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档案管理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才能学会用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正确处理在档案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培养现代化的档案管理人才,以适应和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一、充分认识培养档案人员职业素质的重要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将会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与知识信息密切相关的档案工作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档案载体变得更加多样化,档案管理手段由传统的手工操作变为现代化管理,信息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资源共享已经成为可能。这些变化,不仅给档案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给档案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时代、新的形势,要造就一支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高水平的档案人员队伍,就要努力加强档案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档案人员的职业素质,这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档案人员必须尽快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充分理解档案人员职业素质所包含内容。
(一)档案人员要具有丰富的知识素质。
档案人员的知识素质是指档案人员从事本职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这些基本知识包括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相关行业专业知识和从事档案工作所必需的辅知识。
1、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只有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是对档案人员知识素质的最基本要求。档案工作是一项科学的管理工作,所管理的档案资料,内容丰富。而且技术知识含量较高,具备最基本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前提。特别是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迫切需要档案业务精,专业理论水平高又掌握一定数字信息化的技术的复合型优秀档案人才。
2、档案管理专业知识。
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具有自身的一套专门理论原则和技术方法。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努力学习,熟练掌握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具备基本的业务素质,适应档案管理的工作要求。
3、相关行业专业知识。
档案的内容包含专业门类非常广泛和丰富,它涉及文书、科技、会计、特殊载体等内容。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以外其他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
4、辅知识。
要想做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就要学习外语、法律、科技信息等辅助知识,扩大知识领域,丰富知识内容,具备多元化文化结构。
(二)档案管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能力素质。
档案人员的能力素质是档案人员从事本职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包括语言文字能力,创新能力,信息开发能力和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能力等。
1、语言文字能力
档案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工作。它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一定的概括表达能力才能做好档案的各项管理工作。
2、创新能力
在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更新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冲破传统老做法的禁锢和束缚,积极创新,勇于开拓。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新路子,发现新问题,形成新知识,找到新答案不断为档案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推进档案事业的创新发展。
3、信息开发能力
档案是一种不可再生的信息资源,它在企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档案工作的根本所在。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培养具备一定的信息开发能力,积极主动地开发、推广、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为企业的各项建设提供服务。
4、运用科技手段的能力
为适应现代化档案管理的发展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除熟练掌握档案专业知识外,还要加强现代化知识的学习,只有不断更新观念,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熟练掌握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才能处理好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做好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从而适应和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三)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档案人员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保证和基础。只有拥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才能有效地干好工作,以适应各种环境和工作任务的变化。
三、提高档案人员职业素质的方法。
(一)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档案培训是提高档案人员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为了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适应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跟上新形势的发展,必须对档案人员加强继续教育,努力提高档案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更新、拓宽、优化知识结构,掌握现代化管理的基本操作技能。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水平,以适应和促进现代化档案工作的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档案人员竞争机制。
在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和完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档案人才机制是培养高素质档案人才的根本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档案人才竞争机制,使人员能上能下、优胜劣汰。这就使档案人员产生一种危机感、紧迫感和压力感,激励档案人员积极自觉地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给档案工作和档案人员带来的新要求。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档案管理;医院档案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信息化的管理也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档案管理和电子病历作为医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医院本身的医学教育、科研管理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的体制慢慢的改革,并且信息技术不断的进步,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也成为了大势所趋。逐渐的向着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本身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医院的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和效率都不高。对于如何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以及信息化进程,促进电子病历的规范化就成为了当前医院档案管理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一、医院档案信息化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
(一)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在当前信息化的管理环境下,档案的管理不仅仅是从工作的方式上有别于传统的管理手段,在管理的思维上也是需要进行改进的。这主要体现在,在结合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理论标准基础上,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提高医院的档案管理水平。随着信息基础的不断发展,信息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对于医院本身来讲,立足于传统管理方式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不能够适合现代化的管理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立足于传统的管理方式与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相结合。所以,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不仅仅需要有一定的档案管理经验,还需要有相对完善的医学方面知识,这对于档案的管理工作者来讲是必备的条件。
(二)扎实的信息技术知识。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本身是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具备比较强的专业素质。这样的专业素质首先就是要求档案的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医学方面专业基础知识,同时,随着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不断的被引入,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对于计算机的操作以及相关知识也需要不断完善,在计算机的工作环境下,不管是在医院本身档案的分类、管理方面还是在信息的收集和提供方面,都是要在计算机的基础上进行操作。网络在这样的背景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不仅仅要掌握计算机的很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比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所以,在医院的档案管理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新观念和创新意识,在比较复杂的信息面前要通过不断的思考,勇敢的进行创新。这将有利于现有的资源进行加工和整合,实现信息化管理手段下的最大价值。
二、信息化环境下的医院档案管理策略
(一)改革管理体制,激发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档案的管理工作来讲,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本身不能够适应现代化的档案管理信息化要求。所以,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档案的管理工作就是要从制度的层面入手,以制度的创新带动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的创新,从医院的角度来考虑,档案的管理工作本身是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而进行的。要不断的适应在信息化背景下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改革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规定和体制,其最关键的就是要对人事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中,人事制度仅仅重视物质的奖励等静态的激励制度,实际的效果却不是很好。所以,我们要营造出比较好的外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寻找比较有效的精神刺激,以此带动人事管理工作的效果。医院的档案管理制度要充分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满足人的最基本要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系出人文的关怀。
(二)创新管理手段,促进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管理。现阶段,通过应用新的基础,实现医院信息管理的智能化要求。传统的检索系统本身只是通过一定的检索工具来实现检索所需求的信息。计算机的检索本身要比手工的检索更加的灵活和快速,所能够满足的功能也是比较多的。但是由于其检索的途径和方法有比较多的限制。这就为很多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本身作为医院的发展历史、成果等的方面一个重要的记载载体,已经成为了医院的事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有效的推动了医院的医疗制度改革和创新。随着现代化的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已经相对比较广泛。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医院的档案数量也呈现出了几何数量的增长,在网络上的共享技术也支持了网络远程的资源共享。所以,我们结合了医院的实际情况,要针对医生、护士等的查阅要求和查阅习惯等,创新管理的手段,通过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实现基于各种习惯的检索,基于内容分析的多方面检索技术,可以有效的满足客户的要求。
(三)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的质量。服务的方式决定了被接受的程度,而服务的质量将是服务最终目的所在。所以,对于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本身来讲,实现服务方式的创新将是能够实现推动医院服务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由于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的管理内容就是实现档案的查询和使用。在现代的网络环境下,以信息基础作为支撑的信息交互方式已经成为了实现信息查询和交换的主要方式。这就使得我们能够通过医院档案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有序的查询,所以,在医院内部来讲,就要求能够通过档案本身的特点,结合使用者的服务要求,创新使用方式,同时也就为了推动医院本身档案化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内容。
三、结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评价已经不是单纯的从收藏量以规模的角度出发,而是如何实现有效的信息处理加工以及信息的共享来判断。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比较严峻课题,那就是如何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发信息化资源,这也成为了医院的档案管理发展的一个方向。所以,通过积极的探讨信息化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推动医院档案管理的发展,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胡果新.浅谈县级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城市经济,2011(12).
1黄委计算机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我委档案部门在计算机的使用方面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全河共有综合档案科室160个,保管档案近百余万卷,其中80%以上的档案室都配备了计算机,部分大局院档案科室还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档案工作基本上实现了计算机管理,有些单位还上了内部网。委档案馆建立了“治黄档案信息计算机管理与服务网络系统”,录入档案目录条目20余万条,图书目录库3万余条,期刊全文库有水利及相关专业文献204万篇,初步形成了以治黄信息为主体的覆盖国内水利信息的数字资源体系,并实现了档案信息系统与黄委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连接,可以自动接收和处理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电子文件,这些数字资源已在我委内网上开放,我委办公网络覆盖范围内的委属各单位都可以登录查询。基本实现了档案检索、提供利用、利用统计电脑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黄委档案馆的“治黄档案信息计算机管理与服务网络系统”项目完成后,将在此基础上,应用先进的Intranet组网技术,充分利用委档案馆的馆藏资源,通过国际互联网(Internet)和虚拟专用网络,建立一个覆盖广泛的增值网络服务平台,建成一个虚拟的综合的数字档案馆和全河档案目录中心,为黄委领导及广大职工提供决策支持及信息服务。这样,既可以提高档案的利用水平,增加档案的馆藏量,实现资源共享,又能使档案管理信息化、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2黄委计算机档案管理人员的状况
黄委现有专职档案人员218人,兼职档案人员498人,专职档案人员中35岁以下的有73人。据了解,在众多的档案人员中至今还没有一名从事计算机的专业人员,只有部分人员参加了黄委系统内部举办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培训班。他们经过学习,虽初步掌握了电脑的基本理论和一般的操作技能,但也只能完成基本的计算机管理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电脑硬件或软件问题还不能排除。也有少部分同志通过实践和学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胜任目前的工作。但是,随着计算机知识更新的加快,硬件设备更新换代的加快,黄委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将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实现档案的网络化管理是我们的目标,这就需要大批计算机管理技术人才,根据档案部门的现有条件,靠引进计算机技术人才是不现实的,因此培养计算机应用人才成为档案部门的当务之急。
3如何培养黄委档案计算机管理技术人才
根据黄委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发展的需要和档案干部的人员结构,培养计算机管理技术人才要实现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相结合,既要满足当前的急需,又要兼顾中长期发展的需求。
3.1利用委信息中心的设备和技术力量,举办短期电脑培训班
可计划在1~2年内举办三期初级班,让40岁以下的档案人员普遍接受一次电脑基础知识教育,初步掌握电脑基础知识和一般的操作技能,使他们能胜任一般的计算机管理工作。然后举办两期提高班,让有一定电脑基础知识和操作经验的档案人员参加学习,提高他们的电脑综合应用能力。
初级班对象:40岁以下并且未参加过电脑培训的档案人员。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员掌握电脑基本知识,掌握操作电脑的基本方法及简单软件的应用。
教学内容:中文录入法、OFFICE办公软件、WINDOWS、电脑著录。提高班对象:参加过初级班学习并且经过一年以上的电脑实际应用的档案人员。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提高学员电脑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的操作技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掌握电脑维护的一般技能。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及常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多媒体、硬件维护。
3.2委托高校代培档案计算机管理专门人才
短期培训班只能满足当前的急需,随着我委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档案部门对计算机技术人才需求会越来越迫切。培训档案的计算机管理专门人才,光靠档案部门的自身力量是不行的,要充分利用地方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委托他们为档案部门培养专门的计算机技术人才。根据我委档案部门具体情况和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有目的地挑选档案系统中那些德才兼备、又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年轻干部参加学习,经过系统学习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将来成为档案的计算机管理专门人才。根据黄委档案计算机管理发展的需要,应尽快委托地方高校举办一个电脑应用技术高级培训班。可采取讲授和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每次集中进行半个月的学习,全部课程在一年半内完成。教学内容应包括:
(1)数据库:数据库基本原理、Foxpro基本知识、运用Foxpro开发应用程序。
(2)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局域网的构造、Internet&Intranet、网络综合布线。
(3)主页制作:HTML简介、FrontPage。
(4)计算机硬件;计算机基本组成原理及结构、计算机故障排除方法,(5)计算机安全防护:计算机病毒及防治,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计算机日常维护。
【关键词】企业档案;工作者素质;提升;思考
一、企业档案管理发展的趋势
当前,人类社会已发展成为信息社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革命浪潮的到来,促进了档案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被广泛应用,档案管理也由传统的管理方式转为现代化的、数字化的管理方式。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数据资源的价值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同时也促使档案室的发展从封闭的档案室(馆)延伸到空间,未来社会对档案的关注已不仅局限于单纯的保存和管理,而是如何开发、传播、利用和创新,档案的信息化也得到空前的发展。一方面,档案信息的种类日渐丰富,现在的档案中除了所有形式的办公文档外,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信息载体形式(图片、音频、视频、网页、实物等)也急剧增长。因此,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正在进行文件实体管理向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的变革。另一方面,档案信息数量持续增长,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档案信息收集的范围更广,存储途经更多样化,也更为便利。
(二)资产化。知识管理被认为是“21世纪企业管理新方向”,知识在新常态下绝非仅仅一种资源,而是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一种核心的无形资产。从知识资产的角度来看企业档案,企业档案所包含的内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是企业信息资源的核心,是企业知识长期积累下的记录和沉淀,其中很多档案是企业显性知识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企业经营管理类档案、基本建设类档案、产品类档案、科学技术研究类档案等。因此,新常态下知识管理对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将企业档案纳入企业知识资产的范畴中加以管理,对提高企业档案的利用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
(三)人文化。档案记载某一机构、企业、组织的发展轨迹,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可直接服务于文化建设。就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而言,企业档案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企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材料,它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真实记录,是企业文化储存的主要形式,是企业形象的综合反映,其本身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例如: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对企业以往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利用档案的各种史料和专题材料展示企业的奋斗历程;利用档案材料进行企业形象策划,这些都是企业档案通过展示企业的物质文化成果、体现企业的行为文化、反映企业的制度文化,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服务支撑,对企业起到“内促动力,外树形象”的显著效果。这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档案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二、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现状
面对档案行业发展呈现出的一系列新趋势,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逐渐暴露出信息时代部分档案工作者综合素质不高、对企业经营发展中的新问题辨认能力和应变能力薄弱,服务水平停留在低层次的应付程度上等现象。
(一)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是清闲、安逸且没有太多技术要求的工作,许多企业在人员配置上欠缺考虑,部分从事档案工作者存在专业不对口、临时兼任、无证上岗、零基础知识等问题,导致许多企业在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了档案归档分类不规范,脱离企业实际需要、档案编号编排不合理、档案标题书写不规范、检索效率不高、档案内容缺乏利用价值等现象。档案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基础管理工作,它所涉及的知识领域较为广阔,特别在当今时代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进一步延伸、渗入,我们许多的档案工作领域也得到发展,而由此引起的对档案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观念陈旧,不适应时代的需要。部分档案工作者对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为代表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有的“怕”字当头,怕不适应、怕跟不上、怕被淘汰,由此产生了恐惧感;有的因循守旧,用老眼光看待发展,对新技术、新领域不接受,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有的不能以全新视野审视自己的观念,调整角色定位,导致角色扮演失调。认识上的偏颇、观念上的陈旧,导致行为上的梗阻。
究其原因,首先,有的企业领导档案意识比较淡薄,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认为档案工作人员只是扮演“仓管员”角色,未能认识到档案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有的企业领导只重视经营业绩,重视对经营业务部门的专业技能培训,忽视了档案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对档案人的职业规划也缺乏足够的支持;档案资金的投入不足,档案管理设备和技术落后。其次,部分档案工作人员对自身面临的巨大挑战认识不足,或者满足于自己已掌握的知识,不懂得如何将接手的新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或者缺乏应用的主动意识,不愿花时间和精力来整合提高新的技能。
三、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途径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深入,档案管理工作所要求的深度和广度也逐渐变化发展,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的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复合型档案工作者是档案行业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
(一)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和法制教育。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与个人隐私、社会和国家的利益息息相关,全面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是顺利开展档案工作的必要保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帮助档案工作者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加强《档案法》《保密法》的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约束规范档案工作者的行为,以促进档案工作者的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的提升。企业要加强对档案工作者的管理,档案工作者在管理档案的过程中,除了具备业务能力外,还须熟悉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各规章制定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二)积极培养具备专业素质的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压力与日俱增,管理难度不断增大,这就要求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自觉更新档案意识,对新常态下专业素质的复合型档案人才的迫切需求有一个清醒、深刻的认识,给予档案工作者继续教育、资金以及政策上的支持。一是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经营发展战略的需求,企业要组织档案工作者参加专业培训或继续教育学习,尤其在信息化方面,增设计算机应用的相关培训课程,使n案工作者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促进档案人员对企业的档案信息进行电子化、数字化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二是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大支持力度,把档案工作纳入公司工作规划中,不断完善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改善档案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和关注其职业生涯发展。在资金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定期补充和更新办公设备,完善各项硬件设施。在职业发展规划方面,努力创造职业晋升平台,从服务效率、业绩成果、安全保密、业务操作、管理水平、学习成效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创造客观、公平的职业晋升平台,促进档案工作者由岗位能手向行业技术专家方向发展。
会计电算化 档案管理
加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即加快会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适应新时期会计电算化提出的新要求,建好用好电子财务档案,提高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和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经济建设。那么,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呢?
一、目前会计电算化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会计档案载体的完整性不能体现。很多单位由于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工作内容理解不到位,缺乏管理会计档案的经验,只是将打印出的纸质档案存档,而没有将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信息备份在磁性介质上归档保存,或虽保管但只保管一份,从而影响会计档案的完整性。
2、会计电算化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不能完全到位,使得会计档案的载体质量难以达到相关规定的要求。目前许多单位因为没有将会计软件的版式及软件系统很好地保存,导致在电算化软件升级后,不同版本下的会计数据不能被调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采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纸质会计档案”,并对保存期限做了规定,但目前由于一些单位没有更新和升级输出打印设备,致使打印输出的纸介质会计档案达不到规定的保存期限;或因为磁盘介质的质量问题,或未实行备用盘与存储盘分离存放,导致电子数据的损坏或丢失。
3、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没有完善的、针对电子文件的制度规范,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档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归档时仍旧沿袭手工管理时的老做法,只归档纸质文件,将原来用手工记录的账簿、报表,改成了用计算机打印出来的账簿、报表。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1、提高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人员的素质。
要管理、保存和利用好电算化会计档案,必须有相应的档案管理人才。管理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人员比一般的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要求高,除了要具备传统的会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外, 还必须具备电算化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网络工程和信息系统知识, 必须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要通过多种方式的培训教育 , 使我们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人员成为具备会计学、计算机科学、档案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 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潜在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加强企业财务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软、硬件基础设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而其核心是档案信息网络。它是档案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在工程规划初期,应该由财务部门和档案部门人员共同协商,分别从财务管理角度和档案管理角度提出设计思路,考虑各方面的需要,从而避免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空缺或重叠,提高效率。在财务软件方面,应采用一定的安全保密措施,实行电子签单制度,建立和健全财务档案管理责任制、电子文件签入、签出制、安全日志制,从而保障财务档案不被篡改或便于追溯使用过文件的人员。此外,为便于财务软件升级,保证不同开发商提供的软件能够相互兼容,必须提高财务数据存贮形式的标准性、一致性和可续性。
3、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
所谓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从而形成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财务部门应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除了备份之外,还应收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型号、存储空间的大小、外部设备的配套类型等;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以及汉字操作系统;财务软件的编程语言、数据库系统类型;财务软件的系统名称、版本号;财务软件的销售与维护公司的名称、地址、电话与联系人以及与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相配套的各种说明书及使用手册
4、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
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准备双份即采用“AB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贴上保护字样,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的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在保存这些档案时应远离磁场,注意防潮、防尘等。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5、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整理和利用
电算化会计档案通过整理有着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整理可以利用历年的数据对本单位、本部门进行历史会计数据的比较与分析,从而为企业或部门的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另外还可以得出本单位、本部门,甚至某一地区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发展情况与发展趋势,使决策者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行为规范,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高速的经济发展速度保障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这就使得我国的社会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出现了新的要求。所以,在这样的历史形势下,单位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是深入的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提升我国文化实力,提高我国企业单位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在当前的世界发展形势下,提高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是当前告诉发展的经济提出的要求,也是顺应当前科技发展趋势的必然。所以,笔者认为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是必然趋势。本文将针对我国如何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进行一定的分析和研究。
一、提高档案科学管理水平的必然性分析
首先,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准本身就是提高我国文化管理水平,相应当前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作为我国文化实力的重要体现,档案的管理可以有效的体现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以集体主义为要义的民族发展要义。在各种档案中,包含了几乎涉及到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资料。这些资料本身是有很强说服力的,其能够有效的反映出我国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种资料和状况,这不仅仅是对我们过去历史的一种保存,更是对将来发展做出指导的一种有力的保障。所以,只有不断的提高我国档案管理的科学发展水平,才能够更好的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档案管理的价值。
其次,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本身能够提高我国档案管理的水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档案的管理工作在我国都是采取手动的方式进行。这不仅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也不利于储存和资料的取用。并且很多的单位都对档案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这样就直接的导致了我国档案管理的混乱。在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支撑下,我国的计算机技术不断提高,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所以,将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科学化管理技术运用到档案管理中,不仅仅可以提高档案的管理质量,还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不仅对单位来讲能够有效的节省成本,也能够是档案获得最大限度的应用。
二、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措施
首先,加快现代化档案管理体系的建立。在建设现代化档案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先树立起档案管理的观念,这本身就是我国档案管理的薄弱环节所在。前文中我们也提到过,当前的档案管理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往往都是由单位内部的人员兼职管理。所以,在档案管理的工作中,就要建立起一整套档案管理的机制。将档案管理的机制建设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建设起一套相对完整的,适合单位发展的管理机制。要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机制和档案管理理念进行改革,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形式,加强档案的利用。根据档案管理工作不同的性质,实行确定的定岗定责的管理模式。在档案管理的体系上,要建立起一整套的档案管理班子,要由主要的领导作为档案管理的全局管理者,通过上下级的部门管理和监督,确定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健全的档案管理的工作制度,也能够更好的促进档案的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
其次,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档案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而且档案的管理工作本身也是对工作人员要求比较高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挑选档案管理的人才过程中,首先就要要求人才能够具备相当的档案管理基础知识,要有一定的档案管理的基本理念。同时,针对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档案管理实际,档案的管理人员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中,由于信息化本身为档案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便捷,所以档案的管理人才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要熟练的使用计算机以及网络对档案进行收集和管理。同时,由于档案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素质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单位要定时定期的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素质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并且,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奖惩,对那些模范的管理人员以及在业务能力上比较突出的人,要做出一定的奖励,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档案管理人员自觉的学习和进步。
第三,要加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本身不仅仅是要求档案管理的理念先进,也并不是单纯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比较高,还要有相当的硬件设施。所以,在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提高过程中,要求单位要及时的更新相关的硬件设备。要在硬件和软件上都具备相当的水准,才能够满足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改造。单位需要成立专门的档案管理工作室,并且购买相关的专门档案管理软件,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提高。
最后,要促进档案管路的标准化建设。对于档案管理来讲,标准化的档案管理能够有效的促进档案管理效率的提高。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加强监督,及时的对档案的管理以及开发做出相关的审核,做好档案的处理工作。同时,要健全档案管理的评估机制。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以及先进的管理设施,对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化的管理,采取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对电子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健全档案的管理机制,提高档案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 档案管理人员 成人教育档案 职业素养
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在信息环境下,为了实现高效有序的档案信息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同时,随着科技信息的普及,和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成人教育也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对成人教育中的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学籍档案管理是关键。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成人教育的普及带来的复杂和多样的挑战,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使得档案内容更加全面而丰富。
一、信息化环境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如今,科技信息已融入各行各业,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在档案管理当中,必然要对众多的档案信息进行归纳保存等。而当代信息科技中的大数据处理以及信息存储技术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此同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档案管理人员也要积极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努力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以便更好地开展档案信息管理工作。
(一)现代化的职业观念和发展意识
先进的信息技术的确会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些先进科技在档案管理运用中同样也会给管理人员带来很多麻烦,传统的观念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的管理体制。为了让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就要培养他们的现代化以及信息化意识。具体应从如下三方面努力。
第一,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信息观念和服务意识。为了让档案管理人员迅速适应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就要培养他们的信息观念、服务观念、效益观念以及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等。
第二,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学会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是一种动态的思维,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就是:用积极创新的思想来看待社会的发展,通过学习以及自我的改变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让自己与社会脱节。在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下,档案管理人员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越的档案管理服务,满足人们对档案资料的需求;将档案资料资源与其他单位共享,促进共同进步;建设具有整体性、社会性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第三,档案管理人员要改变传统的思维观念和工作方式,具体来说,就是由经验型的思维方式转变为理论型的思维方式,由人工型的操作模式转变为科技型的操作模式。
(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如今,档案管理工作已经逐步实现了信息化,只有理论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人员才能够胜任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扎实的基础知识、完善的知识结构以及高超熟练的专业技能。
第一,懂得计算机、网络知识。可以说,没有先进的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就不会有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从现代档案管理的具体情况来看,信息存储相对于传统的储存方式来说,密度更高,传递速度更快,查询信息更加便捷高效。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只有学会熟练操作计算机,并懂得一些简单的维护知识,才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第二,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这里的信息能力是指采集、分析、判别、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创新能力。此外,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具备相关的档案学理论知识。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只有与时俱进地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第三,具备交叉学科知识。当今社会,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凸显出重要作用,档案馆成为一个可以提供有效信息的信息管理中心,档案管理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涉及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现代档案工作本身就是比较复杂的工作,专业性强,元素种类较多,这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作为现代的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档案管理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交叉学科知识,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便更好地为人们提供各种信息化服务。
二、提高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对策
(一)档案管理人员要明确成人教育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工作观念
档案管理人员如果不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档案管理服务性的工作性质和档案文件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的重要作用,不用认真严谨的态度来对待档案管理工作,工作上就会出现很多失误。在实际当中,档案文件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成人教育中,档案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学员的学籍档案来判断其受教育情况。如果学籍档案材料不完善,信息归类错误,将会导致用人单位没有办法了解到学员的实际情况,可能会影响到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运用。
针对上述问题,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转变档案管理工作观念,明确成人教育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主要分为以下两点。
第一,档案管理单位的领导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招聘那些受到^良好教育的专业管理人员,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此外,要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管理,使档案管理工作分类更加明确。
第二,作为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要清晰地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增强自己的责任心。
(二)档案工作者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
为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信息的处理技术。如今的信息科技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深深融入了档案管理工作当中。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掌握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档案服务。
第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道德水准。在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能力的同时,不要忘了对他们展开职业道德的培训。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让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为档案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第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伦理教育程度。现代社会的情况较为复杂,各行各业的竞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择手段。作为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保持高尚的情操。为了让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就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伦理教育。
(三)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与终身教育
在当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社会,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学习系统的档案管理知识,还要经常参加一些职场教育培训。
1.在职培训
档案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注重自我提升。而在职培训则是一条主要的途径。具体而言,应当注重培训方式的多样性。
一是在职学习。档案管理人员要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获取知识。比如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通过网络、电视等来学习,并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
二是业务学习。档案管理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教学,向他们传授最新的知识,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三是岗位培训。根据岗位的不同特点与需要,对档案管理者进行知识培训,这些知识往往适用于对应的岗业,岗位培训具有定向培训与普及培训两种。
四是交流式学习。这种学习形式比较自由,并且交流学习的知识一般都是比较新的。
2.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既是一种教育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教育思想。将终身教育引入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必然趋势。在信息化环境下,档案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全面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作为档案信息管理人员,更要体会到终身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更新完善知识结构,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与现代科技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要学会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平台、媒体平台以及行业平台等,努力学习各种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工作。
三、总结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质量的高低。只有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才会更加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在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只有掌握高效的管理方法,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才能为档案需求者提供便利。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丽华.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0):267,280.
[2]黄慧敏.试论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J].云南档案,2010(09):22-23.
[3]K红.基于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航天三院档案人员管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4]金鹏.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人员信息素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1 环保档案的内容以及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1.1 环保档案的内容
环保档案是指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直属单位,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音像、图片、电子文档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1]。
1.2 环保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环保档案管理是指在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时,对环境保护工作过程形成的文件资料进行收集、加工整理、立卷归档和检索利用的一系列工作。环保档案管理的对象是环境保护文件资料,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信息载体。配备专业的人员对环保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下列方面:一方面,对环保档案进行科学管理,可以为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环境保护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经过收集、加工和传递,以环保档案的形式进行管理和保存,是有价值的环保信息资源,是环境保护工作者进行环境保护目标控制的客?^依据。另一方面,对环保档案进行科学管理,可以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效率。环保档案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归类,形成环保档案库。当工作需要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及时提供完整资料,迅速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2 环保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管理工作不充分
目前,环保单位由于人员配备不足、场地受限、资金分配差异、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影响,导致各环保单位档案工作的发展极不平衡,进而使得档案资料分散,信息不全。
2.2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
配备专业的人员对环保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环保部门档案管理人员中,尤其在基层环保部门,却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尤其是档案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当前信息化时代,专业的档案人员不仅要精通传统的档案管理业务,还必须掌握自动化网络技术,使用计算机管理环保档案,这给进一步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2]。
2.3 环保档案管理系统有待完善
环保档案具有信息来源太多、信息量巨大、信息累成复杂等特点,信息管理难度大,因而对信息进行制度化、规范化十分重要,然而,目前并没有统一健全的环保档案管理制度,使的档案管理工作无论在管理方法还是在档案文件的分类、编码、处理流程、归档等方面都缺乏依据。另外,由于靠层层上报汇总,缺乏管理,造成资料分散、信息不全,不能及时转化为决策依据,大大降低了档案的利用效率。
3 完善环保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对策
3.1 提高环保档案现代化管理的认识
首先,分管档案工作的主要领导要有足够的认识,要为实现环保档案现代化管理创造条件,投入一定经费,配备档案现代化管理所需设备。其次,要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克服传统保守的习惯,破除应用现代化管理的畏难情绪,要有实现环保档案工作现代化的思路,加强相应的业务学习,对传统档案管理进行革新和完善。
3.2 建立现代化的环保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工作标准化,是新形势下档案工作进展的必定走势和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它的制定和实施,必将给档案工作带来长足的进展和巨大的变革,因此,要加速标准规范的制定,积极组织贯彻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颁发的《中国环境保护档案分类规范》、《中国档案分类法、环境保护档案分类表》为加强我国环境保护档案工作、科学地管理环境保护档案、统一环境保护档案分类检索、实现环境保护档案的分类检索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档案分类法、环境保护档案分类表》其分为九大类,作为统一的微机信息管理分类标识,符合环境管理职能和环保档案的特点[2]。运用《环保档案分类表》(简称)分类类目标识,我们必须熟悉并了解环保档案分类表分类类目标识所规定的内容和适用范围,做到信息分类符合环境管理职能,保持各种信息的有机联系,便于微机信息管理。
3.3 加强环保档案现代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现在社会上普遍缺乏复合型的现代管理人才,档案工作更如此,尤其是缺乏既懂微机技术又有档案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例如有的单位虽配备了微机等现代化设备,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结果微机仅起到条目输入、统计等简单功能,极个别的还使其常年闲置,不能充分地发挥其在档案工作标准化、现代化中应有的全部功能,因人才缺乏而直接影响了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开展,所以环保档案要实现现代化档案管理就要求档案人员必须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否则环保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就能难以实现,这是前提条件。实现环保档案管理现代化,对档案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要求档案工作人员相应地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至少要做好 3 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要求对环保科技知识和科技档案管理知识的掌握,没有坚实的专业知识,环保科技文献编撰难以开展;二是掌握相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这是由当代科学技术高度综合趋向统一和现代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分化的现实决定的;三是掌握计算机、微缩、复印、网络等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工作原理并能进行熟练的操作。
3.4 加强环保档案现代化管理物质基础建设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设备的购置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物质基础,在环保科技档案工作现代化建设中,需不断加大档案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选择比较好的科技档案管理系统,提高使用效率。全国己开发了几十种类型、各个层次的科技档案管理实用系统软件,由于开发历史相对较短,缺乏统一管理,在设计方面有着诸多不足。如设计标准不统一、不规范及设计语言不相同,造成软件开发出来之后兼容性差,难以实现各档案馆(室)之间的信息和资源共享;科技档案计算机管理软件低水平重复开发,并带有浓重的地方色彩,造成人、财、物的大量浪费,没有一家能形成规模打开市场,行销各地。因此,选择使用相对较先进,适合自身使用的软件至为关键。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 实践教学 双师型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档案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纸质文件,档案信息化是档案利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档案信息化背景下,改革和创新档案课程教学已迫在眉睫。
一、现代档案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时代,文件的产生和传递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文件数量和载体种类激剧增加,档案归档范围不断扩大,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暴露出很多弊端,传统的手工的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日常档案管理活动必须改变传统模式,朝信息化管理方向发展。
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档案工作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升档案工作为社会服务能力的必然选择。它通过一切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和途径,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并最终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二、现代档案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自1979年中央档案馆、中国人民档案馆、国家档案局等个别机构陆续购置计算机设备,启动档案管理自动化相关课题的试验和研究开始,档案管理逐步踏入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档案信息化管理,使档案管理从以档案实体保管和利用为重点,转向以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提供服务为重心,从而使档案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数字化、网络化、社会化。档案信息化把档案工作从过去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增强了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任重而道远,它在极大地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现代化水平的同时,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缺乏统一的、标准的规范体系,技术支持不全面,易受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现代技术水平偏低,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奇缺,这些直接影响到了档案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三、档案信息化发展背景下的档案课程教学现状
在档案信息化发展背景下,档案课程教学没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很多还是坚持已有的传统模式,档案和信息化缺乏必要的融合。
1.基础设施缺乏
软硬件基础设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但是大多数学校由于资金等多种条件的限制,对这方面不愿意多投入。理论教学因经济、简单而大量采用。相反,由于仪器、设备、场地、经费等的投入不足而削弱了本应高度重视的实践教学。如果学生在学习档案管理课程时,从头到尾没有见过相应的数据库服务器、图文影像扫描设备、数码摄像机、存储器等硬件建设和规范化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设施,也没有任何档案实训室进行档案信息的收集、存储、归档、整理、编目、检索的实训操作,很难想象学生工作后能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教学发展。
2.教学手段落后
档案管理课程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强,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知与行的统一。在搞好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在于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多数高校档案管理课程教学还是沿袭“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知识辅导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方法,黑板+粉笔式的授课方式仍是大多数教师档案管理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用自己的“讲”主宰课堂,照本宣科,生硬灌输。由于教师缺乏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与讨论,缺乏社会实践,手段上较少使用现代教学设备,使学生感到枯燥,难以与实践结合。这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接触到实际问题后,要从头学起,课程教学的目的难以达到。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有待改进与加强。
3.教材老化
档案管理是一门程序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学好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档案管理的具体方法。现行教材内容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对档案学基础知识和档案馆的业务知识介绍较多,而实操、实务的内容偏少,相关的档案管理的办法、条例、规定等过时、滞后。除此之外,理论知识的讲解也大多以纸质档案的管理为主。而事实上,随着设备的现代化,档案种类和载体的多样化,档案管理方法的不断改革,对档案管理人员在业务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及管理操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暴露出很多弊端,比如各种档案存放复杂容易混淆,查阅程序过于繁琐,部门间信息沟通少且难等,而档案信息化使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磁盘、光盘,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著录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这些在传统教材上都缺乏应有的体现。档案管理课程教材对以上内容应有拓展和补充。
4.教师实践能力不强
目前,高校档案管理课程教师的实践能力普遍不强,具体表现在:一是大多数档案课程教师不是科班出身,半路出家,学非所用,缺乏系统的档案管理知识,对归档文件及档案价值缺乏应有的鉴别能力;二是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一线的工作经历,没有机会接受专门的档案管理业务训练,实际动手能力普遍较差。三、档案信息化建设涉及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内容专业性较强,究竟如何入手、怎样操作,有些教师并不熟悉。总之,只有教师们在实践中学习并熟悉了相关的业务操作,在档案管理课程教学中,才能以新的知识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给予相应的技术指导。