常用的指标有利润增长率、销售增长率、现金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和股利增长率等。

二、财务分析的作用

(1)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分析,能得到企业现金流量、资金运作能力、收益能力、偿还债务能力等方面财务信息,有利于公司管理层客观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财务分析比较能把经营程中影响经营效益和财务状况的微、宏观因素和主、客观因素区分开来,客观评价经营者的业绩。根据财务状况的分析结果,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监督企业贯彻执行国家会计政策、税收政策、法规及税金、利润的完成情况。伴随国企改革的步伐,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向宏观调控转变,那么有效的财务分析数据,对我国在现代企业制度和经济政策的制订方面及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重要作用。

(2)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了解经营情况及方向、挖掘潜力、改善经营方法。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的经营管理层通过对成本效益情况的分析,及时发现对经营效益起到影响的因素,采取措施,改善经营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3)财务分析是为债权人及投资者实施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现代企业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企业融资主体已不仅只限于银行,各方面潜在的债权人和投资者只有通过企业的财务分析,财务报表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通过分析考察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必要的分析之后才会做好投资决策。因此,财务分析已成为现供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债权人和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手段。

三、企业运行环境变化快,需求、目标导向及分析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多部门多层次人员参与等因素,导致有些企业财务分析存在问题

(1)对财务分析的认识不够。现代企业财务人员由于财务人员素质和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同,导致在管理中不清楚财会工作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这些企业的财务部门不“习惯”与业务单位进行对接,习惯以总部为据点运营,将本部门定位为居高临下的总部职能部门,不愿意为业务部门提供个性化的财务需求。反映在财务分析上则表现为:不清楚财务分析的“客户”,不清楚应为谁提供财务分析产品,应该提供哪些产品,财务分析一种模式走天下。有些企业只对过去已完成、不变化、有结果的活动进行财务分析和检查,而不能够基于过去,结合当前,着眼未来进行分析和沟通。

(2)财务分析人员所依赖的资料具有局限性。企业财务报表是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会计信息进行提炼加工而成,反映的是货币化的信息。现代企业财务人员在评价会计资料,由于统思维模式和专业限制,不能深入厂房、车间,不能全面了解生产工序,单纯依靠货币化的信息来评价企业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企业财务分析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当结合本企业的具体状况,对有关报表的数据进行相应的调整,并结合一些非货币化的信息对企业具体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

(3)找不准对标。找不到外部标杆的结果是习惯于自我比较,习惯于与本企业的计划比,与过去同期比,是计划和过去存在问题还是当前存在问题,不得而知。且有些财务人员在对标分析时,只是在模式上关键效仿,不能准确客观分析,究查其因。没有正确的比较就没有正确的结论,就不能找准正确的方向。

(4)注重会计核算,轻视财务分析。为适应经济发展,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修编频繁。为了适应发展变化,大部分企业的财会人员没能处理好企业会计核算反映调整与财会工作服务经营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学习新准则、新制度以及调整核算体系和会计信息系统上,缺少时间进行财务分析,从而也难以通过财务分析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产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的财务制度管理也不断制度化、规范化。做好企业财务分析,解决财务问题可以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